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3498B -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3498B
TWI733498B TW109120682A TW109120682A TWI733498B TW I733498 B TWI733498 B TW I733498B TW 109120682 A TW109120682 A TW 109120682A TW 109120682 A TW109120682 A TW 109120682A TW I733498 B TWI733498 B TW I7334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micro ligh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0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1080A (zh
Inventor
陳奕靜
陳培欣
史詒君
Original Assignee
錼創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錼創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錼創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0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3498B/zh
Priority to US17/123,146 priority patent/US1153260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3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34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1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108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0Bump connector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0Bump connector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1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ump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ump connectors
    • H01L2224/1701Structure
    • H01L2224/1703Bump connector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e.g. different diameters, heights or wid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2Passive devices, e.g. 2 terminal devices
    • H01L2924/1204Optical Diode
    • H01L2924/12041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51Die mounting substrate
    • H01L2924/1515Shape
    • H01L2924/15158Shape the die mounting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cuboid
    • H01L2924/15159Side vi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30Technical effects
    • H01L2924/35Mechanical effects
    • H01L2924/351Thermal stress
    • H01L2924/3511War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所述顯示面板包含基板、第一微型發光元件以及第二微型發光元件。所述第一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基板的第一位置,第一微型發光元件定義有第一頂面,第一微型發光元件自第一頂面發出光線。所述第二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基板的第二位置,第二微型發光元件定義有第二頂面,第二微型發光元件自第二頂面發出光線。其中第一頂面相對於參考面夾有第一夾角,第二頂面相對於參考面夾有第二夾角,第一夾角相異於第二夾角。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可以放大畫面的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頭戴式裝置,部分的頭戴式裝置可以提供劇院級的視覺效果,讓人們視覺上看到大尺寸的畫面而有更好的觀影體驗。部分的頭戴式裝置可以整合擴增實境或虛擬實境的技術,讓人們沉浸在畫面之中,有身歷其境的感受。換句話說,頭戴式裝置的應用相當廣泛,不僅可用於影音娛樂或電玩遊戲,也可以輔助人們的工作。
