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8820B -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 Google Patents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8820B
TWI758820B TW109127463A TW109127463A TWI758820B TW I758820 B TWI758820 B TW I758820B TW 109127463 A TW109127463 A TW 109127463A TW 109127463 A TW109127463 A TW 109127463A TW I758820 B TWI758820 B TW I7588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beam
secondary electron
image
pattern
imag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7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3349A (zh
Inventor
方偉
浦凌凌
王波
仲華 董
王勇新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3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3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8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882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2Optical, image processing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H01J37/222Image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 G01N23/225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using electron or ion
    • G01N23/225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using electron or ion using incident electron beams, e.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20Processor architectures; Processor configuration, e.g. pipeli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7Retouching; Inpainting; Scratch remov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80Geometric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44Detectors; Associated components or circu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8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with scanning be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07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secondary emis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40Imaging
    • G01N2223/401Imaging image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40Imaging
    • G01N2223/418Imag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50Detectors
    • G01N2223/507Detectors secondary-emission detec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56Microscopic image
    • G06T2207/10061Microscopic image fr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81Training; Lear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2Treatment of data
    • H01J2237/221Image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2Treatment of data
    • H01J2237/226Image re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44Detec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detecting means
    • H01J2237/2448Secondary particle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44Detec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detecting means
    • H01J2237/24495Signal processing, e.g. mixing of two or mor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0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ing method
    • H01J2237/2806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09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ing problems involv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1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H01J2237/2817Pattern inspection

Landscapes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改良型裝置及方法,且更特定言之,揭示一種用於經由一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而增強一影像之裝置及方法。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改良型方法包括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該方法包括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所同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Description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本文所提供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影像增強技術,且更特定言之,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在積體電路(IC)之製造程序中,檢測未完成或已完成的電路組件以確保其係根據設計而製造且無缺陷。可使用利用光學顯微鏡或帶電粒子(例如電子)束顯微鏡,諸如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檢測系統。隨著IC組件之實體大小繼續縮小,缺陷偵測之準確度及良率變得愈來愈重要。儘管可使用多個電子束以增加產出量,但由帶電粒子偵測器接收之成像信號之保真度的限制可能限制可靠缺陷偵測及分析所要的成像解析度,從而致使檢測工具不足以達成其所要目的。
本文中所提供之實施例揭示一種粒子束檢測裝置,且更特定言之,揭示一種使用複數個帶電粒子束之檢測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方法包括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 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該方法亦包括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影像增強裝置包括:一記憶體,其儲存一指令集;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執行以下操作: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該至少一個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儲存一指令集,該指令集可由一運算器件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致使執行用於增強一影像之一方法。該方法包括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該方法亦包括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 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用於縮減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中之串擾污染之方法包括:由一多射束檢測系統分別獲取一樣本上之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之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該第一影像係基於來自該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第一偵測區之一第一偵測信號而產生且該第二影像係基於來自該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第二偵測區之一第二偵測信號而產生。該方法亦包括藉由使用對應於該第一區域之一第一參考影像判定源自一第一二次電子束之該第一影像之一主圖案。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使用對應於該第二區域之一第二參考影像判定該第一影像是否包括源自一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一雙重圖案。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判定該第一偵測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的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基於該經判定關係縮減來自來自該第一偵測區的一第三偵測信號之串擾污染。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方法包括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一第一影像。該第一影像係基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第一偵測信號而產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該方法亦包括基於該第一偵測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影像。
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其他優點將自結合隨附圖式進行之以下描述變得顯而易見,在該等中藉助於說明及實例闡述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
1:樣本
10:主腔室
20:裝載鎖定腔室
30:設備前端模組(EFEM)
30a:第一裝載埠
30b:第二裝載埠
40:電子束工具
50:控制器
100:電子束檢測(EBI)系統
100_1:主光軸
101:電子源
101s:交越
102:初級電子束
102_1:初級電子細射束
102_1S:第一探測光點
102_1se:第一二次電子束
102_2:初級電子細射束
102_2S:第二探測光點
102_2se:第二二次電子束
102_3:初級電子細射束
102_3S:探測光點
102_3se:第三二次電子束
103:槍孔徑
110:聚光透鏡
120:源轉換單元
130:初級投影光學系統
131:物鏡
132:偏轉掃描單元
140:電子偵測器件
140_1:第一偵測元件
140_2:第二偵測元件
140_3:偵測元件
150:二次成像系統
150_1:副光軸
160:射束分離器
171:槍孔徑板
172:預細射束形成機構
400:影像增強裝置
410:偵測信號獲取器
420: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
430:串擾縮減器
440:變換函數提供者
441:圖案識別符
442:影像分塊提取器
443:機器學習網路
444:資訊檔案
450:影像產生器
A:第一圖案/主圖案
B:第二圖案/雙重圖案
IM1:第一影像
IM2:第二影像
IMn:影像
P1:背景分塊/影像分塊
P2:主圖案分塊/影像分塊
P3:雙重圖案分塊/影像分塊
S710:步驟
S720:步驟
S730:步驟
S740:步驟
S810:步驟
S820:步驟
S830:步驟
S840:步驟
圖1為說明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例示性電子束檢測(EBI)系統之示意圖。
圖2為說明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例示性電子束工具的示意圖,該例示性電子束工具可為圖1之例示性電子束檢測系統之一部分。
圖3A至圖3C分別為具有第一圖案之電子束影像、具有第二圖案之電子束影像及具有串擾污染之電子束影像的實例。
圖4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例示性影像增強裝置之方塊圖。
圖5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圖1之例示性影像增強裝置之例示性變換函數提供者的方塊圖。
圖6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用於自電子束影像提取影像分塊之實例。
圖7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表示用於增強多射束檢測系統中之影像之例示性方法的程序流程圖。
圖8為表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用於產生用於縮減來自電子束偵測信號之串擾污染之變換函數的例示性方法的程序流程圖。
現在將詳細參考例示性實施例,在隨附圖式中說明該等例示性實施例之實例。以下描述參考隨附圖式,其中除非另外表示,否則不同圖式中之相同編號表示相同或相似元件。例示性實施例之以下描述中所闡述之實施並不表示所有實施。取而代之,其僅僅為符合關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敍述之所揭示實施例的態樣的裝置及方法之實例。舉例而言,儘管一些實施例係在利用電子束之內容背景中予以描述,但本發明不限於 此。可以相似方式應用其他類型之帶電粒子束。此外,可使用其他成像系統,諸如光學成像、光偵測、x射線偵測等。
