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044B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044B
TWI763044B TW109132362A TW109132362A TWI763044B TW I763044 B TWI763044 B TW I763044B TW 109132362 A TW109132362 A TW 109132362A TW 109132362 A TW109132362 A TW 109132362A TW I763044 B TWI763044 B TW I7630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uckle
housing
parts
buck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2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7549A (zh
Inventor
張存東
陳敏
何佳
劉開文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7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7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04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殼體、多個端子,以及遮蓋。殼體具有第一扣接構造。端子設置在殼體,每一端子具有固定在殼體的固定部、自固定部朝下延伸的尾部,以及連接於尾部末端且用於焊接在電路板的表面的表面焊接部。遮蓋設置在殼體的後端,遮蓋具有第二扣接構造,以及端子遮蓋部,遮蓋能相對於殼體沿移動方向移動,第二扣接構造能夠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殼體的第一扣接構造,以使遮蓋能被操作以停止於預扣接位置及終扣接位置,當遮蓋在預扣接位置時,端子的表面焊接部顯露出,當遮蓋在終扣接位置時,端子遮蓋部遮蓋住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遮蓋的電連接器。
近年來,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166704A(對應美國發明專利號US5,971,774) 公開了一種用於連接印刷電路板的連接器,所述連接器包括一個殼體,殼體具有許多的從其上以第一方向伸出的細長的導電端子,一個對中件被連接到殼體上,所述對中件被用於使端子的自由端保持在相對於殼體為基本固定的方向上,其中對中件可相對於殼體以第一方向從暫時位置移動到最終位置,端子被對中件緊緊地保持在暫時位置,而被對中件寬鬆地保持在最終位置。
該案所公開的對中件僅用於保持及定位端子的自由端。端子的後段仍然是暴露出的。在一些應用上,無論在製造或是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端子尾部可能會發生汙染,造成端子以及焊接接點的損壞、劣化、接觸不良、或是產生斷路。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改善先前技術中至少一缺點的電連接器。
於是,本發明電連接器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是包含一殼體、多個端子,以及一遮蓋。該殼體具有第一扣接構造。該等端子設置在該殼體,每一端子具有固定在該殼體的一固定部、自該固定部朝下延伸的一尾部,以及連接於該尾部末端且用於焊接在一電路板的表面的一表面焊接部。該遮蓋設置在該殼體的後端,該遮蓋具有第二扣接構造,以及一端子遮蓋部,該遮蓋能相對於該殼體沿一移動方向移動,該第二扣接構造能夠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的第一扣接構造,以使該遮蓋能被操作以停止於一預扣接位置及一終扣接位置,當該遮蓋在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的表面焊接部顯露出,當該遮蓋在該終扣接位置時,該端子遮蓋部遮蓋住該等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殼體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遮蓋的左右兩側,該遮蓋能沿該移動方向由上而下地自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殼體還具有位於後端的左右兩側且側向地朝外延伸出的兩個側伸部,該遮蓋還具有位於左右兩側且朝下延伸出的兩個下伸部,該兩側伸部與該兩下伸部對應配合,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側伸部,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下伸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包括位於上方的第一扣塊及位於下方的第二扣塊,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分別形成於對應的側伸部的前側面與後側面,每一下伸部具有分別對應於對應的側伸部的前側面與後側面的一前扣接條及一後扣接條,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包括形成於對應的下伸部的前扣接條與後扣接條且用以與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對應扣接的扣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殼體的每一側伸部具有朝下形成的導引孔,該遮蓋的每一下伸部還具有位於該前扣接條與後扣接條之間且朝下形成的導引塊,所述導引塊可上下滑動地插設於所述導引孔,以使該遮蓋能沿該移動方向由上而下地移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分別形成於該兩側伸部的所述第一扣塊左右地錯開且前後地錯開,分別形成於該兩側伸部的所述第二扣塊左右地錯開且前後地錯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殼體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遮蓋的左右兩側,該遮蓋能沿該移動方向由後朝前地自