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424B -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424B
TWI783424B TW110111442A TW110111442A TWI783424B TW I783424 B TWI783424 B TW I783424B TW 110111442 A TW110111442 A TW 110111442A TW 110111442 A TW110111442 A TW 110111442A TW I783424 B TWI783424 B TW I7834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arview mirror
display
substr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1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8964A (zh
Inventor
林士堯
李安勝
徐明源
詹孟嘉
Original Assignee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999,03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745662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123,12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20126752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335,0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76026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208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42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Mirrors, Picture Frames, Photograph Stands, And Related Fastening Devices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包括一顯示結構層、一後視鏡結構層、一膠框以及一電致變色材料。顯示結構層包括一第一透光基板及位於其相對兩側的一顯示本體層與一半穿透半反射層。後視鏡結構層配置於顯示結構層的一側,且包括一第二透光基板、一環狀遮蔽層、一觸控感測層、一絕緣基材以及一透明電極層。環狀遮蔽層配置於第二透光基板的第三表面的周圍,而觸控感測層覆蓋第三表面及環狀遮蔽層。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膠框、半穿透半反射層以及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容置空間。電致變色材料填充於容置空間中。

Description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流媒體應用智能後視鏡產品,是透過攝影鏡頭改變焦距來獲取更廣的畫面範圍,使其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傳統後視鏡的「視野盲區」問題。駕駛只要觀看後視鏡,即可監控完整後方視野,讓駕駛者不容易分散注意力。然而,流媒體應用智能後視鏡因顯示區域與鏡面一樣大,如果再透過光學膠層將觸控感應層貼合至顯示器上,不但整體厚度變厚,重量也變重。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疊構簡單、輕量化,且可提升駕駛人的行車安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用以製作上述的後視鏡。
本發明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包括一顯示結構層、一後視鏡結構層、一膠框以及一電致變色材料。顯示結構層包括一第一透光基板、一顯示本體層以及一半穿透半反射層。第一透光基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顯示本體層配置於第一表面上,而半穿透半反射層配置於第二表面上。後視鏡結構層配置於顯示結構層的一側,且包括一第二透光基板、一環狀遮蔽層、一觸控感測層、一絕緣基材以及一透明電極層。第二透光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環狀遮蔽層配置於第三表面的周圍,而觸控感測層覆蓋第三表面及環狀遮蔽層。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絕緣基材配置於觸控感測層上,而透明電極層配置於絕緣基材上。膠框配置於顯示結構層的半穿透半反射層與後視鏡結構層的透明電極層之間。膠框、半穿透半反射層以及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容置空間。電致變色材料填充於容置空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基材為一絕緣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結構層的周緣相對於顯示結構層的周緣突出一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還包括一蓋板,配置於後視鏡結構層的透明電極層上,且與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密閉空間。顯示結構層以及膠框位於密閉空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結構層於後視鏡結構層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後視鏡結構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還包括一蓋板,與後視鏡結構層的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顯示結構層、後視鏡結構層以及膠框位於密閉空間中。