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7158B - 眼鏡狀之框架 - Google Patents

眼鏡狀之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7158B
TWI727158B TW107111709A TW107111709A TWI727158B TW I727158 B TWI727158 B TW I727158B TW 107111709 A TW107111709 A TW 107111709A TW 107111709 A TW107111709 A TW 107111709A TW I727158 B TWI727158 B TW I7271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air
aforementioned
connecting rod
shaped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1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2634A (zh
Inventor
関則雄
Original Assignee
関 則雄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関 則雄 filed Critical 関 則雄
Priority to TW107111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71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2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2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15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100)具備:一對鏡腿(1);連結桿(2),其連結一對鏡腿之前端;軸(3),其懸垂於連結桿(2)之中央;鼻托構件(4),其固著於軸(3);一對保持框(5),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A、B);橋部(6),其連結一對保持框(5);及滑動機構(7),其用於可使保持框(5)在連結桿(2)之前方在上下方向滑動;且在保持框(6)之下方之較光學構件(B)之中心更低之位置設置橋部(6),且將保持框(5)之滑動距離至少限制為相當於上方之光學構件(A)之中心與下方之光學構件(B)之中心的間隔之距離。

Description

眼鏡狀之框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眼鏡狀之框架。
作為眼鏡狀之框架已知悉用於近視用眼鏡、遠視用眼鏡、及墨鏡等之框架。 又,作為眼鏡狀之框架已知悉用於眼鏡型穿戴式終端(亦稱為智慧型眼鏡)之框架。 在先前之眼鏡狀之框架之情形下,例如,當自眼鏡轉換佩戴為眼鏡型穿戴式終端,或自近視用眼鏡轉換佩戴為遠視用眼鏡時,有必須暫時卸下眼鏡並轉換佩戴,而繁瑣之問題。 相對於此,例如,在遠近兩用眼鏡之情形下,使1個透鏡(光學構件)之上部構成為遠視用,使其下部構成為近視用,眼鏡之佩戴者改變眼球之方向或觀察角度,當觀察遠處之物體時利用眼球朝向上方而觀察,當觀察近處之物體時利用眼球朝向下方而觀察。此時,由於如圖22A所示般視線自水平位置朝向下方而觀察物體,故相對於自然情況下在觀察物體時為正視(以透鏡之中心與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吻合之視線觀察),尤其是觀察近處之物體時之視線因不自然之觀察方法、不自然之使用方法而容易產生勉強,從而容易誘發眼睛之疲勞。 因而,提出有以使下方之近視用區域靠近佩戴者之眼睛之位置,使視線接近正視狀態之方式,僅使鼻托部上下移動。此時,若如圖22B所示般使視線自水平位置朝向下方觀察物體,則雖然較圖22A之時朝向下方之位置為少,但仍容易產生眼睛之疲勞。 又,作為使眼鏡本身反轉之提案有例如日本特開平7-199126號。其為以下之構造,即:將鏡腿反轉並使耳托部上下移動以反轉佩戴眼鏡,且使鼻托部上下移動,而眼睛位於遠中視部或近視部之中央附近。 然而,在使眼鏡本身反轉中,因鏡腿之安裝部設置於眼鏡邊框之外側中央高度,故即便使眼鏡本身反轉,但視線來到上下之透鏡之邊界仍不易觀察。因而,在使眼鏡反轉且能夠使用後,必須使鼻托部上下移動而進行上下高度調節,但作為此時之視線成為如圖22C所示般,由於在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產生偏移,故無法消除眼睛之疲勞。 除上述以外,作為使眼鏡本身反轉而被佩戴者,業界曾提出有日本實開昭56-52721號、日本特開2014-85363、日本實用新型登記第3031992號、日本特開平7-159733號、日本實開昭56-52721號、日本特開2014-85363、及日本實用新型登記第3031992號所記載者,但任一者均無法解決前述之問題。 又,在上述之先前之技術中無在1個眼鏡狀之框架中將不同種類之透鏡或顯示器等之複數個光學構件區別使用之思想。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將不同種類之透鏡或顯示器等之複數個光學構件區別使用且減輕眼睛疲勞的眼鏡狀之框架。 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特徵在於具備:一對鏡腿;連結桿,其連結前述一對鏡腿之前端;軸,其懸垂於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鼻托構件,其固著於前述軸;一對保持框,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橋部,其連結前述一對保持框;及滑動機構,其用於可將前述保持框在前述連結桿之前方於上下方向滑動;且在前述保持框之下方之較光學構件之中心更低之位置設置有前述橋部,且將前述保持框之滑動距離至少限制為相當於上方之光學構件之中心與下方之光學構件之中心的間隔之距離。