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1953B -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1953B
TWI751953B TW110120793A TW110120793A TWI751953B TW I751953 B TWI751953 B TW I751953B TW 110120793 A TW110120793 A TW 110120793A TW 110120793 A TW110120793 A TW 110120793A TW I751953 B TWI751953 B TW I7519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ght
emitting diode
position contact
electrical t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0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9238A (zh
Inventor
陳復邦
張志強
黃長清
賴俊銘
黃文星
蔡增光
黃國欣
Original Assignee
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0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195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9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9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9238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包含一封裝載板與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的一電性測試第一、二、三位置接點,該封裝載板具有位於兩側的一上方元件平面與一下底部SMD電極平面,而該上方元件平面的側邊設置一主元件第一、二電極、一副元件第一、二電極,其中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據此該主元件第一、二電極與其中間中可供電性連接一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該副元件第一、二電極與其中間中可供電性連接一並聯副元件,並在電性連接後,仍可透過該電性測試第一、二、三位置接點來測得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該並聯副元件各自的電特性。

Description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本發明有關於發光二極體的封裝結構,尤其有關於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發光二極體(LED),為一種可以利用半導體之電子電洞複合產生高亮度的光源。產品可使用於高光度殺菌(紫外光)、車用頭燈與尾燈(藍黃紅光)、投影機光源 (藍綠紅)、紅外線安防偵測 (紅外線)。優秀的高功率LED元件除了高發光度與發光密度外,也需要有良好的信賴度。以汽車頭燈模組為例,一旦LED失效,會影響夜間安全,以車用LED之高標準規範,即使1ppm之微量失效,在汽車業也是需要改善。
而依據LED晶粒結構的不同,LED有多種形式。除了成本較低之水平式晶粒外,於高功率大尺寸晶粒也發展工藝較複雜的覆晶型與垂直型高功率LED晶粒。 如美國專利US 8,183,579 B2號專利,其揭露一種FLIP-CHIP型式的LED的晶粒結構。又如美國專利第US 8,546,831號專利,其揭露一種垂直式LED的晶粒結構。又如美國專利第US 8,319,250號專利,其揭露了一種應用垂直式LED的多導電柱技術,為讓N電極作為底部電極並延伸多根側壁絕緣的垂直向導電柱穿過P型半導體層、量子井層,並進入N型半導體層,使工作電流均勻分散至N型半導體層內,而P電極則設置側邊,以供封裝製程的打線使用。
目前,LED的失效模式主要是在於晶圓缺陷所產生的漏電流(leakage current),更包含在封裝製程時,發光二極體半導體部分因晶粒固晶與電極導通製程之應力拉動半導體層;或於高溫製程之熱應力、或被封裝膠材拉扯使其形成微裂痕或薄膜剝離,造成更大的漏電流,使封裝體失效或信賴度降低。
如圖1為習知封裝體的電路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一種習知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斷面示意圖,LED晶粒1於SMD封裝時,為將P電極2透過一載板固晶黏合層4A黏合於封裝載板3的固晶底座4上,而N電極5則藉由打線讓金導線6電性連接至打線端點7上,固晶底座4與打線端點7分別透過導通金屬8而電性連接位於封裝載板3另一側的陽極9A(Anode)與陰極9B(Cathode)。LED晶粒1可以並聯齊納二極體1A( Zener diode)以防強靜電造成元件傷害。
而為了滿足高信賴的需求,封裝後的LED晶粒1,可以利用該陽極9A與該陰極9B作為測試接點並配合使用一測試儀器檢進行檢測,以滿足車用LED之高標準規範。
然而,在檢測LED晶粒1時,如果元件嚴重失效,可由順向電壓Vf與亮度發現,若半導體存在之微裂痕,只能由逆偏電特性(如:Ir)得知。但LED晶粒1在並聯該齊納二極體1A後,無法量測逆向偏壓下之電特性 (如:漏電流Ir ); 只能量測順向偏壓操作下之光電特性 (如:亮度、波長與Vf ),因而降低了LED晶粒1的信賴度可檢出性。
除了並聯之該齊納二極體1A外,對於電路上存在其他並聯副元件,皆會對LED晶粒1電性量測造成干擾。如無法精確量測LED晶粒1於逆偏條件下之漏電流,對LED晶粒1經過封裝製程之信賴度與老化測式的評估造成極大障礙。
爰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揭露一種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可在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並聯副元件固晶後,仍可測得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並聯副元件各自的電特性。
本發明為一種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供固晶一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一並聯副元件,其包含一封裝載板、一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一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與一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其中該封裝載板具有位於兩側的一上方元件平面與一下底部SMD電極平面,該上方元件平面設置一主元件第一電極、一主元件第二電極、一副元件第一電極、一副元件第二電極,其中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主元件第二電極供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而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供電性連接該並聯副元件,而在不同的實施結構中,該電性連接的方式可以是固晶、打線等等,只要能夠電性連接即可,並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為電性連通。又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且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
據此,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主元件第二電極可供固晶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而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可供固晶一並聯副元件,本發明在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該並聯副元件固晶與製程重要結構相連接後,仍可透過該電性測試第一、二、三位置接點來測得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該並聯副元件各自的電特性,最後再讓該電性測試第二、三位置接點連接,其連接的製程進行簡單與安全,而能夠維持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的信賴度。
為俾使  貴委員對本發明之特徵、目的及功效,有著更加深入之瞭解與認同,茲列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3、圖4與圖5所示,本發明為一種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供固晶一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與一並聯副元件11,其包含一封裝載板20、一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一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一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
