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6736B -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 Google Patents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6736B
TWI726736B TW109118363A TW109118363A TWI726736B TW I726736 B TWI726736 B TW I726736B TW 109118363 A TW109118363 A TW 109118363A TW 109118363 A TW109118363 A TW 109118363A TW I726736 B TWI726736 B TW I7267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ehicle
power generation
wate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6283A (zh
Inventor
劉文晏
Original Assignee
劉文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劉文晏 filed Critical 劉文晏
Priority to TW109118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673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6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6736B/zh
Priority to CN202110526486.2A priority patent/CN113753212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6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628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3/00Marine propulsion by wind motors driving water-engaging propuls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035/009Wind propelled vessels comprising arrangements, installation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other than wind propulsion arrangements, installations, or devices, such as sails, running rigging, or the like, and other than sailboards or the like or related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3/00Driving of auxiliaries
    • B63J3/04Driving of auxiliaries from power plant other than propulsion power plant
    • B63J2003/046Driving of auxiliaries from power plant other than propulsion power plant using wind or water driven turbines or impellers for power gen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Y02T70/5236Renewable or hybrid-electric solu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包含一載具單元、一動力單元、一發電單元,及一導流單元。該動力單元可承接風力以驅動該載具單元在水面上移動。該發電單元包括一輪葉模組及一發電模組。該載具單元帶動該發電單元移動,以使該發電單元接受水的動力進行發電。該導流單元可以將水流集中,以提升該發電單元接收之水的能量並產生更多的電力。

Description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發電載具,尤其是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帆船以風力作為動力在水面移動,沒有風的狀況下,帆船就無法移動。帆船上設有風帆,以接收風力來推動船隻,操作風帆以承接最大風力,可使帆船在水上快速移動,當帆船需要轉向時,可以透過船骨和船舷來控制側面的力量,讓船身稍微傾斜來控制航行方向。因此駕駛帆船需要知識、技巧及體力,因此帆船運動是奧運的比賽項目之一。
一般來說 ,駕駛帆船可作為一種休閒娛樂活動,在電子設備的輔助下,可以一個人員操作一艘帆船,但是帆船上設置發電機或蓄電池,會增加帆船的重量並拖慢航行的速度,發電機必須使用油料,使用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請參閱台灣專利申請號098117291號,說明一種可自發電的帆船,該帆船包含一漂浮於一水面11上的船體單元12、一設置於該船體單元12上並可藉由風力驅動該船體單元12於水面11上移動的動力單元13,及一設置於該船體單元13上並位於該水面11下的發電單元14。該動力單元13接收風的吹動,以帶動該船體單元12在水面11移動,進一步使發電單元14在水中移動,以接收水的阻力進行發電。
雖然習知技術揭露了一種使用於帆船的發電裝置,但是實際使用時仍具有下列缺點:
一、不易維修: 習知的發電單元設置於帆船底部,整體結構沒入於水中,損壞時不易維修。
二、發電率差: 習知的發電裝置整體裸露於水中,水的能量容易分散無法集中,因此發電裝置接收到的能量已經衰弱,整體發電率較差。
三、無法觀看發電狀態: 發電裝置的外觀呈螺旋槳,必須整體沒入水中,如放置在水面則大幅減少與水的接觸面,所以人員無法觀看發電裝置的運作狀態。
