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6420B - 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6420B
TWI766420B TW109138506A TW109138506A TWI766420B TW I766420 B TWI766420 B TW I766420B TW 109138506 A TW109138506 A TW 109138506A TW 109138506 A TW109138506 A TW 109138506A TW I766420 B TWI766420 B TW I7664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tage
period
phas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8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7522A (zh
Inventor
陳波
劉衛平
張力申
潘亨霖
李振徽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7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7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6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642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觸摸控制電路、顯示控制電路及同步控制電路。觸摸控制電路控制觸摸電極實現觸摸檢測,顯示控制電路控制顯示面板實現畫面顯示。同步控制電路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參考信號為以參考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且在任意一個週期內具有至少一個顯示工作階段。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以觸控週期重複的信號,每個觸控週期包括過渡階段。同步控制電路控制顯示工作階段和過渡階段互不重疊,以減少觸控操作和顯示操作之間的相互干擾。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減少觸摸控制電路與顯示控制電路之間相互干擾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傳統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材質(以下簡稱OLED)進行顯示的手機,包括觸控結構以及顯示結構。觸控結構被觸摸控制電路控制實現觸摸檢測,顯示結構被顯示控制電路控制實現畫面顯示。觸控結構包括多個由觸摸控制電路驅動的觸控電極,顯示結構包括多個呈矩陣設置的畫素單元。每個畫素單元中具有至少一個發光二極體。顯示控制電路分別對畫素單元執行行掃描以及列掃描。在行掃描時,藉由與畫素單元對應的多工器MUX提供驅動電壓給對應的畫素單元,並藉由閘極線信號切換當前掃描行。在顯示控制電路控制畫素單元執行列切換或行切換時,都會導致發光二極體的陰極電壓出現一定的波動,此電壓波動藉由發光二極體的陰極與觸控電極之間的寄生電容耦合到觸控電極,進而傳導至觸摸控制電路的內部,導致觸控電路雜訊增大,影響觸控電路的性能。另外,在觸摸控制電路對觸控電極進行掃描的時候,觸控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也會反過來藉由觸控電極與發光二極體的陰極與觸控電極之間的寄生電容影響發光二極體陰極的電壓,如果此時顯示控制電路正在控制畫素單元執行行切換或者不同畫 素單元對應的多工器MUX執行切換,就有可能導致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出現異常,例如產生水波紋、色帶(Color Band)及閃爍(Flicker)等現象。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觸摸控制電路與顯示控制電路工作不同步而相互干擾的問題。
一種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觸摸控制電路和顯示控制電路;所述觸摸控制電路用於控制觸摸電極實現觸摸檢測;所述顯示控制電路用於控制顯示面板實現畫面顯示;所述觸控顯示控制電路還包括同步控制電路;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以參考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且在任意一個週期內具有至少一個顯示工作階段;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以觸控週期重複的信號,每個觸控週期包括過渡階段;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進一步地控制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和觸控電極。所述顯示面板接收多個行頻特徵信號以驅動資料線和掃描線執行行掃描操作。所述觸控電極接收觸控掃描特徵信號執行觸摸檢測操作。所述觸控顯示裝置還包括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觸摸控制電路和顯示控制電路;所述觸摸控制電路用於控制觸摸電極實現觸摸檢測。所述顯示控制電路用於控制顯示面板實現畫面顯示。所述觸控顯示控制電路還包括同步控制電路。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以參考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且在任意一個週期內具有至少一個顯示工作階段。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以觸 控週期重複的信號,每個觸控週期包括過渡階段。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進一步地控制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
一種觸控顯示驅動方法,用於驅動觸控顯示驅動電路;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觸摸控制電路、顯示控制電路以及同步控制電路;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包括: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以參考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且在任意一個週期內具有至少一個顯示工作階段;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以觸控週期重複的信號,每個所述觸控週期包括過渡階段;所述同步控制電路控制所述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互不重疊。
上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藉由同步控制電路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與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降低在觸控檢測期間由於過渡階段與顯示工作階段之間相互干擾產生的雜訊,並降低在顯示操作期間由於觸控檢測信號的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階段的干擾造成的顯示異常,例如出現水波紋、色帶以及閃爍現象,所述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性能和觸控性能得到了提升。
1:觸控顯示裝置
10:觸控面板
11:蓋板
12:觸摸電極層
20:顯示面板
30:顯示控制電路
40:觸摸控制電路
31:資料驅動電路
32:掃描驅動電路
34:時序控制電路
50:同步控制電路
101:顯示區域
103:非顯示區域
S1-Sn:掃描線
D1-Dm:資料線
TS1-TSp:觸控感測線
P:畫素單元
Vsync:垂直同步信號
Hsync:水平同步信號
SCAN:閘極線信號
MUX(1)-MUX(m):資料線掃描信號
TP:觸控同步控制信號
TA,TA1,TA2:觸控週期
TB,TB1,TB2:水平同步週期
TC:行掃描週期
Tedge1:上升沿階段
Tedge2:下降沿階段
Thigh:高電平階段
Tlow:低電平階段
T1:第一階段
T2:第二結段
T3:第三階段
T4:第四階段
TOLED:顯示工作階段
S10-S12:步驟
圖1為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的模組圖。
圖3為圖2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的細化模組圖。
圖4為圖3中第一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5為圖3中第二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控制所述觸控週期和所述參考週期進行同步調整時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6為圖5中所述第三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在所述參考週期改變時控制所述參考週期進行調整時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7為圖3中第四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在所述觸控週期改變時控制所述參考週期進行調整時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8為圖3中第五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9為圖3中第六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10為圖3中第七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11a-11d為圖3中第八至第十一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閘極線信號以及觸控檢測信號的時序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至少一個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的說明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於區別不同物件,而非用於描述特定順序。此外,術語「包括」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模組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沒有限定於已列出的步驟或模組,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模組,或可選地還包括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模組。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觸控顯示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1,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的立體示意圖。
