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474B - 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9474B TWI739474B TW109119743A TW109119743A TWI739474B TW I739474 B TWI739474 B TW I739474B TW 109119743 A TW109119743 A TW 109119743A TW 109119743 A TW109119743 A TW 109119743A TW I739474 B TWI739474 B TW I73947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processing
- window
- display
- computer
- im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種影像處理系統,包含來源電腦、影像處理裝置以及一或多個目標電腦。來源電腦用以輸出運行畫面。影像處理裝置耦接來源電腦。當影像處理裝置接收到運行畫面時,影像處理裝置辨識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並擷取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目標電腦耦接影像處理裝置及複數個顯示裝置。目標電腦用以接收視窗影像,並分別輸出其中之一或多個視窗影像至顯示裝置進行顯示。
Description
本揭示內容是關於一種影像處理裝置、系統及其方法,且特別是關於一種改善視窗顯示的影像處理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一般而言,在控制中心的遠端機房操作人員需要在多主機之間切換不同連接埠進行操作。然而,在多個視窗同時在一個顯示螢幕中顯示時,操作人員難以清楚地在此顯示螢幕閱覽資訊;此外,就現有技術來說,即便設置多個顯示螢幕,該些視窗也無法從原顯示螢幕拖曳至另一顯示螢幕。長久在此工作環境,容易增加操作人員在工作上的疲倦程度。
因此,如何改善視窗影像的顯示,是本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揭示內容的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影像處理系統。影像處理系統包含來源電腦、影像處理裝置以及一或多個目標電腦。來源電腦用以輸出運行畫面。影像處理裝置耦接來源電腦。當影像處理裝置接收到運行畫面時,影像處理裝置辨識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並擷取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目標電腦耦接影像處理裝置及複數個顯示裝置。目標電腦用以接收視窗影像,並分別輸出其中之一或多個視窗影像至顯示裝置進行顯示。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裝置耦接至少一來源電腦和至少一目標電腦,其中該至少一目標電腦耦接至少一顯示裝置。影像處理裝置包含影像辨識器以及處理器。當影像處理裝置接收來源電腦之運行畫面時,影像辨識器辨識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並擷取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處理器耦接影像辨識器,用以將視窗影像輸出至目標電腦,進而使顯示裝置得以接收來自目標電腦的其中之一或多個視窗影像。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影像處理方法。影像處理方法用於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裝置耦接於來源電腦和至少一目標電腦之間。影像處理方法包含:接收來源電腦之運行畫面;辨識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擷取視窗的全部或部分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輸出視窗影像至至少一目標電腦;以及顯示視窗影像中之一或多者。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案的態樣,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此外,根據業界的標準及慣常做法,圖式僅以輔助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實際上各種特徵的尺寸可任意地增加或減少以便於說明。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進行說明以便於理解。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此外,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此外,本文中所使用之『及/或』,包含相關列舉項目中一或多個項目的任意一個以及其所有組合。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或『電性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
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為了方便說明起見,本案說明書和圖式中使用的元件編號和信號編號中的小寫英文索引1~n、1~m、1~k,只是為了方便指稱個別的元件和信號,並非有意將前述元件和信號的數量侷限在特定數目。在本案說明書和圖式中,若使用某一元件編號或信號編號時沒有指明該元件編號或信號編號的索引,則代表該元件編號或信號編號是指稱所屬元件群組或信號群組中不特定的任一元件或信號。例如,元件編號120_1指稱的對象是來源電腦120_1,而元件編號120指稱的對象則是來源電腦120_1~120_n中不特定的任意來源電腦。又例如,元件編號160_1指稱的對象是目標電腦160_1,而元件編號160指稱的對象則是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不特定的任意目標電腦。
