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618B -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618B
TWI745618B TW107131864A TW107131864A TWI745618B TW I745618 B TWI745618 B TW I745618B TW 107131864 A TW107131864 A TW 107131864A TW 107131864 A TW107131864 A TW 107131864A TW I745618 B TWI745618 B TW I7456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failure
failure recovery
network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circuit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2026A (zh
Inventor
蘇密思 納家瑞間
濤 駱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2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2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6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係關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在一個實例中,偵測波束的波束故障,並且基於網路配置來進行關於何者波束故障恢復資源要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決定。可以經由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在另一實例中,排程實體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並且查明針對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網路配置可以包括與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可以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被排程實體以促進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亦主張保護並且描述了其他態樣和特徵。

Description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與裝置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以下申請的優先權和權益:於2018年9月10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申請的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16/126,888,以及於2017年9月11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申請的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57,106。
大體而言,下文論述的技術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並且更具體地,下文論述的技術係關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各實施例可以提供並且實現用於選擇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特定資源的技術。
在5G新無線電(NR)中,基地站和使用者設備(UE)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來補償高路徑損耗和短範圍。波束成形是與天線陣列一起用於定向信號傳輸及/或接收的信號處理技術。天線陣列之每一者天線以使得特定角度的信號經歷相長干涉、而其他信號經歷相消干涉的此種方式,來傳輸與相同陣列的其他天線的其他信號組合的信號。有時會發生基地站和UE之間的波束通訊故障。
隨著對行動寬頻存取的需求持續增長,研究和開發持續推動波束成形通訊技術發展,以便不僅滿足對行動寬頻存取的不斷增長的需求,而且改善和增強使用者對行動通訊的體驗。
下文提供了本案內容的一或多個態樣的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種態樣的基本理解。該概述不是對本案內容的所有預期特徵的詳盡綜述,而且既不意欲辨識本案內容的所有態樣的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意欲圖示本案內容的任何或所有態樣的範疇。其唯一目的是以簡化的形式提供本案內容的一或多個態樣的一些概念,作為稍後提供的更加詳細的描述的前序。
揭示涉及被排程實體(例如,使用者設備(UE))的各個態樣。在特定實例中,揭示一種用於選擇要利用何者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波束(例如,被排程實體和另一設備(例如,排程實體)之間的通訊波束)的波束故障;及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在該實例中,該等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來決定的。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經由根據該網路配置而決定的該等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被排程實體。該被排程實體可以包括通訊地耦合到以下各項中的每一項的處理器:偵測電路系統、決定電路系統和傳輸電路系統。對於該實例,該偵測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波束的波束故障。該決定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在該實例中,該等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來決定的。該傳輸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經由根據該網路配置而決定的該等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亦揭示涉及排程實體(例如,基地站)的各個態樣。在特定實例中,揭示一種用於將被排程實體配置為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及查明針對該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在該實例中,該網路配置包括與該等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該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該被排程實體,以促進該被排程實體經由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排程實體。排程實體可以包括通訊地耦合到以下各項中的每一項的處理器:波束故障電路系統、網路配置電路系統和傳輸電路系統。對於該實例,該波束故障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該網路配置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查明針對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該網路配置可以包括與該等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該傳輸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該被排程實體,以促進該被排程實體經由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在對以下詳細描述回顧之後,將變得更加充分理解本發明的該等和其他態樣。對於一般技術者而言,在結合附圖回顧本發明的特定、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之後,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特徵和實施例將變得顯而易見。儘管以下可能關於某些實施例和圖論述了本發明的特徵,但是本發明的所有實施例可以包括本文論述的有利特徵中的一或多個。換言之,儘管可能將一或多個實施例論述為具有某些有利特徵,但是此種特徵中的一或多個亦可以根據本文論述的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來使用。以類似的方式,儘管以下可能將示例性實施例論述為設備、系統或方法實施例,但是應當理解的是,此種示例性實施例可以在各種設備、系統和方法中實現。
下文結合附圖闡述的詳細描述意欲作為各種配置的描述,而並非意欲表示可以在其中實施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僅有配置。為了提供對各個概念的透徹理解,詳細描述包括特定細節。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在沒有該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施該等概念。在一些實例中,以方塊圖形式圖示公知結構和元件,以便避免模糊此種概念。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信號的路徑損耗(亦即,電磁波在其傳播通過空間時的功率密度的減小(衰減))可能是不期望地高,並且範圍可能是有限的。波束成形是可以用於將無線信號導引或集中到期望方向以減輕路徑損耗及/或擴展通訊範圍的一種技術。對於經波束形成的傳輸,可以對天線陣列之每一者天線的幅度和相位進行預編碼或者控制,以在波陣面中建立針對傳輸的期望的(亦即,定向的)相長和相消干涉模式。波束可以在某個方向上向接收器提供更多的能量。
基地站可以經由在所有方向上進行掃瞄來傳輸一或多個波束參考信號,以使得使用者設備(UE)可以辨識最佳「粗略」波束。此外,基地站可以傳輸波束細化請求信號,使得UE可以追蹤「精細」波束。若UE所辨識的「粗略」波束改變,則UE可以通知基地站,使得基地站可以針對UE訓練一或多個新的「精細」波束。在一些實例中,當UE可能不再「觀察到」或丟失當前波束時,其被稱為波束故障。當波束的信號品質或強度低於預定閾值或根本未偵測到時,UE可以決定當前波束經歷波束故障。
在波束故障恢復過程中,UE可以向基地站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可以指示UE從由基地站週期性地傳輸的波束集合中偵測到的新波束(例如,最佳「粗略」波束)。基地站和UE可以使用新波束來替換當前波束以維持通訊。
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涉及決定UE應當選擇複數個上行鏈路資源中的何者上行鏈路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在一些實例中,根據被傳輸給UE的特定網路配置來選擇該等資源。此外,所揭示的態樣包括涉及UE的各種基於網路的配置的態樣,其向UE提供用於選擇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特定上行鏈路資源的規則。
貫穿本案內容所提供的各種概念可以跨越多種多樣的電信系統、網路架構和通訊標準來實現。現在參照圖1,作為說明性實例而非進行限制,參照無線通訊系統100圖示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無線通訊系統100包括三個互動域:核心網路102、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4和使用者設備(UE)106。借助於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使得UE 106能夠執行與外部資料網路110(例如(但不限於)網際網路)的資料通訊。
RAN 104可以實現任何適當的一或多個無線通訊技術以向UE 106提供無線電存取。舉一個實例,RAN 104可以根據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新無線電(NR)規範(經常被稱為5G)來操作。舉另一個實例,RAN 104可以根據5G NR和進化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標準(經常被稱為LTE)的混合來操作。3GPP將該混合RAN稱為下一代RAN或NG-RAN。當然,可以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利用許多其他實例。
如圖所示,RAN 104包括複數個基地站108。廣義而言,基地站是無線電存取網路中的負責一或多個細胞中的去往或者來自UE的無線電傳輸和接收的網路單元。在不同的技術、標準或上下文中,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可以將基地站不同地稱為基地站收發機(BTS)、無線電基地站、無線電收發機、收發機功能單元、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存取點(AP)、節點B(NB)、進化型節點B(eNB)、gNode B(gNB)或者某種其他適當的術語。
無線電存取網路104亦被示為支援針對多個行動裝置的無線通訊。在3GPP標準中,行動裝置可以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並且在一些情況下,行動裝置亦可以被稱為行動站(MS)、用戶站、行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設備、無線設備、無線通訊設備、遠端設備、行動用戶站、存取終端(AT)、行動終端、無線終端、遠端終端機、手機、終端、使用者代理、行動服務客戶端、客戶端或者某種其他適當的術語。UE可以是向使用者提供對網路服務的存取的裝置。
在本文件中,「行動」裝置未必需要具有移動的能力,而可以是靜止的。術語行動裝置或者行動設備廣義地代表各種各樣的設備和技術。UE可以包括多個硬體結構元件,其大小、形狀被設置為並且被佈置為有助於通訊;此種元件可以包括電耦合到彼此的天線、天線陣列、RF鏈、放大器、一或多個處理器等。例如,行動裝置的一些非限制性實例係包括行動站、蜂巢(細胞)電話、智慧型電話、通信期啟動協定(SIP)電話、膝上型電腦、個人電腦(PC)、筆記本、小筆電、智慧型電腦、平板設備、個人數位助理(PDA)和各種各樣的嵌入式系統(例如,對應於「物聯網路」(IoT))。另外,行動裝置可以是汽車或其他運輸工具、遠端感測器或致動器、機器人或機器人式設備、衛星無線電單元、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目標追蹤設備、無人機、多旋翼直升機、四旋翼直升機、遠端控制設備、消費者設備及/或可穿戴設備(例如,眼鏡、可穿戴照相機、虛擬實境設備、智慧手錶、健康或健身追蹤器、數位音訊播放機(例如,MP3播放機)、照相機、遊戲控制台等等)。另外,行動裝置可以是數位家庭或智慧家庭設備,例如,家庭音訊、視訊及/或多媒體設備、家電、自動售貨機、智慧照明、家庭安全系統、智慧型儀器表等等。另外,行動裝置可以是智慧能源設備、安全設備、太陽能電池板或太陽能陣列、控制以下各項的市政基礎設施設備:電力(例如,智慧電網)、照明、用水等;工業自動化和企業設備;物流控制器;農業裝備;軍事防禦裝備、車輛、飛機、船舶和兵器等等。另外,行動裝置可以提供連接的醫藥或遠端醫學支援(例如,在某一距離處的醫療保健)。遠端醫療設備可以包括遠端醫療監控設備和遠端醫療管理設備,其通訊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資訊可以被給予較佳處理或者優先存取,例如,在針對關鍵服務資料的傳輸的優先存取,及/或針對關鍵服務資料的傳輸的相關QoS態樣。
RAN 104和UE 106之間的無線通訊可以被描述成利用空中介面。在空中介面上從基地站(例如,基地站108)到一或多個UE(例如,UE 106)的傳輸可以被稱為下行鏈路(DL)傳輸。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術語下行鏈路可以指的是源自排程實體(下文進一步描述的;例如,基地站108)的點到多點傳輸。描述該方案的另一種方式可以是使用術語廣播通道多工。從UE(例如,UE 106)到基地站(例如,基地站108)的傳輸可以被稱為上行鏈路(UL)傳輸。根據本案內容的另外的態樣,術語上行鏈路可以指的是源自被排程實體(下文進一步描述的;例如,UE 106)的點對點傳輸。
在一些實例中,可以排程對空中介面的存取。排程實體(例如,基地站108)可以為在其服務區域或細胞之內的一些或者所有設備和裝置之間分配用於通訊的資源。在本案內容中,並且在一些場景中,如下文所進一步論述的,排程實體可以負責排程、指派、重新配置和釋放用於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的資源。亦即,對於被排程的通訊而言,UE 106(其可以是被排程實體)可以使用排程實體108所分配的資源。
基地站108不是可以用作排程實體的僅有實體。亦即,在一些實例中,UE可以用作排程實體,排程用於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例如,一或多個其他UE)的資源。
如圖1中所示,排程實體108可以向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106廣播下行鏈路訊務112。廣義而言,排程實體108是如下的節點或設備:其負責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排程訊務(包括下行鏈路訊務112,以及在一些實例中,包括從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106到排程實體108的上行鏈路訊務116)。在另一態樣,被排程實體106是如下的節點或設備:其從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另一個實體(例如,排程實體108)接收下行鏈路控制資訊114(包括但不限於排程資訊(例如,容許)、同步或時序資訊,或其他控制資訊)。
通常,基地站108可以包括用於與無線通訊系統的回載部分120進行通訊的回載介面。回載120可以提供基地站108和核心網路102之間的鏈路。此外,在一些實例中,回載網路可以提供相應的基地站108之間的互連。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回載介面,例如,直接實體連接、虛擬網路,或使用任何適當的傳輸網路的回載介面。
核心網路102可以是無線通訊系統100的一部分,並且可以獨立於在RAN 104中使用的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些實例中,核心網路102可以是根據5G標準來配置的(例如,5G核心網路,其被設計為經由引入基於服務的架構(SBA)以及控制和使用者平面分離(CUPS)來支援不同服務類別的輸送量、時延和行動性要求)。在其他實例中,核心網路102可以是根據4G進化封包核心(EPC)或任何其他適當的標準或配置來配置的。