蓋板的一側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相對於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結構層的周緣相對於後視鏡結構層的周緣突出一間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基材為一玻璃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基板的周緣相對於玻璃基板的周緣突出一間距,且玻璃基板的周緣切齊於顯示結構層的周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結構層於第二透光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玻璃基板於第二透光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玻璃基板的周緣相對於第二透光基板的周緣突出一間距,且玻璃基板的周緣切齊於顯示結構層的周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結構層更包括一光學膠層,配置於玻璃基板與觸控感測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基板的周緣相對於玻璃基板的周緣突出一間距,且玻璃基板的周緣切齊於顯示結構層的周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還包括一蓋板,配置於後視鏡結構層的第二透光基板上,且與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顯示結構層、膠框、透明電極層、玻璃基板、光學膠層、觸控感測層以及環狀遮蔽層位於密閉空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基板的周緣切齊於玻璃基板的周緣,且顯示結構層於後視鏡結構層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後視鏡結構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還包括一蓋板,與後視鏡結構層的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顯示結構層、膠框以及後視鏡結構層位於密閉空間中。蓋板的一側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相對於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結構層的周緣相對於後視鏡結構層的周緣突出一間距,而玻璃基板的周緣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材的周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還包括一蓋板以及至少一輔助裝置。蓋板與後視鏡結構層的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顯示結構層、膠框以及後視鏡結構層位於密閉空間中。蓋板的一側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相對於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輔助裝置配置於後視鏡結構層的周圍,且位於密閉空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輔助裝置包括至少一環境光源偵測感應器、至少一盲點輔助器、至少一藍芽天線或上述的構件的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結構層的顯示本體層包括多個發光二極體、一絕緣層、一導電線路結構以及一保護層。發光二極體分散配置於第一透光基板上,絕緣層覆蓋發光二極體。導電線路結構穿過絕緣層而與發光二極體電性連接,而保護層覆蓋導電線路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發光二極體包括多個微型發光二極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後視鏡的表面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基板的一可視表面形狀包括平面或曲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基板的一可視表面區域為全鏡面。
本發明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顯示結構層。顯示結構層包括一第一透光基板、一顯示本體層以及一半穿透半反射層。第一透光基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顯示本體層配置於第一表面上,而半穿透半反射層配置於第二表面上。提供一後視鏡結構層。後視鏡結構層包括一第二透光基板、一環狀遮蔽層、一觸控感測層、一絕緣基材以及一透明電極層。第二透光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環狀遮蔽層配置於第三表面的周圍,而觸控感測層覆蓋第三表面及環狀遮蔽層。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絕緣基材配置於觸控感測層上,而透明電極層配置於絕緣基材上。以一膠框將顯示結構層及後視鏡結構層固定。膠框位於顯示結構層的半穿透半反射層與後視鏡結構層的透明電極層之間。膠框、半穿透半反射層以及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容置空間。注入一電致變色材料於容置空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提供顯示結構層的步驟包括將多個發光二極體分散配置於第一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絕緣層以覆蓋發光二極體。形成一導電線路結構於絕緣層上。導電線路結構穿過絕緣層而與發光二極體電性連接。形成一保護層以覆蓋導電線路結構。發光二極體、絕緣層、導電線路結構以及保護層定義出顯示本體層。翻轉第一透光基板及其上的顯示本體層,而形成半穿透半反射層於第一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提供後視鏡結構層的步驟包括形成環狀遮蔽層於第二透光基板上。形成觸控感測層於第二透光基板上,觸控感測層覆蓋第三表面及環狀遮蔽層。形成絕緣基材於觸控感測層上。形成透明電極層於絕緣基材上。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設計中,後視鏡結構層中的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皆設置在第二透光基板上,且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意即,環狀遮蔽層是採用非透明非導電材料作為遮蔽環,直接與觸控感測層整合在同一透光基板上。藉此,可讓本發明的後視鏡除了具有全螢幕的顯示功能之外,亦具有觸控的功能,且可有效地減少整體的厚度與重量。此外,本發明的後視鏡的顯示結構層亦將顯示本體層與半穿透半反射層整合在第一透光基板,藉此亦可有效地減輕後視鏡的重量與厚度。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至圖1J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圖。關於本實施例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首先,請先參考圖1E,提供一顯示結構層100。顯示結構層100包括一第一透光基板120、一顯示本體層110以及一半穿透半反射層130。第一透光基板120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21與一第二表面123。顯示本體層110配置於第一表面121上,而半穿透半反射層130配置於第二表面123上。
