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9286B -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9286B
TWI729286B TW107112832A TW107112832A TWI729286B TW I729286 B TWI729286 B TW I729286B TW 107112832 A TW107112832 A TW 107112832A TW 107112832 A TW107112832 A TW 107112832A TW I729286 B TWI729286 B TW I7292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size
resource group
precoding resource
pr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0167A (zh
Inventor
林克彊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0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0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28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75Space-tim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2Estimation of channel variability, e.g. coherence bandwidth, coherence time, fad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從使用者設備的角度公開一種方法和設備。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者設備從基站接收實體資源塊捆綁的功能性的配置。所述方法還包含使用者設備從基站接收關於實體資源塊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傳輸時間間隔的指示。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本公開大體上涉及無線通訊網路,且更具體地說涉及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隨著對將大量資料傳輸到移動通訊裝置以及從移動通訊裝置傳輸大量資料的需求快速增長,傳統的移動語音通信網路演變成與互聯網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資料封包通信的網路。此類IP資料封包通信可以為移動通訊裝置的使用者提供IP承載語音、多媒體、多播和點播通信服務。
示例性網路結構是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存取網(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E-UTRAN系統可以提供高資料輸送量以便實現上述IP承載語音和多媒體服務。目前,3GPP標準組織正在討論新下一代(例如,5G)無線電技術。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慮對3GPP標準的當前主體的改變以使3GPP標準演進和完成。
從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的角度公開一種方法和設備。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UE從基站接收實體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捆綁的功能性的配置。所述方法還包含UE從基站接收關於PRB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指示。
下文描述的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和裝置採用支援廣播服務的無線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的通信,例如話音、資料等等。這些系統可以是基於碼分多址(CDMA)、時分多址(TDMA)、正交頻分多址(OFDMA)、3GPP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無線存取、3GPP LTE-A或LTE-高級(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長期演進高級)、3GPP2 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移動寬頻)、WiMax或一些其它調變技術。
確切地說,下文描述的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裝置可以被設計成支援一個或多個標準,例如由被命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的在本文中被稱作3GPP的協會提供的標準,包含:RP-150465,“新SI提議:對用於LTE的時延減少技術的研究”,愛立信(Ericsson),華為(Huawei);TS 36.211 V13.1.0,“E-UTRA實體通道和調變(版本13)”;TS 36.212 v13.1.0,“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多工和通道編碼(版本13)”;TS 36.213 v13.1.1,“E-UTRA實體層過程(版本13)”;TS 36.331 V14.1.0,“E-UTRA無線電資源控制(版本14);以及R4-1610920,用於NR的通道頻寬和傳輸帶寬配置上的WF,NTT DOCOMO。上文所列的標準和文檔特此明確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第1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多址無線通訊系統。存取網路100(access network,AN)包含多個天線群組,一個包含104和106,另一個包含108和110,並且還有一個包含112和114。在第1圖中,每一天線群組僅示出兩個天線,然而,每一天線群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線。存取終端116(AT)與天線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和114經由前向鏈路120向存取終端116傳輸資訊,並經由反向鏈路118從存取終端116接收資訊。存取終端(AT)122與天線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線106和108經由前向鏈路126向存取終端(AT)122傳輸資訊,並經由反向鏈路124從存取終端(AT)122接收資訊。在FDD系統中,通信鏈路118、120、124和126可使用不同頻率以供通信。例如,前向鏈路120可使用與反向鏈路118所使用頻率不同的頻率。
每一天線群組和/或它們被設計成在其中通信的區域常常被稱作存取網路的磁區。在實施例中,天線群組各自被設計成與存取網路100所覆蓋的區域的磁區中的存取終端通信。
在通過前向鏈路120和126的通信中,存取網路100的傳輸天線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進不同存取終端116和122的前向鏈路的信噪比。並且,相比於通過單個天線傳輸到其所有存取終端的存取網路,使用波束成形以傳輸到在存取網路的整個覆蓋範圍中隨機分散的存取終端的所述存取網路對相鄰細胞中的存取終端產生更少的干擾。
存取網路(AN)可以是用於與終端通信的固定台或基站,並且也可以被稱作存取點、Node B、基站、增強型基站、演進型基站(evolved Node B, eNB),或某一其它術語。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 AT)還可以被稱作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 UE)、無線通訊裝置、終端、存取終端或某一其它術語。
第2圖是MIMO 系統200中的發射器系統210(也被稱作存取網路)和接收器系統250(也被稱作存取終端(AT)或使用者設備(UE)的實施例的簡化方塊圖。在發射器系統210處,從資料來源212將用於數個資料流程的業務資料提供到傳輸(TX)資料處理器214。
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相應的傳輸天線傳輸每個資料流程。TX資料處理器214基於針對每一資料流程而選擇的特定解碼方案來格式化、解碼及交錯所述資料流程的業務資料以提供經解碼資料。
可使用OFDM技術將每一資料流程的經解碼資料與導頻資料多工。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進行處理的已知數據樣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統處使用以估計通道回應。隨後基於針對每個資料流程選擇的特定調變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來調變(即,符號映射)用於所述資料流程的經複用導頻和經解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可以通過由處理器230執行的指令來確定用於每個資料流程的資料速率、解碼和調變。
接著將所有資料流程的調變符號提供給TX MIMO處理器220,所述處理器可進一步處理所述調變符號(例如,用於OFDM)。TX MIMO處理器220接著將NT 個調變符號流提供給NT 個發射器(TMTR) 222a至222t。在某些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220對資料流程的符號及傳輸所述符號的天線應用波束成形權重。
每一發射器222接收及處理相應符號流以提供一個或多個類比訊號,並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上變頻轉換)所述類比訊號以提供適合於經由MIMO通道傳輸的經調變訊號。接著分別從NT 個天線224a到224t傳輸來自發射器222a到222t的NT 個經調變訊號。
在接收器系統250處,由NR 個天線252a至252r接收所傳輸的經調變訊號,並且將從每個天線252接收到的訊號提供到相應的接收器(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和下變頻轉換)相應的所接收訊號、將經調節訊號數位化以提供樣本,並且進一步處理所述樣本以提供對應的“所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260接著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接收和處理來自NR 個接收器254的NR 個所接收符號流以提供NT 個“所檢測”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260接著解調、解交錯及解碼每一經檢測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程的業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260進行的處理與發射器系統210處的TX MIMO處理器220和TX資料處理器214所執行的處理互補。
處理器270週期性地確定要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下文論述)。處理器270制定包括矩陣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鏈路消息。
反向鏈路消息可包括與通信鏈路及/或接收到的資料流程有關的各種類型的資訊。反向鏈路消息接著由TX資料處理器238(其還接收來自資料來源236的數個資料流程的業務資料)處理,由調變器280調變,由發射器254a至254r調節,及被傳輸回到發射器系統210。
在發射器系統210處,來自接收器系統250的經調變訊號通過天線224接收、通過接收器222調節、通過解調器240解調,並通過RX資料處理器242處理,以提取通過接收器系統250傳輸的反向鏈路消息。接著,處理器230確定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以確定波束成形權重,然後處理所提取的消息。
轉而參看第3圖,此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替代簡化功能方塊圖。如第3圖中所示出, 可以利用無線通訊系統中的通訊裝置300以用於實現第1圖中的UE(或AT)116和122或第1圖中的基站(或AN)100,並且無線通訊系統優選地是LTE系統。通訊裝置300可包含輸入裝置302、輸出裝置304、控制電路306、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308、記憶體310、程式碼312以及收發器314。控制電路306通過CPU 308執行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由此控制通訊裝置300的操作。通訊裝置300可接收由使用者通過輸入裝置302(例如,鍵盤或小鍵盤)輸入的訊號,且可通過輸出裝置304(例如,顯示器或揚聲器)輸出圖像和聲音。收發器314用於接收和傳輸無線訊號、將接收到的訊號傳遞到控制電路306、且無線地輸出由控制電路306產生的訊號。也可以利用無線通訊系統中的通訊裝置300來實現第1圖中的AN 100。
第4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第3圖中所示的程式碼312的簡化的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程式碼312包含應用層400、層3部分402以及層2部分404,且耦合到層1部分406。層3部分402大體上執行無線電資源控制。層2部分404通常大體上執行鏈路控制。層1部分406大體上執行實體連接。
封包資料時延是性能評估的一個重要度量。減少封包資料時延會改進系統性能。在3GPP RP-150465中,研究專案“用於LTE的時延減少技術的研究”旨在調查和標準化時延減少的一些技術。
根據3GPP RP-150465,目標是研究增強E-UTRAN無線電系統,以便顯著減少通過活動UE的LTE Uu空中介面的封包資料時延並且顯著減少在更長週期內不活動的UE(在連接狀態)的封包資料來回傳輸時延。研究範圍包含資源效率,包含空中介面能力、電池壽命、控制通道資源、規範影響和技術可行性。考慮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和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雙工模式。
根據3GPP RP-150465,應當研究和記錄以下兩個領域: - 快速上行鏈路存取解決方案 對於作用中UE和已經非作用達較長時間但保持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接的UE,應當關注於與當今標準所允許的預排程解決方案相比,在節省和未節省當前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長度和處理時間的情況下,減少經排程上行鏈路(UL)傳輸的用戶平面時延且獲得具有協議和信令增強的更資源高效的解決方案。 - TTI 縮短和減少的處理時間 考慮到對參考訊號和實體層控制信令的影響,評估規範影響,並研究在0.5ms和一個正交頻分多工(OFDM)符號之間的TTI長度的可行性和性能。
TTI縮短和處理時間減少可視為用於減少時延的有效解決方案,因為用於傳輸的時間單位可減小(例如,從1 ms(14個OFDM)符號到1至7個OFDM符號),且由解碼造成的延遲也可減小。縮短TTI長度的另一益處是支持輸送塊(transport block,TB)大小的更精細細微性,使得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填補。另一方面,減小TTI的長度還可以對當前系統設計具有顯著影響,因為基於1ms結構開發實體通道。縮短的TTI也被稱為sTTI。
用於5G的新RAT(NR)中使用訊框結構,以適應對時間和頻率資源的各種類型的要求(如3GPP RP-150465中)所論述,例如從超低時延(約0.5 ms)到用於機器類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的延遲耐受性流量,從用於增強型移動寬頻(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的高峰值速率到用於MTC的極低資料速率。本研究的重要焦點是低時延方面,例如短TTI,而在研究中也可考慮混合/適配不同TTI的其它方面。除了不同的服務和要求之外,在初始NR訊框結構設計中,正向相容性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開始階段/版本中並不包含所有NR特徵。
