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088B -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088B
TWI699088B TW108113778A TW108113778A TWI699088B TW I699088 B TWI699088 B TW I699088B TW 108113778 A TW108113778 A TW 108113778A TW 108113778 A TW108113778 A TW 108113778A TW I699088 B TWI699088 B TW I6990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ower
light
power generation
continuous
gen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3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0930A (zh
Inventor
陳貴光
Original Assignee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3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908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08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0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093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包括複數太陽能板、一框架單元、一支撐單元、至少一反射裝置,該太陽能板相對位置具可受光發電之第一、二受光面;又該框架單元提供接合複數太陽能板,並使複數太陽能板呈直立連續排列形成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又令數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呈平行排列形成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並使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具透光間距;又該支撐單元設於框架單元下方位置;又該反射裝置設於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透光間距下方位置並可反射光線至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第一、二受光面;藉此可具較佳發電效率及易安裝及較佳適用性功效。

Description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主要指一種具較佳發電效率兼具易安裝及較佳穩定性之發電裝置。
為降低燃煤造成的空氣污染,目前利用光能、水力、風力等較潔淨能源已廣受人們重視,以光能發電而言,主要具太陽能板及承載架,該太陽能板一側具可受光發電之受光面,又該承載架設於地面、建築物上方、水上載台等位置,並令太陽能板呈傾斜設於承載架上方,並使上方之受光面可受陽光照射將光能轉換成電能。
為了更提升光能發電效率,目前具有於太陽能板相對二側皆設置可受光發電之受光面,並使陽光照射至任一受光面皆可產生電能以提升發電效率,如圖十三所示為習知太陽能發電裝置之一,主要具一太陽能板1’、一反射板2’,該太陽能板1’呈斜向設置,相對二側設置可受光發電之第一、二受光面11’、12’;又該反射板2’設於對應第二受光面12’下方位置,使得陽光可直接照射位於上方之第一受光面11’發電,又陽光可照射反射板2’,並使光線可反射至第二受光面12’,發電以提升發電效率。
然而前架構須具較大反射板2’,將佔用較大面積,又當太陽正對於第一受光面11’時將遮蔽反射板2’,造成第二受光面12’不能受光發電缺失,此外該朝向上方之第一受光面11’易沾染灰塵及禽鳥糞便而降低發電效率。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並可具較佳發電效率、易安裝及較佳穩定性功效。
本發明包括複數太陽能板、一框架單元、一支撐單元、至少一反射裝置,該複數太陽能板相對位置具可受光發電之第一、二受光面,該對應第一、二受光面垂直方向具側面;又該框架單元提供接合複數太陽能板,並使複數太陽能板呈直立連續排列,使得第一、二受光面對應地面或水面垂直方向,且使側面對應形成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又可令數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呈平行排列形成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並使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具透光間距;又該支撐單元設於框架單元下方位置;又該反射裝置設於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透光間距下方位置並可反射光線至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第一、二受光面。
本發明之框架單元包括複數下框體、複數上框體、複數連結框,該下框體為直條形體,上方設置可嵌置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底部之下容置槽;又該上框體為直條形體,下方設置可嵌置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頂部之上容置槽;又該連結框連結相鄰之上框體,並使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間具透光間距。
本發明之支撐單元具複數接合柱、複數浮體,該接合柱頂端固設於下框體下方位置,又該浮體與接合柱下方接合,又該浮體可為廢輪胎。
本發明之反射裝置可具直片狀第一、二斜板部,該第一、二斜板部一側分別與對應一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下方位置接合,該第一、二斜板部另一側連結,並可反射光線至太陽能板之第一、二受光面。
進一步,本發明之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透光間距上方設置可擴散光線之擴散膜。
