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6472B - 具增益性質之多層夾層 - Google Patents

具增益性質之多層夾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6472B
TWI716472B TW105133747A TW105133747A TWI716472B TW I716472 B TWI716472 B TW I716472B TW 105133747 A TW105133747 A TW 105133747A TW 105133747 A TW105133747 A TW 105133747A TW I716472 B TWI716472 B TW I7164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layer
poly
resin
polymer layer
vinyl ac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0653A (zh
Inventor
俊 盧
雅爾達 法拉蒂
亞里斯多德利斯 卡拉加尼斯
文杰 陳
蘿拉李 史賓格勒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索魯提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索魯提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索魯提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0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6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647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7Therm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559Shape of the cross-section
    • B32B17/10568Shape of the cross-section varying in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plastic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condensation resins of aldehydes, e.g. with phenols, ureas or melam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having non-uniform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55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32B2250/246All polymers belonging to those covered by groups B32B27/32 and B32B27/3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2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6Transparent parts other than made from inorganic glass, e.g. polycarbonate glaz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包含交替聚合物層對之多層夾層以及製造及使用該等多層夾層之方法。本發明實施例之多層夾層可包括三個以上之聚合物層且可展現期望聲學及光學性質,此可使其適用於各種類型之多層面板,包括用於汽車及建築應用之安全玻璃。

Description

具增益性質之多層夾層
本發明係關於聚合夾層,且具體而言係關於適用於例如多層面板中之聚合夾層。
通常使用聚(乙烯醇縮丁醛) (PVB)來製造聚合物板,其可用作多層面板(包括例如光透過積層,例如安全玻璃)中之夾層。安全玻璃通常係指包括至少一個聚合物板或佈置在兩個玻璃板之間的夾層之透明積層。安全玻璃在建築及汽車應用中通常用作透明障壁,且其主要功能之一係吸收源自衝擊或吹打之能量,而不允許該物體穿透玻璃。在所施加力足以使玻璃破碎之情形下,佈置在面板之間之聚合夾層擋住尖銳的玻璃碎片,此最小化對玻璃所封閉區域內之人或物體之損傷及損害。安全玻璃亦可提供其他益處,例如減少紫外(UV)及/或紅外(IR)輻射,且其亦可經由添加色彩、質地及諸如此類來增強窗口之美學外觀。另外,業內亦已生產出具有期望聲學性質之安全玻璃,其產生更安靜之內部空間。 用於形成聲學玻璃面板之夾層可包括在兩個外部「皮膚」層之間切換之單一「核心」層。通常,核心層係具有低於外部皮膚層之玻璃轉換溫度之較軟層。使用較軟層會增強夾層耗散振動結構之音能之能力,由此最小化聲音透過面板。為充分最小化聲音轉移,聲學夾層之核心層必須足夠厚以允許在積層化結構內進行橫向剪切。具有不足核心層之三層聲學夾層可無法提供足夠的聲音阻擋性能。 在極端處理及/或環境條件下,利用習用聲學夾層之多層面板(包括使用玻璃基板形成之彼等)可產生目視缺陷,稱為「冰花」或「雪花」。該等類型之缺陷係在升高溫度存在下及在積層內、且更具體而言在較軟核心層內裹入過量空氣時形成。當積層化面板經受升高溫度及/或玻璃應力時,保留在夾層中之任何空氣囊袋可形成氣泡,當將面板暴露於極端條件時,該等氣泡在較軟核心層中成核且然後遍佈於整個聚合物層中。當用於形成多層面板之基板包括錯配玻璃時該等類型之缺陷尤其成問題,該錯配玻璃係例如強化玻璃、熱增強玻璃、退火玻璃面板以及形成所謂的氣囊可積聚之「彎曲間隙」的具有較大曲率之玻璃面板(如擋風玻璃)。 因此,業內需要抵抗缺陷形成(包括冰花)、同時仍展現良好光學性質及適宜聲學性能之多層夾層。該等夾層應可用於眾多種應用中,包括汽車及航空安全玻璃以及建築面板及其他聚合積層。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關於多層夾層,其包含第一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二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三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三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四聚合物層,其包含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第五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二聚合物層佈置於第一與第三聚合物層之間且與該第一及該第三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接觸,且其中第四聚合物層佈置於第三與第五聚合物層之間且與該第三及該第五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接觸。第二及第四聚合物層中每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與第一、第三及第五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相差至少3℃,且第二及第四聚合物層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小於50微米之厚度。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係關於包含至少三個交替聚合物層對之多層夾層。該等交替聚合物層對中之每一者包含第一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及第二聚合物層,其毗鄰第一聚合物層。第二聚合物層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對於該等對中之至少一者,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及/或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夾層具有至少35分貝(dB)之聲音透過損失,其係根據ASTM E90 (2009)在20℃之溫度及3150Hz之頻率下使用自兩個各自具有2.3 mm厚度之透明玻璃面板形成的長度為80公分且寬度為50公分之測試面板來量測。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係關於多層夾層,其包含第一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毗鄰第一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二聚合物層,其中第二聚合物層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毗鄰第二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三聚合物層,其中第三聚合物層包含第三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毗鄰第三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四聚合物層,其中第四聚合物層包含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及毗鄰第四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五聚合物層,其中第五聚合物層包含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第二及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每一者之殘餘羥基含量與第一、第三及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至少一者之殘餘羥基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及/或其中第二及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每一者之殘餘乙酸酯含量與第一、第三及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至少一者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第二及第四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具有小於50微米之平均厚度。
