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191B - 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191B
TWI764191B TW109123074A TW109123074A TWI764191B TW I764191 B TWI764191 B TW I764191B TW 109123074 A TW109123074 A TW 109123074A TW 109123074 A TW109123074 A TW 109123074A TW I764191 B TWI764191 B TW I7641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alic acid
polypeptide dimer
high content
ige
glu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6799A (zh
Inventor
張明浩
梁甫伎
李炅和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Gi醫諾微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Gi醫諾微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Gi醫諾微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6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6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1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8Peptides; Protein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70Web, sheet or filament bases ; Films; Fibres of the matrix type containing drug
    • A61K9/702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2Nasal agents, e.g. deconges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050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4/70535Fc-receptors, e.g. CD16, CD32, CD64 (CD2314/705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00/00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 A23V2200/30Foods, ingredients or supplements having a functional effect on health
    • A23V2200/304Foods, ingredients or supplements having a functional effect on health having a modulation effect on allergy and risk of all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0Non-immunoglobulin-derived peptide or protein having an immunoglobulin constant or Fc region, or a fragment thereof, attached thereto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修飾IgE Fc受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與習知的抗IgE抗體相比,不僅在體內具有優異的安全性及持久性,且可與IgE強力結合,其具有延長投藥周期之優點。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是IgE單一標靶物質,且與習知施用IgG1的Fc之抗IgE抗體不同,不會結合至Fcγ受體。因此,其可抑制因結合至肥大細胞表面上的Fcγ受體所引起的介導物之釋放,如此可使諸如因IgG1與肥大細胞上之Fcγ受體III間之結合而導致全身性過敏反應之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減低至最小限度。此外,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即使在皮下投藥之情況下,仍可在血液中維持高濃度。據此,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

Description

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發明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包含IgE Fc受體及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發明背景
由於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及飲食習慣的西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及食物過敏,包括氣喘,之發生率越來越高。全身性過敏反應,一種嚴重的過敏性疾病,之發生亦漸增。此等慢性的免疫疾病嚴重地妨害個人的生活品質且社會經濟成本相應的飆升。因此,迫切需要採取措施克服這些疾病。
大部分的過敏性疾病是因免疫球蛋白E (IgE)過度的免疫反應引起。IgE是一種抗體,其在一般情況下以極低的濃度存在於血液中。IgE通常也是由無害的抗原產生。有一種情況是IgE的數目在無任何特定刺激之情況下增加。此種情況可能引起過敏性疾病。數目異常增加的IgE會結合至表現在肥大細胞、嗜鹼性球等等表面上的高親和性IgE Fc受體(FcεRIs)。此結合導致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球釋出化學介導物,如組織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緩激肽及血小板活性因子。此等化學介導物之釋出會導致過敏症狀。特別是,過敏性疾病可能因IgE與FcεRI間之結合而表現出更惡化的症狀。此外,已知FcεRI表現細胞在過敏病患中會增加。
目前,已經有多方面用於治療過敏性疾病之方法被提出,例如避開過敏原、投與抗過敏藥物、調整體內IgE的合成及開發抗IgE抗體。然而,仍存在許多的缺點,如藥效不足及嚴重副作用的發生。近來,已經研究出能夠以高親和力結合至IgE和FcγRIIb及抑制表現膜錨定IgE之細胞的組成物。此組成物經報告可用於治療IgE介導的疾病,包括過敏及氣喘(KR10-1783272B)。
特別是,奧馬珠單抗(omalizumab) (商品名:Xolair),其會標靶IgE抗體之Fc部分,已開發用作為頑固性重症氣喘及頑固性蕁麻疹之治療劑。然而,投與高劑量的奧馬珠單抗來維持治療效果,會導致高成本負擔以及諸如血管性水腫及全身性過敏反應之副作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Volume 99, Number 5, March 1997, 915-925)。除此之外,上市後的結果已經有嚴重副作用如過敏性肉芽腫血管炎及特發性嚴重的血小板減少之報告。
技術問題
據此,本發明研究開發出一種針對過敏性疾病之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劑。結果發現,當包含二個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FcεRIα-ECD)的單體之多肽二聚物之唾液酸含量高時,以上多肽二聚體對IgE具有優異的結合親和力,以及可在血液中維持高濃度。特別是,通過證實即使以皮下之方式投與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時,亦能有效的遞輸至體內而完成本發明。解決問題之方法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多肽二聚體,其包含二個單體,該單體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FcεRIα-ECD),其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為至少8。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之藥學組成物,其包含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皮貼片,其包含該藥學組成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局部貼片,其包含該藥學組成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改善或減緩過敏症狀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物之用途,其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本發明之效果
與習知的抗IgE抗體相比,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不僅在體內具有優異的安全性及持久性,還會與IgE強力結合,其具有延長投藥周期之優點。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是一種IgE單一標靶物質,且與習知應用IgG1的Fc之抗IgE抗體不同,不會結合至Fcγ受體。因此其可抑制因結合至肥大細胞表面上之Fcγ受體而引起之介導物的釋出,如此可使諸如因IgG1與肥大細胞上之Fcγ受體III間之結合而導致全身性過敏反應之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減低至最小限度。此外,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即使在皮下投與之情況下,仍可在血液中保持高濃度。據此,根據本發明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
