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933B - 扭力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扭力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8933B
TWI718933B TW109112637A TW109112637A TWI718933B TW I718933 B TWI718933 B TW I718933B TW 109112637 A TW109112637 A TW 109112637A TW 109112637 A TW109112637 A TW 109112637A TW I718933 B TWI718933 B TW I7189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icting
groove
shape
ring
piv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2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0215A (zh
Inventor
郭文進
Original Assignee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2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893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9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0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021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二容槽、一第一樞部、一靠抵部、一第一組設部;一第一彈性件;一第三本體係設有一驅動部、一樞設座、一第二樞部、一第一限制部及一頂抵部;一樞桿使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三本體相樞設;一限制組係與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三本體相組設,該限制組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作動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而具有扭力跳脫功效,或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限制狀而不具有扭力跳脫功效。

Description

扭力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扭力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扭力結構中,該第一限制件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作動,使該第二限制件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部或該第三限制部處,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扭力結構即為扭力扳手結構或為一般扳手結構而操作使用,而具擴充性。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扭力結構,亦為吾人所受讓之專利案,如美國專利案號:US8863624B2,臺灣專利案申請號:103215530,證書號:M492808,專利名稱: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其包括:一中空之主桿體10;一工具件20;一調整握把30;一扭力調整彈性件40;一離合組件50;以及一鎖固裝置60,其中,當於該鎖固位置時,該定位珠65受該抵推面612之頂推而能迫緊於該定位槽13,以限制該調整握把30相對該主桿體10之旋轉,當於該非鎖固位置時,該C型扣63卡合於該環槽614,俾使該定位珠65可活動於該容置槽611與該定位槽13之間,以使該調整握把30可相對該主桿體10旋轉,並且該鎖固環61於該鎖固位置及該非鎖固位置之間作調整切換時可發出聲響,此係為結構。
但此習用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之缺失係在於:
請輔以公報之圖3所示,當該鎖固裝置60位於鎖固位置時,該調整握把30以自己之軸心轉動而驅動該主桿體10及該工具件20,使該主桿體10及該工具件20以自己為軸心轉動時,該離合組件50係使該工具件20相對該主桿體10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但該扭力扳手結構係無設有任一控制結構以限制該離合組件50之作用,使該扭力扳手結構係僅具扭力功效,擴充性係為不足。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扭力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中,該扭力扳手結構係僅具扭力功效,單一種操作方式其擴充性係為不足,本發明之扭力結構中,該第一限制件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作動,使該第二限制件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部或該第三限制部處,使該第二限制件係具有活動空間或不具有活動空間,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扭力結構即為扭力扳手結構或為一般扳手結構而操作使用,而具擴充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有:一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二容槽、一第一樞部、一靠抵部、一第一組設部;一第一彈性件;一第三本體係設有一驅動部、一樞設座、一第二樞部、一第一限制部及一頂抵部;一樞桿係 使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三本體相樞設;一限制組係與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三本體相組設,該限制組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作動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而具有扭力跳脫功效,或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限制狀而不具有扭力跳脫功效,而具雙動功效。
該限制組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作動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以控制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之間是否具扭力跳脫之功效,該限制組位於非限制位置,該扭力結構係具有扭力扳手功效,當該限制組位於限制位置時,該第三本體係受限於該限制組,該頂抵部係無法擺動位移,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間係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即可做為一般扳手結構操作,該扭力結構係具有二種不同功效,而具操作擴充性。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一穿槽
14:第一環槽
15:容置槽
16:容珠槽
17:第一抵緣
20:第二本體
21:第二容槽
22:第一樞部
23:靠抵部
24:第一組設部
25:定位槽
27:第一彈性件
28:組設件
30:控制組
31:控制套環
311:彈簧槽
312:第二抵緣
313:第一周面
314:第二周面
315:第一錐形槽
316:第二錐形槽
32:第二彈性件
321:第一端
322:第二端
33:第一環體
34:定位件
341:第二環槽
35:第二環體
351:容置部
36:第一珠體
40:固定座組
50:調整組
60:第三本體
61:驅動部
62:樞設座
63:第二樞部
64:第一限制部
65:頂抵部
70:樞桿
80:限制組
81:第一限制件
811:第二限制部
812:第三限制部
813:第二組設部
814:凹紋部
816:第一容彈槽
817:第三抵緣
818:第三錐形槽
82:第二限制件
84:第一扣環
841:第一扣槽
85:第三環體
86:第三彈性件
