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4425B - 發光觸控板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觸控板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4425B
TWI714425B TW109100663A TW109100663A TWI714425B TW I714425 B TWI714425 B TW I714425B TW 109100663 A TW109100663 A TW 109100663A TW 109100663 A TW109100663 A TW 109100663A TW I714425 B TWI714425 B TW I7144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ouch panel
panel device
length
spac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6255A (zh
Inventor
何宣緯
李岳衡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01015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2734B/zh
Priority to US16/809,864 priority patent/US1117575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3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6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425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發光觸控板裝置包括一電路板、複數感測件、一導光片、一發光件以及複數第一間隔塊。感測件設置於電路板,相鄰二感測件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一長度。導光片設置於電路板的上方,並包括至少一光點區及至少一無光點區。光點區內設置有複數光點部,無光點區內不設置任何光點部。發光件設置於導光片的鄰近處,並朝導光片發出光線。該些第一間隔塊設置於導光片,且位於無光點區。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二長度,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一第三長度。

Description

發光觸控板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觸控板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發光觸控板裝置。
傳統的觸控板(touch pad)並不具有發光的效果,通常只有單純的軌跡輸入模式,並常用來替代滑鼠的輸入功能。為了滿足多種輸入模式,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新的觸控板的應用,即結合觸控板與背光模組的發光觸控板裝置。以目前大部分的發光觸控板裝置為例,在不發光時,執行一般觸控板的模式(軌跡偵測),例如用來操控滑鼠游標;發光時則可顯示特定的圖樣,並執行對應特定圖樣的功能,例如顯示數字鍵盤,並執行點碰輸入的模式。可以理解的是,特定圖樣通常就是發光區的所在位置。
發光觸控板裝置的主要構成包括多層堆疊的膜片及設有發光元件的電路板,而各層之間是通常是透過水膠黏合。為了符合觸控板的感應需求(即避免觸控系統判讀錯誤的情形),會在不需要出光的區域(即不具有特定圖樣的區域)佈滿水膠,使觸控板的表面平整且不易在使用者的觸壓下形變,以避免觸控訊號有不一致的情形發生。
然而,佈滿水膠會造成出光效率變差。具體而言,若在用來導光的膜片上直接塗佈黏膠的話,會產生類似光學網點(optical dot)的效果(即會改變膜片內部光線傳播的全反射條件)。基於能量守恆,若有部分的光線在佈膠區被消耗掉,則觸控板上發光圖樣的亮度也會隨之衰減。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發光觸控板裝置,其具有複數間隔塊設置於導光片,並藉由間隔塊的特殊配置來解決習知發光觸控板裝置出光效率不佳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觸控板裝置包括一電路板、複數感測件、一導光片、一發光件、複數第一間隔塊以及一控制單元。感測件設置於電路板,相鄰二感測件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一長度。導光片設置於電路板的上方,並包括至少一光點區、至少一無光點區、一底面及一頂面。光點區內設置有複數光點部,無光點區內不設置任何光點部。底面朝向電路板,頂面位於底面的相反側。發光件設置於導光片的鄰近處,並朝導光片發出光線。第一間隔塊設置於導光片的底面或頂面,且位於無光點區。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二長度,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一第三長度。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感測件及發光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導光片包括複數光點區及複數無光點區,光點區中的至少一光點區內的光點部排列呈一特定圖樣,特定圖樣供使用者識別。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複數第二間隔塊。第一間隔塊設置於底面,第二間隔塊設置於頂面。相鄰二第二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長度,相鄰二第二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第三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任一第二間隔塊的幾何中心與其中一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對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任一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與其中一感測件的幾何中心對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二長度小於或等於第一長度的兩倍。