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973B -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 Google Patents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973B
TWI703973B TW108123766A TW108123766A TWI703973B TW I703973 B TWI703973 B TW I703973B TW 108123766 A TW108123766 A TW 108123766A TW 108123766 A TW108123766 A TW 108123766A TW I703973 B TWI703973 B TW I7039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irbag
cavity
valve
flow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3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2187A (zh
Inventor
林家宇
陳志強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3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397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97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2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18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氣囊式感應墊包括氣囊單元、逆止閥、充氣幫浦、洩壓閥、流量感應器及處理器。充氣幫浦透過逆止閥連接於氣囊單元,並用於透過逆止閥對氣囊單元充氣。流量感應器透過洩壓閥連接於氣囊單元。處理器耦接於流量感應器。反應於氣囊單元承受一壓力而透過洩壓閥對流量感應器進行一洩氣操作,流量感應器因應於洩氣操作而提供一感應信號至處理器,且處理器基於感應信號估計壓力。

Description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感應墊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現有技術中雖已存在壓力感測墊等類型的產品,但其多半是以壓電材料來實現壓力感測器。然而,由於壓電材料需要圖形化,因此難以被製造為較大面積的態樣。並且,壓電材料一般僅能針對高負荷或低負荷進行偵測,因此難以僅基於壓電材料進行多樣化的偵測。例如,當壓電材料被用於偵測臥於其上的使用者時,對於使用者的體重及呼吸等差異即無法進行具體的偵測。
因此,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如何設計一種適於大面積製造,並可提供多樣化偵測的感應墊實為一項重要議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其可用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囊式感應墊,包括氣囊單元、逆止閥、充氣幫浦、洩壓閥、流量感應器及處理器。充氣幫浦透過逆止閥連接於氣囊單元,並用於透過逆止閥對氣囊單元充氣。流量感應器透過洩壓閥連接於氣囊單元。處理器耦接於流量感應器。反應於氣囊單元承受一壓力而透過洩壓閥對流量感應器進行一洩氣操作,流量感應器因應於洩氣操作而提供一感應信號至處理器,且處理器基於感應信號估計壓力。
本發明提供一種流體囊式感應墊,包括流體囊單元、逆止閥、流體填充幫浦、洩壓閥、流量感應器及處理器。流體填充幫浦透過逆止閥連接於流體囊單元,並用於透過逆止閥對流體囊單元填充流體。流量感應器透過洩壓閥連接於流體囊單元。處理器耦接於流量感應器。反應於流體囊單元承受一壓力而透過洩壓閥對流量感應器進行一洩壓操作,流量感應器因應於洩壓操作而提供一感應信號至處理器,且處理器基於感應信號估計壓力。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可透過特殊設計的氣囊單元、洩壓閥及流量感應器達到偵測壓力的目的。並且,本發明中的氣囊單元還可依需求而排列為大面積的矩陣形式,並可提供更為多樣化的偵測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氣囊式感應墊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氣囊式感應墊100可包括充氣幫浦110、氣囊單元120、逆止閥131、洩壓閥132、流量感應器140及處理器150。充氣幫浦110可透過逆止閥131連接於氣囊單元120,並用於透過逆止閥131對氣囊單元120充氣。流量感應器140可透過洩壓閥132連接於氣囊單元120。處理器150耦接於流量感應器140,並可採用微控制器或其他類似的控制器、處理單元來實現。