進一步,該反射裝置之第一、二斜板部連接位置可對應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底端較低或較高位置。
本發明之反射裝置具直片狀第一、二斜板部,該第一、二斜板部一側可分別與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下方位置樞接,又包括至少一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可帶動複數反射裝置之第一斜板部及第二斜板部開、合動作,又該第一、二斜板部可設置導槽,又包括二傳動裝置,該每一傳動裝置可具一伸縮桿及一連桿,該其中一傳動裝置之連桿具數接合部可同時接合數第一斜板部之導槽,又該另一傳動裝之連桿具數接合部可同時接合數第二斜板部之導槽,並使二伸縮桿動作可控制複數第一、二斜板部開、合動作。
本發明複數太陽能板可快速穿插框架單元之上、下框體之上、下容置槽,組裝簡便,並使依需求快速組合數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形成大範圍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而本發明可適於設於水體、沼澤、旱地或其他不適於耕種之陸地上以具較佳適用性。
本發明可配合陽光角度令太陽能板之第一、二受光面直接受光發電,又當陽光由相鄰連續太陽能模組間之透光間距射入反射裝置 時可由第一、二斜板部反射至太陽能板之第一、二受光面並可提升發電效率,而本發明之太陽能板為直立設置,因而第一、二受光面不易積塵,又當設在水體上時反射裝置可提供遮蔽、隔熱,並可具防寒及提供下方養殖生物較佳生長環境功效,又該反射裝置可兼具走道功能提供人們維護便利功效。
本發明設置傳動裝置時可控制第一、二斜板部間之間隔以控制向下投射至反射裝置下方之透光率,並可依需求控制下方水產生物需求光線以提升養殖水產需求適用性。
1:太陽能板
11:第一受光面
12:第二受光面
13:側面
2:框架單元
21:下框體
211:下容置槽
22:上框體
221:上容置槽
23:連結框
3:支撐單元
31:接合柱
32:浮體
4:反射裝置
41:第一斜板部
411:導槽
42:第二斜板部
421:導槽
5: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
51:透光間距
6: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7:擴散膜
8:傳動裝置
81:伸縮桿
82:連桿
821:接合部
9:水體
1’:太陽能板
11’:第一受光面
12’:第二受光面
2’:反射板
圖一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部分分解圖。
圖二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組合圖。
圖三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上視示意圖。
圖四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發電示意圖。
圖五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立體圖。
圖六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發電示意圖。
圖七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部分分解圖。
圖八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令反射裝置閉合示意圖。
圖九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令反射裝置展開示意圖。
圖十係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發電示意圖。
圖十一係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發電示意圖。
圖十二係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令反射裝置展開示意圖。
圖十三係習知太陽能發電設備示意圖。
在以下實施例中本發明類同功能元件以相同圖號表示,請參閱圖一~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包括複數太陽能板1、一框架單元2、一支撐單元3、複數反射裝置4,該太陽能板1相對位置具約呈平行並可受光發電之第一、二受光面11、12,該對應第一、二受光面11、12垂直方向具側面13。
框架單元2提供接合複數太陽能板1,並使複數太陽能板1呈直立連續排列,使得第一、二受光面11、12對應地面或水面垂直方向,且使側面13對應形成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又令數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呈平行排列形成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6,該框架單元2包括複數下框體21、複數上框體22、複數連結框23,該下框體21為直條形體,上方設置可嵌置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底部之下容置槽211;又該上框體22為直條形體,下方設置可嵌置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頂部之上容置槽221;又該連結框23連結相鄰之上框體22,並使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間具透光間距51。
支撐單元3設於框架單元2之下框體21下方位置並可提供支撐在地面或漂浮在水體9上,具複數接合柱31、複數浮體32,該接合柱31頂端固設於下框體21下方位置,又該浮體32與接合柱31下方接合,並該浮體32可為廢輪胎或其他可漂浮裝置。
反射裝置4設於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之透光間距51下方位置,並可反射光線至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之第一受光面11及另一太陽能發電模組5之第二受光面12,該反射裝置4具直片狀第一、二斜 板部41、42,該第一、二斜板部41、42一側分別與一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下方之下框體21接合,該第一、二斜板部41、42另一側連結,該連結端低於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底端位置,並可反射光線至太陽能板1之第一、二受光面11、12。
