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978B - 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0978B TWI710978B TW107141854A TW107141854A TWI710978B TW I710978 B TWI710978 B TW I710978B TW 107141854 A TW107141854 A TW 107141854A TW 107141854 A TW107141854 A TW 107141854A TW I710978 B TWI710978 B TW I71097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system
- migration
- data
- block
-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19—Details of migration of file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34—Details of monitoring file system events, e.g. by the use of hooks, filter drivers, log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6—Support for shared access to files; File sharing support
- G06F16/1767—Concurrency control, e.g. optimistic or pessimistic approach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06F16/184—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implemented as replicated file system
- G06F16/1844—Management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replicated fil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6—Resource dissemination mechanisms or network resource keeping policies for optimal resource availability in the overlay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示出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用以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所述最新區塊儲存至所述第一儲存系統;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Description
本說明書涉及網路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
區塊鏈技術,也被稱之為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由若干台計算設備共同參與“記帳”,共同維護一份完整的分散式資料庫的新興技術。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的特性,每台計算設備作為區塊鏈的節點設備可以參與資料庫記錄、並且各計算設備之間可以快速的進行資料同步;區塊鏈的各節點設備通常要處理區塊鏈系統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隨著“入帳”區塊的增加,增量的區塊資料儲存會逐漸影響記憶體的響應速度,進而影響節點設備的對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的響應效率。
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用以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所述最新區塊儲存至所述第一儲存系統;
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第一儲存系統為集中式儲存系統,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包括:
確定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
更優的,所述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包括:
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
或者,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第一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更優的,所述指定資料包括:所述區塊內的總資料、交易摘要值資料、區塊摘要值的資料、歷史狀態資料中的一種或多種。
更優的,所述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包括:
響應於所述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調用所述區塊鏈中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包括:
確定是否接收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指令;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更優的,所述遷移指令包括指定的資料遷移參考時間。
更優的,所述第二儲存系統包括協調節點和儲存集群節點,所述協調節點用於協調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
更優的,所述協調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包括:
將所述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依次分配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儲存集群節點內。
更優的,所述協調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各個集群節點中的分配,包括:
將所述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第一儲存集群節點;當所述第一儲存集群節點的儲存容量超出預設的容量閾值時,將剩餘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第二儲存集群節點;當所述第二儲存集群節點的儲存容量超出預設的容量閾值時,將剩餘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第三儲存集群節點,以此類推。
更優的,所述區塊鏈為聯盟鏈。
更優的,所述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包括:
調用與所述區塊鏈的資料遷移對應的智能合約,執行所述智能合約中聲明的資料遷移邏輯,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相應的,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用以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所述最新區塊儲存至所述第一儲存系統;
判斷單元,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遷移執行單元,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第一儲存系統為集中式儲存系統,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判斷單元:
