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4886B -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 Google Patents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4886B
TWI724886B TW109114875A TW109114875A TWI724886B TW I724886 B TWI724886 B TW I724886B TW 109114875 A TW109114875 A TW 109114875A TW 109114875 A TW109114875 A TW 109114875A TW I724886 B TWI724886 B TW I7248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ype
ohmic contact
accumulation
contac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3501A (zh
Inventor
許晉瑋
李依珊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中央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中央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中央大學
Priority to TW109114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488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4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48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3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350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為新穎之砷化銦鋁(InAlAs)單光子累增崩潰二極體(Avalanche Photodiode, APD)結構,採取至少二層以上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具有複數累增層;如果用單層的累增層,當增益開到很大的時候,速度會劣化的很快,本發明透過二層的累增層設計,當增益很大的時候,速度劣化的現象可被抑制住,對元件進行速度量測後,顯示本發明相較先前技術具有較快的速度表現,證明本發明增設二層以上的累增層,係可有效改善單光子偵測的特性,特別適用於單光子偵測器使用。

Description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尤指涉及一 種採取多層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特別係指當增益(gain)很大的時候,速度劣化的現象係可被抑制住,可改善單光子偵測的特性者。
為滿足更大虛擬系統與巨量資料(bit data)之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需求,傳統銅線早已無法擔當傳輸重任(≥~100m),勢必只能寄望傳輸頻寬仍深不見底之光纖;在考量不同傳輸距離之市場規模、成本與可預期發展之技術等,400 GbE乙太網路專案小組之目標將制訂出四種不同距離目標之傳輸介面,分別為100 m、500 m、2 km與10 km,其中100 m之400 Gbps幾乎已確定續用100 GbE乙太網路中之每通道25 Gbps之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VCSEL @ 850 nm)之直接調變訊號於多模光纖(multimode fiber, MMF)中傳輸,只是得將雷射與光纖數量增加為四倍來達到400 Gbps之目標。而500 m以上則將使用1310 nm之光源在單模光纖(single-mode fiber, SMF)中傳輸;在400 GbE乙太網路專案小組目前的考量方案中,可能的方案包含每單一光源之訊號速度在50 Gbps或100 Gbps,再以八個或四個通道(多波長於單一光纖或單一波長於多條光纖)來達到400 Gbps之傳輸量;然而,當乙太網路中單一光源速度來到大於25 Gbps時,考量到高頻寬之光電元件(包含發射模組中之電光調變與接收模組中之光電轉換等)之輸出光功率通常較小(大約1 mW;-2至+2 dBm),若還要使用波長劃分多工(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技術,則其被動元件內部之介入損耗將會使得功率預算(power budget)變成限制系統最大傳輸容量之關鍵。如文獻一(M. Nada, T. Yoshimatsu, Y. Muramoto, H. Yokoyama, and H. Matsuzaki,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Avalanche Photodiodes for 100-Gb/s Systems and Beyond,”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33, no. 5, pp. 984-990, March, 2015.)所載關於系統中介入損耗之成因中可知,在系統之接收端約需要-13 dBm 之敏感度。一般p-i-n之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所組成之接收器(receiver)在25 Gbit/sec頻寬操作下約只有-10 dBm以上之敏感度。
第5圖為文獻二(E. Ishimura, E. Yagyu, M. Nakaji,  S. Ihara, K. Yoshiara, T. Aoyagi, Y. Tokuda, and T. Ishikawa, “Degradation Mode Analysis on Highly Reliable Guarding-Free Planar InAlAs Avalanche Photodiodes,”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25, pp. 3686-3693, Dec., 2007.)提出以平面砷化銦鋁(InAlAs)為累增層之累增崩潰光二極體橫截面結構。如該圖所示高電場區域(High-Field Region)3,其雖有鋅擴散區域將電場侷限,但無凸台(mesa)結構,使得在邊緣部分電場侷限較差。很容易超過臨限的崩潰電場(>550 kV/cm)。當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 M-layer)縮薄時為了達到所需要的操作增益,邊緣會有崩潰之問題。
