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635B -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635B
CN107852635B CN201580081488.8A CN201580081488A CN107852635B CN 107852635 B CN107852635 B CN 107852635B CN 201580081488 A CN201580081488 A CN 201580081488A CN 107852635 B CN107852635 B CN 107852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bearer
network
network access
w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635A (zh
Inventor
S·辛格
N·西梅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52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用于识别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受害方和入侵方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一个示例中,一种能够管理包括多个异构无线接入技术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中的承载的eNB的装置,eNB包括处理电路,用于:确定将要分配给网络中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以及将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还公开并且要求其它示例。

Description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相关申请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5年8月7日提交的题为“MULTI-USER BASEDSPLITTING FOR MULTI-RAT AGGREGATION(MUS)”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No.62/202,676的优先权的权益,后者的公开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子通信的领域。更具体地,各方面总体上涉及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背景技术
使得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承载分离成为可能的技术可以例如在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通信系统中找到实用性。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提供具体实施方式。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标号来指示类似或相同的项。
图1A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可以实现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3GPP LTE网络中的组件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图1B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网络架构中的组件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图2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数据架构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图3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网络架构的示意性说明。
图4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高层次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反馈流程的示意性说明。
图9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呼叫流程的示意性说明。
图11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可以用在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传送状态块的示意性说明。
图12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可以用在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PDCP状态报告的示意性说明。
图13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可以用在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PDCP WLAN控制分组的示意性说明。
图14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图15和图16分别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3GPP类型无线接入网标准的UE与eNodeB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结构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图17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图18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选地可以包括触摸屏的图10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19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组件的示意性框图说明。
应理解,为了说明的简明性和清楚性,附图所示的要素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为了清楚,一些要素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它要素被夸大。此外,如果认为合适,在附图之间重复标号,以指示对应和/或类似要素。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个示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各个示例。在其它实例中,并未详细描述公知方法、过程、组件和电路,以免掩盖特定示例。此外,可以使用各种手段(例如,集成半导体电路(“硬件”)、组织为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某种组合)来执行示例的各个方面。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对“逻辑”的引用应当表示硬件、软件或其某种组合。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引用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不一定全指代同一实施例。此外,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来组合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词语“示例性”在此用于表示“充当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理解为必然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各种操作可以依次并且以最有助于理解所要求的主题的方式被描述为多个离散操作。然而,描述的顺序不应当理解为暗示这些操作必然是依赖于顺序的。特别地,无需按呈现的顺序执行这些操作。可以按与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操作。在附加实施例中可以执行各种附加操作和/或可以省略所描述的操作。
如以上简要描述的那样,使得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承载分离成为可能的技术可以例如在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通信系统中找到实用性。本文所描述的主题通过提供在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平台和多个用户上动态地分离业务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其它问题。在一些方面中,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提供与给定锚定基站(即,eNB)关联的各用户之间的公平性。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算法基于使所有用户上的延迟的对数之和最小化,这促进eNB的各用户之间的带宽分配公平。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技术仅需要与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状态有关的信息的最小交换,使得它们尤其顺应于具有非共站WLAN/LTE部署的实现方式。
第一示例算法可能需要对WLAN AP(接入点)的升级,以在WLAN AP与eNB之间包括控制接口。第二算法不需要对现有WLAN AP的升级。虽然在LTE接入点(例如,eNB)与WLAN接入点之间的业务的聚合的背景下描述所提出的方法,但是该算法和关联的益处同等地可适用于其它RAT上的聚合以及同一RAT上的多个链路(例如,授权频段和免授权频段、多信道聚合以及多于一个RAT上的5G、毫米波RAT、WiGiG、双连接性链路等)的聚合。
在一些示例中,承载分离算法可以是动态的,并且允许对实时测量进行各接入点之间的承载分离分配,从而考虑LTE和WLAN接入点上的每个用户的链路质量、拥塞、传播延迟以及业务要求。该算法也可以考虑各个无线链路之间的回传延迟的改变,并且对于非理想延迟是鲁棒的。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取决于各个无线链路上的动态链路质量,算法也可以能够自动地回退到非承载分离操作模式。算法也可以针对并非被预期实质上受益于承载分离的承载/用户而有选择地关闭承载分离。
以下参照图1A-图19描述这些技术和可以包括这些技术的通信系统的附加特征和特性。
图1A示出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包括能够实现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3GPP LTE网络100的总体架构的示例性框图。图1A总体还示出示例性网络元件和示例性标准化接口。在高层次上,网络100包括核心网(CN)101(又称为演进分组系统(EPC))以及空中接口接入网E-UTRAN 102。CN 101负责连接到网络的各个用户设备(UE)的总体控制以及承载的建立。虽然并未明确描绘,但是CN 101可以包括功能实体(例如,归属代理和/或ANDSF服务器或实体)。E UTRAN102负责所有无线电有关的功能。
CN 101的主要示例性逻辑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服务GPRS支持节点103、移动性管理实体104、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5、服务网关(SGW)106、PDN网关107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管理器108。CN 101的每一个网络元件的功能是公知的并且在此不描述。虽然在此并未描述,但是CN 101的每一个网络元件通过公知的示例性标准化接口(在图1A中指示其中的一些,例如接口S3、S4、S5等)而互连。
