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3750B - 終端裝置、基地台及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終端裝置、基地台及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73750B TWI773750B TW107113663A TW107113663A TWI773750B TW I773750 B TWI773750 B TW I773750B TW 107113663 A TW107113663 A TW 107113663A TW 107113663 A TW107113663 A TW 107113663A TW I773750 B TWI773750 B TW I77375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parameter information
- base station
- uplink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於進行動態資源分享的環境下可提升系統全體之傳輸效率的機制。
一種通訊裝置,係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其係具備:設定部,係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和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
Description
本揭露係有關於終端裝置、基地台及通訊方法。
蜂巢式移動通訊的無線存取方式及無線網路(以下亦稱為「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Advanced(LTE-A)」、「LTE-Advanced Pro(LTE-A Pro)」、「5G(第5世代)」、「New Radio(NR)」、「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AT)」、「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或「Further EUTRA(FEUTRA)」),係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正被研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LTE係包含LTE-A、LTE-A Pro、及EUTRA,NR係包含NRAT、及FEUTRA。在LTE及NR中,基地台裝置(基地台)係於LTE中稱為eNodeB(evolved NodeB),於NR中稱為gNodeB,終端裝置(移動台、移動台裝置、終端)係亦稱為UE(User Equipment)。LTE及NR,係將基地台裝置所覆蓋的區域複數配置成蜂巢網狀的蜂巢式通訊系統。單一基地台裝置係亦可管理複數個蜂巢網。
NR,係作為針對LTE的次世代之無線存取方式,係為與LTE不同的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係為,可對應於包含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及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的各式各樣之使用案例的存取技術。NR係以這些使用案例中的利用情境、要求條件、及配置情境等所對應之技術框架為目的而被研討。NR之情境或要求條件之細節,係被揭露於非專利文獻1。
在URLLC中,要求實現低延遲(低潛時)傳輸。尤其是,於URLLC的上行鏈結送訊中,正在研討藉由進行終端之資料送訊時所必須之控制的簡略化,以實現低延遲化。在目前為止的上行鏈結送訊方法中,在終端發生了上行鏈結之資料的情況下,首先終端係向基地台進行上行鏈結送訊所需之資源分配要求,接著基地台係向終端通知用來進行上行鏈結送訊所需之資源分配所需之控制資訊(上行鏈結允諾、上行鏈結分配)。終端係使用所被分配的資源,來進行上行鏈結送訊。如此的控制步驟,係每次進行上行鏈結送訊之際都被進行,因此成為了延遲的主因。
因此,藉由事前分配上行鏈結送訊所需之資源,在終端中發生了資料的情況下,終端係可使用事前所被分配之可送訊資源來進行上行鏈結送訊。藉此,可縮短從資料發生起至進行資料送訊為止的時間,可實現低延遲送訊。如此的送訊,係被稱為無允諾送訊。無允諾送訊的細節,係被揭露於非專利文獻2。
又,eMBB係為寬頻傳輸,是以所定之時槽長度為單位而進行資料送訊。又,URLLC係包含低延遲(低潛時)傳輸,是以比eMBB的時槽長度還短的時間單位(迷你時槽)來進行資料送訊。亦即,URLLC中的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係比eMBB中的TTI還短。因此,有可能會在eMBB之資料送訊已經被開始後,才會發生URLLC之資料送訊。作為將eMBB之資料與URLLC之資料予以多工的方法之1,雖然考慮了分頻多工,但由於必須要先確保URLLC之資料送訊所需之頻率資源,因此在URLLC之資料送訊之發生頻繁度較低的情況下,資源的利用效率會降低。
因此,在NR中,eMBB與URLLC的動態資源分享,正被研討。在eMBB與URLLC的動態資源分享中,若發生URLLC之資料送訊,則該URLLC之資料,係可能會與eMBB之資料所被發送的時槽內之資源重疊而被發送。該重疊雖然是互為干擾,但可改善資源的利用效率之降低。eMBB與URLLC的動態資源分享的細節,係被揭露於非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 (Release 14), 3GPP TR 38.913 V0.3.0 (2016-03). 網際網路<URL:http://www.3gpp.org/ftp/Specs/ archive/38_series/38.913/38913-030.zip> [非專利文獻2] R1-1704222, “Grant-free transmission for UL URLLC,” Huawei, HiSilic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 April 2017. 網際網路<URL:http://www. 3gpp.org/ftp/Meetings_3GPP_SYNC/RAN1/Docs/R1-1704222.zip> [非專利文獻3] R1-1611545,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for eMBB/URLLC in DL,” Son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October 2016. 網際網路<URL:http:// 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7/Docs/R1-1611545.zip>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上行鏈結送訊中,例如eMBB資料與URLLC資料之資源可能發生重疊的環境下,會隨著eMBB資料之有無,URLLC資料所受的干擾也會動態地變化。因此,URLLC資料的上行鏈結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也能夠隨著動態變化之干擾而做動態地控制,較為理想。因為若非如此,則並非最佳的參數資訊會被拿來使用,導致傳輸效率之降低。
於是,在本揭露中係提供一種,於進行動態資源分享的環境下可提升系統全體之傳輸效率的機制。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裝置,係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其係具備:設定部,係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和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基地台裝置,係與將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通訊裝置及將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裝置,其係具備:設定部,係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通訊裝置;和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從前記第1通訊裝置所被發送過來的,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予以接收。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方法,係藉由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而被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之步驟;和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方法,係藉由與將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通訊裝置及將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裝置而被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通訊裝置之步驟;和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從前記第1通訊裝置所被發送過來的,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予以接收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程式,其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且成為:設定部,係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和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程式,其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與將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通訊裝置及將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裝置,且成為:設定部,係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通訊裝置;和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從前記第1通訊裝置所被發送過來的,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予以接收。
若依據本揭露,則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係向進行無允諾送訊之通訊裝置,透過控制頻道而被通知。藉此,基地台裝置,係可動態地控制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因此,通訊裝置,係可隨應於被無允諾送訊的第1上行鏈結資料與被需允諾送訊的第2上行鏈結資料之間動態產生的干擾之有無,而將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適宜更新成最佳者。其結果為,可提升系統全體之傳輸效率。 [發明效果]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於進行動態資源分享的環境下可提升系統全體之傳輸效率的機制。此外,上記效果並非一定要限定解釋,亦可和上記效果一併、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本說明書所欲揭露之任一效果、或可根據本說明書來掌握的其他效果。
以下,一邊參照添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本說明書及圖式中,關於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說明。
此外,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導論 1.1.全體構成 1.2.關連技術 2.各裝置之構成例 2.1.基地台裝置之構成例 2.2.URLLC終端之構成例 3.技術特徵 3.1.動態資源分享 3.2.參數資訊 3.2.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3.2.2.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3.3.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方法 3.4.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 3.5.變形例 4.應用例 4.1.基地台裝置的相關應用例 4.2.終端裝置的相關應用例 5.總結
<1.導論> <1.1.全體構成> 圖1係本揭露之一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之全體構成的圖示。如圖1所示,系統1係含有:基地台裝置100、終端裝置200、終端裝置300、核心網路20及PDN(Packet Data Network)30。
基地台裝置100,係運用蜂巢網11,對位於蜂巢網11內部的1台以上之終端裝置,提供無線通訊服務。蜂巢網11係依照例如LTE或NR等任意之無線通訊方式而被運用。基地台裝置100,係被連接至核心網路20。核心網路20,係透過閘道裝置(未圖示)而被連接至PDN30。
核心網路20係可含有例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Serving gateway)、P-GW(PDN gateway)、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及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MME係為操控控制平面之訊號的控制節點,管理著終端裝置的移動狀態。S-GW係為操控使用者平面之訊號的控制節點,係為切換使用者資料之傳送路徑的閘道裝置。P-GW係為操控使用者平面之訊號的控制節點,係為作為核心網路20與PDN30之連接點的閘道裝置。PCRF係為對承載進行QoS(Quality of Service)等之原則及課金之相關控制的控制節點。HSS係為操控用戶資料,進行服務控制的控制節點。
終端裝置200及終端裝置300,係基於基地台裝置100所做的控制而與基地台裝置100進行無線通訊的通訊裝置。終端裝置200及終端裝置300,係亦可為所謂的使用者終端(UE:User Equipment)。例如,終端裝置200及終端裝置300,係向基地台裝置100發送上鏈訊號,並從基地台裝置100接收下鏈訊號。
尤其是,終端裝置200係為,與基地台裝置100之間收送URLLC之訊號的URLLC終端。URLLC終端200係相當於,將URLLC資料(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終端裝置。終端裝置300係為,與基地台裝置100之間收送eMBB之訊號的eMBB終端。eMBB終端300係相當於,將eMBB資料(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終端裝置。在沒有特別需要區分URLLC終端200及eMBB終端300時,就將它們總稱為終端裝置。
<1.2.關連技術> 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所關連之技術。
(1)NR的訊框構成 NR的訊框構成(換言之,係為時槽格式、或時槽構成),係可藉由子訊框、時槽及迷你時槽而被規定。子訊框,係由14個符元所構成,可作為參照子載波間隔(換言之,係為規定子載波間隔)下的訊框構成之定義而被使用。時槽,係通訊時所被使用之子載波間隔下的符元區間,是由7或14個符元所構成。構成1個時槽的符元之數量,係可從基地台裝置100而蜂巢網固有或終端裝置固有地被設定。迷你時槽,係可由比構成時槽的符元之數量還少的符元所構成。例如,1個迷你時槽,係為1至6為止的符元數,可從基地台裝置100而蜂巢網固有或終端裝置固有地設定。時槽及迷你時槽,係都是作為進行通訊的時間領域之資源單位而被使用。例如,時槽係被使用於eMBB及mMTC所需之通訊,迷你時槽係被使用於URLLC所需之通訊。又,時槽及迷你時槽,係亦可不區別其名稱。
圖2係NR的訊框構成之一例的圖示。在圖2中,圖示了所定之頻率領域中的訊框構成。例如,該當所定之頻率領域,係包含資源區塊、子頻帶、或系統頻寬等。因此,如圖2所示的訊框構成,係可被進行頻率多工及/或空間多工。
在NR中,1個時槽,係由:下行鏈結通訊、保護區間(Guard Period:GP)、及/或下行鏈結通訊所構成。下行鏈結通訊中係含有:NR-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及/或NR-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等之下行鏈結頻道。又,下行鏈結送訊係含有:與NR-PDCCH及/或NR-PDSCH建立關連的參照訊號。上行鏈結通訊中係含有:NR-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及/或NR-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等之上行鏈結頻道。又,下行鏈結通訊係含有:與NR-PUCCH及/或NR-PUSCH建立關連的參照訊號。GP,係為不發送任何訊號的時間領域。例如,GP係被使用於:終端裝置中的從下行鏈結通訊之收訊切換成上行鏈結通訊之送訊的時間、終端裝置中的處理時間、及/或上行鏈結通訊之送訊時序之調整。
