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776B -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 Google Patents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776B
TWI782776B TW110140799A TW110140799A TWI782776B TW I782776 B TWI782776 B TW I782776B TW 110140799 A TW110140799 A TW 110140799A TW 110140799 A TW110140799 A TW 110140799A TW I782776 B TWI782776 B TW I7827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s
lower opening
edge
wall
ridg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0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9008A (zh
Inventor
陳智彥
Original Assignee
陳智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智彥 filed Critical 陳智彥
Priority to TW110140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27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7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9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00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Pack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濾杯結構,包含一環繞體,其具有相對之上開口和下開口,且該上開口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的面積;一內壁,該內壁位於該上開口和該下開口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其中,所述凸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以及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75度至89度,此有助於提升排氣速度和濾液之流出速率。本創作另提供一種咖啡濾杯,可進一步保留咖啡濾液之香氣和熱度。

Description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濾杯結構,尤其是一種咖啡濾杯。
咖啡具有獨特之風味,向來為熱門飲品之選項之一,其因具有提振精神之效,故成為現代人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之首選飲品。
咖啡依萃取方法之不同,將產生不同的風味和口感。例如:咖啡萃取液經脫水後所製成之即溶咖啡粉,雖然添加熱水後即可飲用,具有便利性,但風味和口感層次之豐富度及將受有折損。義式濃縮咖啡則係以加壓方式獲得咖啡濃縮液,並具有咖啡脂,不僅風味醇厚,更因屬現沖咖啡,故風味和口感層次之豐富度皆優於即溶咖啡粉。
滴濾式(drip filtration)咖啡則最能表現出咖啡豆本身細緻淡雅之原始風味,而突顯出不同咖啡豆的特色,故為現行最廣受歡迎之咖啡沖泡方式。然而,滴濾式咖啡多半採用濾紙,並因傳統濾杯之內周壁屬光滑表面,導致濾紙將因貼附於濾杯之內周壁上,而阻礙萃取液通過濾紙,而延緩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故有進一步改良之必要。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濾杯結構,包含一環繞體,其具有相對之上開口和下開口,且該上開口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的面積;一內壁,該內壁位於該上開口和該下開口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其中,所述凸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以及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75度至89度。
本創作係用於過濾咖啡淬取液,且該環繞體可用於承載一過濾裝置,例如:濾紙,並藉由設置複數凸部,可降低濾紙貼附於內壁上之面積,而提升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同時,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之設計,可使咖啡濾液沿著凸部的邊緣流動,以渦流的形式通過下開口,除可提升排氣速度外,亦可進一步提升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上述上開口面積大於下開口面積之設計,有助於避免咖啡萃取液溢出,並利於集中咖啡濾液。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超出該下開口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
上述「超出該下開口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係指「凸角朝下開口中心的端點」至下開口中心的距離小於「未設凸角處之下開口邊緣」至下開口中心的距離。
上述「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係指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上開口之切線形成夾角;其中,該中心線與該切線交會之點為切點,而切點至該上開口中心之半徑與該切線垂直。說明如下:
第一,基於所述夾角為75度至89度,非90度,故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不與切線垂直,而非所述之半徑。第二,所述夾角係指所述中心線所偏向之夾角,亦即以角度較小者為準據,例如:中心線與上開口之切線可形成70度與110度之夾角,所述夾角係指該70度之夾角。第三,所述凸部之中心線彼此之交會點非該上開口之中心,且複數凸部排列後共同偏向同一方向,可形成順時鐘或逆時鐘之旋轉結構,如此在功能設計上除可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外,亦有助於提升咖啡每一粉層萃取上之均衡度;而在外觀設計上,則凸顯出流動意象之方向性跟動感,兼具絕美的視覺效果。
