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8088B -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8088B
TWI778088B TW107121801A TW107121801A TWI778088B TW I778088 B TWI778088 B TW I778088B TW 107121801 A TW107121801 A TW 107121801A TW 107121801 A TW107121801 A TW 107121801A TW I778088 B TWI778088 B TW I7780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
proximal
distal
section
blo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1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8228A (zh
Inventor
布蘭登 卡西
大衛 維拉
梅芙 霍利安
大衛 哈迪曼
格蘭妮 奧康納
Original Assignee
愛爾蘭商紐愛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愛爾蘭商紐愛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愛爾蘭商紐愛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8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8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808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31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477Coup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526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78Operations on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31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 A61B2017/22034Gripping instruments, e.g. forceps, for removing or smashing calculi for gripping the obstruction or the tissue part from in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38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 guide wi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51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n inflatable part, e.g. balloon, for positioning, blocking, or immobilisation
    • A61B2017/22065Functions of balloons
    • A61B2017/22067Blocking; Occl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7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n instrument channel, e.g. for replacing one instrument by the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94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rossing total occlusions, i.e. pierc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61B2017/2212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having a closed distal end, e.g. a loo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61B2017/2215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having an open distal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61B2090/3966Radiopaque markers visible in an X-ray im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從身體脈管中移除血塊的血塊移除裝置,其包含一可擴展結構和一細長構件。該細長構件可具有一近端和一遠端,該細長構件在其遠端處連接至該可擴展結構,該可擴展結構可具有一受限遞送組態、一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及一至少部分受限血塊夾持組態,該可擴展結構之至少一部分可經組態以在呈該擴展部署組態時接合血塊、並在從該部署組態移至該血塊夾持組態時夾持血塊。

Description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本申請案主張2017年6月28日所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526,005號之優先權。該臨時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意圖用於從血管中移除急性堵塞物的裝置。急性阻塞物可包括血塊、錯放之裝置、遷移之裝置、大栓子等。當血栓之部分或全部脫離血管壁時,發生血栓栓塞。此血塊(現稱為栓子)然後沿血流之方向經運載。若血塊停留於大腦脈管系統中,則可導致缺血性中風。若血塊源自於靜脈系統或心臟右側並停留於肺動脈或其分支中,則可導致肺栓塞。血塊亦可成長並局部地堵塞脈管而不是以栓塞之形式釋放-此機制常見於冠狀動脈堵塞物之形成中。本發明特別適於從患有急性缺血性中風(AIS)之患者中之大腦動脈、患有心肌梗死(MI)之患者中之原生冠狀脈管或移植冠狀脈管、及患有肺栓塞(PE)之患者中之肺動脈、及血塊於其中引起閉塞之其他外周動脈和靜脈脈管中移除血塊。
圖50a至圖50c繪示現有支架收取器裝置2200(先前技術)以一微導管重新包覆時所發生的情況。圖50a示出部署在一血塊2201中的支架收取器2203。血塊2201中發生撐條嵌入,並且一些血塊突出至開放孔格2203中。一典型支架收取器具有在4mm至6mm範圍內之一外徑,並且當裝置2224如圖50b所示經重新包覆時,其收縮並從血塊2220脫離。因此,當推進微導管2221時,嵌入在血塊2220中之撐條2223從血塊表面脫離,並且血塊在孔格中之突出有所損失,從而允許微導管完全推進以重新包覆位於血塊下方的裝 置。圖50c示出在裝置由導管2240重新包覆時撐條長度2242和冠部張角2244如何決定裝置之重新包覆角度2241。從垂直角度看,此角度2241越大,裝置撐條在重新包覆期間將越有可能從血塊之表面脫離。長度2245係裝置直徑在使導管前移時開始收縮的與導管末端相距的距離。此長度隨著重新包覆角度的增大(從垂直方向)而增大,從而減小裝置撐條與血塊之接觸。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從身體脈管中移除血塊的血塊移除裝置,其包含一可擴展結構和一細長構件,該細長構件具有一近端和一遠端,該細長構件在其遠端處連接至該可擴展結構,該可擴展結構具有一受限遞送組態、一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及一至少部分受限血塊夾持組態,該可擴展結構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以在呈該擴展部署組態時接合血塊、並在從該部署組態移至該血塊夾持組態時夾持血塊。
在一種情況下,該可擴展結構包含一血塊夾持結構,該血塊夾持結構經組態以在從該部署組態移至該血塊夾持組態時夾持血塊。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可擴展結構包含一主體部分和一血塊夾持結構,且其中該血塊夾持結構之一直徑小於該主體部分之一直徑。該血塊夾持結構可位於該可擴展結構之一近端處。
在一種情況下,該血塊夾持結構係實質上管狀的。該血塊夾持結構可係螺旋形式的。該螺旋可延伸360°,並且可具有約5mm之一外徑及約14mm之一螺旋螺距。
在一些情況下,該遠側圓筒區段之一縱向中心軸線偏離該螺旋之一中心線,或可與該螺旋之該中心線成一角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血塊夾持結構包含複數個血塊接受孔格,一個孔格包含在冠部之間延伸之撐條,該等撐條經組態以在該裝置從該擴展部署組態移動至該至少部分受限血塊夾持組態時夾持位於該孔格中之血塊。
在一種情況下,相鄰撐條限定一通道,該通道朝遠側朝向連結該等撐條之該冠部變窄。
相鄰撐條可在其間限定一頸縮區域,該頸縮區域經組態以在該裝置移動至該血塊夾持組態時閉合。
在一個實施例中,相鄰孔格之該等冠部沿著該裝置之該縱軸偏離。相鄰撐條可具有不同長度。
在一種情況下,該孔格具有一面向近側的冠部和一面向遠側的冠部,且其中該面向近側的冠部所具有之一直徑大於該面向遠側的冠部之一直徑。
在一個實施例中,朝向該血塊夾持結構之一近端之一血塊接受孔格的大小小於朝向該血塊夾持結構之一遠端之一孔格。
在一些情況下,相鄰撐條包含至少一個彎曲部或起伏部,該等彎曲部經組態使得相鄰撐條中之該等彎曲部在該裝置移動至該血塊夾持組態相互接合。該撐條可沿著其長度包含複數個彎曲部。
該等彎曲部可朝向該撐條之一遠端定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可擴展結構係形狀記憶材料(諸如鎳鈦合金(Nitinol))的。
在一些情況下,該主體部分之一直徑與該血塊夾持結構之一直徑之比係1.5:1至4:1,在一些情況下,係2:1至3:1。在一種情況下,該主體部分之該直徑係約4.5mm或5mm,並且該血塊夾持結構之該直徑係約2mm。
該裝置可在該主體部分與該血塊夾持結構之間之一過渡處包含一不透射線標記物。
該主體部分之一縱軸可與該血塊夾持結構之一縱軸共線。
在一些情況下,該血塊夾持結構之一縱軸偏離該主體部分之一縱軸。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裝置具有延伸穿過該主體部分之一縱軸,並且該血塊夾持結構圍繞該縱軸以螺旋方式延伸。
根據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從身體脈管中移除組織化血塊的血塊移除裝置,該裝置包含一可擴展管狀結構和一細長構件,該細長構件包含一近端和一遠端,該可擴展管狀結構包含一互連撐條網絡,該網絡經組態以在一擴展狀態下與血塊接合,該網絡經組態使得在該擴展狀態下,該網絡之至少一部分與該血塊相互貫穿,該網絡經進一步組態使得當該網絡從與該血塊相互貫穿之一狀態塌縮時,該網絡之至少一部分夾持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
亦提供如上所述之一種裝置,其中該細長構件經組態以在該網絡與該血塊相互貫穿、且該網絡之至少一部分在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上實現夾持的情況下將該網絡縮回。
根據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從身體脈管中移除組織化血塊的血塊移除裝置,該裝置包含一可擴展管狀結構和一細長構件,該細長構件包含一近端和一遠端並且該細長構件在其遠端處連接至該管狀結構,該可擴展管狀結構經組態以在部署成與該組織化血塊接觸時與該組織化血塊相互貫穿,該可擴展管狀結構進一步包含僅在一端處互連之複數個第一撐條構件和第二撐條構件,各對撐條包含偏置到一擴展組態之一彈簧元件,並且至少一第一彈簧元件包含一軟彈簧元件且至少一第二彈簧元件包含一硬彈簧元件,使得該管狀結構之塌縮係不對稱的,該結構之對稱塌縮在該組織化血塊的與該第一彈簧元件之至少一部分相互貫穿的一部分上實現夾持。
根據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從身體脈管中移除血塊的血塊移除裝置,該裝置包含一可擴展結構及一細長構件,該細長構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並且該細長構件在其遠端處連接至該可擴展結構,該可擴展結構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格及至少一第二孔格,該第一單核和該第二孔格中之各者包含一塌縮遞送組態及一部署擴展組態,且在該擴展組態中,各孔格進一步包含一孔口,該可擴展結構經組態以與該血塊相互貫穿,該血塊之該相互貫穿包含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擠出穿過該等第一孔格中之至少一者,使得至少一些該等孔格之該孔口經組態以允許該血塊本體之至少一部分與該結構相互貫穿。
