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3037B - 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tc)之子訊框可用性 - Google Patents

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tc)之子訊框可用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3037B
TWI743037B TW105118485A TW105118485A TWI743037B TW I743037 B TWI743037 B TW I743037B TW 105118485 A TW105118485 A TW 105118485A TW 105118485 A TW105118485 A TW 105118485A TW I743037 B TWI743037 B TW I7430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frames
transmission
bundled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8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5806A (zh
Inventor
艾爾法里諾 艾爾伯托 里可
彼得 葛爾
陳萬喜
豪 徐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5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3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303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6Repea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19Network Node Interface, e.g. tandem connections, transit switching
    • H04L2012/5624Path aspects, e.g. path bu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一種用於機器類型通信之方法,其涉及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及經由一較寬系統頻寬內之至少一個窄頻區而基於該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

Description

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TC)之子訊框可用性 根據35 U.S.C.§119規定之優先權主張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15年7月16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193,579號(代理人案號154773USL)、2015年10月2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244,641號(代理人案號154773USL02)及2016年2月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292,204號(代理人案號154773USL03)的權益,該等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各自讓渡給本發明之受讓人且特此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利用具有有限通信資源之器件(諸如機器類型通信(MTC)器件及增強型MTC(eMTC)器件)之系統。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語音、資料等等。此等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及傳輸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包括LTE進階系統之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地支援用於多個無線終端機之通信。每一終端機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係指自基地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係指自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通信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而建立。
無線通信網路可包括可支援用於數個無線器件之通信的數個基地台。無線器件可包括使用者設備(UE)。UE之一些實例可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手持型器件、導航器件、遊戲器件、攝影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迷你筆記型電腦、智慧筆記型電腦、輕量級筆記型電腦等等。一些UE可被視為機器類型通信(MTC)UE,其可包括可與基地台、另一遠端器件或某一其他實體通信之遠端器件,諸如感測器、計量器、監測器、位置標記、遙控飛機、追蹤器、機器人等等。機器類型通信(MTC)可指涉及在通信之至少一個末端上之至少一個遠端器件的通信,且可包括涉及未必需要人類互動之一或多個實體的資料通信形式。MTC UE可包括能夠經由(例如)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而與MTC伺服器及/或其他MTC器件進行MTC通信之UE。
為了增強某些器件(諸如MTC器件)之涵蓋範圍,可利用「集束(bundling)」,其中某些傳輸係作為傳輸集束而被發送,例如,相同資訊係經由多個子訊框進行傳輸。
本發明之系統、方法及器件各自具有若干態樣,該等態樣中之單一態樣並不單獨地負責其合意屬性。在不限制如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表達的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徵。在考慮此論述之後,且特別是在閱讀名為「實施方式」之章節之後,吾 人將理解本發明之特徵如何提供包括無線網路中之存取點與台之間的改良式通信之優勢。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設備(UE)進行之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及經由一較寬系統頻寬內之至少一個窄頻區而基於該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設備(UE)進行之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判定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一第一組子訊框;判定一第二組子訊框;至少基於該第一組子訊框及該第二組子訊框來判定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一第三組子訊框;在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該第三組子訊框中接收一下行鏈路頻道。在一些狀況下,判定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該第三組子訊框包含判定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該第一組子訊框中含有且該第二組子訊框中不含有的子訊框。下文描述此判定之細節。
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設備(UE)進行之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判定一通信鏈路之一雙工模式;接收用於該經判定雙工模式之系統資訊;及至少基於該經接收系統資訊來識別可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
提供包括方法、裝置、系統、電腦程式產品及處理系統之眾多其他態樣。
100‧‧‧無線通信網路
102a‧‧‧巨型小區
102b‧‧‧微型小區
102c‧‧‧超微型小區
110‧‧‧演進型NodeB(eNB)/基地台(BS)
110a‧‧‧演進型NodeB(eNB)
110b‧‧‧演進型NodeB(eNB)
110c‧‧‧演進型NodeB(eNB)
110d‧‧‧演進型NodeB(eNB)
120‧‧‧使用者設備(UE)
120a‧‧‧使用者設備(UE)
120b‧‧‧使用者設備(UE)
120c‧‧‧使用者設備(UE)
120d‧‧‧使用者設備(UE)
130‧‧‧網路控制器
212‧‧‧資料源
220‧‧‧傳輸處理器
230‧‧‧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232a‧‧‧調變器(MOD)
232t‧‧‧調變器(MOD)
234a‧‧‧天線
234t‧‧‧天線
236‧‧‧多輸入多輸出(MIMO)偵測器
238‧‧‧接收處理器
239‧‧‧資料儲集器
240‧‧‧控制器/處理器
242‧‧‧記憶體
244‧‧‧通信單元
246‧‧‧排程器
252a‧‧‧天線
252r‧‧‧天線
254a‧‧‧解調變器(DEMOD)/調變器(MOD)
254r‧‧‧解調變器(DEMOD)/調變器(MOD)
256‧‧‧多輸入多輸出(MIMO)偵測器
258‧‧‧接收處理器
260‧‧‧資料儲集器
262‧‧‧資料源
264‧‧‧傳輸處理器
266‧‧‧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280‧‧‧控制器/處理器
282‧‧‧記憶體
290‧‧‧控制器/處理器
292‧‧‧記憶體
294‧‧‧通信單元
300‧‧‧訊框結構
410‧‧‧子訊框格式
420‧‧‧子訊框格式
600‧‧‧操作
602‧‧‧區塊
604‧‧‧區塊
710‧‧‧實例
720‧‧‧實例
730‧‧‧實例
1300‧‧‧操作
