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810B - 彈性導電模組 - Google Patents

彈性導電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8810B
TWI718810B TW108146045A TW108146045A TWI718810B TW I718810 B TWI718810 B TW I718810B TW 108146045 A TW108146045 A TW 108146045A TW 108146045 A TW108146045 A TW 108146045A TW I718810 B TWI718810 B TW I7188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nductive
arc
waterproof membrane
elastic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6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5534A (zh
Inventor
黃厚升
沈乾龍
沈培德
莊秉欽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Priority to TW108146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88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8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5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5534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彈性導電模組包含第一彈性防水膜、至少一第二彈性防水膜以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第一彈性防水膜沿第一方向延伸,並沿第二方向來回彎折。第二彈性防水膜適形地配置在第一彈性防水膜上。第一彈性防水膜及第二彈性防水膜各自具有第一弧狀部及第二弧狀部,第一弧狀部連接第二弧狀部,且第一弧狀部的弧心與第二弧狀部的弧心的連線段與第一方向的夾角介於25°至35°之間。第一彈性導電圖案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與第二彈性防水膜之間。第一彈性導電圖案包含多個第一導電通道,且第一導電通道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

Description

彈性導電模組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彈性導電模組,且特別是有於一種應用於穿載式裝置或織物的彈性導電模組。
近年來,隨著穿戴式裝置的發展,許多電子裝置被設計為可配戴的樣式,例如智慧型手錶、穿戴式計步器、智慧型手環等。此外,搭配現今智慧型產品的盛行風潮,這些穿戴式電子裝置亦成為消費性市場的主流商品。另一方面,由於這些穿戴式電子裝置於消費性市場造成巨大迴響,結合電子裝置與穿著服飾的產品亦陸續問世。除此之外,電子商務與傳統紡織亦開始結盟,使得以織布為主體的機能性電子產品的發展性備受看好。
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彈性導電模組。
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彈性導電模組包含第一彈性防水膜、至少一第二彈性防水膜以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第一彈性防水膜沿第一方向延伸,並沿第二方向來回彎折。第二彈性防水膜適形地配置在第一彈性防水膜上。第一彈性防水 膜及第二彈性防水膜各自具有第一弧狀部及第二弧狀部,第一弧狀部連接第二弧狀部,且第一弧狀部的弧心與第二弧狀部的弧心的連線段與第一方向的夾角介於25°至35°之間。第一彈性導電圖案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與第二彈性防水膜之間。第一彈性導電圖案包含多個第一導電通道,且第一導電通道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更包含第二彈性導電圖案,夾置於相鄰的第二彈性防水膜之間。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導電圖案包含多個第二導電通道,且第二導電通道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
在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更包含多個第一導電接頭,連接第一導電通道。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與第二彈性防水膜的基底材料為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包含第一膜層及第二膜層,第二膜層配置於第一彈性導電圖案與第一膜層之間,且第一膜層為黏著層。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相鄰的第一弧狀部的外邊緣之間具有第一間隙,且相鄰的第二弧狀部的外邊緣之間具有第二間隙。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更包含離型膜,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相對於第一彈性導電圖案的表 面。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在拉伸狀態下的最大長度為在自然狀態下的長度的1.2倍至2倍。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與第二彈性防水膜在垂直於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相連於第一導電通道之間。
在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在拉伸狀態下的電阻變化率介於20%至50%之間。
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方式,透過第一彈性防水膜、第二彈性防水膜以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各自的形狀以及夾角的配置,可以使彈性導電模組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從而降低將彈性導電模組配置於載體(例如,織物或服飾)上時的異物感。
100‧‧‧彈性導電模組
110‧‧‧第一彈性防水膜
110a‧‧‧第一弧狀部
110b‧‧‧第二弧狀部
110c‧‧‧末端部
112‧‧‧第一膜層
114‧‧‧第二膜層
120‧‧‧第二彈性防水膜
120a‧‧‧第一弧狀部
120b‧‧‧第二弧狀部
120c‧‧‧末端部
125a‧‧‧外邊緣
125b‧‧‧外邊緣
130‧‧‧第一彈性導電圖案
132‧‧‧第一導電通道
140‧‧‧第一導電接頭
150‧‧‧離型膜
200‧‧‧彈性導電模組
210‧‧‧第一彈性防水膜
210c‧‧‧末端部
220'、220"‧‧‧第二彈性防水膜
220c1'‧‧‧末端部
220c2'‧‧‧末端部
230‧‧‧第一彈性導電圖案
232‧‧‧第一導電通道
240‧‧‧第一導電接頭
250‧‧‧離型膜
260‧‧‧第二彈性導電圖案
262‧‧‧第二導電通道
270‧‧‧第二導電接頭
300‧‧‧服飾載體
310‧‧‧電子元件
G1、G2‧‧‧間隙
O1、O2‧‧‧弧心
R1、R2‧‧‧曲率半徑
θ‧‧‧夾角
