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1860B -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1860B
TWI711860B TW109101008A TW109101008A TWI711860B TW I711860 B TWI711860 B TW I711860B TW 109101008 A TW109101008 A TW 109101008A TW 109101008 A TW109101008 A TW 109101008A TW I711860 B TWI711860 B TW I7118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array substrate
light
display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118A (zh
Inventor
歐陽祥睿
陳維成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1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186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1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18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118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陣列基板、應用所述陣列基板的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所述陣列基板定義有顯示區以及被所述顯示區圍繞的相機孔區。所述相機孔區包括透光區、鄰接所述透光區的第一走線區以及圍繞所述第一走線區的第二走線區。所述陣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公共電極層、第三導電層、平坦化層以及光學間隙子。所述平坦化層對準所述透光區的區域與所述第一基底直接接觸。所述光學間隙子對準所述第一走線區設置。所述第三導電層繞開所述透光區及所述第一走線區設置。

Description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陣列基板、應用該陣列基板的顯示面板以及應用該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
電子裝置諸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隨著使用者對其功能的多樣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往往需要結合具有其他功能的元件。其中,結合有攝像模組的電子裝置已經被廣泛地生產及應用。
以電子裝置中包括複數導線的陣列基板為例,陣列基板需設置暴露攝像模組的相機孔區,然,相機孔區會影響陣列基板上的導線的排佈方式,甚至影響電子裝置的性能。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陣列基板,所述陣列基板定義有顯示區以及被所述顯示區圍繞的相機孔區,所述相機孔區包括透光區以及圍繞所述透光區的走線區,所述走線區包括鄰接所述透光區的第一走線區以及圍繞所述第一走線區的第二走線區,所述陣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依次層疊於所述第一基底上相互間隔且絕緣設置的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公共電極層以及第三導電層: 所述第一導電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掃描線; 所述第二導電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數據線; 所述公共電極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子電極,在一幀畫面的顯示時間內,每一所述子電極用於分時接收公共電壓及觸控訊號電壓; 所述第三導電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觸控走線,每一所述第一觸控走線至少電性連接一個所述子電極; 所述陣列基板還包括: 平坦化層,位於所述公共電極層及所述第三導電層之間,所述平坦化層對準所述透光區的區域與所述第一基底直接接觸,所述平坦化層對準所述走線區以及所述顯示區的區域覆蓋所述公共電極層;以及 光學間隙子,位於所述平坦化層遠離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所述光學間隙子對準所述第一走線區設置; 其中,所述第三導電層位於所述平坦化層遠離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所述第三導電層繞開所述透光區及所述第一走線區、對準所述第二走線區及所述顯示區設置。