然而,傳統的頭戴式裝置中,因為內部顯示面板的畫面需要再經由數個透鏡成像,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知,加入光學模組會使得頭戴式設備的重量較重,且需要較高的組裝精密度。此外,由於顯示面板到透鏡的物距必須固定,且顯示面板到透鏡的光學路徑上要保持淨空不能有其他的元件,會使頭戴式裝置的體積受到限制。另外,如果設計更複雜的光學路徑雖然有可能縮小頭戴式裝置的體積,但也很可能會大幅增加頭戴式裝置的製造與維修成本。據此,業界需要一種新的顯示技術,讓頭戴式裝置的體積與重量能夠更加地減少,同時又能夠提供消費者良好的觀影體驗。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由多個微型發光元件顯示畫面,而所述多個微型發光元件以多個角度將畫面直接投影到觀察者的眼睛。由於顯示 面板不再經過透鏡成像,從而可以讓應用所述顯示面板的頭戴式裝置,有更小的體積與更輕的重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含基板以及多個微型發光元件。基板之邊緣定義有第一位置,且基板之中心定義有第二位置。多個微型發光元件排列設置於基板上,且任二微型發光元件分別位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其中各微型發光元件定義有發光頂面,且所述多個發光頂面相對於參考面分別夾有參考夾角。其中各發光頂面相對參考面之參考夾角自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漸減,且位於第二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的發光頂面平行於參考面。
於一些實施例中,基板具有平面,所述多個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平面上,且參考面為垂直平面法線方向的虛擬平面。在此,位於第一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一凸塊連接基板,且二第一凸塊不等高。位於第二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二凸塊連接基板,且二第二凸塊等高。此外,基板具有曲面,所述多個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曲面上。曲面為對稱之內凹表面,且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分別對應內凹表面之邊緣與中心,位於第一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一凸塊連接基板,位於第二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二凸塊連接基板,且兩個第一凸塊和兩個第二凸塊等高。基板為可撓式基板,且基板具有可調整弧度的內凹表面。另外,基板定義有第一顯示區域,位於第一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與位於第二位置之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第一顯示區域中,且第一顯示區域的中心點係對準觀察者的第一眼的瞳孔位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頭戴式裝置,其中包含了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由多個微型發光元件顯示畫面,而所述多個微型發光元件以多個角度將畫面直接投影到觀察者的眼睛。由於顯示面板不再經過透鏡成像,從而可以讓應用所述顯示面板的頭戴式裝置,有更小的體積與更輕的重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頭戴式裝置包含第一顯示面板,第一顯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以及多個第一微型發光元件。所述第一基板定義有第一顯示區域,且第一顯示區域之邊緣及中心分別定義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多個第一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第一基板,且任二第一微型發光元件分別位於第一基板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多個第一微型發光元件朝向出光側出光,用以投影第一畫面。其中每一第一微型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相對於出光側夾有第一偏移角度,第一微型發光元件之第一偏移角度自第一基板的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漸減。
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畫面於第一顯示區域中具有第一尺寸,當觀察者的第一眼在出光側觀察第一畫面時,視覺上第一畫面對應第二尺寸,第二尺寸大於第一尺寸。此外,基板與觀察面可以具有第一距離,當觀察者的第一眼在出光側的觀察面觀察第一畫面時,視覺上第一畫面與觀察面可以具有第二距離,第二距離大於第一距離。
另外,於一些實施例中,頭戴式裝置更包含第二顯示面板,第二顯示面板包含第二基板與多個第二微型發光元件。所述第二基板定義有第二顯示區域,且第二顯示區域之邊緣及中心分別定義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多個第二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第二基板,且任二第二微型發光元件分別位於第二基板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多個第二微型發光元件朝向出光側出光,用以投影第二畫面。其中每一第二微型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相對於出光側夾有第二偏移角度,第二微型發光元件之第二偏移角度自第二基板的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漸減。其中第一顯示區域的中心點與第二顯示區域的中心點係分別對準觀察者的第一眼與第二眼,且第一顯示區域的中心點與第二顯示區域的中心點間隔有中心點距離,中心點距離正相關於第一眼與第二眼的距離。第一偏移角度是第一微型發光元件垂直發光頂面發出的光線與出光側的夾角。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顯示面板以及頭戴式裝置可以由多個微型發光元件顯示畫面,而所述多個微型發光元件以多個角度將畫面直接投影到觀察者的眼睛。在此,由於頭戴式裝置內不用配置透鏡,從而可以減少了頭戴式裝置的重量並且可以縮小頭戴式裝置的體積,同時也有機會降低頭戴式裝置的製造與維修成本。
