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5394B - 觸控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觸控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5394B
TWI775394B TW110114239A TW110114239A TWI775394B TW I775394 B TWI775394 B TW I775394B TW 110114239 A TW110114239 A TW 110114239A TW 110114239 A TW110114239 A TW 110114239A TW I775394 B TWI775394 B TW I7753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support plate
fulcrum
positioning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2621A (zh
Inventor
白廷文
郭彥麟
劉志鈞
蘇宏仁
吳東昇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4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394B/zh
Priority to US17/531,804 priority patent/US1153717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39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2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26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板結構,其包括機殼、觸控板、觸發件、開關件以及支撐板。機殼具有開口。觸控板設置於開口內,其中觸控板具有支點端與相對於支點端的活動端,且支點端連接機殼。觸發件可擺動地設置於機殼內,其中觸發件對應觸控板的活動端設置,且具有支點部、第一接觸部及第二接觸部。第一接觸部位於支點部與第二接觸部之間,且支點部連接觸控板。開關件設置於觸控板的活動端,且位於觸控板與觸發件的第一接觸部之間。支撐板可拆地設置於機殼內,其中支撐板對應觸控板的活動端設置,且觸發件位於開關件與支撐板之間。觸發件的第一接觸部或第二接觸部抵接支撐板。

Description

觸控板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板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結構。
因筆記型電腦具有高運算效能、多工處理及便於隨身攜帶等特點,遂已成為現代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而言,筆記型電腦包括第一機體與樞接於第一機體的第二機體,其中第一機體為具備邏輯運算與資料存取等能力的主機,且第二機體為具備顯像能力的顯示器。為便於使用者操作或輸入資訊,第一機體大多設有鍵盤與觸控板(touch pad),且使用者可透過觸控板執行移動游標、選取應用程式項目、捲動網頁或文件及縮放網頁或文件等動作。
就現有的觸控板的設計來說,觸控板包括支點端與相對於支點端的活動端,其中支點端連接第一機體的機殼,且開關(例如圓頂開關)設置於活動端。當使用者的手指敲擊觸控板時,活動端相對於支點端向下擺動並移往凸台,以使凸台接觸並觸發開關。基於槓桿原理可知,倘若在觸控板上的施力點過於靠近支點端,則不易於帶動活動端相對於支點端向下擺動,造成凸台無法接觸並觸發開關,相當不便於使用者操作。也就是說,觸控板的可操作範圍受到侷限,一旦使用者的手指的敲擊位置過於靠近支點端,便可能無法執行移動游標、選取應用程式項目、捲動網頁或文件及縮放網頁或文件等動作。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板結構,其具有極佳的操作便利性,且操作範圍可靈活調整。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板結構,其包括機殼、觸控板、觸發件、開關件以及支撐板。機殼具有開口。觸控板設置於開口內,其中觸控板具有支點端與相對於支點端的活動端,且支點端連接機殼。觸發件可擺動地設置於機殼內,其中觸發件對應觸控板的活動端設置,且具有支點部、第一接觸部及第二接觸部。第一接觸部位於支點部與第二接觸部之間,且支點部連接觸控板。開關件設置於觸控板的活動端,且位於觸控板與觸發件的第一接觸部之間。支撐板可拆地設置於機殼內,其中支撐板對應觸控板的活動端設置,且觸發件位於開關件與支撐板之間。在第一模式下,觸發件的第二接觸部抵接支撐板。在第二模式下,觸發件的第一接觸部抵接支撐板。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觸控板結構中,觸發件的一端連接觸控板,且觸發件的另一端抵接支撐板。當使用者敲擊觸控板時,觸控板的活動端相對於支點端向下擺動,並同步帶動觸發件。因觸發件受到支撐板的支撐,觸發件向上擺動並移動靠近開關件,以擠壓並觸發開關件。因支撐板的位置可調整,藉由調整觸發件中抵接支撐板的部位,便能調整使用者操作觸控板時所需的下壓力的大小,同時調整觸控板的操作範圍的大小。因此,觸控板結構具有極佳的操作便利性,且操作範圍可靈活調整。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先說明的是,圖1至圖6省略繪示一部分的機殼,例如是下機殼。另外,圖2與圖5對應於第一模式,且圖3與圖6對應於第二模式。請參考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板結構100可設置於筆記型電腦的主機,用以供使用者執行移動游標、選取應用程式項目、捲動網頁或文件及縮放網頁或文件等動作。詳細而言,觸控板結構100包括機殼110、觸控板120、觸發件130、開關件140以及支撐板150,其中機殼110具有開口111,且觸控板120設置於開口111內。觸控板120的操作面121自開口111暴露於機殼110外,以利於使用者的手指敲擊操作面121或在操作面121上滑移。
