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484B - 穿戴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穿戴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9484B
TWI739484B TW109120890A TW109120890A TWI739484B TW I739484 B TWI739484 B TW I739484B TW 109120890 A TW109120890 A TW 109120890A TW 109120890 A TW109120890 A TW 109120890A TW I739484 B TWI739484 B TW I7394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plate
gas
valve
piez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0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1071A (zh
Inventor
莫皓然
薛達偉
陳昱慈
鄭守成
黃啟峰
韓永隆
林宗義
Original Assignee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0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9484B/zh
Priority to US17/343,881 priority patent/US1153718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4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1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107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1/00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B81B2201/03Microengines and actuators
    • B81B2201/036Micro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B7/0083Temperature control
    • B81B7/009Maintaining a constant temperature by heating or cooling
    • B81B7/0093Maintaining a constant temperature by heating or cooling by cool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9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Abstract

一種穿戴顯示裝置,包括:一裝置本體,包含一前蓋、一側蓋、一填充氣囊、一電路板及一微處理器;一散熱處理模組,包含有一第一致動器,該第一致動器對應定位於該微處理器位置處,供以致動導送氣體而對該微處理器進行熱交換;一充氣致動模組,包含一基座、一通氣通道、一第二致動器及閥組件,該第二致動器及該閥組件受驅動時,該閥組件開啟而控制第二致動器之進氣,同時該第二致動器被致動傳輸一氣體給該通氣通道集氣,並傳輸該氣體給該填充氣囊充氣,讓穿戴者能穩固穿戴貼合定位。

Description

穿戴顯示裝置
本案關於一種穿戴顯示裝置,尤指具有極薄型流體泵,用於電子裝置散熱或充氣裝置或眼壓偵測所結合的頭戴裝置。
近年來科技生活的快速發展,其虛擬實境相關周邊之規格、配備、功能都急速的升級,為了因應其需求,穿戴顯示裝置內部的處理晶片能力同樣也必須已大幅提升,但處理晶片在高速運轉時所產生的熱能若無法快速排除,將大幅影響其效能;另外,此穿戴裝置在長時間使用時,需要考慮其穿戴時的舒適度,以及此穿戴裝置在長時間使用時,避免眼睛過度使用造成暈眩或眼壓過度造成傷害影響健康。有鑑於此,要如何提供一種改善上述問題之穿戴顯示裝置,實乃本發明目前所欲解決之主要課題。
本案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穿戴顯示裝置,利用微型泵結構之第一致動器所建構之散熱處理模組對穿戴顯示裝置內部的微處理晶片作有效散熱,以提升其運作效能,不僅使整個裝置更趨於微型化且達到靜音之散熱效果,且利用微型泵結構之第二致動器去充氣填充氣囊,讓穿戴裝置在長時間使用時具備穿戴舒適度,以及利用微型泵結構之第三致動器搭配眼壓感測器可對穿戴者作眼壓之偵測,並提出警示,避免穿戴使用者眼睛過度使用造成暈眩或眼壓過度造成傷害影響健康。
本案之一廣義實施態樣為一種穿戴顯示裝置,包括:一裝置本體,包含一前蓋、一側蓋、一填充氣囊、一電路板及一微處理器,其中該側蓋連接於該前蓋一側,該填充氣囊貼附定位於該側蓋一側,而該電路板設置定位於該側蓋內部,以及該微處理器封裝在該電路板上;一散熱處理模組,包含一第一致動器,該第一致動器對應定位於該微處理器位置處,供以致動導送氣體而對該微處理器進行熱交換;一充氣致動模組,設置於該電路板上,包含一基座、一通氣通道、一第二致動器及一閥組件,其中該基座定位於該電路板,並與該通氣通道連通,且該第二致動器設置定位於該基座內,以及該通氣通道連通該填充氣囊,該閥組件設置於該基座上,供以受驅動時開啟或關閉而控制該第二致動器之進氣;其中,該第二致動器及該閥組件受驅動時,該閥組件開啟而控制第二致動器之進氣,同時該第二致動器被致動傳輸一氣體給該通氣通道集氣,並傳輸該氣體給該填充氣囊充氣,讓穿戴者能穩固穿戴貼合定位。
1:裝置本體
11:前蓋
12:側蓋
13:填充氣囊
14:頭帶
15:電路板
16:微處理器
17:通信器
18:顯示器
19:眼壓感測器
2:散熱處理模組
21:第一致動器
22:導熱管件
23:散熱液
24:液體泵
241:閥蓋體
2411:閥蓋第一表面
2412:閥蓋第二表面
2413:入口通道
2413A:入口突緣
2413B:第一凸出結構
2414:出口通道
2414A:出口突緣
2414B:出口腔室
2415:卡掣件
242:閥門片
242A:第一閥門片
242B:第二閥門片
2421A、2421B:中央閥片
2422A、2422B:延伸支架
2423A、2423B:透空通孔
243:閥底座
2431:閥底第一表面
2432:閥底第二表面
2433:入口閥門通道
2433A:入口凹緣
2433B:入口腔室
2434:出口閥門通道
2434A:出口凹緣
2434B:第二凸出結構
2435:對接卡孔
2436:集流腔室
244:致動器
2441:振動片
2441A:電性接腳
2442:壓電元件
245:外筒
2451:內壁凹置空間
2452:中心凹槽
2453:穿透框口
246:密封膠
25:定位容置座
251:通氣孔
3:充氣致動模組
31:基座
32:通氣通道
33:第二致動器
34:閥組件
341:閥導件
342:閥基座
343:密封件
341a、342a、343a:通孔
344:容置空間
4:第三致動器
5:微型泵
51:進流板
511:進流孔
512:匯流排槽
513:匯流腔室
52:共振片
521:中空孔
522:可動部
523:固定部
53:壓電致動器
531:懸浮板
532:外框
533:支架
534:壓電元件
535:間隙
536:凸部
54:第一絕緣片
55:導電片
56:第二絕緣片
57:腔室空間
6:鼓風型微型泵
61:噴氣孔片
611:懸浮片
612:中空孔洞
613:空隙
62:腔體框架
63:致動體
631:壓電載板
632:調整共振板
