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532B -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6532B
TWI776532B TW110119742A TW110119742A TWI776532B TW I776532 B TWI776532 B TW I776532B TW 110119742 A TW110119742 A TW 110119742A TW 110119742 A TW110119742 A TW 110119742A TW I776532 B TWI776532 B TW I7765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pace
tower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2787A (zh
Inventor
金宰賢
金厚辰
吳時榮
金容民
金起東
崔碩浩
朴亨鎬
崔致英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662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5812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662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4481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215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5660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53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1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in which secondary air is induced by injector action of the primary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3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thrott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6Fan ca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6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adjusting flow cross-section, otherwise than by using adjustable stat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 F04F5/461Adjustable 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8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1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4H3/0417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portable or mobi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2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50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 F05D2260/53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using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50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 F05D2260/57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using servos, independent actuators, et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60Control system actuates means
    • F05D2270/62Electrical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the Coanda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包括:塔殼體,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第一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第二塔與第一塔隔開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吹風空間,位於第一塔與第二塔之間,提供從第一塔和第二塔排出的空氣流動的空間;以及氣流轉換器,改變從吹風空間排出的空氣的方向,其中氣流轉換器包括:引導馬達,其提供驅動力;空間板,在塔殼體的內部與外部之間往復移動;以及板引導件,其與空間板連接,並將引導馬達的驅動力傳遞給空間板作為直線運動力。

Description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本發明涉及能夠改變利用康達效應排出的空氣的路徑和空氣的排出形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一般而言,送風機是通過驅動風扇來產生空氣流動的機械裝置。習知的送風機設置有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的風扇,馬達通過使所述風扇旋轉來產生風。
使用軸流式風扇的習知風扇具有提供較寬範圍的風的優點,但是存在無法集中地向較窄的區域吹送風的問題。
日本專利公開第2019107643號記載了一種利用康達效應來向使用者吹送風的風扇。
在習知的風扇中,未揭露關於調節利用康達效應排出的空氣的路徑,或改變排出空氣的形態的技術。因此,習知的風扇存在排出的空氣流速非常弱或不能改變排出的空氣的方向的問題,並且還存在排出的空氣難以到達位於遠處的使用者的問題。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第202392959號揭露了一種空氣調節器的普通風門結構。具體而言,通過馬達的驅動力使葉片或閘門旋轉,藉此開閉排出空氣的排出口。然而,這種結構存在因閘門的旋轉半徑而在開閉閘門時從主體凸出的問題,並且還存在不能形成各種各樣的氣流的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課題是,提供一種以各種方向和各種形態排出經由排出口排出空氣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另外,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課題是,提供一種藉由減少移動以遮蔽排出空氣的吹風空間的空間板和其他構件的摩擦,來減少引導馬達的負擔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另外,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課題是,提供一種當關閉引導馬達的電源時,減小因空間板的自重而產生的引導馬達的掣動力矩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另外,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課題是,提供一種通過穩定地引導空間板來降低振動和噪音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另外,本發明要解決的課題是,提供一種使蓋和主體沒有間隙地緊密結合,並在分離蓋和主體時,能夠輕鬆地通過對蓋分離單元施加外力來分離主體和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本發明具有一種空間板可選擇性地遮蔽吹風空間的結構。
另外,本發明具有一摩擦減小凸起,以減少空間板與其他構件之間的摩擦的。
另外,本發明具有一滾子,以減小空間板與殼體之間的摩擦。
具體而言,本發明包括:一塔殼體,具有一第一塔和一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所述第二塔與所述第一塔隔開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以及一氣流轉換器,改變從所述第一塔和第二塔排出的空間的方向;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包括:一引導馬達,提供驅動力;一空間板,在所述塔殼體的內部與外部之間往復移動;以及一板引導件,與所述空間板連接,並且將所述引導馬達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空間板作為直線運動力。
另外,本發明包括:一塔殼體,具有一第一塔和一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所述第二塔與所述第一塔隔開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一吹風空間,位於所述第一塔與所述第二塔之間,提供從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排出的空氣流動的空間;以及一氣流轉換器,通過阻擋所述吹風空間的至少一部分或開放所述吹風空間,來改變經由所述吹風空間流動的空氣的方向;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包括:一引導馬達,配置於所述塔殼體,以提供驅動力;一空間板,設置於所述塔殼體,在所述吹風空間和所述塔殼體的內部往復移動;以及一板引導件,與所述空間板連接,將所述引導馬達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空間板作為直線運動力。
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可以包括:一小齒輪,與所述引導馬達的軸結合;以及一齒條,與所述小齒輪連接,通過直線運動將所述引導馬達的旋轉力傳遞給所述板引導件。
所述齒條形成於所述板引導件中面向所述空間板的一表面的相反面。
形成於所述第一塔的一第一排出口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於所述第二塔的一第二排出口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所述板引導件沿著所述第二方向移動。
所述板引導件包括引導所述空間板的移動的一第一狹縫,以及所述空間板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狹縫並沿著所述第一狹縫滑動。
所述第一狹縫包括一狹縫傾斜部,所述狹縫傾斜部相對於水平方向朝所述吹風空間的方向向下傾斜。
所述第一狹縫包括一狹縫傾斜部,在所述狹縫傾斜部中,靠近所述吹風空間的部分的高度低於遠離所述吹風空間的部分的高度。
所述第一狹縫還包括一豎直部,所述豎直部的下端與所述狹縫傾斜部的上端連接,所述豎直部沿著所述板引導件的長度方向延伸。
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一引導主體,所述引導主體引導所述板引導件的移動。
所述引導主體還包括一主體凸起,所述主體凸起朝與所述引導主體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凸出,以及所述板引導件還包括一第二狹縫,所述主體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狹縫而被引導。
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一摩擦減小凸起,用以隔開所述板引導件和所述空間板來防止面接觸。
所述摩擦減小凸起形成於所述板引導件中,從面向所述空間板的面凸出而與所述空間板接觸。
所述摩擦減小凸起形成於所述空間板中,從面向所述板引導件的面凸出而與所述板引導件接觸。
所述空間板沿著一第一方向移動,以及所述摩擦減小凸起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方向為一水平方向。
在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一第二方向上,彼此隔開地設置複數個摩擦減小凸起。
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一滾子,所述滾子隔開所述塔殼體和所述空間板,並設置在所述塔殼體和所述空間板的一個中。
所述滾子位於所述空間板的下部。
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可以包括一引導銷,所述引導銷使所述塔殼體和所述空間板隔開,並設置在所述塔殼體和所述空間板的一個中。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以及用於實現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的方法將變得顯而易見。然而,所述實施例不限於在下文中公開的實施例,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實現。提供實施例是為了完善公開並且用於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公開本發明的範圍。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元件符號可以表示相同的元件。
如圖所示,作為關於空間的相對性術語的諸如「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可以為了便於說明一個元件和另一元件的相互關係而使用。關於空間的相對性術語除了附圖中所示的方向之外,還應該理解為包括在使用時或動作時元件的彼此不同的方向的術語。例如,在將附圖中所示的元件倒轉的情況下,描述為位於另一元件「之下」或「下方」的元件可以安放於另一元件的「上方」。因此,作為示例性術語的「下方」可以將下方和上方均包括。由於元件可以在其他方向上定向,因此,關於空間的相對性術語可以根據定向來解釋。
在本說明書中使用到的術語是用於說明實施例的,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在本說明書中,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單數的表述包含複數的表述。在說明書中使用到的「包含」及/或「包括」表示除了提及到的部件、步驟及/或動作之外,還存在或追加一個以上的其他部件、步驟及/或動作。
除非另有其他定義,否則本說明書中使用到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可以作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共通理解的意思使用。另外,除非有明確的特別定義,否則通常使用的詞典中定義的術語不應被理想化或誇大解釋。
在附圖中,為了便於說明和說明的明確性,各個部件的厚度或尺寸被誇大或省略或示意性地顯示。另外,各個部件的尺寸和面積並不完全反應實際尺寸或面積。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動作示例圖;圖3是圖2的前視圖;以及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參照圖1至圖4,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包括:提供作為外觀的殼體100。殼體100包括:供過濾器200設置的底座殼體150;以及通過康達效應來排出空氣的塔殼體140。
此外,塔殼體140包括以兩個柱形狀分開配置的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塔110配置於左側,第二塔120配置於右側。
在本說明書中,將上下方向定義為與風扇320的旋轉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部方向(豎直方向)是指塔殼體140在殼體100中所處的方向,下部方向是指底座殼體150在殼體100中所處的方向。
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彼此隔開,在第一塔110與第二塔120之間形成有吹風空間105。
在本實施例中,吹風空間105的前方、後方以及上方敞開,吹風空間105的上端和下端的間隔相同。
包括第一塔、第二塔以及吹風空間的塔殼體140形成為平頭圓錐形狀。
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分別配置的排出口117、127向吹風空間105排出空氣。在需要區分排出口的情況下,將形成於第一塔110的排出口稱作第一排出口117,將形成於第二塔120的排出口稱作第二排出口127。
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在吹風空間的高度內配置,並且將穿過吹風空間105的方向定義為空氣排出方向。
由於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左右配置,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空氣排出方向可以沿著前後方向和上下方向形成。
亦即,穿過吹風空間105的空氣排出方向包括沿著水平方向形成的第一空氣排出方向S1和沿著上下方向形成的第二空氣排出方向S2。
將沿第一空氣排出方向S1流動的空氣稱作水平氣流,將沿第二空氣排出方向S2流動的空氣稱作上升氣流。
應當理解的是,與其說水平氣流是使空氣僅沿水平方向流動,不如說是沿水平方向流動的空氣的量更多。同樣地,應當理解的是,與其說上升氣流是使空氣僅朝上側方向流動,不如說是朝上側方向流動的空氣的量更多。
在本實施例中,吹風空間105的上端間隔和下端間隔相同。與本實施例不同地,吹風空間105的上端間隔也可以小於或大於下端間隔。
藉由將吹風空間105的左右寬度形成為恆定,能夠使在吹風空間前方流動的氣流較均勻。
例如,在上側的寬度和下側的寬度不同的情況下,在較寬的一側流動速度較低,以上下方向為基準會產生速度的偏差。當空氣的流速在上下方向上產生偏差時,空氣的到達距離會不同。
從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排出的空氣可以在吹風空間105合流之後向使用者流動。
亦即,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和第二排出口127排出的空氣不是單獨地流向使用者,而是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和第二排出口127排出的空氣在吹風空間105合流之後提供給使用者。
吹風空間105可以作為使排出的空氣合流並混合的空間。另外,因向吹風空間105排出的排出空氣,可以使吹風空間後方的空氣也流向吹風空間。