現在參照圖2,經由舉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提供了RAN 200的示意圖。在一些實例中,RAN 200可以與上文描述以及在圖1中圖示的RAN 104相同。可以將RAN 200所覆蓋的地理區域劃分成多個蜂巢區域(細胞),其中使用者設備(UE)可以基於從一個存取點或基地站廣播的辨識來唯一地辨識該等蜂巢區域(細胞)。圖2圖示巨集細胞202、204和206以及小型細胞208,其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一或多個扇區(未圖示)。扇區是細胞的子區域。一個細胞中的所有扇區由同一基地站進行服務。扇區中的無線電鏈路可以經由屬於該扇區的單一邏輯辨識來辨識。在劃分成扇區的細胞中,細胞中的多個扇區可以經由多組天線來形成,其中每個天線負責與該細胞的一部分中的UE進行通訊。
在圖2中,在細胞202和204中圖示兩個基地站210和212;及將第三基地站214示為控制細胞206中的遠端無線電頭端(RRH)216。亦即,基地站可以具有整合天線,或者可以經由饋線電纜連接到天線或RRH。在所圖示的實例中,細胞202、204和126可以被稱為巨集細胞,是由於基地站210、212和214支援具有大尺寸的細胞。此外,在小型細胞208(例如,微細胞、微微細胞、毫微微細胞、家庭基地站、家庭節點B、家庭eNodeB等)中圖示基地站218,其中小型細胞208可以與一或多個巨集細胞重疊。在該實例中,細胞208可以被稱為小型細胞,是由於基地站218支援具有相對小尺寸的細胞。可以根據系統設計以及元件約束來進行細胞尺寸設置。
無線電存取網路200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無線基地站、節點和細胞。作為一個實例,可以部署中繼節點,以擴展給定細胞的尺寸或覆蓋區域。基地站210、212、214、218為任意數量的行動裝置提供到核心網路的無線存取點。在一些實例中,基地站210、212、214及/或218可以與上文描述以及在圖1中圖示的基地站/排程實體108相同。
圖2亦包括四旋翼直升機或無人機220,其可以配置為用作基地站。亦即,在一些實例中,細胞可能未必是靜止的,以及細胞的地理區域可以根據行動基地站(例如,四旋翼直升機220)的位置而移動。儘管未圖示,但是無人機220亦可以是其他類型的運載工具,其包括但不限於高海拔飛行器、空基運載工具、陸基運載工具或水上運載工具。
在RAN 200中,細胞可以包括可以與每個細胞的一或多個扇區進行通訊的UE。此外,每個基地站210、212、214、218和220可以被配置為向相應細胞中的所有UE提供到核心網路102(參見圖1)的存取點。例如,UE 222和224可以與基地站210進行通訊;UE 226和228可以與基地站212進行通訊;UE 230和232可以經由RRH 216與基地站214進行通訊;UE 234可以與基地站218進行通訊;及UE 236可以與行動基地站220進行通訊。在一些實例中,UE 222、224、226、228、230、232、234、236、238、240及/或242可以與上文描述以及在圖1中圖示的UE/被排程實體106相同。
在一些實例中,行動網路節點(例如,四旋翼直升機220)可以被配置為用作UE。例如,四旋翼直升機220可以經由與基地站210進行通訊來在細胞202中進行操作。
在RAN 200的另外的態樣中,可以在UE之間使用側鏈路信號,而無需依賴於來自基地站的排程或控制資訊。例如,兩個或更多個UE(例如,UE 226和228)可以使用同級間(P2P)或者側鏈路信號227來相互通訊,而無需經由基地站(例如,基地站212)中繼該通訊。在另外的實例中,UE 238被示為與UE 240和242進行通訊。此處,UE 238可以用作排程實體或者主側鏈路設備,以及UE 240和242可以用作被排程實體或者非主(例如,次)側鏈路設備。在另一個實例中,UE可以用作設備到設備(D2D)、同級間(P2P)或者運載工具到運載工具(V2V)網路中及/或網狀網路中的排程實體。在網狀網路實例中,UE 240和242除了與排程實體238進行通訊之外,亦可以可選地相互直接通訊。因此,在具有對時間頻率資源的被排程存取並且具有蜂巢配置、P2P配置或網狀配置的無線通訊系統中,排程實體和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可以利用所排程的資源進行通訊。
在無線電存取網路200中,UE在移動的同時進行通訊(獨立於其位置)的能力被稱為行動性。通常在存取和行動性管理功能單元(AMF,未圖示,其是圖1中的核心網路102的一部分)的控制之下,建立、維護和釋放UE和無線電存取網路之間的各種實體通道。行動性特徵亦可以包括對針對控制平面和使用者平面功能兩者的安全性上下文進行管理的安全性上下文管理功能單元(SCMF),以及執行認證的安全性錨定功能單元(SEAF)。
在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中,無線電存取網路200可以使用基於DL的行動性或者基於UL的行動性,來實現行動性和交遞(亦即,UE的連接從一個無線電通道轉換到另一個無線電通道)。在被配置用於基於DL的行動性的網路中,在與排程實體的撥叫期間,或者在任何其他時間處,UE可以監測來自其服務細胞的信號的各種參數以及相鄰細胞的各種參數。根據該等參數的品質,UE可以維持與相鄰細胞中的一或多個的通訊。在該時間期間,若UE從一個細胞移動到另一細胞,或者若來自相鄰細胞的信號品質超過來自服務細胞的信號品質達到給定的時間量,則UE可以執行從服務細胞到相鄰(目標)細胞的交接(handoff)或交遞(handover)。例如,UE 224(儘管被示為車輛,但是可以使用任何適當形式的UE)可以從與其服務細胞202相對應的地理區域移動到與鄰點細胞206相對應的地理區域。當來自鄰點細胞206的信號強度或者品質超過其服務細胞202的信號強度或品質達到給定的時間量時,UE 224可以向其服務基地站210傳輸用於指示該狀況的報告訊息。作為回應,UE 224可以接收交遞命令,以及UE可以進行到細胞206的交遞。
在被配置用於基於UL的行動性的網路中,網路可以使用來自每個UE的UL參考信號來選擇用於每個UE的服務細胞。在一些實例中,基地站210、212和214/216可以廣播統一的同步信號(例如,統一主要同步信號(PSS)、統一次要同步信號(SSS)和統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UE 222、224、226、228、230和232可以接收該等統一的同步信號,根據該等同步信號來推導載波頻率和時槽時序,並且回應於推導出時序,傳輸上行鏈路引導頻或者參考信號。UE(例如,UE 224)傳輸的上行鏈路引導頻信號可以被無線電存取網路200中的兩個或更多細胞(例如,基地站210和214/216)同時地接收。該等細胞中的每一個可以量測該引導頻信號的強度,以及無線電存取網路(例如,以下各項中的一項或多項:基地站210和214/216及/或核心網路中的中央節點)可以決定用於UE 224的服務細胞。隨著UE 224移動穿過無線電存取網路200,網路可以持續監測UE 224傳輸的上行鏈路引導頻信號。當相鄰細胞量測的引導頻信號的信號強度或品質超過服務細胞量測的信號強度或品質時,網路200可以在通知UE 224或不通知UE 224的情況下,將UE 224從服務細胞交遞到該相鄰細胞。
儘管基地站210、212和214/216傳輸的同步信號可以是統一的,但是該同步信號可能不辨識特定的細胞,而是可以辨識在相同的頻率上及/或使用相同的時序進行操作的多個細胞的區域。在5G網路或其他下一代通訊網路中對區域的使用能夠實現基於上行鏈路的行動性框架並且提高UE和網路二者的效率,是由於可以減少需要在UE和網路之間交換的行動性訊息的數量。
在各種實現中,無線電存取網路200中的空中介面可以使用經授權頻譜、免授權頻譜或共享頻譜。通常借助於行動網路服務供應商從政府監管機構購買授權,經授權頻譜提供對頻譜的一部分的獨佔使用。免授權頻譜提供對頻譜的一部分的共享使用,而無需政府容許的授權。儘管通常仍然需要遵守一些技術規則來存取免授權頻譜,但是通常任何服務供應商或設備皆可以獲得存取。共享頻譜可以落在經授權和免授權頻譜之間,其中可能需要技術規則或限制來存取該頻譜,但是該頻譜仍然可以由多個服務供應商及/或多種RAT共享。例如,針對經授權頻譜的一部分的授權的持有者可以提供經授權共享存取(LSA)以與其他方(例如,具有適當的被授權方決定的條件以獲得存取)共享該頻譜。
無線電存取網路200中的空中介面可以使用一或多個雙工演算法。雙工代表點到點通訊鏈路,其中兩個端點可以在兩個方向上相互通訊。全雙工意味著兩個端點可以同時地相互通訊。半雙工意味著在某一時間處,僅有一個端點可以向另一個端點發送資訊。在無線鏈路中,全雙工通道通常依賴於傳輸器和接收器的實體隔離和適當的干擾消除技術。經常經由利用分頻雙工(FDD)或分時雙工(TDD),來實現針對無線鏈路的全雙工模擬。在FDD中,在不同方向上的傳輸在不同的載波頻率處進行操作。在TDD中,在給定通道上在不同方向上的傳輸使用分時多工來彼此分離。亦即,在某些時間處,該通道專用於一個方向上的傳輸,而在其他時間處,該通道專用於另一個方向上的傳輸,其中方向可以非常快速地變化(例如,每個時槽變化幾次)。
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排程實體及/或被排程實體可以被配置用於波束成形及/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圖3圖示支援MIMO的無線通訊系統300的實例。在MIMO系統中,傳輸器302包括多個傳輸天線304(例如,N個傳輸天線),並且接收器306包括多個接收天線308(例如,M個接收天線)。因此,從傳輸天線304到接收天線308存在N×M個信號路徑310。傳輸器302和接收器306中的每一個可以例如在排程實體108、被排程實體106或任何其他適當的無線通訊設備中實現。
此種多天線技術的使用使得無線通訊系統能夠利用空間域來支援空間多工、波束成形以及傳輸分集。空間多工可以用於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上同時傳輸不同的資料串流(亦被稱為層)。可以將資料串流傳輸給單個UE以增加資料速率,或將資料串流傳輸給多個UE以增加整體系統容量,後者被稱為多使用者MIMO(MU-MIMO)。此舉經由對每個資料串流進行空間預編碼(亦即,將資料串流乘以不同的權重和相移)並且隨後在下行鏈路上經由多個傳輸天線來傳輸每個經空間預編碼的串流來實現。經空間預編碼的資料串流到達具有不同空間簽名的UE,此舉使得UE之每一者UE能夠恢復出以該UE為目的地的一或多個資料串流。在上行鏈路上,每個UE傳輸經空間預編碼的資料串流,此舉使得基地站能夠辨識每個經空間預編碼的資料串流的源。
資料串流或層的數量對應於傳輸的秩。通常,MIMO系統300的秩受傳輸天線304或接收天線308的數量限制(以較低者為準)。另外,UE處的通道狀況以及其他考慮因素(例如基地站處的可用資源)亦可能影響傳輸秩。例如,可以基於從UE傳輸給基地站的秩指示符(RI),來決定在下行鏈路上被指派給特定UE的秩(並且因此,資料串流的數量)。可以基於天線配置(例如,傳輸天線和接收天線的數量)以及所量測的接收天線之每一者接收天線上的信號與干擾雜訊比(SINR)來決定RI。RI可以指示例如在當前通道狀況下可以支援的層的數量。基地站可以使用RI以及資源資訊(例如,可用資源和要被排程用於UE的資料量)來向UE指派傳輸秩。
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UL和DL是相互的,是因為每一個使用相同頻率頻寬的不同時槽。因此,在TDD系統中,基地站可以基於UL SINR量測結果(例如,基於從UE傳輸的探測參考信號(SRS)或其他引導頻信號)來指派用於DL MIMO傳輸的秩。基於所指派的秩,基地站隨後可以傳輸具有針對每個層的單獨的C-RS序列的CSI-RS,以提供多層通道估計。根據CSI-RS,UE可以量測跨越層和資源區塊的通道品質,並且將CQI和RI值回饋給基地站,以用於更新秩以及指派用於將來下行鏈路傳輸的RE。
在最簡單的情況下,如圖3所示,2×2 MIMO天線配置上的秩-2空間多工傳輸將從每個傳輸天線304傳輸一個資料串流。每個資料串流沿著不同的信號路徑310到達每個接收天線308。隨後,接收器306可以使用從每個接收天線308接收的信號來重構資料串流。
為了使在無線電存取網路200上的傳輸獲得低區塊錯誤率(BLER),同時仍然實現非常高的資料速率,可以使用通道編碼。亦即,無線通訊通常可以使用適當的糾錯塊碼。在典型的塊碼中,資訊訊息或序列被分離成碼塊(CB),並且傳輸設備處的編碼器(例如,CODEC)隨後在數學上將冗餘添加到資訊訊息。在經編碼的資訊訊息中利用此種冗餘可以提高訊息的可靠性,從而實現對可能由於雜訊而發生的任何位元錯誤的校正。
根據5G NR規範,使用具有兩個不同基圖的準循環低密度同位元檢查(LDPC)來對使用者資料進行編碼。一個基圖可以用於大碼塊及/或高碼率,否則可以使用另一基圖。當然,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基圖組合來實現其他用例。基於嵌套序列,使用極化編碼來對控制資訊和實體廣播通道(PBCH)進行編碼。對於該等通道,刪餘、縮短和重複用於速率匹配。
然而,一般技術者將理解的是,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可以利用任何適當的通道碼來實現。排程實體108和被排程實體106的各種實現可以包括用於利用該等通道碼中的一或多個來進行無線通訊的適當的硬體和能力(例如,編碼器、解碼器及/或CODEC)。
無線電存取網路200中的空中介面可以使用一或多個多工和多工存取演算法來實現各個設備的同時通訊。例如,5G NR規範提供針對從UE 222和224到基地站210的UL傳輸的多工存取,以及利用具有循環字首(CP)的正交分頻多工(OFDM)對從基地站210到一或多個UE 222和224的DL傳輸的多工。另外,對於UL傳輸,5G NR規範提供針對具有CP的離散傅裡葉變換展頻OFDM(DFT-s-OFDM)(亦被稱為單載波FDMA(SC-FDMA))的支援。然而,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多工和多工存取不限於以上方案,並且可以是使用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稀疏碼多工存取(SCMA)、資源擴展多工存取(RSMA)或者其他適當的多工存取方案來提供的。此外,可以使用分時多工(TDM)、分碼多工(CDM)、分頻多工(FDM)、正交分頻多工(OFDM)、稀疏碼多工(SCM)或者其他適當的多工方案來提供對從基地站210到UE 222和224的DL傳輸的多工。
將參照圖4中示意性地圖示的OFDM波形來描述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一般技術者應當理解的是,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可以按照本文中如下描述的基本上相同的方式來應用於DFT-s-OFDMA波形。亦即,儘管為了清楚起見,本案內容的一些實例可能集中於OFDM鏈路,但是應當理解的是,相同的原理亦可以應用於DFT-s-OFDMA波形。
在本案內容內,訊框通常代表特定的時間間隔的傳輸的邏輯分段。作為一種示例性配置,訊框可以代表用於無線傳輸的10 ms的持續時間,其中每個訊框由均為1 ms的10個子訊框組成。在給定載波上,可能在UL中存在一個訊框集合,而在DL中存在另一個訊框集合。現在參照圖4,圖示示例性DL子訊框402的展開視圖,其顯示了OFDM資源網格404。然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理解的,根據任何數量的因素,用於任何特定應用的PHY傳輸結構可以與此處描述的實例不同。此處,時間在水平方向上,以OFDM符號為單位;而頻率在垂直方向上,以次載波或音調為單位。
資源網格404可以用於示意性地表示用於給定天線埠的時間-頻率資源。亦即,在具有多個可用的天線埠的MIMO實現中,相應的多個資源網格404可以是可用於通訊的。資源網格404被劃分成多個資源元素(RE)406。RE(其是1個次載波×1個符號)是時間-頻率網格的最小離散部分,並且包含表示來自實體通道或信號的資料的單個複數值。根據特定實現中使用的調制,每個RE可以表示一或多個位元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RE的區塊可以被稱為實體資源區塊(PRB)或者更簡單地稱為資源區塊(RB)408,其包含頻域中的任何適當數量的連續次載波。在一個實例中,RB可以包括12個次載波,數量與所使用的數值方案(numerology)無關。在一些實例中,根據數值方案,RB可以包括時域中的任何適當數量的連續OFDM符號。在本案內容內,假設單個RB(例如,RB 408)完全對應於單一的通訊方向(對於給定設備而言,指傳輸或接收方向)。
UE通常僅利用資源網格404的子集。RB可以是可以被分配給UE的資源的最小單元。因此,針對UE排程的RB越多,並且針對空中介面所選擇的調制方案越高,則針對UE的資料速率就越高。
在該圖示中,RB 408被示為佔用少於子訊框402的整個頻寬,其中在RB 408上面和下面圖示一些次載波。在給定的實現中,子訊框402可以具有與任何數量的一或多個RB 408相對應的頻寬。此外,在該圖示中,儘管RB 408被示為佔用少於子訊框402的整個持續時間,但是該實例僅是一個可能的實例。
每個1 ms子訊框402可以由一或多個相鄰時槽組成。在圖4中圖示的實例中,一個子訊框402包括四個時槽410,作為說明性實例。在一些實例中,時槽可以是根據具有給定的循環字首(CP)長度的指定數量的OFDM符號來定義的。例如,時槽可以包括具有標稱CP的7或14個OFDM符號。另外的實例可以包括具有更短持續時間(例如,一個或兩個OFDM符號)的微時槽。在一些情況下,該等微時槽可以是佔用被排程用於針對相同或不同UE的正在進行的時槽傳輸的資源來傳輸的。
時槽410中的一個時槽410的展開視圖圖示時槽410包括控制區域412和資料區域414。通常,控制區域412可以攜帶控制通道(例如,PDCCH),以及資料區域414可以攜帶資料通道(例如,PDSCH或PUSCH)。當然,時槽可以包含所有DL、所有UL,或者至少一個DL部分和至少一個UL部分。圖4中圖示的簡單結構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可以利用不同的時槽結構,並且不同的時槽結構可以包括控制區域和資料區域中的每一種區域中的一或多個區域。
儘管未在圖4中圖示,但是RB 408內的各個RE 406可以被排程為攜帶一或多個實體通道,包括控制通道、共享通道、資料通道等。RB 408內的其他RE 406亦可以攜帶引導頻或參考信號,包括但不限於解調參考信號(DMRS)、控制參考信號(CRS),或探測參考信號(SRS)。該等引導頻或參考信號可以供給接收設備執行對相應通道的通道估計,此舉可以實現對RB 408內的控制及/或資料通道的相干解調/偵測。
在DL傳輸中,傳輸設備(例如,排程實體108)可以分配一或多個RE 406(例如,在控制區域412內)以用於攜帶包括去往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106的一或多個DL控制通道(例如,PBCH;PSS;SSS;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CFICH);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指示符通道(PHICH);及/或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等)的DL控制資訊114。PCFICH提供用於輔助接收設備接收和解碼PDCCH的資訊。PDCCH攜帶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DCI包括但不限於功率控制命令、排程資訊、容許,及/或用於DL和UL傳輸的RE的指派。PHICH攜帶HARQ回饋傳輸,例如認可(ACK)或否定認可(NACK)。HARQ是一般技術者公知的技術,其中可以在接收側針對準確性來檢查封包傳輸的完整性,例如,使用任何適當的完整性檢查機制,例如檢查和(checksum)或者循環冗餘檢查(CRC)。若確認了傳輸的完整性,則可以傳輸ACK,而若沒有確認傳輸的完整性,則可以傳輸NACK。回應於NACK,傳輸設備可以發送HARQ重傳,其可以實現追加合併、增量冗餘等。