請參考圖1、圖2及圖5,觸控板120具有支點端122與相對於支點端122的活動端123,其中支點端122延伸至開口111外,且連接機殼110的內表面112。另外,活動端123落在開口111內。當使用者的手指敲擊觸控板120的操作面121時,活動端123相對於支點端122向下擺動。當使用者的手指移離操作面121時,活動端123相對於支點端122向上擺動,並回復至初始位置。
機殼110可為筆記型電腦的主機的上機殼,其中觸發件130可擺動地設置於機殼110內,且對應觸控板120的活動端123設置。開關件140設置於觸控板120的活動端123,且位於觸控板120與觸發件130之間。開關件140可為圓頂開關,且接觸觸發件130。支撐板150設置於機殼110內,其中支撐板150對應觸控板120的活動端123設置,且觸發件130位於開關件140與支撐板150之間。
詳細而言,觸發件130具有支點部131、第一接觸部132及第二接觸部133,其中第一接觸部132位於支點部131與第二接觸部133之間,且開關件140位於觸控板120與第一接觸部132之間。觸發件130的支點部131連接觸控板120,其中第一接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133分離於觸控板120,且第一接觸部132接觸開關件140。另外,支點部131較第一接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133靠近觸控板120的支點端122。
在圖5所示的第一模式下,觸發件130的第二接觸部133抵接支撐板150。當使用者的手指敲擊觸控板120的操作面121時,觸控板120的活動端123相對於支點端122向下擺動,並同步帶動觸發件130。因觸發件130的第二接觸部133受到支撐板150的支撐,第一接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133相對於支點部131向上擺動,且第一接觸部132擠壓開關件140以觸發開關件140。
在圖6所示的第二模式下,觸發件130的第一接觸部132抵接支撐板150。當使用者的手指敲擊觸控板120的操作面121時,觸控板120的活動端123相對於支點端122向下擺動,並同步帶動觸發件130。因觸發件130的第一接觸部132受到支撐板150的支撐,第一接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133相對於支點部131向上擺動,且第一接觸部132擠壓開關件140以觸發開關件140。
如圖5所示,觸發件130的第二接觸部133抵接支撐板150,且第二接觸部133與抵接支撐板150相抵接處與支點部131之間具有第一力臂。如圖6所示,觸發件130的第一接觸部132抵接支撐板150,且第一接觸部132與支撐板150相抵接處與支點部131之間具有小於第一力臂的第二力臂。
基於槓桿原理,假設使用者在觸控板120的同一位置施加下壓力,在第一模式下,使用者必須施加第一下壓力於觸控板120才能帶動觸發件130觸發開關件140。在第二模式下,使用者必須施加第二下壓力於觸控板120才能帶動觸發件130觸發開關件140,其中第二下壓力大於第一下壓力。
基於槓桿原理,假設使用者施加相同的第三下壓力於觸控板120,在第一模式下,使用者必須施加第三下壓力於觸控板120的第一操作範圍內才能帶動觸發件130觸發開關件140。另外,在第二模式下,使用者必須施加第三下壓力於觸控板120的第二操作範圍內才能帶動觸發件130觸發開關件140,其中第二操作範圍小於第一操作範圍。
也就是說,藉由調整觸發件130中抵接支撐板150的部位,便能調整使用者操作觸控板120時所需的下壓力的大小,同時調整觸控板120的操作範圍的大小。因此,觸控板結構100具有極佳的操作便利性,且操作範圍可靈活調整。
請參考圖2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機殼110還具有位於開口111的第一側111a的第一定位部113、鄰近開口111的第二側111b的第二定位部114以及鄰近開口111的第二側111b的第三定位部115,其中第一側111a與第二側111b彼此相對,且第一側111a較第二側111b靠近電腦主機上的鍵盤。另一方面,第二定位部114位於第一定位部113與第三定位部115之間,其中觸控板120的支點端122安裝於第一定位部113,且觸控板120的活動端123鄰近第二定位部114與第三定位部115。
如圖2與圖4所示,在第一模式下,支撐板150安裝於第三定位部115。使用者可視需求將支撐板150拆離第三定位部115,並安裝於第二定位部114,以轉換至第二模式,如圖3與圖4所示。也就是說,藉由調整支撐板150的安裝位置,便能調整觸發件130中抵接支撐板150的部位。
如圖4所示,第二定位部114包括分別位於開口111的第三側111c與第四側111d的二個定位柱114a,且第三定位部115包括分別位於開口111的第三側111c與第四側111d的二個定位柱115a。第三側111c與第四側111d彼此相對,且位於第一側111a與第二側111b之間。詳細而言,位於開口111的第三側111c的定位柱114a與定位柱115a排列在一直線上,且位於開口111的第四側111d的定位柱114a與定位柱115a排列在另一直線上,以便於使用者拆裝支撐板150。另外,位於開口111的同一側的定位柱114a較定位柱115a靠近第一定位部113。
如圖2與圖4所示,在第一模式下,支撐板150的兩端分別鎖附於第三定位部115的二個定位柱115a。使用者可視需求將支撐板150拆離第三定位部115,並將支撐板150的兩端分別鎖附於第二定位部114的二個定位柱114a,以轉換至第二模式,如圖3與圖4所示。另一方面,支撐板150重疊於機殼110的開口111,並自開口111的第三側111c沿著第二側111b延伸至第四側111d,如圖2與圖3所示。