1302‧‧‧區塊
1304‧‧‧區塊
1306‧‧‧區塊
1400‧‧‧操作
1402‧‧‧區塊
1404‧‧‧區塊
1406‧‧‧區塊
1408‧‧‧區塊
為了可詳細地理解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可藉由參考態樣來作出上文簡要地概述之更特定描述,該等態樣中之一些在隨附圖式中予以說明。然而,應注意,隨附圖式僅說明本發明之某些典型態樣,且因此不應被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此係因為該描述可容許其他同等有 效態樣。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概念地說明實例無線通信網路之方塊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概念地說明在無線通信網路中與使用者設備(UE)通信之演進型nodeB(eNB)之實例之方塊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概念地說明用於供無線通信網路中使用之特定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之實例訊框結構之方塊圖。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用於具有正常循環首碼之下行鏈路之實例子訊框格式。
圖5A及圖5B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在寬頻系統(諸如LTE)內之MTC共存之實例。
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用於可由UE執行之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操作。
圖7至圖1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用於判定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可用性之例示性技術。
圖1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用於可由UE執行之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操作。
圖1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的用於無線通信之例示性操作。
本發明之態樣提供用於判定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可用性的技術及裝置。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所描述,可用性(及如何基於可用性進行傳輸)可基於諸如以下各者之各種因素予以判定:子訊框不可用之原因、參考(及/或經傳信)子訊框組態,及經受集束式傳輸之頻道類型。
因此,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所描述,本文中所呈現之技術可允許 用於具有MTC器件之小區的集束式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傳輸。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網路,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網路、分時多重存取(TDMA)網路、分頻多重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單載波FDMA(SC-FDMA)網路等等。術語「網路」及「系統」常常被可互換地使用。CDMA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分時同步CDMA(TD-S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帶(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在分頻雙工(FDD)及分時雙工(TDD)兩者中,3GPP長期演進(LTE)及LTE進階(LTE-A)為使用E-UTRA的UMTS之新版本,E-UTRA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LTE-A及GSM被描述於來自名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cdma2000及UMB被描述於來自名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上文所提及之無線網路及無線電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及無線電技術。出於清楚起見,下文針對LTE/LTE-A描述該等技術之某些態樣,且下文在大部分描述中使用LTE/LTE-A術語。LTE及LTE-A通常被稱作LTE。
圖1說明具有基地台(BS)及使用者設備(UE)之實例無線通信網路100,其中可實踐本發明之態樣。
舉例而言,可支援用於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某些UE(例如,LC MTC UE、LC eMTC UE等等)的一或多個傳呼程序增強。根據本文中 所呈現之技術,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BS及LC UE可能夠根據由無線通信網路100支援之可用系統頻寬來判定LC UE應針對自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BS傳輸之集束式傳呼訊息監測哪一(哪些)窄頻區。又,根據本文中所呈現之技術,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BS及/或LC UE可能夠基於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一或多個觸發器來判定及/或調適用於傳呼訊息之集束大小。
無線通信網路100可為LTE網路或某一其他無線網路。無線通信網路100可包括數個演進型NodeB(eNB)110及其他網路實體。eNB為與使用者設備(UE)通信之實體且亦可被稱作基地台、Node B、存取點(AP)等等。每一eNB可提供用於特定地理區域之通信涵蓋範圍。在3GPP中,術語「小區」可指eNB之涵蓋範圍區域及/或伺服此涵蓋範圍區域之eNB子系統,此取決於該術語被使用之上下文。
eNB可提供用於巨型小區、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及/或其他類型之小區的通信涵蓋範圍。巨型小區可涵蓋相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可允許具有服務訂用之UE進行無限定存取。微型小區可涵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且可允許具有服務訂用之UE進行無限定存取。超微型小區可涵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例如,家庭)且可允許與超微型小區具有關聯性之UE(例如,封閉式用戶群組(CSG)中之UE)進行無限定存取。用於巨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巨型eNB。用於微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微型eNB。用於超微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超微型eNB或本籍eNB(HeNB)。在圖1所展示之實例中,eNB 110a可為用於巨型小區102a之巨型eNB,eNB 110b可為用於微型小區102b之微型eNB,且eNB 110c可為用於超微型小區102c之超微型eNB。一eNB可支援一或多個(例如,三個)小區。術語「eNB」、「基地台」及「小區」可在本文中被可互換地使用。
無線通信網路100亦可包括中繼台。中繼台為可自上游台(例如, eNB或UE)接收資料之傳輸且將資料之傳輸發送至下游台(例如,UE或eNB)的實體。中繼台亦可為可中繼用於其他UE之傳輸的UE。在圖1所展示之實例中,中繼(台)eNB 110d可與巨型eNB 110a及UE 120d通信以便促進eNB 110a與UE 120d之間的通信。中繼台亦可被稱作中繼eNB、中繼基地台、中繼器等等。
無線通信網路100可為包括不同類型之eNB(例如,巨型eNB、微型eNB、超微型eNB、中繼eNB等等)之異質網路。此等不同類型之eNB可具有不同傳輸功率位準、不同涵蓋範圍區域,及對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干擾的不同影響。舉例而言,巨型eNB可具有高傳輸功率位準(例如,5W至40W),而微型eNB、超微型eNB及中繼eNB可具有較低傳輸功率位準(例如,0.1W至2W)。
網路控制器130可耦接至一組eNB且可提供用於此等eNB之協調及控制。網路控制器130可經由回程而與eNB通信。eNB亦可(例如)直接地或經由無線或有線回程而間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120a、120b、120c)可貫穿無線通信網路100而分散,且每一UE可靜止或行動。UE亦可被稱作存取終端機、終端機、行動台(MS)、用戶單元、台(STA)等等。UE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手持型器件、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迷你筆記型電腦、智慧筆記型電腦、輕量級筆記型電腦等等。
無線通信網路100(例如,LTE網路)中之一或多個UE 120亦可為低成本(LC)的低資料速率器件,諸如LC MTC UE、LC eMTC UE等等。LC UE可在LTE網路中與舊版及/或進階UE共存,且相較於無線網路中之其他UE(例如,非LC UE)可具有受到限制之一或多個能力。舉例而言,相較於LTE網路中之舊版及/或進階UE,LC UE可在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的情況下操作:最大頻寬之縮減(相對於舊版UE)、 單一接收射頻(RF)鏈、峰率之縮減、傳輸功率之縮減、秩1傳輸、半雙工操作等等。如本文中所使用,具有有限通信資源之器件(諸如MTC器件、eMTC器件等等)通常被稱作LC UE。相似地,舊版器件(諸如舊版及/或進階UE(例如,在LTE中))通常被稱作非LC UE。
