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803B -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 Google Patents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803B
TWI703803B TW109107127A TW109107127A TWI703803B TW I703803 B TWI703803 B TW I703803B TW 109107127 A TW109107127 A TW 109107127A TW 109107127 A TW109107127 A TW 109107127A TW I703803 B TWI703803 B TW I7038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l
d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7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5446A (zh
Inventor
陳信助
楊松霈
黃昭明
林淯儒
Original Assignee
崑山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崑山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崑山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9107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380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8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5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446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包含三個開關、兩個電感、四個二極體及三個電容。第三開關串聯二極體組成單向電流開關。第一電感和 第二電感是兩個感值相同的電感。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是電壓舉升電容,用以提高電壓增益。第一與第二二極體和輸出二極體作為阻隔元件間電壓差及電流整。由於導入雙導通比控制技術,增加了電壓增益的設計自由度,所以高電壓增益的達成,轉換器不必操作在極大的導通比。

Description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升壓型轉換器,特別是指一種用於再生能源電力系統中連結再生能源與高壓匯流排之間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參閱圖1,一種習知的升壓轉換器,習知的升壓轉換器操作在極高導通比才能達到較高電壓增益
Figure 02_image001
,參數V O、V in、D分別為輸出電壓、輸入電壓、開關的責任導通比,但是實務上受到寄生元件的影響,當導通比超過0.9以上時而使電壓增益不增反減,不符高電壓增益的需求,因此,無需極高導通比且同時為符合高電壓增益的需求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於是,本發明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包含一第一電感、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二電感、第一二極體、一第二二極體、一第一電容、一第三二極體、一第三開關、一第二電容,與一輸出級。
第一電感具有一接收一直流電壓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的第一端與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第二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第二電感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的第二端。第一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該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的陽極,與一陰極。第二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的陰極,與一陽極。第一電容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二極體的陰極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的第二端。第三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的陽極,與一陰極。第三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三二極體的陰極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的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第二電容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與該第二二極體的陽極之間。輸出級電連接該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該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用以提供一正比於該第一電容的跨壓與該第二電容的跨壓的加總的輸出電壓。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由於導入雙導通比控制技術,增加了電壓增益的設計自由度,所以高電壓增益的達成,轉換器不必操作在極大的導通比。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本發明高電壓增益轉換器之一實施例,包含一第一電感L 1、一第一開關S 1、一第二開關S 2、一第二電感L 2、第一二極體D 1、一第二二極體D 2、一第一電容C 1、一第三二極體D 3、一第三開關S 3、一第二電容C 2、一輸出級2與一控制單元3。
第一電感L 1具有一接收一直流電壓Vi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