協議的減少時延是不同代/版本之間的重要改進,這可改善效率以及滿足新的應用要求,例如即時服務。經常用來減少時延的有效方法是減小TTI的長度,從3G中的10 ms減小到LTE中的1 ms。在REl-14中的LTE-A Pro的背景下,提出SI/WI以通過減少TTI內的OFDM符號的數目而將TTI減少到亞毫秒(sub ms)水準,例如0.1至0.5 ms,而無需改變任何現有LTE基礎參數,即在LTE中僅存在一個基礎參數。此改進的目標可為解決TCP慢啟動問題、極低但頻繁的業務,或在某一程度上滿足NR中預見的超低時延。處理時間減少是用於減小時延的另一考慮因素。研究尚未推斷出短TTI和短處理時間是否總是一起出現。研究具有一些限制,因為所採用的方法應保持舊版相容性,例如,存在傳統控制區。
LTE基礎參數的簡要說明在3GPP TS 36.211中給定如下: 6 下行鏈路 6.1 概述 下行鏈路傳輸的最小時間頻率單位表示為資源單元,並在條款6.2.2中定義。 在支持PDSCH傳輸的載流子上的無線電訊框中的下行鏈路子訊框的子集可以通過高層配置為MBSFN子訊框。每個MBSFN子訊框分成非MBSFN區和MBSFN區。 - 非MBSFN區跨越MBSFN子訊框中的第一個或前兩個OFDM符號,其中非MBSFN區的長度根據子條款6.7給出。 - MBSFN子訊框中的MBSFN區被定義為不用於非MBSFN區的OFDM符號。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3,MBSFN配置將不應用於下行鏈路子訊框,其中不佔用至少一個OFDM符號或傳輸發現訊號。 除非另有外指定,否則每一下行鏈路子訊框中的傳輸將使用與用於下行鏈路子訊框#0的循環字首長度相同的循環字首長度。 6.1.1 實體通道 下行鏈路實體通道對應於承載源自較高層的資訊的資源單元集合,並且是在3GPP TS 36.212[3]和本文檔3GPP TS 36.211之間定義的介面。 定義以下下行鏈路實體通道: - 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 - 實體廣播通道,PBCH - 實體多播通道,PMCH - 實體控制格式指示通道,PCFICH -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 - 實體混合ARQ指示通道,PHICH - 增強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 - MTC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MPDCCH 6.1.2 實體訊號 下行鏈路實體訊號對應於供實體層使用的一組資源單元,但是不載送源自高層的資訊。定義以下下行鏈路實體訊號: - 參考訊號 - 同步訊號 - 發現訊號 6.2 時隙結構和實體資源單元 6.2.1 資源網格 通過
Figure 02_image001
個子載波和
Figure 02_image003
個OFDM符號的一個或幾個資源網格來描述每一時隙中的傳輸訊號。資源網格結構在圖6.2.2-1中說明。數量
Figure 02_image005
取決於在細胞中進行配置的下行鏈路傳輸帶寬,並且將滿足
Figure 02_image007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9
Figure 02_image011
分別是此規範的當前版本支援的最小和最大下行鏈路頻寬。 用於
Figure 02_image005
的所允許值的集合由3GPP TS 36.104[6]給出。時隙中的OFDM符號的數目取決於經配置的循環字首長度和子載波間距且在表6.2.3-1中給出。 定義天線埠,使得可以從傳輸相同天線埠上的另一符號所經過的通道中推斷出傳遞天線埠上的符號所經過的通道。對於MBSFN參考訊號、定位參考訊號、與PDSCH相關聯的UE特定的參考訊號以及與EPDCCH相關聯的解調參考訊號,存在下文給定的限制,在所述限制內,可以從相同天線埠上的一個符號至另一符號推斷通道。每個天線埠存在一個資源網格。所支援的天線埠的集合取決於細胞中的參考訊號配置: - 細胞特定參考訊號支援一個、兩個或四個天線埠的配置,並且分別在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13
Figure 02_image015
Figure 02_image017
上傳輸。 - MBSFN參考訊號在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19
上傳輸。僅當兩個符號對應於相同MBSFN區域的子訊框時,才可以從傳輸相同天線埠上的另一符號所通過的通道推斷傳輸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19
上的符號所通過的通道。 - 與PDSCH相關聯的UE特定參考訊號在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22
Figure 02_image024
Figure 02_image026
Figure 02_image028
中的一個或幾個上進行傳輸。傳達這些天線埠中的一個天線埠上的符號所經由的通道可以從傳達相同一天線埠上的另一符號所經由的通道推斷出,但是這只在這兩個符號處於相同一子訊框內,且在使用PRB捆綁的情況下在相同一PRG中時或在不使用PRB捆綁的情況下在相同一PRB對中時發生。 - 與EPDCCH相關聯的解調參考訊號在
Figure 02_image030
中的一個或幾個上進行傳輸。傳達這些天線埠中的一個天線埠上的符號所經由的通道可以從傳達相同一天線埠上的另一符號所經由的通道推斷出,但是這只在這兩個符號處於相同一PRB對中時發生。 - 定位參考訊號在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32
上傳輸。可以從僅在由
Figure 02_image034
個連續下行鏈路子訊框組成的一個定位參考訊號場合內傳輸相同天線埠上的另一符號所通過的通道推斷傳輸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32
上的符號所通過的通道,其中
Figure 02_image034
通過高層配置。 - CSI參考訊號支援一個、兩個、四個、八個、十二個或十六個天線埠的配置,並且分別在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37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Figure 02_image043
Figure 02_image045
Figure 02_image047
上傳輸。 如果一個天線埠上的符號傳達所經過的通道的大規模性質可以從另一天線埠上的符號傳達所經過的通道推斷,那麼這兩個天線埠稱為准共址的。所述大規模特性包含延遲擴展、多普勒擴展、多普勒移位、平均增益和平均延遲中的一個或多個。 6.2.2 資源單元 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49
的資源網格中的每個單元稱為資源單元並且通過時隙中的索引對
Figure 02_image051
唯一地識別,其中
Figure 02_image053
Figure 02_image055
分別是頻域和時間域中的索引。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49
上的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051
對應於複值
Figure 02_image058
。 當不存在混淆的風險,或未指定特定天線埠時,索引
Figure 02_image049
可以被丟棄。 [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下行鏈路資源網格”的圖6.2.2-1被重製為第5圖] 6.2.3 資源塊 資源塊用於描述某些實體通道到資源單元的映射。定義實體和虛擬資源塊。 實體資源塊被定義為時域中的
Figure 02_image060
個連續OFDM符號和頻域中的
Figure 02_image062
個連續子載波,其中
Figure 02_image060
Figure 02_image062
由表6.2.3-1給出。實體資源塊因此由
Figure 02_image064
個資源單元組成,對應於時域中的一個時隙和頻域中的180 kHz。 實體資源塊在頻域中的編號為從0至
Figure 02_image066
。頻域中的實體資源塊編號
Figure 02_image068
與時隙中的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051
之間的關係通過下式得出:
Figure 02_image070
[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實體資源塊參數”的表6.2.3-1被重製為第6圖] 實體資源塊對被定義為具有相同實體資源塊編號
Figure 02_image068
的一個子訊框中的兩個實體資源塊。 虛擬資源塊具有與實體資源塊相同的大小。定義兩種類型的虛擬資源塊: - 局部化類型的虛擬資源塊 - 分散式類型的虛擬資源塊 對於每種類型的虛擬資源塊,通過單個虛擬資源塊編號
Figure 02_image072
來共同指派分配子訊框中的兩個時隙中的一對虛擬資源塊。 [….] 6.12 OFDM基頻訊號產生 在下行鏈路時隙中的OFDM符號
Figure 02_image074
中的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49
上的時間連續訊號
Figure 02_image076
通過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078
對於
Figure 02_image080
,其中
Figure 02_image082
Figure 02_image084
。對於
Figure 02_image086
子載波間距,變數
Figure 02_image088
等於2048,並且對於
Figure 02_image090
子載波間距,變數
Figure 02_image088
等於4096。 時隙中的OFDM符號應從
Figure 02_image092
開始以
Figure 02_image074
的遞增次序傳輸,其中OFDM符號
Figure 02_image094
在時隙內的時間
Figure 02_image096
處開始。在時隙中的第一OFDM符號使用標準循環字首以及其餘OFDM符號使用延伸循環字首的情況下,具有延伸循環字首的OFDM符號的開始位置應與所有OFDM符號使用延伸循環字首的時隙中的OFDM符號的開始位置相同 因此,將存在不指定傳輸訊號的兩個循環字首區域之間的時隙的一部分。 表6.12-1列出應使用的
Figure 02_image098
的值應注意,在一些情況下,時隙內的不同OFDM符號具有不同循環字首長度。 [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OFDM參數”的表6.12-1被重製為第7圖] 6.13 調變和上轉換 圖6.13-1中示出對用於每個天線埠的複值OFDM基頻訊號的載波頻率的調變和上轉換。在傳輸之前所需的濾波由3GPP TS 36.104[6]中的要求定義。 [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下行鏈路調變”的圖6.13-1被重製為第8圖]。
在LTE中,僅存在針對初始存取定義的一個DL基礎參數,所述基礎參數是15 KHz子載波間距,並且將在初始存取期間獲取的訊號和通道是基於15 KHz基礎參數。為了存取細胞,UE可能需要獲取一些基本資訊。例如,UE首先獲取細胞的時間/頻率同步,這在細胞搜索或細胞選擇/重新選擇期間完成。可以通過接收同步訊號,例如主要同步訊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SS)/次要同步訊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SS)獲得時間/頻率同步。在同步期間,已知細胞的中心頻率並且獲得子訊框/訊框邊界。
當獲取主要同步訊號(PSS)/次要同步訊號(SSS)時也可以知曉細胞的循環字首(CP),例如細胞的正常CP或延伸CP、實體細胞id、雙工模式,例如FDD或TDD。並且接著,接收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上承載的主資訊區塊(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一些基本系統資訊,例如系統訊框號(system frame number,SFN)、系統頻寬、實體控制通道相關資訊。UE將根據系統頻寬在恰當資源單元上且以恰當有效負載大小接收下行鏈路(DL)控制通道(例如,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且可獲取系統資訊區塊(SIB)中的存取細胞所需的一些更多系統資訊,例如細胞是否可存取、UL頻寬和頻率、隨機存取參數等。
UE隨後可執行隨機存取且請求對細胞的連接。細胞特定參考訊號(CRS)可用於解調以上所提到的DL通道,例如PBCH、DL控制通道或DL資料通道。CRS也可用以執行用於細胞/載波的測量,因為在讀取如上所提到的MIB/SIB之後CRS的功率/內容是已知的。在完成連接設定之後,UE將進入連接模式並且能夠執行到細胞的資料傳輸或執行從細胞的資料接收。用於資料接收和傳輸的資源配置是根據在MIB或SIB中傳輸的系統頻寬(例如,以下引用中的
Figure 02_image100
Figure 02_image102
)完成。更多細節可參見
3GPP TS 36.211、TS 36.212、TS 36.213和TS 36.331提供額外細節如下: 6.11 同步訊號 存在504個唯一實體層細胞身份。實體層細胞身份被分組為168個唯一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每個群組含有三個唯一身份。分組使得每一實體層細胞身份是一個且僅一個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的部分。實體層細胞身份
Figure 02_image104
因此是由表示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的0到167的範圍中的數字
Figure 02_image106
和表示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內的實體層身份的0到2的範圍中的數字
Figure 02_image108
唯一地界定。 6.11.1 主要同步訊號(PSS) 6.11.1.1 序列產生 用於主要同步訊號的序列
Figure 02_image110
是根據下式從頻域Zadoff-Chu序列產生
Figure 02_image112
其中Zadoff-Chu根序列索
Figure 02_image114
引由表6.11.1.1-1給出。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用於主要同步訊號的根索引”的表6.11.1.1-1被重製為第9圖] 6.11.1.2 到資源單元的映射 序列到資源單元的映射取決於訊框結構。UE將不假定主要同步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中的任一個在相同天線埠上傳輸。UE將不假定主要同步訊號的任何傳輸實例在用於主要同步訊號的任何其它傳輸實例的相同一個或多個天線埠上傳輸。 序列
Figure 02_image116
應根據下式映射到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118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1,主要同步訊號將映射到時隙0和10中的最後OFDM符號。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2,主要同步訊號將映射到子訊框1和6中的第三OFDM符號。用於主要同步訊號的傳輸的OFDM符號中的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051
,其中
Figure 02_image120
是保留的且不用於主要同步訊號的傳輸。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3,主要同步訊號將根據訊框結構類型1映射,存在以下例外: - 僅當對應子訊框是非空的且傳輸至少12個OFDM符號時才將傳輸主要同步訊號, - 作為發現訊號的部分的主要同步訊號將在發現訊號時機的第一時隙的最後OFDM符號中傳輸。 6.11.2 次要同步訊號(SSS) 6.11.2.1 序列產生 用於第二同步訊號的序列
Figure 02_image122
是兩個長度31的二進位序列的交錯串接。所述串接序列以由主要同步訊號給出的加擾序列進行加擾。 界定次要同步訊號的兩個長度31的序列的組合根據下式在子訊框之間不同
Figure 02_image124
其中
Figure 02_image126
。索引
Figure 02_image128
Figure 02_image130
是根據下式從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
Figure 02_image132
得出
Figure 02_image134
其中以上運算式的輸出在表6.11.2.1-1中列出。 兩個序列
Figure 02_image136