確定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
更優的,所述判斷單元:
確定是否接收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指令;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更優的,所述第二儲存系統包括協調節點和儲存集群節點,所述協調節點用於協調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
更優的,所述區塊鏈為聯盟鏈。
更優的,所述判斷單元及遷移執行單元:
調用與所述區塊鏈的資料遷移對應的智能合約,執行所述智能合約中聲明的資料遷移邏輯,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所述記憶體上儲存有可由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如上述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所述的步驟。
本說明書還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如上述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所述的步驟。
本說明書以上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裝置、設備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用以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在相關遷移觸發事件的觸發下,將用以處理區塊鏈業務的第一儲存系統內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已有區塊資料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從而為第一儲存系統釋放出更多的儲存空間,方便第一儲存系統更加優化地進行區塊鏈上產生的各種資料操作,如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由於區塊鏈的防篡改特性機制,已被收錄至歷史區塊的資料不能被刪除或修改,且也無法對歷史區塊進行增加資料的操作,對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只會涉及到讀取操作,因此可選用性能配置較低硬體設備資源來部署第二儲存系統,起到節約系統成本的目的。
本說明書提供的實施例所述的“區塊鏈”,具體可指一個各節點設備藉由共識機制達成的、具有分散式資料儲存結構的P2P網路系統,該區塊鏈內的資料分佈在時間上相連的一個個“區塊(block)”之內,後一區塊包含前一區塊的資料摘要,且根據具體的共識機制(如POW、POS、DPOS或PBFT等)的不同,達成全部或部分節點的資料全備份。
區塊鏈的各節點設備(尤其是全節點設備)通常要處理區塊鏈系統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隨著“入帳”區塊的增加,增量的區塊資料儲存會逐漸影響記憶體的響應速度,進而影響節點設備的對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的響應效率。本說明書旨在提供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或裝置,用以將歷史區塊從節點設備的第一儲存系統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以將第一儲存系統用於上述的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
圖1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流程圖,所述區塊鏈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該方法包括:
步驟102,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所述最新區塊儲存至所述節點設備的第一儲存系統;
步驟104,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步驟106,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其中,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
本說明書所述的第一儲存系統即與區塊鏈網路連接的,用於處理區塊鏈上任何資料操作業務(包括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的儲存系統。由於區塊鏈的多節點、高併發的業務需求,第一儲存系統通常選用性能配置較高(如高頻寬、高處理速率、大容量等)的集中式儲存架構,該集中式儲存架構即可以是單台的高性能主機,或單台高性能主機作中心節點用以集中處理的分散式架構,也可以是多台高性能主機基於Shared Disk的SMP架構等。隨著區塊鏈上打包出的區塊越來越多,第一儲存系統的剩餘儲存空間逐漸變小,其處理資料的能力,如上述的處理區塊資料共識、驗證、及讀寫的能力隨之逐漸降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所述的第一儲存系統不限於集中式儲存架構,具備儲存和處理區塊鏈上的資料和各種業務的儲存系統,如分散式儲存系統等,均可被稱為上述的第一儲存系統。
本說明書所述的第二儲存系統是指與第一儲存系統連接,且接收第一儲存系統的資料遷移以分擔第一儲存系統的儲存壓力的儲存系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熟知,由於區塊鏈系統在相應共識機制下運行,已收錄至區塊鏈資料庫內的資料很難被任意的節點篡改,例如採用Pow共識的區塊鏈,至少需要全網51%算力的攻擊才有可能篡改已有資料,因此區塊鏈系統有著其他中心化資料庫系統所法比擬的保證資料安全、防攻擊篡改的特性。由於已被區塊鏈各節點設備共識收錄的已有區塊不能被篡改,對該已有區塊的操作類型只有讀操作,因此接收從第一儲存系統遷移而來的已有區塊的第二儲存系統,通常可選用分散式儲存系統,該分散式儲存系統可包括性能配置較低的多個集群節點,僅用於儲存上述區塊鏈的已有區塊,例如該第二儲存系統可以是基於Shared Nothing的MPP架構的儲存系統。
基於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將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本說明書各實施例所述的區塊資料,包括區塊鏈的區塊內的全部資料;在區塊鏈資料庫內還設置有針對每個區塊內的全部資料而建立的索引資料時,上述區塊資料還應包括對應於每個區塊的索引資料,該索引資料通常包括針對每個區塊的區塊摘要值(雜湊值)索引、交易摘要值(雜湊值)索引、交易歷史狀態資料索引等內容,所述交易歷史狀態資料是指區塊鏈上交易狀態的歷史值,例如與某區塊對應的鏈上帳戶總餘額值。因此,本說明說所述的區塊資料遷移,不僅可以包括將區塊內的全部資料整體遷移,還可以包括將區塊對應的索引資料隨區塊遷移。遷移參考時間既可以為物理時間,例如具體的時刻或時間戳,也可以為邏輯時間,即與物理時間具有正向相關關係的邏輯數值,由於通常區塊鏈在打包收錄每一個區塊的資料時也會收錄該時刻的時間戳,所以區塊鏈的區塊高度值是與物理時間具有正向相關關係的邏輯資料,該區塊高度值即為邏輯時間。
基於上述實施例所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在相關遷移觸發事件的觸發下,將用以處理區塊鏈業務的第一儲存系統內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已有區塊資料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從而為第一儲存系統釋放出更多的儲存空間,方便第一儲存系統更加優化地進行區塊鏈上產生的各種資料操作,如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及讀寫操作;由於區塊鏈的防篡改特性機制,已被收錄至歷史區塊的資料不能被刪除或修改,且也無法對歷史區塊資料進行增加資料的操作,對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只會涉及到讀取操作,因此可選用性能配置較低硬體設備資源來部署第二儲存系統,起到節約系統成本的目的。