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包括觸控面板10以及顯示面板20。所述觸控面板10用於感測用戶的觸控操作。所述觸控面板10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層疊設置的蓋板11以及觸摸電極層12。
所述蓋板11為可以為玻璃基板、或其他具有高強度、高硬度的透明基板。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板11可以由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酯(Poly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環烯烴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或聚醚碸(Polyether sulfone,PES)等材料製成。
所述觸摸電極層12由導電材料製成,且可被圖案化形成多個觸控電極120。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摸電極層12可以為單層導電結構,以形成自容式觸控感測結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觸摸電極層12也可以為多層導電結構,以形成互容式觸控感測結構。
所述顯示面板20位於所述觸控面板10下方,用於顯示圖像。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20為OLED顯示結構,其可包括第 一電極層、第二電極層、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以及電子注入層。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20還可以為液晶顯示結構。
請一併參閱圖3,進一步地,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定義有觸控顯示區域101以及圍繞所述觸控顯示區域101設置的非顯示區域103內。所述觸控顯示區域101內包括多條掃描線S1-Sn、多條資料線D1-Dm以及觸控感測線TS1-TSp。其中,n,m,p為正整數。多條所述掃描線S1-Sn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相互平行設置,多條所述資料線D1-Dm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相互平行設置,多條所述掃描線S1-Sn與多條所述資料線D1-Dm相互絕緣並呈網格交叉設置,定義出多個呈矩陣排列的畫素單元P。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X與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設置;多條所述觸控感測線TS1-TSp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X與所述第二方向Y可呈其他角度交叉設置,多條所述觸控感測線TS1-TSp之間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
請一併參閱圖2及圖3,其為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中觸控顯示驅動電路的模組示意圖以及觸控顯示驅動電路的細化模組示意圖。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顯示控制電路30、觸摸控制電路40以及同步控制電路50。所述顯示控制電路30包括設置於所述非顯示區域103內的資料驅動電路31、掃描驅動電路32以及時序控制電路34。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按功能模組分別設置在兩個集成晶片。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可設置於同一集成晶片內。
每一行所述畫素單元P藉由一條所述資料線Dh與所述資料驅動電路31電性連接。其中,h大於0小於m。所述資料驅動電路31用於藉由多個多工器(圖未示)依次提供多個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資料線D1-Dm,以將數字信號對應的驅動電壓提供給所述資料線D1-Dm
每一列所述畫素單元P藉由一條所述掃描線Si與所述掃描驅動電路32電性連接。其中,i大於0小於n。所述掃描驅動電路32提供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至多條所述掃描線S1-Sn以掃描所述畫素單元P。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為以行掃描週期TC(如圖4所示)重複的脈衝信號。在本發明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行掃描週期TC可以為相鄰兩個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上升沿對應的時間段。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行掃描週期TC可以為相鄰兩個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下降沿對應的時間段。每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且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
所述時序控制電路34分別與所述資料驅動電路31、所述掃描驅動電路32以及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電性連接。所述時序控制電路34產生多個同步控制信號給所述資料驅動電路31以及所述掃描驅動電路32。多個所述同步控制信號可包括週期性的同步控制信號和非週期性的同步控制信號。所述同步控制信號包括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和垂直同步訊號Vsync。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為以水平同步週期TB(如圖4所示)重複的脈衝信號。所述垂直同步訊號Vsync為以垂直同步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在本發明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可以為相鄰兩個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下降沿對應的時間段。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可以為相鄰兩個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上升沿對應的時間段。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與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具有相同頻率和相位。每個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
所述觸控電極120藉由多條所述觸控感測線TS1-TSp與所述觸摸控制電路40電性連接。所述觸摸控制電路40用於提供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給所 述觸控電極120並接收所述觸控電極120產生的觸摸信號。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可以為觸控同步信號、觸控驅動信號或觸控檢測信號等可表徵觸摸控制電路的掃描頻率及相位的信號,但並不局限於此。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可以藉由觸控IC、柔性電路板以及所述觸控面板10測量得到的。以下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以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為例進行說明。
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為以觸控週期TA(如圖4所示)重複的信號。所述觸控週期TA可包括過渡階段和穩定階段。在所述觸控週期TA的所述過渡階段,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所述穩定階段,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維持處於同一電平狀態。所述觸控週期TA的過渡階段包括上升沿階段Tedge1和下降沿階段Tedge2。在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大;在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小。所述穩定階段包括高電平階段Thigh和低電平階段Tlow。所述高電平階段Thigh位於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之間,且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維持在第一電壓。所述低電平階段Tlow位於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和下一個所述觸控週期TA的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之間,且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維持在第二電壓。其中,所述第二電壓小於第一電壓。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用於表徵所述觸摸控制電路40的掃描頻率以及相位等。
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與所述時序控制電路34以及所述觸摸控制電路40電性連接。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並控制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
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參考信號可以為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或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參考信號還可以為其他與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具有相同頻率以及相位的GOA信號或者時鐘信號CK等,但並不局限於此。
在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載入對應的驅動電壓,且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被掃描。即,每個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完成一次驅動電壓輸出操作,且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被掃描。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水平同步信號Hsync時,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為一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所需時間。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時,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為一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所需時間。