根據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從血管中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其包含一血塊接合元件,該血塊接合元件具有一受限遞送組態和一擴展部署組態,該血塊接合元件經組態以在部署在內徑小於該擴展部署組態之內徑的一內腔內時施予一向外徑向力,該向外徑向力沿著該血塊接合元件之長度以一大致上正弦圖案變化。
亦提供如上所述之一種血塊收取裝置,其中該大致上正弦圖案包含一波形圖案,並且該波形圖案之振幅沿著該裝置之長度係大致上一致的。
亦提供如上所述之一種血塊收取裝置,其中該大致上正弦圖案包含一波形圖案,並且該波形圖案之振幅沿著該裝置之長度減小,從而在該裝置之近端處係較高的且在遠端處係較低的。
亦提供如上所述之一種血塊收取裝置,其中該血塊接合元件包含複數個相鄰節段,並且至少兩個相鄰節段之徑向力彼此不同。
本發明亦提供如以上任何地方所述之一種血塊收取裝置,其包含一遠側血塊碎片保護區段。替代地或另外地,提供一遠側碎片保護器,其可安裝在延伸穿過該裝置之一分離軸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細長構件之該遠端連接至該可擴展結構之該近端。該細長構件與該可擴展結構之間可存在一近側接頭。該近側接頭可在該細長構件之該遠端處包含一台階。在一種情況下,該近側接頭包含一鎖定套環以用於與該細長構件、及該可擴展結構之一近端接合。
在一種情況下,該可擴展結構之該近端包含一凹槽或槽,該凹槽或槽經組態用於與位於該細長構件之該遠端處之該台階接合。
在一種情況下,該可擴展結構包含二或更多個支腿,該二或更多個支腿經組態以部分地圍繞該台階定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細長構件之一縱軸與該套環之一縱軸徑向偏離。
該套環與該細長構件之間、及該套環與該可擴展結構之該近端之間可存在結合,諸如黏合劑結合或焊接。
在一些情況下,該裝置在該可擴展結構之該遠端處包含一不透射線標記物。
該可擴展結構之該遠端處可存在二或更多個不透射線標記物,其中該等不透射線標記物彼此縱向偏離。
在一些情況下,該可擴展結構包含一遠側主體部分和一近側血塊夾持結構,並且該裝置在該主體部分與該血塊夾持結構之間之過渡處包含二或更多個不透射線標記物。該過渡處之該等不透射線標記物彼此縱向偏離。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從血管中移除閉塞性血塊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提供具有一血塊接合區段之一血塊收取裝置,該裝置具有一受限遞送組態和一擴展部署組態;跨一閉塞性血塊推進一微導管;將該裝置裝載至該微導管中並將其推進至該微導管之一遠側部分;將該微導管縮回以部署該裝置並使該血塊接合區段與該血塊接合;重新推進該微導管以重新包覆該血塊接合區段之至少一部分;及將該裝置之至少一部分和所捕獲血塊收取至一收取導管中。
本發明亦提供該方法之額外變體,其包括: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收取導管係中間導管;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收取導管係球囊引導導管、或引導導管、或護套;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重新包覆該血塊接合區段之一部分的動作致使將該血塊之一部分夾持在該血塊接合區段之一孔格內;如上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血塊收取裝置經組態以夾持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如上所述之方法,其包含在將該裝置部署在該血塊內之後朝近側拉動該裝置;如上所述之方法,其包含在部署之後延遲朝遠推動該裝置,以在重新包覆之前進一步嵌入在該血塊中;如上所述之方法,其包含將該裝置朝近側拉動至一更大脈管中,之後收取至一收取導管中。
本發明提供另一種方法,其包含使閉塞性血塊從血管節段鬆脫並將其移除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血塊收取裝置,其中該血塊收取裝置包含一整體式管狀結構和一細長構件,該整 體式管狀結構位於該細長構件之遠端處,該整體式管狀結構具有一最受限遞送組態、一部分塌縮夾持組態、及一血塊接合部署組態;在該細長構件延伸穿過脈管節段之一近側部分並延伸至該患者外部的情況下,透過將該整體式管狀結構從其最受限遞送組態擴展至其血塊接合部署組態,來以該整體式管狀結構接合該閉塞性血塊;使該整體式管狀結構從該血塊接合部署組態部分地塌縮至該部分塌縮夾持組態,以在該閉塞性血塊之至少一部分上實現夾持;將該整體式管狀結構限制在該部分塌縮夾持組態中;透過在維持該限制之同時將該整體式管狀結構縮回,來使該血塊從閉塞位點鬆脫並將其從該脈管節段中移除。
亦提供一種治療具有一閉塞脈管之患者的方法,該閉塞包含一組織化血塊,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個血塊收取裝置及一移除導管,其中該血塊收取裝置包含一可擴展元件及一細長構件,該可擴展元件位於該細長元件之遠端處,該可擴展元件具有一完全塌縮遞送組態、一完全擴展部署組態,且該可擴展元件包含一血塊夾持子結構,該血塊夾持子結構經組態以在該可擴展元件至少部分地從該完全擴展組態塌縮時夾持該血塊本體之至少一部分,該移除導管在其遠端處包含一套環;將該血塊收取裝置透過一微導管以其塌縮組態遞送至該閉塞脈管;將該可擴展元件部署成與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接觸;在維持該細長構件之位置不變的同時,沿著該細長構件推進該移除導管;使該移除導管之該套環與該可擴展元件接合並使該夾持子結構作用,以夾持該組織化血塊之至少一部分;在維持該套環與該可擴展元件之間之接合的同時,將該移除導管及該血塊收取裝置一同從該脈管中抽出;及將該血塊收取裝置、該移除導管及該經夾持之閉塞性血塊從該患者移除。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該裝置之至少一部分和所捕獲血塊收取至一收取導管中的動作包括透過該收取導管進行抽吸的步驟。
在一些情況下,重新包覆該血塊接合區段之一部分的動作致使將該血塊之一部分夾持在該血塊接合區段之一孔格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在將該裝置部署在該血塊內之後朝近側拉動該裝置。
在一些情況下,該方法包含在部署之後延遲朝遠推動該裝置,以在重新包覆之前進一步嵌入在該血塊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將該裝置朝近側拉動至一更大脈管中,之後收取至一收取導管中。
50‧‧‧分佈
51‧‧‧第一峰
52‧‧‧峰
53‧‧‧峰
54‧‧‧峰
60‧‧‧分佈
61‧‧‧第一峰
62‧‧‧峰
63‧‧‧峰
64‧‧‧峰
70‧‧‧分佈
71‧‧‧第一峰
72‧‧‧第二峰
73‧‧‧倒數第二峰
74‧‧‧最後一個峰
81‧‧‧峰
82‧‧‧峰
83‧‧‧峰
100‧‧‧脈管系統
101‧‧‧血塊
102‧‧‧導絲
103‧‧‧微導管
104‧‧‧引導導管
110‧‧‧血塊收取裝置
111‧‧‧細長近側軸部分
112‧‧‧血塊接合部分
130‧‧‧裝置
131‧‧‧近側細長軸
132‧‧‧區域
133‧‧‧連接撐條
134‧‧‧撐條環/撐條
135‧‧‧血塊
136‧‧‧血塊/所截留血塊節段
140‧‧‧微導管
141‧‧‧血塊
142‧‧‧冠部/撐條
144‧‧‧末端
150‧‧‧裝置
151‧‧‧孔格環
152‧‧‧部分/區域/區段
153‧‧‧連接撐條
154‧‧‧近側撐條
155‧‧‧虛線
156‧‧‧虛線
157‧‧‧虛線
160‧‧‧裝置
161‧‧‧近側軸
162‧‧‧孔格
164‧‧‧橫向撐條
165‧‧‧正弦邊緣
170‧‧‧脈管
171‧‧‧血塊之部分
172‧‧‧微導管
174‧‧‧血塊
180‧‧‧脈管
181‧‧‧血塊
182‧‧‧裝置
183‧‧‧血塊
200‧‧‧微導管
204‧‧‧脈管
205‧‧‧血塊
206‧‧‧裝置
210‧‧‧血塊之突出部分
211‧‧‧血塊之突起塊
230‧‧‧裝置
231‧‧‧嵌入撐條環
232‧‧‧低徑向力節段/區段
233‧‧‧連接撐條
240‧‧‧裝置
241‧‧‧嵌入孔格環
242‧‧‧低徑向力節段
244‧‧‧遠側撐條環
245‧‧‧更近側撐條環
250‧‧‧外部組件/裝置/血塊接合元件
251‧‧‧孔格節段/撐條
252‧‧‧節段/孔格
253‧‧‧孔格
255‧‧‧本體區段/遠側區段
256‧‧‧近側部分/近側區段
257‧‧‧血塊凸起
258‧‧‧血塊
259‧‧‧脈管
260‧‧‧內部組件
261‧‧‧細長近側撐條
262‧‧‧本體區段
263‧‧‧碎片保護結構
264‧‧‧遠側防損傷末端
270‧‧‧總成
271‧‧‧外部組件
272‧‧‧開端
273‧‧‧細長近側撐條
274‧‧‧內部組件
275‧‧‧遠側碎片保護結構
277‧‧‧外籠
280‧‧‧組態
282‧‧‧外籠
283‧‧‧碎片保護結構/碎片保護區
285‧‧‧內部組件
286‧‧‧端部
330‧‧‧外籠組態/組件
332‧‧‧本體區段
334‧‧‧遠側碎片區
335‧‧‧近側部分
340‧‧‧總成
341‧‧‧近側區段
342‧‧‧外籠
344‧‧‧內部通道
360‧‧‧內部組件
361‧‧‧嵌入孔格節段
362‧‧‧本體區段
363‧‧‧低支架性區域
364‧‧‧近側區段
370‧‧‧總成
371‧‧‧近側區段
372‧‧‧外籠
373‧‧‧內部通道設計
375‧‧‧延長的近側撐條
400‧‧‧實施例
401‧‧‧近側軸
402‧‧‧外籠
405‧‧‧遠側不透射線末端
406‧‧‧具有低撐條密度或支架性的區域
407‧‧‧撐條環
408‧‧‧內部通道
420‧‧‧節段
421‧‧‧撐條
423‧‧‧短節段/短撐條節段/撐條
424‧‧‧較長節段/較長撐條節段/撐條
425‧‧‧孔格
426‧‧‧冠部
427‧‧‧冠部
430‧‧‧節段
432‧‧‧撐條
434‧‧‧撐條
440‧‧‧節段
442‧‧‧撐條環
444‧‧‧具有低的徑向力和撐條密度的區域
450‧‧‧撐條區段
451‧‧‧孔格區域
452‧‧‧外籠節段
453‧‧‧內部通道節段
470‧‧‧孔格圖案/總成
471‧‧‧撐條/近側軸
472‧‧‧近側/組件
473‧‧‧大孔格區域/孔格/組件
474‧‧‧區域/撐條
475‧‧‧冠部
480‧‧‧管狀組件
481‧‧‧近側軸
482‧‧‧螺旋形或螺旋形狀
483‧‧‧組件
490‧‧‧圓柱形心軸
491‧‧‧軌跡
500‧‧‧扁平裝置/實施例
501‧‧‧近側軸
502‧‧‧所需撐條圖案
503‧‧‧遠側碎片保護結構
504‧‧‧遠側末端
506‧‧‧本體部分
520‧‧‧裝置實施例
522‧‧‧本體節段
531‧‧‧平坦剖面
532‧‧‧『S』形剖面
533‧‧‧彎曲剖面
550‧‧‧裝置
551‧‧‧近側軸
553‧‧‧血塊接合區段
560‧‧‧孔格
561‧‧‧導管
562‧‧‧脈管之中心線
563‧‧‧裝置之中心線
564‧‧‧內腔空間
580‧‧‧裝置
583‧‧‧螺旋形組件
584‧‧‧螺旋形組件
600‧‧‧實施例
601‧‧‧近側部分/近端
603‧‧‧連接部/連接器
604‧‧‧本體區段
700‧‧‧裝置
701‧‧‧外籠
702‧‧‧本體區段
703‧‧‧不透射線標記物/外籠
705‧‧‧碎片保護結構
706‧‧‧線材
707‧‧‧碎片保護結構
708‧‧‧近側接頭
750‧‧‧裝置
752‧‧‧外籠
753‧‧‧遠側冠部
755‧‧‧碎片保護結構
757‧‧‧前緣
800‧‧‧裝置
801‧‧‧碎片保護結構
802‧‧‧裝置之遠端
803‧‧‧血塊
804‧‧‧血塊夾持部分
805‧‧‧細長近側軸部分
850‧‧‧裝置圖像
851‧‧‧遠側碎片保護結構
852‧‧‧外籠
853‧‧‧血塊
854‧‧‧裝置之近側部分
855‧‧‧微導管
900‧‧‧裝置圖像
901‧‧‧外籠
902‧‧‧近側邊緣
904‧‧‧碎片或栓塞
905‧‧‧外籠之遠端
906‧‧‧血塊
907‧‧‧微導管
908‧‧‧裝置
950‧‧‧裝置圖像
951‧‧‧碎片保護結構
953‧‧‧血塊碎片
954‧‧‧血塊碎片
956‧‧‧血塊本體
1000‧‧‧裝置
1001‧‧‧管狀組件
1002‧‧‧近側軸
1050‧‧‧神經血管脈管
1051‧‧‧螺旋裝置
1052‧‧‧血塊
1053‧‧‧微導管
1054‧‧‧接入導管
1055‧‧‧球囊
1070‧‧‧脈管
1071‧‧‧直管狀組件
1072‧‧‧血塊
1082‧‧‧血塊
1083‧‧‧管狀組件/裝置
1100‧‧‧解剖結構脈管
1101‧‧‧血塊
1102‧‧‧螺旋形管狀組件/裝置
1103‧‧‧微導管
1200‧‧‧裝置/總成
1201‧‧‧外籠組件/外籠
1202‧‧‧碎片保護特徵
1203‧‧‧遠側不透射線末端
1204‧‧‧不透射線標記物
1205‧‧‧螺旋形組件
1206‧‧‧不透射線標記物
1207‧‧‧螺旋形管
1209‧‧‧近側撐條
1210‧‧‧近側軸
1250‧‧‧外籠組件
1252‧‧‧遠側標記物
1253‧‧‧不透射線標記物
1254‧‧‧細長近側撐條
1255‧‧‧近側套環
1300‧‧‧組件/裝置
1301‧‧‧近側套環
1302‧‧‧本體區段
1303‧‧‧碎片保護區段
1304‧‧‧遠側不透射線標記物
1305‧‧‧近側撐條
1400‧‧‧裝置
1401‧‧‧外籠
1402‧‧‧遠側不透射線末端
1403‧‧‧內部螺旋形管狀組件/螺旋形組件
1404‧‧‧近側軸
1405‧‧‧近側接頭
1406‧‧‧碎片保護特徵
1450‧‧‧裝置
1451‧‧‧近側區段
1452‧‧‧中間區段
1454‧‧‧近側區段
1455‧‧‧中間區段
1456‧‧‧近側撐條
1501‧‧‧撐條
1502‧‧‧冠部
1503‧‧‧撐條連接器
1504‧‧‧總孔格面積
1505‧‧‧冠部空間
1551‧‧‧冠部
1553‧‧‧撐條形狀和彎曲角度
1554‧‧‧鄰接的撐條閉合在一起
1555‧‧‧微導管
1601‧‧‧撐條
1602‧‧‧撐條
1603‧‧‧冠部
1604‧‧‧冠部
1605‧‧‧冠部
1606‧‧‧短連接器
1651‧‧‧微導管
1652‧‧‧冠部空間
1653‧‧‧冠部
1654‧‧‧微導管末端
1655‧‧‧孔格
1701‧‧‧冠部空間
1702‧‧‧撐條
1703‧‧‧面向近側的冠部
1704‧‧‧面向遠側的冠部直徑
1720‧‧‧孔格
1721‧‧‧面向近側的冠部
1722‧‧‧撐條
1723‧‧‧面向近側的冠部
