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311B - 網路啓始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技術 - Google Patents
網路啓始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技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9311B TWI709311B TW105126118A TW105126118A TWI709311B TW I709311 B TWI709311 B TW I709311B TW 105126118 A TW105126118 A TW 105126118A TW 105126118 A TW105126118 A TW 105126118A TW I709311 B TWI709311 B TW I70931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pdn connection
- circuit system
- enb
- pd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623 enhanc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12579 ADSL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0775 Adenylosuccinate ly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40193 Adenylosuccinate lyas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976 Corneal dystrophy-perceptive deafness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70 chalcogen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3 responsive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5—Types of network names containing special prefi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通訊系統中之一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設備、系統及方法。
Description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電子通訊之領域。更特定言之,諸態樣大體上係關於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
舉例而言,可在電子裝置之電子通訊系統中利用用以實施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之技術。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一網路實體之設備,其能夠管理針對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網路實體包含處理電路系統用以:判定將該UE從一由一第一PDN閘道器(P-GW)所管理之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一第二PDN連接;選擇一第二P-GW以管理該第二PDN連接;產生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至少一個網路節點的組配資料;以及產生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一演進型NodeB(eNB)的組配資料。
100‧‧‧3GPP LTE網路
101‧‧‧核心網路(CN)
102‧‧‧空氣介面存取網路E UTRAN
103‧‧‧服務GPRS支援節點
104‧‧‧行動性管理實體
105‧‧‧歸屬用戶伺服器(HSS)
106‧‧‧服務閘(SGW)
107‧‧‧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器
108‧‧‧策略及計費規則功能(PCRF)管理器
110、230A、230B‧‧‧演進型NodeB(eNB)
111、210‧‧‧使用者裝備(UE)
200‧‧‧通訊系統
220‧‧‧存取點
230、914、920‧‧‧基地台(BS)
410、415、420、425、430、435、440、610、615、620、625、630、635、810、815、820、825、830、835、840、845‧‧‧操作
900‧‧‧無線網路
910‧‧‧網際網路型網路
912、918‧‧‧存取服務網路(ASN)
916‧‧‧用戶台(SS)
922‧‧‧WiMAX型用戶端裝備(CPE)
924‧‧‧受訪連接性服務網路(CSN)
926‧‧‧本籍連接性服務網路(CSN)
928‧‧‧操作支援系統(OSS)
1210‧‧‧應用處理器
1212‧‧‧基頻處理器
1214‧‧‧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
1216‧‧‧NAND快閃記憶體
1218‧‧‧NOR快閃記憶體
1220‧‧‧無線廣域網路(WWAN)收發器
1222‧‧‧功率放大器
1224、1228、1410‧‧‧天線
1226‧‧‧無線區域網路(WLAN)收發器
1230‧‧‧顯示器
1232‧‧‧觸控螢幕
1234‧‧‧環境光感測器
1236‧‧‧相機
1238‧‧‧陀螺儀
1240‧‧‧加速計
1242‧‧‧磁力計
1244‧‧‧音訊寫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
1246‧‧‧全球定位系統(GPS)控制器
1248‧‧‧全球定位系統(GPS)天線
1250‧‧‧音訊埠
1252‧‧‧輸入/輸出(I/O)收發器
1254‧‧‧輸入/輸出(I/O)埠
1256‧‧‧記憶體槽
1400‧‧‧使用者裝備(UE)裝置
1402‧‧‧應用程式電路系統
1404‧‧‧基頻電路系統
1404a‧‧‧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
1404b‧‧‧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
1404c‧‧‧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
1404d‧‧‧其他基頻處理器
1404e‧‧‧中央處理單元(CPU)
1404f‧‧‧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1406‧‧‧射頻(RF)電路系統
1406a‧‧‧混頻器電路系統
1406b‧‧‧放大器電路系統
1406c‧‧‧濾波器電路系統
1406d‧‧‧合成器電路系統
1408‧‧‧前端模組(FEM)電路系統
S1、S3、S4、S5‧‧‧介面
參看附圖提供詳細描述。在不同圖中使用相
同參考數字指示類似或相同物件。
圖1為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可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3GPP LTE網路中的組件之示意性方塊圖說明。
圖2為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可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網路架構之示意性說明。
圖3為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可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第一實例網路架構之示意性說明。
圖4說明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用以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方法中之高層級操作。
圖5為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可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第二實例網路架構之示意性說明。
圖6說明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用以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方法中之高層級操作。
圖7為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可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第三實例網路架構之示意性說明。
圖8說明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用以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之方法中的
高層級操作。
圖9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無線網路之示意性方塊圖說明。
圖10及圖11分別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UE與eNodeB之間的基於3GPP型無線電存取網路標準的無線電介面協定結構之示意性方塊圖說明。
圖12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資訊處置系統之示意性方塊圖說明。
圖13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實施例的視情況可包括觸控螢幕之資訊處置系統的一例示性實施例之等角視圖。
圖14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無線裝置之組件的示意性方塊圖說明。
應瞭解,為使說明簡單及/或清晰起見,諸圖中所說明之元件未必按比例繪製。舉例而言,為了清楚起見,可相對於其他元件放大一些元件之尺寸。另外,在認為適當時,已在諸圖中重複參考編號以指示對應及/或類似元件。
在以下描述中,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各種實例之透徹理解。然而,可在無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各種實例。在其他情況下,熟知方法、程序、組件及電路尚未加以詳細描述以免混淆特定實例。另外,可使用
各種構件(諸如整合半導體電路(「硬體」)、組織成一或多個程式之電腦可讀指令(「軟體」),或硬體與軟體之某一組合)來執行實例之各種態樣。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參考「邏輯」應意謂硬體、軟體或其某一組合。
貫穿本說明書之參考「一個實施例(one embodiment)」或「一實施例(an embodiment)」意謂結合實施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於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貫穿本說明書在不同位置中出現之片語「在一個實施例中」或「在一實施例中」未必皆指代同一實施例。此外,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任何適合方式加以組合。另外,詞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於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不應將本文中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一實施例解釋為必須較佳或優於其他實施例。
可依次並以最有助於理解所主張標的物的方式將各種操作描述為多個離散操作。然而,描述之次序不應解釋為暗示此等操作必須依賴於次序。詳言之,此等操作不必以呈現之次序予以執行。所描述操作可以與所描述實施例不同之次序予以執行。可執行各種額外操作,且/或可在額外實施例中省略所描述操作。
行動網路中之服務連續性有時被視為與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保留同義。為了實現服務連續性,可向行動裝置指派代管於「IP錨」節點(亦即,核心網路中之封包閘道器(PGW))處之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可隧道傳
輸行動裝置與IP錨節點之間的訊務,而IP路徑選擇僅用於在IP錨節點處開始之封包資料網路內。隧道傳輸之資料路徑可在某些情境中(舉例而言,同一eNB下之兩個UE經由長髮夾與彼此通訊)導致低效資源使用。
當今各種應用可經受住IP位址改變。此等應用之一個實例包括基於會話起始協定(SIP)之應用,其中發送「SIP reINVITE」訊息以為遠程當事人更新將用作聯絡人地址以用於未來使用者平面訊務的新IP位址。另一實例包括基於經由HTTP之動態自適應串流(DASH)的應用,基於DASH之應用能經受住IP位址改變且恢復來自不同內容散佈伺服器之內容遞送。藉由將內容分段與全局特有傳送非相依標記(URL)相關聯而實現此,以使得串流傳輸客戶端可始終判定下一串聯內容分段且自內容散佈網路(包括自不同伺服器)請求內容分段。
亦可在傳送層處藉由使用諸如多路徑TCP(MPTCP)之演進型傳送協定來確保服務連續性。MPTCP客戶端可動態地添加或移除經由不同IP位址攜載之子流,而不會影響代表應用程式所傳送之位元組串流。
隨著多媒體寬頻資料量不斷增長,對於3GPP系統而言,能選擇接近無線電存取網路邊緣及使用者裝備(UE)之當前位置而定位之IP錨節點(亦即,PGW)可能係有用的。此舉將允許將IP訊務自3GPP系統使用者平面分擔至接近網路邊緣之傳統IP路徑選擇網路上,此舉減少資料路徑之隧道傳輸分段且增加IP路徑選擇部分。此
舉增加3GPP系統使用者平面節點之可擴充性、藉由經由IP錨節點避免三角形路徑選擇增強端對端通訊路徑、且減少資料傳輸之端對端潛時。此外,可自地理上更接近UE之內容散佈伺服器恢復內容遞送,此舉進一步減少3GPP網路上之訊務負載。
3GPP通訊系統可使用選擇的IP訊務分擔(SIPTO)特徵以藉由在現有PGW節點視為次最佳時指派新的地理上較近之PGW節點來分擔訊務。然而,在SIPTO情況下,通訊系統在獲取新PGW節點及新IP位址之前首先解除現有PGW節點,此舉使其成為「先斷後合(break-before-make)」類型之解決方案。儘管可調式串流傳輸應用可經受住IP位址改變,但取決於諸如UE中之經緩衝分段的量、串流傳輸速率、所需用於再建立HTTPS連接之時間等之因素,連接之臨時耗損對使用者而言仍可較顯著。
對於3GPP通訊系統而言,利用上層協定(亦即,應用及/或傳送層)之能力以助於經受住IP位址改變可能係有用的。藉由知曉應用可經受住IP位址改變,通訊系統可在釋放舊IP錨節點之前與新IP錨節點建立連接。此需要UE在過渡週期期間維持至兩個IP錨節點之連接。一旦訊務(舉例而言,藉由利用SIP reINVITE、DASH或MPTCP機制)合併至新IP位址上,則系統可解除至舊IP錨節點之連接。
下文參考圖1至圖14描述用以實施通訊系統
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技術及其中可併入有該等技術的通訊系統之特徵及特性。
圖1展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包括一或多個裝置的3GPP LTE網路100之總體架構的例示性方塊圖,一或多個裝置能夠實施用以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方法。圖1亦大體上展示例示性網路元件及例示性標準化介面。在高層級處,網路100包含核心網路(CN)101(亦稱作演進型封包系統(EPC))及空氣介面存取網路E UTRAN 102。CN 101負責連接至網路的各種使用者裝備(UE)之總體控制及承載之建立。儘管未明確地加以描繪,但CN 101可包括功能實體(諸如本籍代理及/或ANDSF伺服器或實體)。E UTRAN 102負責所有無線電相關之功能。