因此,如何提升以風力作為動力之發電載具的發電率,並可以視狀況設置於水面,以提升使用及維修的便利性,是相關技術人員亟需努力的目標。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該液力發電載具包含一載具單元、一動力單元、一發電單元,及一導流單元。
該載具單元包括一第一載具。
該動力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之風接收體,該風接收體用以接收風的動力以驅動該第一載具在水面移動。
該發電單元包括至少一與該載具單元連接之輪葉模組,及一與該輪葉模組連接之發電模組。
該導流單元包括至少一與該載具單元連接之導流體,該導流體可將水導引至該輪葉模組,以使該輪葉模組接收水的動力並驅動該發電模組發電。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載具單元更包括至少一與該第一載具間隔設置之第二載具,該導流體設置於該第二載具的側邊。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導流單元更包括一與該導流體連接之第一調整模組,及一與該第一調整模組連接之偵測模組,該導流體是一導流板,該偵測模組偵測該第一載具的航行狀況,該第一調整模組依據該偵測模組的偵測資訊控制該導流體,以改變該導流體之角度、大小,及與水的干涉面積。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發電單元更包括一與該輪葉模組連接之第二調整模組,該第二調整模組用以調整該輪葉模組的位置。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導流體為一導流管,該導流體的進水端位於水中,該輪葉模組設置於該導流體的出水端。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導流體為一導流管,該導流體的進水端位於水中,該輪葉模組設置於該導流體內。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載具單元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與該導流體之間的連接體,及一與該連接體連接之拖曳體,該拖曳體沉入水中,該導流體為一設置於該拖曳體之導流管。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輪葉模組設置於該導流體中並於該導流體中界定出轉動段,該導流體之進水端的寬度大於該導流體之轉動段的寬度。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載具單元更包括一與該第一載具連接之連接體,及一與該連接體連接之拖曳體,該拖曳體具有浮力,該輪葉模組設置於該拖曳體上,該導流體為設置於該拖曳體底端的流道。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該輪葉模組凸伸於該導流體中並於該導流體中界定出轉動段,該導流體之進水端的寬度大於該導流體之轉動段的寬度。
本發明之有益功效在於,當該載具單元在水面上移動時,水會對該液力發電載具產生阻力,以使該輪葉模組產生轉動並驅動該發電模組發電,該導流體可以將水導引至該輪葉模組,以使該輪葉模組接收更多水的能量,有效提升發電率。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十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在進行詳細說明前應注意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做表示。
參閱圖2,及圖3,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該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包含一載具單元3、一動力單元4、一發電單元5,及一導流單元6。
該載具單元3包括一第一載具31。較佳地,該第一載具31是一種可漂浮在水面212的船體,實際實施時,該第一載具31可以是其他可漂浮在水面212的物體或浮體,不應以此為限。
該動力單元4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之風接收體41,該風接收體41用以接收風的動力以驅動該第一載具31在水面212移動。較佳地,該風接收體41具有一桅桿411,及複數設置於該桅桿411的風帆412,以使該第一載具31形成帆船態樣,可以接收風力在水面移動位置。實際實施時,該風接收體41可以為其他受風結構或形式(例如風箏浪板等),或其他可承受風力的大面積物體結構,不應以此為限。由於帆船的結構為習知技術,也非本案的重點,於此不再詳加贅述。
該發電單元5包括二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側邊之輪葉模組51,及二與該輪葉模組51連接之發電模組52。該二輪葉模組51為具有複數葉片的轉輪結構,可以承接水的動力並產生轉動,該發電模組52可以設置一個,再以傳動結構進行連接,不應以此為限。
該導流單元6包括二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側邊之導流體61、一與該導流體61連接之第一調整模組62,及一與該第一調整模組62連接之偵測模組63。
該導流體61是一種導流板,並設置在該輪葉模組51旁邊,用以將水流211集中於該輪葉模組51處。較佳地,該導流體61本身具有弧度,用以將水集中。該導流體61與該第一載具31之側邊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之進水端的寬度大於出水端的寬度。
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該二輪葉模組51相較該二導流體61更靠近該第一載具31的尾端,以使該二導流體61在該第一載具31移動時將水導引集中至該二輪葉模組51,以使該輪葉模組51接收到更多的水量,進一步提升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率。實際實施時,可以於該第一載具31之一側設置一組導流體61及輪葉模組51,而該第一載具31之另一側則不設置,不應以此為限。
