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0083B -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 Google Patents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0083B
TWI790083B TW111100279A TW111100279A TWI790083B TW I790083 B TWI790083 B TW I790083B TW 111100279 A TW111100279 A TW 111100279A TW 111100279 A TW111100279 A TW 111100279A TW I790083 B TWI790083 B TW I7900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or
light
full
lighting device
spect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0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8589A (zh
Inventor
張喆堯
黃奕綱
鄭恆桓
Original Assignee
張喆堯
黃奕綱
鄭恆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喆堯, 黃奕綱, 鄭恆桓 filed Critical 張喆堯
Priority to TW111100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008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0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00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8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858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出一種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包含基座、至少二LED晶片及光激發結構。LED晶片設於基座且其發出之光線波長為400~415nm,光激發結構對應LED晶片設於基座並包覆於LED晶片外,光激發結構包含第一螢光粉、第二螢光粉、第三螢光粉及第四螢光粉。第一至第四螢光粉供受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第一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525±5nm,質量占比為20~25%;第二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47±5nm,質量占比為65~72%;第三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96±5nm,質量占比為2.5~3.5%;第四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648±5nm,質量占比為4~7%;其中第一至第四螢光粉受LED晶片激發後混合射出之光線,其演色性指數R9 > 93,R15>95。如此,透過上述技術特徵係可提供新一代指標下具優異發光效能產品,大幅提升發光裝置可達到之真實色彩呈現效能,讓眼見物體更接近自然原色。

Description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本發明係與發光照明裝置領域相關,尤其是一種具有高演色性,以提升被照物體色彩還原度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隨著產業之進步與發展,LED(發光二極體)已相當廣泛地被應用於各類需光源之裝置與物品中。而針對LED光源,國際上亦衍生有相當多的規範與相關之評價指標,以利區隔與表現各種LED光源及其製成的照明裝置發光效果。在各項指標中,演色性指數(Color rendering index, CRI)即為用以表示光源呈現真實物體顏色能力的量值。演色性指數之範圍從0-100,數值越大則表示演色性越高,亦即該光源對被照物體之色彩還原度越高,同時也表示該光源越接近理想光源或自然光。
CRI之定義為針對一組15種預定義顏色,確定光源使這些顏色中每一種出現的準確程度。現今常見的CRI指數,大多僅以八個顏色加總平均後取得,一般以Ra(General Color Rendering Index)稱之,該八個色階於光學代碼中為R1~R8值,R1至R8分別依序為深灰紅、暗黃色、飽和黃綠色、中等黃綠色、淡藍綠色、淡藍色、淡紫藍色及淡紅紫色。由於該些色階中並不包含如飽和紅色、飽和黃色等較亮的顏色納入演色性中,因此關於色彩飽和度的呈現,必須進一步由R9-R15進行定義。
在R9-R15色階中,R9係表示光源再現強烈紅色準確度的數值,而R9實際上係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色彩再現度指標。光源的飽和紅色顯色能力,係為許多照明應用上的關鍵,特別是關於人類膚色的再現。當光源缺乏飽和紅色之顯色能力時,將會使人體皮膚看起來蒼白甚至逼近綠色,故在例如醫療應用或是攝影應用等色彩表現至關重要之範疇中,R9的表現係為相當重要的光源品質指標。而在亞洲地區,與人體膚色息息相關之另一色階則為R15,其係為光源再現黃種人膚色之準確度數值,因此當R15的表現越好,則在前述的各應用上也會大幅提升其色彩還原品質。
由上述內容可知,除了R1-R8外,R9-R15亦為表示光源演色性能力之重要指標,尤其是R9與R15,更是對於照明色彩還原度具有極大的影響。但目前的照明光源,尤其是LED光源,受限於其構成,於飽和紅色的R9表現分數相當差。又因現今的CRI指數並不包含R9-R15,因此該些光源雖在R1-R8的色階具有優異表現,亦即CRI之數值相當高,但實際上在色彩飽和度上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係集結相關產業領域之豐富經驗,遂構思並提出一種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以突破LED光源於演色性指標上的困境,大幅增進LED光源之照明品質。
