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9960B - 液冷式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式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9960B
TWI729960B TW109139587A TW109139587A TWI729960B TW I729960 B TWI729960 B TW I729960B TW 109139587 A TW109139587 A TW 109139587A TW 109139587 A TW109139587 A TW 109139587A TW I729960 B TWI729960 B TW I7299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s
chamber
perforations
coo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9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5155A (zh
Inventor
陳建佑
葉恬利
林仁豪
陳建安
Original Assignee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114,8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52353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9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515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63Heat dissipaters releasing heat from cool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液冷式散熱裝置包含水冷頭模組、水箱模組、第一水冷排、第二水冷排以及動力模組。水冷頭模組包含底座、頂板、間隔結構以及導熱單元。間隔結構連接於底座與頂板之間,頂板、間隔結構與底座之間定義第一腔室,間隔結構與頂板之間定義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彼此隔離。導熱單元連接底座,且部分位於第一腔室而部分暴露於底座外。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分別連接頂板並連通於水冷頭模組與水箱模組之間。動力模組配置以驅動工作介質通過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而流通於水冷頭模組與水箱模組之間。

Description

液冷式散熱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液冷式散熱裝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電腦設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對應地,為了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需求,廠商也在致力對電腦設備進行改良。
除了提升電腦設備的表現效能之外,舉例而言,如何提升電腦設備內的散熱裝置的散熱效能,無疑也是業界相當關注的重要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液冷式散熱裝置,其能有效減少氣流穿越液冷式散熱裝置時所產生的整體阻力,從而有助液冷式散熱裝置發揮更佳的散熱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液冷式散熱裝置包含水冷頭模組、水箱模組、第一水冷排、第二水冷排以及動力模組。水冷頭模組包含底座、頂板、間隔結構以及導熱單元。頂板包含第一子頂板、第二子頂板以及第三子頂板,第一子頂板連接於第二子頂板與第三子頂板之間。間隔結構連接於底座與頂板之間,第二子頂板、第三子頂板、間隔結構與底座之間定義第一腔室,間隔結構與第一子頂板之間定義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彼此隔離。導熱單元連接底座,導熱單元至少部分位於第一腔室內並至少部分暴露於底座外,導熱單元配置以抵接熱源。第一水冷排連接頂板並連通於水冷頭模組與水箱模組之間,第二子頂板至少部分抵接第一水冷排。第二水冷排連接頂板並連通於水冷頭模組與水箱模組之間,第三子頂板至少部分抵接第二水冷排。動力模組配置以驅動工作介質通過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而流通於水冷頭模組與水箱模組之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間隔結構包含間隔板、第一間隔部、第二間隔部以及第三間隔部,第一間隔部、第二間隔部以及第三間隔部分別連接間隔板並配置以抵接頂板,第一間隔部與第二間隔部之間定義第二腔室,第二間隔部與第三間隔部之間定義第三腔室。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子頂板具有複數個第一穿孔、複數個第二穿孔、複數個第三穿孔以及複數個第四穿孔,第二間隔部位於第二穿孔與第三穿孔之間,第二穿孔位於第一穿孔與第二間隔部之間,第三穿孔位於第四穿孔與第二間隔部之間。第二子頂板具有複數個第五穿孔,第一穿孔位於第五穿孔與第二穿孔之間,第三子頂板具有複數個第六穿孔,第四穿孔位於第六穿孔與第三穿孔之間,間隔結構位於第五穿孔與第六穿孔之間,第五穿孔與第六穿孔分別連通第一腔室。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水箱模組包含箱體以及蓋體。箱體包含底板、壁板以及複數個間隔件,壁板圍繞而連接底板,間隔件分別連接壁板與底板,以定義彼此隔離的第四腔室、第五腔室、第六腔室以及第七腔室,底板具有複數個第七穿孔、複數個第八穿孔、複數個第九穿孔、複數個第十穿孔、複數個第十一穿孔以及複數個第十二穿孔,第七穿孔與第八穿孔分別連通第四腔室,第九穿孔連通第五腔室,第十穿孔連通第六腔室,第十一穿孔與第十二穿孔分別連通第七腔室。蓋體配置以連接壁板與間隔件,以密封第四腔室、第五腔室、第六腔室以及第七腔室。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底板具有第一開口以及第二開口,第一開口連通第五腔室,第二開口連通第六腔室。動力模組包含泵浦。泵浦連通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以配置以工作介質進行加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水冷排包含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複數個第一管道、複數個第二管道以及複數個第三管道,該些第二管道在該第一方向上位於該些第一管道與該些第三管道之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分別彼此分隔並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第一管道連通於第五穿孔以及第七穿孔之間,第二管道連通於第一穿孔以及第八穿孔之間,第三管道連通於第二穿孔以及第九穿孔之間,第一散熱鰭片沿第三方向彼此分隔且沿第二方向分佈於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之間,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配置以讓工作介質流通於其中。