Figure 02_image138
根據下式被定義為m序列
Figure 02_image140
的兩個不同迴圈移位
Figure 02_image142
其中
Figure 02_image144
,
Figure 02_image146
由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148
其中初始條件
Figure 02_image150
。 兩個加擾序列
Figure 02_image152
Figure 02_image154
取決於主要同步訊號,且根據下式由m序列
Figure 02_image156
的兩個不同迴圈移位定義
Figure 02_image158
其中
Figure 02_image160
是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
Figure 02_image132
內的實體層身份,且
Figure 02_image163
,
Figure 02_image146
由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165
其中初始條件
Figure 02_image150
。 加擾序列
Figure 02_image168
Figure 02_image170
根據下式由m序列
Figure 02_image172
的迴圈移位定義
Figure 02_image174
Figure 02_image176
其中
Figure 02_image128
Figure 02_image130
是從表6.11.2.1-1獲得,且
Figure 02_image178
,
Figure 02_image146
由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181
其中初始條件
Figure 02_image150
。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實體層細胞身份群組
Figure 02_image106
與索引
Figure 02_image128
Figure 02_image130
之間的映射”的表6.11.2.1-1被重製為第10圖] 6.11.2.2 到資源單元的映射 序列到資源單元的映射取決於訊框結構。在用於訊框結構類型1和3的子訊框中以及在用於訊框結構類型2的二分之一訊框中,用於主要同步訊號的同一天線埠將用於次要同步訊號。 序列
Figure 02_image183
將根據下式映射到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185
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187
其中
Figure 02_image189
是保留的且不用於次要同步訊號的傳輸。 6.11A 發現訊號 用於細胞的發現訊號時機由具有以下持續時間的週期組成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1的一個到五個連續子訊框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2的兩個到五個連續子訊框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3的一個非空子訊框內的12個OFDM符號 其中UE在下行鏈路子訊框中可以假定由以下各項組成的發現訊號的存在 - 在用於訊框結構類型1和2的週期中的所有下行鏈路子訊框中和所有特殊子訊框的DwPTS中在天線埠0上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 - 當較高層參數指示對於使用訊框結構類型3的服務細胞僅一個經配置天線埠用於細胞特定參考訊號時在天線埠0上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 - 當較高層參數指示對於使用訊框結構類型3的服務細胞至少兩個經配置天線埠用於細胞特定參考訊號時在天線埠0和天線埠1上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 - 當使用訊框結構類型3時當對於相鄰細胞較高層經配置參數presenceAntennaPort1 是作為1傳輸時在天線埠0和天線埠1上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1和3的週期的第一子訊框或用於訊框結構類型2的週期的第二子訊框中的主要同步訊號, - 所述週期的第一子訊框中的次要同步訊號,以及 - 所述週期中的零或更多個子訊框中的非零功率CSI參考訊號。發現訊號的非零功率CSI參考訊號部分的配置是如條款6.10.5.2中所描述而獲得。 對於訊框結構1和2,UE可以假定每個dmtc-Periodicity 一次的發現訊號時機。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3,UE可以假定發現訊號時機可以在[9]的條款5.5.2.10中的發現訊號測量時序配置內的任何子訊框中發生。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3,發現訊號和PDSCH/PDCCH/EPDCCH的同時傳輸可以僅在子訊框0和5中發生。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3,UE可以假定發現訊號時機在[9]的條款5.5.2.10中的發現測量時序配置內在含有主要同步訊號、次要同步訊號和細胞特定參考訊號的第一子訊框中發生。 […] 6.6 實體廣播通道 未針對訊框結構類型3傳輸PBCH。 6.6.1 加擾 位元塊
Figure 02_image191
(其中在實體廣播通道上傳輸的位元的數目
Figure 02_image193
在正常循環字首的情況下等於1920,在延伸循環字首的情況下等於1728)在調變之前應利用細胞特定序列進行加擾,從而根據下式產生經加擾位元塊
Figure 02_image195
Figure 02_image197
其中加擾序列
Figure 02_image199
通過條款7.2給出。加擾序列應在滿足
Figure 02_image201
的每一無線電訊框中利用
Figure 02_image203
進行初始化。 6.6.2 調變 應如條款7.1中所描述來調變經加擾位元塊
Figure 02_image195
,從而產生複值調變符號塊
Figure 02_image205
。表6.6.2-1指定適用於實體廣播通道的調變映射。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PBCH調變方案”的表6.6.2-1被重製為第11圖] 6.6.3 層映射和預編碼 調變符號塊
Figure 02_image205
應根據條款6.3.3.1或6.3.3.3中的一個映射到層,其中
Figure 02_image207
,並且根據條款6.3.4.1或6.3.4.3中的一個進行預編碼,從而產生向量塊
Figure 02_image209
Figure 02_image211
,其中
Figure 02_image213
表示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49
的訊號,且其中
Figure 02_image215
,以及細胞特定參考訊號的天線埠的數目
Figure 02_image217
。 6.6.4 到資源單元的映射 每一天線埠的複值符號塊
Figure 02_image219
在滿足
Figure 02_image201
的每一無線電訊框中的4個連續無線電訊框開始期間傳輸。並且應依次從
Figure 02_image221
開始映射到構成PBCH資源單元的核心集合的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051
。未保留用於傳輸參考訊號的到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223
的映射應按子訊框0中的時隙1中的首先索引
Figure 02_image225
、隨後索引
Figure 02_image074
,以及最後無線電訊框號的遞增次序。資源單元索引通過下式得出
Figure 02_image227
其中應排除保留用於參考訊號的資源單元。映射操作應假設存在用於天線埠0-3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而不管實際配置如何。UE應假設:假設在以上映射操作中保留用於參考訊號,但不用於傳輸參考訊號的資源單元不可用於PDSCH傳輸。UE不應關於這些資源單元作出任何其它假設。 如果細胞是利用實體廣播通道的重複而配置,那麼 - 根據以上映射操作,映射到無線電訊框
Figure 02_image229
的子訊框0中的時隙1中的核心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051
的符號,以及 - 具有無線電訊框
Figure 02_image229
內的子訊框0中的時隙1中的OFDM符號
Figure 02_image074
中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其中
Figure 02_image074
根據上述映射操作 應額外映射到無線電訊框
Figure 02_image231
內的時隙號
Figure 02_image233
中的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235
,除非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235
供CSI參考訊號使用。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1,
Figure 02_image238
Figure 02_image233
Figure 02_image240
由表Table 6.6.4-1給出。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2, - 如果
Figure 02_image242
,那麼
Figure 02_image238
Figure 02_image233
由表6.6.4-2給出且
Figure 02_image244
; - 如果
Figure 02_image246
,那麼
Figure 02_image248
Figure 02_image250
由表6.6.4-2給出且
Figure 02_image244
,例外的是關於
Figure 02_image252
Figure 02_image254
的重複未應用。 對於訊框結構類型1和訊框結構類型2兩者,如果
Figure 02_image256
,那麼實體廣播通道的重複不適用。 在不存在重複的情況下已經用於傳輸細胞特定參考訊號的資源單元不應用於細胞特定參考訊號的額外映射。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用於訊框結構類型1的PBCH重複的訊框偏移、時隙和符號編號三元組”的表6.6.4-1被重製為第12圖]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用於訊框結構類型2的PBCH重複的時隙和符號編號對”的表6.6.4-2被重製為第13圖] […] 6.10.1 細胞特定參考訊號(CRS) 除非[4,條款12]中另行說明,否則UE可以假定細胞特定參考訊號在以下各項中傳輸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1的所有下行鏈路子訊框,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2的所有下行鏈路子訊框和DwPTS, - 用於訊框結構類型3的非空子訊框 在支持PDSCH傳輸的細胞中。 細胞特定參考訊號是在天線埠0到3中的一個或幾個上傳輸。 細胞特定參考訊號僅針對
Figure 02_image086
定義。 6.10.1.1 序列產生 參考訊號序列
Figure 02_image259
由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261
其中
Figure 02_image263
是無線電訊框內的時隙編號,且
Figure 02_image074
是時隙內的OFDM符號編號。偽隨機序列
Figure 02_image199
在條款7.2中定義。偽隨機序列產生器應當在每一OFDM符號的開始處以
Figure 02_image265
初始化,其中
Figure 02_image267
6.10.1.2 到資源單元的映射 參考訊號序列
Figure 02_image259
應當根據下式映射到時隙
Figure 02_image263
中的用作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49
的參考符號的複值調變符號
Figure 02_image058
Figure 02_image269
其中
Figure 02_image271
變數
Figure 02_image273
Figure 02_image275
定義用於不同參考訊號的在頻域中的位置,其中
Figure 02_image273
由下式給出
Figure 02_image277
細胞特定頻率移位元由
Figure 02_image279
給出。 用於在時隙中在任何天線埠上的細胞特定參考訊號的傳輸的資源單元
Figure 02_image051
將不用於同一時隙中的任何其它天線埠上的任何傳輸且設定成零。 在MBSFN子訊框中,細胞特定參考訊號將僅在MBSFN子訊框的非MBSFN區中傳輸。 圖6.10.1.2-1和6.10.1.2-2圖示根據上方定義用於參考訊號傳輸的資源單元。記號
Figure 02_image281
用以表示用於天線埠
Figure 02_image049
上的參考訊號傳輸的資源單元。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下行鏈路參考訊號的映射(正常循環字首)”的圖6.10.1.2-1被重製為第14A圖] [3GPP TS 36.211 V13.1.0的標題為“下行鏈路參考訊號的映射(延伸循環字首)”的圖6.10.1.2-2被重製為第14B圖] […] -MasterInformationBlock MasterInformationBlock 包含在BCH上傳輸的系統資訊。 信令無線電承載:N/A RLC-SAP:TM 邏輯通道:BCCH 方向:E-UTRAN到UEMasterInformationBlock -- ASN1START MasterInformationBlock ::= SEQUENCE { dl-Bandwidth ENUMERATED { n6, n15, n25, n50, n75, n100}, phich-Config PHICH-Config, systemFrameNumber BIT STRING (SIZE (8)), schedulingInfoSIB1-BR-r13 INTEGER (0..31), spare BIT STRING (SIZE (5)) } -- ASN1STOP
Figure 107112832-A0304-0001
當接收資料時,可進行實體資源塊(PRB)捆綁以改善接收的性能。在頻域中連續的一組實體資源塊可分組為預編碼資源塊群組(PRG) 當UE以某個傳輸模式配置時,或當UE以某個通道狀態資訊(CSI)報告類型配置時,或當UE以PRB捆綁操作配置時,UE可以假定同一傳輸技術應用於同一PRG內的資源塊,例如使用同一預編碼器或使用同一波束在同一PRG內傳輸資源塊。
因此,當UE在同一PRG內接收資源塊時,接收的過程也可聯合地完成。舉例來說,當UE在同一PRG內解調資源塊時,PRB的通道估計可聯合地完成,因為PRB在頻域中閉合且以同一方式傳輸使得用於PRB的通道可假設為相同的。舉例來說,如果PRG記憶體在三個PRB(包含PRB A、PRB B和PRB C),那麼PRB A、PRB B和PRB C內的參考訊號可全部用於得出通道,且可採用得出的通道來解調PRB A、PRB B和PRB C內的數據。
與使用PRB A內的參考訊號以得出通道來解調PRB A內的資料相比,聯合地得出通道可改進通道估計的準確性,因為在實例中由參考訊號佔據的資源的數目將增加到三倍。並且,假定測量參考訊號的更多樣本,通道估計可更穩健,使得如果參考訊號的一些資源被其它訊號干擾,那麼平均化所有樣本可消除干擾的影響。由於具有PRB捆綁的通道估計可被改進,因此接收的品質也可被改進,例如位元錯誤率(BER)、塊錯誤率(BLER)、處理量或資料速率。可以在3GPP TS 36.213中找到如下更詳細的細節: 7.1.6.5 實體資源塊(PRB)捆綁 針對給定服務細胞c 被配置成用於傳輸模式9的UE可以假定當PMI/RI報告被配置時預編碼細微性是頻域中的多個資源塊。 對於給定服務細胞c,如果UE被配置成用於傳輸模式10 - 如果PMI/RI報告被配置成用於服務細胞c 的所有經配置CSI過程,那麼UE可以假定預編碼細微性是頻域中的多個資源塊, - 否則,UE將假定預編碼細微性是頻域中的一個資源塊。 大小為
Figure 02_image283
的固定系統頻寬相依性預編碼資源塊群組(PRG)分割系統頻寬,且每一PRG由連續PRB組成。如果
Figure 02_image285
,那麼PRG中的一個具有大小
Figure 02_image287
。PRG大小在最低頻率開始不增加。UE可以假定同一預編碼器應用於PRG內的所有經排程PRB。 如果UE是BL/CE UE,那麼
Figure 02_image283
=3,否則UE對於給定系統頻寬可以假定的PRG大小如下給定: [3GPP TS 36.213 V13.1.1的表7.1.6.5-1被重製為第15圖]。