1:顯示面板
10:基板
12a~12e:微型發光元件
120a~120c:頂面
122a~122c:凸塊
14:視覺上的第一畫面
2:顯示面板
20:基板
22a~22e:微型發光元件
220a~220c:頂面
222a~222c:凸塊
24:視覺上的第一畫面
3:頭戴式裝置
30a:第一顯示面板
300a、300c:第一顯示區域
302a、302c:中心點
30b:第二顯示面板
300b、300d:第二顯示區域
302b、302d:中心點
90:觀察者眼睛
90a、90c:左眼
90b、90d:右眼
92:物件
94:凹面鏡
940:焦點
942:虛擬焦點
96:虛像
98:顯示面板
A:出光側
D1~D6:距離
L:光線
W1、W2:尺寸
ref:參考面
θ0、θ1、θ2:角度
圖1係繪示習知技術之光學成像架構的示意圖。
圖2係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架構的示意圖。
圖3A係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3B係繪示依據圖3A之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A係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4B係繪示依據圖4A之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係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頭戴式裝置的示意圖。
圖6係繪示圖5之頭戴式裝置對應不同瞳孔位置的示意圖。
下文將進一步揭露本發明之特徵、目的及功能。然而,以下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當不能以之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即但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及修飾,仍將不失為本發明之要意所在,亦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故應將視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態樣。
依據光學成像原理,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以理解,凹透鏡可以在特定的條件下形成正立放大虛像。請參閱圖1,圖1係繪示習知技術之光學成像架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如果物件92放在凹面鏡94前,且物件92與凹面鏡94的距離足夠近,觀察者眼睛90應可以從凹面鏡94中看到物件92的放大虛像96。詳細來說,假設物件92放在凹面鏡94本身的焦點940之內,依據 光學成像原理可以推導出虛像96應位於凹面鏡94後的虛擬焦點942(對稱於凹面鏡94前的焦點940)之外。此外,由於視覺上虛像96到凹面鏡94的距離大於物件92到凹面鏡94的距離,可再推得虛像96的尺寸大於物件92的尺寸。
實務上,先由物件92和焦點940到凹面鏡94的距離,可以推出虛像96的成像位置。接著,再由物件92的位置和虛像96的成像位置,可以推出虛像96的放大率。也就是說,只要設定好凹面鏡94的焦點940和物件92的位置,便可以隨之決定虛像96的位置和尺寸。舉例來說,假設物件92是一個畫面,觀察者眼睛90應可以從凹面鏡94中看到放大後的畫面,而畫面的放大比率可以預先由物件92和焦點940到凹面鏡94的距離計算出來。
本發明改良了圖1的光學成像架構。請一併參閱圖1與圖2,圖2係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架構的示意圖。於圖2的例子中,本實施例已經移除了凹面鏡94,並利用顯示面板98來模擬凹面鏡94反射的光線,以下將說明顯示面板98顯示的畫面內容,以及觀察者眼睛90視覺上看到的內容。
於一個例子中,顯示面板98顯示的畫面內容可以是在圖1的光學成像架構下,預先記錄或量測出圖1中凹面鏡94每個位置反射的光線(或說從凹面鏡94每個位置射入觀察者眼睛90的光線)。在此,由於圖1中是有物件92的,凹面鏡94每個位置反射的光線自然會包含著讓觀察者眼睛90看到虛像96的所有必要資訊。此外,假設將凹面鏡94整體看成是一個畫面,那麼凹面鏡94的每個位置可以對應到所述畫面中的一個像素,此時記錄或量測到凹面鏡94每個位置反射的光線,便可以看成是一個畫面中所有像素的影像資料。本實施例在此不限制凹面鏡94每個位置反射的光線是如何被記錄下來的,例如可以用高解析度的攝影機或者光感應元件儲存成影像資料。
接著,將所述影像資料饋入顯示面板98,讓顯示面板98中每個位置的像素都顯示對應的影像資料。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以理解, 如果圖2的顯示面板98中每個位置的像素發出的光線完全等於凹面鏡94每個位置的反射光線,理論上觀察者眼睛90應可以在沒有凹面鏡94的情況下,從顯示面板98中看到相同的放大虛像96。換句話說,只要在圖1的光學成像架構下設定好凹面鏡94的焦點940和物件92的位置,以及記錄凹面鏡94每個位置反射的光線並儲存成影像資料。最後,再由圖2的顯示面板98顯示出來,觀察者眼睛90應同樣可以在圖2的光學成像架構下,從顯示面板98中看到對應尺寸的虛像96。
