TWI794946B - 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4946B
TWI794946B TW110131677A TW110131677A TWI794946B TW I794946 B TWI794946 B TW I794946B TW 110131677 A TW110131677 A TW 110131677A TW 110131677 A TW110131677 A TW 110131677A TW I794946 B TWI794946 B TW I7949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mounting portion
adapter
ring
substrat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1990A (zh
Inventor
阿部賢卓
清水宏修
森田慎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1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1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94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01Means for minimising impurities, e.g. dust, moisture or residual gas,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63Gas nozzles
    • C23C16/45578Elongated nozzles, tubes with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於防止噴嘴外周與噴嘴接合器直接接觸,可防止直接接觸所致的微粒的產生之技術。

其解決手段是在於提供一種具備下述構成之技術,具體而言,具備:噴嘴,其係於一端具有安裝部,將被供給至前述安裝部的氣體噴出至處理室內;噴嘴接合器,其係被配置於前述處理室內,以預定的間隔來與前述安裝部的外周面間隙嵌合;及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其係分別被配置於前述安裝部,抵接於前述噴嘴接合器,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之中至少一個係在前述噴嘴的前述安裝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的狀態中,被壓縮變形於對應的環狀緩衝構件的半徑方向。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案是關於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作為基板處理裝置之一,有一次處理預定片數的基板的分批(batch)式的基板處理裝置,進一步作為分批式的基板處理裝置之一,有具備縱型的處理爐的縱型基板處理裝置。往構成處理爐的石英製的反應管內之處理氣體的導入是可使用沿著反應管的內壁而立設的複數的氣體供給噴嘴。氣體供給噴嘴是藉由金屬製的噴嘴座等的噴嘴支撐構件來支撐(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9-224765號公報、特開2018-56280號公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22476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8-56280號公報
由於成為石英製的氣體供給噴嘴與金屬製的噴嘴支撐構件的嵌合構造,因此在石英與金屬之間產生些微的間隙。處理氣體以外的氣體會從此間隙混入至噴嘴內,因而產生微粒(particle),有跟著處理氣體的流動而落下至基板上的情況。進一步,石英與金屬的直接接觸會引起石英與金屬的摩擦所致的微粒的產生或噴嘴的破損。
本案的課題是在於提供一種可防止起因於噴嘴特別是噴嘴與噴嘴接合器(adapter)的連接構造的微粒的產生之技術。
其他的課題及新穎的特徵是可由本說明書的記述及附圖明確得知。
若根據本案的一形態,則提供一種具備下述構成之技術,具體而言,具備:噴嘴,其係於一端具有安裝部,將被供給至前述安裝部的氣體噴出至處理室內;噴嘴接合器,其係被配置於前述處理室內,以預定的間隔來與前述安裝部的外周面間隙嵌合;及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其係分別被配置於前述安裝部,抵接於前述噴嘴接合器, 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之中至少一個係在前述噴嘴的前述安裝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的狀態中,被壓縮變形於對應的環狀緩衝構件的半徑方向。
若根據上述技術,則由於設置環狀緩衝構件,因此可抑制來自噴嘴的微粒的產生。
14:晶圓(基板)
30:基板支撐部
206:控制器(控制部)
260a: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260b:RAM(Random Access Memory)
260c:記憶裝置
260d:I/O埠
261:輸出入裝置
262:外部記憶裝置
263:網路
285:收訊部
290:上位裝置
400:基板處理裝置
401:處理室