本發明之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其係突破LED之限制而讓其在飽和紅色與黃種人膚色的色彩具有極佳之還原度表現,以提升發光裝置的色彩再現能力,讓發光裝置於應用上可提供更高的色彩質量。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種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包含:一基座;至少二LED晶片,設於該基座,且該等LED晶片所發出之光線波長為400~415nm;及一光激發結構,對應該等LED晶片設置於該基座,且包覆於該等LED晶片,包含:一第一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一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525±5nm,且該第一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20~25%;一第二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二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47±5nm,且該第二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65~72%;一第三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三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96±5nm,且該第三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2.5~3.5%;及一第四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四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648±5nm,且該第四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4~7%;其中,該第一螢光粉、該第二螢光粉、該第三螢光粉及該第四螢光粉受該等LED晶片激發後混合射出之光線,其演色性指數R9 > 93,R15>95。於上述結構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係具備傳統LED無法達到的高R9與R15指數,以提供更貼近自然白光之發光效果,於各應用上皆能產生優異的色彩還原度。
較佳地,該光激發結構更包含一封膠,該封膠係與該第一螢光粉、該第二螢光粉、該第三螢光粉及該第四螢光粉相互混合以封裝該等LED晶片,其中該封膠之質量占比為1~1.2%。如此係可達保護螢光粉與LED晶片之功效,同時確保其出光效果。
較佳地,該基座之材料為環氧樹脂,且該基座之頂面及底面為正方形,該基座之頂面凹設形成一封裝槽,該等LED晶片及該光激發結構係設置於該封裝槽內。
較佳地,該第一螢光粉為鋁酸鹽,且其粒徑D 50為17±1μm;該第二螢光粉為氯磷酸鍶銪,且其粒徑D 50為8.5±1μm;該第三螢光粉為氮氧化物,且其粒徑D 50為20±2μm;該第四螢光粉為氮化物,且其粒徑D 50為17±1μm。
較佳地,該等LED晶片之尺寸為(254±38) x (762±38) x (150±15)μm或(533±25) x (864±25) x (150±15) μm。
本發明亦提出一種照明燈具,包含:一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及至少一如前各實施態樣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設於該容置空間,以提供光線。透過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係可大幅提升照明燈具之色彩品質,以在諸多應用下可提供更真實的色彩還原表現。
較佳地,該照明燈具更包含一底座及一支桿,該支桿之一端係與該本體連接設置,另一端與該底座連接設置,以使該本體置於桌面使用,而可作為例如檯燈或護眼燈等物品。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係克服了傳統LED受限於其構成而導致在飽和紅色與黃種膚色方面不足之色彩還原能力,除了具備優異的CRI(R1-R8),特別在R9及R15指標上更具有優異的表現,進而提供了接近真實自然光的出光效果,以在諸如舞台、醫療、攝影等照明需求上,提供高色彩品質之照明產品。進一步地,基於製造生產或出光表現等要件,本發明亦提出可再行附加之技術特徵,而如上各段落內容所示。
為使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清楚了解本發明之內容,謹以下列說明搭配圖式,敬請參閱。
傳統LED係採用藍光對螢光粉進行激發,進而混合形成不同色溫之白光,而因其係使用藍光作為激發光源,因此在紅色的呈現上大多不足,甚可見其飽和紅色之色彩還原數值為負值,如此將會導致照明呈現大多會趨向蒼白且失真之狀態,而在R15指標上亦是如此。故本發明人基於在相關產業領域中之認知及對現有產品的了解,遂而構思利用特殊之光激發結構,搭配非藍光晶片,以大幅改善LED於演色性方面的不足,讓LED混合形成之白光能幾乎相等於自然光,進而增強LED發光裝置的照明效能。以下即針對本發明提出之一種全光譜LED發光裝置進行說明。
請參閱第1至2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結構示意圖及剖面示意圖。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包含一基座10、至少二LED晶片11及一光激發結構12。該基座10可為平板狀或為具備槽體之結構,以供承載該等LED晶片11及該光激發結構12。該等LED晶片11係設置於該基座10,且該等LED晶片11發出之光線波長為400~415nm。該光激發結構12對應該等LED晶片11設置於該基座10,且包覆於該等LED晶片11,該光激發結構12包含一第一螢光粉121、一第二螢光粉122、一第三螢光粉123及一第四螢光粉124。
該第一螢光粉121供受該等LED晶片11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一螢光粉121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525±5nm,且該第一螢光粉121之質量占比為20~25%。該第二螢光粉122供受該等LED晶片11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二螢光粉122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47±5nm,且該第二螢光粉122之質量占比為65~72%。該第三螢光粉123供受該等LED晶片11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三螢光粉123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96±5nm,且該第三螢光粉123之質量占比為2.5~3.5%。該第四螢光粉124供受該等LED晶片11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四螢光粉124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648±5nm,且該第四螢光粉124之質量占比為4~7%。