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283B - 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283B
TWI777283B TW109138363A TW109138363A TWI777283B TW I777283 B TWI777283 B TW I777283B TW 109138363 A TW109138363 A TW 109138363A TW 109138363 A TW109138363 A TW 109138363A TW I777283 B TWI777283 B TW I777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pectral
oscillators
light beam
oscill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8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3555A (zh
Inventor
趙穎博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希瑪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希瑪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希瑪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3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2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S3/08004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incorporating a dispersive element, e.g. a prism for wavelength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6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08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 G03F7/70025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by las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08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 G03F7/70041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by pulsed sources, e.g. multiplexing, pulse duration, interval control or intensity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08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 G03F7/7005Production of exposure light, i.e. light sources by multiple sources, e.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ight source ar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55Exposure light control in all parts of the microlithographic apparatus, e.g. pulse length control or light interruption
    • G03F7/70575Wavelength control, e.g. control of bandwidth, multiple wavelength,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or matching of optical components to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S3/08004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incorporating a dispersive element, e.g. a prism for wavelength selection
    • H01S3/08009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incorporating a dispersive element, e.g. a prism for wavelength selection using a diffraction gr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5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mutual position or the reflecting properties of the reflectors of the cavity, e.g. by controlling the cavity length
    • H01S3/1055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mutual position or the reflecting properties of the reflectors of the cavity, e.g. by controlling the cavity length one of the reflectors being constituted by a diffraction gr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01S3/1305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01S3/136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 H01S3/137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for stabilising of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23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3/02 - H01S3/22, e.g. tandem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active media
    • H01S3/2383Paralle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05Optical device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sers, e.g. for homogenisation of the beam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3/0057Temporal shaping, e.g. pulse compression, frequency chir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05Optical device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sers, e.g. for homogenisation of the beam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3/0071Beam steering, e.g. whereby a mirror outside the cavity is present to change the beam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S3/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laser discharge tubes
    • H01S3/036Means for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gas pressure within the tube, e.g. by gettering, replenishing; Means for circulating the gas, e.g. for equalising the pressure within the tub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069Memorized or pre-programmed characteristics, e.g. look-up table [L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H01S3/104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in gas las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01S3/139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by controlling the mutual position or the reflecting properties of the reflectors of the cavity, e.g. by controlling the cavity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4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as the active medium
    • H01S3/22Gases
    • H01S3/223Gases the active gas being polyatomic, i.e.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toms
    • H01S3/225Gases the active gas being polyatomic, i.e.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toms comprising an excimer or exciple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4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as the active medium
    • H01S3/22Gases
    • H01S3/223Gases the active gas being polyatomic, i.e.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toms
    • H01S3/225Gases the active gas being polyatomic, i.e.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toms comprising an excimer or exciplex
    • H01S3/2258F2, i.e. molecular fluoride is comprised for lasing around 157 n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23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3/02 - H01S3/22, e.g. tandem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active media
    • H01S3/2366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3/02 - H01S3/22, e.g. tandem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active media comprising a gas as the active medi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aser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系統,其包括:一光學源,其包括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一光譜分析裝置;及一控制器。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光束。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裝置之資料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者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另一者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另一者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Description

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
