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8062B -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8062B
TWI788062B TW110139175A TW110139175A TWI788062B TW I788062 B TWI788062 B TW I788062B TW 110139175 A TW110139175 A TW 110139175A TW 110139175 A TW110139175 A TW 110139175A TW I788062 B TWI788062 B TW I7880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upper plate
area
circuit board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159A (zh
Inventor
盧賀隆
林錦龍
Original Assignee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9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8062B/zh
Priority to US17/706,817 priority patent/US11588355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8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80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15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ouse pads
    • G06F3/0395Mouse p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無線充電滑鼠包含一上、下殼體、及位於上、下殼體之間的一電子模組。下殼體包含一上、下板件及位於上、下板件之間的一無線充電組件。上、下板件各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安裝區域的一連接區域。上、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上板件具有一連接孔。無線充電組件包含一電路板及一無線充電線圈。電路板通過連接孔裸露,以電性耦接電子模組。無線充電線圈通過電路板供給電子模組電源。據此,下殼體能有效提升製作良率並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鼠,尤其涉及一種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現有無線充電滑鼠於製作過程中,其線圈電路板(即,用來控制線圈的電路板)大多是於以塑膠射出方式埋設於下殼體中,從而避免線圈電路板佔用無線充電滑鼠的內部空間。然而,由於線圈電路板無法承受高溫高壓的因素,導致線圈電路板於塑膠射出的過程中經常發生變形、或破裂等狀況,這使得現有無線充電滑鼠的製作良率不佳,進而增加製作成本。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能有效地改善現有無線充電滑鼠“製作良率不佳,導致製作成本增加”的缺陷。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無線充電滑鼠,包括:一上殼體;一電子模組;以及一下殼體,其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上殼體,以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電子模組位於所述容置空間,所述下殼體包含:一上板件及一下板件,各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安裝區域的一連接區域,所述上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之間共同形成一安裝空間;所述上板件用以承載所述電子模組,所述上板件具有連通所述安裝空間與所述容置空間的一連接孔;及一無線充電組件,設置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包含一電路板及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的一無線充電線圈,所述電路板的一連接結構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裸露於所述上板件,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另外公開一種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適用於一生產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線圈固定步驟:固定一無線充電線圈於一電路板,使所述無線充電線圈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其中,所述無線充電線圈與所述電路板定義為一無線充電組件;一安裝步驟:安裝所述無線充電組件於一下板件上;其中,所述下板件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的一連接區域,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位於所述安裝區域上;一覆蓋步驟:利用一上板件覆蓋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位於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之間;其中,所述上板件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的一連接區域,並且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位置對應,所述上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位置對應;其中,所述上板件具有一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位置對應所述電路板;以及一固定步驟:利用膠合或熔接方式固定所述上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及所述下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使所述電路板的一連接結構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而裸露。
本發明實施例再公開一種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其由前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所製成。