633:壓電板
64:絕緣框架
65:導電框架
66:共振腔室
67:氣流腔室
68:定位塊
7:微機電微型泵
71:基材
711:進氣孔
712:第一表面
713:第二表面
72:氧化層
721:匯流通道
722:匯流腔室
73:振動層
731:矽晶片層
7311:致動部
7312:外周部
7313:連接部
7314:流體通道
732:第二氧化層
7321:氧化層中空孔
733:金屬層
7331:穿孔
7332:振動部
7333:固定部
7334:第三表面
7335:第四表面
74:壓電組件
741:下電極層
742:壓電層
743:絕緣層
744:上電極層
第1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示意圖。
第2A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電路板上微處理器之一較佳散熱實施例示意圖。
及第2B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電路板上微處理器之另一較佳散熱實施例示意圖。
第3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另一角度示意圖。
第4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5A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電路板上微處理器之一較佳散熱實施例之散熱處理模組示意圖。
第5B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電路板上微處理器之另一較佳散熱實施例之散熱處理模組示意圖。
第6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液體泵立體示意圖。
第7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液體泵俯視示意圖。
第8A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液體泵分解示意圖。
第8B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液體泵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圖。
第9圖為第7圖中AA’剖面線之剖面示意圖。
第10圖為第7圖中BB’剖面線之剖面示意圖。
第11A圖至第11B圖為液體泵作動示意圖。
第12A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型泵分解示意圖。
第12B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型泵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圖。
第13A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型泵剖面示意圖。
第13B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型泵另一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第13C圖至第13E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型泵作動示意圖。
第14圖為本案充氣致動模組之第二致動器為鼓風型微型泵分解示意圖。
第15A圖為本案充氣致動模組之第二致動器為鼓風型微型泵剖面示意圖。
第15B圖至第15C圖為第15A圖中第二致動器為鼓風型微型泵作動示意圖。
第16A圖為本案閥組件剖面示意圖。
第16B圖為本案閥組件實施關閉狀態剖面示意圖。
第17A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機電微型泵剖面示意圖。
第17B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機電微型泵分解示意圖
第18A圖至第18C圖為本案穿戴顯示裝置之微機電微型泵作動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本案提供一種穿戴顯示裝置,包括:一裝置本體1、一散熱處理模組2及一充氣致動模組3,其中裝置本體1包含一前蓋11、一側蓋12、一填充氣囊13、一頭帶14、一電路板15、一微處理器16、一通信器17及一組顯示器18,側蓋12連接於前蓋11一側,填充氣囊13貼附定位於側蓋12一側,以及一組顯示器18設置定位於側蓋12一側,頭帶14連接於側蓋12上。側蓋12設置於前蓋11及填充氣囊13之間,裝置本體1利用頭帶14可供穿戴使用,填充氣囊13能提供穿戴者之穿戴定位及舒適性,而電路板15設置定位於側蓋12之內部,以及微處理器16及通信器17封裝在電路板15上,且通信器17透過藍牙(Bluetooth)或無線網路(Wi-Fi)構成無線雙向傳輸資料,此資料可以透過通信器17接收提給微處理器16作運算處理提供給一組顯示器18產生影像資料顯示,顯示經微處理器16所處理之影像。值得注意的是,一組顯示器18可以是兩個分離的顯示器18分別設置於側蓋12內部,但不以此為限,一組顯示器18亦可以是一整組的顯示器18設置於側蓋12內部。可以理解的是,顯示器18亦有與電路板15及微處理器16電性連接,以顯示經微處理器16所處理之影像。
如第2A圖及第5A圖所示,其為電路板15上微處理器16之散熱處理模組2一較佳散熱實施例示意圖。上述之散熱處理模組2包含有第一致動器21,第一致動器21對應定位於微處理器16位置處,供以致動導送氣體而 對微處理器16進行熱交換作有效散熱,以提升其運作效能。在本實施例中,散熱處理模組2也包含一定位容置座25,定位容置座25設置於電路板15上,且定位容置座25設有一通氣孔251,而第一致動器21設置定位於定位容置座25內,供以致動導送氣體由通氣孔251導流而對微處理器16進行熱交換,以利微處理器16的降溫,如第5A圖箭頭指示係指微處理器16所產生的熱,透過散熱處理模組2被導流導出。
如第2B圖及第5B圖所示,其為電路板15上微處理器16之散熱處理模組2另一較佳散熱實施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處理模組2包含有第一致動器21、一導熱管件22及一定位容置座25,導熱管件22接觸微處理器16之一發熱表面,可直接將微處理器16所產生的熱進行熱交換,而導熱管件22內部含有散熱液23,而第一致動器21設置定位於導熱管件22之一表面,供以致動導送氣體,即可對導熱管件22內部散熱液23進行熱對流,以促使導熱管件22對微處理器16所發出熱源加速對流熱交換;在本實施例中,如第5B圖所示,定位容置座25設置定位於導熱管件22之一表面,且定位容置座25設有一通氣孔251,而第一致動器21設置定位於定位容置座25內,供以致動導送氣體由通氣孔251導流而對導熱管件22進行熱交換,如第5B圖箭頭指示係指微處理器16所產生的熱,透過散熱處理模組2被導流導出。在本實施例中,散熱處理模組2也可進一步包含一液體泵24,供以連通於導熱管件22內部,促使導熱管件22內部之散熱液23得以被抽送而循環流動,加速該導熱管件22之熱交換作用。
