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260B -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 Google Patents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2260B
TWI732260B TW108127632A TW108127632A TWI732260B TW I732260 B TWI732260 B TW I732260B TW 108127632 A TW108127632 A TW 108127632A TW 108127632 A TW108127632 A TW 108127632A TW I732260 B TWI732260 B TW I7322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implant
seat
buckle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7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6253A (zh
Inventor
黃椿木
陳界行
張冠霖
Original Assignee
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7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22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6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6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260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以將生物感測器植入皮下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殼體及植抽針單元,植抽針單元包括:植針座、與植針座適配的植針彈簧、抽針座、以及與抽針座適配的抽針彈簧。透過植針彈簧的偏壓向下推抵植針座,而將生物感測器植入皮下;接著,植針座解除與抽針座的卡扣結構,使植入針受抽針彈簧的偏壓向上抽離生物感測器,使植入針內的電極容留於皮下而連續地將電訊號傳遞至生物感測器。本發明至少具有植針/抽針速度更快、降低使用者痛覺、精準地結合生物感測器及傳感器、確保擊發動作依序完成之優點。

Description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本發明關於一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植抽針單元及植入方法。
現行醫療院所或個人為了得知一個體的生理參數,通常藉由抽取或收集該個體的體液、血液、尿液、糞便等樣品,並使用儀器或試紙檢測這些樣品內特定分子的含量,確認該個體的生理參數,診斷該個體是否罹患特定疾病或者診斷該個體的疾病是否減輕或痊癒。然而,收集樣品的方法大多為單一次行為,例如糖尿病患者為了監測其血糖數值,需按照醫囑定期、逐次地以拋棄式採血針採集皮下血液。然而,長期地、逐次地採血同樣造成病患不適感,忘記採血也將中斷監測紀錄,且購買大量一次性的拋棄式採血針將造成病患經濟上的負擔。因此,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抽取或收集個體的生理樣品的不方便,實有開發新穎、進步技術的迫切需要。
本案申請人鑑於習知技術中的不足,經過悉心試驗與研究,並一本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構思出本案,能夠克服先前技術的不足,以下為本案的簡要說明。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無法連續性地抽取或收集個體的 生理樣品並連續性地測量生理樣品的數值的問題,本發明揭露一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用以將生物感測器植入皮下,並在植入過程中將電極植入個體皮下,以俾生物感測器連續性地接收來自電極的電訊號,該電訊號經由生物感測器的電路而傳遞至與生物感測器耦接的傳感器,傳感器的運算單元再計算該電訊號所表明的生理參數數值,以無線方式傳輸至該個體或醫療院所的電子裝置而呈現於電子裝置的顯示器上。生物傳感器可連續性地、不間斷地接收電訊號,而無須反覆地進行植針及抽針的行為,將可減少個體的感染風險,並使個體或醫師得知生理樣品數值的連續性變化。
為此,本發明揭露一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內側具有第一凸起肩部、頂蓋、複數凸設之定位部以及由該頂蓋延伸的限位柱;一擊發座,設置於該殼體內,包括具有一通道的空心體、與該空心體之二端分別連接的抓取部、一第一基座、在該第一基座上的一定位件、以及在該第一基座內之底板上的一第二凸起肩部;一植針件,包括一針座、一夾持座、一植入座、以及連接該針座且延伸通過該植入座的一植入針,其中該植入針內具有一電極;及一植抽針單元,包括:一植針座,被容設於該第一基座中且包括一安全卡扣、一第一卡扣及一卡扣部,且該第一卡扣與該安全卡扣在組裝時分別抵頂該限位柱與該第一凸起肩部;一植針彈簧,其兩端分別抵頂該頂蓋及該植針座的底壁;一抽針座,被容設於該植針座中且包括一夾持件及一第二卡扣,該夾持件在組裝時被配置於該空心體內且用以夾持該針座,而該第二卡扣與該植針座之該卡扣部相互卡設,以及該抽針座的頂部與該第一卡扣卡合;以及一抽針彈簧,其兩端分別抵頂該抽針座及該植針座;其中,當按壓該殼體進行擊發過程,該擊 發座之該定位件係依序與該殼體之該複數凸設之定位部形成定位關係。