本發明實施例又公開一種無線充電滑鼠,其包含一上殼體、一電子模組及一下殼體,所述下殼體是利用前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所製成。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一種無線充電滑鼠裝置,包含:一無線充電滑鼠,包括:一上殼體;一電子模組;及一下殼體,其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上殼體,以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電子模組位於所述容置空間,所述下殼體包含:一上板件及一下板件,各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的一連接區域,所述上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之間共同形成一安裝空間;所述上板件用以承載所述電子模組,所述上板件具有連通所述安裝空間與所述容置空間的一連接孔;及一無線充電組件,設置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包含一電路板及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的一無線充電線圈,所述電路板的一連接結構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裸露於所述上板件,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以及一無線充電滑鼠墊,能電磁耦合所述無線充電滑鼠,所述無線充電滑鼠墊包含一共振線圈,所述共振線圈能與所述無線充電線圈電磁耦合,據以所述電子模組能通過所述無線充電線圈將所接收的電磁能轉換為電能,而對所述電子模組進行供電。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能通過“所述上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之間共同形成所述安裝空間”及“所述無線充電組件設置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裸露於所述上板件,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的設計,使所述下殼體能有效提升製作良率並降低成本。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參閱圖1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充電滑鼠裝置100。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無線充電滑鼠裝置100包含一無線充電滑鼠1及一無線充電滑鼠墊2,所述無線充電滑鼠墊2能通過無線方式(如:電磁耦合)供給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電能。
需說明的是,上述無線充電滑鼠1及無線充電滑鼠墊2於本實施例中雖共同被定義為所述無線充電滑鼠裝置100,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也可以是單獨地被運用(如:實施、製造、販售)或搭配其他構件使用。以下將分別介紹所述無線充電滑鼠裝置100的各個元件構造,並適時說明所述無線充電滑鼠裝置100的各個元件彼此之間的連接關係。
如圖2、圖3及圖5所示,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包含一上殼體11、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上殼體11的一下殼體12、及位於所述上殼體11與所述下殼體12之間的一電子模組13。另外,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無線充電滑鼠1還包括有其他的零組件,例如滾輪、按鍵等一般滑鼠運作所需的各種零組件,這些零組件並非本發明訴求的技術特點,故不予贅述。然而,以下將就本實施例的特徵與特點有更細部的說明。
進一步來說,所述下殼體12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上殼體11以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S1,並且所述容置空間S1能用來容置所述電子模組13。於實際應用時,所述電子模組13可以例如是一光學軌跡感測器,並且所述光學軌跡感測器能用於判斷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的移動方向和移動距離,從而完成游標的定位;另外,所述上殼體11及所述下殼體12可以是螺絲鎖固、卡扣固定等方式,並且所述上殼體11大致呈拱形結構(如:半橢圓),而所述下殼體12則為板狀結構。
更細地來看,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下殼體12包含相互固定的一上板件121與一下板件122、及設置於所述上板件121及所述下板件122之間的一無線充電組件123。其中,所述上板件121及所述下板件122各具有一安裝區域A1以及圍繞所述安裝區域A1的一連接區域A2,亦即所述連接區域A2包圍所述安裝區域A1的週邊(配合圖9及圖10所示),並且所述上板件121於其連接區域A2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122於其連接區域A2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安裝區域A1與所述下板件122的所述安裝區域A1之間共同形成一安裝空間S12,以供容置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
於實際應用中,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會於其連接區域A2通過超音波熔融、或塗佈黏合膠等方式,以彼此固定。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下板件122於其所述安裝區域A1具有一容槽G122,並且所述容槽G122的深度較佳是不小於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厚度,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能容置於所述容槽G122內,並且恰好接觸或不接觸所述上板件121。也就是說,當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彼此固定時,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可以是被所述下板件122與所述上板件121同時夾持而限制移動;或者,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可以是被所述下板件122所支撐且能於所述容槽G122內(些微)移動。
當然,本發明於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容槽G122的深度也可以是小於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厚度,亦即位於所述容槽G122內的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頂面是高於所述下板件122面朝所述上板件121的側面,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能略微撐起所述上板件121及所述下板件122。
另外,於以膠合方式固定的實際應用中,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於其安裝區域的側面也可以塗佈黏合膠(或佈置膠條),使所述上板件121於其安裝區域A1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122於其安裝區域A1的側面能膠合固定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相反的兩側面。據此,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能被限制移動。