詳細來說,提供顯示結構層100的步驟,請參考圖1A,先將多個發光二極體112分散配置於第一透光基板120的第一表面121上。此處,第一透光基板120的材質例如是玻璃,但不以此為限。發光二極體112例如是微型發光二極體,舉例來說,例如是Micro-LED、Mini-LED、OLED、QD-LED或者是QD發光層。
接著,請參考圖1B,形成一絕緣層114以覆蓋發光二極體112,其中絕緣層114完全覆蓋發光二極體112與第一透光基板120的第一表面121上。此處,絕緣層114可視為一平坦層,其中形成絕緣層114的方式例如是塗佈法。
接著,請參考圖1C,形成一導電線路結構117於絕緣層114上。導電線路結構117包括多個導電通孔116以及一線路層118,其中導電通孔116分別穿過絕緣層114而分別與發光二極體112電性連接,線路層118覆蓋絕緣層114且連接導電通孔116。
接著,請參考圖1D,形成一保護層119以覆蓋導電線路結構117,其中保護層119直接覆蓋於線路層118上。此處,發光二極體112、絕緣層114、導電線路結構117以及保護層119定義出顯示本體層110。顯示本體層110例如是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顯示器或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ED)顯示器。
接著,將上述結構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狀尺寸後,請參考圖1E,翻轉第一透光基板120及其上的顯示本體層110,而形成半穿透半反射層130於第一透光基板120的第二表面123上。至此,已完成顯示結構層100的製作。
接著,請先參考1I,提供一後視鏡結構層200。後視鏡結構層200包括一第二透光基板210、一環狀遮蔽層220、一觸控感測層230、一絕緣基材240以及一透明電極層250。
詳細來說,提供後視鏡結構層200的步驟,請先參考圖1F,先形成環狀遮蔽層220於第二透光基板210上。第二透光基板210具有一第三表面211,而環狀遮蔽層220配置於第三表面211的周圍。也就是說,環狀遮蔽層220並沒有完全覆蓋第三表面211,而僅設置在第三表面211的周圍上,且環狀遮蔽層220的周緣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210的周緣。此處,第二透光基板210的材質例如是玻璃,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考圖1G,形成觸控感測層230於第二透光基板210上,其中觸控感測層230覆蓋第二透光基板210的第三表面211及環狀遮蔽層220。在本實施例中,環狀遮蔽層220是採用非透明非導電材料作為遮蔽環,直接與觸控感測層230整合在同一個第二透光基板210上。特別是,環狀遮蔽層220與觸控感測層230電性絕緣。也就是說,本實施例是在環狀遮蔽層220及其所暴露出的第二透光基板210的第三表面211上鍍膜而形成觸控感測層230。此處,環狀遮蔽層220與觸控感測層230的疊構可達到全螢幕的觸控,其中若環狀遮蔽層220為銀色,則可作為鏡子且帶有觸控功能。
接著,請參考圖1H,形成絕緣基材240於觸控感測層230上,其中絕緣基材240配置於觸控感測層230上且覆蓋觸控感測層230。此處,絕緣基材240具體化為一絕緣層。
接著,請參考圖1I,形成透明電極層250於絕緣基材240上,其中透明電極層250配置於絕緣基材240上且覆蓋絕緣基材240。至此,已完成後視鏡結構層200的製作。
之後,請參考圖1J,以一膠框300將顯示結構層100及後視鏡結構層200固定。膠框300位於顯示結構層100的半穿透半反射層130與後視鏡結構層200的透明電極層250之間。膠框300、半穿透半反射層130以及透明電極層250定義出一容置空間S。
最後,請再參考圖1J,注入一電致變色材料310於容置空間S中,而完成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10a的製作。
在結構上,請再參考圖1J,後視鏡10a包括顯示結構層100、後視鏡結構層200、膠框300以及電致變色材料310。顯示結構層10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20、顯示本體層110以及半穿透半反射層130。第一透光基板120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121與第二表面123。顯示本體層110配置於第一表面121上,而半穿透半反射層130配置於第二表面123上。後視鏡結構層200配置於顯示結構層100的一側,且包括第二透光基板210、環狀遮蔽層220、觸控感測層230、絕緣基材240以及透明電極層250。第二透光基板210具有第三表面211。環狀遮蔽層220配置於第三表面211的周圍,而觸控感測層230覆蓋第三表面211及環狀遮蔽層220。環狀遮蔽層220與觸控感測層230電性絕緣。絕緣基材240具體化為絕緣層,配置於觸控感測層230上,而透明電極層250配置於絕緣基材240上。膠框300配置於顯示結構層100的半穿透半反射層130與後視鏡結構層200的透明電極層250之間。膠框300、半穿透半反射層130以及透明電極層250定義出容置空間S。電致變色材料310填充於容置空間S中。
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a是透過膠框300將顯示結構層100與後視鏡結構層200固定在一起,意即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a具體化為二層疊構。如圖1J所示。本實施例的後視鏡結構層200的周緣相對於顯示結構層100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1。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後視鏡結構層200的尺寸大於顯示結構層100的尺寸,但不以此為限。此外,於一實施例中,後視鏡10a的表面形狀例如是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透光基板210的可視表面形狀例如是平面或曲面。於又一實施例中,第二透光基板210的可視表面區域可例如為全鏡面。
由於本實施例的後視鏡結構層200中的環狀遮蔽層220與觸控感測層230皆設置在第二透光基板210上,且環狀遮蔽層220與觸控感測層230電性絕緣。意即,環狀遮蔽層220是採用非透明非導電材料作為遮蔽環,直接與觸控感測層230整合在同一透光基板上。藉此,可讓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a除了具有全螢幕的顯示功能之外,亦具有觸控的功能,且可有效地減少整體的厚度與重量。當駕駛者使用後視鏡10a時,可以直接觸控操作,具有較佳的使用靈敏性,且操作容易,並兼具美觀。此外,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a的顯示結構層100亦將顯示本體層110與半穿透半反射層130整合在第一透光基板120,藉此亦可有效地減輕後視鏡10a的重量與厚度。