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將複數個光學構件簡單地區別使用,且光學構件之中心與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能夠吻合,故成為正視之自然狀態,而減輕眼睛疲勞。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前述光學構件較佳的是透鏡或顯示器。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連結桿之兩端部設為朝下方彎折之垂直部,前述垂直部較前述鏡腿之高度更靠下方延伸設置,在前述垂直部與前述保持框之間設置有前述保持框之導引構件。 根據本發明,藉由設置有導引構件,而能夠減少保持框之搖晃,而使保持框滑順地上下移動。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軸承、將前述滑動軸承保持於前述軸之特定位置之保持構件、及設置於前述軸之端部之防脫具,且前述保持構件具備:安裝於前述滑動軸承之卡止片、及用於將前述卡止片朝前述軸按壓之彈簧件。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滑動機構具備:用於可夾持於前述軸之具有彈性之夾持本體、及用於打開前述夾持本體之端部之捏手部。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為一對軸,且在各軸之下端設置止脫部,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部、用於將滑動部保持於前述軸之具有彈性之板簧、及用於打開前述板簧之操作捏手。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軸承、固著於前述軸之上下端部之磁鐵、及安裝於前述滑動軸承之上下端部之鐵板。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軸承、設置於前述滑動軸承之表面之2個卡止槽、及卡止於前述卡止槽且設置於前述軸之上下端部之卡止片。 根據本發明,形成簡單之構造且上下移動可滑順地進行者。 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特徵在於具備:一對鏡腿;連結桿,其連結前述一對鏡腿之前端;軸,其懸垂於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鼻托構件,其固著於前述軸;一對保持框,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橋部,其連結前述一對保持框;及夾持構件,其固著於前述橋部之中央,且可對前述軸拆裝;且前述保持框配置於前述連結桿之前方。 根據本發明,可將保持框之上下反轉而簡單地區別使用複數個光學構件。尤其是在不移動鏡腿與鼻托構件下,僅藉由只將保持框上下反轉,便可進行複數個光學構件之區別使用,且即便上下反轉,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亦不會偏移,故減輕眼睛疲勞。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夾持構件具備:用於夾持於前述軸之具有彈性之夾持本體、及用於打開前述夾持本體之端部之捏手部。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為U字狀之軸,前述夾持構件具備:插入前述軸而配置之一對插入部、將前端固著於前述插入部之大致三角形狀之板簧、及用於打開前述板簧而將前述一對插入部之間隔擴寬之操作捏手。 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特徵在於具備:一對鏡腿;連結桿,其連結於前述一對鏡腿之前端;軸,其豎立設置於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鼻托構件,其固著於前述軸;一對保持框,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橋部,其將前述一對保持框在該保持框之中央高度連結;及軸承,其固著於前述橋部之中央,且供前述軸插入;且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部設為位於較前述鏡腿之高度更靠下方之階部;前述軸自前述連結桿之前述階部朝向上方豎立設置;前述保持框配置於前述連結桿之前方。 根據本發明,可將保持框之上下反轉而簡單地區別使用複數個光學構件。尤其是在不移動鏡腿與鼻托構件下,僅藉由只將保持框上下反轉,便可進行複數個光學構件之區別使用,且即便上下反轉,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亦不會偏移,故減輕眼睛疲勞。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軸係在前端形成有具有彈性之開槽部之多角形狀之柱。 根據本發明,形成簡單之構造且透鏡之上下反轉可簡單地進行者。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前述光學構件較佳的是透鏡或顯示器。 在本發明之眼鏡狀之框架中,較佳的是,前述連結桿具備:與前述保持框對向之上邊部、及將前述上邊部之兩端朝下方彎折之垂直部,且前述鏡腿連結於前述垂直部,在前述垂直部與前述保持框之間設置有前述保持框之導引構件。 根據本發明,藉由設置有導引構件,而能夠減少保持框之搖晃。
