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045B - 包含連接器之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包含連接器之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045B
TWI699045B TW107147429A TW107147429A TWI699045B TW I699045 B TWI699045 B TW I699045B TW 107147429 A TW107147429 A TW 107147429A TW 107147429 A TW107147429 A TW 107147429A TW I699045 B TWI699045 B TW I6990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in
signal line
board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7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9332A (zh
Inventor
金根永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9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0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0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ductive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25Contact members formed by the conductors of a cable e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1Pads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5Via connections; Lands around holes or vi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76Coupl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between PCB and component, e.g.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5Lay-out of balanced signal pairs, e.g. differential lines or twisted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4Assemblies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2201/041Stacked PCBs, i.e. having neither an empty space nor mounted components in betwee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372Pads and lands
    • H05K2201/09409Multiple rows of pads, lands, terminals or dummy patterns; Multiple rows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654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covering at least two types of conductors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9218 - H05K2201/095
    • H05K2201/09709Staggered pads, lands or terminals; Parallel conductors in different pla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654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covering at least two types of conductors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9218 - H05K2201/095
    • H05K2201/09781Dummy conductors, i.e. not used for normal transport of current; Dummy electrodes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56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於至少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包含線纜的裝置。線纜包含一薄膜。第一線纜接腳以及第二線纜接腳彼此分隔於薄膜的第一表面上之第一接腳區域中。第三線纜接腳及第四線纜接腳彼此分隔於薄膜的第二表面上之第二接腳區域中。第二表面相對於第一表面。位於薄膜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線纜訊號線路連接至第一線纜接腳,且薄膜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線纜訊號線路連接至第二線纜接腳。位於薄膜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三線纜訊號線路連接於第三線纜接腳,且位於薄膜的第二表面上的第四線纜訊號線路連接至第四線纜接腳。

Description

包含連接器之顯示器
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係關於一線纜、一連接器及一印刷電路板及使用上述線纜及上述連接器的顯示器。
當社會逐漸發展為資訊導向(information-oriented),對於用來顯示影像的顯示器之需求便以各種形式增加,且各種類型的顯示器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器皆被廣泛採用。
於上述的顯示器中,為自體發光(self-luminous)裝置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近年來因優秀的反應速度(response speed)、視角(viewing angle)、色彩再現性(color reproducibility)及相似的性質且可以較薄的厚度實施而受重視。
於顯示器中,連接至顯示面板的各種驅動單元及控制器設置於各自的印刷電路板,且各自的印刷電路板藉由線纜連接以提供訊號及電壓。
然而,彼此接觸以彼此對齊及傳送訊號的線纜及印刷電路板包含多個接腳(pins)及連接至這些接腳的多個訊號佈線(signal wirings)。當於較高的速率傳送訊號時,傳送訊號的兩個相鄰線路(line)可能具有不同的極性(polarities),且當兩個線路短路(short circuited),便可能損壞連接至線纜的電路。因此,各個線纜及印刷電路板具有利用被設定的一操作邊距(process margin)所形成的佈線。然而,由於線纜及印刷電路板具有不同的尺寸,便具有分別為線纜及印刷電路板設定且不同的操作邊距。尤其,執行於大尺寸顯示器中的印刷電路板之操作邊距大於線纜的操作邊距。然後,因為線纜的接腳必須對齊印刷電路板的接腳,所以線纜寬度的窄化便受到限制。此外,當線纜較長時,傳送速率便會降低,進而因線纜的線路阻抗(line resistance)等造成訊號衰減等問題。由於線纜寬度的增加,線纜與印刷電路板之間的最短連接便無法達成,進而因增加線纜長度而增加製造成本。
於各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實現訊號高速傳送的線纜以及連接器,以及提供使用上述線纜及連接器的印刷電路板及顯示器。
於各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能輕易被緊固的線纜及連接器,以及提供使用上述線纜及連接器的印刷電路板及顯示器。
於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出一種裝置,包含一線纜。線纜包含一薄膜、一第一線纜接腳、一第二線纜接腳、一第三線纜接腳、第四線纜接腳、一第一線纜訊號線路、一第二線纜訊號線路、一第三線纜訊號線路以及一第四線纜訊號線路。薄膜具有彼此相鄰且位於薄膜的一第一表面之第一接腳區域及一第一虛設接腳(dummy pin)區域,以及彼此相鄰且位於薄膜的一第二表面之一第二接腳區域及一第二虛設接腳區域。第一表面相對於第二表面。第二接腳區域重疊於第一虛設接腳區域,且第二虛設接腳區域重疊於第一接腳區域;第一線纜接腳及第二線纜接腳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一接腳區域中;第三線纜接腳及第四線纜接腳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二接腳區域;第一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薄膜的第一表面且連接至第一線纜接腳。第二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薄膜的第一表面且連接至第二線纜接腳;第三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薄膜的第二表面且連接至第三線纜接腳。第四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薄膜的第二表面且連接至第四線纜接腳。
於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連接器,包含一連接器本體、一第一緊固部、一第二緊固部、一第三緊固部以及一第四緊固部。第一緊固部自連接器本體延伸且包含朝下凸出的一第一凸件;第二緊固部自連接器本體延伸。第二緊固部相鄰於第一緊固部。第二緊固部包含朝下凸出的一第二凸件,且第二凸件沿一第一方向間隔於連接器本體的一距離小於第一凸件沿第一方向間隔於連接器本體的一距離;第三緊固部自連接器本體延伸且包含朝上凸出的一第三凸件,且第三凸件凸出的位置對應於第一凸件的位置;第四緊固部自連接器本體延伸。第四緊固部相鄰於第三緊固部。第四緊固部包含向上凸出的一第四凸件,且第四凸件凸出的位置對應於第二凸件的位置。
於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印刷電路板,包含一印刷電路板本體以及設置於印刷電路板的一頂面上之一連接器。連接器可包含:一連接器本體、一第一緊固部、一第二緊固部、一第三緊固部以及一第四緊固部。第一緊固部沿一第一方向自連接器本體延伸且包含朝印刷電路板本體的頂面向下凸出的一第一凸件;第二緊固部沿第一方向自連接器本體延伸。第二緊固部沿與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間隔於第一緊固部。第二緊固部包含朝印刷電路板本體的頂面向下凸出的一第二凸件,且第二凸件沿一第一方向間隔於連接器本體的一距離小於第一凸件沿第一方向間隔於連接器本體的一距離;第三緊固部沿第一方向自連接器本體延伸且包含朝上凸出的一第三凸件,且第三凸件凸出的位置對應於第一凸件的位置;第四緊固部沿第一方向自連接器本體延伸,第四緊固部沿第二方向間隔於第三緊固部。第四緊固部包含朝上凸出的一第四凸件,且第四凸件凸出的位置對應於第二凸件的位置。
