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7477B -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7477B
TWI737477B TW109129924A TW109129924A TWI737477B TW I737477 B TWI737477 B TW I737477B TW 109129924 A TW109129924 A TW 109129924A TW 109129924 A TW109129924 A TW 109129924A TW I737477 B TWI737477 B TW I7374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blade
heat dissipation
main cas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0990A (zh
Inventor
石東和
劉耀之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9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747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4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0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99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主機殼,包括箱體、承載架、百葉及杠桿,所述承載架滑動設於所述箱體上,所述百葉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所述杠桿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且一端與所述百葉相抵持;所述承載架抵持所述杠桿之另一端,從而使所述杠桿之一端抵持所述百葉,將所述百葉朝向所述承載架轉動打開。本申請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Description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本申請涉及散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電腦等電子設備通常需要配置風扇進行散熱,隨之會搭配安裝百葉來控制散熱區域。目前,通常採用硬碟機等插入物推動之方式將風扇之百葉開啟。當硬碟機插入時,硬碟機一側接觸百葉並將其推動,百葉朝風扇一側旋轉,與風扇吸入氣流之方向相同。但由於風扇吸入氣流之影響,被推動之百葉可能直接被強氣流吹動並直接向風扇方向旋轉,造成與其他內部結構之間發生碰撞而損傷。並且於與硬碟機接觸推動時,硬碟機亦可能對百葉造成損傷。
鑒於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以解決百葉損傷問題。
本申請之實施例提供一種散熱主機殼,包括箱體、承載架、百葉及杠桿,所述承載架滑動設於所述箱體上,所述百葉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所述杠桿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且一端與所述百葉相抵持;所述承載架抵持所述杠桿之另一端,從而使所述杠桿之一端抵持所述百葉,將所述百葉朝向所述承載架轉動打開。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箱體包括底壁及兩個側壁,兩個所述側壁自所述底壁之兩側垂直向外延伸,所述側壁與所述底壁共同圍成收容所述承載架之收容空間,所述承載架從所述底壁之一端插入所述收容空間中,所述百葉轉動設於兩個所述側壁之間,所述杠桿轉動設於所述側壁上。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百葉包括葉片,所述葉片轉動設於所述收容空間中,所述葉片包括轉軸部及開合部,所述轉軸部之兩端分別轉動設於所述側壁上,所述開合部自所述轉軸部沿軸向向外延伸,且可隨所述轉軸部之轉動而閉合或打開所述收容空間。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百葉還包括復位件,所述復位件設於所述葉片上,用於使所述葉片處於閉合狀態。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復位件為扭簧,所述復位件套設於所述轉軸部之端部上且一端設於所述側壁上,另一端抵持設於所述開合部上。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之開合部遠離所述轉軸部之一側於閉合狀態時抵持於與其相鄰之另一所述葉片之轉軸部上。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杠桿包括轉動部、導向部及抵持部,所述轉動部轉動設於所述側壁上,所述導向部及所述抵持部分別自所述轉動部沿軸向向外延伸,所述抵持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與所述葉片之開合部相抵持,所述導向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伸入所述收容空間中,以於所述承載架插入時,與所述承載架相抵持,從而帶動所述杠桿轉動。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承載架上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包括相連通之轉動槽及保持槽,所述導向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設有導向塊,所述導向塊與所述轉動槽配合帶動所述杠桿轉動,所述保持槽之延伸方向平行於所述承載架之插入方向,所述導向塊與所述保持槽相配合,保持所述杠桿位置不變。