圖2為BS/eNB 110及UE 120之設計之方塊圖,BS/eNB 110及UE 120可分別為圖1中的BS/eNB 110中之一者及UE 120中之一者。BS 110可被配備有T個天線234a至234t,且UE 120可被配備有R個天線252a至252r,其中一般而言,T
Figure 105118485-A0202-12-0008-17
1且R
Figure 105118485-A0202-12-0008-18
1。
在BS 110處,傳輸處理器220可自用於一或多個UE之資料源212接收資料,基於自UE接收之頻道品質指示符(CQI)而針對每一UE選擇一或多個調變與寫碼方案(MCS),基於針對UE所選擇之MCS來處理(例如,編碼及調變)用於每一UE之資料,且提供用於所有UE之資料符號。傳輸處理器220亦可處理系統資訊(例如,用於半靜態資源分割資訊(SRPI)等等)及控制資訊(例如,CQI請求、授予、上層傳信等等),且提供附加項符號及控制符號。處理器220亦可針對參考信號(例如,共同參考信號(CRS))及同步信號(例如,主要同步信號(PSS)及次要同步信號(SSS))產生參考符號。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230可在適用時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附加項符號及/或參考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寫碼),且可將T個輸出符號串流提供至T個調變器(MOD)232a至232t。每一MOD 232可處理各別輸出符號串流(例如,用於OFDM等等)以獲得輸出樣本串流。每一MOD 2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類比轉換、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輸出樣本串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來自調變器232a至232t之T個下行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T個天線234a至234t進行傳輸。
在UE 120處,天線252a至252r可自BS 110及/或其他BS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且可將經接收信號分別提供至解調變器(DEMOD)254a至 254r。每一DEMOD 254可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其經接收信號以獲得輸入樣本。每一DEMOD 254可進一步處理輸入樣本(例如,用於OFDM等等)以獲得經接收符號。MIMO偵測器256可自所有R個解調變器254a至254r獲得經接收符號,在適用時對經接收符號執行MIMO偵測,且提供經偵測符號。接收處理器258可處理(例如,解調變及解碼)經偵測符號,將用於UE 120之經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260,且將經解碼控制資訊及系統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280。頻道處理器可判定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CQI等等。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傳輸處理器264可接收及處理來自資料源262之資料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280之控制資訊(例如,用於包含RSRP、RSSI、RSRQ、CQI等等之報告)。處理器264亦可針對一或多個參考信號產生參考符號。來自傳輸處理器264之符號可在適用時由TX MIMO處理器266預寫碼,由MOD 254a至254r進一步處理(例如,用於SC-FDM、OFDM等等),且傳輸至BS 110。在BS 110處,來自UE 120及其他UE之上行鏈路信號可由天線234接收,由DEMOD 232處理,在適用時由MIMO偵測器236偵測,且由接收處理器238進一步處理,以獲得由UE 120發送之經解碼資料及控制資訊。處理器238可將經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239且將經解碼控制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240。BS 110可包括通信單元244且經由通信單元244而與網路控制器130通信。網路控制器130可包括通信單元294、控制器/處理器290,及記憶體292。
控制器/處理器240及280可分別指導BS 110及UE 120處之操作。舉例而言,BS 110處之控制器/處理器240及/或其他處理器及模組可執行或指導圖7及圖11所說明之操作及/或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之其他處理程序。相似地,UE 120處之控制器/處理器280及/或其他處理 器及模組可執行或指導圖8及圖12所說明之操作及/或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之處理程序。記憶體242及282可分別儲存用於BS 110及UE 120之資料及程式碼。排程器246可排程UE以供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進行資料傳輸。
圖3展示用於LTE中之FDD之例示性訊框結構300。用於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中之每一者之傳輸時刻表可被分割成無線電訊框之單元。每一無線電訊框可具有預定持續期間(例如,10毫秒(ms))且可被分割成具有索引0至9之10個子訊框。每一子訊框可包括兩個時槽(slot)。每一無線電訊框可因此包括具有索引0至19之20個時槽。每一時槽可包括L個符號週期,例如,用於正常循環首碼之七個符號週期(如圖2所展示)或用於延伸循環首碼之六個符號週期。每一子訊框中之2L個符號週期可被指派索引0至2L-1。
在LTE中,eNB可以用於由eNB支援之每一小區的系統頻寬之中心1.08MHz而在下行鏈路上傳輸主要同步信號(PSS)及次要同步信號(SSS)。PSS及SSS可分別在具有正常循環首碼之每一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0及5中的符號週期6及5中進行傳輸,如圖3所展示。PSS及SSS可由UE使用以用於小區搜尋及獲取。eNB可橫越用於由eNB支援之每一小區的系統頻寬而傳輸小區特定參考信號(CRS)。CRS可在每一子訊框之某些符號週期中進行傳輸,且可由UE使用以執行頻道估計、頻道品質量測,及/或其他功能。eNB亦可在某些無線電訊框之時槽1中之符號週期0至3中傳輸實體廣播頻道(PBCH)。PBCH可攜載一些系統資訊。eNB可在某些子訊框中在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上傳輸諸如系統資訊區塊(SIB)之其他系統資訊。eNB可在子訊框之第一B個符號週期中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傳輸控制資訊/資料,其中B可針對每一子訊框而為可組態的。eN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剩餘符號週期中在PDSCH上傳輸訊務資料及/或其他資料。
LTE中之PSS、SSS、CRS及PBCH被描述於公眾可得到之名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的3GPP TS 36.211中。
圖4展示用於具有正常循環首碼之下行鏈路之兩個實例子訊框格式410及420。用於下行鏈路之可用時間頻率資源可被分割成資源區塊。每一資源區塊可在一個時槽中涵蓋12個副載波,且可包括數個資源元素。每一資源元素可在一個符號週期中涵蓋一個副載波,且可用以發送一個調變符號,該調變符號可為實數值或複數值。
子訊框格式410可用於被配備有兩個天線之eNB。可在符號週期0、4、7及11中自天線0及1傳輸CRS。參考信號為由傳輸器及接收器先驗地所知之信號且亦可被稱作導頻。CRS為(例如)基於小區身分(ID)而產生的對於小區而言為特定之參考信號。在圖4中,對於具有標籤Ra之給定資源元素,可在彼資源元素上自天線a傳輸調變符號,且可不在彼資源元素上自其他天線傳輸調變符號。子訊框格式420可用於被配備有四個天線之eNB。可在符號週期0、4、7及11中自天線0及1且在符號週期1及8中自天線2及3傳輸CRS。對於子訊框格式410及420兩者,可在可基於小區ID而判定的均勻隔開之副載波上傳輸CRS。不同eNB可在相同或不同副載波上傳輸其CRS,此取決於其小區ID。對於子訊框格式410及420兩者,未用於CRS之資源元素可用以傳輸資料(例如,訊務資料、控制資料,及/或其他資料)。
交錯結構可用於LTE中之FDD的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中之每一者。舉例而言,可定義具有索引0至Q-1之Q個交錯,其中Q可等於4、6、8、10,或某一其他值。每一交錯可包括由Q個訊框隔開之子訊框。詳言之,交錯q可包括子訊框qq+Qq+2Q等等,其中q
Figure 105118485-A0202-12-0011-20
{0,...,Q-1}。
無線網路可支援針對在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上之資料傳輸之混 合自動重新傳輸請求(HARQ)。對於HARQ,傳輸器(例如,eNB 110)可發送封包之一或多個傳輸直至由接收器(例如,UE 120)正確地解碼封包或遇到某一其他終止條件為止。對於同步HARQ,可在單一交錯之子訊框中發送封包之所有傳輸。對於非同步HARQ,可在任何子訊框中發送封包之每一傳輸。
UE可位於多個eNB之涵蓋範圍內。可選擇此等eNB中之一者以伺服UE。可基於諸如接收信號強度、接收信號品質、路徑損耗等等之各種準則來選擇伺服eNB。可藉由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或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某一其他度量來量化接收信號品質。UE可在UE可觀測到來自一或多個干擾eNB之高干擾的支配性干擾情境中操作。
如上文所提及,無線通信網路(例如,無線通信網路100)中之一或多個UE可為相較於無線通信網路中之其他(非LC)器件具有有限通信資源之器件,諸如LC UE。