其中,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受該等LED晶片11激發後混合射出之光線,其演色性指數R9 > 93,R15>95。透過該光激發結構12及搭配出光波長為400~415nm之二該LED晶片11之技術特徵,據此製成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其出光效果係極為貼近自然光,大幅改善現有LED受限於其構成而無法達到全光譜出光之困境。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出光,其在各波長段皆具備一定之強度,而可消彌過往因LED先天之激發光色導致部分波長出光強度不足的問題。另方面,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更可在演色性指標中,具備優異的飽和紅色與黃種人膚色色彩還原度表現,讓其照明效果更為擬真且色彩呈現更為飽和,改善過去在紅色出光以及常被忽略之黃種人膚色色彩上的不足。
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係使用波長為400~415nm之該等LED晶片11,而非傳統藍光,並且該光激發結構12中係包含了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以據此達成全光譜之出光以及高R9和R15數值表現。經由不斷之實驗測試,除了選用上述四種螢光粉種類外,本發明亦更進一步限定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之質量占比,以製備形成具有最佳發光效果之裝置。
較佳地,該光激發結構12係更包含一封膠125,該封膠125係與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相互混合以封裝該等LED晶片11,其中該封膠125之質量占比為1~1.2%。透過該封膠125係可增進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保護效能,有效提升產品信賴度,並阻卻外部水氣影響螢光粉或LED晶片。而為確保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發光效能,於本實施例中亦進一步揭示該封膠125之質量占比為1~1.2%,以防止該封膠影響整體光激發效果與出光亮度狀態,並該封膠125之材料係可選用Epoxy或矽膠。綜合前述條件,一個較佳的實施示例中,係可使該第一螢光粉121之質量占比約為23%,該第二螢光粉122之質量占比約為68%,該第三螢光粉123之質量占比約為2.6%,該第四螢光粉124之質量占比約為4.8%,該封膠125之質量占比約為1.1%。
於本實施例中,係以該基座10之頂面及底面為正方形,且該基座10之頂面凹設形成一封裝槽101之結構為例,該基座10之材料可選用環氧樹脂(Expoy),如此可更好地防止該基座10受到該等LED晶片11發出光線之影響而損壞。而該等LED晶片11及該光激發結構12係設置於該封裝槽101內,進而構成如圖所示般的結構。
關於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之更進一步特徵,可例如使該第一螢光粉121選用鋁酸鹽,且其粒徑D 50為17±1μm。或使該第二螢光粉122為氯磷酸鍶銪,且其粒徑D 50為8.5±1μm。或使該第三螢光粉123為氮氧化物,且其粒徑D 50為20±2μm;或使該第四螢光粉124為氮化物,且其粒徑D 50為17±1μm。當然除了各別選擇外,也可於一實施態樣中使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同時符合上述材料與粒徑條件,而可達更佳之發光效果。而該等LED晶片11之尺寸較佳可為(254±38) x (762±38) x (150±15)μm或(533±25) x (864±25) x (150±15) μm。
以下為針對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之配比分別為20~25%、65~72%、2.5~3.5%及4~7%之情況下,進行多次測試後得到之結果。需注意的是,於實務上,受到製程執行、螢光粉之沉澱、混合、分布狀態以及與該封膠125相互混成之狀態等影響,於每次光電測試結果中或會有些許數值落差,但本案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於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之配比符合上述條件時,係皆可達到R9>93及R15>95之效能,以下係列舉以上述配比條件製成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進行測試後之測試結果內容,請參閱下方內容。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第一組測試光譜曲線圖。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一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5115K,主波長為566.4nm,演色指數Ra為99.0,R1~R15數值如下表一所示,其中R9係為93.97,R15為98.05。進一步地,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色域指數Rg為99.4,平均色彩保真指數Rf為97.7。
R1 99.59 R9 93.97
R2 99.36 R10 98.77
R3 99.15 R11 97.36
R4 98.99 R12 98.92
R5 99.29 R13 99.28
R6 98.85 R14 99.46
R7 98.98 R15 98.05
R8 97.76  
表一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第二組測試光譜曲線圖。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二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5001K,主波長為568.6nm,演色指數Ra為98.8,R1~R15數值如下表二所示,其中 R9為96.42,R15為98.93。進一步地,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色域指數Rg為99.6,平均色彩保真指數Rf為97.5。
R1 99.47 R9 96.42
R2 99.31 R10 97.75
R3 98.87 R11 96.67
R4 98.47 R12 98.41
R5 98.84 R13 99.26
R6 98.04 R14 99.29
R7 98.73 R15 98.93
R8 98.34  
