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6013B -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6013B TWI756013B TW110100416A TW110100416A TWI756013B TW I756013 B TWI756013 B TW I756013B TW 110100416 A TW110100416 A TW 110100416A TW 110100416 A TW110100416 A TW 110100416A TW I756013 B TWI756013 B TW I75601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ing
- image
- imaging optical
- optical axi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101100492797 Mus musculus Atmin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02 image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132826 rs13928620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68554 rs20108889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33625 rs28186553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239409 rs76491820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十一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以及第十一透鏡。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更包含一光圈,且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光圈與成像面之間有至少二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成像光學鏡片系統能同時滿足微型化及高成像品質的需求。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於電子裝置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由於往昔之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故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以符合需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十一片透鏡。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本發明提供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能同時滿足微型化及高成像品質的需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十一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以及第十一透鏡。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十一片。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更包含一光圈,且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光圈與一成像面之間有至少二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
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十一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以及第十一透鏡。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十一片。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八透鏡物側表面與第八透鏡像側表面的至少一者為非球面。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且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其包含前述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成像面上。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藉由十一片透鏡來加強成像能力,同時配合感光元件在像素尺寸、解析度與主光線入射角度限制等方面的進步,並足以在設計自由度上順利滿足如高品質與微型化尺寸等設計規格的需求。
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10m、10n、10p:取像裝置
11:成像鏡頭
12:驅動裝置
13:電子感光元件
14:影像穩定模組
20、30、40:電子裝置
21、31、41:閃光燈模組
22:對焦輔助模組
23:影像訊號處理器
24:使用者介面
25:影像軟體處理器
26:被攝物
C1:凸臨界點
C2:凹臨界點
P:反曲點
IM:成像面
OA1:第一光軸
OA2:第二光軸
OA3:第三光軸
LF:光路轉折元件
LF1:第一光路轉折元件
LF2:第二光路轉折元件
LG:透鏡群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圈
101、201、202、301、302、401、501、502、601:光闌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物側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像側表面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第六透鏡
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1:物側表面
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2:像側表面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第七透鏡
171、271、371、471、571、671、771、871、971:物側表面
172、272、372、472、572、672、772、872、972:像側表面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第八透鏡
181、281、381、481、581、681、781、881、981:物側表面
182、282、382、482、582、682、782、882、982:像側表面
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0:第九透鏡
191、291、391、491、591、691、791、891、991:物側表面
192、292、392、492、592、692、792、892、992:像側表面
193、293、393、493、593、693、793、893、993:第十透鏡
194、294、394、494、594、694、794、894、994:物側表面
195、295、395、495、595、695、795、895、995:像側表面
196、296、396、496、596、696、796、896、996:第十一透鏡
197、297、397、497、597、697、797、897、997:物側表面
198、298、398、498、598、698、798、898、998:像側表面
FT1、FT2、FT3、FT4、FT5、FT6、FT7、FT8、FT9: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
IM1、IM2、IM3、IM4、IM5、IM6、IM7、IM8、IM9:成像面
IS1、IS2、IS3、IS4、IS5、IS6、IS7、IS8、IS9:電子感光元件
ΣCT: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總和
AT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大值
ATmin: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小值
BL: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CT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於光軸上的單透鏡厚度最大值
CTmin: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於光軸上的單透鏡厚度最小值
Dr9r16: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八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EPD: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入瞳孔徑
f: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f5:第五透鏡的焦距
f6:第六透鏡的焦距
f7:第七透鏡的焦距
f8:第八透鏡的焦距
f9:第九透鏡的焦距
f10:第十透鏡的焦距
f11:第十一透鏡的焦距
fi:第i透鏡的焦距
Fno: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光圈值
HFOV: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ImgH: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
N1: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N4:第四透鏡的折射率
N5:第五透鏡的折射率
N6:第六透鏡的折射率
N7:第七透鏡的折射率
N8:第八透鏡的折射率
N9:第九透鏡的折射率
N10:第十透鏡的折射率
N11:第十一透鏡的折射率
Ni:第i透鏡的折射率
R22: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i:位於最大間隔距離之像側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
Sd:光圈與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V1:第一透鏡的阿貝數
V2: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V3: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V4: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V5:第五透鏡的阿貝數
V6:第六透鏡的阿貝數
V7:第七透鏡的阿貝數
V8:第八透鏡的阿貝數
V9:第九透鏡的阿貝數
V10:第十透鏡的阿貝數
V11:第十一透鏡的阿貝數
Vi:第i透鏡的阿貝數
V20: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阿貝數小於20的透鏡數量
V24: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阿貝數小於24的透鏡數量
V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大值
Vmin: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
Y1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Y11R2: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Yc10R2:第十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Yc11R2: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0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21繪示圖20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22繪示圖20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圖2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24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2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1R1、Y11R2、Yc10R2、Yc11R2以及部分透鏡之反曲點和臨界點的示意圖。
圖26繪示依照本發明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圖27繪示依照本發明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圖28繪示依照本發明的二個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且十一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以及第十一透鏡。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可具有一空氣間隔。藉此,可確保所應用之鏡頭的組裝簡易性,以增加組裝良率。詳細來說,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與第十一透鏡可為十一片單一非黏合透鏡。由於黏合透鏡的製程較非黏合透鏡複雜,特別在兩透鏡的黏合面需擁有高準度的曲面,以便達到兩透鏡黏合時的高密合度,且在黏合的過程中,也可能因偏位而造成密合度不佳,影響整體光學成像品質。因此,本發明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可具有一空氣間隔,可有效避免黏合透鏡所產生的問題,並可讓各透鏡面形於設計時可具有更多彈性,有助於縮減體積並修正像差。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藉此,可提供主要的匯聚能力,以有效壓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總長,達到微型化的需求。
第八透鏡物側表面與第八透鏡像側表面的至少一者可為非球面。藉此,可有效修正像差,並控制第八透鏡的厚度,以避免佔據過多的空間。
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於離軸處可具有至少一反曲點。藉此,有利於修正離軸像差,並縮減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體積。請參照圖25,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197之反曲點P的示意圖。圖25繪示第一實施例中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反曲點作為示例性說明,然本發明各實施例中除了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外,其他的透鏡表面也可具有一個或多個反曲點。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更可包含一光圈,且光圈可位於一被攝物與第四透鏡之間。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光圈與一成像面之間可有至少二片透鏡的