第一開關S 1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L 1的第二端的第一端與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該第一開關S 1是一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第一開關S 1的第一端是汲極,該第一開關S 1的第二端是源極。
第二開關S 2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L 1的第一端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第二開關S 2是一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第二開關S 2的第一端是汲極,該第二開關S 2的第二端是源極。
第二電感L 2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S 2的第二端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S 1的第二端的第二端。
第一二極體D 1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L 1的第一端的陽極,與一陰極。
第二二極體D 2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S 1的第二端的陰極,與一陽極。
第一電容C 1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二極體D 1的陰極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L 1的第二端的第二端。
第三二極體D 3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L 1的第二端的陽極,與一陰極。
第三開關S 3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三二極體D 3的陰極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S 2的第二端的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該第三開關S 3是一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第三開關S 3的第一端是汲極,該第三開關S 3的第二端是源極。
第二電容C 2電連接該第二開關S 2的第二端與該第二二極體D 2的陽極之間。
輸出級2電連接該第一電容C 1的第一端與該第二電容C 2的第二端,用以提供一正比於該第一電容C 1的跨壓與該第二電容C 2的跨壓的加總的輸出電壓。該輸出級2包括一輸出二極體D O與一輸出電容C O。輸出二極體D O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容C 1的第一端的陽極,與一陰極。輸出電容C O電連接於該輸出二極體D O的陰極與該第二電容C 2的第二端之間。
該控制單元3產生一切換該第一開關S 1的第一脈波調變信號、一切換該第二開關S 2的第二脈波調變信號與一切換該第三開關S 3的第三脈波調變信號,該第一脈波調變信號與該第二脈波調變信號具有相同的周期時間。
參閱圖3、4,分別為本實施例的連續導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不連續導通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DCM)的操作時序圖,其中,參數 v gs1、v gs2、v gs3分別代表控制該第一~第三開關S 1、S 2、 S 3是否導通的脈波信號的電壓,參數v L1、v L2分別代表該第一及第二電感L 1、 L 2的二端跨壓,參數i L1、i L2分別代表該第一及第二電感L 1、 L 2的電流,參數v D1、v D2、v DO分別代表該第一二極體D 1、第二二極體D 2、輸出二極體D O的二端跨壓,參數i D1、i D2、i DO、i C1、i C2、i CO分別代表該第一二極體D 1、第二二極體D 2、輸出二極體D O、該第一電容C 1、第二電容C 2、輸出電容C O的電流,參數T S為第一脈波信號的週期時間。
以下為本實施例操作於CCM的三階段的各電路圖,其中,導通的元件以實線表示,不導通的元件以虛線表示,以下分別針對每一階段進行說明。
第一階段(時間:t 0~t 1):
參閱圖3及圖5,第一開關S 1與第二開關S 2由不導通轉成導通,而第三開關S 3不導通,第一二極體D 1導通,第二二極體D 2導通,第三二極體D 3不導通,輸出二極體D O不導通。
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等效並聯且跨壓均為輸入電壓V i,其電感電流呈線性上升,因為兩個電感值相同均為L,因此斜率均為V i/L,輸入電壓V i經由第一二極體D 1和第二二極體D 2對第一電容C 1和第二電容C 2充電,在本階段中
Figure 02_image003
Figure 02_image005
當t=t1,第一開關S 1和第二開關S 2切換為不導通,第三開關S 3切換為導通時,本階段結束。
第二階段(時間:t 0~t 1):
參閱圖3及圖6,第一開關S 1與第二開關S 2由導通轉成不導通,而第三開關S 3導通,第一二極體D 1不導通,第二二極體D 2不導通,第三二極體D 3導通,輸出二極體DO不導通。
經由第三開關S 3和第三二極體D 3形成迴路,輸入電壓V i對等效串聯的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充電,此時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的跨壓皆為V i/2,電感電流持續上升,而斜率為V i/2L,在本階段中電感電流可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07
當t=t 2,第三開關S 3切換為不導通時,本階段結束。
第三階段(時間:t 2):
參閱圖3及圖7,第一開關S 1不導通,而第二開關S 2不導通,而第三開關S 3切換為不導通,第一二極體D 1不導通,第二二極體D 2不導通,第三二極體D 3不導通,輸出二極體D O導通。
本階段輸入電壓源V i、第一與第二電感L 1和L 2、第一電容C 1、第二電容C 2串聯連接,經由輸出二極體D O,對輸出電容C O及負載R傳送能量。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的跨壓為
Figure 02_image009
,其電流呈線性下降,在本階段中電感電流可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11
當t=t 3,第一開關S 1、第二開關S 2切換為導通,第三開關S 3保持不導通,本階段結束,進入下一個切換週期。
以下為本實施例操作於DCM的四階段的各電路圖,其中,導通的元件以實線表示,不導通的元件以虛線表示,以下分別針對每一階段進行說明。
第一階段(時間:t 0~t 1):
參閱圖4及圖5,本階段的操作原理與CCM操作的第一階段相同。在本階段第一電感L 1、第二電感L 2的電流最大值為
Figure 02_image013