請參考第1圖。第1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影像處理系統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影像處理系統100包含來源電腦120_1~120_n、影像處理裝置140、目標電腦160_1~160_m和顯示裝置180_11~180_mk。影像處理裝置140連接來源電腦120_1~120_n,並透過乙太網路(Ethernet)150連接目標電腦160_1~160_m。目標電腦160_1~160_m分別連接顯示裝置180_11~180_mk。
具體而言,影像處理裝置140可為KVM切換器。影像處理裝置140可透過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VGA端子(Video Graphics Array connector)或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連接來源電腦120_1~120_n。目標電腦160_1~160_m亦可透過高畫質多媒體介面、數位視訊介面、VGA端子或通用序列匯流排分別連接顯示裝置180_11~180_mk。舉例來說,如第1圖所示,目標電腦160_1連接顯示裝置180_11~180_1k。目標電腦160_2連接顯示裝置180_21~180_2k。依此類推,目標電腦160_m連接顯示裝置180_m1~180_mk。
操作上,來源電腦中之一者(如第1圖中的來源電腦120_1)用以輸出運行畫面IMD1至影像處理裝置140。運行畫面IMD1為來源電腦120當前運作狀態下所產生的畫面。以另一個角度說明,運行畫面IMD1可為來源電腦120所連接的顯示裝置當前所顯示的畫面影像。當影像處理裝置140接收到運行畫面IMD1時,影像處理裝置140用以辨識運行畫面IMD1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擷取這些視窗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IMD2,並將視窗影像IMD2透過乙太網路150傳送至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之一或多者。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之相應者(如第1圖中的目標電腦160_1)用以接收視窗影像IMD2,並分別輸出視窗影像IMD2中一或多個視窗影像至所相應連接的顯示裝置(如第1圖中的顯示裝置180_11~180_1k)進行顯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硬體裝置或連線方式僅為方便說明舉例,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雖然第1圖中繪示影像處理系統100包含n個來源電腦120_1~120_n、m個目標電腦160_1~160_m,以及m乘k個顯示裝置180_11~180_mk,其中n、m、k皆為任意正整數,但其數量僅為方便說明起見之示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內容。換言之,在其他部分實施例中,影像處理系統100可僅包含一個來源電腦或一個目標電腦,及/或目標電腦僅連接一個顯示裝置。又或者,影像處理系統100可包含多個目標電腦,而每個目標電腦所連接的顯示裝置的數量可不相同(即,不一定皆為k個)。
請參考第2圖。第2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影像處理方法200的流程圖。為了方便說明起見,下述內容將配合第1圖之實施例進行說明,但不以此為限,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對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如第2圖所示,影像處理方法200包含操作S210、S220、S230、S240以及S250。
首先,在操作S210中,接收來源電腦120之運行畫面IMD1。舉例來說,來源電腦120之運行畫面IMD1如第3圖中運行畫面IMD1所示。由影像處理裝置140接收運行畫面IMD1。
接著,在操作S220中,辨識運行畫面IMD1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接著,在操作S230中,擷取視窗的全部或部分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舉例來說,如第3圖所示,運行畫面IMD1包含視窗f1~f3。在部分實施例中,影像處理裝置140包含影像辨識器142和處理器144。影像辨識器142接收運行畫面IMD1後進行影像辨識以產生相應於視窗f1~f3的視窗影像P1~P3,並將視窗影像P1~P3傳送至處理器144。處理器144接收視窗影像P1~P3後,將視窗影像P1~P3進行圖檔壓縮以產生視窗影像IMD2。在其他部分實施例中,處理器144可將部分視窗影像(如,僅視窗影像P1)進行圖檔壓縮以產生視窗影像IMD2。關於影像辨識的詳細內容將於後續段落配合第5圖敘明。
接著,在操作S240中,輸出視窗影像IMD2至一或多個目標電腦160。舉例來說,如第4A圖所示,由目標電腦160接收自影像處理裝置140輸出的視窗影像IMD2。
最後,在操作S250中,由顯示裝置180_11~180_1k中一或多者顯示視窗影像IMD2中之一或多者。在部分實施例中,如第4A圖所示,目標電腦160_1包含控制器162。控制器162接收視窗影像IMD2後進行解壓縮以產生視窗影像IMD2之中所包含的一或多個視窗影像(如,視窗影像W1、W2、W3、W1~W3),並將一或多個視窗影像分別傳送至相應的顯示卡(如,顯示卡164a、164b、164c、164d),使得目標電腦160_1透過顯示卡輸出相應的視窗影像至相應的顯示裝置(如,顯示裝置180_11、180_12、180_13、180_14)進行顯示。
詳細來說,控制器162將視窗影像W1傳送至顯示卡164a,使得目標電腦160_1透過顯示卡164a輸出視窗影像W1至顯示裝置180_11進行顯示。控制器162將視窗影像W2傳送至顯示卡164b,使得目標電腦160_1透過顯示卡164b輸出視窗影像W2至顯示裝置180_12進行顯示。控制器162將視窗影像W3傳送至顯示卡164c,使得目標電腦160_1透過顯示卡164c輸出視窗影像W3至顯示裝置180_13進行顯示。控制器162將視窗影像W1~W3傳送至顯示卡164d,使得目標電腦160_1透過顯示卡164d輸出視窗影像W1~W3至顯示裝置180_14進行顯示。
換言之,控制器162可產生視窗影像IMD2之中所包含的多個視窗影像W1~W3中一或多者至顯示卡164。而不同的顯示卡164可獨立輸出相同或不同的內容至相連接的顯示裝置180進行顯示。如此一來,在同一個顯示裝置上可顯示一或多個視窗影像。在不同的多個顯示裝置上可顯示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完全不同的視窗影像。