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藉此,可修正周邊影像的像差,並且有助於提高相對照度。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亦可有至少三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中,第九透鏡像側表面、第十透鏡像側表面與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當中亦可有至少二者各自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中,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可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請參照圖25,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像側表面142、第五透鏡物側表面15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第八透鏡像側表面182、第九透鏡像側表面192、第十透鏡像側表面195和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之凸臨界點C1的示意圖。圖25繪示第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第八透鏡像側表面、第九透鏡像側表面、第十透鏡像側表面和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凸臨界點作為示例性說明,然本發明各實施例中除了上述透鏡表面外,其他的透鏡表面也可於離軸處具有一個或多個凸臨界點。
光圈與成像面之間的所述至少二片透鏡可各自具有負屈折力。藉此,可平衡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整體的屈折力,並有助於修正多種像差。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可有至少二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藉此,可搭配前述之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的透鏡表面,來加強修正周邊影像像差與提高相對照度的功效,並且有助於透鏡表面形成適合的形狀。其中,第十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凸面且於離軸處可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請參照圖25,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142、第五透鏡物側表面151、第八透鏡物側表面181、第九透鏡物側表面191和第十透鏡物側表面194之凹臨界點C2的示意圖。圖25繪示第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第八透鏡物側表面、第九透鏡物側表面和第十透鏡物側表面的凹臨界點
作為示例性說明,然本發明各實施例中除了上述透鏡表面外,其他的透鏡表面也可於離軸處具有一個或多個凹臨界點。
第十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0R2,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Yc11R2/Yc10R2<2.0。藉此,可修正周邊影像的像差,並且有助於提高相對照度。請參照圖25,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c10R2、Yc11R2以及第十透鏡像側表面195和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之凸臨界點C1的示意圖。
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Yc11R2/f<0.50。藉此,可進一步調控像側端周邊影像的像差,並且有助於提高相對照度。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隔包含一最大值間隔距離。位於最大間隔距離之物側的透鏡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凹面;藉此,有助於將最大間隔距離內的空氣作為介質,以收斂光線並修正周邊影像。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位於最大間隔距離之像側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i,其可滿足下列條件:f/|Ri|<0.80;藉此,可調整焦距與最大間隔距離像側的折射介面曲率半徑之間的比例關係,以彙整不同視場的光線,進而優化成像面的聚光。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可有至少六片透鏡為塑膠材質。藉此,可提升量產能力與減輕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重量。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可為電子感光元件之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總長的一半),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ImgH/BL<12.0。藉此,有助於確保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在微型化與模組製造性之間取得適合的平衡。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4.0<ImgH/BL<10.0。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阿貝數小於24的透鏡數量為V24,其可滿
足下列條件:2V24。藉此,有助於加強色差修正。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3V24。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阿貝數小於20的透鏡數量為V20,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V20。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為V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Vmin<20。藉此,有助於加強色差修正。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大值為AT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小值為AT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ATmax/ATmin<120。藉此,可加強透鏡的空間使用效率,以避免透鏡排列過於擁擠或過於寬鬆而造成空間利用不佳。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入瞳孔徑為EP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TL/EPD<3.0。藉此,可進一步提供大尺寸的光圈,以提供足夠的進光量。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75<TL/EPD<2.75。
第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第五透鏡的阿貝數為V5,第六透鏡的阿貝數為V6,第七透鏡的阿貝數為V7,第八透鏡的阿貝數為V8,第九透鏡的阿貝數為V9,第十透鏡的阿貝數為V10,第十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1,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第六透鏡的折射率為N6,第七透鏡的折射率為N7,第八透鏡的折射率為N8,第九透鏡的折射率為N9,第十透鏡的折射率為N10,第十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1,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6.0<Vi/Ni<12.0,其中i=1、2、3、4、5、6、7、8、9、10或11。藉此,有助於加強色差修正。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亦可有至少一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8.0<Vi/Ni<12.0,其中i=1、2、3、4、5、6、7、8、9、10或11。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亦可有至少一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6.0<Vi/Ni<11.2,
其中i=1、2、3、4、5、6、7、8、9、10或11。其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亦可有至少一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7.5<Vi/Ni<10,其中i=1、2、3、4、5、6、7、8、9、10或11。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TL/ImgH<2.50。藉此,有助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微型化。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TL/ImgH<1.8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TL/ImgH<1.60。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5<|f/f1|+|f/f2|+|f/f3|<2.50。藉此,可有效確保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於物側端有足夠的正屈折力,以進一步縮短總長。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1R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TL/Y11R2<3.50。藉此,有助於控制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尺寸,以便應用於高解析的微型化取像裝置。請參照圖25,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11R2的示意圖。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八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Dr9r16,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Td/Dr9r16<6.0。藉此,可加強系統中段透鏡的空間使用效率,以避免透鏡排列過於擁擠或過於寬鬆而造成空間利用不佳。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ΣC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Td/ΣCT<1.75。藉此,可平衡透鏡厚度與透鏡間距的空間配置,以優化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空間使用效率。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i透鏡的焦距為fi,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可有至少二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f/fi|<0.20,其中i=1、2、3、4、5、6、7、8、9、10或11。藉此,可確保透鏡間屈折力的差距不會太大而造成
影像修正過度或造成無法修正的鬼影等現象。
光圈與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0<Sd/Td<1.20。藉此,可調整光圈位置,有助於提供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大光圈、大視角與體積微型化特色。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75<Sd/Td<1.0。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Fno<2.20。藉此,可進一步提供大尺寸的光圈,以提供充足的進光量。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0<Fno<2.1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20<Fno<2.1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1R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Y1R1/Y11R2<0.80。藉此,可有效控制物側端與像側端的光路涵蓋範圍,以加強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空間使用效率,同時提供高解析的成像品質。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Y1R1/Y11R2<0.60。請參照圖25,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1R1和Y11R2的示意圖。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公釐]<TL<16.0[公釐]。藉此,有利於控制總長,以擴大產品應用範圍,滿足現今市場需求。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5.0[度]<HFOV<100.0[度]。藉此,可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具備足夠的視場角度,以滿足多樣化使用需求。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50[公釐]<ImgH<10.0[公釐]。藉此,可控制收光面積,確保影像亮度,並與規格需求達成平衡。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5<TL/f<1.50。藉此,可有效地調
整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總長,以利應用於更多樣化的需求。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大值為Vmax,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0<Vmax<60.0。藉此,可提高透鏡材質配置的自由度。
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2,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R22/ImgH<1.20。藉此,可進一步縮短後焦距,讓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可更妥善地利用有限的空間。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十透鏡的焦距為f10,第十一透鏡的焦距為f11,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20<|f/f10|+|f/f11|<4.0。藉此,有利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像側端的透鏡修正周邊像差,並且同時縮短後焦距。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於光軸上的單透鏡厚度最大值為CT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於光軸上的單透鏡厚度最小值為CT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25<CTmax/CTmin<6.0。藉此,可加強透鏡的製造性,以避免透鏡厚度過薄而容易碎裂,或厚度過厚使得成型不良等問題。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5<CTmax/CTmin<5.0。