當涉及NR時,情況變為在某種程度上不同,因為舊版相容性不是必須的。可以調整基礎參數,使得減少TTI的符號數目將不是用於改變TTI長度的唯一工具。使用LTE基礎參數作為一實例,其包括1 ms中的14個OFDM符號以及15 KHz的子載波間距。當子載波間距到達30 KHz時,在相同FFT大小和相同CP結構的假設下,將存在1 ms中的28個OFDM符號,如果TTI中的OFDM符號的數目保持相同則等效地TTI變為0.5 ms。這意味著不同TTI長度之間的設計可與在子載波間距上執行的良好可縮放性共同地保持。當然,對於子載波間距選擇將始終存在折衷,例如FFT大小、PRB的定義/數目、CP的設計、可支援的系統頻寬等。同時由於NR考慮較大系統頻寬和較大相干頻寬,包含較大子載波間距是自然的選擇。
如上文所論述,單個基礎參數一般很難滿足所有不同需求。因此,在最初的會議中商定將採用多於一個基礎參數。此外,考慮到標準化和實施成果以及不同基礎參數之間的多工能力,在不同基礎參數之間具有某一關係,例如整體多重關係將是有益的。提出了若干基礎參數系列,其中的一個是基於LTE 15 KHz,且一些其它基礎參數(下文Alt2至4)在1 ms中允許2的N次冪個符號: • 對於NR,有必要支持超過一個子載波間距的值 – 子載波間距的值是從子載波間距的特定值乘以N得出,其中N是整數 • Alt.1:子載波間距值包含15 kHz子載波間距(即,基於LTE的基礎參數) • Alt.2:子載波間距值包含17.5 kHz子載波間距,其中均勻符號時長包含CP長度 • Alt.3:子載波間距值包含17.06 kHz子載波間距,其中均勻符號持續時間包含CP長度 • Alt.4:子載波間距值21.33 kHz • 注意:不排除其它替代方案 • 有待進一步研究:特定值的確切值以及N的可能值 – 可能的子載波間距的值在RAN1#85中將進一步縮小範圍 並且,還論述關於給定基礎參數系列的乘數是否將存在限制,2的冪(下文Alt 1)受到一些關注,因為當在時域中多工不同基礎參數時其可更容易多工不同的基礎參數而不會引入許多開銷: • RAN1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將繼續進一步研究且在以下替代方案之間得出結論 - Alt. 1: › NR可縮放基礎參數的子載波間距應該定標成 › fsc = f0 * 2m › 其中 – f0有待進一步研究 – m是從可能值的集合中選出的整數。 - Alt. 2: › NR可縮放基礎參數的子載波間距應該定標成 › fsc = f0 * M › 其中 – f0有待進一步研究 – M是從可能的正值的集合中選出的整數
通常,RAN1作為頻段不可知方式工作,即方案/特徵將假設為適用於所有頻段且隨後RAN4將考慮某一組合是否是不現實的或部署是否可合理地完成而得出相關測試用例。此規則仍將在NR中進行假設,但一些公司確實發現將當然存在限制,因為NR的頻率範圍非常高: • 對於NR的研究,RAN1假設多個(但未必不一定是所有)OFDM基礎參數可應用於相同頻率範圍 – 注意:RAN1未假設將子載波間距的極低值應用到極高載波頻率
此外,NR中的同步訊號/參考訊號設計可以與LTE中相當不同。舉例來說,同步訊號(例如,SS塊)週期性與LTE中的5 ms週期性相比可以是10或20 ms。除此以外,不同於LTE中的固定假設週期性,基站可能考慮例如業務或電力消耗等所有方面將同步訊號週期性調整到較長值。並且,考慮巨大的開銷和恒定功率消耗,在每個子訊框中可用的CRS可能從NR移除。協議: • RAN1考慮關於相關聯預設子載波間距和用於NR-SS設計的可能的最大傳輸帶寬的以下參數集 – 與15 kHz子載波間距和不大於5 MHz的NR-SS傳輸帶寬相關聯的參數集#W – 與30 kHz子載波間距和不大於10 MHz的NR-SS傳輸帶寬相關聯的參數集#X – 與120 kHz子載波間距和不大於40 MHz的NR-SS傳輸帶寬相關聯的參數集#Y – 與240 kHz子載波間距和不大於80 MHz的NR-SS傳輸帶寬相關聯的參數集#Z – 應注意頻段與預設參數的單個集合(SCS、序列長度、NR-SS傳輸帶寬)之間的關聯將在RAN4中定義 – 應注意每一子載波間距與單個序列長度和傳輸帶寬相關聯 – 應注意並不排除額外參數集或參數集的進一步向下選擇 – 此協定不排除用於資料通道的任何子載波間距協議: ● 對於可能的SS塊時間位置集合,通過考慮至少以下各項進行下一次會議之前的進一步評估: ○ SS塊是否包括連續符號以及SS&PBCH是在相同還是不同時隙中 ○ 每SS塊的符號的數目 ○ 是否跨越時隙邊界進行映射 ○ 是否跳過時隙或時隙集合內的符號 ○ SS塊的內容(注意:SS塊的內容可以在此會議期間進一步討論) ○ SS塊如何佈置在突發集合內,以及每突發/突發集合的SS塊的數目協議: • 在SS突發集合內的SS塊的最大數目L 可以是載波頻率相依性的 – 對於頻率範圍類別#A(例如,0至6 GHz),數字(L )在L ≤[16]內待定 – 對於頻率範圍類別#B(例如,6至60GHz),所述數字在L ≤[128]內待定 – 有待進一步研究:用於額外頻率範圍類別的L • 可告知實際所發射SS塊的位置以用於説明連接/空閒模式測量,用於説明連接模式UE接收未使用的SS塊中的DL資料/控制,且潛在地用於説明空閒模式UE接收未使用的SS塊中的DL資料/控制 – 此資訊是僅在連接模式中可用還是在兩個模式中可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 如何用訊號傳輸所述位置有待進一步研究協議: • 對於檢測非獨立NR細胞,NR應當支援SS突發集合週期性和資訊的適配和網路指示以得出測量時序/持續時間(例如,用於NR-SS檢測的時間視窗) – 對於檢測非獨立NR細胞,網路向UE提供每頻率載波一個SS突發集合週期性資訊以及在可能情況下用於得出測量時序/持續時間的資訊 • 在指示一個SS突發集合週期性和關於時序/持續時間的一個資訊的情況下,UE在同一載波上採用所述週期性和時序/持續時間用於所有細胞 • RAN1建議比經配置週期性短的測量持續時間,例如1、5或10 ms – 應注意仍允許跨越多個週期的L1/L3濾波 • 多於一個週期性/時序/持續時間指示有待進一步研究 – NR應當支援用於適配和網路指示的SS突發集合週期性值的集合 • 待評估的候選週期性值是[20、40、80和160 ms] • 關於在連接模式中由NR-SS提供的功能性的考慮的其它值有待進一步研究 – 在非獨立NR細胞中是否支持NR-PBCH有待進一步研究協議: • 對於NR細胞的初始細胞選擇,UE假定以下預設SS突發集合週期性 – 對於載波頻率範圍類別#A:在10、20 ms當中待定 – 例如,用於#A的範圍(0至6 GHz) – 對於載波頻率範圍類別#B:在10、20 ms當中待定 – 例如,用於#B的範圍(6 GHz至60 GHz) – 向下選擇將考慮SS塊尺寸、初始存取時延、功率消耗、檢測性能方面。不排除其它考慮。 – 應注意這不排除頻率範圍的進一步子分類。且界定的額外頻率子範圍將支援單個預設SS突發集合週期性,值在10、20 ms之間選擇 – 應注意這不排除#A和#B未覆蓋的頻率範圍的額外分類。用於潛在額外頻率範圍的SS突發集合週期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 RAN4將確定頻率範圍的確切值 – 用於類別#A和#B的確切頻率範圍經受RAN1中的進一步討論,且RAN1將對RAN4提供輸入以決定所述確切值。 – 應注意UE預期不檢測並不符合預設SS突發集合週期性的細胞 – RAN1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將從10、20 ms向下選擇值協議: • 對於連接和空閒模式UE,NR應當支援SS突發集合週期性的網路指示以及用於得出測量時序/持續時間的資訊(例如,用於NR-SS檢測的時間視窗) – 網路向UE提供每頻率載波一個SS突發集合週期性資訊以及在可能情況下用於得出測量時序/持續時間的資訊 • 在指示一個SS突發集合週期性和關於時序/持續時間的一個資訊的情況下,UE在同一載波上採用所述週期性和時序/持續時間用於所有細胞 • RAN1建議比經配置週期性短的測量持續時間,例如1、5或10 ms – 應注意仍允許跨越多個週期的L1/L3濾波 • 多於一個週期性/時序/持續時間指示有待進一步研究 – 如果網路不提供SS突發集合週期性的指示以及用於得出測量時序/持續時間的資訊,那麼UE應當假定5 ms為SS突發集合週期性 – NR應當支援用於適配和網路指示的SS突發集合週期性值的集合 • 待評估的候選週期性值是[5、10、20、40、80和160 ms]
為了滿足資料速率的要求,預期NR需要支援高於1 GHz的總頻寬。這可以經由聚合較大量的載波與較小載波頻寬或者經由聚合較小量的載波與較大載波頻寬而實現。兩個選項之間的折衷可以是複雜性和效率。無論如何NR將支持比LTE寬得多的單載波頻寬,例如與LTE中最大20 MHz相比的100 MHz的水準,這暗示可存在考慮此巨大不同的某種不同設計考慮。
一個關鍵考慮是單個基頻(通道)頻寬或單個RF頻寬是否可蓋單個載波。可考慮許多方面,例如複雜性(例如,FFT大小、取樣速率、PA線性度)或總功率,這將導致可能實施方案的不同組合。以組件的較小頻寬覆蓋較寬頻寬的不同選項的實例在第16圖中給出(如3GPP R4-1610920中說明)。
在3GPP中進行一些相關論述:協議: • 至少對於階段1,研究從NW和UE角度看支持例如約1GHz鄰接頻譜上的操作的機制,包含至少80 MHz的最大單載波頻寬 – 載波聚合/雙重連線性(多載波方法) • 細節有待進一步研究 • 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連續頻譜情況 – 單載波操作 • 細節有待進一步研究 • 在RAN1/4中繼續研究最大通道頻寬 • 由一些UE能力或類別支援的最大頻寬可以小於服務單載波的通道頻寬 • 應注意一些UE能力或類別可以支援服務單載波的通道頻寬 • 傳輸LS以要求RAN4研究上述機制從NW和UE角度看的可行性協議: • 對於NR載波聚合/雙重連線性至少研究以下方面 • 關於理想和非理想回程情形的TRP內和TRP間 • 載波的數目 • 對於某些通道的需要,例如用於一些載波的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或PBCH • 交叉載波排程和聯合UCI回饋,例如HARQ-ACK回饋 • TB映射,即每載波或跨越載波 • 載波接通/斷開交遞機制 • 功率控制 • 用於給定UE的不同/相同載波之間的不同基礎參數 • 有待進一步研究:是否在用於一個UE的一個載波上多工不同基礎參數稱為載波聚合/雙重連線性協議: • NR應當為載波聚合提供支援,包含具有相同或不同基礎參數的不同載波。協議: • 對於階段1,支持從NW和UE角度看例如在約1GHz鄰接和不鄰接頻譜上在NR載波內的載波聚合/雙重連線性操作 – 應當假設[4-32]以用於NR載波的最大數目的進一步研究 • RAN1將嘗試在本周決定確切數目 – 支持交叉載波排程和聯合UCI回饋 – 支援每載波TB映射 • 跨越多載波的TB映射有待進一步研究協議: • 從RAN1規範角度,在Rel-15中每NR載波最大通道頻寬是[400、800、1000]MHz Ø RAN1建議RAN4考慮載波頻段而在Rel-15中考慮每NR載波至少100 MHz最大通道頻寬
Figure 02_image289
RAN1要求至少如下的可行性 ● 對於6 GHz以下,考慮100 MHz,且對於6 GHz以上,考慮比100 MHz寬 ● RAN4可考慮其它情況,例如40 MHz、200 MHz Ø 應注意RAN1將在Rel-15中指定每NR載波至少高達100 MHz的通道頻寬的所有細節 Ø 還應注意RAN1將考慮每NR載波高達最大通道頻寬的可縮放設計 • 從RAN1規範角度,用於CA和DC的NR載波的最大數目是[8、16、32] Ø • 最大FFT大小不大於[8192、4096、2048]協議: • 如果決定最大CC BW大於或等於400 MHz且小於或等於1000MHz – 任何聚合中的CC的最大數目是[8或16] • 如果決定最大CC BW是<=100MHz – 任何聚合中的CC的最大數目可以是[16或32] • 如果決定最大CC BW大於100 MHz且小於400MHz – CC的最大數目有待進一步研究協議: • 從RAN1規範角度,在Rel-15中每NR載波的最大通道頻寬是400 MHz – 應注意:關於所述值的最後決定是由RAN4作出 • 從RAN1規範角度,至少對於單個基礎參數情況,在Rel-15中每NR載波的子載波的最大數目的候選是3300或6600 – 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於混合基礎參數情況,以上適用於最低子載波間距 – 應注意:用於給定通道BW的最終值是由RAN4決策作出 • 從RAN1規範角度,用於CA和DC的NR載波的最大數目是16 – 應注意從RAN2規範角度考慮32 – 任何聚合中的NR CC的數目針對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獨立地配置 • NR通道設計應當考慮較晚版本中的上述參數的潛在未來擴展,從而允許較晚版本中Rel-15 UE在同一頻段上存取NR網路協議: • 為RAN4準備R1-1703919-Peter(高通)中的草案LS以告知RAN1正在討論以下替代方案用於較寬BW CC,即,大於X(例如,100 MHz)的CC BW, – A)UE以一個寬頻載波配置,同時UE利用多個Rx/Tx鏈(情況3) – B)gNB可同時作為用於一些UE(具有單鏈的UE)的寬頻CC和作為用於其它UE(具有多個鏈的UE)的具有CA的帶內鄰接CC的集合而操作 • 有待進一步研究:對用於寬BW訊號/通道的設計的潛在影響 • 應注意:以上論述中未解決在一個寬頻CC內在gNB中的多個Rx/Tx鏈的支持協議: ● 可基於兩步驟頻域指派過程得出用於不能支援載波頻寬的UE的資料傳輸的資源配置 ○ 第1步驟:頻寬部分的指示 • 第2步驟:所述頻寬部分內的PRB的指示 • 頻寬部分的定義有待進一步研究 • 信令細節有待進一步研究 • 能夠支援載波頻寬的UE的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下文中,我們提供對在NR中用於資料通道的兩步驟資源配置的細節的觀點。協議: • 資料通道中的資料傳輸的持續時間可被半靜態地配置和/或在排程資料傳輸的PDCCH中動態地指示 • 有待進一步研究:資料傳輸的開始/結束位置 • 有待進一步研究:指示的持續時間是符號的數目 • 有待進一步研究:指示的持續時間是時隙的數目 • 有待進一步研究:指示的持續時間是符號+時隙的數目 • 有待進一步研究:在使用交叉時隙(cross-slot)排程的情況中 • 有待進一步研究:在使用時隙聚合的情況中 • 有待進一步研究:速率匹配細節 • 有待進一步研究:當用於UE的資料通道中的資料傳輸的持續時間是未知的時,是否/如何指定UE行為協議: • 對於單載波操作, – UE不需要在對UE配置的頻率範圍A外接收任何DL訊號 • 從頻率範圍A到頻率範圍B的頻率範圍改變所需要的中斷時間待定 • 頻率範圍A和B在單載波操作中在BW和中心頻率方面可以不同工作假設: • 用於每一分量載波的一個或多個頻寬部分配置可半靜態地傳輸到UE – 頻寬部分由鄰接PRB的群組組成 • 可在頻寬部分內配置保留資源 – 頻寬部分的頻寬等於或小於由UE支援的最大頻寬能力 – 頻寬部分的頻寬至少與SS塊頻寬一樣大 • 頻寬部分可或可不含有SS塊 – 頻寬部分的配置可包含以下性質 • 基礎參數 • 頻率位置(例如,中心頻率) • 頻寬(例如,PRB的數目) – 應注意其用於RRC連接模式UE – 在給定時間如何向UE指示應當假設哪一種頻寬部分配置(如果有多個)用於資源配置有待進一步研究 – 相鄰細胞RR有待進一步研究協議: • 支援以下內容: – gNB可同時作為用於一些UE的寬頻CC和作為用於其它UE的具有CA的帶內鄰接CC的集合而操作 • RAN1認為有益的是允許在寬頻CC內在CC之間的零保護頻段且要求RAN4在討論通道光柵時將其納入考慮 • 如果存在其中認為保護頻段必要的情形,那麼力求最小化在寬頻CC內用於CC之間的保護頻段的子載波的數目 • RAN1瞭解RAN4可能支持保護頻段 • 允許寬頻CC中的單個或多個同步訊號位置 • 對於以下各項考慮對設計的進一步影響: – 參考訊號 – 資源塊群組設計和CSI子帶
如果PRG應用於由多個RF鏈支持的具有較寬頻寬的細胞,那麼由於PRG是跨越全細胞連續地計數,因此有可能PRG將跨越不同RF頻寬映射,例如在PRG內的一些資源塊由RF鏈處理,而在PRG內的其它資源塊由另一RF鏈處理。由於不同RF鏈將引發彼此的相位和振幅的不連續性,因此聯合地解調屬於不同RF鏈的資源塊將有損通道估計的準確性,因為不連續性將引發振幅和相位誤差。
一般來說,PRB捆綁的益處會損害交叉射頻(RF)邊界的PRG中的接收的品質/性能。換句話說,如果UE被排程跨越RF鏈邊界映射的PRG且UE假定PRG內的所有參考訊號可用以得出用於整個PRG的解調的通道,那麼接收將降級,因為一個RF鏈中的PRG中的一個PRB的參考訊號不可用於獲得另一RF鏈中的PRG中的另一PRB的通道。此問題的實例在第16圖和第17圖中給出。
在實例中,假設一個載波中總共400個PRB且例如在gNB側存在用以覆蓋載波的三個RF鏈。第1 RF鏈和第2 RF鏈可以覆蓋133個資源塊且第3 RF鏈可以覆蓋134個資源塊。遵循當前PRG設計,從低頻開始到高頻,PRG的大小將呈非遞增次序。即,在此實例中3個PRB將分組到PRG中,且第一PRG到第133 PRG將各自包括3個PRB且第134 PRG將包括1個PRB。可觀察到遵循此設計,第45 PRG的第一PRB將由第1 RF鏈覆蓋,且第45 PRG的其餘兩個PRB將由第2 RF鏈覆蓋。類似地,第89 PRG中的PRB將由第2 RF鏈和第3 RF鏈覆蓋。如果第45 PRG在UE的接收頻寬內且在第45 PRG內被排程到UE的PRB屬於不同RF鏈,那麼在第45 PRG內跨越PRB得出通道估計將為成問題的。應注意在此實例中,假設每PRG 3個PRB,而如果使用PRG的較大大小,那麼問題將甚至更嚴重,例如對於每PRG 6或10個PRB。