至於液體泵24之結構及操作說明如下,如第6圖到第11B圖所示,液體泵24包含:一閥蓋體241,具有一閥蓋第一表面2411、一閥蓋第二表面2412、一出口通道2414、一入口通道2413及複數個卡掣件2415,其中入口通道2413及出口通道2414貫穿設置於閥蓋第一表面2411及閥蓋第二 表面2412之間,以及入口通道2413於閥蓋第二表面2412上之外緣凸設有一入口突緣2413A,且在入口突緣2413A上凸設一第一凸出結構2413B,而出口通道2414於閥蓋第二表面2412上之外緣凸設有一出口突緣2414A,且在出口突緣2414A之中心凹設一出口腔室2414B,又複數個卡掣件2415由閥蓋第二表面2412向外凸出;兩組閥門片242,包含一第一閥門片242A及一第二閥門片242B,且第一閥門片242A及第二閥門片242B分別設有一中央閥片2421A、2421B,而中央閥片2421A、2421B週邊各設置複數個延伸支架2422A、2422B以作彈性支撐,並使每一延伸支架2422A、2422B相鄰之間各形成一透空通孔2423A、2423B;一閥底座243,與閥蓋體241對接,且第一閥門片242A及第二閥門片242B定位設置在兩者之間,閥底座243具有一閥底第一表面2431、一閥底第二表面2432、一入口閥門通道2433及一出口閥門通道2434,其中入口閥門通道2433及出口閥門通道2434貫穿設置於閥底第一表面2431及閥底第二表面2432之間,以及入口閥門通道2433於閥底第一表面2431上之內緣凹設有一入口凹緣2433A,供與閥蓋體241之入口突緣2413A相對接,且第一閥門片242A置設在其間,使中央閥片2421A受閥蓋體241之第一凸出結構2413B頂觸,供以封閉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又入口凹緣2433A之中心凹設一入口腔室2433B,而出口閥門通道2434於閥底第一表面2431上之內緣凹設有一出口凹緣2434A,且在出口凹緣2434A之中心凸設一第二凸出結構2434B,出口凹緣2434A與閥蓋體241之出口突緣2414A相對接,且第二閥門片242B置設在其間,使中央閥片2421B受第二凸出結構2434B頂觸,供以封閉閥底座243之出口閥門通道2434,又閥底第一表面2431對應到閥蓋體241之複數個卡掣件2415位置凹置有複數個對接卡孔2435,供使閥底座243與閥蓋體241得以對接封蓋第 一閥門片242A及第二閥門片242B並實現定位組裝,以及閥底第二表面2432凹陷形成一集流腔室2436,連通入口閥門通道2433及出口閥門通道2434;一致動器244,包含有一振動片2441及一壓電元件2442,壓電元件2442貼附於振動片2441一側,而振動片2441具有一電性接腳2441A,以及振動片2441封蓋於閥底座243之閥底第二表面2432,以封閉集流腔室2436;一外筒245,為一側凹設有一內壁凹置空間2451,且在內壁凹置空間2451底部具有挖空之一中心凹槽2452及貫穿一側並連通外部之一穿透框口2453,其中內壁凹置空間2451內依序由致動器244、閥底座243、兩組閥門片242以及閥蓋體241置入其中,且致動器244之電性接腳2441A穿置定位於穿透框口2453中,並以填封一密封膠246於內壁凹置空間2451中予以定位,而致動器244之壓電元件2442對應設置於中心凹槽2452內,且受驅動時得以振動位移;其中,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對應到閥底座243之入口腔室2433B,並以第一閥門片242A控制連通,以及閥蓋體241之出口腔室2414B對應到閥底座243之出口閥門通道2434,並以第二閥門片242B控制連通。閥蓋體241之第一凸出結構2413B頂觸第一閥門片242A之中央閥片2421A,封閉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以產生一預力作用以防止逆流。閥底座243之第二凸出結構2434B頂觸第二閥門片242B之中央閥片2421B,封閉閥底座243之出口閥門通道2434,以產生一預力作用以防止逆流。致動器244之壓電元件2442向下振動位移時,閥底座243之入口腔室2433B形成吸力,以拉引第一閥門片242A之中央閥片2421A位移,不封閉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使液體由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導入經由第一閥門片242A之透空通孔2423A流入閥底座243之入口腔室2433B,並流入集流腔室2436中緩衝集中液體,而致動器244之壓電元件2442向上振動位移 時,集流腔室2436中緩衝集中之液體往閥底座243之出口閥門通道2434推擠,使第二閥門片242B之中央閥片2421B脫離第二凸出結構2434B之頂觸,使流體順利由第二閥門片242B之透空通孔2423B流入閥蓋體241之出口腔室2414B,再由出口通道2414流出,完成液體傳輸。
如第6圖至第8B圖,液體泵24包含一閥蓋體241、兩組閥門片242、一閥底座243、一致動器244及一外筒245。其中一致動器244、一閥底座243、兩組閥門片242、一閥蓋體241分別依序置設於外筒245內,再以密封膠246密封外筒245之內部所定位組裝而成。
如第6圖、第8A圖、第8B圖以及第10圖,閥蓋體241具有一閥蓋第一表面2411、閥蓋第二表面2412、一入口通道2413、一出口通道2414及複數個卡掣件2415,其中入口通道2413及出口通道2414分別貫穿閥蓋第一表面2411及閥蓋第二表面2412之間,以及入口通道2413於閥蓋第二表面2412上之外緣凸設有一入口突緣2413A,且在入口突緣2413A上凸設一第一凸出結構2413B,而出口通道2414於閥蓋第二表面2412上之外緣凸設有一出口突緣2414A,且在出口突緣2414A之中心凹設一出口腔室2414B,又複數個卡掣件2415由閥蓋第二表面2412向外凸出。於本實施例中,卡掣件2415數量為2,但不以此為限,可依實際定位需求之數量而設置。
上述兩組閥門片242,主要材質為聚亞醯胺(Polyimide,PI)高分子材料,其製造方法主要利用反應離子氣體乾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之方法,以感光性光阻塗佈於閥門片242結構之上,並曝光顯影出閥門片242結構圖案後,再以進行蝕刻,由於有光阻覆蓋處會保護聚亞醯胺(Polyimide,PI)片不被蝕刻,因而可蝕刻出閥門片242,兩組閥門片242包含一第一閥門片242A及一第二閥門片242B,且第一閥門片242A及第 二閥門片242B分別設有一中央閥片2421A/2421B,而中央閥片2421A/2421B週邊各設置複數個延伸支架2422A/2422B以作彈性支撐,並使每一延伸支架2422A/2422B相鄰之間各形成一透空通孔2423A/2423B。
上述之閥底座243與閥蓋體241對接,且第一閥門片242A及第二閥門片242B定置在兩者之間,閥底座243具有一閥底第一表面2431、一閥底第二表面2432、一入口閥門通道2433及一出口閥門通道2434,其中入口閥門通道2433及出口閥門通道2434貫穿設置於閥底第一表面2431及閥底第二表面2432之間,以及入口閥門通道2433於閥底第一表面2431上之內緣凹設有一入口凹緣2433A,供與閥蓋體241之入口突緣2413A相對接,且第一閥門片242A置設在其間,使中央閥片2421A受閥蓋體241之第一凸出結構2413B頂觸,供以封閉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第一閥門片242A之中央閥片2421A常態頂觸第一凸出結構2413B,以產生一預力作用並有助於預蓋緊以防止逆流(如第10圖所示),又入口凹緣2433A之中心凹設一入口腔室2433B,而出口閥門通道2434於閥底第一表面2431上之內緣凹設有一出口凹緣2434A,且在出口凹緣2434A之中心凸設一第二凸出結構2434B,又出口凹緣2434A與閥蓋體241之出口突緣2414A相對接,且第二閥門片242B置設在其間,使中央閥片2421B受第二凸出結構2434B頂觸,供以封閉閥底座243之出口閥門通道2434,第二閥門片242B之中央閥片2421B常態頂觸第二凸出結構2434B,以產生一預力作用並有助於預蓋緊以防止逆流(如第10圖所示),又閥底第一表面2431對應到閥蓋體241之複數個卡掣件2415之位置也設有相同數量之對接卡孔2435,如此如第9圖所示,閥蓋體241之複數個卡掣件2415對應卡入閥蓋體241之複數個對接卡孔2435中,供使閥底座243與閥蓋 體241得以對接封蓋第一閥門片242A及第二閥門片242B並實現定位組裝,於本實施例中,卡掣件2415數量為2,所以對接卡孔2435之數量為2,但不以此為限,可依實際定位需求之數量而設置。又,閥底第二表面2432上凹陷形成一集流腔室2436,集流腔室2436連通入口閥門通道2433及出口閥門通道2434。
