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4545B - 鍵盤裝置 - Google Patents

鍵盤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4545B
TWI754545B TW110104826A TW110104826A TWI754545B TW I754545 B TWI754545 B TW I754545B TW 110104826 A TW110104826 A TW 110104826A TW 110104826 A TW110104826 A TW 110104826A TW I754545 B TWI754545 B TW I7545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arm
short swing
arm
keycap
swing ar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4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2538A (zh
Inventor
崛內光雄
張賀凱
陳志豪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4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545B/zh
Priority to US17/549,405 priority patent/US1163155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5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2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253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58Actuators to avoid tilting or skewing of contact area or actuato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鍵盤裝置,包括基板、鍵帽、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鍵帽設置於基板上且包括彼此相連之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第一連動件連接於基板與鍵帽之間且鄰近於第一側邊,第一連動件包括第一樞接臂與二第一短擺臂,二第一短擺臂分別連接於第一樞接臂的二端,且各第一短擺臂的長度小於第一樞接臂的一半長度。第二連動件連接於基板與鍵帽之間且鄰近於第二側邊,第二連動件包括第二樞接臂與二第二短擺臂,二第二短擺臂分別連接於第二樞接臂的二端,且各第二短擺臂的長度小於第二樞接臂的一半長度。

Description

鍵盤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輸入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鍵盤裝置。
鍵盤為目前電子裝置十分常見的輸入裝置之一,舉凡日常生活中常接觸之電腦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平板電腦)或者工業上的大型控制設備或加工設備,多會使用鍵盤進行操作或文字輸入。
鍵盤之按鍵結構主要包括有鍵帽、剪刀式連接件(Scissor)及底板,所述剪刀式連接件用於組裝於鍵帽與底板之間,以達到導引鍵帽升降之作用。
一般剪刀式連接件之結構是由外框架與內框架所構成,且內框架樞設於外框架的內部。然而,此種剪刀式連接件的結構,不僅需要耗費人力將內、外框架彼此組裝後再安裝至鍵帽與底板,且內、外框架的體積大且旋擺的軸距長而導致活動行程難以預估,不利於鍵盤之設計。
鑒於上述,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鍵盤裝置,包括基板、鍵帽、第一連動件以及第二連動件。鍵帽設置於基板上,鍵帽包括彼此相連之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第一側邊與第二側邊位於相對側,第三側邊與第四側邊位於相對側。第一連動件連接於基板與鍵帽之間且鄰近於第一側邊,第一連動件包括第一樞接臂與二第一短擺臂,二第一短擺臂分別連接於第一樞接臂的二端,且各第一短擺臂的長度小於第一樞接臂的一半長度,第一樞接臂樞設於鍵帽之第一側邊的底部,各第一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基板上。第二連動件連接於基板與鍵帽之間且鄰近於第二側邊,其中第二連動件包括第二樞接臂與二第二短擺臂,二第二短擺臂分別連接於第二樞接臂的二端,且各第二短擺臂的長度小於第二樞接臂的一半長度,第二樞接臂樞設於鍵帽之第二側邊的底部,各第二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基板上。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鍵盤裝置,透過第一連動件與第二連動件為分開的兩個獨立構件且分別連接於鍵帽的相對側邊與基板之間,可達到減少組裝流程與人力成本。此外,透過各第一短擺臂的長度小於第一樞接臂的一半長度以及各第二短擺臂的長度小於第二樞接臂的一半長度,使第一連動件與第二連動件應用於低行程按鍵時(例如升降行程為0.5mm~1.5mm之按鍵),可達到避免基板的公差影響鍵帽平整度之功效。
圖1為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另一局部分解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另一局部分解立體圖。如圖1所示,鍵盤裝置1可應用於各式電子產品(例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其他電子裝置的輸入裝置),以供使用者按壓操作而輸入相應之訊號。
