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835B -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835B
TWI764835B TW110135244A TW110135244A TWI764835B TW I764835 B TWI764835 B TW I764835B TW 110135244 A TW110135244 A TW 110135244A TW 110135244 A TW110135244 A TW 110135244A TW I764835 B TWI764835 B TW I7648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item
identifier
custom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5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1305A (zh
Inventor
金泰慶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1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1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83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8Historical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G06Q30/0637Appro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2Queue service or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using automatic reactions or user delegation, e.g. automatic replies or chatbot-generat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一種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方法,方法包括自第一系統接收與第二系統相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訂單請求;在第二系統上顯示與訂單請求相關聯的確認請求;在第三系統上顯示與任務相關聯的第二確認請求;自第一系統、第二系統或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接收通訊,通訊包括訊息識別符以及元件識別符;基於訊息識別符以及元件識別符中的至少一者,判定通訊的分類;基於分類判定通訊的反應,第一系統、第二系統或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與服務反應相關聯;將反應發佈至對應於與服務反應的第一系統、第二系統或第三系統的伺服器元件。

Description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本揭露的實施例是關於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系統以及方法。更特定言之,本揭露的實施例是關於藉由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使得使用者能夠線上訂購物品及交付物品。
使用者(例如,線上顧客、線上商家、交付人員)通常使用線上網站入口網站或行動應用來訂購物品(例如訂購食品、食品雜貨)。藉助於實例,使用者在線上網站上維護包含使用者資訊(例如位置資訊、選項單、名稱)的設定檔。線上訂購製程需要自下訂單至交付訂單的線上訂單處理的多個階段。
在使用者下請求交付食品的線上訂單的情況下,(多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可為商家(例如餐館)基於其處理訂單的能力來確認訂單或拒絕訂單。在自商家接收訂單的確認後,將請求發送至交付人員以基於其能力自商家確認或拒絕訂單的揀取,作為第二階段的部分。類似地,經由線上訂單的處理的各種階段,存在橫跨引起大量網路資源的利用的網路推送及接收到的各種請求。當推送及接收此等請求時,影響網路效能的反應之間存在網路延遲且因此不利影響使用者體驗,從而給使用者引起不便。
用於管理線上訂單的當前解決方案對減少及管理自下訂單的時間至使用者接收訂單的時間的延遲通常是無效的。在當前市場中,線上訂單的處理藉由橫跨多個網路的各個網路元件執行,然而,不存在將會減小橫跨多個網路元件的訂單處理之間的時間延遲的可供使用的系統性方法。因此,用於管理線上訂單處理的當前解決方案不具有合併、追蹤或分析時間延遲的能力,且因此為無效的、不靈活的及/或效率低的,從而導致減小網路處理效率。此外,需要監測及降低由商家及交付人員引發的時間延遲的系統。
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自第一系統接收與第二系統相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訂單請求;在所述第二系統上顯示與所述訂單請求相關聯的確認請求;在多個第三系統上顯示與多個任務相關聯的第二確認請求;自所述第一系統、所述第二系統或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接收通訊,所述通訊包括訊息識別符以及元件識別符;基於所述訊息識別符以及所述元件識別符中的至少一者,判定所述通訊的分類;基於所述分類判定所述通訊的反應,所述第一系統、所述第二系統或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與服務所述反應相關聯;以及將所述反應發佈至對應於與服務所述反應的所述第一系統、所述第二系統或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伺服器元件。
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亦提供一種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電腦實施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所述指令以執行包括上述的方法。
現將詳細參考所揭露實施例,其實例示出於附圖中。在任何方便之處,將貫穿圖式使用相同附圖標號以指相同或類似部分。
儘管以下描述針對即時接收及傳播有效搜尋更新,但此等實施例僅由實例產生。應瞭解,本揭露不限於僅為例示性的特定的所揭露實施例及細節。應進一步理解,依據已知系統及方法,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出於其預期目的及益處,本揭露的實施例根據特定設計及其他需要而在任何數目的替代性實施例中使用。
圖1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用於執行一或多個操作的例示性系統100的方塊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包含:一或多個顧客元件102(1)、…顧客元件102(n),分別位於對應的顧客位置104(1)、…顧客位置104(n)處;一或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分別位於對應的交付運輸工具108(1)、…交付運輸工具108(n)中;一或多個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位於對應的商家店鋪112(1)、…商家店鋪112(n)處。此外,系統100包含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遠端資料庫120以及通訊網路114。系統100亦可包含經由通訊網路114彼此直接通訊且進一步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通訊的多個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圖式中未繪示)及多個遠端數據庫120(圖式中未繪示)。包含於系統100中的組件及組件的配置可變化。因此,系統100可包含執行或有助於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能的其他組件。
如下文更充分地描述,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以及遠端資料庫120可包含一或多個計算元件(例如電腦、伺服器等)、記憶體儲存資料及/或軟體指令(例如資料庫、記憶體元件等)以及其他已知計算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計算元件可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的軟體指令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舉例而言,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以及遠端資料庫120的態樣可經組態以經由通訊網路114與系統100的一或多個其他組件通訊。在某些態樣中,與顧客位置104(1)至顧客位置104(n)相關聯的顧客分別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相關聯且操作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與交付運輸工具108(1)至交付運輸工具108(n)相關聯的駕駛員分別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相關聯且操作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與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相關聯的商家分別與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相關聯且操作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以藉由發送及接收通訊、啟動操作及/或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提供輸入來與系統100的一或多個組件互動。
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與線上訂購實體相關聯,所述線上訂購實體接收、處理、管理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物品的訂購服務。舉例而言,可經由線上訂購實體所訂購的物品可包含成品食品、食品雜貨、傢俱、書籍、電腦及/或服裝,但亦可訂購任何其他類型的物品。舉例而言,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自使用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顧客接收訂單請求且藉由將所述請求傳輸至與將提供經訂購物品的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相關聯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來處理接收到的訂單請求。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接收訂單確認通訊。在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接收訂單確認後,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將請求傳輸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收集來自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的訂單且交付訂單至顧客位置104(1)至顧客位置104(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接受請求且收集所請求的物品且將其交付至顧客位置104(1)至顧客位置104(n)。
系統100的遠端資料庫120可直接地或經由通訊網路114以通訊方式耦合至整合服務系統116。此外,系統100的遠端資料庫120可經由通訊網路114以通訊方式耦合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遠端資料庫120可包含儲存資訊且由系統100的一或多個組件存取及/或管理的一或多個記憶體元件。藉助於實例,遠端資料庫120可包含Rabbit MQ、甲骨文™(Oracle™)資料庫、賽貝斯™(Sybase™)資料庫或其他關連式資料庫或非關連式資料庫,諸如Hadoop序列檔案、HBase或Cassandra。遠端資料庫120可包含計算組件(例如,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伺服器等),所述計算組件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的記憶體元件中的資料的請求且提供來自遠端資料庫120的資料。