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三長度小於一第四長度。第四長度為一種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直徑或一種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一反射片。反射片設置於電路板與導光片之間。第一間隔塊位於導光片與反射片之間且支撐導光片。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電路板更包括複數凸部,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複數排氣塊。排氣塊設置於反射片與電路板之間,排氣塊分別位於凸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一遮光片以及一接觸片。遮光片設置於導光片上方,第二間隔塊位於遮光片與導光片之間且支撐遮光片。接觸片設置於遮光片上方。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每一第一間隔塊是一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至少一填充塊。填充塊設置於相鄰二第一間隔塊之間的一空隙,並連接相鄰二第一間隔塊。填充塊是一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發光觸控板裝置,其包括複數第一間隔塊並設置於導光片,且位於無光點區。藉由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長度,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第三長度。換言之,第一間隔塊是間隔地設置在導光片的無光點區,可減少光能量損耗,藉此達到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整體出光效率的效果。
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再透過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第三長度)小於圓柱形金屬測試棒的直徑(一種第四長度)或是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另一種第四長度)的設計,亦或,再透過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第二長度)小於或等於相鄰二感測件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第一長度)的兩倍,就可以同時達到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的整體出光效率及避免系統誤判的效果。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應用在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被使用者的手指觸碰時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為圖2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被一種金屬測試棒觸碰時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2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導光片及第一間隔塊的仰視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觸控板裝置1可以是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D(例如: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並可執行至少二種不同的輸入模式。舉例而言,用於操控滑鼠游標的一般輸入模式(例如:軌跡偵測);以及對應發光觸控板裝置1所顯示之特定圖樣G的特定輸入模式,如圖2所示之數字鍵盤圖樣(即特定圖樣G)所對應的點碰輸入模式(於後進一步說明)。
如圖2及圖3所示,本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1包括一電路板10、複數感測件20、一導光片30、一發光件40、複數第一間隔塊50以及一控制單元60。其中,感測件20與發光件40設置於電路板10,且控制單元60電性連接感測件20及發光件40,控制單元60藉此接收各感測件20所發出的感測訊號,並依據所執行的輸入模式控制發光件40發光。又,控制單元60可以設置在可攜式電子裝置D中(例如:主機板系統)或是設置在電路板10上(例如:微控制器晶片),本發明並不限制,故圖2、圖3及圖4中的控制單元60僅以方塊圖簡單表示。
又,在本實施例中,感測件20是等距地間隔設置,例如:相鄰二感測件20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一長度L1(如圖4所示)。較佳的,複數感測件20是以二維陣列的形式排列於電路板10,且每一感測件20可以為一電容式感測器。當帶著電荷的物體靠近電路板10時,例如:以手指(帶電物體)觸碰發光觸控板裝置1時,距離手指較近的感測件20會因受到電場而產生感應電流,接著發送相關於此感應電流大小的一感測訊號至控制單元60。控制單元60藉此得知手指碰觸的位置,並與可攜式電子裝置D目前正在執行的輸入模式產生連結以運行相應的處理程序(例如:操作螢幕上顯示的滑鼠游標)。
如圖4及圖5所示,導光片30設置於電路板10的上方。本實施例之發光件40設置在導光片30側緣的鄰近處,並朝導光片30發出光線。本實施例之導光片30包括頂面31、底面32、至少一光點區33及至少一無光點區34,本實施例是以導光片30包括複數光點區33及複數無光點區34為例說明。其中,底面32朝向電路板10,頂面31位於底面32的相反側,且頂面31為出光面。須說明的是,圖3及圖4是對應無光點區34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光點區33未示於圖3與圖4;圖5則是由底面32所在的一側朝上看的仰視示意圖,故於圖5中所繪示的特定圖樣G是與圖2呈水平鏡像翻轉。光點區33內設置有複數光點部331,其為密集排列的光學網點結構(請參考圖5中的局部放大區域),且光點部331排列形成特定圖樣G,故圖5以塗滿黑色的特定圖樣G表示之。光點部331可設置在頂面31或底面32,本發明並不限制。其中,每一光點部331可以是由印刷油墨形成的網點,也可以是讓導光片30表面粗糙化的微結構,例如:朝外凸出或朝內凹入的微結構,以取消光線在導光片30內部傳播的全反射條件。發光件40所發出光線在導光片30內到達光點區33時,部分光線將被光點部331導向頂面31(出光面)。由於光點部331破壞了此部分光線的全反射,故光線會改變方向而朝頂面31傳播。