於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顯示器,包含:一顯示面板、一第一來源(source)印刷電路板、一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一第一積體電路、一第二積體電路以及一橋接(bridge)印刷電路板。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設置於顯示面板的一第一側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設置於顯示面板的第一側上;第一積體電路設置於連接至顯示面板及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的一第一基板;第二積體電路設置於連接至顯示面板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的一第二基板上;橋接印刷電路板用以提供一訊號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橋接印刷電路板及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藉由一第一線纜彼此相連,且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藉由一第二線纜彼此相連。第一線纜及第二線纜至少其中一者可包含:一薄膜、一第一線纜接腳、一第二線纜接腳、一第三線纜接腳、第四線纜接腳、一第一佈線層、及一第二佈線層。薄膜具有彼此相鄰且位於薄膜的一第一表面之第一接腳區域及一第一虛設接腳區域,以及彼此相鄰且位於薄膜的一第二表面之一第二接腳區域及一第二虛設接腳區域。第一表面相對於第二表面。第二接腳區域重疊於第一虛設接腳區域,且第二虛設接腳區域重疊於第一接腳區域;第一線纜接腳及第二線纜接腳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一接腳區域;第三線纜接腳及第四線纜接腳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二接腳區域;第一佈線層位於薄膜的第一表面上。第一佈線層包含連接至第一線纜接腳的一第一佈線以及連接至第二線纜接腳的一第二佈線;第二佈線層位於薄膜的第二表面上。第二佈線層包含連接至第三線纜接腳的一第三佈線以及連接至第四線纜接腳的一第四佈線。
根據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可提供能實現訊號高速傳送的一線纜以及一連接器,以及使用上述線纜及連接器的一顯示器。
根據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可提供能輕易被緊固的一線纜以及一連接器,以及使用上述線纜及連接器的一顯示器。
以下,本發明一些實施例將參照相關圖式詳細說明。在圖式中以標號代表的元件中,將於不同的圖式中以相同的標號代表相同的元件。此外,於本發明以下的描述中,將於習知的功能及構造會模糊本發明的主旨時將其省略。
此外,如第一、第二、A、B、(a)、(b)等用語可在描述本發明的元件時於此使用。每一個這些用語併非用於定義相對應的元件之本質、順序或次序,而僅用於自其他元件分辨相對應的元件。當描述到特定構造元件「連接至」、「連結至」或「接觸於」另一個構造元件,則代表另一個構造元件可「連接至」、「連結至」或「接觸於」該些構造元件以及該特定構造元件直接連接或直接接觸於另一個構造元件。
相似地,位置用語例如頂、底、左、右、上方、下方、前方、後方等等可於描述本發明的元件或特徵時於此被使用。該些用語僅用於分別元件或特徵相對另一元件或特徵的位置,併非用於定義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任何特定方向。舉例而言,一第一元件可描述為位於一結構的一頂面上,且一第二元件可描述為位於該結構的一底面上;然而,根據該結構的放置方向,該第二元件可位於頂面而該第一元件可位於底面。
圖1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顯示器的一範例之結構圖。
請參閱圖1,一顯示器100可包含一顯示面板110、一閘極驅動器(gate driver)120、一資料驅動器130以及一控制器140。
顯示面板110可具有多個像素101。多個像素101設置於一區域中。多個閘極線路(gate lines)GL1至GLn及多個資料線路(data lines)DL1至DLm彼此交會於該區域。「交會(interset)」於此廣義地使用以包含一元件穿過(crosses over)或重疊於另一個元件的意涵,且不需限定在兩個元件彼此接觸。舉例來說,閘極線路GL1至GLn及資料線路DL1至DLm可重疊,進而彼此交會,但例如可藉由一個或多個層狀結構或設置於它們之間的元件而實體地(physically)彼此分離。於一些實施例中,這些線路及這些元件可彼此接觸。各個像素101可包含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及一像素電路。像素電路用以提供一驅動電流至有機發光二極體。像素電路可響應透過一閘極線路傳送的一閘極訊號,而接收傳送於這些資料線路DL1至DLm中的一資料訊號,進而產生一驅動電流並提供該驅動電流至有機發光二極體。此外,顯示面板110可藉由接收多個電壓而被驅動。
閘極驅動器120連接至多個閘極線路GL1至GLn且能傳送閘極訊號至閘極線路GL1至GLn。於此,閘極驅動器120的數量為一個。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也可設置有多個閘極驅動器120。
資料驅動器130連接至多個資料線路DL1至DLm且能傳送多個資料訊號至資料線路DL1至DLm。資料驅動器130的數量為一個。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也可設置有多個資料驅動器130。此外,資料驅動器130的數量可根據顯示面板110的尺寸及解析度來決定。
此外,閘極驅動器120及資料驅動器130可各包含多個積體電路。
控制器140能控制閘極驅動器120及資料驅動器130。控制器140可傳送一時序訊號(clock signal)及一同步訊號(synchronization signal)至閘極驅動器120及資料驅動器130。此外,控制器140可傳送一影片訊號至資料驅動器130。自控制器140 傳送至閘極驅動器120及資料驅動器130的訊號並不以上述為限。此外,控制器140能高速傳送訊號至閘極驅動器120及資料驅動器130。高速可指訊號以不低於每秒1千兆位元 (gigabit per second,Gbps)的速度被傳送。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此外,以高速傳送的訊號可為差分訊號(differential signals)。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圖2A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顯示器的一後側之範例的平面圖,且圖2B為繪示圖2A中的來源印刷電路板及連接來源印刷電路板的一線纜之間的連接關係的放大圖。
請參閱圖2A,一顯示器100可包含一顯示面板110、一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一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一第一積體電路132a、一第二積體電路132b及一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設置於顯示面板110的一側(例如後側)。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設置於顯示面板110的一側。第一積體電路132a設置於一第一基板131a上,且第一基板131a連接至顯示面板110及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第二積體電路132b設置於一第二基板131b,且第二基板131b連接至顯示面板110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用於提供一訊號及電壓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
於顯示器100中,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藉由一第一線纜141a以及一第二線纜141b連接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可藉由一第一來源線纜180a彼此連接。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各個第一線纜141a、第二線纜141b及第一來源線纜180a可為一可撓性扁平纜線或軟排線(Flexible Flat Cable,FFC)。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提供一高速訊號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此外,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提供一差分訊號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此外,顯示器100可更包含一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以及一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設置於顯示面板110的一側。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設置於顯示面板110的一側。此外,顯示器100可包含一第三積體電路132c及一第四積體電路132d。第三積體電路132c設置於一第三基板131c上,且第三基板131c連接至顯示面板110及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第四積體電路132d設置於一第四基板131d上,且第四基板131d連接於顯示面板110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
再者,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及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可藉由第三線纜141c及第四線纜141d彼此連接。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可藉由一第二來源線纜180b彼此相連。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提供一高速訊號至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此外,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提供一差分訊號至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各個第三線纜141c、第四線纜141d及第二來源線纜180b可為一可撓性扁平纜線。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第一來源線纜180a可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之間,且第二來源線纜180b可設置於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之間。因此,第一來源線纜180a及第二來源線纜180b的長度能被最小化。當第一來源線纜180a及第二來源線纜180b的長度被最小化時,便能最小化由第一來源線纜180a及第二來源線纜180b的長度對訊號的傳送效率所造成之劣化。
如圖2B所示,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之間的第一來源線纜180a具有一寬度W1,且寬度W1小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的寬度W2。因此,第一來源線纜180a的面積便能被降低。於此,第一來源線纜180a的寬度W1繪示為小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的寬度。然而,設置於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之間的第二來源線纜180b的寬度也可小於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的寬度。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來源線纜180b可具有與圖2B中所示的第一來源線纜180a之寬度W1相同或實質上相同的寬度。