上述之致動器244包含有一振動片2441及一壓電元件2442,振動片2441為金屬材質,壓電元件2442採用高壓電數之鋯鈦酸鉛(PZT)系列的壓電粉末製造而成,且壓電元件2442貼附於振動片2441一側面,以及振動片2441封蓋於閥底座243之閥底第二表面2432,以封閉集流腔室2436,又該振動片2441具有一電性接腳2441A,供以對外與電源電性連接,以使壓電元件2442得以驅動變形而振動位移。
上述外筒245為一側凹設有一內壁凹置空間2451,且在內壁凹置空間2451底部具有一挖空之中心凹槽2452及貫穿外筒245之一側並連通外部之穿透框口2453,其中內壁凹置空間2451內依序由致動器244、閥底座243、兩組閥門片242以及閥蓋體241置入其中,且致動器244之電性接腳2441A穿置定位於穿透框口2453中。並以填封密封膠246於內壁凹置空間2451中予以定位,而致動器244之壓電元件2442對應設置於中心凹槽2452中,且受驅動時得於中心凹槽2452內振動位移。
本案液體泵24具體實施液體傳輸的操作係如第11A圖所示,當壓電元件2442受電壓驅動而向下振動位移時,閥底座243之入口腔室2433B形成吸力,以拉引第一閥門片242A之中央閥片2421A位移,此時第一閥門片242A之中央閥片2421A不封閉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使液體由閥蓋體241之入口通道2413導入經由第一閥門片242A之透空通孔2423A流入閥底座243之入口腔室2433B,並流入集流腔室2436中緩衝集中液 體,其後,第11B圖所示,致動器244之壓電元件2442向上振動位移時,集流腔室2436中緩衝集中之液體往閥底座243之出口閥門通道2434推擠,使第二閥門片242B之中央閥片2421B脫離第二凸出結構2434B之頂觸,使流體順利由第二閥門片242B之透空通孔2423B流入閥蓋體241之出口腔室2414B,再由出口通道2414流出,來達到液體的傳輸。
再請參閱第2A圖至第4圖所示,上述之電路板15上設置有一充氣致動模組3,充氣致動模組3包含一基座31、一通氣通道32、一第二致動器33及一閥組件34。基座31定位於電路板15上,並與通氣通道32連通。第二致動器33設置定位於基座31內。通氣通道32連通填充氣囊13。閥組件34設置於基座31上,供以受驅動時開啟或關閉而控制第二致動器33之進氣。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致動器33及閥組件34受驅動時,閥組件34開啟而控制第二致動器33之進氣,同時第二致動器33被致動傳輸一氣體給通氣通道32集氣,並傳輸氣體給填充氣囊13充氣,讓穿戴者能穩固穿戴貼合定位,以提升配戴時的舒適度。
至於閥組件34之啟閉狀態如下說明,如第16A圖及第16B圖所示,閥組件34包含一閥導件341、一閥基座342以及一密封件343,其中閥導件341為通電荷之壓電材料,供與電路板15作電性連接且接收一驅動信號產生形變,又該閥導件341與閥基座342保持一段容置空間344,而密封件343為一可撓性材料所製成,貼附於閥導件341之一側面而置於容置空間344內,以及閥導件341、該閥基座342及密封件343上分別形成複數個通孔341a、342a、343a,而閥導件341之通孔341a與密封件343之該通孔343a相互對準,閥基座342之通孔342a與閥導件341之通孔341a相互錯位不對準。因此如第16A圖所示,當閥導件341未接收該微處理器16之驅動訊號時,閥導件341保持在容置空間344 內與閥基座342形成間距,且閥基座342之通孔342a與閥導件341之通孔341a相互錯位不對準,構成閥組件34之開啟。如第16B圖所示,當閥導件341接收微處理器16之驅動訊號時,閥導件341產生形變而朝閥基座342靠近貼合,且密封件343之通孔343a與閥基座342之通孔342a不對位,讓密封件343封閉閥基座342之通孔342a,以構成閥組件34之關閉。
再請參閱第3圖及第4圖所示,本案裝置本體1更包含一組眼壓感測器19以及一組第三致動器4構成眼壓偵測裝置。一組眼壓感測器19分別設置於對顯示器18之中心點位置,並與電路板15電性連接,供以發射一紅外線以及偵測該紅外線經反射後的一光能量;而一組第三致動器4分別設置於顯示器18之下方,並與電路板15電性連接,供以致動產生一脈衝氣體。值得注意的是,一組眼壓感測器19可以是兩個分離的眼壓感測器19分別設置於側蓋12內,但不以此為限,一組眼壓感測器19亦可以是一對的眼壓感測器19設置於側蓋12內。同樣地,一組第三致動器4可以是兩個分離的第三致動器4分別設置於顯示器18之下方,但不以此為限,一組第三致動器4亦可以是一對的第三致動器4設置於顯示器18之下方。當第三致動器4受驅動產生脈衝氣體後,復以眼壓感測器19發射紅外線,並計算紅外線經照射後所反射後的光能量,供以偵測到穿戴者之一眼壓數據,讓穿戴顯示裝置能顯示眼壓數據,並提出提醒訊息。值得注意的是,眼壓的量測,其原理係利用空氣脈衝撞擊眼角膜表面,脈衝空氣的力道隨時間呈現增加,讓眼角膜產生平壓甚至微微凹陷,在脈衝空氣撞擊眼角膜過程中,眼角膜表面受力從凸起變形到平坦,再到凹陷;眼角膜又隨著脈衝空氣撞擊的力量減弱,漸漸地由凹陷至平坦,再回復至原本的形狀;藉由脈衝空氣撞擊眼角膜的20毫秒內,透過發射紅外線 以偵測眼角膜受紅外線照射所反射後的光能量,推測角膜的凹陷程度,利用不同曲率使得紅外線的反射角度不同,其反射的光能量也不同,經計算後得到穿戴者的眼壓。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處理器16得到穿戴者的眼壓數據後,可以於顯示器18上顯示數值,更進一步,如穿戴者的眼壓數據未介於正常值範圍內,可以於顯示器18上警示穿戴者。警示的方式可以是數秒後暫時關閉顯示器18,強制穿戴者休息;也可以是閃爍顯示器18的畫面或是以聲音或語音的方式提醒穿戴者,藉以達到提醒穿戴者眼睛的保健,避免眼睛過度使用造成暈眩或眼壓過度造成傷害影響健康。
上述之第一致動器21、第二致動器33及第三致動器4可以分別為一種微型泵或一鼓風型微型或者微機電微型泵之結構。以下就分別依序說明微型泵、鼓風型微型及微機電微型泵之結構及氣體傳輸之操作。
如第12A圖到第13E圖,為一種微型泵5結構。上述之微型泵5由一進流板51、一共振片52、一壓電致動器53、一第一絕緣片54、一導電片55及一第二絕緣片56依序堆疊組成。其中進流板51具有至少一進流孔511、至少一匯流排槽512及一匯流腔室513,進流孔511供導入氣體,進流孔511對應貫通匯流排槽512,且匯流排槽512匯流到匯流腔室513,使進流孔511所導入氣體得以匯流至匯流腔室513中。於本實施例中,進流孔511與匯流排槽512之數量相同,進流孔511與匯流排槽512之數量分別為4個,並不以此為限,4個進流孔511分別貫通4個匯流排槽512,且4個匯流排槽512匯流到匯流腔室513。
請參閱第12A圖、第12B圖及第13A圖所示,上述之共振片52透過貼合方式組接於進流板51上,且共振片52上具有一中空孔521、一可動部522及一固定部523,中空孔521位於共振片52的中心處,並與進流板51的匯流腔室513對應,而可動部522設置於中空孔521的 周圍且與匯流腔室513相對的區域,而固定部523設置於共振片52的外周緣部分而貼固於進流板51上。