本發明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包含二個單體,該單體包含一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FcεRIα-ECD),其中該單體包含一Fc區且該Fc區與該FcεRIα-ECD透過一鉸鏈連接,及該多肽二聚體之特徵在於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為至少8。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IgE"意指稱作免疫球蛋白E之抗體。IgE對肥大細胞、嗜鹼性球等具親和力。此外,IgE與其對應的抗原(過敏原)間之反應會引起發炎反應。此外,已知IgE是一種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之主要原因。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IgE Fc受體"亦稱作Fcε受體,意指會與IgE之Fc部分結合之受體。該受體有二種類型。對IgE Fc具高親和力之受體稱作Fcε受體I (FcεRI)。對IgE Fc具低親和力之受體稱作Fcε受體II (FcεRII)。FcεRI在肥大細胞及嗜鹼性球中表現。在IgE抗體與FcεRI之結合是經由多價抗原交聯之情況下,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球會發生去顆粒反應,從而釋出各種化學傳遞物質,包括組織胺。此釋出會引起立即的過敏反應。
FcεRI是一種由一個α鏈、一個β鏈及二個以雙硫鍵連接之γ鏈構成的膜蛋白。此等鏈中,IgE結合的部分是α鏈(FcεRIα)。FcεRIα約60kDa大,且由存在於細胞膜內側之疏水性區域及存在於細胞膜外側之親水性區域構成。特別是,IgE會結合至α鏈的胞外區域。FcεRIα可交換地用作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
具體地,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可具有NP_001992.1中所述的胺基酸序列。此外,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的胞外區域(FcεRIα-ECD)可具有序列辨識編號:1之胺基酸序列。該FcεRIα-ECD可為FcεRIα-ECD的片段或變體,只要該片段或變體能夠與IgE結合即可。此外,具有序列辨識編號:1之FcεIα-ECD,可由具有序列辨識編號:5之多核苷酸編碼。
該變體可透過於野生型FcεIα-ECD中取代、刪除或加入一或多個胺基酸製得,只要該方法不會改變FcεRIα的功能即可。此變體可與序列辨識編號: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高的一致性。
在此,該Fc區可為野生型Fc區或經修飾的Fc區。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經修飾的Fc區"意指其中抗體之Fc部分的一部分經過修飾之區。在此,Fc區意指含有免疫球蛋白之重鏈恆定區2 (CH2)及重鏈恆定區3 (CH3),但不含免疫球蛋白之重鏈與輕鏈之可變區與輕鏈恆定區1 (CH1)之部分。特別是,該經修飾的Fc區可通過取代Fc區中之一些胺基酸或通過結合不同類型的Fc區而獲得。具體地,該經修飾的Fc區可具有序列辨識編號:2之胺基酸序列。此外,具有序列辨識編號:2之經修飾的Fc區,可由具有序列辨識編號:6之序列的多核苷酸編碼。
此外,該經修飾的Fc區可為天然形式的糖鏈或相對於天然形式增加的糖鏈。免疫球蛋白Fc糖鏈可通過習知方法,如化學方法、酵素方法及使用微生物之基因工程方法修飾。此外,由於沒有Fcγ受體(FcγR)或補體成份1q (C1q)之結合位置,該經修飾的Fc區可為無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及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功能之區。
在一實施例中,該經修飾的Fc區與該FcεRIα-ECD可透過IgD之鉸鏈連接。該鉸鏈可為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天然IgD之鉸鏈區由64個胺基酸構成。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由20至60個連續胺基酸、25至50個連續胺基酸或30至40個胺基酸構成。在此,該鉸鏈變體可通過修飾IgD之鉸鏈中的某些胺基酸序列獲得,以便使蛋白質生產過程期間截短型的產生減至最小程度。
在一實施例中,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由30或49個胺基酸構成。此外,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含有至少一個半胱胺酸。
在一實施例中,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含有下列序列: Arg Asn Thr Gly Arg Gly Gly Glu Glu Lys Lys Xaa1 Xaa2 Lys Glu Lys Glu Glu Gln Glu Glu Arg Glu Thr Lys Thr Pro Glu Cys Pro (序列辨識編號:17),其中Xaa1可為Lys或Gly,而Xaa2可為Glu、Gly或Ser。具體地,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具有序列辨識編號:3或序列辨識編號:19之胺基酸序列,從而使蛋白生產過程期間截短型的產生最小化。
在另一實施例中,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含有下列序列: Ala Gln Pro Gln Ala Glu Gly Ser Leu Ala Lys Ala Thr Thr Ala Pro Ala Thr Thr Arg Asn Thr Gly Arg Gly Gly Glu Glu Lys Lys Xaa3 Xaa4 Lys Glu Lys Glu Glu Gln Glu Glu Arg Glu Thr Lys Thr Pro Glu Cys Pro (序列辨識編號:18),其中Xaa3可為Lys或Gly,而Xaa4可為Glu、Gly或Ser。具體地,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可具有序列辨識編號:4之胺基酸序列,從而使蛋白生產過程期間截短型的產生最小化。
特別是,在具有序列辨識編號:4之眼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中,至少一個Thr可為糖基化的。具體地,在序列辨識編號:18之胺基酸中,第13個、第14個、第18個或第19個Thr可為糖基化的。較佳地,全部四個Thr均為糖基化的。在此,糖基化可為O糖基化的。
附著於糖蛋白藥品之糖鏈,是決定在治療效率、體內之持久性、靶向及免疫反應等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品質之主要因子之一。證實了,糖鏈之終端不是以唾液酸封端之多肽二聚體,會被身體快速地移除。
本發明中使用的術語"唾液酸"可包括具下式1之N-乙醯神經胺酸(Neu5Ac)及具下式2之N-羥乙醯神經胺酸(Neu5Gc)。 [式1]
Figure 02_image001
[式2]
Figure 02_image003
在此情況下,在一實施例中,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具有高含量之N-乙醯神經胺酸。
此外,多肽二聚體之唾液酸含量可透過純化方法增加。此外,多肽二聚體之唾液酸含量之增加,可通過在引入了唾液酸轉移酶基因的細胞中生產多肽二聚體。
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之特徵可在於,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為8或更高。例如,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可為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較佳地,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可為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
在一實施例中,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可為至少8、至少9、至少10、至少11、至少12、至少13、至少14、至少15、至少16、至少17、至少18、至少19、至少20或至少21。此外,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可為8至30或12至25。此外,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可為10至25、11至24或12至23。且,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可為13至22、14至22、15至22、16至22、17至22、18至22或19至22。在此,該唾液酸可為N-乙醯神經胺酸。