請再參閱圖6與圖7所示,該封裝載板20具有位於兩側的一上方元件平面21與一下底部SMD電極平面22,該上方元件平面21設置一主元件第一電極41、一主元件第二電極42、一副元件第一電極43、一副元件第二電極44,其中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與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供固晶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而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44供固晶該並聯副元件11,並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為電性連通。
又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設置於該封裝載板20上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設置於該封裝載板20上且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44;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設置於該封裝載板20上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
在實際結構上,該封裝載板20可以選用陶瓷基板(氮化鋁、氧化鋁、碳化矽)、銅基板、BT(Bismaleimide Triazine)板等等,該封裝載板20可以採用單層板或是多層板。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設置於該上方元件平面21。而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22更設置一載板第一外接電極51、一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與一載板中轉電極53。且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51利用一第一電極導通孔61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與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利用一第二電極導通孔62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該載板中轉電極53利用一載板中轉電極導通孔63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44與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又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22亦可以設置一增高層54(如圖4所示),該增高層54的高度為與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51、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與該載板中轉電極53等高,可以增加滿足後續製程的需求。
另,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可以使用埋藏於該封裝載板20內的金屬導電層64 (如圖7所繪製)來電性連接;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44亦可以使用埋藏於該封裝載板20內的金屬導電層64來電性連接;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與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的電性連接方式,同樣可以使用埋藏於該封裝載板20內的金屬導電層64 (如圖7所繪製)來電性連接。且該金屬導電層64亦可形成於該封裝載板20的該上方元件平面21(如圖6所繪製)。
本發明的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可以為選自水平型發光二極體、覆晶型發光二極體、垂直型發光二極體與多導電柱垂直型發光二極體(如美國專利US 8,319,250)的任一種,且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可以採用單顆發光二極體晶粒或串聯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粒以增加發光亮度。本發明之封裝結構斷面如圖7所示,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為垂直型發光二極體,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包含一位於最上方的N型電極101與一位於最底下的P型電極102,該P型電極102為藉由一載板固晶黏合層103固晶於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上,而該N型電極101為透過一金導線65打線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 該並聯副元件11為選自齊納二極體、電容與發光二極體晶粒的任一種,以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且若該並聯副元件11為發光二極體晶粒,則該並聯副元件11的順向電壓(Vf)需相近於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的順向電壓(Vf)。若該並聯副元件11為齊納二極體時,可以選用雙向齊納二極體(Bi-directional Zener Diodes)。或者選用單向齊納二極體(Zener Diode),若為單向齊納二極體(Zener Diode),則該並聯副元件11需以相反極性並聯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
如圖5所示,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電路會有3個測試接點,即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其中選擇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與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進行測試,可供測試該並聯副元件11是否元件電特性正常運作。選擇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進行測試,在該並聯副元件11存在下,亦可量測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的小電流順向電壓Vf,以及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於逆向偏壓條件下的漏電流的精準數值,而逆偏漏電流的成因包含半導體缺陷擴大、進入高溫爐老化造成與施加ESD測試等等。
而在測試完畢之後,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可以透過一導電金屬66而電性連接在一起。該導電金屬66可以使用打線製程的金導線,或是以半導體薄膜製成來形成。
另為了保護該封裝載板20上的元件,在測試完畢之後,如圖7所示,本發明可以更包含一封裝材70,該封裝材70覆蓋封裝該封裝載板20的該上方元件平面21,因而可保護該封裝載板20上的元件,如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44等等。
又請參閱圖8,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可以更包含一第一封裝材71與一第二封裝材72,其為先藉由該第一封裝材71覆蓋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該並聯副元件11、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該副元件第一電極43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44。
再利用尚未封裝的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進行測試,可以解決習知於封裝製程時,該金導線65會被封裝材料拉扯而間接拉扯破壞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而形成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有微裂痕或薄膜剝離,造成失效或不穩定的問題。
而在測試完畢之後,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再透過該導電金屬66電性連接在一起。最後讓該第二封裝材72覆蓋該導電金屬66、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而完成整體的封裝製程。另,若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失效,可以單獨拆卸該第二封裝材72,並去除連接導線66或使其斷路,其不會傷害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因而可重新檢測,簡單與有效的查出元件失效的真因。