CN 101之主要例示性邏輯節點包括(但不限於)服務GPRS支援節點103、行動性管理實體104、歸屬用戶伺服器(HSS)105、服務閘(SGW)106、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器107及策略及計費規則功能(PCRF)管理器108。CN 101之網路元件中之每一者的功能性係熟知的且並未在本文中予以描述。CN 101之網路元件中之每一者係藉由熟知例示性標準化介面互連,在圖1中指示標準化介面中之一些,諸如介面S3、S4、S5等,但在本文中未予以描述。
雖然CN 101包括許多邏輯節點,但E UTRAN存取網路102係由至少一個節點(諸如演進型
NodeB(基地台(BS)、eNB或eNodeB)110)形成,至少一個節點連接至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111,使用者裝備中僅一者在圖1A中予以描繪。UE 111在本文中亦稱作無線裝置(WD)及/或用戶台(SS),且可包括M2M型裝置。在一個實例中,UE 111可藉由LTE-Uu介面耦接至eNB。在一個例示性組配中,E UTRAN存取網路102之單一胞元提供一個實質上區域化地理傳輸點(具有多個天線裝置),傳輸點提供對一或多個UE之存取。在另一例示性組配中,E UTRAN存取網路102之單一胞元提供多個地理上實質上隔離的傳輸點(各自具有一或多個天線裝置),其中每一傳輸點同時提供對一或多個UE之存取且其中傳訊位元係針對一個胞元定義,使得所有UE共享同一空間傳訊尺寸標定。對於普通使用者訊務(與廣播相比),在E-UTRAN中不存在集中控制器;因此,E-UTRAN架構被稱為平的(flat)。eNB通常藉由稱為「X2」之介面彼此互連且藉由S1介面互連至EPC。更特定言之,eNB藉由S1 MME介面連接至MME 104且藉由S1 U介面連接至SGW 106。在eNB與UE之間執行的協定通常被稱作「AS協定」。各種介面之細節係熟知的且在本文中未加以描述。
eNB 110代管實體(PHY)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及封包資料控制協定(PDCP)層,該等層在圖1中未展示且其包括使用者平面標頭壓縮及加密之功能性。eNB 110亦提供對應於控制平面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功能性,且執行許多功能,包括
無線電資源管理、許可控制、排程、協商上行鏈路(UL)QoS之強制執行、胞元資訊廣播、使用者及控制平面資料之加密/解密,及DL/UL使用者平面封包標頭之壓縮/解壓縮。
eNB 110中之RRC層涵蓋與無線電承載相關之所有功能,諸如無線電承載控制、無線電許可控制、無線電行動性控制、在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兩者中至UE的資源之排程及動態分配、用於無線電介面之有效使用的標頭壓縮、經由無線電介面所發送之所有資料的安全性、及至EPC之連接性。RRC層基於由UE 111發送之相鄰胞元量測結果進行交遞決策,產生用於UE 111之空中傳呼,廣播系統資訊,控制UE量測報告(諸如頻道品質資訊(CQI)報告之週期性),及將胞元層級暫時識別符分配至主動UE 111。RRC層亦在交遞期間執行UE自源eNB至目標eNB之轉移,並為RRC訊息提供完整性保護。另外,RRC層負責無線電承載之建立及維持。
圖2為根據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例的可實施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通訊系統200之網路架構的示意性說明。系統200可包含一或多個胞元,胞元中之每一者可包含一或多個區段。各胞元包含至少一個基地台(BS)230。複數個UE 210可被定位遍及系統200。系統200可進一步包括可將訊務自UE 210傳送至通訊網路的一或多個存取點220。
基地台210可體現為(但不限於)演進型NodeB(eNB或eNodeB)、巨型基地台、小型基地台、超
微型基地台或其類似者。UE 220可體現為(但不限於)行動台(MS)、用戶台(SS)、機器至機器型(M2M型)裝置、用戶端設備(CPE)、使用者裝備(UE)、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型裝置、蜂巢式電話、智慧型裝置、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資訊處置系統、或其如本文所描述之類似者。存取點220可體現為(但不限於)WLAN存取點。
圖3至圖4描繪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一第一實例。在圖3至圖4中所描繪之實例中,UE 210可自由第一eNB 230A服務之涵蓋區域移動至由第二eNB 230B服務之涵蓋區域,藉此觸發UE 210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改變。參考圖3,在第一時間點,UE 210可由耦接至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之第一eNB 230A服務,PGW-1提供至IP網路(舉例而言,網際網路)之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在第二時間點,UE 210可移動至由耦接至第二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2之第二eNB 230B提供的涵蓋區域中的不同位置,PGW-2提供至IP網路(舉例而言,網際網路)之第二封包資料網路連接。
圖4描繪在圖3中所描繪之操作環境中實施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之操作。參考圖4,UE 210首先在由第一eNB 230A服務之涵蓋區域中,且具有由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提供之已建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PDN1)。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涉及第一eNB 230A、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之使用者平面部分,且可包括提供SGW功能性之一或多個中間使用者平面節點。
UE 210經指派有IP位址/首碼(亦即,IP@1)。應注意,為簡單起見自諸圖省略任何中間U平面節點(包括具有SGW-U功能性之節點)的存在。此外,應注意,儘管圖3將GTP-U描繪為使用者平面中之隧道傳輸協定的一實例,但可使用其他隧道傳輸協定(舉例而言,GRE)。
當UE 210自由第一eNB 230A服務之涵蓋區域移動至由第二eNB 230B服務之涵蓋區域時,網路判定將訊務空載至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不再最佳,且改變IP錨可有用。在一些實例中,可在eNB中藉由電路系統作出此判定。在其他實例中,可在不同網路實體中藉由電路系統,舉例而言,在控制平面(C平面)雲端中藉由網路實體作出此判定。
在一些實例中,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選擇地理上更接近UE 210之當前位置的新封包資料網路功能(PGW2),且對(操作410)第二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舉例而言,PGW2)中之使用者平面功能進行組配用於新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組配參數可包括用於朝向下一躍點U平面節點(舉例而言,用於PDN1之SGW節點)之隧道傳輸的至少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在此過程中,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2分配新IP位址/首碼(IP@2)且將其發送至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
回應於將UE 210自由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管理之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連接切換至由第二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2)管理之第二封包資料網
路連接的判定,網路(操作415)對第二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2)及任一中間U平面節點進行組配。舉例而言,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對下一躍點U平面節點(在此實例中為用於PDN1之同一SGW-U)進行組配。組配參數包括用於朝向下一躍點U平面節點(舉例而言,在一側上為eNB且在另一側上為PGW2)之隧道傳輸的至少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
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對第二eNB 230B中之新PDN連接進行組配(操作420)。在一些實例中,組配參數可包括用於朝向下一躍點U平面節點(舉例而言,SGW2節點)之隧道傳輸的隧道端點傳送位址及新IP位址/首碼(IP@2)。
當新PDN連接(PDN2)經組配時,網路實體向UE 210告知PDN2之可用性且邀請UE 210開始使用新IP位址/首碼(IP@2)。取決於5G演進型封包系統中之存取層(AS)與非存取層(NAS)傳訊之間的分離,可自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操作425)抑或自第二eNB 230B(操作430)提供此資訊。舉例而言,AS傳訊允許UE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協定與eNB直接通訊。NAS傳訊允許UE以作為透明容器所攜載之訊息經由(舉例而言,UE與eNB之間的)RRC及經由(舉例而言,eNB與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之間的)S1-AP與(舉例而言,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直接通訊。
當IPv6用於eNB 230B時(作為預設IP路由
器起作用),發送(操作435)含有新IPv6首碼(IP@2)之路由器廣告(RA)訊息允許UE 210藉由此首碼執行無狀態位址自動組配。UE可視情況使用路由器懇求以觸發RA。
基於在組配過程期間所接收之資訊,UE 210開始(操作440)將IP@2用於新訊務,且藉由利用上層行動性機制(舉例而言,SIP reINVITE、DASH、MPTCP)(在可能之情況下)在新IP介面上自現有應用程式移動訊務。
圖5至圖6描繪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一第二實例。在圖5至圖6中所描繪之實例中,UE 210可在行動邊緣計算(MEC)環境中操作,其中在緊密鄰近於使用者裝備210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內提供IT及雲端計算能力。行動邊緣計算允許加速內容、服務及應用程式,從而增加自網路之邊緣的響應性。
MEC伺服器(舉例而言,內容散佈網路(CDN)伺服器)可與eNB同置,抑或被定位於鄰近eNB。在MEC伺服器被定位於鄰近eNB之情況下,MEC伺服器經由本端IP網路可達,且可由多個eNB共享。在同置情況下,eNB檢測所有IP封包且將適當之封包重新引導至同置MEC伺服器。在此情況下,無需將新IP位址/首碼指派至UE。
相比之下,當MEC伺服器為獨立伺服器時,則對於UE而言使用不同IP位址/首碼可為有益的。若MEC伺服器並非獨立伺服器,則eNB應用大體上(且特定言之,對於IPv6)非所需之NAT功能性。在此情況下,eNB起始
與同置本端閘道器(LGW)功能性之網路起始PDN連接。
應注意,在一些實例中,UE可使用兩個不同封包資料網路(舉例而言,網際網路及本端IP網路),且UE需要配備有輔助UE選擇適當源IP位址/首碼之路徑選擇策略,適當源IP位址/首碼又選擇正確IP網路。路徑選擇策略(或路徑選擇規則)之實例包括使用應用程式ID(指代UE中發起封包之應用程式)、FQDN(指代經解析成目的地IP位址之FQDN),及IP封包標頭(特定言之,目的地IP位址及協定)中之所選欄位。對於此等參數中之每一者,路徑選擇策略在於UE(亦即,「源」)IP位址/首碼之優先化清單。
圖6描繪在圖5中所描繪之操作環境中實施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之操作。參考圖6,UE 210首先在由第一eNB 230A服務之涵蓋區域中,且具有由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提供之已建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PDN1)。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涉及第一eNB 230A、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之使用者平面部分,且可包括提供SGW功能性之一或多個中間使用者平面節點。UE 210經指派有IP位址/首碼(IP@1)。
在操作610處,eNB判定(舉例而言,基於封包檢測及封包標頭中之目的地IP位址的分析,eNB意識到封包流通向駐留於提供與本端駐留MEC伺服器相同服務的網際網路中之伺服器)對於通向本端MEC伺服器之訊務流改變IP錨可有用。在一些實例中,可在eNB 230A中藉
由電路系統作出此判定。在其他實例中,可在不同網路實體中藉由電路系統,舉例而言,在控制平面(C平面)雲端中藉由網路實體作出此判定。回應於判定,eNB 230A選擇包括同置型LGW功能性之新封包資料網路功能(PGW2)。
eNB 230(操作615)向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告知包括經指派IP位址/首碼(IP@2)之新封包資料網路連接及一或多個路徑選擇規則。路徑選擇規則之實例可包括:
規則1:對於FQDN=“youtube.*“首先使用IP@2,接著使用IP@1。
規則2:對於目的地IP位址=“ff02::1:3“僅使用IP@2。
規則3:對於App ID=“XYZ“首先使用IP@2,接著使用IP@1。
網路實體向UE告知第二封包資料網路(PDN2)之可用性,且提供新IP位址/首碼(IP@2)及路徑選擇規則。取決於封包系統中之AS與NAS傳訊之間的分離,可自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操作620)抑或自eNB(操作625)提供此資訊。
當IPv6用於NB時(作為預設IP路由器起作用),(操作630)發送含有新IPv6首碼(IP@2)之路由器廣告(RA)訊息至UE允許UE藉由此首碼執行無狀態位址自動組配。UE可視情況使用路由器懇求以觸發RA。
當IPv6用於eNB 230B時(作為預設IP路由器起作用),發送含有新IPv6首碼(IP@2)之路由器廣告(RA)訊息允許UE 210藉由此首碼執行無狀態位址自動組配。UE可視情況使用路由器懇求以觸發RA。
基於在組配過程期間所接收之資訊,UE 210根據所提供路徑選擇規則而開始使用(操作635)IP@1及IP@2。
圖7至圖8描繪通訊系統中之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的一第三實例。在圖7至圖8中所描繪之實例中,UE 210可自由第一eNB 230A服務之涵蓋區域移動至由諸如網路存取點220之增強器胞元服務的涵蓋區域。在一些實例中,UE 210可維持與網路存取點220及eNB 230兩者之連接性。
