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5340B -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5340B
TWI765340B TW109130937A TW109130937A TWI765340B TW I765340 B TWI765340 B TW I765340B TW 109130937 A TW109130937 A TW 109130937A TW 109130937 A TW109130937 A TW 109130937A TW I765340 B TWI765340 B TW I7653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ircuit board
casing
base material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0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0890A (zh
Inventor
陳欣鈺
宋岱融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0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53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5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534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種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伺服器包含一機殼以及一電子組件。電子組件包含一第一電路板、多個第一發光元件、一第二電路板、多個第一光感測器以及一光通訊元件。第一電路板設置於機殼。第一發光元件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設置於機殼。第一光感測器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光通訊元件包含一第一基材及多個光纖。第一基材固定於機殼。光纖設置於第一基材並將第一發光元件及第一光感測器光耦合。

Description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特別係關於一種包含光纖的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一般來說,伺服器中係使用線纜作為電路板之間傳遞電子訊號的媒介。並且,隨著電子元件技術的快速發展,伺服器運行時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傳送更多的資料量,進而使得電路板之間需要透過更多的線纜來電性連接。
然,當伺服器中有數量龐大的線纜時,這些線纜在佔據伺服器中有限的空間之同時還會干擾伺服器中的散熱氣流而降低伺服器的散熱效率。此外,大量的線纜往往會互相干涉而有難以組裝至伺服器的問題。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藉以使伺服器中的多個電路板之間無須透過大量的線纜便能以高速傳送大量的資料。
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伺服器包含一機殼以及一電子組件。機殼包含一底板、一頂板及一側板。側板立於底板,且頂板可分離地設置於側板相對底板的一側。底板、頂板及側板共同圍繞出一容置槽。電子組件包含一第一電路板、多個第一發光元件、一第二電路板、多個第一光感測器以及一光通訊元件。第一電路板設置於機殼並位於容置槽中。第一發光元件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設置於機殼並位於容置槽中。第一光感測器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光通訊元件包含一第一基材及多個光纖。第一基材固定於機殼並位於容置槽中。光纖設置於第一基材並將第一發光元件及第一光感測器光耦合。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光通訊元件用以將多個發光元件及多個光感測器光耦合。光通訊元件包含一基材以及多個光纖。基材呈平板狀。光纖設置於基材並用以將發光元件及光感測器光耦合。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由於這些光纖設置於第一基材且第一基材固定於機殼,因此這些光纖能透過第一基材一併地安裝到機殼中而光耦合於第一發光元件及第一光感測器。如此一來,便無需繁瑣地將這些光纖逐一安裝到機殼中,而使得這些光纖能更方便地組裝至機殼中。並且,光通訊元件不會佔據伺服器中太多的空間。因此,光通訊元件不會干擾伺服器中的散熱氣流而使伺服器之散熱效率降低。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本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本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閱圖1至圖4。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伺服器的側剖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2為圖1中的伺服器之立體剖視圖之局部放大圖。圖3為圖2中的伺服器之立體剖視圖之另一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1中的伺服器之另一側剖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於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0包含一機殼100、一電子組件200、一第一緩衝件250、一第二緩衝件350、一導光結構360、一定位柱400以及一螺絲500。於本實施例中,機殼100包含一底板101、一頂板102及一側板103。側板103立於底板101,且頂板102可分離地設置於側板103相對底板101的一側。底板101、頂板102及側板103共同圍繞出一容置槽104。
於本實施例中,電子組件200包含一第一電路板201、多個第一發光元件202、多個第二光感測器203、一第二電路板204、多個第一光感測器205、多個第二發光元件206、一光通訊元件207、以及一第三電路板208。
第一電路板201設置於機殼100的側板103並位於容置槽104中,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亦可設置於機殼的底板。此外,第一電路板201例如為硬碟背板。第一緩衝件250固定於第一電路板201的一側並具有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一安裝孔251。此外,第一緩衝件250例如為海綿。於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亦可無需包含第一緩衝件。
第一發光元件202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201,並例如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第二光感測器203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201。此外,這些第一發光元件202及這些第二光感測器203分別交錯地容置於第一緩衝件250的這些第一安裝孔251中。也就是說,任二相鄰的第一安裝孔251中係分別容置有一個第一發光元件202及一個第二光感測器203。