表二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第三組測試光譜曲線圖。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三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5327K,主波長為560.8nm,演色指數Ra為99.0,R1~R15數值如下表三所示,其中R9為94.38,R15為98.17。進一步地,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色域指數Rg為99.4,平均色彩保真指數Rf為97.7。
R1 99.63 R9 94.38
R2 99.35 R10 98.57
R3 99.05 R11 97.33
R4 98.95 R12 99.03
R5 99.20 R13 99.28
R6 98.71 R14 99.42
R7 98.99 R15 98.17
R8 97.91  
表三
請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第四組測試光譜曲線圖。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四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5430K,主波長為556.9nm,演色指數Ra為98.7,R1~R15數值如下表四所示,其中R9為98.74,R15為99.13。進一步地,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色域指數Rg為100.7,平均色彩保真指數Rf為98.3。
R1 98.40 R9 98.74
R2 99.31 R10 97.88
R3 99.19 R11 95.39
R4 97.11 R12 98.43
R5 97.88 R13 98.64
R6 98.00 R14 99.27
R7 99.78 R15 99.13
R8 99.57  
表四
請參閱第7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第五組測試光譜曲線圖。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五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5075K,主波長為567.3nm,演色指數Ra為98.9,R1~R15數值如下表五所示,其中R9為96.06,R15為98.78。進一步地,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色域指數Rg為99.6,平均色彩保真指數Rf為97.7。
R1 99.65 R9 96.06
R2 99.42 R10 98.18
R3 99.01 R11 96.81
R4 98.57 R12 98.74
R5 98.98 R13 99.37
R6 98.34 R14 99.36
R7 98.92 R15 98.78
R8 98.37  
表五
前述幾組數據係為針對屬於白光分類ANSI 5000K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測試結果,對於白光分類ANSI其他色溫下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本發明亦有進行相關測試。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六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3042K(白光分類ANSI 3000K),主波長為583.3nm,演色指數Ra為97.9,R1~R15數值如下表六所示,其中R9為94,R15為99。
R1 98 R9 94
R2 99 R10 99
R3 97 R11 95
R4 97 R12 97
R5 98 R13 99
R6 98 R14 97
R7 98 R15 99
R8 98  
表六
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七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2809K(白光分類ANSI 2700K),主波長為584.0nm,演色指數Ra為97.7,R1~R15數值如下表七所示,其中R9為93,R15為99。
R1 98 R9 93
R2 99 R10 99
R3 97 R11 94
R4 96 R12 98
R5 98 R13 98
R6 97 R14 97
R7 98 R15 99
R8 97  
表七
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第八組測試數據詳細如下,其色溫CCT為4041K(白光分類ANSI 4000K),主波長為577.1nm,演色指數Ra為97.5,R1~R15數值如下表八所示,其中R9為97,R15為98。
R1 97 R9 97
R2 98 R10 97
R3 98 R11 93
R4 96 R12 94
R5 97 R13 97
R6 98 R14 98
R7 98 R15 98
R8 98  
表八
由上述各組測試數據可知,透過本發明提出之技術方案所製成之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其出光效果確實具有極佳之演色性,其中演色性指標中的R9與R15,亦分別具有相當高之數值,而可在照明上具有極佳的色彩飽和度表現,並提供貼近自然光之照明光線。
請續參閱第8及9圖,其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照明燈具結構示意圖及另一實施態樣結構示意圖。本發明亦提出一種照明燈具2,包含一本體20及至少一如前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該本體20具有一容置空間201,而該全光譜發光裝置1係設於該容置空間201,以提供光線,其中該全光譜發光裝置1係如前各段落所述,包含該基座10、該等LED晶片11及該光激發結構12,並該等LED晶片11設於該基座10且其發光波長為400~415nm,該光激發結構12亦設於基座10並包覆於該等LED晶片11,且包含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該第一螢光粉121、該第二螢光粉122、該第三螢光粉123及該第四螢光粉124之特徵係如前所述,於此即不再贅述。透過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該照明燈具2係可發出極近似自然光之光線,而有利於作為如植物照明燈、室內燈具、舞台燈或檯燈、護目燈、展覽場所用燈等用途。如第4圖所示為該照明燈具2為球泡燈態樣之結構示意,當然該照明燈具2亦可為崁燈、平板燈等型態。