請再參閱圖9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可以設置於該封裝載板20的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22。而在實際結構上,可以直接讓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51作為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讓該載板中轉電極53作為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讓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作為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而在測試完畢之後,該封裝載板20的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22為覆蓋於一電路基板80上,並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與該載板中轉電極53於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22藉由一錫膏81電性連接。如此,該封裝載板20可以多個並列,且在此結構下,該電路基板80具有分別電性連接多個該封裝載板20的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51與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的複數電路基板延伸電極82,可以滿足後續製程的使用需求。
請再參閱圖10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51、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與該載板中轉電極53亦可延伸至該電路基板80的一電路基板上方平面83,且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52與該載板中轉電極53於該電路基板上方平面83藉由一導電薄膜81A進行電性連接。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為選用垂直型發光二極體,本發明亦可使用於覆晶型發光二極體、多導電柱垂直型發光二極體等等,分述如下。
請再參閱圖11所示,若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A選用覆晶型發光二極體,且並聯副元件11A選用覆晶型發光二極體,則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A與該並聯副元件11A可以分別以覆晶的方式固晶於該封裝載板20上。
請再參閱圖12所示,若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B選用多導電柱垂直型發光二極體,而並聯副元件11B選用電容,則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B的N型電極(位於底部,圖未示)可以先固晶於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的P型電極102再以打線的方式利用該金導線65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42。且於圖12中所示,其僅具有該第一電極導通孔61與該第二電極導通孔62,且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於測試後,為以導電金屬66(打線或金屬薄膜)電性相連,因而可以沒有該載板中轉電極導通孔63。
請再參閱圖13所示,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封裝結構電路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C可以為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10C3串聯。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亦可以為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粒並聯。於本實施例中,例如,於圖13中,此三顆串聯之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與10C3,可於單顆LED晶粒之相同順向電流操作下,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與10C3(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10C)的整體電壓(Vf)為單顆LED晶粒之三倍,其光輸出也會為單顆LED晶粒之三倍。因此,目前車頭燈之封裝體之普遍以多顆LED晶粒串聯,以較高電壓得到更高光輸出。
而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與10C3在串聯電路下,若其中部分存在損傷造成漏電流,但只要在串聯電路中有一顆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與10C3是良好晶粒,則其他損傷晶粒之漏電流則無法被檢測。因此,為了改善本項缺點,可在不同的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與10C3之間分別增加一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B、33C,如圖13所示。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10C2之間增加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B,在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2、10C3之間增加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C。
如圖13所示,量測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與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B可以測得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的漏電流特性。同樣的量測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B與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C可以測得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2的漏電流特性。同樣的,量測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C與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可以測得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3的漏電流特性;若串聯更多顆LED晶粒,此方式可以相同方式延伸使用。
請再參閱圖14所示,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封裝載板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固晶於一主元件晶粒A第二電極42A,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1之 N電極12C1以打線方式連接一主元件晶粒B第二電極42B 之固晶底座P電極端點42B1,並電性連接至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B。
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2固晶於該主元件晶粒B第二電極42B, 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2之 N電極12C2以打線方式連接一主元件晶粒C第二電極42C之固晶底座P電極端點42C1,並電性連接至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C。
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3固晶於該主元件晶粒C第二電極42C, 該發光二極體晶粒10C3之N電極12C3以打線方式連接至該主元件第一電極41,而可與一副元件齊鈉二極體11C並聯相連。
此實施例封裝載板之5個測試點,包含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31、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32、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33、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B與該電性測試位置接點33C,可利用5個排探針進行程式化量測。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特點至少包含:
1.本發明的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可以為水平型發光二極體、覆晶型發光二極體、垂直型發光二極體或多導電柱垂直型發光二極體,可為 單顆LED晶粒操作與串聯多顆LED晶粒操作,應用範圍廣,可滿足封裝與測試上的使用需求。
2.可透過該電性測試第一、二、三位置接點來測得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該並聯副元件各自的電特性,改善習知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於存在該並聯副元件之電路下,無法測試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逆偏之電特性 (如漏電流Ir),以篩檢因晶粒原料瑕疵、與封裝流程中因機械力、熱應力、靜電力受損之元件,而能夠維持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的信賴度。