W‧‧‧寬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L1、L2、L3、L4‧‧‧長度
a-a'、b-b'‧‧‧線段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導電模組的上視示意圖。
第2圖繪示第1圖的彈性導電模組的爆炸示意圖。
第3圖繪示第2圖的第一彈性防水膜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4圖繪示第1圖的彈性導電模組沿線段a-a'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導電模組的上視示意圖。
第6圖繪示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的爆炸示意圖。
第7圖繪示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沿線段b-b'的剖面示意圖。
第8A圖至第8C圖繪示將本揭露的彈性導電模組配置於服飾載體上的配置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揭露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揭露。也就是說,在本揭露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本揭露的彈性導電模組的第一彈性防水膜及第二彈性防水膜各自具有第一弧狀部及第二弧狀部,且第一弧狀部的弧心與第二弧狀部的弧心的連線段與彈性導電模組的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介於25°至35°之間,而第一彈性導電圖案適形地夾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與第二彈性防水膜之間。藉由上述配置,使得彈性導電模組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從而降低將彈性導電模組配置於載體(例如,服飾)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導電模組100的上視示意圖。第2圖繪示第1圖的彈性導電模組100的爆炸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1圖及第2圖,彈性導電模組100包含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第二彈性防水膜120以及第一彈性導 電圖案130。第二彈性防水膜120適形地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110上,且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適形地夾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110與第二彈性防水膜120之間。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第二彈性防水膜120以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可透過網版印刷或塗佈的方式形成。
應瞭解到,本文中的「適形地夾(配)置」是指以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形狀進行夾(配)置(例如,以相同的輪廓進行夾(配)置),而「共形地配置」是指以完全相同的形狀進行配置。此外,當將本揭露的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第一彈性防水膜110配置為接觸載體的表面,而第二彈性防水膜120配置為未接觸載體的表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防水膜1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並沿第二方向D2來回彎折,其中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相互垂直。詳細來說,第二彈性防水膜120具有第一弧狀部120a以及第二弧狀部120b,且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換句話說,每一個第一弧狀部120a在第一方向D1上配置於相鄰的兩個第二弧狀部120b之間,而每一個第二弧狀部120b在第一方向D1上配置於相鄰的兩個第一弧狀部120a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可具有相同的形狀。舉例來說,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各自的形狀可例如是C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各自的弧狀開口可朝向不同的方位。舉例來說,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各 自的弧狀開口在第二方向D2上分別朝向相對的兩個方位。此外,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彼此相互連接。舉例來說,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可分別透過各自的弧狀末端相互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弧狀部120a的弧心O1與第二弧狀部120b的弧心O2的連線段與第一方向D1的夾角θ介於25°至35°之間。藉由將夾角θ設計在此範圍中,可維持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的平整性,並可降低將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詳細來說,若將夾角θ設計為小於25°,相鄰的第一弧狀部120a的外邊緣125a及/或相鄰的第二弧狀部120b的外邊緣125b容易彼此接觸或擠壓,導致第一弧狀部120a及/或第二弧狀部120b發生扭曲或彼此交疊的情形,從而影響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的平整性;若將夾角θ設計為大於35°,第二彈性防水膜12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寬度會太大,從而增加將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藉由上述夾角θ的設計,使得相鄰的第一弧狀部120a的外邊緣125a之間具有第一間隙G1,且相鄰的第二弧狀部120b的外邊緣125b之間具有第二間隙G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弧狀部120a與第二弧狀部120b各自的曲率半徑R1及R2與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的寬度W的比值可介於0.09至0.43之間。藉由將曲率半徑R1及R2與寬度W的比值設計在此範圍中,可控制第二彈性防水膜120在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所形成的平面上延伸的幅度。詳細來說,若將曲率半徑R1及R2與寬度W的比值設計為小於 0.09,第一弧狀部120a及/或第二弧狀部120b各自在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所形成的平面上延伸的幅度太小,從而增加彈性導電模組100在製造上的困難度;若將上述比值設計為大於0.43,第一弧狀部120a及/或第二弧狀部120b各自在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所形成的平面上延伸的幅度太大,從而增加將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防水膜120具有兩個末端部120c,且兩個末端部120c可分別與末端的第一弧狀部120a及/或第二弧狀部120b連接。