由於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和第二排出口127排出的空氣在吹風空間合流,因此可以提高排出的空氣的直線前進性。另外,通過使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和第二排出口127排出的空氣在吹風空間合流,可以使第一塔和第二塔周邊的空氣也間接地朝空氣排出方向流動。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空氣排出方向S1為從後向前的方向,第二空氣排出方向S2為從下到上的方向。
第一塔110的上側端111和第二塔120的上側端121彼此隔開以作為第二空氣排出方向S2。亦即,沿第二空氣排出方向S2排出的空氣不會與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的殼體發生干擾。
並且,作為第一空氣排出方向S1,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隔開,第一塔110的後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後端123也彼此隔開。
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將朝向吹風空間105的面稱作內側面,將不朝向吹風空間105的面稱作外側面。
第一塔110的外側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側壁124配置在彼此相反的方向,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內側壁125彼此面對。
在需要區分內側壁115、125的情況下,將第一塔的內側面稱作第一內側壁115,將第二塔的內側面稱作第二內側壁125。
同樣地,在需要區分外側壁114、124的情況下,將第一塔的外側面稱作第一外側壁114,將第二塔的外側面稱作第二外側壁124。
第一外側壁114形成於第一內側壁115的外側方。在第一外側壁114和第一內側壁115的內部形成有供空氣流動的空間。第二外側壁124形成於第二內側壁125的外側方。在第二外側壁124和第二內側壁125的內部形成有供空氣流動的空間。
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形成為相對於氣流方向呈流線型。
具體地說,第一內側壁115和第一外側壁114形成為相對於前後方向呈流線型,第二內側壁125和第二外側壁124形成為相對於前後方向呈流線型。
第一排出口117配置於第一內側壁115,第二排出口127配置於第二內側壁125。
將第一內側壁115和第二內側壁125的最短距離定義為B0。排出口117、127位於最短距離B0的後方側。
將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的間隔定義為第一間隔B1,將第一塔110的後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後端123的間隔定義為第二間隔B2。
在本實施例中,B1和B2相同。可以與本實施例不同地,B1和B2中的任意一個更長。
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配置在B0與B2之間。
較佳地,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配置於比B0更接近第一塔110的後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後端123的位置。
排出口117、127越靠近後端113、123,後述的基於康達效應的氣流控制越容易。
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內側壁125直接提供康達效應,第一塔110的外側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側壁124間接提供康達效應。
內側壁115、125直接將從排出口117、127排出的空氣引導至前端112、122。
亦即,從排出口117、127排出的空氣直接提供水平氣流。
由於空氣在吹風空間105流動,因此在外側壁114、124也形成間接的氣流。
外側壁114、124對間接的氣流引發康達效應,並將間接的氣流引向前端112、122。
雖然吹風空間的左側被第一內側壁115阻擋,吹風空間的右側被第二內側壁125阻擋,但是吹風空間105的上側敞開。
後述的氣流轉換器可以將經由吹風空間的水平氣流轉換為上升氣流,上升氣流可以向吹風空間的開放的上側流動。上升氣流抑制排出的空氣直接流向使用者,並且能夠使室內空氣積極地對流。
另外,可以通過在吹風空間合流的空氣流量來調節排出空氣的寬度。
可以通過使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的上下長度遠大於吹風空間的左右寬度B0、B1、B2,來引導第一排出口的排出空氣和第二排出口的排出空氣在吹風空間合流。
參照圖1至圖3,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的殼體100包括:底座殼體150,過濾器可拆裝地設置於底座殼體150;以及塔殼體140,配置於底座殼體150的上側,被支撐在底座殼體150。
塔殼體140包括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在本實施例中,先配置連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塔底座130,之後將塔底座130組裝於底座殼體150。塔底座130可以與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一體製造。
與本實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沒有塔底座130而直接組裝於底座殼體150,也可以與底座殼體150製造成一體。
底座殼體150形成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的下部,塔殼體140形成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的上部。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可以從底座殼體150吸入周邊空氣,並從塔殼體140排出已過濾的空氣。塔殼體140可以在高於底座殼體150的位置排出空氣。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是越接近上部直徑越小的柱形狀。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可以是整體上呈錐體或平頭圓錐的形狀。
與本實施例不同地,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可以包括配置有兩個塔的形狀。另外,與本實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不是越接近上側截面越窄的形狀。
但是,在像本實施例一樣越接近上側截面越窄的情況下,具有重心變低、降低因外部衝擊而翻到的危險的優點。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組裝的便利性,將底座殼體150和塔殼體140分開製造。
與本實施例不同地,底座殼體150和塔殼體140也可以形成為一體。例如,也可以將底座殼體和塔殼體一體製造成前殼體和後殼體形狀之後進行組裝。
在本實施例中,底座殼體150形成為隨著接近上端其直徑逐漸變小。塔殼體140也形成為隨著接近上端其直徑逐漸變小。
底座殼體150和塔殼體140的外側面連續地形成。尤其,塔底座130的下端和底座殼體150的上端緊貼,塔底座130的外側面和底座殼體150的外側面形成連續的面。
為此,塔底座130的下端直徑可以等於或稍微小於底座殼體150的上端直徑。
塔底座130分配從底座殼體150接收到的過濾空氣,並將分配的空氣提供給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塔底座130連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吹風空間105配置於塔底座130的上側。
另外,在塔底座130的上側配置有排出口117、127,上升氣流和水平氣流在塔底座130的上側形成。
為了最小化與空氣的摩擦,塔底座130的上側面131可以形成為曲面。尤其,上側面形成為向下側凹陷的曲面,並且沿著前後方向延伸。上側面131的一側131a與第一內側壁115連接,上側面131的另一側131b與第二內側壁125連接。
參照圖4,當俯視時,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線L-L'為基準左右對稱。尤其,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以中心線L-L'為基準左右對稱配置。
中心線L-L'是第一塔110與第二塔120之間的假想線,在本實施例中,沿著前後方向配置,並經過上側面131。
與本實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也可以以非對稱的形態形成。但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線L-L'為基準對稱配置,更有利於水平氣流和上升氣流的控制。
圖5是圖2的右視剖面圖;圖6是圖2的前視剖面圖。
參照圖1、圖5或圖6,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包括:過濾器200,配置於殼體100的內部;以及風扇裝置300,配置於殼體100的內部,使空氣流向排出口117、127。
在本實施例中,過濾器200和風扇裝置300配置於底座殼體150的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底座殼體150形成為平頭圓錐形狀,並且上側敞開。
底座殼體150包括:底座151,安置於地面上;以及底座外殼152,與底座151的上側結合,在底座外殼152包括有形成在內部的空間以及吸入口155。
當俯視時,底座151係形成為圓形。底座151的形狀可以形成為各式各樣。
底座外殼152形成為具有敞開的上側和下側的平頭圓錐形狀。另外,底座外殼152的側面一部分形成為開口。將底座外殼152的該開口的部分稱作過濾器插入口154。
殼體100還包括遮蔽過濾器插入口154或/及吸入口155的蓋153。蓋153可以可裝拆地組裝於底座外殼152。在本實施例中,蓋153將過濾器插入口154和吸入口155一起遮蔽。
使用者可以將蓋153分離,並且將過濾器200取出至殼體100外。本發明還可以包括使蓋153分離的蓋分離單元。關於蓋分離單元,在圖9至圖13將進行詳細的說明。
吸入口155可以形成在底座外殼152和蓋153的至少一個中。在本實施例中,在底座外殼152和蓋153可以均形成有吸入口155,並且在殼體100的周邊以360度全方位吸入空氣。
在本實施例中,吸入口155形成為孔形態,吸入口155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形狀。
過濾器200形成為在上下方向為中空的圓筒形狀。過濾器200的外側面可以與吸入口155相對。
室內的空氣從過濾器200的外側向內側貫穿而流動,在該過程中可以去除空氣中的異物或有害氣體。
風扇裝置300配置於過濾器200的上側。風扇裝置300能夠使通過了過濾器200的空氣流向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風扇裝置300包括:風扇馬達310;以及藉由風扇馬達310來旋轉的風扇320;風扇裝置300配置於底座殼體150的內部。
風扇馬達310配置於比風扇320更靠上側的位置,風扇馬達310的馬達軸與配置於下側的風扇320結合。
在風扇320的上側配置有設置風扇馬達310的馬達罩體330。
在本實施例中,馬達罩體330形成為包圍整個風扇馬達310的形狀。由於馬達罩體330包圍整個風扇馬達310,因此能夠降低空氣從下側流向上側的氣流阻力。
與本實施例不同地,馬達罩體330可以形成為僅包圍風扇馬達310的下部的形狀。
馬達罩體330包括下馬達罩體332和上馬達罩體334。下馬達罩體332和上馬達罩體334中的至少一個與殼體100結合。
在本實施例中,下馬達罩體332與殼體100結合。在將風扇馬達310設置於下馬達罩體332的上側之後,通過覆蓋上馬達罩體334來包圍風扇馬達310。
風扇馬達310的馬達軸貫穿下馬達罩體332,並組裝於配置在下側的風扇320。
風扇320可以包括:輪轂,與風扇馬達的軸結合;護罩,與所述輪轂隔開地配置;以及複數個葉片,連接所述輪轂和護罩。
通過了過濾器200的空氣被吸入護罩內,之後被旋轉的葉片加壓而流動。輪轂配置於葉片的上側,護罩配置於葉片的下側。輪轂可以形成為向下側凹陷的碗形狀,下馬達罩體332的下側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所述輪轂中。
在本實施例中,風扇320為混流式風扇。混流式風扇係沿著軸中心吸入空氣並徑向排出空氣,所排出的空氣相對於軸向傾斜。
由於整體的空氣是從下側向上側流動,因此,在如普通離心風扇那樣沿著徑向排出空氣的情況下,因流動方向轉換而產生非常大的流動損失。混流式風扇可以通過朝徑向上側排出空氣來最小化氣流損失。
另一方面,在風扇320的上側還可以配置有擴散器340。擴散器340向上側方向引導由風扇320引起的空氣流動。
擴散器340具有減少氣流中的徑向分量,而加強流向上側方向的氣流分量的作用。馬達罩體330配置在擴散器340與風扇320之間。為了最小化馬達罩體在上下方向的設置高度,馬達罩體330的下端可以插入到風扇320,並與風扇320重疊。另外,馬達罩體330的上端可以插入到擴散器340,並與擴散器340重疊。
本案中,馬達罩體330的下端配置為高於風扇320的下端,馬達罩體330的上端配置為低於擴散器340的上端。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優化馬達罩體330的設置位置,馬達罩體330的上側配置於塔底座130的內部,馬達罩體330的下側配置於底座殼體150的內部。與本實施例不同地,馬達罩體330可以配置於塔底座130或底座殼體150的內部。
另一方面,在底座殼體150的內部可以配置有吸入格柵350。當過濾器200被分離時,吸入格柵350可以通過阻斷使用者的手指進入風扇320側,以保護使用者和風扇320。
在吸入格柵350的下側配置有過濾器200,在吸入格柵350的上側配置有風扇320。吸入格柵350沿著上下方向形成有複數個通孔,以使空氣能夠流動。
在殼體100中,吸入格柵350的下側空間定義為過濾器設置空間101,吸入格柵350與排出口117、127之間的空間定義為送風空間102,並且配置有排出口117、127的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內部空間定義為排出空間103。
室內空氣通過吸入口155流入到過濾器設置空間101,之後經由送風空間102和排出空間103從排出口117、127排出。
接著,參照圖5或圖8,本實施例的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配置為沿著上下方向延長。第一排出口117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前端112與後端113之間,並且靠近後端113。從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可以因康達效應而沿著第一內側壁115流動,並流向前端112。
第一排出口117包括:第一邊界117a,形成在空氣排出側(本實施例中的前端)的邊緣;第二邊界117b,形成在空氣排出側的相反側(本實施例中的後端)的邊緣;上側邊界117c,形成第一排出口117的上側邊緣;以及下側邊界117d,形成第一排出口117的下側邊緣。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邊界117a和第二邊界117b配置為彼此平行。上側邊界117c和下側邊界117d配置為彼此平行。
第一邊界117a和第二邊界117b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V傾斜。另外,第一塔110的後端113也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V傾斜。
在本實施例中,相對於豎直方向V,第一邊界117a和第二邊界117b的傾斜度a1為4度,後端113的傾斜度a2為3度。亦即,排出口117的傾斜度a1大於塔的外側面的傾斜度。
第二排出口127和第一排出口117左右對稱。
第二排出口127包括:第一邊界127a,形成空氣排出側(本實施例中的前端)的邊緣;第二邊界127b,形成空氣排出側的相反側(本實施例中的後端)的邊緣;上側邊界127c,形成第二排出口127的上側邊緣;以及下側邊界127d,形成第二排出口127的下側邊緣。
第一邊界127a和第二邊界127b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V傾斜,第一塔110的後端113也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V傾斜。並且,排出口127的傾斜度a1大於塔的外側面的傾斜度a2。
以下,將對用以將蓋153從底座殼體150分離的蓋分離單元600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9和圖10,為了給使用者提供美感,本發明的蓋153與殼體100無縫地結合。具體而言,蓋153和殼體100可以利用磁性而結合,在蓋153和殼體100可以設置有磁鐵(未圖示)。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以下所述的方向是指蓋153結合於殼體100的狀態下的方向。
另外,蓋153具有包圍整個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詳細而言,外周面)的形狀。因此,蓋153具有與底座殼體150的外周面對應的圓筒形狀。另外,為了分離的便利性和減小結合時產生的間隙,蓋153可以被分離成兩塊。
具體而言,蓋153可以包括:正面蓋153a,覆蓋底座殼體150的正面;以及背面蓋153b,覆蓋除了底座殼體150的正面之外的剩餘的面。正面蓋153a和背面蓋153b是半圓筒形狀。因此,蓋153將形成於底座殼體150的過濾器插入口154和吸入口155均遮蔽,從而給使用者提供優異的美感。
另外,蓋153的外表面與塔殼體140的外表面所延伸的面或線一致。因此,當蓋153結合於底座殼體150時,視覺上有與塔殼體140形成為一體的感覺,並且沒有間隙。在此情況下,雖然給使用者帶來了美感,但是沒有供使用者的手插入的空間,因此使用者難以從底座殼體150分離出蓋153。
本發明為了使用者能夠輕鬆地從底座殼體150分離蓋153而提供蓋分離單元600。
蓋分離單元600設置於殼體100,以使蓋153從底座殼體150分離。作為一例,蓋分離單元600可以包括桿610和上部蓋推動件620。作為另一例,蓋分離單元600可以包括桿610、上部蓋推動件620、滑動件630和下部蓋推動件640,以同時分離蓋153的上部和下部。
參照圖11和圖12,桿610設置於殼體100,並沿著殼體100的外表面滑動。桿610可以設置於底座殼體150或塔殼體140。在本實施例中,蓋153覆蓋整個底座殼體150,桿610設置於塔殼體140並沿著塔殼體140的外表面滑動。
桿610將外力傳遞給上部蓋推動件620或/及下部蓋推動件640。桿610的至少一部分向殼體100的外表面露出。在本實施例中,桿610的至少一部分向塔殼體140的外表面露出。桿610可以配置於比蓋153更靠上部的位置。
桿610向塔殼體140的一面露出並藉由外力而上下移動。因此,使用者無需過度彎腰就能夠操作桿610,並且,由於桿610沿著殼體100的外表面移動,因此當桿610移動時不會向殼體100的外部凸出。因此,能夠減少在使用桿610時桿610向殼體100的外部凸出導致桿610受損的可能性。
桿610可以容納在形成於殼體100內的桿容納槽1310中。桿容納槽1310可以形成於塔殼體140或底座殼體150中。