較佳地,如圖7所示,所述容槽G122的側壁與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外緣不接觸,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外緣與所述容槽G122的側壁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D1,所述預定距離D1介於0.1至0.2毫米之間,據以避免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於熔融或膠合時的工序(例如:超音波震盪、或膠條切割等)損壞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通過膠合或熔接是不可拆離的,這使得所述上板件121、所述下板件122、及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即,所述下殼體12)能被視為不可分離的單一構件。另外,當所述下殼體12固定於所述上殼體11時,所述上板件121遠離所述下板件122的側面是位於所述容置空間S1內,並且能用以承載所述電子模組13。
配合圖5至圖7所示,所述下殼體12的所述上板件121具有一連接孔K,並且所述連接孔K連通所述安裝空間S12與所述容置空間S1,亦即所述連接孔K是位於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安裝區域A1內。據此,所述連接孔K能供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部分結構通過,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13(如圖4所示)。
於實際應用時,所述連接孔K佔所述上板件121面朝所述電子模組13的一連接側面1211的面積(不包含用來供光學軌跡感測器的光線通過的孔洞)較佳不超過
Figure 02_image001
(即,50平方毫米),這使得所述下殼體12為幾乎的封閉式結構,從而具有更佳的使用壽命(如:防止粉塵、及液體影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其中,前述“幾乎的封閉式結構”是指能連通至所述下殼體12內部(即,所述安裝空間S12)的孔洞面積小於50平方毫米以下。
如圖4、圖6及圖7所示,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包含一電路板1231及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1231的一無線充電線圈1232。其中,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能用來耦合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而所述電路板1231則能用來控制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於電磁耦合時參數,例如:輸出電流與電壓。
於實際應用時,所述電路板1231的面積較佳是大於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的面積,並且不超過所述下板件122的所述容槽G122的底部面積。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呈環狀結構並佈置於所述電路板1231上,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的外緣與所述電路板1231的外緣之間具有一最短間距D2(如圖7所示),所述最短間距D2較佳介於1至2毫米之間,這使得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能避免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於熔融過程中的因子(例如:超音波震盪、或高溫)損壞所述無線充電線圈(例如:斷裂)。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1231更具有一連接結構L(例如:pin針),並且所述連接結構L能通過所述連接孔K裸露於所述上板件121,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13。據此,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能經由所述電路板1231,使其由電磁能所轉換為電能可以供給所述電子模組13。
於實際應用時,所述連接孔K正投影於所述下板件122的區域位置較佳是位於所述電路板1231正投影於所述下板件122的區域內。也就是說,由所述下殼體12俯視時,所述連接孔K的位置是位在所述電路板1231上,這使得所述電路板1231的所述連接結構L能直接地穿過所述連接孔K。
配合圖1及圖4所示,所述無線充電滑鼠墊2能電磁耦合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以提供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電能。所述無線充電滑鼠墊2於本實施例中包含一本體21、設置於所述本體21內的一共振線圈22、及電性耦接所述共振線圈22的一供電模組23。
所述供電模組23能用來電性耦接外部電源(例如:市電),並據以轉換為內部各構件所需的電壓及電流。於實際應用中,所述供電模組23可依據實際需求,具有變壓、整流、濾波等相關電路及構件。所述共振線圈22能用來將所述供電模組23提供的電能轉換為電磁能,從而對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發射,使所述電子模組13能通過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將所接收的電磁能轉換為電能,而對所述電子模組13進行供電。也就是說,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於本實施例中為接收共振線圈。
需特別說明的是,所述無線充電滑鼠墊2與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之間電磁能與電能的轉換方式為現有的技術,並且前述轉換方式非本發明的技術重點,故於此則不特別詳述。
另外,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的所述下殼體12在實務上是可以作為可更換或販售的獨立元件,使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的供電相關元件能被快速地維修。舉例來說,當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發生電路燒壞、或是所述下板件122破損而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裸露等情形時,使用者能通過更換所述下殼體12進行維修。也就是說,所述下殼體12是可以被單獨地被運用或搭配其他構件使用(例如:實施、製造、販售)。
[第二實施例]
如圖8至圖11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亦即第一實施例的所述下殼體12是由所述製作方法所製成,因此請適時地第一實施例的內容及圖式(即,圖1至圖7)。如圖8所示,所述製作方法適用於一生產線(例如:無線充電滑鼠的生產線),並且所述製作方法包括步驟S101至步驟S107,但於實際應用時,上述步驟S101至步驟S107的其中一個步驟能夠視設計者的需求而省略或是以合理之變化態樣取代。
實施一線圈固定步驟S101:固定一無線充電線圈1232於一電路板1231,使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1231(如圖9所示)。其中,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與所述電路板1231能定義為一無線充電組件123,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是位於所述電路板1231的外緣所圈圍的區域內。