說明完光學成像原理之後,請參閱圖3A,圖3A係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圖3A繪示了顯示面板1,顯示面板1可以對應圖2的顯示面板98。如圖3所示,顯示面板1包含基板10以及多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基板10定義有顯示區域,所述顯示區域可以例如是基板10上設置有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的區域。在此,本實施例可以定義基板10具有出光側A,例如圖3中位於基板10的左側,而出光側A應是一個客觀的位置關係,無關乎基板10的形狀或是尺寸。舉例來說,觀察者眼睛90是在出光側A(圖3基板10的左側)觀看顯示面板1,而並不限定觀察者眼睛90是否正對著顯示面板1的中軸線。縱使觀察者眼睛90稍微偏離了顯示面板1的中軸線,只要觀察者眼睛90還在基板10的左側,則仍可稱觀察者眼睛90位於出光側A。
此外,多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可以設置於基板10朝向出光側A的一側表面,並朝向出光側A發出光線L。實務上,多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可以陣列地設置於基板10,並用來顯示畫面(第一畫面)。於一個例子中,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可以是一種自發光的元件,例如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本實施例不加以限制。由於顯示面板1會自發光,因此除了可以稱觀察者眼睛90看到第一畫面之外,也可以理解成顯示面板1中的多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將第一畫面投影(或投射)至觀察者眼睛90。另外,顯示面板1的多個微型發光元件 12a~12e發出的光線L(或稱顯示的畫面)可以理解是顯示畫面中每個物件反射的光線。
以圖3A的例子來說,不同位置的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發出的光線L,和出光側A之間的夾角不同,也就是第一偏移角度θ0可能不同。由於圖3中繪示的基板10是平面的,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發出的光線L和出光側A之間的夾角(第一偏移角度θ0)即為光線L與基板10法線夾設的角度,意味著每一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相對觀察者眼睛90有不同的出光角度。舉例來說,在基板10邊緣(或顯示區域邊緣)的微型發光元件12a出光夾角θ0較大,而基板1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的微型發光元件12c出光夾角θ0較小。換句話說,每一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的出光角度有可能關聯於微型發光元件12a~12e本身在顯示區域中的位置。
為了說明多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如何發出不同角度的光線L,請一併參閱圖3A和圖3B,圖3B係繪示依據圖3A之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以微型發光元件12a(第一微型發光元件)和微型發光元件12b(第二微型發光元件)來說,微型發光元件12a設置於基板10相對較靠近邊緣的位置(第一位置),微型發光元件12b設置於基板10相對較靠近中央的位置(第二位置)。假設基板1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是對準觀察者的眼睛90(例如第一眼),微型發光元件12a和微型發光元件12b都不是在對準基板1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的光軸上,因此微型發光元件12a和微型發光元件12b都需要將光線轉向至觀察者的眼睛90,令顯示面板1的畫面資訊可以成像於觀察者。
實務上,微型發光元件12a~12e可以是一種覆晶式的微型發光二極體,以微型發光元件12a來說,可以由頂面120a垂直地向外發出光線。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以明白,微型發光元件12a採用的覆晶式結構會在相對於頂面120a的另一面有正負極的電路接墊(pad),用來傳輸電壓或電流。於一 個例子中,正負極的電路接墊會分別經由兩個凸塊122a(第一凸塊)連接到基板10。由圖3B可知,本實施例的兩個凸塊122a不等高,例如靠近基板10邊緣的凸塊122a較高,而靠近基板10中心的凸塊122a較低。換句話說,雖然本實施例的基板10是平整的,但本實施例的微型發光元件12a利用了不等高的兩個凸塊122a上,產生了頂面120a相對於基板10是傾斜的。本實施例假設一個平行於基板10的表面為參考面ref,則頂面120a和參考面ref之間會有一個夾角θ1(第一夾角)。
同理,以微型發光元件12b來說,可以由頂面120b垂直地向外發出光線,並且微型發光元件12b正負極的電路接墊會分別經由兩個凸塊122b連接到基板10。由圖3B可知,兩個凸塊122b同樣是不等高,例如靠近基板10邊緣的凸塊122b較高,而靠近基板10中心的凸塊122b較低。此時,微型發光元件12b由於設置在不等高的兩個凸塊122b上,頂面120b相對於參考面ref之間也會有一個夾角θ2(第二夾角)。然而,和微型發光元件12a不同的是,微型發光元件12b相對於微型發光元件12a更靠近基板1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的光軸上,從而夾角θ2會小於夾角θ1,也就是頂面120b傾斜程度較小。
再以微型發光元件12c來說,可以由頂面120c垂直地向外發出光線,並且微型發光元件12c正負極的電路接墊會分別經由兩個凸塊122c連接到基板10。然而,由於微型發光元件12c恰好在基板1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的光軸上,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以明白,此時微型發光元件12c不需要偏移光線。換句話說,只要頂面120c平行於參考面ref,垂直於頂面120c發出光線就可以直接進入觀察者的眼睛90,即頂面120c和參考面ref沒有夾角(或夾角是零度)。當然,由於頂面120c不需要傾斜,有別於兩個凸塊122a和兩個凸塊122b是不等高的,此時的兩個凸塊122c(第二凸塊)則需要有相同高度。