在本實施例中,桿容納槽1310通過塔殼體140的外周面朝中心方向凹陷而形成。另外,桿容納槽1310可以與後述的推動件容納槽1521連通。亦即,桿容納槽1310的下部敞開以與推動件容納槽1521連通。桿容納槽1310容納桿610,並提供桿610移動的空間。
在桿容納槽1310形成有引導狹縫1311。引導狹縫1311對桿610進行引導,並且防止桿610從殼體100脫離。桿610還可以形成有保持器611。
保持器611的一端通過引導狹縫1311與桿610連接,保持器611的另一端位於塔殼體140的內部,保持器611的寬度大於引導狹縫1311的寬度。因此,即便桿610上下移動,仍然防止桿610從殼體100脫離。
蓋分離單元600還包括復位彈簧660,所述復位彈簧660對桿610提供恢復力。復位彈簧660向桿610提供上部方向恢復力。具體而言,復位彈簧660的一端與殼體100連接,而另一端與桿610連接。更詳細地說,復位彈簧660的一端與塔殼體140的內側面連接,而另一端與保持器611連接。
上部蓋推動件620可旋轉地與桿610結合,並且通過被殼體100的外表面引導來推動蓋153。因此,若對桿610施加外力,則通過上部蓋推動件620使蓋153從殼體100分離。
上部蓋推動件620可旋轉地與桿610結合包括:上部蓋推動件620與桿610鉸鏈結合而旋轉;以及上部蓋推動件620可彎曲地連接於桿610的一端而旋轉。另外,上部蓋推動件620可旋轉地與桿610結合還包括:上部蓋推動件620以柔軟的材質形成,並且上部蓋推動件620的一端朝外表面方向移動的同時整個上部蓋推動件620被彎曲。在本實施例中,上部蓋推動件620與桿610的下端鉸鏈結合。
上部蓋推動件620可以配置於底座殼體150中蓋153與底座殼體150結合的結合區域。本案中,該結合區域是指在底座殼體150中與蓋153水平重疊的位置。結合區域可以是底座殼體15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個底座殼體150。
上部蓋推動件620位於蓋153與底座殼體150之間。在蓋153結合於底座殼體150的情況下,上部蓋推動件620因蓋153而不會向外部露出。上部蓋推動件620位於形成在後述底座殼體150內的推動件容納槽1521中。
因此,在蓋153結合於底座殼體150的狀態下,由於上部蓋推動件620被蓋153遮擋,因此能夠提高給使用者帶來的美感。另外,由於不需要供上部蓋推動件620旋轉的額外空間,因此具有能夠實現緊湊的產品的優點。
在上部蓋推動件620沿著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移動時,上部旋轉引導件1520引導上部蓋推動件620以使其朝一個方向旋轉。另外,上部旋轉引導件1520容納上部蓋推動件620。
上部旋轉引導件1520可以包括上部引導面1522,所述上部引導面1522沿著與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外周面)交叉的方向延伸,並且引導上部蓋推動件620。上部引導面1522可以沿著與底座殼體150的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上部引導面1522可以沿著與豎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體而言,上部引導面1522可以具有與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呈大於零度的傾斜角。上部引導面1522可以隨著從底座殼體150的內側靠近外側而向下傾斜。
此時,上部蓋推動件620的底面621可以與上部引導面1522對應地形成為隨著從內側靠近外側而向下傾斜。上部蓋推動件620的該底面可以具有與上下方向呈規定的角度的傾斜角。因此,若上部蓋推動件620被上部蓋推動件620的該底面和上部引導面1522干擾而向下移動,則上部蓋推動件620的下端向外側凸出。
上部引導面1522的至少一部分和上部蓋推動件620的上端在豎直方向上重疊。在結合有過濾器的狀態下,上部引導面1522的至少一部分與上部蓋推動件620的上端在豎直方向上重疊。
上部旋轉引導件1520形成於底座殼體150。具體而言,配置在底座殼體150中與蓋153水平重疊的區域。因此,在蓋153與底座殼體150結合的情況下,上部旋轉引導件1520因為蓋153而不會向外部露出。
更具體地說,底座殼體150包括內底座殼體150a以及配置為包圍內底座殼體1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底座殼體150b;上部引導面1522形成於外底座殼體150b的外表面。
上部旋轉引導件1520還可以包括用以容納上部蓋推動件620的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在桿610向下移動時,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可以容納桿610的一部分。
在桿610未動作的情況下,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容納上部蓋推動件620,在桿610向下移動的情況下,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引導上部蓋推動件620的移動的同時,引導桿610的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通過外底座殼體150b的外周面朝內側方向凹陷而形成。亦即,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從外底座殼體150b朝外側方向敞開。另外,為了在桿610向下移動時容納並引導桿610,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形成為其上部方向敞開並與桿容納槽1310的下部連通。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和桿容納槽1310在豎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疊。
在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的一面形成有上部引導面1522。上部引導面1522形成於上部推動件容納槽1521的下側面。沿著上部引導面1522引導,上部蓋推動件620從推動件容納槽1521向外部脫離。
滑動件630與上部蓋推動件620隔開且可滑動地設置於殼體100,並與桿610連接。滑動件630的移動受桿610限制。滑動件630可滑動地設置於底座殼體150。滑動件630將從桿610接收到的外力傳遞給下部蓋推動件640。
滑動件630可以容納於形成在殼體100內的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中。滑動件630在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內移動,並且其移動方向被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引導。
滑動件630可以位於比上部蓋推動件620更靠下部的位置。滑動件630可以位於底座殼體150與蓋153之間。因此,具有在蓋153與殼體100結合的狀態下無法從外部看到滑動件630的優點。
在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形成有滑動狹縫1534。滑動狹縫1534引導滑動件630,並防止滑動件630從殼體100脫離。
滑動件630還可以形成有滑動保持器631。滑動保持器631的一端通過滑動狹縫1534與滑動件630連接,滑動保持器631的另一端位於底座殼體150的內部,滑動保持器631的寬度大於滑動狹縫1534的寬度。因此,即便滑動件630上下移動,仍然可防止滑動件630從殼體100脫離。
滑動件630和桿610通過連接件650而連接。連接件650的一端與保持器611連接,連接件650的另一端與滑動保持器631連接。連接件650隨著桿610的移動而與桿610一起移動。
連接件650可以位於殼體100的內部。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650可以位於內底座殼體150a與外底座殼體150b之間的空間,並被內底座殼體150a和外底座殼體150b引導。
下部蓋推動件640可旋轉地與滑動件630結合,並通過被殼體100的外表面引導來推動蓋153。因此,若對滑動件630施加外力,則通過下部蓋推動件640可使蓋153從殼體100分離。
下部蓋推動件640可旋轉地與滑動件630結合的形態包括:下部蓋推動件640與滑動件630鉸鏈結合而旋轉的形態;以及下部蓋推動件640可彎曲地連接於滑動件630的一端而旋轉的形態。另外,下部蓋推動件640可旋轉地與滑動件630結合的形態還包括:下部蓋推動件640作為柔軟的材質而整體彎曲時,下部蓋推動件640的一端朝外表面方向移動的形態。在本實施例中,下部蓋推動件640與滑動件630的下端鉸鏈結合。
下部蓋推動件640可以配置於底座殼體150中的蓋153與底座殼體150結合的結合區域。本案中,結合區域是指在底座殼體150中與蓋153水平重疊的位置。結合區域可以是底座殼體15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個底座殼體150。
下部蓋推動件640位於蓋153與底座殼體150之間。在蓋153結合於底座殼體150的情況下,下部蓋推動件640因蓋153而不會向外部露出。下部蓋推動件640位於形成在後述底座殼體150內的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中。
因此,在蓋153結合於底座殼體150的狀態下,由於下部蓋推動件640被蓋153遮擋,所以能夠提高給使用者帶來的美感。另外,由於不需要用於下部蓋推動件640旋轉的額外空間,因此具有能夠實現緊湊的產品的優點。
下部蓋推動件640可以位於比上部蓋推動件620更靠下部的位置。在桿610動作時,通過上部蓋推動件620和下部蓋推動件640,蓋153的上部和下部同時分離,從而使蓋153穩定地分離。
在下部蓋推動件640沿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移動時,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引導下部蓋推動件640以使其沿著一個方向旋轉。另外,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容納下部蓋推動件640。
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可以包括下部引導面1532,所述下部引導面1532相對於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外周面)傾斜並且引導下部蓋推動件640。
下部引導面1532可以沿著與底座殼體150的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下部引導面1532可以沿著與豎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體而言,下部引導面1532可以具有不與底座殼體150的外表面平行的傾斜。下部引導面1532可以隨著從底座殼體150的內側接近外側而向下傾斜。
此時,與下部引導面1532對應地,下部蓋推動件640的底面641可以隨著從內側接近外側而逐漸向下傾斜。因此,若下部蓋推動件640被下部蓋推動件640的底面641和下部引導面1532的干擾而向下移動,則下部蓋推動件640的下端向外側凸出。
下部引導面1532的至少一部分與下部蓋推動件640的上端在豎直方向上重疊。在結合有蓋153的狀態下,下部引導面1532的至少一部分與下部蓋推動件640的上端在豎直方向上重疊。
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形成於底座殼體150。具體而言,配置於底座殼體150中與蓋153水平重疊的區域。因此,在蓋153結合於底座殼體150的狀態下,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因為蓋153而不會向外部露出。
更具體地說,底座殼體150包括內底座殼體150a以及配置為包圍內底座殼體1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底座殼體150b,下部引導面1532形成於外底座殼體150b的外表面。
下部旋轉引導件1530還可以包括用於容納下部蓋推動件640的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在滑動件630向下移動時,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也可以容納滑動件630的一部分。
在滑動件630未動作的狀態下,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容納下部蓋推動件640和滑動件630,在滑動件630向下移動的狀態下,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引導下部蓋推動件640和滑動件630的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通過外底座殼體150b的外周面朝內側方向凹陷而形成。亦即,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從外底座殼體150b朝外側方向敞開。另外,為了在滑動件630向下移動時容納並引導滑動件630,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形成為其上部方向敞開並與滑動件容納槽的下部連通。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和滑動件容納槽在豎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疊。
在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的一面形成有下部引導面1532。所述下部引導面1532形成於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的下側面。沿著下部引導面1532引導,下部蓋推動件640從下部推動件容納槽1531向外部脫離。
蓋分離單元600的位置不受限制。較佳地,由於使用者普遍將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的後方靠牆壁配置,因此蓋分離單元600配置於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的背面。
具體而言,蓋分離單元600配置於其至少一部分與吹風空間105在豎直方向上重疊的位置。桿610的至少一部分與吹風空間105在豎直方向上重疊。桿610配置於吹風空間105的下部。另外,上部蓋推動件620、下部蓋推動件640以及滑動件630可以配置於與吹風空間105在豎直方向上重疊的位置。
圖14是圖3沿Ⅸ-Ⅸ線的俯視剖面圖;圖15是圖3沿Ⅸ-Ⅸ線仰視剖面圖。
參照圖5、圖14或圖15,第一塔110的第一排出口117配置為朝向第二塔120,第二塔120的第二排出口127配置為朝向第一塔110。
從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因康達效應而沿著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流動。從第二排出口127排出的空氣因康達效應而沿著第二塔120的內側壁125流動。
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排出殼體170和第二排出殼體180。
第一排出口117形成於第一排出殼體170,第一排出殼體170組裝於第一塔110。第二排出口127形成於第二排出殼體180,第二排出殼體180組裝於第二塔120。
第一排出殼體170設置為貫穿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第二排出殼體180設置為貫穿第二塔120的內側壁125。
在第一塔110形成有供第一排出殼體170設置的第一排出開口部118,在第二塔120形成有供第二排出殼體180設置的第二排出開口部128。
第一排出殼體170包括:第一排出引導件172,形成第一排出口117,其配置於第一排出口117的空氣排出側;以及第二排出引導件174,形成第一排出口117,其配置於第一排出口117的空氣排出側的相反側。
第一排出引導件172和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外側面172a、174a提供為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中的一部分。
第一排出引導件172的內側配置為朝向第一排出空間103a,而外側配置為朝向吹風空間105。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內側配置為朝向第一排出空間103a,而外側配置為朝向吹風空間105。
第一排出引導件172的外側面172a可以形成為曲面。所述外側面172a可以提供為與第一內側壁115連續的面。尤其,外側面172a形成為與第一內側壁115的外側面連續的曲面。
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外側面174a可以提供為與第一內側壁115連續的面。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內側面174b可以形成為曲面。尤其,內側面174b形成為與第一外側壁115的內側面連續的曲面,藉此可以將第一排出空間103a的空氣引向第一排出引導件172側。
第一排出口117形成在第一排出引導件172與第二排出引導件174之間,並且第一排出空間103a的空氣經由第一排出口117向吹風空間105排出。
具體地說,第一排出空間103a的空氣從第一排出引導件172的外側面172a與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內側面174b之間排出,並將第一排出引導件172的外側面172a與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內側面174b之間的間隙定義為排出間隙175。所述排出間隙175形成規定的通道。
排出間隙175形成為中間部分175b的寬度相比於入口175a和出口175c較窄。中間部分175b可以定義為第二邊界117b和外側面172a的最短距離。
從排出間隙175的入口到中間部分175b的截面積逐漸變窄,從中間部分175b到出口175c的截面積重新變寬。中間部分175b位於第一塔110的內側。在從外部觀察時,可以將排出間隙175的出口175c視為排出口117。
為了引起康達效應,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內側面174b的曲率半徑大於第一排出引導件172的外側面172a的曲率半徑。
第一排出引導件172的外側面172a的曲率中心位於比外側面172a更靠前方的位置,並且形成於第一排出空間103a的內部。第二排出引導件174的內側面174b的曲率中心位於第一排出引導件172側,並形成於第一排出空間103a的內部。
第二排出殼體180包括:第一排出引導件182,形成所述第二排出口127,其配置於第二排出口127的空氣排出側;以及第二排出引導件184,形成第二排出口127,其配置於第二排出口127的空氣排出側的相反側。
在第一排出引導件182與第二排出引導件184之間形成有排出間隙185。由於第二排出殼體180與第一排出殼體170左右對稱,因此省略對其的詳細說明。
另一方面,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還可以包括改變吹風空間105的空氣流動方向的氣流轉換器400。氣流轉換器400是通過開放吹風空間105或阻擋吹風空間105來改變空氣經由吹風空間105流動的方向的部件。
當然,氣流轉換器400也可以通過開放或阻擋吹風空間105的一部分來改變空氣經由吹風空間105流動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氣流轉換器400可以將經由吹風空間105流動的水平氣流轉換為上升氣流。