上述本發明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增加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並降低外在環境溫度變化對成像的影響,而玻璃透鏡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術製作而成。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鏡面上設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鏡可減低製造難度,而若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則可藉此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縮減透鏡數目,並可有效降低本發明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總長。進一步地,非球面可以塑膠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透鏡等方式製作而成。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若透鏡表面為非球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光學有效區全部或其中一部分為非球面。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可選擇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鏡材料中加入添加物,產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變透鏡對於特定波段光線的穿透率,進而減少雜散光與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備濾除系統中600奈米至800奈米波段光線的功能,以助於減少多餘的紅光或紅外光;或可濾除350奈米至450奈米波段光線,以減少多餘的藍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線對成像造成干擾。此外,添加物可均勻混和於塑料中,並以射出成型技術製作成透鏡。此外,添加物亦可配置於透鏡表面上的鍍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該凸面位置時,則表示該凸面可位於透鏡表面近光軸處;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該凹面位置時,則表示該凹面可位於透鏡表面近光軸處。若透鏡之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區域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之屈折力或焦距可為透鏡於近光軸處之屈折力或焦距。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述透鏡表面的反曲點(Inflection Point),係指透鏡表面曲率正負變化的交界點。所述透鏡表面的臨界點(Critical Point),係指垂直於光軸的平面與透鏡表面相切之切線上的切點,且臨界點並非位於光軸上。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之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之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之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之曲面。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於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可選擇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場元件等),以達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彎曲等)。該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學性質,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繞射表面及菲涅爾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裝置需求而做調整。一般而言,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為將具有朝往物側方向為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設置於靠近成像面處。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亦可於成像光路上在被攝物至成像面間選擇性設置至少一具有轉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稜鏡或反射鏡等,以提供成像光學鏡片系統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使電子裝置的輕薄化不受制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之光學總長度。進一步說明,請參照圖26和圖27,其中圖26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且圖27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26及圖27所示,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與第二光軸OA2,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可以如圖26所示係設置於被攝物與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群LG之間,或者如圖27所示係設置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之間。此外,請參照圖28,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的二個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28所示,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第一光路轉折元件LF1、第二光軸OA2、第二光路轉折元件LF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第一光路轉折元件LF1係設置於被攝物與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群LG之間,第二光路轉折元件LF2係設置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之間,且光線在第一光軸OA1的行進方向可以如圖28所示係與光線在第三光軸OA3的行進方向為相同方向。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亦可選擇性配置三個以上的光路轉折元件,本發明不以圖式所揭露之光路轉折元件的種類、數量與位置為限。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可設置有至少一光闌,其可位於第一透鏡之前、各透鏡之間或最後一透鏡之後,該光闌的種類如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可用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升影像品質。
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光圈之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
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視場角。
本發明可適當設置一可變孔徑元件,該可變孔徑元件可為機械構件或光線調控元件,其可以電或電訊號控制孔徑的尺寸與形狀。該機械構件可包含葉片組、屏蔽板等可動件;該光線調控元件可包含濾光元件、電致變色材料、液晶層等遮蔽材料。該可變孔徑元件可藉由控制影像的進光量或曝光時間,強化影像調節的能力。此外,該可變孔徑元件亦可為本發明之光圈,可藉由改變光圈值以調節影像品質,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至圖2,其中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1。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100、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第七透鏡170、光闌101、第八透鏡180、第九透鏡190、第十透鏡193、第十一透鏡1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IR-cut Filter)FT1與成像面IM1。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1設置於成像面IM1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193、1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在本實施例中,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空氣間隔,係指二相鄰透鏡在光軸方向上為非黏合。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1
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1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1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1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5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15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六透鏡1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七透鏡17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18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1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19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1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1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94
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1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1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1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1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196及成像面IM1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X:非球面與光軸的交點至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平行於光軸的位移;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R: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以及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光圈值為Fno,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6.35公釐(mm),Fno=1.85,HFOV=44.1度(deg.)。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IM1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TL=8.58[公釐]。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ImgH=6.02[公釐]。
第一透鏡110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120的阿貝數為V2,第
三透鏡130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140的阿貝數為V4,第五透鏡150的阿貝數為V5,第六透鏡160的阿貝數為V6,第七透鏡170的阿貝數為V7,第八透鏡180的阿貝數為V8,第九透鏡190的阿貝數為V9,第十透鏡193的阿貝數為V10,第十一透鏡196的阿貝數為V11,第一透鏡110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120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130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140的折射率為N4,第五透鏡150的折射率為N5,第六透鏡160的折射率為N6,第七透鏡170的折射率為N7,第八透鏡180的折射率為N8,第九透鏡190的折射率為N9,第十透鏡193的折射率為N10,第十一透鏡196的折射率為N11,其滿足下列條件:V1/N1=23.91;V2/N2=36.26;V3/N3=16.09;V4/N4=10.90;V5/N5=13.21;V6/N6=36.26;V7/N7=36.26;V8/N8=36.26;V9/N9=23.91;V10/N10=36.26;以及V11/N11=36.26。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阿貝數小於20的透鏡數量為V20,其滿足下列條件:V20=1。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阿貝數小於24的透鏡數量為V24,其滿足下列條件:V24=2。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為Vmin,其滿足下列條件:Vmin=18.4。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當中,第四透鏡140的阿貝數小於其餘透鏡的阿貝數,因此Vmin等於第四透鏡140的阿貝數。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大值為Vmax,其滿足下列條件:Vmax=56.0。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當中,第二透鏡120的阿貝數、第六透鏡160的阿貝數、第七透鏡170的阿貝數、第八透鏡180的阿貝數、第十透鏡193的阿貝數與第十一透鏡196的阿貝數實質上相同,且皆大於其餘透鏡的阿貝數,因此Vmax等於第二透鏡120的阿貝數、第六透鏡160的阿貝數、第七透鏡170的阿貝數、第八透鏡180的阿貝數、第十透鏡193的阿貝數或第十一透鏡196的阿貝數。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Y1R1/Y11R2=0.35。