此外,該唾液酸可結合至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FcεRIαECD)及Fc區之單體上的8個位置。在此情況下,該唾液酸可結合至以上位置中之至少4個或更多個位置。具體地,該唾液酸可結合至該單體上的4個、5個、6個、7個或8個位置。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為一種形式,其中二個單體彼此結合且各單體係通過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與經修飾的Fc區間之結合而獲得。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為其中相同的二個單體彼此通過位在鉸鏈處之半胱胺酸結合之形式。此外,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為其中二個不同的單體彼此結合之形式。
在此情況下,各多肽單體可在相同位置處包含唾液酸,但可在不同位置處包含唾液酸。此外,假如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為8或更高,則構成該二聚體之各單體可具有不同的唾液酸/多肽之莫耳比值。
此外,該多肽二聚體可含有二個彼此不同的單體。具體地,其可為其中一個單體含有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而另一個含有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的片段之形式。在此,該單體之實施例可由序列辨識編號:20、序列辨識編號:21或序列辨識編號:22表示的胺基酸序列構成。
此外,本發明所揭示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表現出比奧馬珠單抗,一種抗IgE抗體,高10至100倍、20至90倍、20至70倍、30至70倍或40至70倍之IgE結合親和力,較佳地表現出比奧馬珠單抗高約70倍之IgE結合親和力。
本發明之又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之藥學組成物,其包含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
該多肽二聚體與上述的相同。特別是,該藥學組成物之特徵可在於能夠皮下注射。已證實,在皮下注射時,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相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能有效治療和/或預防過敏性疾病。
在本文中使用的術語"過敏性疾病"意指由肥大細胞活化作用,如肥大細胞去顆粒反應介導之過敏反應引起的病理症狀。例如,此過敏性疾病可為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中之一: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皮膚炎、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及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但不限於此。特別是,該過敏性疾病可為IgE介導的。
在該藥學組成物中,可視用途、配方、摻合目的等等而包含任何數量的(有效量)多肽二聚體,只要該多肽二聚體可表現出抗過敏活性即可。以該組成物之重量為基礎,該多肽二聚體一般的有效量測定在0.001重量%至20.0重量%之範圍內。在此,該有效量意指能夠誘導抗過敏作用之數量。此一有效量可由熟悉此技術領域者決定。
該藥學組成物可進一步含有一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具體地,該藥學組成物含有一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且視投藥途徑,可以此技術領域中已知之慣用方法製成口服或非口服配方。
在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製成口服配方之情況下,可依照此技術領域中已知之方法,將該藥學組成物與適合的載劑調配在一起製成如粉劑、顆粒、錠劑、丸劑、糖衣錠、膠囊、液劑、凝膠、糖漿、懸液劑及薄片之配方。在此,適合的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例子可包括糖類,如乳糖、葡萄糖、蔗糖、右旋糖、山梨糖醇、甘露糖及木糖醇;澱粉類,如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及小麥澱粉;纖維素類,如纖維素、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及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羥基苯甲酸甲酯、羥基苯甲酸丙酯、硬脂酸鎂、礦物油、麥芽、明膠、滑石、多元醇、植物油等等。在製成製劑之情況下,該製劑可根據需要透過包括稀釋劑和/或賦形劑,如填料、增量劑、粘合劑、潤濕劑、崩解劑及界面活性劑進行。
在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製成非口服配方之情況下,可依照此技術領域已知之方法,將該藥學組成物與適合的載劑一起製成注射劑、經皮藥物、鼻吸入劑及栓劑形式之製劑。在製成注射劑之情況下,可使用無菌水、乙醇、多元醇,如甘油及丙二醇,或其混合物作為適合的載劑。至於該載劑,較佳地可使用等張溶液,如林格氏溶液、含三乙醇胺之磷酸鹽緩衝食鹽水(PBS)、注射用無菌水及5%右旋糖等等。
該藥學組成物之製備是此技術領域已知的,具體地可參考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19版,1995)等等。
本發明之藥學組成物的較佳每日劑量範圍從0.01μg/kg至10g/kg,較佳地從0.01mg/kg至1g/kg,取決於患者的病況、體重、性別、年齡、疾病嚴重性或投藥途徑。當劑量高時,可一天投藥該藥學組成物一次或數次。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施用(處方)之受試者為哺乳動物,可為例如人、狗及貓,人是最適合的,但不限於此。該藥學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安全性已經過認證且已知具有抗過敏活性之任何的化合物或天然萃出物,目的用於提升及強化抗過敏活性。
本發明人研究開發出一種用於過敏性疾病之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劑。結果證實了,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相比,具有高含量之涶液的多肽二聚體與IgE具有優異的結合親和力(表3)。此外,證實了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相比,當對罹患過敏性疾病之受試者皮下投與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時,血液中IgE及MCPT-1之濃度有效地降低,甚至在經過一預定時間後,效果仍持續(圖13及14)。
據此,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經皮貼片,其包含該藥學組成物。此外,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局部貼片,其包含該藥學組成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改善或緩解過敏症狀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
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與上述的相同。此外,該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可結合至適當的遞輸元件,供有效的遞輸至腸子。
此外,該食品組成物可製成任何形式,例如可製成飲料形式,如茶、果汁、碳酸飲料及離子飲料、加工乳製品,如牛奶及優格、保健功能性食品製劑,如錠劑、膠囊、丸劑、顆粒、液劑、粉劑、薄片、糊劑、糖漿、凝膠、膠凍及棒等等。
該食品組成物可歸在任何合法的產品類別或功能分類,只要該食品組成物在製造及分銷時符合執法規定即可。例如,該食品組成物可為根據保健功能食品法之保健功能性食品,或屬於根據食品衛生法之食品法典(食品藥品管理局通報的食品標準和規範)中的每種食品類型之糖果甜點、豆類、茶、飲料、特殊用途食品等。至於其它可包含在本發明之食品組成物中之食品添加物,可參考按食品衛生法之食品法典或食品添加物法典。
本發明之又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或預防過敏性疾病之方法,其包含對一受試者投與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之步驟。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與上述的相同。
該受試者可為哺乳動物,較佳地人、狗及貓。在此,投藥可以口服或非口服方式達成。在此,非口服投與可通過如皮下投與、靜脈投與、黏膜投與及肌肉投與之方法進行。
該過敏性疾病可為一種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皮膚炎、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及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之用途。
於下文中,將參考下列範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然而,下列範例僅旨在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之範疇不僅限於此。範例1 ,含Fc εRI α-ECD 及Fc 區之多肽的製備
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的胞外區域(FcεRIα-ECD)之C端經修飾的多肽,係依照美國專利案第7,867,491號中所揭示之方法製備。
