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9025U -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79025U TWM579025U TW108201647U TW108201647U TWM579025U TW M579025 U TWM579025 U TW M579025U TW 108201647 U TW108201647 U TW 108201647U TW 108201647 U TW108201647 U TW 108201647U TW M579025 U TWM579025 U TW M579025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ping
- user
- control unit
- sleeping position
- adjus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睡姿調整裝置,包含:一氣囊,安裝於一枕頭或一床墊;一充氣馬達,可對該氣囊充氣;一氣閥,可對該氣囊洩壓;一睡姿感測單元,因應一使用者的睡姿,產生一感測信號;以及,一控制單元,接收該感測信號,據以決定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或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重量。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氣囊壓力調整裝置,更明確地說明,本創作是一種可因應使用者的睡姿調節氣囊壓力的睡姿調整裝置。
頸椎的健康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重要因素。一般認為枕頭支撐人體的頭部,所以枕頭的高度對於連接頭部的頸椎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於在睡眠過程中,人體的睡姿可能變動,由平躺(仰睡)轉為側睡或由側睡轉為平躺(仰睡),皆會改變頸椎的支撐。倘若頸椎的支撐未能獲得適當的調節,一旦睡姿維持過久,將容易造成頸椎神經的壓迫或頸肌過度的受力。
許多先前技術在枕頭中的不同位置增加襯墊形成高度落差,以因應平躺(仰睡)或側睡的睡姿,來調節頸椎的支撐。但是,睡姿可能變動,也可能造成身體的位移,使睡眠過程中因平躺或側睡的頭部未必停留在枕頭預設的高度位置,因此未能獲得實質功效。甚至,也可能造成平躺(仰睡)的頭部停留在枕頭預設側睡的高度位置,或側睡的頭部停留在枕頭預設平躺(仰睡)的高度位置,造成睡眠品質不佳。
此外,影響頸椎的支撐,並非僅僅考量枕頭的高度,床墊的軟硬程度也是重要因素。尤其平躺(仰睡)或側睡的睡姿對頸肌的受力也不同,間接也影響枕頭高度對頸椎的支撐。
為解決習知枕頭所預設高度無法因應睡姿造成頭部與身體的位移或床墊的軟硬程度影響枕頭高度對頸椎的支撐,本創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睡姿調整裝置,可因應使用者的睡姿調節氣囊壓力,以調整頸椎的支撐或頸肌的受力。
為了達到上述創作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睡姿調整裝置,包含:一氣囊,安裝於一枕頭或一床墊;一充氣馬達,可對該氣囊充氣;一氣閥,可對該氣囊洩壓;一睡姿感測單元,因應一使用者的睡姿,產生一感測信號;以及,一控制單元,接收該感測信號,據以決定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或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重量。
其中,該睡姿為該使用者平躺(仰睡)或該使用者側睡,該控制單元預設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使該氣囊適於支撐該使用者平躺(仰睡)的睡姿。
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枕頭時,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平躺(仰睡)改為側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側睡改為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
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枕頭,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為側睡或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或該氣閥,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頭部。
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床墊,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平躺(仰睡)改為側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側睡改為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
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床墊,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為側睡或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或該氣閥,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背部或肩部。
其中,該睡姿感測單元為一點排列方式或長線方式或面接觸方式或氣壓方式的接觸式壓力感測器,或為一攝影方式或雷射方式或紅外線方式的非接觸式感應器。
根據本創作所實施的睡姿調整裝置,一氣囊可安裝於一枕頭或一床墊,藉由睡姿感測單元因應一使用者的睡姿,使該氣囊得以充氣或洩氣,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身體,而使該使用者的頸椎獲得更好的支撐,提高睡眠品質,特別是有高度側睡需求之容易打鼾或肥胖者。
10‧‧‧控制盒
11‧‧‧控制單元
12‧‧‧充氣馬達
13‧‧‧氣閥
14‧‧‧睡姿感測單元
141‧‧‧接觸式感測器
142‧‧‧非接觸式感應器
15‧‧‧氣囊
20‧‧‧床墊