由於上述陣列基板中,在緊鄰透光區的第一走線區設置有光學間隙子,可改善相機孔區的凹陷情況,達到減小透光區位置的盒厚(cell gap)與顯示區的盒厚差異的目的。進而保證應用該陣列基板的顯示裝置的攝像模組的鏡頭的成像效果,同時亦避免了由於盒厚不均勻導致的水波紋等現象出現而影響顯示效果。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彩色濾光片基板、液晶層以及陣列基板,所述液晶層夾設於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之間,所述陣列基板為上述的陣列基板。
由於上述陣列基板中,在緊鄰透光區的第一走線區設置有光學間隙子,可改善相機孔區的凹陷情況,達到減小透光區位置的盒厚(cell gap)與顯示區的盒厚差異的目的。進而保證應用該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的攝像模組的鏡頭的成像效果,同時亦避免了由於盒厚不均勻導致的水波紋等現象出現而影響顯示效果。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 上述的顯示面板; 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位於所述顯示面板背離其顯示面的一側,所述背光模組定義有貫穿所述背光模組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對準所述透光區;以及 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安裝於所述安裝孔內並藉由所述透光區採集影像信息。
由於上述陣列基板中,在緊鄰透光區的第一走線區設置有光學間隙子,可改善相機孔區的凹陷情況,達到減小透光區位置的盒厚(cell gap)與顯示區的盒厚差異的目的。進而保證應用其是顯示裝置的攝像模組的鏡頭的成像效果,同時亦避免了由於盒厚不均勻導致的水波紋等現象出現而影響顯示效果。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陣列基板10的俯視示意圖。如圖1所示,陣列基板10定義有顯示區A以及被顯示區A環繞的相機孔區B。相機孔區B定義有透光區B1以及圍繞透光區B1的走線區B2。所述走線區B2包括鄰接所述透光區B1的第一走線區B21以及圍繞所述第一走線區B21的第二走線區B22。相機孔區B為透光的區域。相機孔區B以及透光區B1大致為圓形。走線區B2為圓環。於其他實施例中,相機孔區B亦可為其他形狀。例如,橢圓形、多邊形等。
圖2為圖1沿剖面線II-II剖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陣列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及依次層疊於所述第一基底11上相互間隔且絕緣設置的第一導電層12、第二導電層14、公共電極層16以及第三導電層18。第一導電層12及第二導電層14之間設置有第一絕緣層13。第二導電層14及公共電極層16之間設置有第二絕緣層15。公共電極層16及第三導電層18之間設置有平坦化層17。
第一導電層12、第一絕緣層13、第二導電層14、第二絕緣層15及公共電極層16均繞開透光區B1並對準顯示區A、第一走線區B21及第二走線區B22設置。所述平坦化層17對準所述透光區B1的區域與所述第一基底11直接接觸,所述平坦化層17對準所述第一走線區B21、第二走線區B22、顯示區A的區域覆蓋所述公共電極層16。第三導電層18繞開透光區B1及第一走線區B21,並對準顯示區A及第二走線區B22設置。
如圖2所示,陣列基板10還包括對準所述第一走線區B21設置的複數光學間隙子(photo spacer,PS)19。光學間隙子19位於所述平坦化層17遠離所述第一基底11的表面上。複數光學間隙子19可環繞透光區B1一圈設置。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緊鄰透光區B1的第一走線區B21設置有光學間隙子19,可改善透光區B1的凹陷情況,達到減小透光區B1位置的盒厚(cell gap)與顯示區A的盒厚差異的目的。進而保證應用該顯示面板40的顯示裝置100的攝像模組60的鏡頭的成像效果,同時亦避免了由於盒厚不均勻導致的水波紋等現象出現而影響顯示效果。
所述第一導電層12包括複數掃描線(如圖3所示)。第二導電層14包括複數數據線(如圖3所示)。第三導電層18包括複數第一觸控走線182及複數第二觸控走線184(如圖5所示)。公共電極層16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子電極162(如圖6所示)。在一幀畫面的顯示時間內,每一所述子電極162用於分時接收公共電壓及觸控訊號電壓。即,陣列基板10可應用於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40。
圖3為圖1中陣列基板10的掃描線及數據線的排佈示意圖。如圖3所示,走線區B2具有第一對稱軸L1以及第二對稱軸L2。沿第一方向X上,走線區B2關於第二對稱軸L2呈軸對稱分佈。沿第二方向Y上,走線區B2關於第一對稱軸L1呈軸對稱分佈。第二方向Y與第一方向X交叉。沿第一方向X上,顯示區A被第二對稱軸L2劃分為分別位於第二對稱軸L2的相對兩側的左側區AL及右側區AR。沿第二方向Y上,顯示區A被第一對稱軸L1劃分為分別位於第一對稱軸L1的相對兩側的上側區AT及下側區AB。即,左側區AL及右側區AR構成整個顯示區A。上側區AT及下側區AB亦構成整個顯示區A。左側區AL與上側區AT、下側區AB均有重疊區域,右側區AR域上側區AT、下側區AB均有重疊區域。於一實施例中,第二方向Y垂直於第一方向X。