舉例來說,其中一個末端部120c可與其中一末端的第一弧狀部120a連接,而另一個末端部120c可與另一末端的第二弧狀部120b連接;或者,兩個末端部120c可分別與兩末端的第一弧狀部120a連接;又或者,兩個末端部120c可分別與兩末端的第二弧狀部120b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適形地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110上。詳細來說,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包含多個第一導電通道132,且第一導電通道132具有與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相同的輪廓。換句話說,第一導電通道132亦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並沿著第二方向D2來回彎折。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通道132在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此外,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的基底材料可為導電銀漿或導電碳漿,從而使得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100更包含多個第一導電接頭140。第一導電接頭140配置於第一導電通道 1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兩末端,以進一步與外部電子元件形成電性連接。舉例來說,每一個第一導電通道1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兩末端可各自連接一個第一導電接頭140,亦即第一導電接頭140的數量是第一導電通道132的數量的兩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接頭140彼此在第二方向D2上間隔排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接頭140可透過網版印刷或塗佈的方式與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同時形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於第二彈性防水膜120適形地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110上,因此第一彈性防水膜110亦具有第一弧狀部110a、第二弧狀部110b以及兩個末端部110c。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的第一弧狀部110a、第二弧狀部110b以及兩個末端部110c的配置分別與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的第一弧狀部120a、第二弧狀部120b以及兩末端部120c的配置相同,於此便不再贅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的末端部110c配置以承載第一導電接頭140,且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的末端部110c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L1大於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的末端部120c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L2。如此一來,第一導電接頭140可由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的末端部120c裸露出來,從而與外部電子元件形成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110與第二彈性防水膜120的基底材料皆為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由於第一彈性防水膜110與第二彈性防水膜120具有相同的基底材料,因此可提升第一彈性防水膜110與第二彈性防水膜120之間的相容性,從而提升彈性導電模組100整體的結構穩定性 與製造便利性。
藉由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第二彈性防水膜120以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的形狀、夾角θ以及曲率半徑R1及R2的配置,可以使彈性導電模組100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從而降低將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100在拉伸狀態下的最大長度為在自然狀態下的長度的1.2倍至2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將彈性導電模組100拉伸至自然狀態下的長度的1.2倍至2倍時,彈性導電模組100的電阻變化率介於20%至50%之間。
第3圖繪示第2圖的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2圖及第3圖,第一彈性防水膜110包含第一膜層112及第二膜層114,且第二膜層114配置於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與第一膜層112之間。由於彈性導電模組100是透過其中的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的第一膜層112來固定至載體的表面,因此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的第一膜層112為受熱後可具有黏性的黏著層。
第4圖繪示第1圖的彈性導電模組100沿線段a-a'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2圖及第4圖,第二彈性防水膜120進一步嵌入至第一導電通道132之間並與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相連,使得相鄰的第一導電通道132被完全隔開,以確保相鄰的第一導電通道132之間彼此絕緣。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100更包含離型膜150。離型膜150可分離地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110相對於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的表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離型膜150是共形地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 膜110相對於第一彈性導電圖案130的表面。由於離型膜150的基底材料較為硬挺,因此透過離型膜150的配置,可便於彈性導電模組100於製作完畢後被搬移至所欲配置的載體的表面。應瞭解到,在將彈性導電模組100固定至載體的表面之前,離型膜150會被移除。