虽然CN 101包括很多逻辑节点,但是E-UTRAN接入网102由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111(图1A中仅描绘其中一个)的至少一个节点(例如,演进节点B(基站(BS)、eNB或eNodeB)110)形成。UE 111在此又称为无线设备(WD)和/或订户站(SS),并且可以包括M2M类型设备。在一个示例中,UE 111可以通过LTE-Uu接口耦合到eNB。在一个示例性配置中,E-UTRAN接入网102的单个小区提供(具有多个天线设备的)一个基本本地化的地理传输点,其向一个或多个UE提供接入。在另一示例性配置中,E-UTRAN接入网102的单个小区提供(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设备的)多个在地理上基本隔离的传输点,其中,每个传输点同时向一个或多个UE提供接入,并且其中,为一个小区定义信令比特,使得所有UE共享同一空间信令维度化。对于正常用户业务(与广播相反),在E-UTRAN中不存在集中式控制器;因此,E-UTRAN架构认为是平坦的。eNB通常通过称为“X2”的接口彼此互连,并且通过S1接口互连到EPC。更具体地,eNB通过S1 MME接口连接到MME 104,并且通过S1 U接口连接到SGW 106。eNB与UE之间运行的协议通常称为“AS协议”。各个节点的细节是公知的,并且在此不描述。
eNB 110掌管物理(PHY)层、介质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层,这些层在图1A中未示出并且包括用户面头压缩和加密的功能。eNB110还提供与控制面对应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功能,并且执行很多功能,包括无线资源管理、准入控制、调度、强制所协商的上行链路(UL)QoS、小区信息广播、用户面和控制面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DL/UL用户面分组头的压缩/解压。
eNB 110中的RRC层覆盖与无线承载有关的所有功能(例如,无线承载控制、无线准入控制、无线移动性控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二者中的对UE的资源的调度和动态分配、为了高效使用无线电接口而进行的头压缩、通过无线电接口发送的所有数据的安全性以及至EPC的连接性)。RRC层基于UE 111所发送的邻小区测量来进行切换决定,生成通过空中对UE111的寻呼,广播系统信息,控制UE测量上报(例如,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的周期性),并且将小区级临时标识符分配给活跃UE 111。RRC层还执行在切换期间将UE上下文从源eNB传送到目标eNB,并且提供用于RRC消息的完整性保护。另外,RRC层负责无线承载的建立和维护。
图1B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网络架构中的组件的示意性框图说明。参照图1B,在一些示例中,双无线电用户设备(UE)111可以通过多种网络无线接入技术(RAT)获得对网络(例如,互联网)的接入。在图1B所描绘的示例中,UE 111可以通过WLAN接入点120或蜂窝接入点(例如,演进节点B(基站(BS)、eNB或eNodeB))110之一或二者接入网络,WLAN接入点或蜂窝接入点进而可以通过通信方式耦合到服务网关(S-GW 106)和PDN网关(PDN-GW)107。
本文所描述的是用于在WLAN接入点120与eNB接入点110之间分离用于UE 111的承载业务的技术。图2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数据架构的示意性框图说明。参照图2,在一些示例中,通信数据被缓冲在分组缓冲器210中,然后提供给传输分离器212,传输分离器在WLAN分组缓冲器220与LTE分组缓冲器230之间分离数据。WLAN分组缓冲器中的数据受WLAN协议栈222管理,而LTE分组缓冲器中的数据受LTE协议栈232管理。
WLAN调度器224调度正经由WLAN接入点120发送的数据,而LTE调度器234调度正经由LTE接入点130发送的数据。WLAN调度器224和LTE调度器234可以进行通信,以共享调度度量。此外,WLAN调度器224和WLAN分组缓冲器220可以交换数据请求。类似地,LTE调度器234和LTE分组缓冲器230可以交换数据请求。
图3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通信系统300的网络架构的示意性说明。系统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每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330。多个UE 310可以遍及系统300而定位。系统300可以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点320,接入点可以将业务从UE 310传送到通信网络。
基站330可以体现为但不限于演进节点B(eNB或eNodeB)、宏小区基站、微微小区基站、毫微微小区基站等。UE 310可以体现为但不限于移动站(MS)、订户站(SS)、机器到机器类型(M2M类型)设备、消费者端设备(CPE)、用户设备(UE)、笔记本类型计算机、平板类型设备、蜂窝电话、智能类型设备、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信息处理系统等,如本文所描述的那样。接入点320可以体现为但不限于WLAN接入点。
本文所描述的是可以在3GPP LWA操作中实现的用于承载分离的技术以及Xw(即,eNB到WLAN端接点)或Uu(UE到eNB)上的关联的信令流。图4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高层次操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4,在操作410,UE从异构网络中的多个接入点接收数据。在图3中所描绘的示例中,UE 310可以从eNB 330和/或一个或多个WLAN接入点320接收数据。在操作420,UE估计WLAN接入点320上的吞吐量、eNB 330的PHY速率以及关于网络的回传延迟。这些参数可以由UE或WLAN接入点320例如使用GTP-U协议和/或X2AP协议通过WLAN接入点320与eNB之间的Xw接口转发到eNB。在一些示例中,Xw-AP协议可以提供附加WLAN参数(例如,WLAN负载、WLANSTA计数(即,与WLAN关联的UE的数量)、WLAN数据率、WLAN平均接入延迟)。eNB可以使用这些参数生成WLAN吞吐量的估计。例如,eNB可以通过平均接入延迟来估计WLAN数据率,并且将其除以与WLAN AP关联的用户的数量。替代地,该信息可以来自已经捕获的UE。
eNB接收参数,并且在操作425,eNB确定将要分配给第一网络接入点(例如,eNB)的承载的第一部分以及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例如,WLAN接入点320)的承载的第二部分。在操作430,eNB将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第一网络接入点(例如,eNB),并且将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例如,WLAN接入点320)。
在一些示例中,eNB在操作425所实现的承载分离算法使所有UE上的延迟的对数之和最小化,或者使网络中的所有UE上的吞吐量的对数之和最大化。求和对数吞吐量是比例公平度量的示例。
一种示例算法寻求通过以闭式解的方式求解凸优化问题来获得每个用户在多个RAT上的业务分离的可接受的比率。该算法基于以下项来动态地调谐每个用户在每个链路上发送的业务的比率:(a)活跃UE在它们各自的WLAN AP上的吞吐量(例如,对UE k而言为Rk);(b)eNodeB上的UE的物理层数据率(例如,用于UE k而言为Ck);以及(c)eNB-WLAN回传延迟(D)。这些度量可以从各个AP直接发送到eNB,或者由UE通过LTE链路发送。
使用这些度量,该算法确定LTE链路上将要分配给每个用户的资源的合适分数(称为pk)。可以以随后吞吐量比率的比率(即,pkCk:Rk)获得最优分离比率。图7中示出协议操作,其中,两个AP锚定在eNB处,以用于各关联的用户之间的业务分离。
在图3中所描绘的示例中,操作在正交频段/RAT中的接入点320所服务的多个小小区(即,协助(booster)小区)在锚定基站330的覆盖区域内重叠。锚定基站330服务于与之关联的UE 310以及与接入点320所服务的协助小区关联的UE 310。每个UE 310具有对至多一个协助小小区的接入,该至多一个协助小小区可以通过关联性度量(例如,RSRP、RSRQ等)来确定。同时由小小区和锚点基站330服务的UE 310聚合业务,并且业务可以在协助小区和锚定小区上分离,如图1B中所描绘的那样。
倘若每扇区存在K个活跃UE 310,那么对于特定UE k,小小区上的吞吐量可以表示为Rk,锚定基站330(或eNodeB)上的PHY速率可以表示为Ck,并且分配给锚定基站330的资源的分数可以表示为pk。用户k的总吞吐量因此由各吞吐量Rk+pk*Ck之和给出。
目的是确定使小区中的所有UE的求和对数速率最大化的分配p:
公式1
Figure GDA0002960542710000091
服从准则:
公式2
Figure GDA0002960542710000092
可以使用基于注水的算法来求解该问题,如以下参照图5和图6所示。KKT条件得到pk+Rk/Ck=常数。因此,∑pk+Rk/Ck=A(其为常数)。图5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各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高层次操作的流程图。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例如锚定基站330中的控制器来实现图5中所描绘的操作。
参照图5-图6,在操作510,按接入点320上的吞吐量(Rk)除以锚定基站330上的物理速率(PHY)的升序(即,使得R1/C1<R2/C2<...Rk/Ck)对锚定基站330所服务的K个用户(例如,UE)的索引进行排序。在操作515,计数器(i)被设定为等于锚定基站330所服务的用户的数量(K),并且常数A被设定为∑1+Rk/Ck。在操作520,A’被设定为A/i。
在操作525,选择最低分配。如果在操作530,分配pi=A'-Ri/Ci小于或等于零,则控制传递到操作540,并且常数A被设定为A-Ri/Ci。在操作545递减计数器i,并且控制传递回到操作520。因此,操作520-545定义确定常数A’(并且因此,确定pk)的最优值所依据的循环。
与之相比,如果在操作530,分配pi=A'-Ri/Ci不小于或等于零,则控制传递到操作550,并且对于锚定基站330所服务的所有K个用户,分配Pk被确定为A'-Rk/Ck。在操作555,用户索引可以不排序。
在计算最优pk之后,对于UE k的在LTE上发送的部分与在WLAN上发送的部分的比率给出为pkCk:rk。
图6是示出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5中所描绘的操作以与分数Rk/Ck成反比的方式分配资源pk,暗示了较大部分的资源被分配给在锚定基站330处PHY速率高并且在它们各自的接入点320上数据吞吐量率较低的UE。此外,与用户索引3和用户索引5关联的UE不分配锚定基站330上的任何资源,因为它们各自的接入点320上的数据吞吐量与LTE容量的对应比率太高,以至于在当前负载情形中不被支持。
为了容纳具有时延D(ms)的非理想WLAN回传,可以通过下式给出的修改后的对WLAN的吞吐量估计来操作以上优化:
公式3:Reff,k=(1/Rk+D/F)^(-1),
其中,F是延迟被最小化的UE的文件大小。
图7和图8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反馈流程的示意性说明。如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eNB可以基于第一配比参数P(k)而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1与AP2之间分配业务达第一时间段。在第一时间段期间,eNB可以使用GTP-U协议或X2AP协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经由Xw接口从接入点AP1和AP2接收反馈。基于该反馈,eNB可以确定新的配比参数P(k+1),其用于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接入点AP1与AP2之间分配业务。该处理可以继续,使得基于上述反馈参数随时间而动态地分配承载。图8示出类似示例,但是在图8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反馈是从UE直接提供给eNB的。