圖8描繪在圖7中所描繪之操作環境中實施網路起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之操作。參考圖4,UE 210首先在由eNB 230服務之涵蓋區域中,且具有由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提供之已建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PDN)。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涉及eNB 230A、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1之使用者平面部分,且可包括提供SGW功能性之一或多個中間使用者平面節點。UE 210經指派有IP位址/首碼(IP@1)。
當UE自由eNB 230服務之涵蓋區域移動至由諸如增強器胞元(在本文中亦被稱作次級eNB或SeNB)之網路存取點220涵蓋之區域時,eNB 230判定(操作810)
在雙連接性(DC)組配中添加網路存取點220。當DC模式起作用時,UE仍具有僅一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RRC連接經由eNB 230提供。換言之,網路存取點220僅用於使用者平面訊務,且經由網路存取點220路徑選擇之承載受到eNB 230之控制。經由網路存取點220交換之訊務經由X2通訊鏈路空載至/自封包核心網路。在其他實例中,可在網路存取點220與服務閘道器之間的直接介面上交換使用者平面訊務。在一些部署情境中,在網路存取點220處(亦即,在次級eNB處)分擔所選訊務流可為有益的。
eNB 230使用X2傳訊向網路存取點220轉發(操作815)建立與同置LGW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PDN2)的請求。回應於請求,網路存取點220分配(操作820)新IP位址/首碼(IP@2),且對eNB 230作出響應,eNB 230(操作825)向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告知包括經指派IP位址/首碼(IP@2)的新PDN連接,同時亦指示此為自網路存取點220之PDN連接。
在一些實例中,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向UE 210告知(操作830)第二封包資料網路(PDN2)之可用性,且提供新IP位址/首碼(IP@2),同時亦指示此為自網路存取點220之PDN連接。在其他實例中,取決於5G演進型封包系統中之AS與NAS傳訊之間的分離,可自eNB 230提供此資訊。
當新PDN連接(PDN2)經組配時,網路實體向UE 210告知(操作835)PDN2之可用性,且邀請UE 210
開始使用新IP位址/首碼(IP@2)。取決於5G演進型封包系統中之AS與NAS傳訊之間的分離,可自C平面雲端中之網路實體抑或自第二eNB 230B提供此資訊。
當IPv6用於eNB 230B時(作為預設IP路由器起作用),發送(操作840)含有新IPv6首碼(IP@2)之路由器廣告(RA)訊息允許UE 210藉由此首碼執行無狀態位址自動組配。UE可視情況使用路由器懇求以觸發RA。
基於在組配過程期間所接收之資訊,UE 210開始將(操作845)IP@2用於新訊務,且藉由利用上層行動性機制(舉例而言,SIP reINVITE、DASH、MPTCP)(在可能之情況下)在新IP介面上自現有應用程式移動訊務。
圖9為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的無線網路900之示意性方塊圖說明。無線網路900的元件中之一或多者可能夠實施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用以識別受害者及侵入者之方法。如圖9中所示,網路900可為網際網路協定型(IP型)網路(包含網際網路型網路910),或能夠支援對網際網路910之行動無線存取及/或固定無線存取的類似者。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網路900可遵守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標準或後代WiMAX而操作,且在一個特定實例中,可遵守基於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802.16之標準(舉例而言,IEEE 802.16e),或基於IEEE 802.11之標準(舉例而言,IEEE 802.11 a/b/g/n標準)等。在一或多個替代實例中,網路900可遵守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長
期演進(3GPP LTE)、3GPP2空中介面演進(3GPP2 AIE)標準及/或3GPP LTE-進階標準。一般而言,網路900可包含任何類型的基於正交分頻多重存取(基於OFDMA)之無線網路,舉例而言,WiMAX相容網路、Wi-Fi聯盟相容網路、數位用戶線型(DSL型)網路、不對稱數位用戶線型(ADSL型)網路、超寬頻(UWB)相容網路、無線通用串列匯流排(USB)相容網路、第4代(4G)型網路等,且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等態樣。
作為行動無線存取之一實例,存取服務網路(ASN)912能夠與基地台(BS)914耦接以提供用戶台(SS)916(在本文中亦被稱作無線終端機)與網際網路910之間的無線通訊。在一個實例中,用戶台916可包含能夠經由網路900進行無線通訊的行動型裝置或資訊處置系統,舉例而言,筆記型電腦、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M2M型裝置或其類似者。在另一實例中,用戶台能夠提供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經歷的干擾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ASN 912可實施能夠定界定網路功能至網路900上的一或多個物理實體之映射的設定檔。基地台914可包含提供與用戶台916之射頻(RF)通訊的無線電裝備,舉例而言,且可包含遵守IEEE 802.16e型標準之實體層(PHY)及媒體存取控制(MAC)層裝備。基地台914可進一步包含IP背板以經由ASN 912耦接至網際網路910,但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等態樣。
網路900可進一步包含受訪連接性服務網路(CSN)924,CSN 924能夠提供一或多個網路功能(包括(但不限於)代理及/或中繼型功能(舉例而言,驗證、授權及帳戶處理(AAA)功能、動態主機組配協定(DHCP)功能或域名服務控制或其類似者)、域閘道器(諸如公眾交換電話網路(PSTN)閘道器或網際網路通訊協定語音(VoIP)閘道器)及/或網際網路協定型(IP型)伺服器功能,或其類似者)。然而,此等僅為能夠由受訪CSN或本籍CSN 926提供的功能類型之實例,且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等態樣。
舉例而言,在受訪CSN 924並非用戶台916之常規服務提供商的部分,舉例而言,用戶台916遠離其本籍CSN(諸如本籍CSN 926)漫遊,或舉例而言網路900為用戶台之常規服務提供商的部分,但網路900可在並非用戶台916之主或本籍位置的另一位置下或另一狀態中之情況下,受訪CSN 924可稱作受訪CSN。
在固定無線配置中,WiMAX型用戶端設備(CPE)922可位於家庭或企業中以類似於藉由用戶台916經由基地台914、ASN 912及受訪CSN 924之存取的方式提供經由基地台920、ASN 918及本籍CSN 926之對網際網路910之家庭或企業用戶寬頻存取,差別為WiMAX CPE 922通常安置於靜止位置中,但其可根據需要移動至不同位置,舉例而言,而若用戶台916在基地台914之範圍內,則用戶台可在一或多個位置處加以利用。
應注意,CPE 922無需一定包含WiMAX型
終端機,舉例而言,且可包含與如本文中所論述之一或多個標準或協定相容的其他類型之終端機或裝置,且通常可包含固定或行動裝置。此外,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CPE 922能夠提供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經歷的干擾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
根據一或多個實例,操作支援系統(OSS)928可為網路900之部分以向網路900提供管理功能及提供網路900之功能實體之間的介面。圖9之網路900僅為展示網路900之某一數目組件的一種類型之無線網路;然而,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等態樣。
圖10及圖11分別描繪UE與eNodeB之間的例示性無線電介面協定結構,其基於3GPP型無線電存取網路標準且能夠提供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所經歷的干擾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更特定言之,圖10描繪無線電協定控制平面之個別層,且圖11描繪無線電協定使用者平面之個別層。圖10及圖11之協定層可基於通訊系統中廣泛知曉的OSI參考模型之下部三層而分類成L1層(第一層)、L2層(第二層)與L3層(第三層)。
實體(PHY)層(其為第一層(L1))使用實體頻道向上層提供資訊轉移服務。實體層經由傳送頻道連接至媒體存取控制(MAC)層,MAC層位於實體層上方。資料經由傳送頻道在MAC層與PHY層之間轉移。傳送頻道根據頻道是否共享而分類成專用傳送頻道及共同傳送頻道。不
同實體層之間(特定言之,傳輸器及接收器之各別實體層之間)的資料轉移係經由實體頻道執行。
多種層存在於第二層(L2層)中。舉例而言,MAC層映射各種邏輯頻道至各種傳送頻道,且執行用於將各種邏輯頻道映射至一個傳送頻道的邏輯頻道多工。MAC層經由邏輯頻道連接至充當上層的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邏輯頻道可根據傳輸資訊之類別而分類成用於傳輸控制平面之資訊的控制頻道及用於傳輸使用者平面之資訊的訊務頻道。
第二層(L2)之RLC層對自上層所接收之資料執行分段及串連,且調整資料之大小以適合於將資料傳輸至無線電間隔之下層。為了保證由各別無線電承載(RB)請求之各種服務品質(QoS),提供三種操作模式,亦即,透明模式(TM)、未確認模式(UM)及確認模式(AM)。特定言之,AM RLC使用自動重複及請求(ARQ)功能來執行重新傳輸功能,以便實施可靠資料傳輸。
第二層(L2)之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層執行標頭壓縮功能以減少具有相對大且不必要的控制資訊的IP封包標頭之大小,以便在具有窄頻寬的無線電間隔中有效率地傳輸IP封包(諸如IPv4或IPv6封包)。因此,僅可傳輸資料之標頭部分所需要的資訊,使得無線電間隔之傳輸效率可增加。另外,在基於LTE之系統中,PDCP層執行包括用於防止第三方竊聽資料之加密功能及用於防止第三方處置資料之完整性保護功能的安全性功能。
位於第三層(L3)之頂部處的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僅在控制平面中界定,且負責控制與無線電承載(RB)之組配、重新組配及解除相關聯的邏輯、傳送及實體頻道。RB為第一層及第二層(L1及L2)為UE與UTRAN之間的資料通訊提供之邏輯路徑。一般而言,無線電承載(RB)組配意謂用於提供特定服務需要的無線電協定層及頻道特性經界定且其詳述參數及操作方法經組配。無線電承載(RB)分類成傳訊RB(SRB)及資料RB(DRB)。SRB用作C平面中的RRC訊息之傳輸通道,且DRB用作U平面中之使用者資料的傳輸通道。
用於將資料自網路傳輸至UE的下行鏈路傳送頻道可分類成用於傳輸系統資訊之廣播頻道(BCH)及用於傳輸使用者訊務訊息或控制訊息之下行鏈路共享頻道(SCH)。下行鏈路多播或廣播服務之訊務訊息或控制訊息可經由下行鏈路SCH傳輸且亦可經由下行鏈路多播頻道(MCH)傳輸。用於將資料自UE傳輸至網路的上行鏈路傳送頻道包括用於傳輸初始控制訊息之隨機存取頻道(RACH)及用於傳輸使用者訊務訊息或控制訊息之上行鏈路SCH。
用於傳輸經轉移至下行鏈路傳送頻道之資訊至UE與網路之間的無線電間隔的下行鏈路實體頻道分類成用於傳輸BCH資訊之實體廣播頻道(PBCH)、用於傳輸MCH資訊之實體多播頻道(PMCH)、用於傳輸下行鏈路SCH資訊之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PDSCH),及用於傳輸
自第一層及第二層(L1及L2)所接收之控制資訊(諸如DL/UL排程授予資訊)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亦稱為DL L1/L2控制頻道)。與此同時,用於傳輸經轉移至上行鏈路傳送頻道之資訊至UE與網路之間的無線電間隔的上行鏈路實體頻道分類成用於傳輸上行鏈路SCH資訊之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PUSCH)、用於傳輸RACH資訊之實體隨機存取頻道,及用於傳輸自第一層及第二層(L1及L2)所接收之控制資訊(諸如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ACK或NACK排程請求(SR)及頻道品質指示符(CQI)報告資訊)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
圖12描繪能夠實施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用以識別受害者及侵入者之方法的資訊處置系統1200之例示性功能方塊圖。圖12之資訊處置系統1200可有形地體現如本文中所展示及所描述之網路的例示性裝置、例示性網路元件及/或功能實體中之任一者中的一或多者。在一個實例中,資訊處置系統1200可表示UE 111或eNB 110及/或WLAN存取點120的組件,取決於特定裝置或網路元件之硬體規格具有較多或較少組件。在另一實例中,資訊處置系統可提供M2M型裝置能力。在又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資訊處置系統1200能夠提供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所經歷的干擾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儘管資訊處置系統1200表示若干類型計算平台之一個實例,但資訊處置系統1200可包括比圖12中所展示之更多或更少元件及/或不同元件配置,且所主
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等態樣。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資訊處置系統1200可包含一或多個應用處理器1210及基頻處理器1212。應用處理器1210可用作通用處理器以執行應用程式及資訊處置系統1200之各種子系統,且能夠提供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所經歷的干擾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應用處理器1210可包括單個核心或替代地可包括多個處理核心,其中核心中之一或多者可包含數位信號處理器或數位信號處理核心。此外,應用處理器1210可包括安置於同一晶片上的圖形處理器或共處理器,或替代地耦接至應用處理器1210之圖形處理器可包含單獨離散圖形晶片。應用處理器1210可包括機載記憶體,諸如快取記憶體,且可進一步耦接至外部記憶體裝置(諸如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1214)以用於儲存及/或執行應用程式,諸如能夠提供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所經歷的干擾之上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在操作期間,即使當資訊處置系統1200斷電時,NAND快閃記憶體1216用於儲存應用程式及/或資料。
在一個實例中,候選節點之清單可儲存於SDRAM 1214及/或NAND快閃記憶體1216中。另外,應用處理器1210可執行儲存於SDRAM 1214及/或NAND快閃記憶體1216中之電腦可讀指令,指令帶來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減少在其他無線裝置處所經歷的干擾之上
行鏈路傳輸功率控制技術。