較佳的,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之夾角為79度至85度,除可避免濾紙沾濕後完全貼附於該內壁,而可有效提升濾紙與內壁之間的排氣空間外,亦降低咖啡細渣不均勻堆積於濾紙之側面和底面之風險,以避免濾液無法流出,導致咖啡粉於濾紙上的浸泡時間過長或萃取不完全。此外,相較於90度之垂直設計,可更有效地提升水接觸咖啡每一粉層的範圍跟時間,以更均衡地萃取咖啡。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角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下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53度至65度。所述下開口之邊緣係指「假設未設該凸角時」之下開口邊緣。「所述凸角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下開口之邊緣間之夾角」的定義同「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間之夾角」。
較佳的,所述凸角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下開口之邊緣之夾角為57度至61度,可有效降低咖啡細渣堆積於濾紙之側面和底面,而避免浸泡時間過長或萃取不完全,並於視覺上呈現出渦輪的意象。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各自的高度為2毫米至10毫米,例如:2毫米、4毫米、6毫米、8毫米或10毫米。所述凸部的高度可架高濾紙,降低濾紙貼附於內壁上之面積,以有效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的寬度為大於0毫米和小於6毫米,例如:0.1毫米、0.5毫米、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或5.5毫米。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各自的寬度沿該上開口至該下開口之方向漸縮,以避免凸部彼此直接接觸。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各自從該內壁朝遠離該內壁之方向漸縮,並形成相連的一凹面及一凸面。較佳的,所述凸部的橫截面呈月牙型,且所述凸部的橫截面係凸部與所述「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之方向垂直的截面,以進一步提升濾液排出效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角各自的寬度朝下開口中心之方向漸縮,以避免凸角彼此直接接觸,並有助於濾液延凸角之尖端排出。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角各自從該內壁朝遠離該內壁之方向漸縮,並形成相連的一凹面及一凸面。較佳的,所述凸角的橫截面呈月牙型,且所述凸角的橫截面係凸角與所述「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之方向垂直的截面,以進一步提升濾液排出效率。
所述凸部的寬度越低,越有助於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之數量為10個至55個。較佳的,所述凸部之數量為30個。當所述凸部之數量為30個時,所述數量的凸部密度最有利於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均勻分散於該內壁。較佳的,所述凸部彼此之間距相同。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為一直線或弧線。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環繞體進一步包含複數脊部,所述脊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內壁,且所述脊部的長度小於所述凸部之長度。較佳的,所述脊部的長度為所述凸部之長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四;更佳的,所述脊部的長度為所述凸部之長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和所述凸部彼此相間。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和所述凸部均勻分散在該內壁。較佳的,所述脊部和凸部彼此之間距相同。
上述脊部和凸部之長度不同,且彼此相間之設計,有助於均勻地提升濾紙與內壁之間的空間,以有效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較佳的,所述脊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之夾角為75度至89度;較佳的,所述脊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之夾角79度至85度,如此亦可避免濾紙沾濕後完全貼附於該內壁,而可有效提升濾紙與內壁之間的排氣空間,降低咖啡細渣不平均堆積於濾紙之側面和底面之風險,以避免濾液無法流出,導致咖啡粉於濾紙上的浸泡時間過長或萃取不完全。
較佳的,「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之夾角」與「所述脊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之夾角」相等或相近,以有效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上述「相近」係指上述兩夾角之角度大小之差異低於10%,並以角度大者為基準。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各自的高度為2毫米至10毫米。所述脊部的高度可架高濾紙,降低濾紙貼附於內壁上之面積,以有效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的寬度為大於0毫米和小於6毫米,例如:0.1毫米、0.5毫米、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或5.5毫米。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各自從該內壁朝遠離該內壁之方向漸縮,並形成相連的一凹面及一凸面。較佳的,所述脊部的橫截面呈月牙型,且所述脊部的橫截面係脊部與所述「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之方向垂直的截面,以進一步提升濾液排出效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各自的寬度沿該上開口至該內壁之方向漸縮,以避免相鄰之脊部和凸部彼此直接接觸。