如圖3所示,掃描線包括複數第一掃描線122。複數第一掃描線122延伸跨越走線區B2並沿第二方向Y依次間隔設置。部分第一掃描線122在上側區AT及走線區B2內延伸,另一部分第一掃描線122在下側區AB及走線區B2內延伸。複數第一掃描線122關於第一對稱軸L1呈軸對稱分佈。每一第一掃描線122在走線區B2內的部分關於第二對稱軸L2呈軸對稱分佈。每一第一掃描線122在左側區AL沿第一方向X延伸至走線區B2,並在走線區B2內圍繞透光區B1的外圍輪廓彎折延伸,且在右側區AR內同樣沿第一方向X延伸。即,每一第一掃描線122的佈置均繞開透光區B1、跨越走線區B2並在顯示區A內沿第一方向X延伸。其中,位於上側區AT及走線區B2內的第一掃描線122沿透光區B1的上半部分彎折延伸,位於下側區AB及走線區B2內的第一掃描線122沿透光區B1的下半部分彎折延伸。
每一第一掃描線122包括在左側區AL內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直線段部分、在走線區B2內圍繞透光區B1的外圍輪廓彎折延伸的曲線部分(圖3中為圓弧)以及在右側區AR內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直線段部分。其中,第一掃描線122的曲線部分的長度隨著其距離第一對稱軸L1的距離的遠近而改變。距離第一對稱軸L1越近的第一掃描線122,其曲線部分的長度越長;距離第一對稱軸L1越遠的第一掃描線122,其曲線部分的長度越短。於一實施例中,複數第一掃描線122等間距間隔排列。
如圖3所示,掃描線還包括僅對應顯示區A設置的複數第二掃描線124。第二掃描線124僅在顯示區A內延伸,而不會延伸至走線區B2。部分第二掃描線124位於上側區AT,部分第二掃描線124位於下側區AB。在上側區AT內,複數第二掃描線124依次間隔設置,每一第二掃描線124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下側區AB內,複數第二掃描線124依次間隔設置,每一第二掃描線124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上,第一掃描線122以及第二掃描線124的排佈依次為:位於上側區AT內的複數第二掃描線124、位於上側區AT的複數第一掃描線122、位於下側區AB的複數第一掃描線122以及位於下側區AB的複數第二掃描線124。
於一實施例中,在左側區AL內(或右側區AR內),沿第二方向Y上,任意相鄰的兩條第二掃描線124之間的間距、任意相鄰的兩條第一掃描線122之間的間距、相鄰的第二掃描線124及第一掃描線122之間的間距相等。
如圖3所示,數據線包括延伸跨越走線區B2的複數第一數據線142。複數第一數據線142沿第一方向X依次間隔設置。部分第一數據線142在左側區AL及走線區B2內延伸,另一部分第一數據線142在右側區AR及走線區B2內延伸。複數第一數據線142關於第二對稱軸L2均呈軸對稱分佈。
每一第一數據線142在走線區B2內的部分關於第一對稱軸L1呈軸對稱分佈。每一第一數據線142在上側區AT沿第二方向Y延伸至走線區B2,並在走線區B2內圍繞透光區B1的外圍輪廓彎折延伸後在下側區AB內繼續沿第二方向Y延伸。即,每一第一數據線142的佈置均繞開透光區B1、跨越走線區B2並在顯示區A內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位於左側區AL及走線區B2內的第一數據線142沿透光區B1的左半部分彎折延伸,位於右側區AR及走線區B2內的第一數據線142沿透光區B1的右半部分彎折延伸。
每一第一數據線142包括在上側區AT內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直線段部分、在走線區B2內圍繞透光區B1的外圍輪廓彎折延伸的曲線部分(圖3中為圓弧)以及在下側區AB內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直線段部分。第一數據線142的曲線部分的長度隨著其距離第二對稱軸L2的距離的遠近而改變。距離第二對稱軸L2越近的第一數據線142,其曲線部分的長度越長;距離第一對稱軸L1越遠的第一數據線142,其曲線部分的長度越短。於一實施例中,複數第一數據線142等間距間隔排列。
如圖3所示,數據線還包括對應顯示區A設置的複數第二數據線144。第二數據線144僅在顯示區A內延伸,而不會延伸至走線區B2。部分第二數據線144位於左側區AL,部分第二數據線144位於右側區AR。在左側區AL內,複數第二數據線144依次間隔設置,每一第二數據線144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右側區AR內,複數第二數據線144依次間隔設置,每一第二數據線144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
請繼續參閱圖3,所有的掃描線及所有的數據線均避開相機孔區B域設置,以使相機孔區B域透光。第一掃描線122、第一數據線142、第二數據線144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圍繞透光區B1的環形。所有的掃描線在顯示區A內的部分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有的數據線在顯示區A內的部分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每一第一數據線142、每一第二數據線144在基板上的投影均與所有的第一掃描線122、所有的第二掃描線124上下重疊。
於一實施例中,相機孔區B不用於顯示圖像。複數第一掃描線122、複數第二掃描線124中任意相鄰的兩條與複數第一數據線142、複數第二數據線144中任意相鄰的兩條在顯示區A內交叉定義一個子畫素141。