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殼體還具有位於後端的左右兩側且朝後延伸出的兩個後伸部,該遮蓋還具有位於左右兩側的兩個側臂部,該兩後伸部與該兩側臂部對應配合,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後伸部,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側臂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包括位於後方的第一扣塊及位於前方的第二扣塊,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形成於對應的後伸部的內壁面,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包括形成於對應的側臂部且用以與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對應扣接的扣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端子遮蓋部具有一上壁、兩側壁、一後壁,以及由該兩側壁、該上壁與該後壁共同界定且用以至少局部地容置該等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的一容置槽。
本發明在該電連接器完成組裝前,該遮蓋能透過該第一扣接構造與該第二扣接構造結合設置在該殼體,利於零件的輸送、倉儲、備料及上線組裝。並且,由於該第二扣接構造是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的第一扣接構造,使該遮蓋能被操作以停止於該預扣接位置及該終扣接位置,該遮蓋位於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的表面焊接部將會顯露出,以利於該電連接器的表面焊接部的進行表面焊接安裝。當焊接作業完成後,能該遮蓋推至該終扣接位置,此時該遮蓋的端子遮蓋部遮蓋住該等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因此,在該電連接器完成組裝之後,本發明的該遮蓋能夠完整的遮蓋住該等端子顯露於該殼體的後端的尾部及表面焊接部,防止汙染、該等端子以及焊接接點的損壞、劣化、接觸不良、或是產生斷路。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一第一實施例,適用於設置在一電路板200,該電路板200在本實施例中為柔性電路板200,但不以此為限。該電連接器100包含一殼體1、多個端子2,以及一遮蓋3。
參閱圖1至圖5,該殼體1具有在一前後方向D1(箭頭的方向朝前,反向為後)上位於前端的一對接部11、自後端朝前形成的一端子安裝槽12,該端子安裝槽12具有形成於該對接部11的前端的多個插孔121,該等插孔121在本第一實施例中沿一左右方向D2(箭頭的方向朝右,反向為左)間隔並排,且沿一上下方向D3(箭頭的方向朝上,反向為下)分為上下兩排。該等端子2設置在該殼體1,每一端子2具有固定在該殼體1的一固定部21、自該固定部21朝前延伸且對應於該等插孔121的一接觸部22、自該固定部21沿該上下方向D3朝下延伸的一尾部23,以及連接於該尾部23末端且用於焊接在該電路板200的表面上的電路接點(圖未示)的一表面焊接部24。詳細來說,該殼體1還具有用於組裝該等端子2的固定部21且組裝於該端子安裝槽12的後段的一端子保持塊13,藉此使該等端子2固定設置在該殼體1。該等端子2的固定部21可以形成有例如倒刺的構造且藉由所述構造緊配合地固定在該端子保持塊13;或是該等端子2的固定部21可以通過插入模製的方式固定於該端子保持塊13。
參閱圖1及圖4至圖6,該遮蓋3設置在該殼體1的後端,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殼體1還具有位於後端且沿該左右方向D2側向地朝外延伸出的兩個側伸部14,以及形成於位於該殼體1的左右兩側的該兩側伸部14的第一扣接構造15。該遮蓋3自左右兩側朝下延伸出且與該兩側伸部14對應配合的兩個下伸部31、形成於該兩下伸部31的第二扣接構造32,以及一端子遮蓋部33。該遮蓋3能相對於該殼體1沿一移動方向移動,該第二扣接構造32能夠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1的第一扣接構造15,以使該遮蓋3能被操作以停止於一預扣接位置及一終扣接位置。當該遮蓋3在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2的表面焊接部24顯露出;當該遮蓋3在該終扣接位置時,該端子遮蓋部33遮蓋住該等端子2的尾部23與表面焊接部24。具體來說,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端子遮蓋部33具有一上壁331、連接該上壁331且朝下延伸形成的兩側壁332、連接該上壁331且連接於該兩側壁332的一後壁333,以及由該兩側壁332、該上壁331與該後壁333共同界定且用以至少局部地容置該等端子2的尾部23與表面焊接部24的一容置槽334。
詳細來說,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移動方向的方向為該上下方向D3,且該遮蓋3是能沿該移動方向由上而下地自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所述第一扣接構造15包括位於上方的兩個第一扣塊151及位於下方的兩個第二扣塊152,該兩第一扣塊151與該兩第二扣塊152分別形成於對應的側伸部14的前側面與後側面。其中,分別形成於該兩側伸部14的該兩第一扣塊151左右地錯開且前後地錯開,該兩第一扣塊151之中的其中一者是形成於位於右側的側伸部14的前側面,另一者是形成於位於左側的側伸部14的後側面;分別形成於該兩側伸部14的該兩第二扣塊152左右地錯開且前後地錯開,該兩第二扣塊152之中的其中一者是形成於位於右側的側伸部14的後側面,另一者是形成於位於左側的側伸部14的前側面。