第十透鏡像側表面195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0R2,其滿足下列條件:Yc10R2=1.99[公釐]。
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Yc11R2=1.38[公釐]。
第十透鏡像側表面195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0R2,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Yc11R2/Yc10R2=0.69。
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Yc11R2/f=0.22。
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的曲率半徑為R22,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R22/ImgH=1.16。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位於最大間隔距離之像側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i,其滿足下列條件:f/|Ri|=0.69。在本實施例中,最大間隔距離係指二相鄰透鏡的二相鄰鏡面之間於光軸上數值最大的間距。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所有相鄰透鏡當中,最大間隔距離落在第十透鏡193與第十一透鏡196之間,因此位於最大間隔距離之物側的透鏡表面為第十透鏡像側表面195,而位於最大間隔距離之像側的透鏡表面為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197,故Ri等於第十一透鏡物側表面197的曲率半徑。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於光軸上的單透鏡厚度最大值為CT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有透鏡中於光軸上的單透鏡厚度最小值為C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CTmax/CTmin=2.73。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當中,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大於其餘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因此CTmax等於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當中,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厚度小於其餘透
鏡於光軸上的厚度,因此CTmin等於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厚度。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大值為ATmax,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小值為A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ATmax/ATmin=52.13。在本實施例中,二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係指二相鄰透鏡的二相鄰鏡面之間於光軸上的間距。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當中,第十透鏡193與第十一透鏡196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大於其餘任二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因此ATmax等於第十透鏡193與第十一透鏡196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十一透鏡196當中,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小於其餘任二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因此ATmin等於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ΣCT,其滿足下列條件:Td/ΣCT=1.51。在本實施例中,ΣCT為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第七透鏡170、第八透鏡180、第九透鏡190、第十透鏡193與第十一透鏡196於光軸上之厚度的總和。
光圈100與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Sd/Td=0.93。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五透鏡物側表面151至第八透鏡像側表面18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Dr9r16,其滿足下列條件:Td/Dr9r16=3.77。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IM1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入瞳孔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TL/EPD=2.5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IM1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成
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TL/ImgH=1.43。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IM1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TL/f=1.35。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IM1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TL/Y11R2=1.73。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120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130的焦距為f3,第四透鏡140的焦距為f4,第五透鏡150的焦距為f5,第六透鏡160的焦距為f6,第七透鏡170的焦距為f7,第八透鏡180的焦距為f8,第九透鏡190的焦距為f9,第十透鏡193的焦距為f10,第十一透鏡196的焦距為f11,其滿足下列條件:|f/f1|=0.09;|f/f2|=0.97;|f/f3|=0.33;|f/f4|=0.17;|f/f5|=0.08;|f/f6|=0.53;|f/f7|=0.30;|f/f8|=0.14;|f/f9|=0.16;|f/f10|=0.63;以及|f/f11|=0.88。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120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130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f/f1|+|f/f2|+|f/f3|=1.39。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十透鏡193的焦距為f10,第十一透鏡196的焦距為f11,其滿足下列條件:|f/f10|+|f/f11|=1.51。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198至成像面IM1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ImgH/BL=8.72。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為圖1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公釐(mm),且表面0到27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
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為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到A20則表示各表面第4到20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3至圖4,其中圖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3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2。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200、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第七透鏡270、光闌201、第八透鏡280、第九透鏡290、第十透鏡293、光闌202、第十一透鏡2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2與成像面IM2。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2設置於成像面IM2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293、2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2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22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三透鏡2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2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2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2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2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5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2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6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七透鏡27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28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2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2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29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2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2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2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95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2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2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2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97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2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其物側表面2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2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2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296及成像面IM2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5至圖6,其中圖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5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3。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300、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光闌301、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第七透鏡370、第八透鏡380、第九透鏡390、第十透鏡393、光闌302、第十一透鏡3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3與成像面IM3。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3設置於成像面IM3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393、3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3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32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三透鏡3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33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四透鏡3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物側表面3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3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5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35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六透鏡3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6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七透鏡37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38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3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3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39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3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3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3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3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3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3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97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3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其物側表面3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3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3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