本發明複數太陽能板1可快速穿插框架單元2之上、下框體22、21之上、下容置槽221、211,組裝簡便,並可依需求快速組合數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形成大範圍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6,而本發明可適於設於水體9、沼澤、旱地或其他不適於耕種之陸地上以具較佳適用性。
本發明可配合陽光角度令太陽能板1之第一、二受光面11、12直接受光發電,又請參閱圖四,本發明當陽光由相鄰連續太陽能模組5間之透光間距51射入反射裝置4時可由第一、二斜板部41、42反射至太陽能板1之第一、二受光面11、12,並可提升發電效率,而本發明之太陽能板1為直立設置,因而第一、二受光面11、12不易積塵,又當設在水體9上時可提供遮蔽、隔熱,並可具防寒及提供下方養殖生物較佳生長環境功效,又該反射裝置4可兼具走道功能提供人們維護便利功效。
請參閱圖五、六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類同第一實施例,其差異在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之透光間距51上方設置可擴散光線之擴散膜7,並使外部光線投射至擴散膜7時可向下由不同方向擴散至太陽能板1之第一、二受光面11、12及反射裝置4,可更提升發電效率。
請參閱圖七~十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該第三實施例類同第一實施例,其差異在反射裝置4之第一、二斜板部41、42一端分別與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下方之下框體21樞接,該第一、二斜板部41、42另一側未連結,又包括二傳動裝置8,該二傳動裝置8可分別帶動複數反射裝置4之第一斜板部41及第二斜板部42開、合動作,其中該第一、二斜板部41、42設置導槽411、421,又該每一傳動裝置8具一伸縮桿81及一連桿82,該其中一傳動裝置8之連桿82具數接合部821可同時接合數第一斜板部41之導槽411,又該另一傳動裝置8之連桿82具數接合部821可同時接合數第二斜板部42之導槽421,並使二伸縮桿81可配合陽光方向自動或手動動作並可控制第一、二斜板部41、42動作,並可具追日調整反射角度功效,又如圖九所示可控制第一、二斜板部41、42間之間隔以控制向下投射至反射裝置4下方之透光率,並可依需求控制下方水體9或生物需求光線。
請參閱圖十係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該第四實施例類同第一實施例,其差異在反射裝置4之第一、二斜板部41、42連結位置高於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底端位置,並可具類同第一實施例發電功效,又如圖十一所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類同第四實施例,並於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5之上方設置擴散膜7可具擴散光線提升發電效率功效。
請參閱圖十二係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該第六實施例類同第三、四實施例,係於反射裝置4之第一、二斜板部41、42設置傳動裝置8,並可控制第一、二斜板部41、42角度以具追日及控制反射裝置4下方透光率功效(圖中展示為展開狀態)。
是以由以上所述,本發明可具易安裝、較佳發電效率、適用性佳之功效,並前述實施例為本發明例示,並非本發明限制,凡依據本發明精神所為之等效改變亦應屬於本發明範疇內。
1:太陽能板
11:第一受光面
2:框架單元
21:下框體
211:下容置槽
22:上框體
221:上容置槽
23:連結框
3:支撐單元
31:接合柱
32:浮體
4:反射裝置
41:第一斜板部
42:第二斜板部
5: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
51:透光間距
6: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Claims (7)

  1. 一種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包括:複數太陽能板,相對位置具可受光發電之第一、二受光面,該對應第一、二受光面垂直方向具側面;一框架單元,提供接合複數太陽能板,並使複數太陽能板呈直立連續排列,使得第一、二受光面對應地面或水面垂直方向,且使側面對應形成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又可令數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呈平行排列形成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並使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具透光間距;一支撐單元,設於框架單元下方位置;至少一反射裝置,設於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透光間距下方位置並可反射光線至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第一、二受光面;又該反射裝置具直片狀第一、二斜板部,該第一、二斜板部一側可分別與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下方位置樞接,又包括至少一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可帶動複數反射裝置之第一斜板部及第二斜板部開、合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中該框架單元包括複數下框體、複數上框體、複數連結框,該下框體為直條形體,上方設置可嵌置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底部之下容置槽;又該上框體為直條形體,下方設置可嵌置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頂部之上容置槽;又該連結框連結相鄰之上框體,並使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間具透光間距。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中該支撐單元具複數接合柱、複數浮體,該接合柱頂端固設於下框體下方位置,又該浮體與接合柱下方接合。