第5圖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的彈性導電模組200的上視示意圖。第6圖繪示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200的爆炸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5圖及第6圖,彈性導電模組200包含第一彈性防水膜210、兩層第二彈性防水膜220'及220"、第一彈性導電圖案230、第一導電接頭240、離型膜250、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以及第二導電接頭270。換句話說,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200與第1圖的彈性導電模組100的相異處在於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200具有兩層第二彈性防水膜220'及220"且更包含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防水膜210、第二彈性防水膜220'以及第二彈性防水膜220"在第三方向D3上依序堆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230適形地夾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210與第二彈性防水膜220'之間,而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適形地夾置於第二彈性防水膜220'與第二彈性防水膜220"之間,其中第三方向D3垂直於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包含多個第二導電通道262,且第二導電通道262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並沿著第二方向D2來回彎折。此外,第二導電通道262在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 另外,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的基底材料可為導電銀漿或導電碳漿,從而使得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導電接頭270配置於第二導電通道26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兩末端,以進一步與外部電子元件形成電性連接。舉例來說,每一個第二導電通道26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兩末端可各自連接一個第二導電接頭270,亦即第二導電接頭270的數量是第二導電通道262的數量的兩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導電接頭270彼此在第二方向D2上間隔排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導電接頭270可透過網版印刷或塗佈的方式與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同時形成。
應瞭解到,由於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200中各元件的配置大致上與第1圖的彈性導電模組100中各元件的配置相同,故於此便不再贅述。以下將針對彈性導電模組200與彈性導電模組100的相異處做進一步說明。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防水膜220'在第一方向D1上的兩末端可各自具有兩個末端部220c1'及220c2',且兩個末端部220c1'及220c2'在第二方向D2上相鄰排列。詳細來說,其中一個末端部220c1'配置以覆蓋部分的第一導電接頭240,而另一個末端部220c2'配置以承載第二導電接頭270。配置以覆蓋部分的第一導電接頭240的末端部220c1'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L3小於配置以承載第二導電接頭270的末端部220c2'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L4。在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防水膜220'在第一方向D1上的兩末端可僅各自具有一個末端部220c1',而第一彈性防水膜210在第一方向D1 上的兩末端可各自具有兩個末端部210c。詳細來說,其中一個末端部210c配置以承載第一導電接頭240,而另一個末端部210c配置以承載第二導電接頭270,且兩末端部210c在第一方向D1上的長度可為相同。
第7圖繪示第5圖的彈性導電模組200沿線段b-b'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6圖及第7圖,第二彈性防水膜220"進一步嵌入至第二導電通道262之間並與第二彈性防水膜220'相連,而第二彈性防水膜220'進一步嵌入至第一導電通道232之間並與第一彈性防水膜210相連。如此一來,可使得相鄰的第一導電通道232以及相鄰的第二導電通道262被完全隔開,以確保相鄰的第一導電通道232之間及相鄰的第二導電通道262之間彼此絕緣。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離型膜250可分離地配置於第一彈性防水膜210相對於第一彈性導電圖案230的表面以及第二彈性防水膜220'相對於第二彈性導電圖案260的部分的表面。
藉由將多個彈性導電圖案分別夾置於多個彈性防水膜之間,可增加彈性導電模組200在單位面積下所包含的導電通道的數量。詳細來說,當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3)上堆疊多個導電通道時,不會影響彈性導電模組200在水平面(即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所形成的平面)上的面積。如此一來,可降低將包含多個導電通道的彈性導電模組200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此外,由於彈性導電模組200具有相對較多的導電通道,因此部分的導電通道可作為備用線路,使得彈性導電模組200不會因為部分的導電通道故障而無法繼續 使用。
第8A圖至第8C圖繪示將本揭露的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服飾載體300上的配置示意圖。如第8A圖至第8C圖所示,服飾載體300可例如是褲子,且第8A圖至第8C圖依序繪示服飾載體300的正視示意圖、側視示意圖以及後視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8A圖至第8C圖,電子元件310可配置於服飾載體300的不同區域以進行訊號的量測。舉例來說,電子元件310可配置於服飾載體300大腿前側(如第8A圖所示)、大腿外側(如第8B圖所示)、小腿外側(如第8B圖所示)、小腿後側(如第8C圖所示)以及後腰間(如第8C圖所示)。此外,電子元件310可例如是肌肉形變感測器、9軸多功能位置感測器或控制器等。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控制器可配置於後腰間以控制其他配置於服飾載體300的電子元件31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服飾載體300上以電性連接各電子元件310。如第8A圖至第8C圖所示,彈性導電模組100由控制器依序延伸至大腿外側、大腿前側、大腿外側、小腿外側、小腿後側以及小腿外側以電性連接配置於服飾載體300各個區域的電子元件310。由於本揭露的彈性導電模組100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因此當使用者穿戴具有電子元件310及彈性導電模組100的服飾載體300,並進行相關的訊號量測時,彈性導電模組100可在不影響其性能的前提下隨著使用者的伸展動作而拉伸,從而降低將彈性導電模組100配置於服飾載體300的表面的異物感。此外,彈性導電模組200亦可配置於服飾載體300的表面以達到相同的功效。