首先,為了表現蛋白(FcεRIαECD-Fc1)、蛋白(FcεRIαECD-Fc2)及蛋白(FcεR1αECD-Fc3),其中具有序列辨識編號:1之胺基酸序列之FcεRI的α鏈之胞外區域與具有序列辨識編號:2之經修飾的免疫球蛋白Fc係分別透過序列辨識編號:19之鉸鏈、序列辨識編號:3之鉸鏈及序列辨識編號:4之絞鏈連接,將藉由連接編碼各蛋白之基因所獲得的盒選殖進入pAD15載體(Genexin, Inc.)中,建構FcεRIαECD-Fc蛋白表現載體。之後,將各表現載體轉導進入CHO DG44細胞(來自Dr. Chasin, Columbia University, USA)中。
在此,在轉導進入細胞株之時,同時將通過選殖α-2,6-唾液酸轉移酶基因進入pCI Hygro載體(Invitrogen)所獲得之表現載體,轉導進入分開準備之能夠表現FcεRIαECD-Fc2ST及FcεRIαECD-Fc3ST蛋白(其中加入唾液酸)的細胞株中。
使用5-羥色胺(HT)-無10% dFBS培養基(Gibco, USA, 30067-334)、MEMα培養基(Gibco, 12561, USA, Cat No. 12561-049)及HT+培養基(Gibco, USA, 11067-030)進行HT選擇,作為主要篩選程序。之後,使用HT選擇的選殖株進行胺甲喋呤(MTX)擴增,以便放大使用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系統之產率。
在MTX擴增完成後,進行繼代培養約1至5次以穩定細胞,供產率之評估。之後,進行MTX擴增的細胞之單位產率的評估。結果顯示於以下表1中。 [表1]
版本 培養基 MTX 濃度 產率
培養3天 批次 培養 (mg/ml)
μg/mL μg/106 細胞
FcεRIαECD-Fc2 Ex-cellDHFR 500nM 37.23 20.9 225
FcεRIαECD-Fc2 + a2,6-ST 100nM 45.4 25.1 338.2
FcεRIαECD-Fc3 2μM 27.0 16.9 180.4
FcεRIαECD-Fc3 + a2,6-ST 1μM 17.5 10.2 101.7
如表1所示,FcεRIαECD-Fc3細胞株在2μM胺甲喋呤擴增後,表現出16.9μg/106 個細胞之產率。另一方面,與2,6-唾液酸轉移酶共轉導之FcεRIαECD-Fc3細胞株(FcεRIαECD-Fc3ST),在1μM胺甲喋呤擴增後,表現出10.2μg/106 個細胞之產率。此外,FcεRIαECD-Fc2細胞株在0.5μM胺甲喋呤擴增下表現出20.9μg/106 個細胞之產率。此外,與2,6-唾液酸轉移酶共轉導之FcεRIαECD-Fc2細胞株(FcεRIαECD-Fc2ST),在0.1μM胺甲喋呤擴增後,表現出25.1μg/106 個細胞之產率。即,鑑定出與2,6-唾液酸轉移酶共轉導之FcεRIαECD-Fc2細胞株,其已經過在0.1μM胺甲喋呤擴增條件下之選擇,表現出最好的產率。
從FcεRIαECD-Fc2細胞株產生的多肽(FcεRIαECD-Fc)稱作"FcεRIαECD-Fc2"及從FcεRIαECD-Fc2+a2,6-ST細胞株產生的多肽稱作"FcεRIαECD-Fc2ST"。此外,從FcεRIαECD-Fc3細胞株產生的多肽稱作"FcεRIαECD-Fc3"及從FcεRIαECD-Fc3+a2,6-ST細胞株產生的多肽稱作"FcεRIαECD-Fc3ST"。範例2 ,多肽(Fc εRI α-ECD-Fc) 之純化及純度之確認
針對以上範例1中選擇的細胞株,利用批次培養方法,以60ml的規模培養i) FcεRIαECD-Fc3細胞株、ii) FcεRIαECD-Fc3+a2,6-ST細胞株及iii) FcεRIαECD-Fc2+a2,6-ST細胞株。使用蛋白A親和性管柱純化所產生的培養物,以獲得FcεRIα ECD-Fc,然後對純化的FcεRIα ECD-Fc進行SE-HPLC (粒徑篩析高效液相層析法)及SDS-PAGE之處理,以鑑定多肽之純度。
具體地,在非還原條件下進行SDS-PAGE。在非還原條件下,將各純化的多肽與非還原樣本緩衝液混合,然後在配製於TGS (Tris甘胺酸SDS)緩衝液中之Mini-Protean TGXTM 凝膠(Bio-Rad)中於200V條件下進行電泳30分鐘。電泳後,用考馬斯亮藍溶液染蛋白。結果示於以下表2及圖1中: [表2]
泳道# 樣本 純化 純度 (SE-HPLC) 樣本條件
M 蛋白標準品 單步驟 (蛋白-A親和性管柱) 純化 - - -
1 FcεRIαECD-Fc3 94.5% - 非還原
2 FcεRIαECD-Fc3ST 93.7%
3 FcεRIαECD-Fc2ST 93.2%
4 FcεRIαECD-Fc3 94.5% 冷凍/解凍 測試
5 FcεRIαECD-Fc3ST 93.7%
6 FcεRIαECD-Fc2ST 93.2%
如以上表2所示,確認各個多肽經過SE-HPLC方法純化後之純度為93%或更高。確認雜質,如截短型,不會在非還原條件下出現,特別是,即使在解凍/冷凍處理後,純度為93%或更高且沒有雜質。實驗例1 ,確認多肽(Fc εRI αECD-Fc) 之二聚體的形成
針對以上範例1選擇的細胞株,利用批次培養方法,以60ml的規模培養i) FcεRIαECD-Fc3細胞株,ii) FcεRIαECD-Fc3+a2,6-ST細胞株,及iii) FcεRIαECD-Fc2+a2,6-ST。之後在從使用培養上清液及蛋白A親和性管柱之多肽的純化獲得之純化產物上,進行SE-HPLC及SDS-PAGE。在此案例中,其等分別在非還原條件及還原條件下,在培養上清液及純化產物上進行。
非還原條件以與範例2中相同的方法進行。另一方面,在還原條件方面,將各純化的多肽與包含2-巰乙醇之還原樣本混合,然後在100℃之溫度下變性5分鐘。之後,在使用TGS緩衝液、200V之條件下,於Mini-Protean TGXTM 凝膠(Bio-Rad)中進行電泳30分鐘。電泳後,用考馬斯亮藍溶液對蛋白染色。
結果,在非還原條件下檢測到具有約150kDa大小之多肽,而在還原條件下檢測到具有約75kDa大小之多肽。經此,證實該多肽形成二聚體(圖2)。特別是,證實即使在對應於輸入之培養上清液中,多肽二聚體之純度仍高,且在將培養上清液通過親和性管柱所獲得的樣本(FT;流過)中沒有檢測到多肽,但在洗脫樣本中檢測到多肽。此外,即使比較因洗脫樣本的低pH而立即以1M Tris緩衝液(pH 9.0)中和之樣本(Elute_N)與沒有中和之樣本(Elute)時,沒有觀察到顯著差異(圖2)。
此外,鑑定出不僅純化出極高純度的多肽(98%或更高),甚至在培養上清液中多肽之表現純度亦非常高。此指出,可簡化將多肽(已經在相關的細胞株中表現)開發成醫藥產品之流程開發步驟,因此,很有可能大輻地降低醫藥產品之開發成本。實驗例2 ,確認多肽二聚體對IgE 之結合親和力
利用以上範例2之方法,針對純化範例1產生的多肽所獲得的純化產物i) FcεRIαECD-Fc2、ii) FcεRIαECD-Fc2ST、iii) FcεRIαECD-Fc3及iv) FcεRIαECD-Fc3ST及市售抗IgE抗體,奧馬珠單抗(商品名:Xolair),進行對IgE之結合親和力的比較測量。
具體地,將IgE塗佈在蛋白GLC感測晶片(Bio-Rad Laboratories, Inc., Cat # 176-5011)之管道上,然後使奧馬珠單抗或不同濃度之各個FcεR1αECD-Fc蛋白以30μl/分之速率流過,以測量IgE之結合親和力。實驗之進行是使用25mM NaOH作為再生緩衝液確定零基線,然後重複以上步驟。之後,使用蛋白結合分析器(ProteOn XPR36,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USA)確定結合曲線。結果示於表3中。 [表3]
樣本項目 FcεRIαECD-Fc 奧馬珠單抗 標記
藥物類型 Fc融合蛋白 抗IgE Ab  
結合 親和力 ka (結合速率) Fc2 2.14 x 105 4.05 x 105 比奧馬珠單抗低1.9倍
Fc2ST 2.64 x 105 比奧馬珠單抗低1.5倍
Fc3 1.98 x 105 比奧馬珠單抗低2.0倍
Fc3ST 2.40 x 105 比奧馬珠單抗低1.7倍
kd (解離速率) Fc2 8.29 x 10-5 6.02 x 10-3 比奧馬珠單抗高73倍
Fc2ST 5.69 x 10-5 比奧馬珠單抗高106倍
Fc3 1.33 x 10-4 比奧馬珠單抗高45倍
Fc3ST 1.49 x 10-4 比奧馬珠單抗高40倍
KD (kd/ka) Fc2 3.88 x 10-10 1.49 x 10-8 比奧馬珠單抗高38倍
Fc2ST 2.16 x 10-10 比奧馬珠單抗高69倍
Fc3 6.72 x 10-10 比奧馬珠單抗高22倍
Fc3ST 6.21 x 10-10 比奧馬珠單抗高24倍
如表3所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與IgE測得之結合速率(ka)值比奧馬珠單抗低1.5至2.0倍。即發現其對IgE以外的物質之結合親和力比奧馬珠單抗低1.5至2.0倍。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測得之解離速率(kd)值比奧馬珠單抗高40至106倍。結果證實,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具有比奥馬珠單抗高22至69倍之平衡解離常數(KD <kd/ka>)值。從此鑑定出,與奥馬珠單抗相比,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對IgE具有顯著增加的結合親和力。特別是,鑑定出其中添加唾液酸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表現出最高的IgE結合親和力,其比奥馬珠單抗高69倍。
此外,如圖3及4所示,證實奧馬珠單抗在結合後經過一段時間之情況下會喪失其對IgE之結合,然而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IgETRAP )一旦結合至IgE則不會與IgE分開。即,證實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不容易和IgE分開,且維持其結合狀態的能力比奥馬珠單抗好很多。實驗例3 ,確認多肽二聚體對IgG 受體之結合親和力
使用Octet RED384系統(Pall ForteBio, CA, USA),確認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Xolair)對IgG之Fcγ受體的結合親和力。
具體地,將Fcγ受體FcγRI、FcγRIIA、FcγRIIB、FcγRIIIA及FcγRIIIB重組蛋白(R & D Systems Inc., 5μg/ml)固定在300mM醋酸鹽緩衝液(pH5)下之激活AR2G生物感測器上。使用含有0.1% Tween 20及1%牛血清之PBS作為電泳緩衝液。所有的測量均在30℃下,以1,000rpm速率之樣本盤振盪器進行。結果示於圖5a至5e中,定量奥馬珠單抗及該多肽二聚體之IgGγ受體結合親和力,並示於圖6中。