402:處理空間
403:旋轉機構
404:旋轉軸
405:集合管
406:密封蓋
407:密封構件
408:噴嘴(噴嘴)
408a:第一噴嘴
408b:第二噴嘴
408h:氣體供給孔
408p:安裝部
409:處理氣體運送管
409a:第一處理氣體運送管
409b:第二處理氣體運送管
410:排氣部
410a:排氣管
410b:APC(Auto Pressure Controller)
411:加熱器
413:惰性氣體運送管
413a:第一惰性氣體運送管
413b:第二惰性氣體運送管
431,431a,433,433a,433b:質量流控制器
432,432a,434,4343a,434b:閥
500:噴嘴接合器
501:第1接合器部分
502:第2接合器部分
502e:底部面
503:開口部
510,511,512:環狀緩衝構件(O型環)
520:塊部
530:板部
4081,4082:凹溝
4083:斜面
4084:缺口部
5021:插入區域
5022:連接區域
S901:基板搬入工序
S902:壓力調整工序
S903:溫度調整工序
S904:成膜工序
S905:降溫工序
S906:大氣壓恢復工序
S907:基板搬出工序
[圖1]是可適用在本案的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概略斜透視圖。
[圖2]是說明處理氣體運送管、噴嘴接合器、噴嘴的連接的圖。
[圖3]是說明將噴嘴插入至噴嘴接合器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4]是說明將噴嘴插入至噴嘴接合器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5]是可適用在本案的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控制器的概略構成的方塊圖。
[圖6]是本案的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工序的流程圖。
以下,利用圖面說明有關實施形態。但,在 以下的說明中,對於同一構成要素是附上同一符號,有省略重複說明的情形。另外,圖面為了使說明更為明確,相較於實際的形態,有模式性地表示的情況,但究竟是一例,不是限定本案的解釋者。圖面所示的各要素的尺寸的關係、各要素的比率等是不一定與現實者一致。並且,複數的圖面的相互間,各要素的尺寸的關係、各要素的比率等也是不一定一致。
(實施形態) (基板處理裝置的構成)
利用圖1來說明有關基板處理裝置400。圖1是表示本案的一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構成例的縱剖面圖。
基板處理裝置400是具備以反應管所構成的反應管401。反應管401是例如由石英(SiO2)或碳化矽(SiC)等的具有耐熱性的非金屬材料所構成,成為上端部被閉塞,下端部被開放的圓筒形狀。反應管401的下端部是經由O型環414來藉由集合管(manifold)405所支撐。將在反應管401與集合管405的內側所構成的空間稱為處理空間402。並且,將反應管401及集合管405彙總稱為處理室。
在集合管405是形成有爐口。爐口是基板支撐部30在被插入至處理空間402時通過的出入口。亦將集合管、爐口等匯總稱為爐口部。
在處理空間402是被構成為藉由基板支撐部30來支撐成水平姿勢的晶圓(半導體基板)14會在多段排列 於鉛直方向的狀態下被收容。被收容於處理空間402的基板支撐部30是被構成為藉由旋轉機構403來使旋轉軸404旋轉,可在保持處理空間402內的氣密下,以搭載複數的晶圓14的狀態旋轉。
在反應管401的下方是與此反應管401同心圓狀地配設有集合管405。集合管405是例如由不鏽鋼鋼等的金屬材料所構成,成為上端部及下端部被開放的圓筒形狀。藉由此集合管405,反應管401是從下端部側縱向地被支撐。亦即,形成處理空間402的反應管401會經由集合管405來被立足於鉛直方向。
爐口是被構成為在晶舟升降機(未圖示)上昇時,藉由密封蓋406來氣密地密封。在集合管405的下端部與密封蓋406之間是設有氣密地密封處理空間402內的O型環等的密封構件407。
並且,在集合管405分別連接用以在處理空間402內注入處理氣體或淨化氣體等的噴嘴408、及用以將處理空間402內的氣體排氣的排氣部410。排氣部410是具有排氣管410a及APC(Auto Pressure Controller)410b。
噴嘴408是將氣體噴出至處理室內的噴嘴(注射器),沿著被裝載於處理室內的複數的晶圓的配列方向而延伸。在基板處理裝置噴嘴408的下游側是設有複數的氣體供給孔,噴嘴408的管內是被構成為連通至反應管401。處理氣體等是從氣體供給孔供給至處理空間402。噴嘴408是例如以石英(SiO2)或碳化矽(SiC)等的具有耐熱性 的非金屬材料所構成。
噴嘴408是例如設置二根。此情況,一根是供給原料氣體的第一噴嘴408a,另一方的管是供給與原料氣體反應的反應氣體的第二噴嘴408b。另外,在此是說明有關二根的供給管,但不是被限於此者,亦可依製程的種類而為3根以上。
噴嘴408是在上游側被連接至處理氣體運送管409。處理氣體運送管409是從氣體源等運送氣體至噴嘴408者。在第一噴嘴408a是連接第一處理氣體運送管409a,在第二噴嘴408b是連接第二處理氣體運送管409b。噴嘴408與處理氣體運送管409的連接構造是被設為利用圖2~圖4來說明般的連接構成。
在處理氣體運送管409連接惰性氣體運送管413。惰性氣體運送管413是供給惰性氣體至處理氣體運送管409。惰性氣體是例如氮(N2)氣體,作為處理氣體的載流氣體,或作為反應管401、噴嘴408、處理氣體運送管409的淨化氣體作用。
第一處理氣體運送管409a是連接第一惰性氣體運送管413a,第二處理氣體運送管409b是連接第二惰性氣體運送管413b。