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控制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控制套環之側視圖。
圖4、係本發明圖3之A-A處之剖視圖。
圖5、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定位件之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
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限制件之前視圖。
圖8、係本發明圖7之B-B處之剖視圖。
圖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圖10、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之側視圖。
圖11、係本發明圖10之C-C處之剖視圖。
圖12、係本發明圖11之D處之放大圖。
圖13、係本發明圖11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
圖1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
圖1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部份元件之剖視圖。
圖16、係本發明圖15之D處之放大圖。
圖17、係本發明圖15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
圖18、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
圖19、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第一限制件之前視圖。
圖20、係本發明圖19之B-B處之剖視圖。
圖21、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部份元件之側視圖。
圖22、係本發明圖21之C-C處之剖視圖。
圖23、係本發明圖22之D處之放大圖。
圖24、係本發明圖22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8所示,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控制組30之立體分解圖,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控制套環31之側視圖,圖4係本發明圖3之A-A處之剖視圖,圖5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定位件34之立體圖,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限制件81之前視圖,圖8係本發明圖7之B-B處之剖視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10,該第一本體10係為一圓桿體狀,該第一本體10一端係套設有一握把,該第一本體10內部係設有一第一容槽11,該第一容槽11係呈圓槽狀,該第一本體10上係設有一第一穿槽12,該第一穿槽12係與該第一容槽11呈相通狀,該第一穿槽12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一第一環槽14,該第一環槽14係呈凹圓環槽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二容置槽15,該二容置槽15相對該第一穿槽12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一容珠槽16,該容珠槽16係與該第一容槽11呈相通狀,以該第一本體10之軸心,該容珠槽16與該第一穿槽12間係間隔呈九十度狀,該容珠槽16係設於其一容置槽15一側,該容珠槽16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一第一抵緣17,該第一抵緣17係設於該第一環槽14與該第一穿槽12間;
一第二本體20,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組設,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或相固設,該第二本體20係為圓桿體 狀或各式桿體狀,請輔以圖6所示,該第二本體20內係設有一第二容槽21,該第二容槽21係沿該第二本體20之長度方向貫穿該第二本體20,該第二容槽21係呈中空之圓槽狀或各式之槽狀,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一第一樞部22,該第一樞部22與該第二容槽21係呈相通狀,該第一樞部22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遠離,該第一樞部22係設於近該第二容槽21一端開口處,該第一樞部22係呈貫穿之圓孔狀或各式之孔狀,該第一樞部22之軸心係與該第二容槽21之軸心呈相垂直狀,該第二本體20端部處係設有一靠抵部23,該靠抵部23係設於近該第一樞部22處,該靠抵部23係呈平面狀,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一第一組設部24,該第一樞部22係設於該第一組設部24之範圍處,該第一組設部24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二本體20另端係設有複數定位槽25,該複數定位槽25係隱於該第一容槽11內,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使該第一穿槽12與每一定位槽25係分別相對正,該複數定位槽25係以該第二本體20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定位槽25係呈凹弧形槽狀,該複數定位槽25係與該第一樞部22、該靠抵部23及該第一組設部24相遠離;
一第一彈性件27,該第一彈性件27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21內;
一控制組30,請輔以圖2所示,該控制組30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該控制組30係可作動至一鎖固位置及一非鎖固位置以控制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呈不轉動狀或轉動狀,該控制組30係包括一控制套環31、一第二彈性件32、一第一環體33、一定位件34、一第二環體35及一第一珠體36;
請輔以圖3及圖4所示,該控制套環31係為金屬製圓環體狀,該控制套環31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該控制套環31係可於該第一本體10上軸向移動至一鎖固位置及一非鎖固位置,該控制套環31內周面之後側係設有一彈簧槽311,該彈簧槽311係延伸至該控制套環31之後端面呈開口狀,該彈簧槽311開口處係對向該第一本體10之該握把,該彈簧槽311底部係設有一第二抵緣312,該控制套環31係設有一第一周面313,該第二抵緣312係設於該彈簧槽311與該第一周面313間,該第一周面313之直徑係小於該彈簧槽311之直徑,該第一周面313係具有最小之內直徑,該控制套環31係設有一第二周面314,該第一周面313係設於該第二抵緣312與該第二周面314間,該第二周面314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一周面313之直徑,該第一周面313與該第二周面314間係設有一第一錐形槽315,該第一錐形槽315係由該第一周面313往該第二周面314呈擴大狀,該第一周面313係設於該第二抵緣312與該第一錐形槽315間,該控制套環31係設有一第二錐形槽316,該第二錐形槽316係設於該彈簧槽311之範圍內,該第二錐形槽316係由該彈簧槽311之開口往該第二抵緣312呈擴大狀,該第二抵緣312係設於該第一周面313與該第二錐形槽316間,該控制套環31係依序設有該彈簧槽311、該第二錐形槽316、該第二抵緣312、該第一周面313、該第一錐形槽315及該第二周面314;
該第二彈性件32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該第二彈性件32係彈抵於該控制套環31上,該第二彈性件32係使該控制套環31由非鎖固位置移動至鎖固位置之彈力頂抵功效,該第二彈性件32係容設於該彈簧槽311中,該第二彈性件32係設有一第一端321,該第一端321係彈抵於該第一抵 緣17上,該第二彈性件32係設有一第二端322,該第二端322係彈抵於該第二抵緣312處;
該第一環體33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14處,該第一環體33係隱於該控制套環31內,該第一環體33係略具外張彈性,該控制套環31軸向移動至該鎖固位置時,該第一環體33係抵於該彈簧槽311之內周面,該控制套環31軸向移動該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一環體33係外張抵於該第二錐形槽316處;