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方式,透過彈性防水膜以及彈性導電圖案各自的形狀、夾角以及曲率半徑的配置,可以使彈性導電模組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從而降低將彈性導電模組配置於載體的表面時所帶來的異物感。此外,藉由多層彈性防水膜以及多層彈性導電圖案交替推疊,可使得彈性導電模組具有相對較多的導電通道,從而降低彈性導電模組因發生故障而無法繼續使用的機率。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彈性導電模組
110‧‧‧第一彈性防水膜
110a‧‧‧第一弧狀部
110b‧‧‧第二弧狀部
110c‧‧‧末端部
120‧‧‧第二彈性防水膜
120a‧‧‧第一弧狀部
120b‧‧‧第二弧狀部
120c‧‧‧末端部
130‧‧‧第一彈性導電圖案
132‧‧‧第一導電通道
140‧‧‧第一導電接頭
150‧‧‧離型膜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L2‧‧‧長度

Claims (10)

  1. 一種彈性導電模組,包含:第一彈性防水膜,沿第一方向延伸,並沿第二方向來回彎折,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至少一第二彈性防水膜,適形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彈性防水膜上,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防水膜及所述第二彈性防水膜各自具有第一弧狀部及第二弧狀部,所述第一弧狀部連接所述第二弧狀部,且所述第一弧狀部的弧心與所述第二弧狀部的弧心的連線段與所述第一方向的夾角介於25°至35°之間;以及第一彈性導電圖案,配置於所述第一彈性防水膜與所述第二彈性防水膜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彈性導電圖案包含多個第一導電通道,且所述第一導電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更包含第二彈性導電圖案,夾置於相鄰的所述第二彈性防水膜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其中所述第二彈性導電圖案包含多個第二導電通道,且所述第二導電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上彼此間隔排列。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更包含多 個第一導電接頭,連接所述第一導電通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防水膜與所述第二彈性防水膜的基底材料為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防水膜包含第一膜層及第二膜層,所述第二膜層配置於所述第一彈性導電圖案與所述第一膜層之間,且所述第一膜層為黏著層。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其中相鄰的所述第一弧狀部的外邊緣之間具有第一間隙,且相鄰的所述第二弧狀部的外邊緣之間具有第二間隙。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更包含離型膜,配置於所述第一彈性防水膜遠離所述第一彈性導電圖案的表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其中所述彈性導電模組在拉伸狀態下的最大長度為在自然狀態下的長度的1.2倍至2倍。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彈性導電模組,其中所述 彈性導電模組在拉伸狀態下的電阻變化率介於20%至50%之間。
TW108146045A 2019-12-16 2019-12-16 彈性導電模組 TWI718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045A TWI718810B (zh) 2019-12-16 2019-12-16 彈性導電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045A TWI718810B (zh) 2019-12-16 2019-12-16 彈性導電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8810B true TWI718810B (zh) 2021-02-11
TW202125534A TW202125534A (zh) 2021-07-01

Family

ID=7574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6045A TWI718810B (zh) 2019-12-16 2019-12-16 彈性導電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8810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5534A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5790B2 (en) Sensor device with flexible joints
US20180338544A1 (en) Fabric module and smart fabric using the same
US10448680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embedded in textile fibers
CN105007993A (zh) 具有变换器能力的服装
TWI718810B (zh) 彈性導電模組
TW201912860A (zh) 導電帶、具有該導電帶之布料總成及製作該布料總成之方法
CN209915088U (zh) 智能手套
CN112993700B (zh) 弹性导电模组
TWM546991U (zh) 智慧型織物
TWM567611U (zh) 織物模組及使用其的肌電感測模組
CN211317588U (zh) 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
TWI635812B (zh) 織物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KR20130141288A (ko) 밴드 센서를 구비하는 의복
TWI719381B (zh) 動作感測裝置及具有動作感測裝置的智慧型服飾
TWI728345B (zh) 柔性感測器
KR20180103482A (ko) 복합센서
WO2020085577A1 (ko) 면상 발열 시트 조립체
TWI550151B (zh) 立體導電織物
KR20160114482A (ko) 복합센서
TWI791931B (zh) 可拉伸感測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JP2019129938A (ja) センサシート及びセンサ付き衣類
CN216877603U (zh) 可穿戴式按摩仪
US11683885B2 (en) Sheet-lik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11490527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WO2021128215A1 (zh) 可拉伸式智慧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