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9743B - 觸控筆 - Google Patents

觸控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9743B
TWI749743B TW109129791A TW109129791A TWI749743B TW I749743 B TWI749743 B TW I749743B TW 109129791 A TW109129791 A TW 109129791A TW 109129791 A TW109129791 A TW 109129791A TW I749743 B TWI749743 B TW I7497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odule
positioning
pen
pen holder
sl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1004A (zh
Inventor
吳國男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9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974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7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1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100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觸控筆包括一筆筒、一筆桿、一無線模組和複數彈性件。筆筒包括一定位件。筆桿經一無線模組組裝程序設置於筆筒內。當無線模組組裝程序進行時,筆桿於筆筒內沿一組裝方向移動。電路板設於筆桿上。複數彈性件設於無線模組及筆桿之間,且各複數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筆桿及無線模組。當筆桿於筆筒內沿組裝方向移動,且無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直至無線模組移動至定位件下方時,藉由複數彈性件的恢復力推動無線模組與定位件結合,以完成無線模組組裝程序。

Description

觸控筆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筆,特別是一種方便組裝且可節省內部空間的觸控筆。
現代的筆記型電腦或手機常會配置觸控筆,以便使用者運用觸控筆在電腦或手機的觸控介面上寫字或畫圖。一般的觸控筆具有無線模組和筆筒。無線模組組裝在筆筒內,並且無線模組的設置位置須盡量靠近筆筒的內側表面,以便將觸控筆的電子訊號順利傳送給電腦或手機。
然而,由於無線模組具有一定的高度,且無線模組的設置位置須盡量靠近筆筒的內側表面,因此在組裝過程中,無線模組很容易擦撞到筆筒內側表面。另外,為了讓無線模組的設置位置盡量靠近筆筒的內側表面,無線模組的底部會設置底座,以固定無線模組;然而,設置底座會占用筆筒的內部空間,且底座的接腳會干涉其他元件,而提升機構設計和組裝的難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觸控筆,其可方便組裝無線模組且可節省內部空間。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方便組裝且可節省內部空間的觸控筆。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一種觸控筆包括一筆筒、一筆桿、一無線模組和複數彈性件。筆筒包括一定位件。筆桿經一無線模組組裝程序設置於筆筒內。當無線模組組裝程序進行時,筆桿於筆筒內沿一組裝方向移動。電路板設於筆桿上。複數彈性件設於無線模組及筆桿之間,且各複數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筆桿及無線模組。當筆桿於筆筒內沿組裝方向移動,且無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直至無線模組移動至定位件下方時,藉由複數彈性件的恢復力推動無線模組與定位件結合,以完成無線模組組裝程序。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無線模組包括一天線模組,定位件包括一開槽;當天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直至天線模組移動至開槽下方時,藉由複數彈性的恢復力推動天線模組與開槽結合,以完成無線模組組裝程序。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定位件更包括至少一定位片,定位片設置在開槽上並用以定位天線模組。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定位片更包括至少一定位部;天線模組更包括至少一對應定位部;定位部和對應定位部互相結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筆筒更包括一止擋部,筆桿更包括一止擋點;止擋部用以止擋止擋點。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筆桿更包括複數凸柱,複數彈性件分別設置於複數凸柱。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天線模組更包括複數天線模組凹槽,複數凸柱分別設置於複數天線模組凹槽。