在處理氣體運送管409是設有控制處理氣體的供給量的質量流控制器431、閥432。在第一處理氣體運送管409a是設有質量流控制器431a、閥432a。在第二處理氣體運送管409b是設有質量流控制器431b、閥432b。將質 量流控制器431、閥432彙總稱為處理氣體供給控制部。
在惰性氣體運送管413是設有控制惰性氣體的供給量的質量流控制器433、閥434。在第一惰性氣體運送管413a是設有質量流控制器433a、閥434a。在第二惰性氣體運送管413b是設有質量流控制器433b、閥434b。將質量流控制器433、閥434彙總稱為惰性氣體供給控制部。
將處理氣體供給控制部及惰性氣體供給部彙總稱為氣體供給控制部。
在反應管401的外周是與反應管401同心圓狀配置有作為加熱手段(加熱機構)的加熱器411。加熱器411是被構成為加熱處理空間402內的氣氛,而使處理空間402內全體成為均一或預定的溫度分佈。加熱器411是藉由加熱器基座(未圖示)來支撐。
在集合管405的外周是設有用以將漏洩氣體安全地引導至排氣路的爐口箱(清除機(scavenger))412。
其次,利用圖2~圖4說明處理氣體運送管409與噴嘴408的連接構成。
圖2是說明處理氣體運送管409、噴嘴接合器500、噴嘴408的連接的圖。圖3是說明將噴嘴408插入至噴嘴接合器500的狀態的立體圖。圖4是說明將噴嘴408插入至噴嘴接合器500的狀態的剖面圖。
如圖2所示般,處理氣體運送管409與噴嘴408是被構成為金屬製且經由L型形狀的噴嘴接合器500來連接。在處理氣體運送管409與噴嘴408被安裝於噴嘴接合 器500的狀態中,被供給至處理氣體運送管409的氣體是經由設在噴嘴接合器500內的管狀的通路來供給至噴嘴408,從被設在噴嘴408的複數的氣體供給孔408h來噴出至處理室內。
噴嘴接合器500是具有:延伸於水平方向(第1方向X),安裝處理氣體運送管409的第1接合器部分501;及被連接至第1接合器部分501,且延伸於垂直方向(第2方向Y),安裝噴嘴408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
噴嘴接合器500是亦稱為金屬埠。第1接合器部分501是被安裝於貫通集合管405的側面的吸入口,第1接合器部分501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附近的部分與第2接合器部分502是形成被配置於處理室內。噴嘴接合器500的表面是可藉由電解複合研磨來鏡面加工。
噴嘴408是全體藉由管所形成,對於長度方向(晶圓的配列方向)而言大致直角地從氣體供給孔408h噴出氣體。噴嘴408是在其一端具有被形成直管狀的安裝部408p,安裝部408p是被構成為插入至第2接合器部分502。在安裝部408p是設有2個的環狀緩衝構件510、511。2個的環狀緩衝構件510、511是分別緊貼於安裝部408p的外周而配置,被設成抵接於噴嘴接合器500。環狀緩衝構件510、511是例如可使用持有耐藥品性、耐熱性的氟樹脂製環狀的橡膠(O型環)。O型環是可藉由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基礎的素材,使物性不同成形為黏著性、接著性或熱可塑 性在抵接於安裝部408p的內周側要比抵接於噴嘴接合器500的外周側更高。
圖3是以立體圖來表示噴嘴408的安裝部408p被插入至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狀態。在第2接合器部分502是設有開口部503。並且,在安裝部408p是設有缺口部4084,以開口部503與缺口部4084會一致的方式,噴嘴408被插入至第2接合器部分502。缺口部4084是為了對準噴嘴408的方向而設。
開口部503與缺口部4084是從噴嘴接合器500的側面側藉由金屬製的半圓狀的塊部(亦稱為固定座(holder))520來固定。藉此,噴嘴408的方向會被對準,從複數的氣體供給孔408h噴出至處理室內的氣體的方向會被正確地調整。而且,塊部520的外側是利用金屬製薄的半圓環狀的板部(亦稱為環座)530來固定。
在圖4中,以剖面圖來表示噴嘴408的安裝部408p被插入至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狀態。
安裝部408p是被形成具有一定的外徑的圓管。
在噴嘴接合器500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中具有:具有插入安裝部408p的直徑L1的孔部之插入區域5021;被設於插入區域5021的下側,具有比直徑L1更窄的直徑L2的開口之連接區域5022。
直徑L1是比安裝部408p的外徑更大,直徑L2理想是等 於安裝部408p的內徑。
在安裝部408p中,2個的凹溝4081,4082會被設在安裝部408p的上下方向(第2方向Y)的兩端附近的外周面408o。2個的環狀緩衝構件510、511會被嵌入至2個的凹溝4081,4082。環狀緩衝構件510、511的半徑方向的內側是密接於凹溝4081,4082的半徑方向的底部而配置。環狀緩衝構件510、511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是從凹溝4081,4082突出,抵接於噴嘴接合器500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內周面502i。環狀緩衝構件510、511的至少一方是在噴嘴408的安裝部408p被安裝於噴嘴接合器500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狀態中,被壓縮變形於對應的環狀緩衝構件(510,511)的半徑方向。