該偵測模組63用以偵測該第一載具31的航行狀況,該第一調整模組62依據該偵測模組63的偵測資訊控制該導流體61,以改變該導流體61之角度、大小,及與水的干涉面積。該偵測模組63可以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的底部,或是使用拖曳的方式進行設置,以偵測水流211的速度並作為該第一載具31的航行速度,讓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取得該第一載具31的航行情境。
配合參閱圖3,及圖4,當該風接收體41被風吹動時,該風接收體41會帶動該第一載具31於水面212移動,該第一載具31會相對水移動,以使該第一載具31的側邊產生水流211,該二導流體61可以將水流211集中,以使該二輪葉模組51處之水面212的高度高於其他位置之水面212的高度,可以使該輪葉模組51有更多的面積接觸水,水流211會產生更多的阻力以使該輪葉模組51的轉速提升,進一步提升發電單元5的發電率。在此,需要說明的是,一般的發電機(該發電模組52)因轉動力帶動磁鐵,磁力讓線圈產生電力時,會使轉子的轉動產生阻力,轉子連接該輪葉模組51,所以外力轉動該輪葉模組51會產生阻力。如該輪葉模組51的葉片夠大,在承受更多的水量之狀況下,水的動力可以對抗該發電模組52所產生的阻力,以加快該輪葉模組51的轉動速度,進一步使的該發電模組52產生更多的電力。
配合參閱圖5、圖6,及圖7,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該第一調整模組62具有一固定桿621、一與該固定桿621間隔設置之第一控制桿622、一該固定桿621間隔設置之第二控制桿623、一與該固定桿621樞接之齒輪624、一與該齒輪624連接之第一齒件625,及一與該齒輪624連接之第二齒件626。該第一齒件625與一第一板件611連接,該第二齒件626與一第二板件612連接,該第一板件611與該第二板件612相互層疊以組合成該導流體61。
該固定桿621、該第一控制桿622,及該第二控制桿623之一端與該第一載具31連接,而另一端與該導流體61連接。該第一板件611與該第二板件612可圍繞出內部空間,用以設置該齒輪624、該第一齒件625與該第二齒件626。
較佳地,該第一控制桿622設置在該固定桿621的水平位置且彼此間隔,該第一控制桿622可相對該第一載具31進行伸縮,以調整該導流體61夾合水流211的角度。該第二控制桿623設置在該固定桿621的垂直位置且彼此間隔,該第二控制桿623可相對該第一載具31伸縮,以調整該導流體61與水面212的角度,可以調整該導流體61與水的干涉面積。
該固定桿621可相對該第一載具31轉動,該固定桿621與該齒輪624之間設有萬向接頭,該固定桿621可以轉動該齒輪624,以改變該導流體61的大小或面積。
配合參閱圖8,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載具31的外壁312設有孔洞313,該固定桿621於該孔洞313由該第一載具31內部向該第一載具31的側邊穿出,用以將該導流體61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的側邊。其中,該第一調整模組62更具有複數用以固定該固定桿621的第一軸承641、一用以轉動該固定桿621的第一致動器642、一提供該複數第一軸承641及該第一致動器642設置之移動平台643、一與該移動平台643連接之螺桿644,及一與該螺桿644連接之第二致動器645。該複數第一軸承641是設置有軸承的軸承座,以將該固定桿621的位置固定,該第二致動器645將該複數第一軸承641的高度調高後可升高該導流體61的高度,並使該導流體61與水的干涉面積變小。該第二致動器645將該複數第一軸承641的高度調低後可降低該導流體61的高度,並使該導流體61與水的干涉面積變大。其中該第一控制桿622與該第二控制桿623的控制機構也可以設置於該移動平台643上,以使該固定桿621、該第一控制桿622及該第二控制桿623可以同步改變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較佳實施例揭露之第一調整模組62只是其中一種調整該導流體61的其中一種機械結構,目的是改變該導流體61之角度、大小,及與水的干涉面積,實際實施時,可以使用其他的機械結構來調整該導流體61,不應以此為限。
較佳地,該第一調整模組62是一種具有微控制器及複數控制馬達的連動機械結構,可以依據該偵測模組63的偵測資訊來進行該導流體61的調整。舉例來說,當該第一載具31的速度較低時,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調整該導流體61,以使該導流體61與水的干涉面積縮小,並減少該導流體61與水流211的角度,甚至可以將該導流體61離開水面212,以使該輪葉模組51接觸較少的水,避免該發電單元5產生的阻力影響該第一載具31的速度。當該第一載具31的速度較高時,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調整該導流體61,以使該導流體61與水的干涉面積增大,並加大該導流體61與水流211的角度,以使該輪葉模組51接觸到更多的水,並發出更多的電力。實際實施時,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視不同的航行情境來調整該導流體61,不應以此為限,由於自動控制的技術為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詳述。
其中,該第一載具31上可以設置LED燈條,該發電單元5產生的電力可以提供LED燈條發光,可以使沒有設置發電機或蓄電池的第一載具31上,可以產生電力讓所述LED燈條發光,以提供該第一載具31上的照明,或是做為該第一載具31上的發光裝飾,讓該第一載具31成為水面212上更為絢麗的帆船。
參閱圖9,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發電單元5更包括一與該輪葉模組51連接之第二調整模組55,該第二調整模組55用以調整該輪葉模組51的位置。