此外,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連接至一控制電路板140b。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將傳送自控制電路板140b的訊號傳送至第一至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至130d。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藉由一第五線纜151連接至控制電路板140b。第五線纜151可為一可撓性扁平纜線。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將接收自控制電路板140b的訊號轉換成高速訊號,且可傳送被轉換的訊號。此外,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可將接收自控制電路板140b的訊號轉換成差分訊號,且可傳送差分訊號。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第一至第四積體電路132a~132d可為圖1中的閘極驅動器120或資料驅動器130所包含的多個積體電路。此外,繪示於圖1中的控制器140可設置於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及/或控制電路板140b上。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圖3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來源線纜的一第一表面(例如頂面)之平面圖,且圖4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的來源線纜之一第二表面(例如底面)的平面圖。
請參閱圖3及圖4,一來源線纜180a或180b(第一來源線纜180a或第二來源線纜180b)可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一頂接腳區域221a及一底接腳區域221b可分別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各個端部之相對表面上。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可具有一頂佈線(於此可指一第一佈線層)、多個頂接腳200a、一底佈線(於此可指一第二佈線層)以及多個底接腳200b。頂接腳200a於薄膜221的第一表面上連接至頂佈線。底接腳200b於薄膜221的第二表面上連接至底佈線。此外,來源線纜180a或180b能於其頂面及底面覆蓋有覆蓋層206。覆蓋層206並不會覆蓋一頂接腳區域221a及一底接腳區域221b,因此頂接腳200a及底接腳200b可暴露於外。薄膜221可為一絕緣薄膜。覆蓋有覆蓋層206的來源線纜180a或180b之底面可顯示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一資訊。此外,設置於薄膜221上的多個頂佈線及頂接腳200a可沿一第二方向分別彼此平行地排列。於一範例中,第二方向相反於第一方向,且第二方向可正交於第一方向。舉例來說,如圖3及圖4所示,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可沿第一方向具有一長度,並沿第二方向具有一寬度。此外,設置於薄膜221上的多個底佈線及底接腳200b可沿第二方向分別彼此平行地排列。
各個線纜接腳200a及200b(頂接腳200a及底接腳200b)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一側或一端(例如於圖3及圖4所示之左側或右側)設置於頂接腳區域221a及底接腳區域221b中,且透過一佈線連接至各個線纜接腳200a及200b。而各個線纜接腳200a及200b於另一側設置於頂接腳區域221a及底接腳區域221b中。也就是說,如圖3所示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左側設置於頂接腳區域221a中的頂接腳200a至少有一些藉由各個佈線連接,藉以對應於在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右側設置於頂接腳區域221a中的頂接腳200a。相似地,如圖4所示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左側設置於底接腳區域221b中的底接腳200b至少有一些藉由各個佈線連接,藉以對應於在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右側設置於底接腳區域221b中的底接腳200b。線纜接腳200a及200b可以較佈線寬的寬度形成,以促進電性接觸(例如藉由在線纜接腳200a及200b提供更寬的接觸面積)。因此,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中,在第二方向上,對應於頂接腳區域221a或底接腳區域221b的區域之寬度WD2可較無設有頂接腳區域221a或底接腳區域221b的區域之寬度WD1寬。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寬度WD1及/或WD2可為圖2B所示的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寬度W1。也就是說,當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寬度W1窄化後,可代表僅有寬度WD1或WD2被窄化。此外,寬度WD1及WD2可於一些實施例中被窄化。
頂接腳區域221a及底接腳區域221b可彼此重疊。「重疊」可指當頂接腳區域221a及底接腳區域221b(相對薄膜221位於不同層中或上)被投影於同一個平面時,頂接腳區域221a及底接腳區域221b排列於它們彼此重疊的位置上。然而,「重疊」不必指頂接腳區域221a及底接腳區域221b在被投影於相同平面時完全彼此重疊。
頂接腳區域221a可包含彼此相鄰(例如沿第一方向彼此相鄰)的一第一接腳區域210a及一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底接腳區域221b可包含彼此相鄰(例如沿第一方向彼此相鄰)的一第二接腳區域220a及一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各個第一接腳區域210a及第二接腳區域220a為設有線纜接腳的一區域,且線纜接腳連接至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中的佈線(例如頂或底佈線)而能傳送訊號。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及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可各為設有虛設接腳(dummy pins)的區域,且虛設接腳沒有連接至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中的佈線而不能傳送訊號。也就是說,如以下將更進一步於此說明的,線纜接腳連接至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佈線,但是虛設接腳電性分離於這些佈線。多個線纜接腳在各個第一接腳區域210a及第二接腳區域220a中彼此平行地於第二方向中排列,且多個虛設接腳可於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及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中彼此平行地於第二方向中排列。此外,第一接腳區域210a及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位於薄膜221的不同層狀結構上,且可彼此重疊。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及第二接腳區域220a位於薄膜221的不同層狀結構上,且可彼此重疊。
於此,來源線纜180a或180b繪示為連接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的一第一來源線纜180a,或是連接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的一第二來源線纜180b。然而,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並不以此為限,且相對來源線纜180a或180b描述的特徵可適用於任何或所有繪示於圖2A中的線纜141a、141b、141c、141d及151。
此外,多個電力線203va、203vb、203vc、203vd、204va、204vb、204vc、204vd可排列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中。區域C位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一底接腳區域中,且這些電力線203va、203vb、203vc、203vd、204va、204vb、204vc、204vd可暴露於區域C。圖4示意性繪示區域C的放大圖。而區域C更細部的細節將參照圖6C描述。
圖5A為繪示於圖3中的一頂接腳區域中的一區域A中的接腳之排列關係的放大圖,且圖6A為繪示排列於位在圖4中的一底接腳區域的一區域B中的接腳的排列關係之放大圖。
請參閱圖5A,區域A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頂面上,且可包含部分的第一接腳區域210a及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於第一接腳區域210a中,可設置包含一第一線纜接腳201a及一第二線纜接腳202a的一頂線纜接腳,且第一線纜接腳201a及第二線纜接腳202a於第二方向中彼此平行。延伸於第一方向中的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可分別連接至第一線纜接腳201a及第二線纜接腳202a。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可被包含於頂佈線中。一正(+)訊號可被傳送至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且一負(-)訊號可被傳送至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一負(-)訊號可被傳送至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且一正(+)訊號可被傳送至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也就是說,正(+)訊號可被傳送至兩個相鄰線纜訊號線路的其中一者,而負(-)訊號可被傳送至兩個相鄰線纜訊號線路的另一者。包含一第一虛設接腳201b及一第二虛設接腳202b的一頂虛設接腳可設置於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中,且第一虛設接腳201b及第二虛設接腳202b於第二方向中彼此平行。沒有線纜訊號線路連接至第一虛設接腳201b或第二虛設接腳202b。頂線纜接腳及頂虛設接腳可一併稱為一頂接腳200a。
請參閱圖6A,區域B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底面,且可包含部分的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及第二接腳區域220a。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可重疊於第一接腳區域210a,且第二接腳區域220a可重疊於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
包含一第三虛設接腳203b及一第四虛設接腳204b的一底虛設接腳可被設置於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中,且第三虛設接腳203b及第四虛設接腳204b於第二方向中彼此平行。沒有線纜訊號線路連接至第三虛設接腳203b或第四虛設接腳204b。於第二接腳區域220a中,底線纜接腳包含於第二方向中彼此平行的一第三線纜接腳203a或一第四線纜接腳204a。底虛設接腳及底線纜接腳可一併稱為一底接腳200b。延伸於第一方向中的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可分別被連接至第三線纜接腳203a及第四線纜接腳204a。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可被包含於底佈線中。第三虛設接腳203b可設置於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之間。此外,一正(+)訊號可被傳送至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而一負(-)訊號可被傳送至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負(-)訊號也可被傳送至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而正(+)訊號也可被傳送至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也就是說,一正(+)訊號可被傳送至兩個相鄰的線纜訊號線路的其中一者,且一負(-)訊號可被傳送至兩個相鄰的線纜訊號線路的另一者。
