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0162B - 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0162B
TWI730162B TW106129480A TW106129480A TWI730162B TW I730162 B TWI730162 B TW I730162B TW 106129480 A TW106129480 A TW 106129480A TW 106129480 A TW106129480 A TW 106129480A TW I730162 B TWI730162 B TW I7301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formation
sent
data
signal s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5206A (zh
Inventor
楊寧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16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資料。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通過第一裝置基於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根據該第一訊號,例如,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提高了裝置的節能效果。

Description

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涉及通訊領域,尤其涉及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隨著智慧汽車的不斷興起,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在引入車聯網功能,以支持未來車聯網業務。在車聯網業務中,按照業務應用場景可以分為車車之間(V2V)、車網之間(V2N)和車人之間(V2P)。
針對車車之間,目前採用了基於終端間直連通訊(D2D)的增強方式進行支持。針對車網之間,與傳統終端與網路間的通訊方式差別不大。針對車人之間,大部分通訊技術可以沿用車車之間的通訊方式,但由於車車通訊中車輛終端對於功耗不敏感,即可以不考慮功耗問題,而車人之間通訊中,由於手持終端的參與,在技術設計時,使用者手持終端的節電問題亟待解決。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資料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資料。
因此,本申請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方法,第一裝置基於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根據該第一訊號,例如,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提高了裝置的節能效果。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確定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強弱;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因此,第一裝置可以基於自身位置資訊,或者能夠接收到的訊號的強度,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從而能夠進一步節省裝置的能耗。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確定位置資訊,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或該第一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該第一裝置確定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二訊號為該第一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路側單元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基地台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根據該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資料,包括: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三臨界值時,該第一裝置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三臨界值時,該第一裝置不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包括:該第一裝置按照預設周期值,周期性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第一裝置接收網路裝置發送的至少一周期值;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或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在該至少一周期值中確定該預設周期值。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裝置為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為車輛終端或路側單元RSU。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資料的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資料的裝置,包括:儲存單元和處理器,該儲存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儲存器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儲存器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體,用於儲存電腦程序,該電腦程序包括用於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行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系統、寬帶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系統、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為“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LTE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LTE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通用行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為“UMT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或未來的5G系統等。
第1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圖。應理解,該方法100可以應用於車聯網技術中,例如車人之間(V2P)通訊場景中,該V2P場景中包括車輛終端和使用者終端,還可以包括網路裝置。具體地,該車輛終端可以與使用者終端直接實現資訊交互,或者該車輛終端通過網路裝置與使用者終端實現資訊交互,即該車輛終端可以與網路裝置實現資訊交互,使用者終端也可以與網路裝置實現資訊交互。
可選地,該V2P場景中的車輛終端可以指任意車輛,該車輛終端可以為自動駕駛車輛,或者也可以為人工駕駛車輛,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於此。該V2P場景中的使用者終端可以為使用者手持終端,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Mobile Telephone)、手機(handset)、平板電腦及可攜式裝置(portable equipment)等。
可選地,該網路裝置可以為基地台,該基地台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地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地台(NodeB),還可以是LTE中的演進型基地台(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發明並不限定;該網路裝置還可以為能夠排程車輛終端的路側單元(Road Side Unit,RSU),可選地,該RSU可以為基地台類型的RSU,也可以是終端類型的RSU,具體形態可以是智慧交通燈、交通告示牌等裝置,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該方法100可以由第一裝置執行,該第一裝置可以指V2P場景中的使用者終端。具體地,該方法100包括: S110,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
應理解,該第一裝置可以為V2P場景中的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可以為V2P場景中的車輛終端,或者還可以為V2P場景中的網路裝置,例如RSU,或者基地台。
應理解,以第一裝置為使用者終端,第二裝置為車輛終端為例,車輛終端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發送某些訊號,例如,車輛終端可以周期性發送探測訊號,或者發送承載了車輛終端相關資訊的訊號。在該S110中,該第一訊號可以為車輛終端周期性發送的探測訊號,或者還可以為承載了車輛終端相關資訊的訊號,例如,承載了車輛終端的傳訊資訊的訊號,或者承載了車輛終端的資料資訊的訊號,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可選地,若該第二裝置為網路裝置,例如RSU,則該第一訊號可以為該RSU發送的任意訊號。
應理解,第一裝置可以通過預先配置的資源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可選地,該預先配置的資源可以由網路裝置為該第一裝置預先配置。具體地,該第一裝置可以為使用者終端,該網路裝置可以向使用者終端發送資源指示資訊,該資源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使用者終端可以使用的資源或資源集區的資訊,該使用者終端根據該資源指示資訊,通過該資源指示資訊中指示的資源,或者通過該資源指示資訊中指示的資源集區中任意資源,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裝置可以根據預設規則,確定是否接收該第一訊號。具體地,該第一裝置可以根據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確定是否接收第一訊號,其中,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強度。
可選地,作為一實施例,以第一裝置為使用者終端為例,使用者終端可以根據位置資訊,確定是否接收第一訊號。具體地,該位置資訊可以用於指示該使用者終端的位置,使用者終端可以根據定位裝置,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確定該使用者終端所在的地理位置,則當使用者終端確定自己處於室外時,則可以確定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當使用者終端確定自己處於室內時,則不接收第一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
可選地,使用者終端還可以根據使用者終端所在的地理位置,進而可以確定該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或者,該使用者終端還可以根據使用者終端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的行動速度共同確定該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
使用者終端可以根據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確定是否接收第一訊號。具體地,當該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者等於第一臨界值時,即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距離較近時,使用者終端才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當該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臨界值時,即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距離較遠時,使用者終端則不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可選地,該第一臨界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定,例如,該第一臨界值可以由網路裝置根據使用者終端的性能,預先為使用者終端進行配置。