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管道的數量多於第二管道的數量。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水冷排包含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複數個第四管道、複數個第五管道以及複數個第六管道,第五管道在第一方向上位於第四管道與第六管道之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分別彼此分隔並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排列,第四管道連通於第三穿孔以及第十穿孔之間,第五管道連通於第四穿孔以及第十一穿孔之間,第六管道連通於第六穿孔以及第十二穿孔之間,第二散熱鰭片沿第三方向彼此分隔且沿第二方向分佈於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第六管道之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第六管道配置以讓工作介質流通於其中。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六管道的數量多於第五管道的數量。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之間定義卸壓空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更包含兩側蓋體。側蓋體分別連接水冷頭模組與水箱模組的一側以覆蓋卸壓空間,卸壓空間位於側蓋體之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沿第一方向排列,側蓋體包含主蓋體、兩漸縮段以及兩子蓋體,主蓋體沿第一方向連接於漸縮段之間,漸縮段連接於主蓋體與對應之子蓋體之間,主蓋體之間定義第一距離,子蓋體與對應之子蓋體之間定義第二距離,第二距離大於第一距離。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水冷排更包含複數個第三散熱鰭片。第三散熱鰭片位置對應子蓋體。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水冷排更包含複數個第四散熱鰭片。第四散熱鰭片位置對應子蓋體。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動力模組位於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之間,且動力模組連通水箱模組或水冷頭模組。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導熱單元包含導熱板以及導熱結構。導熱板連接底座並具有吸熱表面,吸熱表面背對水箱模組,並配置以抵接熱源。導熱結構位於第一腔室內且連接於導熱板。
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在工作介質通過水冷頭模組的吸熱表面吸收到熱源的熱能後,工作介質會藉由動力模組的驅動而流動於水冷頭模組、第二水冷排、水箱模組以及第一水冷排之內,以於液冷式散熱裝置內形成流體循環,而工作介質在經過第一水冷排以及第二水冷排時分別被散熱降溫一次,因而能夠大幅提升液冷式散熱裝置的散熱效率。
(2)由於子蓋體與另一子蓋體之間的第二距離,大於主蓋體與另一主蓋體之間的第一距離,因此,當氣流從液冷式散熱裝置的外部進入並依序通過第二水冷排以及第一水冷排,氣流會被位於主蓋體與子蓋體之間的漸縮段導引而增加氣流的流速,進而有效提升散熱效率。
(3)當氣流穿越第二水冷排時,氣流會在第六管道、第五管道、第四管道以及第二散熱鰭片之間產生流體阻力,然而,由於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之間定義卸壓空間,因此,當氣流穿越第二水冷排後而抵達卸壓空間時,氣流不再遇到流體阻力,而可繼續流向第一水冷排。如此一來,氣流先後流經第二水冷排以及第一水冷排的過程能夠更順暢,而在穿越液冷式散熱裝置時所產生的整體的流體阻力也可有效減少,從而有助液冷式散熱裝置發揮更佳的散熱效果。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而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若實施上為可能,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係可以交互應用。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係能夠被熟悉此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之詞彙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義,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應被解讀為與本發明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請參照第1~2圖。第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第2圖為繪示第1圖的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其中側蓋體160被省略掉。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2圖所示,一種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包含水冷頭模組110、水箱模組120、第一水冷排130、第二水冷排140以及動力模組150。水冷頭模組110配置以抵接熱源200(請見第4圖)。第一水冷排130連通於水冷頭模組110與水箱模組120之間。第二水冷排140亦連通於水冷頭模組110與水箱模組120之間,而第一水冷排130與第二水冷排140之間定義卸壓空間SP。動力模組150配置以驅動工作介質(圖未示,可為液體或氣體)通過第一水冷排130與第二水冷排140而流通於水冷頭模組110與水箱模組120之間。在實務的應用中,液冷式散熱裝置100更包含兩側蓋體160(請見第1圖,兩側蓋體160之一位於圖中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背面,故被遮擋而未能看見)。側蓋體160分別連接水冷頭模組110與水箱模組120的一側以覆蓋卸壓空間SP,換句話說,卸壓空間SP位於側蓋體160之間。為使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結構更清楚易懂,在第2圖中,側蓋體160被省略掉。
請參照第3~4圖。第3圖為繪示第1圖之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爆炸圖。第4圖為繪示第2圖沿線段N-N的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3~4圖所示,水冷頭模組110包含底座112、頂板113、間隔結構114以及導熱單元115。頂板113包含第一子頂板1131、第二子頂板1132以及兩第三子頂板1133,第一子頂板1131連接於第二子頂板1132與第三子頂板1133之間。間隔結構114連接於底座112與頂板113之間。具體而言,第二子頂板1132、第三子頂板1133、間隔結構114與底座112之間定義第一腔室C1,間隔結構114與第一子頂板1131之間定義第二腔室C2以及第三腔室C3,第一腔室C1、第二腔室C2以及第三腔室C3彼此隔離,亦即第一腔室C1、第二腔室C2以及第三腔室C3彼此不直接連通。導熱單元115連接底座112,導熱單元115至少部分位於第一腔室C1內並至少部分暴露於底座112外,並且底座112包含導流塊體1121,導流塊體1121連接於間隔結構114與導熱單元115之間。導熱單元115配置以抵接熱源200。進一步而言,第一水冷排130連接頂板113並連通於水冷頭模組110與水箱模組120之間,而第二子頂板1132至少部分抵接第一水冷排130。相似地,第二水冷排140亦連接頂板113並連通於水冷頭模組110與水箱模組120之間,而第三子頂板1133至少部分抵接第二水冷排140。