如圖2所示,NR係可採用各式各樣的訊框構成。訊框構成C1,係由NR-PDCCH、NR-PDSCH、GP及NR-PUCCH所構成。在NR-PDCCH中,NR-PDSCH之分配資訊係被發送,對已接收之NR-PDSCH的HARQ-ACK是在同一時槽內的NR-PUCCH中被發送。訊框構成C2,係由NR-PDCCH、GP及NR-PUSCH所構成。在NR-PDCCH中,NR-PUSCH之分配資訊係被發送,NR-PUSCH係在同一時槽內所被分配之資源中被發送。如訊框構成C1及C2的訊框構成,係在同一時槽內,下行鏈結通訊與上行鏈結通訊就會完結,因此也被稱呼為Self-contained訊框。
訊框構成C3~C7,係只由下行鏈結通訊、或只由上行鏈結通訊而被構成的訊框構成。詳言之,訊框構成C3,係由NR-PDCCH及NR-PDSCH所構成。訊框構成C4,係由NR-PDSCH所構成。訊框構成C5,係由NR-PUSCH所構成。訊框構成C6,係由NR-PDCCH所構成。訊框構成C7,係由NR-PUCCH所構成。在訊框構成C3中,NR-PDSCH,係可藉由同一時槽內的NR-PDCCH,而被排程。在訊框構成C4及C5中,NR-PDSCH及NR-PUSCH,係可藉由分別被對映至不同時槽的NR-PDCCH、或RRC訊令等,而被排程。
訊框構成C8,係時槽全體都是保護區間而為不進行通訊之領域或作為空白時槽而被使用的訊框構成。又,如訊框構成C8所示的時槽,係可作為將來的擴充所需之時槽來使用。如此的時槽,係從先前的終端裝置來看只會單純認為是空白時槽,可以在為了對支援新擴充技術之終端裝置發送資料或訊號時被使用。
(2)訊號波形 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於上行鏈結中規定了複數種類之訊號波形(Waveform)。例如,可規定2個上行鏈結訊號波形,而分別令作第1訊號波形及第2訊號波形。於本實施形態中,假設第1訊號波形係為CP-OFDM(Cyclic Prefix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第2訊號波形係為SC-FDMA(Single Carrier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又,第2訊號波形,係也被稱呼為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 Spread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亦即,第1訊號波形係為多重載波號,第2訊號波形係為單一載波訊號。又,第1訊號波形係和LTE及NR中的下行鏈結之訊號波形相同,第2訊號波形係和LTE中的上行鏈結之訊號波形相同。
這些訊號波形,係在功率效率、傳輸效率、送訊(生成)方法、收訊方法及資源對映等這些觀點上,有所不同。例如,第2訊號波形,係相較於第1訊號波形,可較為減低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因此在功率效率這點上較佳。又,第1訊號波形,係可在頻率方向上將參照訊號對資料進行頻率多工,因此相較於第2訊號波形,在傳輸效率這點上較佳。又,在對第2訊號波形的收訊處理中,必須要進行頻率領域等價的情況下,則第2訊號波形,係相較於第1訊號波形,收訊處理的負荷較高。又,第1訊號波形,係相較於第2訊號波形,子載波間隔較窄,因此,尤其是在高頻帶,容易受到相位雜訊之影響。
(3)使用者多工方式 於正交多元接取(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中,係使用例如正交的頻率軸及時間軸來進行收送訊。此時,藉由子載波間隔而決定頻率及時間資源的訊框組態,不能使用資源元素數以上的資源。
另一方面,於非正交多元接取(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中,係除了正交的頻率軸及時間軸(正交資源)以外,還會使用非正交軸(非正交資源),來決定訊框構成。例如,非正交資源係為:交錯型樣(Interleave pattern)、展頻型樣(Spreading Pattern)、拌碼型樣(Scrambling Pattern)、碼簿(Codebook)、及功率(Power)。在藉由非正交多元接取來進行使用者多工的情況下,在收訊側,係利用以已被多工之訊號之每一者所被適用的非正交資源型樣為基礎的干擾去除器,就可將已被多工之訊號,加以分離。
例如,各個終端裝置,係對上行鏈結送訊,適用對應之非正交資源型樣。非正交資源型樣,係亦被稱為MA簽章(Multiple Access signature)。MA簽章適用後的訊號,係從各個終端裝置,在同一頻率及時間資源上被發送。此處,在MA簽章中係含有例如:交錯型樣、展頻型樣、拌碼型樣、碼簿及功率分配等。此外,非正交資源型樣,係除了MA簽章以外,亦可被簡稱為型樣或索引。此情況下,非正交資源型樣,係指作為例子而舉出如上記的NOMA中所被使用的型樣或是索引等這類識別元,或表示型樣本身。
(4)eMBB與URLLC的資源構成 在NR中,像是eMBB或URLLC這類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長度為不同的資料,可能會被彈性地發送。作為eMBB終端300之送訊單位的TTI長度係由eMBB時槽(係為eMBB的送訊訊框,也稱為eMBB訊框)所給定,作為URLLC終端200之送訊單位的TTI長度係由URLLC時槽(係為URLLC的送訊訊框,也稱為URLLC訊框)所給定。URLLC時槽的時間長度(URLLC時槽長度),係比eMBB時槽的時間長度(eMBB時槽長度)還短。以下,URLLC時槽及eMBB時槽,係也被簡稱為時槽。
URLLC時槽及eMBB時槽,係分別以符元數及/或符元長度而被規定或設定。此處,符元長度係為1個符元的時間長度,是關連於OFDM訊號中的子載波間隔而決定。具體而言,子載波間隔為n倍的情況下,其符元長度係為n分之1。
例如,URLLC時槽及eMBB時槽,係為相同符元長度,而由不同符元數所決定。具體而言,URLLC時槽係由2符元所構成,eMBB時槽係由7或14符元所構成。圖3係eMBB時槽及URLLC時槽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示。圖3所示的例子中,URLLC時槽及eMBB時槽,係為相同符元長度,eMBB時槽係由14符元所構成,URLLC時槽係由2符元所構成。
又,例如,URLLC時槽及eMBB時槽,係為相同符元數,而由不同符元長度(亦即不同的子載波間隔)所決定。具體而言,eMBB時槽係為15kHz之子載波間隔的OFDM訊號,是由7符元所構成。URLLC時槽係為60kHz之子載波間隔的OFDM訊號,由7符元所構成。此情況下,URLLC時槽長度,係相對於eMBB時槽長度而為4分之1。
(5)需允諾送訊及無允諾送訊 eMBB終端300,係於上行鏈結中,進行需允諾送訊。所謂需允諾送訊,係每次發生應發送之資料時,從基地台裝置100接受資源之分配的送訊方法。詳言之,eMBB終端300,係在發生了應送訊之資料的時序上,從基地台裝置100接受需允諾送訊用的上行鏈結資源(以下亦稱為需允諾送訊資源)之分配。然後,eMBB終端300,係使用所被分配的需允諾送訊資源來發送資料。
需允諾送訊資源,係藉由控制頻道等而被動態地設定。
URLLC終端200,係於上行鏈結中,進行無允諾送訊。所謂無允諾送訊,係預先從基地台裝置100接受資源之分配,在有發生應送訊之資料時就使用所被分配的資源來發送資料的方法。詳言之,基地台裝置100,係將作為無允諾送訊用的所定之上行鏈結資源(以下亦稱為可無允諾送訊資源),分配給URLLC終端200。URLLC終端200,係在發生了上行鏈結送訊之資料的情況下,從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選擇出要使用於送訊的資源,使用已選擇之資源來發送資料。
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係作為對基地台裝置100或URLLC終端200而為固有之資訊,藉由RRC訊令而靜態或準靜態地被設定。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係可藉由,於時間方向上,以所定之週期及/或所定之偏置而決定的週期性之資源、所定之開始位置起連續的URLLC時槽等,而被設定。
以下,參照圖4及圖5,說明需允諾送訊及無允諾送訊的流程。
圖4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裝置100與eMBB終端300的需允諾送訊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4所示,首先,eMBB終端300,係一旦藉由使用者輸入等而發生應送訊之資料,就向基地台裝置100進行資源分配要求(步驟S12)。接下來,基地台裝置100,係進行資源分配(步驟S14)。然後,eMBB終端300,係使用於上記步驟S14中從基地台裝置100所被分配的資源,來發送資料(步驟S16)。接著,基地台裝置100,係接收資料而將ACK/NACK等之回應回送給eMBB終端300(步驟S18)。接下來,eMBB終端300,係將已接收之回應,輸出給使用者等。
圖5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裝置100與URLLC終端200的無允諾送訊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5所示,首先,基地台裝置100,係進行資源分配(步驟S22)。此處所被分配的資源,係為可無允諾送訊資源。URLLC終端200,係直到有應送訊之資料發生以前,都不會使用所被分配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一旦藉由使用者輸入等而發生應送訊之資料,則URLLC終端200,係使用所被分配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來發送資料(步驟S24)。接著,基地台裝置100,係接收資料而將ACK/NACK等之回應回送給基地台裝置100(步驟S26)。接下來,URLLC終端200,係將已接收之回應,輸出給使用者等。
比較圖4和圖5可知,從應送訊之資料發生到送訊完成為止的時間或或得到回應為止的回應時間,相較於需允諾送訊,無允諾送訊是比較短的。因此,無允諾送訊比較能夠實現低延遲通訊。
<<2.各裝置之構成例>> <2.1.基地台裝置之構成例> 圖6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裝置100的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參照圖6,基地台裝置100係具備:天線部110、無線通訊部120、網路通訊部130、記憶部140及控制部150。
(1)天線部110 天線部110,係將無線通訊部120所輸出之訊號,以電波方式在空間中輻射。又,天線部110,係將空間之電波轉換成訊號,將該當訊號輸出至無線通訊部120。
(2)無線通訊部120 無線通訊部120,係將訊號予以收送訊。例如,無線通訊部120,係向終端裝置發送下鏈訊號,從終端裝置接收上鏈訊號。
(3)網路通訊部130 網路通訊部130,係收送資訊。例如,網路通訊部130,係向其他節點發送資訊,從其他節點接收資訊。例如,上記其他節點係包含有其他基地台及核心網路節點。
(4)記憶部140 記憶部140,係將基地台裝置100之動作所需之程式及各種資料,予以暫時或永久性記憶。
(5)控制部150 控制部150,係控制基地台裝置100全體之動作,提供基地台裝置100的各式各樣之機能。控制部150係含有設定部151及通訊處理部153。
設定部151係具有,對終端裝置進行靜態或準靜態之設定的機能。尤其是,關於URLLC終端200,設定部151,係發送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而對URLLC終端200分配可無允諾送訊資源。其他還有,設定資訊係可含有後述的拌碼資訊、共通之控制頻道中的對應於特定之URLLC終端200的位元位置、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週期、及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等。設定部151,係藉由將含有這些資訊的設定資訊發送至URLLC終端200,以進行URLLC終端200之設定。設定部151所做的靜態或準靜態之設定,係可藉由例如RRC訊令而被進行。
通訊處理部153,係具有對終端裝置進行動態性控制並與終端裝置進行通訊的機能。尤其是,關於URLLC終端200,通訊處理部153,係將後述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發送至URLLC終端200,與URLLC終端200之間,基於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通訊。詳言之,基地台裝置100,係將由URLLC終端200基於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被發送的URLLC資料,予以接收。關於eMBB終端300,通訊處理部153,係將後述的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發送至eMBB終端300,與eMBB終端300之間,基於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通訊。詳言之,基地台裝置100,係將由eMBB終端300基於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被發送的eMBB資料,予以接收。此外,這些參數資訊,係被動態地發送,例如透過控制頻道而被發送。
控制部150,係亦可還含有這些構成要素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控制部150係還可進行這些構成要素之動作以外之動作。
<2.2.URLLC終端之構成例> 圖7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URLLC終端200的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參照圖7,URLLC終端200係具備:天線部210、無線通訊部220、記憶部230及控制部240。
(1)天線部210 天線部210,係將無線通訊部220所輸出之訊號,以電波方式在空間中輻射。又,天線部210,係將空間之電波轉換成訊號,將該當訊號輸出至無線通訊部220。
(2)無線通訊部220 無線通訊部220,係將訊號予以收送訊。例如,無線通訊部220,係將來自基地台的下鏈訊號予以接收,並將往基地台的上鏈訊號予以發送。
(3)記憶部230 記憶部230,係將URLLC終端200之動作所需之程式及各種資料,予以暫時或永久性記憶。
(4)控制部240 控制部240,係控制URLLC終端200全體之動作,提供URLLC終端200的各式各樣之機能。控制部240係含有設定部241及通訊處理部243。
設定部241係具有,接受來自基地台裝置100的靜態或準靜態之設定的機能。詳言之,設定部241,係基於從基地台裝置100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其他還有,設定資訊係可含有後述的拌碼資訊、共通之控制頻道中的對應於特定之URLLC終端200的位元位置、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週期、及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等。設定部241,係亦可基於已接收之設定資訊來進行這些設定。
通訊處理部243係具有,基於基地台裝置100所做的動態性控制,來進行基地台裝置100的通訊的機能。詳言之,通訊處理部243,係基於從基地台裝置100所接收到的後述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與基地台裝置100之間進行通訊。
控制部240,係亦可還含有這些構成要素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控制部240係還可進行這些構成要素之動作以外之動作。
<<3.技術特徵>> 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技術特徵。
此外,以下,所謂「規定」,係指於標準規格中被定義作為規格的意思。又,所謂「設定」,係指藉由RRC訊令等而準靜態地或藉由控制頻道等而動態地被指示的意思。
<3.1.動態資源分享> 由於URLLC終端200係進行無允諾送訊,因此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中可能存在有,未被實際使用於送訊的資源。因此,對URLLC終端200作為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而被分配的資源,是被URLLC終端200所佔用的情況下,則未被該當URLLC終端200所使用的資源就會變成浪費。其結果為,導致上行鏈結資源的利用效率之降低。
於是,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係可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與需允諾送訊資源的動態資源分享。具體而言,eMBB資料,是使用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至少一部分相同的正交資源(頻率及時間),而被發送。換言之,基地台裝置100,係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至少一部分,對eMBB終端300作為需允諾送訊資源而分配。藉此,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中未被實際使用於送訊的資源,係變成為了eMBB資料之送訊而被使用,而可提升上行鏈結資源的利用效率。關於這點,參照圖8來說明。