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無線模組包括一電路板,電路板更包括複數電路板凹槽,複數凸柱和複數彈性件皆分別設置於複數電路板凹槽。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觸控筆更包括一頂部蓋體,頂部蓋體覆蓋開槽。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觸控筆更包括一開口蓋體,開口蓋體連接頂部蓋體。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筆筒更包括一開口和一定位端;定位端位於開槽;當頂部蓋體覆蓋開槽並位於定位端時,開口蓋體覆蓋開口。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定位部是孔洞,對應定位部是凸出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中無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時,無線模組的高度低於定位件。
藉由本發明的觸控筆的結構設計,在組裝觸控筆時,組裝人員只需要輕鬆得按壓並橫向推動無線模組使複數彈性件受壓迫,使無線模組的高度低於定位件,使得無線模組進行組裝程序進行時,無線模組不會擦撞到筆筒內的其他元件,方便組裝人員組裝和重工。此外,當無線模組移動至定位件下方時,藉由複數彈性件的恢復力推動無線模組與定位件結合,以完成無線模組組裝程序,而使無線模組的設置位置升高靠近筆筒的內側表面,使得無線訊號順利的傳送至外部。另外,觸控筆的底部沒有固定無線模組的底座,因此可以節省內部空間。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3關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觸控筆。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模組沿著組裝方向置入筆筒內的部分示意圖;圖3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彈性件推動無線模組至定位片和天線模組互相結合的部分示意圖。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觸控筆1可以方便組裝人員輕鬆組裝和重工,觸控筆1的無線模組在組裝時不會撞到觸控筆1內的其他元件,且無線模組的設置位置靠近筆筒的內側表演以便傳送無線訊號,且觸控筆1的底部沒有固定無線模組的底座,故可達成節省內部空間的功效。觸控筆1可以配合外部的電腦或手機運作,以供使用者用觸控筆1在電腦或手機的觸控介面上寫字或畫圖。觸控筆1包括一筆筒10、一筆桿20、一無線模組30、四個彈性件40、一頂部蓋體50和一開口蓋體6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筆筒10是一管狀殼體,筆筒10用以供使用者握持以操作觸控筆1。筆筒10包括一定位件12、一止擋部13、一開口14和一定位端15。定位件12包括二個定位片121、121a和一開槽122,定位片121、121a設置在開槽122的相對兩端並用以定位無線模組30,但是定位片121、121a的數量不以二個為限,其可依照設計需求而改變為至少一個。其中一定位片121包括二個定位部1211,定位部1211是圓形的孔洞;另一定位片121a包括一定位部1211a,定位部1211a是長條形的孔洞;然而,定位部1211、1211a的數量不以上述為限,定位部1211、1211a的數量可依照設計需求而變更為一個以上。開槽122沿著筆筒10之管狀殼體的延伸軸設置,開槽122之空間用以擺設無線模組30。開口14設置在筆筒10的尾端,開口14用以供觸控筆1的元件置入筆筒10內部。止擋部13是設置在筆筒10內側且接近筆頭位置的凸塊,止擋部13用以限制筆桿20進入筆筒10後之定位。定位端15位於靠近筆頭的位置,定位端15用以定位頂部蓋體5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3所示,筆桿20是前端具有筆芯的桿體,筆桿20經一無線模組組裝程序設置於筆筒10內,且筆桿20的筆芯移動至筆筒10的筆頭開端伸出,以碰觸電腦或手機的觸控介面,當無線模組組裝程序進行時,筆桿20於筆筒10內沿一組裝方向A移動。筆桿20包括一止擋點21和四個凸柱22。止擋點21的位置對應止擋部13;當筆桿20於筆筒10內移動至筆芯從筆筒10的筆頭開端伸出時,止擋部13與止擋點21互相止抵,以限制筆桿20的移動。四個凸柱22用以供分別設置四個彈性件40,但是凸柱22的數量不以四個為限,其可依照設計需求而變更為兩個以上。另外,筆桿20設有用以卡固無線模組30的卡固片23,但卡固片23是習知的卡固結構,且其並非本案重點,故不多做贅述。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無線模組30用以將觸控筆1的電子訊號以無線傳輸的方式,傳送給電腦或手機。無線模組30包括一電路板31和一天線模組32。電路板31設於筆桿20上。電路板31包括四個電路板凹槽311,四個凸柱22和四個彈性件40皆分別對應於四個電路板凹槽311;但是電路板凹槽311的數量不以四個為限,其可配合凸柱22的數量而改變。天線模組32用以藉由無線傳輸的方式傳輸電子訊號,天線模組32對齊開槽122並位於電路板31上並以電線(圖未示)相連,藉以透過電路板31供給電力給天線模組32。天線模組32包括三個對應定位部321、321a和四個天線模組凹槽322。在三個對應定位部321、321a中,其中兩個對應定位部321是圓形的凸出結構,其位置對應圓形的孔洞的定位部1211,剩下一個對應定位部321a是長條狀的凸出結構,其位置對應長條形的孔洞的定位部1211a。