第6圖則為目前NTT Electronic(即文獻一)在最近兩年所研發出 來之25與50 Gbit/sec之崩潰光電二極體橫截面結構,其結構(from Top to Bottom)係由一N-型接觸層(N-contact layer)40、一邊緣場緩衝層(edge-field buffer layer)41、一N-型充電層(N-charge layer)42、一砷化銦鋁(InAlAs)累增層(avalanche layer)43、一P-型充電層44、一無摻雜砷化銦鎵(InGaAs)吸收層45、一P-型砷化銦鎵吸收層46、一P-型接觸層47、一半絕緣InP基板48、以及一抗反射層49所組成。如該圖所示,為了達到好的電場侷限,此結構相當特別的將砷化銦鋁累增層43與N-型接觸層40放到了接近元件表面(倒置結構),如此將會把砷化銦鋁累增層43電場大部份侷限在N-型接觸層40下方,然而為了降低表面崩潰之機率,多餘之邊緣場緩衝層41與N-型充電層42是需要的,惟如此可能會對元件之速度造成影響。而且此倒置結構(p-side down)之結構也需要使用較寬能隙之P-型InP基合金(P-type InP based alloy),如此將會造成歐姆接觸製作困難而且使整個元件之電阻變大。除此之外,此結構也會犧牲在P-型砷化銦鎵吸收層46之電場侷限,使得元件之寄生電容有可能變大,同時也因為吸收層中較強之邊緣場(fringe field)而增加元件封裝之困難度(如文獻三:F. Nakajima, M. Nada, and T. Yoshimatsu “High-Speed Avalanche Photodiode and High-Sensitivity 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 for 100-Gb/s Ethernet,” to be published in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 33, 2015.)。因此,該文獻一為了侷限電場而將累增層做在外面使其曝露在空氣中,此舉將造成可靠度問題。
由文獻一中展示之元件分別在25 Gbit/sec與50 Gbit/sec操作下之 靈敏度量測結果,可以清楚看到其25與50 Gbit/sec之靈敏度約在-15.5 dBm與-11 dBm。分別與pin光偵測器系列(pin PD based)之25與50 GHz光接收模組相比之下其增加之響應度約在~4 dB與~1.5 dB左右。由此結果可知,隨著資料率(data rate)之增加此崩潰光電二極體結構能增強之靈敏度將會隨之變小。這極有可能因為是隨著需要操作頻寬之增大,累增層需要變薄,惟此使得暗電流急遽地上升而導致靈敏度劣化。
有鑑於此,本案申請人先前曾申請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I595678 之光偵測元件,係使用雙平台(double mesa)結構而達成累增層電場侷限之效果;惟考慮到電洞速度遠慢於電子速度,導致電洞會容易累積在本質區,形成電場遮蔽效應,造成內部電場變小,所以載子排出速度變慢,進而影響到輸出功率,導致元件速度變得很慢。據此,本案申請人另申請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I664718之凸台狀累增光偵測器元件,然而此結構僅蝕刻上面的P型電場控制層,但其與下面的P型電場控制層彼此距離過遠,電力比較分散,導致電場侷限較差,容易引起邊緣崩潰,從而減低元件的操作速度。並且,本案申請人亦發現使用單層的累增層,當增益開到很大的時候,速度會劣化的很快,鑑於累增層的要求是越厚越好,可以降低暗計數(dark count rate, DCR),可是越厚它的二次崩潰機率(afterpulsing probability, APP)也會跟著增加,因此傳統前案的增益越高,頻寬(bandwidth)越是下降。故,ㄧ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 供一種採取多層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在接近崩潰電壓(Vbr)的偏壓下,第一累增層開始允許顯著的倍增增益,這可避免將第二累增層推入深累崩區以進行非常高的增益操作。因此可發現當增益很大的時候,速度劣化的現象係可被抑制住,可有效用於改善單光子偵測特性使用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至少2層以上的累增層 設計,透過將累增層拆成二層的第一與第二累增層,真正有效發生崩潰的區域就只有300 nm(即第二累增層),意即,整體累增層的厚度有500 nm(第一累增層200 nm加上第二累增層300 nm),但有效操作崩潰電場的只有300 nm的第二累增層部分,所以可同時滿足累增層的厚度需求,但有效發生崩潰的區域僅有厚度較整體薄的第二累增層,進而可以抑制二次崩潰機率,也能同時抑制暗計數,達到改善單光子偵測特性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係包括:一P型歐姆接觸層(Ohmic Contact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一半導體;一N型歐姆接觸層,係為n+-型摻雜之第二半導體;一P型透光層(Window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三半導體,並夾置於該P型歐姆接觸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第一帶溝漸變層(Graded Bandgap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四半導體,並夾置於該P型透光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光吸收層(Absorption Layer),係為無摻雜之第五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一帶溝漸變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第二帶溝漸變層,係為無摻雜之第六半導體,並夾置於該光吸收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Field Control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七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二帶溝漸變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第一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係為無摻雜之第八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係為p-型摻雜之第九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一累增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一第二累增層,係為無摻雜之第十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以及一N型接觸層(Contact Layer),係為n-型摻雜之第十一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二累增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該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元件之結構(from Top to Bottom)係由上述P型歐姆接觸層、P型透光層、第一帶溝漸變層、光吸收層、第二帶溝漸變層、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第一累增層、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第二累增層、N型接觸層以及N型歐姆接觸層所組成,成為陰極(n-side(M-layer) down)電極在下之磊晶層結構,以多層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增加累增層的整體厚度,並使真正有效操作崩潰電場的區域僅限該第二累增層,藉此同時滿足累增層的厚度需求,但有效區域僅在相對整體厚度為薄的該第二累增層,俾以抑制二次崩潰機率(afterpulsing probability, APP),也同時抑制暗計數(dark count rate, DCR)。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磊晶層結構係成長於一半絕緣或導電 之半導體基板上。