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4570B - 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 - Google Patents

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4570B
TWI734570B TW109125433A TW109125433A TWI734570B TW I734570 B TWI734570 B TW I734570B TW 109125433 A TW109125433 A TW 109125433A TW 109125433 A TW109125433 A TW 109125433A TW I734570 B TWI734570 B TW I7345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ase
chuck
magnetic chuck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5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3988A (zh
Inventor
丁弘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索璞科技(海寧)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索璞科技(海寧)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索璞科技(海寧)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4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45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3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98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20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out armatures
    • H01F7/206Electromagnets for lifting, handling or transporting of magnetic pieces or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20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out armatures
    • H01F7/206Electromagnets for lifting, handling or transporting of magnetic pieces or material
    • H01F2007/208Electromagnets for lifting, handling or transporting of magnetic pieces or material combined with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應用導磁條板的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磁力吸盤面板可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以吸附工件,磁力吸盤底座的上表面由多個導磁區和非導磁區構成,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並且在導磁條板的長度方向上,其上表面的最大寬度大於底面的最大寬度。本發明既能夠最大限度地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夠同時減小極距,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Description

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
本發明涉及磁性裝夾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裝置和磁力吸盤。
當前,磁性吸持的方法廣泛應用於機械領域,磁力吸盤大都由底座和麵板兩部分組成,底座的作用是產生磁通。磁吸裝置按工作原理分為永磁、電磁和電永磁,按照磁路設計分為雙極性磁吸裝置和單極性磁吸裝置,電永磁按磁體種類又分為磁差式和非磁差式。
電磁吸持裝置是指吸持裝置內部有鐵芯和圍繞鐵芯的線圈,當線圈中持續通過直流電流時,鐵芯產生磁通,吸持裝置對外顯示磁性,當電流停止,磁通消失,吸持裝置對外不顯示磁性。
電永磁吸持裝置因其工作狀態不用電,沒有熱變形,吸力大等優點,現已作為一種高效吸持方法廣泛應用於磁性裝夾和吊重領域。按磁體種類區分,有磁差式和非磁差式。
所謂磁差式的電永磁吸盤是指吸盤內部有兩種不同磁體所構成的回路,一般由矯頑力較高的釹鐵硼及矯頑力較低的鋁鎳鈷所組成,鋁鎳鈷的磁力線方向可由外部線圈內的電流方向來決定,當兩種磁體與鐵芯塊的接觸面的極性相同時,對外顯示磁性,當兩種磁體與鐵芯塊的接觸面的極性相反時, 兩者中和,對外不顯示磁性。但是,由於磁極與磁極之間必須用非導磁材料隔開,以防止磁極與磁極之間產生磁短路,通常採用的材料為環氧樹脂或其他非導磁材料。
所謂非磁差式的電永磁吸盤是指吸盤內部只有一種磁體所構成回路,一般由矯頑力較低的鋁鎳鈷所組成,鋁鎳鈷的磁力線方向可由外部線圈內的電流方向來決定,當勵磁線圈對鋁鎳鈷勵磁後,對外顯示磁性,當勵磁線圈對鋁鎳鈷震盪退磁後,對外不顯示磁性。但是,由於磁極與磁極之間必須用非導磁材料隔開,以防止磁極與磁極之間產生磁短路,通常採用的材料為環氧樹脂或其他非導磁材料。
面板通常由兩種或多種材料組合加工而成,其中包括導磁材料和不導磁材料。面板的作用包括:
1)傳導磁通:在磁力吸盤應用場景中,面板位於底座和工件之間,底座產生的磁通通過面板來傳導到工件上,使得磁力線穿透工件形成回路,達到吸附工件的目的。
2)改變極距和磁路:底座產生的磁通在通過面板傳導時,根據面板的不同設計,可以改變極距和極性分佈位置(極距指相鄰兩個不同極性磁極的間距)。由於磁性的特徵,工件必須同時接觸到兩種不同極性的磁極才能達到最佳吸附的效果。所以吸附尺寸較小的工件時就要求磁力吸盤的極距小於工件尺寸。面板具有的改變極距和磁路的功能,可以提高磁力吸盤對不同尺寸工件的適用範圍。
3)保護底座:工件放置到磁力吸盤上時經常發生磕碰。在加工過程中,刀具、鐵屑等也會對磁力吸盤造成劃傷、磨損等危害。磁力吸盤的應 用場景還經常存在切削液等液體,若發生滲漏容易造成線圈短路。面板的存在可以保護底座免受損傷提高防水性能,從而提高磁力吸盤的使用壽命。
