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317B -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317B
TWI703317B TW107115521A TW107115521A TWI703317B TW I703317 B TWI703317 B TW I703317B TW 107115521 A TW107115521 A TW 107115521A TW 107115521 A TW107115521 A TW 107115521A TW I703317 B TWI703317 B TW I7033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plate
groove
circulation chamber
transfer device
hea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5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7201A (zh
Inventor
龍玲
王海霞
夏通虎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龍玲
王海霞
夏通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龍玲, 王海霞, 夏通虎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5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33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31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包含一導熱板、罩蓋於導熱板其中一面的一罩殼以及設置在罩殼之內的一流道結構,流道結構在導熱板與罩蓋之間圍設形成一流通腔室以及環繞流通腔室且與流通腔室隔離的一測漏槽,罩殼上設置有連通流通腔室的一入水口以及一出水口,且測漏槽內設置有一流體感測探頭以偵測滲出流通腔室的工作流體。

Description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液冷系統中所使用的液冷傳熱裝置,特別是一種能夠偵測冷卻液洩漏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高效能的電子裝置運作時一般伴隨產生大量熱能,僅以風扇送風不及排除其產生的熱能,因此液冷式散熱裝置常應用於高效能的電子裝置。現有的液冷式散熱裝置一般包含有一水冷頭以及連通水冷頭的循環管路,循環管路內注有工作流體,水冷頭接觸電子裝置內的發熱源,工作流體則通過水冷頭熱源進行熱交換而移除發熱源產生的熱能。液冷式散熱裝置雖然具有良好的熱交換效率,但是液冷式散熱裝置最大的缺點在於容易發生工作流體外洩。由於水冷頭直接接觸發熱源(即電子元件),一旦工作流體洩漏發生在水冷頭將溢流至電子元件造成電子裝置損害。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發明人改良之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偵測冷卻液洩漏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包含一導熱板、罩蓋於導熱板其中一面的一罩殼以及設置在罩殼之內的一流道結構,流道結構在導熱板與罩蓋之間圍設形成一流通腔室以及環繞流通腔室且與流通腔室隔離的一測漏槽,罩殼上設置有連通流通腔室的一入水口以及一出水口,且測漏槽內設置有一流體感測探頭。
本發明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流道結構包含有相互間隔排列設置流通腔室內的複數鰭片且該些鰭片排列於入水口以及出水口之間,各鰭片的縱向沿導熱板的表面延伸,且各鰭片分別連接導熱板及罩殼。各鰭片可以凸出形成在導熱板的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罩殼。各鰭片也可以凸出形成在罩殼的內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導熱板。
本發明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可在導熱板及流道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內密封圈。也可以在罩殼及流道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內密封圈。內密封圈環繞流通腔室,且測漏槽環繞內密封圈。流道結構包含有環繞流通腔室的一環壁,環壁的頂緣開設有一溝槽且內密封圈嵌設在溝槽內。
本發明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罩殼的外緣形成有一溝槽,溝槽環繞測漏槽,溝槽內嵌設有一外密封圈,且外密封圈被夾持在導熱板及罩殼之間。
本發明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罩殼內設置流道結構測漏槽,工作流體沿著流道結構流動,一旦導熱板及罩殼之間發生滲漏,測漏槽內的流體感測探頭能夠偵測到滲出流通腔室的工作流體並且傳送相對應的信號以供進行相對應的處理動作。
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液冷傳熱裝置,其包含一導熱板100、一罩殼200、以及一流道結構300。
於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液冷傳熱裝置,其
罩殼200罩蓋於導熱板100輸出熱能的一面,罩殼200的外緣形成有一溝槽201,溝槽201環繞流通腔室210,溝槽201內嵌設有一外密封圈241,且外密封圈241被夾持在導熱板100及罩殼200之間以密封導熱板100及罩殼200。
流道結構300則設置在罩殼200之內,而且藉由流道結構300在導熱板100罩殼200之間圍設形成一流通腔室210以及一測漏槽202,測漏槽202環繞流通腔室210且與流通腔室210隔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流道結構300也可以包含有環繞流通腔室210排列的多個測漏槽202。流通腔室210供一工作流體30(其可以是水或者其他液體或是氣體)通過而與導熱板100輸出熱能的一面進行熱交換。