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J與圖2,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b與上述的後視鏡10a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b中,顯示結構層100b於後視鏡結構層200b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後視鏡結構層200b,意即顯示結構層100b與後視鏡結構層200b之間呈現錯位設置。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J與圖3,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c與上述的後視鏡10a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c中,顯示結構層100c的周緣相對於後視鏡結構層200c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2。也就是說,顯示結構層100c的尺寸大於後視鏡結構層200c的尺寸。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J與圖4,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d與上述的後視鏡10a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d中,後視鏡結構層200d的絕緣基材具體化為一玻璃基板260,且第二透光基板210d及其上的環狀遮蔽層220d的周緣相對於玻璃基板260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3,且玻璃基板260的周緣切齊於顯示結構層100d的周緣。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d具體化為三層疊構,意即透過三個透光(如玻璃)基板所組成。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4與圖5,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e與上述的後視鏡10d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e中,第二透光基板210e的周緣及其上的環狀遮蔽層220e的周緣與觸控感測層230e的周緣切齊,且相對於玻璃基板260的周緣及其上的透明電極層250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3’。顯示結構層100e於第二透光基板210e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玻璃基板260於第二透光基板210e上的正投影。也就是說,後視鏡結構層200e的玻璃基板260及其上的透明電極層250與顯示結構層100e呈錯位設置。顯示結構層100e在第二透光基板210e上的正投影重疊於第二透光基板210e。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4與圖6,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f與上述的後視鏡10d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f中,後視鏡結構層200f的玻璃基板260的周緣相對於第二透光基板210f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4,且玻璃基板260的周緣切齊於顯示結構層100f的周緣。也就是說,顯示結構層100f的尺寸等於玻璃基板260及其上的透明電極層250的尺寸,且大於第二透光基板210f及其上的環狀遮蔽層220f以及觸控感測層230f的尺寸。此處,第二透光基板210f的周緣及其上的環狀遮蔽層220f的周緣以及觸控感測層230f的周緣相互切齊。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J與圖7,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g與上述的後視鏡10a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g還包括一蓋板400g,配置於後視鏡結構層200的透明電極層250上,且與透明電極層250定義出一密閉空間A1。顯示結構層100以及膠框300位於密閉空間A1中。此處,蓋板400g的周緣切齊於後視鏡結構層200的周緣,而使後視鏡10g呈現無邊框。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與圖8,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h與上述的後視鏡10b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h還包括一蓋板400h,與後視鏡結構層200h的第二透光基板210h定義出一密閉空間A2。顯示結構層100b、後視鏡結構層200h以及膠框300位於密閉空間A2中。蓋板400h的一側401h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210h相對於第三表面211h的一第四表面213h,而使後視鏡10h的前表面(即使用者看到的第四表面213h與蓋板400h的一側401h)是平面。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5與圖9,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i與上述的後視鏡10e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後視鏡結構層200i更包括一光學膠層270,配置於玻璃基板260與觸控感測層230i之間。第二透光基板210i的周緣相對於玻璃基板260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5,且玻璃基板260的周緣切齊於顯示結構層100e的周緣。也就是說,顯示結構層100e的尺寸等於玻璃基板260及其上的透明電極層250與光學膠層270的尺寸,且小於第二透光基板210i及其上的環狀遮蔽層220i以及觸控感測層230i的尺寸。此處,環狀遮蔽層220i的周緣以及觸控感測層230i的周緣相互切齊。意即,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i的前玻璃(即第二透光基板210i)大,而後玻璃(即第一透光基板120,請參考圖1J)小。