也就是說,有光點部331分佈的區域(即光點區33)才會呈現視覺上的發光效果。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光點區33中的至少一光點區33內的光點部331排列呈前述的特定圖樣G,例如:圖2中所示的數字、運算字元、箭號及文字等。換言之,部分光點區33中的光點部331的排列即呈現出數字、運算字元、箭號或文字等特定圖樣G在點碰輸入模式時,控制單元60控制發光件40發光,使光線進入導光片30並抵達光點部331,即可讓光線被導向頂面31(出光面),而使特定圖樣G呈現出發光的效果,以供使用者識別出觸控板上的何處是(虛擬的)按鍵。反之,無光點區34內由於不設置任何光點部331,所以在視覺上無光點區34不會有發光效果。
如圖4及圖5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間隔塊50位於無光點區34。又,第一間隔塊50可設置在導光片30的底面32或頂面31,本發明並不限制,本實施例是以設置於底面32為例。在本實施例中,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二長度L2,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的間隔距離為一第三長度L3。換言之,第一間隔塊50是間隔設置在導光片30的無光點區34。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第一間隔塊50是一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具體而言,可於導光片30的底面32或頂面31採用如網版印刷等技術,間隔地塗佈如水膠等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黏合劑,待固化後即可形成各個第一間隔塊50。
又,第一間隔塊50可用來作為膜片與膜片之間的一種連接方式。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1更包括一反射片70,反射片70設置於電路板10與導光片30之間。本實施例之反射片70與電路板10是透過佈滿黏著劑(例如:一種水膠)所形成一黏膠層A連接在一起,而反射片70與導光片30則是透過第一間隔塊50連接。具體而言,第一間隔塊50位於導光片30與反射片70之間,其可連接導光片30與反射片70,並支撐導光片30。其中,反射片70可將從導光片30的底面32折射出來的光線反射回導光片30內,藉此提高光能量的利用率。
一般而言,各層膜片(例如:前述的導光片30及反射片70)之間是透過如水膠等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黏合劑連接。為了符合觸控板的感應需求(即保持表面平整以避免觸控系統判讀錯誤),先前技術是在導光片30的無光點區34完全佈滿水膠(形成類似於前述的黏膠層A的情況),但卻會破壞光線在導光片30內進行全反射的條件,如此一來,除了會影響導光片30內部光線的傳遞,也會增加光能量的損耗,因而降低發光觸控板裝置1的整體出光效率。本實施例透過在導光片30上的無光點區34間隔地設置第一間隔塊50,不但維持導光片30與反射片70之間的黏接功能,更因第一間隔塊50的分布面積明顯小於全部佈滿水膠的面積,故可減少光能量的損耗,有效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1的整體出光效率。
較佳的,發光觸控板裝置1更包括一遮光片80(black mask)及一接觸片90。遮光片80設置於導光片30上方,接觸片90則設置於遮光片80的上方。其中,接觸片90的材質可以是聚酯樹脂(mylar)、玻璃或是其他適用於觸控板表面的材質,本發明並不限制。又,遮光片80與接觸片90之間可透過完全佈滿黏著劑(形成另一黏膠層A)而黏合在一起,而遮光片80與導光片30之間則是透過第二間隔塊51連接。在一些其他的實施例中,遮光片80也可以透過印刷油墨的方式直接形成在接觸片90朝向導光片30的一面,如此一來就能省去其中一層黏膠層A。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1更包括複數第二間隔塊51,並設置於導光片30的頂面31,使第二間隔塊51位於遮光片80與導光片30之間。故第二間隔塊51連接導光片30與遮光片80,並支撐遮光片80。較佳的,第二間隔塊51的配置與第一間隔塊50大致相同。例如,相鄰二第二間隔塊51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長度L2,相鄰二第二間隔塊51的間隔距離為第三長度L3。換言之,第二間隔塊51是間隔設置在導光片30的頂面31。如前述,由於第二間隔塊51的分布面積亦明顯小於全部佈滿水膠的面積,故可減少光能量的損耗,同樣可有效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1的整體出光效率。
較佳的,任一第一間隔塊50的幾何中心與其中一感測件20的幾何中心對齊。一般來說,若第一間隔塊50之間的間隔距離(第三長度L3)大於使用者以手指進行觸控輸入時的接觸面積(一般為使用者的指腹寬度),則觸控系統可能會有判讀錯誤的情況發生。例如,若使用者剛好按壓到二個第二間隔塊51/第一間隔塊50之間的空隙,則可能因接觸片90下凹形變的程度稍微較大,使得鄰近的感測件20也產生相近強度的觸控訊號,進而導致系統無法判讀出手指按壓的精確位置。有鑑於此,發光觸控板裝置1在品質檢測階段,經常使用圓柱型的金屬測試棒或是一種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B(例如:方塔柱型)進行標準的觸控準確度測試。本實施例定義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B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為第四長度L4,如圖4所示。在其他以圓柱型金屬測試棒進行測試的實施例中,則可定義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直徑為第四長度L4。
因此,為了同時達到提升出光效率及避免系統誤判的較佳效果,可對發光觸控板裝置1進行以下設計:第三長度L3小於第四長度L4。換言之,本實施例透過間隔設置第一間隔塊50,且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的間隔距離(第三長度L3)小於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B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第四長度L4),以同時達到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1的整體出光效率及避免觸控系統判讀錯誤的效果。較佳的,第二間隔塊51也可以採相同的方式配置,例如:任一第二間隔塊51的幾何中心可與其中一第一間隔塊50的幾何中心對齊,故相鄰二第二間隔塊51的間隔距離(第三長度L3)同樣小於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B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第四長度L4),如圖4所示。