請參考圖2、圖3、圖5以及圖6,支撐板150重疊於觸發件130,且支撐板150具有朝向觸發件130的支撐凸部151。在圖2與圖5所示的第一模式下,觸發件130的第二接觸部133接觸支撐凸部151,且第一接觸部132分離於支撐凸部151。在圖3與圖6所示的第二模式下,觸發件130的第一接觸部132接觸支撐凸部151,且第二接觸部133分離於支撐凸部151。
請參考圖5與圖6,觸發件130還具有凸出於第一接觸部132的一側的第一凸部134與凸出於第一接觸部132的另一側的第二凸部135,其中第一凸部134朝向觸控板120,且接觸開關件140,故能防止受按壓的觸控板120瞬間下墜,以避免產生操作上的落空感。另一方面,第二凸部135朝向支撐板150,在圖5所示的第一模式下,第二凸部135分離於支撐板150。在圖6所示的第二模式下,第二凸部135接觸支撐板150,且可以是接觸支撐凸部151。
請參考圖5與圖6,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板120還具有位於活動端123的壓抵部124,且壓抵部124壓抵觸發件130的支點部131。進一步而言,支點部131包括第一延伸段131a、第二延伸段131b以及位於第一延伸段131a與第二延伸段131b之間的轉折段131c,其中第一延伸段131a與轉折段131c可接觸觸控板120,且第二延伸段131b連接觸發件130的第一接觸部132。第一延伸段131a與第二延伸段131b之間具有夾角而形成轉折段131c,其中轉折段131c的一側接觸觸控板120,且壓抵部124壓抵轉折段131c的另一側,以防止觸發件130脫離觸控板120,並防止支點部131相對於觸控板120任意滑移。
觸控板120包括支撐架120a、設置於支撐架120a上的電路板120b以及設置於電路板120b上的蓋板120c,其中蓋板120c自開口111暴露於機殼110外,且操作面121位於蓋板120c上。開關件140設置於電路板120b,且電性連接於電路板120b。壓抵部124可為成型於支撐架120a的彈性扣臂,且觸發件130的支點部131被夾持於壓抵部124與電路板120b之間。另外,壓抵部124與支點端122分別位於支撐架120a的兩側。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觸控板結構中,觸發件的一端連接觸控板,且觸發件的另一端抵接支撐板。當使用者敲擊觸控板時,觸控板的活動端相對於支點端向下擺動,並同步帶動觸發件。因觸發件受到支撐板的支撐,觸發件向上擺動並移動靠近開關件,以擠壓並觸發開關件。因支撐板的位置可調整,藉由調整觸發件中抵接支撐板的部位,便能調整使用者操作觸控板時所需的下壓力的大小,同時調整觸控板的操作範圍的大小。因此,觸控板結構具有極佳的操作便利性,且操作範圍可靈活調整。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板結構
110:機殼
111:開口
111a:第一側
111b:第二側
111c:第三側
111d:第四側
112:內表面
113:第一定位部
114:第二定位部
114a、115a:定位柱
115:第三定位部
120:觸控板
120a:支撐架
120b:電路板
120c:蓋板
121:操作面
122:支點端
123:活動端
124:壓抵部
130:觸發件
131:支點部
131a:第一延伸段
131b:第二延伸段
131c:轉折段
132:第一接觸部
133:第二接觸部
134:第一凸部
135:第二凸部
140:開關件
150:支撐板
151:支撐凸部
A-A:剖線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板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2與圖3是圖1的觸控板結構在二個不同模式下的仰視示意圖。 圖4是圖2的觸控板結構拆除支撐板後的仰視示意圖。 圖5與圖6是圖1的觸控板結構在二個不同模式下沿剖線A-A的剖面示意圖。
100:觸控板結構
110:機殼
111:開口
113:第一定位部
120:觸控板
120a:支撐架
120b:電路板
120c:蓋板
122:支點端
123:活動端
124:壓抵部
130:觸發件
131:支點部
131a:第一延伸段
131b:第二延伸段
131c:轉折段
132:第一接觸部
133:第二接觸部
134:第一凸部
135:第二凸部
140:開關件
150:支撐板
151:支撐凸部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板結構,包括:機殼,具有開口;觸控板,設置於該開口內,其中該觸控板具有支點端與相對於該支點端的活動端,且該支點端連接該機殼;觸發件,可擺動地設置於該機殼內,其中該觸發件對應該觸控板的該活動端設置,且具有支點部、第一接觸部及第二接觸部,其中該第一接觸部位於該支點部與該第二接觸部之間,且該支點部連接該觸控板;開關件,設置於該觸控板的該活動端,且位於該觸控板與該觸發件的該第一接觸部之間;以及支撐板,可拆地設置於該機殼內,其中該支撐板對應該觸控板的該活動端設置,且該觸發件位於該開關件與該支撐板之間,在第一模式下,該觸發件的該第二接觸部抵接該支撐板,在第二模式下,該觸發件的該第一接觸部抵接該支撐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機殼還具有位於該開口的第一側的第一定位部、鄰近該開口的第二側的第二定位部以及鄰近該開口的該第二側的第三定位部,且該第二定位部位於該第一定位部與該第三定位部之間,該觸控板的該支點端安裝於該第一定位部,且該觸控板的該活動端鄰近該第二定位部與該第三定位部,在該第一模式下,該支撐板安裝於該第三定位部,在該第二模式下,該支撐板安裝於該第二定位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第二定位部與該第三定位部皆包括分別位於該開口的第三側與第四側的二個定位柱,且該支撐板自該開口的該第三側延伸至該第四側,在該第一模式下,該支撐板鎖附於該第三定位部的該二個定位柱,在該第二模式下,該支撐板鎖附於該第二定位部的該二個定位柱。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支撐板重疊於該機殼的該開口。