請繼續參閱圖3A,每一個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的出光角度θ0還有可能關聯於顯示面板1要替代或模擬的凹面鏡焦距,從而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 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影響出光角度θ0的因素很多,本實施例不特別限制出光角度θ0的計算方式與角度範圍。另一方面,因為顯示面板1用來模擬顯示物件的光場資訊,從而當觀察者眼睛90從出光側A看向顯示面板1時,觀察者眼睛90視覺上應會看到放大後的第一畫面。以圖3A的例子來說,假設觀察者眼睛90位於一個觀察面上,且觀察者眼睛90(觀察面)和顯示面板1實際上相距第一距離D1。此時,因為視覺上的第一畫面14應該在顯示面板1之後,在此將視覺上的第一畫面14和觀察者眼睛90的間隔表示為第二距離D2。由圖3A可知,第二距離D2應是會大於第一距離D1。另外,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先前對圖1的說明,應當可以理解,假設實際上顯示區域中的畫面(例如設置有微型發光元件12的區域)為第一尺寸W1,視覺上的第一畫面14則可以對應第二尺寸W2,第二尺寸W2也應當大於第一尺寸W1。
於一個例子中,若把第二距離D2和第一距離D1的距離差看成預設距離,則所述預設距離應當指的是像距。由於本實施例是用來模擬圖1的光學成像架構,理論上物件92到凹面鏡94的距離(物距)應當是已知,此時也可以用像距和物距反推凹面鏡94的焦距。換句話說,凹面鏡94的焦距關聯於第二距離D2和第一距離D1的距離差(預設距離),也意味著每一個微型發光元件12的出光角度θ0也有可能關聯於第二距離D2和第一距離D1的距離差(預設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不限制基板10的形狀,雖然圖3A中繪示的基板10是平面的,但基板10也有可能是可撓式基板並呈現彎曲的形狀。請一併參閱圖3A與圖4A,圖4A係繪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與圖3的實施例相同的是,圖4A的顯示面板2同樣可以包含基板20以及多個微型發光元件22a~22e,觀察者眼睛90同樣是由出光側A看入顯示面板2,並且也可以看到視覺上的第一畫面24。然而,基板20是利用曲面令不同位置的微型發光元件22a~22e發出的光線L和出光側A之間具有預設的偏移角度θ0。較好理解的是, 因為顯示面板2同樣是要替代或模擬圖1的凹面鏡94,所以不論是微型發光元件12a~12e或微型發光元件22a~22e,所發出的光線L都應當要從相同的角度進入觀察者眼睛90,差別僅在於第一偏移角度θ0是由甚麼元件提供。
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以明白,由於圖3A中繪示的基板10是平面的,相當於第一偏移角度θ0完全由微型發光元件12a~12e提供,從而微型發光元件12a~12e的出光角度即是第一偏移角度θ0。相反地,由於圖4A中繪示的基板20是曲面的,第一偏移角度θ0便可以由基板20和微型發光元件22a~22e一起提供。舉例來說,多個微型發光元件22a~22e可以有相同的出光角度,例如由頂面220a~220e垂直出光,只要基板20在對應位置上的曲度是第一偏移角度θ0,那麼設置在那個位置上的微型發光元件22a~22e發出的光線L,和出光側A之間的夾角便可以是第一偏移角度θ0
為了說明多個微型發光元件22a~22e如何發出不同角度的光線L,請一併參閱圖4A和圖4B,圖4B係繪示依據圖4A之顯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雖然和前一個實施例相同,微型發光元件22a和微型發光元件22b都不是在對準基板2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的光軸上,但只要基板20已經設定好正確的曲度(例如曲度是第一偏移角度θ0),微型發光元件22a和微型發光元件22b本身可以不需要傾斜,也能夠將光線投射至觀察者的眼睛90。於一個例子中,因為微型發光元件22a不用傾斜,微型發光元件22a正負極的電路接墊可以經過等高的兩個凸塊222a連接到基板20。舉例來說,只要微型發光元件22a放置在基板20上的正確位置,由頂面220a垂直向外發出的光線L便可以投射至觀察者的眼睛90中對應的焦距位置。假設穿過基板20中心的光軸對準了觀察者的眼睛90,則本實施例更可以設定一個垂直於所述光軸的面為參考面ref。與前一實施例相同的是,微型發光元件22a的頂面220a和參考面ref之間會有一個夾角θ1(第一夾角),且微型發光元件22b的頂面220b和參考面ref之間會有另一個夾角θ2(第二夾角)。同樣 地,由於微型發光元件22b相對於微型發光元件22a更靠近基板20中心(或顯示區域中心)的光軸上,從而夾角θ2會小於夾角θ1,也就是頂面220b傾斜程度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圖4A繪示的例子中,基板20可以是一種可撓式基板,從而基板20的曲度是可以變動的。有別於圖3A繪示的例子中,微型發光元件12a~12e連接到基板10之後,顯示面板1中每個位置的出光角度(第一偏移角度θ0)即固定下來。圖4A繪示的例子中,顯示面板2中每個位置的出光角度(第一偏移角度θ0)會隨著基板20的曲度而改變,例如基板20有可能基於觀察者的眼睛90的視力條件來調整不同的曲度。實務上,基板20的曲度可以利用手動或機械連動的方式來折彎基板20,本實施例在此加以不限制。