在一實施例中,反應於氣囊單元120承受壓力而透過洩壓閥132對流量感應器140進行洩氣操作,流量感應器140可因應於洩氣操作而提供感應信號至處理器150。並且,處理器150可基於感應信號估計上述壓力。
此外,在圖1中,若同時有多個氣囊單元120受壓,則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140可分別提供對應的感應信號至處理器150,以供處理器150估計各氣囊單元120所承受的壓力。
請參照圖2,其是依據圖1繪示的氣囊矩陣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圖1中的多個氣囊單元120可透過支撐座212固定並排列為氣囊矩陣210,且氣囊矩陣210可上覆蓋有接觸面214(例如,表布),用以接收壓力。此外,氣囊矩陣210還可由框架進行進一步固定。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氣囊單元120可採用不同的形式呈現,且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140亦可採用不同的設計,以因應於氣囊單元120縮洩氣操作而產生感應信號,以下將作進一步說明。應了解的是,為使本發明的概念更易於理解,以下將基於於單一個氣囊單元120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140進行說明,而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應可據以推得其他氣囊單元120及流量感應器140的作動方式。
請參照圖3A,其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的氣囊單元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的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所呈現的例如是氣囊式感應墊100尚未受壓時,氣囊單元120及流量感應器140的態樣。
在圖3A中,氣囊單元120可包括進氣口121、出氣口122及腔體123,氣囊單元120的腔體123可透過逆止閥131及洩壓閥132分別連接至充氣幫浦110及流量感應器140。具體來說,氣囊單元120的進氣口121可透過逆止閥131單向地接收充氣幫浦110充入腔體123的氣體。並且,氣囊單元120的出氣口122可透過洩壓閥132單向地將腔體123中的氣體排出至流量感應器140。
在第一實施例中,洩壓閥132可包括彈性件132a及導電閥門132b。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彈性件132a例如是彈性係數為K的彈簧,而導電閥門132b例如是軟質導電橡膠。如圖3A所示,彈性件132a可設置於腔體123的外表面,並毗鄰於氣囊單元120的出氣口122。導電閥門132b可透過彈性件132a連接於腔體123,並覆蓋於氣囊單元120的出氣口122。
另外,在第一實施例中,流量感應器140可包括電極對E1、E2、E3、E4及多工器160,且各電極對E1~E4可連接至多工器160的多個輸入端。在本實施例中,各電極對E1~E4可包括對應設置的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具體而言,電極對E1可包括第一電極E11及第二電極E12;電極對E2可包括第一電極E21及第二電極E22;電極對E3可包括第一電極E31及第二電極E32;電極對E4可包括第一電極E41及第二電極E42。
在一實施例中,反應於氣囊單元120承受壓力,腔體123可朝出氣口122提供內部氣體壓力。當此內部氣體壓力大於壓力門限值時,導電閥門132b可被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腔體123的出氣口122。
從另一觀點而言,電極對E1~E4可視為由近至遠地設置於導電閥門132b被上述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腔體123的出氣口122的移動路徑上。因此,在導電閥門132b被推離出氣口122的過程中,可依序經過電極對E1~E4。在一實施例中,當導電閥門132b同時接觸同屬一電極對的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時,可使第一電極導通於第二電極,並產生對應的感應信號以提供至處理器150。由於不同的電極對所能產生的感應信號彼此不同,故處理器150可基於所接收的感應信號而回推氣囊單元120所承受的壓力。
在圖3A的情境中,由於氣囊單元120假設為未承受壓力,因此導電閥門132b可視為正覆蓋於出氣口122,並同時接觸電極對E1中的第一電極E11及第二電極E12。在此情況下,導電閥門132b可令第一電極E11導通於第二電極E12,故電極對E1可相應地產生感應信號S1,且其可透過多工器160提供至處理器150。
承先前實施例所述,由於不同電極對所能產生的感應信號不同,故處理器150可基於感應信號S1而反推施加於氣囊單元120的壓力(例如,0)。