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 鎵(InGaAs)、該P型透光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鋁(InAlAs)、該第一帶溝漸變層為p+-型摻雜之InGaAs、該光吸收層為無摻雜之InGaAs、該第二帶溝漸變層為無摻雜之InGaAs、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一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二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N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AlAs、以及該N型歐姆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P。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為p+-型摻雜之InGaAs 、該P型透光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一帶溝漸變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鎵AlInAs、該光吸收層為無摻雜之InGaAs、該第二帶溝漸變層為無摻雜之AlInAs、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一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 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二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N 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AlAs、以及該N型歐姆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P。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為p+-型InxGa1-xAs, 且x係為0.53。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P型透光層為p+-型摻雜之InxAl1-xAs ,且x係為0.52。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光吸收層為無摻雜之InxGa1-xAs,且 x係為0.53。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一、二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 之InxAl1-xAs,且x係為0.52。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一、二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xAl1-xAs ,且x係為0.52。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N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xAl1-xAs, 且x係為0.52。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一累增層之厚度係為200nm的±20% 之範圍內,該第二累增層之厚度係為300 nm的±20%之範圍內。
請參閱『第1圖~第4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 之橫剖面示意圖、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二次崩潰機率量測示意圖、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時基抖動量測示意圖、及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暗計數量測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結構(from Top to Bottom)係由一P型歐姆接觸層(Ohmic Contact Layer)11、一P型透光層(Window Layer)12、一第一帶溝漸變層(Graded Bandgap Layer)13、一光吸收層(Absorption Layer)14、一第二帶溝漸變層15、一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Field Control Layer)16、一第一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 M-layer)17、一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18、一第二累增層19、一N型接觸層(Contact Layer)20以及一N型歐姆接觸層21所組成,成為陰極(n-side(M-layer) down)電極在下之磊晶層結構,以多層累增層設計,增加累增層的整體厚度,並使真正有效操作崩潰電場的區域僅限該第二累增層19,藉此同時滿足累增層的厚度需求,但有效區域僅在相對整體厚度為薄的該第二累增層19,俾以抑制二次崩潰機率(afterpulsing probability, APP),也同時抑制暗計數(dark count rate, DCR)。
上述所提P型歐姆接觸層11係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鎵(InGaAs) ,用以作為P型電極,且在該P型歐姆接觸層11上係可進一步包含一P型金屬導電層(圖中未示);其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11之厚度為10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P型透光層12係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鋁(InAlAs),並夾置 於該P型歐姆接觸層11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P型透光層12之 厚度為30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第一帶溝漸變層13係為p+-型摻雜之InGaAs或AlInAs,並夾置 於該P型透光層12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第一帶溝漸變層13總厚度為4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光吸收層14係為無摻雜之InGaAs,並夾置於該第一帶溝漸變 層13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光吸收層14之厚度為200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第二帶溝漸變層15係為無摻雜之InGaAs,並夾置於該光吸收 層14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第二帶溝漸變層15總厚度為4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16係為p-型摻雜之InAlAs,並夾置於該 