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觸控板還具有位於該活動端的壓抵部,且該壓抵部壓抵該支點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支點部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以及位於該第一延伸段與該第二延伸段之間的轉折段,且該第二延伸段連接該第一接觸部,該轉折段的一側接觸該觸控板,且該壓抵部壓抵該轉折段的另一側。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觸控板包括支撐架、設置於該支撐架上的電路板以及設置於該電路板上的蓋板,且該蓋板自該開口暴露於該機殼外,該開關件設置於該電路板,其中該壓抵部成型於該支撐架,且該觸發件的該支點部被夾持於該壓抵部與該電路板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觸發件還具有凸出於該第一接觸部的一側的第一凸部與凸出於該第一接觸部的另一側的第二凸部,且該第一凸部接觸該開關件,在該第一模式 下,該第二凸部分離於該支撐板,在第該二模式下,該第二凸部接觸該支撐板。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支撐板具有朝向該觸發件的支撐凸部,在該第一模式下,該觸發件的該第二接觸部接觸該支撐凸部,在該第二模式下,該觸發件的該第一接觸部接觸該支撐凸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結構,其中該支撐板重疊於該觸發件。
TW110114239A 2021-04-21 2021-04-21 觸控板結構 TWI775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239A TWI775394B (zh) 2021-04-21 2021-04-21 觸控板結構
US17/531,804 US11537177B2 (en) 2021-04-21 2021-11-22 Touch pad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239A TWI775394B (zh) 2021-04-21 2021-04-21 觸控板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394B true TWI775394B (zh) 2022-08-21
TW202242621A TW202242621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69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239A TWI775394B (zh) 2021-04-21 2021-04-21 觸控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7177B2 (zh)
TW (1) TWI775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5770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组件、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N114637373A (zh) 2022-03-11 2022-06-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模组以及使用该触控板模组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88539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Sony Corporation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TW201602873A (zh) * 2014-05-07 2016-01-16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CN106354201A (zh) * 2015-07-16 2017-01-2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20200264656A1 (en) * 2018-02-21 2020-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with switch
CN112241210A (zh) * 2019-07-19 2021-01-19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摸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7645B1 (fr) * 2009-07-01 2011-06-10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Dispositif de commande comportant un panneau superieur mobile et des bras d'actionnement d'un interrupteur de commutation
CN202502927U (zh) * 2012-03-08 2012-10-2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与具有按键模块的电子装置
JP5947962B1 (ja) * 2015-07-16 2016-07-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659343B (zh) * 2018-04-13 2019-05-11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Touch device