本說明書所述的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在本說明書中並不限定第一儲存系統或第二儲存系統的具體架構類型,只要是基於提供處理速率或節約成本的考慮,將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從第一儲存系統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技術方案,均在本說明書所保護的範圍內。
在本說明書所示出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區塊鏈具體可以是一個由若干作為聯盟成員的機構構成的聯盟鏈。由於聯盟鏈選用的共識機制較為靈活,其鏈上交易資料的確認時間較短,因此較一般的公有鏈(如比特幣區塊鏈)產生區塊的速率更快;而且,由於聯盟鏈的聯盟方節點參與區塊的記帳,聯盟方節點要處理高併發的共識、驗證和寫入交易資料操作。因而相對於聯盟鏈上的一般節點(輕節點),聯盟方成員節點的業務處理操作有著對其儲存系統更高的需求,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更適用於聯盟鏈的聯盟方成員節點。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目標交易(transfer),是指使用者藉由區塊鏈的客戶端創建,並需要最終發佈至區塊鏈的分散式資料庫中的一筆資料。其中,區塊鏈中的交易,存在狹義的交易以及廣義的交易之分。狹義的交易是指使用者向區塊鏈發佈的一筆價值轉移;例如,在傳統的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交易可以是使用者在區塊鏈中發起的一筆轉帳。而廣義的交易是指使用者向區塊鏈發佈的一筆具有業務意圖的業務資料;例如,運營方可以基於實際的業務需求搭建一個聯盟鏈,依託於聯盟鏈部署一些與價值轉移無關的其它類型的在線業務(比如,租房業務、車輛調度業務、保險理賠業務、信用服務、醫療服務等),而在這類聯盟鏈中,交易可以是使用者在聯盟鏈中發佈的一筆具有業務意圖的業務訊息或者業務請求。
在本說明書示出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包括:確定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指定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具體而言,該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可包括: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指定資料的資料容量大於預設閾值;或者,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指定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所述第一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大於預設閾值。基於區塊資料所包含的資料類型,上述用於觸發規則判定的指定資料可包括:所述區塊內的總資料、交易摘要值資料、區塊摘要值的資料、歷史狀態資料中的一種或多種。
例如,查詢上述區塊鏈在第一儲存系統內的現有區塊內的總資料容量是否超出預設閾值,如果超過該閾值,發起遷移操作,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包括每個區塊內總資料或每個區塊內總資料及與每個區塊內總資料相關的索引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當上述遷移參考時間為具體的區塊高度值時,可以直接發起對該區塊高度值之前的區塊資料的遷移;當上述遷移參考時間為具體的物理時間(如時間點或時間戳)時,可先將該物理時間轉換為具體的區塊高度值,在發起對該區塊高度值之前的區塊資料的遷移。
又如,當區塊鏈的資料庫內還設置有相關的索引資料時,對於以交易為主要業務形式的區塊鏈,查詢上述區塊鏈在第一儲存系統內的交易摘要值資料容量是否超出閾值,或該交易摘要值資料占該第一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占比是否超出預設閾值,如果超過該閾值,發起遷移操作,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類似的,上述區塊鏈資料庫內的其他指定資料也可作為上述遷移觸發規則設定的監督對象,監督上述歷史狀態資料的容量或容占比,以觸發遷移操作。
上述資料遷移觸發規則的設定和遷移觸發操作通常由電腦程式設定並執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設定有資料遷移觸發規則的執行程式既可以部署在該區塊鏈節點設備內部,監測上述第一儲存系統的儲存情況以根據遷移觸發規則而執行,也可被部署在上述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內,以智能合約的形式被調用執行:該智能合約內可聲明有適用於該區塊鏈的部分或全部節點設備的資料遷移規則(或邏輯),尤其對於聯盟鏈的聯盟方節點,可以將適用於多聯盟方成員的資料遷移規則(或邏輯)以智能合約的形式部署在區塊鏈上,當第一儲存系統的資料滿足上述智能合約聲明的遷移觸發邏輯時,該智能合約自動觸發執行資料遷移。
值得注意的是,在由電腦程式執行監測上述響應於所述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並執行相應的遷移操作時,該電腦程式可調用所述區塊鏈中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上述調用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的遷移指令可包括遷移源儲存系統標識(如第一儲存系統的標識)、目標儲存系統標識(如第二儲存系統的標識)、遷移資料類別(如區塊、交易摘要值、區塊摘要值、或歷史狀態資料等)、遷移邊界閾值(如由遷移參考時間確定的被遷移區塊高度閾值)等內容,例如:
Migrate epoch1 block 1000000 to epoch0
(epoch 1為第一儲存系統,epoch 0為第二儲存系統,遷移資料類別為區塊,遷移邊界閾值為高度為1000000)
利用上述區塊鏈資料庫內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執行資料遷移的操作,相比於調用區塊鏈外部的程式執行區塊資料遷移的操作,該區塊鏈系統更容易獲知遷移後的資料儲存位置及查詢路徑,方便以後的讀取操作。
在示出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包括:確定是否接收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的遷移指令;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上述“遷移指令”可以有多種實現方式,例如該指令可以是上述第一儲存系統所在的區塊鏈節點設備的使用者根據自身對第一儲存系統的現有狀態的瞭解和判斷而主動輸入的遷移指令,也可以是上述區塊鏈節點設備系統調用一些系統其他程式或相關智能合約程式後觸發出的遷移指令,在本說明書中不作限定。該遷移指令也可以是上述區塊鏈中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被調用而觸發的遷移指令,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遷移指令中可包含上述資料遷移參考時間,以明確將符合資料遷移參考時間要求的區塊資料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