如圖4所示,每一個子畫素141包括一個薄膜晶體管143及一個畫素電極145。薄膜晶體管143包括一閘極GE、一源極SE、一汲極DE。閘極GE電性連接第一掃描線122及第二掃描線124中的一條。源極SE電性連接第一數據線142、第二數據線144中的一條,汲極DE電性連接畫素電極145。
如圖5所示,複數第一觸控走線182對準第二走線區B22設置,而不設置於第一走線區B21。複數第一觸控走線182沿第一方向X依次間隔設置。部分第一觸控走線182在左側區AL及第二走線區B22內延伸,另一部分第一觸控走線182在右側區AR及第二走線區B22內延伸。複數第一觸控走線182關於第二對稱軸L2均呈軸對稱分佈。
每一第一觸控走線182在第二走線區B22內的部分關於第一對稱軸L1呈軸對稱分佈。每一第一觸控走線182在上側區AT沿第二方向Y延伸至第二走線區B22,並在第二走線區B22內圍繞透光區B1的外圍輪廓彎折延伸後在下側區AB內繼續沿第二方向Y延伸。即,每一第一觸控走線182的佈置均繞開透光區B1及第一走線區B21、跨越第二走線區B22並在顯示區A內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位於左側區AL及第二走線區B22內的第一觸控走線182沿透光區B1的左半部分彎折延伸,位於右側區AR及第二走線區B22內的第一觸控走線182沿透光區B1的右半部分彎折延伸。
每一第一觸控走線182包括在上側區AT內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直線段部分、在第二走線區B22內圍繞透光區B1的外圍輪廓彎折延伸的曲線部分(圖5中為圓弧)以及在下側區AB內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直線段部分。第一觸控走線182的曲線部分的長度隨著其距離第二對稱軸L2的距離的遠近而改變。距離第二對稱軸L2越近的第一觸控走線182,其曲線部分的長度越長;距離第一對稱軸L1越遠的第一觸控走線182,其曲線部分的長度越短。於一實施例中,複數第一觸控走線182等間距間隔排列。
如圖5所示,第三導電層18還包括對應顯示區A設置的複數第二觸控走線184。第二觸控走線184僅在顯示區A內延伸,而不會延伸至走線區B2。部分第二觸控走線184位於左側區AL,部分第二觸控走線184位於右側區AR。在左側區AL內,複數第二觸控走線184依次間隔設置,每一第二觸控走線184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右側區AR內,複數第二觸控走線184依次間隔設置,每一第二觸控走線184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
圖6為圖5中VI處的放大示意圖。如圖6所示,複數子電極162依次間隔排佈。陣列基板10還包括用於輸出電壓給複數子電極162的驅動電路(圖未示)。該電壓可為觸控電壓訊號及公共電壓。子電極162分時接收觸控訊號電壓及公共電壓。當所述子電極162用作觸控作用時,所述子電極162用於接收觸控訊號電壓,當所述子電極162用作公共電極時,所述子電極162用於接收公共電壓。每一子電極162藉由至少一條觸控走線(第一觸控走線182或第二觸控走線184)電性連接於驅動電路。第一觸控走線182或第二觸控走線184藉由貫穿平坦化層17的過孔172電性連接相應的子電極162。
請結合參閱圖3及圖5,所述第一走線區B21及所述走線區B2均為環形。由第一導電層12形成的第一掃描線122以及由第二導電層14形成的第一數據線142均佈滿整個走線區B2。由第三導電層18形成的第一觸控走線182佈滿第二走線區B22,而未設置在與透光區B1鄰接的第一走線區B21內。
如圖2所示,光學間隙子19設置在平坦化層17上對準第一走線區B21的位置。即,光學間隙子19設置平坦化層17的未設置有第一觸控走線182的表面。藉此,不會因第一觸控走線182的設置影響光學間隙子19的平整度。而且在相機孔區B圍繞透光區B1設置光學間隙子19,能夠避免由於對應透光區B1的位置陣列基板10的部分膜層(如,薄膜晶體管陣列層)被去除,透光區B1的位置盒厚及透光區B1的周邊盒厚差異較大,影響顯示效果的問題。
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走線區B21的環寬定義為W1,所述走線區B2的環寬定義為W2。於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線區B21的環寬W1至少為所述走線區B2的環寬W2的五分之一。即,第一觸控走線182所在區域距離透光區B1至少為所述走線區B2的環寬W2的五分之一,以有足夠的空間確保光學間隙子19能夠直接形成於平坦化層17上。另,對準顯示區A,陣列基板10還可以設置有主光學間隙子,以維持陣列基板10及彩色濾光片基板20之間的間隙。本發明實施例中,藉由緊鄰透光區B1的第一走線區B21內設置光學間隙子19,使得在顯示區A及相機孔區B交界的位置,支撐性接近或相同。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基底11的材質為透明的硬質材料,例如玻璃、石英、或塑料。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基底11可為一柔性材料製成,如聚醚碸(PES)、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乙烯(PE)、聚醯亞胺(PI)、聚氯乙烯(PV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第一導電層12、第二導電層14、第三導電層18的材質為可選自鋁、銀、金、鉻、銅、銦、錳、鉬、鎳、釹、鈀、鉑、鈦、鎢、及鋅中的至少一種。第一絕緣層13、第二絕緣層15、平坦化層17的材質可選自氧化矽(SiOx)、氮化矽(SiNx)、氧氮化矽(SiOxNy)等。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40的剖視圖。如圖7所示,顯示面板40包括相對設置的陣列基板10及彩色濾光片基板20以及夾設在陣列基板10及彩色濾光片基板20之間的液晶層30。