3.該電性測試第一、二、三位置接點可以設置於該封裝載板的上方元件平面或下底部SMD電極平面,滿足多種測試接點的連接方式。
4.透過該第一封裝材與該第二封裝材分段封裝的二次封裝設計,可以解決習知於封裝製程時,打線金屬會被封裝材拉扯而間接拉扯破壞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使其形成微裂痕或薄膜剝離,造成元件性能降低但無法檢測之問題。
5.當採用二次封裝設計時,若元件失效,可以單獨拆卸該第二封裝材並去除連接導線或使其斷路,其不會傷害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可重新檢測,簡單與有效的查出元件失效的真因。
習知 1:LED晶粒 1A:齊納二極體 2:P電極 3:封裝載板 4:固晶底座 4A:載板固晶黏合層 5:N電極 6:金導線 7:打線端點 8:導通金屬 9A:陽極 9B:陰極 本發明 10、10A、10B、10C: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 10C1、10C2、10C3:發光二極體晶粒 101:N型電極 102:P型電極 103:載板固晶黏合層 11、11A、11B:並聯副元件 11C:副元件齊鈉二極體 12C1、12C2、12C3:N電極 20:封裝載板 21:上方元件平面 22:下底部SMD電極平面 31: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 32: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 33: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 33B、33C:電性測試位置接點 41:主元件第一電極 42:主元件第二電極 42A:主元件晶粒A第二電極 42B:主元件晶粒B第二電極 42B1:固晶底座P電極端點 42C:主元件晶粒C第二電極 42C1:固晶底座P電極端點 43:副元件第一電極 44:副元件第二電極 51:載板第一外接電極 52:載板第二外接電極 53:載板中轉電極 54:增高層 61:第一電極導通孔 62:第二電極導通孔 63:載板中轉電極導通孔 64:金屬導電層 65:金導線 66:導電金屬 70:封裝材 71:第一封裝材 72:第二封裝材 80:電路基板 81:錫膏 81A:導電薄膜 82:電路基板延伸電極 83:電路基板上方平面
圖1,為習知封裝體的電路示意圖。 圖2,為習知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斷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封裝載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封裝載板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封裝結構電路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封裝載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封裝結構斷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另一封裝結構斷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路接出示意圖一。 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路接出示意圖二。 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封裝載板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封裝載板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封裝結構電路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封裝載板結構示意圖。
10: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
101:N型電極
11:並聯副元件
20:封裝載板
21:上方元件平面
31: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
32: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
33: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
41:主元件第一電極
42:主元件第二電極
43:副元件第一電極
44:副元件第二電極
61:第一電極導通孔
62:第二電極導通孔
63:載板中轉電極導通孔
64:金屬導電層
65:金導線

Claims (19)

  1. 一種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供固晶一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與一並聯副元件,其包含: 一封裝載板,該封裝載板具有位於兩側的一上方元件平面與一下底部SMD電極平面,該上方元件平面設置一主元件第一電極、一主元件第二電極、一副元件第一電極、一副元件第二電極,其中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主元件第二電極供固晶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而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供固晶該並聯副元件,並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為電性連通; 一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 一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且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 一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設置於該封裝載板上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設置於該上方元件平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更設置一載板第一外接電極、一載板第二外接電極與一載板中轉電極,且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利用一第一電極導通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利用一第二電極導通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該載板中轉電極利用一載板中轉電極導通孔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透過一導電金屬而電性連接在一起。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更包含一封裝材,該封裝材覆蓋封裝該封裝載板的該上方元件平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更包含一第一封裝材,該第一封裝材覆蓋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該並聯副元件、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該主元件第二電極、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二電極。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透過一導電金屬電性連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更包含一第二封裝材,該第二封裝材覆蓋該導電金屬、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電性測試第一位置接點、該電性測試第二位置接點與該電性測試第三位置接點設置於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更設置一載板第一外接電極、一載板第二外接電極與一載板中轉電極,且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利用一第一電極導通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一電極與該副元件第一電極,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利用一第二電極導通孔電性連接該主元件第二電極,該載板中轉電極利用一載板中轉電極導通孔電性連接該副元件第二電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封裝載板的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為覆蓋於一電路基板上,且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與該載板中轉電極於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藉由一錫膏電性連接。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封裝載板的該下底部SMD電極平面設置於一電路基板上,且該載板第一外接電極、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與該載板中轉電極延伸至該電路基板的一電路基板上方平面,且該載板第二外接電極與該載板中轉電極於該電路基板上方平面藉由一導電薄膜進行電性連接。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為選自水平型發光二極體、覆晶型發光二極體、垂直型發光二極體與多導電柱垂直型發光二極體的任一種。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封裝載板的材質為選自陶瓷基板、BT板、銅基板與碳化矽基板的任一種。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為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粒串聯。