1724‧‧‧撐條
1725‧‧‧面向遠側的冠部
1726‧‧‧孔格
1751‧‧‧彎曲部
1752‧‧‧彎曲部
1753‧‧‧冠部
1754‧‧‧彎曲部
1755‧‧‧彎曲部
1756‧‧‧彎曲部
1757‧‧‧撐條
1758‧‧‧撐條
1759‧‧‧彎曲部
1804‧‧‧點
1805‧‧‧點
1807‧‧‧點
1808‧‧‧點
1850‧‧‧撐條
1851‧‧‧撐條
1852‧‧‧血塊
1853‧‧‧突出的血塊
1900‧‧‧裝置
1901‧‧‧本體區段
1902‧‧‧碎片保護區
1903‧‧‧張開區段
1904‧‧‧近側接頭
1905‧‧‧近側區段
1906‧‧‧處
1951‧‧‧螺旋外表面
1952‧‧‧本體區段直徑
2000‧‧‧實施例
2001‧‧‧區段
2002‧‧‧本體區段
2003‧‧‧不透射線線圈或標記物
2005‧‧‧標記物
2006‧‧‧孔格開口
2007‧‧‧軸
2008‧‧‧近側撐條
2050‧‧‧實施例
2051‧‧‧本體區段
2052‧‧‧軸
2053‧‧‧近側接頭
2054‧‧‧延伸部
2055‧‧‧不透射線標記物
2056‧‧‧螺旋區段之端部
2100‧‧‧實施例
2102‧‧‧大孔格區域
2103‧‧‧撐條
2104‧‧‧撐條
2120‧‧‧動脈脈管/脈管壁
2121‧‧‧血塊
2122‧‧‧裝置
2123‧‧‧近側軸
2124‧‧‧血塊部分
2125‧‧‧孔格
2126‧‧‧大開放孔格區段
2141‧‧‧血塊
2142‧‧‧突出區段
2144‧‧‧撐條環和冠部
2145‧‧‧導管末端
2200‧‧‧現有支架收取器裝置
2201‧‧‧血塊
2203‧‧‧支架收取器/開放孔格
2220‧‧‧血塊
2221‧‧‧微導管
2223‧‧‧撐條
2224‧‧‧裝置
2240‧‧‧導管
2241‧‧‧重新包覆角度
2242‧‧‧撐條長度
2244‧‧‧冠部張角
2245‧‧‧長度
2300‧‧‧裝置
2301‧‧‧血塊
2302‧‧‧血塊
2303‧‧‧撐條環
2305‧‧‧大開放孔格
2322‧‧‧血塊
2324‧‧‧撐條環
2325‧‧‧冠部
2326‧‧‧撐條
2345‧‧‧長度
2401‧‧‧冠部張角
2402‧‧‧擴展撐條
2422‧‧‧冠部張角
2423‧‧‧撐條長度
2442‧‧‧大擴展角度
2443‧‧‧大冠部ID
2501‧‧‧頸點
2502‧‧‧冠部
2503‧‧‧孔格
2504‧‧‧裝置
2505‧‧‧頸點
2551‧‧‧冠部
2553‧‧‧頸點
2555‧‧‧微導管末端
3000‧‧‧裝置
3001‧‧‧近側夾持區段
3002‧‧‧遠側區段/遠側圓筒區段
3004‧‧‧鉑/鎢線圈/不透射線標記物
3005‧‧‧不透射線標記物
3006‧‧‧近側接頭
3007‧‧‧面向近側的撐條
3008‧‧‧面向遠側的撐條
3020‧‧‧裝置
3021‧‧‧近側夾持區段
3022‧‧‧遠側區段/遠側圓筒區段
3024‧‧‧遠側標記物線圈/不透射線標記物
3025‧‧‧不透射線標記物
3030‧‧‧閉合遠端
3050‧‧‧近側接頭
3051‧‧‧撐條
3052‧‧‧軸
3053‧‧‧槽
3054‧‧‧支腿
3055‧‧‧放大端/放大部分/軸端
3056‧‧‧套環
3057‧‧‧面向遠側的槽
3058‧‧‧面向近側的槽
3060‧‧‧接頭
3061‧‧‧端部/撐條
3062‧‧‧軸
3065‧‧‧放大部分
3066‧‧‧鎖定套環
A‧‧‧方向
D1‧‧‧近側脈管直徑
D2‧‧‧遠側脈管直徑
D3‧‧‧遠側脈管直徑
D4‧‧‧分叉之有效直徑
Ø‘B’‧‧‧本體區段直徑
Ø‘S’‧‧‧直徑
參考附圖,根據以下透過舉例方式給出的對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說明,將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其中:圖1a至圖1e示出本發明之一血塊收取裝置之使用方法;圖2a至圖2c係圖1a至圖1e所示裝置之額外視圖;圖3a至圖3b示出本發明之一裝置組態之一等角視圖及沿長度之徑向力分佈之一曲線圖;圖3c繪示與圖3a裝置類似的三個裝置的力分佈;圖3d繪示在一個實施例中裝置替代地受限於一內腔中之情況下之示例性徑向力分佈;圖4a至圖4e示出本發明之血塊收取裝置之一平坦組態的使用方法;圖5a至圖5d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系列視圖;圖6a至圖6d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系列視圖;圖7a至圖7e示出由內部徑向構造和外部徑向構造組成的本發明之一裝置總成;圖8係圖7a至圖7e所示裝置之另一種組態之一側視圖;圖9係形成為外籠之一部分的本發明之一圖像;圖10繪示含有圖11所示外籠及內部通道的裝置的一總成;圖11係形成為內部通道之一部分的本發明之一視圖;圖12繪示含有圖11所示內部通道及外籠的裝置的一總成;圖13繪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其中外籠孔格與內部通道孔格對準;圖14a至圖14b示出圖13所示外籠之一節段;圖15示出圖13所示外籠在減小之直徑處之一節段;圖16示出圖13所示內部通道之一節段;圖17示出內部和外部組件節段之對準齊;圖18繪示本發明之一孔格圖案之一實例。
圖19示出由多個結構組成之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圖20a和圖20b示出本發明之一血塊收取裝置及中心線在一心軸上之位置,該裝置沿著其長度成螺旋;圖21係具有一平坦中間區段之另一螺旋形血塊收取裝置之一視圖;圖22示出具有一異形中間區段之本發明之另一螺旋形血塊收取裝置;圖23a至圖23c示出一系列螺旋裝置之中間部分之剖面圖;圖24a至圖24b係本發明之另一螺旋形血塊收取裝置之視圖;圖25繪示由多個螺旋形組件形成之一裝置;圖26示出可在張力下伸長之裝置之一實施例;圖27a和圖27b繪示含有遠側碎片保護結構之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圖28示出圖27所繪示裝置之使用方法;圖29繪示以螺旋形或螺旋組態形成一管狀組件之另一實施例;圖30繪示在使用中的圖29之裝置;圖31為一脈管分叉處之一視圖;圖32a和圖32b繪示一直管狀組件(圖32a)及呈螺旋形組態之一管狀組件(圖32b)接合於一血塊中時之差異;圖33為部署在位於脈管分叉處之一血塊中的螺旋形管狀組件的一視圖;圖34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一視圖,該裝置適用於一系列血塊類型之鬆脫及保持;圖35a和圖35b繪示圖34之裝置之外籠組件(圖35a)和螺旋形組件(圖35b);圖36係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一視圖,該裝置包含一內部螺旋形組件及一外籠; 圖3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其中一近側區段經組態以在由微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時夾持血塊;圖38、圖39、圖40、圖41及圖42繪示裝置之各種撐條圖案;圖4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裝置之輪廓及外部形狀之一圖解;圖44a至圖44c繪示促進血塊夾持之一撐條/冠部組態;圖45係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輪廓及外部形狀之一圖解;圖46係從圖45中之箭頭A之方向觀察時的圖45之裝置之一端視圖;圖47示出具有額外的撐條和連接細節的形狀與圖45之裝置類似的一裝置;圖48繪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其中繪示一外軸並繪示螺旋區段和本體區段之形狀;圖49a係圖6a至6d之裝置之一局部平面圖;圖49b和圖49c示出在使用中的圖49a之裝置;圖50a至圖50c繪示一先前技術支架收取器類型之裝置,其用微導管重新包覆;圖51a至圖51c示出部署在一血塊中之本發明之一裝置;圖52a和圖52b繪示處於一擴展組態(圖52a)和一收縮組態(圖52b)之一先前技術支架收取器類型之裝置之撐條;圖53示出本發明之一裝置之一撐條組態;圖54a和圖54b繪示本發明之一裝置之撐條組態;圖55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一等角視圖;圖56和圖57為圖55之裝置之其他視圖;圖58為裝置在圖57之方向上之一端視圖;圖59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一等角視圖;圖60至圖62係圖59之裝置之輪廓和外部形狀的圖解;圖63係圖55和圖59之裝置之一遠側區段的一放大視圖;圖64係圖63之遠側區段之部分之一平面圖;圖65係圖63之遠側區段之部分之一側視圖;圖66係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一遠側區段的部分的一等角視圖;圖67為圖66之遠側區段之一平面圖;圖68係在圖67中箭頭A之方向上之一端視圖;圖69為圖66之遠側區段之一側視圖;圖70係根據本發明之一裝置之一遠側區段的一等角視圖,其繪示不透射線標記物之位置;圖71係本發明之一裝置之一近端與一軸之間的一接頭之一等角視圖;圖72係圖71之接頭之一端視圖,其繪示一近側撐條與軸上之一台階之間的機械鎖定;圖73至圖75繪示將一近側撐條安裝至軸上之台階中的步驟;圖76係本發明之另一裝置之一近端與一軸之間的另一接頭的一等角視圖;圖77係圖76之接頭之一端視圖,其繪示近側撐條與軸上之一台階之間的機械鎖定;及圖78至圖80繪示將近側撐條安裝至軸上之台階以形成圖76之接頭中的步驟。
現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其中相同元件符號指示相同或功能性類似的元件。術語「遠側(distal)」或「近側(proximal)」在以下描述中關於相對於治療醫師之位置或方向來使用。「遠側(distal)」或「朝遠側(distally)」係遠離醫師或在背離醫師之方向上的位置。「近側(proximal」或「朝近側(proximally)」或「鄰近(proximate)」係靠近醫師或在朝向醫師之方向上的位置。
接入大腦脈管、冠狀脈管和肺脈管涉及使用數種可商購獲得的產品和習知程序步驟。接入產品諸如導絲、引導導管、脈管造影導管和微導管在別處有所描述且通常在導管室程序中使用。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這些產品和方法與本發明的裝置和方法結合使用且不需要詳細描述。
以下詳細描述本質上僅僅係示例性的,且並不旨在限制本發明或本發明之應用和用途。雖然對本發明之描述在許多情況下係在治療顱內動脈之背景下進行的,但本發明亦可在如先前所述之其他身體通道中使用。
所揭示設計之可擴展構件想望地由一旦從高度應變遞送組態釋放就能夠自動恢復其形狀的材料製成。超彈性材料諸如鎳鈦合金或具有類似性質之合金特別合適。該材料可呈許多形式,諸如絲或條或片或管。特別合適之製造方法係雷射切割鎳鈦合金管,然後對所得結構進行熱定型和電拋光以形成撐條和連接元件之一框架。該框架可具有如本文所揭示之眾多形狀中之任一種,並且可透過添加合金元素(諸如例如鉑)或透過多種其他塗層或標記物帶來呈現為在螢光檢查下可見。
壓縮血塊可改變血塊性質,並且可藉由使血塊更硬且「更黏」來使其更不易於收取,如我們的WO2012/120490A中所述,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本發明之裝置旨在藉由在血塊與脈管壁之間進行擴展來促進血塊收取,該擴展之方式為使得在顯著之表面區域內且在最小地壓縮血塊之情況下與血塊接合。整體血塊壓縮得以最小化,因為該裝置經構造成具有撐條深深嵌入其中之高壓縮環,其間散佈著最小血塊壓縮區域。血塊之一部分可突出至低壓縮區域中,並且可經夾持在一導管之末端與該裝置之鎳鈦合金撐條之間。夾持透過使一微導管或中間導管在該裝置之上前移、直至血塊之一部分經壓縮在該導管之末端與該裝置上之一冠部或撐條之間來達成。因為該夾持加強了該裝置對血塊之夾緊,該夾持有利於移除血塊,特別是富含纖維蛋白之血塊。該夾持亦可透過在鬆脫過程期間將血塊拉離脈管壁來使血塊伸長,從而減小鬆脫力。藉由控制血塊之近端並防止其鉤絆在側支脈管上,該夾持潛在地改進了血塊在縮回至接入引導導管或護套期間的保持。
本發明中詳述的用於促進對閉塞性血塊之夾持之裝置設計可併入裝置的全長中,或更一般地併入裝置的長度的近側30%至50%中。該夾持區段之直徑可從閉塞性血塊位置處的目標脈管之 直徑之30%變化至150%,但在對於大腦中動脈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直徑更一般地為目標脈管直徑之50%至100%。本發明詳述如何在微導管末端與一單個管狀結構上之撐條或冠部之間產生血塊夾持,或者替代地,如何可將血塊夾持在導管末端與一總成的外籠或內部通道上的撐條之間。
本發明之內部通道亦可包含壓縮血塊之一區域以便跨血塊形成一血液連通通道之一部分。這種通道用於兩個關鍵目的:1)它減小跨血塊的壓力梯度,從而減小必須克服以便將血塊縮回的力之一,及2)它提供含氧的、運載營養素的血液至達血塊遠側之缺血區域的一流路。
本文所述的所有裝置亦可包含遠側碎片捕獲部分,諸如圖7、圖8、圖9、圖10、圖11和圖12所繪示。該部分理想地部署在血塊遠側,以防止在收取期間可能脫離的任何血塊碎片朝遠側遷移。
圖1a至圖1e示出本發明之一裝置之一使用方法。將導絲102和微導管103插入脈管系統100中,並且使用常規已知技術跨阻塞血塊101推進。當將微導管103定位在閉塞性血塊101遠側時,將導絲102從脈管系統100中移除,以允許將血塊收取裝置110透過微導管推進。以一塌縮組態推進裝置110,直至該裝置之遠側末端到達微導管103之遠端。在維持裝置110之位置之同時將微導管縮回,以便以使血塊收取裝置之遠端較佳地定位在血塊101遠側(圖1b)之一方式來跨血塊101部署內部通道。裝置110由連接至一細長近側軸部分111之一血塊接合部分112組成。