以下,基於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各實施形態。 此外,在第2實施形態以後之說明中,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賦予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符號,且將其等之說明省略或簡略化。 [第1實施形態] 基於圖1、圖2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在圖1、圖2中,眼鏡狀之框架100具備:一對鏡腿1、連結桿2、軸3、鼻托構件4、一對保持框5、橋部6、及滑動機構7。 鏡腿1之前端部可摺疊地安裝於連結桿2。在鏡腿1之後端部形成有耳托部11。在鏡腿1之前端部設置有用於將鏡腿1可摺疊地安裝之鉸鏈12。作為鉸鏈12只要使用一般之鉸鏈即可。 連結桿2連結鏡腿1之前端。連結桿2設為與鏡腿1之粗細度相同或大致相同之粗細度。連結桿2具備:位於較鏡腿1之高度更靠上方之上邊部21、將上邊部21之兩端部朝下方彎折之垂直部22、及在連結桿2之中央具有相對於上邊部21之朝向下方之階差之階部23。上邊部21形成為位於自圖2之兩點鏈線之位置起較光學構件之透鏡A、B之合計高度(上下方向之透鏡A、B整體之尺寸)之1/4更上方。垂直部22之間隔被設為與保持框5大致相同之寬度或其以上。藉此,安裝眼鏡狀之框架100時,連結桿2不會干擾視野(參照圖8A、圖8B)。又,連結桿2使用如圖2中以兩點鏈線表示之直線之連結桿,可不干擾視野地由透明之合成樹脂等成形。 軸3係懸垂於連結桿2之中央之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軸。軸3較連結桿2更為朝前方若干突出,且形成為懸垂之四角柱等之多角柱。在軸3之表面形成有2個能夠供後述之卡止片721之前端卡止而定位之卡止槽31。該2個卡止槽31之間隔係透鏡A之中心與透鏡B之中心之距離。卡止槽31之剖面形狀較佳形成為U字狀。此外,軸3較佳為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亦可為其他之顏色與材質。 鼻托構件4固著於軸3。鼻托構件4具備襯墊41及支持桿42。支持桿42之上端部固著於軸3。 保持框5保持上下配置之透鏡A、B。保持框5包圍透鏡A、B之外周,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如無框眼鏡般,使用不包圍透鏡A、B之外周者或直線狀者。 作為由保持框5保持之透鏡A、B,可使用凹透鏡、凸透鏡、平板玻璃(透明或偏光板)、有色玻璃(墨鏡等)、及穿戴式終端玻璃(有時稱為眼鏡型穿戴式終端之顯示器)等各種光透過構件。穿戴式終端玻璃係構成透過型(透視型)眼鏡型穿戴式終端之顯示部之光透過構件,設置為可顯示自未圖示之投射部投射之資訊。穿戴式終端玻璃例如內部包含稜鏡、反射鏡、半反射鏡、及全像元件等之光學元件。此外,投射部可由保持框5保持,亦可由鏡腿1或連結桿2保持。作為透鏡A、B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圖1、圖2所示之四角形,可為例如圓形、橢圓形或其他形狀。又,透鏡A、B並非是個別,可採用在1個透鏡一體化者。 橋部6將一對保持框5一體地連結。橋部6之安裝位置設置於較保持框5之下方之透鏡之中心更低之位置。此外,當使軸3延伸至較連結桿2更靠上方時,橋部6之安裝位置可位於較保持框5之下方之透鏡之中心更靠上方。 滑動機構7將保持框5可滑動地安裝於軸3。滑動機構7具備:插入軸3且滑動之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滑動軸承71、用於可將滑動軸承71保持於軸3之特定之位置的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保持構件72、及設置於軸3之端部之防脫具73。滑動軸承71固著於橋部6之中央。保持構件72具備:前端卡止於軸3之卡止槽31之卡止片721、及以卡止片721經常卡止於卡止槽31之方式賦予彈性力之彈簧件722。卡止片721之前端修整為如圖3所示之圓弧狀。 滑動機構7可使保持框5在連結桿2之前方在上下方向滑動。滑動軸承71之滑動距離設為卡止槽31之上下之間隔、即相當於透鏡A之中心與透鏡B之中心之間隔之距離,但可設為滑動該距離以上之具有餘裕之距離。此外,滑動軸承71與保持構件72較佳的是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可為其他之顏色與材質。且,滑動軸承71之保持構件72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構成。 其次,基於圖3說明滑動機構7之作用。首先,若如中空箭頭般以手指按壓在圖3之b之位置處於兩點鏈線之狀態之卡止片721,則卡止片721如實線般其前端自卡止槽31脫落。而後,若以手指朝箭頭方向舉起滑動軸承71並釋放,則卡止片721之前端抵接於軸3之表面。在該狀態下,若以手指逐漸舉起滑動軸承71,則卡止片721之前端卡止於上方之卡止槽31。此時,由於卡止片721之前端卡止於卡止槽31且彈簧件722之彈性力被賦予至卡止片721之前端,故滑動軸承71在圖3之a之位置確實地停止。其結果為,保持框5上升,透鏡B之中心自透鏡A之中心到達佩戴者之眼睛之位置(鏡腿位置)。 其次,當使滑動軸承71自圖3之a之位置移動至b之位置時,藉由在以手指按壓卡止片721,並自卡止槽31卸下其前端後,使滑動軸承71下降且卡止片721之前端卡止於下方之卡止槽31,而確實地返回b之位置。 圖4係使用雙夾式滑動機構7A之眼鏡狀之框架100A之分解立體圖。滑動機構7A係固著於橋部6之中央且在軸3可拆裝之夾持構件。滑動機構7A具備:彎折板狀之彈簧件並形成為梯形且該梯形之上邊可開口地構成的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夾持本體74、用於打開夾持本體74而可夾持於軸3A之合成樹脂製之捏手部741、及設置於軸3A之端部之防脫具73。此外,夾持本體74之形狀並不限定於梯形,只要係夾持於軸3A而保持框5能夠固定之形狀即可,可為其他之形狀。且,夾持本體74與捏手部741係與用作文具用品之雙夾大致相同之構造。又,防脫具73可設為與軸3A一體地成形者。又,夾持本體74與捏手部741較佳的是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可為其他之顏色與材質。 圖5係使用雙夾式滑動機構7B之眼鏡狀之框架100B之分解立體圖。