本發明係關於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該光學源包括複數個光學振盪器,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每一者可產生深紫外線(DUV)光束。
光微影係將半導體電路圖案化於諸如矽晶圓之基板上的程序。光學源產生用以曝光晶圓上之光阻之深紫外線(DUV)光。DUV光可包括自例如約100奈米(nm)至約400 nm之波長。常常,光學源為雷射源(例如準分子雷射)且DUV光為脈衝式雷射光束。來自光學源之DUV光與投影光學系統相互作用,投影光學系統將光束通過光罩投影至矽晶圓上之光阻上。以此方式,晶片設計之層經圖案化至光阻上。隨後蝕刻及清潔光阻及晶圓,且接著光微影程序重複。
在一個態樣中,一種系統包括:一光學源,其包括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一光譜分析裝置;及一控制器。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光束。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裝置之資料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及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實施方案可包括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該光譜屬性可包括一光譜頻寬。該控制系統可經組態以藉由以下操作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頻寬是否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的該頻寬。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則該控制器可增大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頻寬。
該系統亦可包括複數個光譜調整裝置。每一光學振盪器可與該複數個光譜調整裝置中之一者相關聯,且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控制與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相關聯之該光譜調整裝置以藉此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每一光譜調整系統可包括至少一個光學元件,且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藉由致動一致動器來控制一特定光譜調整裝置,該致動器耦接至彼光譜調整裝置之光學元件使得光學元件移動。移動該光學元件可改變該光束之一中心波長。該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一致動量。為了致動該光學元件,該控制器可將一電信號提供至該光學元件,該致動量可基於該電信號,且該電信號之一或多個屬性可基於差而判定。該電信號之該一或多個屬性可包括一振幅及/或一頻率。該致動量可基於預期遍及一時間段與該光譜調整系統相互作用的光脈衝之一數目,且該致動量可為遍及該時間段所執行之單獨致動的一數目。該致動量可基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與該等其他光學振盪器中之該至少一個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之間的一差。
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可包括至少一個折射光學元件。
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可包括至少一個稜鏡。
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可包括一反射光學元件。
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可包括複數個稜鏡及耦接至該等稜鏡中之一者之一致動器,且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藉由控制該各別光譜調整總成之該致動器以藉此移動該等稜鏡中之該一者,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每一光學振盪器可經組態以發射包括複數個光學脈衝之一脈衝式光束。
該控制器可經進一步組態以在調整該光譜屬性之後判定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一經更新光譜屬性,及判定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經更新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等其他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可僅包括一第一光學振盪器及一第二光學振盪器,使得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係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且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係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且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系統之資料判定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屬性;及若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頻寬不同於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頻寬,則調整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或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該光譜分析系統可包括複數個光譜分析系統,且每一光譜分析系統可經組態以接收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者之該光束,且每一光譜分析系統可經組態以量測與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一者之該光束相關聯的一光譜屬性。
每一光學振盪器可經組態為含有一氣態增益介質。該氣態增益介質可包括氟化氪(KrF)。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氣態增益介質的一或多個氣體組分之壓力及/或濃度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氣態增益介質的一或多個氣體組分之壓力及/或濃度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的該光譜屬性。
該系統可包括一光束組合器,該光束組合器經組態以:接收所有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及將該等光束引導朝向一DUV微影掃描器工具。
在一些實施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具有一重複率之一脈衝式光束,且該控制器經組態而以一調整率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該調整率等於或大於該重複率的十分之一。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控制一深紫外線(DUV)光源之方法,該DUV光源包括N個光學振盪器,其中N係大於1的一整數且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該方法包括:基於由M個各別光學振盪器產生之M個光束形成一輸出光束,M係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N的一整數;存取與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有關的資料;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與一參考資料;及基於該比較判定是否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一態樣以藉此調整該N個光束中之任一者的該光譜屬性。
實施方案可包括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該光譜屬性可包括一光譜頻寬。
該參考資料可包括所有該M個光束之一光譜屬性,使得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括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所有其他M個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所有其他M個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可包括判定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等其他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之間的一差;及基於該比較來判定可包括比較每一經判定差與一規格。
該參考資料可包括該光譜屬性之一預定值,且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括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預定值。該預定值可包括一最大光譜頻寬,且可藉由以下操作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最大光譜頻寬:判定彼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最大光譜頻寬之間的一差。基於該比較來判定可包括比較該等經判定差與一預定可接受的差範圍,且對於具有在該預定可接受的差範圍之外的一經判定差之該M個光束中之任一者,可控制該各別光學振盪器之一態樣。控制該各別光學振盪器之一態樣可包括致動一色散光學元件。
該輸出光束可基於在一第一時間段內之該M個光束,及基於在一第二時間段內之L個光束,L係1或大於1且小於或等於N的一整數,且該參考資料可包括該L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且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可包括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L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L可係1、M可係1、N可係2,該L個光束可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光束,且M個光束可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二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二光束;且比較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可包括判定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且若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的一稜鏡使得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增大。
L可係1、M可係1、N可係2,該L個光束可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光束,且M個光束可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二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二光束;且比較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可包括判定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且若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中的一稜鏡使得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增大。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基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之間的一差判定對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稜鏡的一調整量。為了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稜鏡,可將一時變信號施加至實體耦接至該稜鏡之一致動器,該時變信號之振幅係與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之間的該差有關。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一深紫外線(DUV)光源之控制系統經組態以:控制一第一組的N個光學振盪器以在一第一時間段期間產生一第一組光束,使得在該第一時間段期間由該DUV光源產生的一輸出光束包括該第一組光束;控制一第二組的N個光學振盪器以在一第二時間段期間產生一第二組光束,使得在該第二時間段期間由該DUV光源產生的該輸出光束包括該第二組光束,該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及該第一組的N個光學振盪器並不包括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相同的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及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光譜調整裝置,以增加該N個光束之一光譜屬性的均一性。