圖8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動態資源分享之一例的說明圖。圖8的縱軸係為頻率,橫軸係為時間。如圖8所示,基地台裝置100,係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分配給URLLC終端200。URLLC終端200,係從所被分配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之中選擇出要使用的上行鏈結資源,使用已被選擇之上行鏈結資源而將URLLC資料進行上行鏈結送訊。另一方面,URLLC終端200係不使用,所被分配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之中未被選擇之上行鏈結資源。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未使用資源51係為未被使用於URLLC資料之送訊的資源,使用中資源52係為未被URLLC資料之送訊所使用的資源。
如圖8所示,基地台裝置100,係將含有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的上行鏈結資源,作為需允諾送訊資源60而分配給eMBB終端300。亦即,基地台裝置100,係使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與需允諾送訊資源60做重複(重疊)而分配。eMBB終端300,典型來說,係使用需允諾送訊資源60之全體,亦即也會使用未使用資源51,而將eMBB資料進行上行鏈結送訊。URLCC資料之送訊時所未被使用的未使用資源51,係變成為了eMBB資料之送訊而被使用,因此可提升上行鏈結資源的利用效率。甚至,可提高上行鏈結資源中的排程之彈性。
此外,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係由例如:由所定之頻率資源(子載波、資源區塊等)及所定之時間資源(符元、URLLC訊框等)所成之單位資源,而被構成。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係於所定之eMBB訊框中,是由:在頻率方向是1個,在時間方向是7個的單位資源所構成。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此例,例如亦可由在頻率方向的2個以上之單位資源所構成。又,本技術,係亦可由例如在時間方向上為半永久性的單位資源所構成。
於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的使用中資源52中,URLLC資料及eMBB資料之雙方都會被進行上行鏈結送訊。因此,在URLLC資料與eMBB資料之間,可能會發生干擾。eMBB資料,係不一定總是使用全部的上行鏈結資源而被發送。這點,參照圖9來做說明。
圖9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動態資源分享之一例的說明圖。圖9的縱軸係為頻率,橫軸係為時間。如圖9所示,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A係不與需允諾送訊資源重疊,而另一方面,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0B係與需允諾送訊資源60重疊。因此,使用使用中資源52A而被發送的URLLC資料中係不會發生eMBB資料所致之干擾,而另一方面,使用使用中資源52B而被發送的URLLC資料中係會發生eMBB資料所致之干擾。
URLLC資料,係會隨著eMBB資料所致之干擾之有無,而傳輸品質會有所變化。因此,為了發送URLLC資料所需之參數資訊(以下亦稱為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最佳值,係會隨著干擾之有無而不同。然而,在典型的無允諾送訊中,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是連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而一併藉由RRC訊令而被準靜態地設定。因此,無論干擾之有無是否隨著每一eMBB訊框而有所變化,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都沒有追隨於干擾之有無而做變化。其結果為,URLLC資料的傳輸效率都是劣化的。
於是,基地台裝置100,係隨應於干擾之有無,亦即,隨著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與需允諾送訊資源的重疊之有無,來動態地切換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詳言之,首先,基地台裝置100,係藉由eMBB終端300的通訊(例如來自eMBB終端300的資源分配要求之收訊),以掌握在哪個時序上可能發生上述的干擾(亦即在哪個時序上eMBB資料會被上行鏈結送訊)。然後,基地台裝置100,係於未發生干擾之區間中是設定適合於無干擾情況的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於發生干擾之區間中是設定適合於有干擾情況的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在本說明書中,雖然假設有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及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2個來做說明,但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亦可有3個以上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例如,亦可從3個以上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隨應於干擾之大小來切換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又,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應控制,係不限定於基於干擾之大小而被進行,亦可基於基地台裝置100與其他終端裝置之排程等之各式各樣的因素而被進行。
基地台裝置100,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使用例如以所定之週期而發送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進行通知。URLLC終端200,係將以所定之下行鏈結控制頻道而被通知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適用於所定之可無允諾送訊資源。URLLC終端200,係在適用對象之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中,使用所被通知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來進行無允諾送訊。關於這點,參照圖10及圖11來說明。
圖10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設定處理的說明圖。如圖10所示,基地台裝置100,係將eMBB訊框#n的於上行鏈結(PUSCH)中所應適用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n,於eMBB訊框#n-1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PDCCH)中進行通知。此時,基地台裝置100,係隨應於在eMBB訊框#n中eMBB資料是否有被發送,而將第1或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予以通知來作為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n。然後,URLLC終端200,係使用eMBB訊框#n-1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中所被通知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n,來進行eMBB訊框#n的上行鏈結中的無允諾送訊。藉由如此的處理,URLLC終端200,係可隨著干擾之有無而進行最佳的無允諾送訊。至於eMBB訊框#n以外的訊框也是同樣如此。
圖11係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設定處理的流程之一例所需之序列圖。本程序中,係有基地台裝置100及URLLC終端200參與。如圖11所示,首先,基地台裝置100,係藉由RRC訊令而將無允諾送訊之相關設定,對URLLC終端200進行之(步驟S102)。這裡的無允諾送訊之相關設定,係至少包含表示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分配的資訊。接下來,基地台裝置100,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通知給URLLC終端200(步驟S104)。接著,URLLC終端200,係使用已被通知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將上行鏈結資料進行無允諾送訊(步驟S106,S108)。以後的處理(步驟S110~S114),係為步驟S104~S108的重複。
在上記中,雖然是如圖1所示,以1個基地台裝置100與其涵蓋範圍內的URLLC終端200及eMBB終端300的關係來說明動態資源分享,但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亦可以用相鄰之複數基地台裝置100與它們的蜂巢網邊緣之URLLC終端200及eMBB終端300的關係,來進行動態資源分享。具體而言,亦可隨著與不同基地台裝置100進行通訊的URLLC終端200與eMBB終端300之間是否發生干擾,而動態地切換被適用於URLLC終端200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3.2.參數資訊> 參數資訊係可為,只以絕對值等之參數資訊就可使用的資訊,也可為,以與相對值等作為基準之資訊的關係才可使用的資訊。後者的情況下,參數資訊係為表示,相對於作為基準之資訊(例如預先被規定的值、以RRC訊令而被設定的值、或最近的值)的差分的資訊。
<3.2.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為了被無允諾送訊的上行鏈結資料,而被使用。基地台裝置100,係生成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並發送至URLLC終端200。URLLC終端200,係基於已接收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生成URLLC資料,將URLLC資料發送至基地台裝置100。
基地台裝置100,係隨應於干擾之有無,亦即隨著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與需允諾送訊資源的重疊之有無,而決定不同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更簡單來說,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基於eMBB資料之有無,而被決定。例如,基地台裝置100,係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亦即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與需允諾送訊資源沒有重疊的情況下,則對URLLC終端200設定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另一方面,基地台裝置100,係在有干擾的情況下,亦即可無允諾送訊資源與需允諾送訊資源有重疊的情況下,則對URLLC終端200設定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為以下說明的資訊之任一者,或亦可為包含它們之組合的資訊。
(1)調變方式及/或編碼率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調變方式及/或編碼率的相關資訊。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高的利用效率之調變方式及/或編碼率(亦即較高的調變數量級之調變方式及/或較高的編碼率)。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低的利用效率之調變方式及/或編碼率(亦即較低的調變數量級之調變方式及/或較低的編碼率)。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2)送訊功率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送訊功率的相關資訊。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低的送訊功率。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高的送訊功率。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而降低多餘的送訊功率,因此可降低終端的消耗電力。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3)層數(空間多工數)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層數(空間多工數、MIMO多工數)的相關資訊。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高的層數,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低的層數。又,例如,第1參數係表示1以上之層數,第2送訊參數係只表示1之層數。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4)關於空間領域之送訊方法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關於空間領域之送訊方法的相關資訊。關於空間領域之送訊方法係含有: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送訊及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等之送訊分集。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可進行相對較高之利用效率之送訊的送訊方法,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可進行相對較低之利用效率之送訊的送訊方法。此處,相對較高之利用效率之送訊方法,係為例如將複數資料進行空間多工的MIMO送訊,相對較低之利用效率之送訊方法,係為例如將一個資料進行空間多工的送訊分集。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5)關於非正交領域之送訊方法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關於非正交領域之送訊方法的相關資訊。例如,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表示上述的使用到非正交資源的使用者多工方式(多元接取方式)之哪一者的資訊。又,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表示使用到非正交資源的使用者多工方式之有無的資訊。亦即,關於非正交領域之送訊方法的相關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表示使用到非正交資源之送訊方法的資訊,也可為表示不使用非正交資源之送訊方法(亦即只使用正交資源之送訊方法)的資訊。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高之利用效率的非正交資源型樣所致之送訊,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低之利用效率的非正交資源型樣所致之送訊。又,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不使用非正交資源之送訊方法(只使用正交資源之送訊方法),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使用到非正交資源之送訊方法。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參數而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參數而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6)訊號波形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訊號波形的相關資訊。作為訊號波形,係如上述,可考慮CP-OFDM訊號及DFT-s-OFDM訊號等。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PAPR相對較高的訊號波形。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PAPR相對較低的訊號波形。此處,PAPR相對較高的訊號波形係為例如CP-OFDM訊號,PAPR相對較低的訊號波形係為例如DFT-s-OFDM訊號。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PAPR較高但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降低PAPR,可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7)時槽長度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時槽長度的相關資訊。時槽長度,係如上述,可藉由符元數及/或1符元的時間長度(亦即子載波間隔)而被規定或設定。除此以外,時槽長度,係亦可藉由1個以上之URLLC時槽之集合(聚合)而被規定或設定。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短的時槽長度。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長的時槽長度。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縮短資料送訊時所被使用的時間,可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增加資料送訊時所使用的資源,而可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8)資料送訊之重複次數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的送訊之重複次數的相關資訊。所謂資料送訊之重複,係將相同的資料以不同的實體資源進行複數次送訊。藉此,可提高資料的信賴性。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少的重複次數,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相對較多的重複次數。又,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未進行資料送訊之重複的送訊。第2送訊參數係表示進行1次以上之資料送訊之重複的送訊。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降低多餘的資料送訊,可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提升資料的信賴性,可進行對干擾之耐性較高的送訊。