圖16和圖17是氣流轉換器400的立體圖。更詳細地說,圖16是顯示通過打開吹風空間105的前方來實現前方排出氣流的氣流轉換器400的視圖。圖1至圖6以盒子形態顯示氣流轉換器400,並且氣流轉換器400配置於第一塔110的上部或第二塔120的上部。
圖17是顯示通過阻擋吹風空間105的前方來實現上升氣流的氣流轉換器400的視圖。參照圖6,氣流轉換器400包括:配置於第一塔110的第一氣流轉換器401;以及配置於第二塔120的第二氣流轉換器402。第一氣流轉換器401和第二氣流轉換器402左右對稱,並且構成相同。以下以第一氣流轉換器401為主進行說明,並省略對具有與第一氣流轉換器401相同的結構的第二氣流轉換器402的說明。
氣流轉換器400包括:空間板410,配置於塔殼體140中,並且在吹風空間105和塔殼體140的內部往復移動;引導馬達420,提供驅動力以移動空間板410;以及,板引導件430,設置於塔殼體140中,以引導空間板410的移動。
參照圖15至圖17,空間板410是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至少一個中,並且在塔的內部與吹風空間105之間移動來選擇性地改變吹風空間105前方的排出區域的部件。空間板410通過板狹縫119、129向吹風空間105的前方露出。
空間板410可以隱藏於塔內部,並在引導馬達420作動時可以從塔凸出而遮蔽吹風空間105。在本實施例中,空間板410包括:配置於第一塔110的第一空間板411;以及,配置於第二塔120的第二空間板412。
為此,參照圖15,分別形成有貫穿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的板狹縫119、及貫穿第二塔120的內側壁125的板狹縫129。
將形成於第一塔110的板狹縫稱作第一板狹縫119,將形成於第二塔120的板狹縫稱作第二板狹縫129。第一板狹縫119和第二板狹縫129配置為左右對稱。第一板狹縫119和第二板狹縫129沿著上下方向(第二方向)延長而形成。第一板狹縫119和第二板狹縫129可以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V形傾斜。
第一塔110的前端112以3度的傾斜度形成,第一板狹縫119以4度的傾斜度形成。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以3度的傾斜度形成,第二板狹縫129以4度的傾斜度形成。
空間板410可以形成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狀。空間板41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長而形成,並可以配置於相對於吹風空間105的中心偏向前方的位置。空間板410可以包括朝徑向凸出的曲面部。空間板410可以通過阻擋流向吹風空間105的水平氣流而將方向轉換為上側方向。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第一空間板411的內側端411a和第二空間板412的內側端412a接觸或接近來產生上升氣流。與本實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過一個空間板410緊貼於相對側的塔來產生上升氣流。
當氣流轉換器400形成上升氣流時,第一空間板411的內側端411a可以阻擋第一板狹縫119,而第二空間板412的內側端412a可以阻擋第二板狹縫129。
當氣流轉換器400形成水平氣流時,第一空間板411的內側端411a可以貫穿第一板狹縫119向吹風空間105凸出,而第二空間板412的內側端412a可以貫穿第二板狹縫129向吹風空間105凸出。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通過旋轉動作來向吹風空間105凸出。也可以與本實施例不同地,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中的至少一個以滑動的方式直線移動而向吹風空間105露出。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沿第一方向(水平方向)移動。
當俯視時,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形成為弧形狀。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形成為具有規定的曲率半徑,而曲率中心位於吹風空間105。
較佳地,當空間板410被隱藏於塔內部的狀態時,空間板410的徑向內側的體積大於徑向外側的體積。
空間板410可以由透明的材質形成。
引導馬達420是向空間板410提供驅動力的部件。引導馬達420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至少一個中。引導馬達420配置於比空間板410更靠上方的位置。
引導馬達420包括:向第一空間板411提供旋轉力的第一引導馬達421;以及向第二空間板412提供旋轉力的第二引導馬達422。
第一引導馬達421可以在上側和下側分別配置,當需要區分時,可以區分為上側第一引導馬達和下側第一引導馬達。
第二引導馬達422也可以在上側和下側分別配置,當需要區分時,可以區分為上側第二引導馬達和下側第二引導馬達。
尤其,參照圖18,引導馬達420可以被緊固於塔殼體140。塔殼體140可以包括供引導馬達420設置的引導主體440。在本實施例中,引導馬達420被緊固於引導主體440。引導主體440可以與塔殼體140形成為一體,也可以為了組裝便利性而單獨構成。
在引導馬達420的軸連接有小齒輪423。小齒輪423與引導馬達420的軸(未圖示)結合。在引導馬達420動作時小齒輪423旋轉。
小齒輪423的旋轉軸可以沿與空間板410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較佳地,小齒輪423的旋轉軸可以配置為與水平方向平行。
小齒輪423與形成於板引導件430的齒條436嚙合。若小齒輪423以水平方向為軸線旋轉,則齒條436上下移動,使得與齒條436連接的板引導件430升降。
板引導件430是將引導馬達420的驅動力傳遞給空間板410的部件。板引導件430配置於引導馬達420的前方,並配置於空間板410的後方。板引導件430與空間板410連接,並且沿著與空間板410的移動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板引導件430沿著上下方向升降。
將配置於第一塔110的板引導件430定義為第一板引導件430a,將配置於第二塔120的板引導件430定義為第二板引導件430b。
板引導件430可以配置為與空間板410平行。板引導件430可以配置為與第一板狹縫119或第二板狹縫129平行。
板引導件430的正面可以形成為曲面。板引導件430的正面與空間板410的背面相鄰。在空間板410的背面形成為弧形狀的情況下,板引導件430的正面形成為曲面,藉此空間板410能夠沿著板引導件430的正面滑動。
板引導件430的背面可以形成為平面。板引導件430的背面與氣流轉換器第一蓋441的正面相鄰。板引導件430可以沿著氣流轉換器第一蓋441滑動。
板引導件430的上端配置於比空間板410更靠上部的位置。在形成有將排出空間103a、103b和引導馬達420隔開的板的情況下,空間板410的上端可以配置為低於這個板,而板引導件430的上端可以配置為高於這個板。
板引導件430可以形成有第一狹縫432。空間板410的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狹縫432,在板引導件430移動時使空間板410移動。
參照圖19和圖20,第一狹縫432通過板引導件430的開口而形成,並且引導空間板410的移動。第一凸起4111在空間板410的一側凸出而形成,其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一狹縫432,並沿著第一狹縫432滑動。
第一狹縫432的左側端(圖19為基準)配置為靠近板引導件430的左側端,第一狹縫432的右側端配置為靠近板引導件430的右側端。
第一狹縫432可以形成為其相對靠近吹風空間105的部分低於相對遠離吹風空間105的部分。具體而言,第一狹縫432的下端配置於比第一狹縫432的上端更靠近吹風空間105的位置。例如,參照圖19,形成於第一板引導件430a的第一狹縫432的下端配置於比第一狹縫432的上端更靠右側的位置。同樣地,雖然未圖示,但是形成於第二板引導件430b的第二狹縫434的下端配置於比第二狹縫434的上端更靠左側的位置。
第一狹縫432包括狹縫傾斜部4321。狹縫傾斜部4321可以具有朝吹風 空間105方向向下傾斜的傾斜度。例如,參照圖19,形成於第一板引導件430a的第一狹縫432朝右側方向向下傾斜。同樣地,雖然未圖示,形成於第二板引導件430b的第一狹縫432可以朝左側方向向下傾斜。較佳地,以豎直方向為基準,狹縫傾斜部4321可以具有40度至60度的傾斜角。
若狹縫傾斜部4321朝吹風空間105方向向下傾斜,則能夠減小在關閉引導馬達420的電源的狀態下,因空間板410的自身重量而引起的引導馬達420的掣動轉矩(Detent Torque)。
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位置隨著板引導件430的上升下降而上下移動。若板引導件430上升,則第一凸起4111向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下端移動。相反地,若板引導件430下降,則第一凸起4111向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上端移動。
參照圖19和圖21,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可以形成台階。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前端的寬度可以小於後端的寬度。
若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形成為其前端的寬度小於後端的寬度,則能夠防止在第一凸起4111沿狹縫傾斜部4321移動時脫離。
第一凸起4111與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台階對應地形成有卡止台階4111b。亦即,第一凸起4111的卡止台階4111b配置於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後端。因此,第一凸起4111不會從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脫離。
第一狹縫432包括豎直部4322。豎直部4322的下端與狹縫傾斜部4321的上端連接。豎直部4322沿著板引導件430的長度方向(豎直方向)延伸。
第一狹縫432的豎直部4322發揮止動件的功能。亦即,第一凸起4111的上方最大移動的距離是狹縫傾斜部4321的上端,不會沿豎直部4322滑動。
第一狹縫432的豎直部4322可以形成台階。第一狹縫432的豎直部4322可以形成為其前端的寬度小於後端的寬度。第一凸起4111與第一狹縫432的豎直部4322的台階對應地形成有卡止台階4111b。亦即,第一凸起4111的卡止台階4111b配置於第一狹縫432的豎直部4322的後端。因此,第一凸起4111不會從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脫離。
第一狹縫432包括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所述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配置於豎直部4322的上端,並供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狹縫432內。
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可以形成為其形狀與第一凸起4111的截面形狀對應。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的直徑可以大於第一凸起4111的直徑。更詳細地說,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的直徑大於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階4111b的直徑。
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通過第一凸起4111沿著豎直部4322下降,空間板410緊固在板引導件430。空間板410通過第一凸起4111沿著狹縫傾斜部4321向下滑動或向上滑動而移動。
第一狹縫432可以形成有複數個。在板引導件430形成有三個第一狹縫432。在第一狹縫432之間形成有第二狹縫434。第一狹縫432的數量不受限制,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在可採納的範圍內進行變更。
參照圖18,在板引導件430可以形成有第二狹縫434。第二狹縫434沿板引導件430的長度方向(豎直方向)延伸。第二狹縫434通過板引導件430朝水平方向開口而形成。
第二狹縫434配置在一個第一狹縫432與另一第一狹縫432之間。第二狹縫434和第一狹縫432交叉配置。通過將第二狹縫434和第一狹縫432交叉配置,可以分散力並且抵消板引導件430的彎曲應力。
引導主體440的主體凸起444插入到第二狹縫434中,板引導件430沿主體凸起444滑動。
引導主體440的主體凸起444沿著與引導主體440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凸出。具體而言,主體凸起444從引導主體440沿著水平方向凸出。
更詳細地說,主體凸起444形成於第一蓋441的正面。主體凸起444從第一蓋441向正面凸出而形成。主體凸起444的側面朝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長度方向延伸。參照圖18,主體凸起444沿著上下方向延伸。
板引導件430可以形成有齒條436。齒條436與小齒輪423連接,以在引導馬達420作動時,齒條436使板引導件430移動。齒條436通過直線運動將引導馬達420的旋轉力傳遞給板引導件430。齒條436配置在板引導件430中的面439上,所述面439面向空間板410的相反側。具體而言,齒條436可以配置在板引導件430的上部的背面439上。
氣流轉換器400包括供引導馬達420和板引導件430設置的引導主體440。引導主體440配置於板引導件430的後方。引導主體440由第一蓋441、第二蓋442以及馬達支撐板443構成。
第一蓋441支撐板引導件430的背面,並引導板引導件430的滑動。第一蓋441的左側端(亦即第一蓋441的外側端)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外側壁上。第一蓋441的右側端(亦即第一蓋441的內側端)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內側壁上。
第二蓋442的外側端與板引導件430的內側面相接。因此,板引導件430可以沿第二蓋442的外側面滑動。馬達支撐板443配置於第一蓋441的上端,馬達支撐板443的一面支撐引導馬達420,而另一面支撐板引導件430。
馬達支撐板443可以從第一蓋441的上端向上部凸出而形成。馬達支撐板443配置於第二蓋442的外側方。馬達支撐板443的上端配置於比馬達更靠上方的位置。更詳細地說,馬達支撐板443的上端配置於比小齒輪423更靠上方的位置。
如圖22所示,引導主體440還可以包括引導後述的滾子413的軌道445。
第一凸起4111形成於空間板410。更詳細地說,第一凸起4111形成於空間板410的背面。參照圖22,第一凸起4111與空間板410的寬度方向的一端相鄰而形成。但是不限於此,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在容易採納的範圍內對第一凸起4111的位置進行變更。
第一凸起4111可以形成有卡止台階4111b。參照圖21,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階4111b從第一凸起4111的端部4111a朝徑向外側凸出而形成。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階4111b卡在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或豎直部4322的台階,從而不會脫離。
在板引導件430和第一狹縫432上升或下降的情況下,第一凸起4111和空間板410退回或凸出。在板引導件430上升的情況下,第一凸起4111位於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下端。在第一凸起4111位於狹縫傾斜部4321的下端的情況下,空間板410沿圓周方向移動,通過第一板狹縫119退回到塔殼體140內部。在板引導件430下降的情況下,第一凸起4111位於第一狹縫432的狹縫傾斜部4321的上端。在第一凸起4111位於狹縫傾斜部4321的上端的情況下,空間板410沿圓周方向移動,通過第一板狹縫119向塔殼體140外部凸出。
板引導件430包括在一側貫穿而形成的第二狹縫434。引導主體440包括在一側凸出而形成的主體凸起444,所述主體凸起444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二狹縫434。
參照圖18,氣流轉換器400包括摩擦減小凸起437,所述摩擦減小凸起437通過使板引導件430和空間板410之間隔開來防止板引導件430和空間板410面接觸。摩擦減小凸起437使空間板410和板引導件430在水平方向上隔開。
摩擦減小凸起437可以形成在板引導件430和空間板410的至少一個中。摩擦減小凸起437可以從板引導件430和空間板410沿水平方向凸出。以下,以摩擦減小凸起437形成於板引導件430的形態為基準進行說明,這種說明可以同樣地適用於摩擦減小凸起437形成於空間板410的形態。
摩擦減小凸起437可以形成在板引導件430上,可以從面向空間板410的面凸出,可以與空間板410接觸。具體而言,摩擦減小凸起437從板引導件430中作為面向空間板410的面的正面438向前方凸出而形成。
作為另一例子,摩擦減小凸起437可以形成在空間板410上,可以從面向板引導件430的面凸出,可以與板引導件430接觸。具體而言,摩擦減小凸起437從空間板410中面向板引導件430的背面向後方凸出而形成。
由於空間板410沿水平方向(第一方向)往復,因此摩擦減小凸起437沿第一方向延伸。亦即,摩擦減小凸起437具有第一方向的長度最長的形狀。摩擦減小凸起437的第二方向(豎直方向)的寬度小於摩擦減小凸起437的第一方向的長度,並且小於板引導件430的寬度。若摩擦減小凸起437的寬度過寬,則得不到期待的摩擦減小效果,因此較佳為5mm以下。
因此,摩擦減小凸起437減少了沿第一方向移動的空間板410與板引導件430之間的摩擦。但是,當僅配置一個摩擦減小凸起437時,會使空間板410的移動不穩定,從而較佳摩擦減小凸起437沿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隔開排列複數個。更佳地,可以在板引導件430的上部、中部、下部配置共三個摩擦減小凸起437。
參照圖18和圖22,氣流轉換器400還可以包括滾子413,所述滾子413通過使塔殼體140和空間板410隔開來防止塔殼體140和空間板410的面接觸。
滾子413可以設置在塔殼體140和空間板410的一個中。在本實施例中,滾子413設置在空間板410中。滾子413可以位於空間板410的下部。滾子413的旋轉軸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更具體地說,滾子413的旋轉軸沿前後方向延伸。
滾子413設置在空間板410的背面下部上,滾子413被支撐在塔殼體140的頂面。滾子413支撐空間板410的重量的同時與塔殼體140發生滑動摩擦。具體而言,滾子413被支撐在塔殼體140的引導主體440。滾子413可以被引導主體440的軌道445引導。