進一步地,於本申請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側壁上設有轉動孔、導向孔及抵持孔,所述杠桿設於所述側壁背離另一側壁之一面上,所述轉動部轉動設於所述轉動孔中,所述導向塊從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穿過所述導向孔伸入所述收容空間中,所述抵持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設有抵持塊,所述抵持塊穿過所述抵持孔與所述葉片之開合部相抵持。
本申請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包括風扇與散熱主機殼,所述風扇安裝於所述散熱主機殼內,所述散熱主機殼為上述之散熱主機殼。
上述散熱主機殼及散熱裝置藉由杠桿之一端抵持百葉,於承載架伸入時,杠桿之另一端能夠被承載架抵持,從而驅動所述杠桿轉動,帶動所述百葉沿與所述箱體內空氣流動方向相反之方向轉動打開,並且承載架不與百葉直接接觸,從而防止由於氣流推動及承載架接觸造成之百葉損傷,提高了散熱主機殼之使用壽命。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之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之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之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之實施例。
需要說明之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於居中設置之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於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於居中設置之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之所有之技術與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申請之技術領域之技術人員通常理解之含義相同。本文中於本申請之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僅是為描述具體之實施例之目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申請。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之所列項目的任意之與所有之組合。
本申請之實施例提供一種散熱主機殼,包括箱體、承載架、百葉及杠桿,所述承載架滑動設於所述箱體上,所述百葉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所述杠桿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且一端與所述百葉相抵持;所述承載架抵持所述杠桿之另一端,從而使所述杠桿之一端抵持所述百葉,將所述百葉朝向所述承載架轉動打開。
本申請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包括風扇與散熱主機殼,所述風扇安裝於所述散熱主機殼內,所述散熱主機殼為上述之散熱主機殼。
上述散熱主機殼及散熱裝置藉由杠桿之一端抵持百葉,於承載架伸入時,杠桿之另一端能夠被承載架抵持,從而驅動所述杠桿轉動,帶動所述百葉沿與所述箱體內空氣流動方向相反之方向轉動打開,並且承載架不與百葉直接接觸,從而防止由於氣流推動及承載架接觸造成之百葉損傷,提高了散熱主機殼之使用壽命。下麵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之實施例作進一步之說明。
請參閱圖1,本申請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散熱主機殼100。所述散熱主機殼100可以是電腦主機殼、伺服器主機殼或者其他散熱裝置之主機殼。所述散熱主機殼100包括箱體10、承載架20、百葉40及杠桿組件50。所述承載架20可滑動地設於所述箱體10上。所述承載架20用於承載功能單元,可以是用於安裝硬碟機、主機板、電子元件或單個之系統之容納單元。所述散熱主機殼100中設有風扇30。所述風扇30設於所述箱體10上,所述風扇30能夠對散熱主機殼100內之空氣進行交換,將從承載架20一側流過之空氣吸入,然後排出到散熱主機殼100外。所述百葉40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10上且位於所述承載架20與所述風扇30之間。所述杠桿組件50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10上且一端與所述百葉40靠近所述風扇30之一側相抵持。當所述承載架20未設於箱體10上時,所述百葉40處於關閉狀態;當所述承載架20滑動伸入所述箱體10時,所述承載架20能夠抵持所述杠桿組件50之另一端,從而驅動所述杠桿組件50轉動,帶動所述百葉40沿與箱體10內空氣流動方向相反之方向轉動打開,從而使承載架20能夠穿過所述百葉40(不穿過百葉40亦可以)設於所述箱體10上。
具體地,所述箱體10包括底壁11及兩個側壁12。所述兩個側壁12自所述底壁11之兩側垂直向外延伸。所述側壁12與所述底壁11共同圍成收容所述承載架20之收容空間13。所述承載架20從底壁11之一端插入所述收容空間13中。所述風扇30設於所述底壁11之另一端。所述百葉40轉動設於所述兩個側壁12之間,以將所述風扇30與所述承載架20分隔。所述杠桿組件50轉動設於所述側壁12上。
請同時參閱圖2,所述側壁12上設有多個分隔件121。所述分隔件121沿底壁11之延伸方向延伸。多個所述分隔件121沿所述側壁12之延伸方向均勻分佈以將所述收容空間13分隔成多個收容腔131,所述承載架20之數量為多個,所述承載架20可分別插入相應之收容腔131中。