可選地,作為一實施例,以第一裝置為使用者終端為例,使用者終端還可以根據訊號強度資訊,確定是否接收第一訊號,其中,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使用者終端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強度。具體地,該使用者終端接收第二訊號,該第二訊號可以為GPS訊號;或者,該第二訊號還可以為某些特殊裝置發送的訊號,例如,該第二訊號可以為RSU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可以為終端類型RSU,或者該RSU也可以為基地台類型RSU;或者該第二訊號還可以為基地台發送的訊號;或者,該第二訊號還可以為該使用者終端能夠接收到的其它訊號,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使用者終端根據該第二訊號的訊號強度,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具體地,當該第二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時,使用者終端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當該第二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二臨界值時,使用者終端則不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可選地,該第二臨界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
可選地,作為一實施例,以第一裝置為使用者終端為例,使用者終端還可以根據位置訊號和訊號強度資訊,共同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具體地,使用者終端根據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以及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訊號強度,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的第一訊號。例如,當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第一臨界值,且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時,使用者終端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否則使用者終端都不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但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應理解,該使用者終端可以通過高層確定接收第一訊號,該高層可以為應用層,則通知底層開啟該使用者終端的接收機,接收第一訊號,該底層可以為存取層。
S120,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資料。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裝置接收到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後,可以根據該第一訊號的強度,確定是否發送資料。具體地,當該第一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三臨界值時,第一裝置則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當該第一訊號的強度小於該第三臨界值時,第一裝置則不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
可選地,該第三臨界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例如,可以通過網路裝置預先配置。
應理解,以第一裝置為使用者終端為例,當使用者終端確定發送資料時,可以按照預設周期值,周期性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可選地,該預設周期值可以為網路裝置預先為使用者終端配置的。具體地,網路裝置可以向使用者終端發送一或複數周期值,當網路裝置向使用者終端發送一周期值時,該周期值即為該預設周期值,則使用者終端按照該預設周期值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
可選地,網路裝置也可以向使用者終端發送複數周期值,使用者終端可以根據接收到的第一訊號的強度,或者還可以根據該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在複數周期值中確定預設周期值,並按照預設周期值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例如,當使用者終端接收到的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較強,或者該使用者終端與第二裝置距離較近時,使用者終端可以選擇較小的周期值作為預設周期值,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者終端可以通過預先配置的資源接,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可選地,該預先配置的資源可以由網路裝置為該使用者終端預先配置。具體地,該網路裝置可以向使用者終端發送資源指示資訊,該資源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使用者終端可以使用的資源或資源集區的資訊,該使用者終端根據該資源指示資訊,通過該資源指示資訊中指示的資源,或者通過該資源指示資訊中指示的資源集區中任意資源,向第二裝置發送資料。
應理解,使用者終端向第二裝置發送的資料,可以用於指示該使用者終端,則第二裝置接收該資料,可以提醒車輛終端註意該使用者終端,註意持有該使用者終端的行人,例如,該第二裝置為車輛終端時,則車輛終端根據接收到的使用者終端發送的資料,可以提醒該車輛終端註意該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還可以為RSU,則RSU接收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資料,根據該資料,提醒周圍的車輛終端註意該使用者終端。
可選地,使用者終端向第二裝置發送的資料,還可以用於指示該使用者終端的其它相關資訊,例如,該使用者終端的位置、速度或方向等,則第二裝置接收該資料,可以根據該資料,及時做出相關調整,例如,該第二裝置為車輛終端時,可以及時避讓持有該使用者終端的行人;該第二裝置為RSU時,可以通知使用者終端周圍的車輛終端,及時避讓持有該使用者終端的行人。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系。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程序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程序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程序構成任何限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方法,使用者終端可以基於自身位置資訊,或者能夠接收到的訊號的強度,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訊號,並基於該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訊號,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使用者終端的能耗,提高了使用者終端的節能效果。
上文中結合第1圖,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方法,下面將結合第2圖至第3圖,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
如第2圖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200包括: 收發單元210,用於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 確定單元220,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資料。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基於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根據該第一訊號,例如,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提高了裝置的節能效果。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220還用於:確定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強弱;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220具體用於:根據GPS和/或該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第二訊號為該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基地台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三臨界值時,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三臨界值時,不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按照預設周期值,周期性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接收網路裝置發送的至少一周期值;該確定單元220具體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或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在該至少一周期值中確定該預設周期值。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根據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可選地,該收發單元210具體用於:根據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裝置200為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為車輛終端或RSU。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200可對應於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方法100中的第一裝置,並且裝置200中的各個單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第1圖中的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基於自身位置資訊,或者能夠接收到的訊號的強度,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再基於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根據該第一訊號,例如,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提高了裝置的節能效果。
如第3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傳輸資料的裝置300,包括處理器310和收發器320,還可以包括儲存器330,還可以包括匯流排系統340。其中,處理器310、收發器320和儲存器330可以通過匯流排系統340相連,該儲存器330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310用於執行該儲存器330儲存的指令,以控制收發器320收發訊號。其中,收發器320用於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該處理器310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資料。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基於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根據該第一訊號,例如,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提高了裝置的節能效果。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處理器310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為“CPU”),該處理器310還可以是其他通用處理器、數字訊號處理器(DSP)、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裝置、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裝置、分立硬體組件等。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
該儲存器330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儲存器,並向處理器310提供指令和資料。儲存器330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揮發性隨機存取儲存器。例如,儲存器330還可以儲存裝置類型的資訊。
該匯流排系統340除包括資料匯流排之外,還可以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訊號匯流排等。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中將各種匯流排都標為匯流排系統340。