在UL傳輸中,傳輸設備(例如,被排程實體106)可以利用一或多個RE 406來攜帶UL控制資訊118,UL控制資訊118包括去往排程實體108的一或多個UL控制通道(例如,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UL控制資訊可以包括多種多樣的封包類型和類別,包括引導頻、參考信號和被配置為實現或輔助對上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解碼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控制資訊118可以包括排程請求(SR),例如,針對排程實體108排程上行鏈路傳輸的請求。此處,回應於在控制通道118上傳輸的SR,排程實體108可以傳輸下行鏈路控制資訊114,下行鏈路控制資訊114可以排程用於上行鏈路封包傳輸的資源。UL控制資訊亦可以包括HARQ回饋、通道狀態回饋(CSF)或任何其他適當的UL控制資訊。
除了控制資訊之外,一或多個RE 406(例如,在資料區域414內)可以被分配用於使用者資料或訊務資料。此種資料訊務可以被攜帶在一或多個訊務通道(例如,針對DL傳輸,為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或者針對UL傳輸,為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上。在一些實例中,資料區域414內的一或多個RE 406可以被配置為攜帶系統資訊區塊(SIB),其攜帶可以實現對給定細胞的存取的資訊。
上文描述的以及在圖1和圖4中圖示的通道或載波未必是可以在排程實體108和被排程實體106之間使用的所有通道或載波,並且一般技術者將認識到,除了圖示的通道或載波之外,亦可以利用其他通道或載波,例如,其他訊務、控制和回饋通道。
上文描述的該等實體通道通常被多工並且被映射到傳輸通道,以用於在媒體存取控制(MAC)層處進行處理。傳輸通道攜帶被稱為傳輸塊(TB)的資訊區塊。傳輸塊尺寸(TBS)(其可以對應於資訊位元的數量)可以是基於給定傳輸中的調制和編碼方案(MCS)和RB數量的受控參數。示例性波束成形恢復請求實現
一些無線系統中的獨特挑戰是高路徑損耗。已經預期在3G和4G系統中不存在的諸如混合波束成形(類比和數位)之類的新技術來解決該問題。混合波束成形允許對使用者的多波束操作,此舉可以增強鏈路預算/訊雜比(SNR)。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特定態樣中,預期的是,基地站(例如,eNB)和使用者設備(UE)在活動波束上進行通訊。活動波束是攜帶資料和控制通道(例如,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和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的基地站和UE波束對。在多波束操作中,由於波束切換失敗或信號阻塞,基地站和UE活動波束對可能未對準(亦即,導致波束故障)。在此種場景下,基地站和UE無法在活動波束(控制或資料)上進行通訊。
UE可以經由監測與控制通道的解調參考信號(DMRS)準共置(QCL)的參考波束(或信號)的子集來偵測波束/鏈路故障。在偵測到波束/鏈路故障之後,UE將查明要與服務細胞重新連接的上行鏈路(UL)資源(時間、頻率和波束)。在多波束操作中,應當配置UL資源,以使得網路可以在彼等方向上建立接收波束。
圖5A至圖5G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在基地站(BS)504和UE 502之間使用經波束成形的信號的示例性通訊的圖。基地站504可以是圖1和圖2中所示的基地站或排程實體中的任何一個,並且UE 502可以是圖1和圖2中所示的UE或被排程實體中的任何一個。應當注意的是,儘管一些波束被示為彼此相鄰,但是此種佈置在不同態樣中可以是不同的。在一些實例中,在相同符號或時間期間傳輸的波束可以彼此不相鄰。在一些實例中,BS 504可以傳輸在所有方向(例如,360度)上分佈的更多或更少的波束。
在一個實例中,波束集合可以包含八個不同波束,例如,圖5A圖示針對八個方向的八個波束521、522、523、524、525、526、527、528。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基地站(BS)504可以被配置為朝向UE 502傳輸波束521、522、523、524、525、526、527、528中的至少一個波束。例如,BS 504可以在同步時槽期間,使用八個埠(例如,天線埠)在八個方向上進行掃瞄或傳輸。BS 504可以在同步時槽期間針對不同波束方向上的每個波束傳輸波束參考信號(BRS)。接收器可以經由對BRS執行接收功率量測來使用BRS辨識波束。
參照圖5B,BS 504可以在四個方向上傳輸第一波束集合521、523、525、527。例如,BS 504可以在傳輸波束521、523、525、527之每一者傳輸波束的同步時槽中傳輸BRS。在一個實例中,在四個方向上傳輸的該等波束521、523、525、527可以是針對波束集合的八個可能方向中的四個方向的以奇數索引的波束。例如,BS 504能夠在與BS 504被配置為傳輸的其他波束522、524、526、528相鄰的方向上傳輸波束521、523、525、527。在該實例中,BS 504在其中傳輸針對四個方向的波束521、523、525、527的配置可以被認為是「粗略」波束集合,此舉使得UE 502能夠辨識與來自BS 504的信號從其被最強烈地偵測到的整體方向相對應的波束。如以下參照圖5D所論述的,隨後可以使用「精細」波束集合,來辨識來自BS 504的被UE 502最強烈地偵測到的特定波束。
在圖5C中,UE 502可以決定或選擇在粗略波束集合中最強(例如,最強信號)或較佳的波束或波束索引。例如,UE 502可以決定攜帶BRS的波束525是最強的或較佳的。UE 502可以經由以下操作來選擇波束:量測與第一粗略波束集合521、523、525、527之每一者波束相關聯的接收功率或接收品質的值,將各個值彼此進行比較,並且選擇與最大、最高或最佳值相對應的波束。所選擇的波束可以與BS 504處的波束索引相對應。UE 502可以將對該波束索引的指示560傳輸給BS 504。在一個實例中,指示560可以包括用於傳輸波束細化參考信號(BRRS)的請求。一般技術者將明白的是,可以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情況下經由不同的術語來代表BRRS,例如波束細化信號、波束追蹤信號或另一術語。
在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中,UE 502可以決定與所選擇的波束或波束索引相對應的資源(例如,時間、頻率及/或前序信號)。例如,資源可以包括以下各項中的一項:無線電訊框、子訊框、時槽、符號、次載波區域、前序信號、序列或RE。每個資源可以與值相對應,例如,無線電訊框索引、子訊框索引、時槽索引、符號索引或次載波區域。在一個實例中,UE 502可以已經將指示波束索引與之相對應的相應資源(例如,值或索引)的映射或表(例如,查閱資料表)儲存在其中或者可以存取該映射或表。例如,UE 502可以決定波束索引,並且隨後存取查閱資料表以決定與所決定的波束索引相對應的資源索引或區域。
在一個實例中,可以將資源包括在PUCCH中。在一個實例中,可以將資源包括在與隨機存取通道(RACH)相關聯的時槽中。例如,可以將資源包括在被預留用於RACH傳輸或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的頻寬或載波中。BS 504可以接收指示560,其可以包括對波束追蹤的請求(例如,對BRRS的請求)。基於指示560,BS 504可以決定與所選擇的波束525相對應的索引。在一個實例中,可以在與所選擇的波束525的索引相對應的資源上攜帶指示560。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BS 504可以已經將指示波束索引與之相對應的相應資源(例如,值或索引)的映射或表(例如,查閱資料表)儲存在其中或者可以存取該映射或表。例如,BS 504可以決定在其上接收到指示560的資源,並且隨後存取查閱資料表以決定波束索引(例如,與所選擇的波束525相對應的索引)或與所決定的波束索引相對應的資源區域。
在圖5D中,BS 504可以基於在指示560中包括的索引來傳輸第二波束集合。例如,UE 502可以指示第一波束525是最強的或者較佳的,並且作為回應,BS 504可以基於所指示的波束索引,將第二波束集合524、525、526傳輸給UE 502。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基於所指示的波束索引來傳輸的第二波束集合524、525、526可以比第一波束集合中的彼等其他波束521、523、527更接近於(例如,在空間上及/或在方向上)所選擇的波束525。基於所指示的波束索引傳輸的第二波束集合524、525、526可以被認為是「精細」波束集合。精細波束集合中的兩個相鄰波束之間的間隔小於粗略波束集合中的兩個相鄰波束之間的間隔。在一個實例中,可以在精細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中的波束524、525、526之每一者波束中傳輸BRRS。在一個實例中,精細波束集合中的波束524、525、526可以是相鄰波束。
基於在精細波束集合中的波束524、525、526中接收的一或多個BRRS,UE 502可以將第二指示565傳輸給BS 504以指示最佳、較佳或選擇的「精細」波束或細化波束。在一個實例中,第二指示565可以使用兩(2)個位元來指示所選擇的波束。例如,UE 502可以傳輸指示565,指示565指示與所選擇的波束525相對應的索引。BS 504隨後可以使用所選擇的波束525向UE 502進行傳輸。
參照圖5E,BS 504可以在同步時槽期間在複數個方向上傳輸BRS。在一個實例中,BS 504可以連續地傳輸BRS,例如甚至在UE 502已經傳送了如前述的對所選擇的波束525的指示565之後。例如,BS 504可以同時傳輸或掃瞄均包括BRS的波束521、523、525、527(例如,「粗略」波束集合)。可以週期性地或以預定間隔傳輸BRS。
參照圖5F,所選擇的波束525的品質可能由於各種原因而惡化,使得UE 502可能不再能夠觀察到所選擇的波束525或者使用所選擇的波束525進行通訊。基於在同步時槽中傳輸的BRS(例如,連續地或週期性地傳輸的),UE 502可以決定或找到要在其上與BS 504進行通訊的新波束523。例如,UE 502可以決定攜帶BRS的波束523是最強、最佳或較佳的。UE 502可以經由以下操作來選擇波束:量測與粗略波束集合521、523、525、527之每一者波束相關聯的接收功率或接收品質的值,將各個值彼此進行比較,並且選擇與最大或最佳值相對應的波束。所選擇的波束可以與BS 504處的波束索引相對應。UE 502可以將指示該波束索引的請求570傳輸給BS 504。在一個實例中,指示560可以包括波束故障恢復信號。
在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中,UE 502可以決定與所選擇的波束索引相對應的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信號的資源。資源可以包括以下各項中的一項:無線電訊框、子訊框、時槽、符號、次載波區域或前序信號。每個資源可以與值相對應,例如,無線電訊框索引、子訊框索引、符號索引或次載波區域。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UE亦可以傳輸波束調整請求(BAR)以請求BS 504傳輸BRRS。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UE 502可以已經將指示波束索引與之相對應的相應資源(例如,值或索引)的映射或表(例如,查閱資料表)儲存在其中或者可以存取該映射或表。例如,UE 502可以決定波束索引,並且隨後存取查閱資料表以決定與所決定的波束索引相對應的資源索引或區域。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可以將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例如,請求570)的資源包括在與PRACH相關聯的資源中。在一個實例中,可以將資源包括在被預留用於PRACH中的RACH傳輸的頻寬或載波中。在一個實例中,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資源可以是與PRACH傳輸的資源正交的資源。在另一實例中,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資源可以是基於爭用的RACH資源。
關於圖5G,BS 504可以從UE 502接收具有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請求570。BS 504可以被配置為基於該請求及/或攜帶該請求的資源中的至少一項來決定波束索引(例如,在圖5E中圖示的波束集合當中的波束)。例如,可以將請求570攜帶在被決定為與所選擇的波束523的索引相對應的資源上。在一個實例中,BS 504可以已經將指示波束索引與之相對應的相應資源(例如,值或索引)的映射或表(例如,查閱資料表)儲存在其中或者可以存取該映射或表。例如,BS 504可以決定在其上接收到請求570的資源,並且隨後存取查閱資料表以決定波束索引(例如,與所選擇的波束523相對應的索引)或者與所決定的波束索引相對應的資源區域。在一個實例中,在接收請求570期間的上行鏈路波束可以是第一波束集合521、523、525、527中的一個波束。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BS 504可以被配置為基於請求570及/或在其上攜帶請求570的資源中的至少一項,來傳輸第二波束集合522、523、524。在一個實例中,BS 504可以被配置為根據請求570及/或攜帶請求570的至少一個資源來決定索引範圍。在一個實例中,BS 504基於在其上攜帶請求570的至少一個資源中的至少一個次載波來決定波束索引。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BS 504基於BS 504的經由其來接收請求570的不同接收鏈中的信號(例如,參考信號)的強度,從索引範圍內決定波束索引。例如,BS 504可以經由BS 504的複數個接收鏈來接收請求570。BS 504可以針對經由其接收請求570的每個接收鏈,來決定請求570的信號強度。BS 504可以決定每個接收鏈與至少一個波束索引(例如,波束523的波束索引)相關聯,並且因此BS 504可以決定與其中偵測到請求570的最高或最強的信號強度的接收鏈相對應的波束索引。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BS 504可以將用於執行波束細化的指令傳輸給UE 502。在一個實例中,用於執行波束細化的指令可以基於UE 502向BS 504指示的所選擇的波束523。在一個實例中,BS 504可以在第二波束集合522、523、524的一或多個同步時槽中傳輸一或多個BRRS。UE 502可以例如經由以下操作,來量測所排程的時槽中的BRRS以決定BS 504的最佳波束:量測第二波束集合522、523、524之每一者波束的接收功率及/或接收品質的相應值,並且將所量測到的值彼此進行比較,以決定與第二波束集合522、523、524中的最強波束相對應的最高值。
儘管在UE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情況下描述了上述波束故障恢復過程,但是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範疇的情況下,類似的過程可以由基地站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通常,應當明白的是,本文揭示的態樣是根據由無線通訊行業達成的各種協定的。例如,本文揭示的態樣是根據涉及UE波束故障恢復機制的第一協定,其包括使UE執行:1)波束故障偵測;2)新候選波束辨識;3)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及4)監測gNB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
關於波束故障偵測,達成了如下的協定:UE應當監測波束故障偵測參考信號(RS),以評估是否已經滿足波束故障觸發條件。進一步協定此種波束故障偵測RS至少包括用於波束管理的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例如,可以考慮服務細胞內的同步信號區塊(SS區塊),若SS區塊亦用於波束管理的話)。用於宣告波束故障的觸發條件留待進一步研究。
關於新候選波束辨識,達成了如下的協定:UE應當監測波束辨識RS以找到新候選波束。為此,進一步協定此種波束辨識RS將包括用於波束管理的週期性CSI-RS(若其是由網路配置的話)。若SS區塊亦用於波束管理,則波束辨識RS應當包括服務細胞內的週期性CSI-RS和SS區塊。
關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達成了如下的協定:由波束故障恢復請求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1)辨識UE的顯式/隱式資訊和新gNB傳輸波束資訊;2)辨識UE以及是否存在新候選波束的顯式/隱式資訊;或者3)為了進一步研究,指示UE波束故障的資訊、額外資訊(例如,新波束品質)。該協定進一步指定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可以包括以下選項之間的向下選擇:PRACH、PUCCH、類似PRACH的通道(例如,使得不同參數用於來自PRACH的前序信號序列)。該協定亦指定波束故障恢復請求資源/信號可以另外用於排程請求。
關於對gNB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的監測,達成了如下的協定:UE應當監測控制通道搜尋空間以接收gNB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為此,控制通道搜尋空間是否可以與和服務BPL相關聯的當前控制通道搜尋空間相同或不同,此結果留待進一步研究。若gNB沒有接收到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則UE將如何反應,此結果亦留待進一步研究。
在第二協定中,無線通訊行業辨識了可以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的各種通道。例如,達成了協定以支援經由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的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該等傳輸使用與其他PRACH傳輸的資源正交的資源(至少對於分頻多工(FDM)情況而言)。實現正交性的其他方式(例如,與其他PRACH資源的CDM/TDM)留待進一步研究。亦留待進一步研究的是,是否具有與PRACH的序列及/或格式不同的序列及/或格式以用於其他目的,以及該PRACH資源上的重傳行為與普通RACH程序類似的程度。
在該第二協定中,亦預期支援將PUCCH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此處,PUCCH是否具有波束掃瞄留待進一步研究,其中注意的是,此情形可能會影響或可能不會影響PUCCH設計。