電子器件係由形成於被稱為基板之矽塊上的電路構成。許多電路可一起形成於同一矽塊上且被稱為積體電路或IC。此等電路之大小已顯著地減小,使得電路中之許多電路可安裝於基板上。舉例而言,智慧型手機中之IC晶片可與拇指甲一樣小且仍可包括超過20億個電晶體,每一電晶體之大小不到人類毛髮之大小的1/1000。
製造此等極小IC為常常涉及數百個個別步驟之複雜、耗時且昂貴之程序。甚至一個步驟中之錯誤亦有可能導致成品IC中之缺陷,該等缺陷使得成品IC為無用的。因此,製造程序之一個目標為避免此類缺陷以使在程序中製造之功能性IC的數目最大化,亦即改良程序之總體良率。
改良良率之一個組分為監測晶片製造程序,以確保其正生產足夠數目個功能積體電路。監測該程序之一種方式為在晶片電路結構形成之各個階段處檢測晶片電路結構。可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來進行檢測。SEM可用以實際上將此等極小結構成像,從而獲取該等結構之「圖像」。影像可用以判定結構是否適當形成,且亦判定結構是否形成於適當位置中。若結構為有缺陷的,則程序可經調整,使得缺陷不大可能再現。
儘管多重帶電粒子束成像系統(諸如多射束SEM)可適用於增加晶圓檢測產出量,但多射束SEM之成像解析度可受由二次電子偵測系統接收及偵測之成像信號的品質限制。由樣本表面上之初級細射束之相互作用產生的二次帶電粒子束(諸如電子束)可包含具有約50eV的較大能量散佈且相對於樣本表面之法線具有約90°之較大發射角範圍的二次電子。此類散焦電子束在二次電子偵測器上可具有大的入射光點。在習知的多射 束SEM中,散焦電子束可入射於二次電子偵測器之多個偵測元件上。換言之,多個偵測元件中之每一者可自對應二次電子束及其他鄰近射束接收二次電子。因此,一個偵測元件之成像信號可包含源自意欲入射至一個偵測元件上之對應二次電子束的預期信號(例如對應於圖3A之影像之信號),及源自並不意欲入射至一個偵測元件上之鄰近電子束的一或多個串擾信號(例如對應於圖3B之影像之信號),從而導致受污染影像(例如圖3C之影像)。串擾污染等可使成像信號之保真度劣化。因此,需要最小化多個偵測元件之間的二次電子束之串擾,以增強成像解析度。
為了縮減串擾之發生,已作出了各種努力。然而,運用機械及電子技術完全移除串擾相當具有挑戰性。另外,即使運用運算方法,亦難以偵測及移除串擾污染。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提供用以即時縮減來自偵測信號之串擾污染之技術。在本發明中,包括特定影像及其周圍影像之複數個影像可用以獲得變換函數,該變換函數可諸如藉由使用機器學習而自偵測信號移除串擾污染之至少一部分。
出於清楚起見,圖式中之組件的相對尺寸可被誇示。在以下圖式描述內,相同或類似參考數字係指相同或類似組件或實體,且僅描述關於個別實施例之差異。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另外特定陳述,否則術語「或」涵蓋所有可能組合,除非不可行。舉例而言,若陳述組件可包括A或B,則除非另外特定陳述或不可行,否則組件可包括A,或B,或A及B。作為第二實例,若陳述組件可包括A、B或C,則除非另外特定陳述或不可行,否則組件可包括A,或B,或C,或A及B,或A及C,或B及C,或A及B及C。
現在參看圖1,其說明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例示性電子 束檢測(EBI)系統100。如圖1中所展示,帶電粒子束檢測系統100包括主腔室10、裝載鎖定腔室20、電子束工具40,及設備前端模組(EFEM)30。電子束工具40位於主腔室10內。雖然本說明書及圖式係針對電子束,但應瞭解,實施例並非用以將本發明限制為特定帶電粒子。
EFEM 30包括第一裝載埠30a及第二裝載埠30b。EFEM 30可包括額外裝載埠。第一裝載埠30a及第二裝載埠30b收納含有待檢測之晶圓(例如,半導體晶圓或由其他材料製成之晶圓)或樣本的晶圓前開式單元匣(FOUP)(晶圓及樣本在下文中被集體地稱作「晶圓」)。EFEM 30中之一或多個機器人臂(圖中未繪示)將晶圓輸送至裝載/鎖定腔室20。
裝載鎖定腔室20連接至裝載/鎖定真空泵系統(圖中未繪示),該裝載/鎖定真空泵系統移除裝載鎖定腔室20中之氣體分子以達到低於大氣壓力之第一壓力。在達到第一壓力之後,一或多個機器人臂(圖中未繪示)將晶圓自裝載鎖定腔室20輸送至主腔室10。主腔室10連接至主腔室真空泵系統(圖中未繪示),該主腔室真空泵系統移除主腔室10中之氣體分子以達到低於第一壓力之第二壓力。在達到第二壓力之後,晶圓經受電子束工具40之檢測。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束工具40可包含單射束檢測工具。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束工具40可包含多射束檢測工具。
控制器50可以電子方式連接至電子束工具40,且亦可以電子方式連接至其他組件。控制器50可為經組態以實行帶電粒子束檢測系統100之各種控制的電腦。控制器50亦可包括經組態以執行各種信號及影像處理功能之處理電路系統。雖然控制器50在圖1中被展示為在包括主腔室10、裝載鎖定腔室20及EFEM 30之結構之外部,但應瞭解,控制器50可為該結構之部分。
雖然本發明提供容納電子束檢測系統之主腔室10的實例,但應注意,本發明之態樣在其最廣泛意義上而言不限於容納電子束檢測系統之腔室。實際上,應瞭解,前述原理亦可應用於其他腔室。
現在參看圖2,其說明說明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可為圖1之例示性帶電粒子束檢測系統100之一部分的例示性電子束工具40之示意圖。電子束工具40(在本文中亦被稱作裝置40)包含電子源101、具有槍孔徑103之槍孔徑板171、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聚光透鏡110、源轉換單元120、初級投影光學系統130、樣本載物台(圖2中未展示)、二次成像系統150及電子偵測器件140。初級投影光學系統130可包含物鏡131。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包含複數個偵測元件140_1、140_2及140_3。射束分離器160及偏轉掃描單元132可置放於初級投影光學系統130內部。可瞭解,適當時,可添加/省略裝置40之其他通常已知的組件。
電子源101、槍孔徑板171、聚光透鏡110、源轉換單元120、射束分離器160、偏轉掃描單元132及初級投影光學系統130可與裝置100之主光軸100_1對準。二次光學系統150及電子偵測器件140可與裝置40之副光軸150_1對準。
電子源101可包含陰極、提取器或陽極,其中初級電子可自陰極發射且經提取或加速以形成初級電子束102,該初級電子束形成交越(虛擬或真實)101s。初級電子束102可被視覺化為自交越101s發射。
源轉換單元120可包含影像形成元件陣列(圖2中未繪示)、像差補償器陣列(圖中未繪示)、射束限制孔徑陣列(圖中未繪示)及預彎曲微偏轉器陣列(圖中未繪示)。影像形成元件陣列可包含複數個微偏轉器或微透鏡以運用初級電子束102之複數個細射束形成交越101s之複數個平行 影像(虛擬或真實)。圖2展示三個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作為一實例,且應瞭解,源轉換單元120可處置任何數目個細射束。
在一些實施例中,源轉換單元120可設置有光束限制孔徑陣列及影像形成元件陣列(兩者均未展示)。射束限制孔徑陣列可包含射束限制孔徑。應瞭解,適當時可使用任何數目個孔徑。射束限制孔徑可經組態以限制初級電子束102之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之大小。影像形成元件陣列可包含影像形成偏轉器(圖中未繪示),該等影像形成偏轉器經組態以藉由使朝向主光軸100_1之角度變化而偏轉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在一些實施例中,更遠離主光軸100_1之偏轉器可更大程度地偏轉細射束。此外,影像形成元件陣列可包含多個層(未說明),且偏轉器可經提供於單獨的層中。偏轉器可經組態為獨立於彼此而個別地受控制。在一些實施例中,偏轉器可經控制以調整形成於樣本1之表面上之探測光點(例如,102_1S、102_2S及102_3S)之間距。如本文中所提及,探測光點之間距可被定義為樣本1之表面上之兩個緊鄰探測光點之間的距離。
影像形成元件陣列之位於中心的偏轉器可與電子束工具40之主光軸100_1對準。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偏轉器可經組態以維持細射束102_1之軌跡為筆直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省略中心偏轉器。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初級電子源101可能未必與源轉換單元120之中心對準。此外,應瞭解,雖然圖2展示裝置40之側視圖,其中細射束102_1在主光軸100_1上,但當自不同側檢視時,細射束102_1可偏離主光軸100_1。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有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可為離軸。離軸組件可相對於主光軸100_1偏移。
經偏轉細射束之偏轉角可基於一或多個準則而設定。在一 些實施例中,偏轉器可使離軸細射束自主光軸100_1徑向地向外或遠離(未說明)主光軸100_1偏轉。在一些實施例中,偏轉器可經組態以使離軸細射束自主光軸100_1徑向向內或朝向主光軸100_1偏轉。細射束之偏轉角可經設定使得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垂直導降於樣本1上。由諸如物鏡131之透鏡所致之影像的離軸像差可藉由調整穿過透鏡之細射束之路徑而縮減。因此,離軸細射束102_2及102_3之偏轉角可經設定使得探測光點102_2S及102_3S具有小的像差。細射束可經偏轉從而穿過或接近物鏡131之前焦點以減小離軸探測光點102_2S及102_3S之像差。在一些實施例中,偏轉器可經設定以使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垂直導降於樣本1上,同時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具有小像差。
聚光透鏡110經組態以聚焦初級電子束102。可藉由調整聚光透鏡110之聚焦倍率或藉由改變射束限制孔徑陣列內之對應射束限制孔徑的徑向大小來使源轉換單元120下游之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的電流變化。可藉由變更射束限制孔徑之徑向大小及聚光透鏡110之聚焦倍率兩者來改變電流。聚光透鏡110可為可經組態以使得其第一主面之位置可移動的可調整聚光透鏡。可調整聚光透鏡可經組態為磁性的,此可導致離軸細射束102_2及102_3以旋轉角照明源轉換單元120。旋轉角可隨著可調整聚光透鏡之聚焦倍率或第一主面之位置而改變。因此,聚光透鏡110可為反旋轉聚光透鏡,其可經組態以在改變聚光透鏡110之聚焦倍率時保持旋轉角不變。在一些實施例中,聚光透鏡110可為可調整反旋轉聚光透鏡,其中當聚光透鏡110之聚焦倍率以及第一主面之位置變化時,旋轉角並不改變。
電子束工具40可包含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在一些實施 例中,電子源101可經組態以發射初級電子且形成初級電子束102。在一些實施例中,槍孔徑板171可經組態以阻擋初級電子束102之周邊電子從而縮減庫侖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進一步切割初級電子束102之周邊電子以進一步縮減庫侖效應。初級電子束102可在穿過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之後經修整為三個初級電子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或任何其他數目個細射束)。電子源101、槍孔徑板171、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及聚光透鏡110可與電子束工具40之主光軸100_1對準。
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可包含庫侖孔徑陣列。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之中心孔徑(在本文中亦被稱作軸上孔徑)及源轉換單元120之中心偏轉器可與電子束工具40之主光軸100_1對準。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可具備複數個預修整孔徑(例如庫侖孔徑陣列)。在圖2中,當初級電子束102穿過三個預修整孔徑時產生三個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且切斷初級電子束102之許多剩餘部分。亦即,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可修整來自不會形成三個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之初級電子束102的許多或大部分電子。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可在初級電子束102進入源轉換單元120之前切斷將最終不用以形成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之電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接近電子源101提供槍孔徑板171以在初期切斷電子,同時亦可提供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以進一步切斷圍繞複數個細射束之電子。儘管圖2展現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之三個孔徑,但應瞭解,適當時可存在任何數目個孔徑。
在一些實施例中,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可置放於聚光透鏡110下方。更接近電子源101置放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可更有效地縮減庫侖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預細射束形成機構172能夠充分接近源 101定位同時仍為可製造的時,可省略槍孔徑板171。
物鏡131可經組態以將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聚焦至樣本1上以供檢測,且可在樣本1之表面上形成三個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槍孔徑板171可阻擋不在使用中之初級電子束102之周邊電子以縮減庫侖相互作用效應。庫侖相互作用效應可放大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中之每一者之大小,且因此使檢測解析度劣化。
射束分離器160可為韋恩濾波器類型之射束分離器,其包含產生靜電偶極子場E1及磁偶極子場B1(兩者皆在圖2中未展示)之靜電偏轉器。若應用該等射束分離器,則由靜電偶極子場E1對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之電子施加的力與由磁偶極子場B1對電子施加之力量值相等且方向相對。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因此可以零偏轉角直接通過射束分離器160。
偏轉掃描單元132可使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偏轉以使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遍及樣本1之表面區段中之三個小的經掃描區域進行掃描。回應於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入射於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處,可自樣本1發射三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中之每一者可包含具有能量之分佈的電子,包括二次電子(能量