所述參考信號具有參考週期。其中,所述觸控週期TA是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K為大於等於1的正整數。也就是說,一個所述觸控週期TA可以對應K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或對應K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即,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中任意一者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互不重疊。
實施方式一
請參閱圖4,其為第一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水平同步信號Hsync、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觸控掃描同步信號TP時序示意圖。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以所述水平同步 信號Hsync作為所述參考信號。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觸控週期TA是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的2倍。即,一個所述觸控週期TA對應2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由在同一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所需時間,且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為相鄰兩個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下降沿對應的時間段。所述觸控週期TA的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互不重疊。即,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中任意一者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互不重疊。
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藉由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內設置第一階段T1、第二階段T2、第三階段T3以及第四階段T4實現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其中,所述第一階段T1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前邊沿。所述第二階段T2用於隔離所述下降沿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後邊沿。所述第三階段T3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起點。所述第四階段T4用於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終點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的起點。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階段T2、所述第三階段T3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與所述高電平階段Thigh的部分重疊,所述第二階段T2和所述第四階段T4的部分重疊,所述第三階段T3與所述第二階段T2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不重疊。所述第一階段T1、所述第二階段T2、所述第三階段T3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的時間段可根據需求進行調整,可以為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觸控週期TA內可設置不同的組合,例如僅包括所述第三階段T3和所述第四階段T4,或僅包括所述第一階段T1和所述第二階段T2,亦或僅包括所述第一階段T1、所述第三階段T3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等等,不限於此。
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水平同步信號Hsync且所述水平同步週期為相鄰兩個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下降沿對應的時間段時,所述第一階段T1為位於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上升沿之前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下降沿與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上升沿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二階段T2為位於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下降沿之前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下降沿與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下降沿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三階段T3為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四階段T4為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終點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
第二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5,第二實施方式中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進行同步調整時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在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中任意一者需要改變時,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中另外一者進行同步調整。在任意時段內,所述觸控週期TA與所述參考週期比值始終為K,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始終為互不重疊狀態。
在所述參考週期縮短時,即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縮短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時,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1縮短至觸控週期TA2。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和所述觸控週期TA2同時發生變化。且觸 控週期TA1和水平同步週期TB1的比值與觸控週期TA2和水平同步週期TB2的比值相同,即TA1/TB1=TA2/TB2。
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中任意一者發生變化可以為: 在所述顯示面板20需要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時,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需要縮短。
在所述顯示面板20需要降低電力消耗時,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需要延長。
在所述觸控面板10需要避開或者降低自身受到的雜訊干擾時,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縮短。
在所述觸控面板10需要降低電力消耗時,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縮短。
在所述觸控面板10需要提供觸控性能時,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延長。
第三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6,第三實施方式中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在所述參考週期需要改變時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進行調整時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三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三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在所述參考週期縮短時,即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縮短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進行縮短調整。所述觸控週期TA以q個週期作為調整階段進行縮短調整,且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 後,所述觸控週期TA2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的2倍,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其中,q為正整數。在所述調整階段,所述觸控週期TA(x)可以不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的2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可重疊。其中,x大於0小於q。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調整階段中,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維持當前狀態,每個所述觸控週期TA(x)互不相同。在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變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
實施方式四