請繼續參閱第12A圖、第12B圖及第13A圖所示,上述之壓電致動器53包含有一懸浮板531、一外框532、至少一支架533、一壓電元件534、至少一間隙535及一凸部536。其中,懸浮板531為一正方形型態,懸浮板531之所以採用正方形,乃相較於圓形懸浮板之設計,正方形懸浮板531之結構明顯具有省電之優勢,因在共振頻率下操作之電容性負載,其消耗功率會隨頻率之上升而增加,又因邊長正方形懸浮板531之共振頻率明顯較圓形懸浮板低,故其相對的消耗功率亦明顯較低,亦即本案所採用正方形設計之懸浮板531,具有省電優勢之效益;外框532環繞設置於懸浮板531之外側;至少一支架533連接於懸浮板531與外框532之間,以提供彈性支撐懸浮板531的支撐力;以及一壓電元件534具有一邊長,邊長小於或等於懸浮板531之一懸浮板邊長,且壓電元件534貼附於懸浮板531之一表面上,用以施加電壓以驅動懸浮板531彎曲振動;而懸浮板531、外框532與支架533之間構成至少一間隙535,用以供氣體通過;凸部536為設置於懸浮板531貼附壓電元件534之表面的相對之另一表面。於本實施例中,凸部536可為透過於懸浮板531利用一蝕刻製程製出一體成型突出於貼附壓電元件534之表面的相對之另一表面上形成之一凸狀結構。
請繼續參閱第12A圖、第12B圖及第13A圖所示,上述之進流板51、共振片52、壓電致動器53、第一絕緣片54、導電片55及第二絕緣片56依序堆疊組合,其中壓電致動器53之懸浮板531與共振片52之間需形成一腔室空間57,腔室空間57可利用於共振片52及壓電致動器53之外框532之間填充一材質形成,例如:導電膠,但不以此為限,以使共振片52與懸浮板531之間可維持一定深度形成腔室空間57, 進而可導引氣體更迅速地流動,且因懸浮板531與共振片52保持適當距離使彼此接觸干涉減少,促使噪音產生可被降低,當然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藉由壓電致動器53之外框532高度加高來減少共振片52及壓電致動器53之外框532之間的間隙535所填充導電膠之厚度,如此微型泵整體結構組裝不因導電膠之填充材質會因熱壓溫度及冷卻溫度而間接影響到,避免導電膠之填充材質因熱脹冷縮因素影響到成型後腔室空間57之實際間距,但不以此為限。另外,腔室空間57將會影響微型泵5的傳輸效果,故維持一固定的腔室空間57對於微型泵5提供穩定的傳輸效率是十分重要。
因此於第13B圖所示,另一些壓電致動器53實施例中,懸浮板531可以採以沖壓成形使其向外延伸一距離,其向外延伸距離可由至少一支架533成形於懸浮板531與外框532之間所調整,使在懸浮板531上的凸部536的表面與外框532的表面兩者形成非共平面結構,利用於外框532的組配表面上塗佈少量填充材質,例如:導電膠,以熱壓方式使壓電致動器53貼合於共振片52的固定部523,進而使得壓電致動器53得以與共振片52組配結合,如此直接透過將上述壓電致動器53之懸浮板531採以沖壓成形,且使懸浮板531之表面與共振片52保持一腔室空間57的結構改良,所需的腔室空間57得以透過調整壓電致動器53之懸浮板531沖壓成形距離來完成,有效地簡化了調整腔室空間57的結構設計,同時也達成簡化製程,縮短製程時間等優點。此外,第一絕緣片54、導電片55及第二絕緣片56皆為框型的薄型片體,依序堆疊於壓電致動器53上即組構成微型泵5整體結構。
為了瞭解上述微型泵5提供氣體傳輸之輸出作動方式,請繼續參閱第13C圖至第13E圖所示,請先參閱第13C圖,壓電致動器53的壓電元件534被施加驅動電壓後產生形變帶動懸浮板531向上位移,此時腔 室空間57的容積提升,於腔室空間57內形成了負壓,便汲取匯流腔室513內的氣體進入腔室空間57內,同時共振片52受到共振原理的影響被同步向上位移,連帶增加了匯流腔室513的容積,且因匯流腔室513內的氣體進入腔室空間57的關係,造成匯流腔室513內同樣為負壓狀態,進而通過進流孔511及匯流排槽512來吸取氣體進入匯流腔室513內,氣體通過共振片52之中空孔521;請再參閱第13D圖,壓電元件534帶動懸浮板531向下位移,壓縮腔室空間57,同樣的,共振片52之可動部522被懸浮板531因共振而向下位移,迫使同步推擠腔室空間57內的氣體往上通過間隙535向上傳輸,以達到傳輸氣體的效果;最後請參閱第13E圖,當懸浮板531回復原位時,共振片52仍因慣性而向上位移,此時的共振片52將使壓縮腔室空間57內的氣體向間隙535移動,並且提升匯流腔室513內的容積,讓氣體能夠持續地通過進流孔511及匯流排槽512來匯聚於匯流腔室513內,透過不斷地重複上述第13C圖至第13E圖所示之微型泵5提供氣體傳輸作動步驟,使微型泵5能夠使氣體連續自進流孔511進入進流板51及共振片52所構成流道產生壓力梯度,再由間隙535向上傳輸,使氣體高速流動,達到微型泵5傳輸氣體輸出的作動操作。
上如第14圖、第15A圖到第15C圖所示,為一種鼓風型微型泵6結構,上述之鼓風型微型泵6包含:一噴氣孔片61、一腔體框架62、一致動體63、一絕緣框架64及一導電框架65。其中,噴氣孔片61為具有可撓性之材料製作,具有一懸浮片611、一中空孔洞612。懸浮片611為可彎曲振動之片狀結構,但不以此為限,懸浮片611之形狀亦可為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及多角形其中之一;中空孔洞612係貫穿於懸浮片611之中心處,以供氣體流通。
上述之腔體框架62疊設於噴氣孔片61,且其外型與噴氣孔片61對應。 致動體63疊設於腔體框架62上,並與腔體框架62、懸浮片611及致動體63之間定義一共振腔室66。絕緣框架64疊設於致動體63,其外觀與腔體框架62近似。導電框架65疊設於絕緣框架64,其外觀與絕緣框架64近似。此外,致動體63更包含一壓電載板631、一調整共振板632及一壓電板633。壓電載板631承載疊置於腔體框架62上。調整共振板632承載疊置於壓電載板631上。壓電板633承載疊置於調整共振板632上。而調整共振板632及壓電板633容設於絕緣框架64內,並由導電框架65電連接壓電板633。其中,壓電載板631、調整共振板632皆為可導電的材料所製成,壓電載板631連接電路板15上的驅動電路(未圖示),以接收驅動訊號(驅動頻率及驅動電壓),驅動訊號得以由壓電載板631、調整共振板632、壓電板633、導電框架65形成一迴路,並由絕緣框架64將導電框架65與致動體63之間阻隔,避免短路發生,使驅動訊號得以傳遞至壓電板633。壓電板633接受驅動訊號(驅動頻率及驅動電壓)後,因壓電效應產生形變,來進一步驅動壓電載板631及調整共振板632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
承上所述,調整共振板632位於壓電板633與壓電載板631之間,作為兩者之間的緩衝物,可調整壓電載板631的振動頻率。基本上,調整共振板632的厚度大於壓電載板631的厚度,且調整共振板632的厚度可變動,藉此調整致動體63的振動頻率。
請同時參閱第15A圖、第15B圖及第15C圖所示,噴氣孔片61、腔體框架62、致動體63、絕緣框架64及導電框架65依序對應堆疊,而噴氣孔片61並以底部固設於一定位塊68上支撐定位後,因此鼓風型微型泵6在懸浮片611外部及底部定義出一空隙613,可供氣體流通。
請先參閱第15A圖所示,上述之噴氣孔片61與定位塊68之底面間形成一氣流腔室67。氣流腔室67透過噴氣孔片61之中空孔洞612,連 通致動體63、腔體框架62及懸浮片611之間的共振腔室66,透過控制共振腔室66中氣體之振動頻率,使其與懸浮片611之振動頻率趨近於相同,可使共振腔室66與懸浮片611產生亥姆霍茲共振效應(Helmholtz resonance),俾使氣體傳輸效率提高。
請參閱第15B圖所示,當壓電板633向遠離定位塊68之底面移動時,壓電板633帶動噴氣孔片61之懸浮片611以遠離定位塊68之底面方向移動,使氣流腔室67之容積急遽擴張,其內部壓力下降形成負壓,吸引鼓風型微型泵6外部的氣體由空隙613流入,並經由中空孔洞612進入共振腔室66,使共振腔室66內的氣壓增加而產生一壓力梯度;再如第15C圖所示,當壓電板633帶動噴氣孔片61之懸浮片611朝向定位塊68之底面移動時,共振腔室66中的氣體經中空孔洞612快速流出,擠壓氣流腔室67內的氣體,並使匯聚後之氣體以接近白努利定律之理想氣體狀態快速且大量地噴出定位塊68底面。是以,透過重複第15B圖及第15C圖的動作後,得以壓電板633往復式地振動,依據慣性原理,排氣後的共振腔室66內部氣壓低於平衡氣壓會導引氣體再次進入共振腔室66中,如此控制共振腔室66中氣體之振動頻率與壓電板633之振動頻率趨近於相同,以產生亥姆霍茲共振效應,俾實現氣體高速且大量的傳輸。