若滾子413在豎直方向上支撐空間板410的同時在塔殼體140移動,則不僅支撐空間板410的重量,還減小了塔殼體140與空間板410之間的摩擦。另外,在空間板410移動時,滾子413使空間板410保持穩定。
尤其,滾子413可以配置於空間板410的偏向寬度方向的一側的位置,使得即便在空間板410向吹風空間105側凸出的情況下,滾子413仍然被支撐在塔殼體140。具體而言,滾子413可以位於空間板410的寬度方向的兩端中遠離吹風空間105側的一端。
雖然未圖示,但是氣流轉換器400還可以包括引導銷,所述引導銷使塔殼體140和空間板410隔開,其設置在塔殼體140和空間板410的一個中。
引導銷可以配置在塔殼體140和空間板410的一個中。在本實施例中,引導銷設置於空間板410上。引導銷可以位於空間板410的下部。引導銷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圓柱形狀。引導銷沿前後方向延伸。
若引導銷在豎直方向上支撐空間板410的同時在塔殼體140滑動,則不僅支撐空間板410的重量,還減少了塔殼體140與空間板410之間的摩擦。引導銷可以位於空間板410的寬度方向的兩端中遠離吹風空間105的一端。
以空氣排出方向為基準,氣流轉換器400配置於比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更靠前方的位置。空氣從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向前方排出。在空氣經由第一內側壁115或第二內側壁125時產生康達效應。氣流轉換器400配置於第一內側壁115或第二內側壁125並選擇性地改變風向。氣流轉換器400可以根據凸出程度來實現廣域風、集中風或上升氣流。
以下,對氣流轉換器400的驅動方法進行說明。
參照圖16和圖17,在引導馬達420作動時,小齒輪423旋轉,與小齒輪423嚙合的齒條436移動,且板引導件430升降。
在板引導件430上升時,第一狹縫432和第二狹縫434的位置也會變高。第二狹縫434沿著主體凸起444滑動下降。隨著第一狹縫432的位置變高,第一凸起4111逐漸向右側移動,而空間板410貫穿板狹縫向吹風空間105凸出。
亦即,吹風空間105被空間板410阻擋。經由吹風空間105排出的空氣形成上升氣流。
在板引導件430下降時,第一狹縫432和第二狹縫434的位置也變低。第二狹縫434沿著主體凸起444而滑動上升。隨著第一狹縫432的位置變低,第一凸起4111逐漸向左側移動,而空間板410通過板狹縫退回到塔殼體140內部。亦即,吹風空間105被空間板410開放。經由吹風空間105排出的空氣向前方排出並向左右擴散而形成廣域風。
當板引導件430上升或下降而位於中間時,空間板410貫穿板狹縫並遮蔽吹風空間105的一部分。亦即,吹風空間105的一部分被空間板410打開。經由吹風空間105排出的空氣集中地向前方排出而形成集中風。
以下,對設置於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加熱器500進行說明。
加熱器500設置於第一排出空間103a或第二排出空間103b,是對流動的空氣進行加熱的部件。加熱器500對流動的空氣進行加熱,使得向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外部排出被加熱的空氣。
參照圖1和圖2,加熱器500可以配置於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
加熱器500沿上下方向延長地配置。加熱器500沿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長度方向配置。加熱器500配置於氣流轉換器400的下方。
參照圖3,加熱器500可以分別配置於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將配置於第一塔110的加熱器500稱作第一加熱器501,可以將配置於第二塔120的加熱器500稱作第二加熱器502。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以中心軸為基準對稱地形成,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以中心軸為基準對稱地配置。
加熱器500的上端可以配置於比空間板410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加熱器500的下端可以配置於比空間板410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參照圖4,當俯視時,加熱器500的上端可以配置於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後方向的中央。
參照圖5,加熱器500的上端配置於比加熱器500的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換句話說,加熱器500傾斜配置為其下端位於比上端更靠後方的位置。
加熱器500配置於塔殼體140的內部,並配置在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上游。上游是指以空氣流動方向為基準配置在空氣流入側。亦即,加熱器500配置在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空氣流入側。更詳細地說,加熱器500配置於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前方。
加熱器500包括產生熱的發熱管520;以及傳遞來自發熱管520的熱的鰭片530。
發熱管520是接收能量並將其轉換為熱能而發熱的部件。發熱管520可以通過與電裝置連接來接收電能,並通過電阻結構而將電能轉換為熱能。或者,也可以在發熱管520的內部形成供製冷劑流動的配管,並通過使在內部流動的製冷劑和在外部流動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來加熱空氣。除此之外,發熱管520包括普通技術人員容易作出變更的範圍內的發熱元件。
發熱管520可以傾斜地形成。更詳細地說,發熱管520的上端可以配置於比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發熱管520可以是「U」形狀。鰭片530與發熱管520連接,是傳遞來自發熱管520的熱的部件。鰭片530具有較寬的表面積,從而能夠有效地向流動空氣傳遞從發熱管520接收到的熱。
鰭片530轉換空氣流動方向,並將空氣引向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參照圖5,吸入口配置於下方,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配置於上方。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內部,空氣形成從下部上升到上部的流動。鰭片530將從下部上升到上部的流動轉換為從前方向後方移動的流動。
加熱器500包括支撐構件510。支撐構件510是支撐加熱器500的部件。支撐構件510包括上部水平板511、豎直板512、以及下部水平板513。
豎直板512沿上下方向延長。
在豎直板512固定有複數個鰭片530。複數個鰭片530沿著與豎直板5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例如,豎直板512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而複數個鰭片530可以沿前後左右方向延伸。
發熱管520沿豎直板512的延伸方向延長地配置。發熱管520可以配置為與豎直板512平行。或者,發熱管520也可以與豎直板512接觸。
豎直板512可以傾斜地形成。更詳細地說,豎直板512的上端可以配置於比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上部水平板511配置於豎直板512的上端。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上部可以形成有用以遮蔽引導馬達420的板,上部水平板511可以固定於這個板並支撐加熱器500。在遮蔽引導馬達420的板與地面平行的情況下,上部水平板511可以配置為與這個板一起平行於地面。參照圖5,當從側方觀察時,上部水平板511不與豎直板512垂直。參照圖6,當從前方或後方觀察時,上部水平板511與豎直板512垂直。
下部水平板513配置於豎直板512的下端。在下部水平板513的上表面連接有豎直板512,在下部水平板513的下表面配置有流路阻斷構件540。與上部水平板511不同地,下部水平板513與豎直板512垂直。參照圖5,當從側方觀察時,下部水平板513與豎直板512垂直,而不與地面平行。參照圖6,當從前方觀察時,下部水平板513也與豎直板512垂直。
參照圖5,第一排出口117沿著第一塔110的長度方向延長,第二排出口沿著第二塔120的長度方向延長。鰭片530沿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配置有複數個。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可以沿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長度方向上下延長地形成。加熱器500可以沿第一排出口117配置有複數個,也可以沿第二排出口配置有複數個。由於加熱器500沿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配置有複數個,從而能夠向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均勻地排出空氣。
參照圖5,鰭片530沿著與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參照圖5,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從上端中央向右側下端延長。複數個鰭片530從中央向右側上端延伸。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可以與複數個鰭片530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更詳細地說,鰭片530可以沿著與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鰭片530可以沿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配置有複數個,並且沿與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通過鰭片530的引導,氣流方向朝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側轉換,並以均等的量分散向沿著上下方向延長地形成的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流動。
發熱管520可以沿著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延長,鰭片530可以沿著與發熱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參照圖5,發熱管520可以配置於加熱器500的上部。發熱管520從加熱器500的上部向下方延伸。發熱管520可以在與豎直板512隔開的狀態下與豎直板512平行配置,也可以在與豎直板512接觸的狀態下延伸。發熱管520沿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的長度方向延長。
參照圖5,鰭片530沿著與發熱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例如,在發熱管520與豎直軸V之間形成4度左右的角度的情況下,鰭片530可以與地面形成4度左右的角度。此時,鰭片530沿與發熱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參照圖5,在側方觀察時,發熱管520傾斜配置為在發熱管520與豎直軸之間具有規定的傾斜度,豎直板512也傾斜配置為在豎直板512與豎直軸之間具有規定的傾斜度,發熱管520和豎直板512平行地配置。另外,上部水平板511與地平面平行地配置。下部水平板513傾斜配置為在下部水平板513與地平面之間具有規定的傾斜度。鰭片530傾斜配置為在鰭片530與地平面之間具有規定的傾斜度,並與下部水平板平行配置。
參照圖5,加熱器500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傾斜。加熱器500配置為與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127平行。
加熱器500可以傾斜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具有a3左右的傾斜度(角度)。例如,加熱器500可以在規定誤差範圍內相對於豎直方向以4度的角度為基準傾斜配置。參照圖5,第二排出口可以相對於豎直方向傾斜配置為具有a1左右的傾斜度。例如,第二排出口可以在規定的誤差範圍內相對於豎直方向以4度的角度為基準傾斜配置。雖然未在圖5顯示,但是第一排出口117也可以以a1的傾斜度相對於豎直方向傾斜配置。
加熱器500的傾斜度a3可以對應於下面的值:相對於地面的豎直軸V和豎直板512形成的傾斜度;相對於地面的豎直軸V和發熱管520形成的傾斜度;上部水平板511和豎直板512形成的傾斜度;鰭片530和上部水平板511形成的傾斜度;鰭片530和地面形成的傾斜度;下部水平板513和地面形成的傾斜度。
加熱器500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與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平行。換句話說,加熱器500相對於豎直方向形成的傾斜度a3和第一排出口117/第二排出口127相對於豎直方向形成的傾斜度a1可以相同。由於加熱器500配置為與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平行,因此被鰭片530引導的空氣能夠以均等的量流向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
參照圖14和圖15,第一塔110包括第一內側壁115,所述第一內側壁115朝向吹風空間105,並形成有第一排出口117。第二塔120包括第二內側壁125,所述第二內側壁125朝向吹風空間105,並形成有第二排出口。加熱器500與第一內側壁115和第二內側壁125中的至少一個的內側面隔開配置。在加熱器500與第一內側壁115之間形成有可供空氣流動的空間,空氣在該空間流動。在加熱器500與第二內側壁125之間形成有可供空氣流動的空間,空氣在該空間流動。由於空氣在加熱器500與內側面之間流動,從而形成空氣牆。因此,從加熱器500放出的熱不能對流到第一內側壁115或第二內側壁125,防止第一內側壁115和第二內側壁125過熱。
參照圖14和圖15,第一塔110包括形成於第一內側壁115的外側方的第一外側壁114。第二塔120包括形成於第二內側壁125的外側方的第二外側壁124。加熱器500配置為與第一外側壁114或第二外側壁124的內側面隔開。在加熱器500與第一外側壁114的內側面之間形成有可供空氣流動的空間,空氣在該空間流動。在加熱器500與第二外側壁124的內側面之間形成有可供空氣流動的空間,空氣在該空間流動。由於空氣在加熱器500與外側壁的內側面之間流動,從而形成空氣牆。因此,從加熱器500放出的熱不能對流到第一外側壁114或第二外側壁124,防止第一外側壁114和第二外側壁124過熱。
參照圖14和圖15,加熱器500配置於比第一外側壁114更靠近第一內側壁115的位置。加熱器500配置於比第二外側壁124更靠近第二內側壁125的位置。從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在第一內側壁115快速流動,從第二排出口排出的空氣在第二內側壁125快速流動。由於空氣在第一內側壁115和第二內側壁125快速流動,從而產生強制對流,能夠較快速冷卻第一內側壁115和第二內側壁125。但是,因間接的康達效應,空氣在第一外側壁114和第二外側壁124以緩慢的速度流動。因此,第一外側壁114的冷卻速度比第一內側壁115的冷卻速度慢,第二外側壁124的冷卻速度比第二內側壁125的冷卻速度慢。因此,通過將加熱器500配置於更靠近第一內側壁115或第二內側壁125的位置,能夠較有效地防止塔殼體140的過熱。
參照圖5,加熱器500的下端配置於比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方下端更靠近後方下端的位置。因此,排出空間103的截面積的下部大於上部。
在第一塔或第二塔120的下端流動的空氣的量最大,隨著靠近上部經由加熱器500而向吹風空間105排出,在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上端流動的空氣的量最小。加熱器500的下端配置於比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方下端更靠後方下端的位置,藉此能夠形成與空氣流量相應的排出空間103。因此,可以補償壓力差異,防止壓力損失,提高效率。
加熱器500還包括流路阻斷構件540,所述流路阻斷構件540阻斷空氣在鰭片530與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之間流動。參照圖5,流路阻斷構件540配置於加熱器500的下端,並向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下端延伸。
流路阻斷構件540配置於塔殼體140的內部。流路阻斷構件540的下端比吸入格柵配置在更靠上部。
流路阻斷構件540傾斜形成為其後端比前端更靠上部。
流路阻斷構件540向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後端延伸。
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的下端配置於流路阻斷構件540的上部。
如圖7所示,流路阻斷構件540從下部水平板513的前端向左側或右側延伸,也向後方延伸。因此,也可以形成為半圓形狀。或者,如圖5所示,流路阻斷構件540的寬度可以與下部水平板513的寬度相同,並也可以向後端延伸。
流路阻斷構件540防止在第一排出空間103a或第二排出空間103b流動的空氣不經由加熱器500而直接從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排出。更詳細地說,流路阻斷構件540阻斷加熱器500的後方下端、左側下端、右側下端以及第一塔110的內側面,並且遮蔽加熱器500的後方下端、左側下端、右側下端以及第二塔120的內側面。因此,通過阻斷空氣從加熱器500的後方下端、左側下端、右側下端直接向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排出,來提高效率。
參照圖24至圖26,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除了加熱器500之外還可以包括空氣引導件160,所述空氣引導件160將已被轉換方向的空氣引向第一排出口117或第二排出口。
空氣引導件160是在排出空間103將氣流方向轉換為水平方向的部件。空氣引導件160可以配置有複數個。
空氣引導件160使從下側流向上側的氣流方向轉換為水平方向,而得到方向轉換的空氣向排出口117、127流動。
在需要區分空氣引導件160的情況下,將配置於第一塔110內部的稱作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將配置於第二塔120內部的稱作第二空氣引導件162。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外側端與第一塔110的外側壁結合。第一空氣引導件的內側端與第一加熱器501相鄰。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前方側端靠近第一排出口117。第一空氣引導件的前方側端可以與靠近第一排出口117的內側壁結合。第一空氣引導件的後方側端與第一塔110的後端隔開。