當然,以顯示面板1、2來說,顯示面板1還可以裝在頭戴式裝置中。以圖3A的顯示面板1舉例來說,請一併參閱圖3A與圖5,圖5係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頭戴式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頭戴式裝置3包含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可以是相同的,且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可以皆如圖3A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1。例如,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分別具有基板和微型發光元件,本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的結構與功能。於圖5的例子中,第一顯示面板30a中可以定義有第一顯示區域300a,且第一顯示區域300a可以有中心點302a。同樣地,第二顯示面板30b中可以定義有第二顯示區域300b,且第二顯示區域300b可以有中心點302b。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示範的第一顯示區域300a只是第一顯示面板30a中最大顯示區域(設置有微型發光元件的區域)的一部分,也就是第一顯示面板30a中實際上能顯示畫面的面積,要大於第一顯示區域300a的面積。同樣地,第二顯示區域300b也只是第二顯示面板30b中最大顯示區域的一部分。好處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顯示區域300a和第二顯示區域300b可以隨著觀察者雙眼的間隔而有所調整。
於一個例子中,觀察者在配戴頭戴式裝置3之前,可以先設定自己雙眼的間隔。舉例來說,雙眼的間隔可以指左眼90a和右眼90b的瞳孔距離D3。當然,頭戴式裝置3也有可能設有攝影機偵測觀察者雙眼的間隔,本實施例不限制取得觀察者雙眼間隔的手段。實務上,為了使觀察者有較好的視野,第一顯示區域300a的中心點302a可以恰好對準左眼90a的瞳孔位置,第二顯示區域300b的中心點302b可以恰好對準右眼90b的瞳孔位置。也就是說,中心點302a和中心點302b的間隔距離D4可以關聯於左眼90a和右眼90b的瞳孔距離D3。
以實際的例子來說,如果另一個觀察者有較窄或較寬的瞳孔距離,則第一顯示區域300a和第二顯示區域300b還可以向內集中或外側分散。請一併參閱圖5與圖6,圖6係繪示圖5之頭戴式裝置對應不同瞳孔位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假設另一個觀察者左眼90c和右眼90d的瞳孔距離D5變窄了,則頭戴式裝置3中的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會重新設定顯示區域,例如設定成新的第一顯示區域300c與第二顯示區域300d。當然,因為第一顯示區域300c與第二顯示區域300d的位置已不同於第一顯示區域300a與第二顯示區域300b的位置,第一顯示區域300c與第二顯示區域300d會分別有新的中心點302c和中心點302d。同樣地,新的中心點302c和中心點302d的間隔距離D6可以關聯於左眼90c和右眼90d的瞳孔距離D5。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示範的頭戴式裝置3除了內部同樣有顯示面板模擬凹面鏡的成像之外,還可以依據不同觀察者的雙眼距離,設定符合個別觀察者的顯示區域,以達到更好的觀看效果。
換句話說,頭戴式裝置3也可以圖4A的顯示面板2為例,請一併參閱圖4A與圖5,圖5頭戴式裝置3包含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可以是相同的,且第一顯示面板30a與第二顯示面板30b可以皆如圖4A的實施例中的顯示面板2。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顯示面板以及頭戴式裝置可以由多個微型發光元件顯示畫面,而所述多個微型發光元件以多個角度將畫面直接投影到觀察者的眼睛。在此,由於頭戴式裝置內不用配置透鏡,從而可以減少了頭戴式裝置的重量並且可以縮小頭戴式裝置的體積,同時也有機會降低頭戴式裝置的製造與維修成本。
1:顯示面板
10:基板
12a~12e:微型發光元件
14:視覺上的第一畫面
90:觀察者眼睛
A:出光側
D1、D2:距離
L:光線
W1、W2:尺寸
θ:角度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面板,包含:一基板,該基板之邊緣定義有一第一位置,且該基板之中心定義有一第二位置;以及多個微型發光元件,排列設置於該基板上,且任二該微型發光元件分別位於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其中各該微型發光元件定義有一發光頂面,且該些發光頂面相對於一參考面分別夾有一參考夾角;其中,各該發光頂面相對該參考面之該參考夾角自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漸減,且位於該第二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的該發光頂面平行於該參考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基板具有一平面,該些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平面上,且該參考面為垂直該平面一法線方向的虛擬平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位於該第一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一凸塊連接該基板,且二該第一凸塊不等高。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位於該第二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二凸塊連接該基板,且二該第二凸塊等高。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基板具有一曲面,該些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曲面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曲面為對稱之一內凹表面,且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分別對應該內凹表面之邊緣與中心,位於該 第一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一凸塊連接該基板,位於該第二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以兩個第二凸塊連接該基板,且該兩個第一凸塊和該兩個第二凸塊等高。