在一些示例中,eNB可以被配置为:当分离比率偏斜以有利于eNB或一个或多个小小区接入点(例如,图3中所描绘的WLAN接入点320)时,停用用于UE的承载分离。图9中描绘选择性地停用用于UE的承载分离的操作。参照图9,在操作910,定义小区中的所有UE的集合U。在操作915,例如使用图5中所描绘的方法来确定用于小区中的UE的各个分配分数Pk。在操作920,确定用于eNB上的业务的下阈值PL以及用于eNB上的业务的上阈值PU。在一些示例中,各个阈值可以是固定的静态阈值。在其它示例中,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例如,小区中的网络容量或利用率、业务流、信号强度等)动态地设定阈值。
操作925-945定义用于集合U中的每个UE的分配分数Pk与各个阈值进行比较所依据的循环。因此,对于UE的集合U中的每个UE k,在操作930,将分配分数Pk与下阈值PL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k小于PL,则控制传递到操作935,并且从分派给小区的UE的集合U中移除UEk。因此,来自UE的所有业务将被路由通过WLAN接入点。
与之相比,如果在操作930,Pk不小于PL,则控制传递到操作940,并且将Pk与上阈值PU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k小于PU,则控制传递到操作945,并且将用于UE k的WLAN接入点上的吞吐量(Rk)设定为零。因此,来自UE的所有业务将被路由通过eNB。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各个示例的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的方法中的呼叫流程的示意性说明。图10A描绘用于在eNB与WLAN端接点之间交换反馈信息的呼叫流程,假设Xw接口基于GTP-U和X2AP扩展,以用于双连接性。图10B描绘用于在Uu控制链路上在eNB与UE之间交换反馈信息的呼叫流程。
图11中示出对在Xw传送状态信息中支持反馈信息的修改的示例。也可以支持其它扩展(例如,关于反馈信息的不同大小等)。类似地,可以实现用于估计X2链路上的反馈延迟的过程(通过时间戳或ACK/NACK协议交换控制分组,以估计往返延迟等)。该信息可以经由Xw负载消息进行交换,并且无需如关于队列状态和用户数据率的反馈那样频繁地报告。如果Xw接口不是可用的,则要么经由OAM配置回传延迟,要么可以通过经由合适的信令考虑eNB与UE之间的端到端延迟来解决。
图12和图13中示出对PDCP状态报告进行修改以在PDCP状态报告内包括所提出的反馈信息元素的示例。可以支持附加格式。例如,PDCP状态报告可以直接扩展为包括所需的反馈信息。
图14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网络1400的示意性框图说明。无线网络1400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以能够实现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用于识别受害方和入侵方的方法。如图14所示,网络1400可以是包括能够支持对互联网1410的移动无线接入和/或固定无线接入的互联网类型网络1410等的互联网协议类型(IP类型)网络。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网络1400可以顺应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标准或未来代的WiMAX进行操作,并且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可以顺应于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6的标准(例如,IEEE802.16e)或基于IEEE 802.11的标准(例如,IEEE 802.11a/b/g/n标准)等。在一个或多个替选示例中,网络1400可以顺应于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GPP LTE)、3GPP2空中接口演进(3GPP2 AIE)标准和/或3GPP LTE-Advanced标准。通常,网络1400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基于正交频分多址(基于OFDMA)的无线网络(例如,WiMAX顺应性网络、Wi-Fi联盟顺应性网络、数字订户线路类型(DSL类型)网络、不对称数字订户线路类型(ADSL类型)网络、超宽带(UWB)顺应性网络、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顺应性网络、第4代(4G)类型网络等),并且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作为移动无线接入的示例,接入服务网络(ASN)1412能够与基站(BS)1414耦合,以在订户站(SS)1416(本文又称为无线终端)与互联网1410之间提供无线通信。在一个示例中,订户站1416可以包括能够经由网络14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类型设备或信息处理系统(例如,笔记本类型计算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M2M类型设备等)。在另一示例中,订户站能够提供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ASN 1412可以实现能够定义网络功能对网络1400上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实体的映射的简档。基站1414可以包括无线电设备,以提供与订户站1416的射频(RF)通信,并且可以包括例如顺应于IEEE 802.16e类型标准的物理层(PHY)以及介质接入控制(MAC)层设备。基站1414可以还包括IP背板,以经由ASN 1412耦合到互联网1410,但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网络1400可以还包括受访连接性服务网络(CSN)1424,其能够提供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和/或中继类型功能(例如,鉴权、授权和计费(AAA)功能、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功能或域名服务控制等)、域网关(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网关或互联网协议上的语音(VoIP)网关)和/或互联网协议类型(IP类型)服务器功能等。然而,它们仅是受访CSN或归属CSN 1426能够提供的功能的类型的示例,并且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在以下情况下,受访CSN 1424可以称为受访CSN:例如,受访CSN 1424不是订户站1416的常规服务提供商的一部分(例如,订户站1416正漫游离开其归属CSN(例如,归属CSN1426));或者例如,网络1400是订户站的常规服务提供商的一部分,但是网络1400可以处于并非订户站1416的主要或归属位置的另一位置中。
在固定无线布置中,WiMAX类型消费者端设备(CPE)1422可以位于家庭或商业中,以通过与订户站1416经由基站1414、ASN 1412和受访CSN 1424进行接入类似的方式而经由基站1420、ASN 1418和归属CSN 1426提供对互联网1410的家庭或商业消费者宽带接入,差别在于:例如,WiMAX CPE 1422通常部署在固定位置中,但它可以根据需要而移动到不同位置,而如果订户站1416处于基站1414的范围内,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利用订户站。
应注意,CPE 1422无需一定包括WiMAX类型终端,并且可以包括顺应于例如本文所讨论的一个或多个标准或协议的其它类型的终端或设备,并且通常可以包括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CPE 1422能够提供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
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操作支持系统(OSS)1428可以是网络1400的一部分,以为网络1400提供管理功能并且在网络1400的各功能实体之间提供接口。图14的网络1400仅是示出网络1400的特定数量的组件的一种类型的无线网络;然而,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图15和图16分别描绘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基于3GPP类型无线接入网标准并且能够提供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的UE与eNodeB之间的示例性无线电接口协议结构。具体地,图15描绘无线协议控制面的各层,图16描绘无线协议用户面的各层。图15和图16的协议层可以基于通信系统中公知的OSI基准模型的下三层而分类为L1层(第一层)、L2层(第二层)以及L3层(第三层)。
作为第一层(L1)的物理(PHY)层使用物理信道提供对上层的信息传送服务。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位于物理层之上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层。数据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PHY层之间传送。传输信道根据信道是否为共享的而分类为专用传输信道和公共传输信道。通过物理信道执行不同物理层之间(具体地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各个物理层之间)的数据传送。
第二层(L2层)中存在各种层。例如,MAC层将各个逻辑信道映射到各个传输信道,并且执行逻辑信道复用,以便将各个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传输信道。MAC层通过逻辑信道连接到充当上层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逻辑信道可以根据传输信息的类别而分类为用于发送控制面的信息的控制信道以及用于发送用户面的信息的业务信道。
第二层(L2)的RLC层对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执行分段和串接,并且将数据的大小调整为适合于下层向无线电间隔(radio interval)发送数据。为了确保各个无线承载(RB)所请求的各个服务质量(QoS),提供三种操作模式(即,透明模式(TM)、无确认模式(UM)以及确认模式(AM))。具体地,AM RLC使用自动重传请求(ARQ)功能来执行重传功能,以便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第二层(L2)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执行头压缩功能,以减小具有相对大的且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IP分组头的大小,以便在具有窄带宽的无线电间隔中高效地发送IP分组(例如,IPv4或IPv6分组)。因此,可以仅发送数据的头部分所需的信息,使得能够增加无线电间隔的传输效率。此外,在基于LTE的系统中,PDCP层执行安全功能,其包括用于防止第三方对数据进行窃听的加密功能以及用于防止第三方处理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功能。