如圖1至圖3所示,鍵盤裝置1包括基板10、多個鍵帽、第一連動件30及第二連動件40,其中多個鍵帽中可包括有長寬大致相同之方形鍵帽20以及長寬比相對較大之倍數鍵帽20a,其中方形鍵帽20例如字母鍵與數字鍵等,倍數鍵帽20a例如空白鍵(Space key)、輸入鍵(Enter key)、大寫鎖定鍵(Caps Lock key)等,多個鍵帽20、20a中的至少其中一者與基板10之間連接有上述第一連動件30及第二連動件40,當鍵帽20、20a受壓時,可透過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的導引而相對於基板10升降。
如圖1至圖3所示,基板10可為金屬(例如鐵、鋁或合金等)或塑料材質所製成之硬質板體,基板10上可設有復位件16與電路板19,例如電路板19可為一般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 Board, FPCB)或軟硬複合電路板(Rigid-Flex PCB)等各式電路板,當鍵帽20受壓下降時,可抵壓復位件16觸發電路板19產生相應的訊號。當鍵帽20受到釋放時,可藉由復位件16回復至其自然非受壓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復位件16可為金屬圓頂(metal dome)、橡膠圓頂(rubber dome)、金屬彈片、彈簧或機械開關等。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是以方形的鍵帽20與基板10之間連接有第一連動件30及第二連動件40為例,基板10的頂面具有組裝區域15(如圖3所示)以供鍵帽20、第一連動件30及第二連動件40對應安裝,鍵帽20包括彼此相連之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第三側邊23及第四側邊24,第一側邊21與第二側邊22彼此位於鍵帽20之相對側,第三側邊23與第四側邊24彼此位於鍵帽20之相對側,且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第三側邊23及第四側邊24的長度大致相同,但此並不侷限。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一連動件30連接於基板10與鍵帽20之間且鄰近於鍵帽20的第一側邊21,第一連動件30包括第一樞接臂31與二第一短擺臂35,二第一短擺臂35分別連接於第一樞接臂31的二端,第一樞接臂31樞設於鍵帽20之第一側邊21的底部,各第一短擺臂35朝第二側邊22的方向延伸且可擺動地連接於基板10上。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帽20的底部靠近第一側邊21設有二第一軸套211,且二第一軸套211彼此間隔設置,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的二端具有二第一樞軸313,二第一軸套211分別對應套設於二第一樞軸313,使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樞設於鍵帽20之第一側邊21的底部而能相對於鍵帽20旋轉,且第一樞接臂31的延伸方向與第一側邊21的延伸方向相同。
承上,基板10之組裝區域15上凸設有彼此間隔配置之二第一組接件11以供二第一短擺臂35組接,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組接件11為由基板10一體向上彎折延伸之勾座(在此為L型勾座,但亦可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狀之勾座),二第一短擺臂35的端部352分別勾合於二第一組接件11,藉此,當鍵帽20受壓而朝基板10下降時,各第一短擺臂35的端部352可相對於第一組接件11滑移與旋轉,使各第一短擺臂35相對於基板10旋擺。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二連動件40連接於基板10與鍵帽20之間且鄰近於鍵帽20的第二側邊22,第二連動件40包括第二樞接臂41與二第二短擺臂45,二第二短擺臂45分別連接於第二樞接臂41的二端,第二樞接臂41樞設於鍵帽20之第二側邊22的底部,各第二短擺臂45朝第一側邊21的方向延伸且可擺動地連接於基板10上。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帽20的底部靠近第二側邊22設有二第二軸套221,且二第二軸套221彼此間隔設置,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的二端具有二第二樞軸413,二第二軸套221分別對應套設於二第二樞軸413,使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樞設於鍵帽20之第二側邊22的底部而能相對於鍵帽20旋轉,且第二樞接臂41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側邊22的延伸方向相同。
承上,基板10之組裝區域15上凸設有彼此間隔配置之二第二組接件12以供二第二短擺臂45組接,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二組接件12為由基板10一體向上彎折延伸之勾座(在此為L型勾座,但亦可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狀之勾座),二第二短擺臂45的端部452分別勾合於二第二組接件12,藉此,當鍵帽20受壓而朝基板10下降時,各第二短擺臂45的端部452可相對於第二組接件12滑移與旋轉,使各第二短擺臂45相對於基板10旋擺。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一連動件30之各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小於第一樞接臂31或第一側邊21的一半長度,例如各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為第一樞接臂31或第一側邊21之長度的1/10~3/10,較佳的,例如各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為第一樞接臂31或第一側邊21之長度的2/10。