第二電路板204設置於機殼100的頂板102並位於容置槽104中,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亦可設置於機殼的側板或底板。並且,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204例如垂直於第一電路板201,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及第一電路板亦可夾一銳角或彼此平行。此外,第二電路板204例如為轉接電路板。第二緩衝件350固定於第二電路板204的一側並具有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二安裝孔351。此外,第二緩衝件350例如為海綿。於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亦可無需包含第二緩衝件。
第一光感測器205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204。第二發光元件206固定並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204,並例如為發光二極體。再者,這些第一光感測器205及這些第二發光元件206分別交錯地容置於第二緩衝件350的這些第二安裝孔351中。也就是說,任二相鄰的第二安裝孔351中係分別容置有一個第一光感測器205及一個第二發光元件206。
於本實施例中,光通訊元件207包含一第一基材2070、一第二基材2071、多個光纖2072及多個面鏡2074。第一基材2070及第二基材2071呈平板狀,並彼此疊設而共同形成多個第一安裝槽2073及多個第二安裝槽2078。此外,第二基材2071包含多個穿槽2075。這些第一安裝槽2073分別透過這些穿槽2075連通於這些第二安裝槽2078。這些光纖2072分別容置於這些第一安裝槽2073,並各自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端2076及一第二端2077。這些面鏡2074分別容置於這些第二安裝槽2078並面對這些光纖2072的第二端2077。這些第一光感測器205及這些第二發光元件206分別暴露於這些穿槽2075。也就是說,光纖2072的第二端2077係透過面鏡2074光耦合於第一光感測器205及第二發光元件206。此外,第一基材2070介於頂板102及第二電路板204之間,且第一基材2070遠離第二基材2071的一側例如透過雙面膠黏合於機殼100的頂板102,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材亦可透過螺絲或其他固定手段固定於頂板。第二基材2071遠離第一基材2070的一側及第二電路板204共同夾持第二緩衝件350。須注意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材2070及第二基材2071例如以聚酯薄膜(mylar)製成,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亦可以不同的材料製成且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亦可以相異於聚酯薄膜之材料製成。
第三電路板208設置於機殼100的底板101並位於容置槽104中。第三電路板208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204,並例如為主電路板。須注意的是,於其他實施例中,電子組件亦可無需包含第三電路板。
於本實施例中,導光結構360例如透過雙料射出成型製成並包含一不透光部361及多個透光部362,其中不透光部301例如以塑膠製成,而透光部362例如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製成。於本實施例中,不透光部361包含一本體363及一定位凸板364。定位凸板364凸出於本體363,且定位凸板364及機殼100的頂板102共同夾持光通訊元件207的第一基材2070及第二基材2071。也就是說,定位凸板364會協助光通訊元件207及頂板102彼此定位。本體363包含多個安裝槽365、多個第一光孔366及多個第二光孔367。這些第一光孔366分別位於這些安裝槽365的一側。這些第二光孔367分別位於這些安裝槽365的另一側。這些透光部362分別容置於不透光部361的這些安裝槽365並例如提供凸透鏡的功能。這些透光部362的一側分別暴露於這些第一光孔366而分別光耦合於這些第一發光元件202及這些第二光感測器203。這些透光部362的另一側分別暴露於這些第二光孔367而光耦合於光通訊元件207的這些光纖2072之第一端2076。也就是說,第一發光元件202及第二光感測器203透過導光結構360光耦合於光纖2072之第一端2076。
於其他實施例中,不透光部無需包含上述的定位凸板,而僅透過將第一基材遠離第二基材的一側固定於頂板而將光通訊元件及頂板彼此定位。
定位柱400固定於機殼100的頂板102及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定位柱400包含一螺孔401。螺絲500從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遠離頂板102的一側鎖固於定位柱400的螺孔401中藉以固定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及頂板102。於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亦可無需包含定位柱及螺絲,並改以鉚接的方式固定不透光部的本體及頂板。
具體來說,請參閱圖1至圖3,當第一電路板201控制第一發光元件202發出光線時,第一發光元件202所發出的光線係沿一光傳導方向E透過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之第一光孔366入射至透光部362中。入射至透光部362中的光線會再沿光傳導方向E透過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之第二光孔367從光纖2072的第一端2076入射至光纖2072中。入射至光纖2072中的光線會從光纖2072的第二端2077發出並被面鏡2074反射而通過穿槽2075,進而被第一光感測器205所接收。如此一來,第一電路板201便能發送訊號至第二電路板204。第二電路板204則得以根據從第一電路板201接收到的訊號發送訊號給第三電路板208,進而使第一電路板201能透過第二電路板204傳送訊號給第三電路板208。
相似地,當第三電路板208發送訊號給第二電路板204而使第二電路板204控制第二發光元件206發出光線時,第二發光元件206所發出的光線會通過穿槽2075而被面鏡2074反射,進而從光纖2072的第二端2077入射到光纖2072中。入射到光纖2072中的光線會從光纖2072的第一端2076發出並沿相反於光傳導方向E的方向透過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之第二光孔367入射到透光部362中。入射到透光部362中的光線會再沿相反於光傳導方向E的方向透過不透光部361的本體363之第一光孔366發出而被第二光感測器203接收。如此一來,第二電路板204便能根據從第三電路板208接收的訊號發送訊號至第一電路板201,進而使第三電路板208能透過第二電路板204傳送訊號給第一電路板201。