圓形的凸出結構的兩個對應定位部321用以和圓形的孔洞的定位部1211互相結合,長條狀的凸出結構的對應定位部321a用以和長條形的孔洞的定位部1211a互相結合,藉由對應定位部321、321a和定位部1211、1211a之間的結合,定位片121、121a可以定位天線模組32。四個凸柱22分別設置於四個天線模組凹槽322;但是天線模組凹槽322的數量不以四個為限,其可配合凸柱22的數量而改變。藉由四個凸柱22、四個電路板凹槽311和四個天線模組凹槽322的結合,可以使天線模組32無法沿著電路板31的平面移動,天線模組32只能沿著凸柱22的延伸方向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四個彈性件40是彈簧,四個彈性件40設於無線模組30及筆桿20之間,各彈性件40的兩端分別連接筆桿20及無線模組30,並且四個彈性件40分別設置於四個凸柱22,並用以向上推動天線模組32,以使天線模組32進入開槽122並且讓對應定位部321、321a分別與定位部1211、1211a結合。然而,彈性件40的數量不以四個為限,其可配合凸柱22的數量而改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頂部蓋體50覆蓋開槽122,以避免筆桿20內的元件從開槽122掉出。開口蓋體60連接頂部蓋體50;當頂部蓋體50覆蓋開槽122並位於定位端15時,開口蓋體60覆蓋開口14,以避免筆桿20內的元件從開口14掉出。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當工作人員需組裝觸控筆1時,需先將四個彈性件40分別裝設在四個凸柱22上;接著,工作人員可將四個電路板凹槽311和四個天線模組凹槽322分別對齊四個凸柱22,並將筆桿20的卡固片23卡固住無線模組30;當無線模組30和筆桿20結合時,四個彈性件40會將天線模組32往上推動。接著,工作人員可將結合的筆桿20和無線模組30由開口14沿著組裝方向A置入筆筒10內部。當筆桿20和無線模組30沿著組裝方向A往筆筒10內部移動時,由於無線模組30具有一定高度,故無線模組30可能會碰撞到板體16;因此,組裝人員可以將無線模組30往筆桿20的方向按壓,讓無線模組30受到壓迫使四個彈性件40呈壓縮狀態,且無線模組30在筆桿20上的相對高度低於板體16和定位片121、121a;如此一來,高度變低的無線模組30在沿著組裝方向A往筆筒10內部移動時,便不會碰撞本發明的觸控筆1內部元件,如板體16和定位片121、121a。
如1至圖3所示,當高度變低的無線模組30沿著組裝方向A往筆筒10內部移動至止擋部13止擋止擋點21,無線模組30位於定位件12下方、對齊開槽122並且對應定位部321、321a分別對齊定位部1211、1211a時,組裝人員可以停止按壓無線模組30;此時,藉由四個彈性件40的恢復力,會向上推動無線模組30,使得無線模組30之天線模組32進入開槽122,並且讓對應定位部321、321a狀的凸出結構分別與定位部1211、1211a的孔洞卡固;如此一來,天線模組32的高度會提高,以便將觸控筆1的電子訊號順利傳送給電腦或手機,且定位部321、321a與定位部1211、1211a的對應卡固,可以讓無線模組30之天線模組32、筆筒10之開槽122和定位部1211、1211a穩固結合,以完成無線模組組裝程序。
最後,組裝人員可以將頂部蓋體50覆蓋開槽122,並使頂部蓋體50定位於定位端15,當頂部蓋體50覆蓋開槽122並定位於定位端15時,開口蓋體60會覆蓋開口14。以避免筆桿20內的元件從開口14掉出。如此一來,觸控筆1的對外開口如開槽122和開口14,會分別被頂部蓋體50和開口蓋體60覆蓋,以避免筆桿20內的元件掉出。
藉由本發明的觸控筆1的結構設計,在組裝觸控筆1時,組裝人員只需要輕鬆得按壓並橫向推動無線模組30使複數彈性件40受壓迫,帶動無線模組30的高度低於定位件12,使得無線模組30進行組裝程序進行時,無線模組30不會擦撞到筆筒20內的其他元件,方便組裝人員組裝和重工。此外,當無線模組30移動至定位件12下方時,藉由複數彈性件40的恢復力推動無線模組30與定位件12結合,以完成無線模組組裝程序,而使無線模組30的設置位置升高靠近筆筒20的內側表面,使得無線訊號順利的傳送至外部。另外,觸控筆1的底部沒有固定無線模組30的底座,因此可以節省內部空間。
需注意的是,上述僅為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譬如 此不脫離本發明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1:觸控筆 10:筆筒 12:定位件 121、121a:定位片 1211、1211a:定位部 122:開槽 13:止擋部 14:開口 15:定位端 16:板體 20:筆桿 21:止擋點 22:凸柱 23:卡固片 30:無線模組 31:電路板 311:電路板凹槽 32:天線模組 321:對應定位部 322:天線模組凹槽 40:彈性件 50:頂部蓋體 60:開口蓋體 A:組裝方向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模組沿著組裝方向置入筆筒內的部分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彈性件推動無線模組至定位片和天線模組互相結合的部分示意圖。
1:觸控筆
10:筆筒
12:定位件
121、121a:定位片
1211、1211a:定位部
122:開槽
13:止擋部
14:開口
15:定位端
16:板體
20:筆桿
21:止擋點
22:凸柱
23:卡固片
30:無線模組
31:電路板
311:電路板凹槽
32:天線模組
321:對應定位部
322:天線模組凹槽
40:彈性件
50:頂部蓋體
60:開口蓋體