Figure 109127463-A0305-02-0014-3
50eV)及反向散射電子(能量介於50eV與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之著陸能量之間)。射束分離器160可將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導向二次成像系統150。二次成像系統150可將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聚焦至電子偵測器件140之偵測元件140_1、140_2及140_3 上。偵測元件140_1、140_2及140_3可偵測對應的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且產生用以建構樣本1之對應經掃描區域之影像的對應信號。
在圖2中,分別由三個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產生之三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沿著主光軸100_1向上朝向電子源101行進,依次地穿過物鏡131及偏轉掃描單元132。三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由射束分離器160(諸如韋恩濾光器)轉向以沿著其副光軸150_1進入二次成像系統150。二次成像系統150將三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3se聚焦至包含三個偵測元件140_1、140_2及140_3之電子偵測器件140上。因此,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同時產生分別由三個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掃描之三個經掃描區的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偵測器件140及二次成像系統150形成一個偵測單元(圖中未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二次電子束之路徑上之電子光學元件,諸如但不限於物鏡131、偏轉掃描單元132、束分離器160、二次成像系統150及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形成一個偵測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包含影像處理系統,該影像處理系統包括影像獲取器(圖中未繪示)及儲存器(圖中未繪示)。影像獲取器可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舉例而言,影像獲取器可包含電腦、伺服器、大型電腦主機、終端機、個人電腦、任何種類之行動運算器件及其類似者,或其組合。影像獲取器可經由諸如以下各者之媒體通信耦合至裝置40之電子偵測器件140:電導體、光纖纜線、攜帶型儲存媒體、IR、藍芽、網際網路、無線網路、無線電等,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獲取器可自電子偵測器件140接收信號,且可建構影像。影像獲取器可因此獲 取樣本1之影像。影像獲取器亦可執行各種後處理功能,諸如產生輪廓、疊加指示符於所獲取影像上,及其類似者。影像獲取器可經組態以執行對所獲取影像之亮度及對比度等的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器可為諸如以下各者之儲存媒體:硬碟、隨身碟、雲端儲存器、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其他類型之電腦可讀記憶體及其類似者。儲存器可與影像獲取器耦接,且可用於保存經掃描原始影像資料作為原始影像,及後處理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獲取器可基於自電子偵測器件140接收之一或多個成像信號獲取樣本之一或多個影像。成像信號可對應於用於進行帶電粒子成像之掃描操作。所獲取影像可為包含複數個成像區域之單個影像,或可涉及多個影像。可將該單個影像儲存於儲存器中。單個影像可為可劃分成複數個區之原始影像。該等區中之每一者可包含含有樣本1之特徵的一個成像區域。所獲取影像可包含在一時間序列內多次取樣的樣本1之單個成像區域之多個影像,或可包含樣本1之不同成像區域之多個影像。可將該多個影像儲存於儲存器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經組態以運用樣本1之同一位置之多個影像來執行影像處理步驟。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包括量測電路系統(例如類比轉數位轉換器)以獲得經偵測二次電子的分佈。在偵測時間窗期間所收集之電子分佈資料與入射於晶圓表面上之初級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中的每一者之對應掃描路徑資料組合可用以重建構受檢測晶圓結構之影像。經重建構影像可用以顯露樣本1之內部或外部結構的各種特徵,且藉此可用以顯露可能存在於晶圓中的任何缺陷。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控制機動載物台(圖中未繪示)以在檢測期間移動樣本1。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使得機動載物 台能夠在一方向上以一恆定速度連續地移動樣本1。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使得機動載物台能夠取決於掃描程序之步驟隨著時間推移改變樣本1之移動的速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50可基於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之影像調整初級投影光學系統130或二次成像系統150之組態。
儘管圖2展示電子束工具40使用三個初級電子束,但應瞭解,電子束工具40可使用兩個或多於兩個初級電子束。本發明並不限制用於裝置40中之初級電子束之數目。
如關於圖2所解釋,運用諸如探測光點102_1S、102_2S及102_3S之不同位置處的多個初級電子束或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來同時掃描樣本1之表面。自樣本1發射且分別對應於多個初級電子束102_1、102_2及102_3的多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102_2se及102_3se可在其於電子偵測器件140上之對應區域處被偵測。舉例而言,可以設計成:在第一偵測元件140_1上偵測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在第二偵測元件140_2上偵測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且在第三偵測元件140_3上偵測第三二次電子束102_3se。歸因於在二次電子束之投影程序期間電子束工具40之二次光學系統及射束分離器件的像差及缺陷,產生但不限制散焦之二次電子束。此類散焦之二次電子束可入射於不同於其對應偵測元件的多個偵測元件上。因此,一個偵測元件之成像信號可包含源自對應二次電子束之預期信號及源自鄰近電子束之一或多個串擾信號。因此,自一個偵測元件之所偵測到之影像信號所建構的影像可包含源自預期信號之主圖案及源自串擾信號之雙重圖案。
現在參看圖3A至圖3C,其為具有第一圖案A之電子束影 像、具有第二圖案B之電子束影像及具有串擾污染之電子束影像的實例。舉例而言,圖3A可當除了預期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外,無串擾信號入射於第一偵測元件140_1上時自來自該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電子偵測信號重建構的影像。此處,來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的於圖3A中所展示之影像包含具有圓點形狀之圖案A。圖3B可為當除了預期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外,無串擾信號入射於第二偵測元件140_2上時自來自該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電子偵測信號重建構的影像。此處,來自第二偵測元件140_2的於圖3B中所展示之影像包含具有十字形狀之圖案B。圖3C說明當除預期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以外,源自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串擾信號亦入射於第一偵測元件140_1上時基於來自該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電子偵測信號所產生的影像之實例。因此,來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的於圖3C中所展示之影像包含雙重圖案B以及主圖案A。SEM影像中之此類雙重圖案將導致較高的錯誤缺陷偵測率。因此,需要最小化串擾以增強成像解析度。
尤其出於以下原因中之一些或全部,難以偵測及移除串擾污染:(1)在無外部資訊輔助的情況下難以自偵測信號或經重建構影像偵測及界定串擾污染;(2)區分雙重假影(諸如來自主圖案之雙重圖案)係困難的,此係因為雙重圖案及主圖案通常諸如在頻域或空間域中具有許多共同特徵;(3)即使在偵測或界定用於雙重圖案之區域之後,亦難以在不損壞原始圖案或背景影像的情況下完全移除假影,此係因為其需要假影信號之準確估計及原始圖案及基礎背景影像之無縫恢復;(4)諸如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之參考影像可僅幫助找到雙重圖案之粗略位置,因此,偵測雙重圖案之確切像素位準位置仍具有挑戰性;(5)此外,識別串擾假影 及演算串擾分量之量係耗時且繁重的。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提供用以縮減、最小化或移除來自偵測信號之串擾污染之技術,其可離線地或以批量模式來執行或可即時地執行。
圖4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例示性影像增強裝置之方塊圖。應瞭解,在各種實施例中,影像增強裝置400可為帶電粒子束檢測系統(例如圖1之電子束檢測系統100)之部分或可與帶電粒子束檢測系統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增強裝置400可為控制器50之部分且可包括影像獲取器、量測電路系統或儲存器或其類似者。另外,影像增強裝置400可包含影像處理系統且可包括影像獲取器、儲存器或其類似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中所說明,影像增強裝置400可包括偵測信號獲取器410、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420、串擾縮減器430、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及影像產生器450。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增強裝置400自圖2之電子束工具40接收資料。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偵測信號獲取器410可自電子束工具40之電子偵測器件140接收偵測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偵測信號獲取器410可經由諸如以下各者之媒體通信耦合至電子束工具40之電子偵測器件140:電導體、光纖纜線、攜帶型儲存媒體、IR、藍芽、網際網路、無線網路、無線電等或其組合。如圖2中所說明,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包含複數個偵測元件。儘管圖2展示電子偵測器件140包括配置於一條線上之三個偵測元件140_1、140_2及140_3,但應瞭解,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包括任何配置之任何數目個偵測元件。舉例而言,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具有m個偵測元件,該等偵測元件以具有列數為k且行數為n的矩陣配置。此處,「k」及「n」可為等於或大於1之自然數,且「m」可為等於或大於2 之自然數。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偵測信號獲取器410可接收對應於m個偵測元件140_1至140_m的m個偵測信號s1至sm。應瞭解,所獲取偵測信號s1至sm可經受各種信號處理,例如放大、雜訊消除及類似者。自電子偵測器件140所獲取之偵測信號s1至sm可為類比信號。
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420經組態以將所獲取之類比偵測信號轉換成數位偵測信號s1至sm。在本發明中,類比偵測信號及對應的數位偵測信號係以相同參考(諸如sm)表示。在一些實施例中,ADC 420將類比偵測信號轉換成數位偵測信號s1至sm以獲得所偵測之二次電子之分佈。在偵測時間窗期間收集之電子分佈資料與入射於晶圓表面上之初級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中之每一者的對應掃描路徑資料組合,可用以產生受檢測之晶圓結構之影像。
如上文所論述,除了對應預期信號以外,偵測信號s1至sm亦可包含串擾信號。舉例而言,關於圖2,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偵測到之第一偵測信號s1可包含源自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預期信號及源自鄰近二次電子束102_2se、102_3se或102_2se及102_3se兩者之串擾信號。應理解,來自第二二次電子束中之任一者之電子皆可到達第一偵測元件140_1,但來自與預期信號鄰近的二次電子束之電子更可能受到污染。相似地,自第二偵測元件140_2偵測到之第二偵測信號s2可包含源自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預期信號及源自其他二次電子束(例如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串擾信號。相似地,自對應偵測元件140_1至140_m偵測到之任何偵測信號s1至sm皆可包含源自對應二次電子束之預期信號及源自除預期二次電子束之外的二次電子束之串擾信號。
返回參看圖4,串擾縮減器430可縮減來自偵測信號s1至sm 之串擾污染。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串擾縮減器430可藉由使用自變換函數提供者440獲得之變換函數來縮減來自偵測信號s1至sm之串擾污染,此將參看圖5詳細地解釋。下文以數學方式解釋縮減來自偵測信號s1至sm之串擾污染之原理。
來自每一偵測元件之偵測信號係由si表示,其中i係對應於第i偵測元件140_i之指數。每一二次電子束之強度係由bj表示,其中j係對應於第j二次電子束102_jse之指數。在本發明中,假定包括m個二次電子束及m個偵測元件,此處m係等於或大於2之自然數。在一些實施例中,二次電子束之數目與偵測元件之數目可能不同。可將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強度I及來自電子偵測器件140之偵測信號S表達為如下矩陣或向量:I=(b 1b m ) T (方程式1)
S=(s 1s m ) T (方程式2)。
此處,方程式1及2中之上標T表示矩陣或向量轉位。
可將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I與來自電子偵測器件140之偵測信號S之間的關係表達如下:
Figure 109127463-A0305-02-0021-1