實施方案可包括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該光譜調整裝置可在該第二時間段之前受控制。該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或多者的該光譜調整裝置可受控制,以調整該各別第二組光束中之一或多者的該光譜屬性。
在一些實施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而以一重複率產生一各別脈衝式光束,且該控制系統經組態而以一調整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者之該光譜調整裝置,該調整率大於或等於該重複率的十分之一。
以上及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任一者的實施可包括程序、裝置、控制系統、儲存於非暫時性機器可讀電腦媒體上之指令及/或方法。以下隨附圖式及描述中闡述一或多個實施之細節。其他特徵將自描述及圖式及自申請專利範圍而顯而易見。
參看圖1,其展示系統100之方塊圖。該系統包括光學源110及控制系統150。光學源110將輸出光束111提供至共同光學元件138。共同光學元件138可為例如光束組合器(諸如圖2A中之光束組合器218)或微影工具(諸如圖2A中之掃描器裝置280)。
光學源110包括N個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其中N為大於1之整數。每一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116-1至116-N。取決於使用系統100之應用需求,光束116-1至116-N中之一者、多於一者或全部在任何給定時間可貢獻於輸出光束111。貢獻於輸出光束111的光束116-1至116-N中之一或多者隨著時間推移發生變化。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中,控制系統150控制光學源110循環通過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使得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僅一者將其各別光束116-1至116-N在特定時間貢獻於輸出光束111。
光學源110亦包括光譜分析裝置198,該光譜分析裝置經組態以感測光且產生與所感測光之光譜屬性有關之資料。舉例而言,光譜屬性可為光譜頻寬或中心波長。光譜分析裝置198經組態以感測光束116-1至116-N中之任一者。光譜分析裝置198在圖1之實例中被展示為單一元件。然而,在一些實施中,光學源110包括N個光譜分析裝置,且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每一者具有一關聯光譜分析裝置(諸如在圖2A中之實施中)。
歸因於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之組件、操作及/或構造之差異,一或多個光譜屬性(例如光譜頻寬)在各種光束116-1至116-N之間可能不同。因為貢獻於輸出光束111的光束116-1至116-N中之該一或多者隨著時間推移發生改變,所以當控制系統150自運用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某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產生輸出光束111切換至運用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另一或其他光學振盪器產生輸出光束111時,輸出光束111之光譜特性可改變。
另一方面,控制系統150分析來自光譜分析裝置198之資料且控制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一或多者,以控制各別光束116-1至116-N之光譜屬性。因此,控制系統150可減小或消除各種光束116-1至116-N之光譜屬性中之偏差。以此方式,即使產生貢獻於輸出光束111之光的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一或多者隨著時間推移發生改變,在共同光學元件138處隨著時間推移所接收的輸出光束111之光譜屬性之光譜特性亦會更均一或一致。控制系統150亦可用以執行對光學源110之其他調整。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中,控制系統150控制或調整正產生具有不符合規格之光譜屬性的光束的光學振盪器112-1至112-N中之任一者中之光學元件或其他組件。
在更詳細論述控制系統150之各種實施及實例之前,參看圖2A及圖2B提供對光學源210之一種可能實施的綜述。
參看圖2A及圖2B,系統200包括光學源210,該光學源將曝光光束(或輸出光束) 211提供至掃描器裝置280。控制系統250耦接至光學源210及與光學源210相關聯之各種組件。資料鏈路254為攜載作為例如電信號或光信號之資料及資訊的任何類型之無線及/或有線媒體。光學源210及控制系統250分別為光學源110及控制系統150之實施(圖1)。
光學源210包括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其中N為大於1之整數。每一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產生一各別光束216-1至216-N。下文論述光學振盪器212-1之細節。光學源210中之其他N-1個光學振盪器包括相同或類似特徵。
光學振盪器212-1包括放電腔室215-1,該放電腔室圍封陰極213-1a及陽極213-1b。放電腔室215-1亦含有氣態增益介質214-1。陰極213-1a與陽極213-1b之間的電位差在氣態增益介質214-1中形成電場。可藉由控制電壓源297以將電壓施加至陰極213-1a及/或陽極213-1b來產生該電位差。電場提供足以引起居量反轉並使能夠經由受激發射產生光脈衝的能量至增益介質214-1。重複產生此電位差會形成脈衝串,其作為光束216-1被發射。脈衝式光束216-1之重複率係藉由將電壓施加至電極213-1a及213-1b之速率予以判定。
藉由將電壓施加至電極213-1a及213-1b來泵浦增益介質214-1。脈衝式光束216-1中之脈衝的持續時間及重複率係藉由將電壓施加至電極213-1a及213-1b之持續時間及重複率予以判定。脈衝之重複率可介於例如約500 Hz與6,000 Hz之間。在一些實施中,重複率可大於6,000 Hz,且可為例如12,000 Hz或更大。自光學振盪器212-1發射之每一脈衝可具有例如大致1毫焦耳(mJ)之脈衝能量。
氣態增益介質214-1可為適用於產生處於應用所需之波長、能量及頻寬下之光束的任何氣體。氣態增益介質214-1可包括多於一種類型之氣體,且各種氣體被稱作氣體組分。對於準分子源,氣態增益介質214-1可含有惰性氣體(稀有氣體),諸如(例如)氬氣或氪氣;或鹵素,諸如(例如)氟或氯。在鹵素為增益介質之實施中,增益介質除了緩衝氣體(諸如氦氣)之外亦包括微量的氙氣。
氣態增益介質214-1可為發射在深紫外線(DUV)範圍內之光的增益介質。DUV光可包括自例如約100奈米(nm)至約400 nm之波長。氣態增益介質214-1之特定實例包括發射處於約193 nm之波長的光之氟化氬(ArF)、發射處於約248 nm之波長的光之氟化氪(KrF)或發射處於約351 nm之波長的光之氯化氙(XeCl)。
在放電腔室215-1之一側上之光譜調整裝置295-1與在放電腔室215-1之第二側上之輸出耦合器296-1之間形成諧振器。光譜調整裝置295-1可包括微調放電腔室215-1之光譜輸出之繞射光學件,諸如(例如)光柵及/或稜鏡。該繞射光學件可為反射的或折射的。在一些實施中光譜調整裝置295-1包括複數個繞射光學元件。舉例而言,光譜調整裝置295-1可包括四個稜鏡,其中一些經組態以控制光束216-1之中心波長且其中之其他者經組態以控制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
亦參看圖3A,展示光譜調整裝置395-1之方塊圖。光譜調整裝置395-1可用作光譜調整裝置295-1至295-N中之任一者或每一者。光譜調整裝置395-1包括經配置以與光束216-1光學地相互作用之一組光學特徵或組件321、322、323、324、325。控制系統250連接至實體耦接至各別光學組件321、322、323、324、325之一或多個致動系統321A、322A、323A、324A、325A。致動系統321A、322A、323A、324A、325A可包括軸件(諸如軸件326A),該等軸件使耦接至軸件之組件圍繞平行於軸件之軸線旋轉。致動系統321A、322A、323A、324A、325A亦包括用於與控制系統250通信及用於接收電功率的電子件及機械器件,諸如(例如)馬達及電子介面。
光學組件321為色散光學元件,例如光柵或稜鏡。在圖3A之實例中,光學組件321為包括繞射表面302之反射光柵。光學組件322、323、324及325為折射光學元件且可為例如稜鏡。光學組件322、323、324及325形成具有光學放大率OM 365之光束擴展器301。通過光束擴展器301之光束216-1的OM 365為射出光束擴展器301之光束216-1的橫向寬度Wo與進入光束擴展器301之光束216-1的橫向寬度Wi的比率。
光柵321之表面302係由反射及繞射光束216-1之波長的材料製成。稜鏡322、323、324及325中之每一者為用以在光束216-1穿過稜鏡之本體時分散及重新引導該光束的稜鏡。稜鏡322、323、324及325中之每一者係由透射光束216-1中之波長的材料製成。舉例而言,若光束216-1在DUV範圍內,則稜鏡322、323、324及325係由透射在DUV範圍內之光的材料(諸如(例如)氟化鈣)製成。
稜鏡325定位成離光柵321最遠,而稜鏡322定位成最接近光柵321。光束216-1通過孔隙355進入光譜調整裝置,且接著行進通過稜鏡325、稜鏡324、稜鏡323及稜鏡322 (按該次序)。隨著光束216-1每一次穿過連續稜鏡325、324、323、322,光束216-1在光學上被放大且朝向下一個光學組件重新引導(以一角度折射)。在穿過稜鏡325、324、323及322之後,光束216-1自表面302反射。光束216-1接著穿過稜鏡322、稜鏡323、稜鏡324及稜鏡325 (按該次序)。隨著每一次穿過連續稜鏡322、323、324、325,光束216-1在其朝向孔隙355行進時在光學上被壓縮。在穿過稜鏡322、323、324及325之後,光束216-1通過孔隙355射出光譜調整裝置395-1。在射出光譜調整裝置395-1之後,光束216-1穿過腔室215-1且自輸出耦合器296-1反射以返回至腔室215-1及光譜調整裝置395-1。
可藉由改變光學組件321、322、323、324及/或325之相對定向來調整光束216-1之光譜屬性。參看圖3B,稜鏡P (其可為稜鏡322、323、324或325中之任一者)圍繞垂直於頁面平面之軸線的旋轉會改變光束216-1照射於彼旋轉稜鏡P之入射表面H(P)上所成的入射角。此外,通過已旋轉稜鏡P之光束216-1之兩個局部光學品質(即光學放大率OM(P)及光束折射角δ(P))依據照射在彼已旋轉稜鏡P之入射表面H(P)上的光束216-1之入射角而變化。通過稜鏡P之光束216-1之光學放大率OM(P)為射出彼稜鏡P之光束110A的橫向寬度Wo(P)與進入彼稜鏡P之光束216-1的橫向寬度Wi(P)的比率。
光束擴展器301內之稜鏡P中之一或多者處的光束216-1之局部光學放大率OM(P)的改變會導致通過光束擴展器301的光束216-1之光學放大率OM 365之總體改變。另外,通過光束擴展器301內之稜鏡P中之一或多者的局部光束折射角δ(P)的改變會導致光柵321之表面302處的光束110A之入射角362 (圖3A)的總體改變。光束216-1之波長可藉由改變光束216-1照射在光柵321之表面302上所成之入射角362 (圖3A)來調整。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可藉由改變光束216-1之光學放大率365來調整。
因此,光束216-1之光譜屬性可藉由經由各別致動器321A、322A、323A、324A、325A控制光柵321及/或稜鏡322、323、324、325中之一或多者的定向予以改變或調整。光譜調整裝置之其他實施係可能的。
此外,可以其他方式調整光束216-1至216-N之光譜屬性。舉例而言,光束216-1至216-N之諸如光譜頻寬之光譜屬性可藉由控制各別腔室215-1至215-N之氣態增益介質之壓力及/或氣體濃度來調整。對於源210為準分子源的實施,光束216-1至216-N之光譜屬性(例如光譜頻寬)可藉由控制各別腔室215-1至215-N中之例如氟、氯、氬、氪、氙及/或氦之壓力及/或濃度來調整。氣態增益介質214-1至214-N之壓力及/或濃度藉由氣體供應系統290係可控制的。
再次參看圖2B,光學振盪器212-1亦包括光譜分析裝置298-1。光譜分析裝置298-1為可用以量測或監測光束216-1之波長的量測系統。在圖2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光譜分析裝置298-1自輸出耦合器296-1接收光。其他實施係可能的。舉例而言,光譜分析裝置298-1可介於輸出耦合器296-1與光譜調整裝置295-1之間或可定位於掃描器裝置280中。
光譜分析裝置298-1將資料提供至控制系統250,且控制系統250基於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之資料判定與光束216-1之光譜特性有關之度量。舉例而言,控制系統250可基於由光譜分析裝置298-1量測之資料判定中心波長及/或光譜頻寬。光譜屬性可由裝置298-1直接量測或可由控制系統250基於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之資料予以判定。中心波長為光束之功率加權平均波長。光譜頻寬為光束中之波長之散佈或分佈的量度。圖2C展示光譜頻寬230之實例,其表示為能量密度作為波長之函數,其中中心波長被標註為231。光譜頻寬可藉由數量,諸如半高全寬(FWHM)或95%的積分寬度(E95)來特性化。FWHM為在最大強度的一半處所涵蓋的光譜範圍。E95為圍封光譜中之總能量之95%的時間間隔。
