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1704B -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1704B
TWI721704B TW108145327A TW108145327A TWI721704B TW I721704 B TWI721704 B TW I721704B TW 108145327 A TW108145327 A TW 108145327A TW 108145327 A TW108145327 A TW 108145327A TW I721704 B TWI721704 B TW I7217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ubject
lighting device
indirect lighting
environmen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8662A (zh
Inventor
鈴鹿裕子
青木沙季
越水隆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8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8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1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170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tim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1/0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for inducing sleep or relaxation, e.g. by direct nerve stimulation, hypnosis, analgesi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A61M16/161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with means for measuring the humid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0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 A61M2016/102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 A61M2016/103Measuring a parameter of the content of the delivered gas the CO2 concen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16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smell sen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27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hearing sen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44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sight sen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66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76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 A61M2205/3592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using telemetric means, e.g. radio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3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 A61M2205/584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having a color c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7Light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9/00Ancillary equipment
    • A61M2209/08Supports for equipment
    • A61M2209/088Supports for equipment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06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2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4Heartbeat characteristics, e.g. ECG, blood pressure modulation
    • A61M2230/06Heartbeat rate on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30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40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50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63Motion, e.g. physical activ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環境控制系統(10)具備:間接照明裝置(60),其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之空間(300),可變更發光色;設定裝置(130),其受理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及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及控制裝置(120),其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由設定裝置(130)受理之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由設定裝置(130)受理之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Description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環境控制機器,其藉由併用生理資訊及行動資訊,而檢測居住者之身體狀態,對於上述身體狀態將住宅設備機器控制為對於個人而言最佳。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04153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人的自律神經包含對照作用之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2種神經,人具有之器官的功能係藉由該2種神經平衡作用而予以維持。於當今,訴說因不規則生活或習慣等而自律神經之平衡紊亂故而引起身體不適的人正在增加。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對象者之自律神經紊亂之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環境控制系統具備:間接照明裝置,其配置於對象者所在之空間,可變更發光色;設定裝置,其受理上述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及上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及控制裝置,其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由上述設定裝置受理之上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由上述設定裝置受理之上述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上述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上述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環境控制方法係受理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及前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係藉由使配置於上述對象者所在空間之可變更發光色之間接照明裝置以所受理之上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係藉由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所受理之上述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上述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上述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實現可抑制對象者之自律神經紊亂之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針對實施形態具體說明。另,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皆為表示概括性或具體例者。以下之實施形態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步驟及步驟之順序等係一例,並非限定本發明之主旨。又,對於以下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中,未記載於獨立請求項之構成要素,視為任意構成要素而予以說明。
另,各圖係模式圖,未必為嚴格圖示者。又,有於各圖中,對實質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符號,省略或簡化重複說明之情形。
(實施形態) [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 首先,針對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1所示之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控制與房間等封閉空間即空間300內之環境關聯之對象裝置,而進行調整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作用之控制。