第二連動件40之各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小於第二樞接臂41或第二側邊22的一半長度,例如各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為第二樞接臂41或第二側邊22之長度的1/10~3/10,較佳的,例如各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為第二樞接臂41或第二側邊22之長度的2/10。在本實施例中,鍵帽20之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第三側邊23及第四側邊24的長度大致相同,第一側邊21之長度為14mm,各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可為1.4mm~4.2mm,較佳的,各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可為2.8mm,第二側邊22之長度為14mm,各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可為1.4mm~4.2mm,較佳的,各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可為2.8mm。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為第一短擺臂35二端之二旋轉軸的軸距D1(如圖6所示)。上述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為第二短擺臂45二端之二旋轉軸的軸距D2(如圖6所示)。
藉此,透過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為分開的兩個獨立構件且分別連接於鍵帽20的相對側邊與基板10之間,可達到減少組裝流程與人力成本,具體而言,如圖2與圖3所示,在組裝過程中,可先將第一連動件30透過各第一短擺臂35的端部352勾合於各第一組接件11而置放於基板10上、以及將第二連動件40透過各第二短擺臂45的端部452勾合於各第二組接件12而置放於基板10上,再施力將鍵帽20的二第一軸套211與二第二軸套221對應套設於二第一樞軸313與二第二樞軸413即可快速完成組裝,相較於習知採用剪刀式連接件而言,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不需預先進行組裝而能減少組裝流程與人力成本。
此外,透過各第一短擺臂35的長度小於第一樞接臂31或第一側邊21的一半長度以及各第二短擺臂45的長度小於第二樞接臂41或第二側邊22的一半長度,使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相較於習知剪刀式連接件而言,可大幅減少用料與整體體積,進而減少製造公差而容易預估組裝後的精度,使每顆鍵帽20在未受按壓的自然狀態下可保持一致的高度,有利於控制鍵盤裝置1高度。此外,基於各第一短擺臂35與各第二短擺臂45之長度縮減,更可大幅降低各第一短擺臂35與各第二短擺臂45受力後發生翹曲或斷裂之風險。
此外,如圖6所示,各第一短擺臂35的軸距D1與各第二短擺臂45的軸距D2相較於習知剪刀式連接件來說更大幅縮減,因此,對於低行程按鍵(例如升降行程為0.5mm~1.5mm之按鍵)而言,不會因基板10的公差而造成鍵帽20高低不平。具體來說,由於習知剪刀式連接件的軸距長,故應用於低行程按鍵時,剪刀式連接件的旋擺角度會變小而使水平滑移行程也同步變小,因此,基板10的公差即會嚴重影響鍵帽20的平整度。請對照圖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由於各第一短擺臂35的軸距D1與各第二短擺臂45的軸距D2大幅縮減,因此,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應用於低行程按鍵時,當鍵帽20受壓而朝基板10下降,各第一短擺臂35與各第二短擺臂45的旋擺角度會大於習知剪刀式連接件的旋擺角度,故各第一短擺臂35的端部352相對於各第一組接件11的活動行程(如圖7所示之滑移行程S1)與各第二短擺臂45的端部452的活動行程(如圖7所示之滑移行程S2)也會大於習知剪刀式連接件的水平滑移行程,可達到避免基板10的公差影響鍵帽20平整度之功效。
再者,透過第一短擺臂35與第二短擺臂45的短軸距設計,可使鍵帽20受壓時,按壓力量的傳遞能夠更快速且直接,故鍵帽20即使角落受壓也能穩定作動,更符合低行程按鍵(例如升降行程為0.5mm~1.5mm之按鍵)的需求。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的結構可相同而利於製造與組裝,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是以鍵帽20的中心為基準點彼此對稱設置。
再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0與鍵帽20之間更連接第三連動件50與第四連動件60,且第三連動件50鄰近於鍵帽20的第三側邊23,第四連動件60鄰近於鍵帽20的第四側邊24,藉此,鍵帽20的四個側邊皆對應組接有連動件,使鍵帽20任意位置受壓後,鍵帽20整體可同步受力下降以避免發生鬆動、晃動或傾斜的情形,而確保鍵帽20受壓時順利產生相應訊號,並可提升使用者的按壓手感。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連動件50包括一第三樞接臂51與二第三短擺臂55,二第三短擺臂55分別連接於第三樞接臂51的二端,第三樞接臂51樞設於鍵帽20之第三側邊23的底部,且第三樞接臂51的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一樞接臂31與第二樞接臂41的延伸方向,各第三短擺臂55朝第四側邊24的方向延伸且可擺動地連接於基板10上。第四連動件60連接於基板10與鍵帽20之間且鄰近於第四側邊24,其中第四連動件60包括第四樞接臂61與二第四短擺臂65,二第四短擺臂65分別連接於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且第四樞接臂61的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一樞接臂31與第二樞接臂41的延伸方向,各第四短擺臂65朝第三側邊23的方向延伸且可擺動地連接於基板10上。