TWI663504B (zh) * 2018-06-15 2019-06-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
TWI675323B (zh) * 2018-11-02 2019-10-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687954B (zh) * 2019-03-22 2020-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34144B (zh) * 2019-07-19 2021-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14356B (zh) * 2019-11-19 2020-12-21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裝置
TWI729909B (zh) * 2020-08-14 2021-06-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88708B (zh) * 2020-09-29 2023-01-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
TWI771947B (zh) * 2021-03-11 2022-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M624447U (zh) * 2021-11-04 2022-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TWI784822B (zh) * 2021-12-01 2022-1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88539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Sony Corporation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TW201602873A (zh) * 2014-05-07 2016-01-16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CN106354201A (zh) * 2015-07-16 2017-01-2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20200264656A1 (en) * 2018-02-21 2020-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with switch
CN111684388A (zh) * 2018-02-21 2020-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具有开关的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112241210A (zh) * 2019-07-19 2021-01-19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摸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37177B2 (en) 2022-12-27
US20220342442A1 (en) 2022-10-27
TW202242621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3852B2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63504B (zh) 觸控模組
TWI482060B (zh) 觸控板之按鍵控制裝置
TWI775394B (zh) 觸控板結構
TWI734144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EP2498171A1 (en) Touchpad assembly
TW201418942A (zh) 觸控板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71947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CN110119218B (zh) 触控模块及具有触控模块的电子计算器
JP5968955B2 (ja)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202246956A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687856B (zh) 輸入裝置及電子裝置
US20190385800A1 (en) Touch module
US10901469B1 (en) Touch module
TWI704444B (zh) 觸控板結構
TWM624447U (zh) 觸控板結構
CN110609587B (zh) 触控模块
TWI696104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CN111694454B (zh) 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CN111722733B (zh) 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TWM613569U (zh) 觸控板機構
CN115248618A (zh) 触摸板结构
TWI844940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75251B (zh) 觸控板結構
TWM642023U (zh) 觸控板結構與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