本發明還揭露一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植入方法,包括:提供一傳感器外殼:該傳感器外殼內部具有定位卡扣、定位裝置及傳感器,藉該定位卡扣與該定位裝置將該傳感器形成定位關係;提供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殼體、預擊發座、具有抓取部之擊發座、具有夾持部之植針件、植抽針單元,該植抽針單元包括:具有一安全卡扣之植針座、植針彈簧、抽針座及抽針彈簧;抓取該傳感器:將該殼體接合該傳感器外殼內,下壓該殼體解除定位裝置,該抓取部抓取該傳感器;預擊發:下壓該殼體,使該抓取部與該預擊發座底面切齊;下壓擊發:再下壓該殼體,該植針座被向下推壓使安全卡扣內縮脫離與該第一凸起肩部的安全卡扣關係,同時該夾持部釋出該生物感測器,使該生物感測器與該傳感器結合,而該植針座帶動該植針件穿出傳感器底部;以及回抽植入針:當該植針座脫離與該限位柱的限位關係,利用該抽針彈簧的回復彈力,使該抽針座瞬間抽回,下壓擊發完成。
本發明還揭露一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植入方法,包括:提供一傳感器外殼,其中該傳感器外殼包括一凹部以及在該凹部內的一定位卡扣、複數定位片及一傳感器,該傳感器被該定位卡扣及該複數定位片卡扣及固持而朝一特定方位設置;提供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一殼體,在該殼體內壁之一第一凸起肩部及複數凸設之定位部、從該殼體之一頂蓋延伸的一限位住、一預擊發座、包含一抓取部及一第一基座之一擊發座、在該第一基座上的一定位件、具有一夾持座之一植針件、受該夾持座夾持的一生物感測器、及一植抽針單元,該植 抽針單元包括:具有一安全卡扣之一植針座、一植針彈簧、一抽針座及一抽針彈簧;將該殼體接合該傳感器外殼內,並下壓該殼體以解除該定位件與該複數凸設之定位部中之一定位關係,俾該抓取部抓取該傳感器;繼續下壓該殼體以執行一預擊發動作,俾該抓取部之底部與該預擊發座之底部位於同一水平面;繼續下壓該殼體,以執行一下壓擊發動作,其中該植針座被向下推壓使該安全卡扣內縮以解除與該第一凸起肩部的一卡扣關係,同時該夾持座釋出該生物感測器,使該生物感測器與該傳感器結合,而該植針座帶動該植入針穿出該傳感器之底部;以及當該植針座脫離與該限位柱的一限位關係時,利用該抽針彈簧的回復彈力使該抽針座瞬間抽回,而完成該下壓擊發動作。
本發明還揭露一種用於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植抽針單元,其中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用以將一生物感測器之一電極植入皮下,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植抽針單元包括:一植針座,設置在該殼體內且包括一安全卡扣及一第一卡扣;一植針彈簧,與該植針座適配;一抽針座,被該第一卡扣扣合於該植針座中且包括一夾持件及一第二卡扣,該夾持件用以夾持一針座,與該針座組裝的一夾持座用以夾持該生物感測器,且一植入針穿過該生物感測器,該植入針內具有一端與該生物感測器連接的一電極;以及一抽針彈簧,與該抽針座適配,其中,當該殼體受一外力按壓時,該安全卡扣被解除以觸發該植針彈簧產生一第一偏壓,該植針座及該抽針座被驅動從一第一位置循該殼體的軸向運動至一第二位置,俾使該夾持座釋出該生物感測器而將該生物感測器裝設至一傳感器及將該植入針插入一個體的皮下;以及當該生物感測器裝設於該傳感器時,該第二卡扣被解除且該植針座被解除以觸發該抽針彈簧產生一第二偏壓,該抽針座被驅動從 該第二位置反向於該軸向運動至一第三位置且脫離該第一卡扣,而使該植入針瞬間抽離該生物感測器而容留該電極於該皮下。
1、101:生物感測植入裝置
2、102:殼體
3:內壁
4、104:頂蓋
5、105:限位柱
6:第一凸起肩部
7:擊發座
8:空心體
9:通道
10:抓取部
11:第一基座
12:底板
13:第二凸起肩部
14:植針件
15:針座
16:夾持座
17、117:植入針
18:電極
19:抽植針單元
20:植針座
21:安全卡扣
22:第一卡扣
23:植針彈簧
24、124:抽針座
25:夾持件
26:第二卡扣
27、127:抽針彈簧
28:第二基座
29:第三基座
30:帽體
31:植入座
32:週壁
33:十字軌道
33a:第一軌道
33b:第二軌道
33c:第三軌道
33d:第四軌道
34a:第一虛擬線
34b:第二虛擬線
35、135:唇部
36:預擊發座
37:脊部
38:支腳
39:凹槽
40:傳感器包裝盒
41:頸部
42:導軌
43:凹部
44:第三凸起肩部
45:定位部
45a:第一定位部
45b:第二定位部
45c:第三定位部
46:抵制部
47:定位件
48:卡扣部
49:凹部
50:生物感測器
51:定位卡扣
52a:第一定位片
52b:第二定位片
52c:第三定位片
54:傳感器外殼
60:傳感器
70:特定位置
104a:檔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P:第一位置