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可傳送具有一第一極性的訊號(例如正(+)訊號),而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可傳送具有一第二極性的訊號(例如負(-)訊號)。因此,當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短路時,訊號可能自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傳送至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或自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傳送至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進而導致電路損毀。因此,相鄰的第一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1c、202c以及相鄰的第三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3c、204c需以一預設間隔設置。也就是說,相鄰的線纜訊號線路必須以一足夠的距離彼此分隔,藉以防止相鄰線纜線路發生短路或降低相鄰線纜訊號線路發生短路的機會。此外,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頂接腳區域221a或底接腳區域221b中,使其之間具有反映預設邊距(margin)的預設間隔,而可因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間隔而不會發生短路。此外,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可被設置而於排列在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或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中的這些虛設接腳之間通過。因此,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傳送具有不同極性的訊號,且可以寬於一預設邊距的間隔排列。
圖5B及圖6B分別實質上與圖5A及圖6A相同,除了在圖5B及圖6B中,相較於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延伸自的各個線纜接腳之間的邊距,在一線纜訊號線路路由(routing)區域中,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具有較小的邊距或距離。線纜訊號線路路由區域可為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頂面及底面上的一個或多個區域,且位於位於頂面的相對側上的頂接腳區域221a之間,及位於底面的相對側上的底接腳區域221b之間。舉例來說,相較於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延伸自的各個線纜接腳之間的邊距,在位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頂面之第一接腳區域210a(請參照圖5B)或位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底面之第二接腳區域220a(請參照圖6B)中,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具有較小的邊距或距離。
如圖5B所示,設置於第一接腳區域210a的第一線纜接腳201a的長度D1較設置於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的第一虛設接腳201b的 長度D2長。並且,成對且分別被傳送正(+)訊號及負(-)訊號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可被設計而最小化或降低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間隔,以達成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並消除常見的雜訊(noise)。舉例來說,傳送正(+)訊號的一線纜訊號線路及傳送負(-)訊號的一線纜線路之間的距離Wc2可小於成對且相鄰的線纜訊號線路所延伸自的多個線纜接腳之間的距離。於一些實施例中,一對相鄰且分別傳送正(+)訊號及負(-)訊號的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距離Wc2可小於或等於線纜訊號線路的寬度Wc1。雖然圖5B中繪示線纜訊號線路的寬度Wc1大於一對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距離Wc2,但是可意識到於各個實施例中,寬度Wc1及/或距離Wc2可被改變。並且,於一些實施例中,距離Wc2可小於或等於寬度Wc1。
並且,不為同一對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部分的相鄰線纜訊號電路可以距離Wc3彼此分隔。舉例來說,線纜訊號線路201c'、202c'可自第一線纜接腳201a沿第一方向(例如圖5B中所示的水平方向)朝外延伸,且接著彼此遠離地延伸而使線纜訊號線路201c'、202c'之間以距離Wc3分隔。於一些實施例中,距離Wc3可至少為第一線纜接腳201a的寬度Wc1的三倍。不為同一對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部分的相鄰線纜訊號電路之間所增加的距離Wc3或間隔,便能使所述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訊號干涉(signal interference)之最小化或降低變得容易。
此外,線纜接腳(例如第一線纜接腳210a)的寬度Wc4可大於線纜訊號線路(例如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的寬度Wc1。線纜接腳,例如第一線纜接腳210a,提供用於電性接觸其他電極的接觸區域,而使線纜接腳的寬度可大於所對應的線纜訊號線路之寬度,進而使與其他電極的電性連接之改善變得容易。
如圖5B所示,各個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可傳送正(+)訊號)及位於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上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可傳送負(-)訊號)自各個接腳沿第一方向(例如圖5B所示的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第一接腳區域210a的外側中,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的各個部分彼此延伸至一邊距,且該邊距小於第一接腳區域210a中成對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邊距。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接著沿第一方向延伸而通過線纜訊號線路路由區域,且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邊距或間隔可沿線纜訊號線路路由區域被降低。舉例來說,如圖5B所示,各個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具有相對第一方向朝彼此各自的角度延伸的多個部分。
此外,如圖5B所示,線纜接腳及/或虛設接腳可具有圓弧的(rounded)外形。舉例來說,線纜接腳及/或虛設接腳的多個端部之外形可至少為部分圓弧的。
圖6B相似地呈現相較於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延伸自的各個線纜接腳之間的邊距,在一線纜訊號線路路由區域中,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具有較小的邊距或距離。舉例來說,如圖6B所示,各個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可傳送正(+)訊號)及位於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之上的相鄰的線纜訊號線路(可傳送負(-)訊號)沿第一方向(例如圖6B所示的水平方向)朝各個接腳向外延伸。第二接腳區域220a及/或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的外側中,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的各個部分彼此延伸至一邊距,且該邊距小於第二接腳區域220a中成對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邊距。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接著沿第一方向延伸而通過線纜訊號線路路由區域,且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邊距或間隔可沿線纜訊號線路路由區域被降低。
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可以相對第一方向的任何角度朝彼此延伸。舉例來說,於一些實施例中,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可以相對第一方向大約30度及60度的角度朝彼此延伸。然而,該範圍僅為示範性,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此外,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可為曲形的或具有任何幾何形狀,而使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朝彼此延伸,進而使它們之間的邊距或距離降低。
藉由降低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邊距或距離(如圖5B及圖6B所示),可降低可能由成對的相鄰線纜訊號線路攜帶的雜訊訊號的差異。舉例來說,於相鄰線纜訊號線路攜帶差分訊號(例如一個傳送正(+)訊號且另一個傳送負(-)訊號)的實施例中,因為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距離被降低,各個相鄰線纜訊號線路將接受到相同或相似的雜訊訊號。
圖6C為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繪示排列於區域C中的接腳之排列關係及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被降低邊界之放大圖。
請參閱圖6C,傳送高電位電壓(potential voltage)VH的一電力源線203v以及傳送低電位電壓VL的一電力源線204v可被排列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路由區域中。於底接腳區域的區域C中,電力源線203v被分割成四個電力線203va、203vb、203vc、203vd且電力源線204v被分割成四個電力線204va、204vb、204vc、204vd。連接至能量源線路203v的各個能量線路203va、203vb、203vc、203vd可例如於第二接腳區域220a中更進一步連接至各個能量供應接腳。相似地,連接至能量線路204v的各個能量線路204va、204vb、204vc、204vd可例如於第二接腳區域220a中更進一步連接至各個能量供應接腳。