請輔以圖5所示,該定位件34係為金屬材質,該定位件34係呈圓柱體狀,該定位件34係容設於該第一穿槽12處,該定位件34係隱於該控制套環31內,該定位件34係可卡制或不卡制於該定位槽25處,該定位件34一端係設有一第二環槽341,該第二環槽341係呈凹環槽狀,該定位件34一端係具有錐形體狀,該定位件34設有錐形體之一端係對向該第二彈性件32;
該第二環體35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環槽341上,該第二環體35二端部處係各設有一容置部351,該容置部351係容設於該容置槽15處,使該第二環體35不與該第一本體10相脫開,且該定位件34係受限於該第二環體35而不脫出該第一穿槽12外,該第二環體35係具有彈性恢復力;
該第一珠體36係容設於該容珠槽16處,該第一珠體36係隱於該控制套環31內,該第一珠體36係靠抵於該控制套環31之該第一錐形槽315處,該控制套環31係受限於該第一珠體36,使該控制套環31不脫出該第一本體10外;
當該控制套環31位於鎖固位置時,該第二彈性件32係往該第一樞部22之方向推頂該控制套環31,該第一環體33係抵於該彈簧槽311之內周面上,該定位件34一端即受該第一周面313頂抵而略隱於該第一穿槽12內,使該定位件34係定位頂抵於任一定位槽25處而無法位移,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之間係受限於該定位件34,該第一本體10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該定位件34另端即係對正於該第二周面314與該第一錐形槽315處,該第一珠體36係略凸露於該容珠槽16外而頂抵於該第一錐形槽315處;
當該控制套環31於該第一本體10上往該第一樞部22之反方向移位而位於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二彈性件32係受該第二抵緣312壓抵而呈壓縮狀,該第一環體33係會外張,該第一環體33係抵於該第二錐形槽316處,該控制套環31係因該第一環體33而定位於非鎖固位置,該定位件34一端即與於該第一周面313相脫開,該定位件34係僅受該第二環體35限制,該第一珠體36係與該第一錐形槽315相遠離,該第一本體10即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使該定位件34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位移而定位於任一定位槽25處,該定位件34係受該第二本體20之壁面推抵而撐開該第二環體35,當該定位件34由其一定位槽25移動至下一定位槽25處時,該定位件34受該第二環體35之彈性恢復力而再容設於每一定位槽25時係會發出聲音,該定位件34與每一定位槽25之間即會產生提示聲,以供了解該第一本體10之旋轉狀態,該定位件34所產生之提示聲亦可知該定位件34係已對正於其一定位槽25;
一固定座組40,該固定座組40係固設於該第二容槽21內,該 固定座組40係設於近該第二容槽21之開口處,該固定座組40係與該第一樞部22相遠離;
一調整組50,該調整組50係與該第一本體10、該第二本體20及該固定座組40相組設,該調整組50之一端係組設於該第一容槽11之端部處,使該調整組50與該第一本體10相組設,該調整組50之另端係頂抵於該第一彈性件27上,該調整組50係與該固定座組40相組設,該調整組50係可於該固定座組40內螺旋且位移,轉動該第一本體10使其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及位移時,該第一本體10係帶動該調整組50於該固定座組40內轉動及位移,使該調整組50於該第二容槽21內螺旋且位移以調整該第一彈性件27之長度;
一第三本體60,請輔以圖6所示,該第三本體6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樞設,該第三本體60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61,該驅動部61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20外,該驅動部61係為棘輪扳手結構、雙向棘輪扳手結構、單向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開口扳手結構或任何可旋動之結構,該第三本體60係設有一樞設座62,該樞設座62係樞設於該第二容槽21內,該樞設座62係呈圓球體狀,該樞設座62上係設有一第二樞部63,該第二樞部63係與該第一樞部22相樞設,該第二樞部63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三本體60係設有一第一限制部64,該第一限制部64係與該靠抵部23相對正,該第一限制部64係設於該樞設座62一端,該第一限制部64係設於該驅動部61與該樞設座62之間,該第一限制部64係呈圓環面狀,該第三本體60另端部處係設有一頂抵部65,該頂抵部65係供該第一彈性件27彈抵,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頂抵部65係與該驅動部61相 遠離; 一樞桿70,該樞桿70係貫穿樞設於該第一樞部22及該第二樞部63處,使該第二本體20與該第三本體60相樞設,該樞桿70係呈一圓梢體狀;一限制組80,請輔以圖6所示,該限制組80係與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三本體60相組設,該限制組80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作動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而具有扭力跳脫功效,或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限制狀而不具有扭力跳脫功效,該限制組80係包括有一第一限制件81及一第二限制件82;請輔以圖7及圖8所示,該第一限制件81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20上,該第一限制件81內周面之前側係設有一第二限制部811,該第二限制部811係延伸至該第一限制件81之前端面呈開口狀,該第二限制部811之開口係對向該驅動部61,該第一限制件81內係設有一第三限制部812,該第三限制部812係設於該第二限制部811一端,該第三限制部812係呈錐形槽狀,該第三限制部812係由該第一限制件81之內部往該第二限制部811呈擴大狀,該第一限制件81內周面之後側係設有一第二組設部813,該第二組設部813係螺合組設於該第一組設部24處,該第二組設部813係可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處轉動位移,使該第二限制部811及該第三限制部812分別與該第一限制部64相對正,該第三限制部812係設於該第二限制部811與該第二組設部813間,該第二組設部813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限制件81之外周面上係設有複數凹紋部814,該 複數凹紋部814係供握持以轉動該第一限制件81,該複數凹紋部814係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二限制件82係靠抵於該靠抵部23處,該第二限制件82係套合於該第一限制部64上,該第二限制件82係隱於該第一限制件81內,該第一限制件81係可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作動,使該第二限制部811或該第三限制部812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件82處,使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一限制部64係具有活動空間或不具有活動空間狀,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第二限制件82係為圓圈體狀而繞設於該第一限制部64處,該第二限制件82之斷面係呈圓形狀、方形狀、四方形狀或各形狀;該第二限制件82原先係為一直體狀,該第二限制件82再以工法繞設於該第一限制部64處,該第二限制件82係配合該第一限制部64之形狀;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往該驅動部61之反方向轉動位移而位於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二限制部811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件82處,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二限制部811間係具有一間隔,該第二限制件82係不受該第二限制部811限制,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一限制部64係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三本體60即不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係以該第一樞部22為軸心擺動一角度,該第三本體60受該第一彈性元件27作用而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具有扭力跳脫功效;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往該驅動部61之方向 轉動及位移而位於限制位置時,該第二限制件82係受該第三限制部812之壓抵,使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一限制部64不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一限制部64即受限於該第二限制件82,該第三本體60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頂抵部65係無法擺動位移,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即為一般扳手結構。