也就是說,所述電路板1231的面積是大於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的面積,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線圈1232的外緣與所述電路板1231的外緣之間具有一最短間距D2,所述最短間距D2較佳是介於1至2毫米之間(如圖7所示)。
實施一安裝步驟S103:安裝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於一下板件122上(如圖9所示)。其中,所述下板件122具有一安裝區域A1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A2的一連接區域A2,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位於所述安裝區域A1上。
於實際應用時,配合圖9及圖11所示,所述下板件122於其安裝區域A1具有一容槽G122,並且所述容槽G122能用來設置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較佳地,所述容槽G122的側壁是不接觸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外緣,亦即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外緣與所述容槽G122的側壁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D1(如圖7所示),所述預定距離D1介於0.1至0.2毫米之間,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舉例來說,本發明於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容槽G122的容積也可以是與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體積大致相等,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填滿所述容槽G122,亦即所述容槽G122的側壁接觸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外緣。
實施一覆蓋步驟S105:利用一上板件121覆蓋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位於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之間(如圖11所示)。
更詳細地說,如圖9及圖10所示,所述上板件121具有一安裝區域A1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A2的一連接區域A2,並且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安裝區域A1及所述連接區域A2的面積大致對應所述下板件122的所述安裝區域A1及所述連接區域A2的面積。
當所述上板件121設置於所述下板件122且覆蓋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時,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安裝區域A1與所述下板件122的所述安裝區域A1位置對應,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連接區域A2與所述下板件122的所述連接區域A2位置對應。
另外,配合圖11所示,所述上板件121具有一連接孔K,並且所述連接孔K的位置對應所述電路板1231,亦即所述連接孔K是位於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安裝區域A1內。
實施一固定步驟S107:利用膠合或熔接方式固定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連接區域A2及所述下板件122的所述連接區域A2,使所述電路板1231的一連接結構L能通過所述連接孔K而裸露,從而用來電性耦接一電子模組(例如:光學軌跡感測器)。
詳細地說,如圖10及圖11所示,於採用超音波熔接方式的實際應用中,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其中一者於面朝另一者的一側面具有一突起部位M(圖中繪示多個所述突起部位M),並且所述突起部位M較佳是位於所述下板件122或所述上板件121鄰近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外緣的位置。所述突起部位M能用來被超音波振動而熔融,使所述上板件121與所述下板件122相互被固定。其中,圖11於所述上板件121兩側所繪示的方塊為超音波熔融機構200。
另外,本實施例是以所述下板件122具有所述突起部位M做說明,亦即所述下板件122於面朝所述上板件121的側面具有所述突起部位M,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於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上板件121也可以具有所述突起部位M。
更詳地來看,所述突起部位M於本實施例中是自其所在板件(即,所述下板件122)面朝另一板件(即,所述上板件121)所延伸形成的一漸縮結構,並且所述突起部位M的高度介於0.35至0.45毫米之間,所述突起部位M的(底部)寬度介於0.35至0.45毫米之間,這使得所述突起部位M被超音波振動而熔融時,所述下板件122與所述上板件121具有理想的製成可靠度。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圖中所繪示多個所述突起部位M是各別獨立的凸塊(即,非連續),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本發明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2及圖13所示,所述突起部位M也可以是圍繞所述下板件122的一環形凸肋、又或是多個長條凸肋,並且前述凸肋的截斷面(底部)寬度介於0.35至0.45毫米之間,高度介於0.35至0.45毫米之間。
於採用膠合方式的實際應用中,所述下板件122與所述上板件121的連接區域A2之間設置能用來膠合液(如:黏著劑)或膠合件(如:膠條),使所述下板件122與所述上板件121能彼此固定。當然,於採用膠合方式的情況下,所述下板件122與所述上板件121的所述安裝區域A1也可以設置前述膠合液或膠合件,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的相反兩側面能被所述下板件122及所述上板件121所膠合固定。當然,在此實際應用中,所述突起部位M是被省略的(即,大致如圖7所示)。
此外,本發明於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下板件122也可以省略所述容槽G122。當所述下板件122及所述上板件121相互固定時,所述下板件122及所述上板件121能夾持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123能(些微)撐起所述下板件122及所述上板件121。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優選實施例中,所述上板件121及所述下板件122的厚度較佳是介於0.8至1.6毫米(mm)之間,這使得所述上板件121及所述下板件122具有理想的結構強度。另外,當所述上板件121及所述下板件122的厚度為0.8至1毫米之間時,所述電路板1231不管是採用玻璃纖維板(FR-4)或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其最終成品(即,所述下殼體12)都能不佔據所述無線充電滑鼠1內部的空間。
更詳細地說,當所述電路板1231為玻璃纖維板時,所述下殼體12的厚度是大致介於1.8至2.6毫米之間;另,當所述電路板1231為軟性印刷電路板時,所述下殼體12的厚度是大致介於1.8至2.2毫米之間。由前述說明可知,所述下殼體12最終厚度都是不超過2.6毫米,這能有效爭取所述下殼體12與所述上殼體11之間共同產生的空間(即,第一實施例描述的容置空間S1)。