圖7為沿圖5A中的割面線I-Iʹ所繪之來源線纜的剖面示意圖,且圖8為沿圖6A中的割面線II-IIʹ所繪之來源線纜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7,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可具有一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延伸於第一方向中且設置於一薄膜221上。薄膜221可為絕緣薄膜。此外,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的頂部可覆蓋有一覆蓋層206。一第一線纜接腳201a可形成於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中沒有被覆蓋層206覆蓋的部分。第一線纜接腳201a可暴露於外,且於薄膜221上與覆蓋層206保持一預定距離。此外,一第三虛設接腳203b可設置於薄膜221的底部或底面。薄膜221的底部可覆蓋有一覆蓋層206。覆蓋層206可於薄膜221的底部上與第三虛設接腳203b相隔一預定距離,且可覆蓋薄膜221的底部。覆蓋層206能保護設置於薄膜221的頂部及底部之訊號線路。
請參閱圖8,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可具有一第一虛設接腳201b。第一虛設接腳201b設置於薄膜221的一頂部或頂面。薄膜221的頂部可覆蓋有一覆蓋層206。覆蓋層206可於離一第一虛設接腳201b一預設距離的位置覆蓋薄膜221的頂部。
此外,一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可設置於薄膜221的底部。此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的底部可覆蓋有一覆蓋層206。一第三線纜接腳203a可形成於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中不覆蓋有覆蓋層206的部分。第三線纜接腳203a可與覆蓋層206相隔一預設距離。
此時,第一線纜接腳201a及第三虛設接腳203b可被排列而彼此重疊(如圖7所示),且第三線纜接腳203a及第一虛設接腳201b可被排列而彼此重疊(如圖8所示)。此外,第一線纜接腳201a及第三虛設接腳203b可被排列而與薄膜221的端部具有一第一間隔L1。第三線纜接腳203a及第一虛設接腳201b可設置於薄膜221的端部。藉由第一間隔L1,第一線纜接腳201a及第三虛設接腳203b可被排列於彼此重疊的第一接腳區域210a及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中。並且,第三線纜接腳203a及第一虛設接腳201b可被排列於第二接腳區域220a及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中。
圖9為根據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之一來源印刷電路板的平面圖。
請參閱圖9,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可包含一本體231(也可稱為本體部231)及設置於本體部231頂面的一連接器310。於此說明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然而,來源印刷電路板並不以此為限,且第二至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至130d(圖2A)可具有相同的結構。然而,來源印刷電路板並不以此為限。此外,於此相對來源印刷電路板描述的特徵也可應用於橋接印刷電路板140a及控制印刷電路板140b(控制電路板140b)中(繪示於圖2A中)。
多個佈線可於本體部231中排列在多層結構(multilayer structure)中。多個佈線可傳送訊號及/或電壓。第一至第四基板131a、131b、131c及131d排列有第一至第四積體電路132a、132b、132c及132d,且可連接至本體部231的頂部或頂面。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連接器310可設置於或相鄰於本體部231的一邊緣。雖然排列於邊緣的連接器310的數量為二,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可包含板接腳區域310a(於此可指第三接腳區域310a)。第三接腳區域310a可設置於各個連接器310之下並設置於本體部231。多個板接腳可沿第二方向排列於第三接腳區域310a,且於本體部231中連接至這些佈線的板訊號線路可分別被連接至這些板接腳。板訊號線路及本體部231中的佈線可為一體式構造,而不是分離的構造。第三接腳區域310a可由連接器310覆蓋。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圖10為設置於圖9中所示的來源印刷電路板上之第三接腳區域的一部份之放大平面圖。
請參閱圖10,第一至第四板接腳501a至504a可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三接腳區域310a中沿第二方向排列。此外,第一板接腳501a及第三板接腳503a可分別連接至第一板訊號線路501b及第三板訊號線路503b。第一板訊號線路501b及第三板訊號線路503b於本體部231的頂面上沿一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相對於第一方向。此外,第二板接腳502a及第四板接腳504a可分別連接至第二板訊號線路502b及第四板訊號線路504b。第二板訊號線路502b及第四板訊號線路504b於本體部231的頂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板訊號線路502b及第四板訊號線路504b可透過形成於或靠近本體部231之邊緣的導電通孔(conductive vias)或通孔(via holes)Vh連接至本體部231中的佈線。
第一至第四板接腳501a至504a傳送訊號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且也可傳送正(+)訊號或負(-)訊號。第一至第四板接腳501a~504a中,第一板接腳501a及第三板接腳503a可傳送正(+)訊號,且第二板接腳502a及第四板接腳504a可傳送負(-)訊號,但不以此為限地,第一板接腳501a及第三板接腳503a可傳送負(-)訊號,且第二板接腳502a及第四板接腳504a可傳送正(+)訊號。板接腳並不限於以上述方式傳送正(+)及負(-)訊號。
即使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中,兩個相鄰的接腳(例如第一板接腳501a及第二板接腳502a)可傳送具有不同極性的訊號。因此,連接至相鄰的接腳之訊號線路根據一預設邊距以一預設間距排列,進而避免訊號線路短路。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尺寸可大於線纜的尺寸,因此可為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設置比在線纜中所設置的邊距更大的邊距。尤其,在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使用於大尺寸顯示器的情況中,因為來源線纜180a及180b及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之間的尺寸差距很大,來源線纜180a及180b中所設定的邊距及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中所設定的邊距之間距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當來源線纜180a及180b透過將邊距設置應用於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方式來製造時,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寬度會變得非常寬。
因此,當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寬度及/或這些來源電路板的這些側(例如第一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130b中彼此面對的多個側及/或第三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130d中彼此面對的多個側(如圖2A所示))可能會因設定的邊距而需要變大時,便不可能或特別難將來源線纜180a或180b如圖2a所示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之間或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及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之間。如此一來,因為這些來源印刷電路板的頂側較長而因此能容納接腳之間的邊距或間隔,且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可連接於其上,所以連接器310可被安裝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中面對顯示面板110的多個側(例如圖2A中所示的來源印刷電路板之頂側)。然而,當連接器310被安裝於面對顯示面板110的這些側時,來源線纜180a或180b被彎曲並連接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也就是說,在此情況中,來源線纜180a或180b便於自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130b的頂側朝上(垂直)延伸的部分及側向(laterally)(或水平地)延伸的部分之間具有彎折(bends)。因此,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長度便被增加或是不可被最小化。而訊號於來源線纜180a及180b中的傳輸速率便會被降低。此外,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長度及寬度的增加便會增加製造成本。
然而,當虛設引腳如圖3至圖8中被使用時,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之間的間隔(圖5A)或是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之間的間隔(圖6A)可對應於第一虛設接腳201b或第三虛設接腳203b的寬度。也就是說,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之間的間隔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之間的間隔可被設定成大於由虛設接腳201b、202b、203b及204b設定的邊距。也就是說,當設有虛設接腳201b、202b、203b及204b時,即使第一至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1c至204c被設置而對應於設定的邊距,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之間的間距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之間的間距可大於設定的該邊距。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及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之間的間距或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及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c之間的間距可被調整,且可於各個實施例中不同。
藉由分別設置重疊於第一接腳區域210a的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0b及重疊於第二接腳區域220a的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10b於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頂面及底面,當線纜接腳或佈線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便能防止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寬度被虛設接腳201b、202b、203b及204b增加。