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基板為一可撓式基板,且該基板具有可調整弧度的該內凹表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基板定義有一第一顯示區域,位於該第一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與位於該第二位置之該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顯示區域中,且該第一顯示區域的中心點係對準一觀察者的一第一眼的瞳孔位置。
  9. 一種頭戴式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定義有一第一顯示區域,且該第一顯示區域之邊緣及中心分別定義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以及多個第一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且任二該第一微型發光元件分別位於該第一基板的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該些第一微型發光元件朝向一出光側出光,用以投影一第一畫面;其中每一該第一微型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相對於該出光側夾有一第一偏移角度,該第一微型發光元件之該第一偏移角度自該第一基板的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漸減。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頭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一畫面於該第一顯示區域中具有一第一尺寸,當一觀察者的一第一眼在該出光側觀察該第一畫面時,視覺上該第一畫面對應一第二尺寸,該第二尺寸大於該第一尺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頭戴式裝置,其中該基板與一觀察面具有一第一距離,當該觀察者的該第一眼在該出光側的該觀察面觀察該第一畫面時,視覺上該第一畫面與該觀察面具有一第二距離,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頭戴式裝置,更包含:一第二顯示面板,包含:一第二基板,定義有一第二顯示區域,且該第二顯示區域之邊緣及中心分別定義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以及多個第二微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且任二該第二微型發光元件分別位於該第二基板的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該些第二微型發光元件朝向該出光側出光,用以投影一第二畫面;其中每一該第二微型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相對於該出光側夾有一第二偏移角度,該第二微型發光元件之該第二偏移角度自該第二基板的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漸減;其中該第一顯示區域的中心點與該第二顯示區域的中心點係分別對準一觀察者的一第一眼與一第二眼,且該第一顯示區域的中心點與該第二顯示區域的中心點間隔有一中心點距離,該中心點距離正相關於該第一眼與該第二眼的距離。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頭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偏移角度是該第一微型發光元件垂直一發光頂面發出的光線與該出光側的夾角。
TW109120682A 2020-06-19 2020-06-19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TWI733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682A TWI733498B (zh) 2020-06-19 2020-06-19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US17/123,146 US11532603B2 (en) 2020-06-19 2020-12-16 Display panel and head moun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682A TWI733498B (zh) 2020-06-19 2020-06-19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3498B true TWI733498B (zh) 2021-07-11
TW202201080A TW202201080A (zh) 2022-01-01

Family

ID=77911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682A TWI733498B (zh) 2020-06-19 2020-06-19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2603B2 (zh)