需特別說明的是,軟性印刷電路板雖然相較於玻璃纖維板具有更佳輕薄的結構特性,但現有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大多是採用塑膠射出方式,導致其下殼體中的電路板是無法採用軟性印刷電路板。因為,塑膠射出的高溫高壓環境,導致軟性電路板無法被應用。換句話說,本發明的製作方法更解決現有製作方法無法採用的玻璃纖維板的問題,並且能使所述下殼體具有更輕薄的結構,尤其是採用軟性印刷電路板的所述下殼體的實施態樣。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能通過“所述上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之間共同形成所述安裝空間”及“所述無線充電組件設置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裸露於所述上板件,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的設計,使所述下殼體能有效提升製作良率並降低成本。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無線充電滑鼠裝置 1:無線充電滑鼠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121:上板件 1211:連接側面 K:連接孔 122:下板件 G122:容槽 123:無線充電組件 1231:電路板 L:連接結構 1232:無線充電線圈 13:電子模組 S12:安裝空間 S1:容置空間 A1:安裝區域 A2:連接區域 M:突起部位 2:無線充電滑鼠墊 21:本體 22:共振線圈 23:供電模組 S101~S107:步驟 D1:預定距離 D2:最短間距 200:超音波熔融機構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線充電滑鼠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線充電滑鼠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的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線充電滑鼠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下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圖6沿VII-VII剖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無線充電組件與下板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上板件將覆蓋於無線充電組件與下板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突起部位將被超音波熔融的立體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上板件將覆蓋於無線充電組件與另一態樣的下板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上板件將覆蓋於無線充電組件與又一態樣的下板件的立體示意圖。
12:下殼體
121:上板件
1211:連接側面
K:連接孔
122:下板件
123:無線充電組件
1231:電路板
L:連接結構
1232:無線充電線圈

Claims (19)

  1. 一種無線充電滑鼠,包括:一上殼體;一電子模組;以及一下殼體,其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上殼體,以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電子模組位於所述容置空間,所述下殼體包含:一上板件及一下板件,各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安裝區域的一連接區域,所述上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無法拆離,並且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之間共同形成一安裝空間;所述上板件用以承載所述電子模組,所述上板件具有連通所述安裝空間與所述容置空間的一連接孔;及一無線充電組件,設置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包含一電路板及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的一無線充電線圈,所述電路板的一連接結構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裸露於所述上板件,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其中,所述連接孔正投影於所述下板件的區域位置位於所述電路板正投影於所述下板件的區域內。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其中,所述電路板的面積大於所述無線充電線圈的面積,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線圈的外緣與所述電路板的外緣之間具有一最短間距,所述最短間距介 於1至2毫米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其中,所述連接孔佔所述上板件面朝所述電子模組的一連接側面的面積不超過50平方毫米。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其中,所述上板件於其安裝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安裝區域的側面膠合固定所述無線充電組件相反的兩側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其中,所述無線充電線圈為接收共振線圈,所述無線充電線圈能用來電磁耦合一無線充電滑鼠墊的一共振線圈,據以所述電子模組能通過所述無線充電線圈所接收的電磁能轉換為電能,而對所述電子模組進行供電。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其中,所述下板件於其安裝區域具有一容槽,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位於所述容槽內,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的外緣與所述容槽的側壁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所述預定距離介於0.1至0.2毫米之間。