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中該浮體可為廢輪胎。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中該相鄰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之透光間距上方設置可擴散光線之擴散膜。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中該第一、二斜板部可設置導槽,又包括二傳動裝置,該每一傳動裝置可具一伸縮桿及一連桿,該其中一傳動裝置之連桿具數接合部可同時接合數第一斜板部之導槽,又該另一傳動裝之連桿具數接合部可同時接合數第二斜板部之導槽,並使二伸縮桿動作可控制複數第一、二斜板部開、合動作。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中該反射裝置之第一、二斜板部相對樞接位置之另一側可對應連續太陽能發電模組較低或較高位置。
TW108113778A 2019-04-19 2019-04-19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TWI699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3778A TWI699088B (zh) 2019-04-19 2019-04-19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3778A TWI699088B (zh) 2019-04-19 2019-04-19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9088B true TWI699088B (zh) 2020-07-11
TW202040930A TW202040930A (zh) 2020-11-01

Family

ID=7260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3778A TWI699088B (zh) 2019-04-19 2019-04-19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908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3708A (zh) * 2014-01-15 2015-11-16 Univ Michigan 經由印刷方法整合磊晶剝離太陽能電池與小型拋物線集光器陣列
TWM519862U (zh) * 2015-11-27 2016-04-01 陳禹文 百葉集光器
US20170222600A1 (en) * 2015-09-01 2017-08-03 Sun Energy, Inc. Solar module support structure
TWM556442U (zh) * 2017-06-16 2018-03-01 Chen Gui Guang 漂浮式太陽能發電設備載台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3708A (zh) * 2014-01-15 2015-11-16 Univ Michigan 經由印刷方法整合磊晶剝離太陽能電池與小型拋物線集光器陣列
US20170222600A1 (en) * 2015-09-01 2017-08-03 Sun Energy, Inc. Solar module support structure
TWM519862U (zh) * 2015-11-27 2016-04-01 陳禹文 百葉集光器
TWM556442U (zh) * 2017-06-16 2018-03-01 Chen Gui Guang 漂浮式太陽能發電設備載台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0930A (zh) 2020-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1390B1 (ko) 태양광 발전설비를 구비한 에너지 절감형 온실
ES2400182T3 (es) Sistema de iluminación diurno y recolección solar de tipo concentración dentro de cerramientos de edificios en vidrio
KR20190128539A (ko) 태양광 반사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KR102114258B1 (ko) 태양광의 확산투과를 통해 음영지역을 해소하여 태양광부지를 농지로 활용할 수 있는 태양광 발전장치
KR101035550B1 (ko) 반사판을 이용한 적층식 집광 시스템
CN206114933U (zh) 一种光伏组件聚光装置、光伏阵列及光伏系统
TWI699088B (zh)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WO2021103411A1 (zh) 一种组装式角度可调的折板形光伏组件及其光伏系统
CN206993053U (zh) 一种安装在平房屋顶的双面光伏电池装置
TWM586014U (zh) 太陽能陣列發電裝置
TWM586488U (zh) 陣列太陽能發電裝置
TWI681158B (zh) 太陽能陣列發電裝置
US20240056021A1 (en) Array Solar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O2020252651A1 (zh) 棚架透光发电架构
CN213153144U (zh) 一种光伏大棚
JP5928951B2 (ja) 採光装置
US11463043B2 (en) Internally reflective solar panel system
CN215120719U (zh) 一种基于聚焦透镜组的太阳光汇聚太阳能板装置
CN1420322A (zh) 将动太阳能转变成可控太阳能的装置
KR20190096732A (ko) 3차원입체곡면의 볼록거울로 된 확산반사 판이 구비되는 태양광발전장치
TWI538241B (zh) 太陽能發電裝置
KR20200144804A (ko) 하부면반사체가 설치된 양면수광형태양전지 발전시스템
TWI675996B (zh) 溫室透光調控系統
TW202130888A (zh) 農漁業之光電農棚
TWM560180U (zh) 溫室透光及發電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