位于第三层(L3)的顶部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仅定义在控制面中,并且负责控制与无线承载(RB)的配置、重配置和释放关联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RB是第一和第二层(L1和L2)在UE与UTRAN之间提供数据通信的逻辑路径。通常,无线承载(RB)配置表示定义了提供特定服务以及信道特性所需的无线电协议层,而且配置了它们的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无线承载(RB)被分类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SRB用作C面中的RRC消息的传输通道,DRB用作U面中的用户数据的传输通道。
用于将数据从网络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可以被分类为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和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业务或控制消息可以通过下行链路SCH进行发送,并且也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进行发送。用于将数据从UE发送到网络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SCH。
用于向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间隔发送传送到下行链路传输信道的信息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被分类为用于发送BCH信息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用于发送MCH信息的物理多播信道(PM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SCH信息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用于发送从第一层和第二层(L1和L2)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例如,DL/UL调度批准信息)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又称为DL L1/L2控制信道)。同时,用于向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间隔发送传送到上行链路传输信道的信息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被分类为用于发送上行链路SCH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用于发送RACH信息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和用于发送从第一层和第二层(L1和L2)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例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或NACK调度请求(SR)和信道质量指示(CQI)报告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图17描述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能够实现识别受害方和入侵方的方法的信息处理系统1700的示例性功能框图。图17的信息处理系统1700可以有形地体现任何示例性设备、示例性网络元件和/或本文所示出并且描述的网络的功能实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示例中,信息处理系统1700可以表示UE 111或eNB 110和/或WLAN接入点120的组件,其中,取决于特定设备或网络元件的硬件规格而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在另一示例中,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供M2M类型设备能力。在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1700能够提供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虽然信息处理系统1700表示若干类型的计算平台的一个示例,但是信息处理系统1700可以包括比图17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元件和/或不同的元件布置,并且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信息处理系统1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1710和基带处理器1712。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用作通用处理器,以运行用于信息处理系统1700的应用和各个子系统,并且能够提供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包括单个内核,或者替代地,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内核,其中,内核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内核。此外,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包括部署在同一芯片上的图形处理器或协处理器,或者替代地,耦合到应用处理器1710的图形处理器可以包括单独的分立式图形芯片。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包括板载存储器(例如,缓存存储器),并且进一步可以耦合到外部存储器设备(例如,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1714),以用于存储和/或执行应用(例如,能够提供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在操作期间,即使当信息处理系统1700断电时,NAND闪存1716也存储应用和/或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候选节点的列表可以存储在SDRAM 1714和/或NAND闪存1716中。此外,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执行SDRAM 1714和/或NAND闪存1716中所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产生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减小在其它无线设备处所经历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技术。
在一个示例中,基带处理器1712可以控制用于信息处理系统1700的宽带无线电功能。基带处理器1712可以将用于控制这些基带无线电功能的代码存储在NOR闪存1718中。基带处理器1712控制无线广域网(区域)收发机1720,其用于调制和/或解调宽带网络信号(例如,用于经由3GPP LTE网络进行通信等),如本文关于图17所讨论的那样。WWAN收发机1720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1722,这些功率放大器分别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724,以用于经由WWAN宽带网络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基带处理器1712也可以控制无线局域网(WLAN)收发机1726,后者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合适的天线1728,并且可以能够经由基于蓝牙的标准、基于IEEE 802.11的标准、基于IEEE802.16的标准、基于IEEE 802.18的无线网络标准、基于3GPP的协议无线网络、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GPP LTE)的无线网络标准、基于3GPP2空中接口演进(3GPP2 AIE)的无线网络标准、基于3GPP-LTE-Advanced的无线网络、基于UMTS的协议无线网络、基于CDMA2000的协议无线网络、基于GSM的协议无线网络、基于蜂窝数字分组数据(基于CDPD)的协议无线网络、基于Mobitex的协议无线网络、基于近场通信(基于NFC)的链路、基于WiGig的网络、基于ZigBee的网络等进行通信。应注意,它们仅是用于应用处理器1710和基带处理器1712的示例性实现方式,并且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SDRAM 1714、NAND闪存1716和/或NOR闪存1718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技术(例如,基于磁的存储器、基于硫化物的存储器、基于相变的存储器、基于光的存储器和基于双向的存储器),并且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驱动显示器1730,以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或数据,并且可以例如经由手指或记录笔,通过触摸屏1732从用户进一步接收触摸输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屏1732向用户显示可经由手指和/或记录笔选择的菜单和/或选项,以用于将信息输入到信息处理系统1700中。
环境光传感器1734可以用于检测信息处理系统1700正在操作所在的环境光的量,例如,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1734检测到的环境光的强度来控制用于显示器1730的亮度和对比度值。一个或多个相机1736可以用于捕获由应用处理器1710所处理的和/或至少临时存储在NAND闪存1716中的图像。此外,应用处理器可以耦合到陀螺仪1738、加速计1740、磁力计1742、音频编码器/解码器(CODEC)1744和/或耦合到适当的GPS天线1748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控制器1746,以用于检测各种环境特性,包括信息处理系统1700的位置、移动和/或取向。替代地,GPS控制器1746可以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控制器。音频CODEC 1744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音频端口1750,以经由内部设备和/或经由通过音频端口1750(例如,通过耳机和麦克风插孔)耦合到信息处理系统的外部设备提供麦克风输入和扬声器输出。此外,应用处理器1710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I/O)收发机1752,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I/O端口1754(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串行端口等)。此外,I/O收发机175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耦合到用于可选的可拆卸存储器(例如,安全数字(SD)卡或订户身份模块(SIM)卡)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槽1756,但是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此。