請同時參閱圖3,百葉40包括葉片41及復位件42。所述葉片41分別轉動設於所述收容腔131中。所述葉片41包括轉軸部411及開合部412。所述轉軸部411之兩端分別轉動設於側壁12上。所述開合部412自所述轉軸部411沿軸向向外延伸,且可隨所述轉軸部411之轉動而閉合或打開所述收容腔131。所述復位件42設於所述葉片41上,用於使所述葉片41處於閉合狀態。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復位件42為扭簧。所述復位件42套設於所述轉軸部411之端部上且一端設於所述側壁12上,另一端抵持設於所述開合部412上。
於一些實施例中,還可不設置所述復位件42,所述葉片41於其自身重力之作用下復位。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41之開合部412遠離所述轉軸部411之一側於閉合狀態時抵持於與其相鄰之另一葉片41之轉軸部411上,以使多個葉片41於閉合時將所述收容空間13共同隔離。
所述杠桿組件50包括杠桿51及回位件52。所述杠桿51分別轉動設於所述側壁12上且分別與相應之一個葉片41相配合。所述杠桿51包括轉動部511、導向部512及抵持部513。所述轉動部511轉動設於所述側壁12上。所述導向部512及抵持部513分別自所述轉動部511沿軸向向外延伸。所述抵持部513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之一端與相應之葉片41之開合部412相抵持。所述導向部512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之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131中,以於所述承載架20插入所述收容腔131時,與所述承載架20相抵持,從而帶動所述杠桿51轉動。所述回位件52設於所述側壁12上,用於使所述杠桿51處於待與所述承載架20接觸之狀態。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杠桿51大致呈V字型。所述轉動部511為V字型之交點部,所述導向部512及抵持部513分別為V字型之一條邊。但不限於此,所述杠桿51還可為直線型,弧線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僅要能夠滿足導向部512與承載架20配合,及抵持部513與開合部412配合即可。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回位件52為扭簧。所述回位件52固定於所述側壁12上且一端設於所述側壁12上,另一端與所述導向部512相抵持。
於一些實施例中,還可不設置所述回位件52,所述杠桿51可設計為於其自身重力之作用下重定之結構,或所述杠桿51較輕,可於所述葉片41重力之帶動下被抵持而復位。
具體地,所述承載架20靠近所述杠桿51之壁面上設有導向槽21。所述導向槽21包括相連通之轉動槽211及保持槽212。所述保持槽212之延伸方向平行於所述承載架20之插入方向。所述導向部512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之一端設有導向塊5121。所述導向塊5121於所述承載架20插入時,進入所述轉動槽211中以與所述轉動槽211相配合,帶動所述杠桿51轉動,從而使抵持部513抵持開合部412將所述葉片41轉動打開。於所述葉片41轉動完全打開後,所述導向塊5121從所述轉動槽211進入所述保持槽212中,以與所述保持槽212相配合,保持所述杠桿51位置不變,從而使葉片41處於打開狀態,便於所述承載架20之繼續插入。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側壁12上設有轉動孔122、導向孔123及抵持孔124。所述導向孔123及抵持孔124分別為以所述轉動孔122為圓心之弧形槽。所述杠桿51及所述回位件52設於所述側壁12背離另一側壁12之一面上。所述轉動部511轉動設於所述轉動孔122中。所述導向塊5121從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之一端穿過所述導向孔123伸入所述收容腔131中。所述抵持部513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之一端設有抵持塊5131。所述抵持塊5131從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之一端穿過所述抵持孔124與葉片41之開合部412相抵持。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杠桿元件50設於一個所述側壁12上,但不限於此,兩個所述側壁12上還可均設置所述杠桿組件50。
於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側壁12上還設有限位件125。所述限位件125設於所述風扇30與所述百葉40之間。所述限位件125用於限制所述承載架20之移動距離,以防止所述承載架20插入時與所述風扇30發生碰撞。所述承載架20朝向所述風扇30之一側上還可設置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用在於所述承載架20移動位置之末端收容所述限位件125,以將所述承載架20固定。
請同時參閱圖4,使用時,當未插入承載架20時,所述葉片41於復位件42之作用下處於閉合狀態;當插入承載架20時,承載架20向風扇30方向移動,使得所述導向槽21靠近穿過所述導向孔123之導向塊5121,待導向槽21移動將所述導向塊5121收容後,所述導向槽21繼續向風扇30方向移動,使得導向塊5121將於轉動槽211之側壁之作用下,沿所述導向孔123轉動,帶動所述杠桿51轉動,從而使所述抵持部513遠離所述轉動部511一端之抵持塊5131沿所述抵持孔124轉動,並抵持所述葉片41之開合部412,帶動所述葉片41轉動打開;當所述葉片41完全打開後,所述導向塊5121從所述轉動槽211進入所述保持槽212中,於所述保持槽212側壁之作用下,所述杠桿51保持轉動位置不變,從而使葉片41保持打開狀態,使所述承載架20繼續插入;當承載架20繼續插入使所述限位槽22之底壁與所述限位件125抵持時,承載架20將不能繼續插入;當需要將承載架20取出時,直接抽出所述承載架20,所述杠桿51將反向轉動,同時所述復位件42及回位件52將分別作用於所述葉片41及所述導向部512上,使得所述葉片41及杠桿51復位。