此處,R表示展示來自第i偵測元件140_i之每一偵測信號si與m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之間的關係的響應度矩陣。R包含r11至rmm作為其元素。方程式3展示可將來自任一個偵測元件之偵測信號表達為所有二次電子束之射束強度之線性組合。舉例而言,可運用m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之組合將第一偵測信號s1表達為 s1=r11*b1+r12*b2+…+r1(m-1)*b(m-1)+r1m*bm。可運用m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之組合將第二偵測信號s2表達為s2=r21*b1+r22*b2+…+r2(m-1)*b(m-1)+r2m*bm。相似地,可運用m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之組合將第i偵測信號si表達為si=ri1*b1+ri2*b2+…+ri(m-1)*b(m-1)+rim*bm
在響應度矩陣R中,串擾貢獻比率rij(其中i≠j)表示入射於第i偵測元件140_i上之第j二次電子束102_jse之射束強度bj之一部分與該第j二次電子束102_jse之總射束強度bj的比率。自貢獻比率rii表示入射於第i偵測元件140_i上之第i二次電子束102_ise之射束強度bi之一部分與該第i二次電子束102_ise之總射束強度bi的比率。應理解,在不發生串擾之理想情境下,自貢獻比率rii之值為1且串擾貢獻比率rij(其中i≠j)之值為0。然而歸因於電子束工具40之像差及缺陷,二次電子束可散焦,此可導致串擾發生。因此,通常自貢獻比率rii之值不等於值1且串擾貢獻比率rij(其中i≠j)不等於0。
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I可藉由將逆響應度矩陣R-1與方程式3之兩側相乘來獲得且可被表達如下:
Figure 109127463-A0305-02-0022-2
藉由應用方程式4,可自偵測信號s1至sm縮減、最小化或移除串擾污染,且因此有可能在不具有或具有最小串擾污染的情況下獲得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b1至bm
將響應度矩陣R設計為可逆會使能夠根據方程式4演算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b1至bm。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 適當地組態偵測元件相對於投影至電子偵測器件之表面上的二次電子束之光點柵格之大小、形狀及位置而將響應度矩陣R組態為可逆的。
然而,並不可使每一響應度矩陣R皆可逆。此外,即使當響應度矩陣R係可逆的時,以數學方式演算逆響應度矩陣R-1亦可嚴重耗時的。因此,自偵測信號s1至sm重建構SEM影像可導致涉及大量資料之耗時的運算程序,此可使得難以達成即時移除串擾污染。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串擾縮減器430可自變換函數提供者440獲取變換函數。此處,變換函數可對應於方程式4之逆響應度矩陣R-1。在一些實施例中,變換函數可為如表達為方程式4中之R-1之變換矩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機器學習網路推斷出變換函數之元素來獲得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相對於某一電子束工具40或EBI系統100來判定變換函數,此係因為串擾污染特定於該工具或系統自身,而非操作該工具或系統時之誤差。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可運用自某一工具40或系統100獲取之影像預運算變換函數,且按需求將預獲得之變換函數提供至串擾縮減器430。在一些實施例中,自變換函數提供者440獲得之變換函數可經儲存於儲存媒體(圖中未繪示)中且可由串擾縮減器430存取。在一些實施例中,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可在自工具40或系統100獲取新影像時更新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可週期性地更新變換函數,此係因為由工具40或系統100中固有之缺陷所致的散焦程度或位準可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因此,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可將最新的變換函數提供至串擾縮減器430或儲存媒體。變換函數提供者440之組態及功能將關於圖5加以詳細解釋。
返回參看圖4,串擾縮減器430可藉由使偵測信號s1至sm與 如方程式4中所表示之變換函數相乘而縮減、最小化或移除來自偵測信號s1至sm之串擾污染。以此方式,串擾縮減器430可在無或具有最小串擾污染的情況下獲得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b1至bm。在一些實施例中,串擾縮減器430可被實施為影像增強裝置400中之韌體或其他軟體。
影像產生器450可建構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藉由縮減、最小化或移除來自偵測信號s1至sm之串擾污染而獲得的對應於複數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由影像產生器450建構之複數個影像可為由樣本1上之複數個探測光點(例如102_1S、102_2S及102_3S)掃描的複數個區之影像,在該樣本1處產生對應的二次電子束(例如102_1se、102_2se及102_3se)。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產生器450可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同時或依序產生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自影像產生器450產生之複數個影像可為無串擾假影的影像。
現在參看圖5,其說明符合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圖4之例示性影像增強裝置400之例示性變換函數提供者440的方塊圖。如圖5中所說明,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可包括圖案識別符441、影像分塊提取器442、機器學習網路443及資訊檔案444。
圖案識別符441可接收自目標設備所獲取之複數個影像IM1至IMn,目標設備諸如但不限於可供判定變換函數之工具40或系統100。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影像IM1至IMn可包括藉由針對任一個樣本之一個掃描操作所獲得的且對應於該樣本之複數個子區的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影像IM1至IMn可包括自針對一個樣本之複數個掃描操作所獲得的影像之多個集合。此處,每一影像集合可包括藉由一對應掃描 操作所獲得的且對應於樣本之複數個子區的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影像IM1至IMn可包括自針對複數個樣本之複數個掃描操作所獲得的影像之多個集合。此處,每一影像集合可包括藉由對應掃描操作所獲得的且對應於對應樣本之複數個子區的複數個影像。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圖案識別符441可識別輸入影像IM1至IMn之圖案。圖案識別符441可識別哪一圖案為某一影像之主圖案且哪一圖案為源自串擾污染之雙重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識別符441可藉由參考資訊檔案444來識別圖案,該資訊檔案可提供某一影像之參考資訊以判定由串擾污染引起的主圖案及雙重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4可含有展示用於輸入影像IM1至IMn之主圖案之參考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識別符441可判定用於輸入影像IM1至IMn之主圖案之形狀及位置。舉例而言,資訊檔案444可含有對應於輸入影像IM1至IMn之複數個參考影像且展示在未發生串擾污染的情況下對應輸入影像IM1至IMn意欲為何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4可含有樣本之子區之對應於其輸入影像IM1至IMn的地面實況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4中所含有之參考影像可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raphic Database System,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raphic Database System II,GDS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pen Artwork System Interchange Standard,OASIS)格式、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altech Intermediate Format,CIF)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1中所含有之參考影像可包含樣本之子區之對應於其輸入影像IM1至IMn的晶圓設計佈局。晶圓設計佈局可基於用於建構晶圓之圖案佈局。晶圓設計佈局可對應於用於將來自光微影光罩或倍縮光罩之特徵轉移至晶圓(例如樣本1)之一或多個光微影光罩或倍縮光罩。 在一些實施例中,呈GDS或OASIS等形式之資訊檔案可包含以二進位檔案格式儲存的特徵資訊,該二進位檔案格式表示平面幾何形狀、文字及與晶圓設計佈局有關之其他資訊。
出於說明之目的及簡單性,將關於圖3A至圖3C之電子束影像解釋識別圖案之程序。舉例而言,假定圖案識別符441接收基於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第一偵測信號s1所產生的第一影像IM1,如圖3C中所展示,及基於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第二偵測信號s2所產生的第二影像IM2(圖中未繪示)。在此實例中,資訊檔案441可含有對應於圖3A及圖3B中所展示之影像,且對應於在不存在串擾污染的情況下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及第二偵測元件140_2預期之影像的第一參考影像及第二參考影像。第一參考影像展示了經由第一偵測元件140_1偵測到之樣本1之子區在不存在串擾污染的情況下被預期的外觀,且第二參考影像展示了經由第二偵測元件140_2偵測到之樣本1之子區在不存在串擾污染的情況下被預期的外觀。在此實例中,圖案識別符441可參考第一參考影像及第二參考影像識別用於第一影像IM1之主圖案及雙重圖案。舉例而言,圖案識別符441在第一影像IM1中將圖案A識別為源自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主圖案,且將圖案B識別為源自相鄰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雙重圖案。相似地,圖案識別符441可在第二影像IM2中將圖案B識別為主圖案且將圖案A識別為雙重圖案。
返回參看圖5,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影像分塊提取器442可基於由圖案識別符441識別之圖案資訊而自輸入影像IM1至IMn提取影像分塊。作為一實例,用於自輸入影像IM1至IMn提取影像分塊之程序將關於如圖3C中所展示之第一影像IM1加以解釋。如圖6中所說明,第一影像 含有主圖案A及雙重圖案B。在此實例中,影像分塊提取器442可提取三種類型之影像分塊,諸如但不限於背景分塊P1、主圖案分塊P2及雙重圖案分塊P3。在一些實施例中,背景分塊P1可為第一影像IM1之部分且僅包括不具有構成主圖案A或雙重圖案B之特徵的區域。主圖案分塊P2可為第一影像IM1之部分且僅包括具有構成主圖案A但不構成雙重圖案B之特徵的區域。相似地,雙重圖案分塊P3可為第一影像IM1之部分且僅包括具有構成雙重圖案B但不構成主圖案A之特徵的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第一影像IM1提取複數個背景分塊P1、複數個主圖案分塊P2及複數個雙重圖案分塊P3。相似地,可自第二影像IM2(圖中未繪示)提取一或多個背景分塊、一或多個主圖案分塊及一或多個雙重圖案分塊。
二次電子束之強度可根據晶圓之經掃描區域之外部或內部結構而變化。應注意,用於偵測信號之值通常遍及不具有構成圖案(諸如圖案A及B)之特徵的背景區域可能恆定或可能不會突然改變,此係因為對應於背景區域之晶圓之區很可能具有均一的結構、材料、形狀等。因此,藉由提取背景分塊P1及包括不多於一個圖案之其他圖案分塊P2及P3且藉由將其用作至機器學習網路443之輸入,當運用機器學習網路443推斷變換函數時,運算資料可實質上縮減且因此成本及時間效率可得以改良。用於變換函數之推斷準確度亦可得以改良。雖然關於僅具有兩個圖案之影像來解釋自電子束影像提取分塊,如圖6中所展示,但應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適用於以下情境:使用三個或多於三個影像IM1至IMn且該三個或多於三個影像IM1至IMn中之每一者包括三個或多於三個圖案。若在基於偵測信號所產生之影像中存在三個或多於三個圖案,則亦有可能提取三種類型之分塊,諸如背景分塊P1、主圖案分塊P2及雙重圖案分塊P3(此實例 未在圖中加以說明)。若影像IM1含有主圖案A、第一雙重圖案B1及第二雙重圖案B2,則雙重圖案分塊P3可包括兩種類型之雙重圖案分塊P31及P32。舉例而言,第一類型之雙重圖案分塊P31可為影像之部分且僅包括具有構成第一雙重圖案B1,但不構成主圖案A及第二雙重圖案B2之特徵的區域。以此方式,即使影像中之圖案之數目增加,藉由使用具有不多於一個圖案之分塊,亦可降低運算複雜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獲得較佳準確度,可將多個圖案重疊的區域提取為多個分塊。舉例而言,當具有不多於一個圖案之區域在影像中受限制且因此用於運算之資料不足時,具有兩個或多於兩個圖案之分塊可用於運算。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獲得與從中獲取複數個影像IM1至IMn之目標設備相關聯的變換函數。符合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機器學習網路443可接收自影像分塊提取器442提取之影像分塊P1、P2及P3作為其輸入以用於推斷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學習網路443可自所接收之影像分塊P1、P2及P3獲得資訊,以待用於推斷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待用於推斷變換函數之資訊可包括但不限於所提取影像分塊之位置及對應於所提取影像分塊之位置的偵測信號。
使用簡化實例,當僅使用兩個初級電子細射束,諸如第一電子細射束102_1及第二電子細射束102_2,以用於掃描時,將解釋如何選擇分塊且如何獲得對應於所選擇分塊之二次電子束強度及偵測信號。第一細射束102_1及第二細射束102_2可用以使第一探測光點102_1S及第二探測光點102_2S在樣本1之表面上方進行掃描。第一探測光點102_1S及第二探測光點102_2S可分別對應於第一偵測元件140_1及第二偵測元件 140_2。在掃描期間,每一細射束隨著時間推移,較佳根據預定排程,在樣本1之表面上方沿著某一路徑相對於樣本1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細射束102_1及第二細射束102_2可經設計為在掃描時在其對應探測光點102_1S及102_2S內彼此平行地移動。因此,在用於掃描之時間段內之特定時間點,第一細射束102_1及第二細射束102_2可分別經引導至對應的探測光點102_1S及102_2S。在用於掃描之時間段期間,可預定在某一時間點細射束將入射於對應探測光點內之哪一位置且該位置係為系統所知。