在一個實例中,基頻處理器1212可控制用於資訊處置系統1200之寬頻無線電功能。基頻處理器1212可在NOR快閃記憶體1218中儲存用於控制此等寬頻無線電功能的程式碼。如本文中關於圖12所論述,基頻處理器1212控制用於調變及/或解調寬頻網路信號的無線廣域網路(WWAN)收發器1220,舉例而言,用於經由3GPP LTE網路或其類似者進行通訊。WWAN收發器1220耦接至分別耦接至用於經由WWAN寬頻網路發送及接收射頻信號之一或多個天線1224的一或多個功率放大器1222。基頻處理器1212亦可控制無線區域網路(WLAN)收發器1226,WLAN收發器1226耦接至一或多個適合之天線1228且可能夠經由基於藍芽之標準、基於IEEE 802.11之標準、基於IEEE 802.16之標準、基於IEEE 802.18之無線網路標準、基於3GPP之協定無線網路、基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長期演進(3GPP LTE)之無線網路標準、基於3GPP2空中介面演進(3GPP2 AIE)之無線網路標準、基於3GPP LTE-進階之無線網路、基於UMTS之協定無線網路、基於CDMA2000之協定無線網路、基於GSM之協定無線網路、基於蜂巢式數位封包資料(基於CDPD)之協定無線網路、基於Mobitex之協定無線網路、基於近場通訊(基於NFC)之鏈路、基於WiGig之網路、基於ZigBee之網路、或其類似者進行通訊。應注意,此等僅為應用處理器1210及基頻處理器1212之例示性實施,且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
不限於此等態樣。舉例而言,SDRAM 1214、NAND快閃記憶體1216及/或NOR快閃記憶體1218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可包含其他類型之記憶體技術,諸如基於磁性之記憶體、基於硫屬化物之記憶體、基於相變之記憶體、基於光學之記憶體或基於雙向之記憶體,且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態樣。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應用處理器1210可驅動用於顯示各種資訊或資料的顯示器1230,且可進一步經由觸控螢幕1232接收來自使用者之觸碰輸入(舉例而言,經由手指或觸控筆)。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螢幕1232向使用者顯示經由手指及/或觸控筆可選擇以用於將資訊鍵入至資訊處置系統1200中的選單及/或選項。
環境光感測器1234可用以偵測環境光之量,舉例而言,資訊處置系統1200在環境光中操作以依據由環境光感測器1234偵測到之環境光的強度來控制顯示器1230之亮度或對比度值。可利用一或多個相機1236以捕獲由應用處理器1210處理及/或至少暫時儲存於NAND快閃記憶體1216中之影像。此外,應用處理器可耦接至陀螺儀1238、加速計1240、磁力計1242、音訊寫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1244及/或耦接至適當GPS天線1248之全球定位系統(GPS)控制器1246,以偵測各種環境特性,包括資訊處置系統1200之位置、移動及/或定向。替代性地,控制器1246可包含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控制器。音訊編解碼器1244可經由內部裝置及/或經由經由音訊埠1250
(舉例而言,經由頭戴式耳機及麥克風插口)耦接至資訊處置系統的外部裝置而耦接至一或多個音訊埠1250以提供麥克風輸入及揚聲器輸出。另外,應用處理器1210可耦接至一或多個輸入/輸出(I/O)收發器1252以耦接至一或多個I/O埠1254,諸如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埠、串列埠等。此外,I/O收發器1252中之一或多者可耦接至用於可選抽取式記憶體(諸如安全數位(SD)卡或用戶識別模組(SIM)卡)的一或多個記憶體槽1256,但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等態樣。
圖15描繪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實施例的視情況可包括觸控螢幕的圖12之資訊處置系統之一例示性實施例的等角視圖。圖11展示有形地體現為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智慧型裝置或平板電腦型裝置或其類似者的資訊處置系統1500之實例實施,資訊處置系統1500能夠實施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的用以識別受害者及侵入者之方法。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資訊處置系統之外殼1510具有可包括用於接收經由使用者之手指1516及/或經由觸控筆1518的觸覺輸入控制及命令以控制一或多個應用處理器1210的觸控螢幕1032之顯示器1030。外殼1510可容納資訊處置系統1000之一或多個組件,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應用處理器1210、SDRAM 1214、NAND快閃記憶體1216、NOR快閃記憶體1218、基頻處理器1212及/或WWAN收發器1220中之一或多者。資訊處置系統1500另外可視情況包括實體致動器區域1520,區域
1520可包含用於經由一或多個按鈕或開關控制資訊處置系統1000之鍵盤或按鈕。資訊處置系統1000亦可包括用於接納非依電性記憶體(諸如快閃記憶體,舉例而言呈安全數位(SD)卡或用戶識別模組(SIM)卡形式)之記憶體埠或槽1056。視情況,資訊處置系統1000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揚聲器及/或麥克風1524及用於將資訊處置系統1500連接至另一電子裝置、擴充坐、顯示器、電池充電器等的連接埠1554。另外,資訊處置系統1500可在外殼1510之一或多個側上包括頭戴式耳機或揚聲器插口1528及一或多個相機1536。應注意,與所展示相比,圖15之資訊處置系統1500在各種配置中可包括較多或較少元件,且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不限於此方面。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電路系統」可指代、屬於或包括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共享、專用或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之記憶體(共享、專用或組)、組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描述功能性之其他硬體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以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予以實施,或與電路系統相關聯之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來予以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括至少部分以硬體可操作之邏輯。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成使用任何經適當組配之硬體及/或軟體的系統。對於一個實施例,圖14說明使用者裝備(UE)裝置1400之實例組件。在一些實
施例中,UE裝置1400可包括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402、基頻電路系統1404、射頻(RF)電路系統1406、前端模組(FEM)電路系統1408及一或多個天線1410,該等組件至少如所展示耦接至一起。
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402可包括一或多個應用處理器。舉例而言,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402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系統。處理器可包括通用處理器與專用處理器(舉例而言,圖形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等)之任一組合。處理器可與記憶體/儲存器耦接及/或可包括記憶體/儲存器,且可經組配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器中之指令以使得各種應用程式及/或作業系統能夠在系統上執行。
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系統。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包括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邏輯,以處理自RF電路系統1406之接收信號路徑所接收的基頻信號且產生用於RF電路系統1406之傳輸信號路徑的基頻信號。基頻處理電路系統1404可與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402介接以用於產生並處理基頻信號且用於控制RF電路系統1406之操作。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包括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1404a、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1404b、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1404c及/或其他現有代、開發中或未來待開發之代(舉例而言,第五代(5G)、6G等)的其他基頻處理器1404d。基頻電路系統1404(舉例而言,基頻處理器1404a至1404d中之一或多者)可處置實現經由RF電路系統1406與一或多個無線電網路通訊
之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於)信號調變/解調、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之調變/解調電路系統可包括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預編碼及/或群集映射/解映射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之編碼/解碼電路系統可包括卷積、咬尾卷積、渦輪碼、維特比及/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調變/解調及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之實施例不限於此等實例,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適合之功能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包括協定堆疊之要素,舉例而言,諸如包括以下各者之演進型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協定的要素:實體(PHY)、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及/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要素。基頻電路系統1404之中央處理單元(CPU)1404e可經組配以執行用於傳訊PHY、MAC、RLC、PDCP及/或RRC層之協定堆疊之要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1404f。音訊DSP 1404f可包括用於壓縮/解壓縮及回波消除之元件,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適合之處理元件。基頻電路系統之組件可適合地組合於單一晶片、單一晶片組中,或在一些實施例中安置於同一電路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及應用程式電路系統1402之構成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一起實施於(諸如)系統單晶片(SOC)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提供與一或多個無線電技術相容之通訊。舉例而言,在一些實
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支援與演進型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及/或其他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之通訊。基頻電路系統1404經組配以支援多於一個無線協定之無線電通訊的實施例可被稱作多模式基頻電路系統。
RF電路系統1406可使用經調變電磁輻射經由非固態媒體實現與無線網路之通訊。在各種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406可包括開關、濾波器、放大器等以促進與無線網路之通訊。RF電路系統14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電路系統以降頻轉換接收自FEM電路系統1408之RF信號,且將基頻信號提供至基頻電路系統1404。RF電路系統1406亦可包括傳輸信號路徑,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電路系統以增頻轉換由基頻電路系統1404提供之基頻信號,且將RF輸出信號提供至FEM電路系統1408以供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4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RF電路系統1406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放大器電路系統1406b及濾波器電路系統1406c。RF電路系統1406之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濾波器電路系統1406c及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RF電路系統1406亦可包括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以用於合成頻率以供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提供之經合成頻率而降頻轉換接收自FEM電路系
統1408之RF信號。放大器電路系統1406b可經組配以放大經降頻轉換之信號,且濾波器電路系統1406c可為經組配以自經降頻轉換信號移除非所要信號從而產生輸出基頻信號的低通濾波器(LPF)或帶通濾波器(BPF)。可將輸出基頻信號提供至基頻電路系統1404以供進一步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可為零頻率基頻信號,但此並非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包含被動式混頻器,但實施例之範疇不限於此方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提供之經合成頻率而增頻轉換輸入基頻信號,以產生用於FEM電路系統1408之RF輸出信號。基頻信號可由基頻電路系統1404提供且可由濾波器電路系統1406c濾波。濾波器電路系統1406c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但實施例之範疇不限於此方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四相降頻轉換及/或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用於影像抑制(舉例而言,Hartley影像抑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及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經配置分別用於直接降頻轉換及/或直接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