自律神經包含對照作用之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2種神經,人具有之器官的功能係藉由該2種神經平衡作用而予以維持。環境控制系統10以特定之時序,切換使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之第一控制,及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之第二控制。藉此,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環境控制系統10具體而言,具備送風裝置20、空調裝置30、照明裝置40、外光調整裝置50、間接照明裝置60、換氣裝置70、揚聲器80、香味產生裝置90、環境計測裝置100、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控制裝置120及設定裝置130。
送風裝置20係向對象者200送出風之裝置。送風裝置20具體而言,為循環器等指向性比較高之送風裝置,但亦可為鼓風機等。又,若為例如與感測器聯合之可擺頭之送風裝置,則藉由以感測器取得對象者200之位置資訊,而可基於該位置資訊,向對象者200送出來自送風裝置之風。藉由一併進行基於位置資訊所含之距離資訊之風量的強弱控制,而可向對象者200送出需要的風量。又,藉由感測器始終取得對象者200之位置資訊,而可對在室內移動之對象者200追隨送出適當風量。
空調裝置30係用以調整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溫度之裝置。空調裝置30亦可調整空間300之濕度。空調裝置30使空間300之溫度及濕度接近由控制裝置120指示之溫度及濕度。
照明裝置40係照亮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直接照明用裝置。照明裝置40例如係具有LED等發光元件作為光源之吊燈,但亦可為基礎燈或嵌燈等其他照明裝置。照明裝置40可藉由控制裝置120進行調光及調色。
外光調整裝置50係調整向對象者200所在之空間300導入之外光量之裝置。外光調整裝置50係例如藉由調光膜等實現之電子百葉窗,但亦可為電動式百葉窗(電動式百葉窗(shutter))等。
間接照明裝置60係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間接照明用之裝置。間接照明裝置60配置於例如無法直接看到光源(或間接照明裝置60全體)之處,使光以牆壁或天花板等反射,間接照亮空間300。即,間接照明裝置60直接照亮規定空間300之牆壁或天花板等構造物。
間接照明裝置60例如藉由具有發光色不同之複數個光源而可變更發光色。間接照明裝置60具有例如發出紅色光之光源、發出綠色光之光源及發出藍色光之光源,藉由調整各光源發出之光的亮度,而變更發光色。間接照明裝置60亦可藉由光源及光學濾光片之組合而實現任意發光色。作為間接照明裝置60,使用例如聚光燈、落地燈、壁燈、或吊燈、直線照明等。
如後述,發明者等發現,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又,發明者等發現,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針對使用此種間接照明裝置60之控制,於後述之[使用間接照明裝置之其他控制]之項目中詳細說明。
換氣裝置70進行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換氣。換氣裝置70與空調裝置30不同,不具有溫度調整功能。換氣裝置70例如係全熱交換器(ERV: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能量回收通風機),但亦可為換氣扇等不伴隨熱交換之換氣裝置。又,換氣裝置70亦可為設置於空間300之窗開閉裝置。
揚聲器80係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之空間300,輸出聲音或音樂等之裝置。
香味產生裝置90係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之空間,發出香味之裝置。香味產生裝置90例如係芳香噴霧器,但亦可為其他香味產生裝置。
環境計測裝置100係計測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環境資訊之裝置。環境計測裝置100例如係計測空間300之溫度之溫度感測器、計測空間300之濕度之濕度感測器、計測空間300之照度之照度感測器、計測空間300之二氧化碳(CO2 )濃度之CO2 感測器等。
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係計測對象者200之生物資訊之裝置。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對象者200之體溫、血壓、心律、脈搏、出汗量、瞳孔徑、表皮溫度、或表情等,作為生物資訊。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亦可計測自心律、脈搏及呼吸變動波形算出之VLF(Very Low Frequency,甚低頻)、HF(High Frequency,高頻)、LF(Low Frequency,低頻)、LF/HF、心律之變動係數即CVR-R、呼吸之吸氣時間、呼氣時間、停頓時間等。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例如係安裝於對象者200身體之穿戴式感測器(換言之,係接觸式感測器),但亦可為非接觸式感測器。作為非接觸式感測器,例示可計測心律、呼吸數、脈搏等之電波感測器、可計測瞳孔徑、脈搏或表情之相機等。
控制裝置120係控制送風裝置20、空調裝置30、照明裝置40、外光調整裝置50、間接照明裝置60、換氣裝置70、揚聲器80及香味產生裝置90等對象裝置之裝置。圖2係顯示控制裝置120之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如圖2所示,控制裝置120具備控制部121、通信部122、計時部123及記憶部124。
控制部121藉由對通信部122發送控制信號,而控制對象裝置。控制部121係藉由例如微電腦實現,但亦可藉由處理器實現。
通信部122係用以使控制裝置120與對象裝置進行通信之通信電路(換言之,係通信模組)。通信部122例如基於控制部121之控制,將控制信號發送至對象裝置。又,通信部122自環境計測裝置100接收空間300之環境資訊,自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接收對象者200之生物資訊。通信部122例如進行無線通信,但亦可進行有線通信。藉由通信部122進行之通信之通信規格未特別限定。
計時部123計測目前時刻。計時部123係藉由例如即時時鐘等而實現。
記憶部124係記憶用以使控制部121控制對象裝置之控制程式等之記憶裝置。記憶部124係藉由例如半導體記憶體而實現。
設定裝置130係受理對象者200等使用者之操作(例如,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相關之設定操作,或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相關之設定操作等)之使用者介面裝置。將設定裝置130受理之設定內容作為設定資訊,發送至控制裝置120。設定裝置130例如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終端等可攜式終端,但亦可為設置於牆壁等之操作面板等。另,設定裝置130亦可作為其他裝置之一部分實現。例如,設定裝置130亦可以控制裝置120具備之操作受理部實現。操作受理部具體而言,係藉由觸控面板或硬體按鈕等實現。
[第一控制:送風裝置之控制] 如上述,環境控制系統10可進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以下,針對此種第一控制之細節進行說明。圖3係用以說明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之時序圖。另,於圖3中,時間0分鐘為第一控制之開始時刻,作為一例,進行於開始時刻之前僅考慮舒適性之對象裝置之控制。於圖3中,雖圖示0分鐘~90分鐘,但對於90分鐘之後,重複與30分鐘~90分鐘相同之控制。
另,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中,控制至少1個對象裝置即可,但亦可控制複數個對象裝置。藉此,給予對象者200之刺激增強,故可使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首先,針對送風裝置20之控制進行說明。送風裝置20設置於可對對象者200之皮膚露出之胳膊、頸部及臉等部位送出風之位置。送風裝置20例如以迎面風觸碰對象者200之臉的方式設置。如此,藉由使風直接觸碰對象者200之體表,而可給予降低對象者200之體感溫度等之強烈刺激,且降低對象者200之臉周邊之氧濃度,故可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於如此設置狀態下,控制裝置120之控制部121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以15分鐘以上60分鐘以下之特定週期變化。又,控制部121將風速成最小值之時間設為特定週期之50%以下。若風速如此經時變化,則可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風的刺激(對象者200不易習慣風的刺激),且抑制對象者200之疲勞度,故交感神經之作用將容易維持優勢狀態。
控制部121更具體而言,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以30分鐘週期變化。一般而言,將人的集中力持續之時間設為15分鐘~60分鐘左右,風速以15分鐘以上60分鐘以下之特定週期(例如,30分鐘週期)變化,藉此而可給予對象者200有效刺激。另,圖3之例中,風速成最小值之時間相當於特定週期之50%,但亦可短於特定週期之50%。
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於控制剛開始後達到最大值(例如4.0 m/sec),將最大值維持10分鐘。其後,風速歷時5分鐘線性降低,達到最小值(例如1.25 m/sec),將最小值維持15分鐘。即,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自最小值變為最大值之時間(例如大致0),較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自最大值變為最小值之時間(例如5分鐘)短。
如此,若將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自最小值變為最大值之時間設定為比較短,則可給予對象者200有效刺激。又,若將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自最大值變為最小值之時間設定為比較短,則可抑制對象者200感到不舒適。
然而,雖於圖3中未正確圖示,但控制部121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以最大值(例如4.0 m/sec)為基準,自波動最大值(例如5.0 m/sec)變化為波動最小值(例如1.0 m/sec)。即,圖3中風速看似直線變化,但實際上風速產生變化。以下,亦將此種風速之變化表現為「波動」。圖4係顯示此種風速之波動之一例之圖。