另外,在其他部分實施例中,如第4B圖所示,影像處理系統100包含多個目標電腦160_1和160_2。在此實施例中,影像處理裝置140分別輸出視窗影像IMD2至目標電腦160_1和160_2。目標電腦160_1所包含的控制器162_1接收視窗影像IMD2後進行解壓縮以產生相應的視窗影像W1、W2,並將視窗影像W1、W2傳送至相應的顯示卡164a、164b,使得目標電腦160_1透過顯示卡164a、164b分別輸出視窗影像W1、W2至相應的顯示裝置180_11、180_12進行顯示。而目標電腦160_2所包含的控制器162_2接收視窗影像IMD2後進行解壓縮以產生相應的視窗影像W2、W3、W1~W3,並將視窗影像W2、W3、W1~W3分別傳送至相應的顯示卡164c、164d、164e,使得目標電腦160_2透過顯示卡164c、164d、164e分別輸出視窗影像W2、W3、W1~W3至相應的顯示裝置180_21、180_22、180_23進行顯示。
換言之,不同目標電腦162_1和162_2接收相同的視窗影像IMD2。而相同或不同的目標電腦中的顯示卡164所輸出的顯示內容皆為獨立的。如此一來,在多個目標電腦中之一者(如目標電腦160_1)和另一者(如目標電腦160_2)所分別連接的不同顯示裝置上可顯示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完全不同的一或多個視窗影像。
此外,如第4A圖和第4B圖所示,視窗影像之面積和相應顯示裝置之面積的比例大於視窗之面積和運行畫面之面積的比例。例如,視窗影像W1佔顯示裝置180_11的顯示面積的比例大於視窗f1佔運行畫面IMD1的比例。視窗影像W2佔顯示裝置180_12的顯示面積的比例大於視窗f2佔運行畫面IMD1的比例。關於顯示視窗影像的詳細內容將於後續段落配合第7圖敘明。
如此一來,藉由影像處理方法200,由影像處理裝置140針對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IMD1進行視窗辨識、擷取,並分別將取得的一或多個視窗影像P1~P3傳送至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一或多者,使得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一或多者能夠透過連接的顯示裝置顯示相應於來源電腦120中一或多個視窗f1~f3的視窗影像W1~W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視窗和視窗影像、目標電腦、顯示卡、顯示裝置的數量僅為方便說明舉例,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此外,雖然上述影像處理方法200是由影像處理裝置140進行視窗辨識、擷取和視窗影像壓縮之後,再由目標電腦160_1進行解壓縮;然而,在其他部分實施例中,影像處理方法200亦可由影像處理裝置140直接將運行畫面IMD1進行圖檔壓縮,並將壓縮後的運行畫面IMD1傳送至目標電腦160_1。接著,由目標電腦160_1接收壓縮後的運行畫面IMD1並透過軟體進行解壓縮後,再根據解壓縮後的運行畫面進行視窗辨識、擷取以產生視窗影像W1~W3,最後由目標電腦160_1將視窗影像W1~W3輸出至顯示裝置180進行顯示。
另外,當影像處理系統100包含多個來源電腦120時,由影像處理裝置140接收來自目標電腦160的切換訊號,使目標電腦160控制的來源電腦120的切換。具體而言,當目標電腦160發出的切換訊號時,影像處理裝置140根據切換訊號決定切換至多個來源電腦120_1~120_n中之何者。舉例來說,切換訊號可為鍵盤輸入、滑鼠操作或其他方式所產生的切換指令。如此一來,使用者便能透過連接於目標電腦160的輸入介面裝置下達指令,以切換當前操作所連接控制的來源電腦,使得使用者在控制中心便能在多主機之間切換不同連接埠進行操作。
關於影像辨識的詳細內容,請參考第5圖。第5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視窗影像辨識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來源電腦120之運行畫面如第5圖中運行畫面IMD1所示。由影像處理裝置140中的影像辨識器142或目標電腦160中的軟體,自運行畫面IMD1之外緣向內偵測符合圖框特徵的形狀物件以辨識出視窗f1~f3,並擷取運行畫面IMD1中位於形狀物件內的內容作為視窗影像P1~P3。
在部分實施例中,形狀物件為一矩形物件。舉例來說,針對一矩形物件,其圖框特徵包含是否有水平或垂直線、顏色是否相近、線是否互相連接、連接後是否為矩形、是否有共用邊框。如第5圖中的箭頭方向所示,由運行畫面IMD1的上方往下、下方往上、左側往右、右側往左進行偵測,透過是否符合圖框特徵來推測是否存在視窗以及辨識出視窗的範圍。當抓取到一個矩形物件的四個邊框後,便停止往內繼續偵測,以避免視窗內若有表格或其他矩形影像被錯誤認定為視窗。然上述之形狀物件的輪廓並不限於此,可依據使用者的操作需求訂定不同形狀的物件,而不同形狀的物件則各自具有符合其外輪廓的多個圖框特徵。
在部分實施例中,當偵測到一個以上的矩形物件,且矩形物件各自的邊框中有部分交錯、重疊或共用邊界的現象,則判定偵測到符合圖框特徵的物件具有重疊的情形。如第6A圖所示,在目標電腦160的運行畫面IMD3中,矩形物件f4的右側邊框跟矩形物件f5的左側邊框部分交錯,例如在第6A圖所示的例子中,由於矩形物件f4相對矩形物件f5位於前景,矩形物件f4的右側遮蓋了矩形物件f5的左側的一部分,此時矩形物件f4的右側與矩形物件f5的左側將有一部分的垂直邊界為重疊且共用的,可據此判定偵測到兩矩形物件具有重疊的情形。此時,使用者可透過連接目標電腦160的輸入介面裝置(如,鍵盤、滑鼠)產生畫面分割指令至目標電腦160,並透過乙太網路150和影像處理裝置140傳送至來源電腦120,使得來源電腦120根據畫面分割指令將顯示螢幕切分為複數個顯示區域,並將當前運行畫面IMD3中的多個視窗分別依照當前顯示的長寬比例分別縮小至不同的顯示區域內。如第6B圖所示,來源電腦120接收到畫面分割指令後,運行畫面IMD4被分割為四個顯示區域,視窗f4'以原本視窗f4的長寬比例縮小至長度或寬度符合左上角顯示區域的尺寸,而視窗f5'亦以原本視窗f5的長寬比例縮小至長度或寬度符合右下角顯示區域的尺寸。
如此一來,透過偵測矩形物件的邊框是否出現交錯、重疊或共用邊界以判定視窗是否彼此重疊,再藉由畫面分割指令進行顯示區域的分割,便能確保視窗彼此不會出現重疊,達到避免視窗影像擷取時產生視窗影像不完整的狀況。