本文闡述適用於多層面板(包括安全玻璃及建築面板)中之聚合物夾層。根據一些實施例,本文所述之聚合物夾層可為多層夾層,其包括一或多個各自具有不同性質及/或組成之交替聚合物層對。該等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包含例如厚度為75微米或更小之相對較薄之層,但夾層仍可展現期望光學及/或聲學性質。稍後將詳細闡述多層夾層之各個實施例以及製造該等夾層之方法。如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可用於各種類型之多層面板中,包括例如用於汽車、飛機及/或建築應用中之彼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可用於汽車及飛機應用中所用之抬頭顯示器(HUD)面板中。 如本文所用術語「聚合物層」及「層」係指已形成板之一或多種聚合物樹脂視情況與一或多種塑化劑之組合。聚合物層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種其他添加劑且可與一或多個其他層組合形成夾層。如本文所用術語「夾層」通常係指可適於與至少一個剛性基板一起使用形成多層面板之單層或多層聚合物板。術語「多個層」及「多層」係指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彼此共擠出、積層化或以其他方式偶合之彼此堆疊之聚合物層的夾層。 本文所述多層夾層之每一聚合物層可包括一或多種熱塑性聚合物。適宜熱塑性聚合物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聚胺基甲酸酯(PU)、聚(乙烯-共-乙酸乙烯酯) (EVA)、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共-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聚烯烴、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共-丙烯酸丁基酯)、聚矽氧彈性體、環氧樹脂及源自先前所列示之任一聚合物之酸共聚物(例如乙烯/羧酸共聚物)及其離子聚合物及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之一或多個層可包括熱塑性聚合物,該熱塑性聚合物可選自由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聚氯乙烯及聚胺基甲酸酯組成之群。在某些實施例中,聚合物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儘管本文通常係針對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來闡述,但應理解,本發明之各個實施例可包括上述聚合物樹脂中之一或多者及下文所述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或用上述聚合物樹脂中之一或多者替代下文所述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聚胺基甲酸酯可具有不同硬度。實例性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具有根據ASTM D-2240小於85之蕭氏(Shore) A硬度。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之實例係AG8451及AG5050,其係玻璃轉換溫度小於20℃之基於脂肪族異氰酸酯聚醚之聚胺基甲酸酯(可自Woburn, MA之Thermedics Inc.購得)。EVA聚合物可含有不同量之乙酸乙烯酯基團。期望乙酸乙烯酯含量通常為約10 mol%至約90 mol%。具有較低乙酸乙烯酯含量之EVA可用於低溫隔音。乙烯/羧酸共聚物通常係羧酸含量為1莫耳%至25莫耳%之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及聚(乙烯-共-丙烯酸)。乙烯/羧酸共聚物之離子聚合物可藉由使用鹼(例如鹼金屬(例如鈉)及鹼性金屬(例如鎂)之氫氧化物、氨或過渡金屬(例如鋅)之其他氫氧化物)部分或完全中和共聚物來獲得。適宜離子聚合物之實例包括Surlyn® 離子聚合物樹脂(可自DuPont of Wilmington, Delaware購得)。 實例性多層夾層構造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PVB//PVB//PVB、PVB//PVisoB//PVB,其中PVisoB (聚(乙烯醇異縮丁醛)層包含單一樹脂或兩種或更多種具有不同殘餘羥基含量或不同聚合物組成之樹脂;PVC//PVB//PVC、PU//PVB//PU、離子聚合物//PVB//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PU//離子聚合物、離子聚合物//EVA//離子聚合物,其中核心層PVB (包括PVisoB)、PU或EVA包含單一樹脂或兩種或更多種具有不同玻璃轉換之樹脂。或者,皮膚及核心層皆可為使用相同或不同起始樹脂之PVB。樹脂及聚合物之其他組合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明瞭。 當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包括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時,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根據任一已知方法形成。舉例而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藉由在觸媒存在下縮醛化聚乙烯醇與一或多種醛來形成。然後可根據例如以下文獻中所述之彼等已知方法分離、穩定及乾燥所得樹脂:美國專利第2,282,057號及第2,282,026號、以及「Vinyl Acetal Polymers」,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 Technology ,第3版,第8卷,第381-399頁,B.E. Wade (2003)。除非另外註明,否則根據ASTM D-1396所量測,所得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至少約35重量%、至少約50重量%、至少約60重量%、至少約70重量%、至少約75重量%、至少約80重量%或至少約85重量%之總縮醛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醛殘基之總量可統稱為縮醛組份,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其餘部分為殘餘羥基及殘餘乙酸酯基團,此將進一步詳細論述於下文中。 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括一或多個醛之殘基,且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包括含有至少一個C1 至C12 醛或至少一個C4 至C8 醛之殘基。適宜C4 至C8 醛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丁醛(正丁醛或異丁醛)、2-甲基戊醛、正己醛、2-乙基己醛、正辛醛及其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含其他醛之殘基,該等其他醛包括(但不限於)呈單獨或與本文所述之一或多種其他醛之組合形式之肉桂醛、己基肉桂醛、苯甲醛、氫肉桂醛、4-氯苯甲醛、4-第三丁基苯基乙醛、丙醛、2-苯基丙醛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在於多層夾層之一或多個層中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括基於樹脂之醛殘基之總重量至少約20重量%、至少約30重量%、至少約40重量%、至少約50重量%、至少約60重量%或至少約70重量%及/或不大於約90重量%、不大於約85重量%、不大於約80重量%、不大於約75重量%、不大於約70重量%或不大於約65重量%之含有至少一個C4 至C8 醛之殘基。此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包括基於樹脂之醛殘基之總重量20重量%至90重量%、30重量%至80重量%或40重量%至70重量%之含有至少一個C4 至C8 醛之殘基。C4 至C8 醛可選自上文所列示之基團,或其可選自由正丁醛、異丁醛、2-乙基己醛及其組合組成之群。在某些實施例中,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為聚(乙烯醇縮丁醛)且可包括例如基於樹脂之所有醛殘基之總重量不大於約30重量%、不大於約20重量%、不大於約10重量%、不大於約5重量%或不大於約2重量%之除丁醛外之醛殘基。 當存在時,多層夾層之一或多個層可包括基於層中所有樹脂之總重量至少約0.5重量%、至少約1重量%、至少約2重量%、至少約3重量%、至少約5重量%、至少約10重量%、至少約15重量%、至少約20重量%、至少約30重量%、至少約40重量%、至少約45重量%、至少約50重量%、至少約60重量%、至少約75重量%或至少約80重量%之一或多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在一些實施例中,除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外之樹脂可存在於夾層之一或多個聚合物層中,且當存在時可以基於層中所有樹脂之總重量不大於約20重量%、不大於約15重量%、不大於約10重量%、不大於約5重量%、不大於約2重量%或不大於約1重量%之量存在。 本發明之多層夾層可包括若干不同的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舉例而言,多層夾層可包括至少第一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及毗鄰第一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第一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可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且第二聚合物層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如本文所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及諸如此類用於闡述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內之不同元件,且該等元件不應受限於該等術語。該等術語僅用於區分一種元件與另一元件且不必暗示特定順序或甚至特定元件。舉例而言,單一元件可視為本說明書中之「第一」元件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第二元件」。該名稱在本說明書內及對於每一獨立項及附屬於其之請求項保持一致,但該名稱不欲具有限制性。 存在於多層夾層之毗鄰聚合物層中之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同組成。類似地,當多層夾層之一或多個層包括兩種或更多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摻合物時,至少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亦可具有不同組成。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及/或殘餘乙酸酯含量可不同於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及/或殘餘乙酸酯含量。如本文所用術語「殘餘羥基含量」及「殘餘乙酸酯含量」分別係指在完成處理後保留在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上之羥基及乙酸酯基團之量。舉例而言,聚(乙烯醇縮丁醛)可藉由以下方式來產生:將聚(乙酸乙烯酯)水解成聚(乙烯醇),且然後縮醛化聚乙烯醇與丁醛以形成聚(乙烯醇縮丁醛)。在聚(乙酸乙烯酯)水解之製程中,並非所有的乙酸酯基團皆轉化成羥基,且殘餘乙酸酯基團保留在樹脂上。類似地,在縮醛化聚(乙烯醇)之製程中,並非所有的羥基皆轉化成縮醛基團,其亦在樹脂上留下殘餘羥基。因此,大部分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包括殘餘羥基(呈乙烯基羥基形式)及殘餘乙酸酯基團(呈乙酸乙烯酯基團形式)作為聚合物鏈之一部分。除非另外註明,否則殘餘羥基含量及殘餘乙酸酯含量係以基於聚合物樹脂重量之重量%來表示,且係根據ASTM D-1396來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在於多層夾層之毗鄰層中之第一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之間的差可為至少約2重量%、至少約5重量%、至少約10重量%、至少約12重量%、至少約15重量%、至少約20重量%或至少約30重量%。如本文所用術語「重量%不同」或「差為至少…重量%」係指兩個給定重量百分比之間之差,其係藉由自另一數值減去一數值來計算。舉例而言,殘餘羥基含量為12重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比殘餘羥基含量為14重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低2重量% (14重量% - 12重量% = 2重量%)。