風速之波動例如為1/f波動,但亦可為任意波動。1/f波動意指功率譜密度與頻率f成反比之波動。風速之波動係以1 sec~10 sec左右之數秒等級之週期形成。即,控制部121使送風裝置送出之風的風速以短於特定週期(30分鐘)之時間間隔波動。
若風速如此穩定變化,則可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風的刺激(對象者200不易習慣風的刺激),故交感神經之作用將容易維持優勢狀態。又,若波動非週期性,則可進而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風的刺激(對象者200不易習慣風的刺激)。
[第一控制:其他對象裝置之控制] 以下,一面接續參照圖3,一面針對其他對象裝置之控制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空調裝置3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使用空調裝置30,使對象者200周圍之溫度上升及下降。控制部121於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開始之初,歷時30分鐘使周圍溫度自基準溫度降低3°C後,歷時30分鐘使周圍溫度上升3°C。另,溫度變化較佳在30分鐘以內。其後,重複此種溫度變化。基準溫度根據季節而不同,例如夏季為26°C,春季及秋季為22°C,冬季為20°C。另,為了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有使溫度變化3°C以上較佳之情形。若考慮健康方面,則溫度變化為5°C以內即可,圖3之例中,設為3°C。
另,對象者200周圍之溫度例如係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控制部121基於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之溫度而控制空調裝置30。控制部121亦可不使用環境計測裝置100,使空調裝置30之溫度設定如上述般以60分鐘週期上升及下降。
如此,控制部121使溫度以特定週期(例如60分鐘週期)上升及下降。若溫度經時變化,則可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溫度的刺激(對象者200不易習慣溫度的刺激),故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將容易維持優勢狀態。
又,控制部121使對象者200周圍之溫度上升及下降進行切換之時序與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之時序一致。即,對象者200周圍之溫度上昇及下降進行切換時,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藉此,送風裝置20提高風速之時序,即,增強對對象者200刺激之時序下,產生作為又一個刺激之溫度變化,故更增強刺激。因此,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另,控制部121進行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之期間,使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濕度設為40%以上60%以下之範圍。
其次,針對照明裝置4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首先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時(換言之,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照明裝置40提高空間300之照度。控制部121例如於控制開始後5分鐘,使空間300之照度上升至3000勒克斯。較佳為使照度依時間變動為對象者200不對照度變動具有厭惡感之程度。
藉此,藉由使空間300明亮,而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又,控制部121於首先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時,提高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色溫度。另,圖3之例中,色溫度雖未變化,但控制開始前之色溫度較低之情形時,進行提高色溫度之控制。較佳為使照度依時間變動為對象者200不對色度變動具有厭惡感之程度。
藉此,藉由將空間300設為色溫度較高之照明環境,而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接著,針對外光調整裝置5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首先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時(換言之,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開始之初),使用外光調整裝置50,增大向空間300導入之外光之光量。控制部121具體而言,提高外光調整裝置50之光透過率。較佳為使照度變動為對象者200不對照度變動具有厭惡感之程度。
藉此,藉由使空間300明亮,而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另,控制部121亦可其後根據天候控制外光調整裝置50。天候例如基於外光調整裝置50具備之照度感測器所示之照度進行。例如,控制部121於天候為陰天之情形(照度感測器所示之照度比較低之情形)時,將外光調整裝置50之光透過率設為100%,於天候為晴天之情形時(照度感測器所示之照度比較高之情形)時,為了抑制眩光等,而將透光率降低至例如10%左右。
接著,針對間接照明裝置6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首先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時(換言之,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開始之初),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發光色。控制部121例如於控制開始後5分鐘,將亮度(實質上為照度)自0(無色)cd/m2 上升至60 cd/m2 。此時之發光色例如為紅色,但亦可為橙色等。控制部121於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開始之初,將間接照明裝置60出射之光的色度以該色度之CIE 1931色空間之色度圖之x座標變大之方式變更即可。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又,控制部121亦可於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中,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發明者等發現,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可較控制送風裝置20等其他裝置之情形可更有效地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針對此種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之控制,於後述之[使用間接照明裝置之其他控制]之項目中詳細說明。
又,圖3中雖未正確圖示,但控制部121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度波動。即,亦可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明亮度以1 sec~10 sec左右之數秒等級之週期(可為一定週期,亦可為任意週期)明亮或昏暗。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可以一定振幅波動,亦可以任意振幅波動。例如,控制部121亦可如圖4之風速的波形般,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度波動。
若間接光之照度如此穩定變化,則可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間接光的刺激(對象者200不易習慣間接光的刺激),故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將容易維持優勢狀態。
接著,針對換氣裝置7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1000 ppm。1000 ppm為特定濃度之一例。控制部121例如於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時,藉由增加換氣裝置70之換氣量,而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1000 ppm。另,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例如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控制部121基於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之二氧化碳濃度,控制換氣裝置70。
藉此,藉由降低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而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接著,針對揚聲器80及香味產生裝置9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時,使揚聲器80發出之聲音變化。此處之「使聲音變化」,包含於未出聲音之狀態開始出聲音。揚聲器80輸出例如比較快節奏之樂曲。藉此,送風裝置20提高風速之時序,即,增強對對象者200刺激之時序下,使作為又一個刺激之聲音變化,故更增強刺激。因此,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又,控制部121於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上升時,使香味產生裝置發出之香味變化。此處之「使香味變化」,包含於香味未產生之狀態開始香味之產生。香味產生裝置90產生例如薄荷香味等有愉悅刺激之香味。藉此,送風裝置20提高風速之時序,即,增強對對象者200刺激之時序下,使作為又一個刺激之香味變化,故更增強刺激。因此,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第二控制:空調裝置之控制] 如上述,環境控制系統10可進行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以下,針對此種第二控制之細節進行說明。圖5係用以說明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控制之時序圖。另,於圖5中,時間0分鐘為第二控制之開始時刻,作為一例,進行於開始時刻為止僅考慮舒適性之對象裝置之控制。於圖5中,雖圖示0分鐘~90分鐘,但對於90分鐘之後,亦重複與30分鐘~90分鐘相同之控制。