於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該輪葉模組51與一第一轉動桿511連接,該第一轉動桿511與一第二轉動桿512連接,該第二轉動桿512與一第三轉動桿513連接,該第三轉動桿513與該發電模組52連接,該第一轉動桿511及該第二轉動桿512的連接處為萬向接頭結構,該第二轉動桿512與該第三轉動桿513的連接處為萬向接頭結構,該輪葉模組51帶動該第一轉動桿511、該第二轉動桿512及該第三轉動桿513轉動,用以驅動該發電模組52發電。
於與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調整模組55具有一與該第一轉動桿511連接之第二軸承551、一與該第二軸承511連接之滾珠螺桿552,及一與該滾珠螺桿522連接之步進馬達553。該步進馬達553控制該滾珠螺桿552以控制該第一轉動桿511的高度,進一步控制該輪葉模組51的高度。實際實施時,該第二調整模組55更可以具有可改變該輪葉模組51之水平位置及伸縮位置的調整結構,其中,水平位置及伸縮位置的調整結構也可以使用滾珠螺桿的結構,但不應以此為限。
除此之外,該發電模組52設置在一滾珠滑軌521上,該發電模組52可以在該滾珠滑軌521滑動,用以配合該第二調整模組55調整該輪葉模組51的做動位置。該步進馬達553及該滾珠滑軌521固定在該第一載具31中,以使該第二調整模組55調整該輪葉模組51時,還能將該輪葉模組51的動力傳遞至該發電模組52。
該第二調整模組55的目的是調整該輪葉模組51相對該第一載具31之高度位置、水平位置、伸縮位置及相對角度,以使該輪葉模組51可以配合該導流體61的位置,讓該輪葉模組51具有更多與水的干涉面積,以獲得較佳的發電效益。
參閱圖10,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該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載具單元3更包括一與該第一載具31間隔設置之第二載具32,該第一載具31與該第二載具32組合成雙體帆船,由於雙體帆船的結構為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詳述。其中,於圖8中只有繪製雙體帆船與水面212接觸的局部俯視示意圖,所述雙體帆船的其他結構並未繪製。
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與該第二載具32之間,複數導流體61分別為一種導流板,並分別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與該第二載具32之相對的一側邊,以將水流211集中於該輪葉模組51處,用以提升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率。其中該複數導流體61界定出流道,所述流道的進水端寬度大於出水端寬度,可以集中水量,讓該輪葉模組51可以接觸更多的水,其中,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調整該二導流體61相對該第一載具31及該第二載具32的角度,以調整水流211集中的狀況。
參閱圖11,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四較佳實施例,該第四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三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載具單元3更包括二與該第一載具31間隔設置之第二載具32,並分設於該第一載具31的兩側,以形成三體帆船,由於三體帆船的結構為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詳述。其中,於圖11中只有繪製三體帆船與水面212接觸的局部俯視示意圖,所述三體帆船的其他結構並未繪製。
複數輪葉模組51分設於該二第二載具32與該第一載具31之間,複數導流體61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的兩側,以及該二第二載具32之面向該第一載具31的一側邊。該複數導流體61可以將水流211集中,以使該輪葉模組51接受到更多的水量,用以提升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率。其中,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調整該複數導流體61與水流211的角度,用以調整水流211集中的狀況。
參閱圖12,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五較佳實施例,該第五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導流體61為一種導流管,該導流體61的進水端613位於水中,該導流體61的出水端614設置於水面212上,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該導流體61的出水端614,也就是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水面212上。
於該第五較佳實施例中,該發電單元5更包括一殼體53。該殼體53可以掛設於該第一載具31的側邊,該輪葉模組51容置於該殼體53中,該導流體61的出水端614設置在該殼體53的內部,該導流體61的入水端朝著該第一載具31的航行方向311。實際實施時,該導流體61可以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中,該導流體61之進水端613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的底部並朝著船頭的方向,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的船尾,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的船尾並位在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處,不應以本較佳實施例之舉例為限。