(9)波束型樣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波束型樣(亦即預編碼型樣)的相關資訊。波束型樣,係為有關於波束之方向、及波束之大小(尖銳度)的型樣。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對傳輸效率相對較高的基地台裝置100的波束方向。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對干擾相對較少的基地台裝置100的波束方向。
藉由如此的切換,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傳輸效率較高的送訊。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可藉由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干擾較少的送訊。
<3.2.2.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為了被需允諾送訊的上行鏈結資料,而被使用。基地台裝置100,係生成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並發送至eMBB終端300。eMBB終端300,係基於已接收之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生成eMBB資料,將eMBB資料發送至基地台裝置100。
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和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同樣地,可包含有:調變方式、編碼率、送訊功率、層數(空間多工數)、關於空間領域之送訊方法、關於非正交領域之送訊方法、訊號波形、時槽長度、資料送訊之重複次數、或波束型樣之至少任一者的相關資訊。
只不過,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不同,不會隨著干擾之有無而做設定值之切換。這是因為,進行無允諾送訊的URLLC終端200是否實際使用所被分配的資源來進行送訊,這在基地台裝置100上是無從得知。
再者,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含苞含有:上行鏈結要使用於送訊的資源(時間、頻率、及/或碼)的相關資訊。需注意的是,關於無允諾送訊,要使用於上行鏈結送訊之資源的相關資訊係被靜態地或準靜態地設定,因此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中不會含有要使用於上行鏈結送訊之資源的相關資訊。
<3.3.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方法> 基地台裝置100,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使用控制頻道而發送至URLLC終端200,藉此以進行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通知。通知方法,係可有多種考量。例如,通知方法,係可被分類成明示性的通知方法和默認性的通知方法。
(1)明示性的通知方法 所謂明示性的通知方法,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直接予以通知的方法。
基地台裝置100,係亦可使用實體層中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來通知給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通知時所被使用的控制頻道,係為以下之任一者。
・終端固有之控制頻道 所謂終端固有之控制頻道,係為被發送給個別之URLLC終端200收的控制頻道。基地台裝置100,係於發送給個別之URLLC終端200收的控制頻道中,將含有該當URLLC終端200所應設定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控制資訊,予以發送。終端固有之控制頻道被使用的情況下,可對URLLC終端200通知個別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因此基地台裝置100係係可進行細緻的設定。
終端固有之控制頻道,係被進行錯誤訂正編碼,錯誤訂正編碼所得的冗餘位元係藉由對URLLC終端200而為固有之拌碼資訊(例如拌碼ID)而被拌碼所生成。因此,URLLC終端200係可辨識出,含有給URLLC終端200自身收的控制資訊的控制頻道。
拌碼資訊,係亦可為了無允諾送訊而被個別地設定。此情況下,拌碼資訊,係藉由RRC訊令而被通知給URLLC終端200。
・對複數終端為共通之控制頻道 所謂對複數終端為共通之控制頻道,係為被發送給複數URLLC終端200收的控制頻道。基地台裝置100,係於發送給複數URLLC終端200收的控制頻道中,將含有該當複數URLLC終端200所應設定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控制資訊,予以發送。
控制資訊,係亦可為被加入有對複數URLLC終端200之每一者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資訊。例如,對1台URLLC終端200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為2位元的情況下,則在對10台URLLC終端200為共通的控制頻道中,亦可發送20位元的控制資訊。此情況下,用來特定所被多工的複數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中的每一個URLLC終端200所對應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所需之資訊(例如位元位置),係亦可對每一個URLLC終端200而被預先設定。該設定,係藉由例如RRC訊令而被進行。每一個URLLC終端200,係基於所述設定而取得是給自身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
控制資訊係亦可含有:對複數URLLC終端200而為共通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此情況下,可抑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所需之負擔。
對複數終端為共通之控制頻道,係被進行錯誤訂正編碼,錯誤訂正編碼所得的冗餘位元係藉由對對象之複數URLLC終端200而為共通之拌碼資訊而被拌碼所生成。因此,對象之複數URLLC終端200之每一者係可辨識,含有給包含自身之複數URLLC終端200收的控制資訊的控制頻道。
拌碼資訊,係亦可為了無允諾送訊而被個別地設定。此情況下,拌碼資訊,係藉由RRC訊令而被通知給URLLC終端200。
(2)默認性的通知方法 所謂默認性的通知方法,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與其他資訊建立關連而間接予以通知的方法。
例如,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與時槽格式資訊建立關連而被通知。
時槽格式資訊,係按照1個以上之每一時槽而被通知的資訊,係為表示上行鏈結或下行鏈結等之時槽的格式(時槽構成)的資訊。時槽格式資訊,係如上述,係為表示該時槽是:只有上行鏈結送訊、只有下行鏈結送訊、下行鏈結送訊及上行鏈結送訊之組合、空白等的資訊。例如,時槽格式資訊,係以使用分時多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的頻率載波,而被通知。
例如,時槽格式資訊若為第1格式,則URLLC終端200係將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當作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來使用。另一方面,時槽格式資訊若為第2格式,則URLLC終端200係將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當作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來使用。具體而言,亦可為,第1格式係為只有URLLC終端200可以送訊的格式,第2格式係為URLLC終端200及eMBB終端300之雙方都可送訊的格式。
(3)通知時序 基地台裝置100,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時槽(相當於第1時槽)中進行通知。
・週期性的通知 基地台裝置100,係可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予以週期性地通知。此情況下,URLLC終端200,係以所定之週期,接收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
無允諾送訊參數的通知週期,係亦可基於eMBB資料的送訊時間間隔而而決定。換言之,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所被發送的時槽,係亦可基於eMBB資料的送訊時間間隔而決定。例如,無允諾送訊參數的通知週期,係亦可為與eMBB時槽相同之長度或與eMBB時槽之整數倍相同之長度。亦即,無允諾送訊參數的通知週期,係亦可為與7或14符元之整數倍相同之長度。此情況下,基地台裝置100,係可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應控制,以eMBB時槽長度為單位來進行之。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週期係亦可為,以1個子訊框長也就是1毫秒為單位的長度。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週期係亦可為,以1個無線訊框長也就是10毫秒為單位的長度。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週期,係亦可被預先規定或藉由RRC訊令而被設定。
・非週期性的通知 基地台裝置100,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予以非週期性地通知。此情況下,URLLC終端200係進行,可能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之監視(亦即盲目偵測)。
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所被發送的時槽,係亦可基於eMBB資料的送訊時間間隔而決定的週期,亦即基於上述的通知週期而決定。詳言之,基地台裝置100,係在上述的通知週期之中,在應變更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時序上,發送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作為應變更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時序係可舉出例如:URLLC資料與eMBB資料之資源之重疊之有無產生變化的時序、eMBB資料之內容發生改變的時序、及干擾對象之eMBB終端300發生改變的時序等。URLLC終端200,係於上述的通知週期中,毎次都會監視(亦即接收)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可能被發送的時槽(亦即第1時槽)。URLLC終端200,係根據監視的結果,若為有偵測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則其以後,係使用所偵測到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來進行無允諾送訊。另一方面,URLLC終端200,係根據監視的結果,若為未偵測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則使用所定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來進行無允諾送訊。具體而言,URLLC終端200,係繼續使用最近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使用預先被規定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或使用基地台裝置100固有或是對URLLC終端200所被固有設定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來進行無允諾送訊。此外,基地台裝置100固有或URLLC終端200所固有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可藉由RRC訊令而被設定。
(4)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方法 需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方法,係和上述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方法相同。
<3.4.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 URLLC終端200,係一旦接收無允諾送訊的相關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就適用已接收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進行送訊。
接收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URLLC時槽(相當於第1時槽),與基於該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送訊所被適用的URLLC時槽之對應關係,係被預先規定或藉由RRC訊令而被設定。基於已接收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送訊所被適用的URLLC時槽,係為由連續所定數之URLLC時槽所成之區間內的URLLC時槽。該區間,亦稱為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亦可基於eMBB資料的送訊時間間隔而而決定。例如,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亦可為與eMBB時槽相同之長度或與eMBB時槽之整數倍相同之長度。亦即,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亦可為與7或14符元之整數倍相同之長度。此情況下,基地台裝置100,係可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應控制,以eMBB時槽長度為單位來進行之。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亦可為,以1個子訊框長也就是1毫秒為單位的長度。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亦可為,以1個無線訊框長也就是10毫秒為單位的長度。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的最初時槽(相當於第2時槽),係亦可被預先規定或藉由RRC訊令而被設定。