遠端資料庫120經組態以尤其儲存:與位於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處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相關聯的商家的商家設定檔資訊;與位於顧客位置104(1)至顧客位置104(n)處的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相關聯的顧客的顧客設定檔資訊;以及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相關聯的駕駛員的駕駛員設定檔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遠端資料庫120儲存資料鍵入,所述資料鍵入包含例如商家設定檔資訊、顧客設定檔資訊以及駕駛員設定檔資訊。
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可包含餐館、咖啡店、書店、服裝店,但亦可包含任何其他類型的店鋪。此外,商家設定檔資訊包含商家店鋪名稱、店鋪功能表、由商家提供的物品清單、食品圖像、商家店鋪圖像、物品類別、食品類別、商家地址、商家店鋪營業時間及/或商家電話號碼,但亦可包含與商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資訊。顧客位置104(1)至顧客位置104(n)可包含住宅位置、辦公樓、公寓,但亦可包含任何其他類型的住宅。此外,遠端資料庫120中的顧客設定檔資訊可包含顧客姓名、顧客住家地址、顧客圖像及/或顧客電話號碼,但亦可包含與客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資訊。交付運輸工具108(1)至交付運輸工具108(n)可包含汽車、自行車、卡車、公共汽車,但亦可包含任何其他類型的交付運輸工具。此外,駕駛員設定檔資訊包含駕駛員姓名、駕駛員住家地址、駕駛員圖像及/或駕駛員電話號碼、駕駛員駕駛的交付運輸工具的品牌及型號,但亦可包含與駕駛員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資訊。
在一個態樣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包含一或多個計算元件,經組態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如下文關於圖4A至圖4E更充分地描述。在一個態樣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包含一或多個伺服器或伺服器系統。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包含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或其他儲存元件中的軟體指令的一或多個處理器。一或多個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執行所儲存軟體指令以執行網際網路相關通訊、基於線上訂單的製程以及即時接收及傳播有效搜尋更新。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一或多個計算元件可經組態以修改及儲存顧客設定檔資訊、商家設定檔資訊及/或駕駛員設定檔資訊。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一或多個計算元件亦可經組態以與系統100的其他組件通訊以即時接收及傳播有效搜尋更新。在一些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提供可由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經由通訊網路114存取的一或多個行動應用、網站或線上入口網站。所揭露實施例不限於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任何特定組態。
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可能與服務線上訂購請求相關聯。服務線上訂購請求可包含接收、處理、管理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訂購服務。舉例而言,可經由線上訂購實體所訂購的產品或服務可包含成品食品、食品雜貨、傢俱、書籍、電腦及/或服裝,但亦可訂購任何其他類型的物品。舉例而言,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可自使用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顧客接收訂單請求且藉由將反應傳輸至與將提供經訂購物品的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相關聯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來處理接收到的訂單請求。在另一實例中,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自與交付運輸工具108(1)至交付運輸工具108(n)相關聯的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接收對訂單請求的反應且將所述反應傳輸至使用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顧客。在另一實例中,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自與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相關聯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接收對訂單請求的反應且將所述反應傳輸至使用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顧客。
通訊網路114可包括經組態以在系統100的組件之間提供通訊或交換資料或兩者的任何類型的電腦網路連結配置。舉例而言,通訊網路114可包含任何類型的網路(包含基礎設施),所述網路(諸如網際網路、專用資料網路、使用公用網路的虛擬專用網路、LAN或WAN網路、Wi-Fi™網路及/或可使得資訊能夠在系統100的各種組件中進行交換的其他合適的連接)提供通訊、交換資訊及/或促進資訊的交換。通訊網路114亦可包含公眾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及/或無線蜂巢式網路。通訊網路114可為安全網路或不安全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的一或多個組件可經由專用通訊鏈路直接通訊。
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可為經組態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的一或多個計算元件,如下文關於圖2A、圖2B以及圖3更充分地描述。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可執行瀏覽器或相關行動顯示軟體,所述瀏覽器或相關行動顯示軟體在包含於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中或連接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顯示器上顯示下物品交付的線上訂單、接收訂單以及交付所訂購的物品的線上入口網站。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亦可儲存及執行其他行動應用,所述行動應用允許顧客、商家及/或駕駛員與由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提供的線上入口網站互動。
應理解,為便於描述,系統100的功能區塊的組態已在本文中定義。包含於系統100中的組件及組件的配置可變化。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可包含執行或有助於執行與所揭露方法一致的一或多個製程的其他組件。系統100包含通常描述為計算元件的數個組件。計算元件中的每一者可包含經特定組態為特殊目的計算元件以執行本文中所揭露的功能性的任何數目的計算組件。基於本文中所含有的教示,替代方案(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彼等的等效物、擴展、變型、偏差等)對於相關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是顯而易見的。此類替代方案落在所揭露實施例的範疇及精神內。
圖2A繪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例示性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變型可構成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一或多個組件。在一個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包含一或多個記憶體202、一或多個I/O元件206、一或多個處理器208以及匯流排214。在一些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為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採取由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使用的特殊程式化伺服器或計算系統的形式以執行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完整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基於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的軟體指令的儲存、執行及/或實施來組態為裝置、嵌入式系統、專用電路或類似者。
記憶體202可包含一或多個儲存元件,所述儲存元件經組態以儲存由處理器208使用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相關的功能的指令。舉例而言,記憶體202可組態有一或多個軟體指令,諸如可在由處理器208執行時執行一或多個操作的程式204。所揭露實施例不限於經組態以執行專用任務的單獨程式或電腦。舉例而言,記憶體202可包含執行伺服器元件200的功能的單一程式204,或程式204可包括多個程式。在某些實施例中,記憶體202可儲存用於執行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功能的指令集或程式204。此等指令集可由處理器208執行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通訊及/或製程。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構成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組件中的一或多個時,記憶體202包含程式204,程式204包含應用210。藉助於實例,應用210可包含決策規則表或分類查詢表,如下文詳細描述。在其他實施例中,決策規則表及分類查詢表中的每一者可實施為單獨伺服器。在另一實施例中,決策規則表及分類查詢表中的每一者可代管於遠端資料庫120上。
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元件206可包含可由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及/或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操控的各種輸入/輸出元件,諸如鍵盤、滑鼠型元件、手勢感測器、動作感測器、實體按鈕、開關、麥克風、觸控螢幕面板、觸控筆等。 I/O元件206亦可包含音訊輸出元件。I/O元件206的例示性通訊模組可包含例如短程或近場無線通訊數據機、Wi-Fi™通訊數據機或蜂巢式通訊數據機。I/O元件206可包含經組態以使用一或多個無線技術/協定來通訊的收發器或傳輸器,所述無線技術/協定可包含(不限於)蜂巢式(例如,3G、4G等)技術、Wi-Fi™熱點技術、RFID、近場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BLUETOOTH®技術等。更大體而言,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任何單向或雙向通訊技術可實施於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中以經由通訊網路114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或遠端資料庫120交換資訊。
