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4867B -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 Google Patents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4867B
TWI724867B TW109112756A TW109112756A TWI724867B TW I724867 B TWI724867 B TW I724867B TW 109112756 A TW109112756 A TW 109112756A TW 109112756 A TW109112756 A TW 109112756A TW I724867 B TWI724867 B TW I7248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tting
tube
negative photoresist
photoresis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2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1194A (zh
Inventor
林劉恭
Original Assignee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2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486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4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48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1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119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包括一前置步驟、一曝光步驟、以及一顯影步驟。前置步驟提供一透光圓管及塗佈於透光圓管外表面的一負光阻層。曝光步驟將一曝光裝置伸入透光圓管內並發出一圖案化光線來穿過透光圓管而照射在負光阻層,曝光裝置與透光圓管為相對地移動,以使鄰近透光圓管的外表面的負光阻層的一部位,其受到圖案化光線照射而構成一全像紋路圖案層。顯影步驟去除未形成全像紋路圖案層的負光阻層的另一部位,以令透光圓管及形成於透光圓管上的全像紋路圖案層共同構成一轉印式滾輪。

Description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輪的製造方法及滾輪,特別是涉及一種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現有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主要透過在轉印式滾輪的外表面塗佈正光阻劑(Positive Resist)形成一正光阻層,並且自所述轉印式滾輪的外部對塗佈有正光阻層的滾輪的部分區域照射特定波長的光線(如:紫外光),使被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到的上述部分區域的正光阻層發生光化學反應,從而能被特定的顯影液(Developer)溶解,進而提供具有特定微結構的轉印式滾輪。
然而,由於塗佈於所述轉印式滾輪的外表面的正光阻層具有一定厚度,現有的轉印式滾輪在曝光時,所述轉印式滾輪的正光阻層靠近曝光光源的一側會受到足夠的曝光能量及時間,相對地,上述正光阻層的另一側則沒有受到足夠的曝光能量及時間。或者,上述正光阻層的另一側也受到足夠的曝光能量及時間,但靠近曝光光源的正光阻層的一側則受到過量的曝光能量及時間。
上述兩種曝光情況都會導致現有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經常無法提供具有精美的表面微結構的轉印式滾輪。故,如何通過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的設計與改良或是轉印式滾輪的結構改良,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所述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包括一前置步驟:提供一透光圓管及塗佈於所述透光圓管外表面的一負光阻層;其中,所述透光圓管定義有一中心軸線,而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負光阻層的一截面中,所述負光阻層呈封閉狀;一曝光步驟:將一曝光裝置伸入所述透光圓管內,並使所述曝光裝置發出一圖案化光線來穿過所述透光圓管而照射在所述負光阻層;其中,所述曝光裝置與所述透光圓管為相對地移動,以使鄰近所述透光圓管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負光阻層的一部位,其受到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而構成一全像紋路圖案層;以及一顯影步驟:去除未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的所述負光阻層的另一部位,以令所述透光圓管及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上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共同構成一轉印式滾輪。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轉印式滾輪。所述轉印式滾輪包括一透光圓管,其定義有一中心軸線;以及一全像紋路圖案層,其由曝光一負光阻層而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的一外表面,並且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覆蓋整個所述外表面;其中,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的一截面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呈封閉狀。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其能通過“所述曝光步驟將所述曝光裝置相對地移動並伸入所述透光圓管內並發出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在所述負光阻層,構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以及“所述顯影步驟去除未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的所述負光阻層的另一部位構成所述轉印式滾輪”的技術方案,取代用於現有的滾輪的製造方法以節省所述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時間及成本,並使所述轉印式滾輪形成有機械強度足夠且受到均勻曝光的全像紋路圖案層。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9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100,其包括一塗佈機構1、相對設置於所述塗佈機構1下方的一作動機構3、設置於所述作動機構3上的一曝光裝置2、位置鄰近於所述塗佈機構1的一顯影機構4、以及相對設置於所述曝光裝置2及所述作動機構3下方的一承載台5。進一步地說,所述作動機構3設置於所述承載台5與所述塗佈機構1之間。
如圖1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塗佈機構1是一噴塗塗佈機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所述塗佈機構1也可以是線棒式塗佈機構、雙面成形塗佈機構、以及封閉式刮刀塗佈機構等多種應用不同塗佈技術的塗佈機構。