在用於使第一探測光點102_1S進行掃描之時間段期間,可自與第一細射束102_1之移動相關聯之樣本發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因此,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射束強度b1可包括在相同的相對時間段期間在對應於第一細射束102_1在第一探測光點102_1S上之移動的時間段內之射束強度值(連續的或離散的)。在一特定時間之射束強度b1之射束強度值可表示對應於在該特定時間第一細射束102_1被引導至之樣本1之表面上之位置的射束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判定在探測光點內之一位置,則可藉由自諸如b1之射束強度尋找在對應於該位置之時間點之射束強度值來獲得該位置之射束強度。應理解,可以相似方式表示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射束強度b2以及對應於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及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偵測信號s1及s2。舉例而言,第一偵測信號s1可包括在對應於用於使第一探測光點102_1S及第二探測光點102_2S進行掃描之時間段的時間段內之偵測信號值(連續的或離散的)。在一特定時間之第一偵測信號s1之偵測信號值可為在該特定時間與其對應探測光點102_1S及102_2S內之相對位置對應的射束強度b1之射束強度值及射束強度b2之射束強度值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取影像分塊可具有小的大小使得一 個細射束可在某一時間覆蓋以獲得在該某時間遍及分塊區域不變的某一射束強度值。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獲得第一影像IM1中之背景分塊P1之位置,及(如上文所解釋)對應於該背景分塊P1之位置之偵測信號值。對於機器學習網路443亦已知的是,背景分塊P1處之偵測信號為對應於該背景分塊P1之位置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一部分及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一部分的總和。此處,在背景分塊P1之位置處之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及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具有對應於樣本1之背景區域之相同的強度。在同一實例中,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獲得第一影像IM1中之主圖案分塊P2之位置及對應於該主圖案分塊P2之位置之偵測信號值。對於機器學習網路443亦已知的是,主圖案分塊P2處之偵測信號為對應於該主圖案分塊P2之位置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一部分及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一部分的總和。此處,在主圖案分塊P之位置處,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可具有對應於樣本1之背景區域之強度。又,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獲得第一影像IM1中之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及對應於該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之偵測信號值。對於機器學習網路443亦已知的是,雙重圖案分塊P3處之偵測信號為對應於該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一部分及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一部分的總和。此處,在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處,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可具有對應於樣本之背景區域之強度。若二次電子束102_1se及102_2se遍及樣本1之背景區域具有恆定值,則可縮減待用於推斷變換函數之變數之數目。
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運用無監 督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學習變換函數之元素。舉例而言,參看方程式4,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自影像分塊獲得之資訊作為輸入資料且藉由提出關於學習程序之條件來學習變換函數(對應於R-1)之元素r11至rmm以及元素b1至bm。對於以上實例,變換函數可具有四個元素r11至r22,信號S可具有兩個元素:來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第一偵測信號s1及來自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第二偵測信號s2,且射束強度I可具有兩個元素b1及b2,該兩個元素具有對應於背景區域之相同值。在此等輸入資料及條件下,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推斷變換函數之元素及射束強度I之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學習網路443可藉由使用諸如P2及P3之後續影像分塊來更新先前學習之變換函數及射束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滿足結束學習程序之條件,則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產生變換函數。舉例而言,若反覆之數目變得等於某一數目或若變換函數之準確度達到某一位準,則程序可結束。
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運用監督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學習變換函數之元素。舉例而言,參看方程式4,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在元素b1至bm對於機器學習網路443係已知的條件下使用自影像分塊獲得的資訊作為輸入資料來學習變換函數(對應於R-1)之元素r11至rmm。對於上述實例,變換函數可具有四個元素r11至r22,信號S可具有兩個元素:來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第一偵測信號s1及來自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第二偵測信號s2,且提供具有射束強度I之兩個元素b1及b2。在此等輸入及條件下,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推斷出變換函數之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學習網路443可藉由使用諸如P2及P3之後續影像分塊以及射束強度資訊來更新先前學習之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 中,資訊檔案444可包括隨著時間推移對應於每一影像分塊P1至P3之射束強度資訊且可被提供至機器學習網路44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模擬、先前實驗等獲得射束強度資訊。
雖然由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執行之程序係關於圖3A至圖3C中所展示之影像加以解釋,但應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適用於涉及以下之情境:使用三個或多於三個影像IM1至IMn且每一影像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圖案。應注意,隨著影像IM1至IMn之數目及包括於影像中之圖案增加,用於獲得變換函數之運算變得按指數律成比例地複雜。因此,預運算特定於某一設備及系統之變換函數使能夠自偵測信號即時產生經重建構影像。
圖7為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表示用於增強多射束檢測系統(例如圖1之100)中之影像之例示性方法的程序流程圖。出於說明性目的,將連同圖2之電子束工具40一起描述用於增強影像之方法。
在步驟S710中,可獲取偵測信號。步驟S710可尤其藉由例如偵測信號獲取器410來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電子束工具40之電子偵測器件140獲取偵測信號。如圖2中所說明,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包含複數個偵測元件。儘管圖2展示電子偵測器件140包括配置於一條線上之三個偵測元件140_1、140_2及140_3,但應瞭解,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包括任何配置之任何數目個偵測元件。舉例而言,電子偵測器件140可具有m個偵測元件,該等偵測元件以具有列數為k且行數為n的矩陣配置。此處,「k」及「n」可為等於或大於1之自然數,且「m」可為等於或大於2之自然數。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獲取對應於m個偵測元件140_1至140_m的m個偵測信號s1至sm。應瞭解,所獲取偵測信號s1至sm可經受各 種信號處理,例如放大、雜訊消除及類似者。自電子偵測器件140所獲取之偵測信號s1至sm可為類比信號。
在步驟S720中,可將所獲取類比偵測信號轉換成數位偵測信號s1至sm。步驟S720可尤其藉由例如類比轉數位轉換器420來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類比偵測信號轉換成數位偵測信號s1至sm以獲得所偵測二次電子之分佈。在偵測時間窗期間收集之電子分佈資料與入射於晶圓表面上之初級細射束102_1、102_2及102_3中之每一者的對應掃描路徑資料組合,可用以產生受檢測之晶圓結構之影像。
如上文所論述,除了對應預期信號以外,偵測信號s1至sm亦可包含串擾信號。換言之,自對應偵測元件140_1至140_m偵測到之偵測信號s1至sm皆可包含源自對應二次電子束之預期信號及源自除預期二次電子束之外的二次電子束之串擾信號。因此,在步驟S730中,可自偵測信號s1至sm縮減、最小化或移除串擾污染。步驟S730可尤其藉由例如串擾縮減器430來執行。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藉由使用變換函數自偵測信號s1至sm縮減串擾污染,該變換函數可例如藉由圖8中所說明之程序而獲得且藉由圖5之變換函數提供者440來執行。用於自偵測信號s1至sm縮減串擾污染之原理已關於以上方程式1至4加以解釋且因此此處將對其省略。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變換函數可對應於方程式4之逆響應度矩陣R-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將偵測信號s1至sm與如方程式4中所表示之變換函數相乘而自偵測信號s1至sm縮減或移除串擾污染。以此方式,可獲得不具有或具有最小串擾污染的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之射束強度b1至bm
在步驟S740中,可產生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藉由自偵測 信號s1至sm縮減、最小化或移除串擾污染而獲得的對應於複數個二次電子束102_1se至102_mse的複數個影像。步驟S740可尤其藉由例如影像產生器440來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所產生之複數個影像可為由樣本1上之複數個探測光點(例如102_1S、102_2S及102_3S)掃描的複數個區之影像,在該樣本1處產生對應的二次電子束(例如102_1se、102_2se及102_3se)。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同時或依序產生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所產生之複數個影像可為無串擾假影的影像。
儘管本發明已結合其中自偵測信號縮減或移除串擾污染的實施例加以描述,但應瞭解,亦可自基於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偵測信號所產生的影像縮減或移除串擾污染。舉例而言,可基於自對應偵測元件140_1至140_m偵測到之偵測信號s1至sm產生複數個影像,且該複數個影像中之每一者可包含源自對應二次電子束之預期圖案及源自除預期二次電子束之外的二次電子束之雙重圖案。在此實例中,可基於變換函數自該複數個影像縮減或移除諸如雙重圖案之串擾污染。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例如藉由圖8中所說明之程序獲得且藉由圖5之變換函數提供者440執行的變換函數可基於偵測信號與影像之像素值之間的轉換關係而修改,且該經修改變換函數可用以減小或移除來自該影像之雙重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與圖8中所說明之程序相似之程序來獲得變換函數,使得變換函數可直接應用至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學習網路可訓練呈直接應用至影像之形式之變換函數,例如影像之像素值,以縮減或移除串擾污染。此處,變換函數仍可基於偵測信號與二次電子束之射束強度之間的關係。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增強影像之方法可包含:自多射束檢測系統之偵測器獲取第一影像,其中該第一影像係基於來自偵測器之第一區之第一偵測信 號而產生,第一二次電子束及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及基於第一偵測信號與第一二次電子束及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關係而自第一影像縮減源自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影像。
圖8為表示符合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產生變換函數以縮減來自電子束偵測信號之串擾污染之例示性方法的程序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由圖8之程序產生之變換函數可在圖7之步驟S730處使用。