結果證實,奥馬珠單抗對IgG之Fcγ受體顯示出高結合親和力,而該多肽二聚體對IgG之Fcγ受體具有極低的結合親和力。透過這個證實了該多肽二聚體不會與IgG之Fcγ受體結合。實驗例4 ,透過 β- 己糖胺酶分析法,確認多肽二聚體在小鼠骨髓衍生肥大細胞中之活性
進行β-己糖胺酶分析法,以分析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的體外活性。
具體地,將各個濃度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與IgE (1μg/mL)混合,於20℃下培育30分鐘以製備樣本。用Hank平衡鹽溶液(HBSS)緩衝液清洗培養供肥大細胞活化之小鼠骨髓衍生肥大細胞,以除去培養基,測量細胞數目,然後使5×105 個細胞再浮於40μL之HBSS緩衝液中。
將50μL因此製得的樣本加至活化的肥大細胞中。然後,令產物在5% CO2 、37℃培育箱中培育30分鐘。之後,在各添加10μL外來抗原DNP (2,4-二硝基苯,100ng/mL)後,再次於5% CO2 、37℃下培育30分鐘,然後分開30μL的上清液。
使30μL分開的上清液與30μL受質(4-硝基苯N-乙醯基-β-D-葡萄糖苷,5.84mM)充分混合,然後於5% CO2 、37℃下培育20分鐘。之後,添加140μL作為終止溶液之0.1M碳酸鈉緩衝液(pH10),終止反應。之後,在405nm下測量吸光度,以鑑定活化的肥大細胞中因外來抗原而分泌的β-己糖胺酶之分泌量。結果示於圖7中。
如圖7所示,從IgE與本發明之多肽二聚體的濃度為1:1之情況,證實IgE之活性大幅地受到抑制。即證實,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即使其濃度與IgE的相同時,仍會反應。實驗例5 ,使用β- 己糖胺酶分析法,比較多肽二聚體與人抗IgE 抗體在人Fc εRI 表現性小鼠骨髓衍生肥大細胞中之活性
為了比較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IgETRAP )與Xolair (奥馬珠單抗),其是人抗IgE抗體,之活性,進行了β-己糖胺酶分析。
製備各別多肽二聚體及Xolair之各個濃度,然後與人IgE (1μg/mL)混合。之後,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以製得樣本。此 外,製備其中已引入人FcεRI基因且小鼠FcεRI基因已經移除之小鼠骨髓衍生及分化而來之肥大細胞。用HBSS緩衝液清洗製得的肥大細胞,然後將5×105 個細胞再浮於60μL之HBSS緩衝液中。
然後,於肥大細胞中添加20μL如此製得的樣本,然後在5% CO2 、37℃培育箱中培育30分鐘。隨後,在添加20μL之人抗IgE抗體(BioLegend, Cat No. 325502, 0.5μg/mL)後,再次於5% CO2 、37℃培育箱中培育產物30分鐘。之後,在1,500rpm、4℃下離心後,分開30μL之上清液。使30μL分開的上清液與30μL受質(4-硝基苯N-乙醯基-β-葡萄糖苷,5.84mM)充分混合,然後於5% CO2 、37℃培育箱中培育25分鐘。之後,添加140μL之0.1M碳酸鈉緩衝液(pH 10)結束反應。之後,測量在405nm下之吸光度,比較分泌的β-己糖胺酶之相對量,確定依各樣本濃度之肥大細胞的抑制作用。結果示於圖8中。
如圖8所示,多肽二聚體之IC50 經測量大約為11.16ng/mL,而Xolair之IC50 經測量大約為649.8ng/mL。因此,確定了多肽二聚體在肥大細胞活性上之抑制能力比Xolair高58倍。實驗例6 ,在食物過敏模型中透過活體內分析法確認多肽二聚體之活性
以14天的間隔,經腹腔對Balb/c小鼠(Orientbio Inc.)投與50μg之卵白蛋白(OVA)及1mg之氫氧化鋁二次,用以誘發致敏。之後,在第28、30、32、34及36天經口投與50mg的OVA共五次,用以誘發腸道食物過敏。
在經口投與OVA二次後,即在第31天,將小鼠分成三組,各有7隻小鼠。被分開的三組如下:第一組接受高濃度(200μg)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第二組接受低濃度(20μg)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而第三組沒有接受任何東西。
在經口投與OVA的同時,觀察是否因食物過敏誘導而發生腹瀉。此外,在第37天犧牲小鼠,分析各組之小鼠的小腸中肥大細胞的數目、血液中IgE濃度及血液中肥大細胞去顆粒酵素(肥大細胞蛋白酶-1 (MCPT-1))之濃度。
結果如圖9所示,第二次經口投與OVA後,第三組之小鼠發生腹瀉。另一方面,第三次投與OVA後,第1組及第2組之小鼠發生腹瀉。特別是,第1組之小鼠的腹瀉頻率低於第2組之小鼠。通過這個,證實了抗食物過敏作用與多肽二聚體之濃度成比例地增加。實驗例7 ,多肽二聚體之唾液酸含量的分析
基於從以上範例1中製得之FcεRIαECD-Fc2+a2,6-ST細胞株產生的多肽之產率是最高的,而實驗例4至6中之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的抗過敏作用是優異的觀點,分析該多肽二聚體之唾液酸含量,以研究取決於唾液酸含量的多肽二聚體的抗過敏功效。
具體地,為了測量從以上範例1中製得之FcεRIαECD-Fc2+a2,6-ST細胞株產生的多肽二聚體(FcεRIαECD-Fc2ST)之聚醣結構中所含的唾液酸含量,先用唾液酸酶(其是與唾液酸之分解代謝相關的酵素)分離唾液酸。之後,使用HPLC (waters, alliance e2659)對該分離的唾液酸進行單離、檢測及定量。
根據pH梯度將該多肽二聚體分成三個樣本,然後單離並純化。將三個樣本置於AmiconUltra 10K (Millipore, UFC501096)濾器中,在13,000rpm,溫度4℃之條件下離心10分鐘,重覆5次,用去離子水交換濃縮物,然後濃縮。當在波長280nm下測量時,將樣本的濃度定至10mg/mL或更高。
之後,取各樣本0.5mg並置於EP管中,添加1μL之唾液酸酶(Roche, 10 269 611 001)及40μL之濃度10mM的磷酸鈉緩衝液(pH 7.0),然後加入去離子水,以致最後的體積為100μL。取各樣本2μL,測量在波長280nm下之濃度,及將確認的濃度值用作為最後的分析濃度。
使樣本在37℃培育箱中反應18個小時,之後將其置於AmiconUltra 10K濾器中,並在13,000rpm,4℃之條件下離心15分鐘,且將通過濾器之濾液用於分析。HPLC分析條件示於以下表4中。 [表4]
分析管柱 RHM-單醣H+ (8%) 300 Х 7.8 mm (Rezex);分析管柱 RHM-單醣H+ (8%) 50 Х 7.8 mm (Rezex);保護管柱
標準物質 NGNA: 2 ~ 40 μM NANA:100 ~ 2000 μM
通量 0.55 ㎖/min
管柱溫度 50℃
檢測 206 nm
注射體積 5 μL
移動相 5 mN硫酸水溶液
梯度/時間 等度沖提 / 45分鐘
用於校正唾液酸含量之標準物質是N-乙醯神經胺酸(之後稱作NANA)及N-羥乙醯神經胺酸(之後稱作NGNA)之混合物。獲得標準曲線之線性回歸方程式,以計算分析物中NGNA及NANA之莫耳濃度。所使用的混合物示於以下表5中。 [表5]
混合物 1 2 3 4 5
NANA (μM) 2,000 1,000 500 300 200
NGNA (μM) 40 20 10 6 4
使用該NANA含量計算樣本中NANA唾液酸的含量。樣本中唾液酸的含量以唾液酸/樣本之莫耳比值(mol/mol)表示。 [方程式1] 樣本中唾液酸的含量= (樣本中NANA之莫耳濃度)/(樣本之莫耳濃度)
此外,使用該NGNA含量計算樣本中NGNA之含量。樣本中NGNA之含量以NGNA/分析物之莫耳比值(mol/mol)表示。 [方程式2] 樣本中NGNA的含量= (分析物中NGNA之莫耳濃度)/(分析物之莫耳濃度)
結果示於以下表6中。 [表6]
樣本 NGNA/蛋白 (mol/mol) NANA/蛋白 (mol/mol)
FcεRIαECD-Fc2ST 樣本1 (SA ) 0.13 7.7
樣本2 (SA ) 0.17 12.0
樣本3 (SA ) 0.27 19.1
如表6所示,其根據pH梯度分成三個樣本,然後分離與純化且測出樣本中之唾液酸含量不同。為了比較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抗過敏作用,依唾液酸含量依序將多肽二聚體稱作"SA "、"SA "及"SA "。實驗例8 ,多肽二聚體之形成隨唾液酸含量變化之確認
為確認多肽二聚體之形成是否隨唾液酸含量而變化,使在範例9中分離的SA 、SA 及SA 接受與實驗例1中相同的方法,在非還原條件及還原條件下之SDS-PAGE分析的處理。
結果,在所有的SA 、SA 及SA 中,在非還原條件下檢測到具有約150kDa大小之多肽,而在還原條件下檢測到具有約75kDa大小之多肽。透過此證實該多肽形成二聚體(圖10)。實驗例9 ,多肽二聚體之等電點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確認
為確認多肽二聚體之等電點是否會根據唾液酸含量而變化,將在實驗例7中分離的SA 、SA 及SA 與IEF樣本溶液混合,然後裝載至pH 3-7 IEF凝膠(Invitrogen)中,依序在100V條件下進行電泳1個小時、在200V條件下1個小時及在500V條件下30分鐘。電泳完成後,使凝膠在包含12%三氯醋酸及3.5%磺柳酸之固定溶液中反應30分鐘,然後用蒸餾水清洗。用考馬斯亮藍溶液染蛋白。
結果,SA 、SA 及SA 之等電點根據唾液酸含量而有稍微的不同,分別發現為約5.3、4.9及4.7 (圖11)。實驗例10 ,在食物過敏動物模型中多肽二聚體之抗過敏活性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確認:測量腹瀉頻率
為確認多肽二聚體之活性是否會隨著唾液酸含量而變化,以14天的間隔,經腹腔對Balb/c小鼠(Orientbio Inc.)投與50μg之OVA及1mg之氫氧化鋁二次,用以誘發致敏。之後,在第28天、第30天、第32天、第34天、第36天、第38天及第40天經口投與50mg的OVA共七次,用以誘發食物過敏。在此情況下,經口投與OVA是在禁食4個小時後進行。