圖6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所示。首先,本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1a與前述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一間隔塊50a及第二間隔塊51a的配置(間距不同),故其他元件的標號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長度L2(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a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或相鄰二第二間隔塊51a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第一長度L1(相鄰二感測件20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的兩倍。換言之,本實施例更密集的配置第一間隔塊50a及第二間隔塊51a,使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a及相鄰二第二間隔塊51a之間的空隙更小,以加強抑制接觸片90被使用者手指按壓而凹陷的形變程度,藉此能更充分地免除觸控系統判讀手指位置錯誤的情況。也就是說,透過規劃第二長度L2的設計,可以調整發光觸控板裝置1a的觸控準確度。
如圖3所示,一般來說,電路板10會因電路走線或元件的分布,使得電路板10的表面呈現出不平整的凹凸起伏結構。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0包括間隔排列的複數凸部11(其下方通常是線路或元件)及位於凸部11之間的複數凹槽12。由於反射片70與電路板10之間是透過佈滿的黏著劑(例如:水膠)連接,在反射片70與電路板10貼合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許的空氣被包覆在內。雖然這些被包覆的空氣一開始多會呈現小氣泡隨機分布在凹槽12的角落內,如圖3中的箭號所指之處,然而,由於水膠是遇熱會軟化的材料,故在使用者長時間使用發光觸控板裝置1後(例如:手指滑動或可攜式電子裝置D本身運作時所發出的廢熱均會使水膠的軟化加劇),原本四散在凹槽12的小氣泡會聚集成為尺寸相對較大的氣泡,造成發光觸控板裝置1的表面隆起,此非理想的情形一般稱之為「股包」。為盡可能減少股包的發生,在一實施例中,可藉由設置排氣塊100(見圖7)達到反射片70與電路板10貼合後的排氣效果。
圖7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光觸控板裝置1b與前述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1的差異在於:發光觸控板裝置1b更包括複數排氣塊100。排氣塊100設置於反射片70與電路板10之間,排氣塊100分別位於凸部11。又,排氣塊100也可以是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用以連接電路板10與反射片70。具體而言,製作發光觸控板裝置1b時,可於電路板10的凸部11塗佈如水膠等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黏合劑,待固化後即可形成排氣塊100。換言之,本實施例是藉由設置在電路板10之凸部11的排氣塊100連接電路板10與反射片70。排氣塊100的設計除了使凹槽12不再成為空氣聚積的死角以外,即便在反射片70與電路板10貼合時有大量的空氣被包覆,也可以藉由凹槽12與反射片70之間的空隙所形成的排氣通道,將多餘的氣體完全排出,以達成排氣的功效,因此可避免股包產生。
圖8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導光片、第一間隔塊及填充塊的仰視示意圖,如圖8所示。發光觸控板裝置(請參考前述實施例,例如:圖3或圖4)更包括至少一填充塊53c。填充塊53c設置於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c之間的一空隙,並連接相鄰二第一間隔塊50c。同樣的,填充塊53c也是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並可與第一間隔塊50c一體連接形成膠條。針對需特別加強黏著的區域,可增加設置填充塊53c,以達到較佳的黏合效果。一般來說,所採用的填充塊53c的整體數量會明顯少於第一間隔塊50c的整體數量,如此一來就能確保第一間隔塊50c及填充塊53c分布面積的總和仍比全部佈滿水膠的面積來得小,以達到發光觸控板裝置出光效率的改善。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發光觸控板裝置,其包括複數第一間隔塊並設置於導光片,且位於無光點區。藉由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長度,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第三長度。換言之,第一間隔塊是間隔地設置在導光片的無光點區,可減少光能量損耗,藉此達到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整體出光效率的效果。