再者,如第3~4圖所示,底座112更包括至少一第一支撐柱1122與至少一第二支撐柱1123,第一支撐柱1122與第二支撐柱1123位於第一腔室C1內,而導流塊體1121則位於第一支撐柱1122與第二支撐柱1123之間。當間隔結構114組設於底座112而抵靠於導流塊體1121時,間隔結構114同時抵靠於第一支撐柱1122與第二支撐柱1123,進而使得在間隔結構114組設於底座112上時,間隔結構114的兩側得到適當的支撐。
進一步而言,如第3~4圖所示,間隔結構114包含間隔板1141、第一間隔部1142、第二間隔部1143以及第三間隔部1144,第一間隔部1142、第二間隔部1143以及第三間隔部1144分別連接間隔板1141並配置以抵接頂板113。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間隔部1142與第二間隔部1143之間定義第二腔室C2,而第二間隔部1143與第三間隔部1144之間則定義第三腔室C3。換句話說,第二間隔部1143劃分第二腔室C2與第三腔室C3。
更具體而言,如第3~4圖所示,第一子頂板1131具有複數個第一穿孔H1、複數個第二穿孔H2、複數個第三穿孔H3以及複數個第四穿孔H4,第二穿孔H2位於第一穿孔H1與第二間隔部1143之間,第三穿孔H3位於第四穿孔H4與第二間隔部1143之間。另外,第二子頂板1132具有複數個第五穿孔H5,第一穿孔H1位於第五穿孔H5與第二穿孔H2之間,而第三子頂板1133具有複數個第六穿孔H6,第四穿孔H4位於第六穿孔H6與第三穿孔H3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間隔結構114位於第五穿孔H5與第六穿孔H6之間,第五穿孔H5與第六穿孔H6分別連通第一腔室C1。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4圖所示,第一穿孔H1與第二穿孔H2分別連通第二腔室C2,而第三穿孔H3與第四穿孔H4分別連通第三腔室C3。
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繪示第3圖的箱體121的俯視示意圖。如第3~5圖所示,水箱模組120包含箱體121以及蓋體122。箱體121包含底板1211、壁板1212以及複數個間隔件1213,壁板1212圍繞而連接底板1211,間隔件1213分別連接壁板1212與底板1211,以定義第四腔室C4、第五腔室C5、第六腔室C6以及第七腔室C7,第四腔室C4、第五腔室C5、第六腔室C6以及第七腔室C7彼此隔離,亦即第四腔室C4、第五腔室C5、第六腔室C6以及第七腔室C7彼此不直接連通。底板1211具有複數個第七穿孔H7、複數個第八穿孔H8、複數個第九穿孔H9、複數個第十穿孔H10、複數個第十一穿孔H11以及複數個第十二穿孔H12。第七穿孔H7與第八穿孔H8分別連通第四腔室C4,第九穿孔H9連通第五腔室C5,第十穿孔H10連通第六腔室C6,第十一穿孔H11與第十二穿孔H12分別連通第七腔室C7。蓋體122配置以連接壁板1212與間隔件1213,以密封第四腔室C4、第五腔室C5、第六腔室C6以及第七腔室C7。
再者,底板1211具有第一開口P1以及第二開口P2,第一開口P1連通第五腔室C5,第二開口P2連通第六腔室C6。動力模組150包含泵浦151、第一連接管152以及第二連接管153。泵浦151配置以對工作介質進行加壓,第一連接管152連通於泵浦151與第一開口P1之間,而第二連接管153則連通於泵浦151與第二開口P2之間。
從具體結構上而言,如第3~4圖所示,第一水冷排130與第二水冷排140沿第一方向D1排列,第一水冷排130包含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131、複數個第一管道1321、複數個第二管道1322以及複數個第三管道1323,第二管道1322在第一方向D1上位於第一管道1321與第三管道1323之間,第一管道1321、第二管道1322、第三管道1323分別彼此分隔並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D2排列,第二方向D2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D1。
再者,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管道1321通過第五穿孔H5以及第七穿孔H7以連通於第一腔室C1與第四腔室C4之間,第二管道1322通過第一穿孔H1以及第八穿孔H8以連通於第二腔室C2與第四腔室C4之間,第三管道1323通過第二穿孔H2以及第九穿孔H9以連通於第二腔室C2與第五腔室C5之間。第一散熱鰭片131沿第三方向D3彼此分隔且沿第二方向D2分佈於第一管道1321、第二管道1322以及第三管道1323之間,第三方向D3垂直於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第一管道1321、第二管道1322以及第三管道1323配置以讓工作介質流通於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管道1321的數量多於第二管道1322的數量。
在實務的應用中,第一散熱鰭片131可選自切削式鰭片(skived fin),或是其他柱狀、片狀、甚至是不規則形狀的鰭片,而相鄰鰭片間的縫隙可供氣流通過,並且在增加與工作介質接觸面積的情況下(例如增加排列的密度),就可讓熱能更快地傳遞至氣流,以讓氣流把熱能帶走。
另外,第二水冷排140包含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141、複數個第四管道1421、複數個第五管道1422以及複數個第六管道1423,第五管道1422在第一方向D1上位於第四管道1421與第六管道1423之間,第四管道1421、第五管道1422、第六管道1423分別彼此分隔並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D2排列。
再者,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四管道1421通過第三穿孔H3以及第十穿孔H10以連通於第三腔室C3與第六腔室C6之間,第五管道1422通過第四穿孔H4以及第十一穿孔H11以連通於第三腔室C3與第七腔室C7之間,第六管道1423通過第六穿孔H6以及第十二穿孔H12以連通於第一腔室C1與第七腔室C7之間。第二散熱鰭片141沿第三方向D3彼此分隔且沿第二方向D2分佈於第四管道1421、第五管道1422以及第六管道1423之間,第四管道1421、第五管道1422以及第六管道1423配置以讓工作介質流通於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六管道1423的數量多於第五管道1422的數量。