因此,藉由提供具有較窄的一寬度W1的來源線纜180a及180b,並設置及連接連接器310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及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的多個相對側(例如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130b中彼此面對的多個側(如圖2A所示)),便能將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長度最小化。於此,來源線纜180a及180b的結構可適用於圖2A中所繪示的其他線纜。
此外,因為連接至第一板接腳501a及第三板接腳503a的第一板訊號線路501b及第三板訊號線路503b延伸於第三方向中,且第二板訊號線路502b及第四板訊號線路延伸於第一方向中,相鄰且具有不同的極性訊號線路可延伸於不同的方向。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板接腳之間的邊距能被降低。因此,位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連接器310的寬度可因此被降低。此外,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與來源線纜180a及180b連接處的寬度可更進一步被降低。
圖11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繪示一來源線纜被插入一連接器的側面示意圖。圖12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繪示另一個實施例中的一來源線纜被插入一連接器的側面示意圖。圖13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連接器的俯視圖。圖14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連接器的仰視圖。此外,圖15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繪示多個連接器之間的關係之側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1至15,連接器310可包含一第一本體部320a(於此可指第一本體320a)以及一第二本體部320b(於此可指第二本體320b),且第一及第二本體320a、320b可為彼此相連接的分離元件或為一體成型的單一元件。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可一併稱為一連接器本體。第二本體320b可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頂面。此外,第二本體320b可設置於第三接腳區域310a,且第三接腳區域310a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連接器310可包含第一至第四緊固部311至314。第一緊固部311及第二緊固部312可設置於第一本體320a(圖13),而第三緊固部313及第四緊固部314可設置於第二本體320b(圖14)。此外,來源線纜180a或180b可被插入連接器310中,且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可施加壓力至來源線纜180a或180b,藉以防止來源線纜180a或180b分離於連接器310。舉例來說,第一本體320a可由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一頂側施加一向下的力量,且第二本體320b可自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一底側施加一向上的力量。
圖11繪示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的第一緊固部311及第三緊固部313分別緊固來源線纜180a的狀態,且圖12繪示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的第二緊固部312及第四緊固部314分別緊固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狀態。此外,一固定單元350(於此可指轉動桿350)可連接至一連接軸351,且連接軸351連接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連接軸351的截面積可為橢圓形(elliptical shape)。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當固定單元350順時針旋轉時,連接軸351被旋轉。當為橢圓形的連接軸351旋轉時,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之間的間隔便會被調整。如此一來,當連接軸351旋轉而使第一緊固部311及第三緊固部313之間的距離或第二緊固部312及第四緊固部314之間的距離降低時,便能施加壓力至來源線纜180a。固定單元350及連接軸351於此可一併稱為一可調整式緊固力組件。可操作可調整式緊固力組件以例如藉由調整第一及第三緊固部311、312之間的距離(例如於垂直方向上的)或第二及第四緊固部312、314之間的距離(例如於垂直方向上的)而選擇性地增加或減少由第一及/或第二本體320a、320b施加的緊固力。
此外,第一至第四緊固部311至314可分別包含第一至第四凸件311a至314a(如圖15所示)。此外,第一緊固部311延伸於第一方向中,且可包含一第一凸件311a。第二緊固部312在第二方向中平行於第一緊固部311,且延伸於第一方向中。第二緊固部312可包含一第二凸件312a。相較於第一凸件311a,第二凸件312a朝下凸出且於第一方向中較靠近參考線X-Xʹ。第三緊固部313延伸於第一方向中,且可包含一第三凸件313a。第三凸件313a朝上凸出且對應於第一凸件311a。此外,第四緊固部314於第二方向中平行於第三緊固部313,且延伸於第一方向中。第四緊固部314可包含一第四凸件314a。第四凸件314a朝上凸出且對應於第二凸件312a。「第一凸件311a及第三凸件313a彼此對應以及第二凸件312a及第四凸件314a彼此對應」的敘述係指第一及第二凸件311a、312a與第三及第四凸件313a、314a被設置於各自的位置而使第一及第二凸件311a、312a與第三及第四凸件313a、314a能彼此接觸。也就是說,第一凸件311a或第二凸件312a能抵壓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中,由設置於其下方的第三凸件313a或第四凸件314a支撐的一特定點。具體而言,第一凸件311a可實質上對齊於第三凸件313a(例如於垂直方向中),且第二凸件312a可實質上對齊於第四凸件314a(例如於垂直方向中)。於此,第二方向平行於印刷電路板的頂面。各個第一至第四凸件311a至314a繪示為於第二方向中凸出的凸件。然而,此係為了說明第一至第四凸件311a至314a的形狀及第一至第四凸件311a至314a之間的排列關係。也就是說,第一至第四凸件311a至314a的凸出方向可不為第二方向,而是正交於第二方向的一方向。舉例來說,第一至第四凸件311a至314a的凸出方向可為一垂直方向,而第二方向可為一水平方向。
第一緊固部311可於第一方向中以一第一長度L2凸出第二緊固部312的一端。第一長度L2可對應於第一凸件311a及第二凸件312a之間的距離。然而,不以此為限地,第一緊固部311的長度可與第二緊固部312的長度相同,且第一凸件311a的位置及第二凸件312a的位置可從參考線X-Xʹ以第一長度L2彼此偏離。舉例來說,各個第一及第二緊固部311、312可由參考線X-X’延伸出相同的距離,而相較於第二凸件312a,第一凸件311a可以第一長度L2在第一方向中位於更遠的位置。此外,第三及第四緊固部313、314的長度可為相同,且第三及第四凸件313a、314a的位置可以第一長度L2彼此偏離。然而,不以此為限地,第三及第四緊固部313、314的長度之間的差異可為第一長度L2,而對應於第三及第四凸件313a、314a的位置。於此,參考線X-Xʹ可對應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中插入連接器310的一端。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第一緊固部311可用於使第一凸件311a從頂側抵壓第一線纜接腳201a(如圖11所示),第二緊固部312可用以使第二凸件312a自頂側抵壓第一虛設接腳201b(如圖12所示),且第三緊固部313可用以使第三凸件313a自底側抵壓第三虛設接腳203b(例如相對於第一凸件311a)。此外,第四緊固部314可用於使第四凸件314a自底側抵壓第三線纜接腳203a(例如相對於第二凸件312a)。第一緊固部311可由頂側施加一力量至第一線纜接腳201a,且第三緊固部313可由底側施加一力量至第三虛設接腳203b。此外,第二緊固部312可自頂側施加一力量至第一虛設接腳201b,且第四緊固部314可自底側施加一力量至第三線纜接腳203a。也就是說,第二緊固部312及第三緊固部313壓靠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方式相同於第一緊固部311及第四緊固部314。藉由虛設接腳於第二及第三緊固部312、313壓靠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力量,以及於第一及第四緊固部311及314壓靠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力量相互平衡,而使連接器310緊固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力量能增加。因此,由於緊固力量增加,便能防止來源線纜180a或180b分離於連接器310,或降低來源線纜180a或180b不經意地分離於連接器310的機會。
第一凸件311a可電性連接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一板接腳501a。此外,因為第一凸件311a接觸於連接至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的第一線纜接腳201a,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一板接腳501a可透過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第一線纜接腳201a電性連接至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因此,傳送有訊號的一第一路徑(圖11中的路徑1)可通過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第一凸件311a、第一板接腳501a以及第一板訊號線路501b。此外,第四凸件314a可電性連接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二板接腳502a。此外,因為第四凸件314a接觸於連接至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的第三線纜接腳203a,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二板接腳502a可透過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第三線纜接腳203a電性連接至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因此,傳送有訊號的一第二路徑(圖12中的路徑2)可通過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c、第四凸件314a、第二板接腳502a及第二板訊號線路502b。
此外,相鄰於第二緊固部312(在第二方向中相鄰於第一緊固部311)的一緊固部可為一第五緊固部。相鄰於第五緊固部的一緊固部可為一第六緊固部。位於第五緊固部上的凸部可連接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三板接腳503a。
此外,相鄰於第四緊固部314(於第二方向中相鄰於第三緊固部313)的一緊固部可為一第七緊固部,且相鄰於第七緊固部的一緊固部可為一第八緊固部。位於第八緊固部上的凸部可連接至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第四板接腳504a。
設置於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上側及下側的這些線纜接腳可透過連接器310連接至設置於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上的這些接腳。然而,來源線纜180a或180b的這些線纜接腳以及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a的這些板接腳之間的連接並不以此為限。