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再透過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第三長度)小於圓柱形金屬測試棒的直徑(一種第四長度)或是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另一種第四長度)的設計,亦或,再透過相鄰二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第二長度)小於或等於相鄰二感測件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第一長度)的兩倍,就可以同時達到提升發光觸控板裝置的整體出光效率及避免系統誤判的效果。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1a、1b:發光觸控板裝置 10:電路板 11:凸部 12:凹槽 20:感測件 30:導光片 31:頂面 32:底面 33:光點區 331:光點部 34:無光點區 40:發光件 50、50a、50c:第一間隔塊 51、51a:第二間隔塊 53c:填充塊 60:控制單元 70:反射片 80:遮光片 90:接觸片 100:排氣塊 A:黏膠層 B: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 D:可攜式電子裝置 G:特定圖樣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L4:第四長度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應用在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被使用者的手指觸碰時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被一種金屬測試棒觸碰時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2所示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導光片及第一間隔塊的仰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之發光觸控板裝置的導光片、第一間隔塊及填充塊的仰視示意圖。
1:發光觸控板裝置
10:電路板
11:凸部
12:凹槽
20:感測件
30:導光片
31:頂面
32:底面
40:發光件
50:第一間隔塊
51:第二間隔塊
60:控制單元
70:反射片
80:遮光片
90:接觸片
A:黏膠層

Claims (11)

  1. 一種發光觸控板裝置,包括:一電路板;複數感測件,設置於該電路板,相鄰二該感測件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一長度;一導光片,設置於該電路板的上方,並包括至少一光點區、至少一無光點區、一底面及一頂面,該至少一光點區內設置有複數光點部,該至少一無光點區內不設置任何光點部,該底面朝向該電路板,該頂面位於該底面的相反側;一發光件,設置於該導光片的鄰近處,並朝該導光片發出光線;複數第一間隔塊,設置於該導光片的該底面或該頂面,且位於該至少一無光點區,相鄰二該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二長度,相鄰二該第一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一第三長度;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些感測件及該發光件;以及一反射片,設置於該電路板與該導光片之間,該些第一間隔塊位於該導光片與該反射片之間且支撐該導光片。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該導光片包括複數該光點區及複數該無光點區,該些光點區中的至少一 該光點區內的該些光點部排列呈一特定圖樣,該特定圖樣供使用者識別。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複數第二間隔塊,該些第一間隔塊設置於該底面,該些第二間隔塊設置於該頂面,相鄰二該第二間隔塊的幾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該第二長度,相鄰二該第二間隔塊的間隔距離為該第三長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任一該第二間隔塊的幾何中心與其中一該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對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任一該第一間隔塊的幾何中心與其中一該感測件的幾何中心對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該第二長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長度的兩倍。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該第三長度小於一第四長度,該第四長度為一種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直徑或一種非圓柱型金屬測試棒的開放端表面的最大尺寸。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該電路板更包括複數凸部,該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 複數排氣塊,設置於該反射片與該電路板之間,該些排氣塊分別位於該些凸部。
  9. 如請求項3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一遮光片,設置於該導光片上方,該些第二間隔塊位於該遮光片與該導光片之間且支撐該遮光片;以及一接觸片,設置於該遮光片上方。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其中每一第一間隔塊是一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光觸控板裝置,更包括:至少一填充塊,該至少一填充塊設置於相鄰二該第一間隔塊之間的一空隙,並連接相鄰二該第一間隔塊,該至少一填充塊是一固化後具有抗撓性的膠塊。
TW109100663A 2019-03-20 2020-01-08 發光觸控板裝置 TWI714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1502.9A CN111722734B (zh) 2019-03-20 2020-02-19 发光触摸板装置
US16/809,864 US11175757B2 (en) 2019-03-20 2020-03-05 Light emitting touchpa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21110P 2019-03-20 2019-03-20
US62/821,110 2019-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6255A TW202036255A (zh) 2020-10-01
TWI714425B true TWI714425B (zh) 2020-12-21

Family

ID=7409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646A TWI720774B (zh) 2019-03-20 2020-01-08 發光觸控板裝置