關於顯示視窗影像的詳細內容,請參考第7圖。第7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視窗影像顯示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由顯示裝置180顯示視窗影像W1。視窗影像W1是相應於第5圖中運行畫面IMD1所包含的視窗f1的視窗影像P1。具體而言,目標電腦160會將欲顯示於顯示裝置180上的視窗影像W1依照原先影像的長寬比例(即,第5圖所示運行畫面IMD1中視窗影像P1的長寬比例)放大至長邊或寬邊等於或略小於顯示裝置180的顯示區域SC。舉例來說,如第7圖所示,視窗影像Q1被等比例放大至上下兩側約略重合於顯示區域SC的上下內框。
如此一來,在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IMD1中顯示面積較小的視窗f1,透過辨識、擷取後,在目標電腦160所連接的顯示裝置180上所顯示的視窗影像W1能以相同長寬比例且較大的顯示面積進行顯示。換言之,視窗f1佔運行畫面IMD1的比例將小於或等於視窗影像W1佔顯示區域SC的比例。因此,相較於在同一個顯示螢幕中顯示多個視窗(如第5圖中視窗P1~P3),藉由本案的影像處理方法200將每個視窗在單一顯示螢幕中獨立地進行顯示(如第7圖中視窗W1),使得操作人員能簡便清楚地閱覽資訊。在不會增加操作人員的使用難度的狀況下,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員的負擔,進而減輕操作人員的疲倦程度,以提升操作效率及正確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的視窗影像皆繪示為放大至貼近顯示裝置的顯示區域SC,然而,在其他部分實施例中,亦能以特定預設比例放大顯示,例如,佔顯示區域SC的三分之二以上。顯示比例僅為方面說明舉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案。
關於輸入介面裝置和上述裝置之間的配合操作,請參考第8A圖、第8B圖、第9A圖和第9B圖。第8A圖和第9A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不同實施例分別繪示顯示裝置顯示視窗影像的示意圖。第8B圖和第9B圖係分別根據第8A圖和第9A圖之實施例所分別繪示來源電腦的運行畫面的示意圖。
在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鼠標的位置是根據鼠標位於顯示裝置180中的絕對座標經等比例公式換算而得。具體而言,目標電腦160根據輸入介面裝置(如,滑鼠)所產生的偵測訊號,決定鼠標在顯示裝置180上的位置。同時,目標電腦160將鼠標在顯示裝置180上的絕對座標傳送至影像處理裝置140。影像處理裝置140根據鼠標在顯示裝置180上的絕對座標、顯示裝置180中的視窗影像的大小與絕對座標,以及來源電腦的運行畫面中的視窗的大小與絕對座標,計算並控制鼠標在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的位置。
舉例來說,如第8A圖和第8B圖所示,當影像處理系統100包含兩個1080x1920的顯示裝置180_11和180_12時,目標電腦160所連接的顯示裝置可視為由兩個螢幕以延伸桌面的方式組成,亦即延伸桌面的尺寸為1080x3840。當鼠標M1的座標位置位於視窗影像W3時,由於鼠標M1的絕對座標位在(0,0-1080,1920)之間,因此在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鼠標M1'位於視窗f3內。當鼠標M2的座標位置位於視窗影像W2時,由於鼠標M2的絕對座標位在(0,1920-1080,3840)之間,因此在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鼠標M2'位於視窗f2內。換言之,當鼠標的位置由M1移動到M2時,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鼠標的位置由M1'跳到M2'。
值得注意的是,當視窗影像的尺寸小於顯示裝置的顯示範圍時,在視窗影像外的顯示區域的鼠標操作行為(如,點擊、移動),在來源電腦120中不會被執行。舉例來說,如第8A圖所示,視窗影像W3的尺寸小於顯示裝置180_11的顯示範圍。當目標電腦180或影像處理裝置140偵測到鼠標位於視窗影像W3外的顯示區域(即,網底區域)時,不會傳送相應的鼠標操作行為至來源電腦120。換言之,在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鼠標的位置只會出現在視窗f1~f3的範圍內。
在其他部分實施例中,當有多人分別從不同目標電腦連線操控同一來源電腦120時,影像處理裝置140會分別記錄多個鼠標在相應的顯示裝置中的絕對座標,依據使用者對鼠標點擊或其他輸入介面裝置(如,鍵盤)操作的先後順序,並透過分時多工的概念來操控來源電腦120。舉例來說,如第9A圖和第9B圖所示,影像處理系統100包含兩個目標電腦160_1和160_2,兩個目標電腦分別連接顯示裝置180_11和180_21,且兩個顯示裝置180_11和180_21皆顯示同一視窗影像W2。視窗影像W2是相應於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中的視窗f2。
當鼠標M1在視窗影像W2的右側點擊左鍵並以鍵盤依序輸入「BOOK」,而同時,鼠標M2在視窗影像W2的左側點擊左鍵並以鍵盤依序輸入「PEN」,則影像處理裝置140會自目標電腦160_1接收到鼠標M1的絕對座標(X1,Y1)和鍵盤輸入指令「BOOK」,並自目標電腦160_2接收到鼠標M2的絕對座標(X2,Y2)和鍵盤輸入指令「PEN」。因此,即便鍵盤輸入指令「BOOK」和「PEN」在時間順序上互相穿插,影像處理裝置140仍可根據鼠標M1的絕對座標(X1,Y1)以及來自同一目標電腦160_1的鍵盤輸入指令「BOOK」,產生在鼠標M1'在絕對座標(X1,Y1)點擊左鍵並以鍵盤輸入指令「BOOK」的操作指令至來源電腦120。相似地,影像處理裝置140可根據鼠標M2的絕對座標(X2,Y2)以及來自同一目標電腦160_2的鍵盤輸入指令「PEN」,產生在鼠標M2'在絕對座標(X2,Y2)點擊左鍵並以鍵盤輸入指令「PEN」的操作指令至來源電腦120。
雖然本文將所公開的方法示出和描述為一系列的步驟或事件,但是應當理解,所示出的這些步驟或事件的順序不應解釋為限制意義。例如,部分步驟可以以不同順序發生和/或與除了本文所示和/或所描述之步驟或事件以外的其他步驟或事件同時發生。另外,實施本文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態樣或實施例時,並非所有於此示出的步驟皆為必需。此外,本文中的一個或多個步驟亦可能在一個或多個分離的步驟和/或階段中執行。