在步驟S810中,可自目標設備獲取複數個影像IM1至IMn,目標設備諸如但不限於可供判定變換函數之工具40或系統100。步驟S810可尤其藉由例如圖案識別符441來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影像IM1至IMn可包括藉由針對任一個樣本之一個掃描操作所獲得的且對應於該樣本之複數個子區的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影像IM1至IMn可包括自針對一個樣本之複數個掃描操作所獲得的影像之多個集合。此處,每一影像集合可包括藉由一對應掃描操作所獲得的且對應於樣本之複數個子區的複數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影像IM1至IMn可包括自針對複數個樣本之複數個掃描操作所獲得的影像之多個集合。此處,每一影像集合可包括藉由對應掃描操作所獲得的且對應於對應樣本之複數個子區的複數個影像。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在步驟S820中,可識別輸入影像IM1至IMn之圖案。步驟S820可尤其藉由例如圖案識別符441來執行。可判定哪一圖案為某一影像之主圖案且哪一圖案為源自串擾污染之雙重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參考資訊檔案(例如圖4之444)來識別圖案,該資訊檔案可提供某一影像之參考資訊以判定由串擾污染引起的主圖案及雙重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4可含有展示用於輸入影像IM1至IMn 之主圖案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判定用於輸入影像IM1至IMn之主圖案之形狀及位置。舉例而言,資訊檔案444可含有對應於所輸入影像IM1至IMn之複數個影像且展示在未發生串擾污染的情況下對應輸入影像IM1至IMn意欲為何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4可含有樣本之子區之對應於其輸入影像IM1至IMn的地面實況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4中所含有之影像可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DS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ASIS)格式、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IF)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資訊檔案441中所含有之影像可包含樣本之子區之對應於其輸入影像IM1至IMn的晶圓設計佈局。晶圓設計佈局可基於用於建構晶圓之圖案佈局。晶圓設計佈局可對應於用於將來自光微影光罩或倍縮光罩之特徵轉移至晶圓(例如樣本1)之一或多個光微影光罩或倍縮光罩。在一些實施例中,呈GDS或OASIS等形式之資訊檔案可包含以二進位檔案格式儲存的特徵資訊,該二進位檔案格式表示平面幾何形狀、文字及與晶圓設計佈局有關之其他資訊。
出於說明之目的及簡單性,將關於圖3A至圖3C之電子束影像解釋步驟S820之程序。舉例而言,假定圖案識別符441接收基於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第一偵測信號s1所產生的第一影像IM1,如圖3C中所展示,及基於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第二偵測信號s2所產生的第二影像IM2(圖中未繪示)。在此實例中,資訊檔案441可含有對應於圖3A及圖3B中所展示之影像,且對應於在不存在串擾污染的情況下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及第二偵測元件140_2預期之影像的第一參考影像及第二參考影像。第一參考影像展示了經由第一偵測元件140_1偵測到之樣本1之子區在不存在串擾污染的情況下被預期的外觀,且第二參考影像展示了經由第二偵測元 件140_2偵測到之樣本1之子區在不存在串擾污染的情況下被預期的外觀。在此實例中,可參考第一參考影像及第二參考影像判定用於第一影像IM1之主圖案及雙重圖案。舉例而言,在第一影像IM1中,圖案A可被識別為源自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主圖案,且圖案B可被識別為源自相鄰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雙重圖案。相似地,在第二影像IM2中,圖案B可被識別為主圖案,且圖案A可被識別為雙重圖案。
在步驟S830中,符合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基於在步驟S820處所識別之圖案資訊自輸入影像IM1至IMn提取影像分塊。步驟S830可尤其藉由例如影像分塊提取器442來執行。作為一實例,步驟S830之程序將關於如圖3C中所展示之第一影像IM1來解釋。如圖6中所說明,第一影像含有主圖案A及雙重圖案B。在此實例中,可提取三種類型之影像分塊,諸如但不限於背景分塊P1、主圖案分塊P2及雙重圖案分塊P3。在一些實施例中,背景分塊P1可為第一影像IM1之部分且僅包括不具有構成主圖案A或雙重圖案B之特徵的區域。主圖案分塊P2可為第一影像IM1之部分且僅包括具有構成主圖案A但不構成雙重圖案B之特徵的區域。相似地,雙重圖案分塊P3可為第一影像IM1之部分且僅包括具有構成雙重圖案B但不構成主圖案A之特徵的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第一影像IM1提取複數個背景分塊P1、複數個主圖案分塊P2及複數個雙重圖案分塊P3。相似地,可自第二影像IM2(圖中未繪示)提取一或多個背景分塊、一或多個主圖案分塊及一或多個雙重圖案分塊。
雖然關於僅具有兩個圖案之影像來解釋自電子束影像提取分塊,如圖6中所展示,但應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適用於涉及以下之情境:使用三個或多於三個影像IM1至IMn且每一影像包括三個或多於三 個圖案。若在基於偵測信號所產生之影像中存在三個或多於三個圖案,則亦有可能提取三種類型之分塊,諸如背景分塊P1、主圖案分塊P2及雙重圖案分塊P3。若影像IM1含有主圖案A、第一雙重圖案B1及第二雙重圖案B2,則雙重圖案分塊P3可包括兩種類型之雙重圖案分塊P31及P32。舉例而言,第一類型之雙重圖案分塊P31可為影像之部分且僅包括具有構成第一雙重圖案B1,但不構成主圖案A及第二雙重圖案B2之特徵的區域。以此方式,即使影像中之圖案之數目增加,藉由使用具有不多於一個圖案之分塊,亦可降低運算複雜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獲得較佳準確度,可將多個圖案重疊的區域提取為多個分塊。舉例而言,當具有不多於一個圖案之區域在影像中受限制且因此用於運算之資料不足時,具有兩個或多於兩個圖案之分塊可用於運算。
在步驟S840中,可產生與從中獲取複數個影像IM1至IMn之目標設備相關聯的變換函數。步驟S840可尤其藉由例如圖5之機器學習網路443來執行。符合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可藉由接收自步驟S830提取之影像分塊P1、P2及P3作為其輸入來推斷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所接收之影像分塊P1、P2及P3獲得待用於推斷變換函數之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待用於推斷變換函數之資訊可包括但不限於所提取影像分塊之位置及對應於所提取影像分塊之位置的偵測信號。
為簡單起見,步驟S830之程序將運用當僅兩個初級電子細射束(諸如第一及第二電子細射束102_1及102_2)用於掃描時之實例加以解釋。如上文所論述,應理解,若判定探測光點或對應偵測元件內之相對位置,則可藉由在對應於該相對位置之時間點自諸如b1之射束強度及諸如s1之偵測信號尋找射束強度值及偵測信號值來判定該相對位置之射束強度及 偵測信號。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獲得第一影像IM1中之背景分塊P1之位置及(如上文所解釋)對應於背景分塊P1之位置之偵測信號值。此處,背景分塊P1處之偵測信號可為對應於背景分塊P1之位置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一部分與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一部分的總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背景分塊P1之位置處之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及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可具有對應於樣本1之背景區域之相同的強度。在相同實例中,可獲得第一影像IM1中之主圖案分塊P2之位置及對應於該主圖案分塊P2之位置之偵測信號值。此處,主圖案分塊P2處之偵測信號可為對應於該主圖案分塊P2之位置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一部分與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一部分的總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主圖案分塊P之位置處,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可具有對應於樣本1之背景區域之強度。亦可獲得第一影像IM1中之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及對應於該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之偵測信號值。此處,雙重圖案分塊P3處之偵測信號可為對應於該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的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之一部分與第二二次電子束102_2se之一部分的總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雙重圖案分塊P3之位置處,第一二次電子束102_1se可具有對應於樣本之背景區域之強度。若二次電子束102_1se及102_2se遍及樣本1之背景區域具有恆定值,則可縮減待用於推斷變換函數之變數之數目。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運用無監督機器學習演算法學習變換函數。舉例而言,參看方程式4,可藉由使用自影像分塊獲得之資訊作為輸入資料且藉由提出關於學習程序之條件來推斷變換函數(對應於R-1)之元素r11至rmm以及元素b1至bm。對於以上實例,變換函數可具有四個元素r11至r22,信號S可具有兩個元素:來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第一偵測信號 s1及來自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第二偵測信號s2,且射束強度I可具有兩個元素b1及b2,該兩個元素具有對應於背景區域之相同值。在此等輸入資料及條件下,可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推斷變換函數之元素及射束強度I之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諸如P2及P3之後續影像分塊來更新先前學習之變換函數及射束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滿足結束學習程序之條件,則可產生變換函數。舉例而言,若反覆之數目變得等於某一數目或若變換函數之準確度達到某一位準,則程序可結束。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運用監督機器學習演算法學習變換函數。舉例而言,參看方程式4,在元素b1至bm對於機器學習演算法係已知的條件下可使用自影像分塊獲得的資訊作為輸入資料來推斷變換函數(對應於R-1)之元素r11至rmm。對於上述實例,變換函數可具有四個元素r11至r22,信號S可具有兩個元素:來自第一偵測元件140_1之第一偵測信號s1及來自第二偵測元件140_2之第二偵測信號s2,且提供具有射束強度I之兩個元素b1及b2。在此等輸入及條件下,機器學習網路443可經組態以推斷出變換函數之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諸如P2及P3之後續影像分塊以及射束強度資訊來更新先前學習之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隨著時間推移對應於每一影像分塊P1至P3之射束強度資訊可經儲存於儲存媒體中且可經提供至機器學習演算法。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模擬、先前實驗等獲得射束強度資訊。
雖然圖8之程序係關於圖3A至圖3C中所展示之影像加以解釋,但應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適用於涉及以下之情境:使用三個或多於三個影像IM1至IMn且每一影像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圖案。應注意,隨著影像IM1至IMn之數目及包括於影像中之圖案增加,用於獲得變換函數 之運算變得按指數律成比例地複雜。因此,預運算特定於某一設備及系統之變換函數使能夠自偵測信號即時產生經重建構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相對於某一電子束工具40或EBI系統100來判定變換函數,此係因為串擾污染特定於該工具或系統自身,而非操作該工具或系統時之誤差。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運用自某一工具40或系統100獲取之影像預運算變換函數,且按需求提供變換函數以自偵測信號重建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變換函數可被儲存於儲存媒體(圖中未繪示)中且可在需要時被存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自工具40或系統100獲取新影像時更新變換函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週期性地更新變換函數,此係因為由工具40或系統100中固有之缺陷所致的散焦程度或位準可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因此,最新的變換函數可用以縮減或移除串擾污染。
可使用以下條項進一步描述實施例:
1.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2.如條項1之方法,其中一第三二次電子束進一步入射於該偵測器 之該第一區上,且其中縮減串擾污染包含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
3.如條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關係係呈一變換矩陣之一形式,且縮減串擾污染係藉由將該變換矩陣與該第一影像信號相乘來執行。
4.如條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即時執行縮減該串擾污染。
5.如條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獲取該第一影像之前,基於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獲取之複數個先前影像獲得該關係。
6.如條項5之方法,其中獲得該關係進一步包含:識別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中之每一者中的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自該複數個影像中之該每一者提取覆蓋該預期圖案及該非預期圖案之外之一區域的一第一分塊、覆蓋該預期圖案之一第二分塊及覆蓋該非預期圖案之一第三分塊;及使用一機器學習網路基於該第一分塊、該第二分塊及該第三分塊產生該關係。
7.如條項6之方法,其中識別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係藉由使用含有用於判定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之預期圖案之資訊的參考影像來執行。
8.如條項7之方法,其中該等參考影像係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DS 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ASIS) 格式或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IF)。