當該第一載具31在水面212航行時,水會從該導流體61的進水端613進入,並於該導流體61的出水端614流出,以在水面212上形成水流211,水流211會沖擊該輪葉模組51,以使該輪葉模組51產生轉動,並驅動該發電模組52進行發電,較佳地,該殼體53底部裸空,可將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流出的水排出。
其中,該殼體53可呈透明狀態,可以查看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的出水狀況,以及該輪葉模組51的轉動狀況,實際實施時,該殼體53可為金屬材質,不應以此為限。由於可由該殼體53可以觀看該導流體61的出水狀況,以及該輪葉模組51的轉動狀況,進一步讓該發電模組52產生電力。因此該第五較佳實施例可作為一種教學組件,用以清楚說明風力吹動該風接收體41使該第一載具31在水面212航行,並於該第一載具31在航行的狀態下由該導流體61取得水流211,再將水流211導引至位於水面212上的輪葉模組51,以使該輪葉模組51驅動該發電模組52並發出電力,一連串的動力轉換的目的就是將風力轉換成電力。
參閱圖13,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六較佳實施例,該第六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五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於,該輪葉模組51為橫向設置,是以水平之轉動方向514進行轉動。
該輪葉模組51設置在水面上,於該第六較佳實施例,該輪葉模組51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上,該導流體61設置與該第一載具31的側邊,該導流體61之進水端613設置於水中,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設置水面上方,該輪葉模組51的設置位置靠近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該動力單元4之風接收體41受風吹動,可帶動該第一載具31向該航行方向311前進,水就會由該導流體61之進水端613進入,並與該導流體61之出水端614流出,流出的水會沖擊該輪葉模組51以使該輪葉模組51以水平之轉動方向514進行轉動,並驅動該發電模組52發電。
參閱圖14,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七較佳實施例,該第七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五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於,該導流體61為一種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的導流管,該導流體61的進水端613位於水中,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該導流體61內。實際實施時,該導流體61、該輪葉模組51,及該發電模組52可以設置在沉水物體中,不應以此為限。
較佳地,該導流體61設置在該第一載具31之船尾的底部,該導流體61的進水端613朝著該第一載具31的航行方向311,該導流體61的出水端614則不限制設置於水面212上或水底中,該輪葉模組51是一種螺旋槳結構,該輪葉模組51與該發電模組52位於相同的水平高度,該導流體61具有彎折以配合該輪葉模組51與該發電模組52的位置,以使該輪葉模組51連接一轉動桿54並驅動該發電模組52進行發電。
參閱圖15,及圖16,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八較佳實施例,該第八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載具單元3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與該導流體61之間的連接體33,及一與該連接體33連接之拖曳體34,該拖曳體34沉入水中,該導流體61為一設置於該拖曳體34之導流管。
於該第八較佳實施例,該連接體33是一種繩子,該拖曳體34為圓筒形狀。實際實施時,不應以此為限。
較佳地,該輪葉模組51是一種螺旋槳結構,實際實施時,可使用其他可擷取水流211能量的結構,如水輪機,不應以此為限。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該導流體61中,並於該導流體61中界定出轉動段615。其中,該導流體61之進水端613的寬度大於該導流體61之轉動段615的寬度。
因為該導流體61之進水端613的寬度大於該導流體61之轉動段615的寬度,所以該導流體61可以將水流211集中,可以提升該導流體61之轉動段615的壓力,讓該輪葉模組51可以轉動的更快。除此之外,保持穩定的水壓,可以讓該發電模組52穩定的發電。
該發電模組52與該輪葉模組51連接,該輪葉模組51可以驅動該發電模組52發電,該連接體33上可以設置電線,所述電線可以將該發電模組52產生的電力傳輸至該第一載具31。
參閱圖17,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九較佳實施例,該第九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九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導流體61設置於該第一載具31的底部。
當該動力單元4之風接收體41受風吹動時,會帶動該第一載具31朝航行方向311前進,對於該第一載具31來說,水流211方向會向該第一載具31的船尾流動,因此,水會經由該導流體61的進水端613進入,再由該導流體61的出水端614流出。其中,該導流體61的轉動段615的寬度小於該導流體61的進水端613,因此該導流體61會擠壓水流以使該輪葉模組51的轉速增加,進一步提升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效益。