現有技術中,磁力吸盤無需面板也可以保留底座最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但無法改變極距,而能夠改變極距的傳統磁力吸盤的面板又存在以下缺點:1)傳統的磁力面板為改變磁路、縮小極距,面板上的導磁條板和底座導磁區的接觸面積縮小,底座產生的磁通不能最大限度地傳導到面板上,如果維持面板上表面的導磁面積(即可導磁的面積區域)不變,則必然會導致面板上的磁通密度降低,面板上單位面積的磁力下降,不能滿足使用要求;2)傳統的磁力面板為了保持面板的磁通密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可將導磁條板上表面的面積同樣進行縮小,來保證面板上表面的導磁面積的磁通密度,但是,這樣會導致面板上表面不導磁區域的增加,限制了適用場景,或者降低了整體的吸力;反過來講,如果既要維持面板上表面的磁通密度,又要保持面板上表面的導磁面積,就不得不維持較大的極距,同樣極大地限制了適用的場景。
因此,傳統的磁力吸盤面板無法滿足既能夠同時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夠縮小極距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勢必需要設計一種既能同時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以保證面板整體具有最強的吸持力,又能有效縮小極距,以滿足各種形狀工件的吸持要求的磁力吸盤面板。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可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以吸附工件,磁力吸盤底座的上表面由多個導磁區和非導磁區構成,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在導磁條板的長度方向上,上表面的最大寬度大於底面的最大寬度。
優選地,導磁條板的上表面的面積等於或小於導磁條板的底面的面積。
進一步地,不規則結構為交錯位於在導磁條板左/右兩側的多個凹槽和多個凸棱。
優選地,凸棱的頂端為弧形或梯形,且多個凸棱向導磁條板的左/右兩側延伸的長度均相等。
進一步地,導磁條板在其長度方向上為一體式,或者為分段式。
本發明實施方式中還公開了一種磁力吸盤面板,用於傳導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以吸附工件,磁力吸盤面板由多個如上所述的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
優選地,拼裝成磁力吸盤面板的多個導磁條板的上表面總面積等於或小於底面總面積。
本發明實施方式中還公開了一種磁力吸盤,包括:磁力吸盤底座,包括基座、磁源體和位於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的非導磁部分,磁源體和基座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多個導磁區,非導磁部分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非導磁區; 磁力吸盤面板,置於磁力吸盤底座之上,磁力吸盤面板由多個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其中,構成磁力吸盤面板的任一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對應的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以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待吸附的工件。
進一步地,磁力吸盤中的磁源體由鐵芯和圍繞鐵芯的線圈組合而成。
優選地,磁力吸盤中的磁源體由可逆磁體、圍繞可逆磁體周圍的一個或多個勵磁線圈組合而成。
進一步地,磁源體還包括置於可逆磁體之上的鐵芯和圍繞鐵芯周圍的不可逆磁體。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由於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最大限度地傳導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同時由於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一方面使得磁力吸盤面板的極距相比於底座的極距而言大大縮小,既能吸附大尺寸工件,也能夠滿足吸附小尺寸工件的需求,另一方面上表面的導磁面積不會縮小,因此本發明在吸附工件時既能夠同時最大限度地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夠縮小極距,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選實施例,並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200):導磁條板
(10):底面
(20):上表面
(30):凹槽
(40):凸棱
(300):磁力吸盤面板
(400):磁力吸盤底座
(401):基座
(402):磁源體
(402a):可逆磁體
(402b):線圈
(402c):鐵芯
(402d):不可逆磁體
(403):非導磁部分
(500):磁力吸盤
(600):工件
下面將結合附圖介紹本發明:圖1-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公開的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的整體結構上表面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公開的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的整體結構底面示意圖;圖2-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公開的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的整體結構上表面示意圖;圖2-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公開的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的整體結構底面示意圖;圖3-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公開的一種磁力吸盤面板的整體結構上表面示意圖;圖3-2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公開的一種磁力吸盤面板的整體結構底面示意圖;圖4-1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電磁式磁力吸盤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2到圖4-4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電磁式磁力吸盤在吸附工件時的磁路狀態示意圖;圖4-5到圖4-7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電磁式磁力吸盤在釋放工件時的磁路狀態示意圖;圖5-1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非磁差式磁力吸盤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5-2到圖5-4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非磁差式磁力吸盤在吸附工件時的磁路狀態示意圖;圖5-5到圖5-7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非磁差式磁力吸盤在釋放工件時的磁路狀態示意圖; 