在該第二協定中,亦留待進一步研究的是,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是否可以用作對無爭用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的補充(例如,來自傳統RACH資源池,是否使用4步RACH程序等),其中注意的是,可以使用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例如,若新候選波束不具有用於無爭用的類似於PRACH的傳輸的資源的話。
在第三協定中,無線通訊行業協定:為了接收gNB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UE應當在假設對應的PDCCH DMRS與UE辨識的候選波束的參考信號被空間QCL的情況下監測新無線電(NR)PDCCH。進一步研究的是,是否從預先配置的集合中辨識候選波束(多個候選波束)。亦協定的是,偵測gNB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將在支援的時間訊窗期間。此處,各種細節留待進一步研究,其包括:時間訊窗是被配置的還是預先決定的;多個監測時機是否在時間訊窗內; 以及時間訊窗的大小/位置。在該第三協定中,亦協定的是,若在訊窗內沒有偵測到回應,則UE可以執行對請求的重傳。此外,若在某個數量的傳輸之後未偵測到gNB回應,則協定UE應當通知較高層實體,其中傳輸的數量以及可能包括對計時器的使用留待進一步研究。
在第四協定中,無線通訊行業協定: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的某個數量是網路可經由使用各種參數中的任何參數來配置的。例如,網路所使用的此種參數可以包括:傳輸數量;該數量是否僅基於計時器;或者網路定義的傳輸數量和計時器的組合。留待進一步研究的是,波束故障恢復程序是否受到無線電鏈路失敗(RLF)事件影響。
在第五協定中,無線通訊行業協定:在從波束故障恢復不成功的情況下,UE應當向較高層發送指示,並且避免另外的波束故障恢復。此種指示可以包括對RLF與不成功的波束故障恢復之間的關係的指示(若有的話)(例如,波束故障恢復程序是否影響RLF事件或受其影響)。
在第六協定中,無線通訊行業協定:只有當所有的服務控制通道皆失敗時,才宣告波束故障。當服務控制通道的子集失敗時,協定亦應當處理該事件。
在第七協定中,無線通訊行業協定:除了週期性CSI-RS以外,服務細胞內的SS區塊亦可以用於新候選波束辨識。為此,進一步協定的是,以下選項可以被配置用於新候選波束辨識:1)僅CSI-RS,其中SS區塊將不被配置用於新候選波束辨識;2)僅SS區塊,其中CSI-RS將不被配置用於新候選波束辨識;或者3)CSI-RS+SS區塊。
接下來參照圖6,根據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圖示RACH時槽中的示例性波束恢復和排程請求區塊。5G NR支援波束恢復區域和RACH區域的分頻多工。因此,圖6圖示波束恢復區域和RACH區域的分頻多工的可能場景。若波束對應關係在基地站(BS)處是可用的,則BS可以在傳輸下行鏈路(DL)同步(SYNC)信號和接收上行鏈路(UL)RACH信號之間使用類似的波束集合。若UE丟失其當前工作波束,則其將良好的DL SYNC資源映射到RACH時槽的對應符號索引。亦即,其選擇排程請求(SR)/波束恢復請求區域的N 個次載波區域中的一個次載波區域,並且在RACH時槽的所選擇的符號中進行傳輸。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預期UE可以選擇用於將波束恢復請求傳輸給gNB的PRACH類型信號。下文的表1圖示波束恢復請求通道的可能數值方案。
Figure 107131864-A0304-0001
1 :多波束場景中的波束恢復請求數值方案
預期的是,BS可以允許高得多的數量的循環移位,以在該等時槽中接收波束恢復請求。例如,若延遲擴展大約是300 ns,則BS可以在波束恢復請求區域的每個次載波區域中允許大約100個正交資源,是因為波束恢復請求的序列持續時間是33.33 us。在50 MHz被提議用於多頻帶場景中的最小頻寬的特定實例中,由於每個波束恢復請求區域佔用4.32 MHz,因此可以存在高達10個不同的次載波區域來傳輸波束恢復請求。該等次載波區域中的一些次載波區域可以用於RACH訊息1(Msg1)前序信號傳輸,並且BS可以使用一些其他次載波區域進行UL資料傳輸。
例如,即使gNB使用六個次載波區域來傳送排程請求或波束恢復請求,六百個正交資源亦可以適配到該等區域中以傳送波束恢復請求。此處,例如,每個UE可以被分配兩個不同的資源以傳輸SR或波束恢復請求。
在本案內容的第一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NR支援具有更多數量的循環移位的RACH類型序列,以經由與RACH分頻多工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將波束恢復請求傳送給gNB。
根據本案內容的示例性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程序具有多個特徵。在多波束操作中,UE經由監測與控制通道進行QCL的DL參考信號,來偵測活動PDCCH波束的故障。當發生波束故障事件時,網路無法到達UE。在偵測到故障事件之後,UE從候選波束集合中選擇要將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給gNB的波束。如前述,在NR中,支援以下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1)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其使用與其他PRACH傳輸的資源正交的資源(至少針對FDM情況而言);(2)PUCCH;及(3)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其作為對無爭用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的補充。
儘管基於爭用的PRACH由於四步RACH程序而導致額外的延遲,但是其可以用作對無爭用資源的補充,尤其是當系統中的UE數量大時。此外,若網路沒有將任何資源配置用於波束故障恢復,則UE可以回退到基於爭用的PRACH以在服務細胞上重新建立連接。
在本案內容的第二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NR應當支援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
由於NR支援多個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所以進一步預期的是,可以預設使用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或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亦即,在本案內容的第三實施例中,預期的是,NR將支援將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或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預設配置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
此外,預期的是,網路亦可以將PUCCH配置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然而,若所有活動控制波束皆故障,則UE無法找到合適的波束來在彼等方向上將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給gNB。因此,網路可以配置與NR-SS或CSI-RS進行QCL的波束掃瞄PUCCH。
在本案內容的第四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除了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或基於爭用的PRACH之外,基地站亦可以將與NR-SS或CSI-RS進行QCL的波束掃瞄PUCCH配置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
亦預期的是,因為除了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和基於PRACH的爭用之外,網路亦可以配置PUCCH,所以優先順序規則可以用於UE發送請求。由於網路配置了專用PUCCH資源,因此UE可以被配置為在嘗試其他資源之前存取該資源。
在本案內容的第五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若除了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和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之外,gNB亦配置了波束掃瞄PUCCH資源,則UE使PUCCH優先於其他資源。
此外,預期的是,波束掃瞄PUCCH攜帶多個位元以允許UE進行以下操作可能是有益的:1)提供多個候選波束的資訊以促進gNB配置多個波束對鏈路;2)在波束故障恢復請求上發送排程請求;3)在新辨識的候選波束上請求對下行鏈路的額外訓練。
相應地,在本案內容的第六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NR應當支援多位元PUCCH來在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期間傳送額外資訊。
接下來,考慮兩種場景:針對在波束恢復請求區域上傳輸波束恢復請求的UL同步和UL不同步。在UL同步的情況下,時間對準(TA)計時器(其指定UE認為上行鏈路時間與TRP對準的時間長度)仍然是有效的。基於最新的NR協定,若UE從實體層接收到波束故障指示,則其可以使用波束掃瞄PUCCH或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來發送波束恢復請求。並且gNB將針對波束恢復請求來監測該等區域。在UL同步的情況下,UE可以在UE選擇的候選波束上,在PUCCH或非基於爭用的通道上發送單個波束故障恢復請求,並且在回應訊窗中等待回應。
相應地,在本案內容的第七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UE應當在所監測的回應訊窗結束之前,在UE選擇的候選波束上,在PUCCH或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上傳輸一個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在本案內容的第八實施例中,預期的是,UE應當假設在所監測的回應訊窗結束之前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訊息的單個回應。
在UE發送波束故障恢復請求之後,可能需要知道gNB是否已經成功地接收到該請求。因此,應當引入一組UE監測機制。與RACH的回應訊窗類似,網路可以配置用於UE監測針對其恢復請求的回應的回應訊窗。
在本案內容的第九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網路可以配置回應訊窗,在該回應訊窗中,UE監測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的回應。
由於差的信號品質,gNB可能無法偵測到該請求。因此,UE可能沒有在回應訊窗內接收到回應。為了穩健操作,應當支援波束恢復請求的重傳機制。具體地,若UE沒有在回應訊窗內接收到回應,則其將指示符發送給L2,並且MAC將觸發對請求的重傳。
在本案內容的第十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若UE沒有在回應訊窗內接收到回應,則UE可以(重新)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若UE已經重傳太多次,但是仍然無法在回應訊窗內獲得回應,則此情形可能指示UE處於差的無線電狀況中或者UE已經丟失與gNB的同步。在此種情況下,若UE繼續對請求的重傳,則此舉將是無線電資源低效的。因此,網路可能需要配置針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的最大嘗試次數(類似於LTE中的RACH嘗試)。
在本案內容的第十一實施例中,由此預期的是,網路可以出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重新)傳輸的目的,將UE配置為具有最大嘗試次數:1)網路可以將UE配置為在波束掃瞄PUCCH上嘗試最多m 1次嘗試(類似於LTE中的SR程序);或者2)網路將UE配置為在基於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和基於爭用的PRACH資源上嘗試最多m 2次嘗試(類似於普通RACH程序)。示例性排程實體設計
圖7是圖示針對採用處理系統714的排程實體700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方塊圖。例如,排程實體700可以是如在圖1、圖2及/或圖5A-圖5G中的任何一或多個圖中圖示的基地站(例如,eNB、gNB)。
排程實體700可以使用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704的處理系統714來實現。處理器704的實例係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可程式設計邏輯設備(PLD)、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硬體電路和被配置為執行貫穿本案內容描述的各種功能的其他適當的硬體。在各個實例中,排程實體700可以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任何一或多個功能。亦即,如排程實體700中所使用的處理器704可以用於實現下文描述以及在圖5A-圖5G中圖示的過程和程序中的任何一或多個過程和程序以及圖9中圖示的過程。
在該實例中,處理系統714可以使用匯流排架構來實現,其中該匯流排架構通常用匯流排702來表示。根據處理系統714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702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匯流排702將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其通常用處理器704來表示)、記憶體705,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其通常用電腦可讀取媒體706來表示)的各種電路通訊地耦合在一起。匯流排702亦可以連接諸如定時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和電源管理電路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該等電路是本領域公知的,並且因此不再進行描述。匯流排介面708提供匯流排702和收發機710之間的介面。收發機710提供用於經由傳輸媒體與各種其他裝置進行通訊的通訊介面或構件。根據該裝置的性質,亦可以提供使用者介面712(例如,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觸控式螢幕)。
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處理器704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波束故障電路系統740,該等功能包括例如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例如,波束故障電路系統740可以包括耦合到記憶體元件(例如,記憶體705及/或電腦可讀取媒體706)的邏輯電路系統,其中波束故障電路系統740可以被配置為定義及/或取得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複數個參數(例如,可以經由使用者介面712來定義此種參數)中的任何一個。如圖所示,處理器704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例如,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可以被配置為查明針對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例如,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可以包括耦合到記憶體元件(例如,記憶體705及/或電腦可讀取媒體706)的邏輯電路系統,其中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可以被配置為基於複數個參數(例如,可以經由使用者介面712來定義此種參數)中的任何一個參數來查明網路配置。在特定實施例中,預期的是,網路配置可以包括上述與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處理器704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傳輸電路系統744,該等功能包括例如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被排程實體。此處,應當明白的是,傳輸電路系統744可以包括耦合到收發機710的邏輯電路系統,其中此種邏輯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決定是否以及何時經由收發機710將網路配置傳輸給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
亦預期用於排程實體700的各個其他態樣。例如,傳輸電路系統744可以被配置為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傳輸網路配置(例如,可以使用層1和2來啟用/禁用該配置)。傳輸電路系統744亦可以被配置為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複數個被排程實體,並且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可以被配置為查明針對不同的被排程實體的不同網路配置。此種配置可以是取決於訊務的,亦即以減少波束恢復延遲,其中排程實體700可以將被排程實體的子集配置為具有更頻繁的上行鏈路(UL)資源。亦預期的是,此種配置可以包括將具有高訊雜比(SNR)的被排程實體配置為使用UL上的任何波束。
返回參照排程實體700的其餘元件,應當明白的是,處理器704負責管理匯流排702和通用處理,其包括執行電腦可讀取媒體706上儲存的軟體。該軟體在由處理器704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714執行下文針對任何特定裝置所描述的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706和記憶體705亦可以用於儲存處理器704在執行軟體時所操縱的資料。