本申請還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包括風扇30與上述散熱主機殼100,所述風扇30安裝於所述散熱主機殼100中。
所述散熱裝置可為電子裝置,還可以是其他非電子產業中需要散熱或換氣之裝置,如食品及物品之風乾櫃等。
上述散熱主機殼100藉由抵持部513抵持百葉40之開合部412,於承載架20伸入時,杠桿51另一端之導向部512能夠被承載架20抵持,從而驅動所述杠桿51轉動,帶動所述百葉40沿與所述箱體10內空氣流動方向相反之方向轉動打開,並且承載架20不與百葉40直接接觸,從而防止由於氣流推動及承載架20接觸造成之百葉40損傷,提高了散熱主機殼100之使用壽命。
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於本申請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當然,該等依據本申請精神所做之變化,均應包含於本申請所公開之範圍。
100:散熱主機殼 10:箱體 11:底壁 12:側壁 121:分隔件 122:轉動孔 123:導向孔 124:抵持孔 125:限位件 13:收容空間 131:收容腔 20:承載架 21:導向槽 211:轉動槽 212:保持槽 22:限位槽 30:風扇 40:百葉 41:葉片 411:轉軸部 412:開合部 42:復位件 50:杠桿組件 51:杠桿 511:轉動部 512:導向部 5121:導向塊 513:抵持部 5131:抵持塊 52:回位件
圖1係本申請之一個實施例中之散熱主機殼之立體示意圖。
圖2係圖1所述散熱主機殼之部分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3係圖2中III部分之放大示意圖。
圖4係圖1所述散熱主機殼去掉側壁與風扇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100:散熱主機殼
10:箱體
11:底壁
12:側壁
125:限位件
13:收容空間
20:承載架
30:風扇
40:百葉
50:杠桿組件

Claims (10)

  1. 一種散熱主機殼,包括:箱體;承載架,所述承載架滑動設於所述箱體上;百葉,所述百葉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其中:所述散熱主機殼還包括:杠桿,所述杠桿可轉動地設於所述箱體上且一端與所述百葉相抵持;當所述承載架滑動伸入所述箱體時,所述承載架能夠抵持所述杠桿之另一端,以驅動所述杠桿轉動且帶動所述百葉轉動,將所述百葉朝向所述承載架轉動打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箱體包括底壁及兩個側壁,兩個所述側壁自所述底壁之兩側垂直向外延伸,所述側壁與所述底壁共同圍成收容所述承載架之收容空間,所述承載架從所述底壁之一端插入所述收容空間中,所述百葉轉動設於兩個所述側壁之間,所述杠桿轉動設於所述側壁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百葉包括葉片,所述葉片轉動設於所述收容空間中,所述葉片包括轉軸部及開合部,所述轉軸部之兩端分別轉動設於所述側壁上,所述開合部自所述轉軸部沿軸向向外延伸,且可隨所述轉軸部之轉動而閉合或打開所述收容空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百葉還包括復位件,所述復位件設於所述葉片上,用於使所述葉片處於閉合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復位件為扭簧,所述復位件套設於所述轉軸部之端部上且一端設於所述側壁上,另一端抵持設於所述開合部上。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葉片之開合部遠離所述轉軸部之一側於閉合狀態時抵持於與其相鄰之另一所述葉片之轉軸部上。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杠桿包括轉動部、導向部及抵持部,所述轉動部轉動設於所述側壁上,所述導向部及所述抵持部分別自所述轉動部沿軸向向外延伸,所述抵持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與所述葉片之開合部相抵持,所述導向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伸入所述收容空間中,以於所述承載架插入時,與所述承載架相抵持,從而帶動所述杠桿轉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承載架上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包括相連通之轉動槽及保持槽,所述導向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設有導向塊,所述導向塊與所述轉動槽配合帶動所述杠桿轉動,所述保持槽之延伸方向平行於所述承載架之插入方向,所述導向塊與所述保持槽相配合,保持所述杠桿位置不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散熱主機殼,其中:所述側壁上設有轉動孔、導向孔及抵持孔,所述杠桿設於所述側壁背離另一側壁之一面上,所述轉動部轉動設於所述轉動孔中,所述導向塊從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穿過所述導向孔伸入所述收容空間中,所述抵持部遠離所述轉動部之一端設有抵持塊,所述抵持塊穿過所述抵持孔與所述葉片之開合部相抵持。