承上,如圖2與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帽20的底部靠近第三側邊23設有二第三軸套231,且二第三軸套231彼此間隔設置,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的二端具有二第三樞軸511,二第三軸套231分別對應套設於二第三樞軸511,使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樞設於鍵帽20之第三側邊23的底部而能相對於鍵帽20旋轉,且第三樞接臂51的延伸方向與第三側邊23的延伸方向相同。
承上,基板10之組裝區域15上凸設有彼此間隔配置之二第三組接件13以供二第三短擺臂55組接,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三組接件13為由基板10一體向上彎折延伸之勾座(在此為L型勾座,但亦可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狀之勾座),二第三短擺臂55的端部551分別勾合於二第三組接件13,藉此,當鍵帽20受壓而朝基板10下降時,各第三短擺臂55的端部551可相對於第三組接件13滑移與旋轉,使各第三短擺臂55相對於基板10旋擺。
再如圖2與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帽20的底部靠近第四側邊24設有二第四軸套241,且二第四軸套241彼此間隔設置,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具有二第四樞軸611,二第四軸套241分別對應套設於二第四樞軸611,使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樞設於鍵帽20之第四側邊24的底部而能相對於鍵帽20旋轉,且第四樞接臂61的延伸方向與第四側邊24的延伸方向相同。
承上,基板10之組裝區域15上凸設有彼此間隔配置之二第四組接件14以供二第四短擺臂65組接,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各第四組接件14為由基板10一體向上彎折延伸之勾座(在此為L型勾座,但亦可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狀之勾座),二第四短擺臂65的端部651分別勾合於二第四組接件14,藉此,當鍵帽20受壓而朝基板10下降時,各第四短擺臂65的端部651可相對於第四組接件14滑移與旋轉,使各第四短擺臂65相對於基板10旋擺。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三連動件50之各第三短擺臂55的長度小於第三樞接臂51或第三側邊23的一半長度,例如各第三短擺臂55的長度為第三樞接臂51或第三側邊23之長度的1/10~3/10,較佳的,例如各第三短擺臂55的長度為第三樞接臂51或第三側邊23之長度的2/10。第四連動件60之各第四短擺臂65的長度小於第四樞接臂61或第四側邊24的一半長度,例如各第四短擺臂65的長度為第四樞接臂61或第四側邊24之長度的1/10~3/10,較佳的,例如各第四短擺臂65的長度為第四樞接臂61或第四側邊24之長度的2/10。舉例來說,第三樞接臂51或第三側邊23之長度為14mm,各第三短擺臂55的長度可為1.4mm~4.2mm,較佳的,各第三短擺臂55的長度可為2.8mm。第四樞接臂61或第四側邊24之長度為14mm,各第四短擺臂65的長度可為1.4mm~4.2mm,較佳的,各第四短擺臂65的長度可為2.8mm。
如圖2與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接臂31的長度接近第一側邊21的長度,第二樞接臂41的長度接近第二側邊22的長度,第三樞接臂51的長度接近第三側邊23的長度,第四樞接臂61的長度接近第四側邊24的長度,鍵帽20之二第一軸套211、二第二軸套221、二第三軸套231及二第四軸套241分別鄰近鍵帽20底部的四個角落處,使第一樞接臂31的二端、第二樞接臂41的二端、第三樞接臂51的二端、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能夠接近鍵帽20的四個角落,達到鍵帽20在操作過程中,即使使用者按壓到鍵帽20邊角,鍵帽20整體仍可同步受力下降。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朝向第四連動件60的一側具有一內凹槽52(在此為弧形凹槽),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朝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具有另一內凹槽62(在此為弧形凹槽),復位件16容設於內凹槽52與另一內凹槽62中而能設置於基板10上並對應至鍵帽20底部。
再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30之二第一短擺臂35分別鄰近於鍵帽20之第三側邊23與第四側邊24,第二連動件40之二第二短擺臂45分別鄰近於鍵帽20之第三側邊23與第四側邊24,且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與二第一短擺臂35以及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與二第二短擺臂45環繞形成一容置空間S。第三連動件50與第四連動件60的結構可相同而利於製造與組裝,且第三連動件50與第四連動件60位於容置空間S內並且以鍵帽20的中心為基準點彼此對稱設置。
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30鄰近於第三側邊23之第一短擺臂35更設有第一缺槽351,第一缺槽351凹設於第一短擺臂35面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第二連動件40鄰近於第三側邊23之第二短擺臂45設有第二缺槽451,第二缺槽451凹設於第二短擺臂45面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第三連動件50的至少一部分對應於第一缺槽351與第二缺槽451。第一連動件30鄰近於第四側邊24之第一短擺臂35也設有第三缺槽353,第三缺槽353凹設於第一短擺臂35面向第四連動件60的一側,第二連動件40鄰近於第四側邊24之第二短擺臂45設有第四缺槽453,第四缺槽453凹設於第二短擺臂45面向第四連動件60的一側,第四連動件60的至少一部分對應於第三缺槽353與第四缺槽453。