另,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中,控制至少1個對象裝置即可,但亦可控制複數個對象裝置。藉此,可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首先,針對空調裝置3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裝置120之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空調裝置30提高空間300之溫度。控制部121具體而言,於控制剛開始後經過30分鐘使周圍溫度自基準溫度上升3°C。另,用以提高溫度所需要之時間(30分鐘)為一例,未特別限定。溫度較佳為經過30分鐘使周圍溫度上升3°C左右。
如此,將空間300設為較基準溫度稍暖和之環境,從而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基準溫度根據季節而不同,例如夏季為25°C以上27°C以下之特定溫度,春季及秋季為21°C以上23°C以下之特定溫度,冬季為17°C以上為20°C以下之特定溫度。
控制部121其後經過30分鐘使周圍溫度降低1°C,接著經過30分鐘使周圍溫度上升1°C。其後,重複此種溫度變化。即,控制部121使用空調裝置30,使空間300之溫度以最大值至最小值之幅度未達3°C之方式週期性變化。另,對象者200周圍之溫度例如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控制部121基於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之溫度而控制空調裝置30。控制部121亦可不使用環境計測裝置100,而使空調裝置30之溫度設定如上述般以60分鐘週期上升及下降。另,使溫度變化之週期(60分鐘)為一例,未特別限定。
如此,控制部121以特定週期(例如60分鐘週期)使溫度略微(具體而言,未達3°C左右)上升及下降。一般而言,人體重複如下基礎代謝:當身體發熱時出汗令身體冷卻,又,當時間經過後身體發熱。若對象者200之溫度固定,則忽視該基礎代謝,導致感到過熱或感到過冷。
相對於此,若溫度以假設基礎代謝之週期略微變化,則可減低給予對象者200之溫度的刺激,且提高舒適性。因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另,控制部121進行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期間,使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濕度設為40%以上60%以下之範圍。
[第二控制:換氣裝置之控制] 接著,針對換氣裝置7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1000 ppm以上。控制部121例如於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較低時,藉由降低換氣裝置70之換氣量,而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1000 ppm以上。1000 ppm為特定濃度之一例。控制部121亦可藉由使換氣裝置70停止,而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1000 ppm以上。另,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例如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控制部121基於藉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之二氧化碳濃度,控制換氣裝置70。
如此,若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調整為1000 ppm以上,則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第二控制:其他對象裝置之控制] 以下,一面繼續參照圖5,一面針對其他對象裝置之控制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送風裝置2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中,停止送風裝置20之送風。另,圖5之例中,送風裝置20自控制開始前保持停止狀態,但控制開始前送風裝置20動作之情形時,進行使送風裝置20停止之控制。
藉此,藉由送風裝置20對對象者200送出之風給予之刺激降低,故可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另,控制開始前送風裝置20動作之情形時,亦可進行較控制開始前減弱風速之控制,藉由此種控制亦可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其次,針對照明裝置4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照明裝置40降低空間300之照度。控制部121例如將最初為750勒克斯之空間300之照度於開始控制後5分鐘,降低至750勒克斯。較佳為使照度依時間變動為對象者200不對照度變動具有厭惡感之程度。另,此處之「使照明裝置40降低空間300之照度」,包含熄滅照明裝置40。
藉此,藉由使空間300昏暗,而給予對象者200之光刺激減弱,故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又,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開始之初,降低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色溫度。較佳為使色度依時間變動為對象者200不對色度變動具有厭惡感之程度。另,圖5之例中,將最初為5000 K之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色溫度降低至2500 K。
藉此,藉由將空間300設為色溫度較低之照明環境,而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接著,針對外光調整裝置5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開始之初,使用外光調整裝置50減低向空間300導入之外光的光量。控制部121具體而言,降低外光調整裝置50之光透過率。較佳為使照度依時間變動為對象者200不對照度變動具有厭惡感之程度。另,此處之「降低外光調整裝置50之光透過率」,包含將外光調整裝置50之透過率設為0%而遮斷。
藉此,藉由使空間300昏暗,而給予對象者200之光刺激減弱,故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接著,針對間接照明裝置6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中,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發光色。控制部121例如於控制開始後5分鐘,將亮度(實質上為照度)自0(無色)cd/m2 上升至10 cd/m2 。此時之發光色例如為藍色,但亦可為翡翠綠等。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開始之初,使間接照明裝置60出射之光的色度以其色度之CIE 1931色空間之色度圖之x座標變小之方式變更即可。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又,控制部121亦可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中,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發明者等發現,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可較控制送風裝置20等其他裝置情形更有效地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針對此種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之控制,於後述之[使用間接照明裝置之其他控制]之項目中詳細說明。
又,圖5中雖未正確圖示,但控制部121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度波動。即,亦可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明亮度以1 sec~10 sec左右之數秒等級之週期(可為一定週期,亦可為任意週期)明亮或昏暗。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可以一定振幅波動,亦可以任意振幅波動。例如,控制部121亦可如圖4之風速的波形般,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度波動。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接著,針對揚聲器80及香味產生裝置9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中,使揚聲器80發出之聲音變化。此處之「使聲音變化」,包含於未出聲音之狀態開始出聲音。揚聲器80輸出例如療癒音樂等有放鬆效果之聲音,或比較慢節奏之樂曲等。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又,控制部121於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中,使香味產生裝置發出之香味變化。此處之「使香味變化」,包含於香味未產生之狀態開始香味之產生。香味產生裝置90產生例如包含芬多精等之刺激較少之香味,或薰衣草香味等。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
[使用間接照明裝置之其他控制:概要] 以下,針對使用間接照明裝置60之其他控制進行說明。發明者等發現,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及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可調整交感神經之作用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圖6係顯示發明者等進行之實驗之分析結果之圖。
於實驗中,首先,對象者200一面觀察實際以紅、黃、白、綠、藍之5種發光色發光之間接照明裝置60,一面進行5種發光色之好惡排序。
接著,使對象者200逗留於經控制為組合有包含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之複數個環境參數之環境之空間300,進行對象者200之心律計測。如後述之圖12所示,心律可作為顯示自律神經之作用之指標而利用,心律愈多,交感神經之作用愈占優勢,心律愈少,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愈占優勢。
另,複數個環境參數中,除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外,包含送風之風速、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照度、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色溫度、臭味、聲音等環境參數。實驗中,於複數個環境參數之組合不同之20種左右的環境之各者中,使對象者200逗留,進行對象者200之心律計測。