舉例而言,處理器208可包含一或多個已知處理元件,諸如來自由英特爾™(Intel™)製造的奔騰™(Pentium™)或至強™(Xeon™)系列或由AMD™製造的炫龍™(Turion™)系列的微處理器。所揭露實施例不限於以其他方式組態以滿足系統100的不同組件所需的計算需求的任何類型的處理器。
圖2B繪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伺服器元件122(n)的組態類似於伺服器元件122(1)。例示性伺服器元件122(1)的變化可構成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一或多個組件。在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元件122(1)包含一或多個記憶體216、一或多個I/O元件220、一或多個處理器222以及匯流排224。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元件122(1)可為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元件122(1)可採取由伺服器元件122(1)使用以執行伺服器元件122(1)的完整功能的特殊程式化伺服器或計算系統的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元件122(1)可基於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的軟體指令的儲存、執行及/或實施來組態為裝置、嵌入式系統、專用電路或類似者。
記憶體216可包含一或多個儲存元件,所述儲存元件經組態以儲存由處理器222使用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相關的功能的指令。舉例而言,記憶體216可組態有一或多個軟體指令,諸如可在由處理器222執行時執行一或多個操作的程式218。所揭露實施例不限於經組態以執行專用任務的單獨程式或電腦。舉例而言,記憶體216可包含執行伺服器元件122(1)的功能的單一程式218,或程式218可包括多個程式。在某些實施例中,記憶體216可儲存用於執行伺服器元件122(1)的功能的指令集或程式218。此等指令集可由處理器208執行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通訊及/或製程。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伺服器元件122(1)構成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組件中的一或多個時,應用210包含決策規則表及分類查詢表,如下文詳細描述。
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元件220可包含可由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及/或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操控的各種輸入/輸出元件,諸如鍵盤、滑鼠型元件、手勢感測器、動作感測器、實體按鈕、開關、麥克風、觸控螢幕面板、觸控筆等。I/O元件220亦可包含音訊輸出元件。I/O元件220的例示性通訊模組可包含例如短程或近場無線通訊數據機、Wi-Fi™通訊數據機或蜂巢式通訊數據機。I/O元件220可包含經組態以使用一或多個無線技術/協定來通訊的收發器或傳輸器,所述無線技術/協定可包含(不限於)蜂巢式(例如,3G、4G等)技術、Wi-Fi™熱點技術、RFID、近場通訊(NFC)或BLUETOOTH®技術等。更大體而言,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任何單向或雙向通訊技術可實施於伺服器元件122(1)中以經由通訊網路114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伺服器元件122(2)至伺服器元件122(n)或遠端資料庫120交換資訊。
舉例而言,處理器218可包含一或多個已知處理元件,諸如來自由英特爾™製造的奔騰™或至強™系列或由AMD™製造的炫龍™系列的微處理器。所揭露實施例不限於以其他方式組態以滿足系統100的不同組件所需的計算需求的任何類型的處理器。
圖3繪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使用者元件300的例示性組態。圖3的使用者元件300表示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中的每一者的例示性組態。
使用者元件300可使得分別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相關聯的相關聯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能夠例如執行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遠端互動或行動交易或接收來自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元件300可為個人計算元件。舉例而言,使用者元件300可為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或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多功能手錶、一副多功能眼鏡或具有計算能力的任何行動或可穿戴式元件或此等電腦及/或附屬組件的任何組合。
使用者元件300包含電源306以及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諸如記憶體312)中的軟體指令的一或多個處理器308。記憶體312可儲存一或多個軟體程式314,所述軟體程式在由處理器308執行時執行已知網際網路相關通訊、內容顯示製程以及顧客、駕駛員及/或商家的其他交互製程。舉例而言,使用者元件300可執行瀏覽器或相關行動顯示軟體,所述瀏覽器或相關行動顯示軟體在包含於使用者元件300中或與使用者元件300通訊的顯示元件302上產生及顯示包含內容的介面。使用者元件300可為執行包含於程式314中的行動元件應用及/或行動元件通訊軟體的行動元件,所述行動元件通訊軟體允許使用者元件300經由通訊網路114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及其他組件通訊,以經由顯示元件302來產生及顯示介面中的內容。所揭露實施例不限於使用者元件300的任何特定組態。使用者元件300可包含經組態以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一或多個操作的一或多個計算元件的任何配置。
使用者元件300可經組態以在記憶體312中儲存一或多個操作系統,所述操作系統在由處理器308執行時執行已知操作系統功能。藉助於實例,操作系統可包含微軟視窗™(Microsoft Windows™)、Unix™、Linux™、安卓™(Android™)、蘋果™(Apple™)Mac OS操作系統、iOS、谷歌OS或其他類型的操作系統。因此,所揭露實施例可與運行任何類型的操作系統的電腦系統一起操作且起作用。使用者元件300亦可包含儲存於記憶體312中的通訊軟體,所述通信軟體(諸如網頁瀏覽器軟體、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持型元件網路連結軟體等)在由處理器308執行時提供與通訊網路114的通訊。
顯示元件302可包含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螢幕(light emitting diode screen;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螢幕(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screen;OLED)、觸控螢幕以及其他已知顯示元件。顯示元件302可向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顯示各種資訊。舉例而言,顯示元件302可顯示交互介面,所述交互介面使得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能夠操作使用者元件300以執行所揭露方法的某些態樣。顯示元件302可顯示可觸控或可選擇的選項以供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選擇,且可經由觸控螢幕接收顧客選項選擇。
使用者元件300包含I/O元件304以及感測器310,其允許感測、發送及接收資訊或與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或另一元件互動。舉例而言,I/O元件304以及感測器310可包含可由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操控以使用使用者元件300輸入資訊的各種輸入/輸出元件,諸如鍵盤、滑鼠型元件、手勢感測器、動作感測器、實體按鈕、開關、麥克風、觸控螢幕面板、觸控筆等。I/O元件304亦可包含諸如揚聲器的音訊輸出元件,所述音訊輸出元件經組態以向操作使用者元件300的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提供聲音及音訊回饋。在一些實施例中,I/O元件304可包含發光組件,諸如LED或能夠向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提供可見信號的其他組件。I/O元件304亦可包含觸感輸出元件,以向顧客、駕駛員以及商家提供觸感回饋。I/O元件304亦可包含一或多個通訊模組(未繪示),所述通訊模組用於藉由例如在使用者元件300與通訊網路114之間建立有線或無線連接性而自系統100中的其他組件發送及接收資訊。I/O元件304可包含用於與其他元件通訊的射頻、紅外或其他近場通訊介面,所述其他元件與通訊網路114相關聯。I/O元件304的例示性通訊模組可包含例如短程或近場無線通訊數據機、Wi-Fi™通訊數據機或蜂巢式通訊數據機。I/O元件304可包含經組態以使用一或多個無線技術/協定來通訊的收發器或傳輸器,所述無線技術/協定可包含(不限於)蜂巢式(例如,3G、4G等)技術、Wi-Fi™熱點技術、RFID、近場通訊(NFC)或BLUETOOTH®技術等。更大體而言,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任何單向或雙向通訊技術可實施於使用者元件300中以經由通訊網路114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或遠端資料庫120交換資訊。
如上文所描述,使用者元件300可為執行用於執行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操作的行動應用的元件。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於使用者元件300上的程式314可包含安裝於其上的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所述軟體應用使得使用者元件300能夠經由通訊網路114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通訊且執行所揭露方法的態樣。舉例而言,使用者元件300可藉由使用瀏覽器軟體來連接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以存取及接收資訊或執行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相關聯的其他操作。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相關聯的軟體應用316可安裝於使用者元件300上,如圖3中所繪示。舉例而言,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自顧客元件102(1)接收請求以為使用者顧客元件102(1)下載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在一個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使用分別安裝於顧客元件102(1)上的網頁瀏覽器應用而自與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顧客接收請求。在另一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自經由例如顧客元件102(1)存取的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相關聯的網頁或另一入口網站接收將與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相關聯的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下載至顧客元件102(1)上的請求。在此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將對應於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的軟體指令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中。為了回應下載請求,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自顧客元件102(1)接收關於顧客元件102(1)的特定元件規格的額外資訊,以使得顧客元件102(1)能夠下載對應於特定規格的軟體指令。替代地,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將下載請求鏈路推送至顧客元件102(1)或以例如電子郵件、文字或短訊息服務(short message service;SMS)訊息、經由應用提示或其他合適方法的方式將對應於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的軟體程式碼直接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顧客元件102(1)可諸如經由通訊網路114來接收與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相關的軟體程式碼以下載及安裝軟體程式碼。類似地,在另一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自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駕駛員接收請求以將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下載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上。此外,類似地,在另一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自與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商家接收請求以將一或多個軟體應用316下載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上。