每一下伸部31具有分別對應於對應的側伸部14的前側面與後側面的一前扣接條311及一後扣接條312。所述第二扣接構造32包括形成於對應的下伸部31的前扣接條311與後扣接條312且用以與該兩第一扣塊151與該兩第二扣塊152對應扣接的多個扣孔321。該等扣孔321包括對應於該兩第一扣塊151的兩個第一扣孔321a,以及對應於該兩第二扣塊152的兩個第二扣孔321b。當該遮蓋3在該預扣接位置時,該兩第一扣孔321a扣接於該兩第一扣塊151,且該兩第二扣孔321b尚未扣接於該兩第二扣塊152,詳細來說,此時形成有所述第二扣孔321b的前扣接條311及後扣接條312的底緣能靠抵於該兩第二扣塊152,以使該遮蓋3停止在該預扣接位置;當該遮蓋3自在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時,該兩第一扣孔321a仍然扣接於該兩第一扣塊151,且該兩第二扣孔321b扣接於該兩第二扣塊152,以使該遮蓋3停止在該終扣接位置。也就是說,藉由該第一扣孔321a與該兩第一扣塊151能使該遮蓋3預組裝於該殼體1。而藉由該第二扣孔321b與該兩第二扣塊152能使該遮蓋3完全地組裝於該殼體1並停止於該終扣接位置。另外,該殼體1的每一側伸部14的頂面具有朝下形成的一導引孔141,該遮蓋3的每一下伸部31還具有位於該前扣接條311與後扣接條312之間且朝下形成的一導引塊313,該兩下伸部31的導引塊313可上下滑動地插設於該兩側伸部14的導引孔141,以使該遮蓋3能沿該移動方向由上而下地移動。
總的來說,在該電連接器100完成組裝前,該遮蓋3能透過該第一扣接構造15與該第二扣接構造32結合設置在該殼體1,利於零件的輸送、倉儲、備料及上線組裝。並且,由於該第二扣接構造32是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1的第一扣接構造15,使該遮蓋3能被操作以停止於該預扣接位置及該終扣接位置,該遮蓋3位於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2的表面焊接部24將會顯露出,以利於對該電連接器100的表面焊接部24與該電路板200的電路接點進行表面焊接安裝。當焊接作業完成後,能該遮蓋3推至該終扣接位置,此時該遮蓋3的端子遮蓋部33遮蓋住該等端子2的尾部23與表面焊接部24。因此,在該電連接器100完成組裝之後,本發明的該遮蓋3能夠完整的遮蓋住該等端子2顯露於該殼體1的後端的尾部23及表面焊接部24,防止汙染、該等端子2以及焊接接點的損壞、劣化、接觸不良、或是產生斷路。
參閱圖7至圖10,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一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該殼體1還具有位於後端的左右兩側且朝後延伸出的兩個後伸部16,該遮蓋3還具有位於左右兩側且由該後壁333的左右兩側緣朝前延伸出的兩個側臂部34,該兩後伸部16與該兩側臂部34對應配合,所述第一扣接構造15形成於位於該殼體1的左右兩側的該兩後伸部16,所述第二扣接構造32形成於位於該遮蓋3的左右兩側的該兩側臂部34。
參閱圖7及圖11至圖13,該移動方向的方向為該前後方向D1,該遮蓋3能沿該移動方向由後朝前地自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所述第一扣接構造15包括位於後方的兩個第一扣塊151’及位於前方的兩個第二扣塊152’,該兩第一扣塊151’與該兩第二扣塊152’形成於對應的後伸部16的內壁面,所述第二扣接構造32包括分別形成於對應的側臂部34的外側面且用以與該兩第一扣塊151’與該兩第二扣塊152’對應扣接的扣塊322。
該殼體1的每一後伸部16的內壁面形成有沿該前後方向D1延伸且朝後開口的一導引滑槽161,該遮蓋3還形成有自該上壁331的左右兩側緣朝外側延伸且可滑動地插設於該兩後伸部16的導引滑槽161的兩個導引滑塊35,以使該遮蓋3能沿該移動方向由後朝前地移動。
當該遮蓋3在該預扣接位置時,每一扣塊322分別扣接於該第一扣塊151’且位於該第一扣塊151’與該第二扣塊152’之間,以使該遮蓋3停止在該預扣接位置;當該遮蓋3自在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時,該兩扣塊322分別扣接於該兩第二扣塊152’且該兩導引滑塊35能靠抵於該兩導引滑槽161的前端的內壁面,以使該遮蓋3停止在該終扣接位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該電連接器100完成組裝前,該遮蓋3能透過該第一扣接構造15與該第二扣接構造32結合設置在該殼體1,利於零件的輸送、倉儲、備料及上線組裝。並且,由於該第二扣接構造32是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1的第一扣接構造15,使該遮蓋3能被操作以停止於該預扣接位置及該終扣接位置,該遮蓋3位於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2的表面焊接部24將會顯露出,以利於該電連接器100的表面焊接部24的進行表面焊接安裝。當焊接作業完成後,能該遮蓋3推至該終扣接位置,此時該遮蓋3的端子遮蓋部33遮蓋住該等端子2的尾部23與表面焊接部24。因此,在該電連接器100完成組裝之後,本發明的該遮蓋3能夠完整的遮蓋住該等端子2顯露於該殼體1的後端的尾部23及表面焊接部24,防止汙染、該等端子2以及焊接接點的損壞、劣化、接觸不良、或是產生斷路。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 電連接器 1········ 殼體 11······· 對接部 12······· 端子安裝槽 121····· 插孔 13······· 端子保持塊 14······· 側伸部 141····· 導引孔 15······· 第一扣接構造 151····· 第一扣塊 152····· 第二扣塊 151’···· 第一扣塊 152’···· 第二扣塊 16······· 後伸部 161····· 導引滑槽 2········ 端子 21······· 固定部 22······· 接觸部 23······· 尾部 24······· 表面焊接部 3········ 遮蓋 31······· 下伸部 311····· 前扣接條 312····· 後扣接條 313····· 導引塊 32······· 第二扣接構造 321····· 扣孔 321a···· 第一扣孔 321b··· 第二扣孔 322····· 扣塊 33······· 端子遮蓋部 331····· 上壁 332····· 側壁 333····· 後壁 334····· 容置槽 34······· 側臂部 35······· 導引滑塊 200····· 電路板 D1······ 前後方向 D2······ 左右方向 D3······ 上下方向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的一第一實施例設置在一電路板的一立體圖,圖中該遮蓋在一預扣接位置; 圖2是圖1中的該第一實施例與該電路板以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圖; 圖3是圖2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4是類似圖1的一立體圖,圖中該遮蓋在一終扣接位置; 圖5是圖4中的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剖視圖; 圖6是圖5中的該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電連接器的一第二實施例設置在該電路板的一立體圖,圖中該遮蓋在該預扣接位置; 圖8是圖7中的該第二實施例的一俯視圖; 圖9是圖7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10是圖9以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11是圖7中的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剖視圖; 圖12是類似圖7的一立體圖,圖中該遮蓋在該終扣接位置;以及 圖13是圖12中的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剖視圖。