處理系統中的一或多個處理器704可以執行軟體。軟體應當被廣義地解釋為意味著指令、指令集、代碼、程式碼片段、程式碼、程式、副程式、軟體模組、應用程式、軟體應用程式、套裝軟體、常式、子常式、物件、可執行檔案、執行的執行緒、程序、函數等等,無論其被稱為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軟體可以位於電腦可讀取媒體706上。電腦可讀取媒體706可以是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舉例而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磁儲存設備(例如,硬碟、軟碟、磁帶)、光碟(例如,壓縮光碟(CD)或者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智慧卡、快閃記憶體設備(例如,卡、棒或鍵式驅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設計ROM(PROM)、可抹除PROM(EPROM)、電子可抹除PROM(EEPROM)、暫存器、可移除磁碟以及用於儲存可以由電腦進行存取和讀取的軟體及/或指令的任何其他適當的媒體。電腦可讀取媒體706可以位於處理系統714中、位於處理系統714之外,或者跨越包括處理系統714的多個實體來分佈。電腦可讀取媒體706可以體現在電腦程式產品中。舉例而言,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封裝材料中的電腦可讀取媒體。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如何根據特定的應用和對整體系統所施加的整體設計約束來最佳地實現貫穿本案內容所提供的描述的功能。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706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波束故障軟體752,該等功能包括例如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如圖所示,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706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網路配置軟體754。例如,網路配置軟體754可以被配置為查明針對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此處,預期的是,網路配置可以包括上述與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706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傳輸軟體756,該等功能包括例如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被排程實體。
亦預期用於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706的各種其他態樣。例如,傳輸軟體756可以被配置為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傳輸網路配置(例如,可以使用層1和2來啟用/禁用該配置)。傳輸軟體756亦可以被配置為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複數個被排程實體,並且網路配置軟體754可以被配置為查明針對不同的被排程實體的不同網路配置。
在特定配置中,亦預期排程實體700包括:用於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的構件;用於查明針對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的構件;及用於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被排程實體的構件。在一個態樣中,上述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上述構件所記載的功能的處理器704。在另一態樣中,上述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上述構件記載的功能的電路或任何裝置。
當然,在以上實例中,在處理器704中包括的電路系統僅是作為實例來提供的,並且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構件可以被包括在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內,其包括但不限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706中的指令,或者本文描述的並且利用例如關於圖9描述的過程及/或演算法的任何其他適當的裝置或構件。
接下來參照圖8,提供了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和網路配置軟體754的示例性子元件。如圖所示,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2可以包括參數子電路系統800和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810;而網路配置軟體754可以包括參數指令805和優先順序指令815。
在一種特定實現中,預期的是,參數子電路系統800及/或參數指令805被配置為決定要在網路配置中包括的至少一個參數。例如,預期的是,網路配置可以指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與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系統訊框號(SFN)、子訊框指示符(SFI)、週期,或資源元素(RE)。在特定實例中,在每個上行鏈路波束配置的RE數量可以根據波束中的使用者數量而變化。在另一實例中,網路可以在某些波束中配置更多頻率或時間資源以用於更大的有效負荷。在又一實例中,預期的是,該等資源可以位於除了隨機存取通道(RACH)之外的區域中。
在本案內容的另外的態樣中,預期的是,網路配置可以指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下行鏈路波束和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之間的準共置(QCL)或時間關係。例如,預期的是,下行鏈路波束可以基於以下各項中的一項或多項:新無線電同步信號(NR-SS)、行動性參考信號(MRS)或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
在本案內容的另一個態樣中,網路配置可以指定鏈路品質狀況,在該等狀況下,被排程實體要執行到另一細胞的前向交遞或條件交遞。例如,若基於配置的X個RLM-RS資源的全部或子集而估計的與假設PDCCH BLER相對應的鏈路品質低於Q_out閾值,則可以執行此種交遞。
進一步預期的是,參數子電路系統800及/或參數指令80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要在網路配置中包括的各種其他參數。例如,參數子電路系統800及/或參數指令805可以被配置為使得網路配置包括計時器參數以促進對波束故障的偵測。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參數子電路系統800及/或參數指令805可以被配置為使得網路配置包括候選波束閾值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其中候選波束閾值參數對應於與候選波束相關聯的接收功率閾值。在又一個實施例中,參數子電路系統800及/或參數指令805可以被配置為使得網路配置包括時間訊窗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其中時間訊窗參數對應於用於監測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的時間訊窗。
亦預期的是,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810及/或優先順序指令81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要在網路配置中包括的優先順序。此處,此種優先順序可以促進被排程實體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例如,可以將第一優先順序賦予基於實體層隨機存取通道(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其使用與其他PRACH傳輸的資源正交的資源(FDM/TDM/CDM)。對於此實例,若第一優先順序通道中的波束不適合,則被排程實體可以在可以位於無爭用區域中的第二優先順序上行鏈路(UL)資源中找到適合的波束。並且最後,作為較低優先順序,被排程實體可以選擇基於爭用的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
關於在被傳輸給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中包括的特定優先順序,應當明白的是,此種優先順序方案可以基於各種參數中的任何一個參數。例如,此種優先順序可以包括:根據專用、無爭用或共用資源中的何者首先是可用的,來選擇波束故障恢復資源。若屬於不同優先順序的一或多個波束被認為具有高於網路配置的閾值的品質,則優先順序亦可以包括例外情況。此外,若屬於不同優先順序的一或多個波束變得顯著優於其他波束達一偏移或高於網路配置的閾值,則排程實體700可以將被排程實體配置為(或者被排程實體可以被配置為自主地)打破優先順序規則。
在另一態樣中,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810及/或優先順序指令815可以被配置為使網路配置指定在用於波束故障恢復的資源內使用波束的優先順序。網路配置亦可以指定用於選擇特定通道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閾值嘗試次數(亦即,在此之後,允許被排程實體選擇任何通道或者下一優先順序中的彼等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類似地,網路配置可以指定用於選擇特定通道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閾值時間量(亦即,在計時器到期之後,允許被排程實體選擇任何通道或下一優先順序中的彼等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網路配置亦可以指定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重傳之間的閾值時間量(亦即,在每個傳輸之後,被排程實體應當基於例如由網路指定或提供的時間模式進行後移)。類似地,網路配置可以指定被排程實體應當減慢對此種請求的(重新)傳輸。
在圖9中,提供了流程圖,其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示例性排程實體過程。如下所述,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的特定實現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圖示的特徵,並且對於所有實施例的實現而言可能並不需要一些圖示的特徵。在一些實例中,過程900可以由圖7中圖示的排程實體700來執行。在一些實例中,過程900可以由用於執行下文所描述的功能或演算法的任何適當的裝置或構件來執行。
過程900在方塊910處以如下操作開始:決定與偵測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並且在方塊920處以如下操作繼續進行:查明針對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其包括與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隨後,過程900在方塊930處以如下操作結束:將網路配置傳輸給被排程實體。示例性被排程實體設計
圖10是圖示針對採用處理系統1014的示例性被排程實體1000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概念性圖。根據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元件或元件的任何部分或元件的任何組合可以利用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1004的處理系統1014來實現。例如,被排程實體1000可以是如圖1、圖2及/或圖5A-圖5G中的任何一或多個圖中所示的使用者設備(UE)。
處理系統1014可以與圖7中所示的處理系統714基本相同,其包括匯流排介面1008、匯流排1002、記憶體1005、處理器1004和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此外,被排程實體1000可以包括使用者介面1012和收發機1010,其基本上類似於上文在圖7中描述的彼等。亦即,在被排程實體1000中利用的處理器1004可以用於實現下文描述並且在各個圖中圖示的過程中的任何一或多個過程。
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處理器1004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偵測電路系統1040,該等功能包括例如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波束的波束故障。例如,偵測電路系統1040可以包括耦合到收發機1010的感測器,其中此種感測器可以被配置為偵測波束的信號品質或強度何時低於預定閾值或者根本偵測不到。如圖所示,處理器1004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決定電路系統1042。例如,決定電路系統1042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其中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被排程實體1000的網路配置來決定的。例如,決定電路系統1042可以包括耦合到記憶體元件(例如,記憶體1005及/或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的邏輯電路系統,其中邏輯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至少部分地基於儲存在記憶體1005及/或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中的網路配置,來決定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此處,應當明白的是,決定電路系統1042亦可以包括各種其他元件(例如,計時器、計數器等)以促進本文揭示的額外態樣。處理器1004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傳輸電路系統1044,該等功能包括例如經由根據網路配置而決定的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為此,應當明白的是,傳輸電路系統1044可以包括耦合到收發機1010的邏輯電路系統,其中此種邏輯電路系統可以被配置為根據網路配置來決定是否以及何時經由收發機710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亦預期用於被排程實體1000的各個其他態樣。例如,被排程實體1000可以被配置為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來接收網路配置。在此種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層1和2來啟用/禁用該配置。
返回參照被排程實體1000的其餘元件,類似於處理器704,處理器1004負責管理匯流排1002和通用處理,其包括執行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上儲存的軟體。該軟體在由處理器1004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1014執行下文針對任何特定裝置所描述的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和記憶體1005亦可以用於儲存處理器1004在執行軟體時所操縱的資料。
處理系統中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004可以執行軟體。軟體應當被廣義地解釋為意味著指令、指令集、代碼、程式碼片段、程式碼、程式、副程式、軟體模組、應用程式、軟體應用程式、套裝軟體、常式、子常式、物件、可執行檔案、執行的執行緒、程序、函數等等,無論其被稱為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軟體可以位於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上。類似於電腦可讀取媒體706,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可以是包括基本上類似的特性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可以位於處理系統1014中、位於處理系統1014之外,或者跨越包括處理系統1014的多個實體來分佈。亦應當明白的是,類似於電腦可讀取媒體706,電腦可讀取媒體1006可以體現在包括基本上類似的特性的電腦程式產品中。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1006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偵測軟體1052,該等功能包括例如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波束的波束故障。如圖所示,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1006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決定軟體1054。例如,決定軟體1054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其中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被排程實體1000的網路配置來決定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1006亦可以包括被配置用於各種功能的傳輸軟體1056,該等功能包括例如經由根據網路配置而決定的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在特定配置中,亦預期被排程實體1000包括:用於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波束的波束故障的構件;用於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的構件;及用於經由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構件。在一個態樣中,上述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上述構件所記載的功能的處理器1004。在另一態樣中,上述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上述構件記載的功能的電路或任何裝置。