此處,接收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時槽與該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的最初時槽之關係(亦即時間差),係亦可對URLLC終端200為固有地被設定。這是因為,URLLC終端200接收到控制頻道起至偵測出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適用該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送訊變成可能為止所需要的處理時間,係隨著URLLC終端200之能力而會變動。因此,接收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URLLC時槽與該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的最初時槽之關係,係亦可隨著URLLC終端200的終端能力資訊而被設定。藉此,即使在複數URLLC終端200間,上記處理時間存在有差異的情況下,每一個URLLC終端200,係仍可確保上記處理時間並且迅速地適用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終端能力資訊係為例如:表示計算能力、記憶能力、及電池剩餘量等的資訊,也可被稱為能力資訊。
URLLC終端200,係將接收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時槽與該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的最初時槽之時間差所相關之終端能力資訊,發送至基地台裝置100。藉此,基地台裝置100,係可如上述般地,將接收到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時槽與該當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的最初時槽之時間差,對URLLC終端200而為固有地予以設定。
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可視為上述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通知週期。亦即,URLLC終端200,係將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內的所定之時槽或符元中所被通知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予以接收。更詳言之,URLLC終端200係監視,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內之所定之時槽或符元所被對映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
<3.5.變形例> 上記雖然是假設,在所定之單位時間中是被給予1個可無允諾送訊資源的前提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是被切換來做說明,但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包含:表示對無允諾送訊之上行鏈結資料所被使用的實體資源(時間資源、頻率資源、及/或碼資源等)的資訊。該實體資源係亦可為上述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亦可為所被分配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應使用的資源。例如,URLLC終端200,係可在所定之單位時間中被給予(被設定)2個以上之可無允諾送訊資源,在已被設定了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將應使用的1個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予以通知。
例如,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第1資源。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表示第2資源。
此處,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及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不依存於eMBB資料所致之干擾之有無。亦即,第1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及第2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係亦可為了用來通知不會變成eMBB資料所致之干擾(或干擾較低)的實體資源,而被使用。此情況下,URLLC終端200,係可使用不受eMBB資料所致之干擾或受到的干擾較低的資源,來發送URLLC資料。
<<4.應用例>> 以下,說明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應用例。此外,在本說明書中,eNB(evolved Node B),係亦被稱呼為gNB。
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可應用於各種產品。例如,基地台裝置1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巨集eNB或小型eNB等任一種類的eNB(evolved Node B)。小型eNB,係亦可為微微eNB、微eNB或家庭(毫微微)eNB等之涵蓋比巨集蜂巢網還小之蜂巢網的eNB。亦可取而代之,基地台裝置100係可被實現成為NodeB或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等之其他種類的基地台。基地台裝置100係亦可含有控制無線通訊之本體(亦稱作基地台裝置)、和配置在與本體分離之場所的1個以上之RRH(Remote Radio Head)。又,亦可藉由後述之各種種類的終端,暫時或半永久性執行基地台機能,而成為基地台裝置100而動作。
又,例如,終端裝置200及3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智慧型手機、平板PC(Personal Computer)、筆記型PC、攜帶型遊戲終端、攜帶型/鑰匙型的行動路由器或是數位相機等之行動終端、或行車導航裝置等之車載終端。又,終端裝置200及3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進行M2M(Machine To Machine)通訊的終端(亦稱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終端)。甚至,終端裝置200及300亦可為被搭載於這些終端的無線通訊模組(例如以1個晶片所構成的積體電路模組)。
<4.1.基地台裝置的相關應用例> (第1應用例) 圖12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eNB之概略構成之第1例的區塊圖。eNB800係具有1個以上之天線810、及基地台裝置820。各天線810及基地台裝置820,係可透過RF纜線而被彼此連接。
天線810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個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基地台裝置820之無線訊號。eNB800係具有如圖12所示的複數個天線810,複數個天線810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00所使用的複數個頻帶。此外,圖12中雖然圖示了eNB800具有複數個天線810的例子,但eNB80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810。
基地台裝置820係具備:控制器821、記憶體822、網路介面823及無線通訊介面825。
控制器821係可為例如CPU或DSP,令基地台裝置820的上層的各種機能進行動作。例如,控制器821係從已被無線通訊介面825處理過之訊號內的資料,生成資料封包,將已生成之封包,透過網路介面823而傳輸。控制器821係亦可將來自複數個基頻處理器的資料予以捆包而生成捆包封包,將所生成之捆包封包予以傳輸。又,控制器821係亦可具有執行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承載控制(Radio Bearer Control)、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流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或排程(Scheduling)等之控制的邏輯性機能。又,該當控制,係亦可和周邊的eNB或核心網路節點協同執行。記憶體82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要被控制器821所執行的程式、及各式各樣的控制資料(例如終端清單、送訊功率資料及排程資料等)。
網路介面823係用來將基地台裝置820連接至核心網路824所需的通訊介面。控制器821係亦可透過網路介面823,來和核心網路節點或其他eNB通訊。此情況下,eNB800和核心網路節點或其他eNB,係亦可藉由邏輯性介面(例如S1介面或X2介面)而彼此連接。網路介面823係可為有線通訊介面,或可為無線回載用的無線通訊介面。若網路介面823是無線通訊介面,則網路介面823係亦可將比無線通訊介面825所使用之頻帶還要高的頻帶,使用於無線通訊。
無線通訊介面825,係支援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透過天線810,對位於eNB800之蜂巢網內的終端,提供無線連接。無線通訊介面825,典型來說係可含有基頻(BB)處理器826及RF電路827等。BB處理器826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各層(例如L1、MAC(Medium Access Control)、RLC(Radio Link Control)及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的各式各樣之訊號處理。BB處理器826係亦可取代控制器821,而具有上述邏輯機能的部分或全部。BB處理器826係亦可為含有:記憶通訊控制程式的記憶體、執行該當程式的處理器及關連電路的模組,BB處理器826的機能係亦可藉由上記程式的升級而變更。又,上記模組係亦可為被插入至基地台裝置820之插槽的板卡或刀鋒板,亦可為被搭載於上記板卡或上記刀鋒板的晶片。另一方面,RF電路827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810而收送無線訊號。
無線通訊介面825係如圖12所示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826,複數個BB處理器826係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00所使用的複數個頻帶。又,無線通訊介面825,係含有如圖12所示的複數個RF電路827,複數個RF電路827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複數個天線元件。此外,圖12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25是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826及複數個RF電路827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25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826或單一RF電路827。
於圖12所示的eNB800中,參照圖6所說明的基地台裝置1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設定部151及/或通訊處理部15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25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21中。作為一例,eNB80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825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826)或全部、及/或控制器82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加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eNB800,由無線通訊介面825(例如BB處理器826)及/或控制器82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eNB800、基地台裝置82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2所示的eNB800中,參照圖6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1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25(例如RF電路827)中。又,天線部1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810中。又,網路通訊部130係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21及/或網路介面823中。又,記憶部14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822中。
(第2應用例) 圖13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eNB之概略構成之第2例的區塊圖。eNB830係具有1個以上之天線840、基地台裝置850、及RRH860。各天線840及RRH860,係可透過RF纜線而被彼此連接。又,基地台裝置850及RRH860,係可藉由光纖等之高速線路而彼此連接。
天線840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個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RRH860之無線訊號。eNB830係具有如圖13所示的複數個天線840,複數個天線840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30所使用的複數個頻帶。此外,圖13中雖然圖示了eNB830具有複數個天線840的例子,但eNB83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840。
基地台裝置850係具備:控制器851、記憶體852、網路介面853、無線通訊介面855及連接介面857。控制器851、記憶體852及網路介面853,係和參照圖12所說明之控制器821、記憶體822及網路介面823相同。
無線通訊介面855,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透過RRH860及天線840,對位於RRH860所對應之區段內的終端,提供無線連接。無線通訊介面855,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856等。BB處理器856,係除了透過連接介面857而與RRH860的RF電路864連接以外,其餘和參照圖12所說明之BB處理器826相同。無線通訊介面855係如圖13所示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856,複數個BB處理器856係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30所使用的複數個頻帶。此外,圖13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55是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856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55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856。
連接介面857,係為用來連接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通訊介面855)與RRH860所需的介面。連接介面857係亦可為,用來連接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通訊介面855)與RRH860的上記高速線路通訊所需的通訊模組。
又,RRH860係具備連接介面861及無線通訊介面863。
連接介面861,係為用來連接RRH860(無線通訊介面863)與基地台裝置850所需的介面。連接介面861係亦可為,用來以上記高速線路通訊所需的通訊模組。
無線通訊介面863係透過天線840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863,典型來說係可含有RF電路864等。RF電路864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840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863,係含有如圖13所示的複數個RF電路864,複數個RF電路864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複數個天線元件。此外,圖13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63是含有複數個RF電路864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63係亦可含有單一RF電路864。