裝置110擴展,使得其在近端處或沿其長度與閉塞性血塊接合。該裝置具有以下節段,該等節段具有低支架位準並且並不壓縮血塊,而是允許血塊突出至這些低徑向力區域中。若需要,可允許裝置110在血塊101內潛伏一段時間。在將裝置縮回之前,可使微導管朝遠側前移以將血塊之一部分夾持在微導管的末端與內部通道鄰近低徑向力區域的撐條和冠部之間。該夾持在鬆脫和縮回至接入引導導管或引入器護套(圖1e)期間對血塊之近端提供額外的夾緊和控 制。在鬆脫和縮回期間,內部通道與微導管之間之相對張力由使用者維持,以確保維持對血塊之夾持。雖然使用微導管或中間導管以夾持血塊被描述為在與本發明一起使用時提供額外的有益之處,但若需要,本文所述的所有實施例亦可在不使用導管夾持的情況下用於對血塊進行鬆脫和收取。
可藉由根據標準技術使引導導管上之一球囊(未示出)膨脹來利用脈管中之流阻滯。圖1e繪示在收取至引導導管104中期間之與內部通道接合的血塊。在血塊收取過程期間,可使用流閉塞、抽吸及其他標準技術。可在鹽水中沖洗裝置110並輕輕地清潔,之後將其重新裝載至插入工具中。若需要,可將裝置110重新引入至微導管中,以重新部署在閉塞性血塊的額外節段中。
圖2a至圖2c示出圖1a至圖1e所繪示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近端。該裝置一般由具有「超彈性」特性之材料(諸如鎳鈦合金)形成,並且可經雷射切割並從一管或扁平片狀原料擴展。裝置130之自擴展區段連接至一近側細長軸131。本發明之裝置經設計以形成血塊夾持,並在裝置130與血塊135之間產生額外的夾緊。裝置130經構造成使得其由具有足夠徑向力以提供良好血塊嵌入之撐條環134組成,該等撐條環之間散佈著具有低支架性和低徑向力的區域132。撐條環之間的縱向距離可從2mm變化至8mm,但在用於大腦中動脈之較佳實施例中,縱向間距係3-6mm。
雖然撐條134圍住血塊並為其提供一些支架,但具有低支架性的區域132允許血塊136突出至此區域中。在一般係1至5分鐘之一潛伏時間(若需要)之後,微導管140(用於引入裝置或替代性微導管)可經推進以將突出血塊136夾持在微導管之末端144與裝置130之撐條和冠部142之間。撐條134在血塊中達成良好嵌入,因為這些撐條之自由擴展直徑可在閉塞性血塊位置處的目標脈管之直徑之30%變化至150%,但在較佳實施例中,係目標脈管直徑之50%至100%。在所示實施例中,撐條134環之間之連接撐條133以一減小直徑朝向撐條之中間區段彎曲,以使徑向力和支架性最小化。此特徵亦可見於圖3a和圖3b中。
微導管140相對於裝置130進一步朝遠側推進將會將血塊141進一步壓縮在導管末端144與內部通道之撐條142之間,從而增强对血塊之夾持(圖2c)和所截留血塊節段136之安全性。使用者可因阻力而感受到此夾持並停止推進微導管,或者替代地,使用者可將微導管在內部通道之上推進一固定距離(例如,裝置長度之30%至50%),之後將該裝置和該微導管一起縮回。需要維持裝置130與微導管140之間之相對張力以確保該裝置與血塊之間之夾持不會變差。透過將裝置130和微導管140一起縮回,可使閉塞性血塊鬆脫並將其縮回至接入引導導管或引入器護套中,並從患者移除。本發明特別適用於具有高纖維蛋白含量(一般高於40%血纖維蛋白含量)之血塊及其他血塊之鬆脫和縮回,該等其他血塊難以用已知支架收取器設計來鬆脫和收取並且目前可能需要多次進行以將血塊從脈管系統中移除。本發明亦可透過以與本文針對微導管140所述相同之方式推進一中間導管來形成血塊夾持。
圖3a示出該裝置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等角視圖。在此組態中,該裝置之嵌入區段由孔格環151組成。在此實施例中,此環151由3個周向孔格組成。周向環中之孔格數可從2變化至5,但在較佳實施例中,係3或4個孔格。與圖2a至圖2c所示裝置一樣,該裝置位於嵌入孔格區段之間之部分152具有低徑向力和低支架位準。透過使此區域152中裝置撐條與血塊之間之潛在表面接觸面積最小化來達成一低支架位準。在此實施例中,連接撐條153在中點處朝向該裝置之中心線彎曲,以進一步減小撐條與血塊之接觸力和接觸面積。當裝置經部署在閉塞性血塊中時,此低表面接觸面積和徑向力允許血塊突出至該裝置之此區段中。以一微導管或中間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該裝置然後可將此突出血塊夾持在導管之末端與嵌入孔格環之近側撐條154之間。
圖3b示出圖3a所繪示裝置之一側視圖與對比裝置長度繪製之徑向力之一對應曲線圖。虛線155和157示出嵌入在血塊中之孔格環與環之間之區段152相比如何具有較高徑向力。虛線156指示此區段之減小的徑向力。
圖3c繪示本發明與圖3a之裝置150類似的三個裝置在受限於小於其自由擴展直徑之50%之一內腔中時的向外徑向力分佈。所有三個裝置均表現出先前所述的大致上正弦圖案,但徑向力峰和谷之量值(或振幅)沿這些裝置之長度變化。分佈50表示沿該裝置之長度逐漸增大之一徑向力分佈,其中第一峰51之徑向力低於隨後的峰52至54之徑向力。分佈60表示沿該裝置之長度向下逐漸減小之一徑向力分佈,其中第一峰61之徑向力高於隨後的峰62至64之徑向力。分佈70表示沿該裝置之長度逐漸增大並隨後逐漸減小之一徑向力分佈,其中第一峰71之徑向力低於第二峰72之徑向力,但最後一個峰74之徑向力低於倒數第二峰73之徑向力。
圖3d繪示若裝置替代地受限於大於其自由擴展直徑之50%(例如,80%)之一內腔中,那麼徑向力分佈70看起來會如何。在此情況下,我們看到該裝置在三個峰81、82、83任一側的區域中都不在其受限內腔上施予任何向外徑向力。因此,該裝置在該等峰之區域中維持其對血塊之夾緊,同時在該等峰之間之區域中對血塊施予極小壓縮,這有助於使將血塊縮回所需的力最小化,並由此增大成功收取血塊之可能性。
圖3c和圖3d亦表示這三個不同裝置之撐條元件之徑向壓力。徑向壓力與徑向力不同,因為徑向壓力係指由該裝置施予的每單位面積的力。因此,若兩個裝置在一給定區域之上具有相同徑向力,並且一個裝置與另一相比在該給定區域中具有一更小撐條表面積,那麼具有更小撐條表面積的裝置將施予較高徑向壓力。這對於血塊夾緊非常重要,因為徑向壓力係使撐條能夠將自身嵌入至血塊材料中的力-一定程度上類似於細高跟與大象腳之間的差異:當站立在軟沙上時,細高跟將深深陷入沙中,而大象腳將不會那麼深地陷入。在一給定位準的徑向力下,裝置之徑向壓力因此可透過減小撐條表面積來增大,減小撐條表面積可透過減小撐條寬度或撐條數目來進行。
透過使撐條相對於脈管之縱軸之角度最大化,可進一步提高此增大徑向壓力對於血塊夾緊之有效性。撐條之角度越大,撐條夾緊血塊而不是滑過血塊之能力越大。理想地,撐條將與脈管軸線 成接近90度的角以獲得最佳夾緊,但這在實踐中可能由於多種原因而難以達成。此情況之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以下事實:在最初部署在血塊之下時,該裝置一般僅擴展至其自由擴展直徑之一部分。這係因為以下係有利的:該裝置能夠在其縮回時擴展至一大直徑以使得它可保持對血塊的夾緊,並且在其縮回至更大更近側脈管中時保持與脈管壁接觸。發明人已經發現此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如整個本揭露中之各個附圖(諸如例如圖7a)所示的兩級直徑裝置。近側較小直徑可用於以一陡峭張角將撐條牢牢嵌入在血塊中以獲得牢固夾緊,而較大直徑遠側區段可在其縮回較大脈管中時擴展以保持與脈管壁接觸並防止血塊朝遠側遷移。此組態使近側區段相對於脈管軸線之撐條角能夠大於30度、或較佳地大於45度、或甚至更佳地大於60度。圖7d更詳細地繪示這一點。
圖4a至圖4e示出由一扁平片材形成之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圖4a示出裝置160之一平面圖,在此實施例中,該裝置由兩排孔格162形成,這兩排孔格由正弦邊緣165界定並由橫向撐條164連接。該裝置連接至一近側軸161。圖4b示出部署在位於一脈管170中之一閉塞性血塊174中的裝置160的一等角型視圖。為清楚起見,提供了脈管170之一剖視圖。微導管172被示出為定位在近側軸上,其中該微導管之末端位於該裝置之血塊接合區段與該軸之間的接頭處。在血塊174與裝置160接觸的地方,血塊之部分171突出穿過孔格。圖4c示出包括血塊183和裝置182的脈管180的一剖面圖。此視圖繪示突出穿過該裝置之孔格的血塊181。
圖4d為裝置206之近端之一放大視圖,其示出當微導管200在剖開脈管204中前移以部分地重新包覆該裝置時,血塊如何被夾持。血塊之突出部分210經捕陷在該裝置之撐條與微導管200之間。圖4e示出裝置206和微導管200同時縮回,從而由於對血塊之突起塊211之夾持夾緊而使血塊205之本體從脈管204鬆脫。
圖5a至圖5d示出本發明裝置之一替代性管狀實施例。圖5a至圖5d示出裝置230之側視圖、端視圖、平面圖和等角視圖。此裝置沿其長度具有交替的嵌入撐條環231與低徑向力節段 232。較佳實施例在一徑向圖案種含有介於4個與8個之間的撐條以獲得在血塊中之最佳嵌入。在此實施例中,區段232中之連接撐條233係直的,以獲得最佳推送能力,從而確保能夠將該裝置遞送穿過曲折的解剖結構。
圖6a至圖6d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圖6a至圖6d示出裝置240之側視圖、平面圖、端視圖和等角視圖。此裝置具有交替的嵌入孔格環241與低徑向力節段242。較佳實施例在一徑向圖案中含有介於2個與4個之間的孔格以獲得在血塊中之最佳嵌入。在此實施例中,使用孔格環替代撐條環可改善血塊夾持,因為各個節段中之遠側撐條環244保持擴展更久,即使當更近側撐條環245在微導管推進時倒捲在微導管上時亦是如此。這更久地維持撐條在血塊中之嵌入,從而改善血塊在撐條與微導管之間之夾持。
圖7a至圖7d繪示由一外籠和一內部組件的一總成組成的一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外部組件250之近側部分256以與針對圖1和圖2所述相同之方式經設計以夾持血塊,並且含有交替的用於嵌入在血塊中的孔格節段251、及具有低徑向力和低支架性的節段252。外部組件之此近側部分256連結至本體區段255,該本體區段具有一增大直徑和更大孔格253,以便在將裝置和血塊縮回至接入引導導管或引入器護套中之前,在將血塊收取至頸內動脈中之更大脈管直徑中時,獲得額外的血塊保持。本體區段255之直徑與近側區段直徑之比可從1.5:1變化至4:1,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介於2:1與3:1之間。
圖7b示出總成之內部組件260。此組件含有將本體區段262連接至軸(未示出)之一細長近側撐條261。組件260亦含有一碎片保護結構263和一遠側防損傷末端264。圖7c示出兩個組件如何在總成270中對準。細長近側撐條273定位在外籠277之近側部分下方,使得對血塊突出至低徑向力節段中具有極小限制。內部組件274之本體區段定位在外部組件271之本體區段中,並提供一流動通道以打破跨血塊之壓力梯度並提供流動恢復。遠側碎片保護結構 275位於外籠具有一開端272之端部內,並提供保護以防血塊碎片和栓塞之損失。圖7d示出此總成270之一等角視圖。
圖7e示出部署在一脈管259中之一血塊258內的裝置250,其繪示台階式直徑設計(諸如圖7a之血塊接合元件250之台階式直徑設計)之關鍵優點。近側區段256之撐條之相對高的徑向力和徑向壓力允許該區段之撐條251深深嵌入至血塊中,從而形成血塊凸起257,該等血塊凸起隨後可透過推進一微導管(未示出)來夾持在孔格252內。此外,近側區段256之較小自由擴展直徑意味著此區段之撐條251相對於遠側區段255之撐條以一更陡峭角度傾斜,這使它們能夠更有效地夾緊血塊以便安全縮回。關於圖3c和圖3d之描述更詳細地描述了這些撐條角度之意義。
圖8示出圖7a至圖7e所示總成之另一種組態280,其中連接至內部組件285之碎片保護結構283定位在外籠282之端部之遠側。確保外籠之端部286與碎片保護結構283之間存在一間隙可改善碎片保護性能,特別是當該裝置在曲折脈管中縮回時。當將該裝置收取到一導管中時,這亦可係有益的,因為碎片保護區283在外籠經完全收取時仍將完全擴展並提供保護。
圖9係另一外籠組態330之一側視圖,其中組件之近側部分335經設計以在使一導管朝遠側前移時如圖7a至圖7e所述夾持血塊。在此組態中,組件330亦含有用於在收取期間保持血塊之一本體區段332、及一遠側碎片區334。圖10示出圖9所述外籠342和一內部通道344之一總成340。此總成340中之內部通道344沿外籠342之全長、包括在近側區段341下方延伸。
圖11示出由一本體區段362和一近側區段364組成之一內部組件360,該近側區段包括交替的嵌入孔格節段361和低支架性區域363以促進血塊突出和血塊夾持。圖12繪示如何可將此內部通道設計373與外籠372整合在一總成370中。外籠372具有延長的近側撐條375,以使對使血塊與內部組件之近側區段371相接合之任何阻礙最小化。
圖13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400,其由一外籠402和一內部通道408之一總成組成。這兩個組件連接至以近側軸401和一遠側不透射線末端405。在此實施例中,透過具有用於深深嵌入在血塊中的交替的撐條環407,其鄰近具有低撐條密度或支架性的區域406,內部通道408經設計以促進如本說明書別處所述之血塊夾持。由於此內部組件408定位在外籠402內部,因此外籠之撐條有可能阻礙血塊在內部通道408中之嵌入及突出。為消除此問題,外籠402經設計成使得當該外籠部分地擴展至與自由擴展內部通道相同之直徑時,該外籠之撐條與內部通道408之撐條對準。
圖14a和14b示出圖13所繪示外籠之一節段420。節段420被示出為擴展至大於內部通道之自由擴展直徑、但小於圖14a中之外籠之自由擴展直徑的一直徑。撐條421之『狗腿』形狀可見於圖像中,並且此撐條形狀圍繞圓周並沿著長度重複以形成孔格425。圖14b示出撐條形狀如何由短節段423組成,該短節段以如圖所示一角度(A)連接至一較長節段424。此角度可從20°變化至90°,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係30°至60°。與較長節段424相比,撐條之短節段423亦可具有一增大撐條寬度。在此組態中,短撐條節段423與較長撐條節段424相比具有較高擴展力,因此它將具有優先擴展,並且冠部426將在冠部427擴展之前張開。這使外籠具有兩段式擴展過程,其中撐條423和冠部426完全擴展,之後撐條424和冠部427擴展。這種兩段式擴展過程亦導致徑向力分佈,該徑向力分佈在第一階段擴展完成時減小。此撐條組態可透過從一鎳鈦合金管雷射切割該撐條輪廓來產生,該鎳鈦合金管具有等於或大於第一段擴展直徑之一直徑。替代地,該部分可從一更小的管雷射切割,並且在熱定型期間該等撐條受限於此形狀中。