雖然連接至第一本體320a及第二本體320b的這些緊固部繪示為能彼此分離的,但是這些緊固部並不以此為限。對應於第一本體320a的這些緊固部以及對應於第二本體320b的這些緊固部可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
以上之敘述及相關圖式僅為了說明而提供本發明技術內容之範例。熟悉此技藝者將意識到各種的修改及改變(例如結合、分解、取代及構造改變)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必要特徵下皆為可行的。因此,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技術內容的範圍,且本發明的專利範圍並不以實施例為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應根據各個請求項解釋,並涵蓋所有包含於與請求項相同的範圍內之技術內容。
上述各個實施例可結合成另外的實施例。有鑑於以上之詳細描述,這些及其他對實施例的改變可被執行。一般而言,於以下的請求項中,所使用的用語不應解釋為將請求項限制於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揭露的特定實施例,而是應解釋為與請求項相等的整個範圍所涵蓋的所有可能的實施例。
因此,以下之請求項並不以上述之揭露為限。
100‧‧‧顯示器101‧‧‧像素110‧‧‧顯示面板120‧‧‧閘極驅動器130‧‧‧資料驅動器130a‧‧‧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130b‧‧‧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130c‧‧‧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130d‧‧‧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131a‧‧‧第一基板131b‧‧‧第二基板131c‧‧‧第三基板131d‧‧‧第四基板132a‧‧‧第一積體電路132b‧‧‧第二積體電路132c‧‧‧第三積體電路132d‧‧‧第四積體電路140‧‧‧控制器140a‧‧‧橋接印刷電路板140b‧‧‧控制電路板141a‧‧‧第一線纜141b‧‧‧第二線纜141c‧‧‧第三線纜141d‧‧‧第四線纜151‧‧‧第五線纜180a‧‧‧第一來源線纜180b‧‧‧第二來源線纜200a‧‧‧頂接腳200b‧‧‧底接腳201a‧‧‧第一線纜接腳201b‧‧‧第一虛設接腳201c‧‧‧第一線纜訊號線路201c'‧‧‧第一線纜訊號線路、線纜訊號線路202a‧‧‧第二線纜接腳202b‧‧‧第二虛設接腳202c‧‧‧第二線纜訊號線路202c'‧‧‧線纜訊號線路203a‧‧‧第三線纜接腳203b‧‧‧第三虛設接腳203c、203c'‧‧‧第三線纜訊號線路203v‧‧‧電力源線203va、203vb、203vc、203vd‧‧‧電力線204a‧‧‧第四線纜接腳204b‧‧‧第四虛設接腳204c‧‧‧第四線纜訊號線路204v‧‧‧電力源線204va、204vb、204vc、204vd‧‧‧電力線206‧‧‧覆蓋層210a‧‧‧第一接腳區域210b‧‧‧第一虛設接腳區域220a‧‧‧第二接腳區域220b‧‧‧第二虛設接腳區域221‧‧‧薄膜221a‧‧‧頂接腳區域221b‧‧‧底接腳區域231‧‧‧本體、本體部310‧‧‧連接器320a‧‧‧第一本體部、第一本體320b‧‧‧第二本體部、第二本體310a‧‧‧板接腳區域、第三接腳區域311‧‧‧第一緊固部311a‧‧‧第一凸件312‧‧‧第二緊固部312a‧‧‧第二凸件313‧‧‧第三緊固部313a‧‧‧第三凸件314‧‧‧第四緊固部314a‧‧‧第四凸件350‧‧‧轉動桿、固定單元351‧‧‧連接軸501a‧‧‧第一板接腳501b‧‧‧第一板訊號線路502a‧‧‧第二板接腳502b‧‧‧第二板訊號線路503a‧‧‧第三板接腳503b‧‧‧第三板訊號線路504a‧‧‧第四板接腳504b‧‧‧第四板訊號線路GL1至GLn‧‧‧閘極線路DL1至DLm‧‧‧資料線路Wc1、Wc4‧‧‧寬度Wc2、Wc3‧‧‧距離WD1‧‧‧寬度WD2‧‧‧寬度C‧‧‧區域A‧‧‧區域D1‧‧‧長度D2‧‧‧長度VH‧‧‧電壓VL‧‧‧電壓L1‧‧‧第一間隔L2‧‧‧第一長度Vh‧‧‧通孔X-Xʹ‧‧‧參考線
本發明上述及其他方面、特徵及優點將於參照以下的詳細敘述及相關圖式後變得更加清楚,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顯示器的一範例之結構圖。 圖2A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顯示器的一後側之範例的平面圖。 圖2B為繪示圖2A中的來源印刷電路板及連接來源印刷電路板的一線纜之間的連接關係的放大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來源線纜的頂面之平面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的來源線纜之底面的平面圖。 圖5A為繪示於圖3中的一頂接腳區域中的一區域A中的接腳之排列關係的放大圖。 圖5B為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繪示排列於區域A中的接腳之排列關係及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被降低邊距的放大圖。 圖6A為繪示排列於位在圖4中的一底接腳區域的一區域B中的接腳的排列關係之放大圖。 圖6B為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繪示排列於區域B中的接腳之排列關係及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被降低邊距之放大圖。 圖6C為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繪示排列於區域C中的接腳之排列關係及相鄰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被降低邊距之放大圖。 圖7為沿圖5A中的割面線I-Iʹ所繪之來源線纜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沿圖6A中的割面線II-IIʹ所繪之來源線纜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之一來源印刷電路板的平面圖。 圖10為設置於圖9中所示的來源印刷電路板上之第三接腳區域的一部份之放大平面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繪示一來源線纜被插入一連接器的側面示意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繪示另一個實施例中的一來源線纜被插入一連接器的側面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之一連接器的俯視圖。 圖14為連接器的仰視圖。 圖15為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繪示多個連接器之間的關係之側面示意圖。
100‧‧‧顯示器
110‧‧‧顯示面板
130a‧‧‧第一來源印刷電路板
130b‧‧‧第二來源印刷電路板
130c‧‧‧第三來源印刷電路板
130d‧‧‧第四來源印刷電路板
131a‧‧‧第一基板
131b‧‧‧第二基板
131c‧‧‧第三基板
131d‧‧‧第四基板
132a‧‧‧第一積體電路
132b‧‧‧第二積體電路
132c‧‧‧第三積體電路
132d‧‧‧第四積體電路
140a‧‧‧橋接印刷電路板
140b‧‧‧控制電路板
141a‧‧‧第一線纜
141b‧‧‧第二線纜
141c‧‧‧第三線纜
141d‧‧‧第四線纜
151‧‧‧第五線纜
180a‧‧‧第一來源線纜
180b‧‧‧第二來源線纜

Claims (17)

  1. 一種顯示器,包含:一線纜,包含:一薄膜,具有一第一接腳區域、一第一虛設接腳區域、一第二接腳區域及一第二虛設接腳區域,該第一接腳區域與該第一虛設接腳區域彼此相鄰且位於該薄膜之一第一表面,該第二接腳區域及該第二虛設接腳區域彼此相鄰且位於該薄膜之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二接腳區域重疊於該第一虛設接腳區域,且該第二虛設接腳區域重疊於該第一接腳區域;一第一線纜接腳及一第二線纜接腳,彼此相間隔且位於該第一接腳區域;一第三線纜接腳及一第四線纜接腳,彼此相間隔且位於該第二接腳區域;一第一線纜訊號線路以及一第二線纜訊號線路,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該薄膜的該第一表面且連接至該第一線纜接腳,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該薄膜的該第一表面且連接至該第二線纜接腳;以及一第三線纜訊號線路以及一第四線纜訊號線路,該第三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該薄膜的該第二表面且連接至該第三線纜接腳,該第四線纜訊號線路位於該薄膜的該第二表面且連接至該第四線纜接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薄膜更包含:一第一虛設接腳及一第二虛設接腳,設置於該第一虛設接腳區域中,並分別位於與該第三線纜接腳及該第四線纜接腳重疊的位置;以及一第三虛設接腳以及一第四虛設接腳,設置於該第二虛設接腳區域中,並分別位於與該第一線纜接腳及該第二線纜接腳重疊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以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之間的一距離不同於該第一虛設接腳的一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的其中一者被施加一正訊號,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的另一者被施加一負訊號,該第三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四線纜訊號線路的其中一者被施加一正訊號,而該第三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四線纜訊號線路的另一者被施加一負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接腳區域、該第一虛設接腳區域、該第二接腳區域及該第二虛設接腳區域相鄰於該薄膜的一第一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線纜包含一可撓性扁平纜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之間位於該第一接腳區域外的一第一距 離小於該第一線纜接腳及該第二線纜接腳之間位於該第一接腳區域的一第二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與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的多個第一段分別自該第一線纜接腳及該第二線纜接腳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的多個第二段從各自的該些第一段沿該第一方向朝彼此延伸,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的多個第三段分別沿該第一方向從各自的該些第二段延伸,該第一線纜訊號線路及該第二線纜訊號線路的該些第三段以該第一距離彼此間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含:一顯示面板;一第一印刷電路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一第一側上;以及一第二印刷電路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側上,該線纜連接至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印刷電路板或該第二印刷電路板為橋接印刷電路板、控制印刷電路板或來源印刷電路板其中一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含:一連接器,位於該第一印刷電路板上,該連接器連接至該線纜,其中該連接器包含:一連接器本體;一第一緊固部,自該連接器本體延伸,且包含朝下凸出的一第一凸件; 