於圖13所示的eNB830中,參照圖6所說明的基地台裝置1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設定部151及/或通訊處理部15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55及/或無線通訊介面863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51中。作為一例,eNB83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855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856)或全部、及/或控制器85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加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eNB830,由無線通訊介面855(例如BB處理器856)及/或控制器85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eNB830、基地台裝置85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3所示的eNB830中,例如,參照圖6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1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63(例如RF電路864)中。又,天線部1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840中。又,網路通訊部130係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51及/或網路介面853中。又,記憶部14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852中。
<4.2.終端裝置的相關應用例> (第1應用例) 圖14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智慧型手機90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智慧型手機900係具備: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體903、外部連接介面904、相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訊介面912、1個以上之天線開關915、1個以上之天線916、匯流排917、電池918及輔助控制器919。
處理器901係可為例如CPU或SoC(System on Chip),控制智慧型手機900的應用層及其他層之機能。記憶體90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被處理器90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儲存體903係可含有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之記憶媒體。外部連接介面904係亦可為,用來將記憶卡或USB(Universal Serial Bus)裝置等外接裝置連接至智慧型手機900所需的介面。
相機906係具有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之攝像元件,生成攝像影像。感測器907係可含有,例如:測位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及加速度感測器等之感測器群。麥克風908係將輸入至智慧型手機900的聲音,轉換成聲音訊號。輸入裝置909係含有例如:偵測對顯示裝置910之畫面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鍵墊、鍵盤、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10係具有液晶顯示器(LCD)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等之畫面,將智慧型手機900的輸出影像予以顯示。揚聲器911係將從智慧型手機900所輸出之聲音訊號,轉換成聲音。
無線通訊介面912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執行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12,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913及RF電路914等。BB處理器913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無線通訊所需的各種訊號處理。另一方面,RF電路914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916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912係亦可為,BB處理器913及RF電路914所集縮而成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通訊介面912係亦可如圖14所示,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913及複數個RF電路914。此外,圖14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912是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913及複數個RF電路914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912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913或單一RF電路914。
再者,無線通訊介面912,係除了蜂巢網通訊方式外,亦可還支援近距離無線通訊方式、接近無線通訊方式或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方式等其他種類之無線通訊方式,此情況下,可含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BB處理器913及RF電路914。
天線開關915之每一者,係在無線通訊介面912中所含之複數個電路(例如不同無線通訊方式所用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16的連接目標。
天線916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個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無線通訊介面912之無線訊號。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如圖14所示般地具有複數個天線916。此外,圖14中雖然圖示了智慧型手機900具有複數個天線916的例子,但智慧型手機90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916。
甚至,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具備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天線916。此情況下,天線開關915係可從智慧型手機900之構成中省略。
匯流排917,係將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體903、外部連接介面904、相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訊介面912及輔助控制器919,彼此連接。電池918,係透過圖中虛線部分圖示的供電線,而向圖14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之各區塊,供給電力。輔助控制器919,係例如於睡眠模式下,令智慧型手機900的必要之最低限度的機能進行動作。
於圖14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中,參照圖7所說明的URLLC終端2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設定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12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中。作為一例,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912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913)或全部、處理器901、及/或輔助控制器919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加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智慧型手機900,由無線通訊介面912(例如BB處理器913)、處理器901、及/或輔助控制器919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智慧型手機90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4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中,例如,參照圖7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2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12(例如RF電路914)中。又,天線部2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916中。又,記憶部23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902中。
(第2應用例) 圖15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行車導航裝置920係具備:處理器921、記憶體922、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模組924、感測器925、資料介面926、內容播放器927、記憶媒體介面928、輸入裝置929、顯示裝置930、揚聲器931、無線通訊介面933、1個以上之天線開關936、1個以上之天線937及電池938。
處理器921係可為例如CPU或SoC,控制行車導航裝置920的導航機能及其他機能。記憶體92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被處理器92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
GPS模組924係使用接收自GPS衛星的GPS訊號,來測定行車導航裝置920的位置(例如緯度、經度及高度)。感測器925係可含有,例如: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及氣壓感測器等之感測器群。資料介面926,係例如透過未圖示之端子而連接至車載網路941,取得車速資料等車輛側所生成之資料。
內容播放器927,係將被插入至記憶媒體介面928的記憶媒體(例如CD或DVD)中所記憶的內容,予以再生。輸入裝置929係含有例如:偵測對顯示裝置930之畫面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30係具有LCD或OLED顯示器等之畫面,顯示導航機能或所被再生之內容的影像。揚聲器931係將導航機能或所被再生之內容的聲音,予以輸出。
無線通訊介面933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執行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33,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934及RF電路935等。BB處理器934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無線通訊所需的各種訊號處理。另一方面,RF電路935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937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933係亦可為,BB處理器934及RF電路935所集縮而成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通訊介面933係亦可如圖15所示,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934及複數個RF電路935。此外,圖15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933是含有複數個BB處理器934及複數個RF電路935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933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934或單一RF電路935。
再者,無線通訊介面933,係除了蜂巢網通訊方式外,亦可還支援近距離無線通訊方式、接近無線通訊方式或無線LAN方式等其他種類之無線通訊方式,此情況下,可含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BB處理器934及RF電路935。
天線開關936之每一者,係在無線通訊介面933中所含之複數個電路(例如不同無線通訊方式所用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37的連接目標。
天線937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個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無線通訊介面933之無線訊號。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如圖15所示般地具有複數個天線937。此外,圖15中雖然圖示了行車導航裝置920具有複數個天線937的例子,但行車導航裝置92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937。
甚至,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具備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天線937。此種情況下,天線開關936係可從行車導航裝置920的構成中省略。
電池938,係透過圖中虛線部分圖示的供電線,而向圖15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之各區塊,供給電力。又,電池938係積存著從車輛側供給的電力。
於圖15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中,參照圖7所說明的URLLC終端2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設定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33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921中。作為一例,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933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934)或全部及/或處理器92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加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行車導航裝置920,由無線通訊介面933(例如BB處理器934)及/或處理器92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行車導航裝置92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5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中,例如,參照圖7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2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33(例如RF電路935)中。又,天線部2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937中。又,記憶部23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922中。
又,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被實現成含有上述行車導航裝置920的1個以上之區塊、和車載網路941、車輛側模組942的車載系統(或車輛)940。車輛側模組942,係生成車速、引擎轉數或故障資訊等之車輛側資料,將所生成之資料,輸出至車載網路941。