統1406a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可經組配用於超外差式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為類比基頻信號,但實施例之範疇不限於此方面。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為數位基頻信號。在此等替代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406可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類比轉換器(DAC)電路系統,且基頻電路系統1404可包括數位基頻介面以與RF電路系統1406通訊。
在一些雙模式實施例中,可提供單獨無線電IC電路系統以用於處理每一頻譜之信號,但實施例之範疇不限於此方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可為分率N合成器或分率N/N+1合成器,但實施例之範疇不限於此方面,此係因為其他類型之頻率合成器可為適合的。舉例而言,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可為△-δ合成器、頻率倍增器,或包含具有分頻器之鎖相迴路的合成器。
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可經組配以基於頻率輸入及分頻器控制輸入而合成輸出頻率以供RF電路系統1406之混頻器電路系統1406a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為分率N/N+1合成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頻率輸入可由壓控振盪器(VCO)提供,但此並非要求。分頻器控制輸入可由基頻電路系統1404或應用處理器1402提供,取決於所要輸出頻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基於由應用處理器1402指示之頻道自查找表判定分頻器控制輸入(舉例而言,N)。
RF電路系統1406之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可包括分頻器、延遲鎖定迴路(DLL)、多工器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頻器可為雙模分頻器(DMD),且相位累加器可為數位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實施例中,DMD可經組配以(舉例而言,基於進位輸出)將輸入信號除以N或N+1以提供分率分頻比。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DLL可包括一組級聯可調諧延遲元件,相位偵測器,電荷泵及D型正反器。在此等實施例中,延遲元件可經組配以將VCO時段斷裂為Nd個相等相位封包,其中Nd為延遲線中延遲元件的數目。以此方式,DLL提供負回饋以有助於確保經由延遲線之總延遲為一個VCO循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1406d可經組配以產生載波頻率作為輸出頻率,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載波頻率之倍數(舉例而言,兩倍之載波頻率、四倍之載波頻率)且結合正交產生器及分頻器電路系統來使用,以產生在載波頻率下相對於彼此具有多個不同相位之多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LO頻率(fLO)。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1406可包括IQ/極性轉換器。
FEM電路系統1408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經組配以進行以下操作之電路系統:對接收自一或多個天線1410之RF信號進行操作、放大所接收信號且提供所接收信號之放大版本至RF電路系統1406以供進一步處理。FEM電路系統1408亦可包括傳輸信號路徑,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經組配以放大由RF電路系統1406提供之用於傳輸之信號以供一或多個天線1410中
之一或多者傳輸的電路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FEM電路系統1408可包括TX/RX開關以在傳輸模式操作與接收模式操作之間切換。FEM電路系統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FEM電路系統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以放大所接收RF信號,且提供經放大所接收RF信號作為(舉例而言,至RF電路系統1406之)輸出。FEM電路系統1408之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以放大(舉例而言,由RF電路系統1406提供之)輸入RF信號,及一或多個濾波器以產生RF信號以供後續傳輸(舉例而言,由一或多個天線1410中之一或多者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UE裝置1400可包括額外元件,舉例而言,諸如記憶體/儲存器、顯示器、相機、感測器、及/或輸入/輸出(I/O)介面。
以下內容係關於另外實例。
實例1為一種一網路實體之設備,其能夠管理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網路實體包含處理電路系統以:判定將該UE自由一第一PDN閘道器(P-GW)管理之一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一第二PDN連接;選擇一第二P-GW以管理該第二PDN連接;產生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至少一個網路節點的組配資料;以及產生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一演進型NodeB(eNB)的組配資料。
在實例2中,實例1之標的物可進一步包含傳輸電路系統以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向該UE傳輸使用該第二PDN連接之一邀請。
在實例3中,實例1至實例2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處理電路系統,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判定該UE已自鄰近於該第一P-GW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鄰近於該第二P-GW之一第二位置。
在實例4中,實例3至實例4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傳輸電路系統,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向該第二P-GW提供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該至少一個網路節點的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
在實例5中,實例1至實例4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處理電路系統,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為該第二PDN連接分配一新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至少一者。
在實例6中,實例1至實例5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處理電路系統,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向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至少一個網路節點提供用於該eNB之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
在實例7中,實例1至實例6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處理電路系統,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向該eNB提供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該至少一個網路節點的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及用於該UE的一新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該至少一者。
在實例8中,實例1至實例7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傳輸電路系統,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將含有用於該UE之該新IP首碼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路由器廣告(RA)訊息發送至該UE。
在實例9中,實例1至實例8中任一者之標的
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在終止該第一PDN連接之前建立該第二PDN連接。
實例10為一種一演進型NodeB(eNB)之設備,其能夠管理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eNB包含處理電路系統以:判定將資料訊務之一部分自由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管理之一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一第二PDN連接;以及選擇一第二P-GW以管理該第二PDN連接。
在實例11中,實例10之標的物可進一步包含傳輸電路系統以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的至少一部分及一組路徑選擇規則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IP位址的該至少一部分及路徑選擇規則傳輸至該UE;以及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向該UE傳輸針對藉由該組路徑選擇規則所判定之所選資料訊務使用該第二PDN連接的一邀請。
在實例12中,實例10至實例11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為該第二PDN連接分配一新IP位址或IP首碼。
在實例13中,實例10至實例12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發送含有用於該UE之該新IP首碼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路由器廣告(RA)訊息。
在實例14中,實例10至實例13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在終止該第一PDN連接之前建立該第二PDN連接。
在實例15中,實例10至實例14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該第二PDN連接提供對定位於與該eNB鄰近之一行動邊緣計算伺服器的存取。
在實例16中,實例10至實例15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該第二PDN連接之該組路徑選擇規則包含與一訊務選擇濾波器相關聯的該UE之一IP位址優先化清單,該清單包括一或多個IP標頭欄位及/或完整網域名稱之一清單及/或應用識別符之一清單。
實例17為一種一網路存取點之設備,該網路存取點包含處理電路系統以:自一演進型NodeB(eNB)接收一請求,該請求利用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來管理與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以使用被定位於與該網路存取點鄰近之一第二P-GW來建立與該UE之一第二PDN連接;以及回應於該請求,為被定位於與該網路存取點鄰近之該第二P-GW分配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IP首碼。
在實例18中,實例17之標的物可包含傳輸電路系統,該傳輸電路系統將被定位於與該網路存取點鄰近之該P-GW的該IP位址轉發至該eNB,用於進一步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以及向該UE傳輸針對該UE之資料訊務的一部分使用該第二PDN連接的一邀請。
在實例19中,實例17至實例18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告知該eNB該網路存取點經由X2傳訊以通訊方式耦接至該第二P-GW。
在實例20中,實例17至實例19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該P-GW與該網路存取點同置。
在實例21中,實例17至實例20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第二網路存取點包含位於由該eNB涵蓋之一服務區域內的一增強器胞元。
在實例22中,實例17至實例21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傳輸電路系統,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以發送含有用於該UE之該新IP首碼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路由器廣告(RA)訊息。
在實例23中,實例17至實例22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在終止該第一PDN連接之前建立該第二PDN連接。
實例24為一種一演進型NodeB(eNB)之設備,其能夠管理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eNB包含處理電路系統以:判定將該UE自由以通訊方式耦接至該eNB之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管理的一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以通訊方式耦接至一網路存取點之一第二P-GW管理的一第二PDN連接;以及自該網路存取點接收被定於鄰近該網路存取點之該第二P-GW的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至少一者。
在實例25中,實例24之標的物可包含傳輸電路系統,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將該第二P-GW的一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該至少一者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該至少一者及路徑選擇規則轉