在實務的應用中,相似地,第二散熱鰭片141可選自切削式鰭片(skived fin),或是其他柱狀、片狀、甚至是不規則形狀的鰭片,而相鄰鰭片間的縫隙可供氣流通過,並且在增加與工作介質接觸面積的情況下(例如增加排列的密度),就可讓熱能更快地傳遞至氣流,以讓氣流把熱能帶走。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3~4圖所示,導熱單元115包含導熱板1151以及導熱結構1152。導熱板1151連接底座112並具有吸熱表面111,吸熱表面111背對水箱模組120,並配置以抵接熱源200以吸收來自熱源200熱能,因此導熱板1151的可選自金屬材質或其他導熱性良好的材料。導熱板1151在結構上可以是一件式的結構,也可是複數層或多個元件所組成的複合結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再者,導熱結構1152位於第一腔室C1內且連接於導熱板1151以及底座112的導流塊體1121之間。導熱結構1152可選自切削式鰭片(skived fin),或是其他柱狀、片狀、甚至是不規則的形狀的鰭片。相鄰鰭片間的縫隙可供工作介質通過,並且在增加與工作介質接觸面積的情況下(例如增加排列的密度),就可讓熱能更快地傳遞至工作介質。當導熱板1151的吸熱表面111與熱源200直接或間接形成熱接觸後,導熱板1151的吸熱表面111會吸收其熱能並傳遞至位於第一腔室C1的導熱結構1152,導熱結構1152則將熱能傳遞至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
在實務的應用中,當液冷式散熱裝置100操作時,熱源200抵接導熱單元115的吸熱表面111,而熱源200的熱能通過吸熱表面111而傳送至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工作介質於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內的流動路徑,請參照第4圖中所標示的流向R。在動力模組150的作用下,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會從第一腔室C1通過第五穿孔H5而流入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管道1321,然後工作介質從第七穿孔H7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四腔室C4內;位於第四腔室C4內的工作介質通過第八穿孔H8流入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二管道1322,然後工作介質從第一穿孔H1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二腔室C2內;位於第二腔室C2內的工作介質通過第二穿孔H2流入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三管道1323,然後工作介質從第九穿孔H9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五腔室C5內;位於第五腔室C5內的工作介質通過第一開口P1而從動力模組150的第一連接管152流入泵浦151(泵浦151請見第3圖)內;工作介質經由泵浦151的加壓後經由動力模組150的第二連接管153並通過第二開口P2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六腔室C6。此時,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經由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散熱鰭片131的導引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
再者,位於第六腔室C6的工作介質通過第十穿孔H10流入第二水冷排140的第四管道1421,然後工作介質從第三穿孔H3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三腔室C3內;位於第三腔室C3的工作介質通過第四穿孔H4流入第二水冷排140的第五管道1422,然後工作介質從第十一穿孔H11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七腔室C7;位於第七腔室C7內工作介質通過第十二穿孔H12流入第二水冷排140的第六管道1423,然後工作介質從第六穿孔H6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一腔室C1內。此時,工作介質再經由第二水冷排140的第二散熱鰭片141進行第二次導熱;位於第一腔室C1內的工作介質經由導流塊體1121的導引而加速流經導熱單元115的導熱結構1152,藉以吸收導熱單元115導引來自熱源200的熱能。同時藉由冷氣流CAF帶走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後形成熱氣流HAF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冷氣流CAF是從第六管道1423開始而朝向第一管道1321的方向流經。換句話說,冷氣流CAF是先流經溫度較低的第六管道1423,最後才流經溫度較高的第一管道1321而成為熱氣流HAF,以達到更佳的散熱效果。
換句話說,在工作介質通過水冷頭模組110的吸熱表面111吸收到熱源200的熱能後,工作介質會藉由動力模組150的驅動而流動於水冷頭模組110、第二水冷排140、水箱模組120以及第一水冷排130之內,以於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內形成流體循環,而工作介質在經過第一水冷排130以及第二水冷排140時分別被散熱降溫一次,因而能夠大幅提升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散熱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當冷氣流CAF穿越第二水冷排140時,冷氣流CAF會在第六管道1423、第五管道1422、第四管道1421以及第二散熱鰭片141之間產生流體阻力,然而,如上所述,由於第一水冷排130與第二水冷排140之間定義卸壓空間SP,因此,當冷氣流CAF穿越第二水冷排140後而抵達卸壓空間SP時,帶有若干熱能的冷氣流CAF不再遇到流體阻力,而可繼續流向第一水冷排130。如此一來,冷氣流CAF先後流經第二水冷排140以及第一水冷排130而成為熱氣流HAF的過程能夠更順暢,而在穿越液冷式散熱裝置100時所產生的整體的流體阻力也可有效減少,從而有助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發揮更佳的散熱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2、4圖所示,動力模組150連通水箱模組120,並位於第一水冷排130與第二水冷排140之間。也就是說,動力模組150至少部分位於卸壓空間SP內。
請參照第6圖。第6圖為繪示第1圖的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卸除水箱模組120後的俯視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3、6圖所示,側蓋體160包含主蓋體161、兩漸縮段162以及兩子蓋體163,主蓋體161沿第一方向D1連接於漸縮段162之間,漸縮段162連接於主蓋體161與對應之子蓋體163之間,主蓋體161之間定義第一距離X1,子蓋體163與對應之子蓋體163之間定義第二距離X2,第二距離X2大於第一距離X1。