彩色濾光片基板20包括透明的第二基底21以及位於所述第二基底21靠近所述液晶層30一側的黑矩陣23及彩色濾光層25,所述黑矩陣23及所述彩色濾光層25均繞開所述透光區B1設置。即,對準透光區B1的黑矩陣23、濾光層被去除掉。
彩色濾光片基板20還包括覆蓋層27(over coating,OC),所述覆蓋層27位於所述黑矩陣23及所述彩色濾光層25的遠離所述第二基底21的一側,所述覆蓋層27對準所述透光區B1的區域與所述第二基底21直接接觸。覆蓋層27對準透光區B1的部分相對於其對準顯示區A的部分朝向第二基底21的方向凹陷。
如圖7所示,對準透光區B1,第一基底11上僅保留平坦化層17,第二基底21上僅保留有覆蓋層27,由於顯示面板40對準透光區B1部分結構(例如,黑矩陣23、彩色濾光層25)等被去除,會導致對準透光區B1第一基底11或第二基底21容易產生凹陷。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緊鄰透光區B1的第一走線區B21設置有光學間隙子19,可改善透光區B1的凹陷情況,達到減小透光區B1位置的盒厚與顯示區A的盒厚差異的目的。進而保證應用該顯示面板40的顯示裝置100的攝像模組60的鏡頭的成像效果,同時亦避免了由於盒厚不均勻導致的水波紋等現象出現而影響顯示效果。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100的剖視圖。如圖8所示,顯示裝置100包括顯示面板40、背光模組50及攝像模組60。顯示面板40定義有顯示面40a。攝像模組60位於顯示面板40背離顯示面40a的一側。攝像模組60對應相機孔區B設置以藉由相機孔區B採集圖像信息。
背光模組50為直下式背光源。背光模組50包括光源(圖未示)、光學膜片組(圖未示)以及背板(圖未示)等。背光模組50對應相機孔區B定義有貫穿背光模組50的安裝孔52。安裝孔52的尺寸大於或大致等於相機孔區B的尺寸。攝像模組60設置於安裝孔52內。由於攝像模組60對應被顯示區A環繞的相機孔區B設置,相較於將攝像模組60設置在圍繞顯示區A的邊框區的方式相比,提高了顯示裝置100的屏占比。顯示裝置100可為手機、平板電腦等。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及範圍。
10:陣列基板 A:顯示區 L1:第一對稱軸 L2:第二對稱軸 AL:左側區 AR:右側區 AT:上側區 AB:下側區 B:相機孔區 B1:透光區 B2:走線區 B21:第一走線區 B22:第二走線區 11:第一基底 12:第一導電層 122:第一掃描線 124:第二掃描線 13:第一絕緣層 14:第二導電層 142:第一數據線 144:第二數據線 141:子畫素 143:薄膜晶體管 GE:閘極 SE:源極 DE:汲極 145:畫素電極 15:第二絕緣層 16:公共電極層 162:子電極 17:平坦化層 172:過孔 18:第三導電層 182:第一觸控走線 184:第二觸控走線 19:光學間隙子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20:彩色濾光片基板 21:第二基底 23:黑矩陣 25:彩色濾光層 27:覆蓋層 30:液晶層 40:顯示面板 40a:顯示面 50:背光模組 52:安裝孔 60:攝像模組 100:顯示裝置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陣列基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圖1沿剖面線II-II剖開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陣列基板的掃描線及數據線的排佈示意圖。
圖4為圖3中IV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1中陣列基板的觸控走線的排佈示意圖。
圖6為圖5中VI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A:顯示區
B1:透光區
B21:第一走線區
B22:第二走線區
11:第一基底
12:第一導電層
13:第一絕緣層
14:第二導電層
15:第二絕緣層
16:公共電極層
17:平坦化層
18:第三導電層
19:光學間隙子

Claims (10)