發至該UE;以及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向該UE傳輸使用該第二PDN連接之一邀請。
在實例26中,實例24至實例25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處理電路系統,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以偵測該UE已進入該網路存取點之一涵蓋區域。
在實例27中,實例24至實例26中任一者之標的物可包含一配置,其中在終止該第一PDN連接之前建立該第二PDN連接。
在各種實例中,本文中所論述之操作可經實施為硬體(舉例而言,電路系統)、軟體、韌體、微碼或其組合,其可為電腦程式產品予以提供,舉例而言,包括在其上儲存有用以程式化電腦以執行本文中所論述之程序的指令(或軟體程序)的有形(舉例而言,非暫時性)機器可讀或電腦可讀媒體。又,術語「邏輯」藉由實例說明可包括軟體、硬體或軟體與硬體之組合。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儲存裝置,諸如本文中所論述之彼等儲存裝置。
說明書中參考「一個實例」或「一實例」意謂結合實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包括於至少一實施中。片語「在一個實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各處之出現可或可不全部指代同一實例。
又,在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使用術語「耦接」及「連接」連同其衍生詞。在一些實例中,「連接」可用以指示兩個或多於兩個元件與彼此直接實體或電氣接觸。「耦接」可意謂兩個或多於兩個元件直接實體或電氣接觸。然而,「耦接」亦可意謂兩個或多於兩個元件可能與彼此非直接接觸,但仍可與彼此協作或互動。
因此,雖然已用特定於結構特徵及/或方法動作之語言描述實例,但應理解,所主張標的物可不限於所描述特定特徵或動作。實情為,特定特徵及動作經揭露為實施所主張標的物之樣本形式。
100‧‧‧3GPP LTE網路
101‧‧‧核心網路(CN)
102‧‧‧空氣介面存取網路E UTRAN
103‧‧‧服務GPRS支援節點
104‧‧‧行動性管理實體
105‧‧‧歸屬用戶伺服器(HSS)
106‧‧‧服務閘(SGW)
107‧‧‧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器
108‧‧‧策略及計費規則功能(PCRF)管理器
110‧‧‧演進型NodeB(eNB)
111‧‧‧使用者裝備(UE)
S1、S3、S4、S5‧‧‧介面
Claims (24)
- 一種網路實體,其能夠管理針對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網路實體包含處理電路系統用以:判定將該UE從一由一第一PDN閘道器(P-GW)所管理之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一第二PDN連接;選擇一第二P-GW以管理該第二PDN連接;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的至少一部分及一組路徑選擇規則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IP位址的該至少一部分及路徑選擇規則傳輸至該UE;以及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對該UE傳輸針對藉由該組路徑選擇規則所判定之所選資料訊務使用該第二PDN連接的一邀請。
- 如請求項1之網路實體,其進一步包含傳輸電路系統用以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對該UE傳輸使用該第二PDN連接之一邀請。
- 如請求項1之網路實體,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判定該UE已從鄰近於該第一P-GW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鄰近於該第二P-GW之一第二位置。
- 如請求項3之網路實體,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對該第二P-GW提供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該至少一個網路節點的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
- 如請求項4之網路實體,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為該第二PDN連接分配一新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一新IP首碼中之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1之網路實體,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 對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至少一個網路節點提供用於該eNB之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
- 如請求項1之網路實體,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對該eNB提供用於該第二PDN連接中之該至少一個網路節點的一隧道端點傳送位址及用於該UE的一新IP位址或一新IP首碼中之該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7之網路實體,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將含有用於該UE之該新IP首碼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路由器廣告(RA)訊息發送至該UE。
- 如請求項1之網路實體,其中該第二PDN連接係在該第一PDN連接被終止之前建立。
- 一種一演進型NodeB(eNB)之設備,其能夠管理針對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eNB包含處理電路系統用以:判定將來自該UE的資料訊務之一部分從一由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所管理之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一第二PDN連接;選擇一第二P-GW以管理該第二PDN連接;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的至少一部分及一組路徑選擇規則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IP位址的該至少一部分及路徑選擇規則傳輸至該UE;以及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對該UE傳輸針對藉由該組路徑選擇規則所判定之所選資料訊務使用該第二PDN連接的一邀請。
- 如請求項10之設備,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為該第二PDN連接分配一新IP位址或一新IP首碼。
- 如請求項10之設備,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發送含有用於該UE之該新IP首碼之至少一部分的一 路由器廣告(RA)訊息。
- 如請求項10之設備,其中該第二PDN連接係在該第一PDN連接被終止之前建立。
- 如請求項10之設備,其中該第二PDN連接提供對被定位於與該eNB鄰近之一行動邊緣計算伺服器的存取。
- 如請求項10之設備,其中該第二PDN連接之該組路徑選擇規則包含與一訊務選擇濾波器相關聯的該UE之一IP位址優先化清單,該清單包括一或多個IP標頭欄位及/或完整網域名稱之一清單及/或應用識別符之一清單。
- 一種一網路存取點之設備,該網路存取點包含處理電路系統用以:接收來自一演進型NodeB(eNB)之一請求以使用被定位於與該網路存取點鄰近之一第二P-GW建立與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第二PDN連接,該請求利用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來管理與該UE之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回應於該請求,為被定位於與該網路存取點鄰近之該第二P-GW分配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一新IP首碼;將被定位於與該網路存取點鄰近之該P-GW的該IP位址轉發至該eNB,以供進一步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以及對該UE傳輸針對該UE之資料訊務的一部分使用該第二PDN連接的一邀請。
-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將該網路存取點係經由X2傳訊通訊地耦接至該第二P-GW告知該eNB。
-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第二P-GW與該網路存取點被同置。
-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網路存取點包含位於由該eNB所涵蓋之一服務區域內的一增強器胞元。
-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傳輸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發送含有用於該UE之該新IP首碼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路由器廣告(RA)訊息。
-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第二PDN連接係在該第一PDN連接被終止之前建立。
- 一種一演進型NodeB(eNB)之設備,其能夠管理針對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封包資料網路(PDN)連接,該eNB包含處理電路系統用以:判定將該UE從一由通訊地耦接至該eNB之一第一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所管理的第一PDN連接切換至一由通訊地耦接至一網路存取點之一第二P-GW所管理的第二PDN連接;接收來自該網路存取點的被定位於鄰近該網路存取點之該第二P-GW的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至少一者將該第二P-GW的一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該至少一者轉發至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控制平面相關聯的一網路實體;將該第二PDN連接之一IP位址或IP首碼中之該至少一者及路徑選擇規則轉發至該UE;以及使用一存取層傳訊或一非存取層傳訊中之至少一者對該UE傳輸使用該第二PDN連接之一邀請。
- 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該處理電路系統經組配用以:偵測該UE已進入該網路存取點之一涵蓋區域。
- 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該第二PDN連接係在該第一PDN連接被終止之前建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39750P | 2015-10-09 | 2015-10-09 | |
US62/239,750 | 2015-10-09 | ||
PCT/US2016/028281 WO2017062065A1 (en) | 2015-10-09 | 2016-04-19 | Network initiated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
WOPCT/US16/28281 | 2016-04-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14434A TW201714434A (en) | 2017-04-16 |
TWI709311B true TWI709311B (zh) | 2020-11-01 |
Family
ID=55911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6118A TWI709311B (zh) | 2015-10-09 | 2016-08-16 | 網路啓始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技術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609740B2 (zh) |
CN (2) | CN112566201A (zh) |
DE (1) | DE112016004595T5 (zh) |
HK (1) | HK1254713A1 (zh) |
TW (1) | TWI709311B (zh) |
WO (1) | WO20170620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66201A (zh) | 2015-10-09 | 2021-03-26 | 苹果公司 |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
WO2017107203A1 (zh) * | 2015-12-25 | 2017-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US11558788B2 (en) * | 2016-01-20 | 2023-01-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mproved service continuity with mobile edge computing |
US10554614B2 (en) * | 2016-06-23 | 2020-02-0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Utilizing service tagging for encrypted flow classification |
CN109155797B (zh) * | 2017-03-08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KR102247424B1 (ko) * | 2017-03-31 | 2021-05-04 |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 Nr 및 5gc에서의 애플리케이션 토폴로지 인식형 사용자 평면 선택 |
TWI667892B (zh) * | 2017-08-18 | 2019-08-01 | 國立成功大學 | 應用於物聯網之無線射頻系統 |
JP7175977B2 (ja) * | 2017-10-30 | 2022-11-21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サービスの信頼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