如上所述,第一管道1321的數量多於第二管道1322的數量,而第六管道1423的數量亦多於第五管道1422的數量。對應地,如第3、6圖所示,第一水冷排130更包含複數個第三散熱鰭片133,第三散熱鰭片133位置對應子蓋體163。更具體而言,第一管道1321位於第三散熱鰭片133之間,且第三散熱鰭片133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長度上比第一散熱鰭片131短,並至少部分位於第一管道1321與對應之子蓋體163之間。相似地,第二水冷排140更包含複數個第四散熱鰭片143,第四散熱鰭片143位置對應子蓋體163。更具體而言,第六管道1423位於第四散熱鰭片143之間,且第四散熱鰭片143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長度上比第二散熱鰭片141短,並至少部分位於第六管道1423與對應之子蓋體163之間。
由於子蓋體163與另一子蓋體163之間的第二距離X2,大於主蓋體161與另一主蓋體161之間的第一距離X1,因此,當氣流(例如是藉由風扇擾動所產生的氣流)從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外部進入並依序通過第二水冷排140以及第一水冷排130,氣流會被位於主蓋體161與子蓋體163之間的漸縮段162導引而增加氣流的流速,進而有效提升散熱效率。
請參照第7圖。第7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根據實際狀況,動力模組150連通水冷頭模組110,而第二連接管153連通第二腔室C2,第一連接管152則連通第三腔室C3,且水箱模組120的第四腔室C4與第五腔室C5彼此連通,水箱模組120的第六腔室C6與第七腔室C7彼此連通。此外,水冷頭模組110的間隔結構114的第三間隔部1144朝靠近第一間隔部1142的方向內縮,使得第二水冷排140的第四管道1421連通於第三腔室C3與第六腔室C6之間,第五管道1422連通於第七腔室C7與第一腔室C1之間,第六管道1423連通於第七腔室C7與第一腔室C1之間,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腔室C3僅與第四管道1421連通,而第一腔室C1則同時與第一管道1321、第五管道1422與第六管道1423連通。
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液冷式散熱裝置100操作時,熱源200抵接導熱單元115的吸熱表面111,而熱源200的熱能通過吸熱表面111而傳送至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工作介質於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內的流動路徑,請參照第7圖中所標示的流向R。在動力模組150的作用下,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會從第一腔室C1通過第五穿孔H5流入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管道1321,然後工作介質從第七穿孔H7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四腔室C4內;部分位於第四腔室C4內的工作介質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五腔室C5後通過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三管道1323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二腔室C2內,而部分位於第四腔室C4內的工作介質則通過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二管道1322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二腔室C2內;位於第二腔室C2內的工作介質通過動力模組150的第一連接管152流入泵浦151(請參考第3圖)內;工作介質經由泵浦151的加壓後經由動力模組150的第二連接管153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三腔室C3(工作介質從第一連接管152至第二連接管153的流動以虛線繪示)。
再者,位於第三腔室C3的工作介質通過第二水冷排140的第四管道1421而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六腔室C6內;位於第六腔室C6的工作介質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七腔室C7後同時通過第二水冷排140的第五管道1422與第六管道1423而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一腔室C1內。位於第一腔室C1內的工作介質經由導流塊體1121的導引而加速流經導熱單元115的導熱結構1152,藉以吸收導熱單元115導引來自熱源200的熱能。藉由以上工作介質於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內的循理,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先後經由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散熱鰭片131以及第二水冷排140的第二散熱鰭片141的導引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同時藉由冷氣流CAF帶走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後形成熱氣流HAF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
請參照第8圖。第8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液冷式散熱裝置100的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根據實際狀況,動力模組150連通水冷頭模組110,而第一連接管152連通第二腔室C2,第二連接管153則連通第三腔室C3,且水箱模組120的第四腔室C4與第五腔室C5彼此連通,水箱模組120的第六腔室C6與第七腔室C7彼此連通。此外,水冷頭模組110的間隔結構114的第一間隔部1142朝靠近第三間隔部1144的方向內縮,使得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管道1321連通於第一腔室C1與第四腔室C4之間,第二管道1322連通於第一腔室C1與第四腔室C4之間,第三管道1323連通於第二腔室C2與第五腔室C5之間,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腔室C2僅與第三管道1323連通,而第一腔室C1則同時與第一管道1321、第二管道1322與第六管道1423連通。