100····· 電連接器 1········ 殼體 11······· 對接部 14······· 側伸部 141····· 導引孔 15······· 第一扣接構造 151····· 第一扣塊 152····· 第二扣塊 2········ 端子 23······· 尾部 24······· 表面焊接部 3········ 遮蓋 31······· 下伸部 311····· 前扣接條 312····· 後扣接條 313····· 導引塊 32······· 第二扣接構造 321····· 扣孔 321a···· 第一扣孔 321b··· 第二扣孔 33······· 端子遮蓋部 331····· 上壁 332····· 側壁 333····· 後壁 200····· 電路板 D1······ 前後方向 D2······ 左右方向 D3······ 上下方向

Claims (5)

  1.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殼體,具有第一扣接構造;多個端子,設置在該殼體,每一端子具有固定在該殼體的一固定部、自該固定部朝下延伸的一尾部,以及連接於該尾部末端且用於焊接在一電路板的表面的一表面焊接部;以及一遮蓋,設置在該殼體的後端,該遮蓋具有第二扣接構造,以及一端子遮蓋部,該遮蓋能相對於該殼體沿一移動方向移動,該第二扣接構造能夠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的第一扣接構造,以使該遮蓋能被操作以停止於一預扣接位置及一終扣接位置,當該遮蓋在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的表面焊接部顯露出,當該遮蓋在該終扣接位置時,該端子遮蓋部遮蓋住該等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殼體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遮蓋的左右兩側,該遮蓋能沿該移動方向由上而下地自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該殼體還具有位於後端的左右兩側且側向地朝外延伸出的兩個側伸部,該遮蓋還具有位於左右兩側且朝下延伸出的兩個下伸部,該兩側伸部與該兩下伸部對應配合,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側伸部,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下伸部,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包括位於上方的第一扣塊及位於下方的第二扣塊,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分別形成於對應的側伸部的前側面與後側面,每一下伸部具有分別對應於對應的側伸部的前側面與後側面的一前扣接條及一後扣接條,所述第二扣接構 造包括形成於對應的下伸部的前扣接條與後扣接條且用以與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對應扣接的扣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每一側伸部具有朝下形成的導引孔,該遮蓋的每一下伸部還具有位於該前扣接條與後扣接條之間且朝下形成的導引塊,所述導引塊可上下滑動地插設於所述導引孔,以使該遮蓋能沿該移動方向由上而下地移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分別形成於該兩側伸部的所述第一扣塊左右地錯開且前後地錯開,分別形成於該兩側伸部的所述第二扣塊左右地錯開且前後地錯開。
  4.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殼體,具有第一扣接構造;多個端子,設置在該殼體,每一端子具有固定在該殼體的一固定部、自該固定部朝下延伸的一尾部,以及連接於該尾部末端且用於焊接在一電路板的表面的一表面焊接部;以及一遮蓋,設置在該殼體的後端,該遮蓋具有第二扣接構造,以及一端子遮蓋部,該遮蓋能相對於該殼體沿一移動方向移動,該第二扣接構造能夠兩段式地對應扣接於該殼體的第一扣接構造,以使該遮蓋能被操作以停止於一預扣接位置及一終扣接位置,當該遮蓋在該預扣接位置時,該等端子的表面焊接部顯露出,當該遮蓋在該終扣接位置時,該端子遮蓋部遮蓋住該等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殼體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遮蓋的左右兩側,該遮蓋能沿該移動方向由後朝前地自該預扣接位置移動至該終扣接位置, 該殼體還具有位於後端的左右兩側且朝後延伸出的兩個後伸部,該遮蓋還具有位於左右兩側的兩個側臂部,該兩後伸部與該兩側臂部對應配合,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後伸部,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形成於該兩側臂部,所述第一扣接構造包括位於後方的第一扣塊及位於前方的第二扣塊,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形成於對應的後伸部的內壁面,所述第二扣接構造包括形成於對應的側臂部且用以與所述第一扣塊與所述第二扣塊對應扣接的扣塊。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端子遮蓋部具有一上壁、兩側壁、一後壁,以及由該兩側壁、該上壁與該後壁共同界定且用以至少局部地容置該等端子的尾部與表面焊接部的一容置槽。