  8. 一種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適用於一生產線,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線圈固定步驟:固定一無線充電線圈於一電路板,使所述無線充電線圈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其中,所述無線充電線圈與所述電路板定義為一無線充電組件;一安裝步驟:安裝所述無線充電組件於一下板件上;其中, 所述下板件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的一連接區域,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位於所述安裝區域上;一覆蓋步驟:利用一上板件覆蓋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使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位於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之間;其中,所述上板件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的一連接區域,並且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位置對應,所述上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位置對應;其中,所述上板件具有一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位置對應所述電路板;以及一固定步驟:利用膠合或熔接方式固定所述上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及所述下板件的所述連接區域,使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無法拆離,並且所述電路板的一連接結構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而裸露。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其中一者於面朝另一者的一側面具有一突起部位,所述突起部位能用來被超音波振動而熔融,使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相互被固定。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突起部位是位於所述下板件或所述上板件鄰近所述無線充電組件的外緣的位置。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突起部位的高度介於0.35至0.45毫米之間,所述突起部位的寬度介於0.35至0.45毫米之間。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於所述安裝步驟中,所述下板件具有一容槽,所述無線充電組件位於所述容槽內,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的外緣與所述容槽的側壁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所述預定距離介於0.1至0.2毫米之間。
  13. 如請求項8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於所述線圈固定步驟中,所述電路板的面積大於所述無線充電線圈的面積,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線圈的外緣與所述電路板的外緣之間具有一最短間距,所述最短間距介於1至2毫米之間。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電路板為玻璃纖維板,並且所述下殼體的厚度介於1.8至2.6毫米之間。
  15. 如請求項8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電路板為軟性印刷電路板,並且所述下殼體的厚度介於1.8至2.2毫米之間。
  16. 如請求項8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上板件及所述下板件的厚度介於0.8至1.6毫米之間。
  17. 一種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其由如請求項8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所製成。
  18. 一種無線充電滑鼠,其包含一上殼體、一電子模組及一下殼體,所述下殼體是利用如請求項8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充電滑鼠的下殼體的製作方法所製成。
  19. 一種無線充電滑鼠裝置,包含:一無線充電滑鼠,包括:一上殼體;一電子模組;及一下殼體,其可拆卸地設置於所述上殼體,以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電子模組位於所述容置空間,所述下殼體包含:一上板件及一下板件,各具有一安裝區域以及圍繞所述連接區域的一連接區域,所述上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與所述下板件於其連接區域的側面相互膠合或熔接固定,使所述上板件與所述下板件無法拆離,並且所述上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與所述下板件的所述安裝區域之間共同形成一安裝空間;所述上板件用以承載所述電子模組,所述上板件具有連通所述安裝空間與所述容置空間的一連接孔;及一無線充電組件,設置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且所述無線充電組件包含一電路板及電性耦接所述電路板的一無線充電線圈,所述電路板的一連接結構能通過所述連接孔裸露於所述上板件,以電性耦接所述電子模組;以及一無線充電滑鼠墊,能電磁耦合所述無線充電滑鼠,所述無線充電滑鼠墊包含一共振線圈,所述共振線圈能與所述無線充電線圈電磁耦合,據以所述電子模組能通過所述無線 充電線圈將所接收的電磁能轉換為電能,而對所述電子模組進行供電。
TW110139175A 2021-10-22 2021-10-22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TWI788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175A TWI788062B (zh) 2021-10-22 2021-10-22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US17/706,817 US11588355B1 (en) 2021-10-22 2022-03-29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lower shell of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ower shel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175A TWI788062B (zh) 2021-10-22 2021-10-22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8062B true TWI788062B (zh) 2022-12-21
TW202318159A TW202318159A (zh) 2023-05-01

Family

ID=8522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175A TWI788062B (zh) 2021-10-22 2021-10-22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8355B1 (zh)
TW (1) TWI78806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9816A (zh) * 2015-05-19 2016-1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充电垫、无线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TW201935804A (zh) * 2018-02-09 2019-09-01 大陸商東莞寶德電子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滑鼠