當然,在以上實例中,在處理器1004中包括的電路系統僅是作為實例來提供的,並且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構件可以被包括在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內,其包括但不限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1006中的指令,或者本文描述的並且利用例如關於圖12描述的過程及/或演算法的任何其他適當的裝置或構件。
接下來參照圖11,提供了決定電路系統1042和決定軟體1054的示例性子元件。如圖所示,決定電路系統1042可以包括參數子電路系統1100和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1110;而決定軟體1054可以包括參數指令1105和優先順序指令1115。
在特定實現中,預期的是,網路配置可以指定與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各種參數中的任何參數。例如,預期的是,參數子電路系統1100及/或參數指令1105被配置為基於在網路配置中指示的參數,來決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與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系統訊框號(SFN)、子訊框指示符(SFI)、週期,或資源元素(RE)。在特定實例中,在每個上行鏈路波束配置的RE數量可以根據波束中的使用者數量而變化。在另一實例中,網路可以在某些波束中配置更多頻率或時間資源以用於更大的有效負荷。在又一實例中,預期的是,該等資源可以位於除了隨機存取通道(RACH)以外的區域中。
在本案內容的另外的態樣中,預期的是,網路配置可以指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下行鏈路波束和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之間的準共置(QCL)或時間關係。例如,預期的是,下行鏈路波束可以基於以下各項中的一項或多項:新無線電同步信號(NR-SS)、行動性參考信號(MRS)或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
在本案內容的另一個態樣中,網路配置可以指定鏈路品質狀況,在該等狀況下,被排程實體1000要執行到另一細胞的前向交遞或條件交遞。例如,若基於配置的X個RLM-RS資源的全部或子集而估計的與假設PDCCH BLER相對應的鏈路品質低於Q_out閾值,則可以執行此種交遞。
進一步預期的是,參數子電路系統1100及/或參數指令110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要在網路配置中包括的各種其他參數。例如,參數子電路系統1100及/或參數指令110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計時器參數以促進對波束故障的偵測。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參數子電路系統1100及/或參數指令110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候選波束閾值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其中候選波束閾值參數對應於與候選波束相關聯的接收功率閾值。在又一個實施例中,參數子電路系統1100及/或參數指令110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時間訊窗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其中時間訊窗參數對應於用於監測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回應的時間訊窗。
亦預期的是,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1110及/或優先順序指令1115可以被配置為決定與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優先順序,其中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1110及/或優先順序指令1115可以被配置為基於在網路配置中指示的優先順序來決定優先順序。例如,可以將第一優先順序賦予基於實體層隨機存取通道(PRACH)的非基於爭用的通道,其使用與其他PRACH傳輸的資源正交的資源(FDM/TDM/CDM)。對於此實例,若第一優先順序通道中的波束不適合,則被排程實體1000可以在可以位於無爭用區域中的第二優先順序上行鏈路(UL)資源中找到適合的波束。並且最後,作為較低優先順序,被排程實體1000可以選擇基於爭用的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傳輸。
關於在由被排程實體1000接收的網路配置中包括的特定優先順序,應當明白的是,此種優先順序可以基於各種參數中的任何一個參數。例如,此種優先順序可以包括:根據專用、無爭用或共用資源中的何者首先是可用的,來選擇波束故障恢復資源。若屬於不同優先順序的一或多個波束被認為具有高於網路配置的閾值的品質,則優先順序亦可以包括例外情況。此外,若屬於不同優先順序的一或多個波束變得顯著優於其他波束達一偏移或高於網路配置的閾值,則被排程實體1000可以被配置為(或者被排程實體可以被配置為自主地)打破優先順序規則。
在另一態樣中,在用於波束故障恢復的資源內使用波束的優先順序可以由網路配置來指定。網路配置亦可以指定用於選擇特定通道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閾值嘗試次數(亦即,在此之後,允許被排程實體1000選擇任何通道或者下一優先順序中的彼等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類似地,網路配置可以指定用於選擇特定通道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閾值時間量(亦即,在計時器到期之後,允許被排程實體1000選擇任何通道或下一優先順序中的彼等通道用於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網路配置亦可以指定對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重傳之間的閾值時間量(亦即,在每個傳輸之後,被排程實體1000應當基於例如由網路指定或提供的時間模式進行後移)。類似地,網路配置可以指定被排程實體1000應當減慢對此種請求的(重新)傳輸。
在圖12中,提供了流程圖,其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示例性被排程實體過程。如下所述,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的特定實現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圖示的特徵,並且對於所有實施例的實現而言可能並不需要一些圖示的特徵。在一些實例中,過程1200可以由圖10中圖示的被排程實體1000來執行。在一些實例中,過程1200可以由用於執行下文所描述的功能或演算法的任何適當的裝置或構件來執行。
過程1200在方塊1210處以如下操作開始: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波束的波束故障;並且在方塊1220處以如下操作繼續進行:決定要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此處,波束故障恢復資源是在方塊1220處至少部分地基於被排程實體的網路配置來決定的。隨後,過程1200在方塊1230處以如下操作結束:經由在方塊1220處根據網路配置而決定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
已經參照示例性實現提供了無線通訊網路的若干態樣。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明白的,貫穿本案內容描述的各個態樣可以擴展到其他電信系統、網路架構和通訊標準。
舉例而言,各個態樣可以在3GPP所定義的其他系統中實現,例如,長期進化(LTE)、進化封包系統(EPS)、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及/或全球行動系統(GSM)。各個態樣亦可以擴展到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2(3GPP2)所定義的系統,例如,CDMA 2000及/或進化資料最佳化(EV-DO)。其他實例可以在使用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寬頻(UWB)、藍芽的系統及/或其他適當的系統中實現。所使用的實際電信標準、網路架構及/或通訊標準將取決於具體的應用和對該系統所施加的整體設計約束。
在本案內容中,使用「示例性」一詞意味著「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現或者態樣未必被解釋為比本案內容的其他態樣較佳或具有優勢。同樣,術語「態樣」並不需要本案內容的所有態樣皆包括所論述的特徵、優點或者操作模式。本文使用術語「耦合」來代表兩個物件之間的直接耦合或者間接耦合。例如,若物件A在實體上接觸物件B,並且物件B接觸物件C,則物件A和C可以仍然被認為是相互耦合的,即使物件A和C並沒有在實體上直接地相互接觸。例如,第一物件可以耦合到第二物件,即使第一物件從未在實體上直接地與第二物件接觸。廣義地使用術語「電路」和「電路系統」,並且該等術語意欲包括電子元件和導體的硬體實現(其中該等術語電子元件和導體在被連接和配置時,使得能夠執行本案內容中所描述的功能,而關於電子電路的類型並沒有限制)以及資訊和指令的軟體實現(其中該等資訊和指令在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能夠執行本案內容中所描述的功能)二者。
可以對圖1-圖12中所圖示的元件、步驟、特徵及/或功能中的一或多個進行重新排列及/或組合成單一元件、步驟、特徵或者功能,或者體現在若干元件、步驟或者功能中。亦可以添加另外的元素、元件、步驟及/或功能,而不脫離本文所揭示的新穎特徵。圖1-圖12中所圖示的裝置、設備及/或元件可以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特徵或步驟中的一或多個。本文所描述的新穎演算法亦可以用軟體來高效地實現,及/或嵌入在硬體之中。
應當理解的是,所揭示的方法中的步驟的特定次序或層次是對示例性過程的說明。應當理解的是,基於設計偏好,可以重新排列該等方法中的步驟的特定次序或層次。所附的方法請求項以取樣次序提供了各個步驟的元素,而並不意味著限於提供的特定次序或層次,除非其中明確地記載。
100‧‧‧無線通訊系統102‧‧‧核心網路104‧‧‧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6‧‧‧使用者設備(UE)108‧‧‧基地站110‧‧‧外部資料網路112‧‧‧下行鏈路訊務114‧‧‧下行鏈路控制資訊116‧‧‧上行鏈路訊務118‧‧‧UL控制資訊120‧‧‧回載部分200‧‧‧RAN202‧‧‧巨集細胞204‧‧‧巨集細胞206‧‧‧巨集細胞208‧‧‧小型細胞210‧‧‧基地站212‧‧‧基地站214‧‧‧第三基地站216‧‧‧遠端無線電頭端(RRH)218‧‧‧基地站220‧‧‧四旋翼直升機/無人機222‧‧‧UE224‧‧‧UE226‧‧‧UE227‧‧‧同級間(P2P)/側鏈路信號228‧‧‧UE230‧‧‧UE232‧‧‧UE234‧‧‧UE236‧‧‧UE238‧‧‧UE240‧‧‧UE242‧‧‧UE300‧‧‧無線通訊系統302‧‧‧傳輸器304‧‧‧傳輸天線306‧‧‧接收器308‧‧‧接收天線310‧‧‧信號路徑402‧‧‧DL子訊框404‧‧‧OFDM資源網格406‧‧‧資源元素(RE)408‧‧‧資源區塊(RB)410‧‧‧時槽412‧‧‧控制區域414‧‧‧資料區域502‧‧‧UE504‧‧‧基地站(BS)521‧‧‧波束522‧‧‧波束523‧‧‧波束524‧‧‧波束525‧‧‧波束526‧‧‧波束527‧‧‧波束528‧‧‧波束560‧‧‧指示565‧‧‧第二指示570‧‧‧請求700‧‧‧排程實體704‧‧‧處理器705‧‧‧記憶體706‧‧‧電腦可讀取媒體708‧‧‧匯流排介面710‧‧‧收發機712‧‧‧使用者介面714‧‧‧處理系統740‧‧‧波束故障電路系統742‧‧‧網路配置電路系統744‧‧‧傳輸電路系統752‧‧‧波束故障軟體754‧‧‧網路配置軟體756‧‧‧傳輸軟體800‧‧‧參數子電路系統805‧‧‧參數指令810‧‧‧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815‧‧‧優先順序指令900‧‧‧過程910‧‧‧方塊920‧‧‧方塊930‧‧‧方塊1000‧‧‧被排程實體1002‧‧‧匯流排1004‧‧‧處理器1005‧‧‧記憶體1006‧‧‧電腦可讀取媒體1008‧‧‧匯流排介面1010‧‧‧收發機1012‧‧‧使用者介面1014‧‧‧處理系統1040‧‧‧偵測電路系統1042‧‧‧決定電路系統1044‧‧‧傳輸電路系統1052‧‧‧偵測軟體1054‧‧‧決定軟體1056‧‧‧傳輸軟體1100‧‧‧參數子電路系統1105‧‧‧參數指令1110‧‧‧優先順序子電路系統1115‧‧‧優先順序指令1200‧‧‧過程1210‧‧‧方塊1220‧‧‧方塊1230‧‧‧方塊
圖1是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無線電存取網路的實例的概念性圖示。
圖3是圖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支援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訊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方塊圖。
圖4是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的空中介面中的無線資源的組織的示意圖。
圖5A-圖5G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在基地站和使用者設備(UE)之間使用波束成形的通訊的實例。
圖6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的隨機存取通道(RACH)時槽中的示例性波束恢復和排程請求區塊。
圖7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針對採用處理系統的排程實體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8是圖示與圖7中所示的排程實體相對應的示例性子元件的方塊圖。
圖9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在排程實體處可操作用於將被排程實體配置為選擇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資源的示例性過程的流程圖。
圖10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針對採用處理系統的被排程實體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11是圖示與圖10中所示的被排程實體相對應的示例性子元件的方塊圖。
圖12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在被排程實體處可操作用於選擇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資源的示例性過程的流程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30)

  1.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一波束的一波束故障;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被排程實體的一網路配置,來決定要用於傳輸一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及經由根據該網路配置而決定的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一優先順序以及該優先順序的一例外情況,該優先順序與該決定要用於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其中該優先順序介於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間且包含一非基於爭用的資源以及一基於爭用的資源,且該例外情況對應於用於該等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一者的一品質閾值要求。
  2.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從一排程實體接收該網路配置。
  3.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 一計時器參數以促進該偵測該波束故障。
  4.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一候選波束閾值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並且其中該候選波束閾值參數對應於與一候選波束相關聯的一接收功率閾值。
  5.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一時間訊窗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並且其中該時間訊窗參數對應於用於監測對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回應的一時間訊窗。
  6.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用於選擇一特定通道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閾值嘗試次數;用於選擇該特定通道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閾值時間量;或者在對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重傳之間的一閾值時間量。
  7.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非基於爭用的 資源具有高於該基於爭用的資源的一較高的優先順序。