滑動機構7B包含:插入一對軸3B且滑動之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滑動部75、用於將滑動部75保持於軸3B的具有彈性之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板簧751、及用於打開該板簧751的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操作捏手752。滑動部75利用操作捏手752使其間隔變化。即,由於若手釋放操作捏手752則前述間隔變窄,且持續作用欲使前述間隔較一對軸3B之間隔愈加變窄之力,故保持框5不會落下,而被保持在該位置。此外,在軸3B之下端設置有止脫部32。又,滑動部75、板簧751、操作捏手752較佳的是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可為其他之顏色與材質。 在圖4所示之滑動機構7A、與圖5所示之滑動機構7B之情形下,握持捏手部741或操作捏手752,在將夾持本體74或滑動部75配置於特定位置後,手釋放捏手部741或操作捏手752,並在特定位置保持夾持本體74或滑動部75。 圖6係使用磁化式滑動機構7C之眼鏡狀之框架100C之分解立體圖。滑動機構7C包含:插入軸3C且滑動的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滑動軸承71C、設置於軸3C之端部之防脫具73、固著於軸3C之上下端部之磁鐵76、及安裝於滑動軸承71C之上下端部之鐵板711。又,於滑動軸承71C之表面突出有把手712且一體地形成。此外,滑動軸承71C較佳的是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可為其他之顏色與材質。又,在軸3C之上端設置有止脫部33。 圖7係使用卡固式滑動機構7D之眼鏡狀之框架100D之分解立體圖。滑動機構7D包含:插入軸3D且滑動的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滑動軸承71D、2個設置於滑動軸承71D之表面之卡止槽713、卡止於該卡止槽713且設置於軸3D之上下端部之卡止片77、及設置於軸3D之端部之防脫具73。卡止片77卡止於上下之卡止槽713時之高低差較佳的是相當於透鏡A之中心與透鏡B之中心之距離。此外,滑動軸承71D與卡止片77較佳的是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可為其他之顏色與材質。又,當將卡止片77設置於軸3D之上部時,可一體地成形於軸3D。 在圖6所示之滑動機構7C、及圖7所示之滑動機構7D之情形下,若以手指捏持滑動軸承71C、71D之把手712並使其朝上方或下方移動,則滑動軸承71C、71D被磁化或卡止並被保持於特定位置。 其次,基於圖8A及圖8B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作用。首先,針對圖8A之狀態進行說明。由於若在該狀態下佩戴眼鏡,則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與透鏡A之中心吻合,故物體與顯示圖像非常容易觀察,且能夠有效地使用透鏡A之上下。之後,當使用透鏡B時,首先以手指按壓卡止片721,在解除卡止狀態後,如圖8B所示之箭頭般使滑動軸承71上升,藉由使卡止片721之前端卡止於上方之卡止槽31,而滑動軸承71在圖8B之位置停止且不會落下地被保持於此處。此時,與上述透鏡A之時相同地,由於透鏡B之中心與眼睛之高度吻合,故在觀察物體與顯示圖像時能夠正視,從而眼睛之疲勞能夠銳減。 如此,僅藉由使滑動軸承71上下移動,保持框5便上下移動。此時,若不設置卡止槽31,而預先設為如圖4所示之夾持本體74與圖5所示之滑動部75般僅使其上下端面抵接者,則操作更簡單地進行。而且,上下移動僅在透鏡側,鼻托構件4、耳托部11、及鏡腿1之位置關係不變化。 又,例如,若將凹透鏡用作透鏡A,將凸透鏡用作透鏡B,則可獲得如以下之效果。亦即,1)即便在操作駕駛員座椅之汽車導航或音訊機器等後立即觀察前方,亦可防止焦點不對準而前方模糊或在距離感上感覺到異常。2)在電腦前,若在確認手邊之資料與文字後觀察畫面,則不會不易觀察到細微之文字,且不會感覺到眩暈,而減少眼睛之疲勞,且減少頭痛與肩酸等。3)能夠防止下樓梯時腳下模糊而不易行走,還能夠防止踩空樓梯之事故。4)即便一面觀看TV一面閱讀報紙或雜誌仍減少失焦。5)當在岩石地帶釣魚時,即便在將魚餌裝在魚鉤後立即在岩石地帶行走,亦幾乎不會在岩石上絆倒。 又,當將墨鏡用作透鏡A,將凸透鏡用作透鏡B時,尤其是,若在操作駕駛員座椅之汽車導航或音訊機器等後立即改變為墨鏡而觀察,則可防止前方模糊或在距離感上感覺到異常且能夠與眩暈感對應。 再者,若將穿戴式終端玻璃用作透鏡A,將凸透鏡用作透鏡B,則在將透鏡B用作眼鏡下,即便不逐一卸下眼鏡仍能夠使用穿戴式終端。 如此,即便不轉換佩戴眼鏡亦可簡單地在各自單獨狀態下使用2種透鏡A、B。 [第2實施形態] 基於圖9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100E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在鏡腿1之前端部設置階差部13,增長連結桿2之垂直部22,且設置用於使保持框5滑順地上下移動之導引構件8。 鏡腿1之階差部13設置於較鉸鏈12更靠連結桿2側,當自鉸鏈12側觀察連結桿2側時構成朝向下方之階差。在階差部13之前端連接有連結桿2之垂直部22。 連結桿2之垂直部22與保持框5之外側邊框部51對向地配置,垂直部22之長度設為較保持框5之中央位置(透鏡A與透鏡B之邊界)更長。鏡腿1以成為與透鏡A或透鏡B之中心相同之高度之方式連結於連結桿2。 導引構件8具有陰模之構造。導引構件8設置於連結桿2之垂直部22與保持框5之外側邊框部51之間,沿垂直部22導引保持框5。導引構件8係如圖10所示般具備:插入連結桿2之垂直部22且上下移動自如之滑動環81、連接滑動環81與保持框5之外側邊框部51之連接桿82、及用於使滑動環81在垂直部22之上部維持停止狀態之擋止件83。在滑動環81之中心穿設有與垂直部22對應之形狀之孔。擋止件83具備:與垂直部22之外表面按壓接觸之球體831、及用於對球體831賦予按壓力之彈簧832(參照圖10)。在垂直部22之上部之外表面穿設有用於供球體831之前端卡合之孔221。此外,擋止件83不一定為必須。