21‧‧‧枕頭
第一圖為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的方塊圖。
第二A圖為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第二B圖為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首先參考第一圖,係顯示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的方塊圖。在本創作的一種睡姿調整裝置,包含:一氣囊15、一充氣馬達12與一氣閥13。該充氣馬達12連通該氣囊15,可受控制地對該氣囊15充氣,以調節該氣囊15的壓力。該氣閥13連通該氣囊15,可受控制地對該氣囊15洩壓,而調節該氣囊15的壓力。在本創作的不同實施例,該氣囊15可安裝於一枕頭21,如第二A圖所示,或者該氣囊15可嵌入安裝於一床墊20,如第二B圖所示。稍後將進一步詳述。
繼續參考第一圖,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睡姿感測單元14與一控制單元11,其中該睡姿感測單元14因應一使用者在一床墊20的睡姿,以產生一感測信號。該控制單元11電氣連接該睡姿感測單元14、該充氣馬達12與該氣閥13。該控制單元11從睡姿感測單元14接收該感測信號,並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使用者在床墊20的睡姿為平躺(仰睡)或側睡,以決定控制該充氣馬達12或該氣閥13對該氣囊15進行充氣或洩壓,來調節該氣囊15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重量。此外,本創作睡姿調整裝
置的控制單元11、充氣馬達12與氣閥13可收容於一控制盒10之內。
在本創作的不同實施例,該睡姿感測單元14為一接觸式感測器141或一非接觸式感應器142。該接觸式感測器141可為一點排列方式或長線方式或面接觸方式或氣壓方式的接觸式壓力感測器,藉由感測面積的大小以產生該感測信號給控制單元11判斷使用者的睡姿,其中,該點排列方式是由複數個壓力感測單元橫向排列,以覆蓋一床墊的寬度;該長線方式是由至少一線條式壓力感測單元組成,以覆蓋一床墊的寬度;該面接觸方式是一種薄膜壓力感測單元,以覆蓋一床墊的寬度;該氣壓方式是由複數個氣囊單元分布於一床墊的寬度。該非接觸式感應器142可為一攝影方式或雷射方式或紅外線方式的非接觸式感應器,藉由感應使用者睡姿的態樣以產生該感測信號給控制單元11判斷使用者的睡姿,其中,攝影方式為一攝影機,雷射方式為一雷射感應器,紅外線方式為一紅外線感應器。
請參考第二A圖,顯示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在本創作的此一實施例中,睡姿調整裝置的氣囊15可埋設安裝於一枕頭21。隨著該氣囊15的壓力調節,可以調整枕頭21的高度以支撐頭部重量。該氣囊15大體上能覆蓋的枕頭21大部分的面積,無論使用者平躺(仰睡)或側睡睡姿的頭部停留在枕頭21的哪個位置,皆可以藉由氣囊15的充氣或洩壓來調整頭部的高度,進而調整頸椎的支撐。
在第二A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睡姿感測單元14包含
一接觸式感測器141與一非接觸式感應器142。該接觸式感測器141可放置在床墊20上,靠近枕頭21的下方位置,俾使該使用者平躺(仰睡)於床墊20時,使用者頭部被枕頭21支撐,且使用者背部恰可壓在該接觸式感測器141,以因應使用者平躺(仰睡)或側睡的睡姿都可壓在該接觸式感測器141,以產生該感測信號給控制單元11判斷使用者的睡姿。該非接觸式感應器142可適當地選擇靠近床墊20的位置,並對準使用者的睡姿,以確保可感應使用者的睡姿而產生該感測信號給控制單元11判斷使用者的睡姿。
繼續參考第二A圖所示,該控制單元11預設控制該充氣馬達12對該氣囊15充氣,使該氣囊15適於支撐該使用者平躺(仰睡)的睡姿。當該氣囊15安裝於該枕頭21,且該控制單元11根據該睡姿感測單元14輸出的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為側睡或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11控制該充氣馬達12或該氣閥13,以調節該氣囊15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頭部。特別是,當該控制單元11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平躺(仰睡)改為側睡時,該控制單元11控制該充氣馬達12對該氣囊15充氣,俾使在該使用者側睡時,提高該使用者頭部的高度。當該控制單元11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側睡改為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11控制該氣閥13對該氣囊15洩壓,俾使在該使用者平躺(仰睡)時,降低該使用者頭部的高度。
請參考第二B圖,顯示本創作睡姿調整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在本創作的此一實施例中,睡姿調整裝置
的氣囊15可嵌入安裝於一床墊20。該氣囊15較佳的位置距床墊20上緣約30-35公分,且該氣囊15具有一長條狀,使其長度可覆蓋床墊20的寬度且其寬度約25公分,俾使該使用者平躺(仰睡)於床墊20時,該氣囊15得以支撐使用者背部,或該使用者側睡於床墊20時,該氣囊15得以支撐使用者肩部,以調整頸肌的受力,進而調節頸椎的支撐。
在第二B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睡姿感測單元14包含一接觸式感測器141與一非接觸式感應器142。該接觸式感測器141可放置在氣囊15上,靠近枕頭21的下方位置,俾使該使用者平躺(仰睡)於床墊20時,使用者頭部被枕頭21支撐,且使用者背部恰可壓在該接觸式感測器141,以因應使用者平躺(仰睡)或側睡的睡姿都可壓在該接觸式感測器141,以產生該感測信號給控制單元11判斷使用者的睡姿。該非接觸式感應器142可適當地選擇靠近床墊20的位置,並對準使用者的睡姿,以確保可感應使用者的睡姿而產生該感測信號給控制單元11判斷使用者的睡姿。
繼續參考第二B圖所示,該控制單元11預設控制該充氣馬達12對該氣囊15充氣,使該氣囊15適於支撐該使用者平躺(仰睡)的睡姿。當該氣囊15嵌入安裝於一床墊20,且該控制單元11根據該睡姿感測單元14輸出的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為平躺(仰睡)或側睡時,該控制單元11控制該充氣馬達12或該氣閥13,以調節該氣囊15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背部或肩部。特別是,當該控制單元11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平躺(仰