圖6-1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中公開的磁差式磁力吸盤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6-2到圖6-4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中公開的磁差式磁力吸盤在吸附工件時的磁路狀態示意圖;圖6-5到圖6-7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中公開的磁差式磁力吸盤在釋放工件時的磁路狀態示意圖。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現在參考附圖介紹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並且不局限於此處描述的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詳盡地且完全地公開本發明,並且向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充分傳達本發明的範圍。對於表示在附圖中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的術語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相同的單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
除非另有說明,此處使用的術語(包括科技術語)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具有通常的理解含義。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詞典限定的術語,應當被理解為與其相關領域的語境具有一致的含義,而不應該被理解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義。
第一實施方式
如圖1-1和圖1-2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100,磁力吸盤面板可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以吸附工件,磁力吸盤底座的上表面由多個導磁區和非導磁區構成,導磁條板100整體由矩形的底面10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 20,底面10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在導磁條板的長度方向上,上表面20的最大寬度大於底面10的最大寬度。
具體地,本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100的矩形底面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可在磁力吸盤底座勵磁時將其產生的磁通傳導至工件上,使得磁力線穿透工件形成回路,從而將工件吸附在磁力吸盤面板上;同樣地,在磁力吸盤底座退磁時導磁條板的磁通也消失,從而將工件自磁力吸盤面板上進行釋放。導磁條板100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覆蓋於磁力吸盤底座的基座上方,二是覆蓋於磁源體的上方。在第一種情況下,導磁條板能夠將基座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在第二種情況下,導磁條板兩端覆蓋基座部分的底面進行了隔磁處理以避免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磁短路,導磁條板不會傳導基座產生的磁通,只是將磁源體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因此綜合而言,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的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
進一步地,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使得某個導磁條板可以和相鄰的另一導磁條板之間有間隙地相互嵌套,一方面在勵磁時任意兩個相鄰的波浪形凸起具有不同的磁極極性,從而大大減小了導磁條板上表面的兩個磁極之間的間距,當吸附工件時,工件能夠很容易地同時接觸到兩種不同極性的導磁條板,另一方面導磁條板上表面的導磁面積不會縮小,從而能夠在維持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的同時有效縮小兩個不同極性的導磁條板之間的磁極間距,既能吸附大尺寸工件,也能吸附小尺寸的工件,因此本實施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
值得說明的是,在導磁條板100的長度方向上,導磁條板100的上表面20的最大寬度大於底面10的最大寬度,如此一來,可以在導磁條板的上表 面形成有凸有凹的波浪形狀,便於導磁條板與相鄰的另一不同極性導磁條板交叉嵌套進行組裝而縮小極距。
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導磁條板100的上表面20的面積等於導磁條板100的底面10的面積。導磁條板100的底面10完全覆蓋磁力吸盤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由於單位面積的磁性吸持力和磁通密度(即單位面積的磁通)的平方成正比,在勵磁時,磁力吸盤底座的導磁區產生的磁通經由導磁條板的底面10向上傳導至導磁條板的上表面20,如果上表面20的面積大於底面10的面積,那麼傳導上來的單位面積的磁通會由於面積分散而減弱,從而減小了導磁條板上表面的磁通密度,導致上表面單位面積的吸持力減小的更快。理論上來講,導磁條板100的上表面20的面積還可以略小於導磁條板100的底面10的面積,當上表面20的面積小於底面10的面積時,傳導上來的單位面積的磁通也不會得到減弱,也能夠保持單位面積的吸持力。因此,需維持導磁條板100的上表面20的面積等於或略小於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同一極性導磁區的導磁條板100的底面10的面積,以維持導磁條板同時具有最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從而使得導磁條板整體具有最大的吸持力。