圖4A至圖4E含有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由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實施的用於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例示性製程400的流程圖。實施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以執行軟體指令,所述軟體指令執行製程400的操作中的一或多者。製程400的操作聯合圖4A至圖4E進行解釋。
根據製程400,在步驟402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在付款同意後自第一電腦系統接收與第二電腦系統相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訂單請求。第一電腦系統可為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且第二電腦系統可為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藉助於實例,參考圖4A,與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顧客啟動應用316以存取線上訂購入口網站以自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訂購食品。在此實例中,顧客使用線上訂購入口網站進行他的/她的食品選擇且接著對選定食品進行付款。在成功授權付款後,自商家店鋪112(1)訂購食品的請求產生且傳輸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在接收訂單請求後,判定來自顧客元件102的請求正在自商家店鋪112(1)請求食品,且判定訂單請求應傳輸至與商家店鋪112(1)相關聯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訂單請求可包含:顧客的姓名、餐館或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的名稱、所請求菜肴的名稱、菜肴的價格以及下訂單的時間。
在另一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經由伺服器元件122(1)自顧客元件102(1)接收訂單請求。在此情境下,顧客元件102(1)可將訂單請求傳輸至伺服器元件122(1)且伺服器元件122(1)可將訂單請求傳輸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
在步驟40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實例化與訂單請求相關聯的訂單訊息佇列。在自顧客元件102(1)接收訂單請求後,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處的訂單訊息佇列且形成訂單訊息佇列。在形成訂單訊息佇列後,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在訂單訊息佇列中添加與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識別符。
藉助於實例,在此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藉由利用串流文字定向訊息協定(Streaming Text Oriented Messaging Protocol;STOMP)與遠端資料庫120通訊,但亦可利用任何其他類型的通訊協定。在其他實施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在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的記憶體202中本地形成及儲存訂單訊息佇列。
訂單訊息佇列為用以添加與網路元件相關聯的識別符的資料佇列,所述網路元件參與線上訂單請求的處理。在此實例中,網路元件包含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及/或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且可添加至訂單訊息佇列中,如下文詳細解釋。此外,訂單訊息佇列儲存包含與對應於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及/或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的識別符中的至少一者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中的每一者的查詢表。查詢表為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及/或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每一者提供對應的一或多個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所述伺服器元件將服務對應於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及/或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的訂單請求。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判定儲存於訂單訊息佇列中的識別符,且接著存取查詢表以識別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中的哪些指派給彼識別符以服務對應於彼識別符的元件。
查詢表可由系統管理員預先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在接收訂單請求後,查詢表可由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動地形成。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可基於與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中的每一者相關聯的網路流量負載形成查詢表,以便平衡網路流量負載。在另一實施例中,查詢表可由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週期性地更新以提供網路流量負載平衡。此更新可以有規律的時間間隔週期性地執行。時間間隔可包含1秒、30秒、1分鐘或1小時,但亦可包含任何其他時段。
在步驟40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包括訂單請求的確認請求遞送至第二電腦系統。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確認請求遞送或傳輸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從而請求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接受或拒絕對訂單請求中所請求物品的準備。
在步驟40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第二電腦系統接收確認請求反應。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接收對確認請求的反應。
在步驟41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接收到的反應是否包含「商家接受」訊息識別符。若接收到的反應不包含「商家接受」訊息識別符,則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已拒絕準備訂單請求中所請求物品。方法採取否支路且移動至步驟412。
在步驟412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取消訂單通知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且進一步發起對訂單請求完成的付款金額的退款且方法在此處結束。
返回步驟408中,若接收到的反應包含「商家接受」訊息識別符,則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已接受準備訂單請求中所請求物品,且方法採取是支路且方法流程移動至步驟416。
在步驟41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與第二電腦系統相關聯的識別符添加至訂單訊息佇列。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步驟408中接收到的反應判定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的識別符。接收到的反應可包含網際網路協定封包,其包含識別符。識別符可包含與對應於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 的商家相關聯的使用者名稱、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的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位址、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的國際行動設備識別(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但亦可包含與網路元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識別符。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識別符且將其添加至訂單訊息佇列中且方法移動至步驟418。
在步驟41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與多個任務相關聯的第二確認請求遞送至多個第三電腦系統。在此實例中,多個第三電腦系統可為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第二確認請求遞送或傳輸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從而請求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 接受或拒絕自商家店鋪112(1)至商家店鋪112(n) 揀取所請求物品且在顧客位置104(1)至顧客位置104(n)處將所請求物品交付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
在步驟42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接收反應。
在步驟422(圖4B)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自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接收到的反應是否包含「交付接受」訊息識別符。若接收到的反應不包含「交付接受」訊息識別符,則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已拒絕揀取及交付訂單請求中所請求物品。方法採取否支路且移動至步驟424。