TW109100663A TWI714425B (zh) 2019-03-20 2020-01-08 發光觸控板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646A TWI720774B (zh) 2019-03-20 2020-01-08 發光觸控板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I7207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4632B1 (en) 2021-07-26 2022-10-18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ouchpad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250B (zh) * 2020-12-21 2022-08-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TWI775251B (zh) * 2020-12-22 2022-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TWI807811B (zh) * 2022-05-05 2023-07-01 達運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發光裝飾銘板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176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触控板模块
CN101770306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及电子装置
US20140340591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Multifunction input device
CN109388293A (zh) * 2018-09-29 2019-02-26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功能的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2983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Apple Computer, Inc. Touch pad with symbols based on mode
TW201025101A (en) * 2008-12-31 2010-07-01 Asustek Comp Inc Touch p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531615U (zh) * 2016-05-31 2016-11-01 Sunrex Technology Corp 觸控板之發光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176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触控板模块
CN101770306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及电子装置
US20140340591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Multifunction input device
CN109388293A (zh) * 2018-09-29 2019-02-26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功能的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4632B1 (en) 2021-07-26 2022-10-18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ouchpad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6255A (zh) 2020-10-01
TW202036254A (zh) 2020-10-01
TWI720774B (zh)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425B (zh) 發光觸控板裝置
CN111722758B (zh) 发光触摸板装置
CN111722734B (zh) 发光触摸板装置
US824838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JP441228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823685B2 (en) Acoustic touch apparatus
US8896564B2 (en) Acoustic touch apparatus
JP4412288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10032640A (ko) 멀티 터치 인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6078249A1 (zh) 红外触摸屏、触摸检测方法及显示设备
TWI514217B (zh) 觸控面板
TW201500998A (zh) 觸控顯示裝置
JP2012084025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3631450A (zh) 触控显示板及其光学式触控板
JP2009140482A (ja) 接触制御入力装置および同様のコンピュータ装置一式
TWI750764B (zh) 多層光電模組
CN109284026A (zh) 触摸型显示设备和用于感测触摸的方法
TWI819340B (zh) 可撓性觸控螢幕
US11163106B2 (en) Multilayer opto-electronic module
WO2012033206A1 (ja) 面状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モジュール
WO2012033207A1 (ja) 照明モジュール
TWM485453U (zh) 觸控面板結構
TWI587194B (zh) 觸控顯示裝置
KR20060114596A (ko) 터치패널이 포함된 발광표시장치
US2011009603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verting sensing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