在一些系統中,例如,在LTE Rel-13中,LC UE可限於可用系統頻寬內之特定窄頻指派(例如,具有不大於六個資源區塊(RB))。然而,LC UE可能夠重新調諧(例如,操作及/或待接)至LTE系統之可用系統頻寬內之不同窄頻區,例如,以便在LTE系統內共存。
作為在LTE系統內之共存之另一實例,LC UE可能夠接收(重複地)舊版實體廣播頻道(PBCH)(例如,一般攜載可用於對小區之初始存取之參數的LTE實體頻道)且支援一或多個舊版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格式。舉例而言,LC UE可能夠接收舊版PBCH,其中橫越多個子訊框進行PBCH之一或多次額外重複。作為另一實例,LC UE可能夠將PRACH之一或多次重複(例如,在支援一或多個PRACH格式的情況下)傳輸至LTE系統中之eNB。PRACH可用以識別LC UE。又,經重複PRACH嘗試之數目可由eNB組態。
LC UE亦可為鏈路預算限制器件,且可基於其鏈路預算限制而以不同操作模式進行操作(例如,需要使不同量之經重複訊息傳輸至LC UE或自LC UE進行傳輸)舉例而言,在一些狀況下,LC UE可以存在極少至無重複之正常涵蓋範圍模式進行操作(例如,使UE成功地接收及/或傳輸訊息所需要之重複量可低,或甚至可不需要重複)。替代地,在一些狀況下,LC UE可以可存在高重複量的涵蓋範圍增強(CE)模式進行操作。在一些狀況下,可作出關於UE是否處於涵蓋範圍增強(CE)模式之判定,且可基於該判定來調整傳輸。舉例而言,對於328位元酬載,CE模式中之LC UE可需要該酬載之150次或更多重複以便成功地接收該酬載。
在一些狀況下,例如,亦對於LTE Rel-13,LC UE可相對於其廣播及單播傳輸接收具有有限能力。舉例而言,用於由LC UE接收之廣播傳輸之最大輸送區塊(TB)大小可限於1000位元。另外,在一些狀況下,LC UE可不能夠在一子訊框中接收一個以上單播TB。在一些狀況下(例如,對於上文所描述之CE模式及正常模式兩者),LC UE可不能夠在一子訊框中接收一個以上廣播TB。此外,在一些狀況下,LC UE可不能夠在一子訊框中接收單播TB及廣播TB兩者。
對於MTC,共存於LTE系統中之LC UE亦可支援用於某些程序(諸如傳呼、隨機存取程序等等)之新訊息(例如,相對於在LTE中用於此等程序之習知訊息)。換言之,用於傳呼、隨機存取程序等等之此等新訊息可與用於與非LC UE相關聯之相似程序的訊息分離。舉例而言,相較於用於LTE中之習知傳呼訊息,LC UE可能夠監測及/或接收非LC UE可不能夠監測及/或接收之傳呼訊息。相似地,相較於用於習知隨機存取程序中之習知隨機存取回應(RAR)訊息,LC UE可能夠接收亦可不能夠由非LC UE接收之RAR訊息。與LC UE相關聯之新傳呼及RAR訊息亦可被重複一或多次(例如,「集束式」)。另外,可支 援用於新訊息之不同數目次重複(例如,不同集束大小)。
寬頻系統內之實例MTC共存
如上文所提及,可在無線通信網路中支援MTC及/或eMTC操作(例如,與LTE或某一其他RAT共存地)。舉例而言,圖5A及圖5B說明MTC操作中之LC UE可如何在寬頻系統(諸如LTE)內共存之實例。
如圖5A之實例訊框結構中所說明,與MTC及/或eMTC操作相關聯之子訊框可運用與LTE(或某一其他RAT)相關聯之常規子訊框予以分時多工(TDM)。
另外或替代地,如圖5B之實例訊框結構中所說明,由MTC中之LC UE使用之一或多個窄頻區可在由LTE支援之較寬頻寬內予以分頻多工。可支援多個窄頻區以用於MTC及/或eMTC操作,其中每一窄頻區跨越不大於總共6個RB之頻寬。在一些狀況下,MTC操作中之每一LC UE可同時在一個窄頻區內(例如,以1.4MHz或6個RB)操作。然而,MTC操作中之LC UE在任何給定時間可重新調諧至較寬系統頻寬中之其他窄頻區。在一些實例中,多個LC UE可由同一窄頻區伺服。在其他實例中,多個LC UE可由不同窄頻區伺服(例如,其中每一窄頻區跨越6個RB)。在又其他實例中,LC UE之不同組合可由一或多個相同窄頻區及/或一或多個不同窄頻區伺服。
LC UE可在用於各種不同操作之窄頻區內操作(例如,監測/接收/傳輸)。舉例而言,如圖5B所展示,可針對PSS、SSS、PBCH、MTC傳信或來自無線通信網路中之BS之傳呼傳輸而由一或多個LC UE監測子訊框之第一窄頻區(例如,跨越不大於6個RB之寬頻資料)。亦如圖5B所展示,可由LC UE使用子訊框之第二窄頻區(例如,亦跨越不大於6個RB之寬頻資料)以傳輸先前在自BS接收之傳信中組態之RACH或資料。在一些狀況下,第二窄頻區可由利用第一窄頻區之相同LC UE利用(例如,LC UE可能已重新調諧至第二窄頻區以在第一窄頻區中 監測之後傳輸)。在一些狀況(儘管未圖示)下,第二窄頻區可由與利用第一窄頻區之LC UE不同之LC UE利用。
儘管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假定6個RB之窄頻,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本文中所呈現之技術亦可應用於不同大小之窄頻區。
用於eMTC UE之實例子訊框可用性
如上文所提及,LC MTC UE在LTE Rel-12中予以介紹。可在LTE版本13(Rel-13)中作出額外增強以支援MTC操作。舉例而言,MTC UE可能夠在較寬系統頻寬(例如,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內的1.4MHz或六個RB之窄頻區中操作(例如,監測、傳輸及接收)。作為第二實例,基地台及MTC UE可藉由一些技術(例如,集束)來支援高達15dB之涵蓋範圍增強(CE)。涵蓋範圍增強亦可被稱作涵蓋範圍延伸及範圍延伸。
可在LTE Rel-13中作出之其他增強可包括基地台以窄頻在MTC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MPDCCH)中傳輸傳呼信號以便傳呼MTC UE。MPDCCH可將用於多個MTC UE之傳呼信號以及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傳送至一或多個其他MTC UE。MPDCCH可相似於如上文所描述之PDCCH/EPDCCH。可在使用MPDCCH時支援基於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之解調變。亦即,傳輸MPDCCH之BS可運用MPDCCH來傳輸DMRS。接收MPDCCH及DMRS之UE可基於DMRS來解調變MPDCCH。
為了達成涵蓋範圍增強(例如,15dB CE),可(例如)橫越多個子訊框而將傳輸集束(重複)多次。圖7說明集束(重複)大小為6之集束的實例710(用於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然而,執行集束時之一個挑戰為並非所有子訊框皆可用於重複。舉例而言,TDD子訊框組態可將某些子訊框指示為DL,此意謂其不可用於集束式UL傳輸,或可將某些子訊框指示為UL,此意謂其不可用於集束式DL傳輸。另外,某些子 訊框可經指定用於其他目的,諸如多播廣播單頻網路(MBSFN)或增強型MBSFN(eMBSFN),或用作量測間隙(例如,用於使UE調離以及對其他頻率進行量測)。
在任何狀況下,本發明之態樣提供用於處理某些子訊框可能不可用於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集束式傳輸之事實的技術。
圖6說明用於可由UE(例如,圖1中之UE 120a)(諸如MTC UE)執行之無線通信之實例操作600。
操作600在區塊602處開始,其中UE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在604處,UE經由較寬系統頻寬內之至少一個窄頻區而基於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如本文中所描述,可基於不可用子訊框之分類來調整通信(本文中描述分類技術)。在一些狀況下,可調整通信以使將在第二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之集束式傳輸跳至一或多個稍後發生(後續)子訊框,或以在集束式傳輸經排程以在第一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的情況下推遲集束式傳輸且將經推遲集束式傳輸排程至一或多個稍後發生子訊框。
在原本將經排程以用於集束式傳輸之某些子訊框之不可用性的情況下,UE如何確切地執行集束式傳輸存在各種選項。舉例而言,再次參看圖7,可推遲不可用子訊框,如實例720中所展示,其中將在不可用子訊框SF1及SF2上傳輸之傳輸被推遲至SF6及SF7。作為另一實例,可跳過子訊框,如實例730中所展示,其中將在不可用子訊框SF1及SF2上傳輸之傳輸被完全地跳過。
在一些狀況下,如何處理不可用子訊框可取決於其不可用之原因。舉例而言,不可用子訊框可被分類成兩個群組。第一群組(群組1)可包括不可用於任何eMTC UE(例如,歸因於MBSFN或TDD)之子訊框。群組1子訊框通常係在廣播傳輸中被傳信(例如,SIB)。第二群 組(群組2)可包括不可用於特定UE(例如,由於與量測間隙之衝突)之子訊框。群組2子訊框通常係在每UE基礎上被傳信(例如,RRC)。如展示集束大小為10之實例的圖8所說明,可推遲群組1之子訊框,而可跳過群組2中之子訊框(引起小於10之有效集束大小)。
在一些狀況下,可(例如)基於增強型干擾減輕及訊務調適(eIMTA)方案來動態地更新TDD子訊框組態。此情形可向設法判定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的eMTC UE呈現挑戰。動態TDD組態通常係在PDCCH共同搜尋空間中被傳信。
不幸的是,eMTC UE由於為窄頻或在涵蓋範圍增強中而可不能夠追蹤TDD組態改變。此外,將eIMTA組態傳信至eMTC UE可為成本高的(在許多窄頻中重複)或不可能的(用於M-PDCCH之集束大小長於eIMTA更新週期)。使用預設TDD組態一般對於集束式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傳輸可能不起作用。舉例而言,如圖9所說明,在eIMTA在組態1與組態2之間切換之小區中,若該小區使用組態2,則由使用組態1之UE進行之UL集束式傳輸(在SF3及SF7上)將與DL傳輸(亦在SF3及SF7上)衝突。在另一實例中,若該小區使用組態1,則由使用組態2之UE進行之DL集束式傳輸(在SF3及SF7上)將與UL傳輸(亦在SF3及SF7上)衝突。
一種用以動態地處理信號SF組態(諸如以eIMTA)之方法係運用用於上行鏈路之一些子訊框及用於下行鏈路之一些子訊框來組態UE。如圖10所說明,可經由指示子訊框可用性之點陣圖(bitmap)而提供傳信。圖10中之頂部圖解說明由「舊版」eIMTA UE經歷之實際UL/DL子訊框組態,而底部圖解說明基於點陣圖的用於集束式傳輸之UL/DL子訊框之可用性。有可能亦包括關於與TDD不相關之子訊框可用性之資訊,例如,MBSFN子訊框,或eNB想要保留給舊版使用者之子訊框。