第二帶溝漸變層15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16之厚度為3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第一累增層17係為無摻雜之InAlAs,並夾置於該第一P型電 場控制層16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第一累增層17之厚度為 20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18係為p-型摻雜之InAlAs,並夾置於該 第一累增層17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18之厚度為3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第二累增層19係為無摻雜之InAlAs,並夾置於該第二P型電 場控制層18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第二累增層19之厚度為30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N型接觸層20係為n-型摻雜之InAlAs,並夾置於該第二累增 層19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間;其中該N型充電層20之厚度為100 nm的±20%之範圍內。
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係為n+-型摻雜之InP,用以作為N型電極, 且在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上係可進一步包含一N型金屬導電層(圖中未示);其中該N型歐姆接觸層21之厚度為800 nm的±20%之範圍內。
本發明磊晶層結構1係成長於一半絕緣或導電之半導體基板 22上;其中該半導體基板22可為n-型摻雜之化合物半導體,如砷化鎵(GaAs)、銻化鎵(GaSb)、InP或氮化鎵(GaN)所形成,亦或可由四族元素半導體,如矽(Si)所形成。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流程構成一全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於一實施例中,上述P型歐姆接觸層11為p+-型摻雜之 InxGa1-xAs,該光吸收層14為無摻雜之InxGa1-xAs,且x皆為0.53。
於一實施例中,上述P型透光層12為p+-型摻雜之InxAl1-xAs, 該第一、二P型電場控制層16、18為p-型摻雜之InxAl1-xAs,該第一、二累增層17、19為無摻雜之InxAl1-xAs,以及該N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xAl1-xAs,且x皆為0.52。
本發明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所需求之磊晶層結構1成 長方法無限制,可為任何習知之磊晶成長方法及其條件,較佳為使用分子束磊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OCVD)或氫化物氣相磊晶(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 HVPE)等磊晶成長方法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板22上。
本發明考量可靠度,採取陰極電極在下之磊晶層結構1,讓第 一、二累增層17、19電場最強之區域包覆在元件內部底層以避免表面擊穿(Surface breakdown),且與前述先前技術相較,本發明係採取多層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不會因為增益(gain)的增加而使速度劣化很快,可有效改善單光子偵測的特性。傳統作法由於使用單層的累增層,當增益開到很大的時候,速度會劣化的很快,本發明使用複數累增層,本實施例以第一、二累增層17、19為例,在接近崩潰電壓(Vbr)的偏壓下,第一累增層17開始允許顯著的倍增增益,這可避免將第二累增層19推入深累崩區進行非常高的增益操作。因此可發現當增益很大的時候,本發明速度劣化的現象係可被抑制住,所以可適用於作為單光子偵測器使用。
鑑於累增層的要求是越厚越好,可以降低暗計數,可是越厚其二 次崩潰機率也會跟著增加,本發明透過將累增層拆成二層的第一、二累增層 17、19(如第1圖所示),當增益很大的時候,速度劣化的現象可被抑制住,如第2圖所示,縱軸是二次崩潰機率,橫軸是推遲時間(hold-off time),該圖係用以決定元件操作的速度,時間越長代表速度越慢,二次崩潰機率會隨著速度操作越快而越嚴重。由第2圖中顯示結果可知,本發明所提結構,其速度可以操作在0.1μ-sec還可以保持二次崩潰機率在1%以下的效果,亦即,其時間很短就可以到1%以下。
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時基抖動量測結果如第3圖所示,顯示的 抖動是越窄越好,代表其表現出時間越短越好。由第3圖可見,從半高寬(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來看,本發明可以做到小於70皮秒(psec)。
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在不同溫度下的暗計數表現如第4圖所示。 示。由第4圖可見,在同樣暗計數底下,本發明有更好的二次崩潰機率的表現。
藉此,本發明所提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具有至少2層 以上的累增層設計,透過將累增層拆成二層的第一與第二累增層,真正有效發生崩潰的區域就只有300 nm(即第二累增層),意即,整體累增層的厚度有500 nm(第一累增層200 nm加上第二累增層300 nm),但有效操作崩潰電場的只有300 nm的第二累增層部分,所以本發明可同時滿足累增層的厚度需求,但有效發生崩潰的區域僅有厚度較整體薄的第二累增層,所以可以抑制二次崩潰機率,也能同時抑制暗計數,藉此可改善單光子偵測的特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一種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可有效 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採取多層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以2層的第一、二累增層為例,在接近崩潰電壓(Vbr)的偏壓下,第一累增層開始允許顯著的倍增增益(gain),可避免將第二累增層推入深累崩區以進行非常高的增益操作,因此可發現當增益很大的時候,本發明可抑制二次崩潰機率,也能同時抑制暗計數,使得速度劣化的現象可被抑制住,藉此可有效改善單光子偵測的特性,進而使本發明之產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發明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 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本發明部分) 11:P型歐姆接觸層 12:P型透光層 13:第一帶溝漸變層 14:光吸收層 15:第二帶溝漸變層 16: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 17:第一累增層 18: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 19:第二累增層 20:N型接觸層 21:N型歐姆接觸層 22:半導體基板 (習用部分) 3:高電場區域 40:N-型接觸層 41:邊緣場緩衝層 42:N-型充電層 43:砷化銦鋁累增層 44:P-型充電層 45:無摻雜砷化銦鎵吸收層 46:P-型砷化銦鎵吸收層 47:P-型接觸層 48:半絕緣InP基板 49:抗反射層