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的第一個一般概念是gNB(gNodeB)至少對於以PRB捆綁操作的UE避免排程跨越RF頻寬邊界映射的PRG。gNB可將跨越RF頻寬邊界映射的PRG排程到不以PRB捆綁操作的UE。實例在第18圖中給出。
類似地但替代地,gNB可針對以PRB捆綁操作的UE排程跨越RF頻寬邊界映射的PRG,而在PRG內的經排程PRB屬於單個RF鏈,例如在實例中第45 PRG的第1 PRB屬於第1 RF鏈或者第45 PRG的第2、第3 PRB屬於第2 RF鏈。實例在第19圖中給出。
第二個一般概念將是gNB避免跨越RF頻寬邊界的PRG映射。舉例來說,一個RF頻寬由整數數目的PRG組成。採取第16圖中的實例作為實例,第1 RF鏈的頻寬將為135個PRB,即45個PRG。第2 RF頻寬的頻寬可為135或132個PRB,即45或44個PRG。其餘PRB/PRG由第3 RF頻寬覆蓋。實例在第20圖中給出。
第三個一般概念是PRG的大小跨越整個載波頻寬在頻域中並不遵循非遞增次序。舉例來說,在例如RF頻寬的頻寬內,PRG的大小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而跨越兩個頻寬,例如跨越兩個RF頻寬的邊界,PRG的大小可在頻域中增加。舉例來說,第16圖中的第130至132 PRB可被配置為第44 PRG(具有3個PRB的大小),第133 PRB可被配置為第45 PRG(具有1個PRB的大小),且第134 PRB和第135 PRB可被配置為第46 PRG(具有2個PRB的大小),第136至138 PRB可被配置為第47 PRG(具有3個PRB的大小)。實例在第21圖和第22圖中給出。
第四個一般概念是PRB到PRG映射是每頻寬部分完成,例如每RF頻寬。舉例來說,載波/細胞可劃分成若干頻寬部分,且每一頻寬部分包括若干PRB。應注意不同頻寬部分可以包括不同數目的PRB。頻寬部分將通過PRG大小而分割。如果PRG大小無法通過用於頻寬部分的PRG大小相等地劃分,那麼具有小於用於頻寬部分的PRG大小的大小的至少一個PRG存在。應注意用於不同頻寬部分的PRG大小可以不同。用於給定頻寬部分的PRG大小可根據預定義規則得出,例如根據給定頻寬部分的頻寬。實例在第23圖中給出。
第五個一般概念是gNB向UE指示載波的邊界,例如RF頻寬邊界和/或PRB捆綁邊界。邊界與PRB捆綁操作相關。舉例來說,當UE根據PRB捆綁執行通道估計時,UE將針對未跨越邊界映射的PRG得出聯合通道估計。UE針對跨越邊界的PRG將不得出聯合通道估計。UE針對邊界的不同側上的PRB將得出單獨/不同的通道估計。實例在第24圖中給出。
第六個一般概念是gNB可控制PRB捆綁是否由UE應用/接通/啟動,例如gNB可決定在UE側接通或斷開PRB捆綁功能性,所述決策的實例是用於UE的PRG排程是否跨越RF頻寬邊界。接通或斷開的尺度在時域中可按照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基礎,例如gNB針對每一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指示所述功能性接通或未接通(如果不存在指示則可存在預設決策)。接通或斷開的尺度在頻域中可按照PRB、PRG、子帶或頻寬部分基礎,例如gNB針對每一PRB、PRG、子帶或頻寬部分指示所述功能性接通或未接通。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果不存在指示則可存在預設決策。所述尺度可聯合地考慮時域和頻域。所述指示可在用以在所述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中排程資料通道的控制通道上承載。實例在第25圖中給出。
第七個一般概念是UE接收頻寬,例如頻寬部分,不跨越基站的RF頻寬邊界而映射。在一個實施例中,UE能夠接收大於gNB的RF鏈的頻寬的頻寬。替代地,UE接收頻寬,例如頻寬部分,可跨越基站的RF頻寬邊界而映射,但UE無法接收排程其資源跨越基站的RF頻寬邊界而映射的資料通道的排程。實例在第26圖和第27圖中給出。
在本申請中,基站、TRP、細胞、gNB和載波可互換地使用。此外,基站可以使用多個RF鏈來傳輸載波,且每一RF鏈用以傳輸與載波的頻寬的一部分相關聯的通道或訊號。
在本申請中,UE可以使用單個RF鏈來接收基站的載波(或如果UE支持的最大頻寬小於載波的頻寬則接收載波的一部分)。替代地,UE可以使用多個RF鏈來接收基站的載波或載波的一部分,且每一RF鏈用以接收與載波或載波的所述部分的頻寬的一部分相關聯的通道或訊號。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可以根據UE是否應用PRB捆綁而決定是否或如何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在一個實施例中,PRG可以跨越gNB的RF頻寬邊界而映射。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不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以PRB捆綁操作的UE。此外,gNB可以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不以PRB捆綁操作的UE。替代地,gNB可以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以PRB捆綁操作的UE,其中PRG內的經排程資源塊是由gNB的同一RF鏈傳輸。在一個實施例中,UE的接收頻寬可以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在一個實施例中,UE可以用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的資料通道來排程。
在另一實施例中,gNB或UE可以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在載波頻寬內在每個PRG內的所有資源塊將由單個RF鏈傳輸。此外,不同PRG可以用不同RF鏈傳輸。另外,RF鏈的頻寬的大小可通過對應於RF鏈的頻寬的PRG的大小相等地劃分。兩種大小都可以用PRB的單位來表達。在一個實施例中,不存在跨越gNB的RF頻寬邊界的PRG映射。此外,不同RF鏈的頻寬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另外,對應於不同RF鏈的頻寬的PRG的頻寬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
在另一實施例中,gNB或UE可以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PRG的大小跨越載波頻寬在頻域中並不遵循非遞增次序。此外,PRG的大小在載波頻寬中的第一組PRG內在頻域中可以遵循非遞增次序,且PRG的大小在載波頻寬內的第二組PRG內在頻域中可以遵循遞增次序。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可以配置分割整個載波頻寬的多個頻寬部分。此外,頻寬部分可以通過到UE的專用信令而配置。另外,頻寬部分可以通過廣播信令來配置。
頻寬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對UE或gNB可以是固定的(或預先已知的)。並且,PRG的大小在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可以遵循非遞增次序。另外,PRG的大小從第一頻寬部分內的PRG到第二頻寬部分內的PRG可以遵循遞增次序。PRG的大小和/或位置也可以遵循預定義規則。更具體地說,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以根據頻寬部分的頻寬來確定。替代地,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以通過專用訊號或廣播訊號配置到UE。另外,用於不同頻寬部分的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不同。舉例來說,第一頻寬部分包括(大部分)具有2個PRB的大小的PRG,且第二頻寬部分包括(大部分)具有3個PRB的大小的PRG。“大部分”可以意味著由於PRG大小不相等地劃分第一頻寬部分或第二頻寬部分,因此具有甚至更小大小的PRG可以存在。UE的接收頻寬可以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此外,UE可以用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的資料通道來排程資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gNB可以向UE指示載波的邊界,例如RF頻寬邊界、PRB捆綁邊界。替代地,載波的邊界(例如,RF頻寬邊界、PRB捆綁邊界)對gNB或UE可以是固定的或預先已知的。邊界與PRB捆綁操作相關。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不以跨越邊界的相同方式傳輸PRB。PRB可以屬於同一PRG。在一個實施例中,UE不以跨越邊界的相同方式接收PRB。PRB可以屬於跨越邊界的同一PRG。在一個實施例中,以同一方式接收PRB意味著針對PRB聯合地得出通道估計。UE可以同一方式接收PRB,其中PRB屬於不跨越邊界映射的同一PRG。舉例來說,當UE根據PRB捆綁執行通道估計時,UE將針對未跨越邊界映射的PRG得出聯合通道估計。UE針對跨越邊界的PRG將不得出聯合通道估計。UE針對邊界的不同側上的PRB將得出單獨/不同的通道估計。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可以指示是否對UE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此外,所述指示可能不是PMI/RI報告是否被配置。另外,所述指示可能不是UE的經配置傳輸模式。此外,可以為UE配置PRB捆綁的功能性。另外,UE可以支援PRB捆綁的傳輸模式來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未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針對給定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是否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在隨後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中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在隨後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中未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
所述指示的接收與應用或不應用、啟動或停用、接通或斷開的UE動作之間可存在一些延遲。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針對給定PRB、PRG、子帶或頻寬部分是否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更具體來說或替代地,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其中不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的PRB、PRG、子帶或頻寬部分。更具體來說或替代地,所述指示可以在控制通道上承載。更具體來說,控制通道可用以將資料通道排程到UE。更具體來說或替代地,所述指示可以適用於控制通道相關聯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更具體來說或替代地,所述指示可以適用於資料通道相關聯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更具體來說或替代地,所述指示可以適用於隨後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更具體來說或替代地,所述指示可以適用於某一數目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
在另一實施例中,UE的接收頻寬可能不跨越邊界映射。接收頻寬可以是UE的頻寬部分。邊界可以由gNB向UE指示。邊界可以是gNB的RF邊界。
在另一實施例中,UE的接收頻寬可跨越邊界映射。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給定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中,經排程到UE的資料通道可能不跨越邊界映射。在一個實施例中,接收頻寬可以是UE的頻寬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邊界可以由gNB向UE指示。在一個實施例中,邊界可以是gNB的RF邊界。
第28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2800。在步驟2805中,gNB根據UE是否應用PRB捆綁決定是否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在一個實施例中,PRG可以跨越gNB的RF頻寬邊界而映射。
在步驟2810中,gNB根據UE是否應用PRB捆綁而決定如何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或不排程。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果UE以PRB捆綁操作,那麼gNB不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替代地,如果UE不以PRB捆綁操作,那麼gNB可以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此外,如果UE以PRB捆綁操作,那麼gNB可以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給UE,其中PRG內的經排程資源塊是由gNB的同一RF鏈傳輸。
在一個實施例中,UE的接收頻寬可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此外,UE可以用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的資料通道來排程。
返回參看第3圖和第4圖,在gNB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於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gNB能夠:(i)根據UE是否應用PRB捆綁而決定是否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和(ii)根據UE是否應用PRB捆綁而決定如何將PRG內的資源塊排程到UE或不排程。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第29圖是流程圖29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2905中,gNB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在gNB的載波頻寬內的每個PRG內的所有資源塊將由gNB的單個RF鏈傳輸。
返回參看第3圖和第4圖,在gNB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於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gNB能夠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在gNB的載波頻寬內的每個PRG內的所有資源塊將由gNB的單個RF鏈傳輸。
第30圖是流程圖30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005中,UE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在gNB的載波頻寬內的每個PRG內的所有資源塊將由gNB的單個RF鏈傳輸。
返回參考第3圖和第4圖,在UE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在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UE能夠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在gNB的載波頻寬內的每個PRG內的所有資源塊將由gNB的單個RF鏈傳輸。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在第29圖和第3圖中圖示且上文描述的實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不同PRG可以用不同RF鏈傳輸。此外,RF鏈的頻寬的大小可通過對應於RF鏈的頻寬的PRG的大小相等地劃分。另外,所述大小可以按PRB的單位元數目。