經口投與OVA二次,然後在第40天將小鼠分成三組,各有7隻小鼠。該等小鼠被分成第一組,其是接受皮下投與高濃度(200μg)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之組;第二組,其是接受皮下投與高濃度(200μg)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之組;及第三組,其是皮下投與PBS之組。確認經口投與OVA時誘發食物過敏是否發生腹瀉。
結果,在第四次經口投與OVA後,第三組小鼠發生腹瀉。在第五次經口投與OVA後,第二組小鼠發生腹瀉。特別是,在第六次經口投與OVA後,第二組小鼠腹瀉的頻率快速地增加。另一方面,在第六次經口投與OVA後,第一組小鼠發生腹瀉,但即使在第七次經口投與OVA後,第一組小鼠腹瀉頻率仍保持但沒有增加(圖12)。透過此,證實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相比,該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具有優異的抗過敏作用。實驗例11 ,在食物過敏動物模型中多肽二聚體之抗過敏活性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確認:測量血液中IgE 之濃度
利用眼眶後採血方法,從實驗例10各組中第七次經口投與OVA之小鼠上採血。在環境溫度下反應30分鐘後,於4°C、13,000rpm下離心15分鐘以分離血清。為測量血液中游離IgE之濃度,使用小鼠總IgE ELISA套組(BioLegend),在此案例中,根據製造商的操作程序進行ELISA,但使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SA 及SA )取代抗IgE抗體,作為塗佈在96孔盤上之受質。
具體地,用PBS稀釋的多肽二聚體(SA 及SA )塗佈96孔盤,在4℃溫度下反應一整夜。隔天,用含有0.05% tween 20之PBS (之後,清洗緩衝液)清洗,加入阻斷緩衝液(分析稀釋液)並反應1個小時。之後,用清洗緩衝液清洗,之後將欲用作標準溶液之小鼠IgE及小鼠之血清樣本於1X分析稀釋液中稀釋,然後置於盤中並反應2個小時。
再次用清洗緩衝液清洗後,加入生物素標記的小鼠抗IgE抗體並反應1個小時。用清洗緩衝液清洗後,加入HRP (辣根過氧化酶)標記的卵白素(Avidin-HRP)並反應30分鐘。用清洗緩衝液清洗後,加入受質溶液並反應20分鐘同時阻斷光線,然後加入停止溶液(1M H2 SO4 )使反應停止。之後,用微孔盤讀取器(Epoch Microplate Spectrophotometer)測量在波長450nm下之吸光值,然後計算濃度。
結果,第3組皮下投與PBS的小鼠,血液中IgE之濃度計算為約8,000ng/mL。此外,第2組皮下投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之小鼠,血液中IgE濃度計算為約7,000ng/mL。另一方面,第1組皮下投與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之小鼠,血液中IgE之濃度計算為約4,900ng/mL,第2組與第3組間之血液中的IgE濃度有很大的差異(圖13)。
從此等結果發現,當皮下投與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時,血液中IgE含量降低。此外,根據此血液中IgE的降低,預測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能有效治療過敏。實驗例12 ,在食物過敏動物模型中,多肽二聚體之抗過敏活性取決於唾液酸含量的確認:測量血液中MCPT-1 之濃度
在食物過敏實驗完成後2天,從各組小鼠身上採血製備血清。為測量血液中MCPT-1 (肥大細胞蛋白酶-1)之濃度,使用MCPT-1 ELISA套組(Invitrogen),根據製造商之步驟準則進行操作。
具體地,用小鼠抗MCPT-1抗體塗佈96孔免疫盤並在4℃下反應一整夜。隔天,用含有0.05% tween 20之PBS (在下文中,清洗緩衝液)清洗,加入含有1% BSA (牛血清白蛋白)之PBS (在下文中,阻斷緩衝液,分析稀釋液)並反應1個小時。之後,用清洗緩衝液清洗,然後將欲用作為標準溶液之MCPT-1及小鼠之血清樣本於1X分析稀釋液中稀釋,然後置於盤中並反應2個小時。
2個小時後,加入生物素標記的小鼠抗MCPT-1抗體並反應1個小時。用清洗緩衝液清洗後,加入HRP (辣根過氧化酶)標記的卵白素(Avidin-HRP)並反應30分鐘。用清洗緩衝液清洗後,加入受質溶液並反應20分鐘,同時阻斷光線,之後加入停止溶液(1M H2 SO4 )使反應停止。之後,用微孔盤讀取器(Epoch Microplate Spectrophotometer)測定在波長450nm下測得減去在波長570nm下測得之吸光值,然後計算濃度。
結果,第3組皮下投與PBS的小鼠,血液中MCPT-1濃度計算為約4,000ng/mL。此外,第2組皮下投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之小鼠,血液中MCPT-1濃度計算為約4,200ng/mL。另一方面,第1組皮下投與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SA )之小鼠,血液中MCPT-1濃度計算為約2,800ng/mL,第2組與第3組間之血液中的MCPT-1濃度有很大的差異(圖14)。範例3 ,透過純化製備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
為了確認多肽二聚體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物理性質,先獲得含有廣範圍唾液酸之多肽二聚體。具體地,使用親和性層析法及離子交換層析法純化從FcεRIαECD-Fc2+a2,6-ST細胞株獲得的多肽二聚體。
首先,對細胞培養溶液進行親和性層析法之處理,以便從該培養溶液中除去主要的雜質。使用充填AmsphereTM A3樹脂之AmsphereTM A3預充填管柱(床高5cm,體積5mL)及AKTA Avant 25設備,一種液相層析系統,進行親和性層析法。在此,其之進行是使用100mM甘胺酸,pH 3.3作為洗出緩衝液。
之後,使用充填Q Sepharose Fast Flow樹脂之Hiscreen QFF (床高10cm,體積5mL)及AKTA Avant 25設備,一種液相層析系統,進行陰離子交換層析法。使用20mM磷-檸檬酸鹽,pH 3.5作為洗出緩衝液。在此情況下,調整作為清洗緩衝液之20mM磷-檸檬酸鹽,pH 4.0的濃度,以獲得具有各種唾液酸含量之二聚體。通過實驗例7中使用的分析方法進行唾液酸含量的分析。透過此,獲得具有唾液酸含量為7.0mol/mol、10.3mol/mol、12.9mol/mol、14.9mol/mol及21.4mol/mol之多肽二聚體。實驗例13 ,在小鼠模型中,多肽二聚體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藥物動力學分析
為了進行多肽二聚體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藥物動力學分析,分別於小鼠皮下注射濃度10mg/kg之在範例3中製得具有唾液酸含量為7.0mol/mol、10.3mol/mol、12.9mol/mol、14.9mol/mol 及21.4mol/mol之多肽二聚體。為了分析多肽二聚體之藥物動力學,在投與受質後第0小時、第3小時、第10小時、第24小時、第72小時、第168小時及第240小時採集血液,並以下列方式分析。
將抗FcεRI抗體(Invitrogen)於1XPBS (Welgene)中稀釋成0.5μg/mL,然後加至免疫盤(Thermo)中,在4℃條件下反應一整夜。反應完成後,用1X PBST清洗該免疫盤,然後於每一孔中添加I-Block溶液(Invitrogen),一種阻斷溶液,並在環境溫度下反應1個小時。阻斷期間,製備標準及分析樣本。將多肽二聚體於含有小鼠空白血清之1% BSA/PBS中稀釋成0.19ng/mL至200ng/mL,以製備標準受質,亦使用含有小鼠空白血清之1% BSA/PBS進行1/20-1/300之稀釋,以製備分析樣本。
阻斷完成後,用1X PBST清洗盤及於每孔中加入標準及分析樣本,之後在環境溫度下反應1個小時。之後,用1X PBST清洗,及加入稀釋至1:10,000之抗人IgG4-HRP (Southern biotech),然後在環境溫度下反應1個小時。反應完成後,用1X PBST清洗盤,及於孔中加入TMB溶液(Thermo)並反應。當使用微量盤讀取器(Molecular devices)在波長650nm下測得吸光值在0.8-1.0範圍時,於每孔中加入停止溶液(Sigma)使反應停止。反應終止後,在5分鐘內測量該盤在波長450nm下之吸光值,並分析數值。該多肽二聚體取決於唾液酸含量所產生的藥學動力學圖表及藥物動力學參數示於圖15及表7中。
結果如表7所示,證實於小鼠中投與唾液酸含量越高之多肽二聚體,在血液中濃度越高。 [表7]
唾液酸含量 (mol/mol) T1/2 (hr) T最大 (hr) C最大 (㎍/㎖) AUC最後 (hr*㎍/㎖)
7.0 51.3 ± 5.9 5.3 ± 3.3 1.3 ± 0.5 47.8 ± 3.2
10.3 44.5 ± 6.7 5.3 ± 3.3 1.6 ± 0.6 57.1 ± 9.6
12.9 40.0 ± 9.5 17 ± 9.9 2.0 ± 0.4 119.7 ± 5.2
14.9 35.4 ± 3.5 7.7 ± 3.3 2.6 ± 0.3 182.7 ± 7.0
21.4 38.5 ± 5.0 10.0 ± 0.0 12.1 ± 0.9 890.0 ± 64.4
實驗例14 ,在被動全身性過敏小鼠模型中,根據多肽二聚體之唾液酸含量的功效之確認
為確認活體內抗過敏作用根據多肽二聚體之唾液酸含量的差異,使用文獻中所揭示之方法於小鼠體內誘發被動全身性過敏(PSA),方法如下(Methods and Protocol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vol. 1032, DOI 10.1007/978-1-62703-496-8_10)。已知誘發全身性過敏會活化肥大細胞且增加肥大細胞會降低身體溫度。利用此,於小鼠體內誘發PSA時,投與具有各別唾液酸含量之多肽二聚體,然後測量體溫以比較抗過敏作用。