請參閱圖7,第四實施方式中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在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改變時控制所述參考週期進行調整時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四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三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三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四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在所述觸控週期TA縮短時,即所述觸控週期TA1縮短為所述觸控週期TA2,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參考週期進行縮短調整,即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進行縮短調整。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以q個週期作為調整階段進行縮短調整,且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調整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所述觸控週期TA2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的2倍,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其中,q為正整數。在所述調整階段,所述觸控週期TA2可以不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x)的2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可重疊。其中,x大於0小於q。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調整階段中,所述觸 控週期TA1維持當前狀態,每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x)互不相同。在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觸控週期TA1變為所述觸控週期TA2。
第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8,其為第五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處理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選擇信號MUX(1)-MUX(m)、所述行掃描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五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五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週期計算方式不同。在第五實施方式中,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為相鄰兩個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上升沿對應的時間段。
第六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9,其為第六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六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六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以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作為所述參考信號,且所述觸控週期TA內沒有所述第四階段T4。在所述第六實施方式中,所述觸控週期TA是所述行掃描週期TC的2倍。即,一個所述觸控週期TA對應2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由一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中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 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所需時間。所述行掃描週期TC為相鄰兩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的上升沿對應的時間段。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中任意一者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互不重疊。
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且所述行掃描週期TC為相鄰兩個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上升沿對應的時間段時,所述第一階段T1為位於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上升沿之前的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上升沿與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上升沿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二階段T2為位於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下降沿之前的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上升沿與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下降沿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三階段T3為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
第七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0,其為第七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七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七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觸控週期TA是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的K倍。即,一個所述觸控週期TA對應K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
請參閱圖11a,其為圖3中第八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八實 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八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且所述參考信號為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其中,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對應的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受控於所述顯示控制電路30。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一個週期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的4倍。
圖11b為所述第九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九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八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八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九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一個週期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的2倍。
圖11c為所述第十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十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八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八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十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參考信號為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
圖11d為所述第十一實施方式的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對應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以及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時序示意圖。所述第十一實施方式的 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與所述第八實施方式中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結構相同。也就是說,所述第八實施方式描述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描述基本上均可以適用於所述第十一實施方式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所述觸控檢測信號SX的一個週期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的2m倍。
基於上述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藉由同步控制電路50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與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降低在觸控檢測期間由於過渡階段與顯示工作階段之間相互干擾產生的雜訊,降低在顯示操作期間由於觸控檢測信號的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階段的干擾造成的顯示異常,例如出現水波紋、色帶以及閃爍現象,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顯示性能和觸控性能得到了提升。同時,在所述參考信號和觸控信號中任意一者需要改變時同步控制電路50對另一者進行調整,可自動保持觸控信號與參考信號的同步性。另外,藉由設置第一至第四階段T1-T4可進一步降低顯示操作與觸摸操作之間的相互干擾,進一步提高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顯示性能和觸控性能。