396及成像面IM3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7至圖8,其中圖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7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4。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光圈40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第七透鏡470、光闌401、第八透鏡480、第九透鏡490、第十透鏡493、第十一透鏡4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4與成像面IM4。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4設置於成像面IM4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493、4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4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4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五透鏡4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5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45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45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六透鏡4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6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七透鏡47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48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4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4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49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4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4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4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4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4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4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4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其物側表面4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4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4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496及成像面IM4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9至圖10,其中圖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9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5。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光闌501、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第七透鏡570、光闌502、第八透鏡580、第九透鏡590、第十透鏡593、第十一透鏡5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5與成像面IM5。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5設置於成像面IM5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593、5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5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五透鏡5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5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5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55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55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六透鏡5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6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七透鏡57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71
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58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5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5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九透鏡59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5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5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5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5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5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5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5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5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596及成像面IM5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圖11至圖12,其中圖1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1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6。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光闌601、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
鏡660、第七透鏡670、第八透鏡680、第九透鏡690、第十透鏡693、第十一透鏡6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6與成像面IM6。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6設置於成像面IM6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693、6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6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63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四透鏡6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4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6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6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5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5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6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6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6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66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且像側表面66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七透鏡67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7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67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八透鏡68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物側表面6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6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69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6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6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6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6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6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6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6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其物側表面6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6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696及成像面IM6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圖13至圖14,其中圖1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3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7。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710、光圈70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第六透鏡760、第七透鏡770、第八透鏡780、第九透鏡790、第十透鏡793、第十一透鏡7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7與成像面IM7。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7設置於成像面IM7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793、7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11