所述塗佈機構1用來在一透光圓管201的外表面塗佈形成有一負光阻層202。其中,所述透光圓管201定義有一中心軸線。需要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透光圓管201是由鈉鈣玻璃、石英玻璃或丙烯酸玻璃等具有透明性質的材料製成;所述負光阻層202主要是由聚異戊二烯橡膠(Polyisoprene rubber)或環氧基聚合物(Epoxy-based polymer)等材料製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所述透光圓管201也可以由派熱克斯(Pyrex)玻璃等其他透明材料製成,或者所述透光圓管201可以呈透光狀但非透明狀;所述負光阻層202也可以由硫醇烯聚合物(Thiol-enes(OSTE)polymer)等負光阻劑材料製成。
如圖1、圖3及圖4所示,所述塗佈機構1將所述負光阻層202沒有間隙地覆蓋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整個所述外表面。更詳細地說,所述塗佈機構1將呈液體狀的所述負光阻劑材料平均且沒有間隙地噴塗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整個所述外表面,使所述液體狀的負光阻劑材料附著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整個所述外表面並形成所述負光阻層202。
如圖1所示,所述曝光裝置2用來伸入所述透光圓管201內,而所述作動機構3用來使所述曝光裝置2與所述透光圓管201相對地移動,並使所述透光圓管201沿其中心軸線自轉。為方便說明,以下主要先描述所述曝光裝置2,而後再描述所述作動機構3。
如圖5及圖6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曝光裝置2包含近似點光源的一雷射發射模組21,其能朝所述透光圓管201發出通過干涉作用而構成的一圖案化光線,以使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在塗佈於所述透光圓管201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負光阻層202,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如圖8及圖9所示,舉例來說,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也可以更換成一發光二極體模組22以及一光罩23。
當所述曝光裝置2與所述透光圓管201相對地移動時,所述負光阻層202的一部位能夠受到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並發生化學變化而構成一全像紋路圖案層203。換句話說,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是藉由曝光所述負光阻層202而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所述外表面。
更詳細地說,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自所述透光圓管201的內部發出所述圖案化光線,其照射並穿透所述透光圓管201的內表面,而後抵達所述負光阻層202,以使被照射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形成有一正弦波形表面。其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覆蓋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整個所述外表面,而且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一截面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呈封閉狀。
需要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負光阻層202的一厚度大於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一最大厚度。進一步地說,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厚度為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所述最大厚度的1~10倍。舉例來說,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所述最大厚度可以是0.3微米(μm),而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厚度就是0.6~3微米。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任兩個波峰之間相隔有介於0.9~1.1微米的一間隔。也就是說,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正弦波波長長度範圍介於0.9~1.1微米。其中,所述負光阻層202的一厚度大於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一最大厚度,並且所述最大厚度不大於0.5微米。
如圖7所示,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也可以是呈長條狀的光源,當其伸入所述透光圓管201時,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相對於所述透光圓管201保持不動,並且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發出的所述圖案化光線所照射到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部位。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具有一光照長度為所述透光圓管201的長度的至少90%。更詳細地說,假設所述透光圓管201的長度是10公分(cm),所述光照長度就至少是9公分。
如圖6所示,所述作動機構3包含有一旋轉模組31及一線性移動模組32。為方便說明,圖6中僅示出所述旋轉模組31的主要元件,並且下述旋轉模組31僅為舉例來說,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其中,所述旋轉模組31具有兩個夾具311、一線性馬達312、兩個時規皮帶輪313、以及一時規皮帶314。兩個所述夾具311分別夾持所述透光圓管201的兩端,一個所述時規皮帶輪313與所述線性馬達312組合,另一個所述時規皮帶輪(圖未示)與任一個所述夾具311組合,而所述時規皮帶314則環繞兩個所述時規皮帶輪313。
當所述線性馬達312運轉時,與所述線性馬達312組合的所述時規皮帶輪313開始轉動並藉由所述時規皮帶314帶動與所述夾具311組合的所述時規皮帶輪313,使所述透光圓管201開始旋轉。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透光圓管201的轉動方向可以是順時針方向也可以是逆時針方向。
需要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模組31以夾持方式固定所述透光圓管201,並使所述透光圓管201能沿其中心軸線自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旋轉模組31也可以黏著的方式固定所述透光圓管201。