為了將在下側流動的空氣引向第一排出口117,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形成為從下側向上側凸出的曲面,並配置為後方側端低於前方側端。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可以劃分為曲面部161f和平面部161e。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平面部161e的後端靠近第一排出引導件。第一空氣引導件的平面部161e向前方延伸,更詳細地說,可以與地面平行地延伸。
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的後端配置於第一空氣引導件的平面部。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形成曲面並向前方下部延伸。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配置為低於後端。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和後端的以地面為基準的水平距離可以是10mm~20mm。將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和後端的以地面為基準的水平距離定義為曲率長度。亦即,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的曲率長度可以是10mm~20mm。
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的入口角a4可以是10度。將入口角a4定義為相對於地面的豎直線和第一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的切線之間的角度。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右側端中的至少一部分與加熱器500的外側相鄰,而剩餘的部分與第一塔110的內側壁結合。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左側端可以緊貼或結合於第一塔110的外側壁。
因此,沿排出空間103向上側移動的空氣從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後端向前端流動。換句話說,通過了風扇裝置300後的空氣上升,並得到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引導向後方流動。
第二空氣引導件162與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左右對稱。
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外側端與第二塔120的外側壁結合。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內側端與第二加熱器502相鄰。
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前方側端靠近第二排出口127。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前方側端可以與靠近第二排出口的內側壁結合。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後方側端與第二塔120的後端隔開。
為了將在下側流動的空氣引向第二排出口127,第二空氣引導件162形成為從下側向上側凸出的曲面,並且配置為後方側端低於前方側端。
第二空氣引導件162可以劃分為曲面部162f和平面部162e。
第二空氣引導件的平面部162e的後端靠近第二排出引導件。第二空氣引導件的平面部向前方延伸,更詳細地說,可以與地面平行地延伸。
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的後端配置於第二空氣引導件的平面部162e的前端。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形成曲面並向前方下部延伸。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配置為低於後端。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和後端的以地面為基準的水平距離為10mm~20mm。將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和後端的以地面為基準的水平距離定義為曲率長度。亦即,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的曲率長度可以是10mm~20mm。
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的入口角a4可以是10度。將入口角a4定義為相對於地面的豎直線和第二空氣引導件的曲面部的前端的切線之間的角度。
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左側端中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二加熱器502的外側相鄰,而剩餘的一部分與第二塔120的內側壁結合。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右側端可以緊貼或結合於第二塔120的外側壁。
因此,沿排出空間103向上側移動的空氣從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後端向前端流動。換句話說,通過了風扇裝置300後的空氣上升,並得到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引導向後方流動。
在設置有空氣引導件160的情況下,將沿豎直方向上升的氣流方向轉換為水平方向。因此,具有能夠從沿上下方向延長地形成的空氣排出口排出均勻流量的空氣的優點。另外,還具有能夠沿水平方向排出空氣的效果。
在空氣引導件160的入口角a4大或曲率長度長的情況下,空氣引導件對沿豎直方向上升的空氣的阻力發揮作用,導致噪音增加。相反地,在空氣引導件的曲率長度小的情況下,不會產生引導空氣的作用,導致不可能水平排出。因此,當按照本發明的入口角a4設置或以本發明的曲率長度形成的情況下,具有增加風量並且降低噪音的效果。
氣流轉換器400可以配置於加熱器500的上方。更詳細地說,引導馬達420可以配置於加熱器500的上方。引導馬達420產生驅動力,空間板410使排出的空氣發生變化,板引導件430將引導馬達420的驅動力傳遞給空間板410。雖然空間板410和板引導件430可以配置於加熱器500的前方,但是引導馬達420配置於加熱器500的上方。藉此,可以有效地使用空間,並且防止引導馬達420妨礙排出空間103內部的空氣流動。引導馬達420是產生熱的部件,因此存在不耐熱的缺點。因此,將引導馬達420配置於加熱器500的上方,而不配置在空氣流路上,藉此能夠防止加熱器500的熱向引導馬達420對流。
以下,參照圖24,對從上部觀察到的在加熱器周邊流動的空氣流動進行說明。通過了風扇裝置300後的空氣在加熱器前方上升。在加熱器前方上升的空氣流動方向轉換為朝後方。大部分空氣通過加熱器時被加熱,從而會向吹風空間排出暖空氣。一部分空氣在加熱器與外側壁114、124之間的空間流動。該空氣在加熱器和外側壁之間形成空氣牆,藉此防止加熱器的熱向外側壁對流。另一部分空氣在加熱器與內側壁之間的空間流動。該空氣在加熱器和內側壁之間形成空氣牆,藉此防止加熱器的熱向內側壁對流。
圖27是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水平氣流的例子。
參照圖27,在提供水平氣流的情況下,第一空間板411被隱藏於第一塔110內部,第二空間板412被隱藏於第二塔120內部。
第一排出口117排出的空氣和第二排出口127排出的空氣在吹風空間105合流,並經由前端112、122流向前方。
並且,吹風空間105後方的空氣可以在被引導到吹風空間105內部之後流向前方。
另外,第一塔110周邊的空氣可以沿第一外側壁114向前方流動,第二塔120周邊的空氣可以沿第二外側壁124向前方流動。
由於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沿上下方向延長而形成,並且配置為左右對稱,因此能夠使在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的上側流動的空氣和在第一排出口117和第二排出口127的下側流動的空氣較均勻地形成。
另外,通過從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排出的空氣在吹風空間105合流,能夠提高排出的空氣的直線前進性並且能夠使空氣流動至較遠的位置。
圖28顯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上升氣流的示例圖。
參照圖28,在提供上升氣流的情況下,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向吹風空間105凸出,以阻擋吹風空間105的前方。
隨著吹風空間105的前方被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阻擋,從排出口117、127排出的空氣沿第一空間板411和第二空間板412的背面上升,並從吹風空間105的上部排出。
通過在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中形成上升氣流,能夠抑制排出的空氣直接流向使用者。另外,當要使室內空氣循環時,可以使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以上升氣流動作。
例如,在同時使用空調機和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使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1以上升氣流動作來促進室內空氣的對流,藉此能夠較迅速地對室內空氣進行製冷或製熱。
以下,對用於降低噪音和噪音的銳度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320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29,本發明的風扇320包括:輪轂328,與旋轉軸Ax連接;複數個葉片325,在輪轂328的外周面隔開規定間隔而設置;以及護罩32,配置為與輪轂328隔開並且包圍輪轂328,與複數個葉片325的一端連接。
風扇320還可以包括背板324,所述背板324設置有用於供旋轉中心軸結合的輪轂328。根據實施例,可以省略背板324和護罩32。輪轂328的外周面是與旋轉軸Ax平行的圓筒形狀。
可以設置有從背板324延伸的複數個葉片325。葉片325可以延伸為葉片325的外廓線呈曲線。
葉片325構成風扇320的旋轉臂,並執行將風扇320的動能傳遞給流體的功能。葉片325可以隔著規定的間隔而設置有複數個,並且可以在背板324上以放射狀排列。複數個葉片325的一端與輪轂328的外周面連接。
另外,護罩32與葉片325的一端連接(結合)。護罩32形成於與背板324相對的位置,並且可以是圓形的環形狀。護罩32和輪轂328共同將旋轉軸Ax作為中心。
護罩32具有供流體流入的吸入端部321和供流體排出的排出端部323。護罩32可以彎曲形成為從排出端部323越靠近吸入端部321側其直徑越小。
亦即,可以包括以曲線連接吸入端部321與排出端部323之間的連接部322。連接部322可以以使護罩32的內側截面積變大的曲率彎曲。
這種護罩32可以與背板324和葉片325一起形成流體的移動通路。觀察流體的移動方向,可以知道沿中心軸方向流入的流體因葉片325的旋轉而沿風扇320的圓周方向流動。
亦即,風扇320可以藉由離心力來增加流速,以沿風扇320的徑向排出流體。
與葉片325的端部結合的護罩32可以與背板324隔開規定間隔而形成。護罩32可以設置為具有與背板324平行面對的面。
以下,對葉片325和形成於葉片325的切口40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30和圖31,各個葉片325包括:前緣33,界定為輪轂328旋轉的方向的一面;後緣37,界定為與前緣33相對方向的一面;負壓面34,連接前緣33的上端和後緣37的上端,具有比前緣33和後緣37大的面積;以及壓力面36,連接前緣33的下端和後緣37的下端,面向負壓面34。
亦即,各個葉片325為板形狀,負壓面34、壓力面36是葉片325中最寬的上下面,長度方向兩端形成葉片325的兩側面,與長度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圖31中的左右方向)的兩端形成前緣33和後緣37。後緣37和前緣33的面積小於負壓面34和壓力面36的面積。
前緣33比後緣37位於上部(以圖31為基準)。
在各個葉片325形成有複數個切口40,以減少在風扇產生的噪音和噪音的銳度。
各個切口40可以形成在前緣33的一部分和負壓面34的一部分。另外,各個切口40也可以通過前緣33和負壓面34相交的角落35向下部方向凹陷而形成。亦即,各個切口40可以形成於前緣33的中上端部分和負壓面34中與前緣33相鄰的一部分區域。
切口40的截面形狀沒有限制,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形狀。但是,為了風扇的效率和降低噪音,較佳的切口40的截面形狀是「U」形狀或「V」形狀。關於切口40的形狀,將在後面進行說明。
切口40的寬度W可以隨著從下部接近上部而擴張。切口40的寬度W可以隨著靠近上部而逐漸或階段式地擴張。
切口40的方向可以是以旋轉軸Ax為中心的任意圓周的切線方向。本案中,切口40的方向可以是指切口40的長度L11方向。亦即,切口40的相同的截面形狀沿圓周的切線方向延伸。
切口40可以沿以風扇320的旋轉軸Ax為中心的任意圓周的弧形成。亦即,切口40可以是曲線形狀。具體而言,切口40的相同的截面沿圓周形成。
切口40的深度H11可以隨著遠離前緣33和負壓面34相交的部位而變小。切口40的深度H11呈中央高而隨著靠近長度方向兩端變低。
以下,對各個切口40的形狀進行詳細的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切口40的截面形狀為「V」形狀。
具體而言,切口40可以包括:第一傾斜面42;第二傾斜面43,面向第一傾斜面42,與第一傾斜面42的下端連接;以及底線41,連接第一傾斜面42和第二傾斜面43。
第一傾斜面42和第二傾斜面43的間隔距離隨著靠近上部而逐漸變大。第一傾斜面42和第二傾斜面43的間隔距離可以逐漸或以階段式地變大。第一傾斜面42和第二傾斜面43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第一傾斜面42和第二傾斜面43可以是三角形。
底線41可以沿以旋轉軸Ax為中心的任意圓周的切線方向延伸。作為另一例子,也可以沿以旋轉軸Ax為中心的任意圓周延伸。亦即,底線41可以形成為以旋轉軸Ax為中心的弧。
底線41的長度與切口40的長度L11相同。底線41的方向是指切口40的方向。底線41的方向可以是用於減少在前緣33和負壓面34產生的流動分離以減少空氣阻力的方向。
具體而言,底線41可以具有與垂直於旋轉軸Ax的水平面呈0度至10度的傾斜度。較佳地,底線41可以與垂直於旋轉軸Ax的水平面平行。因此,葉片325旋轉時可以通過切口40來減小阻力。
底線41的長度L11可以大於前緣33的高度H22。這是因為,若底線41的長度L11過小,則無法減少在負壓面34產生的流動分離,若底線41的長度L11過大,則風扇的效率下降。
切口40的長度L11(底線41的長度L11)可以大於切口40的深度H11和切口40的寬度W。較佳地,切口40的長度L11可以是5mm至6.5mm,切口40的深度H11可以是1.5mm至2.0mm,切口40的寬度W可以是2.0mm至2.2mm。
切口40的長度L11可以是切口40的深度H11的2.5倍至4.33倍,切口40的長度L11可以是切口40的寬度W的2.272倍至3.25倍。
底線41的一端位於前緣33,底線41的另一端位於負壓面34。較佳地,底線41的一端在前緣33中所處的位置是前緣33的中間高度。
底線41的一端在前緣33中所處的位置和角落35之間的間隔,可以小於底線41的另一端在負壓面34中所處的位置和角落35之間的間隔。
較佳地,底線41的另一端在負壓面34中所處的位置,位於負壓面34的寬度的1/5處到1/10處之間。
底線41及負壓面34形成的角度A11和底線41及前緣33形成的角度A12沒有限制。較佳地,底線41和負壓面34形成的角度A11小於底線41和前緣33形成的角度A12。
較佳地,設置有三個切口40。切口40可以包括:第一切口40a;第二切口40b,位於比第一切口40a更遠離輪轂328的位置;以及第三切口40c,位於比第二切口40b更遠離輪轂328的位置。較佳地,各個切口40之間的間隔是6mm至10mm。各個切口40之間的間隔可以大於切口40的深度H11和切口40的寬度W。
前緣33可以以中心為基準劃分為與輪轂328相鄰的第一區域A1和與護罩32相鄰的第二區域A2,三個切口40中的兩個位於第一區域A1,而剩餘的切口40位於第二區域A2。
具體而言,第一切口40a和第二切口40b可以位於第一區域A1,第三切口40c可以位於第二區域A2。更具體地說,第一切口40a與輪轂328的間隔是前緣33的長度的19%至23%,第二切口40b與輪轂328的間隔是前緣33的長度的40%至44%,第一切口40a與輪轂328的間隔是前緣33的長度的65%至69%。
複數個切口40中從輪轂328隔開距離最大的切口40可以具有最長的長度。具體而言,第三切口40c的長度L11可以大於第二切口40b的長度L11,第二切口40b的長度L11可以大於第一切口40a的長度L11。
通過這種切口40的形狀、配置以及數量,能夠減少在風扇的葉片325發生的流動分離,因而能夠降低在風扇產生的噪音。
參照圖32,由於通過了前緣33的流體中的一部分通過了切口40之後引起湍流,沿臂表面形成流動,並與通過了前緣33的流體混合,因此不會在臂表面發生流動分離,而是沿表面形成流動,藉此噪音得到改善。
參照圖33和圖34,在相同環境下,對一般風扇(比較例)和實施例的噪音以及銳度進行實驗的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噪音和銳度的減少。
參照圖35至圖39,對可形成上升氣流的另一實施例的氣流轉換器700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以氣流轉換器700與圖16至圖22的實施例的不同點為主進行說明,未作出特別說明的結構與圖16至圖22的實施例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氣流轉換器700可以將經由吹風空間105流動的水平氣流轉換為上升氣流。
氣流轉換器700包括:配置於第一塔110的第一氣流轉換器701;以及配置於第二塔120的第二氣流轉換器702。第一氣流轉換器701和第二氣流轉換器702左右對稱,並且構成相同。
氣流轉換器700包括:空間板710,配置於塔,向吹風空間105凸出;引導馬達720,為空間板710的移動而提供驅動力;動力傳遞構件730,將引導馬達720的驅動力提供給空間板710;以及板引導件740,配置於塔內部,用以引導空間板710的移動。
空間板710可以隱藏於塔內部,並且可以在引導馬達720動作時向吹風空間105凸出。空間板710包括:配置於第一塔110的第一空間板711;以及配置於第二塔120的第二空間板71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空間板711配置於第一塔110內部,並可以選擇性地向吹風空間105凸出。同樣地,第二空間板712配置於第二塔120內部,並可以選擇性地向吹風空間105凸出。