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7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7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73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四透鏡7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4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7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7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5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5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7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6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七透鏡77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78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8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7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79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7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7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7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7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7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7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7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其物側表面7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7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7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796及成像面IM7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圖15至圖16,其中圖1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5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8。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光圈80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第五透鏡850、第六透鏡860、第七透鏡870、第八透鏡880、第九透鏡890、第十透鏡893、第十一透鏡8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8與成像面IM8。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8設置於成像面IM8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893、8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8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3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83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四透鏡8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4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8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8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5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且其像側表面85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六透鏡8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6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86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七透鏡87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88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8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8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89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9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8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89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透鏡89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8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8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8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8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8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以及至少一凹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8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896及成像面IM8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圖17至圖18,其中圖1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7可知,取像裝置包含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
IS9。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光圈900、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第五透鏡950、第六透鏡960、第七透鏡970、第八透鏡980、第九透鏡990、第十透鏡993、第十一透鏡996、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9與成像面IM9。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9設置於成像面IM9上。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0、993、996),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十一片透鏡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9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9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2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9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93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93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四透鏡9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4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9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五透鏡9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5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5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95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六透鏡9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6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6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96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七透鏡97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7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7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八透鏡98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8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8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98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98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九透鏡99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9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9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99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第十透鏡99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94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95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994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其像側表面995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第十一透鏡996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97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98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997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998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FT9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十一透鏡996及成像面IM9之間,並不影響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圖19,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取像裝置10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包含成像鏡頭11、驅動裝置12、電子感光元件13以及影像穩定模組14。成像鏡頭11包含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用於承載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鏡筒(未另標號)以及支持裝置(Holder Member,未另標號),成像鏡頭11亦可改為配置上述其他實施例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取像裝置10利用成像鏡頭11聚光產生影像,並配合驅動裝置1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3並且能作為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12可具有自動對焦(Auto-Focus)功能,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壓電系統(Piezoelectric)、以及記憶金屬(Shape Memory Alloy)
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12可讓成像鏡頭11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裝置10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3(如CMOS、CCD)設置於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良好成像品質。
影像穩定模組14例如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驅動裝置12可搭配影像穩定模組14而共同作為一光學防手震裝置(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藉由調整成像鏡頭11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軟體中的影像補償技術,來提供電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20至圖22,其中圖20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圖21繪示圖20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且圖22繪示圖20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為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包含第十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a、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取像裝置10d、閃光燈模組21、對焦輔助模組22、影像訊號處理器23(Image Signal Processor)、使用者介面2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5。取像裝置10及取像裝置10a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20的同一側且皆為單焦點。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取像裝置10d及使用者介面24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20的另一側,並且使用者介面24為顯示裝置,以使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及取像裝置10d可作為前置鏡頭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並且,取像裝置10a、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及取像裝置10d皆可包含本發明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10類似的結構配置。詳細來說,取像裝置10a、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及取像裝置10d各可包含一成像鏡頭、一驅動裝置、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一影像穩定模組。其中,取像裝置10a、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及