TW (1) TWI73349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0417A1 (en) * 2017-04-24 2018-11-01 Pcms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3d displays with flexible optical lay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2901A (ja) * 2005-08-04 2007-02-15 Rohm Co Ltd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発光ユニット
US10132478B2 (en) * 2016-03-06 2018-11-20 Svv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c. Flexible solid-state illumination devices
WO2019097431A1 (en) * 2017-11-14 2019-05-23 Imax Theatr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Light conditioning of direct view display for cinema
KR20200106695A (ko) * 2019-03-05 2020-09-15 주식회사 루멘스 Led 어레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142685A (ko) * 2019-06-13 2020-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led 전사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0417A1 (en) * 2017-04-24 2018-11-01 Pcms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3d displays with flexible optical lay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1080A (zh) 2022-01-01
US11532603B2 (en) 2022-12-20
US20210398953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6131B2 (en) Near-eye display and near-eye display system
US8582209B1 (en) Curved near-to-eye display
EP3671318B1 (en) Near-eye display device
US10838209B2 (en) Head mounte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curved lenslet array
US6847489B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optical engine thereof
US10592739B2 (en) Gaze-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cking user's gaze
US11885968B2 (en) Pupil matched occlusion-capable optical see-through head-mounted display
WO2020192359A1 (zh) 一种近眼可穿戴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CN106444058A (zh) 虚拟现实显示头戴设备及光学组件
CN106773061B (zh) 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系统
KR20200108666A (ko) 영상의 횡이동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733498B (zh) 顯示面板與頭戴式裝置
CN206321874U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US20230213772A1 (en) Display systems with collection optics for disparity sensing detectors
CN210038329U (zh) 显示装置以及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US20240061246A1 (en) Light field directional backlighting based three-dimensional (3d) pupil steering
CN111798762A (zh) 显示面板与头戴式装置
KR20180081211A (ko) 마이크로 미러를 적용한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371209A (zh) 虚拟现实显示头戴设备及光学组件
US20230209032A1 (en) Detection,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of disparities in a display system utilizing disparity sensing port
WO2020255562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EP4298473A1 (en) Projector with field lens
US1071894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JP2002365585A (ja) 頭部装着用ディスプレー用光学システム
WO2023074138A1 (ja)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一体型デバイ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