如本文所用術語「不同」可指一值高於或低於另一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至少一者可具有以下殘餘羥基含量:至少約14重量%、至少約14.5重量%、至少約15重量%、至少約15.5重量%、至少約16重量%、至少約16.5重量%、至少約17重量%、至少約17.5重量%、至少約18重量%、至少約18.5重量%、至少約19重量%或至少約19.5及/或不大於約45重量%、不大於約40重量%、不大於約35重量%、不大於約33重量%、不大於約30重量%、不大於約27重量%、不大於約25重量%、不大於約23.5重量%、不大於約22.5重量%、不大於約21.5重量%、不大於約21重量%、不大於約20.5重量%或不大於約20重量%或在14重量%至45重量%、16重量%至30重量%、18重量%至25重量%、18.5重量%至23.5重量%或19.5重量%至22.5重量%範圍內。 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另一者之殘餘羥基含量可為至少約8重量%、至少約9重量%、至少約10重量%或至少約11重量%及/或不大於約16重量%、不大於約15重量%、不大於約14.5重量%、不大於約13重量%、不大於約11.5重量%、不大於約11重量%、不大於約10.5重量%、不大於約10重量%、不大於約9.5重量%或不大於約9重量%或在8重量%至16重量%、9重量%至15重量%、9.5重量%至14.5重量%或10重量%至13重量%範圍內。 第一及/或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經選擇以使得第一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間之殘餘羥基含量的差在先前所提及之一或多個範圍內。此外,一或多種其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亦可存在於夾層之一或多個其他層中,且該等其他樹脂亦可具有在上述一或多個範圍內之殘餘羥基含量。該等其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可與存在於多層夾層之第一及第二聚合物層中之第一及/或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至少一者可具有不同於彼此之殘餘乙酸酯含量。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之間之差可為至少約2重量%、至少約3重量%、至少約4重量%、至少約5重量%、至少約8重量%或至少約10重量%。至少一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不大於約4重量%、不大於約3重量%、不大於約2重量%或不大於約1重量%之殘餘乙酸酯含量,如上文所述所量測。或者或另外,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至少一者可具有以下殘餘乙酸酯含量:至少約5重量%、至少約8重量%、至少約10重量%、至少約12重量%、至少約14重量%、至少約16重量%、至少約18重量%、至少約20重量%或至少約30重量%。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聚(乙烯基乙醯基)樹脂二者可具有以下殘餘乙酸酯含量:不大於約35重量%、不大於約30重量%、不大於約20重量%、不大於18重量%、不大於約16重量%、不大於約14重量%、不大於約12重量%、不大於約10重量%、不大於約8重量%、不大於約5重量%、不大於約2重量%或不大於約1重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間殘餘乙酸酯含量之差可為不大於約8重量%、不大於約6重量%、不大於約5重量%、不大於約4重量%、不大於約3重量%、不大於約2重量%、不大於約1重量%或不大於約0.5重量%,如上文所述所量測。存在於夾層之其他層中之其他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具有在先前所述之一或多個範圍內之殘餘乙酸酯含量,且可具有與存在於例如第一及/或第二聚合物層中之第一及/或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不同或相同之殘餘乙酸酯含量。 此外,多層夾層之至少一個聚合物層可包括至少一種塑化劑。端視聚合物層之特定組成,塑化劑可以下列量存在:至少約5份/100份樹脂(phr)、至少約10 phr、至少約15 phr、至少約20 phr、至少約25 phr、至少約30 phr、至少約35 phr、至少約40 phr、至少約45 phr、至少約50 phr、至少約55 phr、至少約60 phr、至少約65 phr、至少約67 phr或至少約70 phr及/或不大於約120 phr、不大於約110 phr、不大於約105 phr、不大於約100 phr、不大於約95 phr、不大於約90 phr、不大於約85 phr、不大於約75 phr、不大於約70 phr、不大於約65 phr、不大於約60 phr、不大於約55 phr、不大於約50 phr、不大於約45 phr或不大於約40 phr。此外,多層夾層中之一或多個聚合物層可具有以下範圍中之一或多者之塑化劑含量:5 phr至120 phr、10 phr至110 phr、20 phr至90 phr、25 phr至75 phr、5 phr至50 phr、15 phr至45 phr、25 phr至40 phr、45 phr至120 phr、55 phr至90 phr、60 phr至85 phr或65 phr至75 phr。 如本文所用術語「份數/100份樹脂」或「phr」係指以重量計與100份樹脂相比之所存在塑化劑之量。舉例而言,若將30克塑化劑添加至100克樹脂中,則塑化劑將以30 phr之量存在。若聚合物層包括兩種或更多種樹脂,則比較塑化劑之重量與所存在所有樹脂之總重量來確定每百份樹脂之份數。此外,當本文提供層之塑化劑含量時,其係參考用於產生該層或夾層之混合物或熔融物中塑化劑之量來提供。 適用於本發明夾層中之塑化劑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3GEH」)、三甘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甘醇二庚酸酯、四甘醇二庚酸酯、四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4GEH」)、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環己基己二酸己酯、己二酸二異壬酯、己二酸庚基壬基酯、己二酸二(丁氧基乙基)酯及己二酸雙(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三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聚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苯甲酸異癸基酯、苯甲酸2-乙基己基酯、二乙二醇苯甲酸酯、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苯甲酸酯異丁酸酯、1,3-丁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二乙二醇二-鄰-甲苯甲酸酯、三甘醇二-鄰-甲苯甲酸酯、二丙二醇二-鄰-甲苯甲酸酯、二苯甲酸1,2-辛基酯、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基酯、對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雙酚A雙(2-乙基己酸酯)、乙氧基化壬基酚及其混合物。塑化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及其混合物,或塑化劑可包含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當與至少一種塑化劑組合時,包括具有不同殘餘羥基含量及/或殘餘乙酸酯含量之不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毗鄰聚合物層亦可最終包括不同量之塑化劑。因此,包括具有不同組成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毗鄰聚合物層亦可具有不同性質。儘管不希望受限於理論,但假設給定塑化劑與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相容性可至少部分地端視樹脂之組成且具體而言端視其殘餘羥基含量而定。總之,與具有較低殘餘羥基含量之類似樹脂相比,具有較高殘餘羥基含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傾向於展現針對給定塑化劑較低之相容性(或能力)。因此,與具有較低殘餘羥基含量之類似樹脂相比,具有較高殘餘羥基含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傾向於具有較小增生性且展現較高剛性。相反,當經給定塑化劑增塑時,與具有較高殘餘羥基含量之類似樹脂相比,具有較低殘餘羥基含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傾向於納入較高量之塑化劑,此可產生展現較低玻璃轉換溫度之較軟聚合物層。端視特定樹脂及塑化劑,該等傾向可逆轉。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聚合物層可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且毗鄰第一聚合物層之第二聚合物層可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第一與第二塑化劑可為相同類型之塑化劑,或第一與第二塑化劑可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塑化劑中之至少一者亦可為兩種或更多種塑化劑之摻合物,該兩種或更多種塑化劑可與存在於夾層之其他層中存在其他塑化劑之一或多種其他塑化劑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聚合物層可具有不同的塑化劑含量。舉例而言,第一與第二毗鄰聚合物層之間之塑化劑含量之差可為至少約2 phr、至少約5 phr、至少約8 phr、至少約10 phr、至少約12 phr或至少約15 phr。在許多實施例中,包括具有較低羥基含量之樹脂之聚合物層可具有較高塑化劑含量。為控制或保留聚合物層或夾層之其他性質,毗鄰第一與第二聚合物層之間之塑化劑含量之差可不大於約40 phr、不大於約30 phr、不大於約25 phr、不大於約20 phr或不大於約17 phr。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聚合物層之間之塑化劑含量之差可為至少約40 phr、至少約50 phr、至少約60 phr或至少約70 phr。 當兩種具有不同程度之殘餘羥基含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各自與塑化劑摻和且形成毗鄰聚合物層時,塑化劑可分配於夾層內之毗鄰聚合物層之間,使得較多塑化劑可存在於具有較低殘餘羥基含量之層中且較少塑化劑可存在於具有較高殘餘羥基含量之層中。最終,在兩個聚合物層之間達成平衡狀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與塑化劑相容性/能力之間之關聯可有助於將適當量之塑化劑添加至聚合物樹脂中。當塑化劑將以其他方式在樹脂之間遷移時,該關聯亦有助於穩定維持兩種或更多種樹脂之間之塑化劑含量之差。 除塑化劑外,聚合物層中之一或多者亦可包括賦予夾層具體性質或特徵之其他添加劑。該等添加劑可包括(但不限於)染料、顏料、穩定劑(例如紫外穩定劑)、抗氧化劑、防黏連劑、阻燃劑、IR吸收劑或阻斷劑(例如氧化銦錫、氧化銻錫、六硼化鑭(LaB6 )及氧化銫鎢)、處理助劑、流動增強添加劑、潤滑劑、衝擊改質劑、成核劑、熱穩定劑、UV吸收劑、分散劑、表面活性劑、螯合劑、偶合劑、黏著劑、底漆、強化添加劑、填充劑及其組合。 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層可包括一或多種黏著控制劑(「ACA」)以控制板黏著至玻璃或其他剛性基板。在各個實施例中,存在於聚合物層中之ACA之量可為至少約0.003 phr、至少約0.01 phr、至少約0.025 phr及/或不大於約0.15 phr、不大於約0.10 phr或不大於約0.04 phr或介於0.003 phr至0.15 phr、0.01 phr至0.10 phr、0.025 phr至0.040 phr範圍內。例如,適宜ACA可包括(但不限於)乙酸鈉、乙酸鉀、雙(2-乙基丁酸)鎂、雙(2-乙基己酸)鎂及其組合以及美國專利第5,728,472號中所揭示之ACA。 由於具有不同組成,毗鄰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可展現不同性質。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聚合物層可具有不同玻璃轉換溫度。