請參照圖3B,其是依據圖3A繪示的承受有第一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的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氣囊單元120承受有第一壓力,則腔體123可朝出氣口122提供內部氣體壓力P2。當此內部氣體壓力P2大於壓力門限值時,導電閥門132b可被內部氣體壓力P2推離腔體123的出氣口122。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壓力門限值例如是彈性件132a所提供的彈力(或可視為將導電閥門132b拉回至覆蓋出氣口122之處的復位力)。
在圖3B的情境中,由於導電閥門132b已因應於第一壓力而被推離出氣口122,並同時接觸電極對E3中的第一電極E31及第二電極E32。在此情況下,導電閥門132b可令第一電極E31導通於第二電極E32,故電極對E3可相應地產生感應信號S3,且其可透過多工器160提供至處理器150。
承先前實施例所述,由於不同電極對所能產生的感應信號不同,故處理器150可基於感應信號S3而反推施加於氣囊單元120的第一壓力。
請參照圖3C,其是依據圖3B繪示的承受有第二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的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氣囊單元120承受有第二壓力,則腔體123可朝出氣口122提供內部氣體壓力P2’。當此內部氣體壓力P2’大於壓力門限值時,導電閥門132b可被內部氣體壓力P2’推離腔體123的出氣口122。
在圖3C的情境中,由於導電閥門132b已因應於第二壓力而被推離出氣口122,並同時接觸電極對E4中的第一電極E41及第二電極E42。在此情況下,導電閥門132b可令第一電極E41導通於第二電極E42,故電極對E4可相應地產生感應信號S4,且其可透過多工器160提供至處理器150。
承先前實施例所述,由於不同電極對所能產生的感應信號不同,故處理器150可基於感應信號S4而反推施加於氣囊單元120的第二壓力。
在一實施例中,在施加於氣囊單元120上的壓力消失之後,導電閥門132b可因應於彈性件132a的復位力而再次覆蓋於腔體123的出氣口122,例如圖3A所示態樣,但可不限於此。
請參照圖4A至圖4C,其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繪示的對氣囊單元充氣及洩氣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充氣幫浦(未繪示)透過管路410對氣囊單元120以壓力P1提供氣體。此時,腔體123的內部可假設具有內部氣體壓力P2。
在圖4A的情境中,假設壓力P1大於內部氣體壓力P2,則逆止閥131可被打開,使得腔體123可單向地從充氣幫浦接收氣體。
在圖4B的情境中,假設壓力P1不大於內部氣體壓力P2,且內部氣體壓力P2不大於上述壓力門限值,則逆止閥131將不會被開啟,且洩壓閥132亦不會被開啟。
在圖4C的情境中,假設內部氣體壓力P2大於上述壓力門限值,則洩壓閥132將會被開啟,從而使得腔體123內的氣體可透過出氣口122流出。
請參照圖5A,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以氣囊式感應墊偵測壓力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氣囊單元被排列為如圖5A所示的氣囊矩陣510(其具有行CA、CB、CC、CD、CE、CF、列R1、R2、R3、R4、R5、R6),且使用者以其足部599踩踏於所示位置。相應地,處理器(未繪示)從各氣囊單元對應的流量感測器所接收的感應信號可如圖表520所示。
由圖表520可看出,未被踩踏的氣囊單元(例如,列R1上的氣囊單元)因未承受壓力而呈現較低的數值。另一方面,承載足部599的氣囊單元所對應的感應信號則呈現較高的數值。
請參照圖5B,其是依據圖5A繪示的以氣囊式感應墊偵測壓力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足部599以不同的方式踩踏於氣囊矩陣510上,故使得處理器基於來自各流量感測器的感應信號所產生的圖表530將呈現不同態樣。藉此,即可用於協助相關系統取得使用者的姿態,進而因應於使用者的姿態進行相應的操作,例如操控遊戲等,但不限於此。
請參照圖6A及圖6B,其中圖6A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的氣囊單元及其洩壓閥的正視圖,而圖6B是依據圖6A繪示的側視圖。
如圖6A所示,氣囊單元120可包括進氣口121、出氣口122及腔體123,其中氣囊單元120的腔體123可透過逆止閥131連接至充氣幫浦110,並可在氣囊單元120承受壓力時透過洩壓閥632將氣體排出。在圖6A中,所呈現的例如是氣囊單元120尚未受壓時的態樣。
在第二實施例中,洩壓閥632包括復位件632a、轉輪桿632b、閥門632c及轉輪632d。復位件632a毗鄰於腔體123的出氣口122,用以提供復位力。在一實施例中,復位件632a例如是扭力彈簧,但可不限於此。轉輪桿632b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桿身,其中轉輪桿632b的第一端連接於復位件632a。閥門632c具有側邊及表面,其中閥門632c的側邊連接於轉輪桿632b的桿身,閥門632c的表面覆蓋於腔體123的出氣口122。轉輪632c連接於轉輪桿632b的第二端,且具有轉輪表面,而轉輪表面設置有多個特徵點。