另一選項係運用用於上行鏈路之一個TDD子訊框組態及用於下行鏈路之不同TDD子訊框組態來組態eMTC UE。舉例而言,UE可使用用於下行鏈路之組態1及用於上行鏈路之組態2(有效地避免衝突)。在一些狀況下,MTC UE可重新使用與舊版UE相同之某些場(例如,其可能必須在eMTC SIB上進行傳輸)。舉例而言,此等組態可包括來自SIB1之用於DL子訊框之TDD組態或用於U子訊框之HARQ-參考組態(eIMTA組態)。
在一些狀況下,若(明確地)排程LTE eMTC上行鏈路子訊框,則UE可僅僅遵循下行鏈路授予。在一些狀況下,對於不具有涵蓋範圍增強(無集束或具有小涵蓋範圍增強)之UE,UE遵循上行鏈路授予。作為一實例,若針對子訊框M接收到授予,則UE可在子訊框M上傳輸上行鏈路,而不管TDD(或HARQ-參考組態)組態。
對於涵蓋範圍增強中之UE,針對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兩者可需要集束,因此可用上行鏈路子訊框可由HARQ-參考組態或相似場給出。在一些狀況下,對於針對當前無線電訊框不需要集束式MPDCCH但需要集束式PUSCH之UE,該UE可使用經排程子訊框加HARQ-參考組態中指示之子訊框。對於其他無線電訊框(例如,若集束大小長),UE可僅使用經由HARQ-參考組態而指示為可用於集束之子訊框。此方法可有用於小的上行鏈路集束大小(例如,2)。在一些狀況下,若廣播某一組態(例如,cfg #0),則UE可僅僅使用廣播(SIB)組態。否則,UE可使用另一(參考)組態。
圖11說明SIB廣播組態為組態3而HARQ-參考組態為組態4之實例。在所說明情境中,若針對可用性為未知之子訊框(被標記為「?」之子訊框)接收到(明確)授予,則UE可假定其為UL子訊框且至少針對此無線電訊框而使用彼子訊框以用於集束式UL傳輸。另一方面,在圖12所說明之實例中,當子訊框可用性為未知時,UE可在不存在明 確授予的情況下避免此子訊框。
在一些狀況下,UE可針對不同頻道不同地判定子訊框可用性(例如,mPDCCH與經PDSCH排程之mPDCCH、廣播PDSCH相對於單播PDSCH,或基於mPDCCH之PDSCH相對於無mPDCCH之PDSCH)。一個可能實例為:對於單播PDSCH,可以某種方式在DCI自身中指示子訊框可用性,但具有有限資訊。舉例而言,eNB可針對mPDCCH、廣播PDSCH及無mPDCCH之PDSCH來組態參考組態。eNB可針對基於單播mPDCCH之PDSCH(例如,針對無或低涵蓋範圍增強狀況)分離地組態參考組態。舉例而言,可在SIB1中傳信兩個組態,且可使用DCI中之位元以在此兩個組態之間切換。可在每UE基礎上啟用此模式(例如,RRC組態)。
在一些狀況下,可將特殊子訊框組態分離地傳信至舊版UE及eMTC UE。舉例而言,針對攜載子訊框組態資訊之系統資訊(SI)之更新週期對於eMTC及常規UE可不同。此亦可暗示DMRS組態對於兩個類型之UE可不同。在此等狀況下,可沒有可能針對用於特殊子訊框之MPDCCH/PDCCH在同一RB中多工舊版UE及LC UE。在一些狀況下,該UE相較於不經由窄頻區進行通信之UE以不同週期性接收關於子訊框組態之SI更新。
在一些狀況下,子訊框可用性可經傳信以用於不同雙工模式之部署。舉例而言,圖13說明可由UE執行以接收TDD及FDD部署中之子訊框可用性之傳信的實例操作1300。
操作1300在1302處藉由判定通信鏈路之雙工模式而開始。在1304處,UE接收用於經判定雙工模式之系統資訊。在1306處,UE至少基於經接收系統資訊來識別可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
此子訊框可用性可考量各種類型之子訊框組態,諸如動態TDD組 態、幾乎空白子訊框(ABS)組態、MBSFN組態,或更一般化地,考量eNB出於排程原因而不想要用於eMTC之任何子訊框。舉例而言,在TDD模式中,eNB可傳信子訊框可用於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抑或不可用於任一者。在FDD中,eNB可傳信子訊框可用於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此兩者抑或不可用於任一者。
在此等狀況下,可有益的是在TDD及FDD中使用不同傳信方案以最小化傳信附加項。舉例而言,用於FDD之子訊框可用性可由兩個位元遮罩判定,其中第一位元遮罩傳信用於下行鏈路之可用子訊框,且第二位元遮罩傳信用於上行鏈路之可用子訊框。
另一方面,用於TDD之子訊框可用性可由TDD組態及(單一)位元遮罩判定,其中位元遮罩傳信子訊框是否可用,且TDD組態傳信子訊框之方向。若子訊框不可用(如由遮罩所指示),則彼子訊框可能不可用於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若子訊框可用,則由TDD組態給出彼子訊框之方向。
可藉由考慮一實例來表明此類型之傳信,該實例具有以下TDD組態:DSUUDDSUUD
及用以指示子訊框可用性之以下位元遮罩:1101111110
在此狀況下,可用下行鏈路子訊框為:0,1,4,5,6(SF9在該遮罩中被停用)
此係因為SF9在該遮罩中被停用,而可用下行鏈路子訊框為:1,3,6,7,8
此係因為SF2在該遮罩中被停用。子訊框可用性位元遮罩可具有不同長度,此取決於特定實施例。舉例而言,位元遮罩可具有10個位元(傳信每一個無線電訊框)、40個位元(傳信每4個無線電訊框),或經 縮減大小(例如,假定子訊框0及5始終可用,或假定傳呼子訊框始終可用)。
在一些狀況下,當出於矛盾目的而識別一或多個子訊框時,UE可採取行動。舉例而言,在一些狀況下,UE可經組態以用於週期性CSI報告,此意謂某些子訊框需要為上行鏈路以用於傳輸CSI。在此等子訊框經代替地排程以用於下行鏈路傳輸的情況下,UE可需要採取行動以解決此矛盾(或衝突)。在一些狀況下,UE可優先傳輸CSI。舉例而言,UE可判定經排程以用於頻道狀態資訊(CSI)之週期性傳輸之一組子訊框且判定經排程以用於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傳輸之一組子訊框。UE可在經排程以用於週期性CSI之傳輸之該組子訊框與經排程以用於PDSCH傳輸之該組子訊框至少部分地重疊的情況下丟棄CSI之週期性傳輸。換言之,接收PDSCH可優先於CSI之傳輸(引起CSI傳輸丟棄)。
在一些狀況下,eNB可傳信有效下行鏈路子訊框之指示及不同類型之子訊框之指示(例如,MBSFN或特殊子訊框)。基於此等指示,UE可判定下行鏈路子訊框或不同類型之子訊框的有效性。
圖14說明可由UE執行以基於此等指示來判定不同類型之子訊框之有效性的實例操作1400。
操作1400在1402處藉由判定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第一組子訊框而開始。在1404處,UE判定第二組子訊框,且在1406處,UE至少基於第一組子訊框及第二組子訊框來判定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第三組子訊框。在1408處,UE在用於有效下行鏈路接收之第三組子訊框中接收下行鏈路頻道。
作為一實例,第二組子訊框可為MBSFN子訊框。在一些狀況下,UE可經組態以運用MBSFN子訊框組態來更動有效下行鏈路子訊框組態。舉例而言,UE可接收特定子訊框為有效(例如,對於下行鏈 路)但亦被標記為MBSFN之指示。在此狀況下,UE可更動有效(下行鏈路)子訊框組態,且將特定子訊框視為無效。
在一些狀況下,UE可經組態以將下行鏈路子訊框之可用性設定為針對不同傳輸模式或頻道而不同。舉例而言,eNB可將一些MBSFN子訊框組態為有效,其中不存在CRS。若狀況如此,則UE可不能夠運用CRS解調變來接收PDSCH(例如,傳輸模式1、2或6),但可能夠運用DMRS解調變來接收PDSCH(例如,傳輸模式9)及/或運用DMRS解調變來接收MPDCCH。因此,子訊框可用性可隨頻道及/或傳輸模式而變。若子訊框不可用(例如,歸因於頻道/傳輸模式與MBSFN之非相容性),則UE可跳過此特定子訊框中之接收且將其計入總重複數目。替代地,UE可推遲MBSFN子訊框中之重複。
相似地,一些特殊子訊框可經組態為有效下行鏈路子訊框。在此狀況下,一些傳輸模式在特殊子訊框中可能不為可用的。舉例而言,可能不在具有延伸CP及5:5:2特殊子訊框組態之特殊子訊框中支援傳輸模式9。在此狀況下,UE可跳過此特定子訊框中之接收且將其計入總重複數目。替代地,UE可推遲特殊子訊框中之重複。
在一些狀況下,且在TDD部署中,集束式下行鏈路傳輸可包含正常子訊框及特殊子訊框兩者。對於一些頻道,資源之可用性在正常子訊框及特殊子訊框中可不同。舉例而言,在舊版LTE之後,用於eMTC(MPDCCH)正常子訊框之下行鏈路控制頻道可具有每RB 4個增強型控制頻道元素(ECCE),而一些特殊子訊框可具有每RB 2個ECCE。在此狀況下,若在特殊子訊框中重複MPDCCH,則一些ECCE可能不可用於重複。舉例而言,正常子訊框可具有ECCE{0,1,2,3},且特殊子訊框可具有ECCE{0,1},因此並非所有ECCE皆可被重複。
在一些狀況下,可能不在特殊子訊框中完全地重複跨越數個ECCE(例如,{0,1,2,3})之候選者MPDCCH(例如,該重複將僅使用 {0,1})。在一些其他狀況下,可能存在用於監測之兩個候選者,例如,跨越ECCE{0,1}之候選者1,及跨越ECCE{2,3}之候選者2。因此,在此實例中,在特殊子訊框中可僅重複候選者1,且在特殊子訊框中可不重複候選者2。在此狀況下,eNB可在特殊子訊框中傳輸DMRS,而不管候選者是否被重複/傳輸。
替代地,可取決於重複之數目而界定每RB的ECCE之數目。舉例而言,若UE經組態成無MPDCCH重複,則其可在具有每RB 2個ECCE之特殊子訊框中接收MPDCCH。若UE經組態成具有MPDCCH重複,則特殊子訊框可具有每RB 4個ECCE,使得可重複所有候選者。在一些其他狀況下,UE可在經組態成具有MPDCCH重複時將特殊子訊框視為無效。舉例而言,若UE正在監測經重複地傳輸之MPDCCH,則可將具有每RB 2個ECCE之特殊子訊框視為無效子訊框。
如本文中所描述,本發明之態樣提供可允許依賴於用於涵蓋範圍增強之集束式傳輸之eMTC UE應對某些子訊框不可用於此等集束式傳輸之事實的技術。
如上文所描述,本發明之態樣提供用於處理某些子訊框可能不可用於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集束式傳輸之事實的技術。
如本文中所使用,提及項目清單「中之至少一者」的片語係指彼等項目之任何組合,包括單一成員。作為一實例,「a、b或c中之至少一者」意欲涵蓋a、b、c、a-b、a-c、b-c及a-b-c,以及與同一元素之倍數的任何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及c-c-c,或a、b及c之任何其他排序)。