參閱圖18,及圖19,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十較佳實施例,該第十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九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詳述,不同之處在於,該拖曳體34具有浮力,該輪葉模組51為具有複數葉片的轉輪,該輪葉模組51設置於該拖曳體34上,該導流體61為設置於該拖曳體34底端的流道。實際實施時,可以設置複數拖曳體34,並以串接的方式進行拖曳,可以提升發電的電量。
較佳地,該拖曳體34具有一底壁,及二由該底壁向下延伸的側壁,該底壁與該二側壁界定出該導流體61,該底壁上設有方形穿孔,該輪葉模組51由所述方形穿孔凸伸於該導流體61中,並於該導流體61中界定出轉動段615。
該導流體61之進水端613的寬度大於該導流體61之轉動段615的寬度,可以集中該導流體61之轉動段615中水的能量,進一步提升該輪葉模組51的轉動速度,並穩定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確實具有下列功效:
一、容易維修: 該液力發電載具可以模組化的方式架設於該第一載具31的側邊,也可以利用拖曳的方式,在水底或水面212進行發電,維修人員可容易接觸。當該發電單元5發生損壞,可以輕易地對該發電單元5進行維修。
二、提升發電率: 該導流單元6之導流體61可以將水流211集中,讓該輪葉模組51接收更多水的能量,可以提升該發電模組52更多的發電量。
三、自動採用最佳的發電模式: 該偵測模組63可以偵測該第一載具31航行速度,以使該第一調整模組62分析出該第一載具31之航行情境,並依據不同的航行情境自動調整該導流體61之角度、大小,及與水的干涉面積。
綜上所述,該動力單元4接收風的力量,以驅動該載具單元3移動,該載具單元3帶動該發電單元5移動,以使該輪葉模組51與水相互干涉並產生轉動運動,可以驅動該發電模組52發電。該導流體61可以集中水流211並增加水量或水壓,以提升該輪葉模組51的轉速並增加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率,更可以穩定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該第一調整模組62可以接收該偵測模組63,以取得該載具單元3的航行情境,並自動調整該導流體61之角度、大小,及與水的干涉面積,該第二調整模組55可配合該導流體61的位置進行調整,以使該輪葉模組51可與水產生最佳的干涉面積,進一步提升該發電模組52的發電效益,故確實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十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1:水面 12:船體單元 13:動力單元 14:發電單元 211:水流 212:水面 3:載具單元 31:第一載具 311:航行方向 312:外壁 313:孔洞 32:第二載具 33:連接體 34:拖曳體 4:動力單元 41:風接收體 411:桅桿 412:風帆 5:發電單元 51:輪葉模組 511:第一轉動桿 512:第二轉動桿 513:第三轉動桿 514:轉動方向 52:發電模組 521:滾珠滑軌 53:殼體 54:轉動桿 55:第二調整模組 551:第二軸承 552:滾珠螺桿 553:步進馬達 6:導流單元 61:導流體 611:第一板件 612:第二板件 613:進水端 614:出水端 615:轉動段 62:第一調整模組 621:固定桿 622:第一控制桿 623:第二控制桿 624:齒輪 625:第一齒件 626:第二齒件 63:偵測模組 641:第一軸承 642:第一致動器 643:移動平台 644:螺桿 645:第二致動器
圖1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台灣專利申請號098117291號,一種可自發電的帆船; 圖2是一立體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說明一設置有導流體及輪葉模組之第一載具; 圖3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設置有導流體及輪葉模組之第一載具的俯視態樣; 圖4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在該第一載具的移動下,該導流體將水面升高的側視態樣; 圖5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調整該導流體的俯視態樣; 圖6是一局部後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調整該導流體的局部後視態樣; 圖7是一局部側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可調整該導流體之大小結構的局部側視態樣; 圖8是一局部側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可調整該輪葉模組高度之第一調整模組的局部側視態樣; 圖9是一局部立體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說明用以調整一輪葉模組高度位置之一第二調整模組的局部立體態樣; 圖10是一俯視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說明一第一載具與一第二載具間設置導流體及輪葉模組的俯視態樣; 圖11是一俯視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四較佳實施例,說明一第一載具與二第二載具間設置導流體及輪葉模組的俯視態樣; 圖12是一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五較佳實施例,說明一導流體在一航行方向時,將水帶離水面以產生水流並驅動一輪葉模組轉動之局部側視態樣; 圖13是一立體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六較佳實施例,說明一可水平方向轉動之輪葉模組的立體態樣; 圖14是一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七較佳實施例,說明於一第一載具之底面設置導流體,並於該導流體中設置輪葉模組的局部側視剖面態樣; 圖15是一側視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八較佳實施例,說明一第一載具以一連接體連接一拖曳體的側視態樣; 圖16是一局部剖面示意圖,說明該第八較佳實施例中,設置於該拖曳體中之導流體的局部剖面態樣; 圖17是一側視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九較佳實施例,說明設置於一第一載具底部的導流體及輪葉模組,以及該導流體之進水端的寬度大於轉動段寬度的側視態樣; 圖18是一側視剖面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之一第十較佳實施例,說明一連接體連接一拖曳體,設置於該拖曳體中之導流體、輪葉模組及發電模組的側視剖面態樣;及 圖19是一仰視示意圖,說明於該第十較佳實施例,該拖曳體底部之導流體的仰視態樣。