由於從第一儲存系統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區塊資料屬於增量遷移模式,即第一儲存系統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儲存資料隨時間逐漸增大,第二儲存系統應預先設定一些儲存規則以便以較優化的方式對儲存的區塊資料進行讀取。圖2示意了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第二儲存系統對遷移來的區塊資料進行分配的示意圖,在該實施例中區塊鏈為聯盟鏈架構,且該聯盟鏈具有M個聯盟方成員;在該聯盟鏈中,M個聯盟成員方負責根據該聯盟鏈的共識機制驗證鏈上資料,並將符合共識結果的資料收錄於該聯盟鏈的區塊內。上述第一儲存系統和第二儲存系統與聯盟鏈的聯盟成員A所在的節點設備對應,且第一儲存系統用於儲存及處理聯盟成員A在該區塊鏈內的涉及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對區塊資料的併發讀寫、共識驗證、記錄入帳等,在執行程式或使用者人為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後,第一儲存系統內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被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假設目前第一儲存系統內現存的區塊從高度值5001開始,此次遷移將區塊高度為10000(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遷入第二儲存系統。
圖2所示的第二儲存系統採用Shared Nothing的MPP架構,包括協調節點Node 0,和儲存集群節點Node 1至Node N;為節約系統成本,上述第二儲存系統的集群節點設備可選用成本較低的儲存設備甚至普通PC機。上述被遷移的區塊在第二儲存系統的各集群節點中的分配方式可以由協調節點Node 0根據具體的業務需求而設置,例如可以是:將上述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區塊高度5001至10000)依次分配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各個儲存集群節點內,即將區塊高度為5001的區塊分配至節點Node 1,將區塊高度為5002的區塊分配至節點Node 2,將區塊高度為5003的區塊分配至節點Node 3等依次類推,即將高度值為H的區塊分配在第(H-5000)mod(N)個儲存集群節點內。
在示出的另一實施例中,由於在聯盟鏈中相鄰的區塊內通常包含相互關聯的業務資料,為方便相互關聯的業務資料的讀取,可以儘量將相鄰的區塊儲存在同一個儲存集群節點中,即上述被遷移的區塊資料在第二儲存系統的各集群節點中的分配方式為:將所述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Node 1節點;當Node 1節點的儲存容量超出預設的容量閾值時,將本次遷移操作中剩餘的區塊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Node 2節點;當Node 2節點的儲存容量超出預設的容量閾值時,將本次遷移操作中剩餘的區塊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Node 3節點,以此類推。上述儲存方式更加方便了使用者對相關的歷史業務資料的讀取,進一步提高了處理效率。
在上述實施例中,協調節點Node 0用於協調並記載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在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上述記載方式具體可以為建立包含區塊資料的儲存位置(即第二儲存系統的集群節點設備標識或位置)、區塊資料內容(或類型)、區塊高度值、交易摘要值(TX hash)或區塊摘要值(Block hash)等索引內容的索引表。該協調節點Node 0在收到讀取指令後,解析該讀取指令以獲取相應的索引對象,根據該索引對象的值在上述索引表中獲取該區塊資料的儲存位置,即該區塊資料所在的集群節點設備,從而從該集群節點設備處讀取該指令對應的內容。
在本說明書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M個聯盟成員均在該區塊鏈上處理相關的業務,並將經聯盟成員共識後的資料存入該聯盟鏈中,每個聯盟成員在其各自對應的節點設備中均儲存有上述經共識驗證後的全部的資料。由於聯盟鏈的共識機制通常設置得較為靈活,與該聯盟鏈對應的業務或交易一般均為高頻率發生事件,因此需要大容量高配置的儲存資源給與支持。對於聯盟成員A,當第二儲存系統的儲存集群節點數N遠大於上述聯盟鏈的成員數M時,M個成員節點在鏈上收錄的全部資料可被分散至N個集群節點設備中儲存,大大緩解了聯盟成員A的第一儲存系統的儲存和資料處理壓力。
可以預知,當聯盟鏈的多數聯盟成員或負責驗證及收錄資料的成員對應的節點設備均採用本說明所提供的資料遷移方法,將歷史區塊應遷移觸發事件的發生而不斷遷移至相應的較低配置的第二儲存系統,以緩解負責區塊鏈所有資料共識、驗證、收錄等操作的第一儲存系統的壓力,整個聯盟鏈的吞吐量等處理效率可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得到進一步地提高。因此,為統一管理上述各聯盟方節點設備的區塊資料遷移,可在該聯盟鏈上部署一智能合約,該智能合約內可聲明在滿足遷移觸發規則下應發起的資料遷移邏輯,用以供各聯盟方節點設備在滿足預設的遷移觸發規則下調用該智能合約以發起該智能合約聲明的資料遷移邏輯;上述資料遷移邏輯可以為上述具體的將區塊資料從節點設備的第一儲存系統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資料遷移方法,也可以為統一的資料遷移指令,各聯盟方成員節點在接收到資料遷移指令後按各自既定的遷移程式聲明的遷移規則(包含應遷移資料在第二儲存系統中的分配規則)進行資料遷移,保證聯盟鏈系統內各聯盟方成員的歷史區塊資料遷移有效、持續、自主地執行,以提高整個聯盟鏈的業務處理效率。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聯盟鏈中的成員節點設備在對發佈至區塊鏈的交易或業務資料進行共識處理時,所採用的共識演算法,以及具體的共識過程,在本說明書中不再進行詳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將本說明書記載的技術方案付諸實現時,可以參考相關技術中的記載。
與上述流程實現對應,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該裝置可以藉由軟體實現,也可以藉由硬體或者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實現。以軟體實現為例,作為邏輯意義上的裝置,是藉由所在設備的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處理器)將對應的電腦程式指令讀取到記憶體中運行形成的。從硬體層面而言,除了圖4所示的CPU、記憶體以及記憶體之外,該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所在的設備通常還包括用於進行無線信號收發的晶片等其他硬體,和/或用於實現網路通訊功能的板卡等其他硬體。
圖3所示為本說明書所提供的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30,用於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所述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所述裝置包括:獲取單元302,接收所述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所述最新區塊儲存至所述第一儲存系統;判斷單元304,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
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遷移執行單元306,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第一儲存系統為集中式儲存系統,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
更優的,所述判斷單元304:確定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