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之步驟可直接地以硬體、以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韌體模組或以該兩者之組合予以體現。軟體/韌體模組可駐留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相變記憶體(PCM)、暫存器、 硬碟、可移除式磁碟、CD-ROM或此項技術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之儲存媒體中。例示性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及/或將資訊寫入至儲存媒體。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與處理器成一體式。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駐留於ASIC中。ASIC可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中。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而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中。通常,在存在諸圖所說明之操作的情況下,彼等操作可具有編號相似的對應之對應物構件加功能組件。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設計中,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組合予以實施。若以軟體/韌體予以實施,則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進行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至另一處之傳送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而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件、磁碟儲存器件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以攜載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構件且可由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電腦或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處理器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任何連接被適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韌體,則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運用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提供本發明之先前描述以使得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皆能夠製造 或使用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疇的情況下,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容易顯而易見,且可將本文中所定義之一般原理應用於其他變化。因此,本發明並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應符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的最廣範疇。
600‧‧‧操作
602‧‧‧區塊
604‧‧‧區塊

Claims (29)

  1. 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設備(UE)進行之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其中,該一或多個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包含:一第一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使用一窄頻區進行通信之任何UE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以及一第二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一或多個特定UE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及經由該窄頻區而基於該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通信包含:跳過將在該第二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之集束式傳輸;或在集束式傳輸經排程以在該第一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的情況下推遲該等集束式傳輸且將該等經推遲集束式傳輸排程至一或多個稍後發生子訊框。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動態排程之子訊框組態。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指示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之傳信:用於集束式上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或用於集束式下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傳信係經由一或多個點陣圖予以提供。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傳信係經由以下各者予以提供:用於判定用於集束式下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的一第一子訊框組態;及用於判定用於集束式上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的一第二子訊框組態。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UE是否處於一涵蓋範圍增強(CE)模式;及基於該判定來使用一後續子訊框進行傳輸。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指示一後續子訊框可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一授予;及對於至少一當前無線電訊框,使用該後續子訊框及基於該第二子訊框組態而經指示為可用之子訊框進行傳輸。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受集束式傳輸之一頻道類型。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一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一參考子訊框組態;且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二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二參考子訊框組態。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相較於不經由該窄頻區進行通信之UE以一不同週期性接收關於子訊框組態之系統資訊(SI)更新。
  12.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其中,該一或多個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包含:一第一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使用該窄頻區進行通信之任何UE之子訊框,以及一第二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一或多個特定UE之子訊框;及一介面,其經組態以經由該窄頻區而基於該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
  13.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中該通信經調整以:跳過將在該第二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之集束式傳輸;或在集束式傳輸經排程以在該第一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的情況下推遲該等集束式傳輸且將該等經推遲集束式傳輸排程至一或多個稍後發生子訊框。
  14.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中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動態排程之子訊框組態。
  15. 如請求項14之裝置,其中該介面經組態以接收指示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之傳信:用於集束式上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或用於集束式下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
  16. 如請求項15之裝置,其中該傳信係經由一或多個點陣圖予以提供。
  17. 如請求項15之裝置,其中該傳信係經由以下各者予以提供:用於判定用於集束式下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的一第一子訊框組態;及用於判定用於集束式上行鏈路傳輸之子訊框之可用性的一第二子訊框組態。
  18.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中: 該至少一處理器其進一步經組態以判定該UE是否處於一涵蓋範圍增強(CE)模式;該介面其經組態以基於該判定來使用一後續子訊框進行通信。