承上,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之二端分別位於第一缺槽351與第二缺槽451的上方,在此二第三樞軸511設置於第三樞接臂51的二端而分別位於第一缺槽351與第二缺槽451的上方,但此並不侷限,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分別位於第三缺槽353與第四缺槽453的上方,在此二第四樞軸611設置於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而分別位於第三缺槽353與第四缺槽453的上方,但此並不侷限。當鍵帽20受壓而朝基板10下降後,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的二端可分別對應容設於第一缺槽351與第二缺槽451內,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可分別對應容設於第三缺槽353與第四缺槽453內。藉此,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的設置位置能夠更靠近鍵帽20的第三側邊23,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的設置位置能夠更靠近鍵帽20的第四側邊24,使鍵帽20的第三側邊23或第四側邊24受到按壓時,按壓的力量能夠更快速的經由第三連動件50或第四連動件60傳遞至其他區域。
如圖3與圖5所示,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朝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設有二第一凹槽311a、311b,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朝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設有二第二凹槽411a、411b,其中第一凹槽311a與第二凹槽411a靠近鍵帽20的第三側邊23,且第三連動件50之二第三短擺臂55分別容設於第一凹槽311a與第二凹槽411a內,使第三連動件50之二第三短擺臂55的設置位置能夠分別更靠近鍵帽20的第一側邊21與第二側邊22。第一凹槽311b與第二凹槽411b則靠近鍵帽20的第四側邊24,且第四連動件60之二第四短擺臂65分別容設於第一凹槽311b與第二凹槽411b內,使第四連動件60之二第四短擺臂65的設置位置能夠分別更靠近鍵帽20的第一側邊21與第二側邊22,藉此,當鍵帽20的第一側邊21與第二側邊22受到按壓時,能夠加強按壓力量的傳遞。
除了上述優點之外,透過第一連動件30設置第一缺槽351、第三缺槽353與二第一凹槽311a、311b以及第二連動件40設置第二缺槽451、第四缺槽453與二第二凹槽411a、411b,更能達到減少第一連動件30與第二連動件40的用料而進一步降低成本、減少製造公差以及減輕重量等優點,並使第一連動件30之各第一短擺臂35與第一樞接臂31的二端、第二連動件40之各第二短擺臂45與第二樞接臂41的二端、第三連動件50之各第三短擺臂55與第三樞接臂51的二端、以及第四連動件60之各第四短擺臂與第四樞接臂61的二端都能夠最大程度地靠近鍵帽20的角落處,使鍵帽20角落處受壓時,按壓力量能快速傳遞以使鍵帽20整體同步受力下降。
如圖3與圖5所示,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朝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凸設有第一補強塊312,第一補強塊312為由第一樞接臂31一體成型之延伸面積,在此,第一補強塊312位於第一樞接臂31的中央,以補強第一樞接臂31中央的強度,上述第一凹槽311a形成於第一補強塊312與鄰近於第三側邊23的第一短擺臂35之間,第一凹槽311b形成於第一補強塊312與鄰近於第四側邊24的第一短擺臂35之間。
如圖3與圖5所示,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朝向第三連動件50的一側凸設有第二補強塊412,第二補強塊412為由第二樞接臂41一體成型之延伸面積,在此,第二補強塊412位於第二樞接臂41的中央,以補強第二樞接臂41中央的強度,上述第二凹槽411a形成於第二補強塊412與鄰近於第三側邊23的第二短擺臂45之間,第二凹槽411b形成於第二補強塊412與鄰近於第四側邊24的第二短擺臂45之間。
承上,由於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設置第一凹槽311a、311b,故本發明實施例透過第一補強塊312補強第一樞接臂31的強度,避免第一樞接臂31受力後發生翹曲或斷裂之情形。同理,由於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設置第二凹槽411a、411b,故本發明實施例透過第二補強塊412補強第二樞接臂41的強度,避免第二樞接臂41受力後發生翹曲或斷裂之情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補強塊312的寬度可由第一樞接臂31朝第二樞接臂41的方向縮減,第二補強塊412的寬度可由第二樞接臂41朝第一樞接臂31的方向縮減,以進一步增加第一凹槽311a、311b與第二凹槽411a、411b的容置空間,有利於二第一短擺臂35與二第二短擺臂45的設置。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補強塊312與第二補強塊412為三角形塊體而構成寬度逐漸縮減, 但此並不侷限,第一補強塊312與第二補強塊412亦可為梯形、錐形、半圓形或其他不規則形之塊體。