測量插入應答器的Balb/c小鼠(Orient Bio)之體溫,然後經腹膜投與20μg之含0.9% NaCl的抗DNP IgE (Sigma),然後皮下投與10mg/kg分別具有不同唾液酸含量之多肽二聚體。24個小時後,測量小鼠的體溫,然後投與含0.9% NaCl的DNP-HAS (Sigma),一種外來抗原。之後,靜脈投與1mg的抗原。投與後,使用遠程體溫計(Bio medic data systems)測量小鼠以10分鐘為間隔之體溫歷時1個小時。實驗結果示於圖16中。
結果證實,在投與載具及具有唾液酸含量10.3mol/mol的多肽二聚體之組中,小鼠的體溫降低,而在投與具有唾液酸含量14.9mol/mol或更高的多肽二聚體之組中,小鼠的體溫沒有降低。透過此證實了,與具有低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相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在被動全身性過敏之誘發上,具有優異的降低作用。
圖1是顯示通過SDS-PAGE證實各細胞株中所產生的多肽二聚體之結果視圖。 圖2是顯示根據一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的非還原形式及還原形式之SDS-PAGE結果視圖。 圖3是顯示奥馬珠單抗對IgE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4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對IgE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5a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對IgG Fcγ受體I (FcγRI)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5b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對IgG Fcγ受體IIA (FcγRIIA)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5c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對IgG Fcγ受體IIB (FcγRIIB)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5d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對IgG Fcγ受體IIIA (FcγRIIIA)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5e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對IgG Fcγ受體IIIB (FcγR IIIB)之結合親和力視圖。 圖6是定量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或奥馬珠單抗與IgG Fcγ受體間之結合親和力所獲得的圖表。 圖7是顯示與IgE結合之程度取決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的濃度之視圖。 圖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IgETRAP )及Xolair (奥馬珠單抗)之間,在人FcεRI表現小鼠衍生肥大細胞之活性上,取決於其等之濃度的抑制能力之比較視圖。 圖9是通過測量在食物過敏模型中腹瀉之頻率,證實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的抗過敏作用之視圖。 圖10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SA 、SA 及SA )的非還原形式及還原形式之SDS-PAGE結果視圖。 圖11是確認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SA 、SA 及SA )的等電點之視圖。 圖12是通過測量在食物過敏模型中腹瀉之頻率,證實皮下注射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SA 及SA )的抗過敏作用之視圖。 圖13是通過在食物過敏模型中測量血液中之IgE濃度,證實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SA 及SA )的抗過敏作用之視圖。 圖14是通過在食物過敏模型中測量血液中之MCPT-1濃度,證實根據一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SA 及SA )的抗過敏作用之視圖。 圖15是顯示根據一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在小鼠模型中取決於唾液酸含量之藥物動力學概貌的分析結果視圖。 圖16是通過測量在被動全身性過敏小鼠模型中之體溫,證實根據一個實施例之多肽二聚體取決於唾液酸含量的抗過敏作用之視圖。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無)

Claims (15)

  1. 一種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包含:二個單體,其各含有一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Fc ε RI α-ECD),該胞外區域由序列辨識編號:1之胺基酸序列所構成,其中該單體含有一Fc區,及該Fc區與該Fc ε RI α-ECD透過一鉸鏈連接,其中該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為10至25。
  2. 如請求項1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Fc區具有序列辨識編號:2之胺基酸序列。
  3. 如請求項1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鉸鏈是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
  4. 如請求項1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唾液酸是N-乙醯神經胺酸。
  5. 如請求項1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多肽二聚體中唾液酸/多肽二聚體之莫耳比值為從12至25。
  6. 如請求項3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含有至少一個半胱胺酸。
  7. 如請求項3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是:Arg Asn Thr Gly Arg Gly Gly Glu Glu Lys Lys Xaa1 Xaa2 Lys Glu Lys Glu Glu Gln Glu Glu Arg Glu Thr Lys Thr Pro Glu Cys Pro(序列辨識編號:17),Xaa1是Lys或Gly,及Xaa2是Glu、Gly或Ser;或Ala Gln Pro Gln Ala Glu Gly Ser Leu Ala Lys Ala Thr Thr Ala Pro Ala Thr Thr Arg Asn Thr Gly Arg Gly Gly Glu Glu Lys Lys Xaa3 Xaa4 Lys Glu Lys Glu Glu Gln Glu Glu Arg Glu Thr Lys Thr Pro Glu Cys Pro(序列辨識編號:18),Xaa3是Lys或Gly,及Xaa4是Glu、Gly或Ser。
  8. 如請求項3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其中該衍生自免疫球蛋白IgD或其變體之鉸鏈區具有任一個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之胺基酸序列:序列辨識編號:3、序列辨識編號:4及序列辨識編號:19。
  9. 一種用於治療或預防過敏性疾病之藥學組成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
  10. 如請求項9之用於治療或預防過敏性疾病之藥學組成物,其中該藥學組成物係供皮下注射。
  11. 如請求項9之用於治療或預防過敏性疾病之藥學組成物,其中該過敏性疾病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之群組之任一個: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皮膚炎及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12. 一種經皮貼片,其包含如請求項9之藥學組成物。
  13. 一種局部貼片,其包含如請求項9之藥學組成物。
  14. 一種用於改善或緩解過敏症狀之食品組成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
  15. 一種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於製備藥物之用途,該藥物是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其中該多肽二聚體將被投予至一受試者。
TW109123074A 2019-07-08 2020-07-08 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TWI764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82217 2019-07-08
KR20190082217 2019-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6799A TW202116799A (zh) 2021-05-01
TWI764191B true TWI764191B (zh) 2022-05-11

Family