請參閱圖9所示,圖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該第一彈性件27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21內,該控制組30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該控制組30係可作動至一鎖固位置及一非鎖固位置以控制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呈不轉動狀或轉動狀,該固定座組40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21之開口端部處,該調整組50係穿設於該第一容槽11、該第二容槽21及該固定座組40處,該調整組50一端係組設於該第一容槽11端部處,另端係頂抵於該第一彈性件27上,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且位移時係同時帶動該調整組50轉動及位移,以調整該第一彈性件27之長度而調整扭力值,該第三本體6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樞設,該驅動部61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20外。
請參閱圖10至圖12所示,圖10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之側視圖,圖11係本發明圖10之C-C處之剖視圖,圖12係本發明圖11之D處之放大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當該第一限制件81位於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三本體60即不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具有扭力跳脫功效,即如圖12 所示。
請繼續參閱圖13所示,圖13係本發明圖11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當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往該驅動部61之方向轉動位移而位於限制位置時,該第三本體6及第二限制件82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間即係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係可做為一般扳手結構使用。
請參閱圖14所示,圖1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一組設部24係呈圓孔狀,該第一組設部24與該第二容槽21係呈相通狀,以該第二容槽21之軸心,該第一組設部24與該第一樞部22間係間隔呈九十度狀,該第一樞部22係設於該靠抵部23與該第一組設部24間,設有一組設件28,該組設件28係穿設於該第一組設部24處,該組設件28係呈圓梢體狀,該第二組設部813係呈一U形路徑槽狀,該第二組設部813係與該第一組設部24相對正,該組設件28係穿設於該第一組設部24與該第二組設部813處,該第一限制件81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二組設部813相對該組設件28位移,當該組設件28容設於該第二組設部813之二端部處時,該第一限制件81係分別位於非限制位置及限制位置。
請繼續參閱圖15及圖16所示,圖1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部份元件之剖視圖,圖16係本發明圖15之D處之放大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一限制件81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二組設部813相對該組設件28位移,當該組設件28容設於該第二組設部813之一端部處,該第二 限制部811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件82處時,該第一限制件81係位於非限制位置,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二限制部811係不相靠抵,該第二限制件82係不受該第二限制部811限制,使該第一限制部64不受該第二限制件82限制,該第三本體60即不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具有扭力跳脫功效,即如圖16所示。
請參閱圖17所示,圖17係本發明圖15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二本體20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二組設部813相對該組設件28位移,使該組設件28容設於該第二組設部813之另端部處時,該第二限制件82係對正於該第三限制部812處,該第二限制件82係受該第三限制部812之壓抵,該第一限制部64即受限於該第二限制件82,使該第三本體60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限制狀,該頂抵部65係無法擺動位移,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間即係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係可做為一般扳手結構使用。
請參閱圖18至圖20所示,圖18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圖19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第一限制件81之前視圖,圖20係本發明圖19之B-B處之剖視圖,該第一限制件81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軸向移動至非限制位置及限制位置,以控制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第三限制部812及該第二限制部811係依序設於該第一限制件81之內周面之前側,該第三限制部812之內直徑係小於該第二限制部811之內直徑,該第二限制部811與該第三限制部812相連接處係呈錐形槽 狀,該第三限制部812係延伸至該第一限制件81前端面呈開口狀,該第一限制件81之內周面之後側係設有一第一容彈槽816,該第一容彈槽816係延伸至該第一限制件81之後端面呈開口狀,該第一容彈槽816之底部係設有一第三抵緣817,該第一限制件81係設有一第三錐形槽818,該第三錐形槽818係設於該第一容彈槽816之範圍內,該第三錐形槽818係由該第一容彈槽816之開口往該第三抵緣817漸呈擴大狀,該第一限制件81係依序設有該第三限制部812、該第二限制部811、該第三抵緣817、該第三錐形槽818及該第一容彈槽816;
設有一第一扣環84,該第一扣環84係固設於該第二本體20上,該第一扣環84係容設隱於該第一容彈槽816之開口處,該第一扣環84之外周面係設有一第一扣槽841,該第一扣槽841係呈凹環槽狀;設有一第三環體85,該第三環體85係套設於該第一扣槽841處,該第三環體85係略具外張彈性,該第一限制件81軸向移動至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三環體85係抵於該第一容彈槽816之內周面,該第一限制件81軸向移動至限制位置時,該第三環體85係外張抵於該第三錐形槽818處,該第三環體85具有定位該第一限制件81之功效;設有一第三彈性件86,該第三彈性件86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20上,該第三彈性件86係容設於該第一容彈槽816中,該第三彈性件86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三抵緣817上,另端係抵於該第一扣環84上,該第三彈性件86係使該第一限制件81由限制位置移動至非限制位置具彈力頂抵回位之功效。