如此,安裝部408p的外周面408o與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內周面502i是以預定的間隔d1來間隙嵌合。環狀緩衝構件510,511是使安裝部408p的外周面408o與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內周面502i之間只分離預定量(在此是d1),被設為防止噴嘴接合器500與安裝部408p的互相的接觸。
並且,在插入區域5021與連接區域5022的境界是插入區域5021的底部面502e被平坦地形成。安裝部408p的下端是被平坦地形成,但在外周,角部會被倒角而設有斜面4083。在底部面502e與斜面4083之是配置有環狀緩衝構件512。環狀緩衝構件512是例如可使用持有耐藥品性、耐熱性的氟樹脂製環狀的橡膠(O型環)。環狀緩衝構 件512是被設為在安裝部408p的下端部所設的底面部408e與插入區域5021的底部面502e之間可保持預定的間隔d2。
在如此噴嘴408的安裝部408p被安裝於噴嘴接合器500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狀態中,以安裝部408p的底面部408e與插入區域5021的底部面502e不會接觸的方式,環狀緩衝構件512被設於底部面502e。
另外,連接區域5022是被連接至噴嘴接合器500的第1接合器部分501。在連接區域5022的內部是形成有直角地折彎的流路,其一端是對於插入區域5021開口,另一方的端是連通至第1接合器部分501的流路。
缺口部4084是被設在安裝部408p的凹溝4081,4082之間,以開口部503會對應於缺口部4084的方式,安裝部408p被安裝於第2接合器部分502。開口部503與缺口部4084是藉由塊部520來固定。亦即,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動與旋轉。
如以上說明般,將2個的環狀緩衝構件510、511設置於安裝部408p的上下,因此可防止石英的噴嘴408的傾斜。就傾斜的抑制的觀點,被設在安裝部408p的外周的2個的環狀緩衝構件是最好儘可能分離配置。由於氣體供給孔408h橫向地噴射氣體,因此噴射的反力會產生於使噴嘴408傾斜的方向,但即使脈衝狀地供給氣體至噴嘴408,還是可充分地抑制傾斜或搖晃。又,即使被暴露於處理晶圓時的高溫,間隔d1因熱膨脹率的不同而擴大,也會因為安裝部408p是藉由環狀緩衝構件510、511來從全方 向幾乎以相同的力量被推壓,所以可維持直立。
藉此,可防止起因於傾斜的噴嘴接合器500的第2接合器部分502的金屬與噴嘴408的石英的直接性的接觸。由於可防止直接性的接觸,因此可防止接觸所致的微粒的產生。進一步,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之中,被設在比開口部503更下方的環狀緩衝構件511、512是可提升噴嘴408與噴嘴接合器500的氣密性。另外,就傾斜的防止的觀點,環狀緩衝構件512不是必須。因安裝部408p的下端與底面部408e直接接觸而產生的微粒是可容許程度充分少。氣密性是即使環狀緩衝構件511單獨也可充分保持。
(控制器)
圖5是模式性地表示本案的一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裝置所具有的控制器的構成例的方塊圖。控制器(控制部)260是被構成為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60a、RAM(Random Access Memory)260b、記憶裝置260c、I/O埠260d的電腦。RAM260b、記憶裝置260c、I/O埠260d是被構成為可經由內部匯流排260e來與CPU260a進行資料交換。控制器260是被構成為可連接例如構成為觸控面板等的輸出入裝置261或外部記憶裝置262。可從輸出入裝置261對於控制器260進行資訊輸入。又,輸出入裝置261是可按照控制器260的控制來進行資訊的顯示輸出。進一步,控制器260是被構成可經由收訊部285來連接。此情形是意思控制器260也可與存在於網路263上的主電腦等的上 位裝置290連接。
記憶裝置260c是例如以快閃記憶體、HDD(Hard Disk Drive)等所構成。在記憶裝置260c內是可讀出地儲存有控制基板處理裝置400的動作的控制程式、或記載基板處理的程序或條件等的製程處方、在至設定用於對晶圓14的處理的製程處方為止的過程產生的運算資料或處理資料等。另外,製程處方是被組合成可使基板處理工序的各程序實行於控制器260取得預定的結果者,作為程式機能。以下,亦將此製程處方或控制程式等總簡稱為程式。另外,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稱為程式的用語時,有只包含製程處方單體時,只包含控制程式單體時,或包含其雙方時。又,RAM260b是被構成為暫時性保持藉由CPU260a所讀出的程式、運算資料、處理資料等的記憶區域(工作區域)。
作為運算部的CPU260a是被構成為讀出來自記憶裝置260c的控制程式而實行,且按照來自輸出入裝置261的操作指令的輸入等,從記憶裝置260c讀出製程處方。又,被構成為比較.運算從收訊部285輸入的設定值與被記憶於記憶裝置260c的製程處方或控制資料,而可算出運算資料。又,被構成為可從運算資料實行對應的處理資料(製程處方)的決定處理等。而且,CPU260a是被構成為按照被讀出的製程處方的內容,進行對於基板處理裝置10的各部的動作控制。