<<5.總結>> 以上,參照圖1~圖15,詳細說明了本揭露之一實施形態。如上記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URLLC終端200,係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URLLC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eMBB資料的基地台裝置100進行通訊的終端裝置。URLLC終端200,係從基地台裝置100接受關於可無允諾送訊資源的靜態或準靜態之設定。另一方面,URLLC終端200,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然後,URLLC終端200,係基於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而生成URLLC資料,使用從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選擇之上行鏈結資源來發送URLLC資料。如此,URLLC終端200,係在已被靜態或準靜態地設定的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中,使用被動態地控制的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進行送訊。因此,URLLC終端200,係可隨應於在URLLC資料與eMBB資料之間動態地發生的干擾之有無,而將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適宜地更新成最佳。其結果為,可提升系統全體之傳輸效率。
以上雖然一面參照添附圖式一面詳細說明了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揭露之技術範圍並非限定於所述例子。只要是本揭露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然可於申請範圍中所記載之技術思想的範疇內,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而這些當然也都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例如,在上記中雖然說明了URLLC資料與eMBB資料的動態資源分享,但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關於含有mMTC資料等之其他資料的2種類或3種類以上的動態資源分享,本技術係可適用。
又,於本說明書中使用流程圖及程序圖所說明的處理,係亦可並不一定按照圖示的順序而被執行。亦可數個處理步驟,是被平行地執行。又,亦可採用追加的處理步驟,也可省略部分的處理步驟。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效果,係僅為說明性或例示性,並非限定解釋。亦即,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除了上記之效果外,或亦可取代上記之效果,達成當業者可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自明之其他效果。
此外,如以下的構成也是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1)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 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且成為: 設定部,係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和 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 (2)如前記(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第1時槽,係基於比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還長的前記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送訊時間間隔而決定。 (3)如前記(1)或(2)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通訊處理部,係於前記第1時槽中監視前記下行鏈結控制頻道。 (4)如前記(1)~(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於前記第1時槽中未偵測到前記參數資訊的情況下,則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係基於所定之參數資訊而被生成。 (5)如前記(1)~(4)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係基於比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還長的前記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送訊時間間隔而決定。 (6)如前記(5)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第1時槽與前記參數資訊的適用區間的最初時槽也就是第2時槽之關係,係對前記通訊裝置為固有地而被設定。 (7)如前記(6)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通訊處理部,係將關於前記第1時槽與第2時槽之時間差的終端能力資訊,發送至前記基地台裝置。 (8)如前記(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係基於前記第2上行鏈結資料之有無,而被決定。 (9)如前記(8)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第2上行鏈結資料,係使用與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至少一部分相同的正交資源,而被發送。 (10)如前記(1)~(9)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係含有:調變方式及/或編碼率的相關資訊。 (11)如前記(1)~(10)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含有:送訊功率的相關資訊。 (12)如前記(1)~(11)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含有:關於非正交領域之送訊方法的相關資訊。 (13)如前記(1)~(12)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含有:資料送訊之重複次數的相關資訊。 (14)如前記(1)~(1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參數資訊含有:訊號波形的相關資訊。 (15)如前記(1)~(14)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下行鏈結控制頻道,係基於前記設定資訊中所含之拌碼資訊,而被生成。 (16)一種基地台裝置,係具備: 與將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通訊裝置及將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裝置,且成為: 設定部,係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通訊裝置;和 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從前記第1通訊裝置所被發送過來的,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予以接收。 (17)一種方法,係藉由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而被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 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之步驟;和 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之步驟。 (18)一種方法,係藉由與將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通訊裝置及將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裝置而被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 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通訊裝置之步驟;和 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從前記第1通訊裝置所被發送過來的,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予以接收之步驟。 (19)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程式,其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 與接收已被無允諾送訊之第1上行鏈結資料及已被需允諾送訊之第2上行鏈結資料的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且成為: 設定部,係基於從前記基地台裝置所接收到的設定資訊來進行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和 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於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予以發送。 (20)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程式,其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 與將第1上行鏈結資料做無允諾送訊的第1通訊裝置及將第2上行鏈結資料做需允諾送訊的第2通訊裝置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裝置,且成為: 設定部,係將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相關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通訊裝置;和 通訊處理部,係將含有無允諾送訊所需之參數資訊的下行鏈結控制頻道,在所定之第1時槽中予以接收,並將使用從前記可無允諾送訊資源之中所被選擇出來的上行鏈結資源而從前記第1通訊裝置所被發送過來的,基於前記參數資訊而被生成之前記第1上行鏈結資料,予以接收。
1‧‧‧系統11‧‧‧蜂巢網20‧‧‧核心網路30‧‧‧PDN(Packet Data Network)50‧‧‧可無允諾送訊資源51‧‧‧未使用資源52‧‧‧使用中資源60‧‧‧需允諾送訊資源100‧‧‧基地台裝置110‧‧‧天線部120‧‧‧無線通訊部130‧‧‧網路通訊部140‧‧‧記憶部150‧‧‧控制部151‧‧‧設定部153‧‧‧通訊處理部200‧‧‧終端裝置、URLLC終端210‧‧‧天線部220‧‧‧無線通訊部230‧‧‧記憶部240‧‧‧控制部241‧‧‧設定部243‧‧‧通訊處理部300‧‧‧終端裝置、eMBB終端800‧‧‧eNB810‧‧‧天線820‧‧‧基地台裝置821‧‧‧控制器822‧‧‧記憶體823‧‧‧網路介面824‧‧‧核心網路825‧‧‧無線通訊介面826‧‧‧BB處理器827‧‧‧RF電路830‧‧‧eNB840‧‧‧天線850‧‧‧基地台裝置851‧‧‧控制器852‧‧‧記憶體853‧‧‧網路介面854‧‧‧核心網路855‧‧‧無線通訊介面856‧‧‧BB處理器857‧‧‧連接介面860‧‧‧RRH861‧‧‧連接介面863‧‧‧無線通訊介面864‧‧‧RF電路900‧‧‧智慧型手機901‧‧‧處理器902‧‧‧記憶體903‧‧‧儲存體904‧‧‧外部連接介面906‧‧‧相機907‧‧‧感測器908‧‧‧麥克風909‧‧‧輸入裝置910‧‧‧顯示裝置911‧‧‧揚聲器912‧‧‧無線通訊介面913‧‧‧BB處理器914‧‧‧RF電路915‧‧‧天線開關916‧‧‧天線917‧‧‧匯流排918‧‧‧電池919‧‧‧輔助控制器920‧‧‧行車導航裝置921‧‧‧處理器922‧‧‧記憶體924‧‧‧GPS模組925‧‧‧感測器926‧‧‧資料介面927‧‧‧內容播放器928‧‧‧記憶媒體介面929‧‧‧輸入裝置930‧‧‧顯示裝置931‧‧‧揚聲器933‧‧‧無線通訊介面934‧‧‧BB處理器935‧‧‧RF電路936‧‧‧天線開關937‧‧‧天線938‧‧‧電池940‧‧‧車載系統941‧‧‧車載網路942‧‧‧車輛側模組
[圖1] 本揭露之一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之全體構成的圖示。 [圖2] NR的訊框構成之一例的圖示。 [圖3] eMBB時槽及URLLC時槽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示。 [圖4]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裝置100與eMBB終端300的需允諾送訊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5]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裝置100與URLLC終端200的無允諾送訊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6]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裝置100的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7]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URLLC終端200的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8]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動態資源分享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9]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動態資源分享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0]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設定處理的說明圖。 [圖11] 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無允諾送訊參數資訊之設定處理的流程之一例所需之序列圖。 [圖12] eNB之概略構成之第1例的區塊圖。 [圖13] eNB之概略構成之第2例的區塊圖。 [圖14] 智慧型手機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15] 行車導航裝置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50A、50B:可無允諾送訊資源
51A、51B:未使用資源
52A、52B:使用中資源
60:需允諾送訊資源
Claims (8)
- 一種終端裝置,係被構成為,使用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來發送第1上鏈送訊的終端裝置,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和硬體處理器,被構成為: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不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透過前記無線通訊部而從基地台予以接收;或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前記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透過前記無線通訊部而從前記基地台予以接收;前記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係基於前記基地台與其他終端裝置的排程,而被切換;前記其他終端裝置,係為低延遲通訊用的終端裝置。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終端裝置,其中,前記終端裝置,係為低延遲通訊用的終端裝置。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終端裝置,其中,前記第1上鏈送訊,係為無允諾送訊;前記第2上鏈送訊,係為需允諾送訊。