聚合材料之玻璃轉換溫度或Tg 係標記自聚合物之玻璃狀態轉換至橡膠狀態之溫度。玻璃轉換係藉由動態機械熱分析(DMTA)來測定,該分析量測在剪切模式及3℃/min之溫度掃描速率下在1 Hz之振盪頻率下樣本隨溫度變化之儲存(彈性)模數(G’) (帕斯卡(Pascal))、損失(黏性)模數(G’’) (帕斯卡)及tan δ (G’’/G’)。玻璃轉換溫度則係藉由tan δ峰在溫標上之位置來確定。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可比毗鄰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高或低至少約3℃、至少約5℃、至少約8℃、至少約10℃、至少約12℃、至少約15℃、至少約18℃、至少約20℃、至少約22℃或至少約25℃。第一及第二聚合物層中之一者可具有以下玻璃轉換溫度:至少約26℃、至少約28℃、至少約30℃、至少約33或至少約35℃及/或不大於約70℃、不大於約65℃、不大於約60℃、不大於約55℃或不大於約50℃或介於26℃至70℃、30℃至60℃或35℃至50℃範圍內。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另一者可具有以下玻璃轉換溫度:不大於25℃、不大於約20℃、不大於約15℃、不大於約10℃、不大於約5℃、不大於約0℃、不大於約-5℃或不大於約-10℃。 除第一及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外,存在於多層夾層中之其他層可具有與第一或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相似或不同之玻璃轉換溫度。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可包括毗鄰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至少第三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且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可佈置在第一與第三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間且與第一及第三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接觸。第三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可具有與第一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相似之玻璃轉換溫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可比毗鄰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高或低至少約3℃、至少約5℃、至少約8℃、至少約10℃、至少約12℃、至少約15℃、至少約18℃、至少約20℃、至少約22℃或至少約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多層夾層可包括三個以上之層。具有三個以上層之多層夾層10之一實例顯示於圖1及2中。如圖1及2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中所顯示,夾層10可包括各別第一、第二及第三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12a、12b及12c。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亦可包括第四及第五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在圖1及2中顯示為層12d及12e。在一些實施例中,夾層10可具有交替聚合物層,以使得第一、第三、及第五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12a、12c及12e具有相似性質及/或組成且第二及第四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12b及12d具有相似性質及/或組成。具有複數個交替聚合物層之多層夾層之其他細節提供於下文中。 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可包括任何適宜數量之聚合物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夾層可具有總共n 個聚合物層,其中n 係具有至少5之值之整數。在一些實施例中,n 可為具有以下值之整數:至少6、至少7、至少8、至少9、至少10、至少11、至少15、至少25、至少35、至少55、至少75、至少125、至少175、至少225、至少275、至少325、至少375、至少425或至少475及/或不大於2450、不大於2050、不大於1025、不大於975、不大於875、不大於775、不大於675、不大於575或不大於525、不大於425、不大於325、不大於225、不大於125、不大於75、不大於55、不大於45、不大於35、不大於30、不大於25、不大於20、不大於17、不大於15、不大於13、不大於11或不大於9。此外,n 可具有介於5至55、5至35、5至25、7至25、7至17、9至15、9至13或9至11範圍內之值,或n 可具有介於9至75、15至55、25至45範圍內之值,或n 可具有介於50至2450、75至1025、125至975、325至775或425至575範圍內之值。 當具有總共n 個聚合物層之多層夾層之毗鄰聚合物層具有不同組成時,每個其他層(即,交替層)可具有相似組成及/或性質。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聚合物層可具有與夾層內之一或多個其他聚合物層相似之性質。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多層夾層中玻璃轉換溫度比總共n 個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低至少約3℃、至少約5℃、至少約8℃、至少約10℃、至少約12℃、至少約15℃、至少約18℃、至少約20℃、至少約22℃或至少約25℃的層的總數量可等於(n - 1)/2 (若n 係奇數)或n/2 (若n 係偶數)。類似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殘餘羥基含量及/或殘餘乙酸酯含量比總共n 個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中之至少一者低至少約2重量%、至少約3重量%、至少約4重量%、至少約5重量%、至少約6重量%或至少約8重量%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的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之數量可等於(n - 1)/2 (若n 係奇數)或n /2 (若n係偶數)。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較低玻璃轉換溫度之聚合物層亦可為具有較低殘餘羥基含量及/或具有較高殘餘乙酸酯含量之層。 交替聚合物層12a-e可視為以若干對配置,其中具有交替組成之兩個毗鄰層構成每一對。儘管在圖1及2中顯示為包括兩個交替聚合物層對(例如,12a、12b及12c、12d),但本發明實施例之夾層可包括至少約2個、至少約3個、至少約4個、至少約5個、至少約6個、至少約8個、至少約10個、至少約12個或至少約15個或更多個交替聚合物層對。如圖1及2中所顯示,每一交替聚合物層對分別包括聚合物層12a及12c中之一者(例如,「第一組」聚合物層)及聚合物層12b及12d中之一者(例如,「第二組」聚合物層)。第一組聚合物層12a、12c中之每一聚合物層及第二組聚合物層12b、12d中之每一聚合物層可具有相似組成及/或性質,而毗鄰聚合物層12a、12b及12c、12d之性質及/或組成可彼此不同,如先前詳細論述。 亦如圖1及2中所顯示,多層夾層10可包括未配對蓋層,顯示為聚合物層12e,其毗鄰末端交替聚合物層對12c、12d之聚合物層12d定位。蓋層12e可具有與夾層10之其他聚合物層12a-d中之一或多者相似之組成,或可具有與夾層10之其他聚合物層12a-d中之至少一者或每一者不同之組成。儘管在圖1及2中顯示為單層,但蓋層12e本身可為包括至少2個、至少3個、至少4個、至少5個或更多個聚合物層之多層聚合物板。當蓋層12e包括多個層時,至少一些聚合物層可具有與夾層10之第一組聚合物層12a、12c相似之組成,且至少一些聚合物層可具有與夾層10之第二組聚合物層12b、12d相似之組成。根據該等實施例,蓋層12e可經構形以維持夾層10中所述之交替聚合物層之模式。在其他實施例(未顯示)中,蓋層12e之至少一些或所有聚合物層可具有與夾層10之聚合物層12a-d中之任一者完全不同之組成。 當蓋層12e係單一聚合物層且具有與第一組聚合物層12a、12c之組成相似之組成時,聚合物層12a、12c、12e中每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可比第二組第二聚合物層12b、12d之玻璃轉換溫度高至少3℃,使得毗鄰蓋層12e之層12d之玻璃轉換溫度比蓋層12e之玻璃轉換溫度低至少3℃。在一些實施例中,蓋層12e可包含例如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其具有高於毗鄰聚合物層12d中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及/或蓋層12e可具有低於毗鄰聚合物層12d之塑化劑含量。當存在時,「剛性」蓋層12e可提供具有經改良性質之夾層10,包括增強的衝擊強度,及/或可在加工後處理期間(例如壓印)及/或在形成多層面板期間幫助處置夾層10。關於製造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之多層夾層之方法之其他細節稍後將予以論述。 在各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多層夾層可具有以下總厚度:至少約125微米、至少約250微米、至少約350微米、至少約400微米、至少約450微米、至少約500微米、至少約550微米或至少約600微米及/或不大於約2540微米、不大於約2290微米、不大於約1520微米、不大於約890微米、不大於約850微米、不大於約760微米,或多層夾層之總厚度可介於350微米至2540微米、400微米至1520微米、450微米至890微米或600微米至850微米範圍內。多層夾層之每一個別聚合物層可具有以下厚度:至少約0.05微米、至少約0.1微米、至少約0.25微米、至少約0.5微米、至少約1微米、至少約2微米、至少約3微米、至少約4微米、至少約5微米、至少約10微米、至少約15微米、至少約20微米、至少約25微米、至少約30微米、至少約35微米、至少約40微米或至少約45微米及/或小於約75微米、小於約65微米、小於約60微米、小於約55微米、小於約50微米、小於約49微米、小於約45微米、小於約40微米、小於約35微米、小於約30微米、小於約25微米、小於約20微米、小於約15微米、小於約10微米、小於約5微米、小於約4微米、小於約3微米、小於約2微米、小於約1微米、小於約0.5微米、小於約0.1微米。此外,個別聚合物層可具有介於0.05微米至75微米、0.1微米至65微米或1微米至49微米範圍內之厚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之兩個或更多個個別聚合物層可具有相似厚度,使得例如該等層之厚度在彼此之約2微米內、約5微米內、約10微米內、約15微米內或約20微米內。個別層中之若干者可具有相似厚度,使得在一些實施例中聚合物層總數之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或至少約97% (向上舍入至最接近整數)的厚度可在夾層中之所有聚合物層之平均厚度的約20微米內、約15微米內、約10微米內、約5微米內、約2微米內、約1.5微米內、約1微米內或約0.5微米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個別聚合物層可具有與夾層中之一或多個其他聚合物層不同之厚度。舉例而言,至少一個聚合物層之厚度可與夾層中一或多個其他聚合物層之厚度相差至少約3微米、至少約3.5微米、至少約4微米或至少約5微米。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中所有聚合物層之至少約50%、至少約55%、至少約60%或至少約65%的厚度可與所有聚合物層之平均厚度相差至少約3微米。