在一個實施例中,跨越gNB的RF頻寬邊界可不存在PRG映射。此外,不同RF鏈的頻寬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另外,對應於不同RF鏈的頻寬的PRG的頻寬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
第31圖是流程圖31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105中,gNB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PRG的大小跨越載波頻寬在頻域中並不遵循非遞增次序。
返回參看第3圖和第4圖,在gNB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於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gNB能夠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PRG的大小跨越載波頻寬在頻域中並不遵循非遞增次序。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第32圖是流程圖32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205中,UE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PRG的大小跨越載波頻寬在頻域中並不遵循非遞增次序。
返回參考第3圖和第4圖,在UE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在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UE能夠將資源塊分組為PRG,其中PRG的大小跨越載波頻寬在頻域中並不遵循非遞增次序。
在第31圖和第32圖中圖示的實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PRG大小在載波頻寬中的第一組PRG內在頻域中可以遵循非遞增次序。PRG大小也可以在載波頻寬內的第二組PRG內在頻域中遵循遞增次序。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可以配置分割整個載波頻寬的多個頻寬部分。所述頻寬部分可以通過到UE的專用信令或廣播信令來配置。此外,頻寬部分的大小和/或位置對UE和/或gNB可以是固定的/預先已知的。另外,PRG大小可以在第一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PRG的大小也可以從第一頻寬部分內的PRG到第二頻寬部分內的PRG遵循遞增次序。替代地,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以遵循預定義規則。
在一個實施例中,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以根據頻寬部分的頻寬來確定。替代地,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以通過專用訊號或廣播訊號配置到UE。此外,用於不同頻寬部分的PRG的大小和/或位置可以是不同的。
在一個實施例中,UE的接收頻寬可以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此外,UE可以來自跨越RF頻寬邊界而映射的資料通道的資料來排程。
第33圖是流程圖33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305中,gNB向UE指示載波內的邊界,其中所述邊界對gNB和/或UE是固定的或預先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邊界可以是RF頻寬邊界或PRB捆綁邊界。替代地,所述邊界可以與PRB捆綁操作相關。
在一個實施例中,gNB可能不以跨越邊界的相同方式傳輸PRB。此外,PRB可以屬於同一PRG。
在一個實施例中,UE可能不以跨越邊界的相同方式接收PRB。此外,PRB可以屬於跨越邊界的同一PRG。
在一個實施例中,UE可以同一方式接收PRB,其中PRB屬於不跨越邊界映射的同一PRG。此外,當UE根據PRB捆綁執行通道估計時,UE可以針對未跨越邊界映射的PRG得出聯合通道估計。另外,UE可以不針對跨越邊界的PRG得出聯合通道估計。並且,UE可以針對邊界的不同側上的PRB得出單獨或不同的通道估計。
返回參看第3圖和第4圖,在gNB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於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gNB能夠向UE指示載波內的邊界,其中所述邊界對gNB和/或UE是固定的或預先已知的。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第34圖是流程圖34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405中,gNB指示對UE是否應用、啟動、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指示PMI/RI報告是否被配置。此外,所述指示不是UE的經配置傳輸模式。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為UE配置PRB捆綁的功能性。此外,UE可以支援PRB捆綁的傳輸模式來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哪一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應用、啟動或接通或者未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所述指示也可以向UE告知針對給定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是否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此外,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在隨後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中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另外,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在隨後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中未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的接收與應用或不應用、啟動或停用或者接通或斷開的UE動作之間可存在一些延遲。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向UE告知針對給定PRB、PRG、子帶或頻寬部分是否應用、啟動、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所述指示也可以向UE告知其中未應用、啟動或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的PRB、PRG、子帶或頻寬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在控制通道上承載。控制通道可用以將資料通道排程到UE。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適用於控制通道相關聯的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所述指示也可以適用於資料通道相關聯的 TTI、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
返回參看第3圖和第4圖,在gNB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於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gNB能夠指示對UE是否應用、啟動接通PRB捆綁的功能性。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第35圖是流程圖35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505中,UE從基站接收配置細胞內的第一頻寬部分和第二頻寬部分的專用信令。在步驟3510中,UE接收指示用於第一頻寬部分的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PRG)大小的第一配置。在步驟3515中,UE接收指示用於第二頻寬部分的第二PRG大小的第二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UE根據第一配置確定第一頻寬部分內的PRG,UE根據第二配置確定第二頻寬部分內的PRG,且UE相應地接收下行鏈路數據。
返回參考第3圖和第4圖,在UE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在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UE能夠(i)從基站接收配置細胞內的第一頻寬部分和第二頻寬部分的專用信令,(ii)接收指示用於第一頻寬部分的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PRG)大小的第一配置,以及(iii)接收指示用於第二頻寬部分的第二PRG大小的第二配置。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第36圖是流程圖36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605中,基站將配置細胞內的第一頻寬部分和第二頻寬部分的專用信令傳輸到UE。在步驟3610中,基站將指示用於第一頻寬部分的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的第一配置傳輸到UE。在步驟3615中,基站將指示用於第二頻寬部分的第二PRG大小的第二配置傳輸到UE。
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站根據第一配置確定第一頻寬部分內的PRG,基站根據第二配置確定第二頻寬部分內的PRG,且基站相應地將下行鏈路數據傳輸到UE。
返回參考第3圖和第4圖,在基站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在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基站能夠(i)將配置細胞內的第一頻寬部分和第二頻寬部分的專用信令傳輸到UE,(ii)將指示用於第一頻寬部分的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的第一配置傳輸到UE,以及(iii)將指示用於第二頻寬部分的第二PRG大小的第二配置傳輸到UE。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在第35圖和第36圖中圖示且上文描述的實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頻寬部分可以通過第一PRG大小分割,且第二頻寬部分通過第二PRG大小分割。此外,PRG的大小可以在第一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且PRG的大小可以在第二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頻寬部分可以包括第一數目的實體資源塊(PRB),且第二頻寬部分可以包括第二數目的PRB。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頻寬部分內的多個PRG可以具有第一PRG大小,且第二頻寬部分內的多個PRG可以具有第二PRG大小。
第37圖是流程圖37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705中,UE從基站接收PRB捆綁的功能性的配置。在步驟3710中,UE從基站接收關於PRB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TTI的指示。
在一個實施例中,UE根據所述指示在TTI中接收下行鏈路數據。
返回參考第3圖和第4圖,在UE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在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UE能夠(i)從基站接收PRB捆綁的功能性的配置,和(ii)從基站接收關於PRB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TTI的指示。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第38圖是流程圖3800,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3805中,基站配置PRB捆綁的UE功能性。在步驟3810中,基站向UE指示PRB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TTI。
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站根據所述指示在TTI中傳輸下行鏈路數據。
返回參考第3圖和第4圖,在基站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300包含存儲在記憶體310中的程式碼312。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使基站能夠(i)配置PRB捆綁的UE功能性,和(ii)向UE指示PRB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TTI。此外,CPU 308可以執行程式碼312以執行所有上述動作和步驟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動作和步驟。
在第37圖和第38圖中圖示且上文描述的實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輸時間間隔可以是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
在一個實施例中,PRB捆綁的功能性是否應用於傳輸時間間隔(TTI)的指示是在控制通道上承載。
在一個實施例中,控制通道可用以將資料通道排程到UE。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指示可以適用於資料通道相關聯的傳輸時間間隔。所述指示也可以適用於控制通道相關聯的傳輸時間間隔。
上文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各種方面。應明白,本文中的教示可以通過廣泛多種形式實施,且本文中所公開的任何具體結構、功能或這兩者僅是代表性的。基於本文中的教示,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瞭解,本文中公開的方面可以獨立於任何其它方面而實施,且可以各種方式組合這些方面中的兩個或多於兩個方面。舉例來說,可以使用本文中所闡述的任何數量的方面來實施設備或實踐方法。另外,通過使用除了本文所闡述的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之外或不同於本文所闡述的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多個的其它結構、功能性或結構與功能性,可實施此設備或可實踐此方法。作為上述概念中的一些的實例,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於脈衝重複頻率建立並行通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於脈衝位置或偏移建立並行通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於時間跳頻序列建立並行通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於脈衝重複頻率、脈衝位置或偏移、以及時間跳頻序列建立並行通道。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術和技藝中的任一種來表示資訊和訊號。舉例來說,可通過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組合來表示在整個上文描述中可能參考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訊號、位元、符號和碼片。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進一步瞭解,結合本文公開的方面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塊、模組、處理器、構件、電路和演算法步驟可以被實施為電子硬體(例如,數位實施方案、類比實施方案或兩者的組合,其可以使用信源編碼或某種其它技術來設計)、各種形式的併入指令的程式或設計代碼(可以在本文為方便起見稱為“軟體”或“軟體模組”),或兩者的組合。為清晰地說明硬體與軟體的這種可互換性,上文已大體就其功能性來描述了各種說明性元件、塊、模組、電路和步驟。此類功能性是實施為硬體還是軟體取決於具體應用和施加於整個系統的設計約束。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針對每一具體應用以不同方式來實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這樣的實施決策不應被解釋為會引起脫離本發明的範圍。