請繼續參閱圖21至圖23所示,圖21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部份元件之側視圖,圖22係本發明圖21之C-C處之剖視圖,圖23係本發明圖22 之D處之放大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限制組80係軸向移動至非限制位置及限制位置,以控制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當該第一限制件81位於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三環體85係抵於該第一容彈槽816之內周面上,該第三彈性件86係往該驅動部61之方向推抵該第一限制件81,該第二限制件82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部811處,該第三本體60即不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如圖23所示。
請繼續參閱圖24所示,圖24係本發明圖22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當該第一限制件81移位而位於限制位置時,該第三環體85係外張而抵於該第三錐形槽818處,該第一限制件81係因該第三環體85而定位於限制位置,該第三彈性件86係受該第三抵緣817壓抵而呈壓縮狀,該第二限制件82係受該第三限制部812壓抵而與該第一限制部64緊配合靠抵而不具彈性空間,使該第三本體60係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即不具扭力跳脫功效。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係列舉該第一本體10係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及移位而調整扭力,而另有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間係呈相固設結構,該第一本體10後端係設有調整結構而調整扭力,該扭力結構之基本結構係有多種無法一一詳述,因此只要該第二本體20與該第三本體60之間係設有該第一限制件81及該第二限制件82,均應屬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本發明扭力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限制組80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作動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以控制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之間是否具扭力跳脫之功效,該限制組80位於非限制位置,該扭力結構係具有扭力扳手功效,當該限制組80位於限制位置時,該第三本體60係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頂抵部65係無法擺動位移,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間係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即可做為一般扳手結構操作,該扭力結構係具有二種不同功效,而具操作擴充性。
2、該第一限制件81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作動,使該第二限制件82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部811或該第三限制部812處,使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一限制部64係具有活動空間或不具有活動空間,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扭力結構即為扭力扳手結構或為一般扳手結構。
3、該第一限制件81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轉動及位移或軸向移動,使該第二限制件82係對正於該第一限制件81之該第二限制部811處或該第三限制部812處。
4、該限制組80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轉動及位移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以控制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間是否具扭力跳脫之功效,而具擴充性。
5、該限制組80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轉動位移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第一 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處轉動位移,使該第二限制件82對正於該第二限制部811或該第三限制部812處,使該第二限制件82係受限或不受限於該第一限制件81,而與該第一限制部64之間係具有活動空間或不具有活動空間。
6、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往該驅動部61之反方向轉動位移而位於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二限制件82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部811處,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二限制部811間係不相靠抵,即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二限制部811間係具有一間距而不受該第二限制部811限制,使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一限制部64間係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一限制部64係不受該第二限制件82限制,該第三本體60即不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非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具有扭力跳脫功效。
7、當該第一限制件81於該第一組設部24上往該驅動部61之方向轉動位移時,該第三限制部812係與該靠抵部23相對正,該第二限制件82係受該第三限制部812壓抵,使該第二限制件82與該第一限制部64間係不具活動空間,該第一限制部64即受限於該第二限制件82,使該第三本體60受限於該限制組80,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係呈限制狀,該第三本體6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即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係可做為一般扳手結構使用。
8、該控制套環31位於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使該定位件34可於該第二本體20上位移而定位於任一定位槽25處,當該定位件34由其一定位槽25移動至下一定位槽25處時,該定位件34 係受該第二本體20之外周面推抵而撐開該第二環體35,該定位件34再對正下一定位槽25時,該定位件34係受該第二環體35之彈性恢復力而再容設於下一定位槽25時係會發生進入該定位槽25之聲音,該定位件34與每一定位槽25之間之再容設即會產生定位提示聲,以供了解該調整件50之調整扭力值之旋轉狀態,亦可知該定位件34係已容設於其一定位槽25,若該扭力結構已調整至所需之扭力值時,即可方便再將該控制套環31再回位於鎖固位置。
9、該定位件34再容設於該定位槽25時係為該第二環體35之彈性恢復力,具有該第二環體35之彈性恢復力之限制而容設,該定位件34之移位路徑即為依據該定位槽25之弧面而進行,因此該定位件34之再容設之聲音係為較確實,該定位件34之移位時係受該第二環體35限制該聲音亦可較為順利。
10、該定位槽25係隱於該第一本體10內,因此藉由聲音即可知該定位件34已容設於所需之扭力值之該定位槽25內,操作時可藉由聲音判斷較具有實用性。