又如第17A圖、第17B圖、第18A圖到第18C圖,為一微機電微型泵7結構,透過微機電的面型微加工技術製程,使微機電微型泵7的體積縮小。微機電微型泵7包含一基材71、一氧化層72、一振動層73以及一壓電組件74。上述之基材71為一矽基材,並以蝕刻製程製出至少一進氣孔711。
上述之氧化層72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基材71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複數個匯流通道721以及一匯流腔室722,匯流通道721連通於匯 流腔室722及基材71之進氣孔711之間。沉積製程可為一物理氣相沉積製程(PVD)、一化學氣相沉積製程(CVD)或兩者之組合,但不以此為限。以下沉積製程說明就不再予以贅述。
上述之振動層73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氧化層72上,包含一矽晶片層731、一第二氧化層732以及一金屬層733。其中金屬層733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氧化層72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一穿孔7331、一振動部7332以及一固定部7333,蝕刻製程可為一濕式蝕刻製程、一乾式蝕刻製程或兩者之組合,但不以此為限。以下蝕刻製程說明就不再予以贅述。
上述之穿孔7331以蝕刻製程製出形成於金屬層733之中心,振動部7332形成位於穿孔7331之周邊區域,固定部7333形成位於金屬層733之周緣區域。
上述之第二氧化層732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金屬層733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形成一氧化層中空孔7321。
上述之矽晶片層731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第二氧化層732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形成一致動部7311、一外周部7312、複數個連接部7313以及複數個流體通道7314。其中致動部7311形成位於中心部分,外周部7312形成環繞於致動部7311之外圍,而複數個連接部7313分別形成連接於致動部7311與外周部7312之間,而複數個流體通道7314分別形成連接於致動部7311與外周部7312之間,以及分別形成位於複數個連接部7313之間,且促使矽晶片層731與第二氧化層732之氧化層中空孔7321定義出一壓縮腔室。
上述之壓電組件74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矽晶片層731之致動部7311上,包含一下電極層741、一壓電層742、一絕緣層743及一上電極層744。其中下電極層741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矽晶片層731 之致動部7311上,壓電層742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下電極層741上,絕緣層743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壓電層742之部分表面及下電極層741之部分表面,而上電極層744生成疊加於絕緣層743及壓電層742未設有絕緣層743之其餘表面,用以與壓電層742電性連接。
至於微機電微型泵7如何實施致動傳輸氣體操作,請參考第18A圖所示,當壓電組件74之下電極層741及上電極層744接收驅動訊號(未圖示)時,如此驅使壓電層742因逆壓電效應之影響開始產生形變,進而帶動矽晶片層731之致動部7311開始位移,當壓電組件74帶動致動部7311遠離位移拉開與第二氧化層732之間距離,促使壓縮腔室之容積將提升變大形成一負壓,讓基材71外部氣體可被吸入通過進氣孔711進入,再進入氧化層72之複數個匯流通道721以及匯流腔室722內。請繼續參閱第18B圖,當致動部7311受到壓電組件74之牽引位移時,金屬層733之振動部7332會因共振原理之影響位移,當振動部7332位移時,壓縮壓縮腔室之空間並且推動壓縮腔室內之氣體往矽晶片層731之複數個流體通道7314移動。再請參閱第18C圖所示,壓電組件74帶動矽晶片層731之致動部7311反向位移時,矽晶片層731之振動部7332亦受致動部7311之帶動位移,讓氣體能夠通過複數個流體通道7314傳輸,並同步壓縮匯流腔室722之氣體通過穿孔7331向壓縮腔室移動,後續再將壓電組件74帶動致動部7311位移時,壓縮腔室之容積會大幅提升,進而有較高之汲取力將氣體再吸入壓縮腔室。再重複第18A圖至第18C圖之動作,透過壓電組件74持續帶動致動部7311往復位移,同時連動振動部7332位移,透過改變微機電微型泵7之壓縮腔室內部壓力,使其不斷地汲取外部氣體,如此完成微機電微型泵7實施致動傳輸氣體之操作。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案第一致動器21、第二致動器33及第三致動器4 可以分別為一種微型泵或一鼓風型微型泵或者微機電微型泵之結構。以下特別加強說明鼓風型微型泵6應用於充氣致動模組3之實施例。如第2A圖及第2B圖中第二致動器33為一鼓風型微型泵結構。又請同時參閱第15A圖、第15B圖及第15C圖所示,鼓風型微型泵6之噴氣孔片61、腔體框架62、致動體63、絕緣框架64及導電框架65依序對應堆疊並設置定位於基座31內,促使噴氣孔片61以底部固設於定位塊68上支撐定位,因此鼓風型微型泵6在懸浮片611及基座31的內緣之間定義出一空隙613,以供氣體流通,而閥組件34對應設置於空隙613為封閉整個基座31,以控制鼓風型微型泵6之進氣。
又如第15A圖,上述之噴氣孔片61與基座31之底面間形成一氣流腔室67。氣流腔室67透過噴氣孔片61之中空孔洞612,連通致動體63、腔體框架62及懸浮片611之間的共振腔室66,透過控制共振腔室66中氣體之振動頻率,使其與懸浮片611之振動頻率趨近於相同,可使共振腔室66與懸浮片611產生亥姆霍茲共振效應(Helmholtz resonance),俾使氣體傳輸效率提高。
如第15B圖,當壓電板633向遠離基座31之底面移動時,壓電板633帶動噴氣孔片61之懸浮片611以遠離基座31之底面方向移動,使氣流腔室67之容積急遽擴張,其內部壓力下降形成負壓,吸引鼓風型微型泵6外部的氣體由空隙613流入,並經由中空孔洞612進入共振腔室66,使共振腔室66內的氣壓增加而產生一壓力梯度;再如第15C圖所示,當壓電板633帶動噴氣孔片61之懸浮片611朝向基座31之底面移動時,共振腔室66中的氣體經中空孔洞612快速流出,擠壓氣流腔室67內的氣體,並使匯聚後之氣體以接近白努利定律之理想氣體狀態快速且大量地噴出基座31底面,並導入通氣通道32中。是以,透過重複第15B圖及第15C圖的動 作後,得以壓電板633往復式地振動,依據慣性原理,排氣後的共振腔室66內部氣壓低於平衡氣壓會導引氣體再次進入共振腔室66中,如此控制共振腔室66中氣體之振動頻率與壓電板633之振動頻率趨近於相同,以產生亥姆霍茲共振效應,俾實現氣體高速且大量的傳輸。