再次參看圖2A,光學源210亦包括氣體供應系統290,該氣體供應系統經由流體管道289流體地耦合至放電腔室215-1內部。流體管道289為能夠在無流體損耗或最少流體損耗之情況下輸送氣體或其他流體的任何管道。舉例而言,流體管道289可係由不與輸送於管道289中之該或該等流體反應的材料製成或塗佈有該材料的導管。氣體供應系統290包括腔室291,該腔室含有用於增益介質214-1中之一或多種氣體的供應器,及/或經組態以收納該供應器。氣體供應系統290亦包括使得氣體供應系統290能夠自放電腔室215-1移除氣體或將氣體注入至放電腔室215-1中之器件(諸如泵、閥及/或流體開關)。氣體供應系統290耦接至控制系統250。氣體供應系統290可由控制系統250控制以執行例如再填充工序。
其他N-1個光學振盪器相似於光學振盪器212-1,且具有相似或相同組件及子系統。舉例而言,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每一者包括類似於電極213-1a及213-1b之電極、類似於光譜分析裝置298-1之光譜分析裝置,及類似於輸出耦合器296-1之輸出耦合器。此外,電壓源297可電連接至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每一者中之電極,或電壓源297可經實施為包括N個單獨電壓源的電壓系統,該等單獨電壓源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者的電極。
光學源210亦包括光束控制裝置217及光束組合器218。光束控制裝置217在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之氣態增益介質與光束組合器218之間。光束控制裝置217判定光束216-1至216-N中之哪些入射於光束組合器218上。光束組合器218由入射於光束組合器218上之一或多個光束形成曝光光束211。舉例而言,光束組合器218可將入射於其上之所有光束重新引導朝向掃描器裝置280。
在所展示實例中,光束控制裝置217被表示為單一元件。然而,光束控制裝置217可經實施為個別光束控制裝置之集合。舉例而言,光束控制裝置217可包括N個遮光片之集合,其中一個遮光片係與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每一者相關聯。N個遮光片中之每一者可為機械遮光片或電光遮光片。N個遮光片中之每一者具有阻擋各別光束216-1至216-N之第一狀態及透射各別光束216-1至216-N之第二組。
光學源210可包括其他組件及系統。舉例而言,光學源210可包括光束製備系統299。光束製備系統299可包括脈衝拉伸器(圖中未繪示),該脈衝拉伸器在時間上拉伸與脈衝拉伸器相互作用之每一脈衝。光束製備系統亦可包括能夠作用於光之其他組件,諸如(例如)反射光學元件及/或折射光學元件(諸如(例如)透鏡及鏡面)及/或濾光片。在所展示實例中,光束製備系統299定位於曝光光束211之路徑中。然而,可將光束製備系統299置放於光學微影系統200內之其他位置處。此外,其他實施係可能的。舉例而言,光學源210可包括光束製備系統299之N個例項,其各者被置放於光束組合器218與腔室215-1至215-N中之一者之間且經定位成與光束216-1至216-N中之一者相互作用。在另一實例中,光學源210可包括將光束216-1至216-N朝向光束組合器218轉向之光學元件(諸如鏡面)。
系統200亦包括掃描器裝置280。掃描器裝置280用經塑形曝光光束211'曝光晶圓282。經塑形曝光光束211'係藉由使曝光光束211穿過投影光學系統281而形成。掃描器裝置280可為液體浸潤系統或乾式系統。掃描器裝置280包括:投影光學系統281,曝光光束211在到達晶圓282之前穿過該投影光學系統281;及感測器系統或度量衡系統270。晶圓282被固持或收納於晶圓固持器283上。掃描器裝置280亦可包括例如溫度控制器件(諸如空氣調節器件及/或加熱器件)及/或用於各種電組件之電源供應器。
度量衡系統270包括感測器271。感測器271可經組態以量測經塑形曝光光束211'之屬性,諸如(例如)頻寬、能量、脈衝持續時間及/或波長。感測器271可為例如攝影機或能夠捕捉晶圓282處之經塑形曝光光束211'之影像的其他器件,或能夠捕捉描述在x-y平面中在晶圓282處之光學能量之量的資料的能量偵測器。
在圖2A中展示之實施中,度量衡系統270並不耦接至控制系統250。然而,在其他實施中,度量衡系統270耦接至控制系統250。在此等實施中,度量衡系統270將資料提供至控制系統250,且控制系統250可將命令發佈至度量衡系統270。
控制系統250包括電子處理模組251、電子儲存器252及I/O介面253。電子處理模組251包括適合於執行電腦程式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諸如通用或專用微處理器,及任何種類之數位電腦之任一或多個處理器。通常,電子處理器自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此兩者接收指令及資料。電子處理模組251可包括任何類型之電子處理器。電子處理模組251之一或多個電子處理器執行指令,且存取儲存於電子儲存器252上之資料。該或該等電子處理器亦能夠將資料寫入至電子儲存器252。
電子儲存器252可為諸如RAM之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在一些實施中,且電子儲存器252包括非揮發性及揮發性部分或組件。電子儲存器252可儲存用於控制系統250之操作的資料及資訊。舉例而言,電子儲存器252可儲存用於光束216-1至216-N之規格資訊。舉例而言,規格資訊可包括用於光束216-1至216-N之目標能量、波長及/或光譜頻寬。該規格資訊亦可包括關於光束216-1至216-N之光譜屬性之差的可接受量的範圍或上限。電子儲存器252亦可儲存用於控制光譜調整裝置295-1至295-N且用於分析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至298-N之資料的指令(例如呈電腦程式之形式)。
電子儲存器252亦可儲存致使控制系統250與光學微影系統200中之其他組件及子系統相互作用的指令(例如呈電腦程式之形式)。舉例而言,該等指令可為致使電子處理模組251將命令信號提供至光學源210及/或提供至光束控制裝置217以改變貢獻於曝光光束211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的指令。電子儲存器252亦可儲存自光學微影系統200、掃描器裝置280及/或光學源210接收到之資訊。
I/O介面253為允許控制系統250與操作員、光學源210、掃描器裝置280及/或執行於另一電子器件上之自動化程序交換資料及信號的任何種類的介面。舉例而言,在可編輯儲存於電子儲存器252上之規則或指令的實施中,可經由I/O介面253進行編輯。I/O介面253可包括視覺顯示器、鍵盤及諸如平行埠、通用串列匯流排(USB)連接之通信介面及/或諸如(例如)乙太網路之任何類型之網路介面中的一或多者。I/O介面253亦可允許在無實體接觸的情況下經由例如IEEE 802.11、藍牙或近場通信(NFC)連接進行通信。
控制系統250經由資料連接254耦接至光學源210。資料連接254可為實體纜線或其他實體資料管道(諸如支援基於IEEE 802.3進行之資料之傳輸的纜線)、無線資料連接(諸如經由IEEE 802.11或藍牙提供資料之資料連接)或有線資料連接與無線資料連接之組合。可經由任何類型之協定或格式來設定經由資料連接提供之資料。資料連接254在通信介面處連接至光學源210。通信介面可為能夠發送及接收資料的任何種類之介面。舉例而言,資料介面可為乙太網路介面、串聯埠、平行埠或USB連接中之任一者。在一些實施中,資料介面允許經由無線資料連接進行資料通信。舉例而言,資料介面可為IEEE 811.11收發器、藍牙或NFC連接。控制系統250可連接至光學源210內之系統及/或組件。舉例而言,控制系統250可直接連接至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每一者。
亦參看圖2B,投影光學系統281包括隙縫284、光罩285,及投影接物鏡,其包括透鏡系統286。透鏡系統286包括一或多個光學元件。曝光光束211進入掃描器裝置280且照射於隙縫284上,且輸出光束211中之至少一些穿過隙縫284以形成經塑形曝光光束211'。在圖2A及圖2B之實例中,隙縫284為矩形且將曝光光束211塑形成伸長矩形形狀光束,其為經塑形曝光光束211'。光罩285包括判定經塑形光束中之哪些部分係由光罩285透射且哪些部分係由光罩285阻擋的圖案。藉由運用曝光光束211'來曝光晶圓282上之輻射敏感光阻材料層而在晶圓282上形成微電子特徵。藉由所要之特定微電子電路特徵來判定光罩上之圖案的設計。
控制系統250控制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之一或多個態樣以控制各別光束216-1至216-N之一或多個光譜屬性。控制系統250可調整光束216-1至216-N以具有大體上相同的光譜屬性。舉例而言,控制系統250可基於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至298-N之資訊而判定出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小於其他N-1個光束之光譜頻寬。作為回應,控制系統250控制光譜調整裝置295-1或增益介質214-1之特性以增大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
參考圖4,展示工序400之流程圖。工序400可由控制系統150 (圖1)或控制系統250 (圖2A)來執行。在以下實例中,工序400係由控制系統250及由光學源210來執行。如上文所論述,光學系統210包括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每一者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216-1至216-N。該等光束216-1至216-N中之至少一者在任何給定時間貢獻於輸出光束211。
在光學源210中包括多於一個光學振盪器改良了光學源210及系統200之效能。舉例而言,通常在已經過了服務間隔之後停止使用光學振盪器以供維護。服務間隔可為一時間段或預定義數目個脈衝。在正執行維護時,光學振盪器不能可靠地產生各別光束。因為光學源210包括多於一個光學振盪器,所以在維護光學振盪器中之另一或多者的同時可使光學振盪器中之一者服務。因此,藉由包括N個光學振盪器,源210 (及系統200)之停工時間減少。此外,源210在無需替換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的總時間段大於僅包括一組光學振盪器之光學源可操作之時間量。
因此,N個光學振盪器導致源210具有較少的停工時間及較長的總體操作壽命。貢獻於輸出光束211的光束216-1至216-N中之一或多者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在無校正的情況下,光束216-1至216-N中之每一者針對相同光譜屬性可具有不同值或量。因此,在不存在校正的情況下,當來自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或多個不同光學振盪器之光束用以產生輸出光束211時,輸出光束211之光譜屬性亦可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執行工序400以增加輸出光束211之光譜屬性隨著時間推移的均一性。
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光學微影系統200自第一組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產生輸出光束211 (410)。第一時間段可為第一組中之光學振盪器中之每一者產生某數目個脈衝(例如數千個脈衝)所花費的時間,或第一時間段可為預設時間段。該第一組可包括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者、複數N個光學振盪器或所有N個光學振盪器。控制系統250控制光學系統210使得僅來自第一組振盪器之光束貢獻於輸出光束211。
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中,所有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產生各別光束216-1至216-N,且控制系統250作用於光束控制裝置217以確保僅由第一組中之光學振盪器產生之光束貢獻於輸出光束211。在此實施中,控制系統250作用於光束控制裝置217使得僅由第一組中之光學振盪器產生之光束貢獻於輸出光束211。舉例而言,光束控制裝置217可包括N個遮光片,其中每一者係與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者相關聯。在第一狀態中,每一遮光片阻擋各別光束。在第二狀態中,每一遮光片透射各別光束。在此等實施中,控制系統250控制與第一組中之每一光學振盪器相關聯之遮光片將處於第二狀態中。控制系統250將與並不在第一組光學振盪器中的每一光學振盪器相關聯之遮光片置於第一狀態中。因此,由不在第一組中之光學振盪器產生的光束並未到達光束組合器218且並不貢獻於輸出光束211。
在其他實施中,控制系統250僅致使在第一組中的彼等光學振盪器產生各別光束,而不在第一組中的光學振盪器處於斷開狀態,在該狀態中,該等光學振盪器並不產生光束。在此等實施中,來自第一組中之光學振盪器之光束到達光束組合器218。來自不在第一組中的光學振盪器之光束並未到達光束組合器218。因此,在第一時間段期間,輸出光束211僅包括來自由第一組中之光學振盪器產生的光束之貢獻。
在第二時間段期間,光學微影系統200自第二組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產生輸出光束211 (420)。該第二時間段發生在第一時間段之後。第二時間段可為第二組中之光學振盪器中之每一者產生某數目個脈衝(例如數千個脈衝)所花費的時間,或為預設時間段。第一及第二時間段可相同或不同。