若統計分析此種實驗結果,則如圖6所示,可知複數個參數中對象者對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喜好順序與自律神經之作用有較強關聯性。具體而言,可知若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喜歡的顏色發光,則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即,心律降低),若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不喜歡的顏色發光,則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即,心律上升)。另,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喜好對心律之貢獻度為33.96%,於實驗所使用之複數個環境參數中相對較高。表示有意義性之P值為0.042,可謂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喜好有意義地影響自律神經之作用(即心律)。
基於此種分析結果,控制部121亦可於第一控制中,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於第二控制中,亦可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
[使用間接照明裝置之其他控制:設定] 設定裝置130預先由對象者200受理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及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圖7係顯示設定裝置130所顯示之發光色之設定畫面之一例之圖。
於設定畫面,顯示複數個發光色之候補。對象者200可自候補中設定喜歡的發光色,及不喜歡的發光色。另,雖非必須,但於圖7之例中,對象者200亦可設定討厭的發光色。將設定為討厭的發光色之發光色自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除外。
另,於發光色之設定中,只要至少設定喜歡的發光色即可。若設定喜歡的發光色,則可將其以外的發光色作為不喜歡的發光色處理。又,於發光色之設定中,亦可分別設定複數個喜歡的發光色,及不喜歡的發光色。又,亦可每時段、平日/休息日、或季節等單位,設定喜歡的發光色,及不喜歡的發光色。
另,圖7之設定畫面為一例。於設定畫面中,發光色之候補亦可作為色卡顯示。又,亦可於設定畫面顯示CIE 1931色空間之色度圖,藉由對象者200指定座標而設定發光色。圖8係顯示此種發光色之設定畫面之另一例之圖。又,於發光色之設定中,不僅可設定色相,亦可設定除色相以外之明度及彩度之至少一者。
然而,一般而言,綠色(植物)占人之視野之比例稱為綠視率,若綠視率為10%以上,則可知該人之壓力減低。對於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射面積,亦若該照射面積為進入對象者200之視野之面積的10%以上,則可更有效地調整自律神經之作用。
又,間接照明裝置60之照射面積亦可經由設定裝置130,藉由對象者200設定。該情形時,設定裝置130受理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射面積之設定,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各者中,將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射面積控制為由設定裝置130受理之照射面積。圖9係顯示照射面積與照射場所之設定畫面之一例之圖。
如圖9所示,對象者200例如可藉由拖曳操作滑桿,而設定照射面積。另,控制部121可藉由例如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具備之複數個光源中發光之光源數,或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具備之光源發出之光的亮度,而變更照射面積。環境控制系統10具備複數個間接照明裝置60之情形時,控制部121可藉由變更複數個間接照明裝置60中發光之間接照明裝置60之數,而變更照射面積。
又,對象者200可自圖9之設定畫面設定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的照射場所。對象者200可設定例如藉由間接照明裝置60,照亮天花板、照亮牆壁、或照亮地板。該情形時,間接照明裝置60具有可變更光之出射方向之構成。
上述發光色之設定、照射範圍之設定及照射場所之設定等由方便使用之觀點而言,宜一面實際觀察間接照明裝置60以何種態樣發光一面設定。因此,設定裝置130受理用以設定發光色之發光色之選擇時(即,於確定發光色之設定之前,暫時選擇發光色時),控制裝置120亦可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選擇之發光色發光。換言之,亦可將設定確定前之期間之暫時設定狀態即時反映於間接照明裝置60。對於照射面積及照射場所亦同樣地,亦可將設定確定前之期間之暫時設定狀態即時反映於間接照明裝置60。所謂此處之即時反映,意指對設定裝置130之操作與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態樣實質同步。
[使用間接照明裝置之其他控制:變化例] 亦可藉由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而於該光之照射對象物(牆壁、天花板或地板等)映出圖案。此處之圖案例如為條紋圖案、點圖案、植物葉子之圖案、或漂浮於天空之雲的圖案等。該等圖案亦可經時變化。另,該情形時,對於間接照明裝置60,應用可投影與投影儀等相同圖案之光學系統。映出哪種圖案係例如藉由對象者200經由設定裝置130予以設定。
又,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與變更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牆壁等之顏色大致相同。因此,壁紙可藉由薄型顯示器等實現,變更壁紙本身之顏色或圖案等之情形時,控制部121亦可控制壁紙代替間接照明裝置60。控制壁紙之情形亦獲得與控制間接照明裝置60之情形相同之效果。然而,為了容易變更大面積之牆壁或天花板之顏色,較佳為使用間接照明。
又,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或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之情形之各者中,控制部121亦可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之照度波動。如上述,光之照度之波動態樣未特別限定。
[動作例1] 一般而言,人的自律神經於白天係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於夜間係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圖10係顯示交感神經之作用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之圖。即,可說是應使交感神經占優勢之第一時段,及應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時段已某程度決定。
因此,控制裝置120基於目前時刻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使交感神經占優勢之第一控制,及使副交感神經占優勢之第二控制。圖11係此種動作例1之流程圖。另,圖11所示之動作例1係於執行第一控制中切換成第二控制之例,但於執行第二控制中切換成第一控制之情形亦同樣。
控制部121於執行使交感神經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中(S11),取得藉由計時部123計測之目前時刻(S12),判定取得之目前時刻是否為特定之時序(S13)。特定之時序例如為PM8:00等,係預先設定,但亦可藉由設定裝置130受理之對象者200之設定操作而設定。
若控制部121判定目前時刻為特定之時序(S13為是),則執行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S14)。又,若控制部121判定目前時刻並非特定之時序(S13為否),則繼續目前時刻之取得(S12)及目前時刻是否為特定時序之判定(S13)。
如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取得目前時刻資訊,基於取得之目前時刻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可於應執行該控制之時段內,執行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各者。即,環境控制系統10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動作例2] 控制裝置120亦可取得對象者200之生物資訊,基於取得之生物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生物資訊係藉由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圖12係顯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與生物資訊之變化之關係之圖。如圖12所示,對象者200之體溫、血壓、心律、脈波、出汗量、瞳孔徑、表皮溫度及表情等生物資訊與交感神經之作用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關聯,可作為用以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指標而利用。
圖13係用以說明基於心律之控制切換時序之圖。圖13係用以說明於執行第一控制中,將第一控制切換成第二控制之時序之圖。例如,取得複數個以天為單位之對象者200的一天安靜時之心律變化,將使該等平均之1天的心律變化作為心律之基準資料,記憶於記憶部124。基準資料於圖13中係以實線表示。另,此種基準資料係對對象者200最佳化者,但亦可使用適用於任意人的絕對基準資料代替該基準資料。
控制部121監測藉由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之對象者200之心律,與記憶於記憶部124之基準資料進行比較。心律低於基準資料之情形時,推定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弱,認為需要進行使交感神經占優勢之第一控制。又,心律高於基準資料之情形時,推定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弱,認為需要進行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控制。