作為優選的實施例,如圖1-1和圖1-2所示,由導磁條板100的底面10平滑延伸至其波浪形的上表面20的不規則結構為交錯位於導磁條板左右兩側的多個凹槽30和多個凸棱40,這樣便於和相鄰的另一導磁條板相互交叉嵌套而進行組裝。進一步地,任意一個凸棱40的水準寬度自根部向端部逐漸減小,這樣設計便於相互嵌套的兩個導磁條板100之間可預留填充非導磁物質的間隙。本實施方式的凸棱40的水準寬度自根部向端部逐漸減小,能夠在組裝磁力吸盤面板時,使得相互嵌套的兩個導磁條板100的各凸棱40之間不會緊密咬合,任意兩個相鄰的凸棱40之間都會預留隔離空間,以便填充非導磁物質。
更進一步的是,任一凸棱40的兩側表面自下而上可以呈垂直面,垂直面的設計在加工工藝上更方便操作;任一凸棱40的兩側表面自下而上也可以呈向內的傾斜面,傾斜面的設計原因在於:非導磁物質上小下大,當熱脹冷縮時,非導磁物質減少向外膨脹而影響吸持面的平整度。
作為更優選的實施方式,多個凸棱40嚮導磁條板的左右兩側延伸的長度均相等,使得各個導磁條板拼裝更為靈活,且便於加工生產。
本實施方式中,凸棱40的頂端形狀可以為如圖1-1中所示的弧形,即凸棱40的頂端為平滑過渡的弧形曲線,也可以將凸棱40的頂端的形狀設置為梯形,即凸棱40的頂端具有兩個尖銳鈍角。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凸棱40的形狀不僅僅限於本實施方式中所例舉的實施例,還可以為其他多種起到同樣效果的形狀設計,都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所概括公開。
作為優選的實施例,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100在其長度方向上,可以是一體成型的一個整體的條板,也可以是分段式的多個條板彼此銜接組合而成,當由多個條板彼此銜接組合而成時,多個分段式條板的底面共同構成導磁條板100的底面,從而多個分段式條板的底面共同覆蓋磁力吸盤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
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公開的導磁條板,既能夠同時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有效縮小極距,以滿足各種形狀工件的吸持要求,不會受到使用場景的限制。
第二實施方式
如圖2-1和圖2-2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200,圖2-1為導磁條板200的俯視圖,圖2-2為導磁條板200的仰視圖,磁力吸盤面板可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以吸附工件,磁力吸盤底座的上表面由多個導磁區和非導磁區構成,導磁條板200的左側 或右側由矩形的底面10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20,底面10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在導磁條板的長度方向上,上表面20的最大寬度大於底面10的最大寬度。
本實施方式和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200僅有一側由矩形的底面10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20,相對應的另一側底面垂直向上延伸至上表面,即對應的另一側的側表面為垂直矩形表面。本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僅有一側可以和相鄰的導磁條板進行交叉嵌套,可應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邊緣,組裝完成後本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大多放置於磁力吸盤的基座的上方,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的基座的上表面。
具體地,本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200的矩形的底面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導磁區,可在磁力吸盤底座勵磁時將其產生的磁通傳導至工件上,使得磁力線穿透工件形成回路,從而將工件吸附在磁力吸盤面板上;同樣地,在磁力吸盤底座退磁時導磁條板的磁通也消失,從而將工件自磁力吸盤面板上進行釋放。導磁條板200的矩形的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覆蓋於磁力吸盤底座的基座上方,二是覆蓋於磁源體的上方。本實施方式是在第一種情況下,導磁條板能夠將基座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因此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將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地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
進一步地,導磁條板的左側面或者右側面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20,使得某個導磁條板的左側面或者右側面可以和相鄰的另一導磁條板之間相互嵌套,在勵磁時任意兩個相鄰的波浪形凸起具有不同的磁極極性,從而大大減小了導磁條板上表面的兩個磁極之間的間距。當吸附工件時,工件能夠很容易地同時接觸到兩個不同極性的導磁條 板的磁極,從而能夠在維持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的同時有效縮小導磁條板之間的磁極間距,既能吸附大尺寸工件,也能吸附小尺寸的工件,因此本實施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
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本實施方式的導磁條板200的上表面20的面積等於導磁條板200的底面10的面積。導磁條板200的底面10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由於單位面積磁性吸持力和磁通密度的平方成正比,在磁力吸盤勵磁時,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經由底面10向上傳導至導磁條板的上表面20,如果上表面20的面積大於底面10的面積,那麼傳導上來的單位面積的磁通會由於面積分散而減弱,從而導致上表面單位面積的吸持力減小的更快;同樣地,導磁條板200的上表面20的面積還可以略小於導磁條板200的底面10的面積,當上表面20的面積小於底面10的面積時,傳導上來的單位面積的磁通也不會得到減弱,從而能夠保持單位面積的吸持力。因此,需維持導磁條板200的上表面20的面積等於或略小於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同一極性導磁區的導磁條板200的底面10的面積,以保證導磁條板具有最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從而使得導磁條板整體具有最大的吸持力。