第二組光學振盪器可包括一個光學振盪器、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但少於所有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或所有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然而,第二組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並不包括與第一組相同的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舉例而言,若第一組光學振盪器包括所有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則第二組包括少於所有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若第一組光學振盪器包括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者,則第二組光學振盪器可僅為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一不同光學振盪器,或第二組光學振盪器可為包括或不包括第一組中所使用之光學振盪器的複數個光學振盪器。
控制系統250控制光譜調整裝置295-1至295-N中之一或多者以增加輸出光束211之光譜屬性隨著時間推移的均一性(430)。繼續上述實例,其中N為二且光學源210包括作為第一組之光學振盪器212-1及作為第二組之光學振盪器212-2,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僅光束216-1到達光束組合器218。產生光束216-2,但該光束並不到達光束組合器218。光束216-2之光譜頻寬係由光譜分析裝置298-2量測,且表示光束216-2之光譜頻寬之資料經提供至控制系統250。控制系統250比較光束216-2之光譜頻寬與光束216-1之經量測或已知光譜頻寬,或比較光束216-2之光譜頻寬與一規格。若光束216-2之光譜頻寬小於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及/或小於規格,則控制系統250控制光譜調整裝置295-2以增大第二光束216-2之光譜頻寬。
舉例而言,光譜調整裝置295-2可為如圖3中所展示之光譜調整裝置395-1。在此實例中,控制系統250藉由經由各別致動器321A、322A、323A、324A、325A (如圖3中所展示)控制光柵321及/或稜鏡322、323、324、325中之一或多者的定向來調整光束216-2之光譜屬性。
在第二時間段開始之前調整光束216-2之一或多個光譜屬性。因此,當控制系統250作用於光束控制裝置217以允許光束216-2與光束組合器218相互作用時,光束216-2之光譜屬性已經得以調整。以此方式,儘管在第一及第二時間段內使用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中之不同的光學振盪器,控制系統250亦減輕或消除了輸出光束211之光譜屬性之突然改變,藉此增加了輸出光束211之均一性。
第一及第二時間段係作為實例而提供。控制系統250可繼續針對多於兩個時間段在使用第一光學振盪器212-1與第二光學振盪器212-2之間進行交替。此外,各自僅具有一個光學振盪器的第一組及第二組係作為實例而提供。控制系統250可循環通過多於兩組的N個光學振盪器。舉例而言,N可為六(6)。控制系統250可致使六個光學振盪器中的三個在第一時間段內到達光束組合器218,該六個光學振盪器中之另外三個在第二時間段內到達光束組合器218,且任何群組之三個其他振盪器在第三時間段內到達光束組合器218。
參看圖5,展示工序500之流程圖。工序500可由控制系統150 (圖1)或控制系統250 (圖2A)來執行。在以下實例中,工序500係由控制系統250及由光學源210來執行。工序500用以調整一或多個光束216-1至216-N之光譜屬性。光學源210包括N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在以下論述中,N個光學振盪器包括第一組M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M及第二組L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L。M及L為大於零且等於或小於N的整數。該第一組與該第二組不包括相同的光學振盪器。第一組M個光學振盪器用以在第一時間段內產生輸出光束211。第二組L個光學振盪器用以在第二時間段內產生輸出光束211。
工序500可用以調整光束216-1至216-L及/或光束216-1至216-M之光譜屬性使得所有光束216-1至216-N之光譜屬性彼此更相似或大體上相同,或更接近於規格。舉例而言,工序500可用以使得所有光束216-1至216-N之光譜頻寬等於對於由各別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N產生之光學輸出可能的最大光譜頻寬。
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基於來自M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M之光產生輸出光束211 (510)。存取與該M個光束中之一或多者之光譜屬性有關的資料(520)。舉例而言,經存取資料可為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至298-M之資料。在一些實施中,經存取資料可為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至298-M之儲存於電子儲存器252上的資料。比較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經判定光譜屬性與參考資料(530)。基於該比較判定是否控制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態樣(540)。當待控制一態樣時,控制系統250調整M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或多者以調整M個光束中之各別一或多者之光譜屬性(550)。
下文使用其中N為四(4)、M為二(2)且L為二(2)的實例來論述各種實施。光學源210包括四(4)個光學振盪器212-1至212-4。第一組包括光學振盪器212-1及212-2。第二組包括光學振盪器212-3及212-4。
在一些實施中,參考資料為表示最大光譜頻寬之預定值。在此等實施中,將參考資料儲存於電子儲存器252上。可在製造光學系統210時將參考資料儲存於電子儲存器252上,或可在光學源210在場中時將參考資料載入至電子儲存器252上。M個光束216-1及216-2中之每一者之光譜屬性係分別基於來自光譜分析裝置298-1及298-2之資料予以判定,或直接使用光譜分析裝置298-1及298-2來量測。比較光束216-1及216-2中之每一者之光譜屬性與最大光譜頻寬。舉例而言,可藉由判定最大光譜頻寬與光束216-1及216-2中之每一者之光譜屬性之間的差來執行該比較。可比較經判定差與臨限值。若針對光束216-1之差大於臨限值,則控制系統250致動光譜調整裝置295-1以增大該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舉例而言,可實施光譜調整裝置295-1,如圖3中所展示。為了增大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控制系統250使用致動器324A來致動稜鏡324。
用以增大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之一種途徑為增大照射於光譜調整裝置295-1中之光柵上的光之發散度。另一途徑為使照射於光譜調整裝置295-1中之光柵上的光之入射角快速變化。舉例而言,如下文所論述,可藉由將合適時變信號施加至用於光譜調整裝置295-1中之轉向稜鏡之致動器,來執行此快速變化。調整光譜調整裝置295-1之速度可例如至少為光束216-1之重複率的十分之一,使得光譜調整裝置295-1經調整且藉此每隔十個脈衝調整光束216-1之光譜屬性。舉例而言,若光束216-1之重複率為6,000 Hz,則以至少600 Hz之速率調整光譜調整裝置295-1。在此實例中,如上文所論述所使用的轉向稜鏡上之致動器將在至少600 Hz之速率被致動。可使用其他調整率。舉例而言,可針對由光學振盪器212-1產生之每一脈衝(亦即,以逐脈衝為基礎)調整光譜調整裝置295-1。在另一實例中,可以每隔五個脈衝調整光束216-1之光譜屬性的速率致動光譜調整裝置295-1中之光學元件(諸如轉向稜鏡)。
若針對光束216-1之差小於臨限值,則控制系統250並不調整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對光束216-2執行相似分析。
以上實例係關於參考資料為預定義或目標值,使得比較光束216-1至216-N中之一或多者之光譜屬性與該預定值。其他實施係可能的。舉例而言,可比較第一組中之光束之光譜屬性與第二組中之光束之光譜屬性,或可比較第一組中之一個光束之光譜屬性與第一組中之另一光束之光譜屬性。
為了提供更特定實例,參考資料可包括表示光束216-3及216-4中之每一者之光譜頻寬的值。比較每一光束216-1及216-2之光譜頻寬與光束216-3及/或光束216-4之光譜屬性。舉例而言,可藉由判定光束216-1與216-3之光譜頻寬之間的差來執行該比較。若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小於光束216-3之光譜頻寬,則控制系統250致動光譜調整裝置295-1以增大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若光束216-3之光譜頻寬小於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則控制系統250致動光譜調整裝置295-3以增大光束216-3之光譜頻寬。舉例而言,可實施光譜調整裝置295-1至295-4,如圖3中所展示。在此等實施中,為了增大光束216-1之頻寬,控制系統250藉由控制光譜調整裝置295-1之致動器324A來致動稜鏡324。
此外,控制系統250可基於光束216-1之光譜頻寬與光束216-3之光譜頻寬之間的差來判定稜鏡324之致動量。舉例而言,致動器324A可為回應於施加電壓信號而改變形狀的壓電致動器。當壓電致動器改變形狀時,稜鏡324移動。稜鏡324之移動之量及方向係藉由所施加電壓信號之特性予以判定。稜鏡324可藉由施加時變電壓信號而快速移動。所施加電壓信號之振幅判定稜鏡324之位移且所施加電壓信號之頻率判定稜鏡324位移之快速程度。所施加電壓信號之振幅係基於差之量值,其中與針對較小差相比,針對較大差之振幅更大。時變信號可為例如正弦或幾乎正弦信號、方形波、三角形波或任何其他時變信號。此情境作為一實例而提供。然而,可執行相似分析以比較光束中之其他者的光譜屬性。舉例而言,可比較光束216-3及216-4中之每一者之光譜屬性與光束216-1及/或216-2之光譜屬性且在適當時進行調整。此外,可比較光束216-1之光譜屬性與光束216-2之光譜屬性且在適當時進行調整。
在以下編號條項中闡明本發明之其他態樣。 1.     一種系統,其包含: 一光學源,其包含複數個光學振盪器,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光束; 一光譜分析裝置;及 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 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裝置之資料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及 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2.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該光譜屬性包含一光譜頻寬。 3.     如條項2之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是否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頻寬包含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的該頻寬。 4.     如條項3之系統,其中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增大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頻寬。 5.     如條項1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複數個光譜調整裝置,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係與該複數個光譜調整裝置中之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與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相關聯之該光譜調整裝置以藉此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6.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個光學元件,且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藉由致動一致動器來控制一特定光譜調整裝置,該致動器耦接至彼光譜調整裝置之光學元件使得光學元件移動。 7.     如條項6之系統,其中移動該光學元件會改變該光束之一中心波長。 8.     如條項6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一致動量。 9.     如條項8之系統,其中為了致動該光學元件,該控制器將一電信號提供至該光學元件,該致動量係基於該電信號,且該電信號之一或多個屬性係基於差而判定。 10.   如條項9之系統,其中該電信號之該一或多個屬性包含一振幅及/或一頻率。 11.   如條項8之系統,其中該致動量係基於預期遍及一時間段與該光譜調整系統相互作用的光脈衝之一數目,且該致動量為遍及該時間段所執行之單獨致動的一數目。 12.   如條項8之系統,其中該致動量係基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與該等其他光學振盪器中之該至少一個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之間的一差。 13.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至少一個折射光學元件。 14.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至少一個稜鏡。 15.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一反射光學元件。 16.