Q:第二位置
R:第三位置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及優點在參閱以下詳細說明及附隨圖式之後對那些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變得更立即地顯而易見。
第1(A)及1(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2(A)圖為本發明傳感器包裝盒之側視圖。
第2(B)圖為本發明傳感器包裝盒之立體圖。
第3(A)及3(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抓取傳感器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4(A)及4(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定位於皮膚特定位置並且解除安全卡扣結構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5(A)及5(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啟動預擊發座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6(A)及6(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擊發植抽針單元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7(A)及7(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釋放抽針座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8(A)及8(B)圖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脫離生物感測器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擊發座的立體圖。
第10圖為本發明擊發座的立體俯視圖。
第11圖為本發明擊發座的俯視圖。
第12(A)圖為本發明植針件設置於擊發座的立體圖。
第12(B)圖為本發明植針件設置於擊發座的俯視圖。
第13(A)圖為本發明另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第一剖面示意圖。
第13(A)圖為本發明另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第二剖面示意圖。
本案所提出的發明將可由以下的實施例說明而得到充分瞭解,使得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據以完成,然而本案的實施並非可由下列實施例而被限制其實施型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可依據除既揭露的實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他實施例,該等實施例皆當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在第1(A)至1(B)、3(A)至8(B)、13(A)至13(B)圖中是以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來表述其立體機械構造,(A)圖表明為第一剖面,(B)圖表明為第二剖面,且第一及第二剖面是兩個90度相交的剖面。除非特別說明,例如為了考量特定元件的方向性,本發明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在第一剖面及第二剖面的各個元件呈現左右對稱。
請參閱第1(A)及1(B)圖,其分別為本發明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第一及第二剖面示意圖。在第1(A)及1(B)圖中,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包括殼體2、擊發座7、植針件14、植抽針單元19及預擊發座36。殼體2包括內壁3、鄰接內壁3的頂蓋4、以及由頂蓋4延伸的限位柱5,內壁3設有第一凸起肩部6(第1(A)圖)以及第一定位部45a、第二定位部45b、第三定位部45c(第1(B)圖),以及殼體2 沿著第一凸起肩部6往下設置脊部37。凸設的定位部45(例如第一至第三定位部(45a~45c))的數量可為複數。
亦請合併參閱第1(A)、1(B)、9及10圖,設置於殼體2內的擊發座7包括具有通道9貫通其中的空心體8(第10圖)、與空心體8之二端分別連接的抓取部10、定位件47(第1(B)圖)、第一基座11、以及在第一基座11內的底板12上的第二凸起肩部13。擊發座7的前述部件可為一體成形;或者可由兩個結構組成,第一個結構為第一基座11,第二個結構由空心體8以及抓取部10組成,第一及第二個結構彼此相適配。擊發座7還包括從第一基座11邊緣往下延伸的二個支腳38,其具有沿著支腳38縱向設置的凹槽39,凹槽39用以與殼體2的脊部37適配,以俾第一基座11在殼體2內縱向運動。支腳38還具有橫向突起設置的抵制部46。