因此,如圖13所示,控制部121例如將藉由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之心律較基準資料大臨限值a(a>0)之時刻t設為特定時序,將第一控制切換成第二控制。另,雖未圖示,但控制部121亦可於執行第二控制中,將藉由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之心律較基準資料僅臨限值a之時刻設為特定時序,將第二控制切換成第一控制。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於推定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通常弱之情形時,可執行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又,環境控制系統10於推定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通常弱之情形時,可執行使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即,環境控制系統10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另,使用心律以外之生物資訊亦可同樣動作。
[動作例3] 控制裝置120亦可取得對象者200之排程資訊,基於取得之排程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圖14係顯示對象者200之排程資訊及控制之切換時序之圖。另,排程資訊例如係藉由設定裝置130受理對象者200等使用者之排程輸入操作,而預先記憶於記憶部124。
如圖14所示,排程資訊中,對象者200預定簡報。如此,推定對象者200於簡報前緊張之情形時,並非僅使對象者200放鬆,而於一次提高清醒度後使其放鬆。藉此,於簡報時對象者200獲得適當的緊張感及放鬆感,可發揮較高表現。
因此,控制部121於下個預定(例如簡報)之前有1小時時間之情形時,於最初30分鐘執行第一控制,經過30分鐘後執行第二控制。藉此,對象者200於簡報時獲得適當的緊張感及放鬆感,發揮較高表現。
另,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時序亦可例如根據藉由生物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之生物資訊而變更。例如,考慮於對象者之心律成為特定值為止執行第一控制,其後,將第一控制切換成第二控制等之動作例。另,亦可對簡報以外之行動,進行於該行動前適於該行動之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切換。
[變化例] 關於間接照明裝置60,控制裝置120亦可使間接照明裝置60出射之光的色度以該色度於CIE 1931色空間之色度圖之x座標及y座標之至少一者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中彼此不同之方式變更。即,控制裝置120亦可以間接照明裝置60出射之光的色度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中彼此不同之方式變更。
[效果等] 如以上說明,環境控制系統10具備:間接照明裝置60,其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之空間300,可變更發光色;設定裝置130,其受理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及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及控制裝置120,其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由設定裝置130受理之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由設定裝置130受理之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而可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另,本發明亦可以進行此種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至少一者之環境控制系統實現。
又,例如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之照射面積為進入對象者200之視野之面積的10%以上。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可有效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設定裝置130受理用以設定發光色之發光色的選擇時,控制裝置120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選擇之發光色發光。
根據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對象者200可容易設定自己喜歡的發光色。
又,例如藉由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而於該光之照射對象物映出圖案。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而可於照射對象物映出圖案。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各者中,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波動。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可實現如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波動之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計測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環境資訊之環境計測裝置100。控制裝置120基於計測之環境資訊,以上述特定之時序切換上述第一控制及上述第二控制。環境計測裝置100為計測裝置之一例。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可基於空間300之環境資訊,執行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各者。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取得目前時刻資訊,基於取得之目前時刻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可於應執行該控制之時段內,執行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各者。即,環境控制系統10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取得對象者200之生物資訊,基於取得之生物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可基於生物資訊,於推定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通常弱之情形時,執行第一控制,於推定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通常弱之情形時,執行第二控制。即,環境控制系統10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取得對象者200之排程資訊,基於取得之排程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進行適於排程資訊中規定之行動之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的切換,從而可使對象者200發揮較高表現。
又,藉由環境控制系統10等之電腦執行之環境控制方法受理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及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空間之可變更發光色之間接照明裝置60以受理之對象者200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受理之對象者200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對象者200之上述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此種環境控制方法藉由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而可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環境控制方法藉由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具備:送風裝置20,其向對象者200送出風;及控制裝置120,其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以特定週期變化,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較第一控制小,而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送風裝置20之控制內容,而可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特定週期為15分鐘以上60分鐘以下之週期,於第一控制中風速成最小值之時間為特定週期之50%以下。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於第一控制中,使風速經時變化,從而可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風的刺激。由於對象者200不易習慣風的刺激,故交感神經之作用將容易維持優勢狀態。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中,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以較特定週期短之時間間隔波動。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使風速經時變化,從而可穩定地給予對象者200風的刺激。由於對象者200不易習慣風的刺激,故交感神經之作用將容易維持優勢狀態。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用以調整對象者200所在空間之溫度之空調裝置30。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中,使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溫度以最大值至最小值之幅度成為特定值以上(例如3°C)之方式週期性變化。控制裝置120於第二控制中,使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溫度以最大值至最小值之幅度未達特定值(例如1°C)之方式週期性變化。特定值例如係大於1°C小於3°C之值。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空調裝置30之控制內容,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空調裝置30降低空間之溫度,於第二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空調裝置30提高空間300之溫度。