簡言之,第一發光元件202及第一光感測器205係透過光通訊元件207及導光結構360彼此光耦合,且第二光感測器203及第二發光元件206也是透過光通訊元件207及導光結構360彼此光耦合。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材2070及第二基材2071係呈平板狀,而使得光纖2072得以僅透過固定在機殼100的頂板102之第一基材2070以及導光結構360而與第一發光元件202、第一光感測器205、第二光感測器203及第二發光元件206進行定位,進而達成上述光耦合之連接關係。然,本發明並不以第一基材2070及第二基材2071的外形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只要能協助光纖與各個發光元件及光感測器進行定位,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便得以為套管狀或為其他的外形。於再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亦可無需包含導光結構而使得光纖僅透過固定在機殼的第一基材之協助而與各個發光元件及光感測器進行定位。
須注意的是,於其他實施例中,電子組件亦可僅包含單個第一發光元件、單個第一光感測器、單個第二發光元件及單個第二光感測器。或者,於再其他實施例中,電子組件亦可僅包含單個第一發光元件及單個第一光感測器而無需包含第二發光元件及第二光感測器。
再者,於其他實施例中,只要能達成上述光耦合的關係,光通訊元件亦可無需包含第二基材。
第一基材並不限於固定在機殼的頂板,請參閱圖5,圖5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伺服器的側剖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於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0a沒有包含上述實施例的第三電路板。並且,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204a例如為主電路板且設置於機殼100a的底板101a。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材2070a固定於機殼100a的底板101a並介於底板101a及第二電路板204a之間。也就是說,光通訊元件207a係設置於第二電路板204a及底板101a之間原本就存在的空間中。如此一來,便能提升伺服器10a的空間利用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伺服器係可用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運算、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亦可當作5G伺服器、雲端伺服器或車聯網伺服器使用。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由於這些光纖設置於第一基材且第一基材固定於機殼,因此這些光纖能透過第一基材一併地安裝到機殼中而光耦合於第一發光元件及第一光感測器。如此一來,便無需繁瑣地將這些光纖逐一安裝到機殼中,而使得這些光纖能更方便地組裝至機殼中。並且,光通訊元件不會佔據伺服器中太多的空間。因此,光通訊元件不會干擾伺服器中的散熱氣流而使伺服器之散熱效率降低。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伺服器 100:機殼 101:底板 102:頂板 103:側板 104:容置槽 200:電子組件 201:第一電路板 202:第一發光元件 203:第二光感測器 204:第二電路板 205:第一光感測器 206:第二發光元件 207:光通訊元件 2070:第一基材 2071:第二基材 2072:光纖 2073:第一安裝槽 2074:面鏡 2075:穿槽 2076:第一端 2077:第二端 2078:第二安裝槽 208:第三電路板 250:第一緩衝件 251:第一安裝孔 350:第二緩衝件 351:第二安裝孔 360:導光結構 361:不透光部 362:透光部 363:本體 364:定位凸板 365:安裝槽 366:第一光孔 367:第二光孔 400:定位柱 401:螺孔 500:螺絲 10a:伺服器 100a:機殼 101a:底板 204a:第二電路板 207a:光通訊元件 2070a:第一基材 E:光傳導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伺服器的側剖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2為圖1中的伺服器之立體剖視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2中的伺服器之立體剖視圖之另一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中的伺服器之另一側剖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伺服器的側剖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10:伺服器
100:機殼
101:底板
102:頂板
103:側板
104:容置槽
200:電子組件
201:第一電路板
204:第二電路板
207:光通訊元件
208:第三電路板
360:導光結構
400:定位柱
500:螺絲

Claims (10)

  1. 一種伺服器,包含:一機殼,該機殼包含一底板、一頂板及一側板,該側板立於該底板,且該頂板可分離地設置於該側板相對該底板的一側,該底板、該頂板及該側板共同圍繞出一容置槽;以及一電子組件,包含:一第一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設置於該機殼並位於該容置槽中;多個第一發光元件,該些第一發光元件固定並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一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設置於該機殼並位於該容置槽中;多個第一光感測器,該些第一光感測器固定並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以及一光通訊元件,該光通訊元件包含一第一基材及多個光纖,該第一基材固定於該機殼並位於該容置槽中,該些光纖設置於該第一基材並將該些第一發光元件及該些第一光感測器光耦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光通訊元件的該第一基材呈平板狀,且該光通訊元件的該些光纖僅透過固定在該機殼的該第一基材與該些第一發光元件及該些第一光感測器定位,進而將該些第一發光元件及該些第一光感測器光耦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一電路板設置於該機殼的該側板,該第二電路板設置於該機殼的該頂板,該第一基材固定於該機殼的該頂板並介於該頂板及該第二電路板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一導光結構,該導光結構包含一不透光部及多個透光部,該不透光部固定於該頂板,該不透光部包含多個安裝槽、多個第一光孔、及多個第二光孔,該些第一光孔分別位於該些安裝槽的一側,該些第二光孔分別位於該些安裝槽的另一側,該些透光部分別容置於該不透光部的該些安裝槽,該些透光部的一側分別暴露於該些第一光孔而光耦合於該些第一發光元件,該些透光部的另一側分別暴露於該些第二光孔而光耦合於該些光纖。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一定位柱及一螺絲,該定位柱固定於該機殼的該頂板及該導光結構的該不透光部,該定位柱包含一螺孔,該螺絲從該不透光部遠離該頂板的一側鎖固於該定位柱的該螺孔中藉以固定該不透光部及該頂板。