如圖3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30之第一樞接臂31的底部(即面向電路板19的表面)更設有一避讓槽314以對應於部分之電路板19,在此,避讓槽314位於第一樞接臂31底部的中央處,使第一樞接臂31於中央處的厚度縮減,當鍵帽20受壓下降後,部分之電路板19可容設於避讓槽314中而避免與第一連動件30產生干涉,且上述第一補強塊312的位置更對應於避讓槽314,以達到結構補強的效果。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動件40之第二樞接臂41的底部(即面向電路板19的表面)同樣設有一避讓槽414以對應於部分之電路板19,在此,避讓槽414位於第二樞接臂41底部的中央處,使第二樞接臂41於中央處的厚度縮減,當鍵帽20受壓下降後,部分之電路板19可容設於避讓槽414中而避免與第二連動件40產生干涉,且上述第二補強塊412的位置更對應於避讓槽414,以達到結構補強的效果。
再如圖3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的底部(即面向電路板19的表面)設有一避讓槽512以對應於部分之電路板19,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的底部(即面向電路板19的表面)也設有一避讓槽612以對應於部分之電路板19,藉此,當鍵帽20受壓下降後,部分之電路板19可容設於避讓槽512、612中而避免與第三連動件50及第四連動件60產生干涉。
如圖2與圖3所示,基板10上更設有第一止擋件17與第二止擋件1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止擋件17與第二止擋件18為由基板10一體向上彎折延伸之板體,其中第一止擋件17相對於二第三組接件13更靠近鍵帽20的第三側邊23,第三連動件50之第三樞接臂51鄰近於第一止擋件17。第二止擋件18相對於二第四組接件14更靠近鍵帽20的第四側邊24,第四連動件60之第四樞接臂61鄰近於第二止擋件18。藉此,鍵盤裝置1在組裝過程中,當第三連動件50透過二第三短擺臂55的端部551分別勾合於二第三組接件13而置放於基板10上時,第一止擋件17可對第三連動件50產生限位作用而避免偏位,當第四連動件60透過二第四短擺臂65的端部651分別勾合於二第四組接件14而置放於基板10上時,第二止擋件18可對第四連動件60產生限位作用而避免偏位,使鍵帽20組裝於第三連動件50與第四連動件60的過程中,二第三軸套231與二第四軸套241能夠順利分別套設第三樞接臂51的二第三樞軸511與第四樞接臂61的二第四樞軸611。
圖8為本發明鍵盤裝置另一實施例之局部俯視圖,圖9為本發明鍵盤裝置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立體圖,如圖1與圖8所示,本實施例是以長寬比相對較大之倍數鍵帽20a為例,鍵帽20a與基板10之間同樣連接有第一連動件30a、第二連動件40a、第三連動件50a以及第四連動件60a,本實施例與上述圖5之實施例的差異至少在於,鍵帽20a之第一側邊21a與第二側邊22a的長度小於第三側邊23a與第四側邊24a的長度,第三連動件50a之第三樞接臂51a與第四連動件60a之第四樞接臂61a的長度增加以對應於第三側邊23a與第四側邊24a的長度。
再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30a之各第一短擺臂35a、第二連動件40a之各第二短擺臂45a、第三連動件50a之各第三短擺臂55a以及第四連動件60a之各第四短擺臂65a的長度皆小於鍵帽20a之短邊(即第一側邊21a或第二側邊22a)的一半長度,例如皆為短邊之長度的1/10~3/10,較佳的,例如皆為短邊之長度的2/10。舉例來說,假設第一側邊21a之長度為14mm,各第一短擺臂35a、各第二短擺臂45a、各第三短擺臂55a及各第四短擺臂65a的長度可為1.4mm~4.2mm,較佳的,可為2.8mm。
如圖9所示,為了使長度較長之第三連動件50a與第四連動件60a能夠更容易組裝,基板10上可設有相應的對位結構。以第三連動件50a為例,基板10上可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對位部101,第一對位部101為由基板10一體延伸之板體。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對位部101的數量為二個並分別鄰近第三連動件50a的二端,在此基板10具有多個鏤空部102,二第一對位部101為板體並分別位於不同的鏤空部102內。第三連動件50a靠近基板10的一側具有相應數量之第二對位部50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對位部501為凹槽,藉此,在第三連動件50a的組裝過程中,可將第三連動件50a的各第二對位部501對應放置於基板10的各第一對位部101,使第三連動件50a能夠快速擺放至正確的組裝位置以供鍵帽20a對應安裝,此外,在鍵帽20a施力組裝於第三連動件50a的過程中,各第一對位部101更可支撐第三連動件50a,避免第三連動件50a受力後發生彎曲、移位或變形等情形。
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舉例,第一對位部101與第二對位部501只要是能相互配合的結構即可,例如第一對位部101亦可為凹槽,第二對位部501則對應為板體。
再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連動件50a之內側中央處設有一內凹槽52a(在此為弧形凹槽)以供復位件16容設,基板10上設有一電路板19a,第三連動件50a之底部更設有二避讓槽56以供部分之電路板19a容設。此外,本實施例之二避讓槽56位於內凹槽52a的相對二側,使第三連動件50a對應於內凹槽52a處能夠維持原有的厚度,避免內凹槽52a處的結構強度降低。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鍵盤裝置 10:基板 101:第一對位部 102:鏤空部 11:第一組接件 12:第二組接件 13:第三組接件 14:第四組接件 15:組裝區域 16:復位件 17:第一止擋件 18:第二止擋件 19,19a:電路板 20,20a:鍵帽 21,21a:第一側邊 211:第一軸套 22,22a:第二側邊 221:第二軸套 23,23a:第三側邊 231:第三軸套 24,24a:第四側邊 241:第四軸套 30,30a:第一連動件 31:第一樞接臂 311a,311b:第一凹槽 312:第一補強塊 313:第一樞軸 314:避讓槽 35,35a:第一短擺臂 351:第一缺槽 352:端部 353:第三缺槽 40,40a:第二連動件 41:第二樞接臂 411a,411b:第二凹槽 412:第二補強塊 413:第二樞軸 414:避讓槽 45,45a:第二短擺臂 451:第二缺槽 452:端部 453:第四缺槽 50,50a:第三連動件 501:第二對位部 51,51a:第三樞接臂 511:第三樞軸 512:避讓槽 52,52a:內凹槽 55,55a:第三短擺臂 551:端部 56:避讓槽 60,60a:第四連動件 61,61a:第四樞接臂 611:第四樞軸 612:避讓槽 62:內凹槽 65,65a:第四短擺臂 651:端部 S:容置空間 D1,D2:軸距 S1,S2:滑移行程