Claims (13)

  1. 一種觸控筆,包括: 一筆筒,包括一定位件; 一筆桿,經一無線模組組裝程序設置於該筆筒內,當該無線模組組裝程序進行時,該筆桿於該筆筒內沿一組裝方向移動; 一無線模組,設置於該筆桿;以及 複數彈性件,設於該無線模組及該筆桿之間,且各該複數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筆桿及該無線模組; 其中,其中當該筆桿於該筆筒內沿該組裝方向移動,且該無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該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直至該無線模組移動至該定位件下方時,藉由該複數彈性件的恢復力推動該無線模組與該定位件結合,以完成該無線模組組裝程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無線模組包括一天線模組,該定位件包括一開槽;當該天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該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直至該天線模組移動至該開槽下方時,藉由該複數彈性的恢復力推動該天線模組與該開槽結合,以完成該無線模組組裝程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定位件更包括至少一定位片,該至少一定位片設置在該開槽上並用以定位該天線模組。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至少一定位片更包括至少一定位部;該天線模組更包括至少一對應定位部;該至少一定位部和該至少一對應定位部互相結合。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筒更包括一止擋部,該筆桿更包括一止擋點;該止擋部用以止擋該止擋點。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桿更包括複數凸柱,該複數彈性件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凸柱。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天線模組更包括複數天線模組凹槽,該複數凸柱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天線模組凹槽。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無線模組包括一電路板,該電路板更包括複數電路板凹槽,該複數凸柱和該複數彈性件皆分別設置於該複數電路板凹槽。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筆,更包括一頂部蓋體,該頂部蓋體覆蓋該開槽。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觸控筆,更包括一開口蓋體,該開口蓋體連接該頂部蓋體。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筒更包括一開口和一定位端;該定位端位於該開槽;當該頂部蓋體覆蓋該開槽並位於該定位端時,該開口蓋體覆蓋該開口。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至少一定位部是孔洞,該至少一對應定位部是凸出結構。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無線模組受到壓迫使該複數彈性件呈壓縮狀態時,該無線模組的高度低於該定位件。
TW109129791A 2020-08-31 2020-08-31 觸控筆 TWI749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791A TWI749743B (zh) 2020-08-31 2020-08-31 觸控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791A TWI749743B (zh) 2020-08-31 2020-08-31 觸控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9743B true TWI749743B (zh) 2021-12-11
TW202211004A TW202211004A (zh) 2022-03-16

Family

ID=8068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791A TWI749743B (zh) 2020-08-31 2020-08-31 觸控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974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38702A (zh) * 2016-04-28 2017-11-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裝置
CN210954999U (zh) * 2020-01-14 2020-07-07 深圳市悟己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功能开关的触控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38702A (zh) * 2016-04-28 2017-11-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裝置
CN210954999U (zh) * 2020-01-14 2020-07-07 深圳市悟己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功能开关的触控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1004A (zh)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6256B2 (en) Fixing mechanism and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816341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attery securing mechanism
US9141146B2 (en) Latch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7311541B2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US9304546B2 (en) Docking st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2231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movable Module
US20080298040A1 (en) Latch for interface card
EP2442334A1 (en) Dust-proof keyboard
US89825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module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US873704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US9778692B2 (en) Docking station
US20080145186A1 (en) Fastening device
CN211150370U (zh) 应用于无线鼠标的开关模块
EP33733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749743B (zh) 觸控筆
CN105336528A (zh) 按钮组件及终端
US2007013318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grounded structure
US7486527B1 (en) Fixing device
CN114168002A (zh) 触控笔
US11675399B1 (en)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an expansion car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722739A (zh) 手写笔的按压机构及手写笔
EP3828911B1 (en) Push button
CN205177663U (zh) 按钮组件及终端
US11158965B2 (en) Connec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