在第二實施例中,反應氣囊單元120承受壓力,腔體123可朝出氣口122提供內部氣體壓力。並且,反應於內部氣體壓力大於壓力門限值,閥門632c可被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腔體123的出氣口122,並帶動轉輪桿632b旋轉。並且,在上述壓力消失之後,轉輪桿632b的桿身可因應於復位件632a提供的復位力而旋轉,並帶動閥門632c再次覆蓋於腔體123的出氣口122,即圖6A所示態樣。
此外,流量感應器640可包括光學發射器640a及光學接收器640b。光學發射器640a可用以向轉輪表面633發射光信號L1。光學接收器640b可用以接收轉輪表面633的平面處所反射的光信號L1(以光信號L1’表示),並將光信號L1’因應於特徵點633a而呈現的反射變化情形作為感應信號而提供至處理器。
請參照圖6C,其是依據圖6B繪示的流量感應器的運作示意圖。如圖6C所示,轉輪632c連接於轉輪桿632b的第二端,且具有轉輪表面633,而轉輪表面633可設置有多個特徵點633a(例如,凹洞)。
由圖6C可看出,當閥門632c被推動而帶動轉輪桿632b旋轉時,將一併使得轉輪632c轉輪旋轉。在此情況下,光信號L1將會間歇性地打到特徵點633a(例如凹洞)而無法朝向光學接收器640b。換言之,光學接收器640b將間歇性地收到光信號L1’。
在一實施例中,凡光學接收器640b從接收到光信號L1’變為未接收到光信號L1’,光學接收器640b即可累加一計數值,並將此計數值作為感應信號而提供至處理器。
由圖6C可看出,隨著氣囊單元120承受的壓力越大,轉輪632c旋轉的角度越大,因而將相應使得光學接收器640b所累計的計數值越大。因此,處理器即可依據計數值推得施加於氣囊單元120上的壓力。
請參照圖7A及圖7B,其中圖7A是依據圖6A繪示的承受有第一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洩壓閥的正視圖,而圖7B是依據圖7A繪示的側視圖。由圖7A可看出,當腔體123的內部氣體壓力P2大於壓力門限值時,閥門632c可被內部氣體壓力P2推離腔體123的出氣口122,並帶動轉輪桿632b旋轉。在第二實施例中,上述壓力門限值例如是復位件632a所提供的復位力(例如扭力彈簧提供的扭力),但不限於此。
此時,由於轉輪632d亦將相應旋轉,使得光學接收器640b將接收到斷續的光信號L1’,並產生相應的計數值。之後,處理器即可基於此計數值推得氣囊單元120所承受的第一壓力。
請參照圖8A及圖8B,其中圖8A是依據圖7A繪示的承受有第二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洩壓閥的正視圖,而圖8B是依據圖8A繪示的側視圖。相較於圖7A及圖7B,圖8A及圖8B中轉輪632d具有更多的旋轉,因而將導致光學接收器640b產生更大的計數值。之後,處理器即可基於此計數值推得氣囊單元120所承受的第二壓力。
請參照圖9,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應用情境圖。在本實施例中,氣囊式感應墊100可設置於座椅上以供使用者乘坐。在此情況下,當使用者於氣囊式感應墊100進行例如左右搖晃等動作時,由於氣囊式感應墊100上的各氣囊單元將對應產生不同的感應信號,故處理器即可得知使用者的姿態。如此一來,處理器即可進而據以控制遊戲的狀態,例如所示的在遊戲中左右傾斜機車的動作等,但不限於此。
請參照圖10,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應用情境圖。在圖10中,使用者可站立於氣囊式感應墊100上並進行前傾、後傾、左傾、右傾等動作,而氣囊式感應墊100上的氣囊矩陣也將產生不同的輸出訊號。基此,處理器即可相應地控制遊戲是供內容回饋,例如令遊戲角色前進、後退、左移、右移等,但不限於此。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氣囊式感應墊還可透過調整充氣幫浦對氣囊單元充氣的氣壓,以令氣囊單元的內部氣體壓力呈現特定的氣壓值。在此情況下,即可令踩踏於氣囊式感應墊上的使用者感受到不同的踩踏觸感,但可不限於此。
此外,請參照圖11,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流體囊式感應墊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流體囊式感應墊1100可包括流體填充幫浦1110、流體囊單元1120、逆止閥1131、洩壓閥1132、流量感應器1140及處理器1150。流體填充幫浦1110可透過逆止閥1131連接於流體囊單元1120,並用於透過逆止閥1131對流體囊單元1120充氣。流量感應器1140可透過洩壓閥1132連接於流體囊單元1120。處理器1150耦接於流量感應器1140,並可採用微控制器或其他類似的控制器、處理單元來實現。
本實施例的流體囊式感應墊1100的運作原理及結構大致相同於先前實施例中介紹的氣囊式感應墊100,惟氣囊式感應墊100具體使用氣體作為填充氣囊單元120的流體,而流體囊式感應墊1100可使用液體、氣體或其組合作為填充流體囊單元1120的流體。相關說明可參照先前實施例中的說明,於此不另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氣囊式感應墊可透過特殊設計的氣囊單元、洩壓閥及流量感應器達到偵測壓力的目的。例如,在第一實施例中,由於導電閥門可在氣囊單元受壓時被推離腔體的出氣口,故本發明的流量感應器中的電極對可在接觸導電閥門時提供對應的感應信號,以協助處理器判斷氣囊單元所承受的壓力。另外,在第二實施例中,由於轉輪桿可在氣囊單元受壓時帶動轉輪旋轉,故本發明的流量感應器可基於光信號反射自轉輪表面的情形而提供感應信號,以協助處理器判斷氣囊單元所承受的壓力。