第9圖所示為該照明燈具2用以放置於桌面之結構示意,於此該照明燈具2係更包含一底座21及一支桿22,該支桿22之一端係與該本體20連接設置,另一端與該底座21連接設置,以使該本體20置於桌面使用,而可作為護目燈或檯燈,藉由該照明燈具2之優異出光效果,係可大幅提升眼睛所見之色彩表現,尤當作為拍攝時的照明裝置時,更是可增進相片或影片之色彩飽和度與對比度表現。其餘關於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1之優點、其可達到之各項出光參數資訊,以及可進一步附加之技術特徵,請復搭配參閱前述段落內容。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係克服了傳統LED受限於其構成而導致在飽和紅色與黃種膚色方面不足之色彩還原能力,除了具備優異的Ra(R1-R8),特別更是在R9及R15指標上更具有優異的表現,進而提供了接近真實自然光的出光效果,以在諸如舞台、醫療、攝影等照明需求上,提供高色彩品質之照明產品。進一步地,基於製造生產或出光表現等要件,本發明亦提出例如該第一至第四螢光粉之細部條件,或是該基座之材料與形狀限制,以利增進該全光譜LED發光裝置之應用效能。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全光譜LED發光裝置 10:基座 101:封裝槽 11:LED晶片 12:光激發結構 121:第一螢光粉 122:第二螢光粉 123:第三螢光粉 124:第四螢光粉 125:封膠 2:照明燈具 20:本體 201:容置空間 21:底座 22:支桿
第1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第一組測試光譜曲線圖。 第4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第二組測試光譜曲線圖。 第5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第三組測試光譜曲線圖。 第6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第四組測試光譜曲線圖。 第7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第五組測試光譜曲線圖。 第8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照明燈具結構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照明燈具另一實施態樣結構示意圖。
1:全光譜LED發光裝置
10:基座
101:封裝槽
11:LED晶片
121:第一螢光粉
122:第二螢光粉
123:第三螢光粉
124:第四螢光粉
125:封膠

Claims (10)

  1. 一種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包含: 一基座; 至少二LED晶片,設於該基座,且該等LED晶片所發出之光線波長為400~415nm;及 一光激發結構,對應該等LED晶片設置於該基座,且包覆於該等LED晶片,包含: 一第一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一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525±5nm,且該第一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20~25%; 一第二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二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47±5nm,且該第二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65~72%; 一第三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三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496±5nm,且該第三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2.5~3.5%;及 一第四螢光粉,供受該等LED晶片之光線激發,其中該第四螢光粉之發射光峰值波長為648±5nm,且該第四螢光粉之質量占比為4~7%; 其中,該第一螢光粉、該第二螢光粉、該第三螢光粉及該第四螢光粉受該等LED晶片激發後混合射出之光線,其演色性指數R9 > 93,R15>95。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光激發結構更包含一封膠,該封膠係與該第一螢光粉、該第二螢光粉、該第三螢光粉及該第四螢光粉相互混合以封裝該等LED晶片,其中該封膠之質量占比為1~1.2%。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基座之材料為環氧樹脂,且該基座之頂面及底面為正方形,該基座之頂面凹設形成一封裝槽,該等LED晶片及該光激發結構係設置於該封裝槽內。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粉為鋁酸鹽,且其粒徑D 50為17±1μm。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光粉為氯磷酸鍶銪,且其粒徑D 50為8.5±1μm。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三螢光粉為氮氧化物,且其粒徑D 50為20±2μm。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四螢光粉為氮化物,且其粒徑D 50為17±1μm。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等LED晶片之尺寸為(254±38) x (762±38) x (150±15)μm或(533±25) x (864±25) x (150±15) μm。
  9. 一種照明燈具,包含: 一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及 至少一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之全光譜LED發光裝置,設於該容置空間,以提供光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照明燈具,更包含一底座及一支桿,該支桿之一端係與該本體連接設置,另一端與該底座連接設置,以使該本體置於桌面使用。
TW111100279A 2022-01-04 2022-01-04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TWI790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0279A TWI790083B (zh) 2022-01-04 2022-01-04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0279A TWI790083B (zh) 2022-01-04 2022-01-04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0083B true TWI790083B (zh) 2023-01-11