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複數個稜鏡及耦接至該等稜鏡中之一者之一致動器,且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藉由控制該各別光譜調整總成之該致動器以藉此移動該等稜鏡中之該一者,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17.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該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發射包含複數個光學脈衝之一脈衝式光束。 18.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 在調整該光譜屬性之後判定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一經更新光譜屬性,及 判定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經更新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等其他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19.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僅包含一第一光學振盪器及一第二光學振盪器,使得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係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且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係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且該控制器經組態以: 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系統之資料判定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屬性;及 若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頻寬不同於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頻寬,則調整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或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20.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該光譜分析系統包含複數個光譜分析系統,且每一光譜分析系統經組態以接收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者之該光束,且每一光譜分析系統經組態以量測與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一者之該光束相關聯的一光譜屬性。 21.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為含有一氣態增益介質。 22.   如條項21之系統,其中該氣態增益介質包含氟化氪(KrF)。 23.   如條項21之系統,其中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氣態增益介質的一或多個氣體組分之壓力及/或濃度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氣態增益介質的一或多個氣體組分之壓力及/或濃度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的該光譜屬性。 24.   如條項1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光束組合器,該光束組合器經組態以:接收所有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及將該等光束引導朝向一DUV微影掃描器工具。 25.   如條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具有一重複率之一脈衝式光束,且該控制器經組態而以一調整率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該調整率等於或大於該重複率的十分之一。 26.   一種用於控制一深紫外線(DUV)光源之方法,該DUV光源包含N個光學振盪器,其中N係大於1的一整數且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該方法包含: 基於由M個各別光學振盪器產生之M個光束形成一輸出光束,其中M係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N的一整數; 存取與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有關的資料; 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與一參考資料;及 基於該比較判定是否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一態樣以藉此調整該N個光束中之任一者的該光譜屬性。 27.   如條項26之方法,其中該光譜屬性包含一光譜頻寬。 28.   如條項26之方法,其中該參考資料包含所有該M個光束之一光譜屬性,使得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含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所有其他M個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29.   如條項26之方法,其中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所有其他M個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包含判定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等其他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之間的一差;且 基於該比較來判定包含比較每一經判定差與一規格。 30.   如條項26之方法,其中該參考資料包含該光譜屬性之一預定值,且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含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預定值。 31.   如條項30之方法,其中該預定值包含一最大光譜頻寬,且藉由以下操作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最大光譜頻寬:判定彼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最大光譜頻寬之間的一差。 32.   如條項31之方法,其中基於該比較來判定包含比較該等經判定差與一預定可接受的差範圍,且對於具有在該預定可接受的差範圍之外的一經判定差之該M個光束中之任一者,控制該各別光學振盪器之一態樣。 33.   如條項32之方法,其中控制該各別光學振盪器之一態樣包含致動一色散光學元件。 34.   如條項26之方法,其中該輸出光束係基於在一第一時間段內之該M個光束,及基於在一第二時間段內之L個光束,L係1或大於1且小於或等於N的一整數,且其中 該參考資料包含該L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且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含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L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 35.   如條項34之方法,其中L係1、M係1、N係2,該L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光束,且M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二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二光束;且其中 比較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包含判定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且 若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的一稜鏡使得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增大。 36.   如條項34之方法,其中L係1、M係1、N係2,該L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光束,且M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二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二光束;且其中 比較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包含判定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且 若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中的一稜鏡使得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增大。 37.   如條項3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之間的一差判定對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稜鏡的一調整量。 38.   如條項37之方法,其中為了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稜鏡,將一時變信號施加至實體耦接至該稜鏡之一致動器,該時變信號之振幅係與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之間的該差有關。 39.   一種用於一深紫外線(DUV)光源之控制系統,該DUV光源包含N個光學振盪器,其中N係大於1的一整數且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 控制一第一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以在一第一時間段期間產生一第一組光束,使得在該第一時間段期間由該DUV光源產生的一輸出光束包含該第一組光束; 控制一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以在一第二時間段期間產生一第二組光束,使得在該第二時間段期間由該DUV光源產生的該輸出光束包含該第二組光束,其中該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及該第一組的N個光學振盪器並不包含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相同的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及 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光譜調整裝置,以增加該N個光束之一光譜屬性的均一性。 40.   如條項39之控制系統,其中該光譜調整裝置在該第二時間段之前受控制。 41.   如條項40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或多者的該光譜調整裝置受控制,以調整該各別第二組光束中之一或多者的該光譜屬性。 42.   如條項39之控制系統,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而以一重複率產生一各別脈衝式光束,且該控制系統經組態而以一調整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者之該光譜調整裝置,該調整率大於或等於該重複率的十分之一。
其他實施可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100:系統 110:光學源 110A:光束 111:輸出光束 112-1:光學振盪器 112-N:光學振盪器 116-1:光束 116-N:光束 138:共同光學元件 150:控制系統 198:光譜分析裝置 200:光學微影系統 210:光學源 211:曝光光束 211':經塑形曝光光束 212-1:光學振盪器 212-N:光學振盪器 213-1a:陰極/電極 213-1b:陽極/電極 214-1:氣態增益介質 215-1:放電腔室 216-1:脈衝式光束 216-N:光束 217:光束控制裝置 218:光束組合器 230:光譜頻寬 231:中心波長 250:控制系統 251:電子處理模組 252:電子儲存器 253:I/O介面 254:資料鏈路/資料連接 270:度量衡系統 271:感測器 280:掃描器裝置 281:投影光學系統 282:晶圓 283:晶圓固持器 284:隙縫 285:光罩 286:透鏡系統 289:流體管道 290:氣體供應系統 291:腔室 295-1:光譜調整裝置 296-1:輸出耦合器 297:電壓源 298-1:光譜分析裝置 299:光束製備系統 301:光束擴展器 302:表面 321: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光柵 321A:致動系統 322: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2A:致動系統 323: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3A:致動系統 324: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4A:致動系統 325: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5A:致動系統 326A:軸件 355:孔隙 362:入射角 365:光學放大率OM 395-1:光譜調整裝置 400:工序 410:步驟 420:步驟 430:步驟 500:工序 510:步驟 520:步驟 530:步驟 540:步驟 550:步驟 H(P):入射表面 OM(P):光學放大率 P:稜鏡 Wi:橫向寬度 Wi(P):橫向寬度 Wo:橫向寬度 Wo(P):橫向寬度 δ(P):局部光束折射角