然而,根據其他實施例,多層夾層中聚合物層總數之不大於約20%、不大於約10%、不大於約5%或不大於約1%的厚度可與所有聚合物層之平均厚度相差至少約3微米。 如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通常可包含沿板之長度或最長尺寸及/或寬度或第二長尺寸具有實質上相同之厚度之平面夾層。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多層夾層可為錐形或楔形夾層,其包含至少一個具有楔形輪廓之錐形區。錐形夾層沿板長度及/或寬度之至少一部分具有厚度變化輪廓,使得例如夾層之至少一個邊緣具有大於另一者之厚度。當夾層係錐形夾層時,至少1個、至少2個、至少3個、至少4個或更多個個別聚合物層可包括至少一個錐形區。錐形夾層可尤其用於例如汽車及飛機應用中之抬頭顯示器(HUD)面板。 現參考圖3至10,提供本發明錐形夾層之若干實施例。圖3係包括不同厚度之錐形區之實例性錐形夾層之剖視圖。如圖3中所顯示,錐形區具有在錐形區之第一邊界量測之最小厚度Tmin 及在錐形區之第二邊界量測的最大厚度Tmax 。在某些實施例中,Tmin 可為至少約0.25毫米(mm)、至少約0.40 mm或至少約0.60 mm及/或不大於1.2 mm、不大於約1.1 mm或不大於約1.0 mm。此外,Tmin 可介於0.25 mm至1.2 mm、0.40 mm至1.1 mm或0.60 mm至1.0 mm範圍內。在某些實施例中,Tmax 可為至少約0.38 mm、至少約0.53 mm或至少約0.76 mm及/或不大於2.2 mm、不大於約2.1 mm或不大於約2.0 mm。此外,Tmax 可介於0.38 mm至2.2 mm、0.53 mm至2.1 mm或0.76 mm至2.0 mm範圍內。在某些實施例中,Tmax 與Tmin 之間之差可為至少約0.13 mm、至少約0.15 mm、至少約0.20 mm、至少約0.25 mm、至少約0.30 mm、至少約0.35 mm、至少約0.40 mm及/或不大於1.2 mm、不大於約0.90 mm、不大於約0.85 mm、不大於約0.80 mm、不大於約0.75 mm、不大於約0.70 mm、不大於約0.65 mm或不大於約0.60 mm。此外,Tmax 與Tmin 之間之差可介於0.13 mm至1.2 mm、0.25 mm至0.75 mm或0.40 mm至0.60 mm範圍內。在某些實施例中,錐形區之第一與第二邊界之間的距離(即「錐形區寬度」)可為至少約5公分(cm)、至少約10 cm、至少約15 cm、至少約20 cm或至少約30 cm及/或不大於約200 cm、不大於約150 cm、不大於約125 cm、不大於約100 cm或不大於約75 cm。此外,錐形區寬度可介於5 cm至200 cm、15 cm至125 cm或30 cm至75 cm範圍內。 如圖3中所顯示,錐形夾層包括相對第一及第二外部末端邊緣。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外部末端邊緣之間之距離(即,「夾層寬度」)可為至少約20 cm、至少約40 cm或至少約60 cm及/或不大於約400 cm、不大於約200 cm或不大於約100 cm。此外,夾層寬度可介於20 cm至400 cm、40 cm至200 cm或60 cm至100 cm範圍內。在圖3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中,錐形區之第一及第二邊界自夾層之第一及第二外部末端邊緣向內隔開。在該等實施例中,僅夾層之一部分為錐形。當錐形區僅形成夾層之一部分時,夾層寬度對錐形區寬度之比率可為至少約0.05:1、至少約0.10:1、至少約0.20:1、至少約0.30:1、至少約0.40:1、至少約0.50:1、至少約0.60:1或至少約0.70:1及/或不大於約1:1、不大於約0.95:1、不大於約0.90:1、不大於約0.80:1或不大於約0.70:1。此外,夾層寬度對錐形區寬度之比率可介於0.05:1至1:1或0.30:1至0.90:1範圍內。在下文所論述之替代性實施例中,整個夾層為錐形。當整個夾層為錐形時,錐形區寬度等於夾層寬度且錐形區之第一及第二邊界分別定位於第一及第二末端邊緣。 如圖3中所圖解說明,夾層之錐形區具有楔角(Ѳ),其定義為在延伸穿過夾層之兩點(其中第一及第二錐形區邊界橫切夾層之第一(上)表面)之第一參考線與延伸穿過兩點(其中第一及第二錐形區邊界橫切夾層之第二(下)表面)之第二參考線之間形成之角。在某些實施例中,錐形區之楔角可為至少約0.10毫弧度(mrad)、至少約0.13 mrad、至少約0.15 mrad、至少約0.20 mrad、至少約0.25 mrad、至少約0.30 mrad、至少約0.35 mrad或至少約0.40 mrad及/或不大於約1.2 mrad、不大於約1.0 mrad、不大於約0.90 mrad、不大於約0.85 mrad、不大於約0.80 mrad、不大於約0.75 mrad、不大於約0.70 mrad、不大於約0.65 mrad或不大於約0.60 mrad。此外,錐形區之楔角可介於0.10 mrad至1.2 mrad、0.13 mrad至1.0 mrad、0.25 mrad至0.75 mrad或0.40 mrad至0.60 mrad範圍內。 當錐形區之第一及第二表面各自平坦時,錐形區之楔角僅為第一(上)表面與第二(下)表面之間之角。然而,如下文進一步詳細論述,在某些實施例中,錐形區可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彎曲厚度輪廓及連續變化楔角之可變角區。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錐形區可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定角區,其中該等定角區各自具有線性厚度輪廓,但該等定角區中之至少兩者具有不同楔角。 圖4-9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構形之多種錐形夾層。圖4繪示夾層20,其包括自夾層20之第一末端邊緣24a完全延伸至夾層20之第二末端邊緣24b之錐形區22。在此構形中,錐形區之第一及第二邊界定位於夾層之第一及第二末端邊緣24a、24b。圖4中所繪示之夾層20之整個錐形區22具有僅係在夾層20之第一(上)平坦表面與第二(下)平坦表面之間形成之角的恆定楔角Ѳ。 圖5圖解說明夾層30,其包括錐形區32及平面邊緣區33。錐形區32之第一邊界35a定位於夾層30之第一末端邊緣34a,而錐形區32之第二邊界35b定位於錐形區32與平面邊緣區33相會處。錐形區32包括定角區36及可變角區37。定角區36具有線性厚度輪廓及恆定楔角Ѳc ,而可變角區37具有彎曲厚度輪廓及連續變化楔角。可變角區37之起始楔角等於恆定楔角Ѳc ,且可變角區37之最終楔角為0。圖5中所繪示之夾層30具有恆定楔角Ѳc ,其大於整個錐形區32之總楔角。 圖6圖解說明夾層40,其包括定位於第一與第二平面邊緣區43a、43b之間之錐形區42。錐形區42之第一邊界45a定位於錐形區42與第一平面邊緣區43a相會處,而錐形區42之第二邊界45b定位於錐形區42與第二平面邊緣區43b相會處。錐形區42包括定位於第一與第二可變角區47a、47b之間之定角區46。第一可變角區47a形成第一平面邊緣區43a與定角區46之間之轉換區。第二可變角區47b形成第二平面邊緣區43b與定角區46之間之轉換區。定角區46具有線性厚度輪廓及恆定楔角Ѳc ,而第一及第二可變角區47a、47b具有彎曲厚度輪廓及連續變化楔角。第一可變角區47a之起始楔角等於0,且第一可變角區47b之最終楔角等於恆定楔角Ѳc 。第二可變角區47b之起始楔角等於恆定楔角Ѳc ,且第二可變角區47b之最終楔角為0。圖4中所繪示之夾層40具有恆定楔角Ѳc ,其大於整個錐形區42之總楔角。 圖7圖解說明夾層50,其包括定位於第一與第二平面邊緣區53a、53b之間之錐形區52。夾層50之錐形區52不包括定角區。相反,夾層50之整個錐形區52係具有彎曲厚度輪廓及連續變化楔角之可變角區。如上文所述,錐形區52之總楔角Ѳ經量測為延伸穿過兩點(其中錐形區52之第一及第二邊界55a、55b與夾層50之第一(上)表面相會)之第一參考線「A」與延伸穿過兩點(其中錐形區52之第一及第二邊界55a、55b與夾層50之第二(下)表面相會)之第二參考線「B」之間的角。然而,在錐形區52內,彎曲厚度輪廓提供無限數量之楔角,其可大於、小於或等於整個錐形區52之總楔角Ѳ。 圖8圖解說明夾層60,其不包括任何平面末端部分。相反,夾層60之錐形區62形成整個夾層60。因此,錐形區60之第一及第二邊界65a、65b定位於夾層60之第一及第二末端邊緣64a、64b處。夾層60之錐形區62包括由第一及第二可變角區47a、47b分開之第一、第二及第三定角區46a-c。第一、第二及第三定角區46a-c各自具有線性厚度輪廓且各自分別具有獨特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恆定楔角Ѳc1 、Ѳc2 、Ѳc3 。第一可變角區47a充當第一與第二定角區46a、46b之間之轉換區。第二可變角區47b充當第二與第三定角區46b、46c之間之轉換區。如上文所論述,錐形區62之總楔角Ѳ經量測為第一參考線「A」與第二參考線「B」之間之角。第一恆定楔角Ѳc1 小於錐形區62之總楔角Ѳ。第二恆定楔角Ѳc2 大於錐形區62之總楔角Ѳ。第三恆定楔角Ѳc3 小於錐形區62之總楔角Ѳ。第一可變角區47a之楔角自第一恆定楔角Ѳc1 連續增加至第二恆定楔角Ѳc2 。第二可變角區47b之楔角自第二恆定楔角Ѳc2 連續減小至第三楔角Ѳc3 。 圖9圖解說明夾層70,其包括定位於第一與第二平面邊緣區73a、73b之間之錐形區72。錐形區72之第一及第二邊界75a、75b自夾層70之第一及第二外邊緣74a、74b向內隔開。夾層70之錐形區72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可變角區77a-d以及第一、第二及第三定角區76a-c。第一可變角區77a充當第一平面邊緣區73a與第一定角區76a之間之轉換區。第二可變角區77b充當第一定角區76a與第二定角區76b之間之轉換區。第三可變角區77c充當第二定角區76b與第三定角區76c之間之轉換區。第四可變角區77d充當第三定角區76c與第二平面邊緣區73b之間之轉換區。第一、第二及第三定角區76a-c各自具有線性厚度輪廓且各自分別具有獨特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恆定楔角Ѳc1 、Ѳc2 、Ѳc3 。如上文所論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可變角區77a-d具有自可變角區77一側之定角區之楔角連續轉換至可變角區77另一側之定角區之楔角的楔角。 如上文所論述,錐形夾層可包括一或多個定角錐形區,其各自具有小於整個錐形區總寬度之寬度。每一錐形區可具有與整個錐形區之總楔角相同或不同之楔角。舉例而言,錐形區可包括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更多個定角錐形區。當採用多個定角錐形區時,定角錐形區可由用於在毗鄰定角錐形區之間轉換之變角錐形區彼此分開。 在某些實施例中,每一定角錐形區之寬度可為至少約2 cm、至少約5 cm、至少約10 cm、至少約15 cm或至少約20 cm及/或不大於約150 cm、不大於約100 cm或不大於約50 cm。在某些實施例中,每一定角錐形區之寬度對整個錐形區總寬度之比率可為至少約0.1:1、至少約0.2:1、至少約0.3:1或至少約0.4:1及/或不大於約0.9:1、不大於約0.8:1、不大於約0.7:1、不大於約0.6:1或不大於約0.5:1。 在某些實施例中,每一定角錐形區之楔角可為至少約0.13 mrad、至少約0.15 mrad、至少約0.20 mrad、至少約0.25 mrad、至少約0.30 mrad、至少約0.35 mrad、至少約0.40 mrad及/或不大於約1.2 mrad、不大於約1.0 mrad、不大於約0.90 mrad、不大於約0.85 mrad、不大於約0.80 mrad、不大於約0.75 mrad、不大於約0.70 mrad、不大於約0.65 mrad或不大於約0.60 mrad。此外,每一定角錐形區之楔角可介於0.13 mrad至1.2 mrad、0.25 mrad至0.75 mrad或0.40 mrad至0.60 mrad範圍內。在某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定角錐形區之楔角比整個錐形區之總楔角大至少約0.01 mrad、至少約0.05 mrad、至少約0.10 mrad、至少約0.20 mrad、至少約0.30 mrad或至少約0.40 mrad。在某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定角錐形區之楔角比整個錐形區之總楔角小至少約0.01 mrad、至少約0.05 mrad、至少約0.10 mrad、至少約0.20 mrad、至少約0.30 mrad或至少約0.40 mrad。