請繼續參閱第1(A)及1(B)圖,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的植針件14設置於殼體2內,植針件14包括針座15、用以夾持生物感測器50的夾持座16、植入座31、以及從該針座15延伸並穿過植入座31及生物感測器50的植入針17。其中,針座15具有供抽針座24夾持的頸部41,穿過植入座31及生物感測器50的植入針17裸露其針尖,植入針17內具有電極18,植入座31上則設置了四條導軌42(第12(A)及12(B)圖)。
請參閱第2(A)、2(B)圖,其分別為本發明傳感器包裝盒之側視圖及立體圖。傳感器包裝盒40與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進行結合,使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抓取傳感器包裝盒40內的傳感器60。在第2(A)及2(B)圖中,傳感器包裝盒40具有傳感器外殼54,傳感器外殼54的凹部49內具有傳感器60、第一定位片52a、第二定位片52b、第三定位片52c、及由第一定位片52a之一面延伸的定位卡扣51,傳感器60被設置在第二定位片52b上並受到定位卡扣51的卡扣 及固持而朝一特定方位設置。此外,第二定位片52b可為凸狀結構,用以與傳感器60上相對的凹狀結構(未示出)適配。第三定位片52c設置於第一定位片52a及傳感器外殼54之間,且大致上與第一定位片52a平行排列。當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的殼體2欲抓取傳感器包裝盒40內的傳感器60時,第三定位片52c的高度使殼體2進入凹部49的深度不至於過深而卡住。
請合併參閱第10、11、12(A)及12(B)圖,擊發座7的空心體8的通道9具有週壁32,週壁32上具有沿空心體8之縱向均等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軌道(33a、33b、33c、33d,參見第10圖)。詳而言之,第一至第四軌道(33a、33b、33c、33d)被設置於週壁32的弧形表面上,且呈兩兩對向配置。其中,在第11圖的俯視視角觀察該縱向方向,第一軌道33a以第一虛擬線34a與第三軌道33c對向配置,第二軌道33b以第二虛擬線34b與第四軌道33d對向配置,第一及第二虛擬線(34a、34b)呈十字狀交會,其中植入座31的四條導軌42與第一至第四軌道(33a、33b、33c、33d)適配構成十字軌道33,十字軌道33使植針件14在植入過程中不會產生偏擺,大幅地提高植入的穩定性。再者,透過軌道33a~33d的精準定位,使得植入座31能輔助生物感測器50與傳感器60準確地結合。
進一步而言,在空心體8之通道9底部,於週壁32的軌道(33a、33b、33c、33d)旁設有第三凸起肩部44,其具有一斜面。當被夾持座16夾持的生物感測器50進入通道9底部,夾持座16抵頂第三凸起肩部44的斜面而釋出生物感測器50,使生物感測器50與傳感器60結合。
如前所述,生物感測器50包含電路及一端連接於生物感測器50的電極18(第1(B)圖)。電極18通常是由軟性材質構成 的細長本體。除了電極18的一端是連接至生物感測器50之外,其細長本體及另一端通過植入針17的針尖而被設置植入針17內。電極18藉由植入針17的牽引而容留於皮下。此外,前述植入座31朝向生物感測器50的一面上具有至少一定位凸點(未示出),而生物感測器50朝向植入座31的一面上具有與至少一定位凸點相對應配置的至少一定位凹點(未示出)。至少一定位凸點在植入座31上的位置及數目,至少一定位凹點在生物感測器50上的位置及數目,以及定位凸點與定位凹點之間的互相適配用以確認夾持座16所夾持的生物感測器50是朝特定方向配置,俾生物感測器50亦是以特定方向而被裝設至傳感器60,避免生物感測器50以任意方向裝設至傳感器60而無法啟動傳感器60。
植抽針單元19包括植針座20、植針彈簧23、抽針座24及抽針彈簧27。其中,植針座20被容設於第一基座11中且包括安全卡扣21、卡扣部48及第一卡扣22。當植針座20在殼體2內相對於殼體2的向下運動而向上運動時,安全卡扣21上向外設置的斜面將脫離抵頂第一凸起肩部6,使得具有彈性的安全卡扣21向第一基座11中心擠壓而解除了植針座20的安全卡扣機制。而第一卡扣22在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的組裝過程中將抵頂限位柱5,使被第一卡扣22卡扣的抽針座24被限制在兩個限位柱5間的空間運動。此外,植針座20還包括第二基座28、以及被第二基座28圍繞的第三基座29,且安全卡扣21被設置於第二基座28的外側。
植抽針單元19中的植針彈簧23為一壓縮彈簧,被承載於第二基座28上且其兩端分別抵頂頂蓋4及植針座20的底壁且呈現預壓縮的儲能狀態,較佳地為局部壓縮的儲能狀態。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植針彈簧23的直徑超過兩個限位柱5之間的距離,因此植針彈簧23並不受到限位柱5的阻擋。
抽針座24被容設於植針座20中且包括帽體30、自帽體30內延伸的夾持件25、以及第二卡扣26,其中,夾持件25在組裝時被配置於部分伸入空心體8內且用以夾持針座15的頸部41;而第二卡扣26係沿著帽體30的邊緣而設置,並抵頂第三基座29的邊緣,且第二卡扣26與植針座20之卡扣部48相互卡設,以及抽針座24的頂部與第一卡扣22卡合。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卡扣26與安全卡扣21一樣,都可藉由斜面的設計及相對的抵頂肩部構造之方式即可解除卡扣機制。