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控制開始之初之空調裝置30之控制內容,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照亮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照明裝置40。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照明裝置40提高空間300之照度,於第二控制開始之初,使用照明裝置40降低空間300之照度。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照明裝置40之照度相關之控制內容,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照亮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照明裝置40。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開始之初,提高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色溫度,於第二控制開始之初,降低照明裝置40發出之光的色溫度。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照明裝置40之色溫度相關之控制內容,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間接照明裝置60。使間接照明裝置60出射之光的色度以該色度之CIE 1931色空間之色度圖之x座標及y座標之至少一者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中彼此不同之方式變更。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間接照明裝置60之色度相關之控制內容,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進行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換氣之換氣裝置70。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中,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特定濃度,於第二控制中,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特定濃度以上。特定濃度例如為1000 ppm。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換氣裝置70之控制內容的變更,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進而具備配置於對象者200所在空間300之揚聲器80及香味產生裝置90。控制裝置120使揚聲器80所輸出之聲音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中彼此不同,且使香味產生裝置90所產生之香味於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中彼此不同。例如,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中使揚聲器80輸出快節奏樂曲,於第二控制中,使揚聲器80輸出療癒音樂等有放鬆效果之聲音或慢節奏樂曲。又,例如控制裝置120於第一控制中使香味產生裝置90產生薄荷香味,於第二控制中使香味產生裝置90產生包含芬多精等之刺激較少之香味,或薰衣草香味等。
此種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變更揚聲器80及香味產生裝置90之控制內容,而可實現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等之由電腦執行之環境控制方法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向對象者200送出風之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以特定週期變化,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的風速較第一控制小,而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此種環境控制方法藉由變更送風裝置20之控制內容,而可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環境控制方法藉由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已針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係特定之處理部所執行之處理由其他處理部執行。又,亦可變更複數個處理之順序,亦可同時執行複數個處理。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各構成要素亦可藉由執行適於各構成要素之軟體應用程式而實現。各構成要素亦可藉由CPU或處理器等程式執行部讀出並執行記錄於硬碟或半導體記憶體等記錄媒體之軟體程式而實現。
又,各構成要素亦可藉由硬體實現。各構成要素亦可為電路(或積體電路)。該等電路可全體構成1個電路,亦可分別為不同電路。又,該等電路可分別為通用電路,亦可為專用電路。
又,本發明之全部或具體態樣亦可以系統、裝置、方法、積體電路、電腦程式或電腦可讀取之CD-ROM等記錄媒體實現。又,亦可以系統、裝置、方法、積體電路、電腦程式及記錄媒體之任意組合實現。
例如,本發明可作為環境控制方法實現,可以作為用以使電腦執行環境控制方法之程式實現,亦可以作為記錄有此種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非暫時記錄媒體實現。
又,本發明可作為上述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實現,亦可作為用以使電腦作為此種控制裝置動作之藉由該電腦執行之程式實現。又,本發明亦可作為記錄有此種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非暫時記錄媒體實現。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環境控制系統係藉由複數個裝置實現,但亦可以單一裝置實現。環境控制系統藉由複數個裝置實現之情形時,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之環境控制系統所具備之構成要素如何分配於複數個裝置均可。
此外,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對各實施形態思及之各種變化而得之形態,或於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使各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及功能任意組合而實現之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內。
10:環境控制系統 20:送風裝置 30:空調裝置 40:照明裝置 50:外光調整裝置 60:間接照明裝置 70:換氣裝置 80:揚聲器 90:香味產生裝置 100:環境計測裝置(計測裝置) 110:生物資訊計測裝置 120:控制裝置 121:控制部 122:通信部 123:計時部 124:記憶部 130:設定裝置 200:對象者 300:空間 S11~S14:步驟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2係顯示控制裝置之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圖3係用以說明使對象者之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一控制之時序圖。 圖4係顯示風速之波動之一例之圖。 圖5係用以說明使對象者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占優勢之第二控制之時序圖。 圖6係顯示發明者等進行之實驗之分析結果之圖。 圖7係顯示設定裝置所顯示之發光色之設定畫面之一例之圖。 圖8係顯示設定裝置所顯示之發光色之設定畫面之另一例之圖。 圖9係顯示設定裝置所顯示之照射面積與照射場所之設定畫面之一例之圖。 圖10係顯示交感神經之作用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之圖。 圖11係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動作例1之流程圖。 圖12係顯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與生物資訊之變化之關係之圖。 圖13係用以說明基於心律之控制之圖。 圖14係顯示對象者之排程資訊及控制之切換時序之圖。
10:環境控制系統
20:送風裝置
30:空調裝置
40:照明裝置
50:外光調整裝置
60:間接照明裝置
70:換氣裝置
80:揚聲器
90:香味產生裝置
100:環境計測裝置(計測裝置)
110:生物資訊計測裝置
120:控制裝置
130:設定裝置
200:對象者
300: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環境控制系統,其具備: 間接照明裝置,其配置於對象者所在之空間,可變更發光色; 設定裝置,其受理上述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及上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及 控制裝置,其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由上述設定裝置受理之上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由上述設定裝置受理之上述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上述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上述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2.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上述間接照明裝置發出之光的照射面積為進入上述對象者之視野之面積的10%以上。
  3.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上述設定裝置受理用以設定上述發光色之上述發光色的選擇時,上述控制裝置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選擇之發光色發光。
  4.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藉由上述間接照明裝置發出之光,於該光之照射對象物映出圖案。