更優的,所述判斷單元304:確定是否接收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指令;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更優的,所述第二儲存系統包括協調節點和儲存集群節點,所述協調節點用於協調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所述第二儲存系統的所述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
更優的,所述區塊鏈為聯盟鏈。
更優的,所述判斷單元304及遷移執行單元306:調用與所述區塊鏈的資料遷移對應的智能合約,執行所述智能合約中聲明的資料遷移邏輯,將所述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所述第二儲存系統。
上述裝置中各個單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組,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模組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或模組來實現本說明書方案的目的。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裝置、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蜂窩電話、相機電話、智能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與上述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設備,該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其中,記憶體上儲存有能夠由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處理器在運行儲存的電腦程式時,執行本說明書實施例中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對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的詳細描述請參見之前的內容,不再重複。
與上述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儲存媒體上儲存有電腦程式,這些電腦程式在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本說明書實施例中基於區塊鏈的作品版權收益分配方法的各個步驟。對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各個步驟的詳細描述請參見之前的內容,不再重複。
以上所述僅為本說明書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說明書,凡在本說明書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說明書保護的範圍之內。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
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CD-ROM)、數位化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碟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明白,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102~106:步驟
30:裝置
302:獲取單元
304:判斷單元
306:遷移執行單元
圖1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第二儲存系統對資料分配的示意圖;
圖3為本說明書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運行本說明書所提供的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或裝置實施例的一種硬體結構圖。
Claims (16)
- 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用以該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該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該方法包括:接收該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該最新區塊儲存至該第一儲存系統;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其中,該第一儲存系統為集中式儲存系統,該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且該第二儲存系統包括協調節點和儲存集群節點,該協調節點用於協調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的該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該第二儲存系統的該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並且其中,該協調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的該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該第二儲存系統的各個集群節點中的分配,包括:將該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的該區塊鏈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第一儲存集群節點;當該第一儲存集群節點的儲存容量超出預設的容量閾 值時,將剩餘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第二儲存集群節點;當該第二儲存集群節點的儲存容量超出預設的容量閾值時,將剩餘的區塊資料按區塊高度遞增順序遷移至第二儲存系統的第三儲存集群節點,以此類推。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包括:確定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該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包括: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的資料容量超出預設閾值;或者,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的資料容量對應於該第一儲存系統的資料總容量的容量占比超出預設閾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該指定資料包括:該區塊內的總資料、交易摘要值資料、區塊摘要值的資料、歷史狀態資料中的一種或多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該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包括:響應於該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調用該區塊鏈中的資料遷移實用程式,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包括:確定是否接收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指令;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該遷移指令包括指定的資料遷移參考時間。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區塊鏈為聯盟鏈。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 件;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包括:調用與該區塊鏈的資料遷移對應的智能合約,執行該智能合約中聲明的資料遷移邏輯,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