此外,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i還包括一蓋板400i,配置於後視鏡結構層200i的第二透光基板210i上,且與第二透光基板200i定義出一密閉空間A3。顯示結構層100e、膠框300、透明電極層250、玻璃基板260、光學膠層270、觸控感測層230i以及環狀遮蔽層220i位於密閉空間A3中,其中觸控感測層230i的周緣以及環狀遮蔽層220i的周緣抵接至蓋板400i,而後視鏡10i呈現無邊框。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9與圖10,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j與上述的後視鏡10i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後視鏡結構層200j的第二透光基板210j的周緣切齊於玻璃基板260的周緣,且顯示結構層100e於後視鏡結構層200j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後視鏡結構層200j。此處,後視鏡結構層200j的第二透光基板210j、環狀遮蔽層220j、觸控感測層230j、光學膠層270、玻璃基板260以及透明電極層250的周緣皆相互切齊。也就是說,顯示結構層100e與後視鏡結構層200j呈錯位設置。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後視鏡10j還包括一蓋板400j,與後視鏡結構層200j的第二透光基板210j定義出一密閉空間A4。顯示結構層100e、膠框300以及後視鏡結構層200j位於密閉空間A4中。蓋板400j的一側401j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210j相對於第三表面211j的一第四表面213j,而使後視鏡10j的前表面(即使用者看到的第四表面213j與蓋板400j的一側401j)是平面。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5與圖11,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k與上述的後視鏡10e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顯示結構層100k的周緣相對於後視鏡結構層200k的周緣突出一間距G6,而玻璃基板260的周緣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材210k的周緣。此處,後視鏡結構層200k的第二透光基板210k、環狀遮蔽層220k、觸控感測層230k、玻璃基板260以及透明電極層250的周緣皆相互切齊。
此外,本實施例的後視鏡10k還包括一蓋板400k以及至少一輔助裝置500。蓋板400k與後視鏡結構層200k的第二透光基板210k定義出一密閉空間A5。顯示結構層100k、膠框300以及後視鏡結構層200k位於密閉空間A5中,其中顯示結構層100k的周緣抵接蓋板400k。蓋板400K的一側401k切齊於第二透光基板210k相對於第三表面211k的一第四表面213k,而使後視鏡10k的前表面(即使用者看到的第四表面213k與蓋板400k的一側401k)是平面。輔助裝置500配置於後視鏡結構層200k的周圍,且位於密閉空間A5中。此處,輔助裝置500例如是環境光源偵測感應器、盲點輔助器、藍芽天線或上述的構件的組合。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設計中,後視鏡結構層中的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皆設置在第二透光基板上,且環狀遮蔽層與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意即,環狀遮蔽層是採用非透明非導電材料作為遮蔽環,直接與觸控感測層整合在同一透光基板上。藉此,可讓本發明的後視鏡除了具有全螢幕的顯示功能之外,亦具有觸控的功能,且可有效地減少整體的厚度與重量。此外,本發明的後視鏡的顯示結構層亦將顯示本體層與半穿透半反射層整合在第一透光基板,藉此可有效地減輕後視鏡的重量與厚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後視鏡 100、100b、100c、100d、100e、100f、100e、100k:顯示結構層 110:顯示本體層 112:發光二極體 114:絕緣層 116:導電通孔 117:導電線路結構 118:線路層 119:保護層 120:第一透光基板 121:第一表面 123:第二表面 130:半穿透半反射層 200、200b、200c、200d、200e、200f、200h、200i、200j、200k:後視鏡結構層 210、210d、210e、210f、210h、210i、210j、210k:第二透光基板 211、211h、211j、211k:第三表面 213h、213j、213k:第四表面 220、220d、220e、220f、220i、220j、220k:環狀遮蔽層 230、230e、230f、230i、230j、230k:觸控感測層 240:絕緣基材 250:透明電極層 260:玻璃基板 270:光學膠層 300:膠框 310:電致變色材料 400g、400h、400i、400j、400k:蓋板 401h、401j、401k:一側 500:輔助裝置 A1、A2、A3、A4、A5:密閉空間 G1、G2、G3、G3’、G4、G5、G6:間距 S:容置空間
圖1A至圖1J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剖面示意圖。
10a:後視鏡
100:顯示結構層
110:顯示本體層
120:第一透光基板
121:第一表面
123:第二表面
130:半穿透半反射層
200:後視鏡結構層
211:第三表面
210:第二透光基板
220:環狀遮蔽層
230:觸控感測層
240:絕緣基材
250:透明電極層
300:膠框
310:電致變色材料
G1:間距
S:容置空間

Claims (20)

  1. 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包括:一顯示結構層,包括一第一透光基板、一顯示本體層以及一半穿透半反射層,該第一透光基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顯示本體層配置於該第一表面上,而該半穿透半反射層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一後視鏡結構層,配置於該顯示結構層的一側,且包括一第二透光基板、一環狀遮蔽層、一觸控感測層、一絕緣基材以及一透明電極層,該第二透光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該環狀遮蔽層配置於該第三表面的周圍,而該觸控感測層覆蓋該第三表面及該環狀遮蔽層,該環狀遮蔽層與該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該絕緣基材配置於該觸控感測層上,而該透明電極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材上;一膠框,配置於該顯示結構層的該半穿透半反射層與該後視鏡結構層的該透明電極層之間,且該膠框、該半穿透半反射層以及該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電致變色材料,填充於該容置空間中,其中該第二透光基板的周緣切齊於該絕緣基材的周緣,且該顯示結構層於該後視鏡結構層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該後視鏡結構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絕緣基材為一絕緣層。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更包括: 一蓋板,配置於該後視鏡結構層的該透明電極層上,且與該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密閉空間,而該顯示結構層以及該膠框位於該密閉空間中。