在某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定角錐形區之楔角比整個錐形區之總楔角大不到約0.40 mrad、不到約0.30 mrad、不到約0.20 mrad、不到約0.10 mrad、不到約0.05 mrad或不到約0.01 mrad。在某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定角錐形區之楔角比整個錐形區之總楔角小不到約0.40 mrad、不到約0.30 mrad、不到約0.20 mrad、不到約0.10 mrad、不到約0.05 mrad或不到約0.01 mrad。 圖10a及10b圖解說明夾層80,其厚度輪廓與圖5之夾層30相似。圖10a及10b之夾層80藉由將夾層固定在兩個玻璃板之間來構形以用於汽車擋風玻璃中。如圖10a中所繪示,夾層80之第一末端邊緣84a可定位於擋風玻璃之底部,而夾層80之第二末端邊緣84b可定位於擋風玻璃之頂部。夾層80之錐形區82位於擋風玻璃之欲定位抬頭顯示器之區域中。夾層80之錐形區82包括定角區86及可變角區87。如圖10a中所繪示,在某些實施例中,錐形區82在夾層80之第一側邊緣88a與第二側邊緣88b之間之夾層80上完全延伸。與圖5相似之圖10b顯示介於擋風玻璃底部與擋風玻璃頂部之間之夾層80之厚度輪廓。 當組裝於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多層面板中時,如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可展現期望性質,包括期望聲學及光學性質。透明度係用於闡述本文所述夾層之光學性能之一個參數且可藉由例如量測夾層之濁度值來測定。濁度值代表由樣品散射之光與入射光相比之量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多層夾層可具有小於約3%、小於約2%、小於約1%或小於約0.5%之濁度值,如根據ASTM D1003-13-程序B使用照明體C在2度之觀察者角度下所量測。該測試係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Hunterlab UltraScan XE儀器(可自Hunter Associates, Reston, VA購得))在厚度為0.76 mm之聚合物樣品上來實施,該樣品已在兩個厚度各自為2.3 mm之透明玻璃板(可自Pennsylvania之Pittsburgh Glass Works購得)之間積層化。 亦發現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構形之多層夾層在暴露於極端處理及/或環境條件時具有減小的形成冰花缺陷之傾向。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當根據以下程序測試時,如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可具有以下平均冰花形成率:不大於約40%、不大於約35%、不大於約30%、不大於約25%、不大於約20%、不大於約15%、不大於約10%、不大於約5%、不大於約2%或不大於約1%。 使內徑為7.5 cm、外徑為14 cm且厚度介於0.10 mm與0.18 mm之間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環在30 cm × 30 cm夾層之頂部居中。然後將夾層及PET環夾在兩個30 cm × 30 cm透明玻璃板之間且對該構造進行預積層化及高壓釜處理。在室溫下將所得積層處理48小時,然後在習用爐中在80℃下加熱48小時。將所得積層冷卻且視覺檢查以測定積層中之冰花形成率。「冰花形成率」測定為PET環內展現冰花缺陷之面積百分比。對同一夾層之九個其他樣品重複上述程序且計算冰花形成率之平均值以確定夾層之平均冰花形成率。 本發明實施例之多層夾層亦可展現期望聲學性質,如藉由例如在聲音穿過夾層時之透過減少(即,聲音透過損失)所指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構形之多層夾層之聲音透過損失可為至少約35 dB、至少約35.5 dB、至少約36 dB、至少約36.5 dB、至少約37 dB、至少約37.5 dB、至少約38 dB、至少約38.5 dB、至少約39 dB、至少約39.5 dB或至少約40 dB,其係根據ASTM E90 (2009)在20℃之溫度及3150 Hz之頻率下使用由厚度各自為2.3 mm之玻璃面板形成之長度為80公分且寬度為50公分之測試面板所量測。 如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可達成在一或多個上述範圍內之聲音透過損失,同時具有相對較薄之聲學聚合物層。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可達成如上文所述之聲音透過損失,但皆不具不大於25℃、不大於約20℃、不大於約15℃、不大於約10℃、不大於約5℃、不大於約0℃、不大於約-5℃或不大於約-10℃之玻璃轉換溫度之聚合物層可具有以下厚度:大於約75微米、大於約65微米、大於約55微米、大於約50微米、大於約49微米、大於約45微米、大於約40微米、大於約35微米、大於約30微米、大於約25微米、大於約20微米、大於約15微米、大於約10微米、大於約5微米、大於約4微米、大於約2微米、大於約1微米或大於約0.5微米。 本文所述之多層夾層可根據任何適宜方法來產生。通常,視情況與至少一種塑化劑及先前所述之一或多種添加劑摻和之一或多種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形成層且該等層可組合形成多層夾層。形成聚合物層之實例性方法可包括(但不限於)溶液澆注、壓縮模製、射出模製、熔融擠出、熔融吹塑及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聚合物層亦可藉由例如以下方式來產生:共擠出、吹膜、熔融吹塑、浸塗、溶液塗覆、刀片、槳、氣刀、印刷、粉末塗覆、噴塗及其組合。 在本發明之各個實施例中,層或夾層可藉由擠出或共擠出來形成。在擠出製程中,可將一或多種熱塑性聚合物、塑化劑及視情況至少一種添加劑預混合且進給至擠出裝置中。亦可使用可呈液體、粉末或糰粒形式之其他添加劑(例如ACA、著色劑及UV抑制劑)且可混合至熱塑性聚合物或塑化劑中,然後引入擠出裝置中。該等添加劑可納入聚合物樹脂中且最終納入所得樹脂板中,由此增強夾層之某些性質且改良利用夾層形成之多層玻璃面板或其他最終產物之性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夾層可使用具有層倍增系統之共擠出製程來形成。該等系統利用模頭進料塊內之一或多個分流元件來分流且使聚合物熔融物細流再匯合以形成具有交替聚合物層之板。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元件可能夠形成任一數量之層,且可能夠例如形成具有總共n 個層之樹脂板,如上文所述。 通常,該等層倍增系統可能夠形成具有偶數個層之樹脂板。因此,當多層夾層進一步包括聚合物蓋層時,如圖1及2中所顯示,聚合物蓋層可單獨與多層板共擠出或以其他方式添加至多層板中以形成最終夾層。或者,聚合物蓋層(當存在時)可根據任何適宜方式(包括先前所提及之一或多種方法)添加至多層板中,且可在多層板形成的同時或在其形成之後作為擠出後製程步驟添加。 本發明實施例之樹脂組合物、層及夾層可用於包含聚合物層或夾層及至少一個剛性基板之多層面板中。可使用任何適宜剛性基板,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剛性基板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玻璃、聚碳酸酯、雙軸取向PET、共聚酯、丙烯酸及其組合。當剛性基板包括聚合材料時,聚合材料可包括或可不包括硬塗層表面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層面板包括其間佈置有樹脂夾層之剛性基板對。該等面板可用於多種最終用途應用中,包括例如用於汽車擋風玻璃及窗、飛機擋風玻璃及窗、用於各種運輸應用(例如海洋應用、軌條應用等)之面板、結構建築面板(例如窗、門、樓梯、步道、欄桿、裝飾建築面板)、防惡劣天氣面板(例如颶風玻璃或龍捲風玻璃)、彈道面板及其他類似應用。 當積層化在兩個剛性基板(例如玻璃)之間之本文所述多層夾層時,該製程可包括至少以下步驟:(1) 組裝兩個基板及夾層;(2) 經由IR輻射或對流裝置將總成加熱第一短時間段;(3) 將總成通入壓力夾輥中用於第一次除氣;(4) 經短時間段將總成加熱至約60℃至約120℃以獲得足以暫時黏著之總成以密封夾層邊緣;(5) 將總成通入第二壓力夾輥中以進一步密封夾層邊緣且允許進一步處置;及(6) 在135℃與150℃之間的溫度及150 psig與200 psig之間的壓力下將總成高壓釜處理約30分鐘至90分鐘。如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在上述步驟(2)至(5)中,對夾層-玻璃界面除氣之其他方法包括真空袋及真空環製程,且二者亦可用於形成如本文所述之本發明夾層。 以下實例意欲說明本發明以教示熟習此項技術者製造及使用本發明且不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實例 單層比較夾層(CI-1)係藉由以下方式形成:熔融摻和殘餘羥基含量為19重量%且殘餘乙酸酯含量小於2重量%之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樹脂B」)與38 phr之三甘醇二-(2-乙基己酸酯) (「3GEH」)塑化劑,及擠出所得塑化樹脂,以形成具有760微米厚度之聚合物板。 根據以下方法製造比較夾層(CI-2)及所揭示夾層(DI-1至DI-4)。三層比較夾層(CI-2)係藉由共擠出樹脂B (其最初經41.5 phr之3GEH塑化)與樹脂A (其最初與50 phr之3GEH熔融摻和)來形成。所得夾層包括夾有由塑化樹脂A形成之內層之外層塑化樹脂B對。樹脂A層及樹脂B層中之初始塑化劑含量並未處於平衡且將其分配於該等層之間以達到平衡狀態。該等層中每一者之最終塑化劑含量提供於下表1中。擠出樹脂A層及樹脂B層之厚度使得在達成塑化劑平衡後之最終厚度與表1中所顯示相同。 所揭示夾層(DI-1至DI-4)係藉由以下方式來形成:將樹脂B (其最初經41.5 phr之3GEH塑化)或樹脂C (其最初經34 phr之3GEH塑化)與樹脂A (其最初經50 phr之3GEH塑化)共擠出至包括兩個或四個4×分流元件之模頭進料塊中,如先前所述。由於在構造比較夾層CI-2時利用塑化劑分配,容許在擠出後DI-1至DI-4中之塑化劑分配於樹脂層A與B之間或樹脂層A與C之間,以達到其平衡狀態。擠出樹脂A層、樹脂B層及樹脂C層之厚度使得在塑化劑達到平衡狀態後之最終厚度係如表1中所顯示。 具有三個以上聚合物層之所揭示夾層(DI-1至DI-4)亦可藉由以下方式來形成:將樹脂B (經38 phr之3GEH塑化)或殘餘羥基含量為22重量%且殘餘乙酸酯含量小於2重量%之另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樹脂C) (經30 phr之3GEH塑化)與樹脂A (經75 phr之3GEH塑化)共擠出至包括兩個或四個4×分流元件之模頭進料塊中。每一分流元件將熔融物流分成複數個較細股且使該等股再合併以形成具有多個交替樹脂層之樹脂板。利用兩個4×分流元件形成之樹脂板包括總共32個聚合物層,且利用四個4×分流元件形成之樹脂板包括總共512個聚合物層。每一所揭示夾層具有813微米之總厚度。所揭示夾層DI-1至DI-4中每一者之每一個別聚合物層之厚度與下表1中所顯示相同。 應理解,在樹脂層A、B及C中可使用其他初始塑化劑負載,只要每一層之最終塑化劑含量及厚度與表1中所顯示相同即可。舉例而言,若樹脂層A、B及C之初始塑化劑負載分別為60 phr、40 phr及32 phr,則可構造類似夾層,只要該等層之初始厚度經選擇達成表1中所顯示之樹脂層A、B及C之最終塑化劑含量及厚度即可。 如先前所述根據ASTM E-90 (2009)在3,150 Hz之參考頻率及20℃之溫度下量測比較夾層CI-1及CI-2中每一者以及所揭示夾層DI-1至DI-4中每一者之樣品的聲音透過損失。結果提供於下表1中。另外,根據先前所述之方法測試每一夾層之樣品之冰花形成且進一步視覺檢查積層上任一處(包括PET圓內部及外部之區域)之冰花形成。對於此實例,展現任一類型之冰花形成(無論是否在PET圓內)之積層皆標記為展現冰花缺陷,且在PET環中或外部不形成冰花之積層標記為不形成冰花缺陷。在表1中,形成冰花缺陷之夾層用「是」標記,而不形成冰花缺陷之彼等用「否」標記。
Figure 105133747-A0304-0001