- 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裝置,用以該區塊鏈的節點設備進行資料儲存,該區塊鏈的節點設備的儲存架構包括第一儲存系統、以及與第一儲存系統對接的第二儲存系統,該裝置包括:獲取單元,接收該區塊鏈的最新區塊,並將該最新區塊儲存至該第一儲存系統;判斷單元,確定是否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遷移執行單元,響應於檢測到的遷移觸發事件,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其中,該區塊鏈為聯盟鏈,並且其中,該判斷單元及遷移執行單元:調用與該區塊鏈的資料遷移對應的智能合約,執行該智能合約中聲明的資料遷移邏輯,將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遷移參考時間之前的區塊資料,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該第一儲存系統為集中式儲存系統,該第二儲存系統為包括若干集群節點的分散式儲存系統。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該判斷單元:確定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指定資料是否滿足了預設的資料遷移觸發規則;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遷移觸發事件。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該判斷單元:確定是否接收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指令;如果是,確定檢測到針對該第一儲存系統中儲存的區塊資料的遷移觸發事件。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裝置,該第二儲存系統包括協調節點和儲存集群節點,該協調節點用於協調遷移至該第二儲存系統的該區塊鏈的區塊資料在該第二儲存系統的該儲存集群節點中的分配。
- 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該記憶體上儲存有可由處理器運行的電腦程式;該處理器運行該電腦程式時,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步驟。
-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被處理器運行時,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步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53077.XA CN108829350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553077.X | 2018-05-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4584A TW202004584A (zh) | 2020-01-16 |
TWI710978B true TWI710978B (zh) | 2020-11-21 |
Family
ID=6414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1854A TWI710978B (zh) | 2018-05-31 | 2018-11-23 | 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49953B2 (zh) |
EP (1) | EP3701706B1 (zh) |
CN (1) | CN108829350B (zh) |
SG (1) | SG11202004641PA (zh) |
TW (1) | TWI710978B (zh) |
WO (1) | WO20192319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4251B (zh) * | 2018-12-27 | 2022-02-01 | 石更箭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介质、终端 |
CN109710617B (zh) * | 2018-12-29 | 2021-07-30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默克尔证明的安全数据交易方法 |
CN111447055B (zh) * | 2019-01-17 | 2022-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区块链账本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
CN110058968A (zh) * | 2019-04-17 | 2019-07-26 | 深圳市先河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去中心化存储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US10990705B2 (en) * | 2019-04-18 | 2021-04-27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Index creation for data records |
CN110209736A (zh) * | 2019-05-06 | 2019-09-06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区块链数据处理的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14039733B (zh) * | 2019-05-23 | 2023-12-12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联盟链的存证业务转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0347660B (zh) * | 2019-06-28 | 2020-08-1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分级存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US11036720B2 (en) | 2019-06-28 | 2021-06-15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Blockchain-based hierarchical data storage |
US10789222B2 (en) | 2019-06-28 | 2020-09-29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 Blockchain-based hierarchical data storage |
EP4026016A1 (fr) * | 2019-09-02 | 2022-07-13 | Worldline | Migration d'une chaîne de blocs de données |
EP3669263B1 (en) * | 2019-09-12 | 2022-03-02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Log-structured storage systems |