並且,本發明中的氣囊單元還可依需求而任意排列為大面積的矩陣形式,並可提供更為多樣化的偵測方式。此外,基於各氣囊單元及對應的流量感應器所提供的各式感應信號,本發明還可達到協助進行使用者姿態判斷的效果。
再者,本發明亦提供流體囊式感應墊,其可採用氣體、液體或其組合作為填充流體囊單元的流體,進而提升設計上的彈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氣囊式感應墊
110:充氣幫浦
120:氣囊單元
121:進氣口
122:出氣口
123:腔體
131、1131:逆止閥
132、632、1132:洩壓閥
132a:彈性件
132b:導電閥門
140、1140:流量感應器
150、1150:處理器
160:多工器
510:氣囊矩陣
520、530:圖表
599:足部
632a:復位件
632b:轉輪桿
632c:閥門
632d:轉輪
633:轉輪表面
633a:特徵點
640:流量感應器
640a:光學發射器
640b:光學接收器
1100:流體囊式感應墊
1110:流體填充幫浦
1120:流體囊單元
CA、CB、CC、CD、CE、CF:行
E1、E2、E3、E4:電極對
E11、E21、E31、E41:第一電極
E12、E22、E32、E42:第二電極
L1、L1’:光信號
P1:壓力
P2、P2’:內部氣體壓力
R1、R2、R3、R4、R5、R6:列
S1、S3、S4:感應信號
圖1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氣囊式感應墊示意圖。 圖2是依據圖1繪示的氣囊矩陣示意圖。 圖3A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的氣囊單元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的側視圖。 圖3B是依據圖3A繪示的承受有第一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的側視圖。 圖3C是依據圖3B繪示的承受有第二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對應的流量感應器的側視圖。 圖4A至圖4C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繪示的對氣囊單元充氣及洩氣的示意圖。 圖5A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以氣囊式感應墊偵測壓力的示意圖。 圖5B是依據圖5A繪示的以氣囊式感應墊偵測壓力的示意圖。 圖6A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的氣囊單元及其洩壓閥的正視圖。 圖6B是依據圖6A繪示的側視圖。 圖6C是依據圖6B繪示的流量感應器的運作示意圖。 圖7A是依據圖6A繪示的承受有第一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洩壓閥的正視圖。 圖7B是依據圖7A繪示的側視圖。 圖8A是依據圖7A繪示的承受有第二壓力的氣囊單元及其洩壓閥的正視圖。 圖8B是依據圖8A繪示的側視圖。 圖9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應用情境圖。 圖10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應用情境圖。 圖11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流體囊式感應墊示意圖。
100:氣囊式感應墊
110:充氣幫浦
120:氣囊單元
131:逆止閥
132:洩壓閥
140:流量感應器
150:處理器

Claims (13)

  1. 一種氣囊式感應墊,包括:一氣囊單元,包括出氣口及腔體;一逆止閥;一充氣幫浦,透過該逆止閥連接於該氣囊單元,並用於透過該逆止閥對該氣囊單元充氣;一洩壓閥;一流量感應器,透過該洩壓閥連接於該氣囊單元的該腔體;一處理器,耦接於該流量感應器;其中,反應於該氣囊單元承受一壓力而透過該洩壓閥對該流量感應器進行一洩氣操作,該流量感應器因應於該洩氣操作而提供一感應信號至該處理器,且該處理器基於該感應信號估計該壓力,其中該洩氣操作包括:反應於該氣囊單元承受該壓力,該腔體朝該出氣口提供一內部氣體壓力,反應於該內部氣體壓力大於一壓力門限值,該洩壓閥被該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該腔體的該出氣口,並且該出氣口可透過該洩壓閥單向地將該腔體中的氣體排出至該流量感應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更包括多個該氣囊單元,所述多個該氣囊單元透過一支撐座固定並排列為一氣囊矩陣,該氣囊矩陣上覆蓋有一接觸面,用以接收該壓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更包括: 