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公開的導磁條板,能同時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有效縮小極距,以滿足各種形狀工件的吸持要求,不會受到使用場景的限制。
第三實施方式
如圖3-1和圖3-2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磁力吸盤面板300,磁力吸盤面板300置於磁力吸盤底座之上,磁力吸盤面板300由多個導磁條板100或200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 其中,構成磁力吸盤面板的任一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對應的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以將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待吸附的工件。
具體地,組裝成磁力吸盤面板300的任一導磁條板的矩形的底面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可在磁力吸盤底座勵磁時將其產生的磁通傳導至工件上,使得磁通穿透工件形成回路,從而將工件吸附在磁力吸盤面板上;同樣地,在磁力吸盤底座退磁時導磁條板的磁通也消失,從而將工件自磁力吸盤面板上進行釋放。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覆蓋於磁力吸盤底座的基座上方,二是覆蓋於磁源體上方。在第一種情況下,導磁條板能夠將基座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在第二種情況下,導磁條板兩端覆蓋基座部分的底面進行了隔磁處理以避免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磁短路,導磁條板不會傳導基座產生的磁通,只是將磁源體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因此綜合而言,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的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
進一步地,任一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使得某個導磁條板可以和相鄰的另一導磁條板之間有間隙地相互嵌套,一方面在勵磁時任意兩個相鄰的波浪形凸起具有不同的磁極極性,從而大大減小了磁力吸盤面板上磁極之間的間距,磁力吸盤面板吸附工件時,工件能夠很容易地同時接觸到兩種不同極性的導磁條板,另一方面導磁條板上表面的導磁面積不會縮小,從而能夠在維持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的同時有效縮小兩個不同極性的導磁條板之間的磁極間距,既能吸附大尺寸工件,也能吸附小尺寸的工件,因此本實施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
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拼裝成磁力吸盤面板300的多個導磁條板100或200的上表面總面積,可以等於這多個導磁條板100或200的底面總面積。由於單位面積的磁性吸持力和磁通密度的平方成正比,勵磁時磁力吸盤底座的導磁區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磁力吸盤面板300的上表面,如果多個導磁條板100或200的上表面的總面積大於底面的總面積,那麼傳導上來的單位面積的磁通會由於面積分散而減弱,從而減小了導磁條板上表面的磁通密度,導致上表面單位面積的吸持力減小的更快。理論上來講,多個導磁條板的上表面的總面積還可以略小於這多個導磁條板的底面的總面積,當多個導磁條板的上表面總面積小於底面的總面積時,傳導上來的單位面積的磁通也不會得到減弱,從而也能夠保持單位面積的吸持力。因此,需維持磁力吸盤面板300的多個導磁條板的上表面總面積等於或略小於底面的總面積,以保證磁力吸盤面板同時具有最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從而使得磁力吸盤面板整體具有最大的吸持力。
還需要說明的是,組裝磁力吸盤面板300的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非導磁物質進行隔離,導磁條板的材質可以為低碳鋼,非導磁物質的材質可以為環氧樹脂或其他非導磁隔磁材料。更為優選地,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以非導磁物質焊接連接,以保證磁力吸盤面板的整體強度。
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磁力吸盤面板,多個導磁條板能夠將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的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同時兩個不同極性的磁極之間的間距大大減小,當吸附工件時,小尺寸的工件也能夠很容易就同時接觸到兩種不同極性的磁極,從而也能滿足吸附小尺寸工件的要求,不會受到使用場景的限制。因此,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磁力吸盤面板的設計,既能夠同時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夠有效地縮小磁極間距,應用時效果非常好。
第四實施方式
如圖4-1所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磁力吸盤500,包括:磁力吸盤底座400,包括基座401、磁源體402和位於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的非導磁部分403,磁源體402和基座401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多個導磁區,非導磁部分403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非導磁區;磁力吸盤面板300,置於磁力吸盤底座400之上,磁力吸盤面板300由多個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其中,構成磁力吸盤面板的任一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對應的磁力吸盤底座400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以將磁力吸盤底座400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待吸附的工件。