第1圖,係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橫剖面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二次崩潰機率量測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時基抖動量測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單光子偵測器之暗計數量測示意圖。 第5圖,係習用之InAlAs APD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6圖,係另一習用之InAlAs APD結構剖面示意圖。
11:P型歐姆接觸層
12:P型透光層
13:第一帶溝漸變層
14:光吸收層
15:第二帶溝漸變層
16: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
17:第一累增層
18: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
19:第二累增層
20:N型接觸層
21:N型歐姆接觸層
22:半導體基板

Claims (11)

  1. 一種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係包括: 一P型歐姆接觸層(Ohmic Contact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一半導體; 一N型歐姆接觸層,係為n+-型摻雜之第二半導體; 一P型透光層(Window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三半導體,並夾置於該P型歐姆接觸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第一帶溝漸變層(Graded Bandgap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四半導體,並夾置於該P型透光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光吸收層(Absorption Layer),係為無摻雜之第五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一帶溝漸變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第二帶溝漸變層,係為無摻雜之第六半導體,並夾置於該光吸收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Field Control Layer),係為p-型摻雜之第七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二帶溝漸變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第一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係為無摻雜之第八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係為p-型摻雜之第九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一累增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一第二累增層,係為無摻雜之第十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以及 一N型接觸層(Contact Layer),係為n-型摻雜之第十一半導體,並夾置於該第二累增層與該N型歐姆接觸層之間; 該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元件之結構(from Top to Bottom)係由上述P型 歐姆接觸層、P型透光層、第一帶溝漸變層、光吸收層、第二帶溝漸變層、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第一累增層、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第二累增層、N型接觸層以及N型歐姆接觸層所組成,成為陰極(n-side(M-layer) down)電極在下之磊晶層結構,以多層累增層(Multiplication layer)設計,增加累增層的整體厚度,並使真正有效操作崩潰電場的區域僅限該第二累增層,藉此同時滿足累增層的厚度需求,但有效區域僅在相對整體厚度為薄的該第二累增層,俾以抑制二次崩潰機率(afterpulsing probability, APP),也同時抑制暗計數(dark count rate, DCR)。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磊晶層結構係成長於一半絕緣或導電之半導體基板上。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鎵(InGaAs)、該P型透光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鋁(InAlAs)、該第一帶溝漸變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鎵、該光吸收層為無摻雜之InGaAs、該第二帶溝漸變層為無摻雜之InGaAs、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一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二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N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AlAs、以及該N型歐姆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P。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為p+-型摻雜之InGaAs、該P型透光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一帶溝漸變層為p+-型摻雜之砷化銦鎵AlInAs、該光吸收層為無摻雜之InGaAs、該第二帶溝漸變層為無摻雜之AlInAs、該第一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一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第二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AlAs、該第二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AlAs、該N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AlAs、以及該N型歐姆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P。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P型歐姆接觸層為p+-型InxGa1-xAs,且x係為0.53。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P型透光層為p+-型摻雜之InxAl1-xAs,且x係為0.52。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光吸收層為無摻雜之InxGa1-xAs,且x係為0.53。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第一、二P型電場控制層為p-型摻雜之InxAl1-xAs,且x係為0.52。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第一、二累增層為無摻雜之InxAl1-xAs,且x係為0.52。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N型接觸層為n-型摻雜之InxAl1-xAs,且x係為0.52。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其中,該第一累增層之厚度係為200 nm的±20%之範圍內,該第二累增層之厚度係為300 nm的±20%之範圍內。