9.如條項6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非預期圖案包括複數個非預期圖案。
10.如條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電子之一部分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
11.如條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獲取該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二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二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二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二區上;使用該第二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該等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二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二影像。
12.一種影像增強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儲存一指令集;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執行以下操作: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 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13.如條項12之裝置,其中一第三二次電子束進一步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且其中縮減串擾污染包含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
14.如條項12或13之裝置,其中該關係係呈一變換矩陣之一形式,且縮減串擾污染係藉由將該變換矩陣與該第一影像信號相乘來執行。
15.如條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縮減該串擾污染被即時執行。
16.如條項12至15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在獲取該第一影像之前,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基於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獲取之複數個先前影像獲得該關係。
17.如條項16之裝置,其中獲得該關係進一步包含:識別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中之每一者中的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自該複數個影像中之該每一者提取覆蓋該預期圖案及該非預期圖案之外之一區域的一第一分塊、覆蓋該預期圖案之一第二分塊及覆蓋該非預期圖案之一第三分塊;及使用一機器學習網路基於該第一分塊、該第二分塊及該第三分塊產 生該關係。
18.如條項17之裝置,其中識別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係藉由使用含有用於判定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之預期圖案之資訊的參考影像來執行。
19.如條項18之裝置,其中該等參考影像係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DS 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ASIS)格式或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IF)。
20.如條項16至19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非預期圖案包括複數個非預期圖案。
21.如條項12至20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電子之一部分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
22.如條項12至21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獲取該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二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二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二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二區上;使用該第二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該等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二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二影像。
23.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儲存一指令集,該指令集可由一運算器件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致使執行用於增強一影像之一方法,該方法包含: 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
24.如條項23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一第三二次電子束進一步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且其中縮減串擾污染包含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
25.如條項23或24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關係係呈一變換矩陣之一形式,且縮減串擾污染係藉由將該變換矩陣與該第一影像信號相乘來執行。
26.如條項23至25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縮減該串擾污染被即時執行。
27.如條項23至26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在獲取該第一影像之前,該指令集可由該運算器件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致使該運算器件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基於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獲取之複數個先前影像獲得該關係。
28.如條項27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獲得該關係進一步包含:識別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中之每一者中的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自該複數個影像中之該每一者提取覆蓋該預期圖案及該非預期圖案之外之一區域的一第一分塊、覆蓋該預期圖案之一第二分塊及覆蓋該非預期圖案之一第三分塊;及使用一機器學習網路基於該第一分塊、該第二分塊及該第三分塊產生該關係。
29.如條項28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識別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係藉由使用含有用於判定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之預期圖案之資訊的參考影像來執行。
30.如條項29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參考影像係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DS 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ASIS)格式或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IF)。
31.如條項28至30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非預期圖案包括複數個非預期圖案。
32.如條項23至31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電子之一部分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
33.如條項23至32中任一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指令集可由該運算器件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致使該運算器件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獲取該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二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二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二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二區上; 使用該第二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該等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二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二影像。
34.一種用於縮減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中之串擾污染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由一多射束檢測系統分別獲取一樣本上之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之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其中該第一影像係基於來自該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第一偵測區之一第一偵測信號而產生且該第二影像係基於來自該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第二偵測區之一第二偵測信號而產生;藉由使用對應於該第一區域之一第一參考影像判定源自一第一二次電子束之該第一影像之一主圖案;藉由使用對應於該第二區域之一第二參考影像判定該第一影像是否包括源自一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一雙重圖案;判定該第一偵測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的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及基於該經判定關係縮減來自來自該第一偵測區的一第三偵測信號之串擾污染。
35.如條項34之方法,其中在獲取該第三偵測信號之後即時執行縮減該串擾污染。
36.如條項34或35之方法,其中判定該關係係基於分析該第一影像之影像分塊來執行,其中該等影像分塊包括覆蓋該主圖案及該雙重圖案之外之一區域的一第一影像分塊、覆蓋該主圖案之一第二影像分塊及覆蓋該 雙重圖案之一第三影像分塊。
37.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一第一影像,其中該第一影像係基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第一偵測信號而產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及基於該第一偵測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影像。
38.如條項37之方法,其中該關係係藉由以下操作而獲得:獲取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所獲取之一第一先前影像及一第二先前影像;基於含有用於判定該等第一及第二先前影像之預期圖案之資訊的參考影像來識別該等第一及第二先前影像中之每一者中的一預期圖案及一非預期圖案;自該等第一及第二先前影像中之該每一者提取覆蓋該預期圖案及該非預期圖案之外之一區域的一第一分塊、覆蓋該預期圖案之一第二分塊及覆蓋該非預期圖案之一第三分塊;及使用一機器學習網路基於該第一分塊、該第二分塊及該第三分塊產生該關係。
39.如條項38之方法,其中該等參考影像係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DS 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ASIS)格式或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IF)。
可提供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儲存供控制器(例如 圖1之控制器50)之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影像檢測、影像獲取、載物台定位、射束聚焦、電場調整、射束彎曲、聚光透鏡調整、激活帶電粒子源、射束偏轉等。非暫時性媒體之常見形式包括例如軟碟、可撓性磁碟、硬碟、固態磁碟機、磁帶或任何其他磁性資料儲存媒體、緊密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任何其他光學資料儲存媒體、具有孔圖案之任何實體媒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M)及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FLASH-EPROM或任何其他快閃記憶體、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快取記憶體、暫存器、任何其他記憶體晶片或卡匣,及其網路化版本。
應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已在上文所描述及在隨附圖式中所說明之確切構造,且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作出各種修改及改變。本發明已結合各種實施例進行了描述,藉由考慮本文中所揭示之本發明之規格及實踐,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見的。意欲本說明書及實例僅被視為例示性的,其中本發明之真正範疇及精神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指示。
以上描述意欲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脫離下文所闡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如所描述進行修改。