CN109818868B (zh) * | 2017-11-20 | 2021-06-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边缘网络能力开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1516705B2 (en) * | 2017-12-27 | 2022-11-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JP7040763B2 (ja) * | 2018-03-28 | 2022-03-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6623268B1 (ja) * | 2018-09-26 | 2019-12-18 |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 制御プレーン機器、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WO2020167820A1 (en) * | 2019-02-12 | 2020-08-20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ploy user plane function (upf) and edge computing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vnfs) in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fv) environment networks |
CN110602727B (zh) * | 2019-08-28 | 2023-02-03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协作mec系统计算任务卸载模式选择方法 |
US11245569B2 (en) * | 2019-09-20 | 2022-02-08 | T-Mobile Us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identification of network node initiator errors |
CN113381843B (zh) * | 2020-02-25 | 2023-09-0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09986A1 (en) * | 2007-10-31 | 2009-04-30 | Fan Zhao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lection of a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when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
US20120307799A1 (en) * | 2010-02-12 | 2012-12-06 | Nec Europe Ltd. |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pdn connections to the same apn |
TW201320696A (zh) * | 2011-07-01 | 2013-05-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支援區域ip存取及選出ip訊務卸載方法及裝置 |
US20150249999A1 (en) * | 2014-02-28 | 2015-09-03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Rehoming |
WO2015150875A1 (en) * | 2014-04-04 | 2015-10-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ccess management with multipath transpor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86000B2 (en) * | 2001-04-17 | 2008-06-10 | Nokia Corporation | Packet mode speech communication |
US7912009B2 (en) * | 2006-02-03 | 2011-03-22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in inter-technology networks |
CN101026861A (zh) * | 2006-02-23 | 2007-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台与演进分组核心网间连接建立的方法 |
CN101052212B (zh) * | 2006-04-03 | 2010-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重新附着网络的方法 |
US8295830B1 (en) * | 2007-05-09 | 2012-10-23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uthorization of local breakout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ervices |
CN101330753B (zh) * | 2007-06-22 | 2014-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创建方法、资源删除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1350952B (zh) * | 2007-07-22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域核心网重用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FI20075631A0 (fi) * | 2007-09-10 | 2007-09-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netelmä, radiojärjestelmä ja tukiasema |
CN101552978B (zh) * | 2008-03-31 | 2011-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路由优化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EP2314100B1 (en) * | 2008-06-18 | 2011-12-2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continuity between multiple 3GPP networks |
US8761007B1 (en) * | 2008-10-21 | 2014-06-24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a mobile device from creating a routing loop in a network |
US8743696B2 (en) * | 2009-08-07 | 2014-06-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obile transport solution for offloading to an alternate network |
CN102045692B (zh) * | 2009-10-26 | 2014-01-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控制面与媒体面分离的网络架构实现的通信网络 |
US20140193154A1 (en) * | 2010-02-22 | 2014-07-10 | Vello Systems, Inc. | Subchannel security at the optical layer |
US8531947B2 (en) * | 2010-03-31 | 2013-09-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ngle and dual internet protocol bearer support |
EP2440002B1 (en) * | 2010-10-05 | 2016-03-23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APN 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
US8559299B2 (en) * | 2010-11-30 | 2013-10-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obile gateways in pool for session resilience |
JP5011439B2 (ja) * | 2011-01-07 | 2012-08-2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管理ノード及びサービング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
WO2012093640A1 (ja) * | 2011-01-07 | 2012-07-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管理ノード及びサービング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
JP5021821B2 (ja) * | 2011-01-07 | 2012-09-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管理ノード及びサービング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
CN102137474A (zh) * | 2011-01-28 | 2011-07-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网关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US8837405B2 (en) * | 2011-02-24 | 2014-09-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a time to transfer multiple PDN contexts during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ff |
US20130089076A1 (en) * | 2011-04-01 | 2013-04-1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Local / remote ip traffic access and selective ip traffic offload service continuity |
CN102740268B (zh) * | 2011-04-07 | 2017-04-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及终端移动性管理的系统 |
US8873398B2 (en) * | 2011-05-23 | 2014-10-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mplementing EPC in a cloud computer with openflow data plane |
EP2730145A1 (en) * | 2011-07-05 | 2014-05-14 | NEC Europe Ltd. | Method for supporting selection of pdn connections for a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
US8762501B2 (en) * | 2011-08-29 | 2014-06-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mplementing a 3G packet core in a cloud computer with openflow data and control planes |
JP6130836B2 (ja) * | 2011-09-12 | 2017-05-1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Fdd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を用いる移動通信における拡張ローカルアクセス |
US9510256B2 (en) * | 2011-09-20 | 2016-11-29 | Wildfire.Exchange, Inc. | Seamless handoff, offload, and load balancing in integrated Wi-Fi/small cell systems |
TW201316815A (zh) * | 2011-10-01 | 2013-04-16 |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 基地台及其傳輸路徑建立方法 |
CN103188617B (zh) * | 2011-12-27 | 2016-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实体及系统 |
US20130223226A1 (en) * | 2012-02-29 | 2013-08-29 | Dell Products,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plit Data Plane in a Flow-Based Switching Device |
CN103533666B (zh) * | 2012-07-02 | 2019-06-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CN102791010B (zh) * | 2012-07-16 | 2014-11-0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双通道的异构系统垂直切换方法 |
EP2946591A4 (en) * | 2013-01-17 | 2016-08-17 | Intel Ip Cor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TRAFFIC DISCHARGING WITHOUT SERVICE INTERFERENCE |
US10412649B2 (en) * | 2013-03-22 | 2019-09-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331296A1 (en) * | 2013-05-01 | 2014-1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chanism for gateway discovery layer-2 mobility |
US11218928B2 (en) * | 2013-05-06 | 2022-01-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ffic steering from a first access network to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
US9882733B2 (en) * | 2013-06-14 | 2018-0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igrating eMBMS into a cloud computing system |
EP3025540A4 (en) * | 2013-07-26 | 2017-03-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ignal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 |