如圖6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線性移動模組32上固定有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所述線性移動模組32可使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在所述透光圓管201內沿著平行所述中心軸線的一方向相對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移動,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如圖7所示,當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是呈長條狀的光源並伸入所述透光圓管201內時,所述線性移動模組32保持不動,但所述透光圓管201仍然可藉由所述旋轉模組31沿其中心軸線自轉。
承上所述,需要說明的是,如圖8所示,當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更換為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以及所述光罩23時,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固定於所述線性移動模組32,以使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能通過所述線性移動模組32而在所述透光圓管201內沿著平行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方向相對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移動。
所述光罩23間隔套設於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外。其中,所述光罩23的長度略大於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的長度。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能用來朝所述透光圓管201發出通過所述光罩23而構成的所述圖案化光線,以使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在塗佈於所述透光圓管201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負光阻層202。
如圖9所示,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也可以呈長條狀並相對於所述透光圓管201保持不動,並且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發出的所述圖案化光線所照射到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部位,其具有所述光照長度為所述透光圓管201的長度的至少90%。
如圖1所示,所述顯影機構4用來去除未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另一部位。更詳細地說,所述顯影機構4中容納有相對應於所述負光阻層202的顯影劑,其可用於溶解未被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到的部分所述負光阻層202。當部分所述負光阻層202被溶解後,具有所述透光圓管201以及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一轉印式滾輪200就被完成。
如圖1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承載台5用來供所述透光圓管201水平地置放,而且所述承載台5具有兩個支架51。其中,所述曝光裝置2及所述作動機構3對應所述承載台5設置。更詳細地說,所述作動機構3由兩個所述支架51支撐,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舉例來說,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承載台5也可以用來供所述透光圓管201鉛錘地置放,且所述承載台5也可以具有數量兩個以上的支架51。
[第二實施例]
參閱圖10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類似於上述第一實施例,所以兩個實施例的相同處則不再加以贅述;再者,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至少依序包括下列幾個步驟:一前置步驟S1、一曝光步驟S2、以及一顯影步驟S3。所述前置步驟S1提供所述透光圓管201及塗佈於所述透光圓管201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負光阻層202。其中,所述透光圓管201呈透明狀且定義有所述中心軸線,而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截面中,所述負光阻層202呈封閉狀。另,所述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於本實施例中是通過上述實施例一中的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100來實施,所以在本實施例中有關於所述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100的描述還請一併參考實施例一及其圖1至圖9。
所述前置步驟S1首先以所述作動機構3的所述旋轉模組31固定所述透光圓管201,而後以所述塗佈機構1將所述負光阻層202塗佈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曝光步驟S2首先透過所述線性移動模組32使所述曝光裝置2相對地移動並伸入所述透光圓管201內。而後在上述曝光裝置2伸入所述透光圓管201內的過程中,所述曝光裝置2發出所述圖案化光線來穿過所述透光圓管201,並照射在鄰近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一部位,其受到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而構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覆蓋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整個所述外表面。且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形成有所述正弦波形表面,並且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任兩個波峰之間相隔有介於0.9微米~1.1微米的所述間隔。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厚度大於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所述最大厚度,並且所述最大厚度不大於0.5微米。