需要說明的是,導磁條板的矩形的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覆蓋於磁力吸盤底座的基座上方,二是覆蓋於磁源體的上方。在第一種情況下,導磁條板能夠將基座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在第二種情況下,導磁條板兩端覆蓋基座部分的底面進行了隔磁處理以避免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發生磁短路,導磁條板不會傳導基座產生的磁通,只是將磁源體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因此綜合而言,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將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地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
具體地,本實施方式中的磁力吸盤500為電磁式磁力吸盤,如圖4-1所示,其中磁源體402由鐵芯402c和圍繞鐵芯的線圈402b組合而成。其中鐵芯402c可以如圖4-1中所示,與基座401為獨立的兩個部件,也可以與基座401為一 體式設計。非導磁部分403可以是空氣,也可以是填充的非導磁物質(如環氧樹脂)等。
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磁力吸盤工作工程如下:
如圖4-2、4-3和4-4所示,當磁力吸盤底座400勵磁時,磁力吸盤底座400內的磁源體402與面板接觸面呈N級,磁力吸盤底座400內的基座401與面板接觸面呈S級,如此,磁力吸盤面板300覆蓋磁源體的導磁條板呈N極,磁力吸盤面板300覆蓋基座的導磁條板呈S極,即由非導磁物質相隔離的導磁條板和相鄰的導磁條板具有相反的極性,當工件吸附至磁力吸盤面板300之上後,磁力吸盤底座400、磁力吸盤面板300和工件600之間形成如圖4-3和4-4所示的磁路閉環,從而將工件600緊緊吸附至磁力吸盤面板300。
當磁力吸盤底座400退磁後,磁力吸盤底座400對外呈現無磁,此時組成磁力吸盤面板300的導磁條板100也不再傳導磁通,磁力吸盤面板300同樣對外呈現無磁,從而磁力吸盤底座400、磁力吸盤面板300和工件600之間的磁路狀態如圖4-5、4-6和圖4-7所示,均無磁路傳導,從而將工件自磁力吸盤面板300進行釋放。
第五實施方式
如圖5-1所示,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磁力吸盤,包括:磁力吸盤底座400,包括基座401、磁源體402和位於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的非導磁部分403,磁源體402和基座401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多個導磁區,非導磁部分403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非導磁區;磁力吸盤面板300,置於磁力吸盤底座400之上,磁力吸盤面板300由多個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 其中,構成磁力吸盤面板的任一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對應的磁力吸盤底座400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以將磁力吸盤底座400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待吸附的工件。
需要說明的是,導磁條板的矩形的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覆蓋於磁力吸盤底座的基座上方,二是覆蓋於磁源體的上方。在第一種情況下,導磁條板能夠將基座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在第二種情況下,導磁條板兩端覆蓋基座部分的底面進行了隔磁處理以避免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磁短路,導磁條板不會傳導基座產生的磁通,只是將磁源體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因此綜合而言,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將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地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
需要強調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磁力吸盤500為電永磁式的磁力吸盤,當為電永磁式磁力吸盤時,其中的磁源體402可以為磁差式磁源體,也可以為非磁差式磁源體。
具體地,如圖5-1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的磁力吸盤500為非磁差式磁力吸盤,即磁力吸盤底座400的磁源體402為非磁差式磁源體,磁源體402由可逆磁體402a、圍繞于可逆磁體周圍的一個或多個勵磁線圈402b組合而成,或者磁源體402由可逆磁體402a、圍繞與可逆磁體周圍的一個或多個勵磁線圈402b和置於磁源體之上的鐵芯402c組合而成,磁源體可以採用鋁鎳鈷可逆磁體,便於多次重複勵磁或退磁;勵磁線圈可以採用鋁鎳鈷勵磁線圈,便於多次重複充放電而進行勵磁或退磁。磁源體402中的鐵芯具有傳導磁通的作用。非導磁部分403可以是空氣,也可以是填充的非導磁物質(如環氧樹脂)等。
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磁力吸盤工作工程如下:
如圖5-2、5-3和5-4所示,當磁力吸盤底座400勵磁時,磁力吸盤底座400內的磁源體402與面板接觸面呈N級,磁力吸盤底座400內的基座401與面板接觸面呈S級,如此,磁力吸盤面板300覆蓋磁源體的導磁條板呈N極,磁力吸盤面板300覆蓋基座的導磁條板呈S極,即由非導磁物質相隔離的導磁條板和相鄰的導磁條板具有相反的極性,當工件吸附至磁力吸盤面板300之上後,磁力吸盤底座400、磁力吸盤面板300和工件600之間形成如圖5-3和5-4所示的磁路閉環,從而將工件緊緊吸附至磁力吸盤面板300。
當磁力吸盤底座400退磁後,磁力吸盤底座400對外呈現無磁,此時組成磁力吸盤面板300的導磁條板也不再傳導磁通,磁力吸盤面板300同樣對外呈現無磁,從而磁力吸盤底座400、磁力吸盤面板300和工件600之間的磁路狀態如圖5-5、5-6和5-7所示,均無磁路傳導,從而將工件自磁力吸盤面板300進行釋放。
第六實施方式