CN112559484A (zh) * | 2019-09-25 | 2021-03-26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管理数据对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US11388010B2 (en) * | 2019-10-18 | 2022-07-12 | Arcblock, Inc. | Blockchain account migration |
CN11115919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5 | 余俊龙 | 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存储控制方法及设备 |
US12099997B1 (en) | 2020-01-31 | 2024-09-24 | Steven Mark Hoffberg | Tokenized fungible liabilities |
CN111291022B (zh) * | 2020-02-10 | 2024-01-05 | 刘翱天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系统 |
CN111309711A (zh) * | 2020-03-13 | 2020-06-19 |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 跨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80019B (zh) * | 2020-04-29 | 2023-11-24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的数据扩容方法及其装置 |
EP4143689A4 (en) * | 2020-05-01 | 2023-11-08 | Coin Metrics Inc. | UNIVERSAL BLOCKCHAIN NETWORK RISK MANAGEMENT BLOCKCHAIN DATA MODEL |
CN111708835B (zh) * | 2020-05-28 | 2023-04-25 | 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区块链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CN111737265B (zh) * | 2020-07-24 | 2020-12-04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区块数据访问方法、区块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CN111949634A (zh) * | 2020-08-07 | 2020-11-17 | 广州科创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数据同步迁移的方法 |
JP7421443B2 (ja) * | 2020-08-11 | 2024-01-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移行方法、データ移行システム、およびノード |
CN112052235A (zh) * | 2020-09-21 | 2020-12-08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交易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
US11449478B2 (en) | 2020-10-08 | 2022-09-20 | Kyndryl, Inc. | Blockchain implemented data migration audit trail |
CN112488833A (zh) * | 2020-11-24 | 2021-03-12 | 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540969B (zh) * | 2020-11-26 | 2023-07-14 | 南京纯白矩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构区块链间智能合约的数据迁移方法 |
CN112395469A (zh) * | 2020-11-27 | 2021-02-23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特征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507028B (zh) * | 2020-12-18 | 2023-02-21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467722B (zh) * | 2021-07-26 | 2024-04-30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CN113590265A (zh) * | 2021-08-02 | 2021-11-02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联盟链集群环境迁移方法、介质、装置和系统 |
CN113806335A (zh) * | 2021-09-28 | 2021-12-17 |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CN114153827B (zh) * | 2021-10-11 | 2023-01-10 |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交易数据移除方法 |
CN114154606B (zh) * | 2021-12-02 | 2024-03-15 |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 标识码生成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918513B (zh) * | 2021-12-10 | 2022-03-08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466067B (zh) * | 2021-12-21 | 2023-08-04 |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1929B (zh) * | 2011-12-09 | 2014-11-21 | Promise Tecnnology Inc | 雲端數據儲存系統 |
TWI521359B (zh) * | 2011-09-23 | 2016-02-11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
CN107193500A (zh) * | 2017-05-26 | 2017-09-22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层存储方法及系统 |
TWI610166B (zh) * | 2012-06-04 | 2018-01-01 | 飛康國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動災難復原和資料遷移系統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50599A (ja) * | 2005-06-15 | 2006-12-28 | Hitachi Ltd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データマイグレーション方法 |
US20100333116A1 (en) * | 2009-06-30 | 2010-12-30 | Anand Prahlad | Cloud gateway system for managing data storage to cloud storage sites |
US10535063B2 (en) * | 2015-03-13 | 2020-01-14 | First Data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digital gift cards with a public ledger |