另外,控制器260是不被限於作為專用的電 腦構成時,亦可作為泛用的電腦構成。例如,藉由準備用以儲存上述的程式的外部記憶裝置(例如磁帶、軟碟或硬碟等的磁碟、CD或DVD等的光碟、MO等的光磁碟、USB記憶體或記憶卡等的半導體記憶體)262,利用如此的外部記憶裝置262來將程式安裝於泛用的電腦等,可構成本實施形態的控制器260。但,用以供給程式至電腦的手段是不限於經由外部記憶裝置262來供給的情況。例如,亦可利用網路263(網際網路或專線)等的通訊手段,不經由外部記憶裝置262來供給程式。另外,記憶裝置260c或外部記憶裝置262是被構成為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以下,亦將該等總簡稱為記錄媒體。另外,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稱為記錄媒體的用語時,有只包含記憶裝置260c單體時,只包含外部記憶裝置262單體時,或包含該等的雙方時。
(基板處理工序)
參照圖6說明有關本案的一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工序。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工序是例如使用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在晶圓14的表面形成膜的方法,作為半導體裝置的製造工序的一工序被實施。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構成基板處理裝置的各部的動作是藉由控制器260來控制。
在基板搬入工序S901中,將複數片的晶圓14裝填(晶圓充填)於基板支撐部30。然後,藉由未圖示的晶舟升降機來舉起支撐複數片的晶圓14的基板支撐部30而搬 入(晶舟裝載)至處理空間402內。在此狀態下,密封蓋406是成為經由O型環407來密封集合管405的下端的狀態。
接著,在壓力調整工序S902中,從排氣部410將處理空間402內的氣氛排氣,使處理空間402內成為所望的壓力(真空度)。此時,測定處理空間402內的壓力,根據此被測定的壓力,反饋控制被設在排氣部410的APC閥410b的開度。
接著,在溫度調整工序S903中,藉由加熱器411加熱,使處理空間402內成為所望的溫度。此時,根據溫度感測器所檢測出的溫度資訊,反饋控制對加熱器411的通電情況,使處理空間402內成為所望的溫度分佈。然後,藉由旋轉機構403來使基板支撐部30旋轉,使晶圓14旋轉。溫度調整工序S903是可與壓力調整工序S902並行。
接著,在成膜工序S904中,將氣體供給至晶圓14上,形成所望的膜。例如,從第一噴嘴408a供給矽原料氣體作為第一處理氣體,從第二噴嘴408b供給氮原料氣體作為第二處理氣體。被供給至處理空間402的矽原料氣體與氮原料氣體是在氣相中或晶圓14的表面互相地反應,在晶圓14上形成矽氮化膜。
接著,在降溫工序S905中,因應所需,成膜處理的期間被持續的步驟S903的溫度調整會停止或重新設定成更低的溫度,處理室201內的溫度會慢慢地降下。
接著,在排氣(vent)及大氣壓恢復工序S906中,將APC閥410b的開度縮小或全閉,至處理空間402內 的壓力形成大氣壓為止,供給淨化氣體至處理空間402內。淨化氣體是例如N2氣體,可經由惰性氣體運送管413a、413b來供給至處理空間。另外此工序S906是亦可在成膜工序S30終了後立即開始。降溫工序S905與排氣及大氣壓恢復工序S906是亦可並行,更換開始順序。
最後,基板搬出工序S907是藉由與基板搬入工序S901相反的程序,從處理空間402內搬出成膜完了的晶圓14。
若根據實施形態,則可取得以下的1或複數的效果。
(1)基板處理裝置400是具備:分別緊貼於安裝部408p的外周而配置,抵接於噴嘴接合器500的2個的環狀緩衝構件(O型環)510,511。藉此,防止噴嘴亦即噴嘴408的外周面與金屬製的噴嘴接合器500直接接觸,可防止接觸所致的微粒的產生。同時,噴嘴408與金屬製的噴嘴接合器500間的氣密性會提升,可抑制來自噴嘴408外部的雜質的進入或來自噴嘴408內的洩漏。
(2)由於在處理室外安定地保持噴嘴408的狀態下,手持噴嘴接合器500來安裝於噴嘴408,因此不會有大的力量施加於安裝部408p的情形,在安裝中噴嘴408的外周面與噴嘴接合器500接觸或隨著接觸的微粒產生之虞也少。
(3)在石英製的噴嘴408的表面雖有被施以塗層(coating)的情形,但藉由環狀緩衝構件510、511、512 的適度的彈性與緊貼性,即使塗層的表面粗度粗,噴嘴408的外周面與噴嘴接合器500的內周面的接觸的抑制效果或微粒產生的抑制效果也不會降低。
(4)以往的噴嘴是僅以自重來推接於噴嘴接合器500,因此基於處理室內的壓力與噴嘴內部的氣體壓的關係,微妙地移動於上下(軸方向),在基板處理工序的處理中也有使微粒產生的情形。由於設置環狀緩衝構件510,511、512,因此即使發生移動於上下(軸方向),也可防止噴嘴408的外周面與金屬製的噴嘴接合器500直接接觸,防止接觸所致的微粒的產生。
(5)將噴嘴408插入至噴嘴接合器500時,僅環狀緩衝構件510,511與噴嘴接合器會接觸,除了摩擦小容易安裝以外,藉由適度的摩擦,上下移動會被抑制,因此可防止弄錯使噴嘴408落下。
以上,根據實施例具體說明,但本案是不被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及實施例,當然可為各種變更。
408:噴嘴(噴嘴)
408h:氣體供給孔
408p:安裝部
409:處理氣體運送管
500:噴嘴接合器
501:第1接合器部分
502:第2接合器部分
510,511:環狀緩衝構件(O型環)

Claims (14)

  1.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特徵係具備:噴嘴,其係於一端具有安裝部,將被供給至前述安裝部的氣體噴出至處理室內;噴嘴接合器,其係被配置於前述處理室內,以預定的間隔來與前述安裝部的外周面間隙嵌合;及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其係分別被配置於前述安裝部,抵接於前述噴嘴接合器,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之中至少一個係在前述噴嘴的前述安裝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的狀態中,被壓縮於對應的環狀緩衝構件的半徑方向而變形。