圖1為光學源系統之實例的方塊圖。
圖2A為光學源系統之另一實例的方塊圖。
圖2B為圖2A之光學源系統中所使用之光譜分析裝置的實例。
圖2C為光譜頻寬之實例,其表示為能量密度作為波長之函數。
圖3A為光譜分析裝置之實例的方塊圖。
圖3B為在光譜分析裝置中稜鏡圍繞軸線旋轉以改變光束之入射角的實例。
圖4為用於增加光學源系統中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之均一性的程序之實例的流程圖。
圖5為用於調整光學源系統中之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之態樣的程序之實例的流程圖。
215-1:放電腔室
216-1:脈衝式光束
250:控制系統
296-1:輸出耦合器
301:光束擴展器
302:表面
321: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光柵
321A:致動系統
322: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2A:致動系統
323: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3A:致動系統
324: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4A:致動系統
325:光學特徵或組件/光學組件/稜鏡
325A:致動系統
326A:軸件
355:孔隙
362:入射角
365:光學放大率OM
395-1:光譜調整裝置
Wi:橫向寬度
Wo:橫向寬度

Claims (42)

  1. 一種光學系統,其包含:一光學源,其包含複數個光學振盪器,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光束;一光譜分析裝置;及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裝置之資料,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spectral property)是否不同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屬性;及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2.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光譜屬性包含一光譜頻寬。
  3. 如請求項2之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光譜頻寬是否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包含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判定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的該頻寬。
  4. 如請求項3之系統,其中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頻寬,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增大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頻寬。
  5.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複數個光譜調整裝置,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係與該複數個光譜調整裝置中之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與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相關聯之該光譜調整裝置以藉此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
  6.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個光學元件,且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藉由致動一致動器來控制一特定光譜調整裝置,該致動器耦接至彼光譜調整裝置之光學元件使得光學元件移動。
  7. 如請求項6之系統,其中移動該光學元件會改變該光束之一中心波長。
  8. 如請求項6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一致動(actuation)量。
  9. 如請求項8之系統,其中為了致動該光學元件,該控制器將一電信號提供至該光學元件,該致動量係基於該電信號,且該電信號之一或多個屬 性係基於差而判定。
  10. 如請求項9之系統,其中該電信號之該一或多個屬性包含一振幅及/或一頻率。
  11. 如請求項8之系統,其中該致動量係基於預期遍及一時間段與該光譜調整系統相互作用的光脈衝之一數目,且該致動量為遍及該時間段所執行之單獨致動的一數目。
  12. 如請求項8之系統,其中該致動量係基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與該等其他光學振盪器中之該至少一個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之間的一差。
  13.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至少一個折射光學元件。
  14.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至少一個稜鏡。
  15.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一反射光學元件。
  16.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譜調整裝置包含複數個稜鏡及耦接至該等稜鏡中之一者之一致動器,且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藉由控制該各別光譜調整總成之該致動器以藉此移動該等稜鏡中之該一者,從而調整該等光學 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17.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發射包含複數個光學脈衝之一脈衝式光束。
  18.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在調整該光譜屬性之後判定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一經更新光譜屬性,及判定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經更新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等其他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19.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複數個光學振盪器僅包含一第一光學振盪器及一第二光學振盪器,使得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係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且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係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且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來自該光譜分析系統之資料判定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是否不同於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屬性;及若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頻寬不同於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譜頻寬,則調整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或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20.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光譜分析系統包含複數個光譜分析系統, 且每一光譜分析系統經組態以接收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一者之該光束,且每一光譜分析系統經組態以量測與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一者之該光束相關聯的一光譜屬性。
  21.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為含有一氣態增益介質。
  22. 如請求項21之系統,其中該氣態增益介質包含氟化氪(KrF)。
  23. 如請求項21之系統,其中若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不同於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則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氣態增益介質的一或多個氣體組分之壓力及/或濃度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的該光譜屬性,或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之該氣態增益介質的一或多個氣體組分之壓力及/或濃度從而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該至少一個其他光學振盪器的該光譜屬性。
  24.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光束組合器,該光束組合器經組態以:接收所有該等光學振盪器之該光束,及將該等光束引導朝向一DUV微影掃描器工具。
  25.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具有一重複率 之一脈衝式光束,且該控制器經組態而以一調整率調整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或該等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的該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該調整率等於或大於該重複率的十分之一。
  26. 一種用於控制一深紫外線(DUV)光源之方法,該DUV光源包含N個光學振盪器,其中N係大於1的一整數且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該方法包含:基於由M個各別光學振盪器產生之M個光束形成一輸出光束,其中M係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N的一整數;存取與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有關的資料;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與一參考資料;及基於該比較判定是否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任一者之一態樣以藉此調整該N個光束中之任一者的該光譜屬性。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光譜屬性包含一光譜頻寬。
  28.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參考資料包含所有該M個光束之一光譜屬性,使得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含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所有其他M個光束之該光譜屬性。
  29.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所有其他M個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包含判定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 譜屬性與該等其他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之間的一差;及基於該比較來判定包含比較每一經判定差與一規格。