在步驟42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是否自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另一者接收對第二確認請求的反應。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未自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另一者接收到對第二確認請求的反應,則接著方法行進至步驟426。
在步驟42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取消訂單通知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且進一步發起對訂單請求完成的付款金額的退款且方法在此處結束。
返回步驟424中,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自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另一者接收到對第二確認請求的反應,則方法接著循環回步驟422。
返回步驟422中,若接收到的反應包含「交付接受」訊息識別符,則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確定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已接受揀取及交付訂單請求中所請求物品。方法採取是支路且移動至步驟428。
在步驟42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實例化與產品或服務的準備相關聯的第一任務且產生食品任務介面。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網路協定與第二電腦系統建立第一連接鏈路且實例化第一任務。舉例而言,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WebSocket協定與第二電腦系統建立第一開放式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連接鏈路且實例化第一任務,但亦可使用任何其他類型的網路協定。在此實例中,第二電腦系統為如上文在步驟410中所解釋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在實例化第一任務後,第一任務使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第一開放式TCP連接鏈路監測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接收到的通訊,且基於訂單請求的狀態的更新,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更新食品任務介面以顯示訂單請求的即時狀態。食品任務介面可顯示於與訂單請求相關聯的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及/或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上。
在步驟43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實例化與產品或服務的交付相關聯的第二任務且產生交付任務介面。在判定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已接受揀取及交付訂單請求中所請求物品後,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網路協定與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建立第二連接鏈路且實例化第二任務。舉例而言,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WebSocket協定與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建立第二開放式傳輸控制協定(TCP)連接鏈路且實例化第二任務,但亦可使用任何其他類型的網路協定。在實例化第二任務後,第二任務使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經由第二開放式TCP連接鏈路監測自多個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接收到的通訊,且基於訂單請求的狀態的更新,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更新交付任務介面以顯示訂單請求的即時狀態。食品任務介面可顯示於與訂單請求相關聯的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及/或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上。
在步驟432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與第三電腦系統中的一者相關聯的識別符添加至訂單訊息佇列。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步驟422或步驟424中接收到的反應判定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的識別符。接收到的反應可包含網際網路協定封包,其包含識別符。識別符可包含與對應於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 的商家相關聯的使用者名稱、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的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的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國際行動設備識別(IMEI),但亦可包含與網路元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識別符。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識別符且將其添加至訂單訊息佇列中且方法移動至步驟434。
在步驟43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自第一電腦系統、第二電腦系統或第三電腦系統中的一者接收通訊。接收到的通訊可包含來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的訊息、來自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的訊息、來自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訊息,或亦可包含來自任何其他網路元件的訊息。
來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的訊息可包含訊息識別符及元件識別符。訊息識別符可包含「商家就緒」、「商家延遲」、「商家取消」,或亦可包含任何其他訊息識別符。此外,「商家就緒」識別符將請求訂單中所請求物品準備好由交付人員揀取的指示提供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商家延遲」識別符將請求訂單中所請求物品已由交付人員延遲揀取的指示提供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此外訊息亦包含請求訂單中所請求物品何時將可供揀取的新時間。「商家取消」識別符將商家店鋪已取消請求訂單及將不服務所述請求訂單的指示提供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
來自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的訊息可包含訊息識別符。訊息識別符可包含「揀取完成」、「交付完成」、「交付取消」,或亦可包含任何其他訊息識別符。此外,「揀取完成」識別符將請求訂單中所請求物品已由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交付人員揀取的指示提供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交付完成」識別符將請求訂單中所請求物品已由交付人員交付的指示提供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此外訊息亦包含請求訂單中所請求物品何時已交付的時間。「交付取消」識別符將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交付人員已取消請求訂單且將不服務所述請求訂單的指示提供至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
來自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的訊息可包含訊息識別符。訊息識別符可包含「部分取消」、「完全取消」,或亦可包含任何其他訊息識別符。此外,「部分取消」識別符藉助於實例提供顧客元件102(1)將請求更早所請求訂單的退款的指示。此外,訊息識別符「完全取消」藉助於實例提供顧客元件102(1)已請求取消尚未完全服務的待處理訂單請求的指示。
通訊中接收到的元件識別符可包含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相關聯的元件識別符。元件識別符可包含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 、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相關聯的使用者名稱、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國際行動設備識別(IMEI),但亦可包含與網路元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識別符。
在步驟43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基於判定在步驟434中的通訊中接收到的內容的類型來分類接收到的通訊。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處的分類查詢表以將接收到的通訊分類成被分類為來自第二電腦系統的請求,或將接收到的通訊分類成被分類為來自第三電腦系統的請求,或將接收到的通訊分類成被分類為來自第一電腦系統的請求。
分類查詢表儲存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與相關聯的第一電腦系統、第二電腦系統或第三電腦系統之間的關聯性。藉助於實例,查詢表使「商家就緒」、「商家延遲」、「商家取消」的訊息識別符相關聯以與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對應。此外,查詢表使包含「揀取完成」、「交付完成」、「交付取消」的訊息識別符相關聯以與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對應。另外,查詢表使包含「部分取消」、「完全取消」的訊息識別符相關聯以與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對應。因此,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接收到的通訊分類為來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或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
當在步驟436(圖4B)中時,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來自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中的一者,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行進至步驟438以繼續步驟440(圖4C)。
在步驟44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商家就緒」。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包含「商家就緒」識別符,則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行進至步驟442。
在步驟442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查閱決策規則表以基於「商家就緒」識別符來判定對接收到的通訊的反應。