  8. 一種用於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一偵測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偵測用於設備之間的通訊的一波束的一波束故障;一決定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被排程實體的一網路配置,來決定要用於傳輸一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及一傳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經由根據該網路配置而決定的該等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其中該決定電路系統亦包括:優先順序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出一優先順序,該優先順序與決定要用於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其中該優先順序電路系統被配置為基於在該網路配置中所指示的一優先順序和在該網路配置中所指示的該優先順序的一例外情況來決定該優先順序,該優先順序介於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間且包含一非基於爭用的資源以及一基於爭用的資源,且該例外情況對應於用於該等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一者的 一品質閾值要求。
  9.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亦被配置為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從一排程實體接收該網路配置。
  10.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決定電路系統亦包括:參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在該網路配置中指示的至少一個參數,其中該至少一個參數是用於促進對該波束故障的一偵測的一計時器參數。
  11.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決定電路系統亦包括:參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在該網路配置中指示的至少一個參數,其中該至少一個參數是用於促進波束故障恢復的一候選波束閾值參數,該候選波束閾值參數對應於與一候選波束相關聯的一接收功率閾值。
  12.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決定電路系統亦包括:參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在該網路配置中指示的至少一個參數,其中該至少一個參數是用於促進波束故障恢復的一時間訊窗參數,該時間訊 窗參數對應於用於監測對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回應的一時間訊窗。
  13.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優先順序電路系統被配置為指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用於選擇一特定通道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閾值嘗試次數,其中該閾值嘗試次數是在該網路配置中指示的;用於選擇該特定通道來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閾值時間量,其中該閾值時間量是在該網路配置中指示的;或者在對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重傳之間的一閾值時間量,其中該閾值時間量是在該網路配置中指示的。
  14. 根據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優先順序指示該非基於爭用的資源具有高於該基於爭用的資源的一較高的優先順序。
  15. 一種在一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決定與偵測一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查明針對一被排程實體的一網路配置,其中該網路 配置包括與該等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要用於傳輸一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及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該被排程實體,其中該網路配置促進該被排程實體經由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其中該網路配置決定一優先順序和該優先順序的一例外情況以促進一決定,該決定會決定要用於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其中該優先順序介於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間且包含一非基於爭用的資源以及一基於爭用的資源,且該例外情況對應於用於該等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一者的一品質閾值要求。
  16.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傳輸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該被排程實體。
  17.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一系統訊框號(SFN)、一子訊框指示符(SFI)、一週期、一資源元素、下行鏈路波束和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之間的一 準共置(QCL)或時間關係,或者與執行到另一細胞的一前向交遞或一條件交遞中的一項相關聯的鏈路品質狀況。
  18.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一計時器參數以促進對該波束故障的一偵測。
  19.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一候選波束閾值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並且其中該候選波束閾值參數對應於與一候選波束相關聯的一接收功率閾值。
  20.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網路配置指定一時間訊窗參數以促進波束故障恢復,並且其中該時間訊窗參數對應於用於監測對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回應的一時間訊窗。
  21.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查明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查明針對不同的被排程實體的一不同網路配置。
  22. 根據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非基於爭用 的資源具有高於該基於爭用的資源的一較高的優先順序。
  23. 一種用於在一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一波束故障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與偵測一波束故障相關聯的波束故障條件;一網路配置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查明針對一被排程實體的一網路配置,其中該網路配置包括與該等波束故障條件相關聯的參數,以及與決定要用於傳輸一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相關聯的參數;及一傳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該被排程實體,其中該網路配置促進該被排程實體經由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其中該網路配置電路系統亦包括:優先順序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出包含在該網路配置中的一優先順序以及該優先順序的一例外情況,其中該優先順序和該優先順序的該例外情況促進一決定,該決定會決定要用於傳輸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該一或多個波束故障恢復資源,其中該優先順序介於優先順序資源類 型之間且包含一非基於爭用的資源以及一基於爭用的資源,且該例外情況對應於用於該等優先順序資源類型之一者的一品質閾值要求。
  24.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被配置為經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信號傳遞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該被排程實體。
  25.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網路配置電路系統亦包括:參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要在該網路配置中包括的至少一個參數,並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參數是用於促進對該波束故障的一偵測的一計時器參數。
  26.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網路配置電路系統亦包括:參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要在該網路配置中包括的至少一個參數,並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參數是用於促進波束故障恢復的一候選波束閾值參數,該候選波束閾值參數對應於與一候選波束相關聯的一接收功率閾值。
  27.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網路配置電 路系統亦包括:參數電路系統,其被配置為決定要在該網路配置中包括的至少一個參數,並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參數是用於促進波束故障恢復的一時間訊窗參數,該時間訊窗參數對應於用於監測對該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一回應的一時間訊窗。
  28.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被配置為將該網路配置傳輸給複數個被排程實體。
  29.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網路配置電路系統被配置為查明針對不同的被排程實體的一不同網路配置。
  30. 根據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優先順序指示該非基於爭用的資源具有高於該基於爭用的資源的一較高的優先順序。
TW107131864A 2017-09-11 2018-09-11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與裝置 TWI745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57106P 2017-09-11 2017-09-11
US62/557,106 2017-09-11
US16/126,888 2018-09-10
US16/126,888 US10880761B2 (en) 2017-09-11 2018-09-10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resources to transmit a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2026A TW201922026A (zh) 2019-06-01
TWI745618B true TWI745618B (zh) 2021-11-11

Family

ID=6563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864A TWI745618B (zh) 2017-09-11 2018-09-11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與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0880761B2 (zh)
EP (2) EP3682548B1 (zh)
JP (1) JP7249333B2 (zh)
KR (2) KR102254276B1 (zh)
CN (3) CN115604842A (zh)
BR (1) BR112020004707A2 (zh)
CA (1) CA3072576C (zh)
ES (1) ES2887256T3 (zh)
TW (1) TWI745618B (zh)
WO (1) WO2019051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4331B2 (en) * 2016-05-10 2020-02-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ntenna co-location and receiver assumptions
US10455457B2 (en) * 2017-05-24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R-SS unified operation mode in coordinated and uncoordinated bands
ES2930110T3 (es) * 2017-08-08 2022-12-05 Sony Group Corp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US10880761B2 (en) 2017-09-11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resources to transmit a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CN109699034B (zh) * 2017-10-20 2022-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0784943B2 (en) 2017-10-23 2020-09-22 Apple, Inc. Beam failure recovery operation
US11153800B2 (en) * 2017-11-17 2021-10-1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UE) monitoring behavior for beam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42894B (zh) * 2017-11-27 2021-12-1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波束恢复程序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35502B (zh) * 2018-01-11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463553B1 (ko) * 2018-01-12 2022-1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67055B (zh) * 2018-02-13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04998A (zh) * 2018-05-17 2019-11-26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112892B2 (ja) * 2018-06-14 2022-08-04 フォルシアクラリオ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車車間通信装置、車車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車間通信方法
CN112335277A (zh) * 2018-06-29 2021-02-05 索尼公司 触发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和系统
WO2020020453A1 (en) * 2018-07-25 2020-01-3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Beam correspondence indication and bitmap for beam report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1010708B (zh) * 2018-10-08 2023-0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无线接入网、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94773B (zh) * 2018-12-10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测量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490275B2 (en) * 2019-01-03 2022-11-01 Ofinno, Llc Beam management and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radio system
JP7447809B2 (ja) * 2019-01-10 2024-03-12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565089A (zh) * 2019-02-13 2020-08-21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57469B (zh) * 2019-03-26 2023-06-02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15135B (zh) * 2019-04-02 2023-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监控方法、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0933695B (zh) * 2019-04-24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463301B2 (en) 2019-05-10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sources