- 一種基地台,係被構成為,將從終端裝 置在第1上鏈資源上所被發送的第1上鏈送訊予以接收的基地台,其係具備:無線通訊部;和硬體處理器,被構成為: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不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透過前記無線通訊部而發送至前記終端裝置;或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前記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透過前記無線通訊部而發送至前記終端裝置;前記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係基於前記基地台與其他終端裝置的排程,而被切換;前記其他終端裝置,係為低延遲通訊用的終端裝置。
-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基地台,其中,前記終端裝置,係為低延遲通訊用的終端裝置。
-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基地台,其中,前記第1上鏈送訊,係為無允諾送訊;前記第2上鏈送訊,係為需允諾送訊。
- 一種通訊方法,係屬於被構成為,使用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來發送第1上鏈送訊的終端裝置中的通訊方法,其係執行: 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不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從基地台予以接收之步驟;或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前記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從前記基地台予以接收之步驟;前記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係基於前記基地台與其他終端裝置的排程,而被切換;前記其他終端裝置,係為低延遲通訊用的終端裝置。
- 一種通訊方法,係屬於被構成為,將從終端裝置在第1上鏈資源上所被發送的第1上鏈送訊予以接收的基地台中的通訊方法,其係執行: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不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發送至前記終端裝置之步驟;或將在前記1或複數個第1上鏈資源是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中所被使用之前記1或複數個第2上鏈資源重疊的情況下所被使用的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訊,發送至前記終端裝置之步驟;前記第1上鏈送訊參數資訊與前記第2上鏈送訊參數資 訊,係基於前記基地台與其他終端裝置的排程,而被切換;前記其他終端裝置,係為低延遲通訊用的終端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91203 | 2017-05-01 | ||
JP2017091203A JP2018191104A (ja) | 2017-05-01 | 2017-05-01 |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42796A TW201842796A (zh) | 2018-12-01 |
TWI773750B true TWI773750B (zh) | 2022-08-11 |
Family
ID=6401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13663A TWI773750B (zh) | 2017-05-01 | 2018-04-23 | 終端裝置、基地台及通訊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122618B2 (zh) |
EP (1) | EP3621401B1 (zh) |
JP (2) | JP2018191104A (zh) |
CN (1) | CN110547031B (zh) |
TW (1) | TWI773750B (zh) |
WO (1) | WO20182034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5589B (zh) * | 2018-03-01 | 2022-04-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0445521B (zh) * | 2018-05-04 | 2022-1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TWI736893B (zh) * | 2018-05-21 | 2021-08-2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免調度上行傳輸之用戶設備與其方法 |
CN110708764B (zh) * | 2018-07-09 | 2022-01-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US11943774B2 (en) * | 2018-07-25 | 2024-03-26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a first set and a second set of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CN112956258B (zh) * | 2018-10-31 | 2023-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提供上行链路和侧向链路资源预留方案的通信设备和方法 |
CN113196846B (zh) * | 2018-12-20 | 2024-10-15 | 索尼集团公司 |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方法 |
EP3918858B1 (en) * | 2019-02-02 | 2024-09-04 | ZTE Corporation | Grant free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
WO2020166010A1 (ja) * | 2019-02-14 | 2020-08-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WO2020202301A1 (ja) * | 2019-03-29 | 2021-11-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11483862B2 (en) | 2019-07-02 | 2022-10-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ed grant resource validation |
CN115299164B (zh) * | 2020-05-25 | 2024-08-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取消传输配置授权上行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1997052B2 (en) * | 2020-10-05 | 2024-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leaved uplink-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full-duplex using unlicensed resources |
CN112712322A (zh) * | 2021-01-21 | 2021-04-27 | 南京仁高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云通知业务运营平台及其通知方法 |
US11888669B2 (en) * | 2021-06-21 | 2024-01-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pace frequency multi-user signaling and tone reservation signaling |
EP4380080A1 (en) * | 2021-07-29 | 2024-06-05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15915440A (zh) * | 2021-09-30 | 2023-04-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18785A1 (en) * | 2016-06-15 | 2017-12-21 | Convida Wireless, Llc |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
CN117042157A (zh) * | 2016-08-10 | 2023-11-10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无授权上行链路多路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KR20180035642A (ko) * | 2016-09-29 | 2018-04-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0673593B2 (en) * | 2016-11-03 | 2020-06-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RQ signaling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
KR102094421B1 (ko) * | 2016-11-25 | 2020-03-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r을 위한 방송 채널을 설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90327757A1 (en) * | 2017-01-06 | 2019-10-24 | Idac Holdings, Inc. | URLLC AND eMBB DATA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S |
CN108738135B (zh) * | 2017-04-13 | 2019-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US10880914B2 (en) * | 2018-02-26 | 2020-1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rant free uplink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
-
2017
- 2017-05-01 JP JP2017091203A patent/JP2018191104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3-09 EP EP18794049.9A patent/EP362140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3-09 US US16/607,735 patent/US111226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3-09 CN CN201880027403.1A patent/CN110547031B/zh active Active
- 2018-03-09 WO PCT/JP2018/009341 patent/WO2018203441A1/ja unknown
- 2018-04-23 TW TW107113663A patent/TWI773750B/zh active
-
2021
- 2021-07-30 US US17/389,363 patent/US2021036068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1-10-25 JP JP2021173687A patent/JP2022009449A/ja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網路文獻 Intel Corporation: " eMBB/URLLC multiplexing for UL", 3GPP 2017/03/25 3GPP R1-1704764,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8bis Spokane, USA, April 3rd –7th , 2017; * |
網路文獻 LG Electronics: "Considerations on PDCCH design for URLLC", 3GPP R1-1704905, 3GPP 2017/03/25 3GPP R1-1704905,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8bis Spokane, USA, April 3rd –7th , 201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059960A1 (en) | 2020-02-20 |
EP3621401A1 (en) | 2020-03-11 |
US11122618B2 (en) | 2021-09-14 |
EP3621401B1 (en) | 2024-02-21 |
US20210360689A1 (en) | 2021-11-18 |
CN110547031B (zh) | 2024-04-12 |
CN110547031A (zh) | 2019-12-06 |
TW201842796A (zh) | 2018-12-01 |
WO2018203441A1 (ja) | 2018-11-08 |
JP2018191104A (ja) | 2018-11-29 |
JP2022009449A (ja) | 2022-01-14 |
EP3621401A4 (en) | 2020-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73750B (zh) | 終端裝置、基地台及通訊方法 | |
KR102187281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노드의 자원 사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 |
US1190968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11116021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 |
CN106452705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2812761B (zh) | 保持与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时间校准 | |
CA3095194A1 (en) | Feedbac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KR20200094149A (ko) |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보충 업링크 전송 | |
JP7043746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9565709B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 |
TW202014037A (zh) | 無線通訊裝置、無線通訊方法及電腦程式 | |
CN115088373B (zh) | 电信系统中的干扰处理 | |
US20220094501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JP2024123178A (ja) | 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 |
CN110351732A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9138753A1 (ja) | 基地局、端末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
JP2023500695A (ja) | 端末の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受信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適用する装置 | |
US20240284410A1 (en) | Wireless Resource Usage Reporting | |
WO2023123007A1 (en) |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 reserv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
WO2024171677A1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
JP2024534433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間調整と関連した情報の送受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