ID=7411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3074A TWI764191B (zh) 2019-07-08 2020-07-08 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7693A1 (zh)
EP (1) EP3998279A4 (zh)
JP (1) JP2022539684A (zh)
KR (2) KR102561135B1 (zh)
AU (1) AU2020310003A1 (zh)
BR (1) BR112022000246A2 (zh)
CA (1) CA3145382A1 (zh)
CL (1) CL2021003401A1 (zh)
IL (1) IL289679A (zh)
MX (1) MX2022000285A (zh)
PE (1) PE20220098A1 (zh)
TW (1) TWI764191B (zh)
WO (1) WO2021006599A1 (zh)
ZA (1) ZA20220073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24179A1 (en) * 2013-03-15 2016-01-28 Pyranose Biotherapeutics, Inc. Modified fc fusion proteins
US20170189476A1 (en) * 2014-05-23 2017-07-06 Genexine, Inc. Pd-l1 fusion protein and use thereof
CN107207623A (zh) * 2015-02-20 2017-09-26 橘生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Fc融合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67334A (en) 1959-03-13 1962-12-04 Garrett Corp Driving and control means for a plurality of alternators
KR100475417B1 (ko) * 1998-12-30 2005-07-18 씨제이 주식회사 시알산 함량이 높은 재조합 당단백질의 제조방법
WO2008028068A2 (en) * 2006-08-30 2008-03-06 Genentech, Inc. NON-HUMAN PRIMATE FCεR1α POLYPEPTIDES
US7867491B2 (en) * 2007-05-30 2011-01-11 Genexine Co., Ltd. Immunoglobulin fusion proteins
DK2853545T3 (en) 2008-09-17 2016-08-29 Xencor Inc Antibody specific for IgE
CN102695956B (zh) * 2009-10-26 2015-12-09 基因泰克公司 用于检测对治疗性抗IgE抗体特异性的抗体的测定法及其在过敏反应中的用途
WO2012053828A2 (ko) * 2010-10-20 2012-04-26 주식회사 한독약품 인간 인터루킨-1 수용체 길항제-하이브리드 Fc 융합단백질
KR101873201B1 (ko) * 2015-06-11 2018-07-02 주식회사 제넥신 변형된 인터루킨-7 단백질 및 이의 용도
KR101847169B1 (ko) * 2015-10-07 2018-04-09 주식회사 녹십자 지속형 에리트로포이에틴 함유 조성물
PE20210043A1 (es) * 2018-01-08 2021-01-08 Gi Innovation Inc Dominio extracelular de subunidad alfa del receptor fc de ige,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que comprende el mismo y metodo para producir el mismo
KR102038672B1 (ko) * 2018-01-08 2019-10-30 (주)지아이이노베이션 IgE Fc 수용체의 알파 서브유닛의 세포외 도메인을 포함하는 약학적 조성물
ES2969110T3 (es) * 2018-01-12 2024-05-16 Gi Innovation Inc Composición que comprende probióticos y polipéptidos que tienen afinidad de unión por IgE y uso de la mism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24179A1 (en) * 2013-03-15 2016-01-28 Pyranose Biotherapeutics, Inc. Modified fc fusion proteins
US20170189476A1 (en) * 2014-05-23 2017-07-06 Genexine, Inc. Pd-l1 fusion protein and use thereof
CN107207623A (zh) * 2015-02-20 2017-09-26 橘生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Fc融合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06293A (ko) 2021-01-18
AU2020310003A1 (en) 2022-01-06
TW202116799A (zh) 2021-05-01
ZA202200738B (en) 2023-11-29
WO2021006599A1 (ko) 2021-01-14
KR102561135B1 (ko) 2023-07-31
KR20230115283A (ko) 2023-08-02
CL2021003401A1 (es) 2022-10-14
CA3145382A1 (en) 2021-01-14
EP3998279A4 (en) 2023-01-18
BR112022000246A2 (pt) 2022-02-22
MX2022000285A (es) 2022-02-03
PE20220098A1 (es) 2022-01-24
EP3998279A1 (en) 2022-05-18
IL289679A (en) 2022-03-01
US20220257693A1 (en) 2022-08-18
CN114080398A (zh) 2022-02-22
JP2022539684A (ja)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0048B (zh) 具有SIRP-α结构域或其变体的构建体
JP7488303B2 (ja) IgE Fc受容体のアルファサブユニットの細胞外ドメイン、その物を含む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JP6937737B2 (ja) 改良された補体結合を有する高次多量体化免疫グロブリンfc組成物を作製するためのヒトタンパク質断片の融合タンパク質
TW201940512A (zh) 具有與FcRn增進的結合及延長的半衰期之Fc變異體
CN111587118B (zh) 包含益生菌和具有与IgE结合能力的多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TWI764191B (zh) 包含IgE Fc受體之α次單元之胞外區域且具有高含量之唾液酸的多肽二聚體以及包含其之藥學組成物
SAYERS et al.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human IgE–Fc receptor interactions
JP7181878B2 (ja) Pd-1に対するモノクローナル抗体及びその適用
CN114080398B (zh) 包含IgE Fc受体的α亚基的胞外结构域且具有高唾液酸含量的多肽二聚体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WO2021031784A1 (zh) 靶向cd3和cd20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US20230139700A1 (e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mmune cell activator
US20230279124A1 (en) Fusion protein comprising ige fc receptor alpha subunit extracellular domain and anti-il-4r antibody, and use thereof
RU2786578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пробиотики и полипептид, обладающий аффинностью связывания в отношении ige,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US11608371B1 (en) Therapeutic molecules
WO2022022526A1 (zh) 抗her2抗体及其应用
US20240166750A1 (en) GLYCOENGINEERED Fc VARIANT POLYPEPTIDES WITH ENHANCED EFFECTOR FUNCTION
US20220380482A1 (en) IgE Antibody with FcRn binding
WO2021006375A1 (ko) Ige fc 수용체의 알파 서브유닛의 세포외 도메인을 포함하는 시알산 함량이 높은 폴리펩티드 이량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약학적 조성물
CA3216005A1 (en) Fc variant with enhanced affinity to fc receptors and improved thermal stability
CA3236019A1 (en) Proteins comprising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