多個該流量感應器,其分別連接至所述多個該氣囊單元,用以因應於來自所述多個該氣囊單元的氣體而提供多個感應信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氣囊單元包括進氣口,該氣囊單元的該腔體透過該逆止閥連接至該充氣幫浦;其中該氣囊單元的該進氣口透過該逆止閥單向地接收該充氣幫浦充入該腔體的氣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洩壓閥包括:一彈性件,毗鄰於該氣囊單元的該出氣口;一導電閥門,其透過該彈性件連接於該腔體並覆蓋於該氣囊單元的該出氣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流量感應器包括:一電極對,其耦接於該處理器,且包括對應設置的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其中反應於該導電閥門同時接觸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二電極,該電極對相應地提供該感應信號至該處理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反應於該氣囊單元承受該壓力,該腔體朝該出氣口提供該內部氣體壓力; 反應於該內部氣體壓力大於該壓力門限值,該導電閥門被該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該腔體的該出氣口,並在該壓力消失之後因應於該彈性件的復位力而再次覆蓋於該腔體的該出氣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流量感應器更包括:多個該電極對,其由近至遠地設置於該導電閥門被該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該腔體的該出氣口的一移動路徑上;一多工器,具有輸出端及多個輸入端,其中該多工器透過該些輸入端連接至該些電極對,並透過該輸出端將該感應信號提供至該處理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洩壓閥包括:一復位件,毗鄰於該腔體的該出氣口,用以提供一復位力;一轉輪桿,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桿身,其中該轉輪桿的第一端連接於該復位件;一閥門,其具有一側邊及一表面,其中該閥門的該側邊連接於該轉輪桿的該桿身,該閥門的該表面覆蓋於該腔體的該出氣口;一轉輪,其連接於該轉輪桿的該第二端,且具有一轉輪表面,該轉輪表面設置有多個特徵點;其中反應該氣囊單元承受該壓力,該腔體朝該出氣口提供該內部氣體壓力; 反應於該內部氣體壓力大於該壓力門限值,該閥門被該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該腔體的該出氣口,並帶動該轉輪桿旋轉;其中,在該壓力消失之後,該轉輪桿的該桿身因應於該復位力而旋轉,並帶動該閥門再次覆蓋於該腔體的該出氣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流量感應器包括:一光學發射器,用以向該轉輪表面發射光信號;一光學接收器,用以接收該轉輪表面反射的該光信號,並將反射的該光信號因應於該些特徵點而呈現的反射變化情形作為該感應信號而提供至該處理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氣囊式感應墊,其中該些特徵點包括多個凹洞,其中反應於該光信號因被發射至該些凹洞的其中之一而使得反射的該光信號未被該光學接收器接收,該光學接收器累加一計數值,且該光學接收器將該計數值作為該感應信號而提供至該處理器。
  12. 一種流體囊式感應墊,包括:一流體囊單元,包括出氣口及腔體;一逆止閥;一流體填充幫浦,透過該逆止閥連接於該流體囊單元,並用於透過該逆止閥對該流體囊單元填充流體;一洩壓閥;一流量感應器,透過該洩壓閥連接於該流體囊單元的該腔體; 一處理器,耦接於該流量感應器;其中,反應於該流體囊單元承受一壓力而透過該洩壓閥對該流量感應器進行一洩氣操作,該流量感應器因應於該洩氣操作而提供一感應信號至該處理器,且該處理器基於該感應信號估計該壓力,其中該洩氣操作包括:反應於該流體囊單元承受該壓力,該腔體朝該出氣口提供一內部氣體壓力,反應於該內部氣體壓力大於一壓力門限值,該洩壓閥被該內部氣體壓力推離該腔體的該出氣口,並且該出氣口可透過該洩壓閥單向地將該腔體中的氣體排出至該流量感應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流體囊式感應墊,其中該流體為氣體、液體或其組合。
TW108123766A 2019-07-05 2019-07-05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TWI703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3766A TWI703973B (zh) 2019-07-05 2019-07-05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3766A TWI703973B (zh) 2019-07-05 2019-07-05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3973B true TWI703973B (zh) 2020-09-11