由此可知,如第4圖所示,閥組件34封蓋於第二致動器33上,且參照第15A至第15C圖所示,閥組件34對應於鼓風型微型泵6之空隙613處,當鼓風型微型泵6及閥組件34受驅動時,閥組件34開啟而控制鼓風型微型泵6之進氣,同時鼓風型微型泵6被致動傳輸氣體給通氣通道32集氣,並將氣體傳輸給填充氣囊13充氣於裝置本體1之穿戴面,讓穿戴者能穩固舒適穿戴貼合定位於穿戴部位。
綜上所述,本案所提供之穿戴顯示裝置,利用微型泵結構之第一致動器所建構之散熱處理模組對穿戴顯示裝置內部的微處理晶片作有效散熱,以提升其運作效能,不僅使整個裝置更趨於微型化且達到靜音之散熱效果,且利用微型泵結構之第二致動器去充氣填充氣囊,讓穿戴裝置在長時間使用時具備穿戴舒適度,以及利用微型泵結構之第三致動器搭配眼壓感測器可對穿戴者作眼壓之偵測,並提出警示,避免穿戴使用者眼睛過度使用造成暈眩或眼壓過度造成傷害影響健康,極具產業利用性及進步性。
1:裝置本體
11:前蓋
12:側蓋
13:填充氣囊
15:電路板
16:微處理器
17:通信器
18:顯示器
19:眼壓感測器
2:散熱處理模組
22:導熱管件
24:液體泵
25:定位容置座
3:充氣致動模組
31:基座
32:通氣通道
4:第三致動器

Claims (14)

  1. 一種穿戴顯示裝置,包括:一裝置本體,包含一前蓋、一側蓋、一填充氣囊、一電路板及一微處理器,其中該側蓋連接於該前蓋一側,該填充氣囊貼附定位於該側蓋一側,而該電路板設置定位於該側蓋內部,以及該微處理器封裝在該電路板上;一散熱處理模組,包含一第一致動器及一定位容置座,該第一致動器對應定位於該微處理器位置處,該定位容置座設有一通氣孔,而該第一致動器設置定位於該定位容置座內,供以致動導送氣體由該通氣孔導流而對該微處理器進行熱交換;一充氣致動模組,設置於該電路板上,包含一基座、一通氣通道、一第二致動器及一閥組件,其中該基座定位於該電路板,並與該通氣通道連通,且該第二致動器設置定位於該基座內,以及該通氣通道連通該填充氣囊,該閥組件設置於該基座上,供以受驅動時開啟或關閉而控制該第二致動器之進氣;其中,該第二致動器及該閥組件受驅動時,該閥組件開啟而控制該第二致動器之進氣,同時該第二致動器被致動傳輸一氣體給該通氣通道集氣,並傳輸該氣體給該填充氣囊充氣,讓穿戴者能穩固穿戴貼合定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散熱處理模組包含一導熱管件,該導熱管件接觸該微處理器之一發熱表面,以及該導熱管件內部包含有一散熱液,而該第一致動器設置定位於該導熱管件之一表面,供以致動導送氣體而對該導熱管件之該散熱液進行熱對流,促使該導熱管件對該微處理器所發出熱源加速對流熱交換。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散熱處理模組包含一液體泵,供以連通於該導熱管件內部,促使該導熱管件內部之該散熱液得 以被抽送而循環流動,加速該導熱管件之熱交換作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裝置本體更包含有一通信器,該通信器封裝於該電路板上,且該通信器透過藍牙或無線網路構成無線雙向傳輸資料。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裝置本體更包含:一組顯示器,設置於該側蓋內,顯示經該微處理器所處理之影像;一組眼壓感測器,分別設置於該組顯示器之中心點位置,並與該電路板電性連接,供以發射一紅外線以及偵測該紅外線經反射後的一光能量;一組第三致動器,分別設置於該組顯示器之下方,並與該電路板電性連接,供以致動產生一脈衝氣體;其中,當該組第三致動器受驅動產生該脈衝氣體後,該組眼壓感測器發射該紅外線,並計算該紅外線經照射後所反射後的該光能量,供以偵測到穿戴者之一眼壓數據,讓該穿戴顯示裝置能顯示該眼壓數據,並提出提醒訊息。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分別為一微型泵。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組第三致動器為一微型泵。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微型泵包含:一進流板,具有至少一進流孔、至少一匯流排槽及一匯流腔室,其中該進流孔供導入氣體,該進流孔對應貫通該匯流排槽,且該匯流排槽匯連通該匯流腔室,使該進流孔所導入氣體得以匯流至該匯流腔室中;一共振片,結合於該進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動部及一固定部,該中空孔位於該共振片中心處,並與該進流板之該匯流腔室對應,而 該可動部設置於該中空孔周圍,且與該匯流腔室相對之區域,而該固定部設置於該共振片的外周緣部分,以貼固於該進流板上;以及一壓電致動器,結合於該共振片上相對應設置;其中,該共振片與該壓電致動器之間具有一腔室空間,該壓電致動器受驅動時,導入氣體由該進流板之該進流孔進入,經該匯流排槽匯集至該匯流腔室中,通過該共振片之該中空孔,再由該壓電致動器與該共振片之該可動部產生共振,以傳導氣體輸出。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分別為一鼓風型微型泵。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組第三致動器為一鼓風型微型泵。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鼓風型微型泵包含:一噴氣孔片,包含一懸浮片及一中空孔洞,該懸浮片可彎曲振動,而該中空孔洞形成於該懸浮片的中心位置;一腔體框架,承載疊置於該懸浮片上;一致動體,包含一壓電載板、一調整共振板及一壓電板,該壓電載板承載疊置於該腔體框架上,該調整共振板承載疊置於該壓電載板上,以及該壓電板承載疊置於該調整共振板上,供以接受電壓而驅動該壓電載板及該調整共振板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一絕緣框架,承載疊置於該致動體上;以及一導電框架,承載疊設置於該絕緣框架上;其中,該噴氣孔片固設支撐定位,促使該噴氣孔片外部定義出一空隙及底部定義出一氣流腔室,供該氣體流通,而該致動體、該腔體框架及該懸浮片之間形成一共振腔室,透過驅動該致動體帶動 該噴氣孔片產生共振,促使該噴氣孔片之該懸浮片產生往復式地振動位移,以吸引該氣體通過該空隙進入該氣流腔室再排出,實現該氣體之傳輸流動。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分別為一微機電微型泵。
  13. 如請求項5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組第三致動器為一微機電微型泵。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述之穿戴顯示裝置,其中該微機電微型泵包含:一基材,以蝕刻製程製出至少一進氣孔;一氧化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基材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複數個匯流通道以及一匯流腔室,複數個該匯流通道連通該匯流腔室及該基材之該進氣孔之間;一振動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氧化層,包含:一金屬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氧化層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一穿孔、一振動部及一固定部,其中該穿孔形成位於該金屬層之中心,該振動部形成位於該穿孔之周邊區域,該固定部形成位於該金屬層之周緣區域;一第二氧化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金屬層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一氧化層中空孔;一矽晶片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第二氧化層上,並以蝕刻製程製出一致動部、一外周部、複數個連接部以及複數個流體通道,其中該致動部形成位於中心部分,該外周部形成環繞於該致動部之外圍,複數個該連接部分別形成連接於該致動部與該外周部之間,而複數個該流體通道分別形成連接於該致動部與該外周部之 