即,由於保持框5由滑動機構7之保持構件72以不下降之方式保持,故滑動環81之下降處於即便無擋止件83仍能夠防止之狀態。又,當有擋止件83時,可省略滑動機構7之保持構件72。 圖11係陽模之導引構件8A之立體圖。在導引構件8A中,預先將垂直部22形成為盒狀且在正面形成狹槽222。導引構件8A具備:在垂直部22之內部上下移動自如之擋塊84、連接擋塊84與保持框5之外側邊框部51之連接桿85、及用於使擋塊84在垂直部22之上部維持卡止狀態之擋止件83。擋塊84形成為長方體或立方體。可將與導引構件8相同者用於擋止件83,亦可為其他之構造。 在導引構件8A之情形下,如圖11所示,可將鏡腿1形成為大致三角板狀。作為此時之鏡腿1之材質,較佳的是合成樹脂,亦可為其他之材料。在導引構件8之情形下亦相同地可將鏡腿1形成為大致三角板狀。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又,藉由設置有導引構件8、8A,而能夠減少保持框5之搖晃,而使保持框5滑順地上下移動。 [第3實施形態] 基於圖12、圖13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 在本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100F中,軸3E較連結桿2更朝前方突出若干(參照圖13、圖16A),且形成為懸垂之四角柱等之多角柱。又,在軸3E之下端一體地成形有凸緣狀之防落下部34。此外,支持桿42之上端部可設為未固著於軸3E而固著於連結桿2者。 夾持構件9使保持框5在軸3E可拆裝。夾持構件9具備:用於夾持於軸3E之具有彈性之夾持本體91、及用於打開夾持本體91之端部之捏手部92。夾持本體91由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板狀之彈簧件形成為三角形狀且其頂部形成為可開口。捏手部92之端部設置於夾持本體91之開口邊緣。捏手部92係為了將夾持本體91開口並將其夾持於軸3E而具備者,且由透明之合成樹脂形成。此外,夾持本體91與捏手部92並不限定於透明之合成樹脂製,只要係不干擾視野之其他顏色與材質即可。又,夾持本體91與捏手部92係與用作文具用品之雙夾大致相同之構造。 橋部6A之安裝位置設置於保持框5之中央高度位置。又,在橋部6A之中央固著有夾持構件9之夾持本體91。 圖14係使用另一態樣之夾持構件9A之眼鏡狀之框架100G之分解立體圖。此時,軸3F由線材形成為U字狀。夾持構件9A具備:插入軸3F而配置之一對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插入部93、將前端固著於插入部93之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大致三角形狀之板簧94、及用於打開該板簧94而將插入部93之間隔擴寬的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操作捏手95。此外,插入部93、板簧94、及操作捏手95較佳的是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但可為不干擾視野之其他顏色與材質。 圖15係取代夾持構件9、9A而使用軸承9B之眼鏡狀之框架100H之分解立體圖。該情形時,連結桿2之階部23A設置於較鏡腿1之高度更靠下方之位置,取代軸3E被懸垂,而將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軸3G自階部23A朝上方豎立設置。又,取代夾持構件9、9A,將插入軸3G之透明之合成樹脂製之軸承9B固著於橋部6A之中央且一體地形成於一對保持框5之間。因而,當使保持框5上下反轉時,只要在自軸3G卸下軸承9B且使保持框5上下反轉後,將軸承9B插入軸3G即可。又,在軸3G之前端形成有具有彈性之開槽部35。該開槽部35係用於在將軸承9B插入軸3G後避免脫落者。又,軸3G之形狀較佳設為四角柱等之多角柱,但只要為不旋轉之形狀即可,亦可設為例如橢圓柱。 其次,基於圖16A至圖16C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作用。首先針對圖16A之狀態進行說明。將透鏡A保持於保持框5之上方,將透鏡B保持於下方,在保持框5之間介隔橋部6A而設置有夾持構件9(參照圖13)。首先,以手指按壓捏手部92,將夾持本體91擴寬而使其開口後,朝圖中之箭頭之方向移動而將夾持本體91夾持於軸3E。此時,確認夾持本體91之上下端未攀上防落下部34與軸3E之上部,且確認夾持本體91在特定位置夾持而放開手指時,保持框5即設置於軸3E。此時,夾持本體91夾持於軸3E之力持續作用。 而若佩戴眼鏡,則成為圖16B之狀態。此時,由於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與透鏡A之中心吻合,故非常容易觀察物體與顯示資訊,且能夠有效地使用透鏡A之上下。其次,當使用透鏡B時,首先以手指按壓捏手部92,將夾持本體91擴寬而使其開口並自軸3E卸下。而後,若在使保持框5上下反轉後,使夾持本體91夾持於軸3E,並自捏手部92釋放手指,則夾持本體91在圖16C之位置夾持於軸3E之力持續作用。此時,與上述透鏡A之時相同地,由於透鏡B之中心與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吻合,故在觀察物體與顯示資訊時能夠正視,從而眼睛之疲勞能夠銳減。 其次,說明使用圖15所示之軸承9B時之作用。首先,若如圖16B般在透鏡A之狀態下佩戴眼鏡,則由於與上述相同地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與透鏡A之中心吻合,故非常容易觀察物體與顯示圖像,且能夠有效地使用透鏡A之上下。其次,當使用透鏡B時,首先以手指按壓圖15所示之軸3G之開槽部35,消除其伸出且以另一手之手指抓住軸承9B並朝上方舉起而自軸3G卸下。而後,只要在使保持框5上下反轉後將軸承9B插入軸3G之前端即可。此時,若將軸承9B插入軸3G之前端,則開槽部35之間隙貼著,若軸承9B被插入並通過,則開槽部35利用彈性確保原來之間隙,而成為開槽部35之前端展開之狀態。因而,軸承9B不會自軸3G脫落。 