請參閱圖12,其為示出了一種觸控顯示驅動方法的流程圖。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用於驅動實施方式一至實施方式十一對應的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包括資料驅動電路31、掃描驅動電路32、時序控制電路34、觸摸控制電路40以及同步控制電路50。
S10、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
在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載入對應的驅動電壓,且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被掃描。即,每個所述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完成一次驅動電壓輸出操作,且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被掃描。
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參考信號可以為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資料線掃描信號MUX(1)-MUX(m)或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參考信號還可以為其他與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具有相同頻率以及相位的GOA信號或者時鐘信號CK等,但並不局限於此。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水平同步信號Hsync時,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為一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所需時間。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時,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為所述行掃描週期TC內所有所述資料線D1-Dm完成一次所述數字信號的載入和任意一條所述掃描線Si完成一次所述閘極線信號SCAN的載入所需時間。
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以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為例。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為以觸控週期TA重複的脈衝信號。所述觸控週期TA包括過渡階段。在所述觸控週期TA的所述過渡階段,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其中,所述觸控週期TA的過渡階段包括上升沿階段Tedge1和下降沿階段Tedge2。所述觸控週期TA是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或所述行掃描週期TC的K倍,K為大於等於1的正整數。也就是說,一個所述觸控週期TA可以對應K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或對應K個所述行掃描週期TC。
S11、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互不重疊。
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藉由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內設置第一階段T1、第二階段T2、第三階段T3以及第四階段T4實現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其中,所述第一階段T1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 段Tedge1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前邊沿。所述第二階段T2用於隔離所述下降沿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後邊沿。所述第三階段T3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起點。所述第四階段T4用於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終點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的起點。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階段T2、所述第三階段T3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與所述高電平階段Thigh的部分重疊,所述第二階段T2和所述第四階段T4的部分重疊,所述第三階段T3與所述第二階段T2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不重疊。所述第一階段T1、所述第二階段T2、所述第三階段T3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的時間段可根據需求進行調整,可以為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觸控週期TA內可設置不同的組合,例如僅包括所述第三階段T3和所述第四階段T4,或僅包括所述第一階段T1和所述第二階段T2,亦或僅包括所述第一階段T1、所述第三階段T3以及所述第四階段T4等等,不限於此。
如圖4所示,在所述參考信號為水平同步信號Hsync且所述水平同步週期為相鄰兩個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的下降沿對應的時間段時,所述第一階段T1為位於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上升沿之前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下降沿與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上升沿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二階段T2為位於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下降沿之前的所述水平同步信號Hsync下降沿與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TP下降沿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三階段T3為所述上升沿階段Tedge1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所述第四階段T4為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的終點和所述下降沿階段Tedge2的起點之間的時間段。
S12、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在檢測到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任意一者發生改變時控制另一者進行調整。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請參閱圖5,在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中任意一者需要改變時,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中另外一者進行同步調整。在任意時段內,所述觸控週期TA與所述參考週期比值始終為K,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始終為互不重疊狀態。
在所述參考週期縮短時,即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縮短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時,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1縮短至觸控週期TA2。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和所述觸控週期TA2同時發生變化。且觸控週期TA1和水平同步週期TB1的比值與觸控週期TA2和水平同步週期TB2的比值相同,即TA1/TB1=TA2/TB2。
所述觸控週期TA和所述參考週期中任意一者發生變化可以為: 在所述顯示面板20需要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時,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需要縮短。
在所述顯示面板20需要降低電力消耗時,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需要延長。
在所述觸控面板10需要避開或者降低自身受到的雜訊干擾時,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縮短。
在所述觸控面板10需要降低電力消耗時,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縮短。
在所述觸控面板10需要提供觸控性能時,所述觸控週期TA需要延長。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請參閱圖6,在所述參考週期縮短時,即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縮短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觸控週期TA進行縮短調整。所述觸控週期TA以q個週期作為調整階段 進行縮短調整,且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觸控週期TA2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的2倍,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其中,q為正整數。在所述調整階段,所述觸控週期TA(x)可以不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的2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可重疊。其中,x大於0小於q。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調整階段中,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維持當前狀態,每個所述觸控週期TA(x)互不相同。在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變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