睡)改為側睡時,該控制單元11控制該氣閥13對該氣囊15洩壓,俾使在該使用者側睡時,減少對該使用者肩部的壓力,以調節頸椎所受的壓力。當該控制單元11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側睡改為平躺(仰睡)時,該控制單元11控制該充氣馬達12對該氣囊15充氣,俾使在該使用者平躺(仰睡)時,增加對該使用者背部支撐的壓力,以調節頸椎所受的壓力。
在本創作的不同實施例,氣囊15除了放置在枕頭21或在床墊20上的枕頭21下方處(使用者睡姿的肩部)之外,也可在床墊20上對應設置於使用者睡姿的腰部或其他可判別平躺(仰睡)或側睡之人體位置。接觸式感測器141除埋設方式的安裝外,也可以設置於枕頭或床墊的上方或下方之方式設置。
Claims (12)
- 一種睡姿調整裝置,包含:一氣囊,安裝於一枕頭或一床墊;一充氣馬達,可對該氣囊充氣;一氣閥,可對該氣囊洩壓;一睡姿感測單元,因應一使用者的睡姿,產生一感測信號;以及一控制單元,接收該感測信號,據以決定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或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該睡姿為該使用者平躺或該使用者側睡。
- 如請求項2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預設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使該氣囊適於支撐該使用者平躺的睡姿。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枕頭,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平躺改為側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枕頭,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側睡改為平躺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枕頭,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為側睡或平躺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或該氣閥,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頭部。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床墊,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平躺改為側睡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氣閥對該氣囊洩壓。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床墊,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由側睡改為平躺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對該氣囊充氣。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當該氣囊安裝於該床墊,且該控制單元根據該感測信號判斷該使用者的睡姿為側睡或平躺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充氣馬達或該氣閥,以調節該氣囊的壓力適於支撐該使用者的背部或肩部。
- 如請求項1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該睡姿感測單元為一接觸式感測器或一非接觸式感應器。
- 如請求項10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該睡姿感測單元為一點排列方式或長線方式或面接觸方式或氣壓方式的接觸式壓力感測器。
- 如請求項10所載之睡姿調整裝置,其中該睡姿感測單元為一攝影方式或雷射方式或紅外線方式的非接觸式感應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1647U TWM579025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
CN202010071081.XA CN111493584A (zh) | 2019-01-31 | 2020-01-21 |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与方法 |
CN202020138834.XU CN212280723U (zh) | 2019-01-31 | 2020-01-21 |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 |
JP2020014323A JP2020124498A (ja) | 2019-01-31 | 2020-01-31 | 睡眠姿勢に基づきベッド面を自動調整するベッド装置と方法 |
EP20155011.8A EP3689189A1 (en) | 2019-01-31 | 2020-01-31 | Bed apparatus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bed surface based on sleeping posi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US16/779,549 US20200245780A1 (en) | 2019-01-31 | 2020-01-31 | Bed Apparatus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Bed Surface Based on Sleeping Posi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1647U TWM579025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79025U true TWM579025U (zh) | 2019-06-11 |
Family