圖15示出與圖14相同之外籠節段。然而,在此圖像中,節段430與自由擴展內部通道具有相同直徑。這係當撐條432完全擴展、但撐條434仍然塌縮時與第一段擴展台階之端部相同的直徑。圖16示出與圖14和圖15所繪示外籠節段對準的內部通道的節 段。如圖13所論述,此節段440含有撐條環442、及具有低的徑向力和撐條密度的區域444。
圖17示出與內部通道節段453(描述於圖16中)重疊之外籠節段452(描述於圖15中)。這種設計的有益之處在於:如圖所示,兩個節段之撐條完全對準,所以對撐條區段450嵌入在血塊中無阻礙。相似地,對血塊突出至孔格區域451中無阻礙,從而在使微導管朝遠側前移時促進夾持。此外,當將該裝置朝近側朝嚮引導導管或護套縮回時,外籠可繼續擴展並維持與血塊之接觸,即使當脈管直徑增大亦是如此。
圖18示出對於血塊夾持有益的一孔格圖案470。此圖案470可併入一管狀或平坦裝置組態中。當跨脈管系統中之一閉塞性血塊部署時,大孔格區域473中發生血塊突起。在一合適潛伏時間之後,可將微導管從近側472推進以部分地重新包覆該裝置。當微導管接觸突出至孔格473中之血塊時,它迫使血塊在該孔格中朝遠側移動至位於撐條471之間之區域474中。變窄的撐條將所捕獲血塊朝向冠部475導引,從而對位於導管末端與裝置之間的血塊形成經改善夾持。
圖19繪示由平行連接之多個管狀組件之一總成470組成的本發明的一組態。在所示組態中,兩個組件472和473在近端處由一撐條474連接,並且隨後連接至近側軸471。此處所示組件472和473均與圖3和圖6所述實施例類似。在此圖像中,這些組件的排列可係錯開的,如圖所示,並且組件可沿長度彼此絞繞。多於兩個組件可以此方式連接在一起,並且不同組件可具有不同直徑或可沿長度漸縮。這些組件之總成有可能改善該裝置以一微導管或中間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時之血塊夾持和夾緊。
圖20a示出裝置之一組態,其中管狀組件480形成為螺旋形或螺旋形狀482並連接至一近側軸481。組件483之切割圖案經設計以促進如圖3和圖6所述之血塊嵌入和夾緊。然而,在此組態中,該組件之中心線沿循一螺旋形軌跡,諸如圖20b所示軌跡,其中軌跡491沿循一圓柱形心軸490之表面。
在圖21所示的裝置之另一實施例中,一扁平裝置500經形成為使得該裝置之中心線在此情況下亦形成一螺旋形路徑。此裝置可透過以下方式形成:從一管雷射切割出所需撐條圖案502,或者切割一扁平片材、然後將扁平部分捲繞在一圓柱體周圍、之後進行熱定型。因此,該裝置具有與將一寬帶狀物捲繞在一圓柱體周圍類似之形狀。當此裝置跨一閉塞性血塊部署時,血塊可突出至低撐條密度區域中,但亦可進入螺旋形線圈之中央內腔中。在裝置縮回時,這可改善血塊夾緊和鬆脫性能,並且在使一微導管或中間導管在裝置之上朝遠側前移、直至其接觸血塊的情況下,亦可有利於血塊夾持。所示實施例500在裝置之本體部分506中具有一平坦剖面。螺旋形本體部分連接至一近側軸501、及具有一遠側末端504之一遠側碎片保護結構503。圖22示出另一裝置實施例520,除本體節段522之一彎曲或異形剖面形狀之外,該裝置實施例與圖21類似。圖23a至圖23c繪示可併入在本發明之此組態中的剖面形狀的不同實例。圖23a示出一平坦剖面531,圖23b示出一『S』形剖面532,圖23c示出一彎曲剖面533。
圖24a示出具有與圖23c所示彎曲剖面類似之一彎曲剖面的裝置550的另一螺旋形組態。雷射切割或線材形成的血塊接合區段553連接至一近側軸551。一微導管可與此裝置一起使用以夾持血塊並對血塊產生經改善夾緊,如圖1所述。當使微導管或中間導管在該裝置之上前移以夾持血塊時,該微導管或中間導管可沿循脈管之中心線,或者替代地,其可沿循該裝置之中心線並沿循如圖24b所示之螺旋形軌跡。若導管561在重新包覆期間沿循脈管之中心線562,則其可將血塊良好地夾持在螺旋形線圈內之內腔空間564中。替代地,若導管561沿循裝置之中心線563,如圖所示,則該導管可將血塊良好地夾持在切割圖案之孔格560中。圖25示出由兩個螺旋形組件583和584構造以形成一雙螺旋型構造之裝置580之一實施例。
圖26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600,其中若需要,裝置之近側部分601經設計以有利於血塊夾持,這與圖7中所述那樣類似。本體區段604亦類似於圖7中所述那樣,然而在此實施例中, 近側區段與本體區段之間之連接部603可在張力下伸長。這有利於血塊在由裝置鬆脫期間之拉伸。血塊之近端將經夾持並受限於裝置之近側部分601上,而血塊之遠端將定位在本體區段604上。當該裝置縮回時,近端601將首先移動,從而拉動血塊之近端。若血塊之遠端卡在脈管中,則裝置之本體區段將保持靜止並且連接器603將伸長。這亦將使血塊伸長,從而將其從脈管壁剝離並減小鬆脫力。當連接器603中之張力等於血塊之遠側區段之鬆脫力時,血塊之剩餘部分將開始移動。在此實施例中,伸長連接器603由一盤簧形成,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此伸長元件可形成外籠之切割圖案之一部分。
圖27a和圖27b繪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圖27a示出處於自由擴展組態之裝置700。在本發明的此迭代中,外籠701之近側部分經組態以促進血塊嵌入和血塊突出以有利於血塊夾持。與近側區段相比,外籠之本體區段702具有增大的直徑,以確保裝置縮回越過脈管系統中之彎曲和分支時之良好血塊保持。外籠具有開放遠端,其具有經示出為位於遠側冠部上之不透射線標記物703。此總成中之內部組件由連接碎片保護結構705與近側接頭708之一線材706組成。在自由擴展組態中,外籠703之遠側撐條與碎片保護結構707之前緣之間存在明顯間隙。此間隙可從1mm變化至20mm,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將在5mm至10mm範圍內。
圖27b示出與圖27a相同之裝置,只是在此圖像中,裝置750位於閉塞性血塊位置處之目標脈管之直徑處。在此直徑處,碎片保護結構755之前緣757位於外籠752內部且位於遠側冠部753近側。碎片保護結構755相對於外籠752之此位置變化歸因於處於自由擴展組態下與位於減小直徑處之外籠752之長度差。在小直徑處將碎片保護結構定位在外籠內部使裝置部署所需的位於血塊遠側的停駐空間最小化。此外,在裝置在大脈管中縮回期間和在收取至一引導導管或中間導管期間,將碎片保護結構755定位在外籠752遠側提高碎片保護之效能。
圖28示出圖27所述裝置實施例之一使用方法。使用標準介入技術將裝置800跨血塊803進行部署,並且將該裝置定位成 使得該裝置之遠端802和碎片保護結構801定位在血塊803遠側。裝置800亦含有一血塊夾持部分804並且連接至一細長近側軸部分805。
裝置圖像850示出在已經推進微導管855以在血塊853與裝置之近側部分854之間產生夾持之後的脈管中的裝置。在目標脈管位置中的此直徑處,遠側碎片保護結構851部分地位於外籠852內部。
裝置圖像900示出縮回至一更大直徑脈管中時的裝置。隨著脈管直徑之增大,外籠901之直徑亦增大並且外籠長度縮短。這在碎片保護結構之近側邊緣902與外籠之遠端905之間形成一間隙。這有利於捕獲在鬆脫和收取過程期間脫離的任何碎片或栓塞904。血塊906仍保持經夾持在微導管907之遠側末端與裝置908之間。
裝置圖像950亦繪示碎片保護結構951在其捕獲在收取過程期間從血塊本體956釋放的血塊碎片954和953時之有效性。
圖29所示裝置1000係圖20a和圖20b所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其中一管狀組件1001經形成為一螺旋形或螺旋組態並連接至一近側軸1002。在此組態中,該組件之中心線形成一螺旋形軌跡,該螺旋形軌跡沿循如圖20b所示之一錐形或圓柱形心軸之表面。管狀元件之直徑可從0.5mm變化至8.0mm,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可在1.0mm至4.0mm範圍內。螺旋形軌跡所沿循之圓柱形心軸之直徑可從1.0mm變化至10.0mm,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可在2.0mm至7.0mm範圍內。螺旋之螺距可從變化3.0mm至30mm,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可在10.0mm至20.0mm範圍內。
此裝置之螺旋形組態提供用於血塊鬆脫之性能益處,因為與一直組態的情況相比,該裝置與血塊更多地接觸。血塊更深地嵌入在孔格中及該裝置之撐條之間,從而改善裝置對血塊之夾緊。這由於螺旋形狀而發生,該螺旋形形狀將該裝置之部分定位成遠離脈管之表面並定位在血塊之本體中。這在圖30中示出,其中螺旋裝置1051經部署在神經血管脈管1050中之血塊1052內。裝置1051係根 據用於部署支架收取器之標準程序、藉由將該裝置透過微導管1053遞送、然後將該微導管縮回來部署。在一種使用方法中,可將裝置1051直接縮回以使血塊1052鬆脫並將其收取至接入導管1054中。在該程序期間可利用抽吸,並且可透過使接入導管1054上之球囊1055膨脹來提供流阻滯。替代地,在將裝置1051部署在血塊中之後,可再次使微導管1053前移以部分地重新包覆裝置1051並在位於微導管之遠側末端與裝置1051之撐條和冠部之間的血塊上產生夾持,如本說明書別處所述。然後,若需要,可利用流阻滯和抽吸來將裝置、微導管、及血塊作為整體縮回至接入導管中。
血塊在具有一螺旋形或螺旋錐組態之一裝置中之嵌入的增大的深度對於在費力的脈管曲折部中及脈管分叉(如圖31所示)中之血塊上獲得夾持特別有用,其中分叉之有效直徑(D4)大於近側脈管直徑(D1)或遠側脈管直徑(D2,D3)。這在圖32a和圖32b中進一步繪示,其中圖32a繪示部署在一脈管1070內之一血塊1072中之一直管狀組件1071。圖32b示出管狀組件1083(具有與圖32a中之組件1071相同的直徑)經形成為具有一螺旋形組態時在血塊1082中之改善的接合和嵌入。該螺旋形組態增加裝置1083接合在血塊內之深度,並且亦增加裝置與血塊相接觸之表面積。
圖33示出部署在一血塊1101中之一螺旋形管狀組件1102,該血塊位於解剖結構脈管1100之一分叉中。可使微導管1103前移以重新包覆裝置1102,直至醫師感覺到指示血塊已將血塊夾持在裝置中之一移動阻力。然後可在維持裝置與血塊之間之夾持的同時,將微導管1103、裝置1102、及血塊1101同時移除。
圖29至圖33所示螺旋形管狀組件特別善於在難以從脈管中鬆脫和收取之血塊(諸如,具有中至高纖維蛋白含量之組織化血塊)上產生夾持。圖34示出可用於所有血塊類型之鬆脫和保持之一裝置1200。此裝置1200併入有一螺旋形管狀組件1205,該螺旋管狀組件可用於透過如前所述以微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來在血塊上產生夾持。外籠組件1201在部署時亦與血塊接合,從而在裝置朝近側縮回至中間導管、引導導管或護套時提供額外的夾緊以用於血塊之鬆脫 和保持。外籠組件1201提供針對全範圍血塊類型(包括富含紅血球之軟血塊、及具有不同元素之混合血塊)之鬆脫和保持能力。在部署時,螺旋形組件1205亦向外籠1201之內表面提供額外的徑向力,從而幫助外籠在血塊內擴展。外籠組件1201具有遠側不透射線標記物1204以標記物在螢光下標記該組件之遠端。不透射線標記物1204一般將由自鉑、鎢、金或類似不透射線元素產生之線材線圈、鉚釘或插件組成。
在此組態中,外籠1201由一近側撐條1209連接至近側軸1210。此撐條1209對螺旋形組件1205之夾持性能具有極小影響,並且可定位在螺旋形管1207之近側區段內部或外部。為以此裝置在血塊上產生夾持,可以微導管、診斷導管或中間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該裝置,直至醫師感覺到對在該裝置之上朝遠側對該導管進行任何進一步推動之一阻力。此時,醫師知道他已成功夾持,並且可將導管和裝置與血塊作為整體移除。若未感覺到阻力或未產生夾持,則可將裝置1200作為一標準支架收取器縮回以將血塊收取至接入導管中。不透射線標記物1206在螢光下可見,並且對於醫師來說係關於何時將裝置作為一標準支架收取器收取(即,以微導管(未示出)重新包覆裝置,直至感覺到一有限阻力(夾持力)或直至微導管之末端與標記物1206對準)之一指示器。然後按照標準程序收取裝置。
此裝置1200亦併入有一碎片保護特徵1202,以捕獲可在血塊鬆脫和收取期間產生的血塊碎片或栓塞。在此組態中,碎片保護特徵1202係螺旋形組件1205之一整體部分,並且當完全擴展時,經定位在外籠組件1201遠側。一遠側不透射線末端1203連接至碎片保護特徵1202之端部。
為更清楚起見,圖34中之裝置總成1200中所示的外籠組件1201和螺旋形組件1205分別在圖35a和圖35b中繪示出。在此組態中,圖35a中之外籠組件1250具有與在我們的WO2014/139845A中所述相同的中間區段構造,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遠側標記物1252連接至此區段之遠側冠部以便於在螢光下可見,並且不透射線標記物1253定位在細長近側撐條1254 上。不透射線標記物1253可由一不透射線材料線圈形成並可結合、熔接或焊接在適當位置。替代地,該不透射線標記物可由一不透射線材料環形成並徑向捲曲,或由一扁平片材形成並鉚接在撐條上之一孔眼中。近側套環1255可用於將外籠組件1250和螺旋形管組件1300(圖35b中示出)組裝至該裝置之近側軸(未示出)。
圖35b繪示圖34中之總成1200中所包括之螺旋形組件1300。為清楚起見,在此圖像中,未沿組件1300之本體區段1302示出撐條細節。示出用於裝置組裝之近側撐條1305和近側套環1301。亦示出碎片保護區段1303和遠側不透射線標記物1304。在此組態中,本體區段1302沿其長度具有一固定直徑,然而在其他組態(未示出)中,直徑可沿長度增大或減小。類似地,在其他組態中,螺旋直徑和螺距可沿長度變化,或者組件可具有直區段和螺旋形區段之組合。除此組件之夾持能力之外,亦提供內部通道功能性,諸如:在部署時立即恢復血流、打破跨血塊之壓力梯度、促進對比流動和遠側視覺化、及充當用於遠側栓塞之一抽吸通道。裝置1300之撐條和冠部圖案可沿本體區段1302之長度變化,使得近側部分提供夾持能力,而中間部分和遠側部分則更密集地經支架以提供內部通道功能性。