  30.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參考資料包含該光譜屬性之一預定值,且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含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預定值。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預定值包含一最大光譜頻寬,且藉由以下操作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最大光譜頻寬:判定彼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最大光譜頻寬之間的一差。
  32. 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基於該比較來判定包含比較該等經判定差與一預定可接受的差範圍,且對於具有在該預定可接受的差範圍之外的一經判定差之該M個光束中之任一者,控制該各別光學振盪器之一態樣。
  33.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控制該各別光學振盪器之一態樣包含致動一色散光學元件。
  34.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輸出光束係基於在一第一時間段內之該M個光束,及基於在一第二時間段內之L個光束,L係1或大於1且小於或等於N的一整數,且其中該參考資料包含該L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一光譜屬性,且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參考資料包含比較該M個光束中之每一 者之該光譜屬性與該L個光束中之每一者之該光譜屬性。
  35. 如請求項34之方法,其中L係1、M係1、N係2,該L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光束,且M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二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二光束;且其中比較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包含判定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且若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的一稜鏡使得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增大。
  36. 如請求項34之方法,其中L為一、M為一、N為二,該L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一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光束,且M個光束係由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第二光學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二光束;且其中比較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屬性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屬性包含判定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是否小於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且若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小於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一光學振盪器中的一稜鏡使得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增大。
  37.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之間的一差判定對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稜鏡的一調整量。
  38. 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中為了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第二光學振盪器中之該稜鏡,將一時變信號施加至實體耦接至該稜鏡之一致動器,該時變信號之振幅係與該第一光束之該光譜頻寬與該第二光束之該光譜頻寬之間的該差有關。
  39. 一種用於一深紫外線(DUV)光源之控制系統,該DUV光源包含N個光學振盪器,其中N係大於1的一整數且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以產生一各別光束,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控制一第一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以在一第一時間段期間產生一第一組光束,使得在該第一時間段期間由該DUV光源產生的一輸出光束包含該第一組光束;控制一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以在一第二時間段期間產生一第二組光束,使得在該第二時間段期間由該DUV光源產生的該輸出光束包含該第二組光束,其中該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及該第一組的N個光學振盪器並不包含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相同的一或多個光學振盪器;及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光譜調整裝置,以增加該N個光束之一光譜屬性的均一性。
  40. 如請求項39之控制系統,其中該光譜調整裝置在該第二時間段之前受控制。
  41. 如請求項40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二組的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該N 個光學振盪器中之一或多者的該光譜調整裝置受控制,以調整該各別第二組光束中之一或多者的該光譜屬性。
  42. 如請求項39之控制系統,其中每一光學振盪器經組態而以一重複率產生一各別脈衝式光束,且該控制系統經組態而以一調整率控制該N個光學振盪器中之至少一者之該光譜調整裝置,該調整率大於或等於該重複率的十分之一。
TW109138363A 2019-11-07 2020-11-04 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 TWI777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32250P 2019-11-07 2019-11-07
US62/932,250 2019-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3555A TW202133555A (zh) 2021-09-01
TWI777283B true TWI777283B (zh) 2022-09-11

Family

ID=7319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363A TWI777283B (zh) 2019-11-07 2020-11-04 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5031A1 (zh)
JP (1) JP2023500594A (zh)
CN (1) CN114641905A (zh)
TW (1) TWI777283B (zh)
WO (1) WO202109167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0898A1 (en) * 2005-02-01 2006-08-03 Asml Netherlands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so-dense bias in lithography
US7385697B2 (en) * 2003-02-28 2008-06-10 J.A. Woollam Co., Inc. Sample analysis methodology utiliz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20150268176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Kla-Tenco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Bandwidth Of A Laser And An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Laser
CN104977820A (zh) * 2014-04-02 2015-10-14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刻返工去胶方法及其半导体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6600B2 (en) * 1999-09-27 2003-04-29 Cymer, Inc. Injection seeded F2 laser with centerline wavelength control
US20030219094A1 (en) * 2002-05-21 2003-11-27 Basting Dirk L. Excimer or molecular fluorine laser system with multiple discharge units
JP2005142306A (ja) * 2003-11-05 2005-06-02 Gigaphoton Inc 露光用ガスレーザ装置
US7653095B2 (en) * 2005-06-30 2010-01-26 Cymer, Inc. Active bandwidth control for a laser
JP5104305B2 (ja) * 2005-07-01 2012-12-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US9778108B2 (en) * 2015-05-22 2017-10-03 Cymer, Llc Metrolog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for estimating a spectral feature of a pulsed light beam
US9785050B2 (en) * 2015-06-26 2017-10-10 Cymer, Llc Pulsed light beam spectral feature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5697B2 (en) * 2003-02-28 2008-06-10 J.A. Woollam Co., Inc. Sample analysis methodology utiliz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20060170898A1 (en) * 2005-02-01 2006-08-03 Asml Netherlands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so-dense bias in lithography
US20150268176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Kla-Tenco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Bandwidth Of A Laser And An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Laser
CN104977820A (zh) * 2014-04-02 2015-10-14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刻返工去胶方法及其半导体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00594A (ja) 2023-01-10
TW202133555A (zh) 2021-09-01
US20220385031A1 (en) 2022-12-01
WO2021091675A1 (en) 2021-05-14
CN114641905A (zh) 2022-06-17
KR20220064412A (ko) 2022-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8750B1 (ko) 단일의 리소그래피 노광 패스로 복수의 에어리얼 이미지를 형성하는 방법
KR102213686B1 (ko) 펄스형 광 빔의 스펙트럼 특성의 제어 기술
KR102213153B1 (ko) 광빔의 코히어런스의 양의 조정 방법
TW201721294A (zh) 微影設備及方法
TWI777283B (zh) 控制由光學源產生之輸出光束之光譜屬性
KR102669463B1 (ko) 광학 소스에 의해 생성된 출력 광 빔의 스펙트럼 특성 제어
JP7304434B2 (ja) 出力光ビーム形成装置
US10585215B2 (en) Reducing optical damage on an optical element
KR20210148360A (ko) 복수의 심자외 광학 발진기를 위한 제어 시스템
TWI773023B (zh) 用於深紫外線(duv)光學微影之系統及方法、控制光學源裝置之方法、及用於光學源裝置之控制模組
TWI832247B (zh) 光學系統及主動控制光學總成之腔室長度的系統
TWI814147B (zh) 具有增加之波長分離之多焦點成像
TWI830501B (zh) 雷射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