TW202328589A TW202328589A (zh) 2023-07-16

Family

ID=8667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0279A TWI790083B (zh) 2022-01-04 2022-01-04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008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8783A (en) * 2007-02-15 2008-12-16 Lamina Lighting Inc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white LED light system using multi-wavelength pump sources and mixed phosphors
TW201248931A (en) * 2011-05-27 2012-12-01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Phosphor composition and white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508223A (zh) * 2013-08-20 2015-03-0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裝置
TW201929269A (zh) * 2017-12-21 2019-07-16 大陸商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白光led封裝結構以及白光源系統
TW202101787A (zh) * 2019-06-28 2021-01-01 葳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混光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8783A (en) * 2007-02-15 2008-12-16 Lamina Lighting Inc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white LED light system using multi-wavelength pump sources and mixed phosphors
TW201248931A (en) * 2011-05-27 2012-12-01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Phosphor composition and white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508223A (zh) * 2013-08-20 2015-03-0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裝置
TW201929269A (zh) * 2017-12-21 2019-07-16 大陸商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白光led封裝結構以及白光源系統
TW202101787A (zh) * 2019-06-28 2021-01-01 葳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混光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8589A (zh) 202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6955B2 (ja) 白色光源
JP6448748B2 (ja) 展示物を展示するための装置
US992312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high color rendering using three phosphor types
JP2021536118A (ja) フルスペクトル白色発光デバイス
JP2007122950A (ja) 照明装置
US10374133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with two primary lighting peaks
TWI509844B (zh) Applied to the backlight of the LED light-emitting structure
US10103293B2 (en) Tun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11063188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5948162A (zh) 一种高显色荧光粉组合物以及led封装器件
TWI582215B (zh) 一種螢光粉組成及使用該螢光粉組成的發光二極體裝置
TWI790083B (zh)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TWM627000U (zh) 全光譜led發光裝置及其照明燈具
CN116504768A (zh) 高显色、光谱连续的白光led封装体及发光装置
KR102130817B1 (ko) 고연색성 백색 발광 소자
Jeong et al. The 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wo Different Color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US20190097093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KR20200024604A (ko) 박물관 조명용 스펙트럼 제어 led 소자 및 조명장치
CN108518588A (zh) 一种五基色灯珠排布混色方法以及五基色发光单元、装置
CN117366495A (zh) 一种低色温的rgb混光装置、方法
CN117823834A (zh) 一种高色温的rgb混光装置、方法
TWI396302B (zh) 一種製作高演色性及高色飽和度白光二極體光源之方法
KR20200024606A (ko) 식물생장용 d65 스펙트럼을 제어한 백색 발광 소자 및 조명장치
TW201503420A (zh) 照明用發光二極體模組的製造方法
CN103571466A (zh) 一种led单相晶体结构荧光粉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