US9510376B2 (en) * | 2013-09-25 | 2016-11-2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Tunneling packet exchang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protocol based networks |
US20160212773A1 (en) * | 2013-10-10 | 2016-07-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Pool of network gateways |
US9860792B2 (en) * | 2013-10-18 | 2018-01-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Network device for supporting gateway chan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
WO2015069551A1 (en) * | 2013-10-30 | 2015-05-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ordinated packet data network change for select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offload |
WO2015066894A1 (zh) * | 2013-11-08 | 2015-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转发面迁移方法、控制器及网关 |
US9992721B2 (en) * | 2013-12-27 | 2018-06-0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
US9363846B2 (en) * | 2014-01-03 | 2016-06-07 | Sony Corporation | Routing of long-lived traffic when using SIPTO |
US9386503B2 (en) * | 2014-01-03 | 2016-07-05 | Sony Corporation | Routing of long-lived traffic when using sipto |
JP6441951B2 (ja) * | 2014-02-19 | 2018-12-19 |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システム間モビリティのためのサービングゲートウェイ拡張 |
KR102010323B1 (ko) * | 2014-02-21 | 2019-08-13 |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 통합된 소형 셀 및 wifi 네트워크들에서의 핸드오버 |
WO2015131926A1 (en) * | 2014-03-04 | 2015-09-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Gmbh | Ran based gateway functions |
KR102279486B1 (ko) * | 2014-03-13 | 2021-07-2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50289224A1 (en) * | 2014-04-03 | 2015-10-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REGISTRATION FOR VoLTE DEVICES IN LTE NETWORKS |
CN106464743B (zh) * | 2014-04-11 | 2019-10-01 | 诺基亚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软件定义联网中的多租赁 |
US20170026824A1 (en) * | 2014-04-17 | 2017-01-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routing rules |
US10142894B2 (en) * | 2014-06-03 | 2018-11-27 | Intel Corporation | Interworking/co-existence of integrated WLAN/3GPP RAT architectures with legacy WLAN/3GPP interworking solutions |
US10419495B2 (en) * | 2014-07-25 | 2019-09-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awful intercept systems and methods in LI systems |
KR20160014382A (ko) * | 2014-07-29 | 2016-02-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앵커 게이트웨이를 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9986478B2 (en) * | 2014-09-15 | 2018-05-29 | Apple Inc. | Enhanced Wi-Fi-cellular mobility |
US20180167854A1 (en) * | 2014-09-25 | 2018-06-1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mme, and control method |
US10390377B2 (en) * | 2014-09-29 | 2019-08-2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Local breakout in small cell architecture |
EP3202214B1 (en) * | 2014-10-03 | 2021-08-25 | Intel Corporation |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during handover |
KR101896393B1 (ko) * | 2014-10-07 | 2018-09-10 |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무선 단말, 제어 장치, 및 이들의 방법 |
US10136374B2 (en) * | 2014-11-07 | 2018-11-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user equipments for controlling IP flow mobil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EP3332517B1 (en) * | 2015-08-05 | 2024-05-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ep packet inspection indication for a mobile cdn |
US20180249317A1 (en) * | 2015-08-28 | 2018-08-30 | Nec Corporation | Terminal, network nod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medium |
CN112566201A (zh) | 2015-10-09 | 2021-03-26 | 苹果公司 |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
WO2021025463A1 (en) * | 2019-08-05 | 2021-02-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voice service qua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6
- 2016-04-19 CN CN202011450725.2A patent/CN112566201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4-19 DE DE112016004595.6T patent/DE112016004595T5/de active Pending
- 2016-04-19 CN CN201680052149.1A patent/CN108029060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19 US US15/765,542 patent/US106097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4-19 WO PCT/US2016/028281 patent/WO201706206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8-16 TW TW105126118A patent/TWI709311B/zh active
-
2018
- 2018-10-26 HK HK18113724.6A patent/HK1254713A1/zh unknown
-
2020
- 2020-03-30 US US16/835,040 patent/US11405836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30 US US17/855,137 patent/US11930413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2-23 US US18/586,385 patent/US20240251311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09986A1 (en) * | 2007-10-31 | 2009-04-30 | Fan Zhao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lection of a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when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
US20120307799A1 (en) * | 2010-02-12 | 2012-12-06 | Nec Europe Ltd. |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pdn connections to the same apn |
TW201320696A (zh) * | 2011-07-01 | 2013-05-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支援區域ip存取及選出ip訊務卸載方法及裝置 |
US20150249999A1 (en) * | 2014-02-28 | 2015-09-03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Rehoming |
WO2015150875A1 (en) * | 2014-04-04 | 2015-10-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ccess management with multipath transpor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59432A1 (en) | 2020-11-12 |
US20180310350A1 (en) | 2018-10-25 |
CN112566201A (zh) | 2021-03-26 |
US20220338083A1 (en) | 2022-10-20 |
TW201714434A (en) | 2017-04-16 |
US10609740B2 (en) | 2020-03-31 |
US20240251311A1 (en) | 2024-07-25 |
WO2017062065A1 (en) | 2017-04-13 |
CN108029060B (zh) | 2020-12-04 |
US11405836B2 (en) | 2022-08-02 |
CN108029060A (zh) | 2018-05-11 |
HK1254713A1 (zh) | 2019-07-26 |
US11930413B2 (en) | 2024-03-12 |
DE112016004595T5 (de) | 2018-07-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9311B (zh) | 網路啓始之封包資料網路連接技術 | |
US20220279607A1 (en) | Layer 2 Relay Protocols and Mobility Relay Method | |
TWI727002B (zh) | 用於行動邊緣運算(mec)車聯網(v2x)的裝置及方法 | |
TWI712278B (zh) | 在多輸入多輸出通訊系統中之束間移動控制技術 | |
US11757506B2 (en) | Beamforming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 |
US10673682B2 (en) | Network resource model to support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 |
US10666334B2 (en) | Beamforming train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 |
CN107852635B (zh) |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 |
US11129072B2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multiple anchors for multi-homing | |
US11018903B2 (en) |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beamformed reference signals | |
US11265884B2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bearer and access category mapping | |
US11502805B2 (en) | Resource mapping schem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on new radio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
WO2017062057A1 (en) |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with multi-rat aggregation | |
CN111165031B (zh) | 在载波聚合或双连接下针对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的定时提前调节延迟 | |
KR20210054007A (ko) | 정책 및 제어 기능에 의한 사용자 장비로의 v2x 정책 및 파라미터 프로비저닝 | |
CN109314618B (zh) |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