綜上所述,本案透過應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藉由影像處理方法200,由影像處理裝置140針對來源電腦120的運行畫面IMD1進行視窗辨識、擷取,並分別將取得的一或多個視窗影像P1~P3傳送至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一或多者,使得目標電腦160_1~160_m中一或多者能夠透過連接的顯示裝置顯示相應於來源電腦120中一或多個視窗f1~f3的視窗影像W1~W3。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影像處理系統
120_1~120_n:來源電腦
140:影像處理裝置
142:影像辨識器
144:處理器
150:乙太網路
160_1~160_m:目標電腦
162:控制器
164a,164b,164c,164d,164e:顯示卡
180,180_11~180_mk:顯示裝置
IMD1,IMD3,IMD4:運行畫面
IMD2:視窗影像
200:影像處理方法
S210,S220,S230,S240,S250:操作
f1,f2,f3,f4,f4',f5,f5':視窗
P1,P2,P3:視窗影像
W1,W2,W3:視窗影像
SC:顯示區域
M1,M1',M2,M2':鼠標
X1,Y1,X2,Y2:座標
第1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影像處理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影像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第3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辨識並擷取視窗以產生視窗影像的示意圖。
第4A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輸出並顯示視窗影像的示意圖。
第4B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另一種輸出並顯示視窗影像的示意圖。
第5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視窗影像辨識的示意圖。
第6A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視窗重合的示意圖。
第6B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顯示畫面分割的示意圖。
第7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視窗影像顯示的示意圖。
第8A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視窗影像的示意圖。
第8B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一種來源電腦的運行畫面的示意圖。
第9A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另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視窗影像的示意圖。
第9B圖係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繪示另一種來源電腦的運行畫面的示意圖。
100:影像處理系統
120_1~120_n:來源電腦
140:影像處理裝置
150:乙太網路
160_1~160_m:目標電腦
180_11~180_mk:顯示裝置
IMD1:運行畫面
IMD2:視窗影像
Claims (17)
- 一種影像處理系統,包含:一來源電腦,用以輸出一運行畫面;一影像處理裝置,耦接該來源電腦,當該影像處理裝置接收到該運行畫面時,該影像處理裝置辨識該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並擷取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以及一或多個目標電腦,耦接複數個顯示裝置,透過一網路耦接該影像處理裝置,用以透過該網路接收該些視窗影像,並用以分別輸出其中之一或多個視窗影像至該些顯示裝置進行顯示,其中該一或多個目標電腦包含一第一目標電腦,該些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裝置和一第二顯示裝置,該第一目標電腦耦接該第一顯示裝置和該第二顯示裝置,該第一顯示裝置用以顯示該些視窗影像中之一者,該第二顯示裝置用以顯示該些視窗影像中之另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影像處理裝置用以自該運行畫面之一外緣向內偵測符合至少一個圖框特徵的一形狀物件,並擷取該運行畫面中位於該形狀物件內的內容作為該些視窗影像中相應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目標電腦更包含一第二目標電腦和一第三目標電腦, 該些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三顯示裝置和一第四顯示裝置,該些視窗影像包含一第一視窗影像和一第二視窗影像,該第二目標電腦耦接該第三顯示裝置,該第三目標電腦耦接該第四顯示裝置,該第三顯示裝置用以顯示該第一視窗影像或該第二視窗影像,該第四顯示裝置用以顯示該第一視窗影像或該第二視窗影像。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來源電腦包含一第一來源電腦及一第二來源電腦,該影像處理裝置接收一來自該目標電腦的切換訊號,使該目標電腦控制的該第一來源電腦切換至該第二來源電腦,或該目標電腦控制的該第二來源電腦切換至該第一來源電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些視窗的面積和該運行畫面的面積為一第一比例,該些視窗影像中之一者的面積和該些顯示裝置中相應一者的面積為大於該第一比例的一第二比例。
- 一種影像處理裝置,耦接至少一來源電腦,且透過一網路耦接至少一目標電腦,其中該至少一目標電腦耦接複數個顯示裝置,該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影像辨識器,當該影像處理裝置接收該至少一來源電腦之一運行畫面時,該影像辨識器辨識該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並擷取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以 及一處理器,耦接該影像辨識器,用以將該些視窗影像透過該網路輸出至該至少一目標電腦,進而使該些顯示裝置得以接收並分別顯示來自該至少一目標電腦的其中之一或多個視窗影像。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影像處理裝置,其中該影像辨識器用以自該運行畫面之一外緣向內偵測符合至少一個圖框特徵的一形狀物件,並擷取該運行畫面中位於該形狀物件內的內容作為該些視窗影像中相應一者。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影像處理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包含一控制單元,用以接收來自該至少一目標電腦的一切換訊號,並切換該至少一目標電腦控制的該至少一來源電腦。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影像處理裝置,其中當該處理器接收到自該至少一目標電腦的複數個輸入指令時,該處理器用以根據接收到該些輸入指令的複數個時間點傳送相應的複數個操作指令至該至少一來源電腦。