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液冷式散熱裝置100操作時,熱源200抵接導熱單元115的吸熱表面111,而熱源200的熱能通過吸熱表面111而傳送至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工作介質於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內的流動路徑,請參照第8圖中所標示的流向R。在動力模組150的作用下,水冷頭模組110內的工作介質會從第一腔室C1同時經由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管道1321與第二管道1322而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四腔室C4內;位於第四腔室C4內的工作介質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五腔室C5後通過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三管道1323而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二腔室C2內;位於第二腔室C2內的工作介質通過動力模組150的第一連接管152流入泵浦151(請參考第3圖)內;工作介質經由泵浦151的加壓後經由動力模組150的第二連接管153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三腔室C3(工作介質從第一連接管152至第二連接管153的流動以虛線繪示)。此時,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經由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散熱鰭片131的導引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同時藉由冷氣流CAF帶走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後形成熱氣流HAF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
再者,位於第三腔室C3的工作介質同時通過第二水冷排140的第四管道1421與第五管道1422而流入水箱模組120的第六腔室C6與第七腔室C7內;由於第六腔室C6與第七腔室C7彼此連通,因此工作介質匯流於第七腔室C7後通過第二水冷排140的第六管道1423流入水冷頭模組110的第一腔室C1內。位於第一腔室C1內的工作介質經由導流塊體1121的導引而加速流經導熱單元115的導熱結構1152,藉以吸收導熱單元115導引來自熱源200的熱能。藉由以上工作介質於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內的循理,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先後經由第一水冷排130的第一散熱鰭片131以及第二水冷排140的第二散熱鰭片141的導引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同時藉由冷氣流CAF帶走工作介質所吸收的熱能後形成熱氣流HAF而排出液冷式散熱裝置100外部。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所揭露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在工作介質通過水冷頭模組的吸熱表面吸收到熱源的熱能後,工作介質會藉由動力模組的驅動而流動於水冷頭模組、第二水冷排、水箱模組以及第一水冷排之內,以於液冷式散熱裝置內形成流體循環,而工作介質在經過第一水冷排以及第二水冷排時分別被散熱降溫一次,因而能夠大幅提升液冷式散熱裝置的散熱效率。
(2)由於子蓋體與另一子蓋體之間的第二距離,大於主蓋體與另一主蓋體之間的第一距離,因此,當氣流從液冷式散熱裝置的外部進入並依序通過第二水冷排以及第一水冷排,氣流會被位於主蓋體與子蓋體之間的漸縮段導引而增加氣流的流速,進而有效提升散熱效率。
(3)當氣流穿越第二水冷排時,氣流會在第六管道、第五管道、第四管道以及第二散熱鰭片之間產生流體阻力,然而,由於第一水冷排與第二水冷排之間定義卸壓空間,因此,當氣流穿越第二水冷排後而抵達卸壓空間時,氣流不再遇到流體阻力,而可繼續流向第一水冷排。如此一來,氣流先後流經第二水冷排以及第一水冷排的過程能夠更順暢,而在穿越液冷式散熱裝置時所產生的整體的流體阻力也可有效減少,從而有助液冷式散熱裝置發揮更佳的散熱效果。
100:液冷式散熱裝置 110:水冷頭模組 111:吸熱表面 112:底座 1121:導流塊體 1122:第一支撐柱 1123:第二支撐柱 113:頂板 1131:第一子頂板 1132:第二子頂板 1133:第三子頂板 114:間隔結構 1141:間隔板 1142:第一間隔部 1143:第二間隔部 1144:第三間隔部 115:導熱單元 1151:導熱板 1152:導熱結構 120:水箱模組 121:箱體 1211:底板 1212:壁板 1213:間隔件 122:蓋體 130:第一水冷排 131:第一散熱鰭片 1321:第一管道 1322:第二管道 1323:第三管道 133:第三散熱鰭片 140:第二水冷排 141:第二散熱鰭片 1421:第四管道 1422:第五管道 1423:第六管道 143:第四散熱鰭片 150:動力模組 151:泵浦 152:第一連接管 153:第二連接管 160:側蓋體 161:主蓋體 162:漸縮段 163:子蓋體 200:熱源 CAF:冷氣流 C1:第一腔室 C2:第二腔室 C3:第三腔室 C4:第四腔室 C5:第五腔室 C6:第六腔室 C7:第七腔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HAF:熱氣流 H1:第一穿孔 H2:第二穿孔 H3:第三穿孔 H4:第四穿孔 H5:第五穿孔 H6:第六穿孔 H7:第七穿孔 H8:第八穿孔 H9:第九穿孔 H10:第十穿孔 H11:第十一穿孔 H12:第十二穿孔 N-N:線段 P1:第一開口 P2:第二開口 R:流向 SP:卸壓空間 X1:第一距離 X2:第二距離
第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液冷式散熱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的液冷式散熱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其中側蓋體被省略掉。 第3圖為繪示第1圖之液冷式散熱裝置的爆炸圖。 第4圖為繪示第2圖沿線段N-N的剖面圖。 第5圖為繪示第3圖的箱體的俯視示意圖。 第6圖為繪示第1圖的液冷式散熱裝置卸除水箱模組後的俯視示意圖。 第7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液冷式散熱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第8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液冷式散熱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液冷式散熱裝置
110:水冷頭模組
111:吸熱表面
112:底座
1121:導流塊體
1122:第一支撐柱
1123:第二支撐柱
113:頂板
1131:第一子頂板
1132:第二子頂板
1133:第三子頂板
114:間隔結構
1141:間隔板
1142:第一間隔部
1143:第二間隔部
1144:第三間隔部
115:導熱單元
1151:導熱板
1152:導熱結構
120:水箱模組
121:箱體
1211:底板
1212:壁板
1213:間隔件
122:蓋體
130:第一水冷排
131:第一散熱鰭片
1321:第一管道
1322:第二管道
1323:第三管道
140:第二水冷排
141:第二散熱鰭片
1421:第四管道
1422:第五管道
1423:第六管道
150:動力模組
152:第一連接管
153:第二連接管
200:熱源
CAF:冷氣流
C1:第一腔室
C2:第二腔室
C3:第三腔室
C4:第四腔室
C5:第五腔室
C6:第六腔室
C7:第七腔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HAF:熱氣流
H1:第一穿孔
H2:第二穿孔
H3:第三穿孔
H4:第四穿孔
H5:第五穿孔
H6:第六穿孔
H7:第七穿孔
H8:第八穿孔
H9:第九穿孔
H10:第十穿孔
H11:第十一穿孔
H12:第十二穿孔
N-N:線段
P1:第一開口
P2:第二開口
R:流向
SP:卸壓空間