圖36中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此裝置1400亦係一內部螺旋形管狀組件1403和一外籠1401之一總成。在此組態中,碎片保護特徵1406與外籠1401成一體。外籠1401和螺旋形組件1403在近側接頭1405處連接至近側軸1404。在此總成中,遠側不透射線末端1402連結至外籠1401。
圖37示出圖7a所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在此裝置1450中,近側區段1451經組態以在由微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時夾持血塊。如前所述,近側撐條1456具有大的張角,並且孔格大小促進血塊突出,以有利於在重新包覆期間夾持在微導管與裝置1450之間。中間區段1452經組態以與近側區段相比擴展至一更大直徑,以在將血塊縮回越過脈管彎曲部和分支期間提供血塊夾緊和保持。近側區段1451和中間區段1452具有不同的撐條長度和切割圖案,因此具 有不同的徑向力特性。在一個實施例中,針對一固定部署直徑(例如,1.0mm),近側區段1454之徑向力大於中間區段1455之對應徑向力,而在另一實施例中,針對同一部署直徑,中間區段1452之徑向力大於近側區段1451之徑向力。
圖38繪示本發明所詳述之任何裝置之夾持部分的典型撐條切割圖案。撐條1501相對於縱向脈管軸線具有一大張角,該大開口角促進改善的血塊夾緊,因為撐條相對於一移動方向之角度越大,撐條夾緊血塊而不是滑過血塊之能力越大。類似地,透過使冠部1502之接近垂直於血塊內之行進方向的長度最大化,增大冠部之內徑以同樣改善血塊夾緊。撐條連接器1503之長度增大在裝置中提供孔格環之總孔格面積1504,該等孔格具有低徑向力和低撐條表面積之以促進血塊嵌入和突出至這些孔格中。當以微導管重新包覆裝置時,抵靠撐條1501將突出血塊推入至冠部空間1505中,從而捕陷血塊並將其夾持在適當位置。
圖39中示出裝置切割圖案之另一實施例。在此組態中,相鄰於冠部1551之撐條形狀和彎曲角度1553經設定尺寸成使得在以微導管1555重新包覆時,鄰接的撐條閉合在一起1554,從而形成另一夾點以幫助夾緊突出至孔格區域(未示出)中之血塊。
如圖38所述,切割圖案中之冠部內徑越大,冠部之接近垂直於脈管縱軸(和血塊移動方向)之部分越長,血塊鬆脫能力越好。圖40示出冠部組態,其允許將冠部直徑最大化,同時使得能夠將裝置捲繞成裝載組態,以便透過微導管遞送至目標脈管位置。為使捲繞直徑最小化,冠部1603、1604和1605沿縱軸偏離,使得在塌縮組態中,冠部配合至短連接器例如1606之任一側之空間中。為產生此冠部偏離,鄰接的撐條1601和1602具有不同長度。
圖41示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其中切割圖案經組態以使得冠部1653在由微導管1651重新包覆期間維持其全直徑,使得可透過微導管末端1654形成夾持來將最大量之血塊從孔格1655推入冠部空間1652中。圖42示出面向近側的冠部1703與圖41所述那些類似的切割圖案的一實施例,其中冠部空間1701經最大化以獲得改 善的血塊夾持。在此組態中,面向遠側的冠部1704的直徑減小,因為該冠部不是血塊夾持所需的,並且減小的直徑可有利相鄰撐條1702中的低重新包覆力和增大的徑向力。
圖43示出裝置之一實施例,其中面向近側的冠部1721、1723與面向遠側的冠部1725相比具有一更大直徑,以獲得改善的血塊夾持,如圖42所述。沿著此裝置之縱軸的交替的孔格環具有不同面積,其中孔格1726與孔格1720相比具有一更大面積。因此,更多血塊很可能嵌入並突出至孔格1726中。突出至孔格1726中之血塊在重新包覆時將由微導管朝向冠部1723推動。為確保此重新包覆係平穩的,以向醫師提供良好觸覺反饋,增大撐條1724之長度以減小導管從低徑向力節段到高徑向力節段時之「碰撞」感覺。此外,縮短撐條1722之長度,以增大係支撐冠部1723之撐條環中之徑向力。這使冠部1723在由微導管重新包覆期間擴展更久,從而提高夾持效果。
圖44a至圖44c示出沿撐條之長度促進血塊夾持之一撐條/冠部組態。圖44a示出處於自由擴展組態之撐條1757和1758。撐條1758經製備成使得其含有接近冠部1753的一系列彎曲部1751、1752和1759。類似地,撐條1757含有一系列匹配的彎曲部1754、1755和1756。當裝置經重新包覆在微導管中時,該裝置之直徑減小並且該等撐條移動成更靠在一起。圖44b繪示出:隨著直徑的減小,撐條中之彎曲部互鎖,從而諸如在點1808與1805之間、及在點1804與1807之間形成夾持點。這有助於夾緊嵌入在兩個撐條之間的突出血塊,如圖44c所示。在圖44c中,血塊1852之部分突出至撐條之間的孔格中。當該裝置由微導管(未示出)重新包覆時,撐條1850和1851移動成更靠在一起,從而在突出血塊1853上產生夾持。此血塊夾持改善裝置在增強血塊鬆脫能力、及血塊到接入導管中之安全收取上之效能。
圖45中示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此圖繪示裝置1900之輪廓和外部形狀,但為清楚起見未示出撐條圖案。在此實施例中,裝置之近側區段1905形成為如圖29至圖33所述之一螺旋組 態。此近側區段1905亦經組態以在由微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時夾持血塊。如前所述,撐條具有有利於血塊夾持之張角和冠部,並且孔格大小促進血塊突出,以進一步改善重新包覆期間之微導管與裝置之間的夾持。本體區段1901經組態以擴展成一圓柱形或均一的形狀,以在將血塊縮回越過脈管彎曲部和分支期間提供血塊夾緊和保持。身體區段亦特別適合夾緊和保持紅血球含量在30%至100%範圍內的較軟血塊,但尤其適合夾緊和保持紅血球含量大於50%的血塊。在此組態中,該裝置透過以下方式有效地鬆脫和保持富含纖維蛋白之血塊和富含紅血球之血塊:透過以微導管部分地重新包覆在近側區段1905之上來夾緊富含纖維蛋白的血塊,而由本體區段1901夾緊和保持較軟或異構的血塊。此圖所示裝置1900在一近側接頭1904處連接至一近側軸(未示出)並且具有一碎片保護區1902。近側螺旋區段1905在1906處連接至本體區段1901。此連接可為居中的並且與本體區段同心,或可為偏心的,例如與本體區段之外表面對準。位於近側管狀區段與本體區段之間的張開區段1903可包括大孔格開口,以有利於血塊遷移至本體區段中以獲得改善的保持和碎片保護。
圖46示出圖45所繪示裝置1900在從如圖所示方向『A』觀察時之一端視圖。在此圖中,螺旋外表面1951具有一直徑(Ø‘S’),其大於本體區段直徑1952(Ø‘B’)。在其他實施例(未示出)中,螺旋外徑可等於或小於本體區段直徑。螺旋外徑一般介於2.0mm與8.0mm直徑之間,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介於4.0mm與6.0mm之間,本體區段直徑可從1.0mm變化至8.0mm,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介於3.0mm與6.0mm之間。在此實施例中,本體區段以一圓柱形組態示出,然而此區段亦可形成為與近側區段具有不同的螺距、管道直徑和螺旋直徑的螺旋或彎曲形狀。
圖47所示實施例2000與圖45和圖46所示裝置具有類似形狀,並具有額外的撐條和構造細節。此實施例經示出為由近側撐條2008連接至一近側軸2007。近側區段2001形成為一螺旋組態,並且本體區段2002形成為一圓柱形形狀。該裝置之遠端形成一錐形形狀以提供碎片保護能力。不透射線線圈或標記物2003經添加 至遠側末端以便在螢光下可見。額外的不透射線標記物2005在從螺旋區段至本體區段之過渡處或附近添加至該裝置。此標記物2005突顯螺旋區段2001之端部,並且可用於辨別停止以微導管進行重新包覆之最佳點。對於富含紅血球之血塊,此不透射線標記物亦可用於使裝置與血塊之近側面對準。類似地,軸2007之遠端上之一不透射線線圈(未示出)可用於使螺旋夾持區段2001與富含纖維蛋白之血塊之近側面對準。近側螺旋區段之長度一般為5mm至30mm,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其長度介於8mm與15mm之間。額外的不透射線標記物可沿螺旋區段添加,以便為利用微導管進行的重新包覆過程提供增強的視覺反饋和清晰度。圖47亦繪示位於從螺旋管至本體區段之直徑過渡處的孔格開口2006,其經設計以有利於血塊部分或完全進入本體區段2002內部。
圖48示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2050,其中僅示出軸2052、及螺旋區段和本體區段2051的外部形狀。在此實施例中,辨別螺旋區段之端部2056之不透射線標記物2055安裝在通向近側軸2052之一延伸部2054上。此軸延伸部2054在近側接頭2053之遠側延伸,該近側接頭將螺旋區段連接至軸2052。
圖49a示出圖6a至圖6d先前所詳述實施例2100之一局部平面圖,並且繪示大孔格區域2102,該大孔格區域促進血塊突出至裝置中,使得在以微導管重新包覆裝置時,可將血塊釘在撐條2103和2104上。在圖49b中,裝置2122經示出為經部署在位於一動脈脈管2120中之一血塊2121中。裝置2122連接至一近側軸2123。在部署裝置時,撐條環和孔格2125嵌入在血塊中,而定位在大開放孔格區段2126之上之血塊部分2124突出至該裝置中。大開放孔格區段促進血塊突出至裝置中,從而使血塊壓縮、及隨後的與脈管壁2120之摩擦之增大最小化。
圖49c繪示血塊2141之突出區段2142如何由導管末端2145推動抵靠撐條環和冠部2144以在血塊上產生夾緊,從而有利於從脈管系統鬆脫和收取。
在以一導管重新包覆時,本文所揭示之發明與現有支架收取器技術相比在產生血塊夾緊和夾持上更有效且可靠。圖50a至圖50c繪示現有支架收取器裝置2200(先前技術)以一微導管重新包覆時所發生的情況。圖50a示出部署在一血塊2201中的支架收取器2203。血塊2201中發生撐條嵌入,並且一些血塊突出至開放孔格2203中。一典型支架收取器具有在4mm至6mm範圍內之一外徑,並且當裝置2224如圖50b所示經重新包覆時,其收縮並從血塊2220脫離。因此,當推進微導管2221時,嵌入在血塊2220中之撐條2223從血塊表面脫離,並且血塊在孔格中之突出有所損失,從而允許微導管完全推進以重新包覆位於血塊下方的裝置。圖50c示出在裝置由導管2240重新包覆時撐條長度2242和冠部張角2244如何決定裝置之重新包覆角度2241。從垂直角度看,此角度2241越大,裝置撐條在重新包覆期間將越有可能從血塊之表面脫離。長度2245係裝置直徑在使導管前移時開始收縮的與導管末端相距的距離。此長度隨著重新包覆角度的增大(從垂直方向)而增大,從而減小裝置撐條與血塊之接觸。
與現有支架收取器技術之圖50a至圖50c相比,圖51a至圖51c示出部署在一血塊中之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圖51a繪示部署在一血塊2301中之一裝置2300,該裝置類似於本專利別處所述的裝置。撐條環2303嵌入至血塊中,並且血塊2302突出至大開放孔格2305中。當該裝置如圖51b所示以導管重新包覆時,在導管末端接近時,沿裝置長度之撐條長度、冠部組態和徑向力分佈維持撐條嵌入在血塊中並維持血塊突出至孔格中。因此,在重新包覆過程期間,血塊2322仍突出至裝置孔格中,並且經推動以抵靠相鄰的撐條2326和冠部2325,從而將其夾持在適當位置。冠部2325亦由撐條環2324支撐,以確保該冠部在重新包覆過程期間保持擴展且嵌入在血塊中更久。此性能特性在圖51c所示之減小的重新包覆角度(從豎直方向)和顯著減小的長度2345中反映出來,該長度顯示出除了非常接近導管末端,裝置直徑不收縮。此特徵透過使較高和較低徑向力分佈沿裝置長度交替(如圖3a至圖3d先前所述)來進一步促進。
此裝置之較佳實施例具有2mm至3mm之一外徑,該外徑有利於與一般擴展至4mm至6mm之標準支架收取器相比允許重新包覆過程期間的較高冠部擴展角度的較短條長度。這在圖52a和圖52b中繪示,其中圖52a示出已擴展成一2D組態之具有一4mm外徑之一3孔格常規支架收取器的擴展撐條2402。圖52b中示出收縮至一2mm直徑時的同一裝置,其示出撐條長度2423並示出冠部張角如何從圖52a中的2401減小至圖52b中的2422。相比之下,圖53中示出本發明之一撐條組態,其示出撐條的大擴展角度2442外加有利於夾持的大冠部ID 2443。此裝置在2mm直徑下仍然有效,因為透過將血塊夾持在微導管末端與裝置之冠部和撐條之間而不是由裝置將血塊部分或完全釘在脈管壁上以維持撐條嵌入和血塊接合,得以提供血塊接合和保持。
圖54a和圖54b所示撐條組態提供額外的益處以幫助產生夾持並使閉塞性血塊鬆脫。圖54a中之裝置2504之撐條圖案經示出為擴展成一2D組態。當裝置2504以微導管重新包覆時,外徑減小,從而導致頸點2505朝向相對的頸點2501移動。這可幫助夾緊突出至孔格2503中的血塊,並且在微導管推進並推動血塊以抵靠冠部2502時將血塊維持在此位置中,從而釘住血塊並產生一夾持夾緊。圖54b進一步繪示靠近在一起的頸點2553如何對定位在微導管末端2555與冠部2551之間的血塊(未示出)提供額外的夾緊,以有利於夾持並且亦在將血塊縮回越過彎曲部和分支以到達接入導管時增強對血塊之夾緊和保持。
參見圖55至圖58,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3000,其某些特徵類似於上述裝置。裝置3000包含一近側夾持區段3001和一遠側區段3002,在此情況下,該遠側區段係大致上圓柱形或圓筒形狀的,與該近側區段相比具有一更大直徑。遠側圓筒區段3002具有遠側不透射線標記物,在此情況下,該標記物包含兩個鉑/鎢線圈3004,該等鉑/鎢線圈附接至形成遠側圓筒區段3002的撐條中的兩個的最遠端。額外的不透射線標記物3005(可係金的)位於近側夾持區段3001與遠側圓筒區段3002之間的過渡處。在重新包覆過 程期間,標記物3005可在螢光下給出要將微導管重新推進多遠的一指示。不透射線標記物3005較佳地係縱向偏離的,以使裝置之輪廓最小化。類似地,不透射線標記物3004亦較佳地係縱向偏離的,以使裝置輪廓最小化。
裝置3000較佳地由一單個形狀記憶材料(諸如鎳鈦合金)管形成,該管經雷射切割以形成撐條圖案。遠側圓筒區段3002向外張開以形成圓筒形狀,使得此區段形成在所繪示之擴展組態中比近側夾持區段3001之直徑更大的一直徑。裝置3000亦具有位於夾持區段3001之近端與裝置安裝在其上之一細長軸之間的一近側接頭3006。下文詳細描述近側接頭。