除了植針彈簧23,本發明還設置了抽針彈簧27,其亦是壓縮彈簧,圍繞著夾持件25而配置,且兩端分別抵頂抽針座24及植針座20。詳而言之,抽針彈簧27的兩端分別抵頂帽體30的頂壁及植針座20的底壁。
請參閱第2(A)至8(B)圖,首先,在去除傳感器包裝盒40的上蓋(未示出)後,將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的殼體2置於傳感器包裝盒40的凹部43,此時抓取部10會先抵住在第一定位片52a上的定位卡扣51,形成準備抓取傳感器60的動作。接續,稍微向下按壓殼體2,擊發座7的支腳38受到第一定位片52a的抵制向內側稍微變形(參見第3(A)圖),藉由抵制部與第一定位片52a形成抵制關係,避免擊發器7之抓取部10在未完全抓取到傳感器60前即產生誤擊發情形,此時擊發器7的定位件47定位於殼體2的第一定位部45a(參見第3(B)圖)。接續再下壓殼體2,解除抓取部10與定位卡扣51的卡扣關係,使抓取部10抓取到傳感器60,此時擊發器7的定位件47向上位移而定位於殼體2的第二定位部45b(參見第4(B)圖),完成擊發器7將傳感器60由傳感器包裝盒40內部取出的動作。
請參閱第4(A)及4(B)圖,從傳感器包裝盒40內退出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已夾取傳感器60,接著再下壓殼體2(例如殼 體2可置於特定位置70上)推擠預擊發座36向下移動,使預擊發座36的底面切齊於抓取部10的底部,形成預擊發動作。此時,塗布於傳感器60底部的黏膠物質(未示出)貼附於特定位置70上。值得注意的是,在預擊發動作時,藉由安全卡扣21與第一凸起肩部6的安全卡扣關係,避免在預擊發動作時形成直接擊發的情況。藉由預擊發動作,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的使用者或者操作者可先在使用者皮膚上尋找適合的特定位置70後,當特定位置70確定時,使用者或者操作者將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的預擊發座36及傳感器60設置於特定位置70上,對準特定位置70。
請參閱第5(A)至6(B)圖的連續動作表示圖,當在特定位置70上對殼體2施加一向下壓力時(如箭頭所示),植針座20被向下推壓使安全卡扣21內縮脫離與第一凸起肩部6的安全卡扣關係,同時被夾持座16夾持的生物感測器50在進入通道9底部時,夾持座16會抵頂到第三凸起肩部44的斜面而釋出生物感測器50,使生物感測器50與傳感器60結合(參見第6(A)圖),而植針座20與抽針座24一併向下連動將植入針17穿出傳感器60,完成下壓擊發的動作,此時擊發座7的定位件47向上位移而定位於殼體2的第三定位部45c(參見第6(B)圖)。
請參閱第6(A)至7(B)圖的連續動作表示圖,當下壓擊發動作完成的瞬間,由於植針座20的第一卡扣22已經完全脫離與限位柱5的抵制關係(參見第6(A)圖),以及抽針彈簧27本身的回復彈力,使第二卡扣26解除第二凸起肩部13卡扣關係(參見第6(B)圖),令植針座20瞬間向上彈回,植入針17抽離生物感測器50,電極18置於皮下(參見第7(A)及7(B)圖),傳感器60及生物感測器50留於皮膚上,完成植入針17回抽動作。
在擊發過程中,向上運動的預擊發座36連帶推抵植 抽針單元19向上運動,使得安全卡扣21抵頂第一凸起肩部6(參見第5(A)圖)。此時,植針座20及抽針座24在殼體2內的位置為第一位置P。安全卡扣21抵頂第一凸起肩部6觸發了在儲能狀態的植針彈簧23產生第一偏壓,驅動在通道9內的針座15往傳感器60的方向向下運動(即,第一方向D1)。
請參閱第6(A)及6(B)圖,接著,針座15往傳感器60方向運動且植針座20及抽針座24觸及第一基座11的底板12而停止。此時,植針座20及抽針座24在殼體2內的位置為第二位置Q,生物感測器50已被裝設至傳感器60,而且植入針17已被插入至使用者皮下。此外,夾持座16抵頂第三凸起肩部44的斜面而準備或即將釋出生物感測器50。
在生物感測器50裝設於傳感器60時,第二卡扣26抵頂第二凸起肩部13(參閱第6(B)圖),觸發抽針彈簧27產生第二偏壓,驅動抽針座24反向於傳感器60向上運動(參見第7(A)、7(B)圖的第二方向D2),使植入針17抽離生物感測器50而容留電極18於皮下,以完成生物感測器50植入皮下的程序(參見第7(A)圖)。
抽針彈簧27的偏壓造成抽針座24突破第一卡扣21的限制而往上運動,也因此,抽針座24在殼體2內的位置停留在第三位置R(參見第7(B)圖)。第7(B)圖的第三位置R僅為示意,第三位置R可為相同或相異於第一位置P的位置,例如與第一位置P一樣高的位置、低於第一位置P的位置、高於第一位置P的位置。只要讓植入針17之針尖最終位於使用者或操作者不會碰觸到針尖的位置(以避免使用者或操作者受傷),則在考量植入針17之長度及植入針17被抽針座24夾持往上運動後之位置,即可定義出第三位置R。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三位置R為抽針座24抵頂至殼體2的頂蓋4。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植入針17之針尖位於比唇部35之位置略高的 位置,則這樣的位置可推算得到第三位置R。
請參閱第8(A)及8(B)圖,操作者或使用者移除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而呈現生物感測器50藉由電極18而植入皮下的狀態。生物感測器50連續地接收來自電極18的電訊號,該電訊號經由生物感測器50的電路而傳遞至與生物感測器50結合的傳感器60,傳感器60的運算單元再計算該電訊號所表明的生理參數數值,以無線方式傳輸至使用者或醫療院所的電子裝置而呈現於電子裝置的顯示器上。