所述脊部的寬度越小,越有助於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部的寬度與所述凸部的寬度相等或相近。所述「相近」係指脊部和凸部的寬度大小之差異低於10%,並以寬度大者為基準。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為10個至55個;較佳的,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為24個至36個。更佳的,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為30個。當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大於或等於20個時,平均分配凸部和脊部之數量將有利於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並以當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為30個時,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之效果最佳。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濾杯結構進一步包含一底蓋,且該底蓋與該下開口之邊緣連接。當咖啡濾液離開本創作之濾杯結構並流至一容置體中後,該底蓋可覆蓋該容置體,以將咖啡濾液之香氣和熱度留置於該容置體中。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底蓋包含一內底面,且該內底面具有一內環形結構、一中環形結構和一外環形結構,其中該內環形結構與該下開口連通,且該內環形結構、該中環形結構和該外環形結構皆以該下開口之中心為中心,並共同形成同心圓結構。所述內環形結構、中環形結構和外環形結構有助於提升本創作濾杯結構的底蓋與其他容器開口之服貼程度,例如:咖啡杯之杯口或濾液收集壺之壺口,以延緩香氣和熱度於萃取過程中之散溢。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內環形結構所圍繞之面積小於該中環形結構所圍繞之面積,以及該中環形結構所圍繞之面積小於該外環形結構所圍繞之面積。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內底面為一曲面。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或等於該內環形結構之高度;較佳的,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內環形結構之高度。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或等於該外環形結構之高度;較佳的,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外環形結構之高度。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內環形結構、該中環形結構和該外環形結構相較於該內底面之深度各自為1毫米至5毫米,以有效保留咖啡濾液的香氣和熱度。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中環形結構進一步具有複數脊凸,且所述脊凸各自從該中環形結構之邊緣朝該外環形結構延伸。較佳的,所述脊凸從該中環形結構之邊緣朝該外環形結構延伸,並各自形成脊角。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凸之數量為42個至54個;較佳的,所述脊凸之數量為48,以提升咖啡濾液之香氣對流。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凸各自的寬度從該中環形結構之邊緣朝該外環形結構之方向漸縮。
在一實施態樣中,所述脊凸遠離該中環形結構之邊緣處形成一脊角。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脊角與該外環形結構直接接觸。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底蓋進一步包含與該內底面相對的外底面。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外底面為一曲面。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咖啡濾杯,包含一環繞體,該環繞體用於承載一濾紙,並具有相對之上開口和下開口,且該上開口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的面積;一內壁,該內壁位於該上開口和該下開口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其中,所述凸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並超出該下開口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其中,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75度至89度;所述凸角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下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53度至65度;以及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為一直線或弧線;複數脊部,且所述脊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內壁,且所述脊部的長度小於所述凸部之長度,以及所述脊部和所述凸部彼此相間,並均勻分散在該內壁;和一底蓋,且該底蓋與該下開口之邊緣連接;其中,該底蓋包含一內底面及與該內底面相對的外底面,且該內底面具有一內環形結構、一中環形結構和一外環形結構;其中,該內環形結構與該下開口連通,且該內環形結構、該中環形結構和該外環形結構皆以該下開口之中心為中心,並共同形成同心圓結構;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內環形結構之高度;以及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外環形結構之高度;該中環形結構具有複數脊凸,且所述脊凸各自從該中環形結構之邊緣朝該外環形結構延伸;以及該外底面為一曲面;其中,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為24個至36個;以及所述脊凸之數量為42個至54個。
較佳的,本創作之咖啡濾杯具有上述濾杯結構之所有技術特徵之任一或其組合。
綜上,本創作之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不僅可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更可保留咖啡濾液之香氣和熱度,極具市場優勢。
以下提供數種操作方式,以便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藝者可經由本說明書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創作所能達成之優點與功效,並且於不悖離本創作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以施行或應用本創作之內容。
實施例1:濾杯結構