US11488147B2 (en) * | 2015-07-14 | 2022-11-01 | Fmr Llc |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transfer processing and auditing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
US20170031676A1 (en) * | 2015-07-27 | 2017-02-02 | Deja Vu Security, Llc | Blockchain computer data distribution |
CN107786339A (zh) * | 2016-08-31 | 2018-03-09 | 陈新 | 分层可控联盟区块链系统 |
WO2018086015A1 (zh) * | 2016-11-09 | 2018-05-17 | 弗洛格(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系统及区块链系统的架构方法 |
CN106598490A (zh) * | 2016-11-25 | 2017-04-26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区块链数据的访问方法和区块链管理系统 |
CN106598500A (zh) * | 2016-12-16 | 2017-04-26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存储动态迁移方法 |
CN107145521B (zh) * | 2017-04-10 | 2019-05-21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区块链多级智能合约的数据迁移方法 |
US10601665B2 (en) * | 2017-07-26 | 2020-03-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Using blockchain smart contracts to manage dynamic data usage requirements |
CN107577427B (zh) * | 2017-08-31 | 2019-12-13 |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8519862B (zh) * | 2018-03-30 | 2020-03-17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区块链系统的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5-31 CN CN201810553077.XA patent/CN108829350B/zh active Active
- 2018-11-23 TW TW107141854A patent/TWI710978B/zh active
-
2019
- 2019-05-29 WO PCT/US2019/034256 patent/WO2019231954A1/en unknown
- 2019-05-29 SG SG11202004641PA patent/SG11202004641PA/en unknown
- 2019-05-29 EP EP19731441.2A patent/EP3701706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5-30 US US16/427,032 patent/US10649953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07 US US16/869,298 patent/US202002650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21359B (zh) * | 2011-09-23 | 2016-02-11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
TWI461929B (zh) * | 2011-12-09 | 2014-11-21 | Promise Tecnnology Inc | 雲端數據儲存系統 |
TWI610166B (zh) * | 2012-06-04 | 2018-01-01 | 飛康國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動災難復原和資料遷移系統及方法 |
CN107193500A (zh) * | 2017-05-26 | 2017-09-22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层存储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70223A1 (en) | 2019-12-05 |
US10649953B2 (en) | 2020-05-12 |
CN108829350B (zh) | 2020-02-21 |
US20200265009A1 (en) | 2020-08-20 |
CN108829350A (zh) | 2018-11-16 |
WO2019231954A1 (en) | 2019-12-05 |
SG11202004641PA (en) | 2020-06-29 |
TW202004584A (zh) | 2020-01-16 |
EP3701706B1 (en) | 2021-11-17 |
EP3701706A1 (en) | 2020-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0978B (zh) | 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遷移方法和裝置 | |
TWI727226B (zh) | 區塊鏈資料的多級儲存方法和裝置 | |
AU2019295818B2 (en) | Block chain-bas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210081420A1 (en) | Query plan management associated with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 |
WO2020063786A1 (zh) | 数据备份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 |
TWI735542B (zh) | 一種虛擬機器的資料儲存方法和裝置 | |
US9946740B2 (en) | Handling server and client operations uninterruptedly during pack and audit processes | |
CN111898139A (zh) | 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TW202025057A (zh) | 欄位更新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 |
US11176170B2 (en) | Blockchain-bas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devices | |
US20210271583A1 (en) |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 log system | |
CN110659303A (zh) | 一种数据库节点的读写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460406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TWI757741B (zh) | 安全任務處理方法和電子設備 | |
US10721181B1 (en) | Network locality-based throttling for automated resource migration | |
CN103152377A (zh) | 一种面向ftp服务的数据访问方法 | |
US11005746B1 (en) | Stack group merging system | |
US20240272818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