[圖1]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3]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另一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4]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另一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5]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一實施例之局部俯視圖。 [圖6] 係圖5沿線段6-6之剖視圖。 [圖7] 係圖6之按壓示意圖。 [圖8]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另一實施例之局部俯視圖。 [圖9] 係本發明鍵盤裝置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立體圖。
10:基板
16:復位件
18:第二止擋件
19:電路板
20:鍵帽
21:第一側邊
211:第一軸套
22:第二側邊
221:第二軸套
23:第三側邊
231:第三軸套
24:第四側邊
241:第四軸套
30:第一連動件
31:第一樞接臂
312:第一補強塊
313:第一樞軸
35:第一短擺臂
40:第二連動件
41:第二樞接臂
412:第二補強塊
413:第二樞軸
45:第二短擺臂
50:第三連動件
51:第三樞接臂
511:第三樞軸
55:第三短擺臂
60:第四連動件
61:第四樞接臂
611:第四樞軸

Claims (14)

  1. 一種鍵盤裝置,包括:一基板;一鍵帽,設置於該基板上,該鍵帽包括彼此相連之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一第三側邊及一第四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位於相對側,該第三側邊與該第四側邊位於相對側;一第一連動件,連接於該基板與該鍵帽之間且鄰近於該第一側邊,其中該第一連動件包括一第一樞接臂與二第一短擺臂,該二第一短擺臂分別連接於該第一樞接臂的二端,且各該第一短擺臂的長度小於該第一樞接臂的一半長度,該第一樞接臂樞設於該鍵帽之該第一側邊的底部,各該第一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基板上;一第二連動件,連接於該基板與該鍵帽之間且鄰近於該第二側邊,其中該第二連動件包括一第二樞接臂與二第二短擺臂,該二第二短擺臂分別連接於該第二樞接臂的二端,且各該第二短擺臂的長度小於該第二樞接臂的一半長度,該第二樞接臂樞設於該鍵帽之該第二側邊的底部,各該第二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基板上;以及一第三連動件,連接於該基板與該鍵帽之間且鄰近於該第三側邊,其中該第三連動件包括一第三樞接臂與二第三短擺臂,該二第三短擺臂分別連接於該第三樞接臂的二端,該第三樞接臂樞設於該鍵帽之該第三側邊的底部,且該第三樞接臂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樞接臂與該第二樞接臂的延伸方向,各該第三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基板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各該第三短擺臂的長度小於該第三樞接臂的一半長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件之該二第一短擺臂分別鄰近於該鍵帽之該第三側邊與該第四側邊,該第二連動件之該二第二短擺臂分別鄰近於該鍵帽之該第三側邊與該第四側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件與該第二連動件環繞形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三連動件位於該容置空間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件鄰近於該第三側邊之該第一短擺臂設有一第一缺槽,該第二連動件鄰近於該第三側邊之該第二短擺臂設有一第二缺槽,該第三連動件的至少一部分對應於該第一缺槽與該第二缺槽。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件之該第一樞接臂朝向該第三連動件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三連動件之其中一個該第三短擺臂容設於該第一凹槽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件之該第一樞接臂朝向該第三連動件的一側凸設有一第一補強塊,該第一凹槽形成於該第一補強塊與鄰近於該第三側邊的該第一短擺臂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補強塊的寬度係由該第一樞接臂朝該第二樞接臂的方向縮減。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基板上設有二組接件與一止擋件,該二組接件彼此間隔設置,該止擋件相對於該二組接件 更靠近該第三側邊,該第三連動件之該二第三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二組接件,該第三樞接臂鄰近於該止擋件。