取像裝置10d的成像鏡頭各可包含例如為本發明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一光學鏡組、用於承載光學鏡組的一鏡筒以及一支持裝置。
取像裝置10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a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b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c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10d為一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與取像裝置10a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2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另外,取像裝置10d係可取得影像的深度資訊。上述電子裝置20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10、10a、10b、10c、10d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26時,電子裝置20利用取像裝置10或取像裝置10a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2提供的被攝物26之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3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對焦輔助模組2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此外,電子裝置20亦可利用取像裝置10b、取像裝置10c或取像裝置10d進行拍攝。使用者介面24可採用觸控螢幕,配合影像軟體處理器25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或可利用實體拍攝按鈕進行拍攝)。經由影像軟體處理器25處理後的影像可顯示於使用者介面24。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23,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0為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30包含第十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e、取像裝置10f、閃光燈模組31、對焦輔助模組、影像訊號處理器、顯示裝置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未繪示)。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e與取像裝置10f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30的同一側,而顯示裝置則配置於電子裝置30的另一側。並且,取像裝置10e及取像裝置10f皆可包
含本發明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10類似的結構配置,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取像裝置10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e為一望遠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10f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e與取像裝置10f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3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此外,取像裝置10e為具有光路轉折元件配置的望遠取像裝置,使取像裝置10e總長不受限於電子裝置30的厚度。其中,取像裝置10e的光路轉折元件配置可例如具有類似圖26至圖28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26至圖28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上述電子裝置30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10、10e、10f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時,電子裝置30利用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e或取像裝置10f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31進行補光,並且以類似於前述實施例的方式進行後續處理,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24,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40為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40包含第十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g、取像裝置10h、取像裝置10i、取像裝置10j、取像裝置10k、取像裝置10m、取像裝置10n、取像裝置10p、閃光燈模組41、對焦輔助模組、影像訊號處理器、顯示裝置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未繪示)。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g、取像裝置10h、取像裝置10i、取像裝置10j、取像裝置10k、取像裝置10m、取像裝置10n與取像裝置10p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40的同一側,而顯示裝置則配置於電子裝置40的另一側。並且,取像裝置10g、取像裝置10h、取像裝置10i、取像裝置10j、取像裝置10k、取像裝置10m、取像裝置10n及取像裝置10p皆可包含本發明的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10類似的結構配置,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取像裝置10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g為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h為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i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j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k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m為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n為一望遠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10p為一飛時測距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g、取像裝置10h、取像裝置10i、取像裝置10j、取像裝置10k、取像裝置10m與取像裝置10n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4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此外,取像裝置10g與取像裝置10h可為具有光路轉折元件配置的望遠取像裝置。其中,取像裝置10g與取像裝置10h的光路轉折元件配置可例如具有類似圖26至圖28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26至圖28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另外,取像裝置10p係可取得影像的深度資訊。上述電子裝置40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10、10g、10h、10i、10j、10k、10m、10n、10p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時,電子裝置40利用取像裝置10、取像裝置10g、取像裝置10h、取像裝置10i、取像裝置10j、取像裝置10k、取像裝置10m、取像裝置10n或取像裝置10p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41進行補光,並且以類似於前述實施例的方式進行後續處理,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本發明的取像裝置10並不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為限。取像裝置10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系統,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舉例來說,取像裝置10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裝置、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裝置、多鏡頭裝置、辨識系統、體感遊戲機與穿戴式裝置等電子裝置中。前揭電子裝置僅是示範性地說明本發明的實際運用例子,並非限制本發明之取像裝置的運用範圍。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
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光圈
101:光闌
110:第一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二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第三透鏡
131:物側表面
132:像側表面
140:第四透鏡
141:物側表面
142:像側表面
150:第五透鏡
151:物側表面
152:像側表面
160:第六透鏡
161:物側表面
162:像側表面
170:第七透鏡
171:物側表面
172:像側表面
180:第八透鏡
181:物側表面
182:像側表面
190:第九透鏡
191:物側表面
192:像側表面
193:第十透鏡
194:物側表面
195:像側表面
196:第十一透鏡
197:物側表面
198:像側表面
FT1: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
IM1:成像面
IS1:電子感光元件
Claims (27)
- 一種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包含十一片透鏡,該十一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以及第十一透鏡,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十一片,且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更包含一光圈,且該光圈與一成像面之間有至少二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有至少二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2.0<ImgH/BL<12.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十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0R2,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0.5<Yc11R2/Yc10R2<2.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大值為ATmax,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最小值為A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2.0<ATmax/ATmin<12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入瞳孔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5<TL/EPD<3.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十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至少六片透鏡為塑膠材質;其中,該第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該第五透鏡的阿貝數為V5,該第六透鏡的阿貝數為V6,該第七透鏡的阿貝數為V7,該第八透鏡的阿貝數為V8,該第九透鏡的阿貝數為V9,該第十透鏡的阿貝數為V10, 該第十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1,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該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該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該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該第六透鏡的折射率為N6,該第七透鏡的折射率為N7,該第八透鏡的折射率為N8,該第九透鏡的折射率為N9,該第十透鏡的折射率為N10,該第十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1,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至少一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6.0<Vi/Ni<12.0,其中i=1、2、3、4、5、6、7、8、9、10或11。