請參閱第13(A)及13(B)圖,其為本發明另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第一剖面及第二剖面示意圖。在第13(A)及13(B)圖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101中,殼體102的頂蓋104延伸出具有一厚度或高度的檔部104a,其被設置於兩個限位柱105之間,用以當抽針座124受抽針彈簧127的回復彈力向上回彈時並非接觸到殼體102的頂蓋104處,而是透過擋部104a的厚度或高度之設計,決定抽針座124回彈的行程及路徑距離,只要讓植入針117之針尖最終位於使用者或操作者不會碰觸到針尖的位置(以避免使用者或操作者受傷),例如考量植入針117之長度及植入針117被抽針座124夾持往上運動後之位置,或者植入針117之針尖高於唇部135之位置即可。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植針件14可與植針座20整合為一植針機構,抽針座24可作為耦接於植針機構的一抽針機構。當植針機構與殼體2處於一第一相對位置時(植針機構與殼體2相距一距離),植針機構將生物感測器50植入使用者皮膚的特定位置;而當抽針機構與植針機構處於一第二相對位置時(即抽針機構所處位置使植入針17退縮至殼體2內而不會讓使用者或操作者碰觸植入針17而受傷,而植針機構停留在抽針機構下方),植針機構與生物感測器50分離。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當植針機構在殼體2內處於擊發位置時,植針彈簧釋放其彈簧壓縮動能而驅動植針機構,植針機構將生物感測器50與傳感器60結合,並將生物感測器50植入於特定位置。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設置於植針機構上的植針彈簧與植針機構二者處於尚未動作之第一儲能狀態,設置於抽針機構上的抽針彈簧與抽針機構二者處於尚未動作之第二儲能狀態。當植針彈簧及抽針彈簧釋放其壓縮動能後,抽針機構、植針機構與殼體處於一相對位置,且植針彈簧及抽針彈簧同時處於釋能狀態。其中,相對位置係指植入針的針尖位於於殼體的唇部內,以及植針機構在殼體內之位置遠離頂蓋;且釋能狀態係指植針彈簧及抽針彈簧處於一鬆弛狀態。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預擊發座36可作為選位元件,使生物感測器與皮膚上之特定位置維持一預定間距。當使用者確認該特定位置為其所希望能連續監測生理參數的地方時,選位元件讓使用者放心操作抽植針單元。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所述:
1.植針彈簧及抽針彈簧被設置為預壓縮狀態:植針彈簧呈現預壓縮狀態可降低人為按壓生物感測植入裝置時的阻力,而抽針彈簧呈現預壓縮狀態可供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在完成擊發動作的瞬間立即將植入針抽回。此外,植針及抽針的動作是在向下按壓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即同步完成,植針及抽針速度均相當快速且操作便利。
2.十字軌道之設計:十字軌道及植針件的組合及設計提高了植針過程的穩定性,而且輔助生物感測器與傳感器能夠準確地結合。此外,夾持座只抓取生物感測器,由於傳感器的質量 及尺寸均較生物感測器來的小,夾持座結合十字軌道的設計及設置,使得植針速度快,並降低痛覺。
3.抽針座的雙安全卡扣機制:抽針彈簧處於預壓縮狀態,為了避免植針座尚未擊發前抽針座就進行回彈,造成後續擊發無效,抽針座的雙卡扣機制能有效避免此情形發生。
4.植針座安全卡扣機制:此係藉由安全卡扣的設計避免在預擊發時使植針座發生直接擊發的狀況。
5.傳感器包裝盒具有定位部的安全設計:當生物感測植入裝置進入傳感器包裝盒外殼來抓取傳感器時,定位部的設計避免未完全抓取到傳感器而產生誤擊發之情形。
6.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殼體的頂蓋可額外設計一擋部:此擋部的高度或厚度可依實際需求設計,以決定抽針座回抽的行程,使得抽針座在回彈後無須回到頂蓋。
7.空心體之通道底部設置第三凸起肩部:在下壓生物感測植入裝置時夾持座受到第三凸起肩部的斜面抵頂,夾持座產生些微變形而釋放生物感測器,使生物感測器與傳感器結合。
8.生物感測植入裝置殼體之內壁具有複數凸設的定位部:此提供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在下壓過程中具有定位功能,避免產生誤擊發情形。
本發明實屬難能的創新發明,深具產業價值,援依法提出申請。此外,本發明可以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做任何修改,但不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要保護的範圍。
1:生物感測植入裝置
2:殼體
3:內壁
4:頂蓋
5:限位柱
6:第一凸起肩部
7:擊發座
8:空心體
9:通道
11:第一基座
12:底板
14:植針件
15:針座
16:夾持座
17:植入針
18:電極
19:抽植針單元
20:植針座
21:安全卡扣
22:第一卡扣
23:植針彈簧
24:抽針座
25:夾持件
27:抽針彈簧
31:植入座
35:唇部