在另一中實施方式中,請參閱圖7,在所述觸控週期TA縮短時,即所述觸控週期TA1縮短為所述觸控週期TA2,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參考週期進行縮短調整,即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進行縮短調整。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以q個週期作為調整階段進行縮短調整,且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同步控制電路50控制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1調整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所述觸控週期TA2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2的2倍,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其中,q為正整數。在所述調整階段,所述觸控週期TA2可以不為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x)的2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可重疊。其中,x大於0小於q。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調整階段中,所述觸控週期TA1維持當前狀態,每個所述水平同步週期TB(x)互不相同。在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觸控週期TA1變為所述觸控週期TA2。
在基於上述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藉由同步控制電路50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TOLED與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降低在觸控檢測期間由於過渡階段與顯示工作階段之間相互干擾產生的雜訊,降低在顯示操作期間由於觸控檢測信號的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階段的干擾造成的顯示異常,例如出現水波紋、色帶以及閃爍現象,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顯示性能和觸控 性能得到了提升。同時,在所述參考信號和觸控信號中任意一者需要改變時同步控制電路50對另一者進行調整,可自動保持觸控信號與參考信號的同步性。另外,藉由設置第一至第四階段T1-T4可進一步降低顯示操作與觸摸操作之間的相互干擾,進一步提高所述觸控顯示裝置1的顯示性能和觸控性能。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前述的各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並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發明,某些步驟可以採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於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組並不一定是本發明所必須的。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裝置,可藉由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組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模組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藉由一些介面,裝置或模組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模組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模組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組,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模組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組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 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案創作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觸控面板
20:顯示面板
30:顯示控制電路
40:觸摸控制電路
50:同步控制電路

Claims (19)

  1. 一種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觸摸控制電路和顯示控制電路;所述觸摸控制電路用於控制觸摸電極實現觸摸檢測;所述顯示控制電路用於控制顯示面板實現畫面顯示;其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還包括同步控制電路;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以參考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且在任意一個週期內具有至少一個顯示工作階段;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以觸控週期重複的信號,每個觸控週期包括過渡階段;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進一步地控制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過渡階段包括上升沿階段和下降沿階段;所述觸控週期內還設置有第一階段以及第二階段,以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所述第一階段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前邊沿;所述第二階段用於隔離所述下降沿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後邊沿。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觸控週期內還設置有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以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所述第三階段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的起點;所述第四階段用於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的終點和所述下降沿階段的起點。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觸控週期還包括穩定階段;所述第二階段、所述第三階段以及所述第四階段與所述穩定階段中的高電平階段的部分重疊,所述第二階段和所述第四階段的部分重疊,所述第三階段與所述第二階段以及所述第四階段不重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進一步地檢測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任意一者需要改變時控制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的另一者進行調整,以保持所述觸控週期是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且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K為大於1的正整數。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同步控制電路控制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的另一者同步調整;在任意時段內,所述觸控週期與所述參考週期比值始終為K,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始終為互不重疊狀態,K為大於1的正整數。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進一步地控制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的另一者以q個週期作為調整階段進行調整;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前,所述觸控週期為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觸控週期為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在所述調整階段,所述觸控週期可以不為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可重疊,K為大於1的正整數,q為正整數。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或閘極線信號。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其中,在所述顯示工作階段,所述顯示面板的所有資料線載入對應的驅動電壓,且任意一條掃描線被掃描;在所述過渡階段,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的電壓在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之間切換。
  10.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和觸控電極;所述顯示面板接收多個行頻特徵信號以驅動資料線和掃描線執行行掃描操作;所述觸控電極接收觸控掃描特徵信號執行觸摸檢測操作;其中,所述觸控顯示裝置還包括如請求項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電路。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所述觸控顯示裝置為有機發光二極體觸控顯示裝置。