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更包括:一蓋板,與該後視鏡結構層的該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而該顯示結構層、該後視鏡結構層以及該膠框位於該密閉空間中,其中該蓋板的一側切齊於該第二透光基板相對於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顯示結構層的周緣相對於該後視鏡結構層的周緣突出一間距。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絕緣基材為一玻璃基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顯示結構層於該第二透光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疊於該玻璃基板於該第二透光基板上的正投影。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後視鏡結構層更包括一光學膠層,配置於該玻璃基板與該觸控感測層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更包括:一蓋板,與該後視鏡結構層的該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而該顯示結構層、該膠框以及該後視鏡結構層位於該密閉 空間中,其中該蓋板的一側切齊於該第二透光基板相對於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顯示結構層的周緣相對於該後視鏡結構層的周緣突出一間距。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更包括:一蓋板,與該後視鏡結構層的該第二透光基板定義出一密閉空間,而該顯示結構層、該膠框以及該後視鏡結構層位於該密閉空間中,其中該蓋板的一側切齊於該第二透光基板相對於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以及至少一輔助裝置,配置於該後視鏡結構層的周圍,且位於該密閉空間中。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至少一輔助裝置包括至少一環境光源偵測感應器、至少一盲點輔助器、至少一藍芽天線或上述的構件的組合。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顯示結構層的該顯示本體層包括多個發光二極體、一絕緣層、一導電線路結構以及一保護層,該些發光二極體分散配置於該第一透光基板上,該絕緣層覆蓋該些發光二極體,該導電線路結構穿過該絕緣層而與該些發光二極體電性連接,而該保護層覆蓋該導電線路結構。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些發光二極體包括多個微型發光二極體。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後視鏡的表面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第二透光基板的一可視表面形狀包括平面或曲面。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其中該第二透光基板的一可視表面區域為全鏡面。
  18. 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一顯示結構層,該顯示結構層包括一第一透光基板、一顯示本體層以及一半穿透半反射層,該第一透光基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顯示本體層配置於該第一表面上,而該半穿透半反射層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上;提供一後視鏡結構層,該後視鏡結構層包括一第二透光基板、一環狀遮蔽層、一觸控感測層、一絕緣基材以及一透明電極層,該第二透光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該環狀遮蔽層配置於該第三表面的周圍,而該觸控感測層覆蓋該第三表面及該環狀遮蔽層,該環狀遮蔽層與該觸控感測層電性絕緣,該絕緣基材配置於該觸控感測層上,而該透明電極層配置於該絕緣基材上;以一膠框將該顯示結構層及該後視鏡結構層固定,其中該膠框位於該顯示結構層的該半穿透半反射層與該後視鏡結構層的該透明電極層之間,且該膠框、該半穿透半反射層以及該透明電極層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以及注入一電致變色材料於該容置空間中。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其中提供該顯示結構層的步驟包括:將多個發光二極體分散配置於該第一透光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絕緣層以覆蓋該些發光二極體;形成一導電線路結構於該絕緣層上,該導電線路結構穿過該絕緣層而與該些發光二極體電性連接;形成一保護層以覆蓋該導電線路結構,其中該些發光二極體、該絕緣層、該導電線路結構以及該保護層定義出該顯示本體層;以及翻轉該第一透光基板及其上的該顯示本體層,而形成該半穿透半反射層於該第一透光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上。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的製作方法,其中提供該後視鏡結構層的步驟包括:形成該環狀遮蔽層於該第二透光基板上;形成該觸控感測層於該第二透光基板上,該觸控感測層覆蓋該第三表面及該環狀遮蔽層;形成該絕緣基材於該觸控感測層上;以及形成該透明電極層於該絕緣基材上。
TW110111442A 2019-11-27 2021-03-30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TWI783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35,084 US11760266B2 (en) 2019-11-27 2021-06-01 Rearview mirror with display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99,039 US11745662B2 (en) 2019-11-27 2020-08-20 Electrochromic mirror module
US16/999,039 2020-08-20
US17/123,120 2020-12-16
US17/123,120 US20220126752A1 (en) 2020-10-23 2020-12-16 Rear-view mirror with display function
US202163133421P 2021-01-04 2021-01-04
US63/133,421 2021-0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964A TW202208964A (zh) 2022-03-01
TWI783424B true TWI783424B (zh) 2022-11-11

Family