為此,形成有貫穿第一塔110的內側壁115的板狹縫119,以及形成有貫穿第二塔120的內側壁125的板狹縫129。
將形成於第一塔110的板狹縫119稱作第一板狹縫119,將形成於第二塔120的板狹縫稱作第二板狹縫129。
第一板狹縫119和第二板狹縫129配置為左右對稱。第一板狹縫119和第二板狹縫129沿上下方向延長而形成。第一板狹縫119和第二板狹縫129可以配置為相對於豎直方向V傾斜。
第一空間板711的內側端711a可以向第一板狹縫119露出,第二空間板712的內側端712a可以向第二板狹縫129露出。
較佳地,內側端711a、712a不從內側壁115、125凸出。在內側端711a、712a從內側壁115、125凸出的情況下可引起追加的康達效應。
當將豎直方向設定為0度時,第一塔110的前端112以第一傾斜度形成,第一板狹縫119以第二傾斜度形成。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也以第一傾斜度形成,第二板狹縫129以第二傾斜度形成。
第一傾斜度可以是豎直方向和第二傾斜度之間,第二傾斜度需要大於水平方向。第一傾斜度可以與第二傾斜度相同,或者第二傾斜度可以大於第一傾斜度。
以豎直方向為基準,板狹縫119、129可以配置為比前端112、122更傾斜。
第一空間板711配置為與第一板狹縫119平行,第二空間板712配置為與第二板狹縫129平行。
空間板710可以形成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狀。空間板71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長而形成,並且可以配置於吹風空間105的前方。
空間板710可以通過橫擋在吹風空間105流動的水平氣流,將流動方向轉換為朝上側方向。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第一空間板711的內側端711a和第二空間板712的內側端712a接觸或靠近來形成上升氣流。與本實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過一個空間板710緊貼於相對側的塔來形成上升氣流。
在氣流轉換器700未動作時,第一空間板711的內側端711a可以阻擋第一板狹縫119,第二空間板712的內側端712a可以阻擋第二板狹縫129。
在氣流轉換器700作動時,第一空間板711的內側端711a可以貫穿第一板狹縫119向吹風空間105凸出,第二空間板712的內側端712a可以貫穿第二板狹縫129向吹風空間105凸出。
通過第一空間板711阻擋第一板狹縫119,可以阻斷第一排出空間103a的空氣洩漏。通過第二空間板712阻擋第二板狹縫129,可以阻斷第二排出空間103b的空氣洩漏。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空間板711和第二空間板712通過旋轉動作而向吹風空間105凸出。與本實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過第一空間板711和第二空間板712中的至少一個以滑動方式直線移動而向吹風空間105凸出。
當俯視時,第一空間板711和第二空間板712可以呈弧形狀。第一空間板711和第二空間板712具有規定的曲率半徑,並且曲率中心位於吹風空間105。
較佳地,當空間板710處於隱藏在塔內部的狀態時,空間板710的徑向內側的體積大於徑向外側的體積。
空間板710可以由透明的材質形成。可以在空間板710設置如LED的發光部件750,並藉由從發光部件750射出的光使整個空間板710發光。發光部件750可以配置於塔內部的排出空間103,並可以配置於空間板710的外側端712b。
發光部件750可以沿空間板710的長度方向配置有複數個。
引導馬達720包括:第一引導馬達721,用以向第一空間板711提供旋轉力;以及第二引導馬達722,用以向第二空間板712提供旋轉力。
第一引導馬達721可以在第一塔的內部的上側和下側分別配置,當需要區分時,可以區分為上側第一引導馬達721a和下側第一引導馬達721b。上側第一引導馬達配置於比第一塔110的上側端111更低的位置,下側第一引導馬達配置於比風扇320更高的位置。
第二引導馬達722也可以在第二塔內的上側和下側分別配置,當需要區分時,可以區分為上側第二引導馬達722a和下側第二引導馬達722b。上側第二引導馬達配置於比第二塔120的上側端121更低的位置,下側第二引導馬達配置於比風扇320更高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引導馬達721和第二引導馬達722的旋轉軸沿豎直方向配置,並且為了傳遞驅動力而使用齒條-小齒輪結構。動力傳遞構件730包括與引導馬達720的馬達軸結合的驅動齒輪731以及與空間板710結合的齒條732。
驅動齒輪731使用小齒輪,並朝水平方向旋轉。齒條732與空間板710的內側面710a結合。齒條732可以以與空間板710對應的形狀形成。在本實施例中,齒條732形成為弧形狀。齒條732的齒形配置為朝向塔的內側壁。
齒條732可以配置於排出空間103,並與空間板710一起進行迴旋運動。
板引導件740可以引導空間板710的迴旋運動。在空間板710進行迴旋運動時,板引導件740可以支撐空間板710。
在本實施例中,以空間板710為基準,板引導件740配置於齒條732的相反側。板引導件740可以支撐來自齒條732的力。與本實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在板引導件740形成與空間板的迴旋半徑對應的槽,並使空間板沿槽移動。
板引導件740可以組裝於塔的外側壁114、124。以空間板710為基準,板引導件740可以配置在徑向外側,藉此能夠最小化與在排出空間103流動的空氣的接觸。
板引導件740包括移動引導件742、固定引導件744以及摩擦減小構件746。移動引導件742可以和與空間板一起移動的結構物結合。在本實施例中,移動引導件742可以與齒條732或空間板710結合,並且可以與齒條732或空間板710一起旋轉。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引導件742配置於空間板710的外側面710b。當俯視時,移動引導件742呈弧形狀,並且以與空間板710相同的曲率形成。
移動引導件742的長度小於空間板710的長度。移動引導件742配置在空間板710和固定引導件744之間。移動引導件742的半徑大於空間板710的半徑且小於固定引導件744的半徑。
移動引導件742的移動可以通過與固定引導件744形成卡位而被限制。固定引導件744配置於比移動引導件742更靠徑向外側的位置,並且可以支撐移動引導件742。
在固定引導件744形成有引導槽745,移動引導件742插入所述引導槽745移動。引導槽745可以與移動引導件742的旋轉半徑和曲率對應地形成。
引導槽745形成為弧形狀,移動引導件74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引導槽745中。引導槽745形成為朝下側方向凹陷。移動引導件742插入到引導槽745中,引導槽745可以支撐移動引導件742。
在移動引導件742旋轉時,可以通過移動引導件742被支撐在引導槽745的前方側端745a來限制移動引導件742的一側方向(向吹風空間凸出的方向)旋轉。
在移動引導件742旋轉時,可以通過移動引導件742被支撐在引導槽745的後方側端745b來限制移動引導件742的另一側方向(用於向塔內部收納的方向)旋轉。
並且,摩擦減小構件746可以降低移動引導件742移動時在移動引導件742和固定引導件744之間產生的摩擦。
在本實施例中,摩擦減小構件746使用滾子,所述滾子在移動引導件742和固定引導件744之間提供滾動摩擦。滾子的軸沿上下方向形成並且與移動引導件742結合。
通過摩擦減小構件746,能夠降低摩擦和運轉噪音。摩擦減小構件746的至少一部分向移動引導件742的徑向外側凸出。
摩擦減小構件746可以由彈性材質形成,並且在徑向上被固定引導件744彈性支撐。
亦即,摩擦減小構件746可以替代移動引導件742來彈性支撐固定引導件744,並且在空間板710旋轉時降低摩擦和運轉噪音。
在本實施例中,摩擦減小構件746與引導槽745的前方側端745a和後方側端745b接觸。
另一方面,還可以配置有馬達架760,所述馬達架760支撐引導馬達720,用於將引導馬達720安裝於塔。
馬達架760配置於引導馬達720的下部,並支撐引導馬達720。引導馬達720組裝於馬達架760。
在本實施例中,馬達架760與塔的內側壁115、125結合。馬達架760可以與內側壁115、125製造成一體。
<空氣引導件的另一實施例>
參照圖40和圖41,在排出空間103配置有空氣引導件160,所述空氣引導件160用於將氣流方向轉換為水平方向。空氣引導件160可以配置有複數個。
空氣引導件160將從下側流向上側的空氣流向轉換為水平方向,被轉換方向的空氣向排出口117、127流動。
在需要區分空氣引導件的情況下,將配置於第一塔110內部的空氣引導件稱作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將配置於第二塔120內部的空氣引導件稱作第二空氣引導件162。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配置有複數個,複數個第一空氣引導件161沿上下方向排列。第二空氣引導件162配置有複數個,複數個第二空氣引導件162沿上下方向排列。
當正視時,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可以與第一塔110的內側壁及/或外側壁結合。當側視時,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後方側端161a靠近第一排出口117,而前方側端161b與第一塔110的前端隔開。
複數個第一空氣引導件161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形成為從下側向上側凸出的曲面,以向第一排出口117引導在下側流動的空氣。
複數個第一空氣引導件161中的至少一個的前方側端161b可以配置於比後方側端161a更低的位置,藉此能夠最小化與在下側流動的空氣的阻力並向第一排出口117引導空氣。
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左側端161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緊貼或結合於第一塔110的左側壁。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右側端161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緊貼或結合於第一塔110的右側壁。
因此,沿排出空間103向上側移動的空氣從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前端向後端流動。第二空氣引導件162和第一空氣引導件161左右對稱。
當正視時,第二空氣引導件162可以與第二塔110的內側壁及/或外側壁結合。當側視時,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後方側端162a靠近第二排出口127,前方側端162b與第二塔120的前端隔開。
為了向第二排出口127引導在下側流動的空氣,複數個第二空氣引導件162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形成為從下側向上側凸出的曲面。
複數個第二空氣引導件162中的至少一個的前方側端162b可以配置於比後方側端162a更低的位置,藉此能夠最小化與在下側流動的空氣的阻力,並向第二排出口127引導空氣。
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左側端162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緊貼或結合於第二塔120的左側壁。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右側端162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緊貼或結合於第一塔110的右側壁。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空氣引導件162配置有四個,從下側到上側可以稱作第2-1空氣引導件162-1、第2-2空氣引導件162-2、第2-3空氣引導件162-3、第2-4空氣引導件162-4。
第2-1空氣引導件162-1和第2-2空氣引導件162-2配置為其前方側端162b配置於比後方側端162a更低的位置,引導空氣使其朝後方上側流動。
相反地,第2-3空氣引導件162-3和第2-4空氣引導件162-4配置為其後方側端162a位於比前方側端162b更低的位置,以引導空氣使其朝後方下側流動。
如上所述的空氣引導件的配置是為了使排出的空氣向吹風空間105的中間高度收斂,藉此能夠增大排出空氣的到達距離。
第2-1空氣引導件162-1和第2-2空氣引導件162-2可以分別形成為向上側凸出的曲面,配置於下側的第2-1空氣引導件162-1可以形成為比第2-2空氣引導件162-2更凸出。
第2-3空氣引導件162-3和第2-4空氣引導件162-4中配置於下側的第2-3空氣引導件162-3呈向上側凸出的形狀,而第2-4空氣引導件162-4形成為平板狀。
配置於下側的第2-2空氣引導件162-2形成為比第2-3空氣引導件162-3更凸出的曲面。亦即,隨著從下側到上側,空氣引導件的曲面可以逐漸平坦化。
配置於最上側的第2-4空氣引導件162-4形成為其後方側端162a低於前方側端162b且平坦的形狀。由於第一空氣引導件161的構成和第二空氣引導件162的構成左右對稱,因此省略對其的詳細說明。
參照圖42,圖42顯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
參照圖42,可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貫穿塔底座130的上側面131的第三排出口132。在第三排出口132還配置有引導過濾空氣的第三空氣引導件133。
第三空氣引導件133配置為相對於上下方向傾斜。第三空氣引導件133的上側端133a配置於前方,而下側端133b配置於後方。亦即,上側端133a配置於比下側端133b更靠前方的位置。
第三空氣引導件133包括沿前後方向配置的複數個葉片。
第三空氣引導件133配置在第一塔110與第二塔120之間,並且配置於吹風空間105的下側,向吹風空間105排出空氣。將第三空氣引導件133相對於豎直方向的傾斜度定義為空氣引導件角度C。
根據本發明,能夠通過空間板選擇性地遮蔽吹風空間,具有沿各種方向和以各種形態排出經由排出口排出空氣的優點。
另外,根據本發明,在空間板和板引導件接觸的面形成有與空間板的移動方向平行的摩擦減小凸起,藉此能夠減少空間板和板引導件的摩擦,能夠減少引導馬達的負擔,能夠減小引導馬達的尺寸。
另外,根據本發明,在空間板設置有滾子,藉此能夠減小空間板與殼體之間產生的摩擦,能夠減少引導馬達的負擔,能夠減小引導馬達的尺寸。
另外,根據本發明,使引導空間板的板引導件的狹縫形成為朝吹風空間的方向向下傾斜,藉此具有能夠減小在關閉引導馬達的電源的狀態下,因空間板的自重而引起的引導馬達的啟動轉矩(Detent Torque)的優點。
另外,本發明使蓋和主體沒有間隙地緊密結合,藉此具有能夠在蓋和主體結合的狀態下提高帶給使用者美感,並在分離蓋和主體時,能夠通過對蓋分離單元施加外力而輕鬆地分離主體和蓋的優點。
另外,根據本發明,分別對從第一塔排出的空氣和從第二塔排出的空氣引起康達效應,之後在吹風空間合流並排出,藉此具有能夠提高排出的空氣的直線前進性和到達距離的優點。
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特定的實施例,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中主張的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能夠對其進行多種變化實施,這樣的變化實施不應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或前景而單獨地加以理解。
1: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100:殼體 101:過濾器設置空間 102:送風空間 103:排出空間 103a:第一排出空間(排出空間) 103b:第二排出空間(排出空間) 105:吹風空間 110:第一塔 111:上側端 112:前端 113:後端 114:第一外側壁(外側壁) 115:第一內側壁(內側壁) 117:第一排出口(排出口) 117a:第一邊界 117b:第二邊界 117c:上側邊界 117d:下側邊界 118:第一排出開口部 119:第一板狹縫(板狹縫) 120:第二塔 121:上側端 122:前端 123:後端 124:第二外側壁(外側壁) 125:第二內側壁(內側壁) 127:第二排出口(排出口) 127a:第一邊界 127b:第二邊界 127c:上側邊界 127d:下側邊界 128:第二排出開口部 129:第二板狹縫(板狹縫) 130:塔底座
131:上側面
131a:一側
131b:另一側
1310:桿容納槽
1311:引導狹縫
132:第三排出口
133:第三空氣引導件
133a:上側端
133b:下側端
140:塔殼體
150:底座殼體
150a:內底座殼體
150b:外底座殼體
151:底座
152:底座外殼
1520:上部旋轉引導件
1521:推動件容納槽
1522:上部引導面
153:蓋
153a:正面蓋
153b:背面蓋
1530:下部旋轉引導件
1531:推動件容納槽
1532:下部引導面
1534:滑動狹縫
154:過濾器插入口
155:吸入口
160:空氣引導件
161:第一空氣引導件
161a:後方側端
161b:前方側端