如此,以自軸3E、3F或軸3G卸下保持框5,之後,僅將保持框5上下反轉並安裝之簡單之作業,便能夠將透鏡A、B之上下反轉而區別使用不同種類之透鏡A、B等。 此外,亦可為不在保持框5針對上下區分不同種類之透鏡A、B,而僅保持1個透鏡,並更換其者。例如,可為準備複數個使用凸透鏡之透鏡、及使用墨鏡者等之透鏡,根據用途而更換其等者。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第4實施形態] 基於圖17說明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100J相對於第3實施形態,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地在鏡腿1之前端部設置有階差部13,連結桿2之垂直部22變長,且設置有用於減少保持框5之搖晃之導引構件8B。 導引構件8B設置於連結桿2之垂直部22與保持框5之外側邊框部51之間,將保持框5保持於垂直部22。導引構件8B有:夾持連結桿2之垂直部22之夾持片86、及連接夾持片86與保持框5之外側邊框部51之連接桿87。夾持片86由橡膠或樹脂等之具有彈性之材料形成為C字狀。 導引構件8B並不限定於上述構造,例如,可行的是,如圖18所示之導引構件8C般,取代夾持片86而設置插入片88,並將其插入穿射於垂直部22之長孔223。此時之連接桿89較佳的是由具有彈性之合成樹脂等之彈性體形成。 在導引構件8C之情形下,如圖18所示,可將鏡腿1形成為大致三角板狀。作為此時之鏡腿1之材質,較佳的是合成樹脂,亦可為其他之材料。在導引構件8B之情形下亦相同地可將鏡腿1形成為大致三角板狀。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又,藉由設置有導引構件8B、8C,而能夠減少保持框5之搖晃。 [第5實施形態] 基於圖19說明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100K相對於第4實施形態,將軸3E(參照圖17)朝上方延長而作為軸3H,可使夾持構件9在該軸3H滑動。 夾持構件9可在上下方向滑動地被支持於軸3H。即,夾持構件9亦係滑動機構。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至第4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例如,藉由在自軸3H卸下夾持本體91,並使保持框5上下反轉後,再次使夾持本體91夾持於軸3H,而即便相對於透鏡A、B之任一者,仍能夠使其中心與眼睛之高度吻合。 又,由於藉由使夾持構件9上下移動而保持框5上下移動,故在此情形下亦然,即便相對於透鏡A、B之任一者,仍能夠使其中心與眼睛之高度吻合。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之實施形態,在能夠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之變化、及改良等亦包含於本發明。 例如,保持框5可如圖20所示般保持顯示器C而取代透鏡A、B、或與透鏡A、B併用。顯示器C具備:稜鏡、反射鏡、半反射鏡、及全像元件等之光學元件、及投射圖像之投射部。作為顯示器C能夠使用透過型(透視型)、非透過型(非透視型)、視網膜掃描型、及視網膜投影型等。透過型及非透過型之顯示器C例如顯示以液晶面板、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面板等之投射部投射之圖像。視網膜掃描型及視網膜投影型之顯示器C例如將雷射光投射至視網膜上。 保持框5可採用以透鏡A、B傾斜之方式進行如圖21所示之彎折(傾斜)。只要將此時之鏡腿1與橋部6之最大高低差設為相當於透鏡A之中心與透鏡B之中心之間隔之距離即可,在將軸3設置於連結桿2時,可以配合於保持框5之上部之傾斜而平行移動之方式施加傾斜,亦可設置為直角。此外,圖21中之一點鏈線表示佩戴者之眼睛之高度。
1‧‧‧鏡腿2‧‧‧連結桿3‧‧‧軸3A‧‧‧軸3B‧‧‧軸3C‧‧‧軸3D‧‧‧軸3E‧‧‧軸3F‧‧‧軸3G‧‧‧軸3H‧‧‧軸4‧‧‧鼻托構件5‧‧‧保持框6‧‧‧橋部6A‧‧‧橋部7‧‧‧滑動機構7A‧‧‧雙夾式滑動機構/滑動機構7B‧‧‧雙夾式滑動機構/滑動機構7C‧‧‧磁化式滑動機構/滑動機構7D‧‧‧卡止式滑動機構/滑動機構8‧‧‧導引構件8A‧‧‧導引構件8B‧‧‧導引構件8C‧‧‧導引構件9‧‧‧夾持構件9A‧‧‧夾持構件9B‧‧‧軸承11‧‧‧耳托部12‧‧‧鉸鏈13‧‧‧階差部21‧‧‧上邊部22‧‧‧垂直部23‧‧‧階部23A‧‧‧階部31‧‧‧卡止槽33‧‧‧止脫部34‧‧‧防落下部35‧‧‧開槽部41‧‧‧襯墊42‧‧‧支持桿51‧‧‧外側邊框部71‧‧‧滑動軸承71C‧‧‧滑動軸承71D‧‧‧滑動軸承72‧‧‧保持構件73‧‧‧防脫具74‧‧‧夾持本體75‧‧‧滑動部76‧‧‧磁鐵77‧‧‧卡止片81‧‧‧滑動環82‧‧‧連接桿83‧‧‧擋止件84‧‧‧擋塊85‧‧‧連接桿86‧‧‧夾持片87‧‧‧連接桿88‧‧‧插入片89‧‧‧連接桿91‧‧‧夾持本體92‧‧‧捏手部93‧‧‧插入部94‧‧‧板簧95‧‧‧操作捏手100‧‧‧框架100A‧‧‧框架100B‧‧‧框架100C‧‧‧框架100D‧‧‧框架100E‧‧‧框架100F‧‧‧ 框架100G‧‧‧框架100H‧‧‧框架100J‧‧‧ 框架100K‧‧‧框架221‧‧‧孔222‧‧‧狹槽223‧‧‧長孔711‧‧‧鐵板712‧‧‧把手713‧‧‧卡止槽721‧‧‧卡止片722‧‧‧彈簧件741‧‧‧捏手部751‧‧‧板簧752‧‧‧操作捏手831‧‧‧球體832‧‧‧彈簧A‧‧‧光學構件/透鏡B‧‧‧光學構件/透鏡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立體圖。 圖2係圖1之眼鏡狀之框架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顯示滑動機構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4係使用雙夾式滑動機構時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使用雙夾式滑動機構時之分解立體圖。 圖6係使用磁化式滑動機構時之分解立體圖。 