如圖1A和圖1B所示,第一,濾杯結構1A包含一環繞體10,具有相對之上開口101和下開口102,且該上開口101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102的面積;一內壁103,該內壁103位於該上開口101和該下開口102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1031;其中,所述凸部1031各自從該上開口101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102,並超出該下開口102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1032,以及所述凸部1031任一之中心線1034與該上開口101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Θ1為83度,可使咖啡濾液(未顯示)沿著凸部1031的邊緣流動,並以渦流的形式通過下開口102,除可提升排氣速度外,亦可進一步提升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第二,所述凸角1032任一之中心線(即凸部1031任一之中心線1034)與該下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Θ2為59度;所述凸部1031任一之中心線1034為一直線;以及所述凸部1031各自的寬度沿該上開口101至該下開口102之方向漸縮,以避免凸部1031彼此直接接觸,且所述凸角1032各自的寬度亦朝下開口102中心之方向漸縮,以避免凸角1032彼此直接接觸。
第三,該環繞體10進一步包含複數脊部1033,所述脊部1033各自從該上開口101之邊緣延伸至該內壁103,而未如凸部1031係延伸至下開口102,因此所述脊部1033的長度小於所述凸部1031之長度,以及所述脊部1033和所述凸部1031彼此相間,並均勻分散在該內壁103,以有效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
第四,所述脊部1033任一之中心線(未顯示)與該上開口101之邊緣之夾角為83度;所述脊部1033各自的寬度沿該上開口101至該內壁103之方向漸縮,以避免相鄰的脊部1033和凸部1031彼此直接接觸;以及所述凸部1031和脊部1033之數量總和為30個。
如圖2所示,該濾杯結構1A除具有環繞體10之外,其進一步包含一底蓋11,且該底蓋11與該環繞體10之下開口(未顯示)邊緣連接。
實施例2:咖啡濾杯
如圖3所示,咖啡濾杯1B包含一環繞體10,該環繞體10用於承載一濾紙(未顯示),並具有相對之上開口101和下開口102,且該上開口101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102的面積;一內壁103,該內壁位於該上開口101和該下開口102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1031;其中,所述凸部1031各自從該上開口101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102,並超出該下開口102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1032。
上述凸部1031任一之中心線(未顯示)與該上開口101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83度;所述凸角1032任一之中心線(未顯示)與該下開口102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59度;以及所述凸部1031任一之中心線(未顯示)為一直線。
該內壁103進一步具有複數脊部1033,且所述脊部1033各自從該上開口101之邊緣延伸至該內壁103,且所述脊部1033的長度小於所述凸部1031之長度,以及所述脊部1033和所述凸部1031彼此相間,並均勻分散在該內壁103。
咖啡濾杯1B另包含一底蓋11,且該底蓋11與該下開口102之邊緣連接;其中,該底蓋11包含一內底面110及與該內底面110相對的外底面111,且該內底面110具有一內環形結構1101、一中環形結構1102和一外環形結構1103;其中,該中環形結構1102之高度大於該內環形結構1101;該中環形結構1102之高度大於該外環形結構1103;以及該外底面111為一曲面。
如圖4所示,該內環形結構1101與該下開口102連通,且該內環形結構1101、該中環形結構1102和該外環形結構1103皆以該下開口102之中心為中心,並共同形成同心圓結構;以及該中環形結構1102具有複數脊凸11020,且所述脊凸11020從該中環形結構1102之邊緣朝該外環形結構1103延伸,並各自形成脊角11021;以及所述脊凸11020之數量為48個,以使咖啡濾液流至一容置體(未顯示)中後,提升咖啡濾液之香氣在該容置體中對流。
綜上,本創作之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不僅可提升排氣速度和咖啡濾液之流出速率,更可保留咖啡濾液之香氣和熱度,特別適合喜好細細品嘗不同咖啡豆風味及特色的消費者。
1A:濾杯結構
1B:咖啡濾杯
10:環繞體
101:上開口
102:下開口
103:內壁
1031:凸部
1032:凸角
1033:脊部
1034:中心線
11:底蓋
110:內底面
111:外底面
1101:內環形結構
1102:中環形結構
1103:外環形結構
11020:脊凸
11021:脊角
Θ1,Θ2:夾角
圖1A和圖1B為實施例1之濾杯結構之俯視圖。 圖2為實施例1之濾杯結構之立體圖。 圖3為實施例2之咖啡濾杯之剖面圖。 圖4為實施例2之咖啡濾杯之仰視圖。
1A:濾杯結構
10:環繞體
101:上開口
102:下開口
103:內壁
1031:凸部
1032:凸角
1033:脊部

Claims (10)

  1. 一種濾杯結構,包含一環繞體,其具有相對之上開口和下開口,且該上開口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的面積;一內壁,該內壁位於該上開口和該下開口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其中,所述凸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所述凸部超出該下開口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所述凸角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下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53度至65度;以及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75度至89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所述凸部之數量為10個至55個,且所述凸部均勻分散在該內壁;以及,所述凸部各自的高度為2毫米至10毫米。