決策規則表為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中的表。決策規則表包含用於基於訊息中接收到的識別符來提供反應的規則。藉助於實例,規則可為,針對「商家就緒」識別符,當食品任務完成訊息使得更新產生於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上的食品任務介面以顯示諸如「食品準備好被揀取」的訊息時,程式化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以將食品任務完成訊息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
另一規則可為,針對「商家延遲」識別符,程式化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以將對食品就緒的估計時間的反應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在接收到此反應後,產生於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上的食品任務介面經更新以顯示食品何時將準備好的新時間。
在此步驟442中,基於查閱決策規則表,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對訊息識別符「商家就緒」的反應將藉助於實例將食品任務完成訊息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且方法行進至步驟444。
在步驟44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在此實例中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以傳輸步驟442中所判定的反應。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識別符以且進一步識別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對應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伺服器元件122(1)識別為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將伺服器元件122(2)識別為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以及將伺服器元件122(3)識別為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
在步驟44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向與服務反應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發佈經判定反應。藉助於實例,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傳輸食品任務完成訊息的經判定反應發佈或傳輸至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3)。在發佈經判定反應後,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伺服器元件122(n)分別更新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食品任務介面及交付任務介面,以顯示諸如「食品準備好被揀取」的訊息。方法接著在448步驟處結束。
返回步驟440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不是「商家就緒」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行進至步驟450。
在步驟45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商家延遲」。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包含「商家延遲」識別符,則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行進至步驟452。
在此步驟452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基於查閱決策規則表來判定對訊息識別符「商家延遲」的反應為傳輸食品準備好的經更新估計時間。藉助於實例,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食品準備好的經更新估計時間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此外,當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自對應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接收此反應時,接收到的反應在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處更新食品任務介面以顯示食品將準備好的新時間,且方法行進至步驟454。
在步驟45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在此實例中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中的哪些傳輸步驟452中所判定的反應。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識別符以且進一步識別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對應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伺服器元件122(1)識別為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將伺服器元件122(2)識別為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以及將伺服器元件122(3)識別為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
在步驟45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向與服務反應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發佈經判定反應。藉助於實例,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傳輸食品準備好的經更新估計時間的經判定反應發佈或傳輸至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3)。在發佈判定反應後,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伺服器元件122(n)更新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食品任務介面及交付任務介面,以顯示食品將準備好的新時間。方法接著在步驟458處結束。
返回步驟450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不是「商家延遲」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行進至步驟458。
在步驟45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商家取消」。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包含「商家取消」識別符,則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行進至步驟460。
在步驟46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將取消訂單通知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進一步發起對訂單請求完成的付款金額的退款且方法行進以在步驟448處結束。
返回步驟458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不是「商家取消」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至步驟459且藉助於實例將諸如「無效輸入」的錯誤訊息傳輸至自其中接收通訊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
返回步驟436(圖4B)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來自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中的一者,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行進至步驟462以繼續步驟464(圖4D)。
在步驟46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揀取完成」。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包含「揀取完成」識別符,則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行進至步驟466。
在步驟466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查閱決策規則表以基於「揀取完成」識別符來判定對接收到的通訊的反應。
決策規則表為儲存於遠端資料庫120中的表。決策規則表包含用於基於訊息中接收到的識別符來提供反應的規則。藉助於實例,規則可能針對「揀取完成」識別符將經更新交付時間訊息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經更新交付時間訊息使得更新在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處預先產生及顯示的交付任務介面。
另一規則可能針對「交付完成」識別符傳輸將交付已成功地完成的訊息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 的反應,此反應使得更新產生於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至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n)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至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n)上的交付任務介面,以顯示交付完成訊息。
在此步驟466中,基於查閱決策規則表,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對訊息識別符「揀取完成」的反應將藉助於實例將經更新交付時間訊息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且方法行進至步驟468。
在步驟46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在此實例中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以傳輸步驟466中所判定的反應。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識別符以且進一步識別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對應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伺服器元件122(1)識別為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將伺服器元件122(2)識別為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以及將伺服器元件122(3)識別為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
在步驟47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向與服務反應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發佈經判定反應。藉助於實例,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藉助於實例將經更新交付時間訊息發佈或傳輸至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3)。在發佈反應後,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伺服器元件122(n)分別更新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交付任務介面及食品任務介面,以顯示諸如「食品已揀取」的訊息。方法接著在步驟472處結束。