圖7係使用卡固式滑動機構時之分解立體圖。 圖8A係顯示實施形態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8B係顯示實施形態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9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立體圖。 圖10係導引構件之立體圖。 圖11係導引構件之立體圖。 圖12係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立體圖。 圖13係圖12之眼鏡狀之框架之分解立體圖。 圖14係使用與圖12所示之夾持構件不同之夾持構件時之分解立體圖。 圖15係取代圖12所示之夾持構件而使用軸承時之分解立體圖。 圖16A係顯示實施形態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16B係顯示實施形態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16C係顯示實施形態之作用之說明圖。 圖17係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立體圖。 圖18係導引構件之立體圖。 圖19係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立體圖。 圖20係本發明之變化例之眼鏡狀之框架之立體圖。 圖21係顯示經彎折之保持框之圖。 圖22A係顯示先前產品之視線之說明圖。 圖22B係顯示先前產品之視線之說明圖。 圖22C係顯示先前產品之視線之說明圖。
1‧‧‧鏡腿
2‧‧‧連結桿
3‧‧‧軸
4‧‧‧鼻托構件
5‧‧‧保持框
6‧‧‧橋部
7‧‧‧滑動機構
11‧‧‧耳托部
12‧‧‧鉸鏈
21‧‧‧上邊部
22‧‧‧垂直部
23‧‧‧階部
71‧‧‧滑動軸承
72‧‧‧保持構件
73‧‧‧防脫具
100‧‧‧框架
721‧‧‧卡止片
A‧‧‧光學構件/透鏡
B‧‧‧光學構件/透鏡

Claims (15)

  1. 一種眼鏡狀之框架,其特徵在於具備:一對鏡腿;連結桿,其連結前述一對鏡腿之前端;軸,其懸垂於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鼻托構件,其固著於前述軸;一對保持框,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橋部,其連結前述一對保持框;及滑動機構,其用於可使前述一對保持框在前述連結桿之前方於上下方向滑動;且在前述一對保持框之下方之較前述光學構件之中心更低之位置設置前述橋部,且將前述一對保持框之滑動距離限制為至少相當於上方之前述光學構件之中心與下方之前述光學構件之中心的間隔之距離。
  2. 如請求項1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光學構件係透鏡或顯示器。
  3. 如請求項1或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連結桿之兩端部設為朝下方彎折之垂直部;前述垂直部較前述一對鏡腿之高度更朝下方延伸設置;在前述垂直部與前述一對保持框之間設置有前述一對保持框之導引構件。
  4. 如請求項1或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軸承、將前述滑動軸承保持於前述軸之特定位置之保持構件、及設置於前述軸之端部之防脫具;且前述保持構件具備:安裝於前述滑動軸承之卡止片、及用於將前述卡止片朝前述軸按壓之彈簧件。
  5. 如請求項1或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滑動機構具備:用於可夾持於前述軸之具有彈性之夾持本體、及用於打開前述夾持本體之端部之捏手部。
  6. 如請求項1或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為一對軸,且在各軸之下端設置止脫部;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部、用於將前述滑動部保持於前述軸之具有彈性之板簧、及用於打開前述板簧之操作捏手。
  7. 如請求項1或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軸承、固著於前述軸之上下端部之磁鐵、及安裝於前述滑動軸承之上下端部之鐵板。
  8. 如請求項1或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滑動機構具備:插入前述軸且滑動之滑動軸承、設置於前述滑動軸承之表面之2個卡止槽、及卡止於前述2個卡止槽中之一者且設置於前 述軸之上下端部之卡止片。
  9. 一種眼鏡狀之框架,其特徵在於具備:一對鏡腿;連結桿,其連結前述一對鏡腿之前端;軸,其懸垂於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鼻托構件,其固著於前述軸;一對保持框,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橋部,其連結前述一對保持框;及夾持構件,其固著於前述橋部之中央,且可對前述軸拆裝;且前述一對保持框配置於前述連結桿之前方。
  10. 如請求項9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為多角形狀之柱;前述夾持構件具備:用於夾持於前述軸之具有彈性之夾持本體、及用於打開前述夾持本體之端部之捏手部。
  11. 如請求項9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為U字狀之軸;前述夾持構件具備:插入前述軸而配置之一對插入部、將前端固著於前述一對插入部之大致三角形狀之板簧、及用於打開前述板簧而將前述一對插入部之間隔擴寬之操作捏手。