如圖6-1所示,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磁力吸盤,包括:磁力吸盤底座400,包括基座401、磁源體402和位於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的非導磁部分403,磁源體402和基座401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多個導磁區,非導磁部分403的上表面構成磁力吸盤底座的非導磁區;磁力吸盤面板300,置於磁力吸盤底座400之上,磁力吸盤面板300由多個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其中,構成磁力吸盤面板的任一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對應的磁力吸盤底座400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以將磁力吸盤底座400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待吸附的工件。
需要說明的是,導磁條板的矩形的底面完全覆蓋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覆蓋於磁力吸盤底座的基座上方,二是覆蓋於磁源體的上方。在第一種情況下,導磁條板能夠將基座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在第二種情況下,導磁條板兩端覆蓋基座部分的底面進行了隔磁處理以避免磁源體和基座之間磁短路,導磁條板不會傳導基座產生的磁通,只是將磁源體產生的磁通全部進行傳導。因此綜合而言,導磁條板的矩形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將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最大限度地進行傳導,磁通總量不會降低。
需要強調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磁力吸盤500為電永磁式磁吸裝置,當為電永磁式磁吸裝置時,其中的磁源體402可以為磁差式磁源體,也可以為非磁差式磁源體。
具體地,如圖6-1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的磁力吸盤500為磁差式磁力吸盤,即相對於第五實施方式而言,本實施方式的磁源體402為磁差式磁源體,在鐵芯402c周圍還圍繞有不可逆磁體402d,不可逆磁體可以採用矯頑力較高的釹鐵硼,以便與矯頑力較低的鋁鎳鈷可逆磁體共同產生磁場或者進行中和,使得磁力吸盤對外顯示或不顯示磁性。非導磁部分403可以是空氣,也可以是填充的非導磁物質(如環氧樹脂)等。
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磁力吸盤工作工程如下:
如圖6-2、6-3和6-4所示,當磁力吸盤底座400勵磁時,磁力吸盤底座400內的磁源體402與面板接觸面呈N級,磁力吸盤底座400內的基座401與面板接觸面呈S級,如此,磁力吸盤面板300覆蓋磁源體的導磁條板呈N極,磁力吸盤面板300覆蓋基座的導磁條板呈S極,即由非導磁物質相隔離的導磁條板和相鄰的導磁條板具有相反的極性,當工件吸附至磁力吸盤面板300之上後,磁力吸 盤底座400、磁力吸盤面板300和工件600之間形成如圖6-3和6-4所示的磁路閉環,從而將工件緊緊吸附至磁力吸盤面板300。
當磁力吸盤底座400退磁後,磁力吸盤底座400對外呈現無磁,此時組成磁力吸盤面板300的導磁條板也不再傳導磁通,磁力吸盤面板300同樣對外呈現無磁,從而磁力吸盤底座400、磁力吸盤面板300和工件600之間的磁路狀態如圖6-5、6-6和6-7所示,均無磁路傳導,從而將工件自磁力吸盤面板300進行釋放。
綜上,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涉及的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由於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導磁區,能夠最大限度地傳導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同時由於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一方面使得磁力吸盤面板上表面的極距相比於底座的極距而言大大縮小,另一方面磁力吸盤面板上表面的導磁面積不會縮小,因此本發明在吸附工件時既能夠同時維持等同於底座的磁通密度和導磁面積,又能夠縮小極距,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此外,本發明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100)(200):導磁條板
(10):底面
(20):上表面
(30):凹槽
(40):凸棱

Claims (11)

  1. 一種用於組裝磁力吸盤面板的導磁條板,所述磁力吸盤面板可將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以吸附工件,所述磁力吸盤底座的上表面由多個導磁區和非導磁區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磁條板整體由矩形的底面通過不規則結構向上平滑延伸至波浪形的上表面,所述底面完全覆蓋一個同極性的所述導磁區,在所述導磁條板的長度方向上,所述上表面的最大寬度大於所述底面的最大寬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磁條板,其中,所述導磁條板的所述上表面的面積等於或小於所述導磁條板的所述底面的面積。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磁條板,其中,所述不規則結構為交錯位於在所述導磁條板左/右兩側的多個凹槽和多個凸棱。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導磁條板,其中,所述凸棱的頂端為弧形或梯形,且所述多個凸棱向所述導磁條板的左/右兩側延伸的長度均相等。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磁條板,其中,所述導磁條板在其長度方向上為一體式,或者為分段式。
  6. 一種磁力吸盤面板,用於傳導磁力吸盤產生的磁通以吸附工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磁力吸盤面板由多個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所述的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所述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所述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磁力吸盤面板,其中,拼裝成所述磁力吸盤面板的多個所述導磁條板的上表面總面積等於或小於底面總面積。