图18描绘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选地可以包括触摸屏的图17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图18示出有形地体现为蜂窝电话、智能电话、智能类型设备或平板类型设备等的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能够实现用于识别受害方和入侵方的方法的信息处理系统1800的示例实现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1800包括外壳1810,具有显示器,显示器可以包括触摸屏1832,用于经由用户的手指1816和/或经由记录笔1818接收触觉输入控制和命令,以控制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1710。外壳1810可以容纳信息处理系统18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1710、SDRAM 1714、NAND闪存1716、NOR闪存1718、基带处理器1712和/或WWAN收发机1720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处理系统1800进一步可以可选地包括物理致动器区域1820,其可以包括键盘或按钮,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按钮或开关控制信息处理系统1800。信息处理系统1800可以还包括存储器端口或槽1856,用于接收例如安全数字(SD)卡或订户身份模块(SIM)卡的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可选地,信息处理系统1800可以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麦克风1824以及连接端口1854,连接端口用于将信息处理系统1800连接到另一电子设备、坞(dock)、显示器、电池充电器等。此外,信息处理系统1800可以包括外壳1810的一个或多个侧上的耳机或扬声器插孔1828以及一个或多个相机1836。应注意,在各种布置中,图18的信息处理系统1800可以包括比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元件,但是所要求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此。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术语“电路”可以指代以下项或作为其一部分或包括它们: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合适的硬件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以实现于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中,或者与电路关联的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可在硬件中操作的逻辑。
可以使用任何合适配置的硬件和/或软件将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实现为系统。图19关于一个实施例示出用户设备(UE)设备1900的示例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UE设备1900可以包括应用电路1902、基带电路1904、射频(RF)电路1906、前端模块(FEM)电路1908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1910,至少如所示那样耦合在一起。
应用电路1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1902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何组合。处理器可以耦合于和/或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存储中所存储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能够运行在系统上。
基带电路1904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基带电路19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和/或控制逻辑,以处理从RF电路19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且生成用于RF电路1906的发送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电路1904可以与应用电路1902进行接口,以用于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且控制RF电路19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可以包括第二代(2G)基带处理器1904a、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1904b、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1904c和/或用于其它现有代、开发中的或将要在未来开发的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的其它基带处理器1904d。基带电路1904(例如,基带处理器1904a-d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处理使得经由RF电路19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的通信成为可能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无线电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以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预编码和/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以包括卷积、咬尾卷积、turbo、维特比和/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另外合适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可以包括协议栈的元素,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协议的元素,包括例如物理(PHY)元素、介质接入控制(MAC)元素、无线链路控制(RLC)元素、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元素和/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元素。基带电路1904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904e可以被配置为:运行协议栈的元素,以用于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或RRC层的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904f。音频DSP 1904f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它合适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的组件可以合适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者部署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和应用电路1902的一些或所有构成组件可以一起实现在例如片上系统(SOC)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可以提供与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904可以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和/或其它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的通信。基带电路1904被配置为支持多于一种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以称为多模基带电路。
RF电路1906可以使得能够通过非固态介质使用调制的电磁辐射进行与无线网络的通信。在各个实施例中,RF电路1906可以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促进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19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用于下变频从FEM电路1908接收到的RF信号并且将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1904的电路。RF电路1906可以还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用于上变频基带电路1904所提供的基带信号并且将RF输出信号提供给FEM电路1908以用于发送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19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RF电路19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混频器电路1906a、放大器电路1906b和滤波器电路1906c。RF电路1906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1906c和混频器电路1906a。RF电路1906可以还包括综合器电路1906d,以用于合成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综合器电路1906d所提供的合成频率来下变频从FEM电路1908接收到的RF信号。放大器电路1906b可以被配置为:放大下变频后的信号,并且滤波器电路1906c可以是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被配置为:从下变频后的信号中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提供给基带电路1904,以用于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但这并非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综合器电路1906d所提供的合成频率来上变频输入基带信号,以生成用于FEM电路1908的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以由基带电路1904提供,并且可以由滤波器电路1906c滤波。滤波器电路1906c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LPF),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分别被布置用于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用于镜像抑制(例如,Hartley镜像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分别被布置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1906a可以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在一些替选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替选实施例中,RF电路1906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1904可以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电路1906进行通信。