US11456793B2 (en) 2019-05-24 2022-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techniques
WO2020249425A1 (en) * 2019-06-13 2020-12-17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beam failure detection, wireless devices and network nodes
CN114009081B (zh) * 2019-06-21 2024-01-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
EP3991472B1 (en) * 2019-08-14 2023-12-13 LG Electronics Inc. Loop problem handling of conditional mobility
US11778680B2 (en) * 2019-08-26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for secondary cell
EP4037365A4 (en) * 2019-09-29 2022-08-24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22005442A2 (pt) * 2019-09-30 2022-06-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cesso aleatório e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US10813157B1 (en) 2019-10-04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and related timing determination techniques
US11678392B2 (en) * 2020-03-21 202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recovery
CN113452417B (zh) * 2020-03-25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184740B2 (en) * 2020-03-25 2021-11-23 Sourcewater, Inc. Location data based intelligence for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platforms
US20220132517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515927B2 (en) * 2020-10-30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with backtracking and dithering
CN112583471B (zh) * 2020-12-15 2022-08-12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卫星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KR102562608B1 (ko) * 2021-01-05 2023-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실패 복구 방법 및 장치
US11677457B2 (en) * 2021-04-30 202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 of beam failure detection
CN116156629A (zh) * 2021-11-17 202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恢复方法、波束失败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E102021134163A1 (de) 2021-12-21 2023-06-22 Abberior Instruments Gmbh Sensorschaltung für eine eine sicherheitsfunktion ausführende vorrichtun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messwerten von sensore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2222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9165B2 (en) * 2002-05-24 2009-05-26 Antti Toska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ignaling for uplink rate control
US10251071B2 (en) * 2014-09-26 2019-04-02 Mediatek Inc. Incremental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WO2016127403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ndling of intermittent disconnec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
EP3998822A1 (en) * 2015-08-11 202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overy from beam failure
KR102648865B1 (ko) * 2016-02-04 2024-03-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5g 셀룰라 시스템의 단말 신호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575338B2 (en) 2016-02-04 2020-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5G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10278160B2 (en) * 2016-02-26 2019-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beam-formed system
KR20220062422A (ko) * 2016-03-03 2022-05-16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빔 포밍 기반의 시스템에서의 빔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012206B2 (en) * 2016-04-15 2021-05-18 Intel IP Corporation Triggering a beam refinement reference signal
CN107567038B (zh) * 2016-07-01 2021-04-2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当服务波束为无效时管理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0542545B2 (en) 2017-02-06 2020-01-21 Mediatek Inc.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chanism for multi-beam operation
US10194442B2 (en) 2017-02-10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resources for beam recovery
CN110546975B (zh) * 2017-03-17 2021-06-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接入网络通知区域更新失败
KR102328251B1 (ko) * 2017-03-23 2021-11-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빔 기반 시스템에서 싱글/멀티 BPL을 운용할 경우 빔 Recovery를 위한 기지국 단말 동작
WO2018174667A1 (en) 2017-03-23 2018-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recovery of single/multi-beam pair link (bpl) in multi-beam based system
US11134492B2 (en) * 2017-04-12 2021-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recovery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CN113242571B (zh) * 2017-05-05 2022-11-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8227464A1 (en) 2017-06-15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Transmitting a beam recovery request
US10674383B2 (en) * 2017-07-25 2020-06-02 Mediatek Inc. Channels and procedure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EP3649803A4 (en) 2017-08-04 2020-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URE AND USER DEVICE (UE) FOR RA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419173B2 (en) 2017-08-09 2022-08-16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eam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US10779350B2 (en) * 2017-08-10 2020-09-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US10880761B2 (en) 2017-09-11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resources to transmit a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EP3677081A4 (en) * 2017-09-11 2021-06-02 Apple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ILURE RECOVERY
US10813137B2 (en) 2017-12-13 2020-10-2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BWP inactivity timer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73386B2 (en) 2018-02-21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UE intra/inter-panel beam switch latency
US10743321B2 (en) 2018-02-23 2020-08-11 Mediatek Inc Default bea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fter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019590B2 (en) 2018-02-27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justments with mixed numerologies
US11284396B2 (en) 2018-03-19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beams for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039350B2 (en) 2018-04-02 2021-06-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729782B2 (en) 2018-06-11 2023-08-15 Apple Inc. Enhanced uplink beam management
US10925116B2 (en) 2018-06-26 2021-02-16 Apple Inc. Beam indication for semi-persistent and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US11405929B2 (en) 2018-09-28 2022-08-02 Mediatek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0813157B1 (en) 2019-10-04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and related timing determination techniqu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2222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AHs/2017_06_NR/Docs/ *
Lenovo, Motorola Mobility ,"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3GPP TSG-RAN WG2 Meeting#AH R2-1706905,27 Jun.2017 *
Lenovo, Motorola Mobility ,"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3GPP TSG-RAN WG2 Meeting#AH R2-1706905,27 Jun.2017。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AHs/2017_06_NR/Do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72576A1 (en) 2019-03-14
EP3682548A1 (en) 2020-07-22
KR20210059009A (ko) 2021-05-24
US10880761B2 (en) 2020-12-29
CN115604842A (zh) 2023-01-13
BR112020004707A2 (pt) 2020-09-08
CN114189264A (zh) 2022-03-15
TW201922026A (zh) 2019-06-01
US20190082334A1 (en) 2019-03-14
CN111095803B (zh) 2022-10-25
JP2020533886A (ja) 2020-11-19
CN114189264B (zh) 2024-03-12
JP7249333B2 (ja) 2023-03-30
KR102254276B1 (ko) 2021-05-20
US20210051496A1 (en) 2021-02-18
EP3682548B1 (en) 2021-08-04
KR20200051610A (ko) 2020-05-13
US11943641B2 (en) 2024-03-26
ES2887256T3 (es) 2021-12-22
EP3920423A1 (en) 2021-12-08
WO2019051487A1 (en) 2019-03-14
CA3072576C (en) 2022-09-13
CN111095803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5618B (zh) 一種在一被排程實體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與裝置
TWI771429B (zh) 用於傳輸波束故障恢復請求的系統和方法
US11671961B2 (en) Signaling of multiple candidate cells for L1/L2-centric inter-cell mobility
US10651995B2 (en) Transmission of group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new radio
TWI762630B (zh) 無線通訊中的不具有時序同步的上行鏈路傳輸
US11323227B2 (en) Multiplexing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in uplink short burst transmission
US11108459B2 (en) Millimeter wave relay link discovery
TW201926935A (zh) 在無線通訊中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映射到上行鏈路資料通道
KR20210083407A (ko) 무선 통신에서 전송 블록 사이즈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AU2018330329A1 (en) Methods of using dipivefrin
US20230328672A1 (en) Cell synchronization and timing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856568B2 (en) Assisted beam management between frequency bands
WO2023201698A1 (en)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reset associated with beam failure recovery
KR20240068758A (ko) 빔 실패 복구 요청을 송신하기 위해 리소스들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