  2.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噴嘴係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的狀態下,被構成可從處理室裝卸。
  3.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係分別被配置於在前述安裝部的兩端附近的外周所分別被設置的凹溝,被構成為從前述凹溝突出。
  4.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安裝部係形成管狀,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係使前述噴嘴的前述安裝部的外周面與前述噴嘴接合器之間只分離預定量,被設為防止互相的接觸。
  5.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在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之間設有用以對準前述噴嘴 的方向的固定座。
  6.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噴嘴接合器係以使前述噴嘴直立的狀態支撐。
  7. 如請求項6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安裝部係沿著長度方向而具有一定的外徑,前述噴嘴接合器的插入前述安裝部的部分係具有一定的內徑。
  8. 如請求項6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之1個係設在安裝部的下端,被構成為防止前述噴嘴的底接觸於前述噴嘴接合器。
  9.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噴嘴係沿著被裝載於前述處理室內的複數的基板的配列方向而延伸,被構成為對於前述配列方向而言大致直角地噴出氣體。
  10.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噴嘴接合器為金屬製,前述噴嘴為非金屬製。
  11. 一種氣體供給裝備,其特徵係具備:噴嘴,其係於一端具有安裝部,將被供給至前述安裝部的氣體噴出;噴嘴接合器,其係被構成可裝卸於基板處理裝置的處理室,以預定的間隔來與前述安裝部的外周面間隙嵌合;及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其係分別被配置於前述安裝部,抵接於前述噴嘴接合器,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之中至少一個係在前述噴嘴的前述 安裝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的狀態中,被壓縮於對應的環狀緩衝構件的半徑方向而變形。
  12. 一種噴嘴,其特徵係具備:安裝部,其係於一端形成直管狀,被插入至噴嘴接合器,且從噴嘴接合器供給氣體;氣體供給孔,其係對於前述安裝部的長度方向而言大致直角地噴出被供給至前述安裝部的氣體;及2個的凹溝,其係被形成於前述安裝部的兩端附近的外周,安裝環狀緩衝構件,該環狀緩衝構件係前述安裝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時被壓縮於半徑方向而變形。
  13. 一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係具有:將基板搬入至基板處理裝置的前述處理室之工序;及從前述噴嘴噴出氣體至前述處理室內的前述基板之工序,該基板處理裝置係具備:噴嘴,其係於一端具有安裝部,將被供給至前述安裝部的氣體噴出至處理室內;噴嘴接合器,其係被配置於前述處理室內,以預定的間隔來與前述安裝部的外周面間隙嵌合;及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其係分別被配置於前述安裝部,抵接於前述噴嘴接合器,前述環狀緩衝構件之中至少一個係在前述噴嘴的前述安裝部被安裝於前述噴嘴接合器的狀態中,被壓縮變形於 對應的環狀緩衝構件的半徑方向。
  14.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複數的環狀緩衝構件係被設在前述安裝部的長度方向不同的位置。
TW110131677A 2020-09-18 2021-08-26 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794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7969 2020-09-18
JP2020157969 2020-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1990A TW202211990A (zh) 2022-04-01
TWI794946B true TWI794946B (zh) 2023-03-01

Family

ID=8077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677A TWI794946B (zh) 2020-09-18 2021-08-26 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0066A1 (zh)