36:預擊發座
37:脊部
38:支腳
41:頸部
44:第三凸起肩部
46:抵制部
50:生物感測器

Claims (11)

  1. 一種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內側具有第一凸起肩部、頂蓋、複數凸設之定位部以及由該頂蓋延伸的限位柱;一擊發座,設置於該殼體內,包括具有一通道的空心體、與該空心體之二端分別連接的抓取部、一第一基座、在該第一基座上的一定位件、以及在該第一基座內之底板上的一第二凸起肩部;一植針件,包括一針座、一夾持座、一植入座、以及連接該針座且延伸通過該植入座的一植入針,其中該植入針內具有一電極;及一植抽針單元,包括:一植針座,被容設於該第一基座中且包括一安全卡扣、一第一卡扣及一卡扣部,且該第一卡扣與該安全卡扣在組裝時分別抵頂該限位柱與該第一凸起肩部;一植針彈簧,其兩端分別抵頂該頂蓋及該植針座的底壁;一抽針座,被容設於該植針座中且包括一夾持件及一第二卡扣,該夾持件在組裝時被配置於該空心體內且用以夾持該針座,而該第二卡扣與該植針座之該卡扣部相互卡設,以及該抽針座的頂部與該第一卡扣卡合;以及一抽針彈簧,其兩端分別抵頂該抽針座及該植針座;其中,當按壓該殼體進行擊發過程,該擊發座之該定位件係依序與該殼體之該複數凸設之定位部形成定位關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植針座還包括一第二基座,且該植針彈簧被承載於該第二基座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安全卡扣被設置於該第二基座的外側,該植針座還包括被該第二基座圍繞的一第三基座,且該第二卡扣抵頂於該第三基座的該卡扣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抽針座還包括一帽體,該夾持件自該帽體內延伸,該第二卡扣被設置於該帽體的外側,以及該抽針彈簧被套設於該帽體及該夾持件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抽針彈簧分別抵頂該帽體的頂壁及該植針座的底壁,且該空心體還包括一第三凸起肩部,設置於該通道之底部,被配置以當一生物感測器進入該通道之底部而與一傳感器結合時,該夾持座抵頂該第三凸起肩部的一斜面而釋出該生物感測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植入座具有至少一定位凸點,且該生物感測器具有與該至少一定位凸點在該植入座上的配置相對應的至少一定位凹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通道具有一週壁,該週壁上具有沿該空心體之縱向均等配置的一第一、一第二、一第三及一第四軌道,其中從該縱向觀之,該第一軌道以一第一虛擬線與該第三軌道對向配置,該第二軌道以一第二虛擬線與該第四軌道對向配置,該第一及該第二虛擬線呈十字狀交會而使該第一至該第四軌道構成一十字軌道,該植入座包括與該第一、該第二、該第三及該第四軌道適配的四導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其中該殼體還包括一唇部,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還包括設置於該殼體內且 部分裸露出該唇部的一預擊發座,該預擊發座供一使用者決定該生物感測器植入一個體的皮下之位置。
  9. 一種用於一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植抽針單元,其中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用以將一生物感測器之一電極植入皮下,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植抽針單元包括:一植針座,設置在該殼體內且包括一安全卡扣及一第一卡扣;一植針彈簧,與該植針座適配;一抽針座,被該第一卡扣扣合於該植針座中且包括一夾持件及一第二卡扣,該夾持件用以夾持一針座,與該針座組裝的一夾持座用以夾持該生物感測器,且一植入針穿過該生物感測器,該植入針內具有一端與該生物感測器連接的一電極;以及一抽針彈簧,與該抽針座適配,其中,當該殼體受一外力按壓時,該安全卡扣被解除以觸發該植針彈簧產生一第一偏壓,該植針座及該抽針座被驅動從一第一位置循該殼體的軸向運動至一第二位置,俾使該夾持座釋出該生物感測器而將該生物感測器裝設至一傳感器及將該植入針插入一個體的皮下;以及當該生物感測器裝設於該傳感器時,該第二卡扣被解除且該植針座被解除以觸發該抽針彈簧產生一第二偏壓,該抽針座被驅動從該第二位置反向於該軸向運動至一第三位置且脫離該第一卡扣,而使該植入針瞬間抽離該生物感測器而容留該電極於該皮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植抽針單元,其中在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已夾取該傳感器後,接著下壓該殼體推擠一預擊發座向下移動,使該抓取部之底部與該預擊發座之底面切齊,以形成一 預擊發動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植抽針單元,其中該傳感器裝設在一傳感器包裝盒的一傳感器外殼的一凹部,在該凹部內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定位片及由第一定位片之一面延伸的一定位卡扣,該傳感器被設置在該第二定位片上並受到該定位卡扣的卡扣及固持而朝一特定方位設置,並將該生物感測植入裝置的該殼體置於該傳感器包裝盒的該傳感器外殼的該凹部,再下壓該殼體,解除該抓取部與該定位卡扣的一卡扣關係,使該抓取部抓取到該傳感器。