211:水流
3:載具單元
31:第一載具
5:發電單元
51:輪葉模組
52:發電模組
6:導流單元
61:導流體
62:第一調整模組
63:偵測模組

Claims (4)

  1. 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包含:一載具單元,包括一第一載具;一動力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之風接收體,該風接收體用以接收風的動力以驅動該第一載具在水面移動;一發電單元,包括至少一與該載具單元連接之輪葉模組,及一與該輪葉模組連接之發電模組;及一導流單元,包括至少一連接於該第一載具且設置於該第一載具外部之導流體,該導流體可將水導引至該輪葉模組,以使該輪葉模組接收水的動力並驅動該發電模組發電,其中,該導流體為一導流管,該導流體的進水端位於水中,該輪葉模組設置於該導流體的出水端,且該出水端是位於水面上。
  2. 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包含:一載具單元,包括一第一載具,其中,該載具單元更包括至少一與該第一載具間隔設置之第二載具,該導流體是位於該第一載具外部且設置於該第一載具與該第二載具之間;一動力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之風接收體,該風接收體用以接收風的動力以驅動該第一載具在水面移動;一發電單元,包括至少一與該載具單元連接之輪葉模組,及一與該輪葉模組連接之發電模組;及一導流單元,包括至少一與該載具單元連接之導流體,該導流體可將水導引至該輪葉模組,以使該輪葉模組接收水 的動力並驅動該發電模組發電。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其中,該導流單元更包括一與該導流體連接之第一調整模組,及一與該第一調整模組連接之偵測模組,該導流體是一導流板,該偵測模組偵測該第一載具的航行狀況,該第一調整模組依據該偵測模組的偵測資訊控制該導流體,以改變該導流體之高度、角度、大小,及與水的干涉面積。
  4. 一種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包含:一載具單元,包括一第一載具;一動力單元,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載具之風接收體,該風接收體用以接收風的動力以驅動該第一載具在水面移動;一發電單元,包括至少一與該載具單元連接之輪葉模組,及一與該輪葉模組連接之發電模組;其中,該發電單元更包括一與該輪葉模組連接之第二調整模組,該第二調整模組用以調整該輪葉模組相對於該載具單元的位置;及一導流單元,包括至少一連接於該第一載具且位於該第一載具外部之導流體,該導流體可將水導引至該輪葉模組,以使該輪葉模組接收水的動力並驅動該發電模組發電。
TW109118363A 2020-06-01 2020-06-01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TWI726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8363A TWI726736B (zh) 2020-06-01 2020-06-01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CN202110526486.2A CN113753212A (zh) 2020-06-01 2021-05-14 以风力前进的液力发电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8363A TWI726736B (zh) 2020-06-01 2020-06-01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6736B true TWI726736B (zh) 2021-05-01
TW202146283A TW202146283A (zh) 2021-12-16

Family

ID=7703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363A TWI726736B (zh) 2020-06-01 2020-06-01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3212A (zh)
TW (1) TWI7267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060A1 (zh) * 2021-06-10 2022-12-15 刘文晏 以风力前进的液力发电载具
FR3125012A1 (fr) * 2021-07-07 2023-01-13 Philippe TOURMEAU Dispositif transformant la force anti dérive d’un voilier en énergie électriqu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41781A (en) * 2009-05-25 2010-12-01 Univ Ishou Self-generating sailboat
TW201333327A (zh) * 2012-02-13 2013-08-16 Wen-Yen Liu 洋流發電系統
TW201506245A (zh) * 2013-08-13 2015-02-16 Wen-Yen Liu 載具式波浪發電裝置