- 一種影像處理方法,用於耦接於一來源電腦和至少一目標電腦之間的一影像處理裝置,該影像處理方法包含: 由該影像處理裝置接收該來源電腦之一運行畫面;由該影像處理裝置辨識該運行畫面所包含的複數個視窗;由該影像處理裝置擷取該些視窗的全部或部分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由該影像處理裝置將該些視窗影像透過一網路傳送至該至少一目標電腦;以及由連接於該至少一目標電腦的複數個顯示裝置分別顯示該些視窗影像中之一或多者。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其中辨識該些視窗的步驟包含:自該運行畫面之一外緣向內偵測符合至少一個圖框特徵的一形狀物件。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更包含:當一第一形狀物件的邊框和一第二形狀物件的邊框部分交錯、重疊或共用邊界,判定該第一形狀物件和該第二形狀物件至少部分重疊;以及當判定該第一形狀物件和該第二形狀物件至少部分重疊時,根據一輸入介面裝置的一預設指令控制該來源電腦的該運行畫面中該些視窗的顯示位置。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其中擷 取以產生相應的複數個視窗影像的步驟包含:擷取該運行畫面中位於該形狀物件內的內容作為該些視窗影像中相應一者。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更包含:由該影像處理裝置將該些視窗影像進行壓縮,以傳送至該至少一目標電腦;由該至少一目標電腦接收壓縮後的該些視窗影像並進行解壓縮;以及由該至少一目標電腦將解壓縮後的該些視窗影像傳送至該些顯示裝置。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其中該些視窗的面積和該運行畫面的面積為一第一比例,該些視窗影像中之一者的面積和該些顯示裝置中相應一者的面積為大於該第一比例的一第二比例。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更包含:根據一鼠標位於該些顯示裝置中的一絕對座標換算該鼠標位在該來源電腦的該運行畫面中一原始位置。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影像處理方法,更包含:根據一輸入介面裝置的一預設指令控制該來源電腦的該運行畫面中該些視窗的顯示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9743A TWI739474B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
CN202110631359.9A CN114115771B (zh) | 2020-06-11 | 2021-06-07 | 影像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9743A TWI739474B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39474B true TWI739474B (zh) | 2021-09-11 |
TW202147088A TW202147088A (zh) | 2021-12-16 |
Family
ID=7877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9743A TWI739474B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15771B (zh) |
TW (1) | TWI739474B (zh)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46906B (en) * | 1998-05-13 | 2001-07-21 | Sony Corp |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
TW582168B (en) * | 2002-03-01 | 2004-04-01 | Huper Lab Co Ltd | Method for abstracting multiple moving objects |
TWI234396B (en) * | 2004-05-10 | 2005-06-11 | Jau-Hung Jang | Image capturing/storage device to capture a specific targe image and method thereof |
TWI275070B (en) * | 2005-01-25 | 2007-03-01 | Apex Internat Financial Engine | Financial information multi-window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TWM325143U (en) * | 2007-08-02 | 2008-01-11 | Astro Corp | Multi-screen game machine |
TWI297875B (en) * | 2004-09-16 | 2008-06-1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thereof |
TWM418495U (en) * | 2011-04-12 | 2011-12-11 | Shi-Liang Wang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
TW201246175A (en) * | 2011-05-09 | 2012-11-16 | Acer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on a plurality of displayers |