於本實施例中,於所述曝光步驟S2中,所述透光圓管201沿其中心軸線自轉,並且所述曝光裝置2在所述透光圓管201內沿著平行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方向而相對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移動,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所述曝光裝置2伸入所述透光圓管201內後也可以保持不動,並且所述曝光裝置2發出的所述圖案化光線所照射到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所述部位,其具有的所述光照長度為所述透光圓管201的長度的至少90%。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曝光裝置2包含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並且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所發出的光線能通過干涉作用而構成所述圖案化光線,以使被照射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形成有所述正弦波形表面,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所述雷射發射模組21也可以更換成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以及所述光罩23,並且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22所發出的光線能通過所述光罩23而構成所述圖案化光線,以使被照射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形成有所述正弦波形表面。
所述顯影步驟S3去除未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所述負光阻層202的另一部位,以令所述透光圓管201及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201上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共同構成所述轉印式滾輪200。
[第三實施例]
參閱圖11所示,其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類似於上述第一實施例,所以兩個實施例的相同處則不再加以贅述;再者,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轉印式滾輪200,其具有所述透光圓管201以及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所述透光圓管201呈透明狀且定義有所述中心軸線。所述透光圓管201具有一中空部以及兩個開口,兩個所述開口分別位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兩端且兩個所述開口的形狀與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橫斷面的形狀相同。進一步地說,兩個所述開口的形狀呈圓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所述透光圓管201也可以只有一端具有所述開口,另一端則不具所述開口,且所述開口的形狀呈橢圓形。
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由曝光所述負光阻層202而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所述外表面,並且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覆蓋所述透光圓管201的整個所述外表面。其中,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的所述截面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203呈封閉狀。
需要額外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轉印式滾輪200是以上述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或上述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100)所製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轉印式滾輪200也可以是由其他生產設備或製造方法製成。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其能通過“所述曝光步驟將所述曝光裝置相對地移動並伸入所述透光圓管內並發出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在所述負光阻層,構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以及“所述顯影步驟去除未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的所述負光阻層的另一部位構成所述轉印式滾輪”的技術方案,取代用於現有的滾輪製造方法以節省所述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時間及成本,並使所述轉印式滾輪形成有機械強度足夠且受到均勻曝光的全像紋路圖案層。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 1:塗佈機構 2:曝光裝置 21:雷射發射模組 22:發光二極體模組 23:光罩 3:作動機構 31:旋轉模組 311:夾具 312:線性馬達 313:時規皮帶輪 314:時規皮帶 32:線性移動模組 4:顯影機構 5:承載台 51:支架 200:轉印式滾輪 201:透光圓管 202:負光阻層 203:全像紋路圖案層 S1:前置步驟 S2:曝光步驟 S3:顯影步驟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的方塊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透光圓管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透光圓管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透光圓管外表面上的負光阻層的變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作動機構與曝光裝置的組合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作動機構與曝光裝置的另一組合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作動機構與曝光裝置的另一組合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作動機構與曝光裝置的另一組合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轉印式滾輪立體示意圖。
100: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
1:塗佈機構
2:曝光裝置
21:雷射發射模組
3:作動機構
31:旋轉模組
311:夾具
312:線性馬達
313:時規皮帶輪
314:時規皮帶
32:線性移動模組
4:顯影機構
5:承載台
51:支架
200:轉印式滾輪
201:透光圓管
202:負光阻層

Claims (9)