ID=6770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1647U TWM579025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7902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3973B (zh) * | 2019-07-05 | 2020-09-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
CN112914326A (zh) * | 2021-03-02 | 2021-06-08 | 浙江大学 | 根据人体睡眠姿态进行高度及形态调整的充气保健枕装置 |
CN114343402A (zh) * | 2022-01-20 | 2022-04-15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枕头及检测睡姿的方法 |
CN115177132A (zh) * | 2022-07-08 | 2022-10-14 | 绍兴市盘领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发热毯 |
WO2023040172A1 (zh) * | 2021-09-18 | 2023-03-23 | 深圳正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及其调节高度方法 |
-
2019
- 2019-01-31 TW TW108201647U patent/TWM579025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3973B (zh) * | 2019-07-05 | 2020-09-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氣囊式感應墊及流體囊式感應墊 |
CN112914326A (zh) * | 2021-03-02 | 2021-06-08 | 浙江大学 | 根据人体睡眠姿态进行高度及形态调整的充气保健枕装置 |
WO2023040172A1 (zh) * | 2021-09-18 | 2023-03-23 | 深圳正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及其调节高度方法 |
CN114343402A (zh) * | 2022-01-20 | 2022-04-15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枕头及检测睡姿的方法 |
CN114343402B (zh) * | 2022-01-20 | 2023-08-15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枕头及检测睡姿的方法 |
CN115177132A (zh) * | 2022-07-08 | 2022-10-14 | 绍兴市盘领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发热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79025U (zh) | Sleeping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 |
US8341784B2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pillow adjustment | |
ES2758877T3 (es) | Cama con propiedades ajustables automáticamente | |
US8176921B2 (en) | Dynamically inflatable therapeutic suppor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CN111493584A (zh) |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与方法 | |
US5815862A (en) | Portable orthopedic bed | |
US20140047644A1 (en) | Anti-Snore Bed Having Inflatable Members | |
CN113749492A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及其调节高度方法 | |
CN111281642A (zh) | 基于自适应调节防打鼾防落枕的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0423580U (zh) | 多种模式可调的床垫 | |
JP6674827B2 (ja) | 枕装置 | |
CN217218587U (zh) | 一种带气囊自适应调整床垫 | |
CN215304706U (zh) |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枕头 | |
CN212280723U (zh) |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 | |
US20240188719A1 (en) | Back-following support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preventing sedentariness and chair | |
KR200477913Y1 (ko) | 자동조절이 가능한 에어백 베개 | |
CN108669950A (zh) | 一种高度自调节枕 | |
CN114343402B (zh) | 一种智能调节枕头及检测睡姿的方法 | |
CN116172800A (zh) | 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 | |
CN115645143A (zh) | 睡眠枕头及其控制方法 | |
TWM591868U (zh) | 基於睡姿自動調整床面之床裝置 | |
CN219813741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 | |
CN210144370U (zh) | 一种枕头 | |
TWI715321B (zh) | 基於睡姿自動調整床面之床裝置與方法 | |
CN215838071U (zh) | 一种可调枕高的床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