ID=8047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1442A TWI783424B (zh) 2019-11-27 2021-03-30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8005B (zh)
TW (1) TWI78342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77828A1 (en) * 2012-07-17 2015-03-19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Anti-glare mirr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ti-glare mirror
TW201602704A (zh) * 2014-07-09 2016-01-16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式電泳顯示裝置
TW201626083A (zh) * 2015-01-07 2016-07-16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201806803A (zh) * 2016-08-17 2018-03-01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後視鏡以及行駛輔助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709B (zh) * 2011-03-17 2016-01-27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105770A (ko) * 2012-03-15 2013-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TWI539223B (zh) * 2014-12-16 2016-06-21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鏡面結構
TWM519600U (zh) * 2015-08-03 2016-04-01 Icycas Technology Co Ltd 具有觸控單元的變色後視鏡裝置
CN108303816A (zh) * 2017-01-12 2018-07-20 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后视镜
CN110780776A (zh) * 2019-11-29 2020-02-11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触控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77828A1 (en) * 2012-07-17 2015-03-19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Anti-glare mirr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ti-glare mirror
TW201602704A (zh) * 2014-07-09 2016-01-16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式電泳顯示裝置
TW201626083A (zh) * 2015-01-07 2016-07-16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201806803A (zh) * 2016-08-17 2018-03-01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後視鏡以及行駛輔助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8005A (zh) 2022-03-11
CN114168005B (zh) 2024-05-24
TW202208964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6011B2 (ja) 表示システム
JP6785912B2 (ja) 表示装置
CN105138195B (zh) 触摸面板
US9761816B2 (en)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20209175A1 (en)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form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3103255A (ja) 発光装置
JP2023179749A (ja) 発光装置
JP2024045217A (ja) 電子機器
US20190378237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10828695A (zh) 镜面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镜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38509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200066471A (ko)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TW201529329A (zh) 剝離裝置以及疊層體製造裝置
TWI699023B (zh) 發光裝置,模組,及電子裝置
JP2008053231A (ja) 反射防止層を備える発光デバイス。
US107540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ow reflectance and color matched display border
US9625619B2 (en) Optical film assembly,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116399B (zh) 一种曲面屏用偏光片边缘的处理方法
TW201812722A (zh) 顯示裝置、輸入輸出裝置、半導體裝置
US11760266B2 (en) Rearview mirror with display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2752310U (zh)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盖板组件
TWI783424B (zh)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及其製作方法
TW201416706A (zh) 具有透明電氣選路之透明多層結構
US20210336196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495662A (zh) 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