Claims (16)

  1. 一種液冷式散熱裝置,包含: 一水冷頭模組,包含: 一底座; 一頂板,包含一第一子頂板、一第二子頂板以及一第三子頂板,該第一子頂板連接於該第二子頂板與該第三子頂板之間; 一間隔結構,連接於該底座與該頂板之間,該第二子頂板、該第三子頂板、該間隔結構與該底座之間定義一第一腔室,該間隔結構與該第一子頂板之間定義一第二腔室以及一第三腔室,該第一腔室、該第二腔室以及該第三腔室彼此隔離;以及 一導熱單元,連接該底座,該導熱單元至少部分位於該第一腔室內並至少部分暴露於該底座外,該導熱單元配置以抵接一熱源; 一水箱模組; 一第一水冷排,連接該頂板並連通於該水冷頭模組與該水箱模組之間,該第二子頂板至少部分抵接該第一水冷排; 一第二水冷排,連接該頂板並連通於該水冷頭模組與該水箱模組之間,該第三子頂板至少部分抵接該第二水冷排;以及 一動力模組,配置以驅動一工作介質通過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水冷排而流通於該水冷頭模組與該水箱模組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間隔結構包含一間隔板、一第一間隔部、一第二間隔部以及一第三間隔部,該第一間隔部、該第二間隔部以及該第三間隔部分別連接該間隔板並配置以抵接該頂板,該第一間隔部與該第二間隔部之間定義該第二腔室,該第二間隔部與該第三間隔部之間定義該第三腔室。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子頂板具有複數個第一穿孔、複數個第二穿孔、複數個第三穿孔以及複數個第四穿孔,該第二間隔部位於該些第二穿孔與該些第三穿孔之間,該些第二穿孔位於該些第一穿孔與該第二間隔部之間,該些第三穿孔位於該些第四穿孔與該第二間隔部之間,該第二子頂板具有複數個第五穿孔,該些第一穿孔位於該些第五穿孔與該些第二穿孔之間,該第三子頂板具有複數個第六穿孔,該些第四穿孔位於該些第六穿孔與該些第三穿孔之間,該間隔結構位於該些第五穿孔與該些第六穿孔之間,該些第五穿孔與該些第六穿孔分別連通該第一腔室。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水箱模組包含: 一箱體,包含一底板、一壁板以及複數個間隔件,該壁板圍繞而連接該底板,該些間隔件分別連接該壁板與該底板,以定義彼此隔離的一第四腔室、一第五腔室、一第六腔室以及一第七腔室,該底板具有複數個第七穿孔、複數個第八穿孔、複數個第九穿孔、複數個第十穿孔、複數個第十一穿孔以及複數個第十二穿孔,該些第七穿孔與該些第八穿孔分別連通該第四腔室,該些第九穿孔連通該第五腔室,該些第十穿孔連通該第六腔室,該些第十一穿孔與該些第十二穿孔分別連通該第七腔室;以及 一蓋體,配置以連接該壁板與該些間隔件,以密封該第四腔室、該第五腔室、該第六腔室以及該第七腔室。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底板具有一第一開口以及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連通該第五腔室,該第二開口連通該第六腔室,該動力模組包含: 一泵浦,連通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以配置對該工作介質進行加壓。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水冷排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該第一水冷排包含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複數個第一管道、複數個第二管道以及複數個第三管道,該些第二管道在該第一方向上位於該些第一管道與該些第三管道之間,該些第一管道、該些第二管道、該些第三管道分別彼此分隔並至少部分沿一第二方向排列,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該些第一管道連通於該些第五穿孔以及該些第七穿孔之間,該些第二管道連通於該些第一穿孔以及該些第八穿孔之間,該些第三管道連通於該些第二穿孔以及該些第九穿孔之間,該些第一散熱鰭片沿一第三方向彼此分隔且沿該第二方向分佈於該些第一管道、該些第二管道以及該些第三管道之間,該第三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以及該第二方向,該些第一管道、該些第二管道以及該些第三管道配置以讓該工作介質流通於其中。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些第一管道的數量多於該些第二管道的數量。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二水冷排包含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複數個第四管道、複數個第五管道以及複數個第六管道,該些第五管道在該第一方向上位於該些第四管道與該些第六管道之間,該些第四管道、該些第五管道、該些第六管道分別彼此分隔並至少部分沿該第二方向排列,該些第四管道連通於該些第三穿孔以及該些第十穿孔之間,該些第五管道連通於該些第四穿孔以及該些第十一穿孔之間,該些第六管道連通於該些第六穿孔以及該些第十二穿孔之間,該些第二散熱鰭片沿該第三方向彼此分隔且沿該第二方向分佈於該些第四管道、該些第五管道以及該些第六管道之間,該些第四管道、該些第五管道以及該些第六管道配置以讓該工作介質流通於其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些第六管道的數量多於該些第五管道的數量。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水冷排之間定義一卸壓空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更包含: 兩側蓋體,分別連接該水冷頭模組與該水箱模組的一側以覆蓋該卸壓空間,該卸壓空間位於該些側蓋體之間。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水冷排沿一第一方向排列,每一該些側蓋體包含一主蓋體、兩漸縮段以及兩子蓋體,該主蓋體沿該第一方向連接於該些漸縮段之間,每一該些漸縮段連接於該主蓋體與對應之該子蓋體之間,該些主蓋體之間定義一第一距離,每一該些子蓋體與對應之該子蓋體之間定義一第二距離,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水冷排更包含: 複數個第三散熱鰭片,位置對應該些子蓋體。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二水冷排更包含: 複數個第四散熱鰭片,位置對應該些子蓋體。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動力模組位於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水冷排之間,且該動力模組連通該水箱模組或該水冷頭模組。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散熱裝置,其中該導熱單元包含: 一導熱板,連接該底座並具有一吸熱表面,該吸熱表面背對該水箱模組,並配置以抵接該熱源;以及 一導熱結構,位於該第一腔室內且連接於該導熱板。
TW109139587A 2019-12-19 2020-11-12 液冷式散熱裝置 TWI729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14,814 US11523537B2 (en) 2019-12-19 2020-12-08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50146P 2019-12-19 2019-12-19