如上表1中所顯示,所揭示夾層DI-1至DI-4具有與比較夾層CI-2之聲音透過損失相似之聲音透過損失,但與比較夾層CI-2不同,所揭示夾層DI-1至DI-4在暴露於上述條件時不形成冰花缺陷。 儘管已結合某些實施例(包括當前視為較佳實施例之彼等)揭示本發明,但詳細描述意欲具有說明性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本發明涵蓋除本文詳細闡述之實施例外之彼等。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所述實施例作出修改及變化。 應進一步理解,若適宜,則給予本發明任一單一組份之範圍、值或特徵中之任一者可與給予本發明任一其他組份之任何範圍、值或特徵互換使用,以形成每一組份具有界定值(如本文中通篇所給予)之實施例。舉例而言,可形成除包含在任一給定範圍內之塑化劑外包含具有在任一給定範圍內之聚(乙烯醇縮丁醛)殘餘羥基含量的夾層,以形成在本發明範疇內、但不便列出之許多排列。此外,除非另外註明,否則針對一屬或一類(例如苯二甲酸酯或苯甲酸酯)提供之範圍亦可應用於該屬內之種或該類之成員,例如對苯二甲酸二辛基酯。
Figure 105133747-A0304-0002
參考附圖在下文中詳細闡述本發明之各個實施例,其中: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構形之多層夾層10之剖視圖; 圖2係圖1中所顯示多層夾層10之剖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構形之錐形夾層之剖視圖,其中為便於參考錐形夾層之各個特徵經標記; 圖4係錐形夾層之剖視圖,該錐形夾層具有在夾層之整個寬度內延伸之錐形區,其中整個錐形區具有恆定楔角及線性厚度輪廓; 圖5係錐形夾層之剖視圖,該錐形夾層具有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錐形區及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平面邊緣區,其中錐形區包括定角區及可變角區; 圖6係錐形夾層之剖視圖,該錐形夾層具有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錐形區及兩個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平面邊緣區,其中錐形區包括定角區及兩個可變角區; 圖7係錐形夾層之剖視圖,該錐形夾層具有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錐形區及兩個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平面邊緣區,其中錐形區係完全由具有彎曲厚度輪廓之可變角區形成; 圖8係錐形夾層之剖視圖,該錐形夾層具有在夾層之整個寬度內延伸之錐形區,其中錐形區包括經兩個可變角區彼此隔開之三個定角區; 圖9係錐形夾層之剖視圖,該錐形夾層具有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錐形區及兩個在夾層之部分寬度內延伸之平面邊緣區,其中錐形區包括三個定角區及四個可變角區; 圖10a係經構形用於汽車擋風玻璃中之錐形夾層之平面視圖,其中夾層之厚度輪廓類似於圖4中所繪示夾層之厚度輪廓;且 圖10b係圖10a夾層之剖視圖,其顯示夾層之厚度輪廓。
10‧‧‧多層夾層
12a‧‧‧第一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
12b‧‧‧第二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
12c‧‧‧第三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
12d‧‧‧第四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
12e‧‧‧第五聚(乙烯醇縮醛)聚合物層/蓋層

Claims (18)

  1. 一種多層夾層,其包含:第一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二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三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三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第四聚合物層,其包含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第五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其中該第二聚合物層佈置在該第一與該第三聚合物層之間且與該第一及該第三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接觸,且其中該第四聚合物層佈置在該第三與該第五聚合物層之間且與該第三及該第五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接觸,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每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與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相差至少3℃,且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小於50微米之厚度。
  2.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該玻璃轉換溫度為至少26℃。
  3.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該玻璃轉換溫度不大於20℃。
  4.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每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比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該玻璃轉換溫度 低至少3℃。
  5.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具有小於50微米之厚度。
  6.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第一、該第二、該第三、該第四及該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每一者具有各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殘餘羥基含量以及各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殘餘乙酸酯含量,且其中以下陳述中之至少一者為真(i)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殘餘羥基含量中之至少一者與該第二及該第四殘餘羥基含量中之至少一者之間相差至少2重量%;及(ii)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殘餘乙酸酯含量中之至少一者與該第二及該第四殘餘乙酸酯含量中之至少一者之間相差至少2重量%。
  7. 如請求項6之夾層,其中陳述(i)及(ii)皆為真。
  8. 如請求項6之夾層,其中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殘餘乙酸酯含量中之一者與該第二及該第四殘餘乙酸酯含量中之一者之間最多相差不大於4重量%。
  9.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第一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比該第二聚合物層之該玻璃轉換溫度高至少3℃,且其中該第五聚合物層之玻璃轉換溫度比該第四聚合物層之該玻璃轉換溫度高至少3℃。
  10. 如請求項1之夾層,其中該夾層包含至少一個具有至少0.10mrad之最小楔角之錐形區。
  11. 一種多層夾層,其包含:至少3個交替聚合物層對,其中該等交替聚合物層對中之每一者包含第一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及毗鄰該第一聚合物層之第二聚合物層,其中該第二聚合物層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其中,對於該等對中之至少一者,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與該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羥基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及/或其中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與該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且其中該夾層具有至少35dB之聲音透過損失,其係根據ASTM E90(2009)在20℃之溫度及3150Hz之頻率下使用自兩個各自具有2.3mm厚度之透明玻璃面板形成的長度為80公分且寬度為50公分的測試面板來量測,且其中該夾層進一步包含聚合物蓋層,該聚合物蓋層毗鄰該等交替聚合物層對中之一者之該等第二聚合物層中之一者,其中該等第二聚合物層中毗鄰該聚合物蓋層之該者具有一玻璃轉換溫度,且其中該聚合物蓋層之玻璃轉換溫度與該等第二聚合物層中毗鄰該聚合物蓋層之該者的玻璃轉換溫度相差至少3℃。
  12. 如請求項11之夾層,其中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該殘餘羥基含量比該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該殘餘羥基含量高至少2重量%,且其中該等對中至少一者中之該第二聚合物層具有小於50微米之平均厚度。
  13. 如請求項11之夾層,其中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殘餘乙酸酯含量與該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該殘餘乙酸酯含量相差不大於4重量%,及/或其中該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該殘餘羥基含量與該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該殘餘羥基含量相差至少5重量%。
  14. 如請求項11之夾層,其中該夾層包含至少一個具有至少0.10mrad之最小楔角之錐形區。
  15. 如請求項14之夾層,其中該錐形區包含至少一個具有彎曲厚度輪廓之可變角區。
  16. 一種多層夾層,其包含:第一聚合物層,其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毗鄰該第一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二聚合物層,其中該第二聚合物層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毗鄰該第二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三聚合物層,其中該第三聚合物層包含第三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毗鄰該第三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四聚合物層,其中該第四聚合物 層包含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及毗鄰該第四聚合物層且與其接觸之第五聚合物層,其中該第五聚合物層包含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至少一種塑化劑,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每一者之殘餘羥基含量與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至少一者之殘餘羥基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及/或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每一者之殘餘乙酸酯含量與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至少一者之殘餘乙酸酯含量相差至少2重量%,且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之每一者具有小於50微米之平均厚度,且其中該第二及該第四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與該第一、該第三及該第五聚合物層中至少一者之玻璃轉換溫度相差至少3℃。