在一些双模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以用于关于每个频谱处理信号,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器电路1906d可以是小数N综合器或小数N/N+1综合器,但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因为其它类型的频率综合器可以是合适的。例如,综合器电路1906d可以是Δ-Σ综合器、频率乘法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综合器。
综合器电路1906d可以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除法器控制输入来合成RF电路1906的混频器电路1906a使用的输出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器电路1906d可以是小数N/N+1综合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率输入可以由压控振荡器(VCO)提供,但这并非要求。取决于期望的输出频率,除法器控制输入可以由基带电路1904或应用处理器1902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应用处理器1902所指示的信道而从查找表确定除法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电路1906的综合器电路1906d可以包括除法器、延迟锁相环(DLL)、复用器和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法器可以是双模除法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实施例中,DMD可以被配置为:(例如,基于进位)将输入信号除以N或N+1,以提供小数除法比率。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DLL可以包括一组级联的且可调谐的延迟元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和D型触发器。在这些实施例中,延迟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VCO周期分解为Nd个相等的相位分组,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量。以此方式,DLL提供负反馈,以协助确保通过延迟线的总延迟是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器电路1906d可以被配置为:生成载波频率作为输出频率,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且与正交发生器和除法器电路结合使用,以在载波频率处生成相对于彼此具有多个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1906可以包括IQ/极坐标转换器。
FEM电路1908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910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操作、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1906以用于进一步处理的电路。FEM电路1908可以还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其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RF电路1906所提供的用于发送的信号以用于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910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发送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FEM电路1908可以包括TX/RX切换器,以在发送模式与接收模式操作之间进行切换。FEM电路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FEM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以放大接收到的RF信号,并且(例如,向RF电路1906)提供放大的接收RF信号作为输出。FEM电路1908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A),用于放大(例如,RF电路1906所提供的)输入RF信号;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用于生成RF信号,以用于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910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随后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UE设备1900可以包括附加元件(例如,存储器/存储、显示器、相机、传感器和/或输入/输出(I/O)接口)。
以下属于其它示例。
示例1是一种能够管理包括多个异构无线接入技术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中的承载的eNB的装置,所述eNB包括处理电路,用于:确定将要分配给所述网络中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以及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
在示例2中,如示例1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所述eNB,并且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
在示例3中,如示例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包括如下布置,其中,所述eNB与所述WLAN接入点交换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WLAN负载、WLAN数据、与WLAN关联的用户的数量、WLAN的平均接入延迟或所估计的回传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在示例4中,如示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以下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所确定的分配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的对数之和最小化;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之和最小化;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对数之和最小化;或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最大值最小化。
在示例5中,如示例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3GPP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WLAN的吞吐量和回传延迟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
在示例6中,如示例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通过实现注水优化算法来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所述注水优化算法针对多个用户设备(UE),使用3GPP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和WLAN的吞吐量来确定分离比率。
在示例7中,如示例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当用于UE的分离比率落在阈值以下时,停用用于UE的承载分离功能。
在示例8中,如示例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所述eNB,并且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毫米波接入点。
示例9是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能够与用户设备(UE)建立通信连接的网络实体中的处理器执行时将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将要分配给所述网络中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以及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
在示例10中,如示例9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所述eNB,并且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
在示例11中,如示例9-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包括如下布置,其中,所述eNB与所述WLAN接入点交换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WLAN负载、WLAN数据、与WLAN关联的用户的数量、WLAN的平均接入延迟或所估计的回传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在示例12中,如示例9-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以下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所确定的分配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的对数之和最小化;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之和最小化;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对数之和最小化;或使由所述eNB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最大值最小化。
在示例13中,如示例9-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3GPP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WLAN的吞吐量和回传延迟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
在示例14中,如示例9-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通过实现注水优化算法来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所述注水优化算法针对多个用户设备(UE),使用3GPP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和WLAN的吞吐量来确定分离比率。
在示例15中,如示例9-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当用于UE的分离比率落在阈值以下时,停用用于UE的承载分离功能。
在示例16中,如示例9-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所述eNB,并且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毫米波接入点。