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有至少三片透鏡的各自其物側表面與其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者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TL/ImgH<2.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0.75<|f/f1|+|f/f2|+|f/f3|<2.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 TL/Y11R2<3.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八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Dr9r16,其滿足下列條件:3.0<Td/Dr9r16<6.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的該些空氣間隔包含一最大間隔距離,且位於該最大間隔距離之物側的透鏡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位於該最大間隔距離之像側的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i,其滿足下列條件:f/|Ri|<0.8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所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ΣCT,其滿足下列條件:Td/ΣCT<1.75。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九透鏡像側表面、該第十透鏡像側表面與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當中的至少二者各自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i透鏡的焦距為fi,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至少二片透鏡滿足下列條件:|f/fi|<0.20,其中i=1、2、3、4、5、6、7、8、9、10或11。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光圈位於一被攝物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其中,該光圈與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0.60<Sd/Td<1.20;以及1.0<Fno<2.2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1R2,其滿足下列條件:Y1R1/Y11R2<0.8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5.0[公釐]<TL<16.0[公釐];35.0[度]<HFOV<100.0[度];以及5.50[公釐]<ImgH<10.0[公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75<TL/f<1.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十一透鏡像側表面的臨界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Yc11R2,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Yc11R2/f<0.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其中該光圈與該成像面之間的該至少二片透鏡各自具有負屈折力。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光學鏡片系統;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光學鏡片系統的該成像面上。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6所述之取像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124574P | 2020-12-11 | 2020-12-11 | |
US63/124,574 | 2020-12-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56013B true TWI756013B (zh) | 2022-02-21 |
TW202223480A TW202223480A (zh) | 2022-06-16 |
Family
ID=7730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10767A TWI783891B (zh) | 2020-12-11 | 2021-01-06 |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 |
TW110100416A TWI756013B (zh) | 2020-12-11 | 2021-01-06 |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10767A TWI783891B (zh) | 2020-12-11 | 2021-01-06 |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96971A1 (zh) |
EP (2) | EP4012468B1 (zh) |
CN (2) | CN116540385A (zh) |
TW (2) | TWI78389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39159A1 (ko) * | 2022-06-07 | 2023-12-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90226B (zh) * | 2022-10-27 | 2023-03-24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66350A1 (en) * | 2014-09-25 | 2016-09-15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Lens system and imaging device |
KR20170053046A (ko) * | 2015-11-05 | 2017-05-15 | 주식회사 삼양옵틱스 | 렌즈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기기 |
TW202040204A (zh) * | 2019-04-18 | 2020-11-0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廣角鏡頭(二十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34596B2 (ja) * | 2003-02-12 | 2010-03-17 | 株式会社栃木ニコン | レトロフォーカス型レンズ |
US8023814B2 (en) * | 2009-01-30 | 2011-09-2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Zoom lens system, interchangeable lens apparatus and camera system |
JP6210208B2 (ja) * | 2012-12-27 | 2017-10-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
TWI507727B (zh) * | 2013-04-30 | 2015-11-11 | Young Optics Inc | 變焦鏡頭 |
JP6533949B2 (ja) * | 2014-08-20 | 2019-06-2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
CN107272156B (zh) * | 2017-07-20 | 2019-07-09 | 沈阳中一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紧凑型有效焦距35mm、相对孔径F=0.95数码相机APS画幅镜头 |
TWI684807B (zh) * | 2019-06-14 | 2020-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91751B (zh) * | 2019-06-14 | 2020-04-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攝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0376716B (zh) * | 2019-07-18 | 2024-06-21 | 小光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近距离成像用微型成像镜头 |
CN111679399A (zh) * | 2020-06-10 | 2020-09-1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US20230236399A1 (en) * | 2020-06-12 | 2023-07-27 | Scopgenx Private Limited | Smartphone and/or other devices with high resolution microscopic features |
CN111722382A (zh) * | 2020-07-24 | 2020-09-29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觉镜头 |
-
2021
- 2021-01-06 TW TW111110767A patent/TWI783891B/zh active
- 2021-01-06 TW TW110100416A patent/TWI756013B/zh active
- 2021-02-18 CN CN202310609339.0A patent/CN11654038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2-18 CN CN202110187260.4A patent/CN114624859B/zh active Active
- 2021-06-22 US US17/354,176 patent/US2022019697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8-11 EP EP21190843.9A patent/EP4012468B1/en active Active
- 2021-08-11 EP EP24167021.5A patent/EP4375722A3/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66350A1 (en) * | 2014-09-25 | 2016-09-15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Lens system and imaging device |
KR20170053046A (ko) * | 2015-11-05 | 2017-05-15 | 주식회사 삼양옵틱스 | 렌즈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기기 |
TW202040204A (zh) * | 2019-04-18 | 2020-11-0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廣角鏡頭(二十一)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39159A1 (ko) * | 2022-06-07 | 2023-12-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196971A1 (en) | 2022-06-23 |
EP4012468B1 (en) | 2024-05-01 |
EP4375722A2 (en) | 2024-05-29 |
CN114624859A (zh) | 2022-06-14 |
CN114624859B (zh) | 2023-06-02 |
TWI783891B (zh) | 2022-11-11 |
TW202229961A (zh) | 2022-08-01 |
TW202223480A (zh) | 2022-06-16 |
CN116540385A (zh) | 2023-08-04 |
EP4012468A1 (en) | 2022-06-15 |
EP4375722A3 (en) | 2024-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2675B (zh) | 攝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43721B (zh) |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45057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129328A (zh)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40704B (zh) | 影像擷取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104966A (zh) |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109122A (zh) |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8422B (zh) | 影像鏡片組、變焦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9536B (zh) | 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21904B (zh) |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56013B (zh) |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2078B (zh) | 影像擷取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76274B (zh) | 光學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22015B (zh) | 光學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7255B (zh) | 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56070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8876B (zh) | 攝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4555B (zh) | 光學影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8998B (zh) |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6366B (zh) |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8498B (zh) | 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9545B (zh) |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27073B (zh) |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84885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78669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