。定義t=t1時的第一電感電流值,
當t=t1,第一開關S 1和第二開關S 2切換為不導通,同時第三開關S 3切換為導通,本階段結束。
第二階段(時間:t 1~t 2):
參閱圖4及圖6,本階段的操作原理與CCM操作的第二階段相同。第一開關S 1和第二開關S 2為不導通,而第三開關S 3為導通。輸入電壓V i對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轉移能量,輸出電容C O供應負載電流。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的電流最大值為
Figure 02_image015
。當t=t 2,第三開關S 3切換為不導通,本階段結束。
第三階段(時間:t 2~t 3):
參閱圖4及圖7,本階段的操作原理與CCM操作的第三階段相同,第一至第三開關S 1~S 3都不導通。輸出二極體D O導通。輸入電壓Vi、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第一電容C 1和第二電容C 2等效串聯對輸出電容C O充電。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的電流直線下降,第一至第三開關S 1~S 3的跨壓為
Figure 02_image017
Figure 02_image019
當t=t3,當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的電流下降至0,輸出二極體D O自然轉態為不導通,本階段結束。
第四階段(時間:t 3~t 4):
參閱圖4及圖8,本階段所有開關及二極體均為不導通,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的電流
Figure 02_image021
。輸出電容C O放電至負載,負載電流
Figure 02_image023
。當t=t 4,第一開關S 1和第二開關S 2切換為導通,本階段結束,新的一個切換週期開始。
> CCM模式電壓增益分析>
對第一電感L 1和第二電感L 2應用伏-秒平衡定理(volt-second balance principle),因此可得:
Figure 02_image025
將操作模式中的電感電壓代入可得
Figure 02_image027
整理可得CCM模式情況下,電壓增益M CCM
Figure 02_image029
從上式可知電壓增益具有導通比d 1和d 2兩個設計自由度。操作在CCM模式時,電壓增益對應於第一開關S 1與第二開關S 2的導通比d 1和d 2的曲線如圖9、10。
> DCM模式電壓增益分析>
當轉換器操作在不連續導通模式(DCM)時,由於電感依然滿足伏-秒平衡定理,所以可得
Figure 02_image031
整理可得
Figure 02_image033
(1)
穩態時,輸出電容C O的電流波形i CO,其平均電流可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035
(2)
(17)式中電感電流最大值
Figure 02_image037
與輸出電流I O可分別計算如下
Figure 02_image039
(3)
Figure 02_image041
(4)
將(1)(3)(4)式代入(2)式,可得
Figure 02_image043
(5)
穩態時,輸出電容C O滿足安-秒平衡定理(amp-second balance principle),即
Figure 02_image045
,因此(5)式可化簡為
Figure 02_image047
(6)
定義規一化電感時間常數(normalized inductor time constant):
Figure 02_image049
,將規一化電感時間常數
Figure 02_image051
代入(6)式,整理可得DCM模式的電壓增益為
Figure 02_image053
(7)
從上式可知操作在DCM模式時,電壓增益是規一化電感時間常數
Figure 02_image055
及導通比d 1和d 2的函數。若以L=74.2μH,T S=20μs,R=1600Ω為例,經由計算
Figure 02_image056
,則電壓增益與導通比d 1和d 2的關係曲線如圖11、12,其中圖11是當d 1在不同的定值時,電壓增益與導通比d 2的關係曲線;另一方面,圖12是當導通比d 2在不同的定值時,電壓增益和導通比d 1的關係曲線。
>BCM操作模式分析>
當轉換器操作在邊界導通模式 (Boundary Conduction Mode,BCM)時,吾人可得CCM模式的電壓增益等於DCM模式的電壓增益,即
M CCM=M DCM(8)
令邊界規一化電感時間常數為
Figure 02_image058
,則由上述公式的結果可推導得到
Figure 02_image060
(9)
因此,若
Figure 02_image062
,則操作在CCM;若
Figure 02_image064
,則操作在DCM。
>開關電壓應力分析>
由轉換器操作原理分析可得第一至第三開關S 1~S 3及每個二極體D 1、D 2、D O在不同操作階段的跨壓,整理可知開關第一至第三開關S 1~S 3的電應力分別為
Figure 02_image066
Figure 02_image068
該多個二極體D 1、D 2、D 3、D O的電壓應力分別為
Figure 02_image070
Figure 02_image072
Figure 02_image074
區別於傳統升壓型轉換器的功率開關及二極體的電壓應力為輸出電壓,而本實施例的所有開關與二極體的電壓應力都小於輸出電壓。在高輸出電壓應用中,可使用低額定耐壓具有較低R DS(ON)的MOSFETs,降低開關導通損失。另外,較低電壓應力的二極體可採用蕭特基二極體或導通壓降比較低的二極體,可降低導通損失,提升轉換器轉換效率。
上述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一、由於導入雙導通比控制技術,增加了電壓增益的設計自由度,所以高電壓增益的達成,轉換器不必操作在極大的導通比。
二、由於第一至第三開關S 1~S 3的電壓應力遠低於輸出電壓,所以可以使用導通阻抗較小的低額定耐壓電晶體,降低導通損失。
三、由於第一與第二二極體D 1、D 2的電壓應力遠低於輸出電壓,所以可以使用導通壓降較小的二極體,降低導通損失。綜上所述,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L1:第一電感 S1:第一開關 S2:第二開關 L2:第二電感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C1:第一電容 D3:第三二極體 S3:第三開關 C2:第二電容 2:輸出級 3:控制單元 Vi:直流電壓 CO:輸出電容 DO:輸出二極體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種習知的升壓轉換器的一電路圖; 圖2是本發明高電壓增益轉換器的一實施例的一電路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連續導通模式一操作時序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不連續導通模式一操作時序圖; 圖5是該實施例操作於第一階段的一電路圖; 圖6是該實施例操作於第二階段的一電路圖; 圖7是該實施例操作於第三階段的一電路圖; 圖8是該實施例操作於第四階段的一電路圖; 圖9是該實施例操作在連續導通模式的不同導通比和電壓增益的一關係曲線圖; 圖10是該實施例操作在連續導通模式的不同導通比和電壓增益的一關係曲線圖; 圖11是該實施例操作在不連續導通模式的不同導通比和電壓增益的一關係曲線圖;及 圖12是該實施例操作在不連續導通模式的不同導通比和電壓增益的一關係曲線圖。