TW109114875A 2020-05-05 2020-05-05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TWI724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875A TWI724886B (zh) 2020-05-05 2020-05-05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875A TWI724886B (zh) 2020-05-05 2020-05-05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4886B true TWI724886B (zh) 2021-04-11
TW202143501A TW202143501A (zh) 2021-11-16

Family

ID=7660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4875A TWI724886B (zh) 2020-05-05 2020-05-05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48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678B (zh) * 2016-02-18 2017-08-11 Univ Nat Central 光偵測元件
TWI664718B (zh) * 2018-05-04 2019-07-01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凸台狀累增光偵測器元件
TW202008608A (zh) * 2018-07-25 2020-02-16 國立中央大學 第二型混成吸收光偵測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678B (zh) * 2016-02-18 2017-08-11 Univ Nat Central 光偵測元件
TWI664718B (zh) * 2018-05-04 2019-07-01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凸台狀累增光偵測器元件
TW202008608A (zh) * 2018-07-25 2020-02-16 國立中央大學 第二型混成吸收光偵測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3501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8893B2 (en) Microstructure enhanced absorption photosensitive devices
US6963089B2 (en) Avalanche photo-detector with high saturation power and high gain-bandwidth product
CN106098836B (zh) 通讯用雪崩光电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US7148463B2 (en) Increased responsivity photodetector
Li et al. High-saturation-current InP-InGaAs photodiode with partially depleted absorber
US20190371956A1 (en) Avalanche Photodetector with Single Mesa Shape
JP2008526003A (ja) ゲルマニウムオンシリコンの光検出器
EP2005229A1 (en) Photodetector
US20160240718A1 (en) Double-pass photodiode with embedded reflector
TWI664718B (zh) 凸台狀累增光偵測器元件
US9466751B1 (en) Avalanche photodiode having electric-field confinement by mesas
TWI595678B (zh) 光偵測元件
Forrest Optical detectors: Three contenders: Depending on the application, the photoeonductor, pin diode, or avalanche photodiode may prove the best choice
Nada et al. A high-linearity avalanche photodiodes with a dual-carrier injection structure
Li et al. High bandwidth surface-illuminated InGaAs/InP uni-travelling-carrier photodetector
Karve et al. Geiger mode operation of an In/sub 0.53/Ga/sub 0.47/As-In/sub 0.52/Al/sub 0.48/As avalanche photodiode
Li et al. A partially depleted absorber photodiode with graded doping injection regions
JP4755341B2 (ja) 高速前方照明ホトダイオードのための高度にドープされたp−型コンタクト
TWI724886B (zh) 具複數累增層的單光子偵測器
Bandyopadhyay et al. Photodetectors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Huang et al. Highly Reliable, Cost-effective and Temperature-stable Top-illuminated Avalanche Photodiode (APD) for 100G Inter-Datacenter ER4-Lite Applications.
TWI728694B (zh) 混層複合式充電層累增崩潰光二極體
Kim et al. Improvement of dark current using InP/InGaAsP transition layer in large-area InGaAs MSM photodetectors
US11056604B1 (en) Photodiode of avalanche breakdown having mixed composite charge layer
Shiba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waveguide avalanche photodiodes with an undepleted absorption layer for 25-Gb/s 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