CN (1) CN115777136A (zh)
TW (1) TWI794946B (zh)
WO (1) WO202205962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4765A (ja) * 2008-02-20 2009-10-0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基板処理装置
TW201413146A (zh) * 2012-06-07 2014-04-01 Tokyo Electron Ltd 接頭構件、接頭、基板處理裝置、以及限制構件
TW201729257A (zh) * 2015-11-13 2017-08-16 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4765A (ja) * 2008-02-20 2009-10-0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基板処理装置
TW201413146A (zh) * 2012-06-07 2014-04-01 Tokyo Electron Ltd 接頭構件、接頭、基板處理裝置、以及限制構件
TW201729257A (zh) * 2015-11-13 2017-08-16 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60066A1 (en) 2023-05-25
WO2022059628A1 (ja) 2022-03-24
CN115777136A (zh) 2023-03-10
TW202211990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5477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911635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70183775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2292430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10351951B2 (en) Substrate treatment apparatus including reaction tube with opened lower end, furnace opening member, and flange configured to cover upper surface of the furnace opening member
US1064086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9059968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14834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246749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ducing method
US20180342412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TWI794946B (zh) 基板處理裝置,氣體供給裝備,噴嘴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US11942333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lean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220307137A1 (en) Reaction tube,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913115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2195355A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050095826A1 (en) Heat-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
US20230187243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230304149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ubstrate support
JP7399260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インナーチューブ
US20240141484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23012872A1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192005A1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インナーチューブ
JP2020194972A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