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所述凸部之數量為30個;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之夾角為79度至85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為一直線或弧線;且所述凸部各自從該內壁朝遠離該內壁之方向漸縮,並形成相連的一凹面及一凸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該環繞體進一步包含複數脊部,所述脊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內壁,且所述脊部的長度小於所述凸部之長度,以及所述脊部和所述凸部彼此相間,並均勻分散在該內壁。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該濾杯結構進一步包含一底蓋,且該底蓋與該下開口之邊緣連接。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該底蓋包含一內底面,且該內底面具有一內環形結構、一中環形結構和一外環形結構,其中該內環形結構 與該下開口連通,且該內環形結構、該中環形結構和該外環形結構皆以該下開口之中心為中心,並共同形成同心圓結構。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該內底面為一曲面。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濾杯結構,其中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內環形結構之高度;以及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外環形結構之高度。
  10. 一種咖啡濾杯,包含一環繞體,其具有相對之上開口和下開口,且該上開口的面積大於該下開口的面積;一內壁,該內壁位於該上開口和該下開口之間,並具有複數凸部;其中,所述凸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下開口,並超出該下開口之邊緣以各自形成凸角;其中,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上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75度至89度;所述凸角任一之中心線與該下開口之邊緣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53度至65度;以及所述凸部任一之中心線為一直線或弧線,且所述凸部各自從該內壁朝遠離該內壁之方向漸縮,並形成相連的一凹面及一凸面;複數脊部,且所述脊部各自從該上開口之邊緣延伸至該內壁,且所述脊部的長度小於所述凸部之長度,以及所述脊部和所述凸部彼此相間,並均勻分散在該內壁;和一底蓋,且該底蓋與該下開口之邊緣連接;其中,該底蓋包含一內底面及與該內底面相對的外底面,且該內底面具有一內環形結構、一中環形結構和一外環形結構;其中,該內環形結構與該下開口連通;該內環形結構、該中環形結構和該外環形結構皆以該下開口之中心為中心,並共同形成同心圓結構; 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內環形結構之高度;以及該中環形結構之高度大於該外環形結構之高度;該中環形結構具有複數脊凸,且所述脊凸各自從該中環形結構之邊緣朝該外環形結構延伸;以及該外底面為一曲面;其中,所述凸部和脊部之數量總和為24個至36個;以及所述脊凸之數量為42個至54個。
TW110140799A 2021-11-02 2021-11-02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TWI782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0799A TWI782776B (zh) 2021-11-02 2021-11-02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0799A TWI782776B (zh) 2021-11-02 2021-11-02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2776B true TWI782776B (zh) 2022-11-01
TW202319008A TW202319008A (zh) 2023-05-16

Family

ID=8579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0799A TWI782776B (zh) 2021-11-02 2021-11-02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277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968A (zh) * 2016-11-02 2019-08-09 蓝瓶咖啡股份有限公司 流动优化的倾倒式咖啡冲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968A (zh) * 2016-11-02 2019-08-09 蓝瓶咖啡股份有限公司 流动优化的倾倒式咖啡冲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008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7152A1 (en) Flow-optimized pour over coffee brewing system
US9604764B2 (en) Cup lid for beverages with foam
EP3528672B1 (en) Flow-optimized pour over coffee brewing system
US11412881B2 (en) Device for making coffee
TWM562072U (zh) 陶瓷製手沖壺
TWI782776B (zh)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TWM625866U (zh) 濾杯結構和咖啡濾杯
TWM561479U (zh) 具有良好排氣效果的濾杯
TWM630549U (zh) 具水量調節功能之咖啡濾器
TWM505900U (zh) 濾杯結構
WO2015151382A1 (ja) 緑茶抽出用具
JPH0228825Y2 (zh)
TWM515356U (zh) 蛋糕型過濾杯
JP3131257U (ja) コーヒードリッパー
JP3198425U (ja) 飲料用食器
JPH0126349Y2 (zh)
JPS5817539Y2 (ja) コ−ヒ−、紅茶等の抽出器用補助具
CN219763098U (zh) 滤杯
CN217696075U (zh) 具水量调节功能的咖啡滤器
TWM643597U (zh) 濾杯
JPH0144125Y2 (zh)
JP2008194254A (ja) コーヒードリッパー
TWM518944U (zh) 用於榨汁及沖泡的裝置
JPS5812670Y2 (ja) コ−ヒ−沸し器
NZ753577B2 (en) Flow-optimized pour over coffee brew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