間,以及分別形成位於複數個該連接部之間,又該矽晶片層與該第二氧化層之該氧化層中空孔定義一壓縮腔室;以及一壓電組件,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矽晶片層之該致動部上,包含有一下電極層、一壓電層、一絕緣層及一上電極層,其中該壓電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下電極層上,該絕緣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壓電層之部分表面及該下電極層之部分表面上,而該上電極層以沉積製程生成疊加於該絕緣層及該壓電層未設有該絕緣層之其餘表面,用以與該壓電層電性連接;其中,該壓電組件受驅動時,導入該氣體由該進氣孔進入,經該匯流通道匯集至該匯流腔室中,通過該振動層之該穿孔,再由該壓電組件與該振動層之該致動部產生共振,以傳導氣體輸出。
TW109120890A 2020-06-19 2020-06-19 穿戴顯示裝置 TWI739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890A TWI739484B (zh) 2020-06-19 2020-06-19 穿戴顯示裝置
US17/343,881 US11537184B2 (en) 2020-06-19 2021-06-10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890A TWI739484B (zh) 2020-06-19 2020-06-19 穿戴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9484B true TWI739484B (zh) 2021-09-11
TW202201071A TW202201071A (zh) 2022-01-01

Family

ID=7877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890A TWI739484B (zh) 2020-06-19 2020-06-19 穿戴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7184B2 (zh)
TW (1) TWI739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7634A (zh) * 2022-08-16 2022-09-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设备
CN115185091A (zh) * 2022-09-13 2022-10-14 阿甲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44738A (en) * 2010-06-08 2011-12-16 zong-zhi Hou Flexible heat dissipation pipe
TWI605329B (zh) * 2016-09-22 2017-11-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裝置
CN110146979A (zh) * 2018-02-13 2019-08-2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US20200150597A1 (en) * 2016-08-10 2020-05-14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Head Mounted Display Stra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7312B2 (en) * 2013-12-17 2018-01-09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module an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203894474U (zh) * 2014-04-15 2014-10-22 王傲立 一种vr眼镜
TWI626468B (zh) * 2017-01-25 2018-06-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虛擬實境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44738A (en) * 2010-06-08 2011-12-16 zong-zhi Hou Flexible heat dissipation pipe
US20200150597A1 (en) * 2016-08-10 2020-05-14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Head Mounted Display Straps
TWI605329B (zh) * 2016-09-22 2017-11-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裝置
CN110146979A (zh) * 2018-02-13 2019-08-2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97010A1 (en) 2021-12-23
TW202201071A (zh) 2022-01-01
US11537184B2 (en)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2935B (zh) 穿戴顯示裝置
TWI739484B (zh) 穿戴顯示裝置
TWI747076B (zh) 行動裝置散熱組件
TWI689664B (zh) 致動氣體導流裝置
TWI698584B (zh) 氣體輸送裝置
TWI698583B (zh) 微型泵浦
TW201825778A (zh) 微型氣壓動力裝置
TWI683059B (zh) 氣體輸送裝置
TW202106976A (zh) 微型泵浦
CN113885200A (zh) 穿戴显示装置
TWM579275U (zh) 健康監測裝置
TW201915324A (zh) 氣體輸送裝置
TW201912248A (zh) 氣體輸送裝置
TW201826468A (zh) 三維晶片積體電路冷卻系統
TW202009462A (zh) 微粒偵測模組
CN109505759B (zh) 气体输送装置
TWI696445B (zh) 健康監測裝置
TWM575864U (zh) Particle monitoring module
CN113825351A (zh) 穿戴显示装置
CN111202493A (zh) 健康监测装置
TW202138677A (zh) 薄型氣體傳輸裝置
CN110873685B (zh) 微粒检测模块
TW202144030A (zh) 醫用負壓貼合組件
CN113464409B (zh) 薄型气体传输装置
TW202035870A (zh) 微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