一第二緊固部,自該連接器本體延伸,該第二緊固部相鄰於該第一緊固部,該第二緊固部包含向下凸出的一第二凸件,且該第二凸件沿一第一方向間隔於該連接器本體的一距離小於該第一凸件沿該第一方向間隔於該連接器本體的一距離;一第三緊固部,自該連接器本體延伸且包含朝上凸出的一第三凸件,且該第三凸件凸出的位置對應於該第一凸件的位置;以及一第四緊固部,自該連接器本體延伸,該第四緊固部相鄰於該第三緊固部,該第四緊固部包含向上凸出的一第四凸件,該第四凸件凸出的位置對應於該第二凸件的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印刷電路板或該第二印刷電路板至少其中一者包含:一板接腳區域,設置於該第一印刷電路板或該第二印刷電路板至少其中一者的一本體上;以及多個板接腳,設置於該板接腳區域中且彼此間隔,該些板接腳包含一第一板接腳以及一第二板接腳,其中該第一板接腳連接至一第一板訊號線路,該第二板接腳連接至一第二板訊號線路,且該第一板訊號線路自該第一板接腳延伸的方向不同於該第二板訊號線路自該第二板接腳延伸的方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板訊號線路延伸於該第二板接腳及該印刷電路板本體的一導電通孔之間,該第二板訊號線路電性連接於該導電通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在使用中, 該第一板接腳傳送具有一第一極性的訊號,而該第二板接腳傳送具有一第二極性的訊號,該第二極性相反於該第一極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凸件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板訊號線路,且該第四凸件電性連接至該第二板訊號線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各包含:一板體區域,設置於一印刷電路板本體上;以及多個板接腳,設置於該板接腳區域且彼此分隔,該些板接腳包含一第一板接腳以及一第二板接腳,其中該第一板接腳連接至一第一板訊號線路,該第二板接腳連接至一第二板訊號線路,且該第一板訊號線路自該第一板接腳延伸的方向不同於該第二板訊號線路自該第二板接腳延伸的方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在使用中,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的該些第一板接腳傳送具有一第一極性的多個訊號,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的該些第二板接腳傳送具有一第二極性的多個訊號,且該第二極性相反於該第一極性。
TW107147429A 2017-12-27 2018-12-27 包含連接器之顯示器 TWI699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81193 2017-12-27
KR1020170181193A KR102543054B1 (ko) 2017-12-27 2017-12-27 케이블, 컨넥터, 그를 이용한 인쇄회로기판 및 표시장치
??10-2017-0181193 201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9332A TW201929332A (zh) 2019-07-16
TWI699045B true TWI699045B (zh) 2020-07-11

Family

ID=6487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7429A TWI699045B (zh) 2017-12-27 2018-12-27 包含連接器之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8381B2 (zh)
EP (1) EP3506435B1 (zh)
JP (1) JP6714683B2 (zh)
KR (1) KR102543054B1 (zh)
CN (1) CN110021451B (zh)
TW (1) TWI699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2235B1 (en) * 2020-02-26 2020-12-08 Amphenol East As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 Zhen) Co., Ltd. Mini-scale coaxial connector
CN111369945B (zh) * 2020-04-30 2021-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显示装置、终端和信号处理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5342C (zh) * 2002-08-01 2007-10-24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835416A (zh) * 2014-02-10 2015-08-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204346A (zh) * 2017-07-27 2017-09-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4891B2 (ja) * 1999-08-17 2004-10-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Fpc用コネクタ
JP2002117920A (ja) 2000-10-06 2002-04-19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4206987A (ja) * 2002-12-25 2004-07-22 D D K Ltd コネクタ
JP4100624B2 (ja) 2002-12-25 2008-06-1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0671640B1 (ko) * 2004-06-24 2007-01-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과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와그의 제조방법
JP4672485B2 (ja) * 2005-08-25 2011-04-20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JP4707597B2 (ja) * 2006-04-13 2011-06-22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282027B2 (ja) * 2006-11-15 2009-06-1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338738B2 (ja) * 2007-02-02 2009-10-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088561B2 (ja) 2007-02-23 2012-12-05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
JP2012182409A (ja) 2011-03-03 2012-09-20 Seiko Epson Corp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回路構造体
KR102274701B1 (ko) * 2014-12-29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드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WO2017082502A1 (en) 2015-11-12 2017-05-18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CN116610231A (zh) 2016-10-28 2023-08-1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5342C (zh) * 2002-08-01 2007-10-24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835416A (zh) * 2014-02-10 2015-08-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204346A (zh) * 2017-07-27 2017-09-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1451A (zh) 2019-07-16
US10868381B2 (en) 2020-12-15
JP6714683B2 (ja) 2020-06-24
US20190199025A1 (en) 2019-06-27
KR20190079176A (ko) 2019-07-05
TW201929332A (zh) 2019-07-16
JP2019120943A (ja) 2019-07-22
EP3506435B1 (en) 2021-03-03
KR102543054B1 (ko) 2023-06-14
EP3506435A1 (en) 2019-07-03
CN110021451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5079B1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집적 회로 실장 방법
US9894792B2 (en)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US953530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56298B2 (en) Display device
US9761560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135232B1 (ko) 곡면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14074B1 (ko) 곡면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874793B2 (en) Narrow fram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large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TWI699045B (zh) 包含連接器之顯示器
KR20200008433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160351155A1 (en) Chip on film packag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098900A1 (en) Flexible circuit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8033682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419355B2 (en) Display module with dual power lines
US10546537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display drivers arranged on edge thereof
KR102008324B1 (ko) 가요성 표시장치
KR102237751B1 (ko) 표시 장치
CN11393709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078137A1 (zh) 具阵列背板线路架构的液晶显示装置
JP6771515B2 (ja) 回路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US1004377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6994490A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KR20170125190A (ko)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