161c:左側端 161d:右側端 161e:平面部 161f:曲面部 162:第二空氣引導件 162a:後方側端 162b:前方側端 162c:左側端 162d:右側端 162e:平面部 162f:曲面部 162-1:第2-1空氣引導件 162-2:第2-2空氣引導件 162-3:第2-3空氣引導件 162-4:第2-4空氣引導件 170:第一排出殼體 172:第一排出引導件 172a:外側面 174:第二排出引導件 174a:外側面 174b:內側面 175:排出間隙 175a:入口 175b:中間部分 175c:出口 180:第二排出殼體 182:第一排出引導件 184:第二排出引導件 185:排出間隙 200:過濾器 300:風扇裝置 310:風扇馬達 32:護罩 320:風扇 321:吸入端部 322:連接部 323:排出端部 324:背板 325:葉片 328:輪轂 33:前緣 330:馬達罩體 332:下馬達罩體 334:上馬達罩體 34:負壓面 340:擴散器 35:角落 350:吸入格柵 36:壓力面 37:後緣 40:切口 40a:第一切口 40b:第二切口 40c:第三切口 400:氣流轉換器 401:第一氣流轉換器 402:第二氣流轉換器 410:空間板 41:底線 411:第一空間板 411a:內側端 4111:第一凸起 4111a:端部 4111b:卡止台階 412:第二空間板 413:滾子 412a:內側端 42:第一傾斜面 420:引導馬達 421:第一引導馬達 422:第二引導馬達 423:小齒輪 43:第二傾斜面 430:板引導件 430a:第一板引導件 430b:第二板引導件 432:第一狹縫 4321:狹縫傾斜部 4322:豎直部 4323:第一凸起插入部 434:第二狹縫 436:齒條 437:摩擦減小凸起 438:正面 439:面 440:引導主體 441:第一蓋 442:第二蓋 443:馬達支撐板 444:主體凸起 445:軌道 500:加熱器 501:第一加熱器 502:第二加熱器 510:支撐構件 511:上部水平板 512:豎直板 513:下部水平板 520:發熱管 530:鰭片 540:阻斷構件 600:蓋分離單元 610:桿 611:保持器 620:上部蓋推動件 621:底面 630:滑動件 631:滑動保持器 640:下部蓋推動件 641:底面 650:連接件 660:復位彈簧 700:氣流轉換器 701:第一氣流轉換器 702:第二氣流轉換器 710:空間板 710a:內側面 710b:外側面 711:第一空間板 711a:內側端 712:第二空間板 712a;內側端 712b:外側端 720:引導馬達 721:第一引導馬達 721a:上側第一引導馬達 721b:下側第一引導馬達 722:第二引導馬達 722a:上側第二引導馬達 722b:下側第二引導馬達 730:動力傳遞構件 731:驅動齒輪 732:齒條 740:板引導件 742:移動引導件 744:固定引導件 745:引導槽 745a:前方側端 745b:後方側端 746:摩擦減小構件 750:發光部件 760:馬達架 Ax:旋轉軸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A11,A12:角度 B0:距離 B1:第一間隔 B2:第二間隔 C:空氣引導件角度 H11:深度 H22:高度 L-L':中心線 L11:長度 S1:第一空氣排出方向 S2:第二空氣排出方向 V:豎直方向(豎直軸) W:寛度 a1,a2,a3:傾斜度 a4:入口角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動作示例圖; 圖3是圖2的前視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圖2的右視剖面圖; 圖6是圖2的前視剖面圖; 圖7是顯示圖2的第二塔內部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8是圖7的右視圖; 圖9是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圖1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立體圖; 圖10是顯示從圖9的殼體分離出過濾器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1是沿圖9的A-A’線剖開並顯示的立體圖; 圖12是顯示圖11的動作狀態的視圖; 圖13是顯示蓋和殼體結合狀態下圖9的動作視圖; 圖14是圖3的Ⅸ-Ⅸ線俯視剖面圖; 圖15是圖3的Ⅸ-Ⅸ線仰視剖面圖; 圖16是顯示氣流轉換器的第一狀態的立體圖; 圖17是顯示氣流轉換器的第二狀態的立體圖; 圖18是氣流轉換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9是氣流轉換器中省略空間板的狀態的前視圖; 圖20是在圖19中設置空間板的狀態的前視圖; 圖21是氣流轉換器的側視剖面圖; 圖22是顯示氣流轉換器的空間板的背面視圖; 圖23是概略顯示根據空間板的位置而發生變化的空氣流動方向的俯視剖面圖; 圖2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圖2的前視剖面圖; 圖25是顯示圖24的第二塔內部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26是圖25的右視圖; 圖27是顯示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水平氣流的示例圖; 圖28是顯示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的上升氣流的示例圖; 圖29是顯示本發明的風扇的立體圖; 圖30是將圖29的前緣部分放大視圖; 圖31是圖30的C1-C1’線剖面圖; 圖32是顯示在圖29中經由前緣的切口部分的空氣流向的視圖; 圖33是顯示針對比較例和實施例進行的比較根據風量而發生變化的銳度的實驗資料; 圖34是顯示針對比較例和實施例進行的比較根據風量而發生變化的噪音的實驗資料; 圖35是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氣流轉換器的俯視剖面圖; 圖36是圖35所示的氣流轉換器的立體圖; 圖37是從圖36的相反側觀察到的氣流轉換器的立體圖; 圖38是圖36的俯視圖; 圖39是圖36的仰視圖; 圖40是圖2的前視剖面圖,用於說明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空氣引導件; 圖41是用於說明圖40的空氣引導件的視圖;以及 圖4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右視剖面圖。
1: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110:第一塔
111:上側端
112:前端
114:第一外側壁(外側壁)
115:第一內側壁(內側壁)
117:第一排出口(排出口)
119:第一板狹縫(板狹縫)
120:第二塔
121:上側端
122:前端
123:後端
124:第二外側壁(外側壁)
125:第二內側壁(內側壁)
129:第二板狹縫(板狹縫)
150:底座殼體
151:底座
152:底座外殼
153:蓋
155:吸入口
400:氣流轉換器
500:加熱器

Claims (15)

  1. 一種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包括: 一塔殼體,具有一第一塔和一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所述第二塔與所述第一塔隔開且將吸入的空氣排出; 一吹風空間,位於所述第一塔與所述第二塔之間,提供從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排出的空氣流動的空間;以及 一氣流轉換器,通過阻擋所述吹風空間的至少一部分或開放所述吹風空間,來改變經由所述吹風空間流動的空氣的方向; 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包括: 一引導馬達,配置於所述塔殼體,以提供驅動力; 一空間板,設置於所述塔殼體,在所述吹風空間和所述塔殼體的內部往復移動;以及 一板引導件,與所述空間板連接,將所述引導馬達的驅動力傳遞給所述空間板作為直線運動力。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 一小齒輪,與所述引導馬達的軸結合;以及 一齒條,與所述小齒輪連接,通過直線運動將所述引導馬達的旋轉力傳遞給所述板引導件。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齒條形成於所述板引導件中面向所述空間板的一表面的相反面。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 一第一排出口形成於所述第一塔且沿一第二方向延伸, 一第二排出口形成於所述第二塔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所述板引導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動。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 所述板引導件包括引導所述空間板的移動的一第一狹縫,以及 所述空間板包括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狹縫並沿所述第一狹縫滑動。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狹縫包括一狹縫傾斜部,所述狹縫傾斜部相對於水平方向朝所述吹風空間的方向向下傾斜。
  7.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狹縫包括一狹縫傾斜部,在所述狹縫傾斜部中,靠近所述吹風空間的部分的高度低於遠離所述吹風空間的部分的高度。
  8.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狹縫還包括一豎直部,所述豎直部的下端與所述狹縫傾斜部的上端連接,所述豎直部沿所述板引導件的長度方向延伸。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一引導主體,所述引導主體引導所述板引導件的移動。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 所述引導主體還包括一主體凸起,所述主體凸起朝與所述引導主體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凸出,以及 所述板引導件還包括一第二狹縫,所述主體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狹縫而被引導。
  11.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一摩擦減小凸起,用以隔開所述板引導件和所述空間板來防止面接觸。
  12.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摩擦減小凸起形成於所述板引導件中,從面向所述空間板的面凸出而與所述空間板接觸。
  13.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摩擦減小凸起形成於所述空間板中,從面向所述板引導件的面凸出而與所述板引導件接觸。
  14.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 所述空間板沿一第一方向移動,以及 所述摩擦減小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其中,所述氣流轉換器還包括一滾子,所述滾子用以隔開所述塔殼體和所述空間板,並設置在所述塔殼體和所述空間板的一個中。
TW110119742A 2020-06-02 2021-05-31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TWI7765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66280 2020-06-02
KR1020200066278A KR102658126B1 (ko) 2020-06-02 에어클린팬
KR1020200066280A KR102658127B1 (ko) 2020-06-02 에어클린팬
KR10-2020-0066278 2020-06-02
KR10-2020-0066279 2020-06-02
KR1020200066279A KR102644819B1 (ko) 2020-06-02 2020-06-02 에어클린팬
KR1020200072337A KR102658132B1 (ko) 2020-06-15 에어클린팬
KR10-2020-0072337 2020-06-15
KR1020200121543A KR102356609B1 (ko) 2020-09-21 2020-09-21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KR10-2020-0121543 2020-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787A TW202202787A (zh) 2022-01-16
TWI776532B true TWI776532B (zh) 2022-09-01

Family

ID=7609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195A TW202246710A (zh) 2020-06-02 2021-05-31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TW110119742A TWI776532B (zh) 2020-06-02 2021-05-31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195A TW202246710A (zh) 2020-06-02 2021-05-31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536283B2 (zh)
EP (1) EP3919752A1 (zh)
JP (2) JP7160996B2 (zh)
CN (1) CN113757190B (zh)
TW (2) TW20224671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9760B2 (en) * 2020-06-02 2023-08-29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15114A (ja) * 2011-07-06 2013-01-24 Panasonic Corp 送風装置
US20150093098A1 (en) * 2009-03-04 2015-04-02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JP2019100341A (ja) * 2017-12-01 2019-06-24 ダイソン テクノロジー リミテッド ファン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0048B2 (ja) 2001-10-12 2006-01-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缶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KR200341460Y1 (ko) 2003-11-21 2004-02-11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공기조화기의 오토셔터 개폐장치
KR20090006342U (ko) 2007-12-21 2009-06-25 한일전기그룹 주식회사 환풍기의 자동개폐장치
GB2482547A (en) 2010-08-06 2012-02-08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with a heater
CN202254159U (zh) * 2011-08-16 2012-05-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2392959U (zh) * 2011-11-15 2012-08-22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装饰板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3614369U (zh) * 2012-11-28 2014-05-28 拉斯科控股公司 可携式气动装置
CN104344527A (zh) * 2013-08-03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KR102032192B1 (ko) * 2015-10-23 2019-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6650562B2 (ja) 2016-03-22 2020-0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送風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JP6543809B2 (ja) * 2015-12-22 2019-07-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KR102600956B1 (ko) * 2016-09-22 2023-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206877265U (zh) 2017-06-26 2018-01-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用于高性能cpu的新型无叶风扇散热器
CN107366963A (zh) * 2017-07-27 2017-11-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导风板冷凝水收集装置
GB2568937B (en) 2017-12-01 2020-08-12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JP2020045831A (ja) * 2018-09-20 2020-03-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EP4145001A1 (en) * 2020-03-11 2023-03-08 LG Electronics, Inc. Blow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3098A1 (en) * 2009-03-04 2015-04-02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JP2013015114A (ja) * 2011-07-06 2013-01-24 Panasonic Corp 送風装置
JP2019100341A (ja) * 2017-12-01 2019-06-24 ダイソン テクノロジー リミテッド ファン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0996B2 (ja) 2022-10-25
TW202202787A (zh) 2022-01-16
JP7343674B2 (ja) 2023-09-12
CN113757190B (zh) 2023-09-22
US20230077917A1 (en) 2023-03-16
US11536283B2 (en) 2022-12-27
JP2021188620A (ja) 2021-12-13
TW202246710A (zh) 2022-12-01
JP2022189867A (ja) 2022-12-22
US11802569B2 (en) 2023-10-31
EP3919752A1 (en) 2021-12-08
US20210372414A1 (en) 2021-12-02
CN113757190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503659A (ja) 空気調和機{Air conditioner}
CN113757142B (zh)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TWI776532B (zh) 空氣調節器用風扇裝置
US11885336B2 (en) Blower
KR102630059B1 (ko) 송풍기
KR102356609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CN210118840U (zh)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KR102622930B1 (ko) 공기 조화기
KR102553490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KR102553489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KR102336220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KR102658132B1 (ko) 에어클린팬
KR102630058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
KR102585886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팬장치
CN2104632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441330U (zh) 空调室内机
KR20220051155A (ko) 에어클린팬
KR20210155167A (ko) 에어클린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