在實現程序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310中的硬體的積體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儲存器,快閃、唯讀記憶體,可編程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擦寫可編程儲存器、暫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體中。該儲存媒體位於儲存器330,處理器310讀取儲存器330中的資訊,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為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詳細描述。
可選地,該處理器310還用於:確定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接收到的第二訊號的強弱;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處理器310具體用於:根據GPS和/或該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第二訊號為該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基地台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第三臨界值時,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三臨界值時,不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按照預設周期值,周期性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接收網路裝置發送的至少一周期值;該處理器310具體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或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在該至少一周期值中確定該預設周期值。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根據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可選地,該收發器320具體用於:根據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可選地,該裝置300為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為車輛終端或RSU。
應理解,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3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裝置200,並可以對應於執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100中第一裝置,並且裝置300中的各個部分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第1圖中的方法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基於自身位置資訊,或者能夠接收到的訊號的強度,確定是否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再基於接收到的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訊號,根據該第一訊號,例如,在該訊號強於一定臨界值時,發送資料,從而能夠節省裝置的能耗,提高了裝置的節能效果。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揭露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程序,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程序,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該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複數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整合到另一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藕合或直接藕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藕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該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複數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整合在一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整合在一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儲存在一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先前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儲存在儲存媒體中,包括若幹指令用以使得一臺電腦裝置(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裝置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體包括:隨身碟、行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序代碼的媒體。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侷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該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準。
100‧‧‧傳輸資料的方法200、300‧‧‧傳輸資料的裝置210‧‧‧收發單元220‧‧‧確定單元310‧‧‧處理器320‧‧‧收發器330‧‧‧儲存器340‧‧‧匯流排系統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第1圖 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2圖 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第3圖 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資料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100‧‧‧傳輸資料的方法

Claims (24)

  1. 一種傳輸資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第一裝置接收一第二裝置發送的一第一訊號;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一資料,包括: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一第三臨界值時,該第一裝置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三臨界值時,該第一裝置不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該第一裝置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包括:該第一裝置按照一預設周期值,周期性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該方法還包括:該第一裝置接收一網路裝置發送的一至少一周期值;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或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在該至少一周期值中確定該預設周期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確定一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接收到的一第二訊號的強弱;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確定一位置資訊,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或該第一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該第一裝置確定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一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訊號為該第一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一路側單元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基地台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根據該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一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一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一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為一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為一車輛終端或一路側單元RSU或一網路基地台。
  10. 一種傳輸資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第一裝置接收一第二裝置發送的一第一訊號;該第一裝置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一資料;該第一裝置接收第二裝置發送的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確定一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第一裝置接收到的一第二訊號的強弱;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該第一裝置確定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一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或該第一裝置根據該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裝置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一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確定一位置資訊,包括:該第一裝置根據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或該第一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訊號為該第一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一路側單元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基地台發送的訊號, 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13. 一種傳輸資料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收發單元,用於接收一第二裝置發送的一第一訊號;一確定單元,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一資料;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一第三臨界值時,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當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三臨界值時,不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按照一預設周期值,周期性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接收一網路裝置發送的一至少一周期值;該確定單元具體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的訊號強度,或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在該至少一周期值中確定該預設周期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確定一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接收到的一第二訊號的強弱;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具體用於:根據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或該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5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 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一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訊號為該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一路側單元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一基地台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7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一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根據一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向該第二裝置發送該資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根據該網路裝置配置的資源資訊或資源集區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裝置為一使用者終端,該第二裝置為一車輛終端或一路側單元RSU。