示例17是一种能够与通信网络建立承载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电路,用于:至少从异构网络中的包括eNB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接收数据;估计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将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eNB。
在示例18中,如示例17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在PDCP状态报告的扩展中,将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eNB。
在示例19中,如示例17-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在PDCP状态报告的扩展中,将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eNB。
在示例20中,如示例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确定将要分配给所述网络中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发送到所述eNB。
示例21是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能够与通信网络建立承载的用户设备(UE)中的处理器执行时将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至少从异构网络中的包括eNB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接收数据;估计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将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eNB。
在示例22中,如示例21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在PDCP状态报告的扩展中,将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eNB。
在示例23中,如示例21-2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在PDCP状态报告的扩展中,将所述eNB的物理数据率、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上的回传延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eNB。
在示例24中,如示例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可以可选地包括如下处理电路,用于:确定将要分配给所述网络中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发送到所述eNB。
在各个示例中,本文所讨论的操作可以被实现为硬件(例如,电路)、软件、固件、微代码或其组合,它们可以被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包括其上存储有用于对计算机进行编程以执行本文所讨论的处理的有形(例如,非瞬时性)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此外,术语“逻辑”通过示例的方式可以包括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存储设备(例如,本文所讨论的存储设备)。
在说明书中对“一个示例”或“示例”的引用表示可以在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包括结合该示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因此,在说明书中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全都指代或可以并非全都指代同一示例。
此外,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中,可能使用了术语“耦合”和“连接”连同其派生词。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可以用于指示两个或更多个要素彼此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耦合”可以表示两个或更多个要素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合”也可以表示两个或更多个要素可以并非彼此直接接触,但可以仍然彼此协作或交互。
因此,虽然已经通过对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示例,但是应理解,所要求的主题可以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此外,特定特征和动作被公开为实现所要求的主题的样本形式。

Claims (14)

1.一种能够管理包括多个异构无线接入技术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中的承载的基站的装置,所述基站包括处理电路,用于:
确定所述网络中的将要分配给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所述基站;以及
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
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方式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的对数之和最小化;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之和最小化;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对数之和最小化;或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最大值最小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WLAN接入点交换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WLAN负载、WLAN数据、与WLAN关联的用户的数量、WLAN的平均接入延迟或所估计的回传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WLAN的吞吐量以及回传延迟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
通过实现注水优化算法来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所述注水优化算法针对多个用户设备UE,使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和WLAN的吞吐量来确定分离比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
当用于UE的分离比率落在阈值以下时,停用用于UE的承载分离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毫米波接入点。
8.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能够与用户设备UE建立通信连接的网络实体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
确定网络中的将要分配给第一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要分配给第二网络接入点的承载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包括基站;以及
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
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以下方式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的对数之和最小化;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之和最小化;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对数之和最小化;或
使由所述基站管理的多个无线链路上的多个承载上的延迟差的最大值最小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基站交换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WLAN负载、WLAN数据、与WLAN关联的用户的数量、WLAN的平均接入延迟或所估计的回传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处理器: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WLAN的吞吐量和回传延迟来分配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处理器:
通过实现注水优化算法来将所述承载的第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并且将所述承载的第二部分分配给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所述注水优化算法针对多个用户设备UE,使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点的物理数据率和WLAN的吞吐量来确定分离比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处理器:
当用于UE的分离比率落在阈值以下时,停用用于UE的承载分离功能。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二网络接入点包括毫米波接入点。
CN201580081488.8A 2015-08-07 2015-12-14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Active CN107852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2676P 2015-08-07 2015-08-07
US62/202,676 2015-08-07
PCT/US2015/065529 WO2017027053A1 (en) 2015-08-07 2015-12-14 Multi-user based splitting for multi-rat aggreg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635A CN107852635A (zh) 2018-03-27
CN107852635B true CN107852635B (zh) 2021-09-10

Family

ID=5798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488.8A Active CN107852635B (zh) 2015-08-07 2015-12-14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6653B2 (zh)
CN (1) CN107852635B (zh)
HK (1) HK1251395A1 (zh)
WO (1) WO2017027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6653B2 (en) 2015-08-07 2019-07-16 Intel Corporation Multi-user based splitting for multi-rat aggregation
DE112016004608T5 (de) * 2015-10-08 2018-06-28 Intel Corporation Netzwerkdienstprogrammmaximierung mit Multi-RAT-Aggregation