  17. 如請求項16之夾層,其中該夾層具有至少35dB之聲音透過損失,其係根據ASTM E90(2009)在20℃之溫度及3150Hz之頻率下使用自兩個各自具有2.3mm厚度之透明玻璃面板形成的長度為80公分且寬度為50公分之測試面板來量測。
  18. 如請求項16之夾層,其中該夾層包含至少一個具有至少0.10mrad之最小楔角之錐形區。
TW105133747A 2015-10-19 2016-10-19 具增益性質之多層夾層 TWI716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86,469 2015-10-19
US14/886,469 US9931821B2 (en) 2015-10-19 2015-10-19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propert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653A TW201720653A (zh) 2017-06-16
TWI716472B true TWI716472B (zh) 2021-01-21

Family

ID=57206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747A TWI716472B (zh) 2015-10-19 2016-10-19 具增益性質之多層夾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931821B2 (zh)
EP (1) EP3365170B1 (zh)
CN (1) CN108136724B (zh)
TW (1) TWI716472B (zh)
WO (1) WO20170699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6638B2 (en) 2015-10-19 2019-05-14 Solutia Inc.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properties
CN108367979B (zh) * 2015-12-08 2021-03-26 Agc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
US9812111B1 (en) 2016-10-19 2017-11-07 Solutia Inc. Sound insulation panels having high interlayer thickness factors
FR3059151B1 (fr) * 2016-11-21 2018-12-07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Circuit electron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KR20210073523A (ko) * 2018-10-09 2021-06-18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합 유리용 중간막 및 접합 유리
WO2020194196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ultilayer sheet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4444A (ja) * 1990-05-14 1992-09-09 Sekisui Chem Co Ltd 遮音性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
JP4254444B2 (ja) 2003-09-18 2009-04-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排ガス浄化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00197A (zh) * 2005-03-17 2012-10-03 索罗蒂亚公司 减低声音的楔形聚合物中间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82057A (en) 1939-04-29 1942-05-05 Du Pont Pur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polyvinyl acetal resins
US2282026A (en) 1939-04-29 1942-05-05 Du Pont Treatment of polyvinyl acetal resins
US3239197A (en) 1960-05-31 1966-03-08 Dow Chemical Co Interfacial surface generator
DE69107117T2 (de) 1990-05-14 1995-09-21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Zwischenlagen zur Verwendung in schallisolierenden Verbundgläsern.
US5094788A (en) 1990-12-21 1992-03-1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Interfacial surface generator
US5340654A (en) 1992-04-23 1994-08-23 Sekisu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US5728472A (en) 1996-11-14 1998-03-17 Monsanto Company Control of adhesion of polyvinyl butyral sheet to glass
AU2001236054B2 (en) 2000-03-02 2005-05-05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US7927706B2 (en) 2003-12-17 2011-04-19 Solutia Inc. Multiple layer glass panels having adjustable tint
US7135217B2 (en) 2004-01-09 2006-11-14 Solutia Incorporated Multiple layer glass panels with patterned light transmission
US7510771B2 (en) 2005-03-17 2009-03-31 Solutia Incorporated Sound reducing polymer interlayers
CN103492339B (zh) 2011-04-14 2015-11-25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CN103781741A (zh) 2011-08-31 2014-05-07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夹层玻璃
US9833976B2 (en) 2012-03-09 2017-12-05 Solutia Inc. Defect resisting acoustic polymer interlayers
US20140363651A1 (en) 2013-06-10 2014-12-11 Solutia Inc. Polymer interlayers having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US9809695B2 (en) 2014-12-08 2017-11-07 Solutia Inc. Poly(vinyl acetal) resin compositions, layers, and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optical properties
US9573329B2 (en) 2014-12-08 2017-02-21 Solutia Inc. Poly(vinyl acetal) resin compositions, layers, and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optical properties
US10286638B2 (en) 2015-10-19 2019-05-14 Solutia Inc.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propert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4444A (ja) * 1990-05-14 1992-09-09 Sekisui Chem Co Ltd 遮音性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
JP4254444B2 (ja) 2003-09-18 2009-04-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排ガス浄化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00197A (zh) * 2005-03-17 2012-10-03 索罗蒂亚公司 减低声音的楔形聚合物中间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9967A1 (en) 2017-04-27
US9931821B2 (en) 2018-04-03
CN108136724A (zh) 2018-06-08
TW201720653A (zh) 2017-06-16
US20180099491A1 (en) 2018-04-12
EP3365170B1 (en) 2021-09-22
US10259203B2 (en) 2019-04-16
CN108136724B (zh) 2020-10-23
US20170106633A1 (en) 2017-04-20
EP3365170A1 (en) 2018-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6472B (zh) 具增益性質之多層夾層
US10946632B2 (en)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properties
KR102490775B1 (ko) 결함 형성 저항성 다층 중간층
CN107922641B (zh) 具有提高的表面粗糙度的聚合物夹层
JP6956731B2 (ja) 向上した特性及び性能を示すポリマー中間膜及び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る多層パネル
EP3200994B1 (en)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 resisting defect formation
JP6719464B2 (ja) 向上した特性を有する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層、及び中間膜
US20200139678A1 (en) Polymeric interlayers and multiple layer panels made therefrom exhibiting enhanced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WO2018125597A1 (en) Multiple layer interlayers having enhanced properties
TW201834854A (zh) 展現增進之性質及性能之聚合夾層及自其製成之多層面板
TW201726391A (zh) 高剛性內層及輕量層狀多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