11、當該控制套環31於該第一本體10上往該第二本體20之反方向移動至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二彈性件32係受該第二抵緣312壓抵而呈壓縮狀,該第一環體33係外張而頂抵於該第二錐形槽316處,使該控制套環31係定位於非鎖固位置上,該手即不需一直推抵該控制套環31而方便手旋動該第一本體10,該第一環體33外張而頂抵該第二錐形槽316處時,該第一環體33外張會具有聲音,亦可依其該第一環體33已發聲而確定該控制套環31係位於非鎖固位置。
12、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旋轉時係具有聲音,該控制套環31位於非鎖固位置時亦具有聲音,二個調整扭力動作時係均具有聲音之提示聲。
因此本發明之扭力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一穿槽
14:第一環槽
15:容置槽
16:容珠槽
17:第一抵緣
20:第二本體
30:控制組
33:第一環體
40:固定座組
50:調整組

Claims (15)

  1. 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內部係設有一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呈圓槽狀;
    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體相組設,該第二本體內係設有一第二容槽,該第二容槽係沿該第二本體之長度方向貫穿該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一第一樞部,該第一樞部與該第二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二本體端部處係設有一靠抵部,該靠抵部係設於近該第一樞部處,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一第一組設部;
    一第一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內;
    一第三本體,該第三本體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該第三本體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樞設座,該樞設座係樞設於該第二容槽內,該樞設座上係設有一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與該第一樞部相樞設,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第一限制部,該第一限制部係與該靠抵部相對正,該第三本體另端部處係設有一頂抵部,該頂抵部係供該第一彈性件彈抵,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頂抵部係與該驅動部相遠離;
    一樞桿,該樞桿係貫穿樞設於該第一樞部及該第二樞部處,使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三本體相樞設,該樞桿係呈一圓梢體狀;
    一限制組,該限制組係與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三本體相組設,該限制組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作動至一非限制位置或一限制位置,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而具有扭力跳脫功效,或該第三本體相 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限制狀而不具有扭力跳脫功效,該限制組係包括有一第一限制件及一第二限制件;
    該第一限制件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第一限制件係設有一第二限制部及一第三限制部,該第一限制件內係設有一第二組設部,該第二組設部係組設於該第一組設部處,該第二組設部係可於該第一組設部上作動,使該第一限制件於該第一組設部處作動,使該第二限制部及該第三限制部分別與該第一限制部相對正;
    該第二限制件係靠抵於該靠抵部處,該第二限制件係套合於該第一限制部上,該第一限制件係可於該第一組設部上作動,使該第二限制部或該第三限制部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件處,使該第二限制件與該第一限制部係具有活動空間或不具有活動空間狀,使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為一圓桿體狀,該第一本體一端係套設有一握把,該第一本體上係設有一第一穿槽,該第一穿槽係與該第一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一穿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環槽,該第一環槽係呈凹圓環槽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二容置槽,該二容置槽相對該第一穿槽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一容珠槽,該容珠槽係與該第一容槽呈相通狀,以該第一本體之軸心,該容珠槽與該第一穿槽間係間隔呈九十度狀,該容珠槽係設於其一容置槽一側,該容珠槽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抵緣,該第一抵緣係設於該第一環槽與該第一穿槽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 體相樞設或相固設,該第二本體係為圓桿體狀或各式桿體狀,該第二容槽係呈中空之圓槽狀或各式之槽狀,該第一樞部係與該第一本體相遠離,該第一樞部係設於近該第二容槽一端開口處,該第一樞部係呈貫穿之圓孔狀或各式之孔狀,該第一樞部之軸心係與該第二容槽之軸心呈相垂直狀,該靠抵部係呈平面狀,該第一樞部係設於該第一組設部之範圍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組設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二限制部係延伸至該第一限制件之前端面呈開口狀,該第二限制部之開口係對向該驅動部,該第三限制部係設於該第二限制部一端,該第三限制部係呈錐形槽狀,該第三限制部係由該第一限制件之內部往該第二限制部呈擴大狀,該第二組設部係螺合組設於該第一組設部處,該第二組設部係可於該第一組設部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一限制件於該第一組設部處轉動位移,該第三限制部係設於該第二限制部與該第二組設部間,該第二組設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二限制件係隱於該第一限制件內,該第二限制件係為圈體狀而繞設於該第一限制部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限制件之斷面係呈圓形狀、方形狀或四方形狀。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限制件於該第一組設部上往該驅動部之反方向轉動位移而位於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二限制部係對正於該第二限制件處,該第二限制件與該第二限制部間係具有一間隔,該第一限制件係不受該第二限制部限制,該第二限制件與 該第一限制部係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三本體即不受限於該限制組,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非限制狀,該第三本體係以該第一樞部為軸心擺動一角度,該第三本體受該第一彈性元件作用而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具有扭力跳脫功效;該第一限制件於該第一組設部上往該驅動部之方向轉動及位移而位於限制位置時,該第二限制件係受該第三限制部之壓抵,使該第二限制件與該第一限制部不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一限制部即受限於該第二限制件,該第三本體受限於該限制組,該頂抵部係無法擺動位移,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呈限制狀,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係不具扭力跳脫功效,該扭力結構即為一般扳手結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組設部係呈圓孔狀,該第一組設部與該第二容槽係呈相通狀,以該第二容槽之軸心,該第一組設部與該第一樞部間係間隔呈九十度狀,該第一樞部係設於該靠抵部與該第一組設部間,設有一組設件,該組設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組設部處,該組設件係呈圓梢體狀,該第二組設部係呈一U形路徑槽狀,該第二組設部係與該第一組設部相對正,該組設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組設部與該第二組設部處,該第一限制件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二組設部相對該組設件位移,當該組設件容設於該第二組設部之二端部處時,該第一限制件係分別位於非限制位置及限制位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限制件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軸向移動至非限制位置及限制位置,以控制該第三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呈非限制狀或限制狀,該第三限制部及該第二限制部係依 