  8. 一種磁力吸盤,包括: 一磁力吸盤底座,包括一基座、一磁源體和位於所述磁源體和所述基座之間的一非導磁部分,所述磁源體和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構成所述磁力吸盤底座的多個導磁區,所述非導磁部分的上表面構成所述磁力吸盤底座的非導磁區; 一磁力吸盤面板,置於所述磁力吸盤底座之上,所述磁力吸盤面板由多個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所述的導磁條板並排交叉嵌套拼裝而成,任意兩個所述導磁條板之間設置隔離間隙,所述隔離間隙內填充非導磁物質; 其中,構成所述磁力吸盤面板的任一所述導磁條板的底面完全覆蓋對應的所述磁力吸盤底座的一個同極性的所述導磁區,以將所述磁力吸盤底座產生的磁通向上傳導至待吸附的工件。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磁力吸盤,其中,所述磁力吸盤底座中的所述磁源體由鐵芯和圍繞所述鐵芯的線圈組合而成。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磁力吸盤,其中,所述磁力吸盤底座中的所述磁源體由可逆磁體、圍繞所述可逆磁體周圍的一個或多個勵磁線圈組合而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磁力吸盤,其中,所述磁源體還包括置於所述可逆磁體之上的鐵芯和圍繞所述鐵芯周圍的不可逆磁體。
TW109125433A 2020-03-13 2020-07-28 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 TWI734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7319.7 2020-03-13
CN202010177319.7A CN111223632A (zh) 2020-03-13 2020-03-13 导磁条板、磁力吸盘面板和磁力吸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4570B true TWI734570B (zh) 2021-07-21
TW202133988A TW202133988A (zh) 2021-09-16

Family

ID=7083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5433A TWI734570B (zh) 2020-03-13 2020-07-28 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3632A (zh)
TW (1) TWI734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6462B (zh) * 2022-02-14 2022-11-15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磁环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2332A (en) * 1996-04-16 1997-10-22 Tai Her Yang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CN2500424Y (zh) * 2001-09-05 2002-07-17 张展明 一种永磁吸盘
TWM259992U (en) * 2004-05-18 2005-03-21 Ming-Tze Wu Flexible magnet structure having iron-based component
TWM262795U (en) * 2004-06-29 2005-04-21 Shin-Jr Huang Stamp socke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2332A (en) * 1996-04-16 1997-10-22 Tai Her Yang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CN2500424Y (zh) * 2001-09-05 2002-07-17 张展明 一种永磁吸盘
TWM259992U (en) * 2004-05-18 2005-03-21 Ming-Tze Wu Flexible magnet structure having iron-based component
TWM262795U (en) * 2004-06-29 2005-04-21 Shin-Jr Huang Stamp sock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3632A (zh) 2020-06-02
TW202133988A (zh)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4045B2 (en) Magnetic arrays with increased magnetic flux
US7982350B2 (en) Conical magnets and rotor-stator structures for electrodynamic machines
US8937521B2 (en) System for concentrating magnetic flux of a multi-pole magnetic structure
JPS6050710B2 (ja) 四角極配置を備えた磁気固定装置
JP2011061096A (ja) 大電力用インダクタンス装置
TW201310475A (zh) 利用磁性基礎之高能量電感器
CN103123844B (zh) 一种区域磁场强度增强组合永磁体
TWI734570B (zh) 導磁條板、磁力吸盤面板和磁力吸盤
JP2014204124A (ja) 変圧器
CN110690038A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JPH1098868A (ja) 電磁ブレーキの磁極配列方式
WO2015072328A1 (ja) 磁界発生装置及びリニアモータ
US11749439B2 (en) Common mode choke coil
US9978491B2 (en) Choke coil
CN211957319U (zh) 导磁条板、磁力吸盘面板和磁力吸盘
CN209947574U (zh) 超高用磁场磁回路
JP2018042363A (ja)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
JP6457166B2 (ja) 永久磁石電動機
JP4182712B2 (ja) 磁界発生装置
CN110277214A (zh) 超高用磁场磁回路
CN209029992U (zh) 一种磁钢结构
TWI492487B (zh) 定子結構
JP2014146627A (ja) 永久磁石および永久磁石製造方法
JP2017147810A (ja) 埋込磁石型モータ
JP2007165741A (ja) 永久磁石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磁界発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