  16. 如請求項15 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在不同的該發光二極體晶粒之間分別增加一電性測試位置接點。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為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粒並聯。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並聯副元件為選自齊納二極體、電容與發光二極體晶粒的任一種,且若該並聯副元件為發光二極體晶粒,則該並聯副元件的正向電壓相近於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的正向電壓。
  19. 如請求項18 所述的發光二極體封裝體,其中該並聯副元件為齊納二極體且為單向時,該並聯副元件以相反極性並聯該主元件發光二極體晶粒。
TW110120793A 2021-06-08 2021-06-08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TWI751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0793A TWI751953B (zh) 2021-06-08 2021-06-08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0793A TWI751953B (zh) 2021-06-08 2021-06-08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1953B true TWI751953B (zh) 2022-01-01
TW202249238A TW202249238A (zh) 2022-12-16

Family

ID=80809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793A TWI751953B (zh) 2021-06-08 2021-06-08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19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3472A (en) * 2004-11-30 2006-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ing module, illumination apparatus, surface mount LED, and bullet LED
US20160154178A1 (en) * 2013-07-23 2016-06-02 Osram Oled Gmbh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TW202006970A (zh) * 2018-06-25 2020-02-01 美商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全頻譜白光發光裝置
TW202015199A (zh) * 2018-08-27 2020-04-16 芬蘭商塔科托科技有限公司 電節點、用於製造電節點、電節點條、或電節點片的方法、及包括節點的多層結構
WO2021015407A1 (en) * 2019-07-25 2021-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module having led packag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3472A (en) * 2004-11-30 2006-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ing module, illumination apparatus, surface mount LED, and bullet LED
US20160154178A1 (en) * 2013-07-23 2016-06-02 Osram Oled Gmbh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TW202006970A (zh) * 2018-06-25 2020-02-01 美商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全頻譜白光發光裝置
TW202015199A (zh) * 2018-08-27 2020-04-16 芬蘭商塔科托科技有限公司 電節點、用於製造電節點、電節點條、或電節點片的方法、及包括節點的多層結構
WO2021015407A1 (en) * 2019-07-25 2021-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module having led packag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9238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7934B2 (en) Semiconductor-based sub-mounts 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ductive paths
US20070228386A1 (en) Wire-bonding free packaging structure of light emitted diode
TWI549322B (zh) 一種結合磊晶結構與封裝基板爲一體之整合式led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US8735933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869817B2 (en) Vertical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 package with electrical detection position
JP7197645B1 (ja) 複数のテスト端子及び並列接続部品を有する発光ダイオードパッケージ
TWI751953B (zh) 具有多測試端點與並聯元件之發光二極體封裝體
TWI733226B (zh) 發光二極體晶圓以及發光二極體晶圓檢測裝置與方法
US798231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semiconductor device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module
CN101266955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477690A (zh) 复数个半导体封装结构的测试方法
US11869816B2 (en) LED package with multiple test pads and parallel circuit elements
EP4125126A1 (en) Led package with multiple test pads and parallel circuit elements
CN115513353A (zh) 具有多测试端点与并联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体
TWI761232B (zh) 具有電性檢測位置之垂直式發光二極體晶粒封裝體
JP7197646B1 (ja) 電気的検出位置を有する垂直型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パッケージ
KR102503855B1 (ko) 매트릭스 배열 마이크로 칩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EP4125139A1 (en) Vertical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 package with electrical detection position
CN115513352A (zh) 具有电性检测位置的垂直式发光二极管晶粒封装体
TWI817280B (zh) 可測溫之垂直型發光二極體晶粒結構及其測溫校正方法
TWI718724B (zh) 發光二極體晶圓以及發光二極體晶圓檢測裝置與方法
WO2023108487A1 (zh) 可测温的垂直型发光二极管晶粒结构及其测温校正方法
US20230213394A1 (en) Vertical light-emitting diode chip structure capable of measuring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40116244A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발광 소자 패키지의 제조 방법
TWM642303U (zh) 封裝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