TW108127632A 2019-08-02 2019-08-02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TWI732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632A TWI732260B (zh) 2019-08-02 2019-08-02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632A TWI732260B (zh) 2019-08-02 2019-08-02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253A TW202106253A (zh) 2021-02-16
TWI732260B true TWI732260B (zh) 2021-07-01

Family

ID=7574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7632A TWI732260B (zh) 2019-08-02 2019-08-02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2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4887A1 (en) * 2021-09-27 2023-03-30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Installation unit of analyte detection device and use metho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3493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Compact medical device inserte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3493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Compact medical device inserte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253A (zh)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2652B2 (ja) 標本採取の切開装置
CA2412401C (en) Cap for a lancing device
CN101836864B (zh) 可缩回的针式安全血液采样装置
EP162856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uid injection
US9375169B2 (en) Cam drive for managing disposable penetrating member actions with a single motor and motor and control system
US20110184448A1 (en) Lancing device
US20160242689A1 (en) Blood withdrawal device
AU2001266766A1 (en) Cap for a lancing device
CN110064098B (zh) 用于将传感器经皮引入患者体内的注射器
RU2728843C2 (ru) Картридж и в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медицинской системы
TWI732260B (zh) 生物感測植入裝置及其植抽針單元
CN107296615A (zh) 一次性血糖信息自动采集检测系统
CN112603309A (zh) 用于采集和排出血液的单元
WO2021145519A1 (ko) 사혈기
KR20170110279A (ko) 흡착부를 구비한 채혈 방법 및 장치
CN205658989U (zh) 一种安全锁定装置
CN114027945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助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65183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的采血装置
CN116726307B (zh) 一种留置针装置
CN202060783U (zh) 一种新型笔式安全采血针
CN219183768U (zh) 一种末梢采血针
CN218186897U (zh) 一种方便退针的助针器
KR102493593B1 (ko) 자가 채혈기
KR102558708B1 (ko) 사혈기
EP2653099B1 (en) Lancet device capable of lancet detac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