US62/950,146 2019-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9960B true TWI729960B (zh) 2021-06-01
TW202125155A TW202125155A (zh) 2021-07-01

Family

ID=7638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587A TWI729960B (zh) 2019-12-19 2020-11-12 液冷式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015396A (zh)
TW (1) TWI729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396A (zh) * 2019-12-19 2021-06-22 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6394B (en) * 2005-08-12 2007-03-11 Foxconn Tech Co Ltd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EP1868062A1 (en) * 2006-06-07 2007-12-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modular CPU cooling unit
TW201021167A (en) * 2008-11-17 2010-06-01 Waytronx Inc Carbon-based waterblock with attached heat-exchanger for cool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7149B2 (ja) * 2015-01-13 2019-0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冷却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TWI634304B (zh) * 2016-03-01 2018-09-0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散熱裝置
CN107787157B (zh) * 2016-08-26 2020-03-20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模块
CN109213294A (zh) * 2017-07-03 2019-01-15 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
CN109588001B (zh) * 2017-09-28 2024-05-24 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回路液冷系统
CN207321756U (zh) * 2017-09-28 2018-05-04 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回路液冷系统
CN109588002B (zh) * 2017-09-28 2020-11-10 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系统及水冷头
CN109890171A (zh) * 2017-12-06 2019-06-14 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模块
TWI662402B (zh) * 2018-06-06 2019-06-11 酷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卻系統及水冷排
CN113015396A (zh) * 2019-12-19 2021-06-22 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6394B (en) * 2005-08-12 2007-03-11 Foxconn Tech Co Ltd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EP1868062A1 (en) * 2006-06-07 2007-12-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modular CPU cooling unit
TW201021167A (en) * 2008-11-17 2010-06-01 Waytronx Inc Carbon-based waterblock with attached heat-exchanger for cool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4645U (zh) 2021-07-13
CN113015396A (zh) 2021-06-22
TW202125155A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14559A1 (en)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1523537B2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WI729960B (zh) 液冷式散熱裝置
CN115666068A (zh)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设备及光伏系统
CN201119216Y (zh) 水冷式散热系统的水冷头结构
CN213694682U (zh) 液冷排模块
WO2014065696A1 (ru) Охладитель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х модулей компьютера
CN213365459U (zh) 一种散热器
US11083116B2 (en) Cooler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TWM612525U (zh) 內循環式水冷散熱裝置
TWI803359B (zh) 水冷頭
TWM328022U (en) Water-cooled heat exchanger and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761086B (zh) 液冷模組及其液冷頭
CN216982363U (zh) 液冷式散热模块
TWI759033B (zh) 水冷散熱裝置
WO2020244542A1 (zh) 机箱冷却装置、机箱及桌子
WO2021104217A1 (zh) 一种内循环式水冷散热装置
RU167555U1 (ru) Охладитель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х модулей компьютера
CN219037724U (zh) 散热器
CN218183823U (zh) 一种密鳍片水冷散热器
CN220983832U (zh) 一种机箱和计算机
CN215582442U (zh) 一种应用于高功率放大器的散热装置
CN215073604U (zh) 一种液电分离的激光电视液冷散热系统
CN221225420U (zh) 基于轻薄笔记本电脑的水冷结构
TWI708038B (zh) 利用相變化傳熱的散熱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