  12. 一種眼鏡狀之框架,其特徵在於具備:一對鏡腿; 連結桿,其連結於前述一對鏡腿之前端;軸,其豎立設置於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鼻托構件,其固著於前述軸;一對保持框,其等保持上下配置之光學構件;橋部,其將前述一對保持框在該一對保持框之中央高度連結;及軸承,其固著於前述橋部之中央,供前述軸插入;且前述連結桿之中央部設為位於較前述一對鏡腿之高度更靠下方之階部;前述軸自前述連結桿之前述階部朝向上方豎立設置;前述一對保持框配置於前述連結桿之前方。
  13. 如請求項12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軸係在前端形成有具有彈性之開槽部之多角形狀之柱。
  14. 如請求項9至13中任一項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光學構件係透鏡或顯示器。
  15. 如請求項9至13中任一項之眼鏡狀之框架,其中前述連結桿具備:與前述一對保持框對向之上邊部、及將前述上邊部之兩端朝下方彎折之垂直部;且前述一對鏡腿連結於前述垂直部;在前述垂直部與前述一對保持框之間,設置有前述一對保持框之導引構件。
TW107111709A 2018-04-02 2018-04-02 眼鏡狀之框架 TWI727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1709A TWI727158B (zh) 2018-04-02 2018-04-02 眼鏡狀之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1709A TWI727158B (zh) 2018-04-02 2018-04-02 眼鏡狀之框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2634A TW201942634A (zh) 2019-11-01
TWI727158B true TWI727158B (zh) 2021-05-11

Family

ID=6918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1709A TWI727158B (zh) 2018-04-02 2018-04-02 眼鏡狀之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715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2031A (ja) * 1999-11-15 2001-05-25 Mikio Kuzuu 視界に広い安全なメガネ
JP2010102025A (ja) * 2008-10-22 2010-05-06 Miki Holdings:Kk 遠近両用メガネ
CN203069896U (zh) * 2013-01-29 2013-07-1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调整装置的眼镜
CN103969847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增永眼镜株式会社 眼镜框架以及眼镜框架的镜腿部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2031A (ja) * 1999-11-15 2001-05-25 Mikio Kuzuu 視界に広い安全なメガネ
JP2010102025A (ja) * 2008-10-22 2010-05-06 Miki Holdings:Kk 遠近両用メガネ
CN203069896U (zh) * 2013-01-29 2013-07-1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调整装置的眼镜
CN103969847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增永眼镜株式会社 眼镜框架以及眼镜框架的镜腿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2634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1305B (zh) 远近两用眼镜状的框架
CN108474962B (zh) 远近两用眼镜状的框架
KR102469152B1 (ko) 안경형의 프레임
CN211928304U (zh) 近眼显示设备和近眼显示眼镜组
JP6268247B1 (ja) 遠近両用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JP6330090B1 (ja) 遠近両用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TWI727158B (zh) 眼鏡狀之框架
KR102480181B1 (ko) 안경형의 프레임
KR102256265B1 (ko) 원근 양용 안경형의 프레임
JP4363929B2 (ja) 映像付与装置
JP6407385B2 (ja) 遠近両用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JP2021158476A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JP6379266B2 (ja) 遠近両用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JP2001305475A (ja) 映像表示装置
JP6268263B1 (ja) 遠近両用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JP2024120139A (ja) 視覚装置の位置調整機構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視覚装置
JP2019191387A (ja) 上下反転可能な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JPH05183839A (ja) 眼鏡型映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