  19.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中:該介面其經組態以接收指示一後續子訊框可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一授予;該介面其經組態以對於至少一當前無線電訊框,使用該後續子訊框及基於該第二子訊框組態而經指示為可用之子訊框進行通信。
  20.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中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受集束式傳輸之一頻道類型。
  21.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一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一參考子訊框組態;且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二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二參考子訊框組態。
  22.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用於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的構件,其中,該該一或多個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包含: 一第一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使用一窄頻區進行通信之任何UE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以及一第二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一或多個特定UE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及用於經由該窄頻區而基於該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的構件。
  23.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用於該通信的構件包含:用於跳過將在在該第二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之集束式傳輸的構件;或用於在集束式傳輸經排程以在該第一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的情況下推遲該等集束式傳輸且將該等經推遲集束式傳輸排程至一或多個稍後發生子訊框的構件。
  24.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動態排程之子訊框組態。
  25. 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一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一參考子訊框組態;且 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二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二參考子訊框組態。
  26. 一種被指令編碼的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在該些指令執行時會導致使用者設備(UE):在至少一個無線電訊框內識別不可用於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之一或多個子訊框,其中,該一或多個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包含:一第一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使用一窄頻區進行通信之任何UE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以及一第二群組,包含經判定為對於一或多個特定UE不可用於集束式傳輸之子訊框;及經由該窄頻區而基於該識別來使用橫越多個子訊框之集束式傳輸進行通信。
  27. 如請求項26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其經編碼以:跳過將於該第二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之集束式傳輸;或 在集束式傳輸經排程以在該第一群組之一或多個不可用子訊框上發生的情況下推遲該等集束式傳輸且將該等經推遲集束式傳輸排程至一或多個稍後發生子訊框。
  28. 如請求項26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識別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經動態排程之子訊框組態。
  29. 如請求項28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一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一參考子訊框組態;且該識別係基於用於一第二組一或多個頻道類型之一第二參考子訊框組態。
TW105118485A 2015-07-16 2016-06-13 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tc)之子訊框可用性 TWI743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93579P 2015-07-16 2015-07-16
US62/193,579 2015-07-16
US201562244641P 2015-10-21 2015-10-21
US62/244,641 2015-10-21
US201662292204P 2016-02-05 2016-02-05
US62/292,204 2016-02-05
US15/177,006 2016-06-08
US15/177,006 US10292176B2 (en) 2015-07-16 2016-06-08 Subframe availability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5806A TW201705806A (zh) 2017-02-01
TWI743037B true TWI743037B (zh) 2021-10-21

Family

ID=5623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485A TWI743037B (zh) 2015-07-16 2016-06-13 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tc)之子訊框可用性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292176B2 (zh)
EP (1) EP3323218B1 (zh)
JP (1) JP6700375B2 (zh)
KR (1) KR20180030044A (zh)
CN (2) CN112312365B (zh)
BR (1) BR112018000887A2 (zh)
TW (1) TWI743037B (zh)
WO (1) WO20170111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3066B2 (en) * 2015-04-22 2019-06-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hannel and LC device
WO2016190620A1 (ko) * 2015-05-22 2016-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무선 기기
US10292176B2 (en) 2015-07-16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availability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WO2017052326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various iot network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659907B (zh) * 2016-07-25 2022-08-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公共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JP6911296B2 (ja) * 2016-08-08 2021-07-2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04360B2 (en) 2017-02-14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US10952241B2 (en) * 2017-02-14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index determination for bundled channel transmission in special subframes
US10420102B2 (en) 2017-02-15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US10932270B2 (en) * 2017-06-15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ser equipment-requested beam pair link procedure