另外,結合本文公開的方面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塊、模組和電路可以實施於積體電路(“IC”)、存取終端或存取點內或者由積體電路、存取終端或存取點執行。IC可以包括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其它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離散門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元件、電氣元件、光學元件、機械元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組合,且可以執行駐留在IC內、在IC外或這兩種情況下的代碼或指令。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以是任何的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以實施為計算裝置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結合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它此類配置。
應理解,在任何所公開過程中的步驟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層級都是示例方法的實例。應理解,基於設計偏好,過程中的步驟的特定次序或階層可以重新佈置,同時保持在本公開的範圍內。所附方法權利要求以樣本次序呈現各種步驟的元件,且並不有意限於所呈現的特定次序或階層。
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以直接用硬體、用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用這兩者的組合實施。軟體模組(例如,包含可執行指令和相關資料)和其它資料可以駐存在資料記憶體中,例如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寄存器、硬碟、可移除式磁片、CD-ROM或所屬領域中已知的電腦可讀存儲媒體的任何其它形式。樣本存儲媒體可以耦合到例如電腦/處理器等機器(為方便起見,所述機器在本文中可以稱為“處理器”),使得所述處理器可以從存儲媒體讀取資訊(例如,代碼)且將資訊寫入到存儲媒體。或者,示例存儲媒體可以與處理器形成一體。處理器和存儲媒體可以駐留在ASIC中。ASIC可以駐留在使用者設備中。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和存儲媒體可作為離散元件而駐留在使用者設備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適的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電腦可讀媒體,所述電腦可讀媒體包括與本發明的各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方面相關的代碼。在一些方面中,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封裝材料。
雖然已結合各種方面描述本發明,但應理解本發明能夠進行進一步修改。本申請希望涵蓋大體上遵循本發明的原理的對本發明的任何變化、使用和改編,且包含處於本發明所屬領域內的已知和慣例實踐範圍內的與本公開的偏離。
100‧‧‧存取網路104、106、108、110、112、114‧‧‧天線116‧‧‧存取終端118‧‧‧反向鏈路120‧‧‧前向鏈路122‧‧‧存取終端124‧‧‧反向鏈路126‧‧‧前向鏈路210‧‧‧發射器系統212‧‧‧數據源214‧‧‧TX數據處理器220‧‧‧TX MIMO處理器222a:222t‧‧‧發射器224a:224t‧‧‧天線230‧‧‧處理器232‧‧‧記憶體236‧‧‧數據源238‧‧‧TX數據處理器242‧‧‧RX數據處理器240‧‧‧解調器250‧‧‧接收器系統252a:252r‧‧‧天線254a:254r‧‧‧接收器260‧‧‧RX數據處理器270‧‧‧處理器272‧‧‧記憶體280‧‧‧調變器300‧‧‧通訊裝置302‧‧‧輸入裝置304‧‧‧輸出裝置306‧‧‧控制電路308‧‧‧中央處理器310‧‧‧記憶體312‧‧‧程式碼314‧‧‧收發器400‧‧‧應用層402‧‧‧第三層404‧‧‧第二層406‧‧‧第一層2800~3800‧‧‧流程圖2805~2810、2905、3005、3105、3205、3305、3405、3505~3515、3605~3615、3705~3710、3805~3810‧‧‧步驟
第1圖示出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圖。 第2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發射器系統(也被稱作存取網路)和接收器系統(也被稱作使用者設備或UE)的方塊圖。 第3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第4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第3圖的程式碼的功能方塊圖。 第5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圖6.2.2-1的重製。 第6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2.3-1的重製。 第7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12-1的重製。 第8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圖6.13-1的重製。 第9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11.1.1-1的重製。 第10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11.2.1-1的重製。 第11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6.2-1的重製。 第12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6.4-1的重製。 第13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表6.6.4-2的重製。 第14A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圖6.10.1.2-1的重製。 第14B圖是3GPP TS 36.211 V13.1.0的圖6.10.1.2-2的重製。 第15圖是3GPP TS 36.213 V13.1.1的表7.1.6.5-1的重製。 第16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17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18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19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0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1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2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3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4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5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6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7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圖。 第28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29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0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1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2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3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4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5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6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7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8圖是根據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3700‧‧‧流程圖
3705~3710‧‧‧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使用者設備的方法,包括:該使用者設備從一基站接收配置一細胞內的一第一頻寬部分和一第二頻寬部分的一專用信令;該使用者設備接收指示用於該第一頻寬部分的一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的一第一配置;以及該使用者設備接收指示用於該第二頻寬部分的一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的一第二配置,其中該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不同於該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第一配置確定該第一頻寬部分內的預編碼資源群組,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第二配置確定該第二頻寬部分內的預編碼資源群組,且該使用者設備相應地接收下行鏈路數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第一頻寬部分通過該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分割,且該第二頻寬部分通過該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分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預編碼資源群組的大小在該第一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且預編碼資源群組的大小在該第二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第一頻寬部分包括第一數目的實體資源塊,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包括第二數目的實體資源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第一頻寬部分內的多個預編碼資源群組具有該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內的多個預編碼資源群組具有該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
  7. 一種基站的方法,包括:該基站將配置細胞內的一第一頻寬部分和一第二頻寬部分的一專用信令傳輸到一使用者設備;該基站將指示用於該第一頻寬部分的一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的一第一配置傳輸到該使用者設備;以及該基站將指示用於該第二頻寬部分的一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的一第二配置傳輸到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不同於該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該基站根據該第一配置確定該第一頻寬部分內的預編碼資源群組,該基站根據該第二配置確定該第二頻寬部分內的預編碼資源群組,且該基站相應地將下行鏈路數據傳輸到該使用者設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該第一頻寬部分通過該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分割,且該第二頻寬部分通過該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分割。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預編碼資源群組的大小在該第一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且預編碼資源群組的大小在該第二頻寬部分內在頻域中遵循非遞增次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該第一頻寬部分包括一第一數目的實體資源塊,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包括一第二數目的實體資源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該第一頻寬部分內的多個預編碼資源群組具有該第一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且該第二頻寬部分內的多個預編碼資源群組具有該第二預編碼資源群組大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該使用者設備從該基站接收實體資源塊捆綁的一功能性的配置;以及該使用者設備從該基站接收關於實體資源塊捆綁的該功能性是否應用於一傳輸時間間隔的一指示。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該使用者設備根據該指示在該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下行鏈路數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該傳輸時間間隔可以是子訊框、時隙或微時隙。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實體資源塊捆綁的該功能性是否應用於傳輸時間間隔的指示是在一控制通道上承載。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該控制通道用以將一資料通道排程到該使用者設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該指示適用於該資料通道相關聯的一傳輸時間間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該指示適用於該控制通道相關聯的一傳輸時間間隔。
TW107112832A 2017-04-21 2018-04-13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TWI729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88226P 2017-04-21 2017-04-21