罩殼200上設置有連通流通腔室210而供工作流體30流入流通腔室210的一入水口211以及供工作流體30流出流通腔室210的一出水口212。其工作流體30通過出水口212流出流通腔室210後可以降溫後再通過入水口211循環流入流通腔室210,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工作流體30通過出水口212流出流通腔室210後也可以不迴流而直接排放。
於本實施例中,流道結構300包含有相互間隔排列設置的複數鰭片310以及環繞複數鰭片310的環壁320。鰭片310排列於入水口211以及出水口212之間,且各鰭片310的縱向沿著導熱板100的表面延伸。於本實施例中,每一鰭片310較地皆具有一對相對配置且分別連接導熱板100及罩殼200的側緣311a/311b,且各鰭片310較佳地是凸出形成在罩殼200的內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導熱板100而使各側緣311a/311b分別連接導熱板100及罩殼200。
於本實施例中,導熱板100及流道結構300之間夾設有一內密封圈242,內密封圈242環繞流通腔室210,且測漏槽202環繞內密封圈242藉此密封而分隔測漏槽202及流通腔室210。環壁320的頂緣較佳地開設有一溝槽321且內密封圈242嵌設在此溝槽內321而被夾持在導熱板100及流道結構300之間。
於本實施例中,各鰭片310的二端分別為連接罩殼200之內壁的一連接端312a以及與罩殼200之內壁相互隔配置的一分離端312b。鰭片310的連接端312a以及分離端312b穿插排列,藉此,鰭片310在流通腔室210之內圍設形成連通在入水口211及出水口212之間且沿導熱板100的表面迂迴延伸的單流道220。
工作流體30通過入水口211進入流通腔室210且工作流體30沿著流道結構300流動通過流通腔室210,工作流體30通過單流道220迂迴流經導熱板100的表面並進行熱交換而充分吸收導熱板100內的熱能,然後工作流體30再通過出水口212排出流通腔室210而將熱能排出液冷傳熱裝置。本發明的液冷傳熱裝置,其藉由鰭片310引導工作流體30自入水口211流向出水口212,工作流體30流動通過導熱板100並且與導熱板100進行熱交換而能夠將導熱板100內的熱能傳遞至工作流體30。
一旦流通腔室210的發生滲漏(可能是可容許限台內的些微滲漏或是異常的滲漏)密合狀態破壞,則工作流體30滲入測漏槽202但外密封圈241仍能阻止工作流體30通過導熱板100及罩殼200之間滲出液冷傳熱裝置。測漏槽202內設置有至少一流體感測探頭400,測漏槽202內的流體感測探頭400能夠偵測到工作流體30並且傳送相對應的信號以供進行相對應的處理動作(例如驅動一指示燈亮起或是關斷泵送工作流體30的水泵)。於本實施例中,各流體感測探頭400較佳地分別通過導線傳送信號,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各流體感測探頭400也可以無線傳輸信號。於本實施例中,測漏槽202內較佳地設置有多個流體感測探頭400,且流體感測探頭400分別配置在流通腔室210的多側藉此能夠偵測到流通腔室210各側的密合狀態。
參閱圖4至圖6,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液冷傳熱裝置,其包含一導熱板100、一罩殼200、以及一流道結構300。罩殼200罩蓋於導熱板100輸出熱能的一面,流道結構300則設置在罩殼200之內,而且藉由流道結構300在導熱板100罩殼200之間圍設形成一流通腔室210以及一測漏槽202,測漏槽202環繞流通腔室210且與流通腔室210隔離。流通腔室210供一工作流體30(其可以是水或者其他液體)通過而與導熱板100輸出熱能的一面進行熱交換。罩殼200上設置有連通流通腔室210而供工作流體30流入流通腔室210的一入水口211以及供工作流體30流出流通腔室210的一出水口212。
本實施例之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其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施例不同之處則詳述如後。於本實施例中,各鰭片310凸出形成在導熱板100的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罩殼200,各鰭片310的縱向沿導熱板100的表面延伸而且各鰭片310的二端分別與罩殼200之內壁相互間隔配置。流道結構300還包含有環繞該些鰭片310的環壁320,環壁320將罩殼200內分隔形成流通腔室210及測漏槽202,鰭片310在流通腔室210之內圍設形成分別連通在入水口211及出水口212之間的複數分流道230。於本實施例中,內密封圈242夾持在環壁320及罩殼200之間。環壁320的頂緣較佳地開設有一溝槽321且內密封圈242嵌設在此溝槽內321而被夾持在導熱板100及流道結構300之間。
工作流體30通過入水口211進入流通腔室210且通過各分流道230流經導熱板100的表面而充分吸收導熱板100內的熱能,然後工作流體30再通過出水口212排出流通腔室210將熱能排出液冷傳熱裝置。一旦導流通腔室210發生滲漏,測漏槽202內的流體感測探頭400能夠偵測到滲出流通腔室210的工作流體30並且傳送相對應的信號以供進行相對應的處理動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其他運用本發明之專利精神之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發明之專利範圍。
20‧‧‧發熱源
30‧‧‧工作流體
100‧‧‧導熱板
200‧‧‧罩殼
201‧‧‧溝槽
202‧‧‧測漏槽
210‧‧‧流通腔室
211‧‧‧入水口
212‧‧‧出水口
220‧‧‧單流道
230‧‧‧分流道
241‧‧‧外密封圈
242‧‧‧內密封圈
300‧‧‧流道結構
310‧‧‧鰭片
311a/311b‧‧‧側緣
312a‧‧‧連接端
312b‧‧‧分離端
320‧‧‧環壁
321‧‧‧溝槽
400‧‧‧流體感測探頭
圖1至圖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之示意圖。
圖4至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之示意圖。
100‧‧‧導熱板
200‧‧‧罩殼
201‧‧‧溝槽
202‧‧‧測漏槽
210‧‧‧流通腔室
211‧‧‧入水口
212‧‧‧出水口
241‧‧‧外密封圈
242‧‧‧內密封圈
300‧‧‧流道結構
310‧‧‧鰭片
311a/311b‧‧‧側緣
312a‧‧‧連接端
312b‧‧‧分離端
320‧‧‧環壁
321‧‧‧溝槽
400‧‧‧流體感測探頭