在呈擴展部署組態時,遠側圓筒區段之直徑一般為約4.5mm(在3.5mm至8.0mm範圍內),並且近側夾持區段之直徑為約2mm(在1.5mm至4.0mm範圍內)。
如從圖56和圖57將部分地顯而易見的,至少一些面向近側的撐條3007之長度大於至少一些面向遠側的撐條3008之長度。撐條長度之差異確保由夾持區段施加至血塊之徑向力變化以達成對血塊之良好夾緊,同時與微導管結合地促進血塊收取。
裝置之近側夾持區段3001確保與費力的血塊(諸如富含纖維蛋白之血塊)之接合,而更大的遠側區段3002則提供對軟血塊之改善保留、血塊到引導導管末端中之改善收取、及在部署時及在收取期間在裝置縮回穿過脈管系統並進入引導器或護套中時之裝置穩定性。
參見圖59,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裝置3020,其類似於圖55至圖58之裝置,並且包含一近側夾持區段3021、一遠側區段3022、遠側標記物線圈3024、及不透射線標記物3025。在此情況下,近側夾持區段3021經熱成型成一螺旋形狀。螺旋可具有以下特徵:螺旋螺距-14mm(在10mm至25mm範圍內);螺旋外徑-5mm(在4.0mm至10mm範圍內);並且螺旋一般可形成一360°曲線,或在180°至720°範圍內。
遠側圓筒區段3022之一縱向中心軸線可偏離螺旋之一中心線,以有助於達成區段之間之均一(低應變)連接。在此裝置中,螺旋區段之遠端經定向成使得其垂直於圓筒區段之近側面。在此取向中,將螺旋區段連接至圓筒區段之撐條兩者均為相等長度,並且無論熱成形心軸上之切割圖案取向如何,均具有同等應鬆脫準。在其他迭代中,螺旋區段可相對於圓筒區段以一角度定向。圖60至圖62繪示螺旋區段和圓筒區段之外形形狀。圖62示出可用於使管的螺旋和張開部成型的一成形器工具,該螺旋從該張開部向外以形成遠側圓筒區段3022。
圖63至圖65更詳細地示出圖55至圖62之裝置之圓筒區段。不透射線標記物3005、3025之錯開在圖63中特別顯而易見,並且標記物3004之縱向錯開在圖64中清晰可見。
圖66至圖69繪示本發明裝置之一替代性遠側圓筒區段。在此情況下,圓筒區段具有用於碎片保護之一閉合遠端3030。碎片保護可由一遠側過濾器提供或增強,該遠側過濾器可安裝在延伸穿過該裝置之一分離軸上。
不透射線標記物3004、3024、3005、3025之組態和位置在圖70中更清晰可見。
在一些情況下,本發明裝置之夾持區段之近端使用一機械鎖定系統附接至一軸。鎖定系統可包括用於一軸之一第一接受器、及用於該夾持區段之一或多個近側撐條之一第二接受器。軸可包括用於與鎖定系統接合之一特徵,諸如台階。在一些情況下,鎖定系統經組態以容納不透射線標記物。在一些情況下,一單個撐條之一端部可經組態用於與鎖定系統接合。在其他情況下,鎖定系統經組態以與二或更多個撐條之端部接合。
參見圖71至圖75,繪示一近側撐條3051與一軸3052之間之一近側接頭3050。在此情況下,近側撐條3051具有一槽3053並終止於兩個支腿3054,其中一者稍長於另一者。一支腿3054之增加長度使得在裝配近側接頭期間更易於對準和定位套環。在該設計之另一迭代中,以一單個撐條(未示出)替換兩個支腿3054。 3051中可包括額外的槽和連接撐條,以改善組件與施加至接頭之黏合劑之間的機械鎖定。
軸3052具有一放大端3055,其與軸3052之主要部分限定一台階。一套環3056可在軸端3055之上滑動,並且具有面向遠側的槽3057以將撐條端部之本體容納在槽3053之區域中。套環3056亦具有面向近側的槽3058,使得套環3056在軸3052上之定位不係取向特定的。軸3052之放大部分3055之部分經接受在撐條3051中之槽3053中。在使用期間,在裝置夾持和縮回期間,軸端3055之近側面與槽3053之近側面接合以傳輸負載。當套環3056處於適當位置時,槽3057限制近側撐條3051,使得槽3053之近側面無法脫離軸端3055。這種機械鎖定確保總成之最終接頭強度係基於材料特性而不是黏合劑或焊接接頭強度,因為接頭需要組件材料失效才能使接頭分離。
為形成近側接頭,首先使套環3056在軸之放大部分3055之上滑動,並將其沿軸3052推進至圖74所繪示位置。然後將近側撐條3051定位成使得將軸之放大部分3055接受在撐條之槽3053中,如圖74所繪示。然後推進鎖定套環3056以將撐條3051鎖定至軸3052,如圖75所繪示。然後將黏合劑施加至接頭。然後可鄰近於接頭定位一不透射線標記物。該組態確保達成一低剖面接頭,該低剖面接頭具有堅固的機械鎖定,其拉伸強度有利於在具有挑戰性之解剖結構中收取頑固性血塊。在將裝置透過微導管遞送之期間在壓縮負載下,放大部分3055之遠端可與槽3053之遠側面接合,從而提供壓縮負載之面對面傳遞。
圖76至圖80繪示另一近側接頭3060,其類似於圖71至圖75之近側接頭。在此情況下,接頭3060經組態以容納兩個近側撐條之端部3061,該等近側撐條連結至具有一放大部分3065之一軸3062。鎖定套環3066用於將軸3062鎖定至撐條端部3061。此組態增大擴展遠側部分之撐條3061與軸之放大部分3065之近側面之間的面對面接觸面積,從而改善接頭傳遞負載之能力。套環3066具有4個槽以確保撐條3061無法脫離軸之放大部分3065。
根據前述描述將顯而易見,雖然已繪示並描述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但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修改。例如,雖然本文所述實施例係指特定特徵,但本發明包括具有不同特徵組合之實施例。本發明亦包括不包括所描述的所有具體特徵的實施例。
本發明不限於上文所述的在構造和細節上可有所變化的實施例。
150‧‧‧裝置
151‧‧‧孔格環
152‧‧‧部分/區域/區段
153‧‧‧連接撐條
154‧‧‧近側撐條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從一身體脈管中移除一血塊的血塊移除裝置,其包含一可擴展結構,包含一經組態以與該血塊接合的互連撐條網絡及包含一受限遞送組態、一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該互連撐條網絡被組態為該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以便該網絡的至少一部分與該血塊相互貫穿,該可擴展結構包含:一遠側區段,包含一開放遠端;及一非圓柱形的近側夾持區段,在該遠側區段的近側以及包含小於該遠側區段的一直徑的一直徑,該近側夾持區段被組態以從該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移動至一至少部分受限血塊夾持組態時夾持該血塊,近側夾持區段係進一步組態為,當該互連撐條網絡係在與該血塊相互貫穿的狀態下塌縮時,該近側夾持區段的至少一部分夾持該血塊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一細長構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該遠端系連接至該近側夾持區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該遠側區段還包含一向外張開的遠側圓筒區段,以形成具有該開放遠端的一圓筒形狀,以及其中該互連撐條網絡包含至少複數個面向近側的撐條以及複數個面向遠側的撐條,至少一些面向近側的撐條的一長度為大於至少一些面向遠側的撐條的一長度,從而變化在該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中的該裝置的一向外徑向力。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其中該遠側圓筒區段包含遠側不透射線標記物,附接至形成該遠側圓筒區段的該互連撐條網絡至少二者的最遠端。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進一步包含:複數個不透射線標記物,定位在該近側夾持區段以及該遠側圓筒區段之間的一過渡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其中該近側夾持區段包含一螺旋形式,其包含一螺旋螺距,在約10mm至25mm的範圍。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縱軸,延伸穿過該遠側區段,該近側夾持區段圍繞該縱軸以一螺旋方式延伸。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其中該細長構件經組態以在該網絡與該血塊相互貫穿、且該網絡之至少一部分夾持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該可擴展結構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格以及至少一第二孔格,其每一者包含一塌縮遞送組態;以及一部署擴展組態,其每一孔格進一步包含一孔口,至少一些該孔格的該孔口經組態以允許該血塊本體的至少一部分與該結構互相貫穿,該可擴展結構經組態以與該血塊相互貫穿,該血塊藉由該血塊之至少一部分擠出穿過該第一孔格中之至少一者所界定。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血塊接合元件經組態以在部署在內徑小於該擴展部署組態之內徑的血管內時施予一向外徑向力,該血塊接合元件經組態以施予沿著該血塊接合元件之長度以一大致上正弦圖案變化的一向外徑向力。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其中該大致上正弦圖案包含一波形圖案,包含一振幅,其沿著該血塊接合元件之長度減小,該振幅在該血塊接合元件之該近端處係較高的且在該遠端處係較低的。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血塊移除裝置,該血塊接合元件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相鄰節段,其經組態使得由至少二相鄰節段施予的該向外徑向力彼此不同。
  12. 一種用於從一血管中移除一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其包含:一可擴展結構,包含一經組態以與該血塊接合的互連撐條之網絡及包含一受限遞送組態以及一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該網絡在該擴展血塊接合部署組態中組態,以便該互連撐條的至少一 部分與該血塊相互貫穿,該可擴展結構包含一遠側區段,其包含一開放遠端,以及一近側夾持區段,一血塊接合元件,包含一受限遞送組態以及一擴展部署組態,該血塊接合元件經組態以在部署在內徑小於該擴展部署組態之內徑的一內腔內時施予一向外徑向力,該向外徑向力沿著該血塊接合元件之長度以一大致上正弦圖案變化,該大致上正弦圖案包含一波形圖案,其沿著該裝置之長度減小,振幅在該裝置之近端處係較高的且在遠端處係較低的,一細長構件,包含一近端以及一遠端,該遠端係連接至該可擴展結構的一近端;以及一在該細長構件以及該可擴展結構之間的近側接頭,該近側接頭包含一在該細長構件的遠端的台階。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血塊接合元件包含複數個相鄰節段,且至少兩個相鄰節段之向外徑向力彼此不同。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近側接頭包含一鎖定套環以用於與該細長構件、及該可擴展結構之該近端接合。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可擴展結構之該遠端包含一凹槽,該凹槽經組態用於與位於該細長構件之該遠端處之該台階接合。
  16.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可擴展結構之該遠端包含一槽,該槽經組態用於與位於該細長構件之該遠端處之該台階接合。
TW107121801A 2017-06-28 2018-06-26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TWI778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26005P 2017-06-28 2017-06-28
US62/526,005 2017-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8228A TW201918228A (zh) 2019-05-16
TWI778088B true TWI778088B (zh) 2022-09-21

Family

ID=6279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1801A TWI778088B (zh) 2017-06-28 2018-06-26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EP (3) EP4137071A1 (zh)
JP (2) JP2019005587A (zh)
KR (1) KR20190001935A (zh)
CN (1) CN109124725A (zh)
AU (1) AU2018204059A1 (zh)
BR (1) BR102018013204A2 (zh)
CA (1) CA3008899A1 (zh)
CO (1) CO2018006688A1 (zh)
ES (1) ES2932031T3 (zh)
IL (1) IL259946A (zh)
MX (1) MX2018008159A (zh)
RU (1) RU2018123183A (zh)
TW (1) TWI7780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2982A1 (en) 2010-10-22 2012-04-26 Neuravi Limited Clot engagement and removal system