  12. 一種觸控顯示驅動方法,用於驅動觸控顯示驅動電路;所述觸控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觸摸控制電路、顯示控制電路以及同步控制電路;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包括:所述同步控制電路選擇一個行頻特徵信號作為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的參考信號;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以參考週期重複的脈衝信號,且在任意一個週期內具有至少一個顯示工作階段;所述觸控掃描特徵信號為以觸控週期重複的信號,每個所述觸控週期包括過渡階段;所述同步控制電路控制所述過渡階段與所述顯示工作階段互不重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所述過渡階段包括上升沿階段和下降沿階段;在所述觸控週期內設置第一階段以及第二階段,以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所述第一階段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前邊沿;所述第二階段用於隔離所述下降沿的起點與所述參考信號的後邊沿。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所述觸控週期內還設置有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以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所述第三階段用於隔離所述上升沿階段的終點和所述顯示工作階段的起點;所述第四階段用於隔離所述顯示工作階段的終點和所述下降沿階段的起點。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還包括:在檢測到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任意一者需要改變時控制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的另一者進行調整,以保持所述觸控週期是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且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K為大於1的正整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還包括:控制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的另一者進行同步調整;在任意時段內,所述觸控週期與所述參考週期比值始終為K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始終為互不重疊狀態,K為大於1的正整數。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所述觸控顯示驅動方法還包括:控制所述參考週期和所述觸控週期中的另一者以q個週期作為調整階段進行調整;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前,所述觸控週期為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在經過所述調整階段後,所述觸控週期為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同時保持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互不重疊;在所述調整階段,所述觸控週期可以不為所述參考週期的K倍,所述顯示工作階段和所述過渡階段可重疊。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所述參考信號為水平同步信號、資料線掃描信號或閘極線信號。
  19.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顯示驅動方法,其中,在所述顯示工作階段,所述顯示面板的所有資料線載入對應的驅動電壓,且任意一條掃描線被掃描; 在所述過渡階段,所述觸控同步控制信號的電壓在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之間切換。
TW109138506A 2020-10-23 2020-11-04 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TWI766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0222.3A CN112230800A (zh) 2020-10-23 2020-10-23 触控显示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驱动方法
CN202011150222.3 2020-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7522A TW202117522A (zh) 2021-05-01
TWI766420B true TWI766420B (zh) 2022-06-01

Family

ID=74110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506A TWI766420B (zh) 2020-10-23 2020-11-04 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0800A (zh)
TW (1) TWI766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722B (zh) * 2021-09-28 2022-1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4038426B (zh) * 2021-12-13 2023-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显示驱动方法、触控驱动方法、芯片和终端
US11853511B2 (en) 2021-12-27 2023-12-2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ime control method with touch signal within non-effective time period of HSYNC
CN114217703B (zh) * 2021-12-27 2023-07-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时序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0162A (zh) * 2011-04-07 2013-12-1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5824449A (zh) * 2015-01-09 2016-08-03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70045997A1 (en) * 2013-03-11 2017-02-16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US20170168640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4535A (zh) * 2012-04-16 2013-11-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以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CN103376961A (zh) * 2012-04-27 2013-10-30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以及其触控检测方法
CN104317446B (zh) * 2014-10-15 2017-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0162A (zh) * 2011-04-07 2013-12-1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170045997A1 (en) * 2013-03-11 2017-02-16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5824449A (zh) * 2015-01-09 2016-08-03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70168640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7522A (zh) 2021-05-01
CN112230800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6420B (zh) 觸控顯示驅動電路、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顯示驅動方法
US104606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3151086B1 (en) Touch driving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touch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958480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17576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5925279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10276117B2 (en) Gate line driving circuit, circuit for outputting an emission control signa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13785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hift register comprising node control circuit for Q and QB node potentials and reset circuit
KR102276330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982032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including pull-up and pull-down transistor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626371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10045849A (zh)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US20140037043A1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049076A1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455584B1 (ko) Oled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oled 표시 장치
US11741904B2 (en) High frame rate display
KR20160046965A (ko) 표시장치
CN112530369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CN111103717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US11513635B2 (en) Reduc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 display panel while performing input sensing
KR102194028B1 (ko) 터치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205138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회로
TWI649742B (zh) 掃描驅動器之驅動方法與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
US20230367410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Gate Driving Circuit
JP2006317535A (ja) 表示コントローラ、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