EP3562085B1 (en) 2017-07-12 2021-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nb-iot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link physical channel on tdd special subframe
US10728803B2 (en) * 2017-08-07 2020-07-28 Apple Inc. Adaptive and proactive feedback for power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O2019095188A1 (en) 2017-11-16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rier management
US11101950B2 (en) 2018-01-12 2021-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bundling in slot aggregation and slot format considerations for new radio
CN113784323B (zh) 2018-07-25 2023-09-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Mtc系统的物理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836466B1 (en) * 2018-08-09 2022-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erformance of lte mtc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2703693A (zh) * 2018-08-09 2021-04-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9411A1 (en) * 2013-01-08 2014-07-17 Nec Corporati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base station and a meathod therein
WO2014109621A1 (ko) * 2013-01-14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US20140301255A1 (en) * 2013-04-04 2014-10-0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US20150003302A1 (en) * 2013-06-28 2015-01-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Joint FDD and TDD Carrier Aggregation
CA2925697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150156671A1 (en) * 2013-12-04 2015-06-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simultaneously on multiple frequenc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5644B2 (en) * 2012-08-10 2017-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verage enhancements
EP2945447A4 (en) * 2013-01-09 2016-08-03 Sharp Kk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US9485763B2 (en) * 2013-01-14 2016-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GB2510140A (en) 2013-01-24 2014-07-30 Sony Corp Virtual carrier for reduced capability wireless devices
KR20160009534A (ko) * 2013-03-07 2016-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에 관련된 신호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CN105453461B (zh) * 2013-07-25 2018-06-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覆盖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242203A1 (en) * 2013-11-22 2016-08-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bundle of pdcch, and mtc device
US20150173102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129000B2 (en) * 2014-03-07 2018-1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94496B2 (en) * 2014-11-07 2020-06-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group message to user equipment (UE)
US20180054289A1 (en) * 2015-02-10 2018-02-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CN107836093B (zh) * 2015-07-14 2020-11-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用于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US10292176B2 (en) 2015-07-16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availability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9411A1 (en) * 2013-01-08 2014-07-17 Nec Corporati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base station and a meathod therein
WO2014109621A1 (ko) * 2013-01-14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US20140301255A1 (en) * 2013-04-04 2014-10-0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US20150003302A1 (en) * 2013-06-28 2015-01-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Joint FDD and TDD Carrier Aggregation
CA2925697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20150156671A1 (en) * 2013-12-04 2015-06-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simultaneously on multiple frequenc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30044A (ko) 2018-03-21
US20190239241A1 (en) 2019-08-01
CN112312365A (zh) 2021-02-02
CN112312365B (zh) 2024-01-16
US10764908B2 (en) 2020-09-01
EP3323218B1 (en) 2021-03-24
CN107852300A (zh) 2018-03-27
JP2018524940A (ja) 2018-08-30
BR112018000887A2 (pt) 2018-09-11
WO2017011105A1 (en) 2017-01-19
EP3323218A1 (en) 2018-05-23
JP6700375B2 (ja) 2020-05-27
TW201705806A (zh) 2017-02-01
US10292176B2 (en) 2019-05-14
US20170019911A1 (en) 2017-01-19
CN107852300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3037B (zh) 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tc)之子訊框可用性
TWI745475B (zh) 於非錨資源區塊中之窄頻參考訊號
AU2020203829B2 (en) Enhanced paging procedure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CN110999474B (zh) 用于定位参考信号(prs)管理的技术和装置
TWI713350B (zh) 用於機器類型通訊(mtc)的隨機存取規程和廣播優先順序區分
CN109314621B (zh) 窄带系统中参考信号存在和/或带宽确定
KR20200014788A (ko) 뉴 라디오에서의 차별화된 랜덤 액세스
CN110800368B (zh) 在连接释放之后的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快速空闲转变
JP2018511967A (ja) カバレッジ拡張のための基準信号設計
CN110892690A (zh) 用于窄带操作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