TW202102187A TW202102187A (zh) 2021-01-16

Family

ID=7364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3766A TWI703973B (zh) 2019-07-05 2019-07-05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397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79376U (zh) * 2012-03-28 2012-12-05 上海融德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液压执行器控制的液压手动工作站
TWM579025U (zh) * 2019-01-31 2019-06-11 綠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79376U (zh) * 2012-03-28 2012-12-05 上海融德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液压执行器控制的液压手动工作站
TWM579025U (zh) * 2019-01-31 2019-06-11 綠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187A (zh) 202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7716B2 (en) Capacitive proximity tactile sensor
US5556258A (en) Squeezebulb operated sports ball pump
EP2067009B1 (fr) Appareil postural dynamique permettant une détection d'une posture bipède équilibrée
US11150674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and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WO2009120270A3 (en) Adaptive cush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force concentrations on a human body
US11504293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massage bladders with reduced pressure sensor count
WO2003036247A1 (en) Pressure-sensitive sensor and monitor using the pressure-sensitive sensor
TWI703973B (zh)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CN101896151A (zh) 用于校准空气压差设备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US20060185923A1 (en) Collision detection sensor for vehicle and obstacle discri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4533538A (ja) いびきを防止するためのヘッドサポート
JP2018191717A (ja) 測定器及び測定方法
JP2013084118A (ja) 入力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
JP2008523933A5 (zh)
CN203564452U (zh) 气压自调式医用床垫
WO2020258061A1 (zh) 压力感应系统及压力感应设定方法
CN109172284A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及测试方法
CN112304480A (zh) 一种基于足底压力的步态检测装置
US20130205508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hardness of an air bed based on front lying or side lying and method thereof
CN208114082U (zh) 可选择使用状态的多功能户外鞋
TWI776367B (zh) 足壓感測系統
CN213633994U (zh) 自适应气囊装置及智能头戴设备
CN216534583U (zh) 外压感应式背部跟随支撑装置及办公椅
CN215075847U (zh) 一种舒适型带充气结构的运动鞋
KR100509693B1 (ko) 다기능 버튼을 구비한 조이스틱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