返回步驟464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不是「揀取完成」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行進至步驟474。
在步驟47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交付完成」。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包含「商家完成」識別符,則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行進至步驟476。
在此步驟476中,基於查閱決策規則表,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對訊息識別符「交付完成」的反應將傳輸藉助於實例將交付已成功地完成的訊息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 的反應。此外,當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接收此反應時,使得更新交付任務介面以顯示諸如例如「物品已成功地交付」的訊息且方法行進至步驟478。
在步驟47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在此實例中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中的哪些傳輸步驟452中所判定的反應。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存取訂單訊息佇列以識別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識別符以且進一步識別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對應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在此實例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伺服器元件122(1)識別為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將伺服器元件122(2)識別為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以及將伺服器元件122(3)識別為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
在步驟48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向與服務反應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發佈經判定反應。藉助於實例,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將傳輸交付已成功地完成的訊息的反應發佈或傳輸至與服務顧客元件102(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1)、與服務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與服務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伺服器元件122(3)。在發佈判定反應後,伺服器元件122(1)、伺服器元件122(2)以及伺服器元件122(n)更新與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關聯的食品任務介面及交付任務介面,以顯示例如「物品已成功地交付」的訊息。方法接著在步驟472處結束。
返回步驟474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不是「交付完成」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行進至步驟484。
在步驟48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交付取消」。若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包含「交付取消」識別符,則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行進至步驟484。
在步驟48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將取消訂單通知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進一步發起對訂單請求完成的付款金額的退款且方法行進以在步驟472處結束。
返回步驟482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中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不是「交付取消」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至步驟483且藉助於實例將諸如「無效輸入」的錯誤訊息傳輸至自其中接收通訊的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且方法在此處結束。
當在步驟436(圖4B)中時,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來自顧客元件102(1)至顧客元件102(n)中的一者,接著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行進至步驟486以繼續步驟488(圖4E)。
在步驟488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訊息識別符是否為「部分取消」,接著方法採取是支路且行進至步驟490。
在步驟49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在訂單完成後的預定義時段之後接收到的訊息是否被接收。在物品成功地交付之後預定義時段可包含30天。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在訂單完成的30天之後接收到的訊息被接收時,接著方法行進至步驟492。
在步驟492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向與訂單請求相關聯的顧客元件102(1)發起部分退款。
當返回步驟490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在訂單完成的30天內接收到的訊息被接收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且行進至步驟494。
此外,返回步驟488中,當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訊息不包含「部分取消」的訊息識別符時,接著方法採取否支路且行進至步驟494。
在步驟494中,相互連接服務元件116判定接收到的通訊完全取消訂單,且作為回應將取消訂單通知傳輸至顧客元件102(1)、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106(1)以及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110(1)且進一步發起完全退款,且方法在此處結束。
所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經改良方法。藉由利用減少資料開銷及延遲提供經最佳化等候製程的技術優勢來識別網路反應。當此技術提供即時搜尋等候系統以識別服務請求及反應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時,此技術提供處理反應的快速及可信賴的製程,從而引起經最佳化使用者體驗。因此,此技術減少在反應的傳輸期間所引起的延遲。因此,此技術藉由利用佇列快速識別負責服務請求的伺服器元件122(1)至伺服器元件122(n)來減少資料開銷。
相反,在先前技術中,已實施的其他策略效率低下,此係因為所述策略需要額外資料開銷,其可能不益於有效利用網路資源且因此增加網路負載。此外,先前技術在反應的傳輸期間造成相當大的延遲,而所揭露實施例提供減少反應的傳輸之間的網路延遲的即時網路相互連接。
儘管本文中已描述說明性實施例,但其範疇包含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基於本揭露將瞭解的具有等效部件、修改、省略、組合(例如,各種實施例中的態樣的組合)、調適及/或更改的任何及所有實施例。舉例而言,可修改繪示於例示性系統中的組件的數目及定向。因此,已僅出於說明的目的而呈現前述描述。前述描述並非詳盡的,且不限於所揭露的精確形式或實施例。修改及調適對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自本說明書的考量及所揭露實施例的實踐顯而易見。
申請專利範圍中的部件應基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採用的語言廣泛地解釋,且不限於本說明書中或在本申請案的審查期間所描述的實例,其實例應理解為非排他性的。因此,意欲僅將本說明書及實例視為例示性的,其中真實範疇及精神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完整範疇指示。
100:系統 102(1)、…、102(n):顧客元件 104(1)、…、104(n):顧客位置 106(1)、…、106(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 108(1)、…、108(n):交付運輸工具 110(1)、…、110(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 112(1)、…、112(n):商家店鋪 114:通訊網路 116:相互連接服務元件 120:遠端資料庫 122(1)、122(2)、122(3)、…、122(n):伺服器元件 200:伺服器元件 202、216、312:記憶體 204、218、314:程式 206、220、304:I/O元件 208、222、308:處理器 210、316:應用 214、224:匯流排 300:使用者元件 302:顯示元件 306:電源 310:感測器 400:過程 402、404、406、408、410、412、416、418、420、422、424、426、428、430、432、434、436、438、440、442、444、446、448、450、452、454、456、458、459、460、462、464、466、468、470、472、474、476、478、480、482、483、484、486、488、490、492、494:步驟
併入於本說明書中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所揭露實施例且連同描述一起用於解釋所揭露實施例。在附圖中: 圖1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系統的方塊圖。 圖2A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相互連接服務元件的方塊圖。 圖2B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伺服器元件的方塊圖。 圖3為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例示性使用者元件的方塊圖。 圖4A至圖4E含有與所揭露實施例一致的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例示性製程的詳細流程圖。
100:系統 102(1)、102(n):顧客元件 104(1)、104(n):顧客位置 106(1)、106(n):物品交付提供者元件 108(1)、108(n):交付運輸工具 110(1)、110(n):物品服務提供者元件 112(1)、112(n):商家店鋪 114:通訊網路 116:相互連接服務元件 120:遠端資料庫 122(1)、122(2)、122(n):伺服器元件

Claims (11)