L1:第一電感
S1:第一開關
S2:第二開關
L2:第二電感
D1:第一二極體
D2:第二二極體
C1:第一電容
D3:第三二極體
S3:第三開關
C2:第二電容
2:輸出級
3:控制單元

Claims (6)

  1. 一種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包含: 一第一電感,具有一接收一直流電壓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 一第一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的第一端與一接地的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 一第二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的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 一第二電感,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的第二端; 一第一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該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的陽極,與一陰極; 一第二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的陰極,與一陽極; 一第一電容,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二極體的陰極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的第二端; 一第三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的陽極,與一陰極; 一第三開關,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三二極體的陰極的第一端,與一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的第二端,且受控制切換於導通與不導通間; 一第二電容,電連接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與該第二二極體的陽極之間;及 一輸出級,電連接該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該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用以提供一正比於該第一電容的跨壓與該第二電容的跨壓的加總的輸出電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其中,該輸出級包括: 一輸出二極體,具有一電連接該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的陽極,與一陰極; 一輸出電容,電連接於該輸出二極體的陰極與該第二電容的第二端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其中,該第一開關是一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第一開關的第一端是汲極,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是源極。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其中,該第二開關是一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第二開關的第一端是汲極,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是源極。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其中,該第三開關是一N型功率半導體電晶體,且該第三開關的第一端是汲極,該第三開關的第二端是源極。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電壓增益轉換器,更包括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產生一切換該第一開關的第一脈波調變信號及一切換該第二開關的第二脈波調變信號,該第一脈波調變信號與該第二脈波調變信號具有相同的周期時間。
TW109107127A 2020-03-04 2020-03-04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TWI703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7127A TWI703803B (zh) 2020-03-04 2020-03-04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7127A TWI703803B (zh) 2020-03-04 2020-03-04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3803B true TWI703803B (zh) 2020-09-01
TW202135446A TW202135446A (zh) 2021-09-16

Family

ID=7364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7127A TWI703803B (zh) 2020-03-04 2020-03-04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38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45B (zh) * 2022-03-15 2023-02-11 崑山科技大學 高電壓增益直流轉換器
TWI800388B (zh) * 2022-05-27 2023-04-21 遠東科技大學 具升壓功能之電源轉換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015B (zh) 2021-12-17 2023-04-11 聚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短路偵測功能的掃描式顯示器及其掃描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8854A (zh) * 2011-08-12 2013-02-16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升壓轉換裝置及升壓轉換電路