CN109018280A (zh) * 2018-07-17 2018-12-18 大连寰信自动化有限公司 垂直轴转轮推进器及采用该推进器的发电制氢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0182Y (zh) * 1999-04-15 2000-03-22 冯宁 漂浮三体波力发电船
US6508191B1 (en) * 2001-08-13 2003-01-21 Raymond E. Spoljaric Aqua turbo generator
US20070292259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Kenneth Syung-Kyun Choie Floating power plant for extracting energy from flowing water
CN102180237B (zh) * 2011-04-21 2013-07-10 廖兴华 游动式风力发电船
CN202628369U (zh) * 2012-06-13 2012-12-26 李方荣 一种趸船导流发电设备
CN103419921B (zh) * 2013-05-23 2015-09-16 上海理工大学 多能源动力船舶
CN104863796A (zh) * 2015-05-12 2015-08-26 浙江海洋学院 应用于渔船的风流联合发电节能装置
CN205532992U (zh) * 2016-03-11 2016-08-31 庄秀宝 一种水力发电装置
CN205605349U (zh) * 2016-04-06 2016-09-28 龚树勇 一种船舶水流能发电储能动力装置
CN108590923A (zh) * 2018-04-09 2018-09-28 刘宇 一种船用拖拽式海洋能采集发电装置
CN109899215B (zh) * 2019-03-20 2020-10-20 王焕明 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发电的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41781A (en) * 2009-05-25 2010-12-01 Univ Ishou Self-generating sailboat
TW201333327A (zh) * 2012-02-13 2013-08-16 Wen-Yen Liu 洋流發電系統
TW201506245A (zh) * 2013-08-13 2015-02-16 Wen-Yen Liu 載具式波浪發電裝置
CN109018280A (zh) * 2018-07-17 2018-12-18 大连寰信自动化有限公司 垂直轴转轮推进器及采用该推进器的发电制氢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060A1 (zh) * 2021-06-10 2022-12-15 刘文晏 以风力前进的液力发电载具
FR3125012A1 (fr) * 2021-07-07 2023-01-13 Philippe TOURMEAU Dispositif transformant la force anti dérive d’un voilier en énergie électr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6283A (zh) 2021-12-16
CN113753212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9023B1 (en) Direct drive rotary wave energy conversion
TWI726736B (zh) 以風力前進的液力發電載具
US20140339832A1 (en)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over water
US20170264100A1 (en) System for storing electrical power
RU2727657C2 (ru) Плавучая платформа
EP2759696A2 (en) Power gener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floating body, ship propelling apparatus, and foldable and windable wing included in the power generation apparatus
US20090160188A1 (en) Migler's windmill as a lamppost-windmill, and with sails mounted on a common mast, and with horizontally yoked sails, and as a river-turbine, and as a windmill-sailboat
CN105587460B (zh) 适用于洋流的发电装置
JP2008501084A (ja) 水中発電システム
TWM625111U (zh) 洋流發電裝置
KR101179682B1 (ko) 부유식 해상 풍력발전설비
JP2013002399A (ja) 風力の一部を風上への推進力に利用することで、海底に係留しなくても風に流されない洋上風力発電用風車。
CN113772067A (zh) 一种新型基于清洁能源的长续航力无人船
WO2022257060A1 (zh) 以风力前进的液力发电载具
CN101676550A (zh) 一种水力作用装置
CN212313848U (zh) 一种运用风力的船
TWI778856B (zh) 洋流發電裝置
CN106401876B (zh) 一种船用风力压差增速发电设备
CN215826957U (zh) 高压射流驱动系统
CN215663904U (zh) 海能驱航发电打桩半潜船
CN215752970U (zh) 海能驱航及发电半潜船
CN113998079B (zh) 一种海上救生装置
CN118494702A (zh) 一种半潜式风电船
JP2007297018A (ja) バッテリー駆動式船舶
CN116624314A (zh) 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