  22. 一種傳輸資料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收發單元,用於接收一第二裝置發送的一第一訊號;一確定單元,用於根據該第一訊號,確定是否發送一資料; 該確定單元還用於:確定一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該位置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的位置,該訊號強度資訊用於指示該裝置接收到的一第二訊號的強弱;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和/或訊號強度資訊,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根據該位置資訊,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確定該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一第一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或該收發單元具體用於:確定該第二訊號的強度大於或等於一第二臨界值時,接收該第二裝置發送的該第一訊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具體用於:根據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或該裝置的行動速度,確定該位置資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訊號為該裝置接收的GPS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一路側單元RSU發送的訊號,或該第二訊號為一基地台發送的訊號,其中,該RSU為終端類型RSU或基地台類型RSU。
TW106129480A 2016-09-23 2017-08-30 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TWI730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9870 WO2018053805A1 (zh) 2016-09-23 2016-09-23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6/099870 2016-09-23
WOPCT/CN2016/099870 2016-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206A TW201815206A (zh) 2018-04-16
TWI730162B true TWI730162B (zh) 2021-06-11

Family

ID=6169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480A TWI730162B (zh) 2016-09-23 2017-08-30 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8927B2 (zh)
EP (1) EP3461150B1 (zh)
JP (1) JP2019533321A (zh)
KR (1) KR20190058387A (zh)
CN (1) CN109479184B (zh)
TW (1) TWI730162B (zh)
WO (1) WO2018053805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507A (zh) * 2014-01-28 2014-04-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基站
WO2015054489A1 (en) * 2013-10-09 2015-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safety messages by portable wireless user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8120B2 (en) * 2010-09-16 2013-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servation in wireless client terminals using proxy device
JP6027726B2 (ja) * 2011-06-07 2016-11-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JP6032029B2 (ja) * 2013-01-28 2016-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通信機器および携帯通信機器用プログラム
JP2016103665A (ja) * 2013-03-08 2016-06-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EP3103277B1 (en) * 2014-02-05 2018-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nomous determination of overlapping coverag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5430751B (zh) * 2014-09-22 2019-02-12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车联网终端的设备到设备d2d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70367100A1 (en) 2015-03-05 2017-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behavior detection
CN104936133B (zh) * 2015-05-29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CN105246025B (zh) 2015-09-08 2018-09-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v2x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4489A1 (en) * 2013-10-09 2015-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safety messages by portable wireless user devices
CN103747507A (zh) * 2014-01-28 2014-04-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rn^Study on LTE support for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services (Release 14), 3GPP TR 22.885 V14.0.0 (2015-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22_series/22.885/^&r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rn^Study on LTE support for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services (Release 14), 3GPP TR 22.885 V14.0.0 (2015-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22_series/22.885/^&r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206A (zh) 2018-04-16
WO2018053805A1 (zh) 2018-03-29
EP3461150B1 (en) 2021-03-03
EP3461150A4 (en) 2019-05-22
US10708927B2 (en) 2020-07-07
KR20190058387A (ko) 2019-05-29
CN109479184A (zh) 2019-03-15
US20190268913A1 (en) 2019-08-29
EP3461150A1 (en) 2019-03-27
CN109479184B (zh) 2021-06-08
JP2019533321A (ja)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8513B6 (ja) Harq-ackフィードバック時間の特定方法と指示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EP3142299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7018162B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EP3562178B1 (en) Paging method and device
RU2716737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ейджингов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пейджингов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ступа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3614787B1 (en) Transi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834090B (zh) 一种辅助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95567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65151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746595B (zh) 設備對設備通信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CN11143615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对应的终端
EP3826363A1 (en) Path selec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4838722A (zh)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808193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JP2021513762A (ja) データの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1138210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57726A1 (zh) 资源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7143530A1 (zh) 接口资源选择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WO2019084924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036322A1 (zh) 一种开启传输功能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14043A1 (zh)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19032772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2023003824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730162B (zh) 傳輸資料的方法和裝置
US2022032226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ignal synchro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