US20140240048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iers with multiple outputs and configurable degeneration inductor
US20180115256A1 (en) * 2016-10-26 2018-04-26 University Of Manitoba Bi-Directional Bridgeless Buck-Boost Converter
US20180166973A1 (en) * 2015-05-27 2018-06-1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c to dc converter
US20180278158A1 (en) * 2015-02-02 2018-09-27 Santak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TW202002491A (zh) * 2018-06-28 2020-01-01 崑山科技大學 交錯式超高升壓轉換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8854A (zh) * 2011-08-12 2013-02-16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升壓轉換裝置及升壓轉換電路
US20140240048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iers with multiple outputs and configurable degeneration inductor
US20180278158A1 (en) * 2015-02-02 2018-09-27 Santak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US20180166973A1 (en) * 2015-05-27 2018-06-1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c to dc converter
US20180115256A1 (en) * 2016-10-26 2018-04-26 University Of Manitoba Bi-Directional Bridgeless Buck-Boost Converter
TW202002491A (zh) * 2018-06-28 2020-01-01 崑山科技大學 交錯式超高升壓轉換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45B (zh) * 2022-03-15 2023-02-11 崑山科技大學 高電壓增益直流轉換器
TWI800388B (zh) * 2022-05-27 2023-04-21 遠東科技大學 具升壓功能之電源轉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446A (zh)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3803B (zh)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Yang et al. Transformerless DC–DC converters with high step-up voltage gain
TWI569565B (zh) Staggered high boost DC converter
CN112737330B (zh) 一种高增益Buck-Boost DC-DC变换器
TWI646768B (zh) High boost converter
CN111245236B (zh) 一种降压式直流-直流转换器拓扑结构
CN113346750A (zh) 基于耦合电感的软开关同相buck-boost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Banaei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new single switch non-isolated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KR20090044137A (ko) 무변압기형 부스트 컨버터
TWI739539B (zh)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
CN207664872U (zh) 一种新颖的宽范围输入功率变换电路
Bhaskar et al. Interleaved hybrid boost converter with switched capacitor technique
TWI693783B (zh) 具降壓及升壓功能之直流-直流轉換器
KR101456654B1 (ko) 공용코어 역률보정 공진 컨버터
CN110880868A (zh) 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
US11824450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switching power stage circuits connected in parallel
CN210745017U (zh) 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
Axelrod et al. A family of modified zeta-converters with high voltage ratio for solar-pv systems
Liivik et 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rom topology modification of the single-switch isolated quasi-Z-source DC-DC converter
TWI625922B (zh) 高升降壓比之直流-直流轉換器
Vasconcelos et al. High static gain DC-DC converter CUK with current source characteristic for nanogrid application
TWI792945B (zh) 高電壓增益直流轉換器
CN114552970B (zh) 一种二次型sepic变换器
TWI740562B (zh) 雙向電壓轉換器
TW202408133A (zh) 高電壓增益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