WO2018116148A1 (en) * 2016-12-20 2018-06-28 Netsi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group based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WO2018116145A1 (en) * 2016-12-20 2018-06-28 Netsia Inc.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able virtu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ggregated wireless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10325341B2 (en) 2017-04-21 2019-06-18 Intel Corporation Handling pipeline submissions across many compute units
US10512002B2 (en) 2017-06-23 2019-12-17 Apple Inc. Lossless split data bearer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device
SG11201912460WA (en) 2017-09-21 2020-01-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nd system
US10794988B2 (en) * 2018-01-12 2020-10-06 The Euclide 2012 Investment Trust Method of implementing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an automotive radar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CN109067571B (zh) * 2018-07-24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网络配置方法、存储介质
US11470665B2 (en) * 2019-08-15 2022-10-11 Apple Inc. Negotiation on bearer type configurations
US11350313B1 (en) * 2020-09-03 2022-05-3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control of uplink communication from a dual-connected device, based on antenna pattern efficiency per connection
CN113329439B (zh) * 2021-05-28 2022-04-0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传输延迟的资源分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768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CN103581998A (zh) * 2012-08-09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或承载分离的判决及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3916917A (zh) * 2013-01-06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分离场景下进行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3144B1 (en) * 2012-10-19 2016-03-30 Fujitsu Limited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Multi-RAT System
CN110830227B (zh) * 2013-07-04 2022-08-1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CN103607737B (zh) * 2013-11-11 2016-08-2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异构网络业务分流方法及系统
US9838282B2 (en) * 2014-05-09 2017-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and flow control for split bearer
US9788242B2 (en) * 2015-02-05 2017-10-10 Mediatek Inc. Network selection and data aggregation with LTE-WLAN aggregation
WO2016132561A1 (ja) * 2015-02-20 2016-08-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JP6654198B2 (ja) * 2015-03-25 2020-02-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wlan−lte統合及び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のためのオフローディング手続を遂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MY182994A (en) * 2015-04-10 2021-02-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pdating wlan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KR101998016B1 (ko) * 2015-05-13 2019-07-08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데이터의 전송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US20160338074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atency Measurement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WO2017011026A1 (en) * 2015-07-13 2017-01-19 Intel Corporation Bearer splitting
US10356653B2 (en) 2015-08-07 2019-07-16 Intel Corporation Multi-user based splitting for multi-rat aggregation
DE112016004608T5 (de) * 2015-10-08 2018-06-28 Intel Corporation Netzwerkdienstprogrammmaximierung mit Multi-RAT-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768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CN103581998A (zh) * 2012-08-09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或承载分离的判决及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3916917A (zh) * 2013-01-06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分离场景下进行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arer Architecture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in LTE R13;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3GPP TSG-RAN WG2 #90 Tdoc R2-152566》;20150529;全文 *
Discussion on mobility procedures of aggregation bearer;CATT;《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0 R2-152126》;2015052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635A (zh) 2018-03-27
HK1251395A1 (zh) 2019-01-25
WO2017027053A1 (en) 2017-02-16
US10356653B2 (en) 2019-07-16
US20180376366A1 (en)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20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CN107852635B (zh) 用于多rat聚合的基于多用户的分离
CN107852705B (zh) 发送波束成形
TWI766840B (zh) 用於上行鏈路波束追蹤的強化探測參考傳訊
US20200033849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signal for aerial vehicles
US11757506B2 (en) Beamforming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666334B2 (en) Beamforming train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CN108029060B (zh)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US10609596B2 (en)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with multi-rat aggregation
US1104462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measurement gap per frequency group and per cell
EP3590297B1 (en) Txop with continued lbt after a pause
US11172389B2 (en)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CN107852625B (zh) 识别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受害方和干扰源
WO2018204353A1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networks serving aerial vehicles
CN109314618B (zh)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配置
WO2023010487A1 (en)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17096531A1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witch and evolved node-b (enb) for multiple bearer conne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13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5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