  5.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第一控制及上述第二控制之各者中,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發出之光波動。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進而具備計測裝置,其計測上述對象者所在空間之環境資訊, 上述控制裝置基於計測之環境資訊,以上述特定之時序切換上述第一控制及上述第二控制。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取得目前時刻資訊,基於取得之上述目前時刻資訊,以上述特定之時序切換上述第一控制及上述第二控制。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取得上述對象者之生物資訊,基於取得之上述生物資訊,以上述特定之時序切換上述第一控制及上述第二控制。
  9.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取得上述對象者之排程資訊,基於取得之上述排程資訊,以上述特定之時序切換上述第一控制及上述第二控制。
  10. 一種環境控制方法,其受理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及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之設定, 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該第一控制藉由使配置於上述對象者所在空間之可變更發光色之間接照明裝置以所受理之上述對象者不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該第二控制藉由使上述間接照明裝置以所受理之上述對象者喜歡的發光色發光,而使上述對象者之上述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上述交感神經之作用更占優勢。
TW108145327A 2018-12-12 2019-12-11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TWI721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2424 2018-12-12
JP2018232424 2018-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662A TW202028662A (zh) 2020-08-01
TWI721704B true TWI721704B (zh) 2021-03-11

Family

ID=7107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5327A TWI721704B (zh) 2018-12-12 2019-12-11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6000B2 (zh)
EP (1) EP3897076A4 (zh)
JP (1) JP7113299B2 (zh)
CN (1) CN113170559A (zh)
TW (1) TWI721704B (zh)
WO (1) WO2020121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96419A1 (en) * 2018-11-02 2021-12-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method
WO2022157874A1 (ja) * 2021-01-21 2022-07-2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3317A (ja) * 2008-05-22 2009-12-03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TW201205010A (en) * 2010-07-22 2012-02-01 Osim Int Ltd Therapeutic device
WO2013027581A1 (ja) * 2011-08-24 2013-0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制御装置及び照明制御用端末
JP2016031616A (ja) * 2014-07-28 2016-03-07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制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制御サ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7720B2 (ja) * 1990-11-22 1997-12-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687724B2 (ja) * 1990-11-30 1997-12-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H05258868A (ja) * 1992-03-13 1993-10-08 Toshiba Corp プラント制御室の照明装置
JP3543688B2 (ja) 1999-07-30 2004-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機器およびケア住宅
US9101279B2 (en) * 2006-02-15 2015-08-11 Virtual Video Reality By Ritchey, Llc Mobile user borne brain activity data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ata correlation system
JP2007328954A (ja) * 2006-06-06 2007-12-2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器具
JP2009266482A (ja) * 2008-04-23 2009-11-12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生理情報対応型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CN101989086A (zh) * 2010-09-10 2011-03-23 李隆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音乐色光环境控制中心
US20150016088A1 (en) * 2012-02-20 2015-0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US8779669B2 (en) * 2012-08-24 2014-07-15 Abl Ip Holding Llc Chaotic approach to control of lighting
CN104938032B (zh) * 2013-01-18 2017-09-19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房间中的光的光强度和色温的照明系统和方法
RU2578819C1 (ru) * 2014-12-31 2016-03-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Чуваш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И.Н. Ульянова"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депрессии
JP2017116236A (ja) 2015-12-25 2017-06-29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建物及び住環境システム
JP2018056012A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環境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591973A (zh) 2016-10-19 2018-09-28 施淑琴 一种led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3317A (ja) * 2008-05-22 2009-12-03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TW201205010A (en) * 2010-07-22 2012-02-01 Osim Int Ltd Therapeutic device
WO2013027581A1 (ja) * 2011-08-24 2013-0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制御装置及び照明制御用端末
JP2016031616A (ja) * 2014-07-28 2016-03-07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制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制御サ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662A (zh) 2020-08-01
US20220030690A1 (en) 2022-01-27
EP3897076A1 (en) 2021-10-20
WO2020121995A1 (ja) 2020-06-18
JPWO2020121995A1 (ja) 2021-10-07
US11406000B2 (en) 2022-08-02
JP7113299B2 (ja) 2022-08-05
EP3897076A4 (en) 2022-02-16
CN113170559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5087B2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US20190268999A1 (en)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environmen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WI730609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TWI721704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JP6876976B2 (ja)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WO2021200981A1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環境制御方法
TWI725599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TWI723603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TWI740255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