序設於該第一限制件之內周面之前側,該第三限制部之內直徑係小於該第二限制部之內直徑,該第二限制部與該第三限制部相連接處係呈錐形槽狀,該第三限制部係延伸至該第一限制件前端面呈開口狀,該第一限制件之內周面之後側係設有一第一容彈槽,該第一容彈槽係延伸至該第一限制件之後端面呈開口狀,該第一容彈槽之底部係設有一第三抵緣,該第一限制件係設有一第三錐形槽,該第三錐形槽係設於該第一容彈槽之範圍內,該第三錐形槽係由該第一容彈槽之開口往該第三抵緣漸呈擴大狀,該第一限制件係依序設有該第三限制部、該第二限制部、該第三抵緣、該第三錐形槽及該第一容彈槽;設有一第一扣環,該第一扣環係固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第一扣環係容設隱於該第一容彈槽之開口處,該第一扣環之外周面係設有一第一扣槽,該第一扣槽係呈凹環槽狀;設有一第三環體,該第三環體係套設於該第一扣槽處,該第三環體係略具外張彈性,該第一限制件軸向移動至非限制位置時,該第三環體係抵於該第一容彈槽之內周面,該第一限制件軸向移動至限制位置時,該第三環體係外張抵於該第三錐形槽處,該第三環體具有定位該第一限制件之功效;設有一第三彈性件,該第三彈性件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第三彈性件係容設於該第一容彈槽中,該第三彈性件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三抵緣上,另端係抵於該第一扣環上,該第三彈性件係使該第一限制件由限制位置移動至非限制位置具彈力頂抵回位之功效。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限制件原先係為一直體狀,該第二限制件再以工法繞設於該第一限制部處,該第二限制 件係配合該第一限制部之形狀。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驅動部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外,該驅動部係為棘輪扳手結構、雙向棘輪扳手結構、單向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或開口扳手結構。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樞設座係呈圓球體狀,該第二樞部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一限制部係設於該樞設座一端,該第一限制部係設於該驅動部與該樞設座之間,該第一限制部係呈圓環面狀。
  12.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另端係設有複數定位槽,該複數定位槽係隱於該第一容槽內,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使該第一穿槽與每一定位槽係分別相對正,該複數定位槽係以該第二本體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定位槽係呈凹弧形槽狀,該複數定位槽係與該第一樞部、該靠抵部及該第一組設部相遠離。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設有一控制組,該控制組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該控制組係可作動至一鎖固位置及一非鎖固位置以控制該第一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呈不轉動狀或轉動狀。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控制組係包括一控制套環、一第二彈性件、一第一環體、一定位件、一第二環體及一第一珠體;該控制套環係為金屬製圓環體狀,該控制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該控制套環係可於該第一本體上軸向移動至一鎖固位置及一非鎖固位置,該控制套環內周面之後側係設有一彈簧槽,該彈簧槽係延伸至該控制套環之後端面呈開口狀,該彈簧槽開口處係對向該第一 本體之該握把,該彈簧槽底部係設有一第二抵緣,該控制套環係設有一第一周面,該第二抵緣係設於該彈簧槽與該第一周面間,該第一周面之直徑係小於該彈簧槽之直徑,該第一周面係具有最小之內直徑,該控制套環係設有一第二周面,該第一周面係設於該第二抵緣與該第二周面間,該第二周面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一周面之直徑,該第一周面與該第二周面間係設有一第一錐形槽,該第一錐形槽係由該第一周面往該第二周面呈擴大狀,該第一周面係設於該第二抵緣與該第一錐形槽間,該控制套環係設有一第二錐形槽,該第二錐形槽係設於該彈簧槽之範圍內,該第二錐形槽係由該彈簧槽之開口往該第二抵緣呈擴大狀,該第二抵緣係設於該第一周面與該第二錐形槽間,該控制套環係依序設有該彈簧槽、該第二錐形槽、該第二抵緣、該第一周面、該第一錐形槽及該第二周面;該第二彈性件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該第二彈性件係彈抵於該控制套環上,該第二彈性件係使該控制套環由非鎖固位置移動至鎖固位置之彈力頂抵功效,該第二彈性件係容設於該彈簧槽中,該第二彈性件係設有一第一端,該第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一抵緣上,該第二彈性件係設有一第二端,該第二端係彈抵於該第二抵緣處;該第一環體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處,該第一環體係隱於該控制套環內,該第一環體係略具外張彈性,該控制套環軸向移動至該鎖固位置時,該第一環體係抵於該彈簧槽之內周面,該控制套環軸向移動該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一環體係外張抵於該第二錐形槽處;該定位件係為金屬材質,該定位件係呈圓柱體狀,該定位件係容設於該第一穿槽處,該定位件係隱於該控制套環內,該定位件係可卡制或不卡制於 該定位槽處,該定位件一端係設有一第二環槽,該第二環槽係呈凹環槽狀,該定位件一端係具有錐形體狀,該定位件設有錐形體之一端係對向該第二彈性件;該第二環體係套設於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環槽上,該第二環體二端部處係各設有一容置部,該容置部係容設於該容置槽處,使該第二環體不與該第一本體相脫開,且該定位件係受限於該第二環體而不脫出該第一穿槽外,該第二環體係具有彈性恢復力;該第一珠體係容設於該容珠槽處,該第一珠體係隱於該控制套環內,該第一珠體係靠抵於該控制套環之該第一錐形槽處,該控制套環係受限於該第一珠體,使該控制套環不脫出該第一本體外;當該控制套環位於鎖固位置時,該第二彈性件係往該第一樞部之方向推頂該控制套環,該第一環體係抵於該彈簧槽之內周面上,該定位件一端即受該第一周面頂抵而略隱於該第一穿槽內,使該定位件係定位頂抵於任一定位槽處而無法位移,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之間係受限於該定位件,該第一本體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該定位件另端即係對正於該第二周面與該第一錐形槽處,該第一珠體係略凸露於該容珠槽外而頂抵於該第一錐形槽處;當該控制套環於該第一本體上往該第一樞部之反方向移位而位於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二彈性件係受該第二抵緣壓抵而呈壓縮狀,該第一環體係會外張,該第一環體係抵於該第二錐形槽處,該控制套環係因該第一環體而定位於非鎖固位置,該定位件一端即與於該第一周面相脫開,該定位件係僅受該第二環體限制,該第一珠體係與該第一錐形槽相遠離,該第一本體即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使該定位件係可於該第二本體上位移而定位於任一定位槽處, 該定位件係受該第二本體之壁面推抵而撐開該第二環體,當該定位件由其一定位槽移動至下一定位槽處時,該定位件受該第二環體之彈性恢復力而再容設於每一定位槽時係會發出聲音,該定位件與每一定位槽之間即會產生提示聲,以供了解該第一本體之旋轉狀態,該定位件所產生之提示聲亦可知該定位件係已對正於其一定位槽。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設有一固定座組,該固定座組係固設於該第二容槽內,該固定座組係設於近該第二容槽之開口處,該固定座組係與該第一樞部相遠離;設有一調整組,該調整組係與該第一本體、該第二本體及該固定座組相組設,該調整組之一端係組設於該第一容槽之端部處,使該調整組與該第一本體相組設,該調整組之另端係頂抵於該第一彈性件上,該調整組係與該固定座組相組設,該調整組係可於該固定座組內螺旋且位移,轉動該第一本體使其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及位移時,該第一本體係帶動該調整組於該固定座組內轉動及位移,使該調整組於該第二容槽內螺旋且位移以調整該第一彈性件之長度。