US62/488,226 2017-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167A TW201840167A (zh) 2018-11-01
TWI729286B true TWI729286B (zh) 2021-06-01

Family

ID=62002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832A TWI729286B (zh) 2017-04-21 2018-04-13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160057B2 (zh)
EP (2) EP4149040A1 (zh)
JP (1) JP6561168B2 (zh)
KR (2) KR20180118531A (zh)
CN (1) CN108737023B (zh)
ES (1) ES2936791T3 (zh)
TW (1) TWI729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54308A (ja) * 2016-01-26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SG11201906610RA (en) * 2017-01-17 2019-08-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16375A1 (en) * 2017-04-28 2020-03-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Frequency-domain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which adapt to different subcarrier spacing configurations
US11277294B2 (en) * 2017-07-12 2022-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402773B1 (ko) * 2017-07-28 2022-05-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슬롯 집성을 위한 harq 프로세스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024084A1 (zh) * 2017-08-04 2019-0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U2017427055A1 (en) * 2017-08-11 2020-0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028823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1363493B2 (en) * 2017-08-23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in wireless systems
US10820338B2 (en) * 2017-09-08 2020-10-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RNTI-based PDSCH downlink slot aggregation
CN111108796B (zh) * 2017-09-28 2024-04-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US10869268B2 (en) * 2018-01-19 2020-12-15 Mediatek Inc. NR power saving enhancements
US11202309B2 (en) * 2018-02-14 2021-1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363967A (zh) * 2018-06-21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081A1 (en) * 2018-08-07 2020-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resource allocation
DE112019004160T5 (de) * 2018-09-21 2021-06-02 Lg Electronics Inc. Verfahren zum Senden und Empfangen von Signalen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Gerät zu dessen Unterstützung
CN111083784B (zh) * 2018-10-22 2022-07-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66844A1 (ko) * 2019-02-15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및 기지국
US11375503B2 (en) * 2019-03-22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 link communications with slot aggregation
WO2020229724A1 (en) * 2019-05-13 2020-11-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20220302978A1 (en) * 2019-06-19 2022-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csi reporting and prb bundling in aas
WO2021159339A1 (zh) * 2020-02-12 2021-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10258898A1 (en) * 2020-02-13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1901874A (zh) * 2020-04-13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EP4186200A4 (en) * 2020-08-06 2024-01-03 Huawei Tech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IN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US11621750B2 (en) * 2021-06-29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or report for smart receiver power optimiz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7520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Intel Corporation Precoding resource block group bundling enhancement for full dimension multi-in-multi-outpu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81B (zh) * 2010-06-29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资源组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2740238A (zh) * 2011-04-11 2012-10-1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资源获取方法、群组资源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9274476B (zh) * 2012-01-09 2023-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4035137A1 (ko) * 2012-08-30 2014-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을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74427B (zh) * 2013-01-31 201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一种通信系统
US9877314B2 (en) 2013-02-27 2018-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ver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86545B2 (en) * 2013-03-06 2018-05-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pplying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RB) bund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819480B1 (ko) * 2013-04-28 2018-01-1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프리코딩 행렬 인디케이터 피드백 방법, 수신단 및 송신단
WO2014208940A1 (ko) 2013-06-26 2014-12-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tc 기기의 동작 방법
US10813082B2 (en) * 2013-07-26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bundling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JP6927976B2 (ja) * 2016-08-03 2021-09-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018828B2 (en) * 2017-02-06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MIMO reference signals and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s
US10477552B2 (en) * 2017-02-13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wide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CN108667492B (zh) * 2017-03-31 2020-07-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颗粒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ES2968404T3 (es) * 2017-11-22 2024-05-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ación de grupos de bloques de recursos en una parte de ancho de banda de equipo de usuario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7520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Intel Corporation Precoding resource block group bundling enhancement for full dimension multi-in-multi-outp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70856A1 (en) 2022-03-03
CN108737023B (zh) 2021-10-22
KR20180118531A (ko) 2018-10-31
US11160057B2 (en) 2021-10-26
JP6561168B2 (ja) 2019-08-14
EP3393073B1 (en) 2022-12-21
EP4149040A1 (en) 2023-03-15
US20180310300A1 (en) 2018-10-25
JP2018186498A (ja) 2018-11-22
KR102290580B1 (ko) 2021-08-18
EP3393073A3 (en) 2019-01-09
ES2936791T3 (es) 2023-03-22
CN108737023A (zh) 2018-11-02
EP3393073A2 (en) 2018-10-24
KR20200144082A (ko) 2020-12-28
TW201840167A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9286B (zh) 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預編碼資源塊群組的方法和設備
JP721065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ヌメロロジ帯域幅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419296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道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TWI710264B (zh) 無線通訊系統中決定搶占指示的大小的方法和設備
CN111492713B (zh) 用于在带宽部分之间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EP3484064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096001B (zh) 处理新无线电中的功率转换
CN104854801B (zh) 配置用户设备的无线帧的方法、用户设备、配置基站的无线帧的方法和基站
RU2507688C2 (ru) Обратная связь о качестве канала в системах с многими несущими
Ratasuk et al. Data channe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for LTE narrowband IoT
WO2018008457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109585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pucch发送或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301635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carri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88349A (ko) 낮은 상호상관 시퀀스들을 사용한 신호 생성
CN11407175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布式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KR20220079824A (ko)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자원 선택
TW201921872A (zh) 交織編碼位元之方法及無線設備
KR10263579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08458A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6848808A (zh) 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信令
JP2019145869A (j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