  1. 一種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包括:一前置步驟:提供一透光圓管及塗佈於所述透光圓管外表面的一負光阻層;其中,所述透光圓管呈透明狀或呈透光但非透明狀,所述透光圓管定義有一中心軸線,而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負光阻層的一截面中,所述負光阻層呈封閉狀;一曝光步驟:將一曝光裝置伸入所述透光圓管內,並使所述曝光裝置發出一圖案化光線來穿過所述透光圓管而照射在所述負光阻層;其中,所述曝光裝置與所述透光圓管為相對地移動,以使鄰近所述透光圓管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負光阻層的一部位,其受到所述圖案化光線照射而構成一全像紋路圖案層;以及一顯影步驟:去除未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的所述負光阻層的另一部位,以令所述透光圓管及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上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共同構成一轉印式滾輪。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透光圓管沿其中心軸線自轉,並且所述曝光裝置在所述透光圓管內沿著平行所述中心軸線的一方向而相對於所述透光圓管移動。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透光圓管沿其中心軸線自轉,所述曝光裝置伸入所述透光圓管內後保持不動,並且所述曝光裝置發出的所述圖案化光線所照射到的所述負光阻層的所述部位,其具有的一光照長度為所述透光圓管的長度的至少90%。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形成有一正弦波形表面,並且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任兩個波峰之間相隔有介於0.9微米(μm)~1.1微米的一間隔。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負光阻層的一厚度大於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一最大厚度,並且所述最大厚度不大於0.5微米。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曝光裝置包含一雷射發射模組,並且所述雷射發射模組所發出的光線能通過干涉作用而構成所述圖案化光線,以使被照射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形成有所述正弦波形表面。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曝光裝置包含一發光二極體模組及一光罩,並且所述發光二極體模組所發出的光線能通過所述光罩而構成所述圖案化光線,以使被照射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形成有所述正弦波形表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其中,於所述曝光步驟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覆蓋所述透光圓管的整個所述外表面。
  9. 一種轉印式滾輪,其包括:一透光圓管,其定義有一中心軸線,所述透光圓管呈透明狀 或呈透光但非透明狀;以及一全像紋路圖案層,其由曝光一負光阻層而形成,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形成於所述透光圓管的一外表面,並且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覆蓋整個所述外表面;其中,在垂直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的一截面中,所述全像紋路圖案層呈封閉狀。
TW109112756A 2020-04-16 2020-04-16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TWI724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2756A TWI724867B (zh) 2020-04-16 2020-04-16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2756A TWI724867B (zh) 2020-04-16 2020-04-16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4867B true TWI724867B (zh) 2021-04-11
TW202141194A TW202141194A (zh) 2021-11-01

Family

ID=7660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756A TWI724867B (zh) 2020-04-16 2020-04-16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48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51062A (zh) * 2012-04-17 2013-12-16 Univ Michigan 透過捲到捲光刻法製造用於透明電極與偏光片之微米級與納米級導體柵之方法
CN109154784A (zh) * 2016-05-19 2019-01-04 株式会社尼康 基板支承装置、曝光装置、及图案化装置
TW201945865A (zh) * 2013-04-18 2019-12-01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圖案曝光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51062A (zh) * 2012-04-17 2013-12-16 Univ Michigan 透過捲到捲光刻法製造用於透明電極與偏光片之微米級與納米級導體柵之方法
TW201945865A (zh) * 2013-04-18 2019-12-01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圖案曝光裝置
CN109154784A (zh) * 2016-05-19 2019-01-04 株式会社尼康 基板支承装置、曝光装置、及图案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1194A (zh) 202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8227U (zh) 轉印式滾輪的生產設備
JP5478854B2 (ja) システム
JP6005117B2 (ja) 近接場リソグラフィのための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KR100988935B1 (ko) 롤 임프린트 장치
DE502005005585D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eschichteten Substrats
JP2004322641A (ja) エンボス加工装置
JP2019507206A5 (zh)
CN108132582B (zh) 光刻掩模板
TWI724867B (zh) 轉印式滾輪的製造方法及轉印式滾輪
JP2011505320A5 (zh)
CN211718692U (zh) 转印式滚轮的生产设备
CN108132581B (zh) 光刻掩模板
CN111438859A (zh) 一种图案化纳米阵列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32585B (zh) 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3568272B (zh) 转印式滚轮的制造方法及转印式滚轮
TWM607547U (zh) 轉印滾輪生產設備及光學膜片生產設備
CN102323719B (zh) 一种连续曝光方法和装置
TW201307915A (zh) 導光板製作裝置及方法
JP2009155710A (ja) 微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KR100495055B1 (ko) 자외선 경화수지의 패턴 형성 장치 및 방법
CN213996604U (zh) 滚压式紫外光固化装置
TWM608437U (zh) 滾壓式紫外光固化裝置
TWM647715U (zh) 夾取式轉印模製設備
CN108132579B (zh) 光刻掩模板
TWI742901B (zh) 轉印滾輪製造方法和轉印膜片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