TWI430257B (zh) * | 2009-03-06 | 2014-03-1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多層景深立體顯示器影像處理方法 |
TWI447705B (zh) * | 2008-12-31 | 2014-08-01 | Intel Corp | 用於可附加邏輯顯示器之虛擬圖框緩衝器的動態幾何管理技術 |
TWI454970B (zh) * | 2011-02-22 | 2014-10-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子裝置的移動向量觸發控制方法 |
TW201445434A (zh) * | 2013-05-31 | 2014-12-01 | Tencent Tech Shenzhen Co Ltd | 一種網路資源的下載資訊顯示方法及裝置 |
TWI507965B (zh) * | 2013-12-30 | 2015-11-11 | Wistron Corp | 多螢幕的視窗管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
TWI638273B (zh) * | 2013-10-16 | 2018-10-11 | 3M新設資產公司 | 用於重疊實體便箋之便箋辨識 |
TW201843606A (zh) * | 2017-05-03 | 2018-12-16 | 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 影像播放中即時資訊搜尋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TW202001457A (zh) * | 2018-06-26 | 2020-01-01 |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製程設備之人工智慧控制裝置與方法 |
TWI684977B (zh) * | 2017-10-30 | 2020-02-11 |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種顯示模組的畫面顯示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顯示模組 |
TWI693564B (zh) * | 2018-01-05 | 2020-05-11 | 竹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機台自動化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27965B (zh) * | 2010-12-31 | 2014-02-21 | Aten Int Co Ltd | 遠端管理系統、多電腦切換器及遠端管理方法 |
TWI427966B (zh) * | 2010-12-31 | 2014-02-21 | Aten Int Co Ltd | 遠端管理系統、多電腦切換器及遠端管理方法 |
CN105302285B (zh) * | 2014-08-01 | 2019-03-01 |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屏显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
-
2020
- 2020-06-11 TW TW109119743A patent/TWI739474B/zh active
-
2021
- 2021-06-07 CN CN202110631359.9A patent/CN1141157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46906B (en) * | 1998-05-13 | 2001-07-21 | Sony Corp |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
TW582168B (en) * | 2002-03-01 | 2004-04-01 | Huper Lab Co Ltd | Method for abstracting multiple moving objects |
TWI234396B (en) * | 2004-05-10 | 2005-06-11 | Jau-Hung Jang | Image capturing/storage device to capture a specific targe image and method thereof |
TWI297875B (en) * | 2004-09-16 | 2008-06-1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thereof |
TWI275070B (en) * | 2005-01-25 | 2007-03-01 | Apex Internat Financial Engine | Financial information multi-window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TWM325143U (en) * | 2007-08-02 | 2008-01-11 | Astro Corp | Multi-screen game machine |
TWI447705B (zh) * | 2008-12-31 | 2014-08-01 | Intel Corp | 用於可附加邏輯顯示器之虛擬圖框緩衝器的動態幾何管理技術 |
TWI430257B (zh) * | 2009-03-06 | 2014-03-1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多層景深立體顯示器影像處理方法 |
TWI454970B (zh) * | 2011-02-22 | 2014-10-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子裝置的移動向量觸發控制方法 |
TWM418495U (en) * | 2011-04-12 | 2011-12-11 | Shi-Liang Wang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
TW201246175A (en) * | 2011-05-09 | 2012-11-16 | Acer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on a plurality of displayers |
TW201445434A (zh) * | 2013-05-31 | 2014-12-01 | Tencent Tech Shenzhen Co Ltd | 一種網路資源的下載資訊顯示方法及裝置 |