  1. 一種陣列基板,其改良在於,所述陣列基板定義有顯示區以及被所述顯示區圍繞的相機孔區,所述相機孔區包括透光區以及圍繞所述透光區的走線區,所述走線區包括鄰接所述透光區的第一走線區以及圍繞所述第一走線區的第二走線區,所述陣列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依次層疊於所述第一基底上相互間隔且絕緣設置的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公共電極層以及第三導電層: 所述第一導電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掃描線; 所述第二導電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數據線; 所述公共電極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子電極,在一幀畫面的顯示時間內,每一所述子電極用於分時接收公共電壓及觸控訊號電壓; 所述第三導電層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觸控走線,每一所述第一觸控走線至少電性連接一個所述子電極; 所述陣列基板還包括: 平坦化層,位於所述公共電極層及所述第三導電層之間,所述平坦化層對準所述透光區的區域與所述第一基底直接接觸,所述平坦化層對準所述走線區以及所述顯示區的區域覆蓋所述公共電極層;以及 光學間隙子,位於所述平坦化層遠離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所述光學間隙子對準所述第一走線區設置; 其中,所述第三導電層位於所述平坦化層遠離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所述第三導電層繞開所述透光區及所述第一走線區、對準所述第二走線區及所述顯示區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陣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走線區及所述走線區均為環形,所述第一走線區的環寬至少為所述走線區的環寬的五分之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陣列基板,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掃描線繞開所述透光區、跨越所述走線區並在所述顯示區內沿第一方向延伸; 每一所述第一數據線繞開所述透光區、跨越所述走線區並在所述顯示區內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每一所述第一觸控走線繞開所述透光區及所述第一走線區、跨越所述第二走線區並在所述顯示區內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陣列基板,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掃描線、每一所述第一數據線以及每一所述第一觸控走線均包括圍繞所述透光區延伸的曲線部分。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陣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三導電層還包括複數第二觸控走線,每一所述第二觸控走線在所述顯示區內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每一所述第二觸控走線至少電性連接一個所述子電極。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陣列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層還包括複數第二掃描線,所述第二導電層還包括複數第二數據線,每一所述第二掃描線在所述顯示區內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每一所述第二數據線在所述顯示區內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陣列基板,其中,複數所述第一掃描線、複數所述第二掃描線中任意相鄰的兩條與複數所述第一數據線、複數所述第二數據線中任意相鄰的兩條在所述顯示區內交叉定義一個子畫素; 每一個所述子畫素包括一個薄膜晶體管及一個畫素電極; 所述薄膜晶體管包括一閘極、一源極、一汲極; 所述閘極電性連接所述第一掃描線及所述第二掃描線中的一條,所述源極電性連接所述第一數據線、所述第二數據線中的一條,所述汲極電性連接所述畫素電極。
  8.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彩色濾光片基板、液晶層以及陣列基板,所述液晶層夾設於所述彩色濾光片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之間,其中,所述陣列基板為如請求項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陣列基板。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彩色濾光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以及位於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層一側的黑矩陣及彩色濾光層,所述黑矩陣及所述彩色濾光層均繞開所述透光區設置。
  10. 一種顯示裝置,其中,包括: 如請求項8或請求項9所述的顯示面板; 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位於所述顯示面板背離其顯示面的一側,所述背光模組定義有貫穿所述背光模組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對準所述透光區;以及 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安裝於所述安裝孔內並藉由所述透光區採集影像信息。
TW109101008A 2020-01-11 2020-01-11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TWI711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008A TWI711860B (zh) 2020-01-11 2020-01-11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008A TWI711860B (zh) 2020-01-11 2020-01-11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1860B true TWI711860B (zh) 2020-12-01
TW202127118A TW202127118A (zh) 2021-07-16

Family

ID=7466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008A TWI711860B (zh) 2020-01-11 2020-01-11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186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4078A (en) * 2011-02-14 2012-08-1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60253023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4078A (en) * 2011-02-14 2012-08-1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60253023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118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0320B2 (en) Display with bent inactive edge regions
US20210215982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5144122B2 (ja) 表示パネル
US9116407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8006854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KR101305071B1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JP2009122569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1226528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reducing parasitic capacitance between adjacent wire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71551B (zh) 触控显示器以及触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KR20080000496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397756B (zh) 主動陣列基板、液晶顯示面板及製造主動陣列基板之方法
JP2019101095A (ja) 液晶パネル
JP580638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62601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42779A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JP2021526659A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1085065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743118A (zh) 顯示面板
TWI711860B (zh)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211426992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306350A1 (en)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JP201313431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240028145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202119379A (zh) 陣列基板、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211454177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