TW109132362A 2020-08-10 2020-09-18 電連接器 TWI763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6062.3A CN114079178B (zh) 2020-08-10 2020-08-10 电连接器
CN202010796062.3 2020-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7549A TW202207549A (zh) 2022-02-16
TWI763044B true TWI763044B (zh) 2022-05-01

Family

ID=8027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2362A TWI763044B (zh) 2020-08-10 2020-09-18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9178B (zh)
TW (1) TWI7630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6404A (en) * 1992-06-16 1994-09-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urface mounting connector
TW200640096A (en) * 2005-03-01 2006-11-16 Tyco Electronics Corp Two piece surface mount header assembly having a planar alignment surface
US20070015413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ight angle type connector used for balanced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CN201498723U (zh) * 2009-07-28 2010-06-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6404A (en) * 1992-06-16 1994-09-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urface mounting connector
TW200640096A (en) * 2005-03-01 2006-11-16 Tyco Electronics Corp Two piece surface mount header assembly having a planar alignment surface
US20070015413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ight angle type connector used for balanced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CN201498723U (zh) * 2009-07-28 2010-06-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9178A (zh) 2022-02-22
CN114079178B (zh) 2023-08-29
TW202207549A (zh)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849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622442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3817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assisting member for guiding
US632239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232437B1 (ko) 보드간 컨넥터
US703318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achable pick-up device
US2010001583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members
TWI734244B (zh) 電性端子以及電連接器
US9343832B2 (en)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077674B2 (en) Board attachment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352676B2 (ja) コネクタ
US7040904B2 (en) Connector
TWI763044B (zh) 電連接器
JP4782024B2 (ja) 電子接続箱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20190296467A1 (en) Board connector
JP7272232B2 (ja) コネクタ
JP7216896B2 (ja) 雄端子、および雄コネクタ
JP7283971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構造
US7607945B2 (en) Connector
JP4482391B2 (ja) バスバーと端子の接続構造
JP7172938B2 (ja) 雄端子、および雄コネクタ
US109854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o increase connection reliability and control the impedance of the terminals
JP7001965B2 (ja) コネクタ
JP289785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を用いた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US81186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creasing inserting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