  1. 一種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電腦實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自第一系統接收與第二系統相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訂單請求; 在所述第二系統上顯示與所述訂單請求相關聯的確認請求; 在多個第三系統上顯示與多個任務相關聯的第二確認請求; 自所述第一系統、所述第二系統或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接收通訊,所述通訊包括訊息識別符以及元件識別符; 基於所述訊息識別符以及所述元件識別符中的至少一者,判定所述通訊的分類; 基於所述分類判定所述通訊的反應,所述第一系統、所述第二系統或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與服務所述反應相關聯;以及 將所述反應發佈至對應於與服務所述反應的所述第一系統、所述第二系統或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伺服器元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訂單請求後,實例化與所述訂單請求相關聯的訂單訊息佇列且添加識別符。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自所述第二系統接收對所述確認請求的反應。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應包括服務所述訂單請求的接受訊息或拒絕服務所述訂單請求的訊息。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若所述反應包括接受訊息,則將所述第二系統的識別符添加至所述訂單訊息佇列。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自所述多個第三系統的其中之一接收對所述第二確認請求的回應。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應包括服務所述多個任務的接受訊息或拒絕服務所述多個任務的訊息。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若所述反應包括接受訊息,則將所述第三系統的識別符添加至所述訂單訊息佇列。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訊息識別符包括商家就緒識別符、商家延遲識別符、商家取消識別符、揀取完成識別符、交付完成識別符、交付取消識別符或部分取消識別符。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實例化與產品或服務的準備相關聯的第一任務;以及 實例化與產品或服務的交付相關聯的第二任務。
  11. 一種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的電腦實施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所述指令以執行包括請求項1至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的方法。
TW110135244A 2020-03-02 2020-12-29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TWI764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806,631 US11010707B1 (en) 2020-03-02 2020-03-02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network devices based on queuing and servicing responses
US16/806,631 2020-03-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1305A TW202201305A (zh) 2022-01-01
TWI764835B true TWI764835B (zh) 2022-05-11

Family

ID=7591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5244A TWI764835B (zh) 2020-03-02 2020-12-29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TW109146604A TWI744153B (zh) 2020-03-02 2020-12-29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604A TWI744153B (zh) 2020-03-02 2020-12-29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010707B1 (zh)
JP (1) JP2023516512A (zh)
KR (2) KR102319399B1 (zh)
SG (1) SG11202104625PA (zh)
TW (2) TWI764835B (zh)
WO (1) WO20211762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09557A1 (en) * 2021-03-26 2022-09-29 Ebay Inc. Intelligent computer search functionality for locating items of interest near users
KR102649751B1 (ko) * 2022-12-14 2024-03-21 쿠팡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메시지 제공 방법
CN117041348A (zh) * 2023-06-20 2023-11-10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介系统以及服务请求结果回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701A (zh) * 2010-11-12 2012-05-23 甲骨文国际公司 分布式订单编排系统中的基于事件的编排
CN105512244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消息队列实现数据库事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9183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组配送顺序规划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
US20180295084A1 (en) * 2010-12-08 2018-10-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ing e-mail message characteristics for prioritization
US20190238495A1 (en) * 2017-06-08 2019-08-01 Amadeus S.A.S. Multi-standard message proces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9594A (en) * 1996-06-07 1998-03-17 Klingman; Edwin E. On-line secured financial transaction system through electronic media
US8271336B2 (en) * 1999-11-22 2012-09-18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Increased visibility during order management in a network-based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US7945479B2 (en) * 2005-11-08 2011-05-17 Ipdev Co. Ord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zza and other goods and services using a stat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8117086B1 (en) * 2006-05-04 2012-02-14 Rbs Lynk Incorporated Order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rigger events
US7895280B2 (en) 2008-09-03 2011-02-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osing message processing pipelines
US20100325640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Queueing messages related by affinity set
US8774087B2 (en) * 2010-03-26 2014-07-08 T-Mobile Usa, Inc. Signaling message prioritization
US8473316B1 (en) * 2010-06-04 2013-06-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der processing state management
KR101596904B1 (ko) 2013-05-09 2016-02-24 (주)배달통 배달 주문 서비스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사용자 단말기의 주문 서비스 방법
CA2902499A1 (en) * 2014-08-27 2016-02-27 Samer Ziad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secure ordering, payment and delivery of goods or services
US20160284005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Facebook, Inc. Techniques for product, service, and business recommendation
US10742565B2 (en) 2016-01-18 2020-08-11 Dell Products, L.P. Enterprise messaging system using an optimized queueing model
US20180107979A1 (en) * 2016-10-14 2018-04-19 Brant Westover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on-demand remote shopping
US11544462B2 (en) * 2018-12-07 2023-0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o promote achiev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701A (zh) * 2010-11-12 2012-05-23 甲骨文国际公司 分布式订单编排系统中的基于事件的编排
US20180295084A1 (en) * 2010-12-08 2018-10-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ing e-mail message characteristics for prioritization
CN105512244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消息队列实现数据库事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9183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组配送顺序规划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
US20190238495A1 (en) * 2017-06-08 2019-08-01 Amadeus S.A.S. Multi-standard message proces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4153B (zh) 2021-10-21
SG11202104625PA (en) 2021-10-28
US11010707B1 (en) 2021-05-18
KR102319399B1 (ko) 2021-11-01
JP2023516512A (ja) 2023-04-20
US20210272062A1 (en) 2021-09-02
WO2021176270A1 (en) 2021-09-10
KR20210133184A (ko) 2021-11-05
TW202201305A (zh) 2022-01-01
KR20210111141A (ko) 2021-09-10
TW202134967A (zh)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4835B (zh) 基於等候與服務反應相互連接網路元件之系統以及方法
TWI768622B (zh) 用於詐欺偵測的電腦實施系統以及方法
TWI760987B (zh) 多點目的地抵達時間分析之電腦實施系統以及電腦實施方法
TWI768597B (zh) 傳播計時器管理以及事件觸發之系統以及方法
TWI766498B (zh) 用於接收與傳播有效搜尋更新之電腦實施系統以及電腦實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