TW109112637A 2020-04-15 2020-04-15 扭力結構 TWI718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2637A TWI718933B (zh) 2020-04-15 2020-04-15 扭力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2637A TWI718933B (zh) 2020-04-15 2020-04-15 扭力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8933B true TWI718933B (zh) 2021-02-11
TW202140215A TW202140215A (zh) 2021-11-01

Family

ID=7574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637A TWI718933B (zh) 2020-04-15 2020-04-15 扭力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893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6397A (en) * 1980-07-03 1982-02-23 Skidmore Engineering Div. Buckeye Gear Company Torque wrench
US5129293A (en) * 1991-06-10 1992-07-14 Precision Instruments, Inc. Torque control mechanism for wrenches and the like
TWM438950U (en) * 2012-03-05 2012-10-11 Zhu-Cun Chen Torque wretch with locking device
US20120285300A1 (en) * 2009-09-11 2012-11-15 The Boeing Company Wrench for engaging a workpie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flats
TWM448349U (zh) * 2012-09-10 2013-03-11 Kabo Tool Co 組合扭力扳手
TWM459965U (zh) * 2013-01-18 2013-08-21 Zhu-Cun Chen 具有脫離結構之扭力扳手
EP1837126B1 (de) * 2006-03-20 2013-08-28 Eduard Wille GmbH & Co KG Drehmomentwerkzeug mit Leistungsverstärker
TWM492808U (zh) * 2014-08-29 2015-01-01 Zhu-Cun Chen 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
TWM541927U (zh) * 2017-02-16 2017-05-21 Ogc Torque Co Ltd 扭力扳手結構
TWM545668U (zh) * 2017-04-21 2017-07-21 Ray Chengtool Ind Ltd 扭力扳手防脫機構
TWI605912B (zh) * 2016-06-07 2017-11-21 Hou-Fei Hu Torque wrench
TWM572816U (zh) * 2018-09-27 2019-0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M580494U (zh) * 2018-09-25 2019-07-11 江修 具有跳脫式力量切斷裝置的電子扭力工具
TWM581964U (zh) * 2019-05-23 2019-08-11 陳狄任 Easy to assemble torque wrench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6397A (en) * 1980-07-03 1982-02-23 Skidmore Engineering Div. Buckeye Gear Company Torque wrench
US5129293A (en) * 1991-06-10 1992-07-14 Precision Instruments, Inc. Torque control mechanism for wrenches and the like
EP1837126B1 (de) * 2006-03-20 2013-08-28 Eduard Wille GmbH & Co KG Drehmomentwerkzeug mit Leistungsverstärker
US20120285300A1 (en) * 2009-09-11 2012-11-15 The Boeing Company Wrench for engaging a workpie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flats
TWM438950U (en) * 2012-03-05 2012-10-11 Zhu-Cun Chen Torque wretch with locking device
TWM448349U (zh) * 2012-09-10 2013-03-11 Kabo Tool Co 組合扭力扳手
TWM459965U (zh) * 2013-01-18 2013-08-21 Zhu-Cun Chen 具有脫離結構之扭力扳手
TWM492808U (zh) * 2014-08-29 2015-01-01 Zhu-Cun Chen 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
TWI605912B (zh) * 2016-06-07 2017-11-21 Hou-Fei Hu Torque wrench
TWM541927U (zh) * 2017-02-16 2017-05-21 Ogc Torque Co Ltd 扭力扳手結構
TWM545668U (zh) * 2017-04-21 2017-07-21 Ray Chengtool Ind Ltd 扭力扳手防脫機構
TWM580494U (zh) * 2018-09-25 2019-07-11 江修 具有跳脫式力量切斷裝置的電子扭力工具
TWM572816U (zh) * 2018-09-27 2019-0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M581964U (zh) * 2019-05-23 2019-08-11 陳狄任 Easy to assemble torque wren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215A (zh) 202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473B (zh) 扭力結構
TWI704036B (zh) 扭力結構
TWI701110B (zh) 扭力結構
TWI704035B (zh) 扭力結構
TWI718956B (zh) 扭力結構
TWI714469B (zh) 扭力結構
TWI702120B (zh) 扭力結構
TW202108314A (zh) 扭力結構
TWI702118B (zh) 扭力結構
TW202206232A (zh) 扭力結構
TWI746265B (zh) 扭力結構
TW202027925A (zh) 扭力扳手結構
TWI718933B (zh) 扭力結構
TWI725855B (zh) 扭力結構
TWI676530B (zh) 扭力扳手結構
TWI714302B (zh) 扭力結構
TWI736398B (zh) 扭力結構
TW202130467A (zh) 扭力結構
TW202033321A (zh) 扭力扳手結構
TWI739631B (zh) 扭力結構
TWI745178B (zh) 扭力結構
CN115488804A (zh) 扭力结构
TWI697387B (zh) 扭力結構
TWI701111B (zh) 扭力結構
TWI702124B (zh) 緊固收摺型輕量化工具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