US9358021B2 (en) 2013-01-09 2016-06-07 Covidien Lp Connection of an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device to a manipulation member
JP2016513505A (ja) 2013-03-14 2016-05-16 ニューラヴィ・リミテッド 血管から閉塞血餅を除去するための血餅回収デバイス
US10285720B2 (en) 2014-03-11 2019-05-14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system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WO2015189354A1 (en) 2014-06-13 2015-12-17 Neuravi Limited Devices for removal of acute blockages from blood vessels
US10265086B2 (en) 2014-06-30 2019-04-23 Neuravi Limited System for removing a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10617435B2 (en) 2014-11-26 2020-04-14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11253278B2 (en) 2014-11-26 2022-02-22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system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CN111743601A (zh) 2014-11-26 2020-10-09 尼尔拉维有限公司 从血管除去阻塞性血栓的取血栓装置
CN109862835B (zh) 2016-08-17 2022-09-13 尼尔拉维有限公司 用于从血管中移除闭塞凝块的凝块收回系统
US11406416B2 (en) 2018-10-02 2022-08-09 Neuravi Limited Joint assembly for vasculature obstruction capture device
ES2910600T3 (es) 2019-03-04 2022-05-12 Neuravi Ltd Catéter de recuperación de coágulos accionado
JP2021041169A (ja) 2019-09-11 2021-03-18 ニューラヴィ・リミテッド 拡大可能な口腔カテーテル
JP7109413B2 (ja) 2019-09-18 2022-07-29 株式会社Biomedical Solutions ステントシステム
CN110729051B (zh) * 2019-10-10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介入手术中的导丝力学分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1712231B2 (en) 2019-10-29 2023-08-01 Neuravi Limited Proximal locking assembly design for dual stent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
US11839725B2 (en) 2019-11-27 2023-12-12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with outer sheath and inner catheter
US11779364B2 (en) 2019-11-27 2023-10-10 Neuravi Limited Actuated expandable mouth thrombectomy catheter
US11944327B2 (en) 2020-03-05 2024-04-02 Neuravi Limited Expandable mouth aspirating clot retrieval catheter
US11633198B2 (en) 2020-03-05 2023-04-25 Neuravi Limited Catheter proximal joint
JP7299191B2 (ja) 2020-03-31 2023-06-27 大塚メディカル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ステント及びカテーテル・ステント・システム
US11883043B2 (en) 2020-03-31 2024-01-30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Catheter funnel extension
US11759217B2 (en) 2020-04-07 2023-09-19 Neuravi Limited Catheter tubular support
US11730501B2 (en) 2020-04-17 2023-08-22 Neuravi Limited Floating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s from a blood vessel
US11717308B2 (en) 2020-04-17 2023-08-08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heterogeneous clots from a blood vessel
US11871946B2 (en) 2020-04-17 2024-01-16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11738188B2 (en) * 2020-06-08 2023-08-29 Covidien Lp Connection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elements and elongate manipulation members
US11737771B2 (en) 2020-06-18 2023-08-29 Neuravi Limited Dual channel thrombectomy device
US20210393277A1 (en) * 2020-06-18 2021-12-23 Neuravi Limited Catheter mouth designs
US11937836B2 (en) * 2020-06-22 2024-03-26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system with expandable clot engaging framework
US11864781B2 (en) 2020-09-23 2024-01-09 Neuravi Limited Rotating frame thrombectomy device
US11937837B2 (en) 2020-12-29 2024-03-26 Neuravi Limited Fibrin rich / soft clot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
US11872354B2 (en) 2021-02-24 2024-01-16 Neuravi Limited Flexible catheter shaft frame with seam
US11974764B2 (en) 2021-06-04 2024-05-07 Neuravi Limited Self-orienting rotating stentriever pinching cells
US20230014731A1 (en) * 2021-07-14 2023-01-19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11937839B2 (en) 2021-09-28 2024-03-26 Neuravi Limited Catheter with electrically actuated expandable mout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8096A (zh) * 2006-09-20 2013-03-27 菲诺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从血管去除血栓的装置
US20140371779A1 (en) * 2013-03-14 2014-12-18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20160143653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WO2017089424A1 (en) * 2015-11-25 2017-06-01 Neuravi Limited A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9596B2 (en) * 2009-07-08 2013-09-10 Concentric Medical, Inc. Vascular and bodily duct treat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JP6016813B2 (ja) * 2011-02-04 2016-10-26 コンセントリック メディカル,インク. 塞栓回収デバイス
US9301769B2 (en) 2011-03-09 2016-04-05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9254205B2 (en) * 2012-09-27 2016-02-09 Covidien Lp Vascular stent with improved vessel wall apposition
US9801644B2 (en) * 2014-01-03 2017-10-31 Legacy Ventures LLC Clot retrieval system
AU2015264434B2 (en) * 2014-05-18 2019-01-31 Legacy Ventures LLC Clot retrieval system
JP6666699B2 (ja) * 2015-11-25 2020-03-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接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8096A (zh) * 2006-09-20 2013-03-27 菲诺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从血管去除血栓的装置
US20140371779A1 (en) * 2013-03-14 2014-12-18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20160143653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Neuravi Limited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WO2017089424A1 (en) * 2015-11-25 2017-06-01 Neuravi Limited A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8228A (zh) 2019-05-16
IL259946A (en) 2018-07-31
AU2018204059A1 (en) 2019-01-17
CN109124725A (zh) 2019-01-04
EP3420978A1 (en) 2019-01-02
RU2018123183A (ru) 2020-01-10
BR102018013204A2 (pt) 2019-03-12
KR20190001935A (ko) 2019-01-07
ES2932031T3 (es) 2023-01-09
EP4137071A1 (en) 2023-02-22
CO2018006688A1 (es) 2019-12-31
EP3593742B1 (en) 2022-10-19
CA3008899A1 (en) 2018-12-28
JP7309991B2 (ja) 2023-07-18
JP2019005587A (ja) 2019-01-17
JP2022173487A (ja) 2022-11-18
EP3593742A1 (en) 2020-01-15
MX2018008159A (es)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088B (zh)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US11980379B2 (en) Clot retrieval system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US11857210B2 (en)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CN108601599B (zh) 用于从血管中移除闭塞凝块的凝块取回装置
KR102494176B1 (ko) 혈관으로부터 폐색 혈전을 제거하기 위한 혈전 회수 장치
US11839392B2 (en)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