Claims (9)

  1. 一種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包含一導熱板、罩蓋於該導熱板其中一面的一罩殼以及設置在該罩殼之內的一流道結構,該流道結構在該導熱板與該罩蓋之間圍設形成一流通腔室以及環繞該流通腔室且與該流通腔室隔離的一測漏槽,該罩殼上設置有連通該流通腔室的一入水口以及一出水口,且該測漏槽內設置有一流體感測探頭。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該流道結構包含有相互間隔排列設置該流通腔室內的複數鰭片且該些鰭片排列於該入水口以及該出水口之間,各該鰭片的縱向沿該導熱板的表面延伸,且各該鰭片分別連接該導熱板及該罩殼。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各該鰭片凸出形成在該導熱板的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該罩殼。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各該鰭片凸出形成在該罩殼的內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該導熱板。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該導熱板及該流道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內密封圈,該內密封圈環繞該流通腔室,且該測漏槽環繞該內密封圈。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該罩殼及該流道結構之間夾設有一內密封圈,該內密封圈環繞該流通腔室,且該測漏槽環繞該內密封圈。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該流道結構包含有環繞該流通腔室的一環壁,該環壁的頂緣開設有一溝槽且該內密封圈嵌設在該溝槽內。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該流道結構包含有環繞該流通腔室的一環壁,該環壁的頂緣開設有一溝槽且該內密封圈嵌設在該溝槽內。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其中該罩殼的外緣形成有一溝槽,該溝槽環繞該測漏槽,該溝槽內嵌設有一外密封圈,且該外密封圈被夾持在該導熱板及該罩殼之間。
TW107115521A 2018-05-08 2018-05-08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TWI703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5521A TWI703317B (zh) 2018-05-08 2018-05-08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5521A TWI703317B (zh) 2018-05-08 2018-05-08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201A TW201947201A (zh) 2019-12-16
TWI703317B true TWI703317B (zh) 2020-09-01

Family

ID=69583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5521A TWI703317B (zh) 2018-05-08 2018-05-08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33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43910A (en) * 2009-06-03 2010-12-16 High Conduction Scient Co Ltd Water-cool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1787832U (zh) * 2010-04-15 2011-04-06 镇江市东亚电子散热器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器
TWM512123U (zh) * 2015-06-23 2015-11-1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液冷裝置及系統
TWM542803U (zh) * 2017-03-10 2017-06-01 Asustek Comp Inc 水冷式散熱裝置
TWM568025U (zh) * 2018-05-08 2018-10-01 大陸商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43910A (en) * 2009-06-03 2010-12-16 High Conduction Scient Co Ltd Water-cool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1787832U (zh) * 2010-04-15 2011-04-06 镇江市东亚电子散热器有限公司 水冷散热器
TWM512123U (zh) * 2015-06-23 2015-11-1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液冷裝置及系統
TWM542803U (zh) * 2017-03-10 2017-06-01 Asustek Comp Inc 水冷式散熱裝置
TWM568025U (zh) * 2018-05-08 2018-10-01 大陸商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201A (zh)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25641A1 (en) Leak-detachable liquid-heat-transmission device
TWM568025U (zh)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US11473860B2 (en) Cooling module with leak detector and related systems
JP2018517439A5 (zh)
US9953896B2 (en)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and circuit module
CN103699195B (zh) 负压水冷系统、负压监控装置及负压监控方法
CN105352217A (zh) 一种用于水冷和风冷散热的热电制冷装置
CN104078433A (zh)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冷却模块
US20170181317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sink
CN207219278U (zh) 一种电气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TWI703317B (zh) 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TWI502158B (zh) 飲水機及其所使用之熱電熱泵裝置
US10426058B2 (en) Cold plate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cabinet
TWI750636B (zh) 液冷式散熱模組及具有該液冷式散熱模組的電子裝置
CN111399320B (zh)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ccd相机制冷装置
CN106194389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3217606U (ja) 液体の漏れを測定できる装置
CN211061833U (zh) 一种工业相机制冷装置
CN208317226U (zh) 可测漏液冷传热装置
CN208539063U (zh)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散热器
CN207095081U (zh)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的液冷半导体制冷装置
CN110446395A (zh) 可测漏液冷传热装置
CN103674342B (zh) 一种水卡式热流传感器
RU2015120126A (ru)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зучения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N211822698U (zh) 一种采暖加热装置的控制器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