TWI728652B (zh) * 2020-01-15 2021-05-21 大陸商東莞寶德電子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滑鼠及其充電方法
CN113126787A (zh) * 2020-01-15 2021-07-16 东莞宝德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鼠标及其充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3155B1 (en) * 2002-05-06 2003-10-14 Hui-Pin Liang Wireless mouse induction power supply
TW560653U (en) * 2002-11-13 2003-11-01 Paten Wireless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input device to accommodate receiver
TW595782U (en) * 2002-12-13 2004-06-21 Kye Systems Corp Wireless pointer device with forcible power-off function
DE20313369U1 (de) * 2003-08-28 2003-11-20 Chen Cliff Computer-Maus
CA2490617A1 (en) * 2004-01-06 2005-07-0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Wireless input device
US7397462B2 (en) * 2005-04-19 2008-07-08 Chia-Chun Wu Wired/wireless chargeable mouse
US7939774B2 (en) * 2006-02-15 2011-05-10 Logitech Europe S.A. Tunable keys for a control device
US7589496B2 (en) * 2006-06-02 2009-09-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 input device charging system
US20150236546A1 (en) * 2008-09-27 2015-08-20 Witricity Corporation Integrated Repeaters For Cell Phone Applications
CN202285115U (zh) * 2011-09-14 2012-06-27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无线鼠标与无线输入装置组合
KR101327081B1 (ko) * 2011-11-04 2013-11-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433002B (zh) * 2011-11-25 2014-04-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具有可分離蓋體之滑鼠
US10749368B2 (en) * 2017-06-01 2020-08-18 Logitech Europe S.A. Computer mouse clock tuning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induced noise in a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9816A (zh) * 2015-05-19 2016-1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充电垫、无线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TW201935804A (zh) * 2018-02-09 2019-09-01 大陸商東莞寶德電子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滑鼠
TWI728652B (zh) * 2020-01-15 2021-05-21 大陸商東莞寶德電子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滑鼠及其充電方法
US20210218288A1 (en) * 2020-01-15 2021-07-15 Dexin Electronic Ltd. Wireless charging mouse and method of charging the same
CN113126787A (zh) * 2020-01-15 2021-07-16 东莞宝德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鼠标及其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159A (zh) 2023-05-01
US11588355B1 (en)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43825U (zh) 发光二极管模组和灯具
US908803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07939836U (zh) 电子设备
CN110049398A (zh) 一种新型耳机结构及组装方法
US1137460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EP2395378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TWI788062B (zh) 無線充電滑鼠裝置、無線充電滑鼠、及其下殼體與下殼體的製作方法
US10275636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ying module
CN206658293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1880473U (zh) 摄像头模组
US2010013637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70108668A (ko) 렌즈 배럴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모듈
CN108173058A (zh) 连接器防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353775U (zh) 电子设备
JP2004200631A (ja) 光センサパッケージ構造
WO2020258153A1 (zh) 扬声器箱
JP6091902B2 (ja) 電池パック
WO2022073384A1 (zh)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TW202010194A (zh) 防水外殼及具有其防水外殼的防水電子裝置
CN207542479U (zh) 柔性密封件、连接器防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941582B (zh) 摄像模组保护结构
CN116009711A (zh) 无线充电鼠标装置、无线充电鼠标、下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19609934U (zh) 显示模组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WO2022166221A1 (zh) 线圈模组、线圈封装结构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03001377B (zh) 一种用于微型驱动电动机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