400:影像增強裝置
410:偵測信號獲取器
420: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
430:串擾縮減器
440:變換函數提供者
450:影像產生器

Claims (14)

  1. 一種用於增強一影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secondary electron beam)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其中該關係是在該獲取該第一影像信號之前基於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獲取之複數個先前影像而獲得。
  2. 一種影像增強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儲存一指令集;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執行以下操作: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 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其中該關係是在該獲取該第一影像信號之前基於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獲取之複數個先前影像而獲得。
  3.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一第三二次電子束進一步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且其中縮減串擾污染包含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
  4.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關係係呈一變換矩陣之一形式,且縮減串擾污染係藉由將該變換矩陣與該第一影像信號相乘來執行。
  5.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縮減該串擾污染被即時執行。
  6.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獲得該關係進一步包含:識別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中之每一者中的一預期圖案(intended pattern)及一非預期圖案;自該複數個影像中之該每一者提取覆蓋該預期圖案及該非預期圖案之外之一區域的一第一分塊(patch)、覆蓋該預期圖案之一第二分塊及覆蓋 該非預期圖案之一第三分塊;及使用一機器學習網路基於該第一分塊、該第二分塊及該第三分塊產生該關係。
  7.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中識別該預期圖案及該非預期圖案係藉由使用含有用於判定該複數個先前影像之預期圖案之資訊的參考影像來執行。
  8. 如請求項7之裝置,其中該等參考影像係呈圖形資料庫系統(GDS)格式、圖形資料庫系統II(GDS II)格式、開放原圖系統互換標準(OASIS)格式或加州理工學院中間格式(CIF)。
  9.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中該非預期圖案包括複數個非預期圖案。
  10.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電子之一部分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
  11.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執行該指令集以致使該裝置進一步執行以下操作:獲取該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二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二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二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二區上;使用該第二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該等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二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一二 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二影像。
  12.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儲存一指令集,該指令集可由一運算器件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致使執行用於增強一影像之一方法,該方法包含:自一多射束檢測系統之一偵測器獲取複數個影像信號中之一第一影像信號,其中該第一影像信號對應於來自該偵測器之一第一區之一偵測到之信號,一第一二次電子束及一第二二次電子束的電子入射於該第一區上;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二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及在該縮減之後產生對應於該第一二次電子束之一第一影像,其中該關係是在該獲取該第一影像信號之前基於由該多射束檢測系統獲取之複數個先前影像而獲得。
  13. 如請求項12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一第三二次電子束進一步入射於該偵測器之該第一區上,且其中縮減串擾污染包含使用該第一影像信號與該第一二次電子束、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所相關聯之射束強度之間的一關係而自該第一影像信號縮減源自該第二二次電子束及該第三二次電子束之串擾污染。
  14. 如請求項12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關係係呈一變換矩陣之一形式,且縮減串擾污染係藉由將該變換矩陣與該第一影像信號相乘來執行。
TW109127463A 2019-08-14 2020-08-13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TWI758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6882P 2019-08-14 2019-08-14
US62/886,882 2019-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3349A TW202113349A (zh) 2021-04-01
TWI758820B true TWI758820B (zh) 2022-03-21

Family

ID=7204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7313A TW202223375A (zh) 2019-08-14 2020-08-13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TW109127463A TWI758820B (zh) 2019-08-14 2020-08-13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7313A TW202223375A (zh) 2019-08-14 2020-08-13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2080513B2 (zh)
KR (1) KR102707911B1 (zh)
CN (1) CN114556515A (zh)
TW (2) TW202223375A (zh)
WO (1) WO20210283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4044B3 (de) 2018-09-28 2020-02-06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Vielstrahl-Teilchenstrahlmikroskops und Vielstrahl-Teilchenstrahlsystem
KR20240113497A (ko) * 2021-11-16 2024-07-22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하전 입자 시스템에서 결함 검출 및 결함 위치 식별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1230A (en) * 2006-03-14 2007-11-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to reduce cross talk in a multi column e-beam test system
US20090026389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Ims Nanofabrication Ag Multi-beam source
WO2018145983A1 (en) * 2017-02-07 2018-08-16 Asml Netherlands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ed particle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1239801A1 (en) 2000-02-19 2001-08-27 Ion Diagnostics, Inc. Multi-beam multi-column electron beam inspection system
WO2002091421A1 (fr) * 2001-05-01 2002-11-14 Nikon Corporation Appareil a faisceau d'electrons et son utilisation pour la fabrication
EP1619495A1 (en) * 2004-07-23 2006-01-25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 specimen surface and use of fluorescent materials
US7456402B2 (en) * 2004-09-10 2008-11-25 Multibeam Systems, Inc. Detector optics for multiple electron beam test system
JP2008177064A (ja) 2007-01-19 2008-07-3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走査型荷電粒子顕微鏡装置および走査型荷電粒子顕微鏡装置で取得した画像の処理方法
WO2011108207A1 (ja) * 2010-03-01 2011-09-0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ゴースト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撮像装置、ゴースト検出方法、および、ゴースト除去方法
US8653454B2 (en) 2011-07-13 2014-02-18 Luminescent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beam image reconstru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1230A (en) * 2006-03-14 2007-11-01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to reduce cross talk in a multi column e-beam test system
US20090026389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Ims Nanofabrication Ag Multi-beam source
WO2018145983A1 (en) * 2017-02-07 2018-08-16 Asml Netherlands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ed particle dete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 J. Kub, K. K. Moon, I. A. Mack, and F. M. Long, "Programmable Analog Vector- Matrix Multiplier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5, No. 1, pp. 207-214, 1990/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375A (zh) 2022-06-16
KR20220032615A (ko) 2022-03-15
US12080513B2 (en) 2024-09-03
TW202113349A (zh) 2021-04-01
KR102707911B1 (ko) 2024-09-23
WO2021028366A1 (en) 2021-02-18
US20220301811A1 (en) 2022-09-22
CN114556515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9074B2 (en) Multiple charged-particle beam apparatus with low crosstalk
TWI773932B (zh) 用於在多束檢測設備中對準電子束之系統及方法
CN111201585B (zh) 低剂量带电粒子量测系统
TWI758820B (zh) 在多重帶電粒子束檢測中之串擾消除
US20210350507A1 (en) Image enhancement for multi-layered structure in charged-particle beam inspection
US20240069450A1 (en) Train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based on partial datasets for defect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US20220392729A1 (en) Tool for testing an electron-optical assembly
JP2024529830A (ja) 荷電粒子検査における画像歪み補正
JP7053805B2 (ja) 複数の荷電粒子ビームを用いてサンプルを検査する方法
US20230162944A1 (en)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charge accumulation reduction in charged-particle beam inspection
KR102444744B1 (ko) 하전 입자 빔 검사의 샘플 검사 레시피의 동적 결정
TW202407741A (zh) 於檢測期間改善影像品質之系統及方法
WO2024099685A1 (en) Correcting scan data
CN118402049A (zh) 生成样品图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957496A (zh) 用于在带电粒子系统中通过故障机制的分类和标识进行检查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