TWI638273B (zh) * | 2013-10-16 | 2018-10-11 | 3M新設資產公司 | 用於重疊實體便箋之便箋辨識 |
TWI507965B (zh) * | 2013-12-30 | 2015-11-11 | Wistron Corp | 多螢幕的視窗管理方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
TW201843606A (zh) * | 2017-05-03 | 2018-12-16 | 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 影像播放中即時資訊搜尋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TWI684977B (zh) * | 2017-10-30 | 2020-02-11 |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種顯示模組的畫面顯示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顯示模組 |
TWI693564B (zh) * | 2018-01-05 | 2020-05-11 | 竹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機台自動化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
TW202001457A (zh) * | 2018-06-26 | 2020-01-01 |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製程設備之人工智慧控制裝置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5771B (zh) | 2024-04-02 |
CN114115771A (zh) | 2022-03-01 |
TW202147088A (zh) | 2021-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01200B2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annotation track on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an interactive whiteboard, comput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9524140B2 (en)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ultiple computers | |
US20090096713A1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 |
US10725653B2 (en) |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US20190250759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02063231A (zh) | 一种基于图像检测的非接触式电子白板系统及检测方法 | |
BR112013007715B1 (pt) | Aparelho de processamento de informação | |
US979843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9098947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 |
TWI497400B (zh) | 自動辨識游標所在螢幕之方法 | |
CN104571904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JP201402965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US20160300321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170103731A1 (en) | Seamless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host computers | |
JP6269323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TWI739474B (zh) | 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 |
JP5728588B2 (ja) | 表示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表示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
TWM501591U (zh) | 多電腦切換器及其系統 | |
US11182029B2 (en) | Smart interactive table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1038825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RU2566975C2 (ru) | Система, способ и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для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множества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 |
US10178347B2 (en) |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 |
CN108920117B (zh) | 一种跨终端的多屏显示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 |
JP2001516096A (ja) | ユーザ入力の検出および処理システム | |
CN110968210A (zh) | 切换装置与切换系统及其适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