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不透光部包含一本體及一定位凸板,該定位凸板凸出於該本體,該安裝槽、該些第一光孔及該些第二光孔位於該本體,該定位凸板及該頂板共同夾持該第一基材。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光通訊元件更包含一第二基材,該第一基材及該第二基材彼此疊設而共同形成多個安裝槽,該些光纖分別容置於該些安裝槽,該第一基材遠離該第二基材的一側固定於該機殼。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一電路板設置於該機殼的該側板,該第二電路板設置於該機殼的該底板,該第一基材固定於該底板並介於該底板及該第二電路板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電子組件更包含多個第二光感測器及多個第二發光元件,該些第二光感測器固定並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該些第二發光元件固定並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該些光纖將該些第二光感測器及該些第二發光元件光耦合。
  10. 一種光通訊元件,用以將多個發光元件及多個光感測器光耦合,該光通訊元件包含:一基材,該基材呈平板狀;以及多個光纖,該些光纖設置於該基材並用以將該些發光元件及該些光感測器光耦合。
TW109130937A 2020-09-09 2020-09-09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TWI765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0937A TWI765340B (zh) 2020-09-09 2020-09-09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0937A TWI765340B (zh) 2020-09-09 2020-09-09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890A TW202210890A (zh) 2022-03-16
TWI765340B true TWI765340B (zh) 2022-05-21

Family

ID=8174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0937A TWI765340B (zh) 2020-09-09 2020-09-09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534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6807A1 (en) * 2003-09-02 2005-08-25 Jacek Budny Apparatus inte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and mezzanine card or cards
US20140193160A1 (en) * 2011-09-29 2014-07-10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module
US2020010708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ptical to electrical conversion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6807A1 (en) * 2003-09-02 2005-08-25 Jacek Budny Apparatus inte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and mezzanine card or cards
US20140193160A1 (en) * 2011-09-29 2014-07-10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module
US2020010708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ptical to electrical conversion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890A (zh)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7142B (zh) 光纖連接器
JP2006215288A (ja) 光学部品、光デバイス、電子機器
US11330090B2 (en) Bracket,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WO2020038056A1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765340B (zh) 伺服器及光通訊元件
US20140185320A1 (en)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6937812B2 (en) Multiple viewing angle cover having integral light pipe
US5987198A (en) Optical bus and optical bus prod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transmission paths
CN114137669B (zh) 服务器及光通信元件
JP2008015034A (ja) 光伝送装置、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TWI572923B (zh) 光通訊模組
JP3892517B2 (ja) 光データバス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KR20200093729A (ko) 광센서 조립체
JP3955743B2 (ja) 光データバス固定基板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H1141172A (ja) 光バス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JP4037850B2 (ja) 光データバス積層体
JP3955740B2 (ja) 光データバス固定基板及び光バックプレーンボード
JPH10186184A (ja) 光バス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JP2003283075A (ja) 光電気バックプレーンボード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3635879B2 (ja) 光データバス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JP3582328B2 (ja) 光データバス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TW201430428A (zh) 光通訊模組
JP2004069721A (ja) 光電気バックプレーンボード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3149487A (ja) 光伝送装置
JP2000098158A (ja) 光データバス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