  10. 一種散熱裝置,包括風扇與散熱主機殼,所述風扇安裝於所述散熱主機殼內,其中:所述散熱主機殼為請求項1-9中任意一項所述之散熱主機殼。
TW109129924A 2020-09-01 2020-09-01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TWI737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924A TWI737477B (zh) 2020-09-01 2020-09-01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924A TWI737477B (zh) 2020-09-01 2020-09-01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7477B true TWI737477B (zh) 2021-08-21
TW202210990A TW202210990A (zh) 2022-03-16

Family

ID=7828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924A TWI737477B (zh) 2020-09-01 2020-09-01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747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32715U (zh) * 2016-07-15 2016-11-21 Chenbro Micom Co Ltd 機箱內之防回流擋板結構
TW201716915A (zh) * 2015-07-03 2017-05-1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16915A (zh) * 2015-07-03 2017-05-1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裝置
TWM532715U (zh) * 2016-07-15 2016-11-21 Chenbro Micom Co Ltd 機箱內之防回流擋板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990A (zh)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05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oustic noise reduc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a vented cover
US7542289B2 (en) Airflow-guiding device and computer having same
US6005770A (en) Computer an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the computer
US77270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oustic noise reduc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a vented door including a pivotable vented base and a pivotable outer door
US8534988B2 (en) Fan assembly
US794875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extendable thermal module
US9410557B2 (en) Cooling fan with variable blade surface area
US7539013B2 (en) Automatic air blockag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environments
JPWO2011135715A1 (ja) 筐体,基板モジュール及び空冷構造
TWM532715U (zh) 機箱內之防回流擋板結構
TWI737477B (zh) 散熱主機殼及具有該散熱主機殼之散熱裝置
TW201304674A (zh) 風扇組合
CN109089400B (zh) 风道密封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4115487B (zh) 散热机箱及具有该散热机箱的散热装置
TW201317465A (zh) 風扇組合
JP6829748B2 (ja) ファンフラップの故障のためのリフローを防ぐための機構
US10660235B2 (en) Fan with pivotable blades, and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s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s
TWI566678B (zh) 電子裝置
JP6809111B2 (ja) 電子機器冷却ユニット
TWI783518B (zh) 活動式承載架與伺服裝置
JP2004127467A (ja) 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を搭載する電子装置
CN213122799U (zh) 一种服务器硬盘盒
US10225956B1 (en) Casing for reducing airflow resistance, cooling device, and server using the same
TWI689666B (zh) 風扇托架
KR200461132Y1 (ko) 다용도 브래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