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裝置,更包括一第四連動件,該第四連動件連接於該基板與該鍵帽之間且鄰近於該第四側邊,其中該第四連動件包括一第四樞接臂與二第四短擺臂,該二第四短擺臂分別連接於該第四樞接臂的二端,且各該第四短擺臂的長度小於該第四樞接臂的一半長度,該第四樞接臂樞設於該鍵帽之該第四側邊的底部,且該第四樞接臂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樞接臂與該第二樞接臂的延伸方向,各該第四短擺臂可擺動地連接於該基板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基板上設有一復位件,該第三連動件之該第三樞接臂朝向該第四連動件的一側具有一內凹槽,該第四連動件之該第四樞接臂朝向該第三連動件的一側具有另一內凹槽,該復位件容設於該內凹槽與該另一內凹槽中。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的長度小於該第三側邊與該第四側邊的長度,該第一連動件之各該第一短擺臂、該第二連動件之各該第二短擺臂以及該第三連動件之各該第三短擺臂的長度更小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的一半長度。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基板具有一第一對位部,該第三連動件靠近該基板的一側具有一第二對位部,該第一對位部對應於該第二對位部。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鍵盤裝置,其中該基板具有一鏤空部,該第一對位部為一板體並位於該鏤空部內,該第二對位部為一凹槽。
TW110104826A 2021-02-08 2021-02-08 鍵盤裝置 TWI754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4826A TWI754545B (zh) 2021-02-08 2021-02-08 鍵盤裝置
US17/549,405 US11631555B2 (en) 2021-02-08 2021-12-13 Keyboar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4826A TWI754545B (zh) 2021-02-08 2021-02-08 鍵盤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4545B true TWI754545B (zh) 2022-02-01
TW202232538A TW202232538A (zh) 2022-08-16

Family

ID=8132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4826A TWI754545B (zh) 2021-02-08 2021-02-08 鍵盤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1555B2 (zh)
TW (1) TWI7545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1036A (en) * 1999-10-18 2000-07-18 Silitek Corporation Keyswitch for computer keyboards
TWM484179U (zh) 2014-03-20 2014-08-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按鍵結構
CN107946114B (zh) * 2017-10-27 2019-12-3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2538A (zh) 2022-08-16
US20220254582A1 (en) 2022-08-11
US11631555B2 (en)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12821B1 (en) Key switch, keyboard and key-switch assembling jig
US7094984B2 (en)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input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024214B2 (en) Narrow key switch
JP4372113B2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TWI689957B (zh) 鍵盤裝置
TWI755095B (zh) 觸控板裝置
TW201418942A (zh) 觸控板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JP3922854B2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CN111430172A (zh) 按键模组
US877265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500344U (zh) 按鍵及應用其之鍵盤
TW202022904A (zh) 按鍵裝置及鍵盤裝置
TWI754545B (zh) 鍵盤裝置
TWM485445U (zh) 按鍵及應用其之鍵盤
TWI711943B (zh) 沉降式鍵盤裝置
TWI624849B (zh) 鍵盤
JP4518706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CN105390308A (zh) 一种有弹性挂钩限位结构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N114974969A (zh) 键盘装置
TWI773237B (zh) 觸控板裝置
TWI698894B (zh) 鍵盤裝置
JPWO2004114343A1 (ja) キーボード
CN111292989B (zh)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TW202123276A (zh) 按鍵
CN111415833B (zh) 沉降式键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